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教師怎樣自我挑戰(zhàn)心得體會 教師的挑戰(zhàn)心得體會(五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2-12-31 23:19:39 頁碼:14
教師怎樣自我挑戰(zhàn)心得體會 教師的挑戰(zhàn)心得體會(五篇)
2022-12-31 23:19:39    小編:ZTFB

我們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啟發(fā)后,可以通過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它可以幫助我們了解自己的這段時間的學習、工作生活狀態(tài)。那么心得體會怎么寫才恰當呢?那么下面我就給大家講一講心得體會怎么寫才比較好,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有關教師怎樣自我挑戰(zhàn)心得體會一

2. 應注意培養(yǎng)學生分析資料(問題)和總結歸納資料(解決問題的能力)。

3. 應大膽引導學生討論,活躍課堂氣氛,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

4. 能利用課件直觀解決教學中的“難點”;

5. 教學重難點突出,板書清晰有條理。教學步驟設計合理,由淺入深,循序漸進。

6. 能通過聽、說、讀、寫訓練學生學習外語的基本技能;

7. 多用鼓勵的語言,有的時候適當?shù)奈镔|獎勵也是可以的。在聽的這四節(jié)課中,有些老師選擇了貼畫、圖片獎勵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為了這小小的獎勵個個積極性很高。

8. 某老師的課教學思路清晰,重點突出,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性。通過引導學生提煉信息提出問題解決問題,使學生再次感受了數(shù)學與現(xiàn)實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經歷了運用乘法口訣求商的計算方法的形成過程,培養(yǎng)了學生對知識的遷移能力。通過討論交流,引導學生概括計算方法,培養(yǎng)了學生的歸納概括的能力。對于書上提出的三個除法問題的信息,這節(jié)課不是由教師直接提出羅列出來,而是由學生自己根據信息提出來的,問題來自于學生,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式學習。

9. 教學設計思路清晰,知識由淺入深:諄諄誘導,創(chuàng)設情景:引發(fā)學生思維,促進師生互動,課堂氣氛活躍;引導學生歸納總結,體現(xiàn)教師主導,學生 主體地位,培養(yǎng)學生分析例子,解決問題的能力,較好體現(xiàn)新課程的“三 維目標”;

10. 能利用網絡培養(yǎng)學生搜集資料、分析信息的能力,以及分享成果,獲得成功喜悅的情感、態(tài)度,并促進師生互動,提高課堂效率;

11. 某老師以淵博的知識,青春的激昂,璀璨的語言,悅耳的語音,扮演者精典式的演講,令人心悅誠服,耳目一新,有身臨其境之感,真是眾妙畢絕啊。本節(jié)課引經據典,恰如其分,啟發(fā)深思,事半功倍,旁敲側擊,循循善誘。無粉飾之患,無喧賓奪主之影。某老師注重讀,讀是語文教學的根,抓住了讀,就抓住了整個語;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這是睿智的選擇。

12. 應留有一定的時間讓學生思考、討論(新教師的缺點),注意控制課堂節(jié) 奏、語言節(jié)奏)

13. 能按常規(guī)教學思路落實好聽、說、讀、寫等技能的訓練;

14. 教師組織課堂教學效果好,語言清晰,能注重學法指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問題設計富有啟發(fā)性。

15. 授課老師思路清晰語言流暢安排合理效果良好。給我的感受是備課充分講解精辟重點突出善于調動學生積極性。處理好智能培養(yǎng)與情感教育的關系,著眼于全面素質的落實。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出路,在某種意義上來說,就在于真正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因為學生在課堂上除了接受知識,還帶著自身的情感。動機需要等一并投入了課堂,他們是一個個活生生的個體。在課堂上,他們除了與教師交往以外,還有與同伴之間的相互交往。因此,學生課堂學習遠不只是學習知識,還有提高自己的能力學習審美情操培養(yǎng)個性等。課堂活動開展的很有實際性,并且活動很有效果很成功,該老師先是讓學生閉上眼然后老師來描述,然后學生再通過回憶老師說的話來話兩條直線,這樣的教學很有創(chuàng)意,學生的思維會很廣,在這樣的學習中學生不僅學的快樂同時也學到了知識。要是授課老師的表情更豐富一點就更完美了。

有關教師怎樣自我挑戰(zhàn)心得體會二

鮮花感恩雨露,因為雨露滋潤它成長;蒼鷹感恩長空,因為長空讓它飛翔;高山感恩大地,因為大地讓它高聳;我感恩我的老師,因為老師打開智慧的大門,讓我在知識的海洋里遨游。在我的成長歷程中,您濃濃的師愛一直伴隨左右。

在我上小學二年級的時候。那天晚上回宿舍要睡覺的時候,因為那是我第一次在學校睡覺,所以,我哭了,這時,您來了鼓勵我:“凡是什么事都不能依靠家長,要自己去勇敢的闖……”您的那番話讓我受益匪淺,我知道家長不是萬能的,不能永遠得陪在我身邊,也不是我永遠的靠山,我總有一天會離開家長的。

我相信我會飛得越來越高……

當您發(fā)現(xiàn)我生病時,您一個勁兒地問我有沒有難受,要不要去醫(yī)院……直到第二天早上,我來上學時,您還關心地問我,身體好些了嗎?是您對我生活上無微不至的關懷,如同春雨般滋潤著我幼小的心田,讓我感受到第二份親情,望著您,我真想說:“謝謝您,老師。”

當我在期未考試中取得好成績的時候,您在班上表揚了我,還帶頭鼓起掌。要知道,老師是因為您這小小的掌聲,使我在學習的道路上又增添了一份信心,讓我明確了奮斗的目標。

“人民教師”多么偉大的名稱啊!老師,我永遠愛你!

雄鷹感恩天空,因為廣闊的天空給了她自由翱翔的空間;小魚感恩大海,因為蔚藍的大海給了她無拘無束的生活;樹木感恩土地,因為濕潤的土地給了她挺拔向上的動力;我感恩六中的一個人,因為博愛的她給了我成人成才的機會。

老師是天底下最受尊敬的人,而我最尊敬的人就在這里。楊老師,她的人就如她的姓一樣,“偉岸,正直,樸質,嚴肅,也不缺乏溫和”。

我們這群調皮的孩子,總喜歡在背后議論燙著小卷發(fā)長著大眼睛的楊老師。老師嚴肅時,整張臉可以刮下幾厘米厚的冰層,滔滔不絕地講著她平時最痛恨的所謂教育學生的大道理,這時我們就像受驚了的小兔子,心里一顫一顫的,生怕一個微小的動作惹毛了怒火中燒的大眼睛。

不過大部分時候,她還是我們的活潑開朗的大姐姐。用“媽媽”來比喻老師,最不貼切了,即使年齡上很相近,但是,媽媽不會眨著有幾分淘氣色彩的大眼睛捂著臉,用可笑的聲音喃喃自語“呀,我又算錯了,真是老年癡呆了?!眿寢尣粫诎鄷r眉飛色舞的回憶童年時的糗事,引得我們哈哈大笑,就連她的小卷發(fā)也一蹦一跳地笑得前仰后合。媽媽更不會說兩句話就激動的握著你的手,完全拋下長輩的尊嚴,仿佛幾年未見的老朋友要向你表達親切的問候。

但,無可知否,在她身上,我們的確找到了媽媽的影子。一樣的喜歡用溫和慈祥的笑容來掩飾糟糕透頂?shù)男那?,一樣的喜歡用濃重的鼻音來提醒我們多穿衣服預防感冒,一樣的喜歡用飽含關切的目光仔細的瞄過教室的每一個角落,一樣的希望和我們能有更多話題,一樣的喜歡在三言兩語中重新振奮你的精神``````像,真是太像了,不同的是,媽媽的愛會毫不保留的全賦予自己的孩子,而老師的愛卻要平均的灑向每位同學的心田。突然有個想法,好想做老師的孩子,這樣我就可以多享受一些老師的愛了,呵呵,還真是自私呢.

老師終歸是老師,在課下她可以扮演我們的姐姐、媽媽,但課上她始終是最盡職盡責的數(shù)學老師。她可以賭氣似的要你一遍一遍又一遍的算數(shù),只為懲罰你在數(shù)學考試中永不停止的算術錯誤;她可以望著你掛滿問號的臉,一邊耐心的講著,一邊手在演算紙上飛快的劃過,就算到了你為自己的愚笨而退縮時,她也不會放棄;她會不遺余力的迅速判完當天考的卷子,這樣才能在晚自習時仔細講解同學們的錯誤。她并沒有多么風趣的語言,并沒有多么年輕的活力,可是我們就是喜歡看著她的大眼睛、微亂的頭發(fā),在拋物線上,大喊著我們來了;就想要在無聊的課間翹首盼著數(shù)學課,楊老師教的數(shù)學課;就愛在大晚上苦嚼著復雜的數(shù)學題。從這方面來講,她是位成功的老師,正如她在第一節(jié)數(shù)學課上所講,她將帶我們進入奇妙的數(shù)學王國。

不知不覺間,我悄悄的喜歡上這位老師,她用三年的真情付出把我教導成人,即使他的眼睛不像影星一般明亮閃爍,甚至有些枯黃,但我仍感到哪里有一道奇異的光芒向我招手,是鄰家姐姐的友善,媽媽的光環(huán)還是數(shù)學老師的嚴謹,我不懂,所以只能懷著一顆小小的感恩的心向它漸漸走近,走近。

有關教師怎樣自我挑戰(zhàn)心得體會三

親愛的老師們、同學們各位早上好:

又一次旭日東升, 又一度秋風送爽, 又一個收獲的季節(jié)果稲飄香。

20xx 年的今日,老師,在您忙碌的身影后,在您不倦的指縫間,在您深夜的臺 燈前,又一個教師節(jié)悄然而至。同學,在你躁動的音符間,在你懵懂的記憶里,在你成長的里程中,又一個期待的九月祝福滿堂。

在這個令人敬慕 的節(jié)日里,請允許我代表全校學生向老師們表達最真誠的祝?!磹鄣?老師們,您們辛苦了!祝您們節(jié)日快樂!(全班齊說) 同學們,我想我們每個人都明白,是敬愛的老師們,用心靈的陽光,撒向每一片新綠,用希望的雨露,滋潤每一個蓓蕾,給春筍拔節(jié)向上的力 量,給雛鷹翱翔藍天的翅膀;是敬愛的老師們,用熱情如春風,吹拂每一棵新苗,用摯愛如小溪,流向每個人心房,給心靈走向遠方的勇氣,給意 志百煉成鋼的堅強。是老師用母親般的愛撫慰受傷的心靈,用真情扶起跌 倒的希望;是老師用汗水編織美麗的花環(huán),用勤勞奏響美妙的歌聲。

讓我 們感謝老師辛勤的教育,感恩他們諄諄(zhunzhun)的教誨,讓我們大聲 的說:老師,您辛苦了!老師,謝謝您! 感恩老師,并不需要我們去完成驚天動地的大事,它表現(xiàn)在日常生活 中的點點滴滴:課堂上,一道堅定的目光,一個輕輕的點頭,證明了你在全身心投入,你在專心致志地聽講,這便是感恩;下課后,在走廊里遇到 了老師,一抹淡淡的微笑,一個輕輕地招手,一聲甜甜的“老師好”,這也 是感恩;我們知錯就改,接受老師的批評教育,這同樣是感恩;我們積極 進取,尊重老師的勞動成果,這依然是感恩。

當然,認真地完成每次作業(yè),積極地舉手發(fā)言,認真的思考,主動的 參與,靠自己的努力換來理想的成績,取得更大的進步,獲得更好的發(fā)展,這便是對老師辛勤工作的最好回報,也是老師最大的欣慰。

還有,我們以良好的心態(tài),嚴格遵守學校的各項規(guī)章制度,做一個講 文明、懂禮貌、善言行的學生,在知識上、感情上理解老師、體貼老師,這更是對老師諄諄教誨的最大肯定,也是老師最快樂的滿足。

不要把這些歸結為無謂的小事,不要不屑于身邊的這些點點滴滴,因 為在這點滴小事的背后,包含的正是你對老師的尊重和肯定,更是對自己健康成長的尊重和肯定。

老師們、同學們,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同努力,用愛心點亮童心,用 汗水澆灌知識,用人格塑(su)造靈魂,用希望去點燃心中不滅的夢想。

敬愛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讓我們團結一心,共同努力,讓心靈 充滿陽光,讓熱情隨波流淌,讓汗水把收獲丈量,讓理想托起心中不落的太陽。

最后,再次預祝敬愛的老師們:節(jié)日快樂!身體健康!工作順利! (全 班齊說) 我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有關教師怎樣自我挑戰(zhàn)心得體會四

各位領導、來賓、親朋好友:

青山垂首,江水嗚咽。

今天,我們懷著十分沉痛的心情,在這里舉行追悼會,深切悼念教書育人的模范,辛勤耕耘的園丁,風來鄉(xiāng)中心校退休教師。

,女,漢族,祖籍武隆平橋。生于1928年11月19日(農歷冬月十九日),因病醫(yī)治無效,于20xx年 月 日 時 分,在武隆縣中醫(yī)院住院部逝世,享年 歲。

獻身教育,師德永存。

一生是獻身教育的一生。她熱愛黨、熱愛人民、熱愛祖國、熱愛教育事業(yè)、熱愛學生,她把熾熱的愛和滿腔的心血全部傾注在教育事業(yè)上,以她一生的實踐,譜寫了一首忠誠黨的教育事業(yè)的壯麗詩篇。

她出生于一個普通的家庭,從小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自幼勤奮上進,品學兼優(yōu)。她于1950年3月參加革命工作,成為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曾先后在中村廟小學、平橋小學、送月小學、廟埡小學、保和小學、送坪小學和風來小學任教。

在30多年的工作生涯中,在人民教師這一神圣崗位上,她刻苦鉆研業(yè)務,踏踏實實工作,以她高尚的師德、淵博的學識,啟迪了無數(shù)幼小的心靈,培育了一批又一批品學兼優(yōu)的學生,為祖國的建設輸送了成千上萬的棟梁之才。幾十年來,她犧牲了無數(shù)個節(jié)假日,到學生家中家訪、補課,為渴求知識的學生送去甘霖。幾十年來,她"一片丹心為學子,勤勤懇懇育英才"。幾十年來,她耕耘在教學一線,教學成果突出?,F(xiàn)在,她的學生遍及各地,可謂桃李滿天下。

她一生勤勤懇懇,工作兢兢業(yè)業(yè),任勞任怨,一心撲在工作上,為學校、為學生奉獻了自己全部的熱情和青春歲月,在平凡的崗位上創(chuàng)造了不平凡的業(yè)績,受到全校師生和家長的尊敬和愛戴。她不愧是一名辛勤的園丁,不愧是一個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她就象蠟燭,燃燒盡自己,照亮了別人;他就象蜜蜂,對人無所求,給人的卻是世上最美好的東西。

關愛后代,恩重如山。

一生是為兒女們操勞的一生。她不僅是教育戰(zhàn)線上的一位好老師,也是一位熱愛生活、熱愛家庭、關愛子女的好母親。她艱苦樸素、勤勞善良、性格堅強,具有中國婦女的傳統(tǒng)美德。為了能讓兒女們受到良好的教育,她吃苦耐勞、勤儉節(jié)約,一直過著非常儉樸的生活。為了能讓兒女們得到健康成長,她寬嚴適度,教子有方,既是良師也是益友。當幾個兒女成家立業(yè),都在各自的崗位上為祖國奉獻聰明才智的時候,她不顧自己年邁體弱,竭盡全力為兒女們分擔憂愁,又毅然擔當起了撫養(yǎng)和教育孫兒孫女們的重任。為了孩子的成長,她嘔心瀝血,從生活上的一頓早餐到孩子的頭發(fā)長短,她都要無微不至的關心,從學習上一詞一句,一條定理,她都要親自幫助整理,為了兒孫,傾注了她的全部心血。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無私的母愛,將永遠銘記在兒女們的心中。

樂于助人,情深似海。

一生是以德為重、關愛他人的一生。她心胸寬廣、為人正直、待人誠懇,以德為重。在同事面前,她是一位平易近人、和藹可親的好教師。她親人面前,她是一位噓寒問暖、關心備致的大姐姐。在朋友面前,她是一位心胸開朗、樂于助人的好伙伴。誰家生活有困難,她會慷慨解囊、伸出援助之手。誰家有人生病,她會帶上禮物和安慰、急急的趕去醫(yī)院。誰家孩子沒人看管,她會接來家里、悉心照料。

一個人做點好事并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她助人為樂、無私奉獻,人們有口皆碑。難怪在她住院期間,有哪么多學生和家長、同事和好友、以及和她打過交道的人,都紛紛從四面八方趕來慰問她鼓勵她。

精神永駐,師魂不朽。

30年如一日,三尺講臺,春風化雨,迎來桃李滿圓。80年人生路,風雨兼程,頂天立地,換來彩霞滿天。

逝世,使我們失去了一位好同志好朋友好伙伴,兒女們也失去了一位可親可敬的慈母。但她崇高的師德,謙和務實的人品,對事業(yè)的執(zhí)著追求,對工作一絲不茍的精神以及嚴于律己、寬于待人的博大胸懷,永遠是我們學習的榜樣,永遠激勵著我們。我們一定化悲痛為力量,為祖國和人民做出更大的貢獻。

安息吧,**老師!

20xx年 月 日

附挽聯(lián):

春風化雨教書育人桃李遍天下

和善溫文樂善好施情誼滿人間

有關教師怎樣自我挑戰(zhàn)心得體會五

各位新同事、張書記、各位領導:

早上好!

作為教師代表來發(fā)言,自感有些不能勝任。雖然在南大已執(zhí)教三十年,但我也只能講一點在這個校園里學習的體會,以及我對教師這個職業(yè)的一些認識。

可能在座的很多新同事對南大的文化傳統(tǒng)都是了解的,有些新教師在南大專職科研崗上已經工作了幾年。我們在講到“誠樸雄偉、勵學敦行”這個校訓的時候,會想到什么?

有人說南大的校風就是“舉頭望明月,低頭寫論文”,這可能不完整;還有人說起南大,就說“南大是一所低調的大學”,這也不太恰切。

在我看來,南大最珍貴的東西,是一些如今已非常少見的大學品格,比如堅忍、求實、質樸、良善,既富有愿景,也身體力行。

我們在南大工作,從做人的修養(yǎng)來講,會有一種非常充盈篤定的體驗。南大歷史上有很多次挫折,為什么能多次挺過來?我們這幾代老師在職業(yè)生涯中,其實也有過很多不如意,包括待遇、政策、環(huán)境,但為什么沒有離開南大?其實,還是有一些文化的力量在支撐著我們,今天,南大不能失去這些文化。

回到任教這個話題,我個人理解,在教師生涯當中有幾個境界:第一個境界是知識境界,第二個境界是技藝境界,第三個境界是情懷境界。

先談一下知識境界。

在南大,很多人幾十年如一日,孜孜不倦、從不懈怠,原因是什么?這可能涉及到知識人的一個基本體驗:精益求精。

我們對知識的看法不是“有沒有”,而是“怎么樣”;換句話說,我們不看你是否有文憑、有論文、有職稱、有頭銜,而是衡量你深度怎么樣、廣度怎么樣、精度怎么樣,如果沒有這些,那么就談不上有知識。

在我們求學、治學的過程中,要努力去超越那種匠人的習氣和狹隘的見識,超越“數(shù)數(shù)字”、“填表格”的膚淺競爭,讓自己能夠有跨學科、跨方法、跨觀念的知識創(chuàng)造,這其實是南大歷史上能以誠樸致雄偉的一個關鍵。

我個人覺得,有價值的知識可以分成三種,第一種知識叫邊際性知識,就是溢出于普通知識、常規(guī)知識的知識。

作為教師,百度百科上有的知識,就不屬于邊際知識,以它做主要教學內容是不合適的。教材也不能作為教師的主要知識,因為學生可以看書,看書比聽講效率更高。引申一下,你課件上所寫的,也不能作為你講述的全部內容。影像傳播上有一個基本技巧叫音畫不對位,如果學生能看見課件、課本和百度,那么不用你在旁邊朗讀了。

教師在教學時需要講的,是真正前沿的知識,是你的闡釋和洞察力。一流的大學教育應該是什么樣的?我理解,應類似于柏拉圖時代的阿卡德米學園,它的教學是對話體的。顯然,這必然要求教師有真正的邊際知識。

第二種知識叫結構性知識,就是編織知識的知識,即知識網絡。知識網絡要求你既精通自己所在的專業(yè),又要適當會通其它學科。這不是要我們有知識虛榮心,而是因為學生比我們想象的要活躍、好奇、聰明。

如果你不能跟他們在知識的海洋里共同遨游,做教師大概會很困難,你會面臨很多的學生吐槽,會看到很多學生在課上玩手機,還有很多學生向你提問之后會覺得索然無味。

剛才有老師說我天天在網上輔導,有游戲出來我講游戲,有電影出來我講電影,這是怎么做到的?其實不是我有興趣,而是我的學生有興趣。有很多學生提的問題早就超出了我的知識范圍,我不得不連夜補課,然后才能跟他們對話。

但這樣對教師也有好處,融會貫通其實是教學的法門,當結構性知識足夠豐富的時候,才會出現(xiàn)化學反應,很多真正的新知來自于知識網絡的構造力。

第三種知識叫平臺性知識,一種駕馭知識的知識,我們也可以大致把它理解為通識,在漢語里我們寧愿把它稱之為“智識”,它在科研上強調的是思維方法和建構性,在教學上強調的是方向性、策略性、創(chuàng)造性,這部分其實是文科知識的精髓。

在南大,理科是高度發(fā)達的學科,至少從指標上看,文科多少會覺得自己處于下風,但時代也在變化中,哈佛最近有一個研究,寫的是文科的“軟技能”正在崛起。

那么,在這個人工智能的時代,文科的軟技能有多少效用呢?據統(tǒng)計,美國20xx年到20xx年新增了1100萬崗位,其中只有5%是與計算機領域有關的,如果把相關的技術崗位都算上,仍不超過10%,剩下新增的90%的崗位來自文科驅動的增長,有很多新增的崗位是既有的大數(shù)據、基因測序和互聯(lián)網技術,與文科的好奇心、洞察力和人際關系相嫁接后才形成的。

換句話說,美國90%的新增工作機會和增長力是來自平臺性知識。當我們在談歷史上南大的重大貢獻,談南大的核心精神時,應該看到那些人文力量起到了支撐作用,我理解,在我們那些杰出的自然科學家身上,往往也集中體現(xiàn)了這種平臺性知識的價值。

第二個境界是技藝境界。

教師是要有技藝的。教師不是一個知識的儲存器,而要成為一個求知的引導者,成為一個有教學才能的人,這就意味著我們要磨練作為教師的能力。我經常注意到,有不少老師在科研方面做得很不錯,在教學方面卻沒有太大長進。

其實,我們在學校里工作,我們的起點和終點都是“從教”,否則我們就失去了職業(yè)的本義。治學是有窮盡的,學術是有天花板的,但是教書育人代代相傳,薪盡火傳,永遠不絕。

表達是技藝。我們需要系統(tǒng)掌握一些作為教師的素養(yǎng),比如說表達。很多青年老師怯于上臺、怯于講話、怯于與人溝通,這是需要錘煉的。

根據我個人的體驗,新上講臺前,可以做幾個練習,一是“無人”,就是你嘗試忽略眼前所有聽眾的心理訓練;二是“無我”,你在教學時嘗試忘了自己的存在,嘗試忽略一切功利心;三是“有人”,不管你講什么課,都要想到我是為臺下的聽眾而服務的,不是為了自我表現(xiàn);四是“有我”,我必須講出我的看法和我的思想貢獻,這是我作為教師和學者存在的理由。這些無人、無我、有人、有我的訓練,都是一個教師培養(yǎng)教學能力的路徑。

時間管理是技藝。很多新老師還會跟我講一個問題:實在是太忙了。我自己也是這樣的體驗,三十年一瞬間就過去了,仿佛昨天我還坐在臺下聽老教師傳授經驗,今天我就面臨著教師生涯的結局,時間真的飛逝得讓你感到驚訝。

那么,如何進行時間管理呢?據我所知,很多學者的時間管理,是非常嚴格、有規(guī)律、有自律性的,比如說我知道張書記的清晨從來是留給自己治學的,我還知道有很多老師甚至三四點鐘起來工作。

我個人的建議,老師們不要以擠占休息時間來勤奮,而是要對時間任務表做“網格化管理”,比如說星期六上午就是陪父母的,上半周的下午到深夜全是用來寫論文的,星期五的晚上一定是留給跟學生對話的,諸如此類。

這樣,不管多忙,你不會被疲于奔命的被動凌亂所籠罩。前幾天我輔導了五六個新老師,協(xié)助他們規(guī)劃了網格圖,有些老師已經反饋說這個方法很好,至少有計劃感和駕馭感了。

教學洞察力也是技藝。我自己覺悟得比較晚,回憶起來,大概在四十歲以后才開始真正理解學生,開始有一些作為“人師”的深度體驗。例如,學生對老師的回避,大部分都不是冷漠,而是期待。他是希望你能夠去靠近他,因為在他眼里你是了不起的人物,他覺得來打擾你是一種冒犯,這時,老師去靠近他才符合他的需求。所以,坐得遠遠的那群學生,大多需要我們湊上前去溝通。

再例如,其實沉默的學生,往往最有思想力,滔滔不絕的學生倒未必就一定深刻。教師對課堂上不怎么發(fā)言的學生,千萬不要低估,他可能不入你的法眼,但可能恰巧就是一塊思想的璞玉。再例如,很多不聽話的學生是有擔當之人;中上之才往往前途無量,等等。

不管你是做輔導員、教師還是研究生導師,你要仔細識別學生秉性中的優(yōu)點和美德。還要注意,卷面成績沒有那么重要,還要注意,人才的成長是一生的長跑。

這些技藝還有很多,例如互動,課堂上一定要留三分之一的時間給學生說話,發(fā)言、提問、辯論,如果你沒有做到,學生會非常失望的,教學效果也會變差。例如教學相長,要求你把教學科研協(xié)調在一起。例如激勵,好的教學,要把教師的啟發(fā)性和學生的內驅力聯(lián)系在一起,等等。

各位老師,人工智能時代,我們這個職業(yè)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網上有一份bbc的報告說,人工智能取代教師的可能性只有0.4%,我不這么看。

我認為,普通知識的講授工作,極可能被人工智能取代。講解一個基本原理、一個化學定律、一個歷史故事,還有誰比人工智能做得更好?你材料沒它多、表達沒它好、精力沒它充沛、技術手段沒它先進,顏值也沒它高,所以人工智能取代“普通教師”的可能,大到難以想象。

未來,機器真正難以取代的,可能就是邊際性知識、結構性知識、平臺性知識的教學,以及在心理層面的教學技藝,還有情懷。

最后,簡單說一下情懷境界。

情懷境界,我們一般不會在論文中看到。做科學研究,僅有情懷也是遠遠不夠的。但我覺得,對于一個教師來說,情懷境界是一生最重要的修煉;對于做學者,情懷境界其實也是職業(yè)生涯的目標之一。

我見過有資深學者在大年三十都在寫論文,見過有的教師一生為學生的學業(yè)付出過無數(shù)心血,你想想看,除了情懷,還有什么能夠驅動他們這么做?

在情懷的境界里,我們要求的是:一切為了“人”。一名學生不是一個符號、一個統(tǒng)計數(shù)字,他是一個生命、一個未來的期望、也是一個無限豐富的世界,你一旦意識到這一點,會感到他就是你的子弟,你會覺得這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在情懷的境界中,我要提到這樣一些概念:價值觀、批判性、同理心、同情心、眼界、愿景和恒心,這些其實也是作為一名教師和人文學者的基本修養(yǎng)。年輕的時候,我們會覺得知識很了不起,之后會覺得技藝很了不起,但后來我們會認為,境界很了不起。年歲漸長,體會就越深。

我在南大聽了很多前輩老師們的講話、報告,有些內容我在知識層面上未必懂,但是在情懷上我完全有共鳴,即使是素不相識,也好像跟他是相交多年。

走在南大的路上,我經常遇到這些有南大品格和大學精神的學者、老師,大家也未必打招呼,但是彼此都意識到對方的存在。也許,這些可尊敬的同道的存在,也是我們在這個校園里繼續(xù)工作、為了理想而奮斗的主要理由,我們不能失去他們。

作為學者,我們是以學術良知立身;作為教師,是以教師的職責來自勉。我們這個職業(yè)的本質,還是要為學生捍衛(wèi)他們的未來。

有些孩子會因年輕無知而犯錯,但他老去之后,卻往往痛感不能回到過去跟自己說話,痛感那時也沒有人能夠幫助他。就如《肖申克的救贖》中老瑞德所說:“我回首前塵往事,那個犯下大錯的小笨蛋。我想和他談談,我試圖講道理,讓他明白什么是對什么是錯,但是我辦不到,那個少年早就不見了,只剩下我垂老之軀。”

當我們想起這段臺詞,會意識到我們在承擔那個穿越歷史以挽救未來的責任,我們告訴學生應該怎么實現(xiàn)自己,也告訴他們“你不能那么做”。這大概就是我們的職業(yè)生涯的崇高使命。

以上,是我的一些所思所想。那些美好的職業(yè)情感和專業(yè)理性,時常讓我感奮,讓我自豪,也曾讓我徹夜難眠。今天,我希望能把它們傳遞給各位。

您可能關注的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