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2023年北師大版六年級語文教案 北師大語文六年級教案(優(yōu)秀10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2-02 04:22:17 頁碼:7
2023年北師大版六年級語文教案 北師大語文六年級教案(優(yōu)秀10篇)
2023-12-02 04:22:17    小編:GZ才子

作為一名教職工,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寫教案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優(yōu)秀教案范文,歡迎閱讀分享,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北師大版六年級語文教案篇一

秦始皇兵馬俑教學要點:

秦始皇誰知道?(公元前295一前210年),姓贏,名政,是秦王朝的建立者:“俑”指什么?(古代殉葬的偶像)兵馬俑又指什么?(古代瓷制成的兵馬殉葬的偶像。)“秦始皇兵馬俑”你們是怎樣理解?(秦始皇安葬時所陪兵馬殉葬的偶像)。

1、初讀課文,讀準音,理解義。

音:膘俑鎧栩。

形:鐫鎧。

義:門楣鎧甲栩栩如生虎視眈眈屢建戰(zhàn)功膘肥體壯箭囊慕名而來包抄。

2、默讀全文,思考課文是從明6幾個方面介紹秦始皇兵馬俑的?

(劃出課文的詞語或句子來回答)。

兵馬俑博物館壯觀的建筑物。

兵馬俑威武雄壯的陣容。

兵馬俑栩栩如生的神態(tài)。

3、課文的`開頭和結尾都是寫什么?(兵馬俑博物館的地理位置)。

結合簡介秦始皇兵馬俑出土的時間和地點及其它情況。在陜西省臨潼縣的秦始陵墓,規(guī)模宏大,今尚存高76米,底485~515米夯土陵丘。陵園有二城,內城周長2525米,外城周長6294米。1974年后在外城東前后發(fā)掘出三個兵馬俑坑,內有大量大小與真人相仿的彩陶兵馬俑,武士俑披甲著袍,持實戰(zhàn)兵器,形態(tài)逼真,排列有序,再現(xiàn)了秦代軍隊的陣式、編制。

兵馬俑的出土在我國考古上的地位。

4、本文可分幾段,說說每段段意。

全文分三段:一、1節(jié)、二、2—4節(jié),三、5節(jié)。

(段意見課后第2題。)。

1、學習、理解單元學習提示,理解。

2、運用單元學習提示中的方法完成課后第2題的填空。

北師大版六年級語文教案篇二

教學目的:

1、理解課文內容,明白課文中蘊含的道理。

2、熟讀、背誦課文。

教學過程:

一、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指名讀課文,思考:課文講了件什么事?(兩個人向弈秋學習下圍棋,由于學習態(tài)度不同,結果也就不同。)。

二、深入理解課文內容。

1、以學生自學為主,同桌合作學習,討論每句話的意思,教師點撥指導。學生質疑問難,全班討論解決,老師輔導。

2、逐句理解。

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

(弈秋,是全國下圍棋最好的人。)。

使弈秋誨二人弈。

(讓弈秋教兩個人下棋。)。

其一人專致志,惟弈秋之為聽。

(其中一個人聽得很專心,只要是弈秋說的,他都聽。)。

一個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

(另一個人雖然聽弈秋講著,一心認為有天鵝將要飛過來,想象著拉開弓用箭射天鵝。)。

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

(雖然與第一個人一起學,但是不如他了。)。

為是其智弗若與?曰:非然也。

(是他的智力不如前一個人嗎?我說不是這樣的。)。

3、用自己的話連起來說一說。

三、體會文章中心。

1、什么原因使得兩個人學習的結果不一樣呢?

(第一個人學習時專心致志,凡是弈秋說的他都記得,比較用心,所以比第二個人學得好。)。

2、請大家談談學習的體會。

(做什么事只有專心致志,一心一意才能成功。)。

3、你能聯(lián)系實際說一說嗎?

(讓學生充分發(fā)言,認識到不專心產(chǎn)生的不良結果,增強做事專心致志的意識。)。

四、背誦課文。

《學弈》講述的是弈秋教兩個學習態(tài)度不同的人下圍棋,學習效果截然不同這件事,說明了學習必須專心致志,絕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教學中以談話激趣,導入新課,這是學生第一次接觸古文,簡單地介紹古文的特點和學習它的意義,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整體感知課外的主要內容后,以學生自學為主,同桌合作學習,討論每句話的意思,教師點撥指導。學生質疑問難,全班討論解決,老師輔導。最后在大家談談學習的體會中感悟文章的中心,在聯(lián)系自己的實際中明白做什么事只有專心致志,一心一意才能成功。使學生真正受到教育。

北師大版六年級語文教案篇三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獨立學會本課生字詞。

2.理清文章順序,了解暴風雨來之前、來之時和去之后的景物特點。能通過一些重點句子體會文章里蘊含著的哲理。

3.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自己喜歡的部分背誦下來。

教學準備。

教師:有關暴風雨的圖片或影像資料。

教學設計。

一、揭題質疑,激發(fā)興趣。

1談話引入。你見過暴風雨嗎?說說自己對暴風雨的印象。

二、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1學生自由讀課文,讀通讀順。

2課文是按什么順序來寫的?分別寫了哪些內容?

引導學生知道課文按暴風雨“來之前”、“來之時”、“去之后”以及“暴風雨的啟示”的敘述順序,理清課文脈絡。并初步了解各部分的內容。

3按課文順序,用連接段意的方法歸納文章的主要內容。

4提出自己學習中遇到的問題。

三、自主學習,獨立感悟。

1教師提示學生按自己的意愿再讀課文,主要了解這一場暴風雨“來之前”、“來之時”、“去之后”的景物特點。讀后交流:你讀懂了什么?有什么收獲?交流要點:讓學生各抒己見,教師相機引導、梳理、歸納并板書要點。

2說說課文中你最喜歡的部分。

四、入境悟情,情景交融。

1指導學生學習暴風雨“去之后”的相關段落(第7~10段)。

(1)指名讀這幾個段。

(2)說說自己從文中看到的景象,并概括特點。有條件的可以配上有關阿爾卑斯山春天景色的圖片或多媒體影像,幫助學生進入情境。

(3)抓住文中一些重點詞句體會作者的感情,并指導感情朗讀,進一步體會暴風雨之后的絢麗華美春色和作者的贊美之情。

(4)小結:抓住重點詞句,了解景物的特點,體會作者的感情。

2質疑。

(1)讀句子?!白蛲恚癖┑拇笞匀凰坪跻颜麄€人間毀滅,而它帶來的卻是更加絢麗的早晨?!闭f說自己對句子的理解。

3讀課文1~6段,勾畫重點詞句。

(1)通過文中描寫暴風雨的詞句,尤其是動詞,說說暴風雨“來之前”、“來之時”景物的特點。

(2)通過文中“宛如天神”、“激動人心的樂章”、“優(yōu)柔甜蜜的催眠曲”、“撫慰”等比喻、擬人手法,體會作者的思想情感。

(3)指導感情朗讀。

4小結。在作者看來,美是表現(xiàn)在不同方面的。暴風雨去之后的黎明、碧空、朝陽,小鳥、花草、露珠,是一派絢麗多姿的美;而暴風雨來之前、來之時的閃電、霹靂、狂風、暴雨,是一種驚心動魄的美。

五、體會哲理,深化認識。

1讀最后一段。

2結合課文內容說說自己的理解。

3聯(lián)系生活實際,舉例說說自己的理解。

六、總結。

1內容方面:看一種事物,不能受到種種局限,只看到事物的一個方面,而忽視了整體的和諧的美。我們無論是看待大自然,還是自己生活中的人和事,都應注意。

2學法方面:抓住重點詞句,入境悟情。

3寫法方面:情與景完美統(tǒng)一,水乳交融。

參考資料。

阿爾卑斯山是瑞士最亮麗的一條風景線。它位于瑞士的東南部,阿爾卑斯山區(qū)占瑞士總面積的69%?!鞍駹柗濉薄ⅰ懊飨7濉?、“少女峰”三大名山均屹立在阿爾卑斯山脈。特殊的地理環(huán)境造就了它獨特的景觀:高山植物和雪絨花,湍急的瀑布,巖洞中的石鐘乳,獨特的動植物等。世界著名的滑雪勝地——圣莫里茨高山滑雪場就位于阿爾卑斯山脈的中心地帶。

北師大版六年級語文教案篇四

秦始皇兵馬俑教學要點:

一、邊揭題邊審題。

秦始皇誰知道?(公元前295一前2),姓贏,名政,是秦王朝的建立者:“俑”指什么?(古代殉葬的偶像)兵馬俑又指什么?(古代瓷制成的兵馬殉葬的偶像。)“秦始皇兵馬俑”你們是怎樣理解?(秦始皇安葬時所陪兵馬殉葬的偶像)。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初讀課文,讀準音,理解義。

音:膘俑鎧栩。

形:鐫鎧。

義:門楣鎧甲栩栩如生虎視眈眈屢建戰(zhàn)功膘肥體壯箭囊慕名而來包抄。

2、默讀全文,思考課文是從明6幾個方面介紹秦始皇兵馬俑的?

(劃出課文的詞語或句子來回答)。

兵馬俑博物館壯觀的建筑物。

兵馬俑威武雄壯的陣容。

兵馬俑栩栩如生的神態(tài)。

3、課文的開頭和結尾都是寫什么?(兵馬俑博物館的地理位置)。

結合簡介秦始皇兵馬俑出土的時間和地點及其它情況。在陜西省臨潼縣的秦始陵墓,規(guī)模宏大,今尚存高76米,底485~515米夯土陵丘。陵園有二城,內城周長2525米,外城周長6294米。1974年后在外城東前后發(fā)掘出三個兵馬俑坑,內有大量大小與真人相仿的彩陶兵馬俑,武士俑披甲著袍,持實戰(zhàn)兵器,形態(tài)逼真,排列有序,再現(xiàn)了秦代軍隊的陣式、編制。

兵馬俑的出土在我國考古上的地位。

4、本文可分幾段,說說每段段意。

全文分三段:一、1節(jié)、二、2—4節(jié),三、5節(jié)。

(段意見課后第2題。)。

三、連接段意,歸納主要內容。

1、學習、理解單元學習提示,理解。

2、運用單元學習提示中的方法完成課后第2題的填空。

四、課堂練習:練習冊1—4題。

北師大版六年級語文教案篇五

1·把握這首詩運用對比抒發(fā)感受的寫法,體會哲理性議論的作用。

2·了解詩歌語言的一般特點。

3·認識本詩所表達的活與死的辯證關系,使學生受到革命人生觀的教育。

教學要求。

1·指導學生反復誦讀。

2·通過讀,理解詩的深刻哲理。

3·把較難懂的內容(第三、第六、第七節(jié))講清楚,講透徹。

教學重點。

1·理解對比的寫法。

2·體會用詩講道理。

教學難點。

1·\"有的人\"指哪些人?

(每節(jié)詩的前兩句都指反動統(tǒng)治者,他們雖然\"活著\",卻如行尸走肉,他們欺壓百姓,下場可恥。每節(jié)詩后兩句都是指魯迅以及像魯迅這樣的人。他們雖死猶生,永遠活在人民心中,贏得人民的尊敬和歌頌。詩作的側重點是歌頌魯迅及像魯迅一樣的人。)。

2·“有的人活著/他已經(jīng)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這兩句詩該怎樣理解?

(“有的人活著/他已經(jīng)死了”指的是騎在人民頭上作威作福的人只軀殼活著,他們徒具形骸,雖生猶死,生命毫無價值;“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指的是一生為人民,甘愿做人民的牛馬的人,這種人雖生命不復存在了,但他們的思想,精神永駐人間。)。

(把名字刻入石頭的人,是想流芳百世,實際上這種人活在世上,靈魂早已死去,名字早已臭名昭著?!叭蹘r一旦噴出,將燒盡一切野草,以及喬木,于是并且無可朽腐”,魯迅以野草自比,為了蕩滌舊社會的黑暗、腐朽,寧可犧牲自己的一切。一旦革命蓬勃發(fā)展起來,野草就會萌生,到處是一片青綠。)。

北師大版六年級語文教案篇六

【教學目標】:

1、通過感悟人物的言行對老呂任勞任怨,不計個人得失、無私奉獻的精神產(chǎn)生敬佩之情。

2、運用比較的方法感悟文中三次描寫“清晰的腳印”的含義,學習反復的寫法。

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讀書感悟人物的言行,體會人物思想品質。

【教學難點】。

理解文中三次描寫“清晰的腳印”的含義。

【比較點設計】。

1、通過變換相應的標點符號,改變人物說話的語氣,從而使得學生體會出老呂雖是一個在朝鮮戰(zhàn)場負過重傷的功臣,可他并沒有當成一回事、沒有炫耀。(淡泊名利)。

2、通過人物一問一答所表現(xiàn)出的不同語氣,突顯出老呂絲毫不覺得自己曾經(jīng)為祖國人民、為朝鮮人民幾乎獻出生命的戰(zhàn)爭經(jīng)歷有什么可以夸耀的,在他看來,這是很平常的事,不值得大驚小怪。

3、通過老呂先后兩次話語語氣的對比,進一步體會出老呂不計個人得失、任勞任怨、無私奉獻的精神。

4、文中先后三次出現(xiàn)“清晰的腳印”,通過體會它們的不同含義,從而更加深入地了解老呂淡泊名利、默默奉獻的精神。

5、本課與《在炮兵陣地上》同為寫人的文章,在刻畫人物上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借此,進一步體會在刻畫人物時不僅可以通過描寫人物的言行、神態(tài),同時可以通過心理活動描寫等內容,展現(xiàn)人物的品質,以及一篇寫人的文章不僅可以通過一件事或幾件事例來表現(xiàn)出人物的特點或思想品質,而且可以運用對話和心理描寫表現(xiàn)出人物的特點或思想品質。

【教學過程】。

一、課題導入新課:

1、請同學們齊讀課題:《深山風雪路》。

2、在這條深山風雪路上,留給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板書:老呂清晰的腳印。

3、明確:文章先后三次出現(xiàn)“清晰的腳印”

4、出示:

“這山間小道上的腳印啊,是這樣的默默無聞,然而又是這樣的放著光彩!”

問:為什么說這山間小道上的腳印放著光彩?

5、下面就讓我們一起跟隨作者走進這條深山風雪路,感受那一串串清晰的腳印!

二、以“清晰的腳印”為線索,深入閱讀、體會人物的品質。

請同學們自由閱讀文中三次描寫“清晰的腳印”的內容,把你感受最深的內容深入地讀一讀,談談你的體會。

(一)重點引導感悟“談傷疤”部分,體會老呂不計個人得失的品質。

(1)指名讀11—16自然段,之后談談自己的體會,其他同學評讀也可以談出或讀出自己的體會。

(2)出示:

“脖子?噢!炮彈皮碰的。”老呂平靜地說。

此處的“?”表明什么?(想不起來了)。

重點感悟“炮彈皮碰的?!蹦愀惺艿搅耸裁?

從“平靜”一詞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沒有放在心上、不當回事)。

(3)出示句子,比較理解。

a、“脖子?噢!炮彈皮碰的?!崩蠀纹届o地說。

b、“脖子!噢!炮彈皮碰的!”老呂激動地說。

(4)比較:“我好奇地問”“老呂平靜地說”

“我”好奇,是因為老呂脖子上的深深的傷疤的來歷讓我奇怪,他一定又很危險的經(jīng)歷吧!

老呂平靜是他絲毫不覺得自己曾經(jīng)為祖國人民、為朝鮮人民幾乎獻出生命的戰(zhàn)爭經(jīng)歷有什么可以夸耀的,在他看來,這是很平常的事,不值得大驚小怪。

(5)齊讀這句話?!安弊?噢!炮彈皮碰的。”老呂平靜地說。

師:對于這樣一位談起自己的輝煌過去卻如此平靜的戰(zhàn)斗英雄,我有什么樣的感受呢?

齊讀(我的心理活動):

出示:

我心中一動。想到那炮火連天、冰天雪地的朝鮮戰(zhàn)場上也曾留下老呂清晰的腳印,我不由得肅然起敬。

板書:不居功自傲。

過渡:文中的我和老呂在這深山風雪路上巧遇,通過談起老呂脖子上的傷疤,使我了解到老。

(二)圍繞談工作,體會老呂是一個熱愛工作、默默奉獻的人。

1、出示:

他告訴我,走這條郵路送信,已經(jīng)25年了。我心里默默地算了一下,從鄉(xiāng)郵政所到冷風口,一天來回50多里,25年,30多萬里路,繞地球約四周。

(1)從中體會到了什么?

數(shù)字說明,體會到時間長、路途遠。

(2)提問:這是一條怎樣的路?如果你走在這樣的深山風雪路上,你有怎樣的感受?請同學們有感情地讀一讀文章的第1、2自然段。

(3)指名讀,通過朗讀把我們帶入到那深山風雪路上。

在這樣的山間小道上(齊讀這驚人的數(shù)字):一天來回50多里,25年,30多萬里路,繞地球約四周。

2、引導感悟“談?chuàng)Q工作”部分,體會老呂任勞任怨、無私奉獻的品質。

師:現(xiàn)在欽佩老呂的我,后來更被他深深的感動了。來讀讀換工作的內容,談談自己的體會。

出示:第19自然段。

“那……怎么行!”老呂一著急,說話也有些結巴了,“這兩年雖說來了些新人,可還是不夠用,我要不跑,不是還得占人嗎?再說我也走慣了這條路!”

(1)請同學們認真地讀一讀老呂的語言,談談自己的體會。

(2)老呂為什么急了?你感受到了什么?(任勞任怨、無私奉獻)。

(3)輕聲自讀,讀出自己的感受。

(4)師:回想談傷疤時老呂的語氣,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出示:

a、“脖子?噢!炮彈皮碰的。”老呂平靜地說。

b、“那……怎么行!”老呂一著急,說話也有些結巴了。

指名兩位同學對讀。(通過老呂兩段話語氣語調的對比進一步體會出老呂不計個人得失、任勞任怨、無私奉獻的精神。)。

男女生對讀.,通過同學們有語氣地朗讀,讓我們體會出老呂不計個人得失、任勞任怨、無私奉獻的精神。

板書:無私奉獻。

(5)師:在抓人物語言時,還要體會說話人的語氣語調,來體會人物的品質。

總結:我們從文中對老呂神態(tài)及語言細致入微的刻畫中,可以了解到老呂做郵遞員工作時間之長,行程之遠以及他對工作的熱愛,表現(xiàn)了他火一般的熱情。

過渡:說話間,到了分手的地方,在呼嘯的寒風中、在迷茫的雪霧里、在險峻的小路上,老呂繼續(xù)艱難地前行,小路上又出現(xiàn)(齊說):一串清晰的腳印。

(三)體會三次“清晰的腳印”的含義。

老呂這一串串的腳印,不僅僅印在險峻的小路上,戰(zhàn)火紛飛、冰天雪地的朝鮮戰(zhàn)場上,同時也印在了同學們的腦海中,請同學們將文章中三次描寫“清晰的腳印”的相關語句讀一讀,體會其中的含義。

出示:

第一次:“不遠的岔道上有一串清晰的腳印,腳印沿著險峻的小道,向前、向上,消失在半山腰的雪霧之中?!?/p>

第二次:“我心中一動,想到那炮火連天、冰天雪地的朝鮮戰(zhàn)場上也曾留下老呂清晰的腳印,我不由得肅然起敬?!?/p>

第三次:“他哈哈笑著,朝我擺擺手。于是,去冷風口的小路上,又出現(xiàn)了一串清晰的腳印?!?/p>

1、三次出現(xiàn)是不是重復了呢?請你讀一讀,體會一下每次出現(xiàn)各有怎樣的不同含義。小組討論。(出示表格)。

次數(shù)不同點。

第一次表現(xiàn)老呂工作環(huán)境的艱險。

第二次表現(xiàn)老呂是一個不居功自傲的人。

第三次表現(xiàn)老呂是一個默默奉獻的人。

2、教師總結反復的寫法:同樣的語句在文中多次出現(xiàn),又能帶給讀者不同的感受,這樣的描寫叫做反復。

“清新的腳印”三次出現(xiàn),讓我們一次比一次加深了對老呂的了解。

(四)體會最后一個自然段的含義。

1、齊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2、出示:為什么說這山間小道上的腳印默默無聞又放著光彩?

3、這一自然段描寫了我的內心感受,也是為了襯托老呂的品質。

(這是老呂留下的一串串腳印,一個曾經(jīng)戰(zhàn)斗在朝鮮戰(zhàn)場的英雄,在這深山風雪路上一天來回50多里,25年,行走30多萬里路,是老呂愛崗敬業(yè)、默默奉獻的精神放著光彩。)。

三、與第五課《在炮兵陣地上》一文比較。這兩篇課文同為寫人的文章,在刻畫人物上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第一,在刻畫人物的方法上:

《在炮兵陣地上》:通過描寫彭總語言、神態(tài),表現(xiàn)人物的特點。

《深山風雪路》:運用對話描寫和心理描寫等表現(xiàn)人物的特點。

第二、寫作內容上:

《在炮兵陣地上》:通過記敘一件事來表現(xiàn)人物的思想品質。

《深山風雪路》:主要是通過寫兩個不很熟悉的人一路談話,表現(xiàn)人物的品質。

第三、文章結構:

《在炮兵陣地上》:按照事情的發(fā)展順序寫的。

《深山風雪路》:以老呂“清晰的腳印”為線索來結構全篇的。

總結:

由此看來:1、我們在練習寫人的文章時,不僅可以通過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tài)來描寫,同時可以通過人物心理活動刻畫人物,從而表現(xiàn)出人物的特點或思想品質。

2、通過今天的學習使我們了解到,一篇寫人的文章不僅可以通過一件事或幾件事例來表現(xiàn)出人物的特點或思想品質,而且可以運用對話和心理描寫表現(xiàn)出人物的特點或思想品質。

【板書設計】。

深山風雪路。

老呂。

不居功自傲。

清晰的腳印放光彩。

無私奉獻。

【作業(yè)布置:】。

1、說說老呂是一個怎樣的人?

2、想一想,我們是怎樣體會出老呂這些品質的?

北師大版六年級語文教案篇七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讀課文,自己大聲地讀,不通順的多讀幾遍。

2、我們敘事的文章有六要素,哪六要素?

(時間、地點、人物、事情起因、經(jīng)過、結果)。

根據(jù)這六個要素請你再快速地瀏覽全文思考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同桌交流以后老師再指名回答。

(只要學生說出自己的理解即可,老師指導學生把語言說完整、正確。)。

三、深入探究,體會重點語句。

2、齊讀這些句子。與魯迅的一面之交中,根據(jù)我們找到得有關魯迅的外貌描寫,魯迅留給作者的印象是什么呢?你能用一個字或一個詞來形容嗎?(瘦)。

(第一次是在遠處,在暗中,從整體上勾勒出人物的身材、年齡,因而人物形象比較“模糊”。第二次是在近處觀察,刻畫得比較具體、細致,形神兼?zhèn)涞貙懗隽巳宋锏臍赓|。第三次更近了,觀察更細致,魯迅的形象也更加完整清晰。)。

四、仔細品讀,體會魯迅先生對青年的關懷。

(你要買這本書?——感到身上受了父親的撫摩你買這本書吧—這本比那本好——疑惑。

我賣給你,兩本,一塊錢——驚異這書本來可以不要錢的??是送你的——感動流涕)。

2、從這些對話當中,你又能體會到什么?作為一個素不相識的人,魯迅向我推薦書,最后還送我書,你覺得魯迅是怎樣的人呢?(魯迅關心同情勞動人民)。

3、當我知道了魯迅的身份時,我是什么反應?請個別學生來讀第27段。

我結結巴巴的說明我很激動很興奮,那個名字在我心里亂蹦,最后卻沒有蹦出來,為什么呢?(當時流社會黑暗,不少文人革命工作者收到反動派的迫害,作者想要保護魯迅,所以忍住了自己的驚喜沒有說出來)。

五、總結全文,升華感情。

這一面給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產(chǎn)生了深刻的影響,所以,作者牢牢地記住了這難忘的一面。

北師大版六年級語文教案篇八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了解小說這種文體。了解作者通過細致刻畫外貌及心理描寫來表現(xiàn)一個人的特點的方法。

過程與方法:

1.課前充分預習,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提高搜集、整理資料的能力。

2.通過本課的學習,激發(fā)學生閱讀《駱駝祥子》的興趣。

3.反復讀文,感悟作者語言的魅力,體會祥子的性格特征。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體會祥子的性格特征。

2.進一步了解舊社會勞動人民的悲苦命運。

重難點分析:

l了解作者通過細致刻畫外貌及心理描寫來表現(xiàn)一個人的特點的方法。

l理解課文內容,感受祥子的形象。

課前準備:查找祥子生活的社會背景。

教學過程。

一、介紹寫作背景,引入文本。

(一)回顧本單元學過的兩篇老舍先生的作品《我的母親》和《濟南的冬天》。

教師導語:1930年,老舍從英國回來,面對滿目瘡痍的祖國,作品格調變得沉重起來,《駱駝祥子》就是他那個時期創(chuàng)作的一部長篇小說。今天,我們就再次跟隨老舍先生之筆走進課文,去看看《駱駝祥子》中的主人公——祥子買車的故事。

教師板書課題。

(二)介紹寫作背景。

1.學生交流課前搜集的背景資料。

2.教師隨即歸納總結。

二、自讀課文,理清課文脈絡。

(一)學生默讀課文,說一說課文主要講了什么?

(二)教師引導學生簡要概括即可。例如文章講述了祥子從農(nóng)村來到城市,從租車到下定決心買車,經(jīng)過努力工作而買到了屬于自己的新車的過程。

三、細讀課文,品味語言,體會祥子的性格特征。

(一)學生默讀課文,體會老舍先生筆下的祥子是個怎樣的人?邊讀邊在書中進行勾畫和批注,寫下自己的體會和感悟。

(二)反饋交流中,教師相機引導感悟并指導朗讀。

1.祥子身體健壯。引導學生從第一自然段對祥子的外貌描寫中來體會。正因如此,他才對拉車充滿信心。

2.祥子具有淳樸的品質。

“他確乎有點兒像一棵樹,堅壯、沉默,而又有生氣?!笨闯龀踹M城市的他,還保留著農(nóng)民的淳樸。還可以從他拉車的姿勢來體會。

3.祥子有心眼,有理想。

通過祥子打定主意買車,想有屬于自己的車,以及買車時與老板討價還價來體會。這里要抓住心理描寫。

4.祥子吃苦耐勞,堅持不懈。

在開始拉車時,“他的腳脖子腫得像兩條瓠子似的,再也抬不起來。他忍受著,不管是怎樣的疼痛?!薄罢娜?,他湊足了一百塊錢!”

(三)教師小結:整篇文章中,祥子的語言甚少,看出他是個沉默寡言的人。他憑借自己的努力,一步步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值得我們學習。

四、拓展閱讀,引發(fā)課外閱讀興趣。

(一)教師導語:經(jīng)過努力祥子終于買上了一輛嶄新的洋車,今后他能過上幸福的日子嗎?教師選取《駱駝祥子》中的一個小片段讀給學生聽。

(二)想要了解祥子今后的命運,課下大家可以將《駱駝祥子》這篇小說讀一讀。

北師大版六年級語文教案篇九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懂得中朝兩國人民用鮮血凝成的“比山高比海深”的戰(zhàn)斗友誼是牢不可破的。

2.學會生字新詞。

3.學習運用反問句表達強烈感情的寫法;會把陳述句改成反問句,反問句改成陳述句。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本課建議安排兩教時。第一教時初讀課文,感知內容,劃分段落,重點講讀第一段。第二教時學生自學第二、三段和最后一段,總結課文。

【教學主要步驟】。

一、課前預習,提出要求。

1.讀準生字,運用字典理解不懂的字詞。

2.想想志愿軍為什么稱朝鮮人民為親人?課文中寫了哪些親人,哪些事例?

二、揭題解題,簡介背景。

(討論后明確:“親人”原指直系家屬,比喻關系密切、感情深厚的人,課文中的“親人”指大娘、小金花、大嫂,代表朝鮮人民。板書:大娘、小金花、大嫂。課題上的中心詞是“親人”。)。

2.簡介課文的背景材料。(略)。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看課文,聽錄音,讓聲情并茂的朗讀把學生帶進那人頭攢動,相互道別,兩情依依的場景中去。邊聽邊思考:課文圍繞親人寫了哪些內容?(討論后明確:課文分別寫了大娘送打糕,救傷員;小金花救老王;大嫂挖野菜的事。)。

四、理清脈絡,劃分段落。

接問:根據(jù)上面內容該怎樣分段?為什么?(討論后明確:課文前三個自然段分別寫了大娘、小金花、大嫂愛志愿軍的事,可以自成段落,后三個自然段抒發(fā)志愿軍與朝鮮親人的惜別之情,這樣課文可分四段;也可將前三自然段合在一起為一段。這樣課文就分兩段。)。

(一)講讀第一段,要體現(xiàn)教師的“導”。

1.默讀課文。

按照“志愿軍勸大娘不要相送——具體事例寫大娘愛志愿軍——反問句肯定深厚情誼”的順序,給這段話分層。

2.默讀課文,找出課文中概括表現(xiàn)大娘愛志愿軍的句子。

(交流后劃句:八年來,您給了我們多少慈母般的溫暖,您為我們花了多少心血!)。

提問:這句話中哪些詞語最能體現(xiàn)大娘愛志愿軍?為什么?(突出關鍵詞:多少、慈母般、心血。)。

接問:這句話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明確起承上啟下作用,是個過渡句。)。

設問:這句話是怎樣承上的呢?大家齊讀第一層。讀后師述:志愿軍勸大娘不要相送,告訴大娘,我們永遠是不會忘記您的,為什么呢?因為“八年來,您給了我們多少慈母般的溫暖,您為我們花了多少心血”!這句話就是這樣來承接上文的。那么,又引出下面的什么內容呢?(引出大娘是怎樣愛志愿軍的。)。

再問:大娘愛志愿軍,文章中具體寫了幾件事?從什么詞語可以看出?學生看書劃詞。(從“記得”、“還記得”兩個詞語能判斷出是寫了兩件事。)。

3.指名讀第一件事。

(1)思考:這是一件什么事?(歸納并板書:送打糕昏倒在路旁)。

(2)默讀,找出一個最能體現(xiàn)大娘愛志愿軍且又高度概括的詞語。(交流后劃詞:雪中送炭)“雪中送炭”的意思是什么?課文中“雪中送炭”指什么?(交流后明確:“雪中送炭”是比喻在別人急需的時候給以物質上的幫助。課文中是指在志愿軍“空著肚子”跟敵人拼了“三天三夜”急需食物的情況下,大娘為他們送去了打糕。)文中哪些句子具體寫大娘“雪中送炭”的?(劃出句子:“是您帶著全村婦女,頂著打糕,冒著炮火,穿過硝煙,送到陣地上給我們吃”。)圈出重點詞。(帶著、頂著、冒著、穿過。)從這些詞你能看出什么?(討論后明確:大娘是冒著生命危險為志愿軍送打糕的,說明大娘對志愿軍懷著多么深厚的情誼。)。

(3)指導有感情地讀第一件事。

4.指名讀第二件事:

(1)思考:這是一件什么事?(學生概括回答后板書:救傷員失去小孫孫)。

(2)劃出最能體現(xiàn)大娘愛志愿軍的兩個關鍵詞。(背進、丟下。)。

提問:為什么這兩個詞最能突出大娘愛志愿軍?(討論后明確:這一“丟”、一“背”,集中體現(xiàn)了大娘在危急關頭,首先想到的是志愿軍的安全,而不是自己的親人——“”的小孫孫??梢姶竽飷壑驹杠妱龠^愛自己的親人。真是“不是親人,勝似親人”。

5.齊讀最后一句。

6.教師小結:

(1)這一段寫志愿軍與大娘在車站話別,追憶了大娘愛志愿軍的兩件事,告訴我們大娘是志愿軍的親人。

(2)我們是按照這樣的順序學習這一段的:先默讀課文,劃分層次;再找出概括句并理解句意;然后理解重點詞句的意思并體會感情。

(二)學生自學第二、三段。

師述:課文的第二、三段與第一段在寫法和結構上都基本相同,同學們可以運用學習第一段的方法自學第二、三段。大家邊讀書,邊思考,邊劃詞句,邊體會。(教師起檢查、引導、歸納和總結的作用。)。

1.討論第二段,要突出以下幾點:

(1)扣住關鍵詞“剛強”,理解小金花的剛強表現(xiàn)在聽到媽媽犧牲的消息時嘴角僅抽動兩下。

(2)抓住重點句:可是你把腳一跺,嘴角抽動兩下,狠狠地說:“媽媽,這個仇我一定要報!”從小金花的動作、神情、語言中領會小金花的剛強性格。

(3)從小金花和媽媽救偵察員老王的事例中體會小金花愛志愿軍的感情。

2.討論第三段,要突出以下幾點:

(1)著重抓住過渡句“……也永遠不會忘懷您對我們的深情友誼”,從大嫂架雙拐,不顧山路崎嶇送志愿軍的事,理解大嫂對志愿軍的情誼之深。

(2)抓住重點句:“后面山上的野菜挖光了,您又跟到前沿陣地上挖,不料敵人的一顆炮彈在您的身旁爆炸,您倒在血泊里?!?理解大嫂為了志愿軍吃上蔬菜而不顧個人安危,大嫂對志愿軍的深情厚誼感人至深。)。

(三)教學第四段,著重在理解的基礎上有感情朗讀。

1.輕讀課文。

看“再見了,親人”這樣的句式在文中出現(xiàn)幾次?為什么反復出現(xiàn)?(明確:反復出現(xiàn)三次充分體現(xiàn)了志愿軍與朝鮮人民之間難分難舍之情。三次出現(xiàn),感情一次比一次強烈。)。

2.提問。

志愿軍為什么對朝鮮的土地懷有深深的感情?(討論后明確:志愿軍與朝鮮親人在這塊土地上曾經(jīng)并肩戰(zhàn)斗過,結下了深厚的友誼,熱愛朝鮮的土地實際上是熱愛朝鮮人民。)。

3.接問。

“我們的心永遠跟你們在一起”這句話是什么意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明確:這句話抒發(fā)了志愿軍熱愛朝鮮親人的強烈感情。這句話點明了文章的中心。)。

4.指導朗讀。

速度要慢,語調要輕,“親人”、“土地”、“在一起”要讀得有力度,深沉,最后一句音調逐步降低,越來越輕,給人以“言已盡而意無窮”之感。

五、總結課文。

提問:志愿軍為什么稱朝鮮人民為親人?課文中寫了哪些人?哪些事?這些事是圍繞著什么中心寫的?(明確課文的中心是:贊頌了中朝兩國人民用鮮血凝成的戰(zhàn)斗友誼,抒發(fā)了志愿軍與朝鮮親人的惜別之情。)。

[附板書]再見了,親人。

北師大版六年級語文教案篇十

教學目標:

1了解臺灣和鄭成功的有關資料,感受鄭成功的豐功偉績。

2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學習,提高獲取信息處理信息并運用信息解決問題的能力。

3激發(fā)學生的愛國熱情和民族自豪感。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2學生提出問題。

3發(fā)新帖。

請大家把所要研究的問題發(fā)到“自由論壇”里,供大家瀏覽。

二自主探究。

今天我們就主要圍繞這些問題來研究,請大家瀏覽網(wǎng)站上的內容,兩人合作一起解決問題。對感興趣的知識也可以去研究一番,看哪些同學解決的問題多,學到的知識多。

1研究學習。

(1)查找。

小組圍繞主題,分工合作,自主學習。

(2)上傳。

根據(jù)研究主題把小組研究的結果上傳到“自由論壇”里。

(3)教師巡視指導。

2反饋學習成果。

(1)研究主題是什么?研究結果怎樣?

(2)關于這方面內容,有沒有補充?

(3)你覺得鄭成功具有什么精神?我們應該怎么做?

您可能關注的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