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最新《細菌》的教學反思與評價匯總(精選14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27 03:35:52 頁碼:14
最新《細菌》的教學反思與評價匯總(精選14篇)
2023-11-27 03:35:52    小編:zdfb

總結是提升自我認知能力的有效方式之一。寫總結時要注意適當借鑒他人的經驗和做法,但要保持獨立思考,形成自己的獨特風格。希望大家能夠充分利用這些總結范文,不斷提升自己的總結寫作能力。

《細菌》的教學反思與評價匯總篇一

在教學過程中我采取以下方法:

1.通過介紹巴斯德實驗及細菌發(fā)現(xiàn)史的詳細資料,學生能夠初步了解細菌的發(fā)現(xiàn)過程。

2.教師通過比喻的方法,以及圖片,使學生直觀的了解到細菌的大小和形態(tài)。

3.通過細菌的結構示意圖與動植物細胞結構圖的對比,出細菌的主要特征,從而推測細菌的營養(yǎng)方式,以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4.通過巴斯德實驗的故事,讓學生認同科學的發(fā)展與科學技術的進步是密切相關的,從而培養(yǎng)學生熱愛科學,關心科學的態(tài)度。

5.通過觀察\思考\討論,利用科學知識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問題,以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水平。

在講課過程中滲透新課程理念,培養(yǎng)學生合作探討學習的水平,并強化學生對所學內容的歸納總結水平這個理念,本節(jié)課的教學中,努力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主動參與問題的討論歸納總結,培養(yǎng)了學生的參與意識和創(chuàng)新意識,培養(yǎng)了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水平。另外,還通過形象、直觀的多媒體教學手段,使知識更易于被學生接受,既培養(yǎng)了學生的興趣,又培養(yǎng)了學生觀察問題、解決問題的水平,充分體現(xiàn)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和教師的主導作用。在教學過程中,我注重讓學生思考,小組討論,然后實行歸納總結,并時常對學生實行情感教育。不足之處是給予學生討論的時間不夠,從而導致課上教師說的多,學生說的少,雖然對多媒體課堂感興趣,但不利于教學時間的準確控制,影響實際教學的效果。在整節(jié)課中我沒有做到面向所有學生,忽視了部分學生的學習情況,所以我覺得在課堂上要注重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和情感體驗,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促動學生高效主動地學習,以形成良好的學習品質。又要注意學生所回答的問題如不準確不要即時給予否定,以免打消他的積極性失去學習興趣。

在講解巴斯德實驗時,沒有充分發(fā)揮好學生的主動性,導致忽視了討論的目的。所以效果不是很好。第二次課時,我就放開,把時間還給學生,相信他們,而我很好的做好了主導作用,把問題由淺入深的引導,讓學生理解巴斯德實驗,從而突破難點。

講細菌的分裂生殖時,先展示圖片,卻是由我來講,通過視頻來總結,雖然學生也能掌握好。但是卻偏離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所以我認為,凡是學生能夠參與的,必須給學生機會,老師盡量的把時間給學生,應該是展示圖片,讓學生來征對圖片分析分裂生殖的過程。以上是我對這節(jié)課的體會。

《細菌》的教學反思與評價匯總篇二

新課標下課堂是師生、生生對話的過程。在師生對話過程中,教師如何評價學生的學習、思維發(fā)展狀況呢?看起來似乎很簡單,教師對學生的發(fā)言三言兩語就可以打發(fā)了。但是,要想真的發(fā)揮評價的作用,教師就應做到字字斟酌了。

就語文學科而言,評價的目的不僅是為了考察學生達到學習目標的程度,更是為了檢驗和改進學生的語文學習和教師的教學,改善課程設計,完善教學過程,從而有效的促進學生的發(fā)展。

在校本培訓中,反復聽了特級教師唐江澎執(zhí)教的《生命的意義》一課,反復的思考琢磨唐老師對學生的評價,越覺得有嚼頭。結合平時聽課、上課中存在的實際問題,對照課程標準,我認為教師的課堂評價應該具有以下特點。

聽課中,我們往往聽到最多的評價是“很好”、“不錯”、“你真棒”等一連串的好聽的話,但是,在這一連串的評價中,學生依然面無表情,視教師的語言為廉價的評語。因為教師的評價并沒有指出學生的閃光點,沒有指出學生的差異,教師的評價適合每一個發(fā)言的同學,所以,學生沒有感覺到誠意。

在《生命的意義》授課中,老師在導入新課之后,要求學生大聲朗讀課文,結果,學生讀得非常平淡,連學生自己也覺得讀得不夠味兒。這時,唐老師是怎么做的呢?他對學生的評價先做了客觀的評價,然后引導學生分析原因?!皼]讀好,是因為聲音沒處理好,還是因為沒有考慮保爾的身體、心情,還是沒有完全理解課文等等,沒關系,讓我們再回到文中,再來理解,就能讀懂了?!痹诜治鐾晡恼潞?,學生要進行有感情的朗讀之前,唐老師又說:“有感情的朗讀不是聲音高低的安排,而是真心的表白。”

在這里,唐老師沒有一味的肯定學生,也沒有過多的批評學生,沒有拿老師的優(yōu)秀貶低學生,但是,學生明白了自己的不足,找到了解決問題的辦法,滿懷信心地開始下一個環(huán)節(jié)的學習。這時學生感覺到了教師的真誠,所以,才能主動的學習。

實踐證明,只有在教學中教師的評價關注到學生,關注到學生學習的過程、學生學習的發(fā)展,學生才能夠發(fā)現(xiàn)自己的價值,發(fā)掘自己的潛能,展現(xiàn)自己的風采,從中感受到知識的力量和成長的快樂。

常常發(fā)現(xiàn),很多老師對學生的評價是非不分,態(tài)度不明朗,學生聽完教師的評價后,仍然不知所措。也就是說,教師評價的針對性不強。學生從教師的評價中不能明晰思路得到啟迪。在實際教學中,應該讓學生明白一點,該肯定的就肯定,該否定的就否定,這對學生發(fā)展是有好處的。

再者,不同的學生,對同一類型的評價言語的滿意程度也不相同。因此,教師對學生進行評價時,要考慮到評價對象的不同需求,對學習能力不同的學生評價的側重點應有所不同。從學習效果、學習態(tài)度、學習信心等各方面做出針對學生個體實際情況的、具有激勵作用的評價,使每個學生都體會到成功的喜悅,產生樂于求知、積極向上的情感,形成主動健康的學習心理。

其實,很多老師在教學中都注意了尖子生與學困生的評價,需要進一步努力的是:關注過程評價、關注學習態(tài)度評價、關注行為評價。

在語文教學中,有很多課文適合朗讀教學,那么,對于朗讀的指導,就非常重要了。但常見的現(xiàn)象是教師泛泛的評點:讀得不夠好,讀得沒有感情,或者讀得還可以。往下就沒有了。教師沒有準確的指導學生如何才能讀好文章,評價缺少了指導性、方向性、方法性。

在《生命的意義》授課過程中,我們看到的卻是另外一幕。唐江澎老師在指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時,指出有感情的朗讀不是聲音的高高低低,而是內心真情的表白。要求學生:1、說真話,抒真情;2、帶著理解去看書。然后,在學生無法準確的理解“生命的意義”時,唐老師設置情景,轉換身份,以“假如你是潘子杰……”的談話打開學生的心靈,調動學生的情感體驗,使學生準確理解作者的感情,進一步走進文本。整個指導過程,自然、貼切。

雖然,老師的評語不多,但指出了學生朗讀的根本問題,指明了努力的方向。在這里,教師的評價教會了學生學習的方法,培養(yǎng)了學生學習語文所應有的語文思想。

在對保爾的經典名言學習時,為了讓學生走近保爾,與保爾對話,唐老師提出兩個問題:你為什么而活?你又將怎樣活著?學生的發(fā)言特別精彩 。其中有一位同學這樣說:“我將來要當一名記者,為實現(xiàn)這個愿望我會好好學習,掌握知識,今后到世界各地走走,給大家報道最熱門的新聞。我會到戰(zhàn)地報道戰(zhàn)爭情況,但我還是希望給大家報道和平的消息。”唐老師的評價為:“職業(yè)不是人生的目標,職業(yè)是實現(xiàn)人生目標的體現(xiàn),你希望為和平而工作,目標高尚,生活充實。”另一學生說:“我要當一名科學家,去探索地球以外的奧秘。將來我要登上天外星球,和外星人友好相處?!碑敶蠹叶荚谛λ麜r,唐老師這樣評價到:“大家可別笑他??茖W創(chuàng)造需要幻想,在你們這個年齡現(xiàn)在缺少的恐怕就是幻想。只不過希望你能為你的理想付出實際的努力。好嗎?”還有一學生說:“他們的理想并不遠大,我將來想當中國的總統(tǒng),不對,中國的主席。我會讓中國更富裕、更強大。”聽到這里,現(xiàn)場的老師、同學都哄堂大笑。唐老師則說:“很好,未來在你們手里,你們應該有一份政治責任感,提醒一下,你肩上的擔子可不輕呀!”在這里,學生敢想敢說,唐老師的評價同樣也在激勵學生去想去說,更多的是去做。學生在這樣的評價中得到了激勵,樹立了遠大志向,也樹立了奮斗的決心和信心。 在這樣的引導和評價中學生走進了文本,也走進了生活和理想。

綜上所述,教學中教師的評價關注的應該是學生,應該是學生學習的過程,應該是學生學習的發(fā)展。這樣,學生能夠發(fā)現(xiàn)自己的價值,發(fā)掘自己的潛能,展現(xiàn)自己的風采,從中感受到知識的力量和成長的快樂。同時,課堂評價運用的精妙,對于創(chuàng)造學習氛圍,激發(fā)學習興趣,調動積極思維,增強克服困難的決心,起著不可低估的作用。

蘇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的藝術首先包括談話的藝術?!闭f明教師的教學效果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他的教學語言。恰當運用課堂評價,相信課堂一定能充滿生機。

《細菌》的教學反思與評價匯總篇三

摘要:美國精英文理學院的經驗表明,教學績效評價應成為高校教師績效評價的重要內容。作為一種發(fā)展性評價,高校教師教學績效評價旨在引導教師重視教學,投入教學,改進教學質量,提高學生學習效果;評價主體應以教學相關者為主,尤其應加強同行教師評價、學生評價和教師自我評價;評價指標應盡可能全面且具有可操作性;評價標準應增強針對性,充分考慮教師的學科專業(yè)背景、職業(yè)生涯和發(fā)展階段。教學績效評價體系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取決于學校的辦學定位、制度支持和條件保障。

關鍵詞:高校教師;績效評價;教學評價。

高校績效評價屬于綜合性評價,更多從宏觀層面關注高校作為一種組織機構的運行效率和效益,為高校從整體角度優(yōu)化資源配置提供參考。[1]高校教師教學績效評價是這種宏觀的、整體的高??冃гu價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主要從微觀層面對教師教學工作現(xiàn)實的或潛在的價值做出判斷,是引導教師重視教學、投入教學并改進教學的關鍵措施。[2]然而,針對高校教師的教學績效評價歷來是個難題。構建有效的教師教學績效評價體系,是提高教學質量的一個切入點。在這方面,以卓越教學著稱的美國精英文理學院的教師評價制度值得借鑒。本文結合在美國麥卡萊斯特學院(macalestercollege)的實地調研結果,嘗試對我國高校教師教學績效評價體系的構建問題進行探討。

一、高校教師教學績效評價體系構建原則。

本文從政策導向、基本定位、評價主體、評價指標、評價標準等方面討論高校教師教學績效評價體系問題。

(一)政策導向:教學為中心。

通常,高校教師績效評價的內容主要包括教學工作、科學研究、師德和社會服務四大方面,其中,教學作為高校最基礎、最根本的工作,是體現(xiàn)高校教育質量的一項重要指標,應成為教師績效評價的一項重要內容。但目前普遍存在的一種現(xiàn)象是高校和教師自身對教學工作的重視程度都還遠遠不夠。在高校層面,教師教學績效評價被嚴重淡化和簡化,具體表現(xiàn)就是教師績效評價基本等同于教師科研績效評價,教學績效評價基本等同于教學課時數(shù)的考核。在教師個人層面,由于科研成果更容易量化,并且在決定教師的課題申請、職稱評定、職務晉升、各種獎勵等工作中占有更大權重,教師自身也難免重視科研甚于重視教學。要改變這種現(xiàn)象,有必要從政策導向上加以調整。近年來,在我國高等教育由規(guī)模擴張轉向內涵發(fā)展的進程中,特別是在創(chuàng)建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的背景下,國家先后出臺一些政策,不斷明確高校教學工作的重要性和中心地位,要求教師把教學作為首要任務,不斷提高教育教學水平,[3]強調要把本科教學作為高校最基礎、最根本的工作,領導精力、師資力量、資源配置、經費安排和工作評價都要體現(xiàn)以教學為中心;[4]要求高校對教師進行考核評價時遵循“師德為先、教學為要、科研為基、發(fā)展為本”的基本原則,[5]進而要求高校改進教學評價機制和學生考核機制,建立約束激勵機制,以調動教師投入本科教學、不斷探索教學新技術新方法新形態(tài)的積極性。[6]這都為高校構建全面、系統(tǒng)、有效的學校教學績效評價體系和方法提供了政策依據(jù),指明了方向。

(二)基本定位:發(fā)展性評價。

高校教師的教學績效評價結果可用于教師的職稱評審、職務晉升、獎勵等多個方面,但是,評價的根本目的還在于調動教師的工作積極性、主動性,幫助教師提高教學水平,改進教學方式方法,提高教學質量,提高學生的學業(yè)表現(xiàn),促進學生的成長與發(fā)展。高校教師教學績效評價是手段,而不是目的,不是為了評價而評價,更不是為了“管理”教師而評價,它是一種發(fā)展性評價。這是基本定位。作為一種面向教師未來發(fā)展的過程性評價,它應依據(jù)教師的專業(yè)背景、所處職業(yè)生涯階段、實際工作表現(xiàn)和發(fā)展?jié)摿?,對教師的教學情況進行綜合性評價,同時促進教師進行自我評價與自我反思,并針對教學評價過程中所出現(xiàn)的問題,為教師提供有針對性的培訓,促進教師的發(fā)展。[7]這一定位,決定了高校教師教學績效評價的評價主體多元化、評價內容的全面性、評價方法的多樣性、評價目的的發(fā)展性、評價標準的針對性、評價結果的及時反饋性等特征。

(三)評價主體:多元化。

任何評價都包括“誰來評”的問題。誰最有資格對大學教師的教學進行評價?這是一個比較容易回答卻很難操作的問題。理論上,鑒于大學教師這一職業(yè)的特殊性和教育教學效果的滯后性,高校教學績效評價的評價主體,涉及面應盡可能廣泛,應包括領導、同行、學生以及教師本人。但實際上,國內現(xiàn)有的高校教師教學績效評價存在的問題之一就是評價主體過于單一,同行評價缺乏,教師本人參與不夠,學生評教較少能發(fā)揮實質性作用。美國文理學院麥卡萊斯特學院對教師進行教學績效評價時,評價主體主要都是與教師的教學工作直接相關的人,具體包括評審委員會、系主任、教務長、校內外同行、在讀學生以及已經畢業(yè)的學生,等,學校認為他們能夠從教學工作量、專業(yè)程度、教學方式方法、教學效果等多個方面對教師的教學績效表現(xiàn)作出較為全面、客觀的評價。第一,增加學生評教的分量。學生作為高等教育的重要利益相關者、教學活動的直接參與者和受益者,對教師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質量感受最深,也最有發(fā)言權,因此最應該參與教師的教學績效評價,但采納學生評教并使其發(fā)揮實質性作用,確實有難度,尚需假以時日。在美國,20世紀70年代,很多院校的教師都不愿意把學生評教意見放進自己的檔案袋,他們非常厭惡學生對自己的教學指指點點,這些都增加了學生評教的難度。但是,經歷了幾十年的發(fā)展后,學生評教最終還是在美國高校教師教學績效評價中得到普遍應用。截至1973年,29%的院校使用了學生評教。到1983年,53%的院校在使用。到,幾乎所有院校都普遍使用學生評教。很多大學還把學生對教師教學的評價記錄在教師檔案中。[8]如今,美國文理學院在對教師進行教學績效評價時的做法是,由教師提供所教過的學生的名單,由學校教務處、評審委員會出面,邀請10-20名該教師以前教過的學生和當前的學生針對教師的教學質量發(fā)表匿名評價。在文理學院,學生對教師的教學評價甚至直接決定教師的晉升。[9]第二,增加同行評價。大學教師的教學績效也要有同行評價,因為學生和其他行政管理人員并不足以對教師的學術水平、專業(yè)課程目標和內容、教學大綱、教材選擇、教學資料、課程作業(yè)、考試內容、課堂教學組織情況、項目指導質量、論文指導質量、項目開發(fā)能力等做出專業(yè)性的評價,而教師同行則能夠對此作出較為中肯的評價。美國文理學院在對教師的教學績效表現(xiàn)進行評價時,通常會邀請本?;蚱渌睦韺W院的一些相關教師參與,如與被評審者有合作教學經驗的教師、客座過其課堂教學的教師、參加或旁聽過該教師的課堂教學的教師,或者所教授的某門課程是以候選人所教的某門課程為基礎的教師,學校認為這樣的同行評價更有意義。[10]第三,加大教師本人的參與度。在教師教學績效評價過程中,教師應該既是評價客體更是參與評價的主體,理由在于:其一,這是發(fā)展性評價的基本要求,發(fā)展性評價面向教師,以促進教師發(fā)展為目的,而不是為了獎懲或考核而評價。加大教師在績效評價中的參與程度,有助于消除教師對以管理為目的評價的抵觸心理,亦可體現(xiàn)學校對教師的尊重。其二,教師最清楚自己在教學中的優(yōu)勢與不足,可以對各方評價有所回應。其三,教師參與教學績效評價后,可以根據(jù)評價結果的反饋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麥卡萊斯特學院在評價教師的教學績效表現(xiàn)時,需要教師提供一些學生和同行可能無法提供的證據(jù)來表明自己的教學效能,或提供一項個人陳述,說明自己的教學理念、備課情況、教學策略、教學成果等。教師還可列出自己為了提高教學質量所采取的具體做法。學校對教師的績效評價結果,也需要教師本人在上面簽字認可方可生效,教師可對評價結果進行申訴,學校則會依據(jù)相關程序進行重新評審。

(四)評價指標:全面可操作。

我國高校教師的教學績效評價指標目前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xiàn)為,一是不夠全面,即不能全面反映高校教師的教學理念、教學過程、教學技能、教學效果,以及教師為教學創(chuàng)新付出的努力(包括教師將科研成果應用于教學的情況),僅能判斷教師是否完成額定工作量,或判斷教授是否給本科生授課。二是針對性不強,即對于具有不同學科專業(yè)背景的、處于職業(yè)生涯不同階段的教師,教學績效評價指標的區(qū)分度不夠。三是可操作性不強,即現(xiàn)有的高校教師教學績效評價指標的設置較為寬泛,表述較為模糊,不夠具體,除了工作量可以量化以外,其他方面既難以量化,也難以做定性評價。上述問題的產生既有教師教學績效評價工作本身的局限,也有學校制度設計上的缺陷。高校可從制度設計上盡可能減少教師教學績效評價的先天不足。高校教師的教學包括課堂教學、實踐教學、指導畢業(yè)生設計等不同形式,教學績效表現(xiàn)涉及多個因素,如教學態(tài)度、教學理念、教學工作量、專業(yè)水平、科研促進教學的情況、教學技能、教學方法、教學改革、教學成果、教學改進、學生的學習成效等。教學績效評價指標應盡可能全面且具有可操作性,才能對教師的教學工作進行盡可能客觀、全面的評價。麥卡萊斯特學院對教師的教學能力的考察,就包括學科要求、交流技能、激發(fā)學生興趣的能力,以及融會貫通知識的能力等。評價委員會根據(jù)教師本人提交的個人陳述、同行推薦信、學生評價信、教學大綱、教學材料、系里平時的聽課記錄等信息對教師的教學績效表現(xiàn)作出綜合評定。

(五)評價標準:增強針對性。

基于發(fā)展性評價的定位,高校教師教學績效評價應充分考慮教師的學科背景、專業(yè)特點、年齡、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和專業(yè)發(fā)展階段,盡可能增強教學績效評價標準的針對性,才能切實促進教師的發(fā)展。美國文理學院針對不同階段的教師的評價,就有不同的側重點和不同的要求。如,在教學方面,麥卡萊斯特學院對處于終身職軌上的助理教授的要求是“必須表現(xiàn)出有效的教學能力和指導能力,并且能夠投入到學生的學習經歷中,能夠以開放的心態(tài)對待其他教師和學生提出的教學要求和建議,并及時回應”,對終身職副教授候選人的要求是“必須被學生及同事認可為優(yōu)秀的教師和導師”,對終身職教授候選人的要求是“須是深受學生尊重和喜愛的、富有成就的教師。在教學領域中體現(xiàn)出領導力,例如,作為教材編著者、新課程材料的制作者、新教學方法的倡導者,教育界的領軍人物”。[12]可以看到,文理學院在將教學作為中心工作的前提下,對處于職業(yè)生涯不同發(fā)展階段的教師,具體要求有所不同,評價標準層層遞進,逐步提高,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因此也具有較強的可行性。

二、高校教師教學績效評價體系的保障條件。

高校教師教學績效評價體系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與學校的定位、辦學理念、教師管理制度、資源配置方式等要素緊密相關。高校的辦學定位和辦學理念決定著學校對教學的重視程度,決定著教師管理制度的導向,影響著學校資源配置方式。同樣,通過學校的教師選聘標準、教師績效評價標準、教師支持政策等教師管理制度或人力資源管理制度,以及學校的資源配置方式,也可以看出學校的辦學理念、定位和發(fā)展方向。有效的高校教學績效評價體系,需要一系列配套措施和制度保障。

(一)堅持教學的中心地位。

在確保人才培養(yǎng)中心地位、教學基礎地位的前提下,學校要依據(jù)自己的辦學定位,理清教學、科研、服務之間的關系,合理分配三者在教師績效評價中所占的權重。不論是研究型大學,還是教學型大學,都應堅持人才培養(yǎng)的中心地位,教學和科研是人才培養(yǎng)的重要途徑,科研要為教學服務,教學要體現(xiàn)最前沿的科研成果和科學研究的精神。即便是專攻本科教育、以教學為中心的美國文理學院,也對教師的科研有著較高的要求,因為這是保持學術水平的重要體現(xiàn),但值得注意的是,文理學院更強調的是科研一定要服務于教學,在對教師進行績效評價時會要求教師提供證據(jù),表明自己的科研如何有效地促進了教學。麥卡萊斯特學院對于終身職軌上的助理教授、副教授候選人、教授候選人進行評價時,都是把教學能力和教學水平放在第一位的。[13]這是文理學院堅守自己辦學定位的一個重要表現(xiàn),是學校開展教師教學績效評價的重要前提。

(二)制定適合學校定位的教師選聘標準。

文理學院的教學績效評價制度雖然程序繁瑣,所需材料繁雜,但仍然具有很強的生命力和可行性,并且切實引導了教師以教學為中心,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學校從一開始就招到了“正確的人選”,即熱愛教學、擅長教學的教師。[14]因為教師只有從內心熱愛教師職業(yè),熱愛教學工作,才可能更加主動、持續(xù)地提高教學水平,外部的教學績效評價體系也才能發(fā)揮更好的作用。美國文理學院在招聘教師時,就特別重視考察候選人的教學能力,要求候選人闡明自己的教學理念、表明自己如何能夠勝任文理學院的教學工作、提交以前的學生評教材料、試講一節(jié)課、讓本系所有教師與候選人面談、請學生陪同教師參觀校園、共進午餐,等;[15]而教師候選人通過參加學校的招聘面試,基本上也能夠感受到文理學院對教學工作的高度重視,以及同行評價和學生評價對于教師考核的重要性。換句話說,文理學院的招聘標準,對教師已經起到了一個“篩選”的作用,加入文理學院的教師對文理學院已經有了基本的文化認同,具有一定的同質性,而這也是此類學校的教師教學績效評價制度賴以生存的土壤。[16]一般來說,我國高校在招聘教師時更加注重候選人的科研水平,對教學能力的重視程度還遠遠不夠。不同學校根據(jù)各自的辦學定位和辦學理念,設計合理的教師招聘制度,相當于給學校設置了一個門檻,有什么樣的招聘標準,就會招到什么樣的教師,有什么樣的教師,就會有什么樣的教學質量??梢哉f,合理的教師招聘制度與教學績效評價制度是相輔相成的。

(三)為教師發(fā)展提供支持。

教學績效評價的目的最終是為了促進教師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學生的發(fā)展,因此,學校在開展教學績效評價前應為教師提供系統(tǒng)的教學培訓和支持,以幫助教師通過各種考核評價;在教學績效評價后則要圍繞評價結果提供及時的反饋和有針對性的培訓,以幫助教師提高教學質量。如果績效評價的結果不及時反饋給教師,一是會導致教學績效評價缺乏激勵作用;二是不利于教師改進教學。只評不改的做法很容易導致績效評價流于形式且勞民傷財。美國文理學院普遍都設有類似“教學與學習中心”的教師教學發(fā)展機構,并將其定位于提供服務的支持性機構,此類機構通過多種方式為教師提供長期的、系統(tǒng)的教學支持,如開展教師教學培訓與學生學習指導,為教師提供咨詢服務,包括課程評價服務、教學咨詢服務、基金申報服務以及個性化的專業(yè)發(fā)展服務,設立并提供資助,包括科研發(fā)展資助、課程改革與開發(fā)資助,等。[17]此外,學校還會通過其他層面的支持確保教師能夠達到文理學院的要求。例如,麥卡萊斯特學院為幫助新教師通過終身職評審,特意減少其服務方面的工作量,以保證他們能將主要精力用于教學改進。該校還出資鼓勵資深教師邀請新教師一起共進午餐交流工作經驗。

(四)完善資源配置方式。

高校教師的教學績效評價結果如不能對教師的職稱評定、職務晉升、薪資獎勵等產生實質性的影響,必然得不到教師的重視,自然也難以發(fā)揮其預期作用。因此,有必要加大教學績效評價結果在教師績效評價中的權重,使其產生實質性的作用。對于績效評價結果,一是要及時反饋給教師本人,這是發(fā)展性評價的一個基本要求;二是要與資源配置建立聯(lián)系,這是確??冃гu價效果的一種途徑,是為了調動教師的積極性。針對高校教師對從事教育教學工作重視不夠的問題,教育部已出臺政策性指導意見“加強對教學工作的激勵和約束,提高教師教學業(yè)績在校內績效分配、職稱評聘、崗位晉級考核中的比重,充分調動教師從事教育教學工作的積極性”。[18]這就為高校加強教學在教師績效評價中的權重提供了政策依據(jù),為實施有效的教學績效評價提供了政策保障,但高校還需要在此基礎上進一步落實教學績效評價結果在資源配置中的作用。

結語。

本文基于美國精英文理學院經驗構建的教師教學績效評價體系,也存在一些顯而易見的缺陷,如評價指標較多,涉及人員眾多,所需材料繁瑣,管理成本較高等,許多細節(jié)還有待進一步探討,其效果也還需要實踐檢驗。需要指出的是,不同類型的高校辦學目標不同,辦學定位有差異,用統(tǒng)一的評價體系評價不同類型、層次學校的教師既不科學,也不現(xiàn)實。因此,我國各高校在構建教師教學績效評價體系時,還要針對不同層次、不同類型高校的不同學科、不同階段教師的具體特點設計具有針對性的教學績效評價體系。

參考文獻:

[1]張男星,王春春,姜朝暉.高??冃гu價:實踐探索的理論思考[j].教育研究,,(6).

[2][7]李楠.我國高校教師績效評價研究———以教學績效評價為例[d].首都經濟貿易大學,.10,42.

《細菌》的教學反思與評價匯總篇四

《細菌》是第五單元第四章第二節(jié)的內容,本節(jié)課主要對細菌的發(fā)現(xiàn)、形態(tài)結構、營養(yǎng)方式和生殖等知識進行了介紹,學好本節(jié)課可為后面學習真菌和病毒打下一定的基礎。通過本節(jié)課的實際教學,我有以下認識: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如果教師不想辦法使學生產生情緒高漲和智力振奮的內心狀態(tài),就急于傳授知識,那么這種知識只能使學生產生冷漠的態(tài)度。而使不動情感的腦力勞動帶來疲勞?!鄙险n開始,教師應有意識的為學生創(chuàng)設和所受內容相關的生動有趣的教學情景,使學生帶著強烈的學習欲望進入角色。這節(jié)課開始,我首先利用多媒體有關日本對中國實行細菌戰(zhàn)的報告,并用低沉的語調引起學生的注意:“細菌戰(zhàn)奪走了許多中國人的寶貴的生命,那么細菌為什么這么厲害呢?“細菌是什么樣子的?”,“是誰發(fā)現(xiàn)了細菌?”,“細菌都是對人類有害的嗎?”這樣既激發(fā)了學生學習興趣,為探知細菌創(chuàng)設了良好的開端,同時也對學生進行了情感教育。

本節(jié)課中關于細菌的發(fā)現(xiàn)以一大段文字進行介紹,如果讓學生通過閱讀文字來獲取知識既提不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也達不成知識目標。但是我通過多媒體將巴斯德的鵝頸瓶實驗進行視頻在現(xiàn),一下就將學生的心收了回來,也該學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既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有利于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和掌握,彌補了傳統(tǒng)教學方式的直觀感、立體感和動態(tài)感等方面的不足,使一些抽象、難懂的內容變得易于理解和掌握,取得傳統(tǒng)教學方法無法取得的效果。

在學習細菌之前,學生已經學過了動植物細胞的結構,所以在本節(jié)課學習了細菌的結構后,我通過組織學生對比細菌和動植物細胞結構的不同,分析推理得出新知識,如由細菌沒有葉綠體推出細菌的營養(yǎng)方式以及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這樣既符合學生的認識規(guī)律也起到鞏固知識的作用。

本節(jié)課也存在許多的不足,課堂時間分配的不夠合理,課上隨機應變的能力較差,語言不夠精煉等,在以后的教學中我會漸漸的改進。

《細菌》的教學反思與評價匯總篇五

通過“買票”這一活動,設計富有情趣的數(shù)學活動,豐富學生的感性積累,讓他們在活動中感到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增強了他們對數(shù)學的體驗和認識,同時他們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也會得到發(fā)展,這是我進行課改以來深深體會到的,特別是對于小學生來說,教學的關鍵在于誘導學生的學習興趣,只要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學也就相當于成功了一半,因此,我每節(jié)課的教學,都先從學生的興趣入手,本節(jié)課也不例外。

整節(jié)課我以“買票”為線索,創(chuàng)設了“去游樂場”這一活動情境,同學們能在游樂場里邊學邊玩,邊玩邊解決生活中的問題。讓學生在具體地情境中學習兩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孩子們都表現(xiàn)出相當高的熱情,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興趣。

有了初步的感知,下一步就需要孩子們親自去經歷知識發(fā)生、發(fā)展的過程,從中體驗到探索的樂趣,感受到成功的喜悅。新課程改革中也對我們教師提出了挑戰(zhàn),要求我們不再作為知識的權威,而是充當指導者、合作者和助手的角色,與學生共同經歷知識探究的過程。

我的每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基本上都安排成游戲式的活動,目的就是為了讓學生們能在一個輕松、和諧的氛圍中學習數(shù)學,體驗學習數(shù)學的樂趣,從而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潛能,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有一點還是沒抓住重點,難點沒突破,板書不夠撩抄,字跡還是不夠工整。課堂語言不夠嚴謹,但整個教學過程比較完善。這個過程還需要自己多下工功,多聽其他老師的課,多聽評課過程,這樣會增長自己的數(shù)學經驗,在這方面一定要多下苦功,才會有這么成功的一天,我想有成功的一天,還需要其他老師的幫助和指導!!

楊老師:

提高學生用數(shù)學知識解決實際生活中問題的意識,是數(shù)學教師在教學中應不斷思考的問題。教學要立足于數(shù)學知識與現(xiàn)實生活的聯(lián)系。

計算教學這種課讓學生干巴巴地去計算,既單調又枯燥。而楊老師通過創(chuàng)設“購物”這一情境,把學生熟悉并十分感興趣的“購物”這一生活情境引入課堂,使學生產生“購物”的欲望,一下子就把課堂的氣氛調動起來了。

教學過程中,通過學生的探索、交流、匯報,學生的智慧得到了展現(xiàn)。

在鞏固練習中,她又設計了一個實地“購物”游戲,使課堂掀起又一個高潮,學生學得自覺、主動、輕松愉快,體現(xiàn)了“玩”中學,寓教于樂。

在今后的課堂教學中,怎樣讓學生的學與玩有機的結合,還需要探討,要讓學生玩出新意,玩出創(chuàng)意,玩有所獲。

《細菌》的教學反思與評價匯總篇六

本節(jié)課是在教師指導下,以學生為主體、師生共同在活動中完成的教學活動,以改變教師滿堂灌的教學模式,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我首先從學生已經知道的細菌和真菌的種類入手:你知道的哪些細菌和真菌是對人體有害的?哪些是有益的?同學們想到的往往是害處,然后鋒頭一轉,細菌和真菌對人類還是有好處的,本節(jié)課的引入簡潔明快,很容易引起學生的共鳴。

由于我們是農村的學校,饅頭的制作在家都見過父母操作的過程,所以比較積極、活躍,上起來較輕松。課前讓學生準備了一些包裝袋,先從準備的包裝袋入手,有哪些保存食品的方法。在學生介紹其它保存食品的方法時,如冷凍、冷藏、紫外線、防腐劑,可以讓學生討論哪些保存食品的方法不利于人類的健康,還可充分利用學生所帶的包裝袋,看看包裝袋上的配料里,是不是含有常見的防腐劑,并提醒學生盡量少吃含有防腐劑的食品,達到關愛人類健康的情感目標。

總的來說,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是達到了,和學生的實際生活聯(lián)系也較密切,學生的參與面較廣,也注意了對學生評價這方面的問題。但是有些教學設計在細節(jié)方面還要再完善一下,盡量避免出現(xiàn)小失誤。

《細菌》的教學反思與評價匯總篇七

在講課過程中主要為了強化學生對所學內容的歸納總結能力這一理念,本節(jié)課的教學中,努力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主動參與問題的歸納總結,培養(yǎng)了學生的參與意識和創(chuàng)新意識,培養(yǎng)了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能力。

另外,還通過形象、直觀的多媒體教學手段,使知識更易于被學生接受,既培養(yǎng)了學生的興趣,又培養(yǎng)了學生觀察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充分體現(xiàn)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和教師的主導作用。在教學過程中,我注重讓學生思考,然后進行歸納總結,不足之處是學生雖然對多媒體課堂感興趣,但不利于教學時間的準確控制,影響實際教學的效果。學以致用是學習的目的,把知識的學習貫穿于對生活現(xiàn)象的剖析中,可以有效地避免知識和生活的脫節(jié),也有利于降低學習難度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對于微觀世界,學生是缺乏深入了解的,學生對所學知識的了解程度是影響知識掌握程度的關鍵。新課程理年指導下的課堂教學,注重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強調學生的探究過程和情感體驗具有很強的開放性,真正體現(xiàn)了以人為本。我覺得在課堂上既要關注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和情感體驗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高效主動地學習,以形成良好的學習品質。

又要注意學生所回答的問題如不正確不要及時給予否定,以免打消他的積極性失去學習興起及及時總結他們回答的問題,培養(yǎng)學生歸納總結的能力,并以教育契機隨機應變及時引導有時會收到出人意料的好效果。這就是我上完這節(jié)課的體會。

《細菌》的教學反思與評價匯總篇八

《細菌》是第五單元第四第二節(jié)的內容,本節(jié)主要對細菌的發(fā)現(xiàn)、形態(tài)結構、營養(yǎng)方式和生殖等知識進行了介紹,學好本節(jié)可為后面學習真菌和病毒打下一定的基礎。通過本節(jié)的實際教學,我有以下認識:

1創(chuàng)設情景,激發(fā)興趣。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如果教師不想辦法使學生產生情緒高漲和智力振奮的內心狀態(tài),就急于傳授知識,那么這種知識只能使學生產生冷漠的態(tài)度。而使不動情感的腦力勞動帶疲勞。”上開始,教師應有意識的為學生創(chuàng)設和所受內容相關的生動有趣的教學情景,使學生帶著強烈的學習欲望進入角色。這節(jié)開始,我首先利用多媒體有關日本對中國實行細菌戰(zhàn)的報告,并用低沉的語調引起學生的注意:“細菌戰(zhàn)奪走了許多中國人的寶貴的生命,那么細菌為什么這么厲害呢?“細菌是什么樣子的?”,“是誰發(fā)現(xiàn)了細菌?”,“細菌都是對人類有害的嗎?”這樣既激發(fā)了學生學習興趣,為探知細菌創(chuàng)設了良好的開端,同時也對學生進行了情感教育。

2善用多媒體。

本節(jié)中關于細菌的發(fā)現(xiàn)以一大段字進行介紹,如果讓學生通過閱讀字獲取知識既提不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也達不成知識目標。但是我通過多媒體將巴斯德的鵝頸瓶實驗進行視頻在現(xiàn),一下就將學生的心收了回,也該學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既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有利于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和掌握,彌補了傳統(tǒng)教學方式的直觀感、立體感和動態(tài)感等方面的不足,使一些抽象、難懂的內容變得易于理解和掌握,取得傳統(tǒng)教學方法無法取得的效果。

注重前后知識的聯(lián)系。

在學習細菌之前,學生已經學過了動植物細胞的結構,所以在本節(jié)學習了細菌的結構后,我通過組織學生對比細菌和動植物細胞結構的不同,分析推理得出新知識,如由細菌沒有葉綠體推出細菌的營養(yǎng)方式以及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這樣既符合學生的認識規(guī)律也起到鞏固知識的作用。

本節(jié)也存在許多的不足,堂時間分配的不夠合理,上隨機應變的能力較差,語言不夠精煉等,在以后的教學中我會漸漸的改進。

《細菌》的教學反思與評價匯總篇九

《細菌和真菌的分布》這節(jié)課,我的整體思路是:首先讓學生能夠區(qū)分細菌和真菌菌落,我認為準備實物更能激發(fā)學生的探究熱情,所以我就準備了發(fā)霉的西紅柿、洋蔥、饅頭等發(fā)霉的食物,西紅柿和洋蔥的好處是雖然發(fā)霉,但很硬實,不至于讓學生反感,菌絲體也很清楚。饅頭的好處是它的菌落豐富,各種顏色的菌落都很明顯,有利于學生更好地區(qū)分細菌和真菌。第二,培養(yǎng)基的制作,這個環(huán)節(jié)很簡單,但對探究《檢測不同環(huán)境中的細菌和真菌》是必不可少的條件,這一環(huán)節(jié)也是以往教學最容易忽視的環(huán)節(jié),原因是瓊脂一般實驗室沒有,而且制作培養(yǎng)基感覺也很麻煩,但通過親身實驗配置,沒有想象的那么難,是很簡單的一件事情。第三,探究實驗的操作,有了培養(yǎng)基這個探究實驗就很容易操作了,遺憾的這個實驗不能在本節(jié)課上看到實驗結果,所以我利用培養(yǎng)好的細菌和真菌展示結果,來提升實驗的可信度,如果學生能夠看到自己的實驗結果,效果會更好。我認為這個實驗對學生灌輸探究實驗的方法更重要,以往探究實驗學生很難想到對照實驗,所以這節(jié)課對強化對照實驗是一個很好的素材,應該把握好,所以沒有探究前我就通過習題,為幼兒園老師想辦法,教育小朋友養(yǎng)成飯前洗手的好習慣,強化學生設置對照實驗。這樣探究實驗中的對照實驗能夠深深滲入學生頭腦中。我認為這個探究實驗更大的作用是教育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使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滲入學生心中。

本節(jié)課的不足是教學過程中語言功底薄弱,不能有效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欲望,教師講的比較多,引導學生創(chuàng)造能力的發(fā)揮沒有達到預設的目標。在觀察細菌和真菌的區(qū)別時,每個小組都能提供培養(yǎng)基培養(yǎng)的細菌和真菌,教學效果會更好。

《細菌》的教學反思與評價匯總篇十

1.本課主要是讓學生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能概括出文章的大意,并能結合文章體會本文語言生動形象的特點,學會點評,學習如何探究文章的內涵,以及能結合文本說說自己的感受,對學生進行說得訓練。設計本節(jié)課的目的就是讓學生能結合文本來訓練他們的合作探究的一些能力。

2.本節(jié)課在時間的.把握上做的還不夠好,個別環(huán)節(jié)設計的在再精細一些。點評和探究文章內涵的時候最好讓學生結合文中的句子有針對性的的評析。

《細菌》的教學反思與評價匯總篇十一

事事有度,適度才能促進事物的發(fā)展變化。在生物教學中,把握好“度”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

1.知識的廣度。

在生物教學中,如果認為多多益善,面面俱到,什么都講,什么都教,其結果將似蜻蜓點水,收獲無幾。實踐中,要上好一堂生物學課,必須處理好全面講述和重點講述的關系,在盡量講全、講深、講細、講透的基礎上突出重點知識的教學,至于什么知識內容應重點講解,什么內容可以略講,什么內容可以點到即止,教師應根據(jù)教學大綱予以確定,根據(jù)當?shù)氐膶嶋H情況,學生的接受能力組織教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緊扣抽象理論,補充典型實例,經過具體分析,再上升到理論的高度,從而加深學生對教材重點內容的理解、掌握。但補充的內容要適合學生的年齡特點、接受能力,并要適時適度。

2.教材的難度。

其一是教材中內容龐雜,頭緒紛繁的問題。如“基因的分離規(guī)律”中出現(xiàn)的新術語。

其二是教材高度抽象,空間構形復雜的內容。生物學中有很多內容是空間結構的問題,這就要求學生有較強的空間感受能力,如葉綠體、線粒體、中心體、dna、蛋白質的結構等,學生往往難以形成正確的空間形象。

其三是教材中以高深理論作背景的內容。例如,“生命的起源和生物的進化”一章的內容是以實踐證據(jù)作基礎,具有較強的邏輯性;與考古學、數(shù)學、物理、化學等多個學科有關,并具有較強的綜合性,學生感到疑惑難理解。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細菌》的教學反思與評價匯總篇十二

摘要:為了充分發(fā)揮教學評價的作用,全面提升高校教學水平,筆者就教學評價問題進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并從教、學、評三方面加以改進,不斷完善高校教學評價體系,了解教學實際情況,不斷發(fā)現(xiàn)問題,總結經驗教學,建立完善的高校教學評價體系。

1.1推動教師的發(fā)展和進步。

教學評價結果是必然的,只要依科學、全面、客觀的教學評價標準、指標體系和評價辦法得出的結論就一定是客觀、科學且全面的。教學評價具有一定的導向功能,能夠為教師發(fā)展指明方向,有利于對教學情況做出客觀、準確的判斷,提升教學質量,進一步掌握學生學習情況,有利于教師因材施教,不斷加強教學管理。

1.2有效提升教學管理水平。

教師團隊的科學化管理就是學校管理科學化的主要標志,教師教學評價就是有效的教師團隊管理辦法。教師管理科學化就是要加強教師隊伍管理,重視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進行教學結果分析,逐步完善教師隊伍建設;提出科學化的教育決策,及時獲取教學工作信息反饋,全面掌握每個教師教學情況,以便于提出更加公正、可靠的教學決策依據(jù);促進教學工作發(fā)展,提升教師教學質量及整體辦學水平。教師教學評價需要明確教師教學質量重要性和目的,正確認識教學評價意義,努力提升教學質量和高校聲譽,為社會培養(yǎng)出更多的高素質人才。

2.1評價主體問題。

教師教學主體評價主要包括管理人員、教師、學生以及被評對象,他們在教學活動中扮演著不同的角色和任務。管理人員評價是以一種非正式的角度對教師工作情況進行觀察,并聽取學生意見,并同教師討論學生成績和教學問題。管理人員的正確評價有利于提升教學決策的正確性,但其缺點在于管理人員評價受管理人員情感、利益的限制,很容易造成教學評價的偏差。管理與考評一體化嚴重影響了學生創(chuàng)造性的啟發(fā),不利于學生的長期發(fā)展。因此,管理人員評價只適合作為教師評價的參考,不適宜作為獎懲依據(jù)。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要參與者和受益人,他們對教師教學情況有著切身的體驗,學生評價教學得到了普遍的認可。但是這也讓很多教師在教學當中產生過多的顧忌,學生有時也會怕得罪教師而不能取得好成績,這些因素都會影響教學評價的公正性。

2.2評價客體問題。

評價客體指的是教學評價體系和內容,教師是傳道受業(yè)解惑者,不是簡單的教學者,它是課程的開發(fā)和創(chuàng)造者,教師教學評價內容必然包括對教學情況、教學研究及教學實驗等。但受個人認知上的差異影響,評價客體也存在一定的問題。

2.2.1量化難度大。

一直以來,我國教師教學評價一直在定性評價和定量評價之間徘徊,教師工作有著一定的復雜性、專業(yè)性、長期性、綜合性等特點,同時教育對象又存在著特殊性、多邊性和可塑性等特點。因此,教師教學評價不能夠單一的采用定性或定量評價,而應該結合兩種方法的優(yōu)勢,全面發(fā)揮其作用,避免因過多使用定性或定量評價,給教師教學工作添加煩惱和不必要問題,影響教師水平的發(fā)揮。

2.2.2評價指標體系龐雜煩瑣。

評價指標體系是高校教師教學評價的基礎和根本依據(jù),但評價指標體系建設時忽略了科學性和適用性,過分強調各項指標的代表性,這是不現(xiàn)實的,任何指標都不可能將教學內容和目標完全涵蓋其中,指標體系反應僅能夠代表評價對象的典型行為,而并不是全部行為。指標體系龐雜,主次不分,進而影響典型行為指標的突出。通過評價學常識,可以了解到評價指標系統(tǒng)由一組相互間關系密切的指標結合構成的,每條指標都是相互獨立的,不存在因果關系或是重疊關系。高校教師教學質量評價過程中,有的學校會忽略不同學科特點,采用統(tǒng)一評價指標一概而論,缺乏可比性,沒有從專業(yè)課程和教學實際出發(fā),評價指標中很難搜集到有用的學科教學信息。評價者以某些標準為依據(jù)進行評價對象某方面屬性價值判斷,得出的評價結果就是評價對象屬性價值高低。只要這種評價結論與實際相符,我們就說這種評價結論是可靠地、客觀的,能夠充分反映實際情況的結論能夠讓人心悅誠服,可以用于工作指導和比較、鑒別等,但是若完全以主觀經驗或是經驗得出結論就難免會產生錯誤。評價指標體系的應用就應當充分考慮教學實際,根據(jù)教學效果差異,得出結論,提高評價結論的科學性。

3.1實現(xiàn)獎懲性評價和發(fā)展性評價二者的有機結合。

這兩種評價方式各有優(yōu)劣,我們應當取長補短,充分發(fā)揮不同教學評價的優(yōu)勢,提升評價的科學性和有效性。獎懲性評價側重于對教師教學的監(jiān)督和甄別,是利用某種外在、統(tǒng)一標準對教師工作績效進行衡量的一種方式。獎懲性評價方式主要用在高校教師的升級、增薪、聘任、降級等學校管理決策當中,以此增加高校管理者的說服力。而發(fā)展性教師教學評價則重視評價的激勵和指導作用的發(fā)揮,它要求以每個教師個性多樣化和教育價值觀為依據(jù),重視對教師教學自我評價,提升教師工作績效的合理性,從教師的長期和全面發(fā)展入手,積極判斷每名教師的強項和弱項,發(fā)揮各家所長,充分挖掘教師潛力,取長補短,促進教師的長期和穩(wěn)定發(fā)展,提升教師教學水平。獎懲性評價與發(fā)展性評價各有所長,想要增強教學評價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就應當將二者有機的結合起來,充分發(fā)揮不同教學評價的優(yōu)勢,提高教師教學的自律性和他律,實現(xiàn)自我評價和他評相結合,以發(fā)展的眼光看待教師教學評價問題,提升教學評價的全面性、科學性和有效性,明確教師教學工作發(fā)展方向和內容。

教學評價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提升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明確教師教學發(fā)展方向和內容,幫助教師取得教學中的突破性進展。因此,我們必須要客觀、公正的去認識教師在教學評價中的地位,而不是將其排除在教學評價之外。教師才是最了解教學工作優(yōu)勢和問題、了解工作對象和工作背景的,高校教師教學評價應做好教師溝通工作,結合教學實際和教師實際情況,合理分析教師自身優(yōu)勢和不足,深入分析教學問題,不斷提出有效的教學改進意見,實現(xiàn)教師的自我反思,提升教師工作的自律性。

以學評教雖然略有偏頗,但并非是完全不可取的,學生是教學的直接受益人,有著較高的發(fā)言權,要增強學生對教學管理的主體意識,樹立教學管理的責任感,充分發(fā)揮學生評教作用,提升以學評教的有效性。教學評價是提升教師教學水平、提升教學質量,改進教學方法的一種客觀評價方式,它對教學工作發(fā)展有一定的指導意義。要不斷增強教學評價的科學性、合理性和實用性,積極發(fā)揮教師教學評價作用,推動教師工作發(fā)展,更好的滿足高校教育教學工作發(fā)展要求。

4結語。

高校教師教學評價不僅是對教師教學水平的評價,也是貫徹落實新課程教學理念的有效保障。應從科學、發(fā)展的角度看待高校教師教學評價問題,不斷改進、改善教學評價方式,促進教育教學工作的長期、穩(wěn)定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周萍.高校效能監(jiān)察工作相關問題探討[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1,(08):95.

[2]劉華金.基于matlab的課程教學質量評價模型的設計與仿真[d].浙江工業(yè)大學,2011.

[3]梁偉東.中美研究型大學教師教學評價制度比較研究[j].教育與職業(yè),2014,(03):126-127.

[4]李荔.高校教師教學評價中的沖突與消除策略[j].教書育人,2014,(01):86.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細菌》的教學反思與評價匯總篇十三

(一)形成性評價的概念與價值。美國教育評價專家stufflebeam等人認為“評價最重要的意圖不是為了證明(prove),而是為了改進(improve)”。國際上著名的研究形成性評價專家black,william進步提出,形成性評價指由教師和學生共同參與,能夠收集學習信息的任務或者活動,這些反饋信息有助于改進教與學。國內有學者總結,形成性評價有利于對學習過程的指導和管理,有利于及時反饋學習信息,指導教學,有利于提高學習者的綜合素質和能力。筆者認為,形成性評價還有有利于實施多樣化的、靈活的教學手段,促進學生發(fā)揮自主性和進行研究性學習的優(yōu)勢。

(二)社會心理學課程教學評價中存在的問題。社會心理學是心理學本科專業(yè)的核心課程之一,同我國大多數(shù)本科課程的教學評價一樣,社會心理學的教學評價以終結性評價為主,如有的研究者總結社會心理學的考試特點表現(xiàn)為“閉卷多,開卷少;筆試多,口試、答辯方式少;理論考試多,技能、操作、實踐能力考察少;一次考試定論多,數(shù)次考試及綜合評價少”。結果強化了考試的“證明(prove)”功能,弱化了考試的“改進(improve)”功能,不能為教師與學生提供及時的反饋信息來改進教學活動,導致學生為考試而學習,忽視了平時的知識積累和能力的培養(yǎng),勢必造成學生“高分低能”的現(xiàn)象。

另外,社會心理學主要研究人的社會心理與社會行為,生活在不同社會文化背景中的人們在社會心理與行為方面必然存在差異,而當前的社會心理學教學內容中的主要理論都是由西方心理學家以西方人(主要是北美)為研究對象提出的,其是否適合用來理解與分析中國人的社會心理與行為是可疑的,已有許多心理學家對這方面的問題進行了探討,從而推進了本土心理學的發(fā)展。因此,作為社會心理學課程的教師就必須進行反思,當前習用的教學方法、教學手段與評價方式是否有助于學生辯證地理解教材中的內容,培養(yǎng)自己的批判精神與研究能力,發(fā)揮自己的學習與研究的自主性,促進本土心理學的發(fā)展?從這個角度出發(fā),社會心理學課程的教學改革勢在必行,而教學評價的改革是其中的重要內容,形成性評價無疑是主要的改革方向。

形成性評價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采用教師觀察、課堂討論、作業(yè)分析等多種形式,近年來教育評價的技術發(fā)展迅速,如日常表現(xiàn)評定、問題簡答、實地設計、學習檔案袋、個人展示評定等一些新的方法都得到了應用。根據(jù)社會心理學課程的教學目標,及我校的實際情況,課題組將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結合應用,以發(fā)揮兩種評價方式的各自優(yōu)勢(終結性評價實施方便,易于量化)并互補其短。

課題組在20xx-2016年度的上下兩個學期中,對20xx和20xx級的兩個自然班的社會心理學教學進行了教學評價的改革實踐。其中,形成性評價采取的手段主要有:課堂討論、課后作業(yè)、小組論文寫作與匯報,小組案例搜索分析與匯報、教師評定與學生互評。在教學過程中采用研究性教學的方式,向學生說明社會心理學研究的特征,提出問題,鼓勵學生發(fā)揮自己的創(chuàng)造力,認真觀察并研究現(xiàn)實生活中的各種現(xiàn)象以分析中國人的社會心理與行為的特征,大膽地質疑現(xiàn)有社會心理學理論的有效性。最后的成績評定中將小組與個人的成績綜合起來。終結性評價主要是采用期末測試的形式。

由于研究過程中兩個自然班班額較小,并且沒有對照組,因此無法對研究實施的效果進行量化的評價。就期末測試的成績來看,兩個班的學生與往屆的學生沒有差異,但是在教學過程中,的確可以看到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

形成性評價雖然有諸多優(yōu)勢,但是在應用過程中存在很多問題,可能會妨礙實施效果,使評價偏離了預期的目標。

“形成性評價的關鍵組成部分是幫助學生明確需要達到的學習目標與他們當前知識、理解與技能實際水平之間的差距,并引導他們采取行動縮小差距?!币虼嗽O立哪些形式與題目作為形成性評價的內容,以幫助教師和學生分別評估自己的教與學,是實施形成性評價的大難點。其次,很多研究者討論過形成性評價的效度問題,如何設計有效的評價方式,以獲得清楚一致的評價標準,提高形成性評價的效度,也需要更多的研究。第三,在國內的教學評價實踐中,形成性評價更多地成為一種考核的方式而不是發(fā)揮反饋信息的功能,背離了形成性評價的目標,這一點需要引起注意。

課題組在研究之初在所在學校部門進行了調研,結果發(fā)現(xiàn)多數(shù)教師都認為當前的終結性評價方式不是一種“好”的評價方式,但是對于要實施形成性評價又都心存顧慮,很少有人表示會馬上開始采用新的評價方式。出現(xiàn)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傳統(tǒng)的教學管理方式的限制,二是應用形成性評價需要教師大量的工作量。因此如果不能從學校相關部門獲得足夠的支持,僅憑教師個人的行為很難取得預期的效果。當然任何的改革嘗試都是有價值的,總比固守原有的方式不做任何變通要好得多。

《細菌》的教學反思與評價匯總篇十四

1.本課主要是讓學生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能概括出文章的大意,并能結合文章體會本文語言生動形象的特點,學會點評,學習如何探究文章的內涵,以及能結合文本說說自己的感受,對學生進行說得訓練。設計本節(jié)課的目的就是讓學生能結合文本來訓練他們的合作探究的一些能力。

2.本節(jié)課在時間的把握上做的還不夠好,個別環(huán)節(jié)設計的在再精細一些。點評和探究文章內涵的時候最好讓學生結合文中的句子有針對性的的評析。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您可能關注的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