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時間:2023-11-12 10:22:36
- 小編:zdfb
- 文件格式 DOC



教案是教師教學的重要參考依據,也是教學質量的重要體現(xiàn)。教案應注意評價方式,包括課堂評價和作業(yè)評價等,以及及時給予學生反饋。希望這些教案范文能夠給你帶來新的思考和啟示,激發(fā)你的教學靈感。
川教版三年級信息技術教案篇一
課題。
課時。
1
課型。
新
授課時間。
教
學
目
標【知識與技能目標】:學會網上論壇的使用,培養(yǎng)學生正確分析、處理網上信息的能力及合理使用互聯(lián)網資源的能力。【過程與方法目標】:以幫助別人解脫困境為任務,使學生的學習過程由獲得信息轉向利用信息解決問題,以及有效地與他人進行思想交流。【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創(chuàng)設情境,為學生營造自主、輕松的學習氛圍,使學生產生積極的情感體驗,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到課堂的自主學習中。培養(yǎng)學生樂于參與討論,善于幫助別人的優(yōu)良品質。教育學生遵守網絡道德,在尊重他人的同時學會保護自己。重點網上論壇的使用難點如何合理的引導學生,使之學會對網上信息進行正確的分析、判斷與處理。
教學過程一、創(chuàng)設情境,確定問題:教師給學生講故事,創(chuàng)設情境,引出成成同學由于誤會與好朋友的關系出了問題。師:成成同學現(xiàn)在非常地苦惱,由于一點小的誤會,他最好的朋友現(xiàn)在不理他了。他該怎么辦呢?這是一個難題。于是他上網,在論壇上以昵稱“成成”,發(fā)出了標題為《當朋友不理我的時候,我該怎么辦?》的帖子,在座的同學們,你們也有很長時間的上網經驗了,面對成成的困惑,大家有什么好辦法、好主意,快去幫幫他啊。二、小組協(xié)作,探究學習:(一)探究學習內容1.如何申請成為會員,擁有用戶名?2.如何瀏覽相關主題的“帖子”?3.如何回復帖子?4.如何發(fā)表新文章?(二)協(xié)作學習建議:1.小組同學先就如何幫助成成同學展開討論,擬出組內意見。2.為了使同學們的意見更有獨特性,教師可幫助學生找出各種各樣的幫助成成的途徑和方法。3.以小組為單位,在虛擬社區(qū)登錄注冊,成為合法會員。4.為加強小組間的合作和交流,各小組公布本組的用戶名昵稱。5.小組成員協(xié)商討論,針對成成的貼子進行“回復”。6.瀏覽和閱讀其他小組為成成同學回復的貼子。7.有不同意見的各小組,以“發(fā)表新文章”的方式進行交流和討論。8.最后各小組以“本節(jié)課的收獲與體會”為主題,以“發(fā)表新文章”的方式在論壇發(fā)表,進行組間交流。觀注:哪一組貼子的點擊數最高,哪一組的觀點最受歡迎!三、交流與討論:在學生協(xié)作學習過程中,教師可隨時登錄到論壇,查看學生的學習進程,并選擇出有代表性的小組,利用多媒體廣播教學網進行展示,指導和幫助各小組進行交流和討論。評價:網上的自主學習引入了競爭意識,網上論壇相關貼子的點擊數最多,表明相關小組的支持率越高。明確: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讓學生懂得幫助別人也就是幫助自己的道理。
川教版三年級信息技術教案篇二
一.教學目標:
1、了解命令串的概念;。
2、掌握抬筆命令和落筆命令的使用方法;。
3、進一步練習用logo命令畫圖;。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抬筆命令和落筆命令的作用;。
教學難點:使用logo命令畫出較復雜一些的圖畫。
三.教學準備:
在教師機上準備好教學中將會用到的logo圖形,如圖2-2、圖2-8、圖2-9、圖2-10。
四、教學過程。
教學復習引入。
復習上課學習的logo基本命令1、t:在上一課我們學會了一些logo的基本命令,大家還記得嗎?2、t:我們還用這些基本命令畫出了正方形和長方形,請同學們來說一說,畫正方形和長方形的命令是怎樣的?3、t:今天,我們要學習怎樣指揮小海龜在畫圖窗口里“寫”出漢字來。學生回答、討論。
學生回答、討論。
2、要求學生上機操作,驗證教材p11第二行的命令串是否正確。
學生操作:輸入教材p11第二行的命令串,驗證與教材圖2-1中的正方形是否一致。
“寫”連筆漢字。
1、與學生討論圖2-2中左上角的“日”字應該怎樣畫,通過討論,引導學生明白:
(1)可以不按筆順來畫;。
(2)在一條線上再重復畫線,不會影響已經畫好的線;。
(3)可以用多種方式來完成。
學生操作:用logo命令畫出圖2-2中的“日”字及另外三個任選一個漢字。
學生操作:體會抬筆命令的作用;學生操作:體會抬筆命令的作用;。
學生操作:在抬筆命令和落筆命令的幫助下,完成“做一做”1,畫出圖2-9中的后兩個漢字(“回”字和“同”字)。
學生操作:用logo命令畫出圖2-8中的圖畫。
拓展訓練1、要求已經完成圖2-8中圖畫的學生,用logo命令畫出圖2-10中的圖畫。學生操作:用logo命令畫出圖2-10中的圖畫。
小結1、小結本課內容:(1)什么叫命令串;(2)抬筆命令和落筆命令;2、小結學生學習情況,展示學生作品。部分學生展示自己用logo命令畫出的圖畫。
川教版三年級信息技術教案篇三
1.知識要求:了解或掌握第二次工業(yè)革命的成果;第二次工業(yè)革命的特點;壟斷組織的形成原因、主要形式、作用。
2.能力要求:
(1)分析和比較第一次工業(yè)革命和第二次工業(yè)革命的特點。
(2)通過對壟斷組織的形成的教學,培養(yǎng)學生初步運用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分析歷史現(xiàn)象和歷史事物的能力。
3.情感目標:使學生認識到,隨著生產的發(fā)展,生產力水平的提高,生產力的進步越來越依賴于科學技術的新發(fā)現(xiàn)?!翱茖W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在資本主義制度下,科學技術的進步和工業(yè)生產的發(fā)展,導致生產和資本的高度集中,產生了壟斷。
課時安排1課時。
重點、難點分析。
1.重點分析:本節(jié)重點是第二次工業(yè)革命的特點、壟斷組織的形成。第二次工業(yè)革命的特點,是對第二次工業(yè)革命的深層次分析,它反映了歷史事件的內在聯(lián)系,即歷史發(fā)展的規(guī)律性,這是對學生進行能力培養(yǎng)的重要方面。壟斷組織的形成,就其內容來說,它是資本主義發(fā)展過程中非常重要的轉折時期,它使現(xiàn)代意義的資本主義經濟模式基本定型,它對以后資本主義的發(fā)展乃至世界的發(fā)展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就其能力要求來說,它需要引導學生運用馬克思主義歷史唯物主義觀點進行分析,才能對這一時期的歷史現(xiàn)象形成正確的認識。
2.難點分析:本節(jié)難點是對第二次工業(yè)革命的特點的分析,學生往往只停留在教材的字面分析,難于深入理解其深層含義。
課堂教學設計。
師:19世紀中后期,資本主義制度在世界范圍內確立,極大地促進了經濟的發(fā)展,在此基礎上第二次工業(yè)革命興起。
川教版三年級信息技術教案篇四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會利用“粘貼自”的命令插入圖片。
2.能力目標:
學會利用“復制到”的命令保存圖片。
3.情感目標:
鼓勵學生與人合作、互相啟發(fā)、共同完成學習任務,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逐步提高學生利用信息技術傳遞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完成作品創(chuàng)作的能力,逐步提高學生審美能力。
教學準備。
硬件準備:多媒體教室。
軟件準備:windows98操作系統(tǒng),畫圖程序。
教學流程:
(一)進入情境。
1.將學生引入一定的問題情境,并提供必要的解決問題的工具。
2.靈活、新鮮的課堂引入是上好課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引入要有趣、能一下子抓住學生的心。比如可以設計讓學生們畫的自畫像,設計“猜猜這是誰”的環(huán)節(jié)。
3.讓學生猜猜畫面上的同學是誰。這樣,學生的情緒就被調動起來,而且,能夠很自然地引出:我們自己在畫面上多孤單呀,要是能和好朋友在一起多好!從而進入新課的學習。
(二)搭建支架,引導探索。
1.先讓學生觀察一下這幅畫,并讓學生知道繪這幅畫要用到的繪圖工具,讓學生選擇合適的工具運用。練習過程中,讓學生之間多些交流、配合。讓學生形成一個個小小組。組內同學可以相互交流、相互合作來完成。
2.在學生畫茶杯、畫書包等素材時,完成素材的同時還可以幫助學生復習關于對文件進行保存的操作。教師還可以布置如下的任務:在畫完成茶杯或面包之后,在保存的時候,體會一下保存、另存為、復制到的區(qū)別。
(三)獨立探索。
1.學生對完成任務的興趣高漲,在完成過程中,就涉及了對圖片的選定、復制、粘貼、移動、改變大小和位置等多項操作,這些都為本課的教學作了良好的鋪墊,這些方法、技巧在完成本課的任務時都用得上,而且教學非常自然、毫不生硬,前后也不重復,學生會通過若干課程的連續(xù)學習逐步發(fā)現(xiàn),自己的本領越來越大,作品越來越生動有趣。
2.同時,畫素材的過程中又把畫圖的種種工具串聯(lián)了起來,哪種工具適合完成什么樣的操作、哪種選項適合完成什么效果他們都會在實踐中更加深入的領會。
3.在完成一幅作品的時候,教師應注意與美術課融合的問題。
(四)協(xié)作學習。
1.學生與學生之間,學生與教師之間可以協(xié)商討論,教師到各小組中指導。
2.如果畫得快的學生,要求他們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繼續(xù)在圖上添加、修改,畫上一些其它相關的事物。通過這些創(chuàng)意,能無形中增長了學生的動手繪畫能力。想到什么,就能通過繪圖工具繪出什么。
(五)效果評價。
各小組拿出最好的作品,到全班同學面前評一評、比一比。
(六)小結。
恰當的課堂教學評價可以激勵學生不斷進取。教師評價應以鼓勵為主,指出不足時,應該用希望的語氣,指導學生互相評價和自我評價的時候,也應該鼓勵學生多看別人的優(yōu)點并正視自己的不足。
川教版三年級信息技術教案篇五
【課型】新授課(本班教室)。
【教學內容】。
1.分析本冊教材,明確學期計劃及學習內容。
2.什么是計算機網絡?有哪些應用?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明確本學科的學期計劃及學習內容。
2.了解計算機網絡的概念。
3.了解計算機網絡的發(fā)展。
4.知道計算機網絡的功能及分類。
※技能目標:
1.根據學期內容,確定自己操作提高的方向。
2.根據網絡概念及組成要素,知道組建網絡要做哪些事。如果身邊碰巧有這種需要,自己可以參與其中。
3.能恰當地將身邊的一些網絡進行歸類。
※情感目標:
1.激發(fā)興趣,讓自己的學習能夠有的放矢。
2.通過網絡的功能及發(fā)展,明白分享與合作對學習工作的影響。
3.科技領先是一個國家、民族決定其國際地位的重要砝碼,激勵學生要有使命感、責任感。
【教學重、難點】。
1.通過學期計劃及內容介紹,讓學生知道要學些什么,應該怎么來學。
2.組建計算機網絡的基本要素。
3.能列舉出身邊的網絡環(huán)境并恰當歸類。
【學生分析】。
對“網絡”這個詞,更多的同學會把它的概念縮小理解為“互聯(lián)網”,我們這一節(jié)課就是要讓學生了解網絡的概念,知道其功能和分類。相對于其它知識、技能,本課內容應該有90%以上的學生是在同一起跑線。
【教學過程】。
一、學期內容及計劃。
(通過引導,瀏覽目錄,明確學習內容)。
計算機是我們信息技術課上必不可少的工具,對它的使用和操作我們也相當的熟悉了??墒?,在現(xiàn)代的信息社會,分散在各處的孤立的計算機就好像一個“光桿司令”,能力是非常有限的。我想請問一下,你們有聽說過“地球村”這個名詞嗎?“地球村”就是比喻人和人之間、城市和城市之間、國家和國家之間的信息交流突破了時間、空間距離,就好像同處于一個小小的村落一樣。
二、計算機網絡。
我們處在信息社會,信息的來源也很多,我想請同學們就自己聽說的,看到的,想象的相關內容來談一談自己對計算機網絡的認識。
(學生暢談時間)。
(根據學生的回答及教師補充,板書“計算機網絡的概念”及“必備基本要素”)。
1.計算機網絡的概念。
分散的多臺計算機、終端和外部設備用通信線路互連起來,實現(xiàn)彼此間通信及計算機的軟件、硬件和數據資源的共享,這樣一個實現(xiàn)了資源共享的體系叫做計算機網絡。
(指導學生在教材相應位置標記出)。
2.必備的基本要素。
(根據概念敘述,提取這3個基本要素)。
·至少有兩臺具有獨立操作系統(tǒng)的計算機。
·通信介質分有線、無線。
·網絡協(xié)議。
我們一直在說計算機網絡怎樣讓我們的信息交流方便、快速,那么,是在什么樣的情形下,是誰以了要把計算機和計算機連接起來形成網絡呢?下面,請同學們通過快速閱讀教材p1-2頁后,四人小組歸納出各階段計算機網絡的顯著特點。
三、計算機網絡的發(fā)展歷程。
1.第一代計算機網絡(50年代――60年代)面向終端,網絡結構簡單,功能有限。
2.第二代計算機網絡(60年代末――70年代)共享系統(tǒng)的硬件、軟件和數據資源。
3.第三代計算機網絡(70年代末――80年代)網絡體系結構和網絡協(xié)議的國際標準化。
4.第四代計算機網絡(90年代至今)互連、高速、智能與更為廣泛的應用下面呢,由老師來給大家講一下網絡的分類,就我所掌握的“信息”,有些同學可就是把“計算機網絡”認為是“互聯(lián)網”喲!
四、計算機網絡的分類。
計算機網絡就是計算機與計算機相連接,根據計算機之間的距離以及網絡所覆蓋的面積不同,可以將網絡分為三類:
1.局域網(lan)。
局域網通常是為了一個單位、企業(yè)或一個相對獨立的范圍內大量存在的微機能夠相互通信,共享某些外部設備(過去高容量硬盤、激光打印機、繪圖機都是昂貴的設備)、共享數據信息和應用程序而建立的。
典型的局域網絡由一臺或多臺服務器和若干個工作站組成。
比如:計算機教室,整個校園內??都是一個局域網。
2.廣域網(wan)。
廣域網在地理上可以跨越很大的距離,連網的計算機之間的距離一般在幾萬米以上,跨省、跨國甚至跨洲。
目前,大多數局域網在應用中不是孤立的,除了與本部門的大型機系統(tǒng)互相通信,還可以與廣域網連接,網絡互連形成了更大規(guī)模的互連網。
大家通常使用的因特網(internet)就是世界上最大的廣域網。
關于因特網,想多和大家說說。80年代末期,internet才進入我國,是由中科院高能物理所接入。所以,最初,因特網在我國是高精尖的技術及高精尖的應用,非一般人所能用。直到1994年,郵電部建立了chinanet網,使因特網真正面向全國大眾。chinanet網目前由中國電信負責經營管理,并且絕大數用戶接入因特網都選擇中國電信作為isp(因特網服務供應商)。
雖然我們使用因特網的歷史比較短暫,但我們的發(fā)展速度卻是驚人的,首先是網民數,根據中國互聯(lián)網絡信息中心1月的數據統(tǒng)計表明,中國目前網民數量已達1.1億,占中國總人口的近10%,僅次于美國,居世界第二位。其次,要互聯(lián)網技術領域,我們由原來的“學徒”躋身為“師傅”。請同學們快速瀏覽一下“閱讀材料”,抖擻抖擻精神,揚眉吐氣一下!
3.城域網(man)。
基本上是一種大型的局域網(lan),它可以覆蓋一組鄰近的公司或一個城市,可以支持數據和聲音,并有可能涉及到當地的有線電視網。
時下,許多城市教育部門組建了教育城域網,進行遠程教學等。
(學生回答,教師指導、幫助,說明所事例分別體現(xiàn)或發(fā)揮了網絡哪方面的功能)。
五、計算機網絡的主要功能。
1.資源共享。
2.網絡通訊。
3.分擔負荷及協(xié)同處理。
在現(xiàn)在的社會,我們會發(fā)現(xiàn)生活中越來越離不開網絡,有了網絡,縮短了人與人的距離,加強了人與人的溝通,學會了共享,增強了合作,提高了工作效率。但是,必須要提醒我們的同學們,網絡是為了幫助我們,不管是學習還是生活,如果有一天,網絡挾持了你,讓你不能正常生活,那你就應該及早就醫(yī),及時進行心理輔導與調整,斬斷網癮,重回正軌。
【課堂小結】。
本堂課,我們一起了解了一下計算機網絡,了解了其發(fā)展歷史,知道了網絡的功能以及分類。
【課后練習】。
書上p7“探索活動”,直接填寫在書上。
要求:1.是自己親歷的最深切的感受,字數不一定多,但要真!
2.第二天由科代表收交作業(yè)!
【教學后記】。
川教版三年級信息技術教案篇六
1.下列關于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表述不準確的是(d)。
a.在國際上產生很深遠的影響b.成為處理國與國之間關系的基本準則。
c.在與印度等國家的交往中多有體現(xiàn)d.只適用于亞非拉發(fā)展中國家。
2.新年來臨之時,胡錦濤同志發(fā)表了題為《攜手建設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的新年賀詞,引起了國際社會的普遍關注。這與20世紀50年代中國提出的哪一原則的基本思想保持了一致?(c)。
a.一國兩制b.民族區(qū)域自治c.和平共處五項原則d.科教興國戰(zhàn)略。
3.周恩來首次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是在(a)。
a.1953年b.1955年c.1971年d.1972年。
4.我們“是來求同而不是來立異的”,這是周恩來說于(c)。
a.訪問印度和緬甸時b.日內瓦國際會議上。
c.萬隆會議上d.第26屆聯(lián)合國會議上。
測標(分層練習)。
閱讀分析材料:
請回答:
1、《聯(lián)合聲明》中的“戰(zhàn)爭”是指哪一場戰(zhàn)爭?給中國人民造成怎樣重大的損失?
2、日本在《聯(lián)合聲明》中表示,對過去侵華的罪行“深刻的反省”。中日建交30多年來,日本恪守《聯(lián)合聲明》的精神了嗎?請舉例說明。
課堂小結:(略)。
補標(作業(yè))。
1、20世紀70年代中國恢復在聯(lián)合國的合法權利,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b)。
a、中國奉行和平共處五項原則b、中國在解決國際事務中的作用越來越大。
c、第三世界國家的支持d、美國總統(tǒng)訪問中國,中美關系改善。
2、閱讀下列材料:
我們的會議應該求同存異。同時,會議應將這些共同的愿望和要求肯定下來。這是我們中間的主要問題。我們并不要求各人放棄自己的見解,因為這是實際的反映。但是,不應該使它妨礙我們在主要問題上達成共同協(xié)議。
請回答:
(1)這次國際會議的名稱是什么?是在什么時間什么地點召開的?
答:萬隆會議,1955年4月印度尼西亞的萬隆召開。
(2)在這次會議上周恩來提出了什么原則?
答:“求同存異”
(3)會議結果如何?這次會議反映的精神是一種什么精神,被稱作什么?
答:周恩來的發(fā)言博得與會各國代表的高度贊揚,有力推動了亞非會議取得成功。人們把這次所表現(xiàn)出來的亞非國家要求擺脫大國政治干涉、平等協(xié)商、和平共處、友好合作的精神,稱做“萬隆精神”。
川教版三年級信息技術教案篇七
師:工業(yè)革命的進行必須具備一定的條件,請同學們結合第一次工業(yè)革命的條件,從社會政治前提、市場的需要、技術的準備等方面思考。
生:(思考、回答)。
師:(歸納)19世紀中期,資產階級革命和改革后,資本主義在世界范圍內確立,為第二次工業(yè)革命提供了必要的社會政治前提條件;第一次工業(yè)革命后,資本主義世界體系初步形成,尤其是更為廣大的世界市場呼喚第二次工業(yè)革命來臨;第二次工業(yè)革命是在第一次工業(yè)革命的基礎上進行的,第一次工業(yè)革命為第二次工業(yè)革命作了物質的技術的準備。
2.主要成就。
師:1870年前后,第二次工業(yè)革命蓬勃興起??茖W技術對工業(yè)生產的巨大推動主要表現(xiàn)在四個方面,即電力的廣泛應用、內燃機和新交通工具的創(chuàng)制、新通訊手段的發(fā)明和化學工業(yè)的建立。四個方面的具體成果請同學們看表。(放投影片)。
第二次工業(yè)革命主要成果表。
類別年代內容國別。
電力1866西門子制成發(fā)電機德國。
70年代電力成為新能源。
十年代電燈、電車、放映機相繼問世。
內燃機。
交通工具七八十年代汽油內燃機德國。
80年代本茨制成汽車德國。
90年代狄塞爾制成柴油機德國。
19飛機試飛成功美國。
通訊。
手段40年代有線電報開發(fā)成功美國。
70年代貝爾發(fā)明有線電話美國。
90年代馬可尼發(fā)明無線電報意大利。
化學。
工業(yè)石油化工工業(yè)產生。
1867年諾貝爾發(fā)明炸藥瑞典。
80年代從煤炭中提取鹵、苯、人造染料。
塑料、人造纖維開始生產。
(教師概述第二次工業(yè)革命的成就,并引導學生閱讀教材上有關插圖)。
3.特點。
(投影:第一次工業(yè)革命期間的一些主要發(fā)明)。
年代內容國別發(fā)明人。
1765珍妮紡紗機英國哈格里夫斯。
1779騾機英國克隆普頓。
1785水力織布機英國卡特萊特。
1785改良蒸汽機英國瓦特。
1807輪船美國富爾頓。
1814蒸汽機車英國史蒂芬孫。
生:(議論并回答)。
生:(回答并相互補充)。
師:(小結)是因為兩次工業(yè)革命產生的原因不同,第一次工業(yè)革命期間的主要發(fā)明,都是為滿足當時的社會需要而產生的,如:英國出現(xiàn)“紗荒”,促成珍妮紡紗機的誕生;紡織部門使用機器后,對動力提出了新的要求,繼而有蒸汽機的問世。正像恩格斯所說,社會需求推動了社會生產力的進步。而第二次工業(yè)革命是以科學研究的新發(fā)現(xiàn)為先導的,19世紀科學研究在各方面都取得了新的進展,它的新發(fā)現(xiàn)在生產領域的廣泛應用,出現(xiàn)了第二次工業(yè)革命的浪潮,因而,第二次工業(yè)革命表現(xiàn)為在工業(yè)生產的各個領域幾乎同時進行。
我們教材還從第二次工業(yè)革命各項發(fā)明的產生、發(fā)生的地域范圍及其對各國的不同影響等三個方面總結了它的特點。下面我們就逐項進行分析。請一個同學讀教材總結的第一個特點。
生:(讀書)。
生:(回答,并互相糾正或補充)。
師:(小結)第一次工業(yè)革命期間科學和技術尚未真正結合,當時社會生產力水平還比較低,生產過程中的科技含量較少,因此,生產過程中革命性的創(chuàng)造,利用實踐經驗就可完成。而隨著生產的發(fā)展,生產力水平的提高,生產過程中的科技含量越來越高,再僅僅依靠實踐經驗的積累和總結來實現(xiàn)生產過程的革命性發(fā)明創(chuàng)造就不夠了,就必需以科學研究的成果作為基礎。英國人w·丹皮爾在《科學史及其與哲學和宗教的關系》一書中對這一特點進行了總結。請同學們讀一讀。(放投影)。
科學過去是躲在經驗技術的隱蔽角落辛勤工作,當它走到前面?zhèn)鬟f而且高舉火炬的時候,科學時代就可以說已經開始了。
——摘自[英]w·丹皮爾在《科學史及其與哲學和宗教的關系》。
生:(讀材料)。
師:他所說“科學時代”的含義是什么?這一觀點對不對?
生:(議論并回答)。
師:(小結)科學時代就是指科學研究“開始走到實際的應用與發(fā)明的前面,并且啟發(fā)了實際的應用和發(fā)明”。這一觀點是正確的。歷史的發(fā)展證明了這一點。此后社會生產的每一次飛躍式的進步,都是依賴于科學研究的新發(fā)現(xiàn)。所以我們說,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下面我們看教材總結的第二個特點。
生:(讀書)。
生:(回答并互相補充或糾正)。
師:(小結)在第一次工業(yè)革命發(fā)生時,只有英國具備了工業(yè)革命的基礎,即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當時,世界上只有英國完成了資產階級革命,而其他國家都還處于資本主義前的社會狀態(tài)。而第二次工業(yè)革命興起時,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資本主義制度已經確立,資本主義世界體系已初步形成,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為社會經濟的發(fā)展開辟了廣闊的前景。所以第二次工業(yè)革命幾乎同時發(fā)生在幾個先進的資本主義國家。(請學生讀教材,總結特點之三)。
生:(回答)。
師:(小結)說明了后來者居上的道理。因為后來者可以借鑒先行者的經驗,避免或少走彎路,這樣,他們就可以很快趕上或超過者。但要注意,這需要主觀、客觀條件都具備,條件具備了后來者才可以居上。
二、壟斷組織的形成。
1.產生。
生:(閱讀教材,回答問題)。
師:(小結)主要是兩個途徑,一是先進的企業(yè)擠垮、兼并落后的企業(yè),使生產和資本不斷集中,產生了壟斷組織;二是新興的工業(yè)部門需要實行大規(guī)模的集中生產,使壟斷組織應運而生。
2.主要形式。
生:(找出幾種不同的壟斷組織)。
師:(歸納、簡化)。
流通領域:卡特爾——分割市場(初級)。
辛迪加——設總辦事處協(xié)調(中級)。
生產領域:托拉斯——合股經營(高級)。
3.影響。
師:從壟斷組織產生的途徑,同學們可以分析壟斷組織的作用和影響。
生:(回答,并相互補充)。
師:(總結)首先,壟斷是在競爭中形成的。在競爭中獲勝的必然是設備先進、經營管理完善的企業(yè),而遭淘汰的必然是設備陳舊、經營管理不善的企業(yè)。設備先進、經營管理完善的企業(yè)發(fā)展成為壟斷組織,顯然有利于生產效率的提高,有利于社會的進步。其次,壟斷是新興工業(yè)部門生產的需要。第二次工業(yè)革命中出現(xiàn)的新興工業(yè),如電力工業(yè)、化工工業(yè)、石油工業(yè)和汽車工業(yè)等部門,都需要巨額投資,進行大規(guī)模生產,壟斷組織在這些部門發(fā)展的程度較高。這些資金雄厚的壟斷組織能為科學研究提供更加有利的條件,從而使其能更快取得新的成果,并加快新成果應用于生產過程中的步伐??傊瑝艛嘟M織的產生為生產力的進一步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19世紀晚期,主要資本主義國家都出現(xiàn)了壟斷組織,在這些壟斷組織內企業(yè)經營管理得到改善,產品成本大幅度降低,勞動生產率極大提高。我們可以看到,壟斷組織的出現(xiàn),實際上是在生產力發(fā)展的推動之下,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局部調整,調整適應了發(fā)展起來的生產力,反過來又進一步促進了生產力的發(fā)展。因此,19世紀末20世紀初,資本主義經濟處于高速發(fā)展時期。
我們同時還應該看到,資本家生產的目的就是為了追求利潤,控制壟斷組織的大資本家為了攫取更多的利潤,越來越多地干預國家的經濟、政治生活,資本主義國家逐漸成為壟斷組織利益的代表者。
第三,資本家建立壟斷組織的目的就是為了獨占生產和市場,國內市場顯然遠遠不能滿足需要,因此壟斷組織還跨出國界,形成國際壟斷集團,要求從經濟上瓜分世界,這促使各資本主義國家加緊了對外侵略擴張的步伐,給亞非拉人民帶來巨大的災難,同時也造成了世界的緊張局勢。
第四,列寧說:壟斷是帝國主義的主要特征,19世紀末20世紀初,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如美、德、英、法、日、俄等相繼進入帝國主義階段。
川教版三年級信息技術教案篇八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了解周恩來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史實,以及周恩來出席萬隆會議并在萬隆會議上進行外交斗爭的情況。
2、記住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具體內容和1971年中國在聯(lián)合國合法席位恢復的重大事件,認識“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提出在中國外交史上的重大作用。
引導學生在掌握中國重大外交政策的基礎上,分析外交政策中的“發(fā)展變化”與“堅持不變”的外交原則,從而培養(yǎng)學生分析觀察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通過學習了解新中國的重大外交活動,使學生認識外交工作的復雜性和重要性,培養(yǎng)學生自覺關心時政、關心國家大事的意識。
教學重點:和平共處五項原則、萬隆會議、我國在聯(lián)合國合法席位的恢復、中美建交。
教學難點:中美關系的演變、中國全方位的外交政策。
課前準備:查資料、查練習題。
教學方法:引導、講述法、講練結合、合作探究。
學習方法:閱讀、討論、合作探究、練習法。
教具設計:電腦、圖片。
您可能關注的文檔
- 家風議論文素材例子(六篇)
- 2023年觀看大國工匠年度人物心得感悟(精選11篇)
- 2023年防地震心得體會200字(精選20篇)
- 最新防災減災安全心得體會200字(優(yōu)質9篇)
- 國際消費者權益日感想(精選14篇)
- 校長對教師的評語(實用16篇)
- 義務勞動教育心得體會(通用18篇)
- 最新部編版高二語文下學期教學計劃(精選19篇)
- 2023年春之歌七年級音樂教案(優(yōu)秀11篇)
- 最新家風議論文例子(六篇)
- 學生會秘書處的職責和工作總結(專業(yè)17篇)
- 教育工作者分享故事的感悟(熱門18篇)
- 學生在大學學生會秘書處的工作總結大全(15篇)
- 行政助理的自我介紹(專業(yè)19篇)
- 職業(yè)顧問的職業(yè)發(fā)展心得(精選19篇)
- 法治興則民族興的實用心得體會(通用15篇)
- 教師在社區(qū)團委的工作總結(模板19篇)
- 教育工作者的社區(qū)團委工作總結(優(yōu)質22篇)
- 體育教練軍訓心得體會(優(yōu)秀19篇)
- 學生軍訓心得體會范文(21篇)
- 青年軍訓第二天心得(實用18篇)
- 警察慰問春節(jié)虎年家屬的慰問信(優(yōu)秀18篇)
- 家屬慰問春節(jié)虎年的慰問信(實用20篇)
- 公務員慰問春節(jié)虎年家屬的慰問信(優(yōu)質21篇)
- 植物生物學課程心得體會(專業(yè)20篇)
- 政府官員參與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的重要性(匯總23篇)
- 大學生創(chuàng)業(yè)計劃競賽范文(18篇)
- 教育工作者行政工作安排范文(15篇)
- 編輯教學秘書的工作總結(匯總17篇)
- 學校行政人員行政工作職責大全(1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