手機閱讀

琵琶行教案導入(優(yōu)質17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19 07:02:39 頁碼:10
琵琶行教案導入(優(yōu)質17篇)
2023-11-19 07:02:39    小編:ZTFB

對于教師而言,編寫教案是提高教學效果和素質的一項重要工作。教案的編寫要靈活運用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果和學生的學習興趣??纯聪旅娴慕贪阜段?,或許能給你帶來一些新的教學思路。

琵琶行教案導入篇一

1.培養(yǎng)學生透過人物的行動、語言,理解人物思想感情的能力。

2.學習用比喻描寫聲音變化的寫法,培養(yǎng)學生聯(lián)想和想象能力。

教學重點:

1.掌握作者用比喻的手法描寫聲音的高超技法。

2.通過對人物身世命運的分析,解讀作品的思想感情。把握意境。

白居易,字樂天,號香山居士,是唐代繼杜甫之后的又一位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他積極提倡新樂府運動,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狈磳Α俺帮L月,弄花草”,作品有著深刻的現(xiàn)實意義?!杜眯小肥且皇灼哐蚤L篇敘事詩,繼承了漢樂府敘事詩的傳統(tǒng),是初唐以來七言歌行的代表作,帶有很強的抒情性。由于敘事與感情的結合,白居易的長篇敘事詩優(yōu)美動人,可以說是我國古典敘事詩又一新的高峰,在詩人生前,就被廣為傳誦,所謂“童子解吟《長恨曲》,胡兒歌唱《琵琶行》?!睍r至今日,千百年過去了,但仍然感人肺腑。

1.小序有什么作用?

明確:交代了時間、地點、人物和故事概況,概述歌女的悲涼身世,說明了寫作的背景動因,并為全詩定下了凄切的感情基調(diào)。

2.小序已經(jīng)簡明清楚地敘述了琵琶女的故事和自己的感受,為什么還要寫成一首詩呢?

明確:寫成了詩,人物和故事更加形象感人,更好地抒情達意,給人以更深的感情共鳴。

1.“楓葉荻花秋瑟瑟”。

敘述秋夜江邊送客時的環(huán)境,秋夜江邊,楓葉、荻花,色調(diào)暗淡,“瑟瑟”二字點情,景物成了溢滿悲涼情感的意象,疊加在一起,令人頓覺秋涼襲來,渲染了送別時人物凄涼愁慘的心情。

2.“別時茫茫江浸月”。

敘述別時的情景。景中含情,茫茫江水,溶溶月色中無不彌散著作者的離愁別緒,仿佛作者的心情融化其中,與自然景物有了感應。情景交融,自然地點染出哀傷之別,同時為水上琵琶聲的出現(xiàn)準備好氛圍。

板書。

“潯陽江邊聞琵琶”。

秋瑟瑟忘歸。

無管弦悲涼,奠下基調(diào)忽聞水上琵琶聲(驚喜)。

慘將別不發(fā)。

五、第二段是“江心聆聽琵琶曲”。我們知道,音樂是一種抽象的藝術,我們平常只是聽,要描寫它十分困難,然而白居易對琵琶音樂的描寫卻非常成功,歷來為人們所稱道。

1.要求學生齊讀第二段,體會作者高超的音樂描寫方法。

2.要求學生找出比喻音樂的句子,并指明形容了什么樣的樂聲。(下一個定語,表狀態(tài))。

板書:

比喻句音樂。

大弦嘈嘈如急雨繁密(粗重)。

小弦切切如私語幽細。

大珠小珠落玉盤清脆圓潤。

間關鶯語花底滑宛轉流利。

幽咽泉流冰下難低沉入微。

銀瓶乍破水漿迸激越雄壯。

鐵騎突出刀槍鳴激越雄壯。

四弦一聲如裂帛戛然而止。

3.朗讀這些句子,師生總結運用比喻寫音樂的藝術效果。

琵琶行教案導入篇二

《琵琶行》是膾炙人口的傳統(tǒng)名篇,過去教學很多是以教師講解分析為主代替學生的感悟閱讀,學生的學習非常被動。我教這一堂課,改變了教學的角度,選擇了這樣一個突破口:把本詩的欣賞與對聯(lián)的學習結合起來。在這一課教學中,我設計了這樣兩條教學線,一條線是文本的理解與欣賞,這是主線,其結構設計為“整體感知”——“鑒賞探究”——“自主欣賞”三個步驟;另一條線是對聯(lián)的欣賞與創(chuàng)作,這是副線,其結構設計為“引讀對聯(lián)”——“賞析對聯(lián)”——“創(chuàng)作對聯(lián)”三個環(huán)節(jié)。這樣設計,避免了教學的單一性,增強了教學的立體感,有利于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課堂的文化氛圍。

《琵琶行》這首詩值得欣賞的內(nèi)容很多。我在處理教材、解讀文本的時候,沒有面面俱到,而是抓住詩中兩個關鍵的地方,突出其重點。一是詩中的音樂描寫,這是詩的主要藝術特色之所在,似乎形成這樣一個規(guī)律,教《琵琶行》就必須講音樂描寫;一是琵琶女和詩人的身世,這涉及到詩的主題。敘事詩是通過人物的命運來反映現(xiàn)實的,而琵琶女的身世引起了詩人的強烈共鳴,詩人才產(chǎn)生“同是天涯淪落人”的感慨。揭示出詩人和琵琶女的命運的共同點,才能夠讓學生進入詩的境界。在教學這兩個重點內(nèi)容的時候,我采取了欣賞與探究相結合的教法,在欣賞中探究,在探究中欣賞。欣賞中,我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趣,從審美的角度來欣賞詩的內(nèi)容,進而提升語文學習的人文品位。我認為,語文教學過程應該成為審美的過程,在教學中要培養(yǎng)學生具有一雙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進而讓學生感受美、欣賞美和創(chuàng)造美,這便是我在教學中的一種追求。

在課堂上,任何時候都不能忘記,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是學習的主人,教師不能越俎代庖。這話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可難?。『芏鄷r候,老師一進課堂,就難于管住自己的“嘴”,就給忘了學生的活動。這堂課,我的出發(fā)點是力圖讓學生充分地動起來,讓學生的思維活起來。為了保證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和主動學習的生動局面,我改變了以往教師講解學生聽的方式,在學習形式上,我設計為“誦讀式感悟”、“探究式鑒賞”、“自主式賞析”和“獨立式創(chuàng)作”,這樣來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和主動學習?!白灾餍蕾p”這一板塊的設計,我讓學生充分交流,學生的賞析異彩紛呈,體現(xiàn)了個性化閱讀的特點。這堂課還有一點讓我感到高興的是,學生對學對聯(lián)、寫對聯(lián)很感興趣,尤其是他們在課下相互討論、切磋,共同研究,體現(xiàn)了學生自主學習和自主探究的精神,從中也體現(xiàn)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意識和創(chuàng)造才能。我認為,語文學習就是要通過教師在課堂上的引導,讓學生在課下動起來,這就是我們語文老師所期待的一種學習狀態(tài)。

琵琶行教案導入篇三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培養(yǎng)學生透過人物的行動、語言,理解人物思想感情的能力。

能力目標:學習用比喻描寫聲音變化的寫法,培養(yǎng)學生聯(lián)想和想象能力。

情感目標:通過對人物身世命運的分析,解讀作品的思想感情。把握意境。

教學重點:掌握作者用比喻的手法描寫聲音的高超技法。

教學難點:通過對人物身世命運的分析,解讀作品的思想感情。把握意境。

教學方法:合作探究。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課時:2課時。

教學過程:

白居易,字樂天,號香山居士,是唐代繼杜甫之后的又一位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他積極提倡新樂府運動,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狈磳Α俺帮L月,弄花草”,作品有著深刻的現(xiàn)實意義。

《琵琶行》是一首七言長篇敘事詩,繼承了漢樂府敘事詩的傳統(tǒng),是初唐以來七言歌行的代表作,帶有很強的抒情性。由于敘事與感情的結合,白居易的長篇敘事詩優(yōu)美動人,可以說是我國古典敘事詩又一新的高峰,在詩人生前,就被廣為傳誦,所謂“童子解吟《長恨曲》,胡兒歌唱《琵琶行》?!睍r至今日,千百年過去了,但仍然感人肺腑。

1.小序有什么作用?

明確:交代了時間、地點、人物和故事概況,概述歌女的悲涼身世,說明了寫作的背景動因,并為全詩定下了凄切的感情基調(diào)。

明確:寫成了詩,人物和故事更加形象感人,更好地抒情達意,給人以更深的感情共鳴。

1.“楓葉荻花秋瑟瑟”。

敘述秋夜江邊送客時的環(huán)境,秋夜江邊,楓葉、荻花,色調(diào)暗淡,“瑟瑟”二字點情,景物成了溢滿悲涼情感的意象,疊加在一起,令人頓覺秋涼襲來,渲染了送別時人物凄涼愁慘的心情。

2.“別時茫茫江浸月”。

敘述別時的情景。景中含情,茫茫江水,溶溶月色中無不彌散著作者的離愁別緒,仿佛作者的心情融化其中,與自然景物有了感應。情景交融,自然地點染出哀傷之別,同時為水上琵琶聲的出現(xiàn)準備好氛圍。

板書:

“潯陽江邊聞琵琶”。

秋瑟瑟忘歸。

無管弦悲涼,奠下基調(diào)忽聞水上琵琶聲(驚喜)。

慘將別不發(fā)。

 。我們知道,音樂是一種抽象的藝術,我們平常只是聽,要描寫它十分困難,然而白居易對琵琶音樂的描寫卻非常成功,歷來為人們所稱道。

1.要求學生齊讀第二段,體會作者高超的音樂描寫方法。

2.要求學生找出比喻音樂的句子,并指明形容了什么樣的樂聲。(下一個定語,表狀態(tài))。

板書:

比喻句音樂。

大弦嘈嘈如急雨繁密(粗重)。

小弦切切如私語幽細。

大珠小珠落玉盤清脆圓潤。

間關鶯語花底滑宛轉流利。

幽咽泉流冰下難低沉入微。

銀瓶乍破水漿迸激越雄壯。

鐵騎突出刀槍鳴激越雄壯。

四弦一聲如裂帛戛然而止。

3.朗讀這些句子,師生總結運用比喻寫音樂的藝術效果。

一連串精妙的比喻,寫出音樂的變化,用這些具體的現(xiàn)實生活中聽到過的聲音和形象比擬描繪樂聲,把抽象無形的音樂刻劃成有形可感的實體。讀者不僅仿佛聽到了那或輕或重,或快或慢,或高亢激揚,或低回鳴咽的應接不暇的樂音,而且仔細欣賞起來,還可以聽出這一聲和那一聲又有明顯的音色、音調(diào)上的區(qū)別,熱鬧而不紊亂,復雜而有層次。聽了這一系列巧妙的比喻,就像聽完一支完整的樂曲:先從輕徐悠長開始,仿佛從沉思中喚起記憶;接著眾音繁會,像波濤起伏;馬上又轉到幽細甚至聽不見,宛似悲慟抽泣;最后以短促剛勁的音響終曲,猶如急雷破山,崩巖走石。讀者從這連珠式的具體可感的樂聲中還能體會出彈奏者的“有情”、“不得意”以至難以明白的“無限事”,從而出色地完成了對主題的表達。

4.要學生找出通過寫演奏者動作神態(tài)描寫音樂的詞句,體會這樣寫的好處。

明確:“轉軸撥弦”是彈奏前試弦調(diào)音的動作?!暗兔夹攀掷m(xù)續(xù)彈”是彈奏的神態(tài)?!皵n”、“捻”、“抹”、“挑”和“收撥”、“畫”是彈奏時的指法,如此細膩地描寫動作神態(tài),交代了音樂的層次,從而更好地引導讀者領會音樂,也表現(xiàn)了歌女技藝的熟練高超和作者高度的音樂修養(yǎng)。

教學過程;。

江中聽訴身世苦”,學生齊讀,找一個學生用第三人稱的口吻敘述琵琶女的身世。

明確:“自言”以后二十二句敘述了琵琶女兩個階段的不同遭遇。前半部寫早年色藝超群、紅極一時的歌妓生涯?!扒镌麓猴L等閑度”一句過渡到后半部。后半部寫年長色衰后的寂寞處境,“弟走”兩句寫琵琶女生活道路發(fā)生轉折的三個原因:弟走從軍,阿姨身死,年長色衰。后邊寫她人生道路的重大轉折以及嫁作商人婦后的孤苦凄涼的寂寞生活。

這一段運用了對比、反襯的手法;用年輕貌美襯年長色衰;用門庭若市襯獨守空房;用昔日歡笑襯后來的辛酸;用夜夢往事襯孤寂傷感的情懷。

作者塑造了琵琶女這樣一個封建社會中被玩弄、被侮辱的婦女的典型形象,對世人的重色輕才和商人重利寡情提出了控訴。

江中聽訴身世苦。

前半部:色藝超群,紅極一時,歡樂奢華。

后半部:年長色衰、委身賈人,孤苦寂寞對比、反襯。

板書:同病相憐感慨多。

1.“忽聞水上琵琶聲,主人忘歸客不發(fā),”以主人與客人的表現(xiàn)襯托音樂美妙驚人。

2.第一次演奏后“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人們被音樂打動,心往神馳沉浸在音樂當中,襯托音樂高超迷人。

3.再次彈奏時:“凄凄不似向前聲,滿座重聞皆掩泣。坐中泣下誰最多?江洲司馬青衫濕”寫盡音樂的感人力量。

明確:“這兩句詩表達了詩人對歌女不幸遭遇的同情,又抒發(fā)了自己謫居江洲后的郁悶的心情,隱含當時社會變亂,政治衰落給人們造成的痛苦,意義深刻?!疤煅臏S落”有著豐富的內(nèi)涵,它寫出了人們對苦難生活的共同的情感體驗,引起了一代代人的共鳴。由于詩句簡明準確,情意合一,成了千古名句。

秋江夜送客。

月夜聽琵琶凄涼話身世。

我聞琵琶已嘆息又聞此語重唧唧。

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江洲司馬青衫濕為君翻作琵琶行。

板書設計:

琵琶聲——盡訴心中悲悱情。

青衫淚——同是天涯淪落人。

風物意——一枝一葉總關情。

琵琶行教案導入篇四

音樂藝術是聽覺藝術,如何用文字把這看不見摸不著的抽象藝術形象化表達出來,最普遍采用的一種手法是比喻,我們學習本文的目的,就是了解并運用這種表達方式。

二、整體感知。

《琵琶行》就是詩人被貶江州的第二年寫的一首抒情氣氛很濃的敘事詩。

這首詩記敘詩人謫居江州時,月夜送客江邊,巧遇琵琶女一事。作者借敘寫琵琶女的嫻熟彈奏、琵琶女的'悲涼身世,抒發(fā)自己受遷遭貶的“天涯淪落人”的感慨之情。

三、重點、難點的學習與目標完成過程。

1.導入新課。

一位盲人將要離開人世時,對別人說:“我多想看看陽光及世間一切美好的東西啊!”人們請來莫扎特,莫扎特用小提琴拉了一首曲子,盲人流下了眼淚,說:“我看見了!我看見了!我看見了陽光、鮮花、小鳥、河流。”盲人帶著喜悅滿足的神情離開了人世。俄國大文豪托爾斯泰聽了柴可夫斯基的《如歌的行板》后,老淚縱橫,說自己“觸摸到了俄羅斯民族的靈魂”。美妙的音樂能引起不同經(jīng)歷、不同心境的人共鳴?!杜眯小分信门纳畛裂葑嗑褪挂淮娙税拙右卒粶I下。請同學們打開書,體會琵琶女的高超技藝,欣賞作者化動聽琴聲為美妙詩句的非凡本領,探究作者淚濕青衫的原因。

2.放琵琶音樂磁帶,教師聲情并茂朗誦全文。再學生朗讀,加深整體感知。(朗讀將在授課中多項進行)。

3.提出問題,同學分析思考。

(1)詩的第二段連續(xù)用了八個比喻描寫音樂,請同學重點研讀第二段,找出這八個比喻句。

(2)八個比喻分別描摹了音樂的哪一特征?音樂的旋律有什么變化?

比喻特征變化。

如急雨————————粗重急驟。

如私語————————輕微委婉急促——愉悅。

大珠小珠落玉盤————清脆圓潤。

鳥語花底———————宛轉流暢。

泉流冰下———————阻塞壓抑輕快——停頓。

冰泉冷澀———————清冷凝滯。

銀瓶乍破———————激越奔涌。

爆發(fā)——高昂。

鐵騎突出———————高亢雄壯。

如裂帛————————短促急迫戛然而止。

(3)八個比喻有什么特點?

以聲喻聲,使用大家熟悉的、類似的聲音作比喻,寫出了音樂的五彩繽飛和疾徐抑揚的變化,使人有親耳聆聽之感。比喻是描摹音樂的一道美麗的風景線。善用比喻,能使我們領略音樂的無窮魅力。

(4)詩人認為自己與琵琶女“同是天涯淪落人”,你認為呢?(研讀序及全詩)。

相同點:

本是京城女。

a.來自京都:

去年辭帝京。

譽滿京都名藝人。

b.出色才能:天涯淪落。

才華橫溢大詩人。

年長色衰守空船。

c.落泊失意:

直言相諫遭貶謫。

因為白居易與琵琶女有類似的遭遇,白居易才從琵琶曲中聽出了琵琶女的哀怨,以至淚濕青衫,發(fā)出了“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的無限感慨。

(5)詩中對景物有哪些描寫?這些描寫有什么作用?

楓葉荻花、瑟瑟秋風、茫茫江月——渲染氣氛,突出人物。

4.歸納。

詩中憑借形象的比喻,使讀者仿佛聽到了那或輕或重、或快或慢、或高亢激越、或低回宛轉的應接不暇的樂聲,同時也體會出各種不同音色中包含的思想感情。

總結、擴展。

白居易的詩語言通俗平易,音節(jié)和諧婉轉。當時社會的各階層乃至國外都傳誦著他的詩篇,影響非常大,后來形成了一個通俗詩派。

5.布置作業(yè)。

寫一篇二百字左右的短文。

琵琶行教案導入篇五

教學目標。

1、通過誦讀,品味詩歌。

2、學習、欣賞作者以語言文字再現(xiàn)音樂形象的藝術手法。

3、通過對人物身世命運的分析,解讀作品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學習用文字表現(xiàn)音樂的藝術手法同是天涯淪落人主旨的理解。

教學難點。

作者用比喻的手法描寫聲音的高超技法。

預習題:

1、借助《名師一號》了解作者及相關背景。

2、讀課文,疏通字音;結合注釋,通譯全詩,完成名師一號自主落實部分。

3、結合小序,理清敘事脈絡,概括各段內(nèi)容。

4、找出詩中的三次音樂描寫,思考用了哪些藝術手法。

第一課時。

一、導入:

唐朝有這樣一位皇帝,他的名字也許早已被人們淡忘了,可是他為一位詩人寫的悼亡詩卻永久的流傳了下來。他就是唐宣宗李忱。他寫的那首悼亡詩是:

綴玉連珠六十年,誰教冥路作詩仙?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無為字樂天。

童子解吟長恨曲,胡兒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滿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愴然。

他悼亡的詩人是:白居易。

其中“童子解吟長恨曲,胡兒能唱琵琶篇?!敝械摹芭闷奔础杜眯小贰昂鷥耗艹闷鄙贁?shù)民族的兒童都能唱琵琶篇,可見這首詩流傳之廣泛,影響之深遠。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這首胡兒能唱的琵琶篇。

二、作者簡介:

白居易,唐代著名現(xiàn)實主義詩人,字樂天,晚年號香山居士,生于河南省新鄭,青年時家境貧困,對社會生活及人民疾苦有較多的接觸和了解。二十九歲中進士,官至左拾遺(諫官)。有“兼濟天下”的理想,屢次上書針砭時弊。寫下了《新樂府》、《秦中吟》為代表的“諷喻詩”,反映了勞動人民的痛苦生活,揭露了統(tǒng)治階級的腐朽和罪惡。由于得罪了憲宗和官僚集團,被貶官。著有《白氏長慶集》七十一卷,今存書近三千首。在文學上白居易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強調(diào)和繼承我國古典詩歌的現(xiàn)實主義優(yōu)良傳統(tǒng),反對“嘲風月,弄花草”而別無寄托的作品,是新樂府運動的倡導者,在文學史上有重要地位。作品以通俗流麗著稱?!杜眯小肥俏覈膶W史上著名的長篇敘事詩,是白居易的代表作品之一。

三、閱讀詩序思考:白居易寫作琵琶行的背景原因是什么?

1齊讀小序。

2自由討論:小序寫了幾層內(nèi)容。(以白居易為陳述主體來概括)。

3發(fā)言明確。

左遷九江,偶遇倡女,使彈數(shù)曲,引起共鳴,因為長句。

究竟是什么樣的音樂引起了作者共鳴,為什么他聽后會產(chǎn)生共鳴?我們先隨著白居易的生花妙筆一起去欣賞一下琵琶女的彈奏。

四、鑒賞詩中的音樂描寫,初步了解琵琶女形象。

(一)鑒賞第一段。

1、一生讀第一段。

2、具體分析:

時間秋天的夜晚地點潯陽江頭環(huán)境蕭瑟。

事件設酒送客心境寂寥凄涼。

(注意:“別時茫茫江浸月”一句烘托人物凄涼的心境。)。

2、這一段在全文中起著怎樣的作用?

渲染凄涼的氛圍,奠定全詩的基調(diào),為琵琶女的出現(xiàn)設伏,做好鋪墊。

3、齊讀第一段,體會凄涼。

4、鑒賞過程中需要強調(diào)的字詞。

瑟瑟、管弦、慘、茫茫、主人下馬客在船。

(二)鑒賞第二段。

1、齊讀首句至“猶抱琵琶半遮面”。

2、琵琶女出場有幾個階段?(教師點撥)。

引導回答:樂聲引人,尋聲問人,相邀始見。

3、“主人忘歸客不發(fā)”側面烘托,突出樂聲之妙。

4、重點分析“琵琶聲停欲語遲”“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所展示的琵琶女的內(nèi)心及作者當時的心情。(學生回答,教師明確)。

(1)琵琶女:羞怯。(2)急切。

5、需要強調(diào)的字詞暗、遲。

6、在眾人的千呼萬喚中她終于露了半張臉,遲遲不肯出場的琵琶女演奏了什么樣的音樂?讓我一起來欣賞。

根據(jù)其演奏過程劃分出不同階段。(老師點撥即可)。

轉軸調(diào)音未成曲調(diào)先有情大家風范出手不凡。

聽者感受弦弦掩抑聲聲思抑郁不止訴說心事。

交代指法曲目指法嫻熟演奏名曲。

(需要強調(diào)的字詞:思、信手)。

7、鑒賞具體描寫部分。

(1)一生讀。

思考討論:所寫音樂的具體特點,描寫音樂的表現(xiàn)手法。

學生分組討論,統(tǒng)一認識,選派一名代表發(fā)言。

多媒體出示填表練習。

詩句特點手法。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濁重輕細急促清脆疊音擬聲。

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

間關鶯語花底滑,婉轉流利比喻摹聲。

幽咽泉流冰下難。冰泉冷澀弦凝絕,幽咽冷澀低沉暫歇比喻摹聲。

凝絕不通聲漸歇。

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愁恨暗生回味無窮感受烘托。

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

曲終收撥當心畫,四弦一聲如裂帛。激越雄壯震撼人心比喻摹聲。

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鴉雀無聲繞梁不絕環(huán)境烘托。

(注意:老師要發(fā)問,強調(diào)抓住詩中重點詞分析,引導學生分析,尤其要引導學生體會比喻中聽覺形象與視覺形象的結合)。

(3)需要強調(diào)的字詞:間關、暫、幽愁、突出。

小結:正是以上手法的綜合運用,才使難以捕捉,稍縱即逝的音樂形象得以永存,使千年之后的我們同樣能夠領略到琵琶女高超的技藝,欣賞到琵琶女精彩的演奏。

(4)聽第二段配樂朗讀,感受音樂之美。

結束語:琵琶女的彈奏僅僅是單純的應約表演嗎?前邊提到:“低眉信手續(xù)續(xù)彈,說盡心中無限事”不,她更是在借助音樂來訴說心事,那么這個舉止不凡,技藝高超的琵琶女究竟有怎樣的故事呢?琵琶曲的弦外之音又是什么?請同學們課下思考談論,我們下節(jié)課再講。

五、作業(yè):

1背誦。

2分析琵琶女遭遇。

3、結合琵琶女身世說說琵琶曲所表現(xiàn)的情感,再次體會琵琶女的演奏。

板書設計:

濁雜輕細清脆急促疊詞擬聲。

婉轉流利歡快無比比喻摹聲。

仇恨暗生回味無窮感受烘托。

激越雄壯震撼人心比喻摹聲。

鴉雀無聲繞梁不絕環(huán)境烘托。

第二課時。

教學重點:

分析作者和琵琶女的身世,理解體會“同是天涯淪落人”。

一、導入:

上節(jié)課講到:琵琶女的不僅僅是單純的應約表演,更是在借助音樂來訴說心事,那么這個舉止不凡,技藝高超的琵琶女究竟有怎樣的經(jīng)歷呢?請看第三段琵琶女的自敘身世。

二、閱讀第三段,概括琵琶女身世。

1、學生分組討論,統(tǒng)一認識,選派發(fā)言代表。

2、多媒體出示句子,有小組代表發(fā)言分析,然后多媒體出示明確結果。

(1)沉吟放撥插弦中,整頓衣裳起斂容。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蝦蟆陵下住。家住京城。

(3)五陵年少爭纏頭,一曲紅綃不知數(shù)。紅極一時。

(7)夜深忽夢少年事,夢啼妝淚紅闌干。今昔對比感慨萬千。

3、總結琵琶女經(jīng)歷:曾經(jīng)色藝雙全,紅極一時如今年長色衰,漂流淪落。

4、學生再品第二段音樂描寫,自由交流,閱讀《名師一號》相關資料,最終讓學生明白此段音樂描寫既是在表現(xiàn)琵琶女技藝的高超,更是在通過音樂來書寫琵琶女的情感。為下文自敘身世做鋪墊。

5、下面請同學們結合琵琶女經(jīng)歷再次欣賞一下其演奏的音樂,體會不同特點的音樂傳達琵琶女什么樣的情感。

三、閱讀第四段,概括詩人現(xiàn)狀。

1、齊讀第四段。

2、多媒體出示詩句,由同學發(fā)言分析。

(1)我從去年辭帝京,謫居臥病潯陽城。被貶離京,臥病潯陽。

(2)潯陽地僻無音樂,終歲不聞絲竹聲。住近湓江地低濕,黃蘆苦竹繞宅生。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地勢荒僻,環(huán)境惡劣,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還獨傾。豈無山歌與村笛?嘔啞嘲哳難為聽。

孤獨苦悶。

3、補充作者經(jīng)歷,體會作者淪落之嘆。

白居易29歲時中進士,32歲授校書郎、35歲升周至縣蔚、36歲時被擢為翰林學士,37歲任左拾遺(諫官),期間,他除了直言諍諫外,還寫了大量諷喻詩,代表作是《秦中吟》,和《新樂府》,這些詩使權貴切齒、扼腕、變色。元和六年,白居易母親病死在長安,白居易回故鄉(xiāng)守孝三年,服孝結束后回到長安,皇帝安排他做了左贊善大夫。元和十年六月,白居易44歲時,宰相武元衡和御史中丞裴度遭人暗殺,武元衡當場身死,對如此大事,當時掌權的宦官集團和舊官僚集團居然保持鎮(zhèn)靜,不急于處理。白居易十分氣憤,便上疏力主嚴緝兇手,以肅法紀??墒悄切┱茩嗾叻堑话勊麩嵝膰拢炊f他是東宮官,搶在諫官之前議論朝政是一種僭越行為;于是被貶謫為州刺史。王涯說他母親是看花時掉到井里死的,他寫賞花的詩和關于井的詩,有傷孝道,這樣的人不配治郡,于是他被貶為江州司馬。實際上他得罪的原因還是他的直言進諫和那些諷喻詩。

4、今昔對比,總結作者經(jīng)歷。

曾經(jīng)得志升遷,如今被貶離京;曾經(jīng)春風得意,如今孤獨苦悶。

5、總結詩人與琵琶女的共同點,理解主旨句。

曾經(jīng)色藝雙全紅極一時歡樂奢華春風得意才華橫溢連續(xù)升遷。

如今年長色衰漂流淪落孤苦寂寞苦悶無聊被貶離京臥病潯陽。

正是有如此的相似,再加上音樂的溝通,詩人忍不住發(fā)出“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感慨。這既是對琵琶女身世的同情,又是對自己處境的感傷,更是對遭壓抑,受打擊的不滿。

四、鑒賞最后一段。

感我此言良久立,卻坐促弦弦轉急。凄凄不似向前聲,滿座重聞皆掩泣。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

先前我為琵琶女而嘆息,現(xiàn)在琵琶女為我“良久立”,二人已經(jīng)有了情感上的共鳴,此時心中充滿的是“天涯淪落”的凄涼,因而再彈琵琶已是“凄凄不似向前聲”,而聽者的感受也有了變化,先前只是被琵琶女超凡的技藝折服,現(xiàn)在也為二人的經(jīng)歷感傷,因而“滿座重聞皆掩泣”而詩人感觸最深,故而“江州司馬青衫濕。”這真是“天涯淪落至九江,潯陽秋夜遇知音。知音一曲引詩情,世人永唱《琵琶行》?!?/p>

五、聽最后兩段的配樂朗誦,體會作者的貶謫之恨。

注:第二課時中需要強調(diào)的重點字詞見課件中標注的部分。

六、作業(yè)《名師一號》。

板書設計。

昔今。

琵琶女紅極一時門庭冷落。

歡樂奢華寂寞凄涼。

技藝超凡色衰淪落。

同是天涯淪落人。

才華橫溢被貶淪落。

白居易得志升遷被貶離京。

春風得意孤獨苦悶。

琵琶行教案導入篇六

1。教學設計,選好角度?!杜眯小肥悄捴巳丝诘膫鹘y(tǒng)名篇,過去教學很多是以教師講解分析為主代替學生的感悟閱讀,學生的學習非常被動。我教這一堂課,改變了教學的角度,選擇了這樣一個突破口:把本詩的欣賞與對聯(lián)的學習結合起來。在這一課教學中,我設計了這樣兩條教學線,一條線是文本的理解與欣賞,這是主線,其結構設計為“整體感知”——“鑒賞探究”——“自主欣賞”三個步驟;另一條線是對聯(lián)的欣賞與創(chuàng)作,這是副線,其結構設計為“引讀對聯(lián)”——“賞析對聯(lián)”——“創(chuàng)作對聯(lián)”三個環(huán)節(jié)。這樣設計,避免了教學的單一性,增強了教學的立體感,有利于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課堂的文化氛圍。

2。解讀文本,突出重點?!杜眯小愤@首詩值得欣賞的內(nèi)容很多。我在處理教材、解讀文本的時候,沒有面面俱到,而是抓住詩中兩個關鍵的地方,突出其重點。一是詩中的音樂描寫,這是詩的主要藝術特色之所在,似乎形成這樣一個規(guī)律,教《琵琶行》就必須講音樂描寫;一是琵琶女和詩人的身世,這涉及到詩的主題。敘事詩是通過人物的命運來反映現(xiàn)實的,而琵琶女的身世引起了詩人的強烈共鳴,詩人才產(chǎn)生“同是天涯淪落人”的感慨。揭示出詩人和琵琶女的命運的共同點,才能夠讓學生進入詩的境界。在教學這兩個重點內(nèi)容的時候,我采取了欣賞與探究相結合的教法,在欣賞中探究,在探究中欣賞。欣賞中,我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趣,從審美的角度來欣賞詩的內(nèi)容,進而提升語文學習的人文品位。我認為,語文教學過程應該成為審美的過程,在教學中要培養(yǎng)學生具有一雙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進而讓學生感受美、欣賞美和創(chuàng)造美,這便是我在教學中的一種追求。

3。改變學習形式,促進主動學習。在課堂上,任何時候都不能忘記,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是學習的主人,教師不能越俎代庖。這話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可難啊!很多時候,老師一進課堂,就難于管住自己的“嘴”,就給忘了學生的活動。這堂課,我的出發(fā)點是力圖讓學生充分地動起來,讓學生的思維活起來。為了保證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和主動學習的生動局面,我改變了以往教師講解學生聽的方式,在學習形式上,我設計為“誦讀式感悟”、“探究式鑒賞”、“自主式賞析”和“獨立式創(chuàng)作”,這樣來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和主動學習?!白灾餍蕾p”這一板塊的設計,我讓學生充分交流,學生的賞析異彩紛呈,體現(xiàn)了個性化閱讀的特點。這堂課還有一點讓我感到高興的是,學生對學對聯(lián)、寫對聯(lián)很感興趣,尤其是他們在課下相互討論、切磋,共同研究,體現(xiàn)了學生自主學習和自主探究的精神,從中也體現(xiàn)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意識和創(chuàng)造才能。我認為,語文學習就是要通過教師在課堂上的引導,讓學生在課下動起來,這就是我們語文老師所期待的一種學習狀態(tài)。

琵琶行教案導入篇七

培養(yǎng)學生透過人物的行動、語言,理解人物思想感情的能力。

學習用比喻描寫聲音變化的寫法,培養(yǎng)學生聯(lián)想和想象能力。

通過對人物身世命運的分析,解讀作品的思想感情。把握意境。

掌握作者用比喻的手法描寫聲音的高超技法。

通過對人物身世命運的分析,解讀作品的思想感情。把握意境。

合作探究。

多媒體課件。

2課時。

教學過程:

一、板書課題,作者,簡介作者與作品提示。

白居易,字樂天,號香山居士,是唐代繼杜甫之后的又一位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他積極提倡新樂府運動,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狈磳Α俺帮L月,弄花草”,作品有著深刻的現(xiàn)實意義。

《琵琶行》是一首七言長篇敘事詩,繼承了漢樂府敘事詩的傳統(tǒng),是初唐以來七言歌行的代表作,帶有很強的抒情性。由于敘事與感情的結合,白居易的長篇敘事詩優(yōu)美動人,可以說是我國古典敘事詩又一新的高峰,在詩人生前,就被廣為傳誦,所謂“童子解吟《長恨曲》,胡兒歌唱《琵琶行》?!睍r至今日,千百年過去了,但仍然感人肺腑。

二、教師引導學生對詩的內(nèi)容作整體把握。

三、串講小序,講前布置兩個思考題要求學生邊聽邊思考,串講后提問。

1.小序有什么作用?

明確:交代了時間、地點、人物和故事概況,概述歌女的悲涼身世,說明了寫作的背景動因,并為全詩定下了凄切的感情基調(diào)。

2.小序已經(jīng)簡明清楚地敘述了琵琶女的故事和自己的感受,為什么還要寫成一首詩呢?

明確:寫成了詩,人物和故事更加形象感人,更好地抒情達意,給人以更深的感情共鳴。

四、分析第一段“潯陽江邊聞琵琶”。

1.“楓葉荻花秋瑟瑟”。

敘述秋夜江邊送客時的環(huán)境,秋夜江邊,楓葉、荻花,色調(diào)暗淡,“瑟瑟”二字點情,景物成了溢滿悲涼情感的意象,疊加在一起,令人頓覺秋涼襲來,渲染了送別時人物凄涼愁慘的心情。

2.“別時茫茫江浸月”。

敘述別時的情景。景中含情,茫茫江水,溶溶月色中無不彌散著作者的離愁別緒,仿佛作者的心情融化其中,與自然景物有了感應。情景交融,自然地點染出哀傷之別,同時為水上琵琶聲的出現(xiàn)準備好氛圍。

板書:

“潯陽江邊聞琵琶”。

秋瑟瑟忘歸。

無管弦悲涼,奠下基調(diào)忽聞水上琵琶聲(驚喜)。

慘將別不發(fā)。

五、第二段是“江心聆聽琵琶曲”。我們知道,音樂是一種抽象的藝術,我們平常只是聽,要描寫它十分困難,然而白居易對琵琶音樂的描寫卻非常成功,歷來為人們所稱道。

1.要求學生齊讀第二段,體會作者高超的音樂描寫方法。

2.要求學生找出比喻音樂的句子,并指明形容了什么樣的樂聲。(下一個定語,表狀態(tài))。

板書:

比喻句音樂。

大弦嘈嘈如急雨繁密(粗重)。

小弦切切如私語幽細。

大珠小珠落玉盤清脆圓潤。

間關鶯語花底滑宛轉流利。

幽咽泉流冰下難低沉入微。

銀瓶乍破水漿迸激越雄壯。

鐵騎突出刀槍鳴激越雄壯。

四弦一聲如裂帛戛然而止。

3.朗讀這些句子,師生總結運用比喻寫音樂的藝術效果。

一連串精妙的比喻,寫出音樂的變化,用這些具體的現(xiàn)實生活中聽到過的聲音和形象比擬描繪樂聲,把抽象無形的音樂刻劃成有形可感的實體。讀者不僅仿佛聽到了那或輕或重,或快或慢,或高亢激揚,或低回鳴咽的應接不暇的樂音,而且仔細欣賞起來,還可以聽出這一聲和那一聲又有明顯的音色、音調(diào)上的區(qū)別,熱鬧而不紊亂,復雜而有層次。聽了這一系列巧妙的比喻,就像聽完一支完整的樂曲:先從輕徐悠長開始,仿佛從沉思中喚起記憶;接著眾音繁會,像波濤起伏;馬上又轉到幽細甚至聽不見,宛似悲慟抽泣;最后以短促剛勁的音響終曲,猶如急雷破山,崩巖走石。讀者從這連珠式的具體可感的樂聲中還能體會出彈奏者的“有情”、“不得意”以至難以明白的“無限事”,從而出色地完成了對主題的表達。

4.要學生找出通過寫演奏者動作神態(tài)描寫音樂的詞句,體會這樣寫的好處。

明確:“轉軸撥弦”是彈奏前試弦調(diào)音的動作?!暗兔夹攀掷m(xù)續(xù)彈”是彈奏的神態(tài)。“攏”、“捻”、“抹”、“挑”和“收撥”、“畫”是彈奏時的指法,如此細膩地描寫動作神態(tài),交代了音樂的層次,從而更好地引導讀者領會音樂,也表現(xiàn)了歌女技藝的熟練高超和作者高度的音樂修養(yǎng)。

六、小結本課內(nèi)容。

教學過程;。

一、學習第三段“江中聽訴身世苦”,學生齊讀,找一個學生用第三人稱的口吻敘述琵琶女的身世。

明確:“自言”以后二十二句敘述了琵琶女兩個階段的不同遭遇。前半部寫早年色藝超群、紅極一時的歌妓生涯?!扒镌麓猴L等閑度”一句過渡到后半部。后半部寫年長色衰后的寂寞處境,“弟走”兩句寫琵琶女生活道路發(fā)生轉折的三個原因:弟走從軍,阿姨身死,年長色衰。后邊寫她人生道路的重大轉折以及嫁作商人婦后的孤苦凄涼的寂寞生活。

這一段運用了對比、反襯的手法;用年輕貌美襯年長色衰;用門庭若市襯獨守空房;用昔日歡笑襯后來的辛酸;用夜夢往事襯孤寂傷感的情懷。

作者塑造了琵琶女這樣一個封建社會中被玩弄、被侮辱的婦女的典型形象,對世人的重色輕才和商人重利寡情提出了控訴。

江中聽訴身世苦。

前半部:色藝超群,紅極一時,歡樂奢華。

后半部:年長色衰、委身賈人,孤苦寂寞對比、反襯。

二、師生共同學習第四、五段。

板書:同病相憐感慨多。

三、結合全文,讓學生找出寫音樂效果的句子,說明其作用。

1.“忽聞水上琵琶聲,主人忘歸客不發(fā),”以主人與客人的表現(xiàn)襯托音樂美妙驚人。

2.第一次演奏后“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比藗儽灰魳反騽?,心往神馳沉浸在音樂當中,襯托音樂高超迷人。

3.再次彈奏時:“凄凄不似向前聲,滿座重聞皆掩泣。坐中泣下誰最多?江洲司馬青衫濕”寫盡音樂的感人力量。

四、分析琵琶女的人物形象。

五、分析“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一句內(nèi)涵。

明確:“這兩句詩表達了詩人對歌女不幸遭遇的同情,又抒發(fā)了自己謫居江洲后的郁悶的心情,隱含當時社會變亂,政治衰落給人們造成的痛苦,意義深刻。“天涯淪落”有著豐富的內(nèi)涵,它寫出了人們對苦難生活的共同的情感體驗,引起了一代代人的共鳴。由于詩句簡明準確,情意合一,成了千古名句。

六、分析本文明暗兩線,畫出結構圖。

秋江夜送客。

月夜聽琵琶凄涼話身世。

我聞琵琶已嘆息又聞此語重唧唧。

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江洲司馬青衫濕為君翻作琵琶行。

七、解決練習。

板書設計:

琵琶聲——盡訴心中悲悱情。

青衫淚——同是天涯淪落人。

風物意——一枝一葉總關情。

琵琶行教案導入篇八

1.培養(yǎng)學生通過人物的行動、語言,理解人物思想感情的能力。

2.學習用比喻描寫聲音變化的寫法,培養(yǎng)學生聯(lián)想和想象能力。

1.掌握作者用比喻的手法描寫聲音的高超技法。

2.通過對人物身世命運的分析,解讀作品的思想感情。把握意境。

白居易,字樂天,號香山居士,是唐代繼杜甫之后的又一位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他積極提倡新樂府運動,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狈磳Α俺帮L月,弄花草”,作品有著深刻的現(xiàn)實意義?!杜眯小肥且皇灼哐蚤L篇敘事詩,繼承了漢樂府敘事詩的傳統(tǒng),是初唐以來七言歌行的代表作,帶有很強的抒情性。由于敘事與感情的結合,白居易的長篇敘事詩優(yōu)美動人,可以說是我國古典敘事詩又一新的高峰,在詩人生前,就被廣為傳誦,所謂“童子解吟《長恨曲》,胡兒歌唱《琵琶行》?!睍r至今日,千百年過去了,但仍然感人肺腑。

1.小序有什么作用?

明確:交代了時間、地點、人物和故事概況,概述歌女的悲涼身世,說明了寫作的背景動因,并為全詩定下了凄切的感情基調(diào)。

2.小序已經(jīng)簡明清楚地敘述了琵琶女的故事和自己的感受,為什么還要寫成一首詩呢?

明確:寫成了詩,人物和故事更加形象感人,更好地抒情達意,給人以更深的感情共鳴。

1.“楓葉荻花秋瑟瑟”。

敘述秋夜江邊送客時的環(huán)境,秋夜江邊,楓葉、荻花,色調(diào)暗淡,“瑟瑟”二字點情,景物成了溢滿悲涼情感的意象,疊加在一起,令人頓覺秋涼襲來,渲染了送別時人物凄涼愁慘的心情。

2.“別時茫茫江浸月”。

敘述別時的情景。景中含情,茫茫江水,溶溶月色中無不彌散著作者的離愁別緒,仿佛作者的心情融化其中,與自然景物有了感應。情景交融,自然地點染出哀傷之別,同時為水上琵琶聲的出現(xiàn)準備好氛圍。

板書。

“潯陽江邊聞琵琶”。

秋瑟瑟忘歸。

無管弦悲涼,奠下基調(diào)忽聞水上琵琶聲(驚喜)。

慘將別不發(fā)。

我們知道,音樂是一種抽象的藝術,我們平常只是聽,要描寫它十分困難,然而白居易對琵琶音樂的描寫卻非常成功,歷來為人們所稱道。

1.要求學生齊讀第二段,體會作者高超的音樂描寫方法。

2.要求學生找出比喻音樂的句子,并指明形容了什么樣的樂聲。(下一個定語,表狀態(tài))。

板書:

比喻句音樂。

大弦嘈嘈如急雨繁密(粗重)。

小弦切切如私語幽細。

大珠小珠落玉盤清脆圓潤。

間關鶯語花底滑宛轉流利。

幽咽泉流冰下難低沉入微。

銀瓶乍破水漿迸激越雄壯。

鐵騎突出刀槍鳴激越雄壯。

四弦一聲如裂帛戛然而止。

3.朗讀這些句子,師生總結運用比喻寫音樂的藝術效果。

一連串精妙的比喻,寫出音樂的變化,用這些具體的現(xiàn)實生活中聽到過的聲音和形象比擬描繪樂聲,把抽象無形的音樂刻劃成有形可感的實體。讀者不僅仿佛聽到了那或輕或重,或快或慢,或高亢激揚,或低回鳴咽的應接不暇的樂音,而且仔細欣賞起來,還可以聽出這一聲和那一聲又有明顯的音色、音調(diào)上的區(qū)別,熱鬧而不紊亂,復雜而有層次。聽了這一系列巧妙的比喻,就像聽完一支完整的樂曲:先從輕徐悠長開始,仿佛從沉思中喚起記憶;接著眾音繁會,像波濤起伏;馬上又轉到幽細甚至聽不見,宛似悲慟抽泣;最后以短促剛勁的音響終曲,猶如急雷破山,崩巖走石。讀者從這連珠式的具體可感的樂聲中還能體會出彈奏者的“有情”、“不得意”以至難以明白的“無限事”,從而出色地完成了對主題的表達。

4.要學生找出通過寫演奏者動作神態(tài)描寫音樂的詞句,體會這樣寫的好處。

明確:“轉軸撥弦”是彈奏前試弦調(diào)音的動作?!暗兔夹攀掷m(xù)續(xù)彈”是彈奏的神態(tài)?!皵n”、“捻”、“抹”、“挑”和“收撥”、“畫”是彈奏時的指法,如此細膩地描寫動作神態(tài),交代了音樂的層次,從而更好地引導讀者領會音樂,也表現(xiàn)了歌女技藝的熟練高超和作者高度的音樂修養(yǎng)。

琵琶行教案導入篇九

學習詩歌,了解琵琶女和詩人的悲慘遭遇,從中體會當時社會現(xiàn)實的'黑暗。

誦讀詩人描寫音樂的詩句,深切體會詩人描摹之精彩。

分析詩歌,了解本詩以音樂敘事的特點,把握文章縝密的結構。

分析詩人描寫音樂的詩句,深切體會詩人描摹之精彩。

分析詩歌,了解本詩以音樂敘事的特點,把握文章縝密的結構。

導入。

由對聯(lián)“楓葉四弦秋棖觸天涯遷謫恨,潯陽千尺水句留江山別離情。”導入。

2詩歌主張。

“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聲,莫深乎義。詩者:根情、苗言、華聲、實義?!保ā杜c元九書》)——詩歌的政治作用和社會意義。

“文章合為時而著,詩歌合為事而作?!保ā杜c元九書》)——反映時事,為現(xiàn)實而作。

“唯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寄唐生》)——反映人發(fā)疾苦。

3詩作《白氏長慶集》71卷,存詩2806首。

諷喻詩、閑適詩、感傷詩、雜律詩——分類。

“童子解吟《長恨》曲,胡心能唱《琵琶》篇”——唐宣宗李忱題。

1讀。

(1)初讀,要求a、正確發(fā)音、斷句、體會其于詩句中抒發(fā)的感情。

b、著重體會詩人對音樂描寫的段落。

(2)再讀“轉軸撥弦三兩聲——四弦一聲如裂帛”一段。

(3)三讀理清詩歌的敘事思路。

2品讀詩詞。

(1)概括詩詞每部分的內(nèi)容。

(2)用現(xiàn)代語言描述白居易介紹的這段琵琶曲,并給予評述。

詩歌賞析。

1詩歌首段主要寫了什么內(nèi)容?

明確:首句交待地點、時間、事件,次句以景物描寫渲染人物心境(悲涼、凄楚、孤寂)以下幾句皆承此而來,“醉不成歡慘將別”,直接表述了友人相別的凄涼情景,“茫茫江浸月”更是一片迷茫、一片冰涼、一片愁緒,把別時之情傷托于眼前。“忽聞水上琵琶聲”,在沉寂之中飄來了渺渺之音,令人忘憂而喜?!爸魅送鼩w客不發(fā)”,可見技高曲佳。詩人由述別情,寫凄景引出思管弦之情。又由“無管弦”、“慘將別”襯托琵琶曲佳,琵琶女技高。

2詩人聽到琵琶曲后的情緒如何?琵琶女的態(tài)度又如何?請用具體詩句分析。

明確:“暗問”“移船相近邀相見”“添酒回燈重開宴”“千呼萬喚”,詩人為琵琶曲所吸引而熱切邀請琵琶女(欣喜、迫切)。“琵琶聲停欲語遲”“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詩人以動作刻畫其作為女子的羞澀。

3詩人如何描摹琵琶曲的,請具體分析。

詩人描述大弦聲音粗壯,小弦聲音細小,先以象聲詞狀其音“嘈嘈”“切切”,再經(jīng)比喻使之形象化“如急雨”“如私語”,大弦之聲與小弦之聲交遞進行,有如“大珠小珠落玉盤”,旋律起伏抑揚,聲音清脆圓潤,本是無形,卻訴之于視覺形象、聽覺形象。樂曲旋律不斷變化著:時而宛轉如花間鶯語,時而壓抑幽咽似冰下泉流,“冰泉冷澀”凝絕難通,不通而“聲暫歇”。旋律由舒徐流暢逐漸沉咽直至低沉停頓,此時音斷而意不斷,馀音裊裊,意味無窮。恰是“別有幽情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笨删褪窃谌藗冏屑毻嫖?,低徊無限之時,那樂曲又是像“銀瓶乍破”“鐵騎突出”,紛繁多思的情感噴薄而出,樂曲由低谷推向高潮,激越雄壯。然而誰料正是積勢噴發(fā),感情高亢激越之際,“四弦一聲如破帛”,樂曲嘎然而止,令人思之不及,又思之切切。

音樂是難以捕捉的,白居易卻借助語言把它變成了讀者易于感覺的具體形象,他用生活中人人可以感覺到的聲音比喻各種不同的音樂節(jié)奏和旋律,他著重寫彈者和聽者的感情交流,不但寫有聲,還寫無聲,用樂曲休止時的余韻來渲染樂曲的效果。

4請就琵琶女自述身世一節(jié),具體分析其形象。

明確:

世人重色輕才:“曲罷曾教善才服”(強中之強),“妝成每被秋娘妒”(美中之美),“五陵年少爭纏頭”(色藝雙全),“暮去朝來顏色故”(年老色衰),“門前冷落鞍馬稀”。

商人重利輕情:“商人重利輕離別”——“夢啼幢淚紅闌干”,嫁作商人婦孤苦空虛而夢“少年事”,而夢中之景更增今日生活之可悲,故張弦代語,排遣愁緒,這正是“忽聞水上琵琶聲”一幕。

5詩人為何泣下最多?

明確:“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詩人與琵琶女雖不是一個階層的人,但是兩人遭遇的感覺相似,同是盛極而哀的“天涯淪落人”,兩人雖是偶遇卻似知已。詩人在這段細述潯陽城的環(huán)境特點,雖未指斥朝政,卻語語不滿,字字牢騷,如此來表達郁悶悲憤的心情,這恰好說明了為何詩人能夠深悟琵琶女所談之曲。琵琶女感我“此言良久立”,她在思何?同是天涯淪落人,詩人同情她,她亦憐惜詩人,兩人感情相通、相互了解,“更坐彈一曲”,“凄凄不似像前聲”,溶進了他的遭遇不平的憤懣之情,而詩人聽曲如聽訴自身遭遇,在極富感染力的樂曲中,他淚濕青衫,任情奔溢。

6小結:

(1)秋夜送客聞琵琶聲別情、凄景——無管弦。

(2)江心對月賞琵琶曲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

技藝精湛樂曲美妙。

(3)悄然聽訴身世苦世人重色輕才商人重利寡情。

(4)同病相憐發(fā)感慨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這里的(2)之樂曲表現(xiàn)著(3)(4)所包含的內(nèi)容,(3)(4)實是對(1)(2)的補充。以曲事相合這是本文的特色之一,這一點變體現(xiàn)出詩歌結構縝密,照應緊密,情事相溶。

琵琶行教案導入篇十

中國是一個盛產(chǎn)詩歌的國度,迄今為止,我們已經(jīng)穿越《詩經(jīng)》、《唐詩》走過了3000多年的曲折歲月?!短圃姟肥俏覈姼璧囊蛔叻?,它像一座光芒四射燈塔,照耀著歷代文人墨客。一提起唐代,人們首先想到的恐怕不是帝王將相,而是詩人才子。唐朝有這樣一位皇帝,他的名字也許早已被人們淡忘了,可是他為一位詩人寫的悼亡詩卻永久的流傳了下來。這位皇帝是誰呢?他就是唐宣宗李忱。他寫的這首詩是這樣的:

綴玉連珠六十年,誰教冥路作詩仙?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無為字樂天。

童子解吟長恨曲,胡兒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滿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愴然。

師:這位詩人是誰?——白居易,一篇《琵琶行》,一篇《長恨歌》。

二、作者簡介。

白居易,字樂天,號香山居士,是唐代繼杜甫之后的又一位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他積極提倡新樂府運動,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狈磳Α俺帮L月,弄花草”,作品有著深刻的現(xiàn)實意義?!杜眯小肥且皇灼哐蚤L篇敘事詩,繼承了漢樂府敘事詩的傳統(tǒng),是初唐以來七言歌行的代表作,帶有很強的抒情性。由于敘事與感情的結合,白居易的長篇敘事詩優(yōu)美動人,可以說是我國古典敘事詩又一新的高峰,在詩人生前,就被廣為傳誦,所謂“童子解吟《長恨曲》,胡兒歌唱《琵琶行》?!睍r至今日,千百年過去了,但仍然感人肺腑。

一千多年前,一個文人騷客,一個天涯歌女,因為音樂,讓他們演繹了一曲千古不衰的知音絕唱,在這個不朽的夜晚,潯陽江的悠悠江水,瑟瑟秋風,清冷的月光,飄飛的荻花,永遠記住了這個美麗而憂傷的故事——詩人白居易也在這個不朽的夜晚,踏著濕漉漉的詩行,平平仄仄地走著,一路灑下兩行滾燙的淚水,沾濕了歷史的臉龐,永遠都無法抹去。

后人為了紀念這位偉大的詩人,就修建了琵琶亭。于是琵琶亭永遠的記載了白居易和琵琶女之間這個美麗而憂傷的故事,潯陽江水又將這個美麗的故事千古的流傳下來?,F(xiàn)在我們學習這篇課文。

三、學習“序”

1.快速閱讀,疏通字詞。

2.思考“序”中交代了什么內(nèi)容?

(1)交代了時間、地點、人物、故事的經(jīng)過;(2)概述琵琶女的身世;。

(3)點明寫作動機;(4)奠定全詩的感情基調(diào):凄切傷懷。

四、錄音范讀,整體感知。

思考:1.寫了一個什么故事?

2.塑造了哪些人物形象?

3.是什么把詩人和琵琶女聯(lián)系在一起?

4.全詩共寫了幾次音樂?(連帶詩歌結構)是怎樣寫的?

第一次詩人送客聞琴(暗寫、側面烘托)。

第二次邀見、彈奏《霓裳》《六幺》(明寫、詳寫)。

第三次感我此言“卻坐促弦”(明寫、略寫、側面烘托)。

5.哪一次音樂寫得最精彩?(轉入精讀)。

五、精讀音樂段。

(一)詩中關于音樂的'描寫(第二自然段劃分層次)。

a找出第二段中描寫音樂的八個比喻句(板書)。

音樂特征情感。

轉軸撥弦和緩低沉(序曲)先有情。

低眉信手聲聲思。

輕攏慢捻抹復挑(過渡)無限事。

1.如急雨粗重急驟。

2.如私語輕微委婉。

3.珠玉落盤清脆圓潤。

4.鶯語花底宛轉流暢。

5.冰泉冷澀阻塞壓抑幽愁暗恨。

6.銀瓶乍破激越奔涌(高潮)。

7.鐵騎突出高亢雄壯。

8.如裂帛短促急迫(曲終)、余韻悠悠。

b八個比喻句分別描摹了音樂的哪些特征?音樂的旋律有什么變化?

(1)以聲喻聲,使用大家熟悉的、類似的聲音作為比喻,寫出了音樂的五彩繽紛和疾徐抑揚的變化,使人有親耳聆聽之感。(視覺、聽覺融通——通感)。

(2)以形摹聲(視覺角度)。

(3)聽者與彈者情感交織。

(4)景特描寫烘托氣氛。

六、學習3、4、5自然段。

1.思考:作者為何聽琵琶女的演奏如此感動,詩中有沒有告訴我們原因?

2.閱讀3、4自然段(板書)。

比較詩人與琵琶女的身世遭遇:“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賞析。

歌女(悲凄)。

少年得意老年失意。

年表貌美年老色衰。

門庭若市門前冷落。

下嫁賈人獨守空船。

(詳寫生平,略寫感受)。

同是天涯淪落人,

詩人(凄苦)。

辭帝京,謫居臥病,

地僻無音樂,不聞絲竹。

黃蘆苦竹,杜鵑啼血。

山歌村笛,嘔啞嘲哳。

(詳寫感受,略寫生平)。

相逢何必曾相識。

七、總結主旨。

詩中通過對琵琶女形象的塑造,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會中被侮辱、被損害的樂伎們的悲慘命運,表達了詩人對歌女的同情,同時也表現(xiàn)了詩人的“天涯淪落人”之恨。

琵琶行教案導入篇十一

2、學習、欣賞作者以語言文字再現(xiàn)音樂形象的藝術手法。

3、通過對人物身世命運的'分析,解讀作品的思想感情。

學習用文字表現(xiàn)音樂的藝術手法同是天涯淪落人主旨的理解。

作者用比喻的手法描寫聲音的高超技法。

1、借助《名師一號》了解作者及相關背景。

2、讀課文,疏通字音;結合注釋,通譯全詩,完成名師一號自主落實部分。

3、結合小序,理清敘事脈絡,概括各段內(nèi)容。

4、找出詩中的三次音樂描寫,思考用了哪些藝術手法。

唐朝有這樣一位皇帝,他的名字也許早已被人們淡忘了,可是他為一位詩人寫的悼亡詩卻永久的流傳了下來。他就是唐宣宗李忱。他寫的那首悼亡詩是:

綴玉連珠六十年,誰教冥路作詩仙?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無為字樂天。

童子解吟長恨曲,胡兒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滿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愴然。

他悼亡的詩人是:白居易。

其中“童子解吟長恨曲,胡兒能唱琵琶篇?!敝械摹芭闷奔础杜眯小贰昂鷥耗艹闷鄙贁?shù)民族的兒童都能唱琵琶篇,可見這首詩流傳之廣泛,影響之深遠。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這首胡兒能唱的琵琶篇。

白居易,唐代著名現(xiàn)實主義詩人,字樂天,晚年號香山居士,生于河南省新鄭,青年時家境貧困,對社會生活及人民疾苦有較多的接觸和了解。二十九歲中進士,官至左拾遺(諫官)。有“兼濟天下”的理想,屢次上書針砭時弊。寫下了《新樂府》、《秦中吟》為代表的“諷喻詩”,反映了勞動人民的痛苦生活,揭露了統(tǒng)治階級的腐朽和罪惡。由于得罪了憲宗和官僚集團,被貶官。著有《白氏長慶集》七十一卷,今存書近三千首。在文學上白居易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強調(diào)和繼承我國古典詩歌的現(xiàn)實主義優(yōu)良傳統(tǒng),反對“嘲風月,弄花草”而別無寄托的作品,是新樂府運動的倡導者,在文學史上有重要地位。作品以通俗流麗著稱?!杜眯小肥俏覈膶W史上著名的長篇敘事詩,是白居易的代表作品之一。

1齊讀小序。

2自由討論:小序寫了幾層內(nèi)容。(以白居易為陳述主體來概括)。

3發(fā)言明確。

左遷九江,偶遇倡女,使彈數(shù)曲,引起共鳴,因為長句。

究竟是什么樣的音樂引起了作者共鳴,為什么他聽后會產(chǎn)生共鳴?我們先隨著白居易的生花妙筆一起去欣賞一下琵琶女的彈奏。

(一)鑒賞第一段。

1、一生讀第一段。

2、具體分析:

時間秋天的夜晚地點潯陽江頭環(huán)境蕭瑟。

事件設酒送客心境寂寥凄涼。

(注意:“別時茫茫江浸月”一句烘托人物凄涼的心境。)。

2、這一段在全文中起著怎樣的作用?

渲染凄涼的氛圍,奠定全詩的基調(diào),為琵琶女的出現(xiàn)設伏,做好鋪墊。

3、齊讀第一段,體會凄涼。

4、鑒賞過程中需要強調(diào)的字詞。

瑟瑟、管弦、慘、茫茫、主人下馬客在船。

(二)鑒賞第二段。

1、齊讀首句至“猶抱琵琶半遮面”。

2、琵琶女出場有幾個階段?(教師點撥)。

引導回答:樂聲引人,尋聲問人,相邀始見。

3、“主人忘歸客不發(fā)”側面烘托,突出樂聲之妙。

4、重點分析“琵琶聲停欲語遲”“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所展示的琵琶女的內(nèi)心及作者當時的心情。(學生回答,教師明確)。

(1)琵琶女:羞怯。(2)急切。

5、需要強調(diào)的字詞暗、遲。

6、在眾人的千呼萬喚中她終于露了半張臉,遲遲不肯出場的琵琶女演奏了什么樣的音樂?讓我一起來欣賞。

根據(jù)其演奏過程劃分出不同階段。(老師點撥即可)。

轉軸調(diào)音未成曲調(diào)先有情大家風范出手不凡。

聽者感受弦弦掩抑聲聲思抑郁不止訴說心事。

交代指法曲目指法嫻熟演奏名曲。

(需要強調(diào)的字詞:思、信手)。

7、鑒賞具體描寫部分。

(1)一生讀。

思考討論:所寫音樂的具體特點,描寫音樂的表現(xiàn)手法。

學生分組討論,統(tǒng)一認識,選派一名代表發(fā)言。

多媒體出示填表練習。

詩句特點手法。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濁重輕細急促清脆疊音擬聲。

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

間關鶯語花底滑,婉轉流利比喻摹聲。

幽咽泉流冰下難。冰泉冷澀弦凝絕,幽咽冷澀低沉暫歇比喻摹聲。

凝絕不通聲漸歇。

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愁恨暗生回味無窮感受烘托。

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

曲終收撥當心畫,四弦一聲如裂帛。激越雄壯震撼人心比喻摹聲。

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鴉雀無聲繞梁不絕環(huán)境烘托。

(注意:老師要發(fā)問,強調(diào)抓住詩中重點詞分析,引導學生分析,尤其要引導學生體會比喻中聽覺形象與視覺形象的結合)。

(3)需要強調(diào)的字詞:間關、暫、幽愁、突出。

小結:正是以上手法的綜合運用,才使難以捕捉,稍縱即逝的音樂形象得以永存,使千年之后的我們同樣能夠領略到琵琶女高超的技藝,欣賞到琵琶女精彩的演奏。

(4)聽第二段配樂朗讀,感受音樂之美。

結束語:琵琶女的彈奏僅僅是單純的應約表演嗎?前邊提到:“低眉信手續(xù)續(xù)彈,說盡心中無限事”不,她更是在借助音樂來訴說心事,那么這個舉止不凡,技藝高超的琵琶女究竟有怎樣的故事呢?琵琶曲的弦外之音又是什么?請同學們課下思考談論,我們下節(jié)課再講。

1背誦。

2分析琵琶女遭遇。

3、結合琵琶女身世說說琵琶曲所表現(xiàn)的情感,再次體會琵琶女的演奏。

濁雜輕細清脆急促疊詞擬聲。

婉轉流利歡快無比比喻摹聲。

仇恨暗生回味無窮感受烘托。

激越雄壯震撼人心比喻摹聲。

鴉雀無聲繞梁不絕環(huán)境烘托。

琵琶行教案導入篇十二

誦讀、賞析、探討。

1.培養(yǎng)學生透過人物的行動、語言,理解人物思想感情的能力。

2.學習用比喻描寫聲音變化的寫法,培養(yǎng)學生聯(lián)想和想象能力。

a掌握作者用比喻的手法描寫聲音的高超技法。

b通過對人物身世命運的分析,解讀作品的思想感情。把握意境。

感受“聲中之情”

聲音描寫技巧高超,要求講完其段落后,學生能及時掌握并背誦。

主旨方面重點比較“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名句。

琵琶行(并序)(白居易)。

中國是一個盛產(chǎn)詩歌的國度,迄今為止,我們已經(jīng)穿越《詩經(jīng)》、《唐詩》走過了3000多年的曲折歲月?!短圃姟肥俏覈姼璧囊蛔叻?,它像一座光芒四射燈塔,照耀著歷代文人墨客。一提起唐代,人們首先想到的恐怕不是帝王將相,而是詩人才子。唐朝有這樣一位皇帝,他的名字也許早已被人們淡忘了,可是他為一位詩人寫的悼亡詩卻永久的流傳了下來。這位皇帝是誰呢?他就是唐宣宗李忱。他寫的這首詩是這樣的:

綴玉連珠六十年,誰教冥路作詩仙?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無為字樂天。

童子解吟長恨曲,胡兒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滿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愴然。

師:這位詩人是誰?--白居易,一篇《琵琶行》,一篇《長恨歌》。

一千多年前,一個文人騷客,一個天涯歌女,因為音樂,讓他們演繹了一曲千古不衰的知音絕唱,在這個不朽的夜晚,潯陽江的悠悠江水,瑟瑟秋風,清冷的月光,飄飛的荻花,永遠記住了這個美麗而憂傷的故事--詩人白居易也在這個不朽的夜晚,踏著濕漉漉的詩行,平平仄仄地走著,一路灑下兩行滾燙的淚水,沾濕了歷史的臉龐,永遠都無法抹去。

后人為了紀念這位偉大的詩人,就修建了琵琶亭。于是琵琶亭永遠的記載了白居易和琵琶女之間這個美麗而憂傷的故事,潯陽江水又將這個美麗的故事千古的流傳下來?,F(xiàn)在我們學習這篇課文。

1.快速閱讀,疏通字詞。

2.思考“序”中交代了什么內(nèi)容?

(1)交代了時間、地點、人物、故事的經(jīng)過;(2)概述琵琶女的身世;

(3)點明寫作動機;(4)奠定全詩的感情基調(diào):凄切傷懷。

思考:1.寫了一個什么故事?

2.塑造了哪些人物形象?

3.是什么把詩人和琵琶女聯(lián)系在一起?

4.全詩共寫了幾次音樂?(連帶詩歌結構)是怎樣寫的?

第一次詩人送客聞琴(暗寫、側面烘托)。

第二次邀見、彈奏《霓裳》《六幺》(明寫、詳寫)。

第三次感我此言“卻坐促弦”(明寫、略寫、側面烘托)。

5.哪一次音樂寫得最精彩?(轉入精讀)。

(一)詩中關于音樂的描寫(第二自然段劃分層次)。

a找出第二段中描寫音樂的八個比喻句(板書)。

音樂特征情感。

轉軸撥弦和緩低沉(序曲)先有情。

低眉信手聲聲思。

輕攏慢捻抹復挑(過渡)無限事。

1.如急雨粗重急驟。

2.如私語輕微委婉。

3.珠玉落盤清脆圓潤。

4.鶯語花底宛轉流暢。

5.冰泉冷澀阻塞壓抑幽愁暗恨。

6.銀瓶乍破激越奔涌(高潮)。

7.鐵騎突出高亢雄壯。

8.如裂帛短促急迫(曲終)、余韻悠悠。

b八個比喻句分別描摹了音樂的哪些特征?音樂的旋律有什么變化?

(1)以聲喻聲,使用大家熟悉的、類似的聲音作為比喻,寫出了音樂的五彩繽紛和疾徐抑揚的變化,使人有親耳聆聽之感。(視覺、聽覺融通--通感)。

(2)以形摹聲(視覺角度)。

(3)聽者與彈者情感交織。

(4)景特描寫烘托氣氛。

1.思考:作者為何聽琵琶女的演奏如此感動,詩中有沒有告訴我們原因?

2.閱讀3、4自然段(板書)。

比較詩人與琵琶女的身世遭遇:“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賞析。

歌女(悲凄)。

少年得意老年失意。

年表貌美年老色衰。

門庭若市門前冷落。

下嫁賈人獨守空船。

(詳寫生平,略寫感受)。

同是天涯淪落人,

詩人(凄苦)。

辭帝京,謫居臥病,

地僻無音樂,不聞絲竹。

黃蘆苦竹,杜鵑啼血。

山歌村笛,嘔啞嘲哳。

(詳寫感受,略寫生平)。

相逢何必曾相識。

琵琶行教案導入篇十三

1、培養(yǎng)學生通過人物的行動、語言,理解人物思想感情的能力。

2、學習用比喻描寫聲音變化的寫法,培養(yǎng)學生聯(lián)想和想象能力。

1、掌握作者用比喻的手法描寫聲音的高超技法。

2、通過對人物身世命運的分析,解讀作品的思想感情。把握意境。

導入:在今天陶淵明的故鄉(xiāng),江西九江市有一座仿唐代園林建筑,名叫琵琶亭。為什么這座占地3300平方米的園林,會以琵琶來命名呢?話還得從公元815年的一首詩說起,就是現(xiàn)在我們要學的這首《琵琶行》。

講解:現(xiàn)在我們來閱讀一下詩前小序,概括出詩人在這首長篇敘事詩當中講述了一個怎樣的故事?(學生閱讀,并回答)。

在一個深秋的夜晚,幾只客船停泊在潯陽江頭,船篷里透出微弱的燈火。岸邊楓樹上滿是紅葉,和水中盧荻的白花一起點綴著秋色。故事就這樣開場了。

在這首長詩當中,詩人一共塑造了幾個形象?

詩人是用哪一句詩將這兩個形象連接在一起的?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為什么白居易會發(fā)出同是天涯淪落人這樣的感嘆呢?(先閱讀3、4段)白居易和琵琶女之間有什么共同的命運?(現(xiàn)在我們共同完成一個板書。)。

白居易16歲初到長安,拿詩卷給前輩詩人顧況請教,為及見詩,只見其名,顧況便調(diào)侃道:長安百物皆貴,居大不易。等看到詩作中有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一聯(lián)時,便改口說:有句如此,居天下亦不難。白居易的理想自然不是當個名滿天下的詩人。二十九歲,一舉成進士,三十二歲又以拔萃登科,為校書郎,三十五歲復應制舉才識兼茂明于體用科,以第四等入選,由校書郎為幸至尉,不久入為翰林學士,又做了三年的左拾遺。十年之內(nèi),三登科第;名入眾耳,跡升清貴。寧鳴而死,不默而生的左拾遺。在中國歷史上,向皇帝諫諍的人,理由不見得正確,目標不見得遠大,但他們的基本精神是一致的,就是看到壞的,我要說;不讓我說,不可以(李敖)。為此,白居易寫下了很多令權貴寵臣變色、切齒的詩篇和奏章。如見他卻成了個臥病潯陽,潦倒他鄉(xiāng)的謫臣。一個只要受到權力的敵視或迫害,幾乎馬上就要從社會結構和倫理關系中開除出去。

從琵琶女和白居易前半生的跌宕來看,大家如何來評價他們,大家覺得在他們來眼里什么是最重要的。

我們先看琵琶女,當她風頭最健的時候,五陵年少爭纏頭,一曲紅綃不知數(shù)。鈿頭云篦擊節(jié)碎,血色羅裙翻酒污。王孫公子各個都湊去燒錢,琵琶女也沉醉在溫柔鄉(xiāng)中。這讓我想起,英國作家格里麥斯頓的一句話:一個美麗的女子是眼睛的天堂,錢袋的煉獄,靈魂的地獄。

容貌就是出身,就是身份證,就是通行證,就是獲取恩寵的利器。美貌是女人最具兌換力的資產(chǎn),它可以用來換取社會地位,換取金錢,甚至換取愛情。但這份資產(chǎn)依賴于一具會逐漸衰老的軀體,所以這是一份既可利用又正在失去的資產(chǎn)。容顏的美麗,如同扳機扣動時的一道閃光,又像迅速一頓的后挫力,其短暫性是令人無可奈何的。名花再傾城傾國也有凋零的時候。千古紅顏,大浪淘沙,能在偉大的文化進程中留下點兒什么的女子,大都是與文字有些關系的。那些曾享有閉月羞花、沉魚落雁、環(huán)肥燕瘦盛譽的美女們,因為少了文化和精神的滋養(yǎng),美貌隨著韶華一去無蹤,不得不感嘆流光無情,只是庸庸碌碌地在自己的天地間消弭了如花似玉的生命。不,她們不是美,只是漂亮。而女人真正的美,卻是源于內(nèi)心,源于過人的才華,與深刻的思想。能與文字結緣的女人,往往才是最具有誘惑力的女人。

白居易出身書香門第,自小受到的便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教育。建立功名,是文人的主旋律。白居易的終極理想自然是卿相之夢。于是長安便成了他向往的地方。公元742年,42歲的布衣李白,帶著經(jīng)天緯地的雄心,來到長安;公元745年,懷著兼濟天下的夢想,來到長安。長安是光影搖曳的舞臺,也是勇者闖蕩的天地。但并不是每個人都能摘取成功的桂冠。他們對于自身命運的不可把握,除了來自統(tǒng)治者的翻手為云覆手為雨的權力風云外,還得提防文人間的相互妒忌、告密、攻擊和迫害。

為什么琵琶女彈奏的是宮廷名曲,而不是江南小調(diào)?這說明什么?琵琶女不滿于現(xiàn)狀,一直留戀的是過去風花雪月、紙醉金迷的賣笑生涯。舞臺是她的一半生命,失去了舞臺也就失去了一半的生命。從她的骨子里還是充滿了對商人的不滿,以至于有商人重利輕離別,前月浮陵買茶去的怨恨之言。用《霸王別姬》中那師父的不好聽的話來說:都是下九流,誰嫌棄誰呢?雖然商人算不上下九流,也是社會的平民中的最底層了,而琵琶女是賣唱的歌女,老大嫁做商人婦實在不甘心,她畢竟見過大世面。還一直是呆在當時世界上都稱得上國際大都市的長安城。

人生就是一個不斷面對危機,又不斷克服危機的過程。人只有在危機中才能意識到自己的力量,這樣的人生才有活力。

如果琵琶女彈奏的是后者,她能否引起詩人內(nèi)心的波瀾?從小序中,我們找一句最能反映詩人受音樂影響而導致情感波動的句子。(錚錚然有京都聲)。

正因為琵琶女對昔日榮光難以釋懷,正因為詩人對卿相之夢念念不忘,京都聲才使他們緊緊地連在一起。下面就讓我們通過白居易的筆來欣賞一下京都聲的魅力。

大弦嘈嘈如急雨,如急雨寫出弦音的繁密、粗重而急驟;小弦切切如私語,如私語寫出弦音的幽細、委婉;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用大珠小珠落在于盤中的碰擊聲來摹寫交錯撥動粗弦細弦時發(fā)出的圓潤之聲;間關鶯語花底滑,用黃鶯的叫聲從花叢里傳出來比喻弦音的清脆宛轉;幽咽泉流水下難,凝絕不通聲暫歇,用冰下流泉的響聲比喻樂聲的哽咽吞澀,弦音的低沉入微仿佛停止了;銀瓶乍潑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用銀瓶乍裂、水漿迸出、騎兵沖殺、刀劍齊鳴的聲音、比喻說去中間休止后的驟響,似千軍萬馬馳騁,突出琵琶聲的激越雄奇;曲終收撥當心畫,四弦一聲如裂帛,于人心動之時戛然而止。這些接連不斷的比喻,新鮮、貼切、動人,能使讀者體會到激揚、幽抑、喜樂、哀愁等情緒。

音韻美是指詩人在描寫音樂時,能體現(xiàn)音樂的韻律。詩人重在從聽覺效果上模擬聲音,讓人讀起來感受到濃濃的韻味。如詩中用疊音詞弦弦、聲聲、嘈嘈、切切和雙聲疊韻詞間關、幽咽。這些詞,要么直接模擬聲音,要么使詩句增加音樂性和節(jié)奏感,加強了音樂的悅耳動聽和韻律節(jié)奏。這樣準確地繪聲擬音,就能給人以真切直觀的聽覺實感。

白居易在詩中渲染人物的情感,使讀者與情境中的人物產(chǎn)生共鳴,這是情感美的具體體現(xiàn)。在《琵琶行》中,詩人主要是通過點撥彈奏者的感情,流露出自己的感情,是讀者與之同喜,與之同悲。轉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diào)先有情琵琶女試彈琵琶義蘊育著自己的情思;弦弦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志琵琶女彈弦過程就是抒情過程;接下來攏挑收撥畫,這是彈奏的指法,不僅寫出琵琶女技藝的熟練,更是借彈奏過程動作的變化,寫琵琶女內(nèi)心感情的波瀾。彈者投入,聽者亦是入情,主人忘歸客不發(fā)凄凄不似向前聲,滿座重聞皆掩泣江洲司馬青衫濕琵琶女彈出同是天下淪落人的心聲,引起詩人、客人感情的共鳴。

烘托,是一種從側面渲染來襯托主要寫作對象的表現(xiàn)技法。出色的烘托也是白居易描繪音樂的精妙手法之一。他往往巧妙地通過對音樂效果的描寫(包括環(huán)境描寫和人的感受)來烘托琵琶聲的優(yōu)美動聽,深切感人,達到良好的審美效果,這就是烘托美。在茫茫秋月浸江,主客慘別的江岸,相對無言的凄清時刻,忽聞水上琵琶聲,竟使主人忘歸客不發(fā),動心移情的音樂,不僅使人流連忘返,還誘得人們?nèi)ぢ暟祮?,這不烘托了樂聲的藝術魅力和感人力量嗎?琵琶女第一曲彈完,東船西舫悄無言,未見江心秋月白,這個情景描寫真切地烘托出聽者沉湎于動人的藝術境界之中,醉心神往的情思,含蓄地描繪了音樂的神妙動人。

結語:音樂是心靈的語言,曲調(diào)是撩撥感情之弦的陣陣和風,又是叩擊感覺門扉的纖纖素手。她喚醒記憶,這記憶便將曾對其發(fā)生影響的種種往事追尋、再現(xiàn)。一千多年前,一位謫居臥病的潦倒文人,一位遲暮色衰的`天涯歌女,因為音樂,讓他們再次演繹了一曲千古不衰的知音絕唱。在那個不朽的夜晚,潯陽的悠悠江水,瑟瑟秋風,清冷的月光,飄飛的荻花,永遠記住了這個美麗而憂傷的故事。一曲《霓裳》、一曲《六幺》、一番肺腑言、一把辛酸淚,踩著詩行,踏著平仄,走進了經(jīng)典,走進了永恒。

你還知道哪些描寫音樂得詩句?

為什么失意文人總能與風塵女子惺惺相惜?

這是一節(jié)文學賞析課,本課的教學目的,是讓學生體會并欣賞作者怎樣用富有表現(xiàn)力的語言再現(xiàn)琵琶女的千古絕唱的技法,為此,在課堂設計上,就突出了對直接或間接描寫音樂的詩句的賞析上,在前兩節(jié)疏通文意的基礎上,同學們進行了細致生動深刻的鑒賞,有很多地方甚至是獨特和富有創(chuàng)意的,個體學生與文本對話還是非常成功的,應該說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不足之處:師生對話不太充分,除有關長安對詩人意味著什么?一處體現(xiàn)了教師的主導作用以外,別處都僅僅停留在一般性的總結上,而生生對話更是極不充分。

琵琶行教案導入篇十四

1、培養(yǎng)學生透過人物的行動、語言,理解人物思想感情的能力。

2、學習用比喻描寫聲音變化的寫法,培養(yǎng)學生聯(lián)想和想象能力。

【教學重點】。

1、掌握作者用比喻的手法描寫聲音的高超技法。

2、通過對人物身世命運的分析,解讀作品的思想感情。把握意境。

【教學難點】。

通過對人物身世命運的分析,解讀作品的思想感情。把握意境。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中國是一個盛產(chǎn)詩歌的國度,迄今為止,我們已經(jīng)穿越《詩經(jīng)》、《唐詩》走過了3000多年的曲折歲月?!短圃姟肥俏覈姼璧囊蛔叻?,它像一座光芒四射燈塔,照耀著歷代文人墨客。一提起唐代,人們首先想到的恐怕不是帝王將相,而是詩人才子。唐朝有這樣一位皇帝,他的名字也許早已被人們淡忘了,可是他為一位詩人寫的悼亡詩卻永久的流傳了下來。這位皇帝是誰呢?他就是唐宣宗李忱。他寫的這首詩是這樣的:

綴玉連珠六十年,誰教冥路作詩仙?

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無為字樂天。

童子解吟長恨曲,胡兒能唱琵琶篇。

已滿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愴然。

師:這位詩人是誰?

生:白居易。

師:怎么知道?

生:名居易,字樂天;一篇《琵琶行》,一篇《長恨歌》。

二、板書課題,作者,簡介作者與作品提示。

白居易,字樂天,號香山居士,是唐代繼杜甫之后的又一位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他積極提倡新樂府運動,主張“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狈磳Α俺帮L月,弄花草”,作品有著深刻的現(xiàn)實意義?!杜眯小肥且皇灼哐蚤L篇敘事詩,繼承了漢樂府敘事詩的傳統(tǒng),是初唐以來七言歌行的代表作,帶有很強的抒情性。由于敘事與感情的結合,白居易的長篇敘事詩優(yōu)美動人,可以說是我國古典敘事詩又一新的高峰,在詩人生前,就被廣為傳誦,所謂“童子解吟《長恨曲》,胡兒歌唱《琵琶行》?!睍r至今日,千百年過去了,但仍然感人肺腑。

三、初讀,整體感知。

(教師范讀,學生注意體會)。

講解:這首敘事詩,主要記敘白居易貶謫江州時,在一個蕭瑟的秋夜,送客潯陽江頭,偶逢琵琶女,從其苦難的身世聯(lián)想到自己政治上的坎坷失意,頓時觸發(fā)了天涯淪落的痛苦心境,悲愴之意油然而生,他飽蘸滿腹辛酸之淚,盡情傾述悲憤之情,寫下了千古絕唱《琵琶行》。詩一問世,即廣為傳送,遠揚塞外,直至今天,雖歷時千載,仍傳不衰。后人為了紀念這位偉大的詩人,就修建了琵琶亭。于是琵琶亭永遠的記載了白居易和琵琶女之間這個美麗而憂傷的故事,潯陽江水又將這個美麗的故事千古的流傳下來?,F(xiàn)在我們學習這篇課文。

明確:序言部分:交待寫作動機。第三段:江中聽訴身世苦。

第一段:潯陽江邊聞琵琶。第四段:同病相憐感慨多。

第二段:江心聆聽琵琶曲。第五段:重問琵琶青衫濕。

四、串講小序,講前布置兩個思考題要求學生邊聽邊思考,串講后提問。

1、小序有什么作用?

明確:交代了時間、地點、人物和故事概況,概述歌女的悲涼身世,說明了寫作的背景動因,并為全詩定下了凄切的感情基調(diào)。

2、小序已經(jīng)簡明清楚地敘述了琵琶女的故事和自己的感受,為什么還要寫成一首詩呢?

明確:寫成了詩,人物和故事更加形象感人,更好地抒情達意,給人以更深的感情共鳴。

五、分析第一段“潯陽江邊聞琵琶”。

1、“楓葉荻花秋瑟瑟”。

敘述秋夜江邊送客時的環(huán)境,秋夜江邊,楓葉、荻花,色調(diào)暗淡,“瑟瑟”二字點情,景物成了溢滿悲涼情感的意象,疊加在一起,令人頓覺秋涼襲來,渲染了送別時人物凄涼愁慘的心情。

2、“別時茫茫江浸月”。

敘述別時的情景。景中含情,茫茫江水,溶溶月色中無不彌散著作者的離愁別緒,仿佛作者的心情融化其中,與自然景物有了感應。情景交融,自然地點染出哀傷之別,同時為水上琵琶聲的出現(xiàn)準備好氛圍。

六、第二段是“江心聆聽琵琶曲”。我們知道,音樂是一種抽象的藝術,我們平常只是聽,要描寫它十分困難,然而白居易對琵琶音樂的描寫卻非常成功,歷來為人們所稱道。

1、學生齊讀第二段,體會作者高超的音樂描寫方法。

2、學生找出比喻音樂的句子,并指明形容了什么樣的樂聲。(下一個定語,表狀態(tài))。

比喻句音樂。

大弦嘈嘈如急雨繁密(粗重)。

小弦切切如私語幽細。

大珠小珠落玉盤清脆圓潤。

間關鶯語花底滑宛轉流利。

幽咽泉流冰下難低沉入微。

銀瓶乍破水漿迸激越雄壯。

鐵騎突出刀槍鳴激越雄壯。

四弦一聲如裂帛戛然而止。

3、朗讀這些句子,總結運用比喻寫音樂的藝術效果。

一連串精妙的比喻,寫出音樂的變化,用這些具體的現(xiàn)實生活中聽到過的聲音和形象比擬描繪樂聲,把抽象無形的音樂刻劃成有形可感的實體。讀者不僅仿佛聽到了那或輕或重,或快或慢,或高亢激揚,或低回鳴咽的應接不暇的樂音,而且仔細欣賞起來,還可以聽出這一聲和那一聲又有明顯的音色、音調(diào)上的區(qū)別,熱鬧而不紊亂,復雜而有層次。聽了這一系列巧妙的比喻,就像聽完一支完整的樂曲:先從輕徐悠長開始,仿佛從沉思中喚起記憶;接著眾音繁會,像波濤起伏;馬上又轉到幽細甚至聽不見,宛似悲慟抽泣;最后以短促剛勁的音響終曲,猶如急雷破山,崩巖走石。讀者從這連珠式的具體可感的樂聲中還能體會出彈奏者的“有情”、“不得意”以至難以明白的“無限事”,從而出色地完成了對主題的表達。

4、找出通過寫演奏者動作神態(tài)描寫音樂的詞句,體會這樣寫的好處。

明確:“轉軸撥弦”是彈奏前試弦調(diào)音的動作?!暗兔夹攀掷m(xù)續(xù)彈”是彈奏的神態(tài)?!皵n”、“捻”、“抹”、“挑”和“收撥”、“畫”是彈奏時的指法,如此細膩地描寫動作神態(tài),交代了音樂的層次,從而更好地引導讀者領會音樂,也表現(xiàn)了歌女技藝的熟練高超和作者高度的音樂修養(yǎng)。

七、齊讀一二段,體會詩人蘊含其中的感情。

八、布置作業(yè)。

背誦一二段。

第二課時。

一、分析第三段“江中聽訴身世苦”。

(學生齊讀,找一個學生用第三人稱的口吻敘述琵琶女的身世。)。

明確:“自言”以后二十二句敘述了琵琶女兩個階段的不同遭遇。前半部寫早年色藝超群、紅極一時的歌妓生涯。“秋月春風等閑度”一句過渡到后半部。后半部寫年長色衰后的寂寞處境,“弟走”兩句寫琵琶女生活道路發(fā)生轉折的三個原因:弟走從軍,阿姨身死,年長色衰。后邊寫她人生道路的重大轉折以及嫁作商人婦后的孤苦凄涼的寂寞生活。

這一段運用了對比、反襯的手法;用年輕貌美襯年長色衰;用門庭若市襯獨守空房;用昔日歡笑襯后來的辛酸;用夜夢往事襯孤寂傷感的情懷。

作者塑造了琵琶女這樣一個封建社會中被玩弄、被侮辱的婦女的典型形象,對世人的重色輕才和商人重利寡情提出了控訴。

江中聽訴身世苦。

前半部:色藝超群,紅極一時,歡樂奢華。

后半部:年長色衰、委身賈人,孤苦寂寞對比、反襯。

二、共同研習第四、五段。

(同病相憐感慨多重聞琵琶青衫濕)。

三、結合全文,找出寫音樂效果的句子,說明其作用。

明確:

1、“忽聞水上琵琶聲,主人忘歸客不發(fā),”以主人與客人的表現(xiàn)襯托音樂美妙驚人。

2、第一次演奏后“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比藗儽灰魳反騽樱耐耨Y沉浸在音樂當中,襯托音樂高超迷人。

3、再次彈奏時:“凄凄不似向前聲,滿座重聞皆掩泣。坐中泣下誰最多?江洲司馬青衫濕”寫盡音樂的感人力量。

四、分析琵琶女、白居易的共同命運。

1、在這首長詩(敘事詩)當中,詩人一共塑造了幾個形象?

明確:兩個:琵琶女、詩人。

2、在這首長詩當中,詩人是用哪一個詩句將這兩個形象連接在一起的?

明確: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提示:從樂妓與詩人的人生歷程中來尋找答案。

明確:樂妓:早年的境況是“藝壓京城、艷蓋群芳”(色藝雙絕);

現(xiàn)在的境況是“年老色衰、漂泊憔悴”(委身商人)。

詩人:早年的境況是“身居高位、名動京師”(高官厚祿);

現(xiàn)在的境況是“謫居臥病、飄零天涯”(淪落凄涼)。

他們有著相似的經(jīng)歷:都是由“盛”(風光無限、春風得意)而“衰”(淪落天涯、境況凄涼)。琵琶女用一支琵琶曲向人們傾述了她坎坷曲折的人生,白居易用文學藝術形象的再現(xiàn)了琵琶女精湛的演技,又盡情地傾述了自己的悲憤之情。是“音樂”將他們聯(lián)系在一起。

4、詩人被貶到此地后基本上做到了“恬然自安”,是什么導致了他的情感波動。

提示:(從小序中找)錚錚然有京都聲。

5、為什么聽到京都聲后,能激起白居易如此強烈的憤懣,憂郁之情?

明確:詩人有著偉大抱負和理想,長安城是他施展抱負的地方,他被貶之后,表面上安于現(xiàn)狀,可是不能施展抱負一直是他心頭的一件憾事,而琵琶女表演的樂曲“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薄般y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边@都是非常激越雄壯的曲子,正好能釋放自己隱藏在心頭的深深的抑郁。也將白居易心頭的不快之情一泄而出,表達了心頭激烈的情感。

五、分析“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一句內(nèi)涵。

明確:“這兩句詩表達了詩人對歌女不幸遭遇的同情,又抒發(fā)了自己謫居江洲后的郁悶的心情,隱含當時社會變亂,政治衰落給人們造成的痛苦,意義深刻?!疤煅臏S落”有著豐富的內(nèi)涵,它寫出了人們對苦難生活的共同的情感體驗,引起了一代代人的共鳴。由于詩句簡明準確,情意合一,成了千古名句。

六、分析本文明暗兩線,畫出結構圖。

秋江夜送客。

月夜聽琵琶凄涼話身世。

我聞琵琶已嘆息又聞此語重唧唧。

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江洲司馬青衫濕為君翻作琵琶行。

七、拓展延伸。

1、本文在寫作中不但注意了音樂美,而且也注意了畫面美。比如像《琵琶行》里面的“去來江口守空船,繞船月明江水寒”,這里面的意境就非常美,請大家把它改寫成現(xiàn)代文。

提示:春江花月夜,一彎江水,一輪明月,尋聲凝目月下船,空艙之前一紅顏,追前憶昔信手彈,月浸江水人心寒。

2、聯(lián)想積累,古今中外還有許多描寫音樂的詩都給人們以不盡的美感,你能想出一些嗎?

提示:如劉長卿寫過一首詩:“泠泠七弦上,靜聽松風寒”,寫出了風入松的感覺。

八、總結:

一千多年前,一個文人騷客,一個天涯歌女,因為音樂,讓他們演繹了一曲千古不衰的知音絕唱,在這個不朽的夜晚,潯陽江的悠悠江水,瑟瑟秋風,清冷的月光,飄飛的荻花,永遠記住了這個美麗而憂傷的故事——詩人白居易也在這個不朽的夜晚,踏著濕漉漉的詩行,平平仄仄地走著,一路灑下兩行滾燙的淚水,沾濕了歷史的臉龐,永遠都無法抹去。

九、布置作業(yè)。

背誦并默寫全文。

琵琶行教案導入篇十五

教學目的:

1、了解詩歌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詩人情懷,領會白居易詩歌的深遠影響與意義,語文教案-《琵琶行》教案。

2、學習詩歌中各自不同的表現(xiàn)手法,從而領會詩歌的.美質。

教學重點:

1、提示詩歌形象和語言的內(nèi)含,體會作品情意和藝術特點,提高詩歌鑒賞水平。

2、通過朗讀體會詩歌。

3、理解《琵琶行》,理解敘述與抒情相結合的藝術方法;領會天涯淪落的感傷和內(nèi)含。

教學過程:

1、白居易是唐代繼杜甫以后又一位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他積極提倡新樂府運動,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反對“嘲風月,弄花草”,作品有著深刻的社會內(nèi)涵?!杜眯小飞弦黄哐詳⑹略?,繼承了漢樂府敘事詩的傳統(tǒng),是初唐以來七言歌曲行的代表作,帶有很強的抒情性。白居易在《策林》六十九中說:“大凡人之感于事,則必先動于情,然后興于嗟嘆,發(fā)于吟詠而形于歌詩矣?!庇捎跀⑹屡c感情的結合,白居易的長篇敘事詩優(yōu)美動人,可以說是我國古代敘事詩又一新的高峰,在詩人生前,就被廣為傳誦,所謂“童子解吟《長恨曲》,胡兒歌唱《琵琶行》”。時至今日,千百年過去了,但仍然感人肺腑。

2、琵琶:彈撥樂器。相傳在秦代,百姓因“苦長城之役”,“弦鼗(tao)而鼓之”?!柏弧?,小鼓,如同今天的撥浪鼓。弦,名詞做動詞用,意即配上三條弦,便成了秦琵琶。到隋唐時,琵琶種類繁多,成為彈撥樂器的總稱。本篇中琵琶女所彈奏的,是從“絲綢之路”傳達室進的“曲項琵琶”,梨形、曲項、四弦,下腹共鳴性強。

3、行:一種體裁,因與“歌”大同小異,常統(tǒng)稱“歌行”。明朝胡震亨《唐音癸簽》說,“歌”是曲的總稱,“行”是“衍其事而歌之”,是一種具有鋪敘性質的歌辭。

1、小序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學生:交代時間、地點、人物和故事梗概,概述歌女的悲涼身世,說明了寫作的背景動因,并為全詩定下了凄切的感情基調(diào),高中一年級語文教案《語文教案-《琵琶行》教案》。

2、小序已經(jīng)較清楚地講述了琵琶女和故事和自己的感受,為什么還要寫成一首詩呢?

學生:寫詩合可以更好地抒情達意,給人以更深的感情共鳴,人物和故事更加形象感人。

3、概括各段的大意。

學生:第一段——潯陽江邊聞琵琶;

第二段——江心聆聽琵琶曲;

第三段——江中各訴身世苦;

第四段——同病相憐感慨多;

第五段——重聞琵琶青衫濕。

1、學生劃出敘述景物環(huán)境的句子,討論分析,教師總結。

學生:“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荻花秋瑟瑟?!睌⑹鼋瓥|送客時的環(huán)境。秋夜的江水、楓葉、荻花,色調(diào)暗淡,“瑟瑟”二字點情。景物成了溢滿悲涼感情的意象,疊加在一起,構成了清晰如畫的意境,又由于聲律與情韻的配合,令人頓感受秋涼襲不斷,渲染了送別時人物凄涼愁慘的心情。

“別時茫茫江浸月”敘述別時的情景。景中含情,茫茫月色中無不彌漫著作者的離愁別緒,仿佛作者的心情融化其中,與自然景物有了感應。情景交融,自然地點染出憂傷之別,同時為水上琵琶聲的再次出現(xiàn)做好了準備。其它如:

“唯見江心秋月白”

“繞船明月江水寒”

“黃蘆苦竹繞宅生”等。

2、找出寫人物的形象的句子,并對人物進行分析。

“千呼萬喚始出來,猶報琵琶半遮面”,敘述女主人公出場,是人們經(jīng)常吟詠的名句。它的好處不僅在于準確生動地表現(xiàn)了琵琶女的神態(tài),和此時此境的復雜心理活動,還暗示出她無限的幽愁暗恨。

“沉吟放撥插弦中,整頓衣裳起斂容”,敘述人物動作神情?!俺烈鳌钡烂舶度幻骰叵胪聦W生的心情?!胺艙堋薄ⅰ安逑摇?、“整頓衣裳”、“起斂容”,既寫動作表情,也寫表現(xiàn)歌女講述身世前的感情起伏。

其它如“自言本是京城女”等句子,詩人轉述歌女自敘,筆調(diào)如怨如慕,如泣如訴,少年的歡樂受寵與年老色衰后的冷落寂寞形成對對照,道貌岸然出了歌女天涯淪落的無限悲傷之情。

詩人形象。

送客時的離別愁緒,聽歌女演奏和自敘時感情共鳴,對遠離京城環(huán)境的不適,春江秋月夜的一人獨飲,這些敘述無不是詩人心曲的流露,直讓人為詩人無故被貶黯然淚下,生出一腔怨恨。

熟讀課文,特別是要求背誦的段落。

理清全文結構圖,分析其感情線索。

琵琶行教案導入篇十六

2、了解運用環(huán)境渲染氣氛、烘托人物思想感情的表現(xiàn)方法。

3、認識封建社會造成琵琶女悲涼身世和詩人失意謫居的黑暗現(xiàn)實。

白居易,字樂天,晚年號香山居士。中唐時期現(xiàn)實主義的偉大詩人。青年時期家境貧困,對社會生活及人民疾苦有較多的接觸和了解。讀書時期特別刻苦以至于舌上生瘡。少年就以詩成,曾以《賦得古原草送別》(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到京城拜望大詩人顧況,深得贊賞。29歲中進士,官至翰林學士、左拾遺、刑部尚書。白居易是唐代新樂府運動的倡導者,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

寫下了不少揭露現(xiàn)實黑暗,反映勞動人民痛苦的詩篇,即被稱為的“諷喻詩”。白居易的詩通俗好懂,傳說“白傅作詩,老婦皆懂”。生活在由盛轉衰的中唐時期。青年時因戰(zhàn)亂曾四處漂泊,對社會生活及人民疾苦有較多的接觸和了解。有“兼濟天下”、“為民請命”的理想和信念,屢次上書針砭時弊。寫下了《新樂府》、《秦中吟》為代表的“諷喻詩”,反映了勞動人民的痛苦生活,揭露了統(tǒng)治階級的腐朽和罪惡。長篇敘事詩有《琵琶行》、《長恨歌》。他積極提倡新樂府運動,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強調(diào)和繼承我國古典詩歌的現(xiàn)實主義優(yōu)良傳統(tǒng),反對“嘲風月,弄花草”,作品有深刻的現(xiàn)實意義。

白居易任左拾遺官職后,由于得罪了官僚及皇帝,43歲被改職任太子左贊善大夫,次年由于上書皇帝,言辭急切,被加上越職奏事的罪名,先被貶為江州刺史,又被貶為江州司馬,《琵琶行》就寫于第二年秋天。詩人正是借琵琶女的遭遇共鳴自身天涯淪落的不幸。

樂府本是漢武帝劉徹開始設立的掌管音樂的機關,任務是制定樂譜、采集歌詞、訓練樂工,以備朝廷舉行祭祀,召開宴會或舉行其他儀式時演奏。另外,還有一項任務就是采集民歌,供統(tǒng)治階級“觀風俗”。后來其含義有了變化,指一種合樂的詩歌,即“樂府詩”,簡稱“樂府”。樂府詩有廣狹兩種意義:狹義的指漢以下入樂的詩,它包括文人創(chuàng)作的和采自民間的;廣義的包括詞曲和沒有入樂而襲用樂府舊題,或摹仿樂府詩體裁的作品。這首詩屬于后者。

《琵琶行》(原作《琵琶引》)、《長恨歌》,歌、行、引是古代歌曲的`三種形式,后成為古代詩歌的一種體裁。其音節(jié)、格律一般比較自由,形式都采用五言、七言、雜言的古體,行,又叫“歌行”,它源于漢魏樂府,是樂府名曲之一。篇幅較長,句式靈活,平仄不拘,用韻富于變化,可多次換韻。

琵琶行教案導入篇十七

2、學習用比喻描寫聲音變化的寫法,培養(yǎng)學生聯(lián)想和想象能力。?。

【教學重點】?。

1、掌握作者用比喻的手法描寫聲音的高超技法。?。

2、通過對人物身世命運的分析,解讀作品的思想感情。把握意境。

【教學難點】。

通過對人物身世命運的分析,解讀作品的思想感情。把握意境。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綴玉連珠六十年,誰教冥路作詩仙?

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無為字樂天。

童子解吟長恨曲,胡兒能唱琵琶篇。

文章已滿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愴然。

師:這位詩人是誰?

生:白居易。

師:怎么知道?

生:名居易,字樂天;一篇《琵琶行》,一篇《長恨歌》。?。

二、板書課題,作者,簡介作者與作品提示?。

三、初讀文章,整體感知。

(教師范讀,學生注意體會)。

講解:這首敘事詩,主要記敘白居易貶謫江州時,在一個蕭瑟的秋夜,送客潯陽江頭,偶逢琵琶女,從其苦難的身世聯(lián)想到自己政治上的坎坷失意,頓時觸發(fā)了天涯淪落的痛苦心境,悲愴之意油然而生,他飽蘸滿腹辛酸之淚,盡情傾述悲憤之情,寫下了千古絕唱《琵琶行》。詩一問世,即廣為傳送,遠揚塞外,直至今天,雖歷時千載,仍傳不衰。后人為了紀念這位偉大的詩人,就修建了琵琶亭。于是琵琶亭永遠的記載了白居易和琵琶女之間這個美麗而憂傷的故事,潯陽江水又將這個美麗的故事千古的流傳下來?,F(xiàn)在我們學習這篇課文。

明確:序言部分:交待寫作動機。第三段:江中聽訴身世苦。?。

第一段:潯陽江邊聞琵琶。第四段:同病相憐感慨多。?。

第二段:江心聆聽琵琶曲。第五段:重問琵琶青衫濕。

四、串講小序,講前布置兩個思考題要求學生邊聽邊思考,串講后提問。?。

1、小序有什么作用??。

五、分析第一段“潯陽江邊聞琵琶”。?。

1、“楓葉荻花秋瑟瑟”。

敘述秋夜江邊送客時的環(huán)境,秋夜江邊,楓葉、荻花,色調(diào)暗淡,“瑟瑟”二字點情,景物成了溢滿悲涼情感的意象,疊加在一起,令人頓覺秋涼襲來,渲染了送別時人物凄涼愁慘的心情。

2、“別時茫茫江浸月”。

1、學生齊讀第二段,體會作者高超的音樂描寫方法。?。

比喻句 ????音樂?。

大弦嘈嘈如急雨???繁密(粗重)。

小弦切切如私語???幽細。

大珠小珠落玉盤??清脆圓潤。

間關鶯語花底滑???宛轉流利。

幽咽泉流冰下難???低沉入微。

銀瓶乍破水漿迸???激越雄壯。

鐵騎突出刀槍鳴???激越雄壯。

四弦一聲如裂帛???戛然而止。

3、朗讀這些句子,總結運用比喻寫音樂的藝術效果。?。

4、找出通過寫演奏者動作神態(tài)描寫音樂的詞句,體會這樣寫的好處。?。

七、齊讀一二段,體會詩人蘊含其中的感情。

八、布置作業(yè)。

背誦一二段。

第二課時。

一、分析第三段“江中聽訴身世苦”。

(學生齊讀,找一個學生用第三人稱的口吻敘述琵琶女的身世。)?。

江中聽訴身世苦。

前半部:色藝超群,紅極一時,歡樂奢華?。

后半部:年長色衰、委身賈人,孤苦寂寞????對比、反襯?。

二、共同研習第四、五段。?。

(同病相憐感慨多?重聞琵琶青衫濕)。

三、結合全文,找出寫音樂效果的句子,說明其作用。?。

四、分析琵琶女、白居易的共同命運。

1、在這首長詩(敘事詩)當中,詩人一共塑造了幾個形象??。

明確:兩個:琵琶女、詩人?。

2、在這首長詩當中,詩人是用哪一個詩句將這兩個形象連接在一起的??。

明確: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提示:從樂妓與詩人的人生歷程中來尋找答案。?。

明確:樂妓:早年的境況是“藝壓京城、艷蓋群芳”(色藝雙絕);?。

現(xiàn)在的境況是“年老色衰、漂泊憔悴”(委身商人)。?。

詩人:早年的境況是“身居高位、名動京師”(高官厚祿);?。

現(xiàn)在的境況是“謫居臥病、飄零天涯”(淪落凄涼)。?。

提示:(從小序中找)錚錚然有京都聲。?。

5、為什么聽到京都聲后,能激起白居易如此強烈的憤懣,憂郁之情??。

五、分析“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一句內(nèi)涵。

六、分析本文明暗兩線,畫出結構圖。?。

秋江夜送客。

月夜聽琵琶凄涼話身世?。

我聞琵琶已嘆息?又聞此語重唧唧?。

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江洲司馬青衫濕?為君翻作琵琶行?。

七、拓展延伸。

八、總結:?。

一千多年前,一個文人騷客,一個天涯歌女,因為音樂,讓他們演繹了一曲千古不衰的知音絕唱,在這個不朽的夜晚,潯陽江的悠悠江水,瑟瑟秋風,清冷的月光,飄飛的荻花,永遠記住了這個美麗而憂傷的故事——詩人白居易也在這個不朽的夜晚,踏著濕漉漉的詩行,平平仄仄地走著,一路灑下兩行滾燙的淚水,沾濕了歷史的臉龐,永遠都無法抹去。

九、布置作業(yè)。

背誦并默寫全文。

您可能關注的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