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時間:2023-11-10 17:09:30
- 小編:zdfb
- 文件格式 DOC


讀后感是讀書過程中重要的反思環(huán)節(jié),有助于提高我們的綜合素養(yǎng)。怎樣處理好讀后感中的主觀情感和客觀評價?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一些讀后感范文,供大家參考,希望能夠給大家一些啟發(fā)和思考。
蒙田隨筆讀后感300字篇一
曾經(jīng)聽人說過,讀書也要講緣分。若是你讀了某本書,必是與它有緣。我很是贊同,因我之前是從未聽過蒙田這個人,更是不知道有《蒙田隨筆》一書。機緣巧合地,我在瀏覽網(wǎng)頁的時候讀到蒙田的一句語錄,頗為震撼。“那些明了喪失生命并不是件壞事的人,肯定會坦誠自若的面對生活中的任何事情?!焙髞?,我便開始了解蒙田,開始讀《蒙田隨筆》。
我不敢說我能夠把蒙田的思想?yún)⑼福敲孔x到一些見解獨到的地方,我也會有強烈的共鳴。蒙田是一個智者,一個思想家,他無時無刻都在思考,關于生命,關于人類的種種感情。
在這個愈發(fā)喧囂的社會,人們顯得越來越浮躁,越來越抵擋不住名利,金錢的誘惑。還有多少人愿意安安靜靜的捧一本書,慢慢品讀,慢慢感悟呢?我想,很多商業(yè)人士更愿意分秒必爭地去應酬,因為對于他們而言,一分鐘可能就會是一百萬的交易,就可能為自己或者公司提高聲望。因此,他們又怎么可能會騰出如此“寶貴”的時間去看一本書呢?而《蒙田隨筆》中談到論榮譽,其中是這么寫道的:“自以為是者的名聲看起來多么美好,這動聽迷人的聲音,不過是一曲回聲,一幅影子般的虛無縹緲的夢境,微風一吹,它就銷聲匿跡全無蹤影?!彼^名聲,榮譽,也只不過是過眼云煙。
太過看重的話,只會成為一種束縛,掙不脫,也放不開。若人的一生都在追逐這些徒有虛名的東西,那么很多值得我們去珍惜的人或情感都會被忽略了,也許等到走到人生的盡頭時,回頭一看,才發(fā)現(xiàn)其實這一生過得太匆忙,什么都沒有得到,除了那些虛名。
間去思考,而是懶得去想,以一種逃避的方式去面對問題,面對世界。世界越是喧囂,我們越是要克制住自己,騰出一些時間,讓自己靜一靜;找一些事情,給大腦做一做??梢允庆o靜地讀一本書,并且得出一些感悟;又可以是反省一下自己,“三省吾身”,不斷地完善自我。這樣人生就會充實了一些,就不會是無所事事了。
蒙田隨筆中還談到其他一些關于人與人的交往問題,談到如何交流,談到關于死亡等等,思想自由開闊,見解獨到。先拋開里面的內容不說,一個人若是能夠靜下來想想事情,思考問題的話,那至少還會有屬于自己的一些想法,不會那么輕易地隨波逐流。在喧囂的世界中,能夠為自己覓一方靜土,那么人就不會那么浮躁了。
蒙田隨筆讀后感300字篇二
這本書是這樣被人喜歡,以至于關于它的經(jīng)典評論數(shù)不勝數(shù),這里引用幾條如下:
毛姆:“蒙田的隨筆不管挑哪一篇來讀,你都會覺得趣味盎然……”
迪佩龍紅衣主教:“這是一本正直人的枕邊書”。
德圖:“名副其實的箴言研討會,每一個警句都是至理名言。”
就像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影響了許許多多作家一樣,在閱讀本書時,你也會從他的文字中看到很多作家的影子,可見他們都深深地受了蒙田的影響。
本書序言說:蒙田是一個讓我們越看越像現(xiàn)代人的家伙,他很世俗,但他不是一個討好獻媚的家伙……他非??酥?,絕不以出賣自己的立場為代價來謀取好處……他甚至對物質也同樣抱著謹慎的懷疑態(tài)度。但是他洞悉政治的微妙,也很清楚如何在各種政治勢力之間尋找一種平衡。
蒙田是法國十六世紀人文主義思想家、作家。16世紀的作家中,很少有人像他一樣被現(xiàn)代人這樣崇敬和接受。他是法國的一位知識權威和批評家,是一位人類感情的冷峻的觀察家,亦是對各民族文化,特別是西方文化進行冷靜研究的學者。
他是法國波爾多市市長家的兒子,他本人做過十幾年法官,也做過波爾多市市長。1571年,蒙田三十八歲,因厭倦官場生活而退隱歸家,過起了“自由、平靜、安閑”的鄉(xiāng)紳生活。從此開始撰寫《隨筆集》。
蒙田通過一篇篇的隨筆不斷地省察自己,“省察自己的生活狀況,省察自己的身體活動與精神活動,以及省察自己的身體活動與精神活動之間的關系?!边@些醒察是如此可貴,渴望心靈獨立的自由派知識分子都會喜歡。
他說:“世界上最偉大的事,是一個人懂得如何做自己的主人。”他平靜而愉悅地接受了自己以及人類的不完美、局限性、不確定性。
我們曾經(jīng)是自己,后來我們又迷失,但我們終將還是要做回自己。遇見蒙田,遇見更美的自己。
蒙田隨筆讀后感300字篇三
最近,我看了一本很不錯的書——《蒙田隨筆集》。這本書,用平易通暢、不假雕飾、親切動人的語言,向我們展示了生活中的很多道理,也必將使我們的人生得到啟發(fā)而受益匪淺。
在這眾多的談論中,我最想談談的是“論對孩子的教育”。還記得前幾天同室友在討論獨生子女的問題,我說由于是獨生子女,所以很多的孩子會因此而嬌生慣養(yǎng)。室友反駁道,其實是父母的教育問題。真是一語中的呀!剛好這本書也說,“對孩子的教育是人類最難也是最重要的學問”。培養(yǎng)孩子就如同播種,種植前的'準備工作相對簡單,可是一旦播下的種子有了生命,就有各種不同的培育方式,會遇上種種困難。對于孩子降臨人間,便是對他們教育的開始,每一位家長就像在探索一個未知的世界,和自己的孩子在心靈上不斷進行磨合。
這本書告訴了我們一些對孩子很好的教育方式,在此和大家分享一下。
第一,在為孩子選擇家庭教師方面,我們應該擯棄那種一味填鴨式的教授方式。一位高尚而有眼力的人,他會根據(jù)孩子的智力,對其進行引導、考驗,教會他獨立欣賞、識別和選擇事物,有時領著他前進,有時則讓他披荊斬棘,愿意停下自己步伐,傾聽孩子的心聲。
第二,學習的內容是使我們變得更完善更聰明。所以,當孩子接。
觸到新思潮時,要讓孩子清楚理解,以一種批判的視角來對待。唯有這樣,他們才可以在別人的哲思上,升華出自己的哲思。一個人,最怕的就是沒有自己的獨立思考,以致思想麻痹。
第三,父母應學會恰當?shù)胤砰_雙手,讓孩子去承擔責任。賀拉斯認為教育孩子應該讓他生活在野外、擔驚受怕。不光要錘煉他們的心靈,還要鍛煉他們的肌肉。心靈若無肌肉支撐,孤身承擔雙重任務,會不堪重負。中國也有古語:慈母多敗兒。現(xiàn)在的孩子是幸福的,然而,又是不幸的。過多的關懷變成了溺愛,讓他們中的大部分人缺少了感恩,甚至犯下嚴重錯誤。所以,多給孩子機會去迎接生活中的風暴,將給孩子一個更加璀璨的人生。
第四,在培養(yǎng)交往能力方面,要教會孩子懂得沉默與謙遜。聽到別人胡言亂語,不要怒形于色,因為聽到不和自己趣味的東西就面有慍色,是不禮貌和討人厭的行為。父母要教育孩子有禮貌,要讓孩子在言談中閃耀出良心和美德,能明辨是非,敢于承認錯誤。
每一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出色的,成為社會的棟梁,造福社會。那么,請您用心讀讀蒙田先生這篇對孩子的教育吧。讀懂了,汲取了,便會對你日后教子大有益處。
蒙田隨筆讀后感300字篇四
作品不多,只有三本《蒙田隨筆》,如果你不停地讀,只需一兩個星期,就可以把它讀完。讀完一遍后,你可能還想再細細品味一下,之后,你可能會明白我喜歡它的原因。
雖然是十六世紀寫成的書,而且書中引用了大量古希臘和古羅馬的事例,以及哲學家、歷史學家、詩人的詞句,即使這樣,在現(xiàn)代人眼里,卻一點也不嫌艱澀。談起問題來,娓娓道來,顯得那么親切,好像蒙田穿越時空的隧道,來在你的面前,像一個知己一樣,和你作一些深入的'交談。那些充滿睿智的見解,如春風一般,拂過你的心田,使你對生活、對人生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補自己的空虛。為了彌補這一缺點,我們需要更加實在的東西。他說,我們缺乏健康、智慧、美德其他重要的品德,外部的裝飾可以等我們得到最主要的東西之后再去考慮。
他引用古希臘哲學家克里西波斯和。
個時代,我看到許多人靈活多變、模棱兩可、腳踏兩只船,大家都認為他們處事圓滑。至于他自己的主張。他說,我并不十分關心別人對我的看法,而只是關心我對自己的看法。我想用自己的東西致富,而不想靠借來的東西致富。別人也只能看到外在的事件和事物的外表。而且,根據(jù)表象作出的評價都極為膚淺、極不可靠。最可靠的莫過于每個人對自己的評價。
在這篇文章最后,蒙田說,正直的人都情愿失去自己的榮譽,而不愿失去自己的良心!
讀到這樣的字句,頗讓人感動。感動之余,又啟發(fā)讓我們重新思索人生的意義,更加堅定我們對美好事物的追求,拋卻一些繁文縟節(jié)和一些不必要的奢望?;畹幂p松一些,自由一些。
蒙田隨筆讀后感300字篇五
《蒙田隨筆》是法國作家蒙田創(chuàng)作的關于人生哲學思考的散文集,它與《培根人生論》《帕斯卡爾思想錄》一起,被人們譽為歐洲近代哲理散文三大經(jīng)典。
當我第一次翻開我的這本蒙田隨筆的時候,爸爸就坐在我的身邊,他很詫異的看著我,說:“你在看蒙田隨筆?”“嗯”“這是我中學的時候一直想看的書,可是當時沒有條件借到,久而久之就忘了。”很少有爸爸這么期待而不得的書,我便對它重視了很多。
其實很巧的是,我在老師的要求下,正在讀阿蘭?德波頓的《哲學的慰藉》,這本書中講了六位哲學家,其中一位就是蒙田,另一位我比較熟悉的就是尼采,在不久前,我還在讀周國平先生的《尼采:在世界的轉折點》??赡苷沁@些哲學類書籍的鋪墊,我看《蒙田隨筆》的時候就容易接受的多,并沒有很早看這種書時候云里霧里的感覺,反而有點撥云見日的心情。
蒙田生活在16世紀的歐洲,整本書中用的例子難免都是那個時代歐洲的例子,有時可能我沒有辦法真正的理解那些例子背后所要說的一些東西。這可能就是一個幾百年的代溝吧。
但其實蒙田所議論的一些東西,都是一些我們現(xiàn)在都可以借鑒的。他寫作并沒有什么“后期”的潤色和加工,完全是隨心所欲的,就像蘇東坡一樣。
雖說這本書算是一本哲學名著,但并沒有其它的哲學書來的晦澀,可能是這個版本翻譯的比較好。除了一些遠離我們的例子,譯者還仔細的為每一句有出處的話標上了出處。由此可見,蒙田實在是看過很多很多的書。
看完了尼采的《悲劇的誕生》再看這本書,感覺整個人輕松了很多,包括心情包括心理??赡苁且驗楫吷?jīng)歷的大相徑庭所造成的差異。蒙田本身身處在一個貴族家庭里,較為富裕的生活并沒有讓他經(jīng)歷太多像尼采那樣的悲劇。所以在《哲學的慰藉》中對于蒙田的總提就是“對殘缺的慰藉”,他并不像其它哲學家那樣困難,但正因為不同環(huán)境,才可能造就了他的不同?!墩軐W的慰藉》對蒙田的一句評價就很中肯、也很完整:“善良而平凡的生活,努力尋求智慧而從未遠離愚蠢,由此成就足矣。”
整本書中,我最喜歡、最感同身受的就是《論悲傷》。其實我因為幸運,身邊的親人和朋友都完完整整的陪在我的身邊,一個不少。幾乎沒有那種撕心裂肺的疼痛,很久以前,我曾經(jīng)聽到過這樣一段話:“當你哭得出來的時候,那種痛并不算什么;總有一種撕心裂肺的疼痛會疼的你哭都哭不出來?!彪m然我對此一直深信不疑,但一直無法想象那種撕心裂肺的感覺。所以,當我通篇讀過這篇文章后,我就大概理會了那種程度和感覺。
這本書讀完實在花了我不少的力氣,看了兩三遍,其實還是離讀懂有一定的距離,不過等到我再大一些的時候,再讀一遍,也許就有了新的感覺。
他所說的那些話,并沒有因為時間的移動而落后,反而因為時間的沉淀,更讓人有理由去相信它真實。他所展現(xiàn)的就是一個這樣沉淀在時間中的世界。
蒙田隨筆讀后感300字篇六
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不是為別人,而是為自己。這樣的人生,不僅是有意義的,而且是無后顧之憂的,安全的。不是嗎?我們看過了多少風云一時不可一世的人,最后的結局是何等的悲哀,糾其原因就因曾有的一時糊涂。
同樣,我們也看到了多少已過耄耋之年的人,仍精神矍鑠,意氣風發(fā)。就因為他們熱愛生命中的每一天。是這樣的歷程把他們的生命滋養(yǎng)的如此絢爛,如此光芒四射。
生的本質在于死,再偉大的生命也終究有消逝的一天。只有樂于生的人才能真正忽略掉死之苦惱,只有在完全對活著沒有什么遺憾快快樂樂的過完一生的人,才死得心安理得。
雖然我們無法改變生命的長度,但我們可以盡力打造生命的寬度。懂得了生命的意義,便不會虛度年華!
感悟其二:要生活得寫意。
我們最豪邁、最光榮的事業(yè)乃是生活得寫意,一切其他事情,執(zhí)政、致富、建造產業(yè),充其量也只不過是這一事業(yè)的點綴和從屬品。生活常常會給我們開玩笑,容易讓我們把日子過得如同行尸走肉般。我們有時會說“這一輩子什么也沒干,一事無成?!睘槭裁磿羞@樣的想法?生活本身就是件事情,要懂得享受生活。寫意的生活就是順應天性。天性促使我們?yōu)楸WC自身需要而進行活動,這種活動也就給我們帶來愉快。它推動我們去滿足理性與欲望的需要。但是我們要學會對待生活的一種正確態(tài)度,我們的心不能扭曲,而要舒展。我們的熱情之火不能熄滅,而要常燃。生活本身就是一種藝術,洗去心靈上的塵垢,坦然的用心享受。
學會享受生活,最重要的`是學會這種態(tài)度。其實生活并不總是多姿多彩,我們在生活的追求中常常忘掉了真正的自我,當你刻意的去享受生活時你反而會覺得生活越來越無趣。相反如果你平靜地過著屬于自己的生活,你就會感受到生活中真實的意義,有煩惱、有快樂,才是真正的生活,關鍵在于你是否去認真體會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就算是痛苦也是一種人生經(jīng)歷,只有擁有一顆干凈的靈魂,才可以享受純粹的生活。才可以尋求到生命的真諦!
感悟其三:別讓人生輸給了心情。
心情不是人生的全部,卻能左右人生的全部。我們常常不是輸給了別人,而是壞心情貶低了我們的形象,降低了我們的能力,擾亂了我們的思維,從而輸給了自己。所以控制好心情,生活才會處處祥和。
好的心態(tài)塑造好的心情,好的心情塑造出色的你。人與人之間是一種緣分,你刻意追求的未必能得到,你努力追尋的未必能獲取。生命中的燦爛,人生中的輝煌,往往不期而遇,盡在偶遇。我們能做的就是盡心盡力,得到是一種幸運,得不到也是一種幸運。因為盡心,我們總有收獲,因為盡力,我們總有進步。得失是一種心境,無悔就行。上蒼給予我們一樣的生命,我們卻選擇了不盡一樣的生活方式。我們可能活的不高貴,但我們完全可以活的高尚;我們可能無法逃避厄運或人生包含的棘手問題,但我們可以從容自信、開朗豁達。什么都可以缺乏,自信不能缺乏;什么都可以不要,快樂不能不要;什么都可以不好,心情不能不好。
請大家微笑著,去唱生活的歌謠。不要抱怨生活給予了太多磨難,不必抱怨生命中有太多曲折。大海如果失去了巨浪的翻滾,就會失去雄渾,沙漠如果失去了飛沙的狂舞,就會失去壯觀,人生如果僅去求得兩點一線之間的一帆風順,生命也就失去了存在的魅力。把塵封的心胸敞開,好好的珍惜人生,盡情的擁抱生活。
當我們輕撫著一顆依然躁動的心,當我們的心底還有一縷柔情再生,當感動還可以讓我們涕淚沾巾,當憧憬還可以燦爛一個美麗的夢境,當向往還可以讓我們怦然心動。我要說,我們依然年輕,因為我分明感受到了那激昂澎湃的熱情,那潛藏在心底久違的活力在緩緩的升騰,希望是生命的最強音,我只要一份快樂的心情去盡情享受生活之樂趣。
至此我想用16個字來表達自己的感受同時也希望能與各位一起共勉:熱愛生命,寫意生活,珍惜光陰,魅力人生!
蒙田隨筆讀后感300字篇七
這本書的是十六世紀的人,距離現(xiàn)在已經(jīng)有四百多年了,但是這本書完全看不出跨越四百年的巨大鴻溝,在今天看來依然受益匪淺,只能說真正的智慧是不會被時光打磨漸漸消逝,反而經(jīng)過時光的驗證更加讓人深信不疑。
隨筆,既然是隨筆,顧名思義就是想到什么寫什么,隨性留下的筆錄。這本隨筆集現(xiàn)在有很多個版本,無數(shù)知名譯者為這本書奉獻過自己的汗水,將蒙田的智慧火花毫無保存、原汁原味的傳遞給讀者。感謝這群默默奉獻的偉大譯者,要知道讀者買書往往都是沖著去的,很少有人注意到譯者,他們掩蓋在的光芒下是連接中西方文化的橋梁,借此時機,向他們致敬。
言歸正傳,蒙田隨筆是一本生活的哲學書,它不像其他哲學書那樣深奧而晦澀難懂,這本書就像一個胡子花白,臉上每一條皺紋都藏著歲月痕跡的老爺爺,整張臉黯淡蒼老,唯有眼睛透露出歷經(jīng)世情的睿智與豁達。這本書適合夜深人靜的時候,在燈下閱讀,因為白天的急躁無法讓人靜心思考,只會讓人越看越心煩意亂,夜晚的安靜和孤單滿足了思考的.條件,能讓人靜靜聆聽這位爺爺慢慢向你訴說生活的哲學,給你迷茫的心指明方向,讓你的靈魂體會生活的微妙。
說了這么多都是空話,接下來我們就“空殼的麥穗才會趾高氣揚”這一章節(jié)談談我自己的看法。書中這樣寫道:“真正有知識的人的成長過程,就像麥穗的成長過程:麥穗空的時候,麥子長得很快,麥穗驕傲地高高昂起;但是,當麥穗成熟飽滿時,它們開始謙虛,垂下麥芒。”這句話的比喻多么形象。中國古代道德經(jīng)有句話叫“大音希聲,大象無形”,意思是越好的音樂越寂靜無聲,越好的形象越飄渺無形,這句話是不是有異曲同工之妙。
人的成長就是一個從無知到有識的過程,我經(jīng)常能看見小朋友一副小大人形象的給別人講一些淺顯的道理或者故事,一般我們只覺得小朋友可愛,至于那些道理和故事,難道真的不懂嗎?但如果換成一個成年人,他在大街上公共場合大聲說一些似是而非的道理,希望得到別人的認可和欣賞,人們只覺得他無知而愚蠢。因為一個有學識有教養(yǎng)的人是不會在大街上以“傳授知識”的理由來獲得別人的尊敬與賞識。俗語說半瓶水晃蕩一瓶水不響,就是這個道理。
謙虛是中華民族自古以來的傳統(tǒng)美德,中國人千百年來的風骨與氣節(jié)都融入那句勝利之后還低頭抱拳的“承讓承讓”中,謙虛不是懦弱,謙虛不是自大,謙虛是經(jīng)過沉淀之后的光芒內斂,謙虛是竹子壓不彎折不斷的筋骨。蒙田的博聞強識和他對于生活的領悟理解都寫在書里了,這本書可以當成人生的指路明燈。
曾經(jīng)聽人說過,讀書也要講緣分。假設是你讀了某本書,必是與它有緣。我很是贊同,因我之前是從未聽過蒙田這個人,更是不知道有《蒙田隨筆》一書。機緣巧合地,我在瀏覽網(wǎng)頁的時候讀到蒙田的一句語錄,頗為震撼?!澳切┟髁藛适⒉皇羌氖碌娜?,肯定會坦誠自假設的面對生活中的任何事情?!焙髞?,我便開始了解蒙田,開始讀《蒙田隨筆》。
我不敢說我能夠把蒙田的思想?yún)⑼福敲孔x到一些見解獨到的地方,我也會有強烈的共鳴。蒙田是一個智者,一個思想家,他無時無刻都在思考,關于生命,關于人類的種種感情。
在這個愈發(fā)喧囂的社會,人們顯得越來越急躁,越來越抵擋不住名利,金錢的誘惑。還有多少人愿意安安靜靜的捧一本書,慢慢品讀,慢慢感悟呢?我想,很多商業(yè)人士更愿意分秒必爭地去應酬,因為對于他們而言,一分鐘可能就會是一百萬的交易,就可能為自己或者提高聲望。因此,他們又怎么可能會騰出如此“珍貴”的時間去看一本書呢?而《蒙田隨筆》中談到論榮譽,其中是這么寫道的:“自以為是者的名聲看起來多么美好,這動聽迷人的聲音,不過是一曲回聲,一幅影子般的虛無縹緲的夢境,微風一吹,它就銷聲匿跡全無蹤影。”所謂名聲,榮譽,也只不過是過眼云煙。
太過看重的話,只會成為一種束縛,掙不脫,也放不開。假設人的一生都在追逐這些徒有虛名的東西,那么很多值得我們去珍惜的人或情感都會被忽略了,也許等到走到人生的盡頭時,回頭一看,才發(fā)現(xiàn)其實這一生過得太匆忙,什么都沒有得到,除了那些虛名。
蒙田隨筆讀后感300字篇八
《蒙田隨筆》中還談到無所事事。原文是這樣的:“如果不讓大腦有事可做,有所制約,它就會在想象的曠野中馳騁,有時就會迷失方向。”作為大學生的我,實在感到羞愧,因為我就是一個無所事事的人。我常常讓大腦放空,寧愿發(fā)呆,也不愿找些事情讓我的大腦做,于是它就常常迷失方向了。其實,我相信如今的很多大學生也是無所事事的,因為他們坐在電腦前,刷著微博,又或者看著電視劇,大腦里面又在想些什么呢?我想答案應該是沒有的。很多時候,我們不是沒有時間去思考,而是懶得去想,以一種逃避的方式去面對問題,面對世界。世界越是喧囂,我們越是要克制住自己,騰出一些時間,讓自己靜一靜;找一些事情,給大腦做一做。可以是靜靜地讀一本書,并且得出一些感悟;又可以是反省一下自己,“三省吾身”,不斷地完善自我。這樣人生就會充實了一些,就不會是無所事事了。
蒙田隨筆中還談到其他一些關于人與人的交往問題,談到如何交流,談到關于死亡等等,思想開闊,見解獨到。先拋開里面的內容不說,一個人假設是能夠靜下來想想事情,思考問題的話,那至少還會有屬于自己的一些想法,不會那么輕易地隨波逐流。在喧囂的世界中,能夠為自己覓一方靜土,那么人就不會那么急躁了。《蒙田隨筆》是法國作家蒙田創(chuàng)作的關于人生哲學思考的散文集,它與《培根人生論》《帕斯卡爾思想錄》一起,被人們譽為歐洲近代哲理散文三大經(jīng)典。
當我第一次翻開我的這本蒙田隨筆的時候,爸爸就坐在我的身邊,他很驚訝的看著我,說:“你在看蒙田隨筆?”“嗯”“這是我中學的時候一直想看的書,可是當時沒有條件借到,久而久之就忘了?!焙苌儆邪职诌@么期待而不得的書,我便對它重視了很多。其實很巧的是,我在老師的`要求下,正在讀阿蘭?德波頓的《哲學的慰藉》,這本書中講了六位哲學家,其中一位就是蒙田,另一位我比較熟悉的就是尼采,在不久前,我還在讀周國平先生的《尼采:在世界的轉折點》。可能正是這些哲學類書籍的鋪墊,我看《蒙田隨筆》的時候就容易接受的多,并沒有很早看這種書時候云里霧里的感覺,反而有點撥云見日的心情。
蒙田生活在16世紀的歐洲,整本書中用的例子難免都是那個時代歐洲的例子,有時可能方法真正的理解那些例子背后所要說的一些東西。這可能就是一個幾百年的代溝吧。
但其實蒙田所議論的一些東西,都是一些我們現(xiàn)在都可以借鑒的。他寫作并沒有什么“后期”的潤色和加工,完全是隨心所欲的,就像蘇東坡一樣。
雖說這本書算是一本哲學名著,但并沒有其它的哲學書來的晦澀,可能是這個版本翻譯的比較好。除了一些遠離我們的例子,譯者還仔細的為每一句有出處的話標上了出處。由此可見,蒙田實在是看過很多很多的書。
看完了尼采的《悲劇的誕生》再看這本書,感覺整個人輕松了很多,包括心情包括心理??赡苁且驗楫吷?jīng)歷的大相徑庭所造成的差異。蒙田本身身處在一個貴族家庭里,較為富裕的生活并沒有讓他經(jīng)歷太多像尼采那樣的悲劇。所以在《哲學的慰藉》中對于蒙田的總提就是“對殘缺的慰藉”,他并不像其它哲學家那樣困難,但正因為不同環(huán)境,才可能造就了他的不同。《哲學的慰藉》對蒙田的一句評價就很中肯、也很完整:“善良而平凡的生活,努力尋求智慧而從未遠離愚蠢,由此成就足矣。”
整本書中,我最喜歡、最感同身受的就是《論悲傷》。其實我因為幸運,身邊的親人和朋友都完完整整的陪在我的身邊,一個不少。幾乎沒有那種撕心裂肺的疼痛,很久以前,我曾經(jīng)聽到過這樣一段話:“當你哭得出來的時候,那種痛并不算什么;總有一種撕心裂肺的疼痛會疼的你哭都哭不出來?!彪m然我對此一直深信不疑,但一直無法想象那種撕心裂肺的感覺。所以,當我通篇讀過這篇文章后,我就大概理會了那種程度和感覺。
這本書讀完實在花了我不少的力氣,看了兩三遍,其實還是離讀懂有一定的距離,不過等到我再大一些的時候,再讀一遍,也許就有了新的感覺。
他所說的那些話,并沒有因為時間的而落后,反而因為時間的沉淀,更讓人有理由去相信它真實。他所展現(xiàn)的就是一個這樣沉淀在時間中的世界。
蒙田隨筆讀后感300字篇九
讀了《蒙田隨筆》后,心中感悟很多,細細反思,慢慢領悟,覺著書中有許多的觀點可借鑒到教育教學中去,在書中,蒙田充分闡述了他的教育觀點,鮮明地提出了他的教育原則。
蒙田以“我知道什么?”這句具有懷疑精神色彩的名言來說明人類認識的局限性。是的,在人類有限的認識范圍內,教育的價值,學生的教育的價值到底是什么?我們如何來認識這種教育的價值?教育能否為人安身立命?能否關注人的內心?能否關注學生的心性?蒙田也非常喜愛但丁《神曲?地獄篇》中的一句名言、“我愛知識,也愛懷疑”。
蒙田曾說,我們的心靈確在隨別人的意志而行動,被迫聽從別人的幻想,服從別人的權威、被迫屈從別人空洞說教的.引誘,同時又不得不重彈老調,我們沒有自由走自己的道路:我們的活力和自由全都消失了。蒙田認為,造成這種情況的正是自己。他引證西塞羅的話說:“教者的權威常常阻礙著要學的人。”如果沒有懷疑精神,人就不可能自由。蒙田不迷信權威,反對傳統(tǒng)的偏見,倡導人運用自己的頭腦去理解事物,“絕不能倉促地下判斷”,而要經(jīng)過理解,才能認識到事物的意義。
蒙田隨筆讀后感300字篇十
我賦予某些詞語特殊的含義:拿“度日”來說吧,天色不佳,令人不快的時候,我將“度日”看作是“消磨光陰”;而風和日麗的時候,我卻不愿意去“消磨”,這時我是在慢慢賞玩,領略美好的時光。壞日子,要飛快地去“度”,好日子,要停下來細細品嘗?!岸热铡薄跋r光”這些常用語令人想起那些“哲人”習氣。他們以為生命的利用不外乎將它打發(fā)、消磨,并且盡量回避它,無視它的存在,仿佛這是一件苦事,一件賤物似的。至于我,我認為生命不是這個樣的,我覺得它值得稱頌,富有樂趣,即便我自己到了垂暮之年也還是如此。我們的生命受到自然的厚賜,它是優(yōu)越無比的。如果我們覺得不堪生之重壓而白白虛度此生,那也只能怪我們自己。“糊涂人的一生枯燥無味,躁動不安,卻將全部希望寄托于來世?!?/p>
不過,我對隨時告別人生,毫不惋惜。只有樂于生的人才能真正不感到死之苦惱。享受生活要講究方法。我自認為比別人多享受到一倍的生活,因為生活樂趣的大小是隨著我們對生活的關心程度而定的。尤其在此刻,我眼看生命的時光不多,我就愈想增加生命的分量。我想靠迅速抓緊時間,去留住稍縱即逝的日子;我想憑時間的有效利用,去彌補匆匆流逝的光陰。剩下的生命愈是短暫,我愈要使之過得豐盈充實。
常言說一千個人有一千種活法,因為文化是多元的,我們不能要求別人什么,但是我們可以選擇自己的活法,選擇有意義的活法。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不是為別人,而是為自己。這樣的人生,不僅是有意義的,而且是無后顧之憂的,安全的。不是嗎?我們看過了多少風云一時不可一世的人,最后的結局是何等的悲哀,糾其原因就因曾有的一時糊涂。
我們也看到了多少已過耄耋之年的人,仍精神矍鑠,意氣風發(fā)。就因為他們生命中的每一天都是認真的、努力的、奮斗的、坦蕩的。是這樣的生命歷程把他們的生命滋養(yǎng)的如此絢爛,如此光芒四射。
努力過的人不會后悔,人生最美的享受是奮斗之后的奮斗。讓我們關心生活吧,生活像鏡子,你笑它也笑。正如蒙田所說,生活樂趣的大小是隨著我們對生活的關心程度而定的。
生命的意義寓于生活的每一天,讓我們熱愛生活熱愛生命吧,因為生命是大自然給予我們人類的厚賜。
您可能關注的文檔
- 五一口號感懷匯總(實用14篇)
- 大學生課外閱讀的調查報告3000字實用(模板16篇)
- 交流座談會發(fā)言稿(精選10篇)
- 2023年教師職業(yè)幸福感心得體會1500字(實用19篇)
- 最新下年度工作計劃(模板19篇)
- 四年級檢討書100字實用(大全20篇)
- 級長工作總結幼師(實用13篇)
- 級長工作總結標題十(優(yōu)質17篇)
- 2023年會計試用期工作總結收獲5篇(實用)
- 2023年會計試用期工作總結100字優(yōu)質(實用16篇)
- 學生會秘書處的職責和工作總結(專業(yè)17篇)
- 教育工作者分享故事的感悟(熱門18篇)
- 學生在大學學生會秘書處的工作總結大全(15篇)
- 行政助理的自我介紹(專業(yè)19篇)
- 職業(yè)顧問的職業(yè)發(fā)展心得(精選19篇)
- 法治興則民族興的實用心得體會(通用15篇)
- 教師在社區(qū)團委的工作總結(模板19篇)
- 教育工作者的社區(qū)團委工作總結(優(yōu)質22篇)
- 體育教練軍訓心得體會(優(yōu)秀19篇)
- 學生軍訓心得體會范文(21篇)
- 青年軍訓第二天心得(實用18篇)
- 警察慰問春節(jié)虎年家屬的慰問信(優(yōu)秀18篇)
- 家屬慰問春節(jié)虎年的慰問信(實用20篇)
- 公務員慰問春節(jié)虎年家屬的慰問信(優(yōu)質21篇)
- 植物生物學課程心得體會(專業(yè)20篇)
- 政府官員參與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的重要性(匯總23篇)
- 大學生創(chuàng)業(yè)計劃競賽范文(18篇)
- 教育工作者行政工作安排范文(15篇)
- 編輯教學秘書的工作總結(匯總17篇)
- 學校行政人員行政工作職責大全(18篇)
相關文檔
-
幼兒園體育教師的心得體會(通用18篇)
37下載數(shù) 808閱讀數(shù)
-
初中拔河比賽活動策劃(優(yōu)秀21篇)
32下載數(shù) 366閱讀數(shù)
-
最新防溺水手抄報內容文字怎么寫(通用12篇)
32下載數(shù) 185閱讀數(shù)
-
打掃敬老院心得體會范文(優(yōu)秀12篇)
22下載數(shù) 316閱讀數(shù)
-
檢察機關開展法律監(jiān)督工作情況報告(精選9篇)
29下載數(shù) 622閱讀數(shù)
-
最新慶三八婦女節(jié)演講稿(精選15篇)
23下載數(shù) 995閱讀數(s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