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最新語文初一的知識點(精選16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12 03:03:57 頁碼:14
最新語文初一的知識點(精選16篇)
2023-11-12 03:03:57    小編:ZTFB

總結是對工作、學習、生活等方面的一個及時概括。寫總結需要注意完整、準確、簡潔的表達,避免過多的廢話和冗長的敘述。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的一份參考資料,請大家參考。

語文初一的知識點篇一

1、文章主旨:《心聲》一文通過公開課上李京京執(zhí)意要朗讀課文的故事,塑造了一個天、純樸、特別銘記親情和渴望表達親情的學生形象。啟示我們教育工作者應當尊重,關愛每一個個體的真情,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健康發(fā)展,同時也從一個側面批評了我們教育上嚴重存在的追求形式甚至是弄虛作假的不良風氣。

2、主人公:李京京(天真純樸、自信、勇敢、對生活有著自己美好的愿望,執(zhí)著追求)。

3、故事情節(jié):

開端(1-17)渴讀課文執(zhí)意不讓。

4、人物的塑造方法及其作用:

例1:程老師是個二十多歲的姑娘,頭發(fā)剪得短短的,眉毛粗粗黑黑的,嘴巴棱角分明,模樣有點像男孩子。連她的說話、手勢、走路也都有那么一股斬釘截鐵的勁兒,一看就知道是個認真、好強、又有點自信的人。

欣賞:(外貌描寫)生動形象地刻畫了程老師是個認真、好強、又有點自信的人。

例2:京京臉一紅,低下了頭??墒请S即又抬起頭來,并且舉了舉手。

欣賞:(神態(tài),動作描寫)生動形象地刻畫了京京、天真的想法和勇敢的特點。

欣賞:(心理描寫)生動形象地刻畫了李京京渴盼朗讀課文的渴望之情。

例4:他咬緊了嘴唇,鄭重地舉起右手,眼睛一眨不眨地望著程老師。

欣賞:(動作、神態(tài)描寫)生動形象地刻畫了李京京自信、勇敢的特點。

語文初一的知識點篇二

楊花、子規(guī)含有飄零之感、離別之意,渲染了無限悲涼感傷凄楚的氣氛,點明了寫景的時令,暮春。第二句是對王昌齡赴任路途險遠的描畫?!拔壹某钚呐c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運用了擬人、想象、情景交融的手法,表達了對有人懷才不遇不幸遭遇的同情與擔憂。

次北固山下。

2.(1)首聯(lián):詩人在船上,想像船到鎮(zhèn)江后,還要乘驛車到別處,暗含旅途奔波之勞。頷聯(lián):船上所見景色?!俺逼健?,兩岸才顯得寬闊;“風正”,帆才有懸空的態(tài)勢。“潮平”又為“江春”作鋪墊。頸聯(lián):既寫景又點明了時令?!皻堃埂敝敢箤⒈M而未盡之際,即將是天亮時的情景,殘夜而東方海日已升,舊年而江上已是春天——時間過得太快了,詩人已來,少有此句。尾聯(lián):詩人離家已久,尚不能歸,見到此景,自然想到要借雁足來傳遞家書了。這首五言律詩四聯(lián)之間,相為因果,渾然一體。尾聯(lián)直接表達思鄉(xiāng)之情。全詩籠罩著一層淡淡的鄉(xiāng)思愁緒。

(2)“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這兩句妙在無意說理,卻在描寫景物、節(jié)令之中,蘊含著一種自然的理趣。海日生于殘夜,將驅盡黑暗;江上景物所表現(xiàn)的“春意”闖入舊年,將趕走嚴冬。不僅寫景逼真,敘事確切,而且表現(xiàn)出具有普遍意義的真理,給人以樂觀、積極、向上的藝術鼓舞力量。(3)“闊”是“潮平”的結果。春潮涌漲,江水浩淼,放眼望去,江面似乎與岸平了。船上的人視野也因之開闊。此句寫得恢弘闊大;“風正一帆懸”愈見精彩。“懸”是端端直直高掛著的樣子。詩人不用“風順”而用“風正”,是因為光“風順”還不足以保證“一帆懸”,風雖順,卻很猛,那帆就鼓成弧形了。只有既是順風,又是和風,帆才能“懸”,而“正”字兼包“順”與“和”的內(nèi)容。可見寫景極為傳神。全詩和諧優(yōu)美。天凈沙秋思一、(1)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渲染了一種凄清孤寂的氛圍。籠罩在蒼茫暮色中的枯藤、老樹、烏鴉,呈現(xiàn)出一派蕭瑟凄涼的景象。(2)藤、樹、橋、人家、古道是靜景,鴉、水、風、馬、夕陽是動景,動靜結合,相互輝映。落日余暉的明亮,深秋晚景的暗淡,色調(diào)一明一暗,相反相成?;桫f歸巢襯托了游子歸宿無處,小橋流水人家的天倫之樂襯托了羈旅生活的艱難凄苦,感情上也成鮮明對照。游子的思鄉(xiāng)之情自然流露出來。

(3)語言極為精煉確切,而且富有特色。通篇只有短短五句二十八字,卻描繪出詩情濃郁的畫畫,創(chuàng)造出凄冷悲寂的意境。前三句句法結構完全相同,全用名詞和形容詞,沒有一個動詞,描寫了9個形象9個小景,每三個形象構成一幅小畫面。各句各以三個并列的偏正結構的詞組組成整齊的排比句,顯得和諧勻稱。

語文初一的知識點篇三

修辭:

1、比喻:使語言形象生動,增加語言色彩?;降瓰樯鷦樱願W為淺顯,化抽象為具體形象。

2、擬人:把事物當人寫,使語言形象生動。給物賦予人的形態(tài)情感(指擬人),描寫生動形象,表意豐富。

3、排比:增強語言氣勢,加強表達效果。敘事透辟,條分縷析;長于抒情。

4、夸張:突出某一事物或強調(diào)某一感受。烘托氣氛,增強感染力,增強聯(lián)想;創(chuàng)造氣氛,揭示本質,給人以啟示。

5、反問:起強調(diào)作用,增強肯定(否定)語氣。

6、設問:自問自答,提出問題,引發(fā)讀者的注意、思考。

7、對偶:使語言簡練工整、有音樂感;抒情酣暢;便于吟誦,易于記憶。

8、反復:多次強調(diào),給人以深刻的印象;寫景抒情感染力強;承上啟下,分清層次。

注:上面只是簡要給出各種修辭手法(方法)的作用,在回答問題的時候,一定要結合具體的內(nèi)容具體來回答,避免空洞。

結構安排:

布局謀篇的技巧:開門見山、首尾呼應、卒章顯志、伏筆照應、層層深入、過度鋪墊、設置線索;結構嚴密,完整勻稱;烘托鋪墊,前后照應;設置懸念,制造波瀾,起承轉合,曲折有致。材料和中心的關系的處理,主次詳略是否得當;材料是否典型、真實、新穎、有力。

記敘文常以時間推移、空間轉換、情景變化、思維邏輯順序等來安排層次。散文構思的線索,一般常見的有如下幾種:以情為線索;以理為線索;以物為線索;以空間位置為線索。

從結構上明確不同位置的句子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1、首句——統(tǒng)領全文、提綱挈領、引出下文,為后文做鋪墊、埋下伏筆;。

2、尾句——總結全文,深化主題,照應上文,前后呼應,言有盡而意無窮,回味深長。

3、轉承句——承上啟下,過渡,承接上文,引出下文;。

4、中心句——點明中心、揭示主旨;。

5、點睛句——點明全文中心,統(tǒng)領全文;句子含義深刻,耐人尋味,讀后能給人以啟迪。

6、情感句——抒發(fā)強烈內(nèi)在情感,直抒胸臆;。

語文初一的知識點篇四

13.《山中訪友》的作者是李漢榮。

14.《秋天》一詩的作者是何其芳,他是現(xiàn)代散文家、詩人、文藝評論家(稱謂)。

15.《觀滄海》選自《樂府詩集》,作者曹操,字孟德,東漢末年(朝代)的政治家、軍事家、詩人(稱謂)。他的詩以慷慨悲壯見稱。

16.《次北固山下》選自《全唐詩》,作者是唐朝詩人王灣。

17.《錢塘湖春行》選自《白氏長慶集》,作者白居易,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唐朝大詩人。

18.《西江月·明月別枝驚鵲》選自《稼軒長短句》。從詞的常識看,“西江月”是詞牌名。這首詞的作者是辛棄疾,字幼安,號稼軒,宋朝著名愛國詞人,詞風以豪放著稱。

19.《天凈沙·秋思》選自《全元散曲》,從曲的常識看,“天凈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題目。其作者是元朝著名戲曲作家馬致遠。

20.《化石吟》是一首詠物詩,作者是張鋒。

21.《看云識天氣》是一篇說明文(體裁),是朱泳,根據(jù)有關資料改寫的。

常見的說明方法有下定義、打比方、舉例子列數(shù)字、作比較、分類別。

說明順序有三種即時間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

22.《綠色蟈蟈》一文的作者是法國著名昆蟲學家法布爾,本文選自《昆蟲的故事》。

語文初一的知識點篇五

掌握重點字詞:(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要注意培養(yǎng)和鍛煉自己的記憶能力,從字詞的音、形、義三個方面準確掌握與積累)

忍( )不禁 仙露瓊( ) 端莊淑( ) 明察秋( ) 夏蚊成( )

舉( )無雙 險象( )生 突如( )來 陰晴( )缺 心痛如( )

得失之( ) 多( )善感 天災人( ) ( )國他鄉(xiāng) 堅韌不( )

海枯石( ) 日轉星( ) 滿( )而歸 初三 弱肉強( )

黯然縹( ) 恍然大( ) 苦心孤( ) 水波蕩( ) 各得其( )

( )翁失馬 老驥伏( ) ( )在千里 烈士( )年 壯心不( )

曲( )通幽 老態(tài)( )鐘 白( )過隙 ( )而不舍 期期( )

語文初一的知識點篇六

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寓言三則。

1.作家及作品常識梳理(導入語):

戰(zhàn)國時游說之士的策謀和言論的匯編.初有《國策》、《國事》、《事語》、《短長》、《長書》、《修書》等名稱和本子,西漢末劉向編定為三十三篇。

渡者之言。

1.行李:古,出使的人,如“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今,行裝。

2.師徒:古,軍隊士兵,如“寡君之師徒,不足以辱君矣”;今,師傅與徒弟。

3.左右:古,動詞,調(diào)遣,如“惟君左右之”;今,名詞,表示大約,不確定。

扁鵲見蔡桓公。

一、文學常識。

1、作者:戰(zhàn)國末年韓國公子韓非,先秦法家學說代表人物。

2、出處:《韓非子喻老》。

賣油翁。

一、文學常識。

作者簡介:歐陽修,字永叔,自號醉翁,又號六一居士,謚號文忠,北宋人?!疤扑伟舜蠹摇保?唐)韓愈、柳宗元;(宋)歐陽修、王安石、蘇洵、蘇軾、蘇轍和曾鞏。

黃生借書說。

一、字句理解。

1.隨園主人授以書而告之曰……。

關鍵字授:給予。授以書,即“以書授之”,把書給他。

句譯:我把書給他并且告訴他(說)……。

語文初一的知識點篇七

1、《理想》是詩人流沙河的一首現(xiàn)代哲理詩。這首詩從理想的歷史意義、人格意義和人生意義三個方面告訴人們:人生要有理想,只要樹立了理想,并為之不懈地奮斗,就會取得豐碩的收獲。

2、《短文兩篇》中的《行道樹》是由臺灣女作家張曉風所作。這篇文章借行道樹的自白,抒寫了奉獻者的襟懷,贊美了奉獻者的崇高精神,文中行道樹的形象就是無私奉獻者的形象。另一篇文章《第一次真好》,由臺灣女作家周素珊所作。文章表達了作者的感悟: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當然,作者所說的`第一次,都是有益身心的第一次。

3、《人生寓言》的作者是周國平。其中《白兔和月亮》告訴人們:擁有巨大的利益會勾起無窮的得失之患。《落難的王子》通過王子的經(jīng)歷又告訴人們:厄運能使脆弱的人變得堅強起來。

4、《我的信念》的作者是波蘭科學家瑪麗·居里(即居里夫人),在這篇文章中,作者闡述了一個位科學工作者應當具備三個方面的品質。其一,科學工作的宗旨是探討真理,而不是謀求物質上的利益。其二,科學工作需要自由,需要寧靜,需要時間。其三,科學研究需要獻身精神。其中獻身精神是全文的核心。也是居里夫人思想品質的根本。

5、《論語》是記錄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書,共20篇,是儒家經(jīng)典之一。課文所選的十則,有的談學習方法,如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有的談學習態(tài)度,如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還有變修身做人的,如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

6、《春》是一篇寫景抒情的散文,作是朱自清,字佩弦,代表作有《荷塘月色》《背影》等。在《春》中,作者按照盼春、繪春和贊春的思路來結構全文。在繪春部分,依次描繪了五幅美麗的圖畫,分別是春草圖,春花圖,春風圖,春雨圖和迎春圖。最后運用比喻,突出了春天新、美、力的特征。

7、老舍,原名舒慶春,字舍予,代表作有長篇小說《駱駝祥子》和話劇《茶館》等?!稘系亩臁芬晃?,開篇就以對比的寫法突出了濟南無風、無霧(響晴),無毒日(溫晴)的寶地特點,然后,從陽光朗照下的山;薄雪覆蓋下的山;不結冰的水三個方面寫了濟南的冬天。表達了對濟南的贊美之情。

8、《山中訪友》是一篇構思新奇、富有想象力、充滿童心和好奇心的散文,文章充滿了浪漫色彩。在敘述方式上,本文獨具匠心,給人的感覺似乎是要到山中尋訪一位朋友,原來是古橋、古樹等自然界的朋友。然后通過與這些朋友互拆心聲,營造了一個如詩如畫的童話世界,表達了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語文初一的知識點篇八

修辭:

1、比喻:使語言形象生動,增加語言色彩?;降瓰樯鷦?,化深奧為淺顯,化抽象為具體形象。

2、擬人:把事物當人寫,使語言形象生動。給物賦予人的形態(tài)情感(指擬人),描寫生動形象,表意豐富。

3、排比:增強語言氣勢,加強表達效果。敘事透辟,條分縷析;長于抒情。

4、夸張:突出某一事物或強調(diào)某一感受。烘托氣氛,增強感染力,增強聯(lián)想;創(chuàng)造氣氛,揭示本質,給人以啟示。

5、反問:起強調(diào)作用,增強肯定(否定)語氣。

6、設問:自問自答,提出問題,引發(fā)讀者的注意、思考。

7、對偶:使語言簡練工整、有音樂感;抒情酣暢;便于吟誦,易于記憶。

8、反復:多次強調(diào),給人以深刻的印象;寫景抒情感染力強;承上啟下,分清層次。

語文初一的知識點篇九

1、用于并列的詞或短語之間。

例1:中國共產(chǎn)黨是光榮、偉大、正確的黨。

例2:周恩來是民族英雄、黨的領袖、開國元勛、人民公仆、世界偉人。

2、數(shù)字相連表概數(shù),中間不用頓號。

3、集合詞語內(nèi)不用頓號。

4、頓號與連詞不能同時使用。

例5:孩子們給在地里勞動的父母送來了開水、地瓜和煎餅。所謂同時使用是指用于一處,起相同作用。例如:開水、地瓜、和煎餅。

5、并列成分后帶有語氣詞不用頓號。

例6:這里的山啊,水啊,樹啊,草啊,都是我從小就很熟悉的。

6、并列成分出現(xiàn)不同層次,大并列用逗號,小并列用頓號。

例7:過去、現(xiàn)在、未來,上下、左右,中國、外國,都是互相聯(lián)系、互相影響、互相制約的。

7、并列的主語、賓語根據(jù)并列成分短長選用頓號或逗號。

例2:(略)例8:他是我們中國共產(chǎn)黨的英明領袖,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開國元勛。例9:這翻滾的麥浪,這清清的河水,這鮮艷的山花,使年輕人深深地陶醉了。并列的主語、賓語被同一修飾語修飾時一般用頓號。

8、并列的定語、狀語間一般用頓號。

例10:年僅三十歲、無兒無女、重病在身的老王,是個老紅軍。

例11:他也跟著大搖大擺、若無其事地走進會場。后置的并列定語間用逗號。/并列的介賓短語作狀語,之間一般用逗號。

9、并列的謂語、補語間一般用逗號。

例12:我走后,你要不斷進步,識字,生產(chǎn)。

例13:這個故事講得真實,感人。共帶一個賓語的并列謂語間用頓號。/并列補語不需要強調(diào)時,之間用頓號。

標題中的并列一般用空格或連詞表示而不用頓號。/復指造成的并列成分間一般用逗號。

一、《夜雨寄北》。

1、詩的前兩句實寫:思歸的情懷。詩的后兩句虛寫未來歡聚的情景。

2、首句中兩個“期”字連用,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重復使用兩個“期”,一問一答,一揚一抑,表達詩人思念友人,欲得不歸的愁苦。

3、詩中“巴山夜雨”兩次出現(xiàn),有什么不同?其作用各是什么?藝術效果怎樣?

第一處“夜雨”是對眼前實景的描繪,渲染了凄涼的氣氛。

第二處“夜雨”是想象之筆,突出了重逢后的溫馨快樂。

藝術效果:“巴山夜雨”重復出現(xiàn),這樣寫時空交錯,回環(huán)往復,纏綿曲折。

創(chuàng)設了一幅想象將來與友人再次重逢,燭光下一同談論巴山夜雨時的情景。表達詩人思念朋友,渴望團聚的心情。

5、成語“剪燭西窗”源自本詩的哪一句?并說說“剪燭西窗”的含義是什么?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思念朋友,渴望團聚。

6、“漲”字意蘊豐富,請從眼前景,心中情兩個方面作些分析。

“漲”字,富于動態(tài)形象,既寫出了巴山水注秋池的夜雨景象,又表現(xiàn)了詩人愁思綿綿的深情。

(一)某些學生在小學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不當是造成成績滑坡的重要原因。小學生的直觀性強,而抽象思維能力弱;死記硬背能力強,而對知識的運用能力和遷移能力弱,所以在小學靠突擊和死摳硬記取得成績的學生,如不注重改進學習方法,又缺乏獨立鉆研的學習精神,到中學自然跟不上。

(二)升入初中,90%以上的學生的感受是:在小學還有一些玩的時間,而到了初中,自主時間少了,課程增加到十幾門,加之一開學,學校就對初一新生提出高要求,實行嚴格的管理,一時不適應的學生會感到壓抑,產(chǎn)生了心理障礙,甚至對學習失去信心和興趣。

(三)初一學生入學時語文基礎參差不齊,對新的學習環(huán)境和學習方法適應能力也不一樣,所以升入初中后,語文成績肯定也不一樣,漸漸就會出現(xiàn)兩極分化的現(xiàn)象。因此,指導初一學生掌握新的學習方法,刻不容緩。

一、要養(yǎng)成預習的習慣。

在小學,學生普遍不重視預習環(huán)節(jié),對課文中字、詞、句的掌握及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都是在老師教學過程中完成的。進入初中后,從學習第一篇課文起,就要養(yǎng)成預習的習慣。這一點非常重要。

那么,怎樣預習呢?

第一步:閱讀課文,弄清文章的體裁,了解文章的作者、時代背景,掃除字詞障礙,對課文中不認識的字、不理解的詞,通過查字、詞典弄清楚,難懂的句子劃上特定的符號,在老師的講解中理解或向教師請教。

第二步:精讀課文,弄清課文主要內(nèi)容、段與段之間的關系、課后練習及一些語法知識等。

二、有效利用課堂45分鐘。

初一學生獲取語文知識,提高分析能力,掌握答題技巧的重要途徑還是在于每天的45分鐘課堂學習。所以,提高45分鐘課堂的聽課效率對提高語文成績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提高聽課效率必須遵循“五到”的原則:眼到、口到、耳到、心到、手到。老師要求背誦課文,只要課上有可以利用的時間,就應該見縫插針地爭取在課內(nèi)基本背會,盡量不要把問題留到課后去解決。上課時精力要高度集中,遇到分析題時,要積極動腦筋思考,積極參與發(fā)言,這樣才能使能力大大地增強?!奥牎本褪且犂蠋熤v解知識點,聽結論得出的方法。如果你能把課堂上的知識復述80%-90%,你就是課堂的贏家。課堂筆記可以用筆記本記,也提倡在語文書上記,這樣翻閱起來更方便。課堂記錄什么呢?記四個內(nèi)容:

1、每節(jié)課中的新知識新見解。

3、自己需要掌握的知識。

4、實用價值很大的方法類知識。

三、積極參加各種語文活動。

要積極、主動、大膽地參加朗誦、背誦、語文基礎知識競賽、作文比賽等語文學科活動。說不定你還能成為一個不錯的主持人呢!如果老師還沒有打算舉辦這些活動,你一定要趁早向老師建議。在學習上就是要爭先,這樣做是正確的。

語文初一的知識點篇十

1、《在山的那邊》,作者王家新。

2、《走一步,再走一步》作者莫頓?亨特,美國作家。

3、《紫藤蘿瀑布》選自《鐵簫人語》,作者宗璞。

4、《童趣》節(jié)選自《浮生六記?閑情記趣》,作者沈復,字三白,清代文學家。

5、流沙河,原名余勛坦,四川金堂人,現(xiàn)代詩人。

6、瑪麗?居里,波蘭人,后加入法國國籍,的物理學家、化學家。1903年,她與居里、貝可勒爾共獲諾貝爾物理獎,1911年獲諾貝爾化學獎。

7、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魯國(山東曲阜)人。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墩撜Z》是記錄孔子和他的.言行的一部書,共20篇,是儒家經(jīng)典著作之一。

8、《春》選自《朱自清全集》,作者朱自清,原名自華,字佩弦。散文家、詩人、學者、民主戰(zhàn)士。有詩文集《蹤跡》,散文集《背影》《歐游雜記》。

9、《濟南的冬天》,選自《老舍文集》,作者老舍,原名舒慶春,字舍予,作家。

10、《夏感》作者梁衡。

11、《秋天》作者何其芳,現(xiàn)代詩人、評論家。

12、《觀滄海》選自《樂府詩集》,曹操,字孟德,東漢末年政治家、軍事家、詩人。他的詩以慷慨悲壯見稱。

13、《次北固山下》選自《全唐詩》,作者王灣,唐代詩人。

14、《錢塘湖春行》選自《白氏長慶集》,作者白居易,字樂天,晚年又叫香山居士,唐代大詩人。

15、《天凈沙秋思》選自《全元散曲》,作者馬致遠,元朝戲曲作家。

16、法布爾,法國昆蟲學家,著有《昆蟲記》這部昆蟲學巨著。

17、蒲松齡,字留仙,世稱'聊齋先生',號柳泉居士,清代文學家?!读凝S志異》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說集。

18、《風箏》作者魯迅,原名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我國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著作有小說集《吶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詩集《野草》;雜文集《墳》、《華蓋集》、《二心集》等。

19、《羚羊木雕》作者張之路。

20、《散步》作者莫懷戚。

21、《金色花》作者泰戈爾,印度文學家。著作有詩集《新月集》、《飛鳥集》,長篇小說《沙子》、《沉船》等。1913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22、《荷葉》作者冰心,原名謝婉瑩,福建長樂人,詩人、作家,代表作有《繁星》、《春水》、《寄小讀者》等。

23、安徒生,丹麥童話作家,主要作品有《賣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兒》、《丑小鴨》等。

語文初一的知識點篇十一

3、環(huán)境(自然環(huán)境/社會環(huán)境。)a、開端:交代背景,鋪墊下文。b、發(fā)展:刻畫人物,反映性格。c、高潮:表現(xiàn)沖突,揭示主題。d、結局:深化主題,留下思考。

情節(jié)的總的作用:使小說變得豐富、生動、曲折,可以強化人物性格、深化主題和增強藝術感染力。

a、敘述:對人物經(jīng)歷和事物發(fā)展變化所作的交待、陳述。

作用:可以把描寫的各個方面聯(lián)成一體,推動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加深讀者對人物、事件的理解。在議論文中,作為事實論據(jù),用來證明論點。

例1:他走了。例2:我們爬上了山。

b、描寫:用形象生動的語言對人物、事件和環(huán)境所作的具體的描繪與刻畫。

作用:能實現(xiàn)文學形象的具體性生動性和可感性。

例1:他是一個高而瘦的老人,須發(fā)都花白了,還戴著大眼鏡。

例2、我順著他指的.方向望去,只見探照燈的光帶,透過飄飛的雪片,直向天空射去。

c、抒情:作者在作品中抒發(fā)由某種媒介觸發(fā)起來的主觀感受和思想感情,以強化某些景象的色彩,或突出人物性格的一種表現(xiàn)手法。

作用:表達作者強烈的某種主觀感情。起到渲染環(huán)境氣氛,強調(diào)人物性格品質,突出文章中心的作用。引起讀者的共鳴,使文章更有感染力。

1、直接抒情(往往直抒胸臆,情感濃烈):

例1:《最后一課》中:啊,那些壞家伙,他們貼在鎮(zhèn)公所布告牌上的,原來就是這么一回事!我的最后一堂法語課!

例2:哦,北大,北大,你委于我心的實在是太多,太多。例3:祖國啊,母親!我愛你,中國!

2、間接抒情(借景抒情:通過景物描寫,抒發(fā)感情。)例1: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我們上了輪船,離開錢橋,在一片平靜的好似綠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駛向遠處。”——表現(xiàn)人物歡快興奮的心情:“在我們面前,天邊遠處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陰影從海里鉆出來?!薄憩F(xiàn)人物失望、沮喪的心情。

d、議論:作者直接在作品中對人物、事件表明自己的態(tài)度、情感和評價。

作用:

1、在記敘性文體中,議論有兩種方式:先敘后議和先議后敘。前者見解獨到,令人深思,具有啟發(fā)性;后者可使讀者很快進入對將要敘述的事物的思考,引起讀者對下文的注意。

2、議論在散文中會對形象的特征或意義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3、議論在議論文中主要是闡述觀點。

e、說明:是對事物與事理進行的解釋和介紹。作用:使讀者清楚明白地了解被說明的事物和特點。例1:這張桌子是方的。

1、分析人物的各種描寫,準確把握人物的思想情感以至性格。

2、抓住人物之間的矛盾沖突(和諧相處),分析人物之間的錯綜復雜的關系。

語文初一的知識點篇十二

《愛蓮說》,選自《周元公集》。作者周敦頤,北宋哲學家。字茂叔,道州人。晚年在廬山蓮花峰下建書堂講書,因書堂前有發(fā)源于蓮花峰的小溪,于是他就用故鄉(xiāng)營道濂溪給書堂命名為“濂溪書堂”,世稱“濂溪先生”。

周敦頤繼承了《易經(jīng)》等傳統(tǒng)思想,自成一派,后被他的弟子發(fā)展成為濂溪學派,他又是宋代理學的創(chuàng)始人,在中國哲學占有重要地位。

“說”是一種既可以說明、記述事物,又可以發(fā)表議論的文體,偏重于議論。

二、成語。

不蔓不枝:不牽牽連連,不枝枝節(jié)節(jié)?,F(xiàn)比喻說話或寫文章簡明扼要,不拖泥帶水。

三、背誦默寫。

1.比喻君子不與世俗同流合污、不孤高自許的名句是:(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它與《紅樓夢》中“質本潔來還潔去,不叫污陷淖泥中”文意相近,與古人所說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剛好相反。

2.比喻君子美名遠揚的句子:香遠益清。

3.比喻君子通達事理的句子: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4.比喻君子志潔行廉,又有端莊儀態(tài),令人敬重而不敢輕侮的句子是: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5.最能概括蓮的高貴品質的句子是:蓮,花之君子者也。

6.在文中,作者用“菊”比喻隱逸者,用“牡丹”比喻富貴者,用“蓮”比喻君子。

四、重點字音字形。

甚蕃淤泥濯清漣褻玩隱逸噫鮮有聞。

五、古今異義。

香遠益清,亭亭凈植植:古:豎立今:種植。

六、一詞多義。

1.鮮鮮有聞:少。2.獨獨愛菊:惟獨,只。

寡廉鮮恥:少。寡孤獨:老而無子。

芳草鮮美:新鮮。無獨有偶:單獨,一個。

屢見不鮮:新鮮。

3.玩玩物喪志:玩弄,戲弄。4.者可愛者甚蕃(……的東西)。

玩世不恭:玩弄,戲弄。蓮,花之君子者也(表判斷)。

同予者何人(的)。

5.而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連詞,表轉折)。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連詞,表轉折)。

6.之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助詞,主謂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

水陸草木之花,花之君子者也(結構助詞,的。)。

菊之愛,陶后鮮有聞(助詞,賓語前置的標志。)。

7.焉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語氣詞,相當于“呢”)。

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兼詞,相當于“與之”)。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語文初一的知識點篇十三

“海”指理想的境界,“山”指抵達之路上的重重險阻,“爬山”隱喻艱苦奮斗,克服一路上的困難。

本詩表達了要經(jīng)受千辛萬苦,百折不撓,方才可實現(xiàn)自我的人生理想。

2、品味重點詞語的深層含義,領會全詩所闡述的人生哲理。

(4)一次次漫濕了我枯干的心靈(“枯干”在這里是什么意思?)――形容對理想的渴求。

1、詞語識記。

訓誡聳立迂回凝視啜泣納罕瘦骨嶙峋心驚肉跳頭暈目眩小心翼翼。

2、了解課文中的以小見大,以實寓虛的寫作(記敘)手法。

以小見大指從小的可以看出大的,指通過小事可以看出大節(jié),或通過一小部分看出整體。在寫作中指對形象進行強調(diào)、取舍、濃縮,以獨到的想象抓住一點或一個局部加以集中描寫或延伸放大,以更充分地表達主題思想。

語文初一的知識點篇十四

作者簡介:歐陽修,字永叔,自號醉翁,又號六一居士,謚號文忠,北宋人?!疤扑伟舜蠹摇保?唐)韓愈、柳宗元;(宋)歐陽修、王安石、蘇洵、蘇軾、蘇轍和曾鞏。

選文出處:《歐陽文忠公文集???歸田錄》(答題時可直接填寫《歐陽文忠公文集》)

本文通過賣油翁和陳堯咨之間的故事,闡明了業(yè)精于勤、熟能生巧的道理,同時也告誡人們應牢記“滿招損、謙受益”的古訓。(點擊p85)

簡言之:本文說明了熟能生巧的道理,同時也告訴人們要謙虛不要驕傲。

(1)善射:善于、擅長。(2)自矜:自夸。矜,夸耀。(3)嘗:曾經(jīng)。

(4)家圃:這里指家里射箭的場地。(5)釋:放。(6)睨:斜著眼看,形容不在意的樣子。

(7)但微頷之:但,只;頷,點頭。(8)知射:懂得。(9)忿然:氣憤的.樣子。

(10)爾安敢輕吾射:安,怎么;輕,看輕,輕視。(11)徐以杓酌油瀝之:徐,緩慢地,慢慢地。

(12)唯手熟爾:唯,只,不過。(13)笑而遣之:遣,打發(fā)。

(1)手熟爾:爾,同“耳”,相當于“罷了”。

爾安敢輕吾射:爾,你。

(2)汝亦知射乎:射,射箭。

吾射不亦精乎:射,射箭的本領(技藝)。

爾安敢輕吾射:射,射箭的本領(技藝)。

(3)公亦以此自矜:以,憑,靠。

以我酌油知之:以,憑,靠。

以錢覆其口:以,用。

(1)公亦以此自矜。

譯文:康肅公也憑這一點自夸。

(2)有賣油翁釋擔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譯文:有個買油的老頭放下?lián)?,站在一邊,斜著眼睛看他射箭,久久地不離開。

(3)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

譯文:你也懂得射箭?我射箭的本領不是很精湛(高超)嗎?

(4)康肅忿然曰:“爾安敢輕吾射?”

譯文:康肅氣憤地說:“你怎么敢看輕我射箭的本領?”

(5)以我酌油知之。

譯文:憑我倒油的經(jīng)驗知道這個道理。

(6)我亦無他,唯手熟爾。

譯文:我也沒有別的奧妙,只是手熟罷了。

語文初一的知識點篇十五

四種文學體裁:小說、詩歌、戲劇、散文。

小說三要素:人物(根據(jù)能否表現(xiàn)小說主題思想確定主要人物)情節(jié)(開端/發(fā)展/高潮/結局)環(huán)境(自然環(huán)境/社會環(huán)境。)。

人物主要掌握通過適當?shù)拿鑼懛椒?、角度刻畫人物形象,反映人物思想性格的閱讀技巧。

情節(jié)主要了解各部分的基本內(nèi)容,以及理解、分析小說情節(jié)的方法、技巧。

小說情節(jié)四部分:開端、發(fā)展、高潮、結局。

開端交代背景,鋪墊下文。

發(fā)展刻畫人物,反映性格。

高潮表現(xiàn)沖突,揭示主題。

結局深化主題,留下思考。

環(huán)境主要理解自然環(huán)境和社會環(huán)境的作用。

自然環(huán)境描寫自然景觀,渲染氣氛、襯托情感、預示人物命運、揭示社會本質、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

社會環(huán)境描寫社會狀況,交代故事背景,揭示社會本質,鋪墊下文內(nèi)容。

(三)。

試卷題目常見的一些術語(問題):

分析一篇作品,具體地可以由點到面地來抓它的特殊表現(xiàn)方式,首先是字詞、語句上的修辭技巧,種類很多,包括比喻、象征、夸張、排比、對偶、烘托、擬人、用典等等;從作品的整體上來把握它的表現(xiàn)手法時,就要注意不同文體的作品:抒情散文的表現(xiàn)手法豐富多彩,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抑揚結合、象征等手法;記敘文的寫作手法如首尾照應、畫龍點睛、巧用修辭、詳略得當、敘議結合、正側相映等;議論文寫作手法如引經(jīng)據(jù)典、巧譬善喻、逆向求異、正反對比、類比推理等;小說的描寫手法、烘托手法、伏筆和照應、懸念和釋念、實寫與虛寫等。

表現(xiàn)手法的分析是一種很泛的題目,答題時要注意完整地理解題目的答題要求,要簡潔準確地答題,對有些題目如欣賞寫作技巧的題,應結合上下文語境、文章題材與體裁風格等來準確把握,選取其中最主要的一種回答即可,不必面面俱到,如小說塑造人物的種種手法,如散文抒發(fā)情感的種種手法等,盡量抓到得分點。

7、注:要了解一些常用程式(句式),如體現(xiàn)了什么,強調(diào)了什么,強化了什么,營造了什么,表現(xiàn)了什么,還有深化了主題,點明了題旨等等。

語文初一的知識點篇十六

韋應物的詩歌創(chuàng)作成就最大。其詩多寫山水田園,清麗閑淡,和平之中時露幽憤之情。反映民間疾苦的詩,頗富于同情心。是中唐藝術成就較高的詩人。

代表作有《觀田家》。此外,他還有一些感情慷慨悲憤之作。部分詩篇思想消極,孤寂低沉。韋詩各體俱長,七言歌行音調(diào)流美,“才麗之外,頗近興諷”(白居易《與元九書》)。五律一氣流轉,情文相生,耐人尋味。五、七絕清韻秀朗,《滁州西澗》的“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句,寫景如畫,為后世稱許。韋詩以五古成就最高,風格沖淡閑遠,語言簡潔樸素。但亦有?麗秀逸的一面。其五古以學陶淵明為主,但在山水寫景等方面,受謝靈運、謝?的影響。此外,他偶亦作小詞。今傳有10卷本《韋江州集》、兩卷本《韋蘇州詩集》、10卷本《韋蘇州集》。散文僅存一篇。

后人每以王孟韋柳并稱。其山水詩景致優(yōu)美,感受深細,清新自然而饒有生意。而《西塞山》景象壯闊,則顯示韋詩雄豪的一面。其田園詩實質漸為反映民間疾苦的政治詩。

韋應物實現(xiàn)了脫離官場,幽居山林,享受可愛的清流、茂樹、云物的愿望,他感到心安理得,因而“自當安蹇劣,誰謂薄世榮”。“蹇劣,笨拙愚劣的意思;“薄世榮”,鄙薄世人對富貴榮華的追求。這里用了《魏志.王粲傳》的典故?!锻豸觽鳌分姓f到徐干,引了裴松之注說:徐干"輕官忽祿,不耽世榮"。韋應物所說的與徐干有所不同,韋應物這二句的意思是:我本就是笨拙愚劣的人,過這種幽居生活自當心安理得,怎么能說我是那種鄙薄世上榮華富貴的高雅之士呢!對這兩句,我們不能單純理解為是詩人的解嘲,因為詩人并不是完全看破紅塵而去歸隱,他只是對官場的昏暗有所厭倦,想求得解脫,因而辭官幽居。一旦有機遇,他還是要進入仕途的。所以詩人只說自己的愚拙,不說自己的清高,把自己同真隱士區(qū)別開來。這既表示了他對幽居獨處、獨善其身的滿足,又表示了對別人的追求并不鄙棄。

韋應物是山水田園詩派詩人,后人每以王孟韋柳并稱。其山水詩景致優(yōu)美,感受深細,清新自然而饒有生意。而《西塞山》景象壯闊,則顯示韋詩雄豪的一面。

韋應物的詩受陶淵明、謝靈運、王維、孟浩然等前輩詩人的影響很大,前人說:“應物五言古體源出于陶,而化于三謝,故真而不樸,華而不綺”(《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又說:“一寄穗?鮮于簡淡之中,淵明以來,蓋一人而已”(宋濂《宋文憲公集》卷三十七)。這些評價并不十分恰當,但是可以說明韋詩的藝術價值和藝術風格的。

總結:韋應物,中國唐代詩人。漢族,長安(今陜西西安)人。散文僅存一篇。因出任過蘇州刺史,世稱“韋蘇州”。詩風恬淡高遠,以善于寫景和描寫隱逸生活著稱。韋詩以五古成就最高,風格沖淡閑遠,語言簡潔樸素,有“五言長城”之稱。

您可能關注的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