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時間:2023-11-17 21:27:58
- 小編:ZTFB
- 文件格式 DOC


解決問題的能力是一項重要的素養(yǎng),我們應(yīng)該鍛煉自己的批判性思維和創(chuàng)新能力。在總結(jié)中,要注意區(qū)分個人主觀感受和客觀事實,客觀真實地反映一段時間內(nèi)的實際情況。以下是一些總結(jié)范文的精華部分,供大家觀摩學(xué)習(xí)。
我讀季羨林散文怎么寫篇一
季羨林的學(xué)術(shù)研究,用他自己的話說是:“梵學(xué)、佛學(xué)、吐火羅文研究并舉,中國文學(xué)、比較文學(xué)、文藝理論研究齊飛”。綜合北京大學(xué)東方學(xué)系張光麟教授和令恪先生所述,季羨林的學(xué)術(shù)成就大略包括在以下8個方面:
1、印度古代語言研究。
博士論文《〈大事〉渴陀中限定動詞的變化》、《中世印度語言中語尾-am,向-o和-u的轉(zhuǎn)化》、《使用不定過去式作為確定佛典的年代與來源的標準》等論文,在當時該研究領(lǐng)域內(nèi)有開拓性貢獻。
2、佛教史研究。
他是國內(nèi)外為數(shù)很少的真正能運用原始佛典進行研究的佛教學(xué)學(xué)者,把研究印度中世語言的變化規(guī)律和研究佛教歷史結(jié)合起來,尋出主要佛教經(jīng)典的產(chǎn)生、演變、流傳過程,借以確定佛教重要派別的產(chǎn)生、流傳過程。
3、吐火羅語研究。
早期代表作《〈福力太子因緣經(jīng)〉吐火羅語諸本諸平行譯本》,為吐火羅語的語意研究開創(chuàng)了一個成功的方法,1948年起即對新疆博物館藏吐火羅劇本《彌勒會見記》進行譯釋,1980年又就70年代新疆吐魯番地區(qū)新發(fā)現(xiàn)的吐火羅語《彌勒會見記》發(fā)表研究論文多篇,打破了“吐火羅文發(fā)現(xiàn)在中國,而研究在國外”的欺人之談,并且吐火羅文在世界上僅有不到30人會翻譯的《校注前言》,是國內(nèi)數(shù)十年來西域史研究的重要成果,而完成的《糖史》更展示了古代中國、印度、波斯、阿拉伯、埃及、東南亞,以及歐、美、非三洲和這些地區(qū)文化交流的歷史畫卷,有重要的歷史和現(xiàn)實意義。
4、翻譯介紹印度文學(xué)作品及印度文學(xué)研究。
《羅摩衍那》是印度兩大古代史詩之一,2萬余頌,譯成漢語有9萬余行,季羨林經(jīng)過堅韌不拔的努力終于譯畢,是我國翻譯史上的空前盛事。
5、比較文學(xué)研究。
80年代初,首先倡導(dǎo)恢復(fù)比較文學(xué)研究,號召建立比較文學(xué)的中國學(xué)派,為我國比較文學(xué)的復(fù)興,作出了巨大貢獻。
6、東方文化研究。
從80年代后期開始,極力倡導(dǎo)東方文化研究,主編大型文化叢書《東方文化集成》,約500余集,800余冊,預(yù)計完成。
7、保存和搶救祖國古代典籍。
90年代,擔任《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傳世藏書》兩部巨型叢書的總編纂。
8、散文創(chuàng)作。
從17歲寫散文起,幾十年筆耕不輟,已有80余萬字之多,鐘敬文在慶賀季羨林88歲米壽時說:“文學(xué)的最高境界是樸素,季先生的作品就達到了這個境界。他樸素,是因為他真誠。”“我愛先生文品好,如同野老話家常?!?/p>
20世紀50年代,季羨林曾在北京大學(xué)講授語言學(xué)。一天,一個學(xué)生來向他借一本語言學(xué)方面的書籍。季羨林一下子犯了難,學(xué)生要借的這本書是極其珍貴的孤本古籍,如果在翻閱的時候稍有污損,都將是不可估量的損失。但面對學(xué)生渴求的目光,季羨林又不忍心拒絕,便對他說:“你過一個禮拜后再過來取,行嗎?”學(xué)生歡歡喜喜地走了。
一個禮拜后,學(xué)生如約來到季羨林的辦公室。當他接過季羨林遞過來的書時,感到非常意外,這根本不是一本書,而是一疊厚達幾百頁的裝訂得整整齊齊的信紙,上面密密麻麻寫滿了蠅頭小楷。季羨林歉疚地笑道:“很對不起!我沒能將原本借給你,是因為原本太珍貴了,我打算以后將它捐給國家。現(xiàn)在這本書我概不外借,我怕萬一被人損壞,以后對國家就不好交代了,我想你一定能理解我的做法。今天給你的是我的手抄本,盡管看起來有些麻煩,但基本上一字不錯、一字不落,是可以一用的……”
學(xué)生一聽,異常震驚,連連向季羨林鞠躬致謝。對于一本十幾萬字的書籍,要將它完完整整地抄錄下來,要有多大的耐心、該有多大的工作量啊!整整一個星期,季羨林日夜伏案,才完成了抄錄任務(wù)。
其實,當初學(xué)生來借書的時候,季羨林完全可以向他說清實情,當場婉言拒絕,學(xué)生也是一定能夠理解的,但季羨林卻以這樣一種出人意料的方式滿足了學(xué)生的要求,實在令人感動、感嘆!季羨林在學(xué)術(shù)上堪稱一代大師,同樣在做人處世方面也是令人崇敬的一世楷模。
我讀季羨林散文怎么寫篇二
1.《清塘荷韻》:
2.《夾竹桃》:
我特別喜歡月光下的夾竹桃。你站在它下面,花朵是一團模糊;但是香氣卻毫不含糊,濃濃烈烈地從花枝上襲了下來。它把影子投到墻上,葉影參差,花影迷離,可以引起我許多幻想。我幻想它是地圖,它居然就是地圖了。這一堆影子是亞洲,那一堆影子是非洲,中間空白的地方是大海。碰巧有幾只小蟲子爬過,這就是遠渡重洋的海輪。我幻想它是水中的荇藻,我眼前就真的展現(xiàn)出一個小池塘。夜蛾飛過映在墻上的影子就是游魚。我幻想它是一幅墨竹,我就真看到一幅畫。微風(fēng)乍起,葉影吹動,這一幅畫竟變成活畫了。
3.《緣分與命運》:
信緣分與不信緣分,對人的心情影響是不一樣的。信者勝可以做到不驕,敗可以做到不餒,決不至勝則忘乎所以,敗則怨天尤人。中國古話說:“盡人事而聽天命?!笔紫缺仨殹氨M人事”,否則餡兒餅決不會自己從天上落到你嘴里來。但又必須“聽天命”。人世間,波詭云譎,因果錯綜。只有能做到“盡人事而聽天命”,一個人才能永遠保持心情的平衡。
4.《八十述懷》:
在這一條十分漫長的路上,我走過陽關(guān)大道,也走過獨木小橋。路旁有深山大澤,也有平坡宜人;有杏花春雨,也有塞北秋風(fēng);有山重水復(fù),也有柳暗花明;有迷途知返,也有絕處逢生。路太長了,時間太長了,影子太多了,回憶太重了。我真正感覺到,我負擔不了,也忍受不了,我想擺脫掉這一切,還我一個自由自在身。
5.《神奇的絲瓜》:
上下數(shù)千年,縱橫幾萬里,從來也沒有人說過,絲瓜會有思想。我左考慮,右考慮;越考慮越糊涂。我無法同絲瓜對話,這是一個沉默的奇跡。瓜秧仿佛成了一根神秘的繩子,綠葉上照舊濃翠撲人眉宇。我站在絲瓜下面,陷入夢幻。而絲瓜則似乎心中有數(shù),無言靜觀,它怡然泰然悠然坦然,仿佛含笑面對秋陽。
6.《黃昏》:
當人們看到遠處彌漫著白茫茫的煙,樹梢上淡淡涂上了一層金黃色,一群群的'暮鴉馱著日色飛回來的時候,又仿佛有什么東西壓在他們的心頭,他們又渴望著夢的來臨。把門關(guān)上了。關(guān)在內(nèi)外的仍然是黃昏,當他們再伸頭出來找的時候,黃昏早已走了。從北冰洋跑了來,一過路,到非洲森林里去了。再到,再到哪里,誰知道呢?然而,夜來了:漫漫的漆黑的夜,閃著星光和月光的夜,浮動著暗香的夜……只是夜,長長的夜,夜永遠也不完,黃昏呢?--黃昏永遠不存在在人們的心里的。只一掠,走了,像一個春宵的輕夢。
7.《馬纓花》:
8.《人生的意義與價值》:
我相信,不管還要經(jīng)過多少艱難曲折,不管還要經(jīng)歷多少時間,人類總會越變越好的,人類大同之域決不會僅僅是一個空洞的理想。但是,想要達到這個目的,必須經(jīng)過無數(shù)代人的共同努力。有如接力賽,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一段路程要跑。又如一條鏈子,是由許多環(huán)組成的,每一環(huán)從本身來看,只不過是微不足道的一點東西;但是沒有這一點東西,鏈子就組不成。在人類社會發(fā)展的長河中,我們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任務(wù),而且是絕非可有可無的。如果說人生有意義與價值的話,其意義與價值就在這里。
我讀季羨林散文怎么寫篇三
九十八歲的.季羨林老人,帶著等身的著作,和綿綿的為人的風(fēng)格,于2009年7月11日離世。
我是今天看了新浪的年度盤點里面,關(guān)于季老的專題,寫一點緬懷季老的文字。
季羨林是誰?“未名四老”之一,“北大副校長”,“古文字學(xué)家、歷史學(xué)家、東方學(xué)家、思想家、翻譯家、佛學(xué)家、作家”。種種頭銜。還有聲音稱他為“國學(xué)大師”、“學(xué)術(shù)泰斗”、“國寶”,季老對此力辭,不予承認。
也許,稱他為文化老人,他更樂意接受。
季老生于上世紀初的1911年,經(jīng)歷了風(fēng)云變幻的二十世紀的大部分歲月。畢業(yè)于清華大學(xué)。學(xué)術(shù)方面研究古代印度語言、吐火羅語、佛教史,古代中外交流史,等等。他翻譯有印度兩大史詩之一的《羅摩衍那》,煌煌9萬余行。季老還通曉12國語言。
季老不是一個家喻戶曉的人,沒有邁克杰克遜那么多的粉絲。他是小眾的大師,研究的不是顯學(xué),甚至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絕學(xué)。但是他是一個學(xué)者。
在網(wǎng)絡(luò)的虛擬社會,名人明星的方方面面都被顯露,被觀察,被評論,被放大。有人褒揚你,也有人批評你。有人歌頌?zāi)?,也有人中傷你。但我看不到對季老說三道四的文字。即使是為長者諱,為尊者諱,為死者諱。也不能如此的徹底。這一片對季老的毫無保留的愛戴,我想是有原因的。
也許是季老的學(xué)貫中西,著作等身,也許是季老筆耕不輟、焚膏繼晷?
我所知道的,是遠遠不止這些。
季老為人清簡,一件中山裝穿了幾十年。80多歲還在燕園里騎著那輛破自行車。許多北大的學(xué)生都有回憶到季老平易近人的點點滴滴,比如幫同學(xué)看行李等等。季老凌晨4點即起,散步朗誦,嚴謹守時,生活規(guī)律而治學(xué)嚴謹。即使在動亂的十年里,依然保持自己學(xué)者的良知和操守。他的弟子錢文忠說過,該堅持的和該堅守的,他一樣也沒有丟棄。
錢文忠還講述了季老去看望前輩學(xué)者的故事。說他挺直上身坐在沙發(fā)一角,畢恭畢敬的對前輩學(xué)者說新年賀詞。語言神態(tài),恭恭敬敬。讀之,令人動容。
季老走了,留下豐厚的學(xué)術(shù)典籍留待少數(shù)學(xué)術(shù)的精英去學(xué)習(xí)、鉆研,發(fā)揚光大。留下豐厚的散文作品,給文學(xué)愛好者、給大眾欣賞、品讀,讓我們深入他的內(nèi)心,他的思考,他經(jīng)歷的二十世紀的往昔歲月,他對后來者的諄諄期盼,深深囑托。
還有,我們緬懷季老,一方面是學(xué)習(xí)他留下的著作,更重要是學(xué)習(xí)他的做人。他是學(xué)術(shù)的大師,散文創(chuàng)作的大師,更是做人的大師。
清華園有你這個學(xué)子,幸甚!北大有你這個老師,幸甚!吾輩有你這個榜樣,幸甚!中國有你這樣淡泊而熱情的學(xué)者,幸甚!
在如今喧囂浮躁的年代,還有多少人本著良心寫誠實的文字?突然很想看看季老“句句真言”的《牛棚雜憶》。
我讀季羨林散文怎么寫篇四
樓前有清塘數(shù)畝。記得三十多年前初搬來時,池塘里好像是有荷花的,我的記憶里還殘留著一些綠葉紅花的碎影。后來時移事遷,歲月流逝,池塘里卻變得“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再也不見什么荷花了。
我腦袋里保留的舊的思想意識頗多,每一次望到空蕩蕩的池塘,總覺得好像缺點什么。這不符合我的審美觀念。有池塘就應(yīng)當有點綠的東西,哪怕是蘆葦呢,也比什么都沒有強。最好的最理想的當然是荷花。中國舊的詩文中,描寫荷花的簡直是太多太多了。周敦頤的《愛蓮說》讀書人不明白的恐怕是絕無僅有的。他那一句有名的“香遠益清”是膾炙人口的。幾乎可以說,中國沒有人不愛荷花的??晌覀儤乔俺靥林歇毆毴鄙俸苫?。每次看到或想到,總覺得是一塊心病。
有人從湖北來,帶來了洪湖的幾顆蓮子,外殼呈黑色,極硬。據(jù)說,如果埋在淤泥中,能夠千年不爛。因此,我用鐵錘在蓮子上砸開了一條縫,讓蓮芽能夠破殼而出,不至永遠埋在泥中。這都是一些主觀的愿望,蓮芽能不能夠出,都是極大的未知數(shù)。反正我總算是盡了人事,把五六顆敲破的蓮子投入池塘中,下面就是聽天命了。
這樣一來,我每天就多了一件工作:到池塘邊上去看上幾次。心里總是希望,忽然有一天,“小荷才露尖尖角”,有翠綠的蓮葉長出水面??墒?,事與愿違,投下去的第一年,一直到秋涼落葉,水面上也沒有出現(xiàn)什么東西。經(jīng)過了寂寞的冬天,到了第二年,春水盈塘,綠柳垂絲,一片旖旎的風(fēng)光??墒?,我翹盼的水面上卻仍然沒有露出什么荷葉。此時我已經(jīng)完全灰了心,以為那幾顆湖北帶來的硬殼蓮子,由于人力無法解釋的原因,大概不會再有長出荷花的希望了。我的目光無法把荷葉從淤泥中吸出。
但是,到了第三年,卻忽然出了奇跡。有一天,我忽然發(fā)現(xiàn),在我投蓮子的地方長出了幾個圓圓的綠葉,雖然顏色極惹人喜愛;但是卻細弱單薄,可憐兮兮地平臥在水面上,像水浮蓮的葉子一樣。而且最初只長出了五六個葉片。我總嫌這有點太少,總希望多長出幾片來。于是,我盼星星,盼月亮,天天到池塘邊上去觀望。有校外的農(nóng)民來撈水草,我總請求他們手下留情,不要碰斷葉片。但是經(jīng)過了漫漫的長夏,凄清的秋天又降臨人間,池塘里浮動的仍然只是孤零零的那五六個葉片。對我來說,這又是一個雖微有希望但究竟仍令人灰心的一年。
真正的奇跡出現(xiàn)在第四年上。嚴冬一過,池塘里又溢滿了春水。到了一般荷花長葉的時候,在去年飄浮著五六個葉片的地方,一夜之間,突然長出了一大片綠葉,而且看來荷花在嚴冬的冰下并沒有停止行動,因為在離開原有五六個葉片的那塊基地比較遠的池塘中心,也長出了葉片。葉片擴張的速度,擴張范圍的擴大,都是驚人地快。幾天之內(nèi),池塘內(nèi)不小一部分,已經(jīng)全為綠葉所覆蓋。而且原來平臥在水面上的像是水浮蓮一樣的葉片,不明白是從哪里聚集來了力量,有一些竟然躍出了水面,長成了亭亭的荷葉。原來我心中還遲遲疑疑,怕池中長的是水浮蓮,而不是真正的荷花。這樣一來,我心中的疑云一掃而光:池塘中生長的真正是洪湖蓮花的子孫了。我心中狂喜,這幾年總算是沒有白等。
天地萌生萬物,對包括人在內(nèi)的動植物等有生命的東西,總是賦予一種極其驚人的求生存的力量和極其驚人的擴展蔓延的力量,這種力量大到無法抗御。只要你肯費力來觀摩一下,就必然會承認這一點?,F(xiàn)在擺在我面前的就是我樓前池塘里的荷花。自從幾個勇敢的葉片躍出水面以后,許多葉片接踵而至。一夜之間,就出來了幾十枝,而且迅速地擴散、蔓延。不到十幾天的工夫,荷葉已經(jīng)蔓延得遮蔽了半個池塘。從我撒種的地方出發(fā),向東西南北四面擴展。我無法明白,荷花是怎樣在深水中淤泥里走動。反正從露出水面荷葉來看,每天至少要走半尺的距離,才能形成眼前這個局面。
晚上,我們一家人也常常坐在塘邊石頭上納涼。有一夜,天空中的月亮又明又亮,把一片銀光灑在荷花上。我忽聽卜通一聲。是我的小白波斯貓毛毛撲入水中,它大概是認為水中有白玉盤,想撲上去抓住。它一入水,大概就覺得不對頭,連忙矯捷地回到岸上,把月亮的倒影打得支離破碎,好久才恢復(fù)了原形。
今年夏天,天氣異常悶熱,而荷花則開得特歡。綠蓋擎天,紅花映日,把一個不算小的池塘塞得滿而又滿,幾乎連水面都看不到了。一個喜愛荷花的鄰居,天天興致勃勃地數(shù)荷花的朵數(shù)。今天告訴我,有四五百朵;明天又告訴我,有六七百朵。但是,我雖然明白他為人細致,卻不相信他真能數(shù)出確實的朵數(shù)。在荷葉底下,石頭縫里,旮旮旯旯,不知還隱藏著多少骨朵兒,都是在岸邊難以看到的。粗略估計,今年大概開了將近一千朵。真可以算是洋洋大觀了。
連日來,天氣突然變寒。好像是一下子從夏天轉(zhuǎn)入秋天。池塘里的荷葉雖然仍然是綠油一片,但是看來變成殘荷之日也不會太遠了。再過一兩個月,池水一結(jié)冰,連殘荷也將消逝得無影無蹤。那時荷花大概會在冰下冬眠,做著春天的夢。它們的夢一定能夠圓的?!凹热欢斓搅?,春天還會遠嗎?”
我為我的“季荷”祝福。
我讀季羨林散文怎么寫篇五
黑子來到我家時,我16歲。
黑子是一條中華田園犬,俗稱土狗。這類狗并無哈士奇、金毛等那些貴族犬名貴的血統(tǒng)和高昂的價格,在華夏這廣闊的田野里,他們是土生土長的品種,生命力強大,好養(yǎng)活,愛護主人,擔任看家護院工作的忠誠動物。我表妹是自做主張將黑子帶來我家的。其實,算來表妹扎根我家的年歲遠比這條被遺棄的土狗來的時間悠久。
尚在年幼的我,從未有過任何養(yǎng)育過家庭動物的經(jīng)歷,黑子作為一只具有攻擊性的物種使我天然生長出一種恐懼和厭惡情緒。我從不靠近它,也不撫摸它,更不會對它那凄慘身世產(chǎn)生憐憫之心,當然偶爾我也會扔下點吃食給它。它熱情迎接我,用那濕漉漉的舌頭舔我的手,或是跳起來撲打我的舉動,我都在恐懼感中躲閃并加深對它的厭惡。到今天,對它成長期的忽視,我已然無法回憶起幼時它的模樣。
我表妹與我待狼的態(tài)度是截然不同的。她因哭聲震動天地,能在幾座大山中悠長回響,被屋后胡子花白的老人起了個綽號――狼。這位老人總是跟我們說起解放前這一帶成群出沒傷人害畜的狼,而表妹那哭聲像極了他年久記憶中的狼聲。也許記憶這東西,也會年久失修的,若是不整理,怕久了自己也會模糊。我始終無法將哭聲和狼嚎聯(lián)系起來,因此也無法理解他為何會認為表妹的哭聲讓他想起了狼聲。我表妹是因此記恨上了他,直到今天,若有人叫她狼,她也能立馬黑了本來已經(jīng)像黑磚的臉。她這只寄居我家的“狼”,偶然在水渠旁遇到了正瑟瑟發(fā)抖的黑子,于是將她手中那實在不堪下咽的'饅頭扔了下去,此狗不僅狼吞虎咽的吞下了這饅頭,也從此認準表妹為她終身的主人,搖著那細細弱弱的尾巴跟著她來到了我家。從此,它在我家扎根了,這一扎就到了它老到已經(jīng)啃不動骨頭了。
黑子到我家,起初是受盡嫌棄的。我那年邁的祖父母并不打算養(yǎng)一只耗費糧食的狗來看家,他們覺著養(yǎng)一只能吃的狗還不如養(yǎng)只會撒嬌還能捉耗子的貓劃算。我那愛干凈的嬸子,看見黑子就拿起棍子揮舞著。親戚們看見黑子,也覺得它有礙視線,總是大聲吼它。只有表妹,在一片反對和不待見的氛圍中,毅然和黑子做起了玩伴。她帶它去河里洗澡,用洗發(fā)水幫它清潔毛發(fā),檢查它厚厚黑毛里有無虱子,總在無人注意時偷來大塊豬肉扔給它吃。她被嬸子那不中聽的言語含沙射影后,被自己外公外婆嚷嚷著滾回家去后,在表姐我那倨傲的神情下,常抱著臟兮兮的黑子眼淚混著鼻涕直流而下。她與黑子,成了我家最暗淡無光角落里的寄居者。
后來,黑子生了場重病,奄奄一息。鄉(xiāng)村是沒人給狗請醫(yī)問藥的,黑子也只有自生自滅的命運,何況它本不受待見的處境。它被爺爺用蛇皮口袋捆起來扔到了大河旁邊,我們也都當它不存在過。只有表妹,哭著嚷著,鬼哭狼嚎。幾天后,黑子竟然又回來了。它也許靠著狗的靈性找回了家。表妹把它安置在離家不遠的一個陰溝里,時不時送上一點吃食,里面摻著自己治療燙傷的消炎藥。一個多月后,起死回生的黑子又回到了家里。這一回,大家紛紛議論:“看著都不行了,居然還能活過來,怕是有神靈幫助它,狗是有靈性的?!鄙窳ο嘀恼f法讓黑子地位來了大翻身,它終于得到了主人正眼相看。而表妹,還是如一只孤獨的狼,靜靜在角落里對著黑子自言自語。
時間總是最強大的力量,黑子在我家已經(jīng)住下了近十個年頭,喜歡它討厭它的人都漸漸習(xí)慣了它的存在,也都不再橫眉冷眼對它。我,這個不喜歡狗的人,也在黑子的溫順和忠良性情里,接受了它,并愛上它。我會樂于接受那溫潤的舔拭,那熱情過度地迎接,而每回離開家,也只有黑子默默無語地送別我。表妹漸漸成長為一個冷漠叛逆的姑娘,缺失的愛使她倔強地選擇對抗的方式來控訴不平遭遇。黑子是條天生忠誠的狗,它無語靜默,不能如表妹一樣,唯有那身已經(jīng)黑中見白的毛,見證它艱難歲月里苦難的歷程。
老狗黑子,已經(jīng)于這一年五月的一天安詳離世。
我讀季羨林散文怎么寫篇六
“為”,就是“做”。應(yīng)該做的事,必須去做,這就是“有為”。不應(yīng)該做的事必不能做,這就是“有不為”。
在這里,關(guān)鍵是“應(yīng)該”二字。什么叫“應(yīng)該”呢?這有點像仁義的“義”字。韓愈給“義”字下的定義是“行而宜之之謂義”。“義”就是“宜”,而“宜”就是“合適”,也就是“應(yīng)該”,但問題仍然沒有解決。要想從哲學(xué)上,從倫理學(xué)上,說清楚這個問題,恐怕要寫上一篇長篇論文,甚至一部大書。我沒有這個能力,也認為根本無此必要。此時我覺得,只要訴諸一般人都能夠有的良知良能,就能分辨清是非善惡了,就能知道什么事應(yīng)該做,什么事不應(yīng)該做了。
中國古人說:“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可見善惡是有大小之別的,應(yīng)該不應(yīng)該也是有大小之別的,并不是都在一個水平上。什么叫大,什么叫小呢?這里也用不著煩瑣的論證,只須動一動腦筋,睜開眼睛看一看社會,也就夠了。
至于大善大惡,目前社會中也可以看到,但在歷史上卻看得更清楚。比如宋代的文天祥。他為元軍所虜。如果他想活下去,屈膝投敵就行了,不但能活,而且還能有大官做,最多是在身后被列入“貳臣傳”,“身后是非誰管得”,此時管那么多干嗎呀。然而他卻高賦《正氣歌》,從容就義,留下英名萬古傳,至今還在激勵著我們?nèi)珖嗣竦膼蹏鵁崆椤?/p>
通過上面舉的一個小惡的例子和一個大善的例子,我們大概對大小善和大小惡能夠得到一個籠統(tǒng)的概念了。凡是對國家有利,對人民有利,對人類發(fā)展前途有利的事情就是大善,反之就是大惡。凡是對處理人際關(guān)系有利,對保持社會安定團結(jié)有利的事情可以稱之為小善,反之就是小惡。大小之間有時難以區(qū)別,這只不過是一個大體的輪廓而已。
大小善和大小惡有時候是有聯(lián)系的。俗話說:“千里之堤,潰于蟻穴?!贝藭r拿眼前常常提到的貪污行為而論,往往是先貪污少量的財物,心里還有點打鼓。但是,一旦得逞,嘗到甜頭,又沒被人發(fā)現(xiàn),于是膽子越來越大,貪污的數(shù)量也越來越多,此時終至于一發(fā)而不可收拾,最后受到法律的制裁,悔之晚矣。也有個別的識時務(wù)者,迷途知返,就是所謂浪子回頭者,然而難矣哉!
我的希望很簡單,我希望每個人都能有為有不為。一旦“為”錯了,就毅然回頭。
我讀季羨林散文怎么寫篇七
代溝自古以來就存在的。然而,根據(jù)我個人的感覺,好像是“自古已然,于今為烈”。
倘若有人要問:“你對代溝抱什么態(tài)度呢?”答曰:“堅決擁護,竭誠贊美!”
總之,代溝是不可避免的,而且是十分必要的。它標志著變化,它標志著進步,它標志著社會演化,它標志著人類前進。不管你是否愿意,它總是要存在的,過去存在,現(xiàn)在存在,將來也還要存在。
因此,我贊美代溝,用滿腔熱忱來贊美代溝。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我讀季羨林散文怎么寫篇八
原文:
早晨,當殘夢從枕邊飛去的時候,他們醒轉(zhuǎn)來,開始去走一天的路。他們走著,走著,走到正午,路陡然轉(zhuǎn)了下去。仿佛只一溜,就溜到一天的末尾,當他們看到遠處彌漫著白茫茫的煙,樹梢上淡淡涂上了一層金黃色,一群群的暮鴉馱著日色飛回來的時候,仿佛有什么東西輕輕地壓在他們的心頭。他們知道:夜來了。他們渴望著靜息,渴望著夢的來臨。不久,薄冥的夜色糊了他們的眼,也糊了他們的心。他們在低隘的小屋里忙亂著,把黃昏關(guān)在門外,倘若有人問:你看到黃昏了沒有?黃昏真美啊,他們卻茫然了。
他們怎能不茫然呢?當他們再從屋里探出頭來尋找黃昏的時候,黃昏早隨了白茫茫的煙的消失,樹梢上金色的消失,鴉背上日色的消失而消失了。只剩下朦朧的夜。這黃昏,像一個春宵的輕夢,不知在什么時候漫了來,在他們心上一掠,又不知在什么時候去了。
然而,蛻化出來了,卻又擴散開去。漫過了大平原,大草原,留下了一層陰影;漫過了大森林,留下了一片陰郁的黑暗,漫過了小溪,把深灰色的暮色融入琮的水聲里,水面在闃靜里透著微明;漫過了山頂,留給它們星的光和月的光;漫過了小村,留下了蒼茫的暮煙……給每個墻角扯下了一片,給每個蜘蛛網(wǎng)網(wǎng)住了一把。以后,又漫過了寂寞的沙漠,來到我們的國土里。我能想像:倘若我迎著黃昏站在沙漠里,我一定能看著黃昏從遼遠的天邊上跑了來,像——像什么呢?是不是應(yīng)當像一陣灰蒙的白霧?或者像一片擴散的云影?跑了來,仍然只是留下一片陰影,又跑了去,來到我們的'國土里,隨了彌漫在遠處的白茫茫的煙,隨了樹梢上的淡淡的金黃色。也隨了暮鴉背上的日色,輕輕地落在人們的心頭,又被人們關(guān)在門外了。
但是,在門外,它卻不管人們關(guān)心不關(guān)心,寂寞地,冷落地,替他們安排好了一個幻變的又充滿了詩意的童話般的世界,朦朧微明,正像反射在鏡子里的影子,它給一切東西涂上銀灰的夢的色彩。牛乳色的空氣仿佛真牛乳似的凝結(jié)起來,但似乎又在軟軟地黏黏地濃濃地流動。它帶來了闃靜,你聽:一切靜靜的,像下著大雪的中夜。但是死寂嗎?卻并不,再比現(xiàn)在沉默一點,也會變成墳?zāi)拱愕厮兰?。仿佛一點也不多,一點也不少,幽美的輕適的闃靜軟軟地黏黏地濃濃地壓在人們的心頭,灰的天空像一張薄幕;樹木,房屋,煙紋,云縷,都像一張張的剪影,靜靜地貼在這幕上。這里,那里,點綴著晚霞的紫曛和小星的冷光。黃昏真像一首詩,一支歌,一篇童話;像一片月明樓上傳來的悠揚的笛聲,一聲繚繞在長空里亮唳的鶴鳴;像陳了幾十年的紹酒;像一切美到說不出來的東西。說不出來,只能去看;看之不足,只能意會;意會之不足,只能贊嘆。——然而卻終于給人們關(guān)在門外了。
但是寂寞也延長不多久。黃昏仍然要走的。李商隱的詩說:“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痹娙瞬徽畤@黃昏的不能久留嗎?它也真的不能久留,一瞬眼,這黃昏,像一個輕夢,只在人們心上一掠,留下黑暗的夜,帶著它的寂寞走了。
走了,真的走了?,F(xiàn)在再讓我問:黃昏走到哪里去了呢?這我不比知道它從哪里來的更清楚。我也不能抓住黃昏的尾巴,問它到底。但是,推想起來,從北方來的應(yīng)該到南方去的罷。誰說不是到南方去的呢?我看到它怎樣走的了。——漫過了南墻;漫過了南邊那座小山,那片樹林;漫過了美麗的南國。一直到遼曠的非洲。非洲有聳峭的峻嶺;嶺上有深邃的永古蒼暗的大森林。再想下去,森林里有老虎。老虎?黃昏來了,在白天里只呈露著淡綠的暗光的眼睛該亮起來了罷。像不像兩盞燈呢?森林里還該有莽蒼葳蕤的野草,比人高。草里有獅子,有大蚊子,有大蜘蛛,也該有蝙蝠,比平常的蝙蝠大。夕陽的余暉從樹葉的稀薄處,透過了架在樹枝上的蜘蛛網(wǎng),漏了進來,一條條燦爛的金光,照耀得全林子里都發(fā)著棕紅色,合了草底下毒蛇吐出來的毒氣,幻成五色絢爛的彩霧。也該有螢火蟲罷?,F(xiàn)在一閃一閃地亮起來了,也該有花,但似乎不應(yīng)該是夜來香或晚香玉。是什么呢?是一切毒艷的惡之花。在毒氣里,不只應(yīng)該產(chǎn)生惡之花嗎?這花的香慢慢融入棕紅色的空氣里,融入絢爛的彩霧里。攪亂成一團,滾成一團暖烘烘的熱氣。然而,不久這熱氣就給微明的夜色消溶了。只剩一閃一閃的螢火蟲,現(xiàn)在漸漸地更亮了。老虎的眼睛更像兩盞燈了,在靜默里瞅著暗灰的天空里才露面的星星。
然而,在這里,黃昏仍然要走的。再走到哪里去呢?這卻真的沒人知道了。——隨了淡白的稀疏的冷月的清光爬上暗沉沉的天空里去嗎?隨了眨著眼的小星爬上了天河嗎?壓在蝙蝠的翅膀上鉆進了屋檐嗎?隨了西天的暈紅消溶在遠山的后面嗎?這又有誰能明白地知道呢?我們知道的,只是:它走了,帶了它的寂寞和美麗走了,像一絲微,像一個春宵的輕夢。
走了。——現(xiàn)在,現(xiàn)在我再有什么可問呢?等候明天嗎?明天來了,又明天,又明天。當人們看到遠處彌漫著白茫茫的煙,樹梢上淡淡涂上了一層金黃色,一群群的暮鴉馱著日色飛回來的時候,又仿佛有什么東西壓在他們的心頭,他們又渴望著夢的來臨。把門關(guān)上了。關(guān)在門外的仍然是黃昏,當他們再伸頭出來找的時候,黃昏早已走了。從北冰洋跑了來,一過路,到非洲森林里去了。再到,再到哪里,誰知道呢?然而,夜來了:漫漫的漆黑的夜,閃著星光和月光的夜,浮動著暗香的夜……只是夜,長長的夜,夜永遠也不完,黃昏呢?——黃昏永遠不存在在人們的心里的。只一掠,走了,像一個春宵的輕夢。
鑒賞:
黃昏是一個時間概念,是白天與黑夜的過渡,是黑暗的序幕、漫漫長夜的起點。但在季先生的筆下,黃昏卻是神秘的,是平凡無奇的,“只要人們能多活下去一天,在這一天的末尾,他們便有個黃昏?!秉S昏天天與人們打著交道;然而,它卻是十分美麗迷人的:“黃昏真像一首詩,一支歌,一篇童話;……像一切美到說不出來的東西,說不出來,只能去看;看之不足,只能意會;意會之不足,只能贊嘆。——然而卻終于給人們關(guān)在門外了。”可嘆人們?yōu)楹尾荒馨l(fā)現(xiàn)它的美呢?我們不就正好是將美麗的黃昏關(guān)在門外的那些人嗎?黃昏天天與自己擦肩而過,卻無法發(fā)現(xiàn)它的美麗之所在。還是羅丹說得好:“生活并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鄙钪腥藗?yōu)楹慰偸侨鄙龠@雙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呢?也許這正是作家區(qū)別于一般人的地方吧!
“主觀之詩人,不必多閱世,閱世愈淺,則性情愈真?!苯栌猛鯂S的話來形容季先生的散文是再恰當不過了,閱世淺,性情真也許是季老散文動人心靈的原因之所在。初讀《黃昏》,你會覺得文章與其他寫黃昏的散文無別樣之感;但細細品讀,你會發(fā)現(xiàn),其實它極具條理性。文章按邏輯順序行文,銜接流暢,一氣呵成,讀者在讀后便有一種說不出的熨貼之感。文章開篇用“有幾個人覺到黃昏的存在呢?”的問句引出話題;通過第3,8段的自然過渡和銜接,一卷黃昏來去圖便悄然展示在讀者面前;最后一段再次理清文章的線索,認真讀完這一段,你便會對文章結(jié)構(gòu)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從而產(chǎn)生意猶未盡的感覺。這真所謂“形散而神不散”之典范也。
文章著重描寫了黃昏來和去的情形。作者發(fā)展了他超凡的想象,運用紛繁的景象編織了一幅疏密有致,清幽寂靜的黃昏圖,類似于意識流的寫作手法;因此,我們沿著作者思維的軌跡,遨游在瑰麗想象的海洋,感受其語言的馨香,有一種無法言表的愉悅感。我同意有人的評價,說季先生老年的散文是以大樸無華為其追求的,但是并不意味著季先生不會華彩鋪陳。他的早期散文,描寫風(fēng)物,其色彩之濃艷,章句之煒華,幾乎令人懷疑他就是印象派大師莫奈之流,以《黃昏》一篇為其代表;如果用“笛之悠揚、鶴之嘹唳、酒之醇芳”,都無法描述季先生對黃昏的感受,這是一曲精彩的《黃昏頌》,或許只有斯特勞斯的音樂可以和它比美。對于文章的寫作手法我不想多說,大家都知道文章運用了比喻,通感,頂真等多種手法將黃昏描寫的生動而逼真。
文章中多次出現(xiàn)“白茫茫的煙,樹梢上淡淡涂了一層金黃色,一群群的暮鴉馱著的日色”這些意象在生活中是很常見的,作者正是想要用這些生活中常見的意象來喚起讀者心理的共鳴,事實上,他做到了。而“夜來了,慢慢的漆黑的夜,閃著星光和日光的夜,流動著暗香的夜——只是夜,長長的夜,夜永遠也不完,黃昏呢?——黃昏永遠不存在人們的心里的。只一掠,走了,像一個春宵的輕夢?!边@段黑夜與黃昏的對比,你是否意識到作者分析的精辟呢?文中還有許多類似的地方,你不妨拈來幾處自己細細地品味品味吧!
我讀季羨林散文怎么寫篇九
很長時間沒有靜下心來認真去讀一本書,現(xiàn)在正值寒假,抽出時間讀了《季羨林散文集》一書。季羨林先生是我國當代學(xué)界泰斗、國學(xué)大師,他學(xué)貫中西,一生筆耕不輟,是世人楷模。該散文集收集了季老先生80年散文之一部分,從處女作開始一直到新作《悼巴老》,按年代順序排列。細細閱讀,可略見其創(chuàng)作的線索和思想、生活、情感世界的歷史變遷,顯示“世紀老人”的風(fēng)范,表現(xiàn)其高尚的精神世界。季先生身處校園、情系世界,他的社會活動、足跡遍世界,個人生活方面既出入人民大會堂,又住過“牛棚”,基于豐富的閱歷,智慧老人散文中的許多內(nèi)容,絲絲淡泊中放出智慧的光芒,對于后來人,這是最好的、最活的歷史。讀他的散文是一種享受,開懷釋卷,典雅清麗的文字拂面而來,純樸而不乏味,情濃而不矯作,莊重而不板滯,典雅而不雕琢。
首先,季先生散文的風(fēng)格更是平實、誠摯,是不屈不隱的本色寫作,讀其文,可見其人。文章平白淺近,沒有華麗的詞藻。但文章處處閃現(xiàn)其真情、真實、真摯、真切,這是季先生散文的第二個特點。如季老寫于1991年的散文《八十抒懷》,讀后為之動容,他寫道:“十年浩劫后,我成了陶淵明的志同道合者,他的一首詩我很欣賞:縱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懼……我一定要做一些對別人有益的事,絕不想成為行尸走肉”。這就是一任愛國老人的心聲。又如在《悼巴老》一文中寫道:“……在學(xué)習(xí)你的作品時,有一個人絕不會掉隊,這就是九十五歲的季羨林”。這是季老寫于的散文片斷,展現(xiàn)了一種知識分子孜孜以求的風(fēng)骨。
季先生散文的第三個特點,是一種中國真正知識分子正直和責任的自然流露。如季老在文章中寫道:“我爬格子爬出來的東西不見得都是精金碎玉,都是甘露吃了能讓人升天成仙。但是其中沒有毒藥,決沒有假冒偽劣的東西,讀了以后至少能讓人獲得點享受,能讓人愛國、愛鄉(xiāng)、愛人類、愛自然、愛兒童,愛一切美好的東西??傊痪湓?,能讓人在精神境界中有所收益……”字字句句表現(xiàn)了對國家、對民族的責任和潛心探索社會和人類未知的精神。
一卷書在手,讓我走近季老,領(lǐng)悟季老的人生感悟和處世風(fēng)格,收獲頗多。
我讀季羨林散文怎么寫篇十
夾竹桃不是名貴的花,也不是最美麗的花;但是,對我說來,她卻是最值得留戀最值得回憶的花。
不知道由于什么緣故,也不知道從什么時候起,在我故鄉(xiāng)的那個城市里,幾乎家家都種上幾盆夾竹桃,而且都擺在大門內(nèi)影壁墻下,正對著大門口??腿艘蛔哌M大門,撲鼻的是一陣幽香,入目的是綠蠟似的葉子和紅霞或白雪似的花朵,立刻就感覺到仿佛走進自己的家門口,大有賓至如歸之感了。
我們家大門內(nèi)也有兩盆,一盆是紅色的,一盆是白色的。我小的時候,天天都要從這下面走出走進。紅色的花朵讓我想到火,白色的花朵讓我想到雪?;鹋c雪是不相容的;但是,這兩盆花卻融洽地開在一起,宛如火上有雪,或雪上有火。我顧而樂之,小小的心靈里覺得十分奇妙,十分有趣。
只有一墻之隔,轉(zhuǎn)過影壁,就是院子。我們家里一向是喜歡花的;雖然沒有什么非常名貴的花,但是常見的花卻是應(yīng)有盡有。每年春天,迎春花首先開出黃色的小花,報告春的消息。以后接著來的是桃花、杏花、海棠、榆葉梅、丁香等等,院子里開得花團錦簇。到了夏天,更是滿院葳蕤。鳳仙花、石竹花、雞冠花、五色梅、江西臘等等,五彩繽紛,美不勝收。夜來香的香氣熏透了整個的夏夜的庭院,是我什么時候也不會忘記的。一到秋天,玉簪花帶來凄清的寒意,菊花報告花事的結(jié)束??傊?,一年三季,花開花落,沒有間歇;情景雖美,變化亦多。
但是夾竹桃的妙處還不止于此。我特別喜歡月光下的夾竹桃。你站在它下面,花朵是一團模糊;但是香氣卻毫不含糊,濃濃烈烈地從花枝上襲了下來。它把影子投到墻上,葉影參差,花影迷離,可以引起我許多幻想。我幻想它是地圖,它居然就是地圖了。這一堆影子是亞洲,那一堆影子是非洲,中間空白的地方是大海。碰巧有幾只小蟲子爬過,這就是遠渡重洋的海輪。我幻想它是水中的荇藻,我眼前就真的展現(xiàn)出一個小池塘。夜蛾飛過映在墻上的影子就是游魚。我幻想它是一幅墨竹,我就真看到一幅畫。微風(fēng)乍起,葉影吹動,這一幅畫竟變成活畫了。有這樣的韌性,能這樣引起我的幻想,我愛上了夾竹桃。
好多好多年,我就在這樣的夾竹桃下面走出走進。最初我的個兒矮,必須仰頭才能看到花朵。后來,我逐漸長高了,夾竹桃在我眼中也就逐漸矮了起來。等到我眼睛平視就可以看到花的時候,我離開了家。
我離開了家,過了許多年,走過許多地方。我曾在不同的地方看到過夾竹桃,但是都沒有留下深刻的印象。
兩年前,我訪問了緬甸。在仰光開過幾天會以后,緬甸的許多朋友們熱情地陪我們到緬甸北部古都蒲甘去游覽。這地方以佛塔著名,有“萬塔之城”的稱號。據(jù)說,當年確有萬塔。到了今天,數(shù)目雖然沒有那樣多了,但是,縱目四望,嶙嶙峋峋,群塔簇天,一個個從地里涌出,宛如陽朔群山,又像是云南的石林,用“雨后春筍”這一句老話,差堪比擬。雖然花草樹木都還是綠的,但是時令究竟是冬天了,一片蕭瑟荒寒氣象。
然而就在這地方,在我們住的大樓前,我卻意外地發(fā)現(xiàn)了老朋友夾竹桃。一株株都跟一層樓差不多高,以至我最初竟沒有認出它們來?;ㄉ葒鴥?nèi)的要多,除了紅色的和白色的以外,記得還有黃色的。葉子比我以前看到的更綠得像綠蠟,花朵開在高高的枝頭,更像片片的紅霞、團團的白雪、朵朵的黃云。蒼郁繁茂,濃翠逼人,同荒寒的古城形成了強烈的對比。
我每天就在這樣的夾竹桃下走出走進。晚上同緬甸朋友們在樓上憑欄閑眺,暢談各種各樣的問題,談蒲甘的歷史,談中緬文化的交流,談中緬兩國人民的胞波的友誼。在這時候,遠處的古塔漸漸隱入暮靄中,近處的幾個古塔上卻給電燈照得通明,望之如靈山幻境。我伸手到欄外,就可以抓到夾竹桃的頂枝?;ㄏ阋惨魂囈魂嚨貜南旅骘h上樓來,仿佛把中緬友誼熏得更加芬芳。
就這樣,在對于夾竹桃的婉美動人的回憶里,又涂上了一層絢爛奪目的中緬人民友誼的色彩。我從此更愛夾竹桃。
我讀季羨林散文怎么寫篇十一
曾經(jīng)有很長的一段時間,我孤零零一個人住在一個很深的大院子里。從外面走進去,越走越靜,自己的腳步聲越聽越清楚,仿佛從鬧市走向深山。等到腳步聲成為空谷足音的時候,我住的地方就到了。
院子不小,都是方磚鋪地,三面有走廊。天井里遮滿了樹枝,走到下面,濃蔭匝地,清涼蔽體。從房子的氣勢來看,從梁柱的粗細來看,依稀還可以看出當年的富貴氣象。
這富貴氣象是有來源的。在幾百年前,這里曾經(jīng)是明朝的東廠。不知道有多少憂國憂民的志士曾在這里被囚禁過,也不知道有多少人在這里受過苦刑,甚至喪掉性命。據(jù)說當年的水牢現(xiàn)在還有跡可尋哩。
等到我住進去的時候,富貴氣象早已成為陳跡,但是陰森凄苦的氣氛卻是原封未動。再加上走廊上陳列的那一些漢代的石棺石槨,古代的刻著篆字和隸字的石碑,我一走回這個院子里,就仿佛進入了古墓。這樣的環(huán)境,這樣的氣氛,把我的記憶提到幾千年前去;有時候我簡直就像是生活在歷史里,自己儼然成為古人了。
這樣的氣氛同我當時的心情是相適應(yīng)的,我一向又不相信有什么鬼神,所以我住在這里,也還處之泰然。
但是也有緊張不泰然的時候。往往在半夜里,我突然聽到推門的聲音,聲音很大,很強烈。我不得不起來看一看。那時候經(jīng)常停電,我只能在黑暗中摸索著爬起來,摸索著找門,摸索著走出去。院子里一片濃黑,什么東西也看不見,連樹影子也仿佛同黑暗粘在一起,一點都分辨不出來。我只聽到大香椿樹上有一陣????的聲音,然后咪噢的一聲,有兩只小電燈似的眼睛從樹枝深處對著我閃閃發(fā)光。
這樣一個地方,對我那些經(jīng)常來往的朋友們來說,是不會引起什么好感的。有幾位在白天還有興致來找我談?wù)?,他們很怕在黃昏時分走進這個院子。萬一有事,不得不來,也一定在大門口向工友再三打聽,我是否真在家里,然后才有勇氣,跋涉過那一個長長的胡同,走過深深的院子,來到我的屋里。有一次,我出門去了,看門的工友沒有看見,一位朋友走到我住的那個院子里。在黃昏的微光中,只見一地樹影,滿院石棺,我那小窗上卻沒有燈光。他的腿立刻抖了起來,費了好大力量,才拖著它們走了出去。第二天我們見面時,談到這點經(jīng)歷,兩人相對大笑。
我是不是也有孤寂之感呢?應(yīng)該說是有的。當時正是“萬家墨面沒蒿萊”的時代,北京城一片黑暗。白天在學(xué)校里的時候,同青年同學(xué)在一起,從他們那蓬蓬勃勃的斗爭意志和生命活力里,還可以汲取一些力量和快樂,精神十分振奮。但是,一到晚上,當我孤零一個人走回這個所謂家的時候,我仿佛遺世而獨立。沒有人聲,沒有電燈,沒有一點活氣。在煤油燈的微光中,我只看到自己那高得、大得、黑得驚人的身影在四面的墻壁上晃動,仿佛是有個巨靈來到我的屋內(nèi)。寂寞像毒蛇似地偷偷地襲來,折磨著我,使我無所逃于天地之間。
在這樣無可奈何的時候,有一天,在傍晚的時候,我從外面一走進那個院子,驀地聞到一股似濃似淡的'香氣。我抬頭一看,原來是遮滿院子的馬纓花開花了。在這以前,我知道這些樹都是馬纓花;但是我卻沒有十分注意它們。今天它們用自己的香氣告訴了我它們的存在。這對我似乎是一件新事。我不由得就站在樹下,仰頭觀望:細碎的葉子密密地搭成了一座天棚,天棚上面是一層粉紅色的細絲般的花瓣,遠處望去,就像是綠云層上浮上了一團團的紅霧。香氣就是從這一片綠云里灑下來的,灑滿了整個院子,灑滿了我的全身,使我仿佛游泳在香海里。
花開也是常有的事,開花有香氣更是司空見慣。但是,在這樣一個時候,這樣一個地方,有這樣的花,有這樣的香,我就覺得很不尋常;有花香慰我寂寥,我甚至有一些近乎感激的心情了。
從此,我就愛上了馬纓花,把它當成了自己的知心朋友。
北京終于解放了。1949年的10月1日給全中國帶來了光明與希望,給全世界帶來了光明與希望。這一個具有重大意義的日子在我的生命里劃上了一道鴻溝,我仿佛重新獲得了生命??上Р痪梦揖桶岢隽四莻€院子,同那些可愛的馬纓花告別了。
時間也過得真快,到現(xiàn)在,才一轉(zhuǎn)眼的工夫,已經(jīng)過去了十三年。這十三年是我生命史上最重要、最充實、最有意義的十三年。我看了許多新東西,學(xué)習(xí)了很多新東西,走了很多新地方。我當然也看了很多奇花異草。我曾在亞洲大陸最南端科摩林海角看到高凌霄漢的巨樹上開著大朵的紅花;我曾在緬甸的避暑勝地東枝看到開滿了小花園的火紅照眼的不知名的花朵;我也曾在塔什干看到長得像小樹般的玫瑰花。這些花都是異常美妙動人的。
然而使我深深地懷念的卻仍然是那些平凡的馬纓花,我是多么想見到它們呀!
最近幾年來,北京的馬纓花似乎多起來了。在公園里,在馬路旁邊,在大旅館的前面,在草坪里,都可以看到新栽種的馬纓花。細碎的葉子密密地搭成了一座座的天棚,天棚上面是一層粉紅色的細絲般的花瓣。遠處望去,就像是綠云層上浮上了一團團的紅霧。這綠云紅霧飄滿了北京,襯上紅墻、黃瓦,給人民的首都增添了絢麗與芬芳。
我最初確實是有些困惑,左思右想,只是無法解釋。后來,我擴大了我回憶的范圍,不把回憶死死地拴在馬纓花上面,而是把當時所有同我有關(guān)的事物都包括在里面。不管我是怎樣喜歡院子里那些馬纓花,不管我是怎樣愛回憶它們,回憶的范圍一擴大,同它們聯(lián)系在一起的不是黃昏,就是夜雨,否則就是迷離凄苦的夢境。我好像是在那些可愛的馬纓花上面從來沒有見到哪怕是一點點陽光。
我從此就愛上了這光中的馬纓花,而且我也愛藏在我心中的這一個光與影的對比。它能告訴我很多事情,帶給我無窮無盡的力量,送給我無限的溫暖與幸福;它也能促使我前進。我愿意馬纓花永遠在這光中含笑怒放。
1962年10月1日。
一、散文學(xué)什么?
師:見過馬纓花嗎?
生:
師:我也沒見過。沒見過沒有關(guān)系。
讀散文,我們不是去認識馬纓花,而是去體會作者筆下的馬纓花寄予了什么樣的情感,以及作者如何用精準的言語來表達這份獨特的情感的。
ppt:
讀散文,就是分享作者的人生經(jīng)驗,體味精準的言語表達。
二、劃出文中直接抒發(fā)對馬纓花情感的句子,讀一讀,思考一下,作者對馬纓花是什么情感。
師:啟發(fā)引導(dǎo),比如,我今天來到勵才學(xué)校,我直接抒情就說:
我一到勵才學(xué)校,就喜歡這里了!
我看你們,就說我多么喜歡你們啊!
生:劃出來,讀一讀。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我讀季羨林散文怎么寫篇十二
1.《清塘荷韻》:
前年和去年,每當夏月塘荷盛開時,我每天至少有幾次徘徊在塘邊,坐在石頭上,靜靜地吸吮荷花和荷葉的清香。
“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蔽掖_實覺得四周靜得很。
我在一片寂靜中,默默地坐在那里,水面上看到的是荷花綠肥、紅肥。
倒影映入水中,風(fēng)乍起,一片蓮瓣墮入水中,它從上面向下落,水中的倒影卻是從下邊向上落,最后一接觸到水面,二者合為一,像小船似地漂在那里。
我曾在某一本詩話上讀到兩句詩:“池花對影落,沙鳥帶聲飛?!弊髡呱钕У诙鋵φ滩还?。
這也難怪,像“池花對影落“這樣的境界究竟有幾個人能參悟透呢?
2.《夾竹桃》:
我特別喜歡月光下的夾竹桃。
你站在它下面,花朵是一團模糊;但是香氣卻毫不含糊,濃濃烈烈地從花枝上襲了下來。
它把影子投到墻上,葉影參差,花影迷離,可以引起我許多幻想。
我幻想它是地圖,它居然就是地圖了。
這一堆影子是亞洲,那一堆影子是非洲,中間空白的地方是大海。
碰巧有幾只小蟲子爬過,這就是遠渡重洋的海輪。
我幻想它是水中的荇藻,我眼前就真的展現(xiàn)出一個小池塘。
夜蛾飛過映在墻上的影子就是游魚。
我幻想它是一幅墨竹,我就真看到一幅畫。
微風(fēng)乍起,葉影吹動,這一幅畫竟變成活畫了。
3.《緣分與命運》:
信緣分與不信緣分,對人的心情影響是不一樣的。
信者勝可以做到不驕,敗可以做到不餒,決不至勝則忘乎所以,敗則怨天尤人。
中國古話說:“盡人事而聽天命。
”首先必須“盡人事”,否則餡兒餅決不會自己從天上落到你嘴里來。
但又必須“聽天命”。
人世間,波詭云譎,因果錯綜。
只有能做到“盡人事而聽天命”,一個人才能永遠保持心情的平衡。
4.《八十述懷》:
在這一條十分漫長的路上,我走過陽關(guān)大道,也走過獨木小橋。
路旁有深山大澤,也有平坡宜人;有杏花春雨,也有塞北秋風(fēng);有山重水復(fù),也有柳暗花明;有迷途知返,也有絕處逢生。
路太長了,時間太長了,影子太多了,回憶太重了。
我真正感覺到,我負擔不了,也忍受不了,我想擺脫掉這一切,還我一個自由自在身。
5.《神奇的絲瓜》:
上下數(shù)千年,縱橫幾萬里,從來也沒有人說過,絲瓜會有思想。
我左考慮,右考慮;越考慮越糊涂。
我無法同絲瓜對話,這是一個沉默的奇跡。
瓜秧仿佛成了一根神秘的繩子,綠葉上照舊濃翠撲人眉宇。
我站在絲瓜下面,陷入夢幻。
而絲瓜則似乎心中有數(shù),無言靜觀,它怡然泰然悠然坦然,仿佛含笑面對秋陽。
6.《黃昏》:
當人們看到遠處彌漫著白茫茫的煙,樹梢上淡淡涂上了一層金黃色,一群群的暮鴉馱著日色飛回來的時候,又仿佛有什么東西壓在他們的心頭,他們又渴望著夢的來臨。
把門關(guān)上了。
關(guān)在內(nèi)外的仍然是黃昏,當他們再伸頭出來找的時候,黃昏早已走了。
從北冰洋跑了來,一過路,到非洲森林里去了。
再到,再到哪里,誰知道呢?然而,夜來了:漫漫的漆黑的夜,閃著星光和月光的夜,浮動著暗香的夜……只是夜,長長的夜,夜永遠也不完,黃昏呢?——黃昏永遠不存在在人們的心里的。
只一掠,走了,像一個春宵的輕夢。
7.《馬纓花》:
然而,今天擺在我眼前的這些馬纓花,卻仿佛總是在光天化日之下。
即使是在黃昏時候,在深夜里,我看到它們,它們也仿佛是生氣勃勃,同浴在陽光里一樣。
它們仿佛想同燈光競賽,同明月爭輝。
同我回憶里那些馬纓花比起來,一個是照相的底片,一個是洗好的照片;一個是影,一個是光。
影中的馬纓花也許是值得留戀的,但是光中的馬纓花不是更可愛嗎?
8.《人生的意義與價值》:
我相信,不管還要經(jīng)過多少艱難曲折,不管還要經(jīng)歷多少時間,人類總會越變越好的,人類大同之域決不會僅僅是一個空洞的理想。
但是,想要達到這個目的,必須經(jīng)過無數(shù)代人的共同努力。
有如接力賽,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一段路程要跑。
又如一條鏈子,是由許多環(huán)組成的,每一環(huán)從本身來看,只不過是微不足道的一點東西;但是沒有這一點東西,鏈子就組不成。
在人類社會發(fā)展的長河中,我們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任務(wù),而且是絕非可有可無的。
如果說人生有意義與價值的話,其意義與價值就在這里。
樓前右邊,前臨池塘,背靠土山,有幾間十分古老的平房,是清代保衛(wèi)八大園的侍衛(wèi)之類的人住的地方。
整整四十年以來,一直住著一對老夫婦:女的是德國人,北大教員;男的是中國人,鋼鐵學(xué)院教授。
我在德國時,已經(jīng)認識了他們,算起來到今天已經(jīng)將近六十年了,我們算是老朋友了。
三十年前,我們的樓建成,我是第一個搬進來住的。
從那以后,老朋友又成了鄰居。
有些往來,是必然的。
逢年過節(jié),互相拜訪,感情是融洽的。
我每天到辦公室去,總會看到這個個子不高的老人,蹲在門前臨湖的小花園里,不是除草栽花,就是澆水施肥;再就是砍幾竿門前屋后的竹子,扎成籬笆。
嘴里叼著半只雪茄,笑瞇瞇的。
忙忙碌碌,似乎樂在其中。
他種花很有一些特點。
除了一些常見的花以外,他喜歡種外國種的唐菖蒲,還有顏色不同的名貴的月季。
最難得的是一種特大的牽牛,比平常的牽牛要大一倍,宛如小碗口一般。
每年春天開花時,頗引起行人的注目。
據(jù)說,此花來頭不小。
在北京,只有梅蘭芳家里有,齊白石晚年以畫牽?;劽?,臨摹的就是梅府上的牽?;?。
我是頗喜歡一點花的。
但是我既少空閑,又無水平。
買幾盆名貴的花,總養(yǎng)不了多久,就嗚呼哀哉。
因此,為了滿足自己的美感享受,我只能像北京人說的那樣看“蹭”花。
現(xiàn)在有這樣神奇的牽牛花,絢麗奪目的月季和唐菖蒲,就擺在眼前,我焉得不“蹭”呢?每到下班或者開會回來,看到老友在侍弄花,我總要停下腳步,聊上幾句,看一看花。
花美,地方也美,湖光如鏡,楊柳依依,說不盡的旖旎風(fēng)光,人在其中,頓覺塵世煩惱,一掃而光,仿佛遺世而獨立了。
但是,世事往往有出人意料者。
兩個月前,我忽然聽說,老友在夜里患了急病,不到幾個小時,就離開了人間。
我簡直不敢相信,然而這又確是事實。
我年屆耄耋,閱歷多矣,自謂已能做到“悲歡離合總無情”了。
事實上并不是這樣。
我有情,有多得超過了需要的情,老友之死,我焉能無動于衷呢?“當時只道是尋?!边@一句淺顯而實深刻的詞,又縈繞在我心中。
幾天來,我每次走過那個小花園,眼前總仿佛看到老友的身影,嘴里叼著半根雪茄,笑瞇瞇的,蹲在那里,侍弄花草。
這當然只是幻象。
老友走了,永遠永遠地走了。
我抬頭看到那大朵的牽?;ê投嘧硕嗖实脑录净?,她們失去了自己的主人。
朵朵都低眉斂目,一臉寂寞相,好像“濺淚”的樣子。
她們似乎認出了我,知道我是自己主人的老友,知道我是自己的認真入迷的欣賞者,知道我是自己的知己。
她們在微風(fēng)中搖曳,仿佛向我點頭,向我傾訴心中郁積的寂寞。
現(xiàn)在才只是夏末秋初。
即使是寂寞吧,牽牛和月季仍然能夠開花的。
一旦秋風(fēng)勁吹,落葉滿山,牽牛和月季還能開下去嗎?再過一些時候,冬天還會降臨人間的。
到了那時候,牽牛們和月季們只能被壓在白皚皚的積雪下面的土里,做著春天的夢,連感到寂寞的機會都不會有了。
明年,春天總會重返大地的。
春天總還是春天,她能讓萬物復(fù)蘇,讓萬物再充滿了活力。
但是,這小花園的月季和牽?;ㄔ鯓幽?月季大概還能靠自己的力量長出芽來,也許還能開出幾朵小花。
然而護花的主人已不在人間。
誰為她們施肥澆水呢?等待她們的不僅僅是寂寞,而是枯萎和死亡。
至于牽?;ǎ瑳]有主人播種,恐怕連幼芽也長不出來。
她們將永遠被埋在地中了。
我一想到這里,不禁悲從中來。
眼前包圍著月季和牽牛花的寂寞,也包圍住了我。
我不想再看到春天,我不想看到春天來時行將枯萎的月季,我不想看到連幼芽都冒不出來的牽牛。
我虔心默禱上蒼,不要再讓春天降臨人間了。
如果非降臨不行的話,也希望把我樓前池邊的這一個小花園放過去,讓這一塊小小的地方永遠保留夏末秋初的景象,就像現(xiàn)在這樣。
樓前有清塘數(shù)畝,記得三十多年前初搬來時,池塘里好像是有荷花的,我的記憶里還殘留著一些綠葉紅花的'碎影。
后來時移事遷,歲月流逝,池塘里卻變得“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再也不見什么荷花了。
我腦袋里保留的舊的思想意識頗多,每一次望到空蕩蕩的池塘,總覺得好像缺點什么。
這不符合我的審美觀念。
有池塘就應(yīng)當有點綠的東西,哪怕是蘆葦呢,也比什么都沒有強。
最好的最理想的當然是荷花。
中國舊的詩文中,描寫荷花的簡直是太多太多了。
周敦頤的《愛蓮說》讀書人不知道的恐怕是絕無僅有的。
他那一句有名的“香遠益清”是膾炙人口的。
幾乎可以說,中國沒有人不愛荷花的。
可我們樓前池塘中獨獨缺少荷花。
每次看到或想到,總覺得是一塊心病。
有人從湖北來,帶來了洪湖的幾顆蓮子,外殼呈黑色,極硬。
據(jù)說,如果埋在淤泥中,能夠千年不爛。
因此,我用鐵錘在蓮子上砸開了一條縫,讓蓮芽能夠破殼而出,不至永遠埋在泥中。
這都是一些主觀的愿望,蓮芽能不能夠出,都是極大的未知數(shù)。
反正我總算是盡了人事,把五六顆敲破的蓮子投入池塘中,下面就是聽天命了。
這樣一來,我每天就多了一件工作:到池塘邊上去看上幾次。
心里總是希望,忽然有一天,“小荷才露尖尖角”,有翠綠的蓮葉長出水面。
可是,事與愿違,投下去的第一年,一直到秋涼落葉,水面上也沒有出現(xiàn)什么東西。
經(jīng)過了寂寞的冬天,到了第二年,春水盈塘、綠柳垂絲,一片旖旎的風(fēng)光。
我讀季羨林散文怎么寫篇十三
轉(zhuǎn)眼,不知怎樣一來,整個燕園竟成了二月蘭的天下。
二月蘭是一種常見的野花?;ǘ洳淮螅习紫嚅g?;ㄐ魏皖伾紱]有什么特異之處。如果只有一兩棵,在百花叢中,決不會引起任何人的注意。但是它卻以多勝,每到春天,和風(fēng)一吹拂,便綻開了小花;最初只有一朵,兩朵,幾朵。但是一轉(zhuǎn)眼,在一夜間,就能變成百朵,千朵,萬朵。大有凌駕百花之上的勢頭了。
我在燕園里已經(jīng)住了四十多年。最初我并沒有特別注意到這種小花。直到前年,也許正是二月蘭開花的大年,我驀地發(fā)現(xiàn),從我住的樓旁小土山開始,走遍了全園,眼光所到之處,無不有二月蘭在。宅旁,籬下,林中,山頭,土坡,湖邊,只要有空隙的地方,都是一團紫氣,間以白霧,小花開得淋漓盡致,氣勢非凡,紫氣直沖云霄,連宇宙都仿佛變成紫色的了。
我在迷離恍惚中,忽然發(fā)現(xiàn)二月蘭爬上了樹,有的已經(jīng)爬上了樹頂,有的正在努力攀登,連喘氣的聲音似乎都能聽到。我這一驚可真不小:莫非二月蘭真成了精了嗎?再定睛一看,原來是二月蘭叢中的一些藤蘿,也正在開著花,花的顏色同二月蘭一模一樣,所差的就僅僅只缺少那一團白霧。我實在覺得我這個幻覺非常有趣。帶著清醒的意識,我仔細觀察起來:除了花形之外,顏色真是一般無二。反正我知道了這是兩種植物,心里有了底,然而再一轉(zhuǎn)眼,我仍然看到二月蘭往枝頭爬。這是真的呢?還是幻覺?一由它去吧。
自從意識到二月蘭存在以后,一些同二月蘭有聯(lián)系的回憶立即涌上心頭。原來很少想到的或根本沒有想到的事情,現(xiàn)在想到了;原來認為十分平常的瑣事,現(xiàn)在顯得十分不平常了。我一下子清晰地意識到,原來這種十分平凡的野花竟在我的生命中占有這樣重要的地位。我自己也有點吃驚了。
我回憶的絲縷是從樓旁的小土山開始的。這一座小土山,最初毫無驚人之處,只不過二三米高,上面長滿了野草。當年歪風(fēng)狂吹時,每次“打掃衛(wèi)生”,全樓住的人都被召喚出來拔草,不是“綠化”,而是“黃化”。我每次都在心中暗恨這小山野草之多。后來不知由于什么原因,把山堆高了一兩米。這樣一來,山就頗有一點山勢了。東頭的蒼松,西頭的翠柏,都仿佛恢復(fù)了青春,一年四季,郁郁蔥蔥。中間一棵榆樹,從樹齡來看,只能算是松柏的曾孫,然而也枝干繁茂,高枝直刺入蔚藍的晴空。
我不記得從什么時候起我注意到小山上的二月蘭。這種野花開花大概也有大年小年之別的。碰到小年,只在小山前后稀疏地開上那么幾片。遇到大年,則山前山后開成大片。二月蘭仿佛發(fā)了狂。我們常講什么什么花“怒放”,這個“怒”字用得真是無比地奇妙。二月蘭一“怒”,仿佛從土地深處吸來一股原始力量,一定要把花開遍大千世界,紫氣直沖云霄,連宇宙都仿佛變成紫色的了。
東坡的詞說:“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此事古難全?!钡腔▊兒孟袷菦]有什么悲歡離合。應(yīng)該開時,它們就開;該消失時,它們就消失。它們是“縱浪大化中”,一切順其自然,自己無所謂什么悲與喜。我的二月蘭就是這個樣子。
然而,人這個萬物之靈卻偏偏有了感情,有了感情就有了悲歡。這真是多此一舉,然而沒有法子。人自己多情,又把情移到花,“淚眼問花花不語”,花當然“不語”了。如果花真“語”起來,豈不嚇壞了人!這些道理我十分明白。然而我仍然把自己的悲歡掛到了二月蘭上。
當年老祖還活著的時候,每到春天二月蘭開花的時候,她往往拿一把小鏟,帶一個黑書包,到成片的二月蘭旁青草叢里去搜挖薺菜。只要看到她的身影在二月蘭的紫霧里晃動,我就知道在午餐或晚餐的餐桌上必然彌漫著薺菜餛飩的清香。當婉如還活著的時候,她每次回家,只要二月蘭正在開花,她離開時,她總穿過左手是二月蘭的紫霧,右手是湖畔垂柳的綠煙,匆匆忙忙走去,把我的目光一直帶到湖對岸的拐彎處。當小保姆楊瑩還在我家時,她也同小山和二月蘭結(jié)上了緣。我曾套宋詞寫過三句話:“午靜攜侶尋野菜,黃昏抱貓向夕陽,當時只道是尋常?!蔽业男∝埢⒆雍瓦溥溥€在世的時候,我也往往在二月蘭叢里看到她們:一黑一白,在紫色中格外顯眼。
所有這些瑣事都是尋常到不能再尋常了。然而,曾幾何時,到了今天,老祖和婉如已經(jīng)永遠永遠地離開了我們。小瑩也回了山東老家。至于虎子和咪咪也各自遵循貓的規(guī)律,不知鉆到了燕園中哪一個幽暗的角落里,等待死亡的到來。老祖和婉如的走,把我的心都帶走了?;⒆雍瓦溥湮乙矐浤铍y忘。如今,天地雖寬,陽光雖照樣普照,我卻感到無邊的寂寥與凄涼?;貞涍@些往事,如云如煙,原來是近在眼前,如今卻如蓬萊靈山,可望而不可即了。
對于我這樣的心情和我的一切遭遇,我的二月蘭一點也無動于衷,照樣自己開花。今年又是二月蘭開花的大年。在校園里,眼光所到之處,無不有二月蘭在。宅旁,籬下,林中,山頭,土坡,湖邊,只要有空隙的地方,都是一團紫氣,間以白霧,小花開得淋漓盡致,氣勢非凡,紫氣直沖霄漢,連宇宙都仿佛變成紫色的了。
這一切都告訴我,二月蘭是不會變的,世事滄桑,于它如浮云。然而我卻是在變的,月月變,年年變。我想以不變應(yīng)萬變,然而辦不到。我想學(xué)習(xí)二月蘭,然而辦不到。不但如此,它還硬把我的記憶牽回到我一生最倒霉的時候??墒窃诖u瓦縫里二月蘭依然開放,怡然自得,笑對春風(fēng),好像是在嘲笑我。
我當時日子實在非常難過。我知道正義是在自己手中,可是是非顛倒,人妖難分,我呼天天不應(yīng),叫地地不答,一腔義憤,滿腹委屈,毫無人生之趣。在很長一段時間內(nèi),我成了“不可接觸者”,幾年沒接到過一封信,很少有人敢同我打個招呼。我雖處人世,實為異類。
然而我一回到家里,老祖、德華她們,在每人每月只能得到恩賜十幾元錢生活費的情況下,殫思竭慮,弄一點好吃的東西,希望能給我增加點營養(yǎng);更重要的恐怕還是,希望能給我增添點生趣。婉如和延宗也盡可能地多回家來。我的小貓憨態(tài)可掬,偎依在我的身旁。她們不懂哲學(xué),分不清兩類不同性質(zhì)的矛盾。人視我為異類,她們視我為好友,從來沒有表態(tài),要同我劃清界限。所有這一些極其平常的瑣事,都給我?guī)砹藷o量的安慰。窗外盡管千里冰封,室內(nèi)卻是暖氣融融。我覺得,在世態(tài)炎涼中,還有不炎涼者在。這一點暖氣支撐著我,走過了人生最艱難的一段路,沒有墮入深澗,一直到今天。
我感覺到悲,又感覺到歡。
到了今天,天運轉(zhuǎn)動,否極泰來,不知怎么一來,我一下子成為“極可接觸者”,到處聽到的是美好的言辭,到處見到的是和悅的笑容。我從內(nèi)心里感激我這些新老朋友,他們絕對是真誠的。他們鼓勵了我,他們啟發(fā)了我。然而,一回到家里,雖然德華還在,延宗還在,可我的老祖到哪里去了呢?我的婉如到哪里去了呢?還有我的虎子和咪咪一世到哪里去了呢?世界雖照樣朗朗,陽光雖照樣明媚,我卻感覺異樣的寂寞與凄涼。
我感覺到歡,不感覺到悲。
我年屆耄耋,前面的路有限了。幾年前,我寫過一篇短文,叫《老貓》,意思很簡明,我一生有個特點:不愿意麻煩人。了解我的人都承認。難道到了人生最后一段路上我就要改變這個特點嗎?不,不,不想改變。我真想學(xué)一學(xué)老貓,到了大限來臨時,鉆到一個幽暗的角落里,一個人悄悄地離開人世。
這話又扯遠了。我并不認為眼前就有制定行動計劃的必要。我還有很多事情要做,而且我的健康情況也允許我去做。有一位青年朋友說我忘記了自己的年齡。這話極有道理??晌也]有全忘。有一個問題我還想弄弄清楚哩。按說我早已到了“悲歡離合總無情”的年齡,應(yīng)該超脫一點了。
然而在離開這個世界以前,我還有一件心事:我想弄清楚,什么叫“悲”?什么又叫“歡”?是我成為“不可接觸者”時悲呢?還是成為“極可接觸者”時歡?如果沒有老祖和婉如的逝世,這問題本來是一清二白的,現(xiàn)在卻是悲歡難以分辨了。我想得到答復(fù)。我走上了每天必登臨幾次的小山,我問蒼松,蒼松不語;我問翠柏,翠柏不答。我問三十多年來親眼目睹我這些悲歡離合的二月蘭,這也沉默不語,兀自萬朵怒放,笑對春風(fēng),紫氣直沖霄漢。
張曉風(fēng)散文精選春。
經(jīng)典繞口令精選。
經(jīng)典春節(jié)對聯(lián)精選。
元旦經(jīng)典對聯(lián)精選。
我讀季羨林散文怎么寫篇十四
季羨林作為一個文字功底深厚、閱歷豐富的學(xué)者,他的散文題材豐富,不限地域和時代,每一篇都反映出時代的特點,以及思想的深度。在他的散文作品當中,有兩大特點,分別是真和樸,文章行云流水、情感自然流露、節(jié)奏恰當、富有內(nèi)涵。以下是八篇季羨林所寫散文,一起來領(lǐng)略這位學(xué)者對這個世界、對他的人生有何見解。
我特別喜歡月光下的夾竹桃。你站在它下面,花朵是一團模糊;但是香氣卻毫不含糊,濃濃烈烈地從花枝上襲了下來。它把影子投到墻上,葉影參差,花影迷離,可以引起我許多幻想。我幻想它是地圖,它居然就是地圖了。這一堆影子是亞洲,那一堆影子是非洲,中間空白的'地方是大海。碰巧有幾只小蟲子爬過,這就是遠渡重洋的海輪。我幻想它是水中的荇藻,我眼前就真的展現(xiàn)出一個小池塘。夜蛾飛過映在墻上的影子就是游魚。我幻想它是一幅墨竹,我就真看到一幅畫。微風(fēng)乍起,葉影吹動,這一幅畫竟變成活畫了。
信緣分與不信緣分,對人的心情影響是不一樣的。信者勝可以做到不驕,敗可以做到不餒,決不至勝則忘乎所以,敗則怨天尤人。中國古話說:“盡人事而聽天命。”首先必須“盡人事”,否則餡兒餅決不會自己從天上落到你嘴里來。但又必須“聽天命”。人世間,波詭云譎,因果錯綜。只有能做到“盡人事而聽天命”,一個人才能永遠保持心情的平衡。
在這一條十分漫長的路上,我走過陽關(guān)大道,也走過獨木小橋。路旁有深山大澤,也有平坡宜人;有杏花春雨,也有塞北秋風(fēng);有山重水復(fù),也有柳暗花明;有迷途知返,也有絕處逢生。路太長了,時間太長了,影子太多了,回憶太重了。我真正感覺到,我負擔不了,也忍受不了,我想擺脫掉這一切,還我一個自由自在身。
上下數(shù)千年,縱橫幾萬里,從來也沒有人說過,絲瓜會有思想。我左考慮,右考慮;越考慮越糊涂。我無法同絲瓜對話,這是一個沉默的奇跡。瓜秧仿佛成了一根神秘的繩子,綠葉上照舊濃翠撲人眉宇。我站在絲瓜下面,陷入夢幻。而絲瓜則似乎心中有數(shù),無言靜觀,它怡然泰然悠然坦然,仿佛含笑面對秋陽。
當人們看到遠處彌漫著白茫茫的煙,樹梢上淡淡涂上了一層金黃色,一群群的暮鴉馱著日色飛回來的時候,又仿佛有什么東西壓在他們的心頭,他們又渴望著夢的來臨。把門關(guān)上了。關(guān)在內(nèi)外的仍然是黃昏,當他們再伸頭出來找的時候,黃昏早已走了。從北冰洋跑了來,一過路,到非洲森林里去了。再到,再到哪里,誰知道呢?然而,夜來了:漫漫的漆黑的夜,閃著星光和月光的夜,浮動著暗香的夜……只是夜,長長的夜,夜永遠也不完,黃昏呢?--黃昏永遠不存在在人們的心里的。只一掠,走了,像一個春宵的輕夢。
我相信,不管還要經(jīng)過多少艱難曲折,不管還要經(jīng)歷多少時間,人類總會越變越好的,人類大同之域決不會僅僅是一個空洞的理想。但是,想要達到這個目的,必須經(jīng)過無數(shù)代人的共同努力。有如接力賽,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一段路程要跑。又如一條鏈子,是由許多環(huán)組成的,每一環(huán)從本身來看,只不過是微不足道的一點東西;但是沒有這一點東西,鏈子就組不成。在人類社會發(fā)展的長河中,我們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任務(wù),而且是絕非可有可無的。如果說人生有意義與價值的話,其意義與價值就在這里。
您可能關(guān)注的文檔
- 最新高三畢業(yè)典禮家長發(fā)言稿(匯總8篇)
- 最新小學(xué)班級心理教育活動方案(實用17篇)
- 2023年個人述職報告免費(優(yōu)秀10篇)
- 補充合同(通用9篇)
- 配電房應(yīng)急預(yù)案(實用10篇)
- 最新合作合集通用(精選17篇)
- 機械類專業(yè)的專業(yè)認知實習(xí)報告范本(優(yōu)質(zhì)9篇)
- 最新審計專員崗位職責如何寫(匯總18篇)
- 2023年安保培訓(xùn)方案范文(通用18篇)
- 扶貧駐村工作隊日記范本(通用8篇)
- 學(xué)生會秘書處的職責和工作總結(jié)(專業(yè)17篇)
- 教育工作者分享故事的感悟(熱門18篇)
- 學(xué)生在大學(xué)學(xué)生會秘書處的工作總結(jié)大全(15篇)
- 行政助理的自我介紹(專業(yè)19篇)
- 職業(yè)顧問的職業(yè)發(fā)展心得(精選19篇)
- 法治興則民族興的實用心得體會(通用15篇)
- 教師在社區(qū)團委的工作總結(jié)(模板19篇)
- 教育工作者的社區(qū)團委工作總結(jié)(優(yōu)質(zhì)22篇)
- 體育教練軍訓(xùn)心得體會(優(yōu)秀19篇)
- 學(xué)生軍訓(xùn)心得體會范文(21篇)
- 青年軍訓(xùn)第二天心得(實用18篇)
- 警察慰問春節(jié)虎年家屬的慰問信(優(yōu)秀18篇)
- 家屬慰問春節(jié)虎年的慰問信(實用20篇)
- 公務(wù)員慰問春節(jié)虎年家屬的慰問信(優(yōu)質(zhì)21篇)
- 植物生物學(xué)課程心得體會(專業(yè)20篇)
- 政府官員參與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的重要性(匯總23篇)
- 大學(xué)生創(chuàng)業(yè)計劃競賽范文(18篇)
- 教育工作者行政工作安排范文(15篇)
- 編輯教學(xué)秘書的工作總結(jié)(匯總17篇)
- 學(xué)校行政人員行政工作職責大全(18篇)
相關(guān)文檔
-
打掃敬老院心得體會范文(優(yōu)秀12篇)
34下載數(shù) 853閱讀數(shù)
-
最新防溺水手抄報內(nèi)容文字怎么寫(通用12篇)
41下載數(shù) 119閱讀數(shù)
-
最新高中徒步心得體會精選(模板9篇)
10下載數(shù) 252閱讀數(shù)
-
2023年體育節(jié)心得體會(通用11篇)
31下載數(shù) 631閱讀數(shù)
-
檢察機關(guān)開展法律監(jiān)督工作情況報告(精選9篇)
26下載數(shù) 396閱讀數(shù)
-
最新打擊事故心得體會及收獲(實用11篇)
43下載數(shù) 507閱讀數(s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