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最新校本課程研究報告(精選9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19 18:14:32 頁碼:7
最新校本課程研究報告(精選9篇)
2023-11-19 18:14:32    小編:ZTFB

報告的特點是客觀、準確、專業(yè),需要經(jīng)過調研和分析,以及專業(yè)知識的支撐。要寫一份較為完美的報告,首先需要明確報告的目標和受眾,并針對目標和受眾進行信息篩選和組織。最后,希望大家在寫報告時能夠充分發(fā)揮自己的創(chuàng)造力和專業(yè)素養(yǎng),寫出優(yōu)秀的報告作品。

校本課程研究報告篇一

本學期我擔任高二年《種植與養(yǎng)殖技術》校本選修課程的教學,作為一門校本課程,重點在于讓學生學一點有關種植與養(yǎng)殖的一些基礎知識,為部分學生將來走上社會,發(fā)家致富,自主創(chuàng)業(yè)提供一點思路?;仡櫛緦W期工作,總結如下:。

1、依據(jù)課程標準,制定教學計劃。

2、認真?zhèn)湔n。

3、精減作業(yè),全批全改。

4、利用網(wǎng)絡資源,開拓課程知識面。

本課程開放性較大,學生思維活躍,為應對課堂中出現(xiàn)的各種情況,我利用現(xiàn)有網(wǎng)絡資源,與其他教師溝通、交流,并隨時更新自己在授課中的反思,取已之長、補己之短。

1、部分學生仍存在對學科的偏見心理,對本門學科的學習從思想上不重視。

2、因沒有考試壓力,學生對學習的內容鞏固效果較差。

3、由于社會現(xiàn)實的原因,學生對學過的一些內容無法應用于實踐。

1、進一步研究教材,做到細備精講。

2、研究學生心理,從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入手,努力使學生主動學習。

3、重視理論知識應用于實踐。

一年的時間,我陪伴著七年級學生完成了本門科目的學習,有得有失,更多的是看到學生的成長,今后,我會再接再厲,完成好校本課程的教學工作。

校本課程研究報告篇二

一、學習目標:

1、懂得一支筆的來之不易,從小學會珍惜別人的勞動成果;

2、體驗筆的制作過程,感受父輩們艱苦創(chuàng)業(yè)的精神;

二、學習重、難點:

1、重點:懂得一支筆的來之不易,學會珍惜別人的勞動成果;

2、難點:感受父輩們艱苦創(chuàng)業(yè)的精神;

三、課前準備:

1、參觀筆的制作全過程,并拍攝錄像;

2、準備筆的制作原料;

3、啞劇《當筆快用完時》;

4、中國筆都等圖片資料;

5、將全班按小隊分座;

四、教學過程:

(一).啞劇導入,直奔主題;

2、欣賞后:看了啞劇,你們想說點什么?

交流感受,如:浪費筆……。

(二).調查交流,錄像感知:

2、交流課前調查結果;

4、播放筆的制作過程錄像:從原材料的加工到各部件的組成到筆的“搭建”;

5、交流:看了這部短片,你們又有什么想法?

(三).動手體驗,深入感情:

1、今天,老師也準備了一些筆的原材料,要求同學們自己動手,將這些小部件進行組裝;(分發(fā)原材料)。

2、學生初步嘗試,可能會無從下手;

3、播放制作講解錄像,要求發(fā)揚團隊精神;

4、各小隊集體制作,時間:3分鐘;

5、各小隊匯報戰(zhàn)績及勞動心得,體驗筆的來之不易,推選先進小隊;

(四).聯(lián)系實際,升華體驗:

2、播放著名企業(yè)說明及中國筆都、溫州最大的文具市場落戶圖片、文字等;

3、看了簡介,望著你們手中的筆,你們又想到了什么?

4、出示寫作要求:“望著手中的筆,我想到了……“(學生抒寫心聲)。

5、交流、評價學生的寫話;

(五).總結延伸:

2、出示小詩:《噢,筆!》配樂齊讀。

嶼田小學?張顯燕。

校本課程研究報告篇三

國培是一個嶄新的平臺,通過學習,我重新審視了自己,深刻地體會到了做為一名教師身上所應當負起的責任和這些責任的重要性。新課標的教學就要求教師不斷的學習、不斷進步,及時充實自己的知識,現(xiàn)在的教室教學,僅靠那點舊有的教學經(jīng)驗,是駕馭不了現(xiàn)在的教室教學。經(jīng)過了“國培”網(wǎng)絡培訓學習,我的教育觀念有了新的認識,對我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改進教學方式、教學策略有極大的的好處。

一、增強自身的技能。

增強技能。課后,利用課余時間,繼續(xù)學習自身專業(yè)和其他課程的知識。在這個多角化的世界,小孩子的認知需求也擴大了范圍。因此,教師需要通過繼續(xù)學習來增加自身的知識量,在學生面前做到“有問必答”,真正成為他們授業(yè)解惑的導師。新時代、新知識、新課程都要求教師樹立終身學習的目標,實現(xiàn)自身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學習不僅僅只專業(yè)方面,要擴充到各個領域,不斷的提升自身的修養(yǎng)和素質。首先必須樹立終身學習的認識,把不斷學習作為自身發(fā)展的源泉和動力。其次,教師應把學習貫徹在自己的教學實踐中,將學習與實際教學結合起來,努力探索新的教育教學方式。再次,在豐富自身專業(yè)知識的同時,廣泛涉獵各種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知識,從而更好地適應教學的需要,通過總結經(jīng)驗,提高自身,向更完善的目標努力。最后,要充分利用現(xiàn)代信息通訊技術,不斷擴大學習資源和學習空間,及時了解專業(yè)領域以及其他領域的最新發(fā)展動態(tài),注重與其他教師和學者的合作探討,教師要秉承終身學習和教育理念,適應教育改革浪潮。

二、有利于指導教學實踐。

走進了培訓學習教室,是學者們的精彩講座,一次次地激起我內心的感應,更激起了我的反思。在這種理論和實踐的對話中,我喜悅地收獲著學者們思想的精髓、理論的精華。面對改革形式的不斷發(fā)展,我也漸漸感覺自身的能力不夠了,面對學生時總有些不知所措。遠程研修開辟了一條普通教師與全國知名教育學者,緊密接觸的通道。我可以隨時聆聽學者的講座,領略學者科學的教育理論和先進的教學方式,耳目一新,百聽不厭,從根本上轉變了教育觀念。他們的專題講座、對互動話、案例評析和思考與活動。一個個精心設計教學方案和專業(yè)理論,教室教學中互動交流活動的設計與組織,學生數(shù)學學習水平和提高教室教學的有效性。上好一堂課,評價一堂課,不光要看教師的教,更重要的是要看學生的學。只有做好教學反思,才能促進專業(yè)成長。對照自己平時備課只是看教科書,教師教學參考書以及一些有關的教學資料而已。也許是大多老師都存在的不足,在培訓中使我明白了實質性的區(qū)別,要把我們的教室設計作為一個舞臺,讓每個學生都能在這個舞臺上展示自我。

三、給我們教師創(chuàng)建了自由交流、合作學習的空間。

以往的教師溝通方式局限于集中校本研訓聽評課活動范圍內,而國培行動,突破了傳統(tǒng)的時間和空間局限性,打破了文化層次,年齡結構,城鄉(xiāng)地域的羈絆,它能使我們每個教師充分利用自己的課余時間在網(wǎng)絡平臺中互相學習,互相交流,對同一話題可以從不同角度自由發(fā)表個性主張和建議,溝通方式實現(xiàn)了“一對多”、“面對面”、“層對層”的立體化交流,在愉悅寬松氛圍中,實現(xiàn)思維的碰撞,靈感的迸發(fā),心靈的默契,每位老師可以感受到學習的快樂和進步。

這次培訓學習,與學員相互探討,交流,研討,促進教學的反思與交流,欣賞每一位的才情智慧及人生感悟。通過自己及眾多同仁的努力,懂得分享更多的學者、學員的經(jīng)驗、智慧;通過自己的努力,共同徜徉在學習的快樂中,我們一起探討,碰撞,交流,在創(chuàng)造中喜悅、發(fā)展。付出辛勞,最重要的是我們體會了學習的真正快樂。我們當學員,當成網(wǎng)友,當成良師益友,當成久別的戰(zhàn)友,在網(wǎng)上我們相逢了,彼此欣喜地接納,獻出自己的一點智慧,一星思想的光芒。每天在點擊學者及同學的作業(yè)、留言時,我在思考著、羨慕著、感動著,把個人在學習過程中的思考、感悟寫出來,主動在網(wǎng)上參與,交流,在學習、寫作、點評交流中,與學員分享學習的快樂。

四、給教師開辟了自我反思的驛站。

國培教育,以開放自由的特點,為我們教師打開一扇收納外來新鮮空氣的窗戶,匯集了四面八方的精華,欣賞廣大同仁們精美的帖子和反思,還有對教學的一些獨到的見解,使我深刻體會到山外有山人外有人的含義,同時也使我產(chǎn)生強烈的震撼,使我深刻認識到反思不再是應付學校常規(guī)檢查而所做,而要真正反思每堂課的成功和不足之處,不再使反思成為一種形式,而要使它成為一種真正習慣,一種動力。

培訓總是有限的,但開啟的心智給了我廣闊的天地與無窮的動力。培訓是暫時的,但進取是終生的。今后,我會更主動主動地向優(yōu)秀教師學習,親身實踐,把自己的收獲運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中,使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得到更全面的發(fā)展。

校本課程研究報告篇四

柳?綠?更?帶?春?煙?。

花?落?家?童?未?掃?,

鶯?啼?山?客?猶?眠?。

教學準備:圖片、課件、古箏音樂磁帶。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1、出示課件:圖中畫了誰?他在干什么?

2、大屏幕出示古詩的內容,教師簡介作者。

3、學生齊讀課題。

二、初讀感知古詩的意境。

1、學生借助拼音自由讀古詩。

2、同桌互讀,糾正字音。

3、指名讀古詩,師生評價。

4、教師范讀。生再讀古詩。

三、圖文結合,再讀感悟。

1、指名讀古詩。

2、出示課件(文中的插圖)。分小組討論:這首詩描寫了什么季節(jié)?你從哪些詞中看出來的。

3、全班交流:

(1)?我從?“桃紅”看出是描寫的春天的景色,因為春天才會有盛開的桃花。

(2)?我還從“柳綠”看出來是春天的景色,在春天,柳樹都發(fā)芽了,才會是綠色的。

4、用圖幫助學生理解“宿雨”、“山客猶眠”。

5、教師點撥:在配樂聲中老師用散文的形式把古詩所描繪的意境朗讀出來,學生欣賞。

6、多美的一幅畫,多美的一首詩,我們在來讀一讀。

(1)、男生讀。(2)、女生讀。(3)、齊讀。(4)小組比賽讀。

四、背誦積累。

1、指名學生配樂朗讀,學生閉上眼睛想象畫面。

2、教師引導學生根據(jù)畫面練習背誦。

(1)、教師引背。(2)、同桌對背。(3)指名背誦。(4)、學生齊背。

教學反思:

我國的古典詩詞博大精深,源遠流長,蘊含著數(shù)千年的文明和豐厚的文化積淀,孕育著一代又一代的中華兒女,激勵著人們向往和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這首詩描寫了詩人的美好的山居生活,景色怡人。如果由老師來講解,學生的興趣可能不高,于是老師讓學生自己去讀、去找,看看古詩描寫的季節(jié)?。學生因為是自己開動腦筋找的,說的,因此參與性很高。給學生配上音樂朗讀,有增加了學生的自信,學生學的主動積極。老師用朗讀散文的形式把詩歌所描繪的意境讀出來,讓學生進一步體會,感悟,從而更好的朗讀。

校本課程研究報告篇五

一年多來,在上級有關部門和校長室的正確領導下,我校積極開展校本研修。我校校本研修立足于學校實際,立足于我校課堂教學,針對教育教學或管理中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研究,做到切實解決問題,注重經(jīng)驗的積累,并及時進行反思、總結,把解決問題的方法形成論文。在落實此項工作中,我們采取多種方式,如做好校本研修課題研究、教師互助:集體備課、聽課評課、開展讀書活動等,實際效果顯著,從而提高教學效益,提升了教師專業(yè)化的發(fā)展水平,初步構建了符合學校實際的校本研修機制,保證了學校教學教研工作平穩(wěn)、有序、順暢的開展起來,為將來形成辦學特色奠定了堅實基礎,使學校的教育教學水平和管理水平明顯得到提高。具體分為以下幾方面:

一、重在學習-營造研修氛圍,努力做好校本培訓工作。

教師是學校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認為,把校本培訓當作學校常規(guī)工作來抓,與平時的教研活動、業(yè)務學習相結合;與青年教師的培養(yǎng)相結合;每周各備課組利用學科組學習時間,組織開展教學專題研討活動,學習新課程理念,分析教學現(xiàn)狀,研討教學方法,觀摩課堂教學,反思教學行為,使校本培訓工作制度化、日?;?/p>

1.校長重視,率先垂范。劉校長在開學的第一次教工大會上,就向全體教職工傳達學習《教育局教學質量年實施方案》,強化教學工作的中心地位,強化教師的質量意識。組織教職工學習《江寧區(qū)中小學教學管理工作常規(guī)》、《江寧區(qū)中小學教學工作常規(guī)》。引導教師們全面、準確地領會“兩個常規(guī)”,對照“兩個常規(guī)”的要求規(guī)范自己的課堂教學,鑒于我校教師尚有一部分沒有參加過新課標培訓,我們利用業(yè)余學習時間,以學科組為單位組織教師學習新課程標準,轉變教學思想,改進教學方法。通過一系列分層次的學習,全校教師對課堂教學規(guī)范化,新課標化有了準確、全面的認識。為促進課堂教學的規(guī)范化和新課標化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礎。

2.專業(yè)引領,搭建平臺。沒有專業(yè)引領的研究活動,教師的研究很難上升到一定的高度,或者至少耗費比較多的時間。除了教師個人的學習鉆研之外,我們舉辦了教學研討會;邀請市區(qū)教研室的教研員和專家名師共同探討課堂教學規(guī)范化和新課標化。

我們從以下兩個方面給教師提供學習機會:

(1)校內:開展新老教師傳幫帶活動,實行“導師制”,要求大家互相聽課,匯報交流教學情況,形成大家都深入課堂,研究教學的良好氛圍。

(2)校外:走出去請進來。一是有計劃地安排教師外出學習聽課,尤其是青年教師在政策上給予傾斜,讓他們接受高層次、全方位的系統(tǒng)培訓,促使他們盡快成長。二是給青年教師搭建一個鍛煉的舞臺,組織開展了學校第二屆“五·四優(yōu)秀青年教師”評選活動,讓他們在講臺上展露風采等。另外,學校邀請了市區(qū)教研員來我校聽課、座談。使“專家引領”在我校校本研修中得到了有效的開展。

3.以書為友,讀以致用。認真開展教師讀書活動,借助“秦淮教育星空”讀書沙龍活動,營造教師讀書的氛圍,調動教師讀書的積極性。寒暑假都會組織教師認真研讀學校配發(fā)的書籍以及學科專業(yè)書籍,并撰寫讀書筆記,新學期初都會開展教師讀書筆記(心得體會)評比活動。通過系列的讀書推動活動,提升了老師的理論水平和教學能力。

二、聚焦課堂-落實常規(guī),提高質量。

圍繞學校的重點工作“落實新課改、聚焦課堂、提升教育質量”,我們倡導學校的教研活動必須與科研相結合,及時總結、發(fā)現(xiàn)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不足,使教研活動課題化、系列化,營造教學研究的氛圍,構建資源共享平臺,實現(xiàn)“以研促教”的轉變。因此,今年我們進一步加強教研組建設,除了抓教研組常規(guī)工作外,重點抓課堂教學的研究。

1.同伴互助,加強交流。要求教研組長會同各學科主管加強教師隨堂課的聽課、評課,與教師面對面進行課堂教學研究,把有關信息及時反饋,增強與教師信息交流和溝通。

2.立足崗位、以賽促研。學校通過舉行大型的教學研討活動,如,今年五月份開展的學校第二屆“五·四優(yōu)秀青年教師”評比活動,取得了預期的效果。我校的師資隊伍結構以中青年教師為主體,而中青年教師中又以青年教師居多。如不及時加強青年教師的培養(yǎng),將會出現(xiàn)“青黃不接”的現(xiàn)象。為促進青年教師在思想和業(yè)務等方面盡快地提高,使青年教師勝任課堂教學,學校舉辦了“五·四優(yōu)秀青年教師”青年教師基本功大賽,在準備過程中充分發(fā)揮中老年教師在培養(yǎng)青年教師方面的積極作用,精心指導青年教師,使其在各個方面都不同程度的提高。同時學校還規(guī)定了青年教師要重視教育理論學習,要逐漸堅定獻身教育事業(yè)的理想,盡快熟悉中學課程標準、教材教法,初步掌握教育教學規(guī)律,并注意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同時學校定期舉辦青年教師階段性“匯報課”、名優(yōu)教師及行政“示范課”的課堂教學展示活動,教師們結合課堂教學、結合課改的先進教育理念,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不僅肯定上課的成功之處,而且更多地是能抓住課堂教學中的熱點、疑點、難點問題,進行爭論、商榷和研討,通過研討,教師的備課、說課、教學反思、研究課堂教學的能力得到進一步的錘煉與提高;而且大家形成了共識,就是為了更好地研究和貫徹落實新的教育理念,更好地改進自己的課堂教學方法,提高課堂的實效性,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真正使教研組工作成為教學研究和研究教學。在加強師資隊伍建設的系列活動中,領導和教師、老教師和青年通過交流、溝通,加強了彼此之間的了解,工作中配合得更加默契,使我們這支新成立的隊伍得到了磨合,激發(fā)了每名教師的潛能,達到了最優(yōu)化的組合。

三、反思交流-積極開展多形式的教研活動。

教研組是開展校本研修的中堅力量與基本組織。學校要求每一位要教師主動參與各類教研活動,主動與同事交流實驗中的成功與失敗。及時反思課堂教學行為,撰寫教學反思、教學案例,并在教研活動時進行交流分析。每年都會組織開展教學案例評比活動,在每年的市、區(qū)教學案例評比中我校多位教師的教學案例獲得不錯的獎項,2022年我校四名教師的案例獲得江寧區(qū)一等獎。

2.探索備課制度化??傮w思路是“分塊備課、集體評議、個人修改、注重反思”16個字。即教師先分塊備課,然后是教研組集體評議,在此基礎上教師根據(jù)教學實際修改,課后必須要有反思。反思要把課堂中的閃光點與失敗處、學生的錯例、二次教學建議等。這樣既加強了教師之間的學習交流,做到資源共享,同時又減輕了老師的工作負擔,提高了備課實效。

3.教研行為個性化。做到人人有課題,每一位任課教師選擇一個教學問題進行有針對性的研究,并做好研究記錄,寫好論文,時間可以是幾個月或一學期。

4.完善研討周制度。穩(wěn)步推進新教材的實施,繼續(xù)探索課堂教學改革,開展并完善各科組的有針對性的教學研討周活動,即每周一次備課組活動,每兩周學科組活動,每月一次各科組長的交流及匯報活動。讓教師在實踐反思中轉變課堂教學方式和行為,以學生發(fā)展為本,將先進的理念轉化為教學實踐,聚焦于課堂。

四、保障措施。

1.組織到位。學校形成一個校長親自抓、教學處具體抓、各教研組協(xié)同抓的校本研修的管理網(wǎng)絡。

2.制度到位。學校有相應的教學常規(guī)制度、聽課評課制度、新老教師導師制等,從制度上保證并激勵了教師參加校本教研活動,提高活動質量。

3.經(jīng)費到位。為了提高校本教研的成效,學校在經(jīng)費上予以大力支持。

4.管理到位。校長辦公室、教學處共同負責校本研修工作的日常管理。

五、成績與今后努力方向。

僅一年里,由于學校對校本研修工作的重視,注重引導教師適時總結教學經(jīng)驗、反思教學過程、撰寫經(jīng)驗論文,提高教師的論文寫作水平,學校匯總各教師的研修成果,形成了《教師教學反思集》、《教師教學案例集》、《教師教學隨筆集》、《讀書筆記》、《校本研修個人記錄集》。多人次教師的論文、反思等被評為優(yōu)秀科研論文或在區(qū)級以上刊物發(fā)表。校本課程建設成果豐富,形成了《經(jīng)典英文歌曲欣賞》、《秦中校園植物賞析》、《魅力三門球》、《跟我學音樂》等系列校本課程。

總之,通過全校教師的不懈努力,各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和進步,初步形成校本管理制度和校本研修的機制,但這僅僅是點滴成績。今后,學校研修的質量還有待于進一步提高;教師課題研究的質量還需改進。新學期校本研修工作重點是做好本年度的研修總結、評價工作,做好本年校本研修課題研究工作,繼續(xù)把校本研修與課堂教學緊密結合,努力尋找研究的突破口,提高課堂的實效性及教師的專技水平;進一步做實校本研修,更注重過程的管理,從而使學校校本研修工作不斷的完善、發(fā)展、創(chuàng)新。

校本課程研究報告篇六

挖掘社會時政資源是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學的重要任務,也是重要的課程資源,是幫助學生提高道德素質,樹立法律意識,弘揚民族精神,增強社會責任感和社會實踐能力,逐步形成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有效途徑。鑒于此,在八年級開設《窗外曉聲》這門學科興趣類選修課程。

一、課程目標。

《窗外曉聲》校本課程計劃通過組織一系列主題活動,引導學生關注時事政治,學會思考與分析當前發(fā)生在國內外的新聞事件;拓展知識視野,豐富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培養(yǎng)辨證分析問題的思維方式,學會用獨特的視角去看待時下社會現(xiàn)象和事件,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求知欲望,提升持續(xù)學習力;讓學生了解和關注社會,從而培養(yǎng)他們親近社會、奉獻社會的意識和增強他們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等。

二、課程內容。

《窗外曉聲》校本課程將以近些年來廣受社會輿論關注或學生比較關心的、對國內外局勢有重大影響的一系列時政熱點為課程資源,內容涉及發(fā)生在國內外的重大時事政治。該校本課程具有以下特點:

側重于讓學生了解當今世界的國內外的時事政治,突出“現(xiàn)實性”;

對時事政治進行闡述的同時,考慮到學生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專門對有關政治術語進行集中解釋,有助于學生更準確地加以理解,突出“知識性”。

本學年初步擬定和組織以下系列主題活動:

序號。

教學內容。

課時安排。

1

緒言:百年風云。

1

2

金融危機。

1

3

中國臺灣問題。

2

4

中日釣魚島之爭。

1

5

淺析保衛(wèi)南海與我國的國防安全形勢。

1

6

誰動了我的奶酪——食品安全問題。

1

7

明明白白看兩會。

1

8

淺析馬航失聯(lián)客機之謎。

1

9

漫談“驢象之爭”——聊聊美國總統(tǒng)大選。

1

10。

錯綜復雜的中美關系。

2

11。

地震之瘍——建國以來的幾大地震簡介。

1

12。

暴恐事件。

1

13。

趣談社會流行語。

1

14。

當下娛樂節(jié)目帶給我們的思考。

1

15。

學習十八大精神。

1

16。

話說中國房價。

1

17。

關注我國民生改革。

1

18。

解析烏克蘭局勢。

1

三、課程實施。

(一)課時安排。

《窗外曉聲》校本課程授課對象為八年級學生,學習時間安排為一學年,每周一課時,共20課時,原則上每次活動主題為一個專題研究。

(二)教學建議。

師生以近期國內外重大時事政治為素材,篩繁就簡,去粗取精,摘取有意義、有價值、有影響的時政新聞進行專題研究。組織方式可以為課前時政述評、專題交流研討、時政小論文。教師在具體活動中可以這樣來組織:活動前可以布置學生通過網(wǎng)上查詢或其他報刊雜志等方式搜集、提取反映與所要研究的重大國內外時事政治相關的信息;每次活動之初,要求輪流由幾位學生上臺作3-5分鐘的時事述評,題材、內容可以自選;然后,由教師圍繞某一專題研究進行時政拓展,幫助學生了解和掌握一些國內外的重大時事政治,并了解它們發(fā)生原因和重要影響等;最后,在專題交流的基礎上指導學生嘗試撰寫時政小論文。

四、課程評價。

(一)評價原則。

堅持形成性評價,強調對過程的評價和評價的激勵性,鼓勵學生大膽、充分發(fā)表自己的獨到見解,激發(fā)他們參與課程學習的積極性,切實保證課程實施的效果。

(二)評價方式。

采用過程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方式。綜合學生的課外資料收集、活動出勤、課堂的參與情況和時政小論文完成的水準等方面的表現(xiàn),以優(yōu)、良、合格、不合格四個等第表示。

校本課程研究報告篇七

為貫徹落實教育部教師工作司《關于組織20_年“國培計劃”--示范性網(wǎng)絡研修與校本研修整合培訓項目申報工作的通知》(教師司函〔20_〕30號)文件要求,根據(jù)《教育部〈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教基二[20_]4號)、《教育部辦公廳財政部辦公廳關于做好20_年中小學幼兒園教師國家級培訓計劃實施工作的通知》(教師廳〔20_〕2號)、《教育部關于實施全國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的意見》(教師〔20_〕13號)、教育部教師工作司《關于印發(fā)〈網(wǎng)絡研修與校本研修整合培訓實施指南的通知》(教師司函〔20_〕20號),《20_年沾益縣示范性網(wǎng)絡研修與校本研修整合培訓實施方案(試行)》結合沾益縣教師實際情況制訂本研修計劃。

研修目標。

師德行為有改善。聚焦師生關系改善,欣賞身邊同伴踐行師德的亮點,理解教育政策法規(guī),增強心理健康保健意識,能說一個自己在教育教學中尊重愛護學生,或依法執(zhí)教的師德故事。

重難點教學有策略。聚焦學科重點中的學習難點,學會多方位確定學科重點的新思路、多視角診斷學習難點的新方法、借助信息技術解決難點的新設計、應用信息技術檢測學習成效的新手段、完成一堂難點解決的實踐課。

常態(tài)研修有技術。聚焦邊教邊學和課例研究,針對重難點教學問題,掌握課例研修的常用方法和技術。熟練掌握網(wǎng)上自主學習、協(xié)作學習和資源管理的方法和技術。會用一套校本常態(tài)研修的工具和支架。

3、立足于本組教師個人的自我豐富和不斷發(fā)展,在教學中認識自我,反思自我,自覺提高多方面素養(yǎng)。

研修計劃。

1、立師德、勤敬業(yè)、講修養(yǎng)、塑形象;。

5、時刻不忘矯正自己,不斷調整好心態(tài),始終以積極樂觀豁達的心態(tài)面對工作、面對學生,以自己的言行帶動和感化學生。

具體措施。

5、熱愛自己的工作,嚴格要求、兢兢業(yè)業(yè)、恪盡職守,做實做細做大做強自己的工作,不松懈不懈怠,在五尺講臺上傾灑智慧鑄就輝煌。

校本課程研究報告篇八

本學期我校進行了校本研修的學習,我覺得學習內容安排的特別務實。學習、實踐、體會、分享,收獲非常多。通過課題培訓,每位教師設計了小課題,參加了“明強杯”論文、案例、課題報告比賽。

這些培訓讓每位老師受益匪淺,滿足了基層教師的需求,學校邀請了閔行區(qū)教育學院教師發(fā)展中心科研室鄭仲仁老師作了題為《教學小課題與校本研修》的專題講座,讓我們清晰地了解到小課題究竟該怎么做,如何將教育教學中的點滴收獲形成研究的視角,切口小,感悟深,對自己的教育教育有幫助。本次培訓以課題研究為抓手,強調人人參與、個個動手細化管理過程,使每位老師能積極主動地進行學習方式和教學模式的研究,按計劃,有步驟,扎實開展研究實驗活動,注重課題研究的深入思考。每位教師都編寫了小課題并展開研究,邊實踐,邊研究,邊總結,邊思考,不斷探索,將自己實踐中的收獲上升為理論,在課題的撰寫中強調廣度、高度和新穎度,廣度就是人人研究,人人撰寫,高度就是課題的質量高,新穎度就是見解和切入角度要新。通過專家培訓,自己實踐,我個人的體會非常深刻。

1、加強學習,提高自身素質。

現(xiàn)在是知識爆炸的年代,互連網(wǎng)、有線電視已經(jīng)進入尋常百姓人家,學生的知識接觸面越來越寬,有可能他提出的問題是我們自己都不知道的,過去我們說的給學生一杯水,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現(xiàn)在就這樣都已經(jīng)不能滿足要求了,必須要有源頭活水了,否則不能適應時代要求。所以我加強自身理論建設,大量閱讀教育理論書刊,寫好讀書心得;注重平時的研究實踐,堅持教研結合。

2、加強研究,提高思考能力。

在教育理論的學習中提高教師的教育科研能力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逐步積累和漸進的過程,需要我們自覺努力的學習教育理論,并把理論的學習和日常的教學實際及科研活動相結合,不斷思考,才能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和思想素養(yǎng),促進理論素養(yǎng),教育科研能力的形成和發(fā)展。教育科研不僅需要我們具有深厚的專業(yè)知識,精湛的教學藝術,而且需要廣博的教育理論知識,較高的理論素養(yǎng)。教師教學實踐的創(chuàng)造性是一門藝術,在教學實踐中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非常重要。愛因斯坦強調:“發(fā)現(xiàn)問題和系統(tǒng)闡述問題可能比解決問題更重要?!比绻處熑狈εc教育相關的理論知識,就不能深入領會當前素質教育的實質,就不能從教育哲學的高度分析,評判自己的教育行為,就不能發(fā)現(xiàn)教育實踐中有價值地問題,更談不上進行教育科學研究了??梢姡攧罩笔秦S富和調整我們的知識結構,樹立終生學習的觀念,樹立學以治用的觀念,不斷加強研究思考,才能夠真正得以提升。

3、加強實踐,提高角色意識。

教師的角色特征是學生在自主觀察、實訓或討論時,教師要積極地看,認真地聽,設身處地地感受到學生的所作所為、所思所想,隨時掌握課堂中的各種情況,考慮下一步如何指導學生學習;給學生心理上的支持,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氛圍,采用適當?shù)姆绞剑o學生精神上的安慰與鼓舞,使學生的思維更加活躍,探索的熱情更加高漲;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自律能力,注意教育學生遵守紀律,與同學友好相處,培養(yǎng)合作精神;教師應全程參與學生的任務活動,鼓勵學生動手動腦,而非代替學生活動,代替學生思考,教師應陪伴學生共同成長,做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啟蒙者。有理論作為支撐,更深地理解教師的角色意識,能夠很好地提升實踐能力,真正地從學生發(fā)展角度考慮,尊重學生成長需求,做到以生為本。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學習是我們教師的終身必修課,在信息化時代,只有堅持不斷的學習,才能適應時代發(fā)展的需要而不致于落伍,以后我將堅持不懈地努力學習,不斷為自己加油充電,不斷提高自己的業(yè)務水平。為教育事業(yè)貢獻自己的力量。

校本課程研究報告篇九

時間總是在匆匆中不知不覺的度過,一個學期轉眼之間就到了末尾,應該對自己的個人研修工作進行一次盤點。通過這學期“教學設計中課堂提問改進與優(yōu)化”的研修活動,讓我對課堂教學提問的有效性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

通過這學期的研修活動,我認識到自己在課堂提問中存在著許多問題:目的不明、隨意性大等。要解決這些問題,切實提高課堂提問的有效性,我以為可以從以下幾點入手:

一、要挖掘教材的內涵,深入研究,吃透教材。

我們拿到一冊教材,首先要通讀教材,弄清它的教學目標是什么,重點難點在哪兒,弄清楚了這些問題,就可以高屋建瓴,成竹在胸,教起來,就能得心應手,提高效率。所以我們對教材的研讀很重要。備課時,不能教學目標還沒明確,教學過程卻已躍然紙上;不能教材還沒研讀,網(wǎng)上資料卻已搜了一堆,然后東拼西湊。這樣的備課往往不能準確把握教材,出現(xiàn)提問不恰當或淺薄或深奧,甚至教學目標和教學過程不相符合的現(xiàn)象。

二、認真?zhèn)湔n,精心設計課堂,抓住每個提問點。

認真?zhèn)湔n除了要鉆研教材,還要備學生,要考慮學生的知識基礎。提出的問題要在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內,這樣學生才能跳一跳就摘到桃子。

(1)、抓住學生的興趣點精心設計提問。所謂興趣點,就是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集中學生注意力,促進學生理解的知識點。

(2)、抓住知識的疑難點提問。

學生學習的疑難點也是教學的重難點,抓住疑難點提問,就是要突破教學的重點和難點。特別要對學生容易出錯的地方設疑。

(3)、抓住思維的發(fā)散點提問。

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是新時期對人才的要求。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要在求同思維培養(yǎng)的基礎上,強調并重視求異思維、發(fā)散思維的訓練。

(4)、精心創(chuàng)設情境,把握提問火候。

“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充分說明了提問火候的重要性。提問火候我認為主要是以下兩個方面:一是提問的課堂時機,包括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為學生的獨立思考開創(chuàng)空間。二是提問后的等候時間。問題拋出后,必要時稍作等待,給學生思索和回憶的時間,學生思緒如泉涌。

回顧這半年的研修,有收獲自然也有不足希望自己從教學實際出發(fā),取長補短,不斷養(yǎng)成自我學習與自我反思的習慣。研修結合,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和業(yè)務水平;增強研修意識,以研究的眼光審視、反思、分析和解決自己在教學實踐中遇到的實際問題。不斷在教學中自我總結、自我反思,不斷進取,努力上進。

您可能關注的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