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古詩對比閱讀的心得體會總結(jié) 對古詩詞的看法和感受(9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1-02 06:48:48 頁碼:8
古詩對比閱讀的心得體會總結(jié) 對古詩詞的看法和感受(9篇)
2023-01-02 06:48:48    小編:ZTFB

體會是指將學習的東西運用到實踐中去,通過實踐反思學習內(nèi)容并記錄下來的文字,近似于經(jīng)驗總結(jié)。我們想要好好寫一篇心得體會,可是卻無從下手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yōu)秀心得體會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有關古詩對比閱讀的心得體會總結(jié)一

長歌行 詩人的思想又不是簡單的表述出來,而是從現(xiàn)實世界中擷取出富有美感的具體形象,寓教于審美之中。提供長歌行的賞析,歡迎借鑒!

長歌行

作者:樂府詩集

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

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

??智锕?jié)至,焜黃華葉衰。

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賞析]

長歌行》是一首漢族古典詩歌,屬于漢樂府詩,是勸誡世人惜時奮進的名篇。此詩從整體構(gòu)思看,主要意思是說時節(jié)變換得很快,光陰一去不返,因而勸人要珍惜青年時代,發(fā)奮努力,使自己有所作為。全詩以景寄情,由情入理,將“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的人生哲理,寄寓于朝露易干、秋來葉落、百川東去等鮮明形象中,借助朝露易晞、花葉秋落、流水東去不歸來,發(fā)生了時光易逝、生命短暫的浩嘆,鼓勵人們緊緊抓住隨時間飛逝的生命,奮發(fā)努力趁少壯年華有所作為。其情感基調(diào)是積極向上的。其主旨體現(xiàn)在結(jié)尾兩句,但詩人的思想又不是簡單的表述出來,而是從現(xiàn)實世界中擷取出富有美感的具體形象,寓教于審美之中。

漢樂府“樂府”原是古代掌管音樂的官署。秦及西漢惠帝時都設有“樂府令”。漢武帝時的樂府規(guī)模較大,其職能是掌管宮廷所用音樂,兼采民間歌謠和樂曲。魏晉以后,將漢代樂府機關所搜集演唱的詩歌,統(tǒng)統(tǒng)稱為樂府詩。樂府詩是最能代表漢代詩歌成就的一種體裁。

基本簡介

漢樂府創(chuàng)作的基本原則是“感于哀樂,緣事而發(fā)”(《漢書·藝文志》)。它繼承《詩在它的敘事性方面,其次,是它善于選取典型細節(jié),通過人物的言行來表現(xiàn)人物性格。其形式有五言、七言和雜言,尤其值得重視的是漢樂府已產(chǎn)生了一批成熟的五言詩。流傳下來的漢代樂府詩,絕大多數(shù)已被宋朝人郭茂倩收入他編著的《樂府詩集》中詩中以“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尤為著名。

【中考預測】

1.選出理解不正確的一項(d )

a.“朝露待日晞”中的“晞”可理解為“曬干”;“昆黃華葉衰”中的“衰”可理解為“衰敗”。

b.這是一首詠物詩,詩云人用托物言志的手法,通過自然景物的盛衰規(guī)律來警示我們要珍惜時光,及時努力。

c.詩的最后兩句堪稱點睛之筆,它精煉醒目,與岳飛的《滿江紅》中的“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有異曲同工之妙,均是千古名句。

d.作者的目的是通過描寫冬葵,百川,贊美萬物的勃勃生機。

2.詩中勉勵少壯要抓緊時間,及時努力,趨少壯年華有所作為的句子是_少壯不努力,老大獨傷悲___。

3.詩中“百川東到?!笔钦f成百上千條河流向東流向大海。我們曾學過一首詞,其中有地句此句相反,請寫出這一句:_門前流水尚能西____。(蘇軾《浣溪沙》)

【作者簡介】

《長歌行》是北宋文人郭茂倩(1041-1099)編纂的《樂府詩集》中的一首五言古詩。這首詩以景寄情,由情入理,將“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的人生哲理,寄寓于朝露易干、秋來葉落、百川東去等鮮明形象中,使表達的哲理發(fā)人深省,又明白易懂,是勸誡世人惜時奮進的名篇。

有關古詩對比閱讀的心得體會總結(jié)二

宋·秦觀

纖云弄巧,飛星傳 恨,銀漢迢迢暗渡。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shù)。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

兩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唐·楊璞

未會牽牛意若何,須邀織女弄金梭。

年年乞與人間巧,不道人間巧已多。

唐·權(quán)德輿

今日云駢渡鵲橋,應非脈脈與迢迢。

家人竟喜開妝鏡,月下穿針拜九宵。

唐·徐凝

一道鵲橋橫渺渺,千聲玉佩過玲玲。

別離還有經(jīng)年客,悵望不如河鼓星。

漢·佚名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

纖纖摸素手,札札弄機杼。

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

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明·湯顯祖

玉名堂開春翠屏,新詞傳唱《牡丹亭》。

傷心拍遍無人會,自掐檀痕教小伶。

清·姚燮

木蘭槳子藕花鄉(xiāng),唱罷廳紅晚氣涼。

煙外柳絲湖外水,山眉澹碧月眉黃。

唐·杜甫

牽牛出河西,織女出其東。

萬古永相望,七夕誰見同?

唐·羅隱

絡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歡笑設紅筵。

應傾謝女珠璣篋,盡寫檀郎錦繡篇。

香帳簇成排窈窕,金針穿罷拜嬋娟。

銅壺漏報天將曉,惆悵佳期又一年。

唐·祖詠

向月穿針易,臨風整線難。

不知誰得巧,明月試看看。

乞手巧,乞貌巧;

乞心通,乞顏容;

乞我爹娘千百歲;

乞我姊妹千萬年。

唐·宋之問

傳道仙星媛,年年會水隅。

停梭借蟋蟀,留巧付蜘蛛。

去晝從云請,歸輪佇日輸。

莫言相見闊,天上日應殊。

唐·孟浩然

他鄉(xiāng)逢七夕,旅館益羈愁。

不見穿針?gòu)D,空懷故國樓。

緒風初減熱,新月始臨秋。

誰忍窺河漢,迢迢問斗牛。

唐·白居易

煙霄微月淡長空,銀漢秋期萬古同。

幾許歡情與離恨,年年并在此霄中。

唐·李商隱

恐是仙家好離別,故教迢遞作佳期。

由來碧落銀河畔,可要金風玉露時。

清漏漸移相望久,微云未接歸來遲。

豈能無意酬烏鵲,惟與蜘蛛乞巧絲。

有關古詩對比閱讀的心得體會總結(jié)三

通過回顧與整理課內(nèi)外古詩,使學生養(yǎng)成自我復習、積累古詩的習慣。我還嚴格遵循了以下三個復習原則:復習過程要簡約,復習方法要整合,復習內(nèi)容要全面。另外,為了避免復習課枯燥無味,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在設計過程中力求強調(diào)知識性和趣味性,使學生在輕松、愉悅的復習氛圍中讀詩句、曉詩意、記詩句、用詩句,激發(fā)學生對祖國燦爛的古詩文化的熱愛之情。

1、交流記憶古詩的方法,幫助學生整合歸類古詩。

2、利用思維導圖整理復習,重溫詩句,學以致用。

3、學會靈活積累、運用古詩,養(yǎng)成自覺閱讀與積累古詩的良好習慣。

4、激發(fā)學生對祖國燦爛的古詩文化的熱愛之情。

1、學會整合歸類所學過的古詩。

2、感受傳統(tǒng)文化的藝術(shù)魅力。

復習準備:制作課件。

課時安排: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談話導入:同學們,古詩歷來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千百年來傳誦不衰,深受人們喜愛。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詩詞大會,領略古詩詞的魅力。(板書課題:古詩詞)

二、交流方法,靈活積累

1、過渡:我們學過的古詩也很多了,猶如一個繁花似錦的百花園,大家是如何背誦古詩的呢?相信同學們一定有自己的絕招,誰愿意把你的絕招說出來與大家共同分享?(板書:記憶古詩的方法)

2、學生交流記憶古詩的方法,師隨機板書:熟讀成誦法、古詩吟唱法、理解記憶法、看圖記憶法等。

3、學習歸類列表法。

(1)回顧本學期的課內(nèi)外古詩有哪些?生答。(課件出示)

(2)師生配合,利用思維導圖板書整理并復習背誦課外古詩

三、分組梳理課內(nèi)古詩

1每組利用思維導圖框架梳理一首詩,包括作者、朝代、內(nèi)容、表達思想。

2、組內(nèi)交流。

3、全班展示。教師隨機板書,梳理課內(nèi)古詩。

四、闖關比賽

1、過渡:在小組同學的共同努力下,我們一起復習了本冊書的課內(nèi)古詩,但老師知道,大家的詩詞儲備絕不僅僅限于課內(nèi),老師特意準備了一次闖過游戲。希望同學們在闖關過程中能大顯身手。預祝你們小組闖關成功!

2、出示課件。

第一關:吟詩對對。

(1)舉頭紅日近,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落三秋葉,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呼作白玉盤。

(4)______________________,吹花送遠香。

(5)臨行密密縫,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沙暖睡鴛鴦。

第二關:金睛火眼。

細心觀察,找出詩句中的錯別字。

(1)不知細葉誰栽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2)新荷浮水層層碧,小草慢坡片片青。

(3)兒童放學回來早, 忙趁東風放紙鳶。

(4)路人借問搖招手, 怕得魚驚不應人。

(5)遲日江山立,春風花草香。

(6)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青蜓立上頭。

第三關:巧妙運用

古詩詞是中華文化中一顆璀璨的明珠,在我們的生活中,人們也會隨口吟誦。請看下列情境,你想到了哪些詩句?

(1)爸爸刮胡子,過兩天又長出來。小明幽默地說:“_______________。”

(2)春天柳樹長出了嫩綠的葉芽,垂掛著萬千根枝條,我不禁想起賀知章的詩句“_______ ___ ___。”

(3)“_______ , ___ _ _。”我們要愛惜糧食,因為每一粒都是農(nóng)民伯伯辛苦勞動得來的。

五、總結(jié)梳理

1、組織學生對照板書總結(jié)本節(jié)課內(nèi)容。師:今天的復習課,同學們表現(xiàn)非常積極,不但復習了學過的古詩,還領悟了不少的復習方法。

六、遷移運用,課上練筆

1、師:大家看,思維導圖不但能幫助我們整理記憶、背誦更快,還能幫助我們梳理知識,把握重點。我們要學著畫思維導圖,用思維導圖。古詩詞用簡練的語言,表達的意境卻意味深長,如果我們在說話、習作時能恰當運用,就可以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那么,在你的生活中,有沒有一些景物、一些畫面、一件事情讓你想到了哪句古詩呢?今天我們就來寫一寫。在寫話之前先畫一畫思維導圖,把思路整理清楚,寫話的時候就不會東拼西湊、思路混亂了。下面我們就來試一試吧。

2、指名展示

七、布置作業(yè)

1、完成寫話練習

2、自主選擇

(1)課下再搜集兩首你喜歡的詩整理在采蜜集上;

(2)自由選擇一首古詩做詩配畫。

有關古詩對比閱讀的心得體會總結(jié)四

一、創(chuàng)設情景,吟誦鄉(xiāng)情

精心設計導語,不僅能夠幫學生總結(jié)過去的舊知,更能激發(fā)他們對新課的興趣。因此,上課伊始我便在悠悠的古箏聲的伴奏下,深情地吟誦起張九齡的《西江夜行》:“遙夜人何在,澄潭月里行。悠悠天宇曠,切切故鄉(xiāng)情”,激發(fā)學生去吟誦千古鄉(xiāng)情,“思鄉(xiāng),自古以來一直是古詩詞表現(xiàn)的主題之一,尤其是在交通、通訊極不發(fā)達的古代,一旦遠離故鄉(xiāng),前路漫漫,何日是歸年;關山重重,鄉(xiāng)書誰人傳遞?于是,遠在他鄉(xiāng)異地的詩人,常常不禁悲從心來,美麗而憂傷的詩句便汩汩而出,成為了千百年來膾炙人口的詩篇。你能否給大家背誦一下表達思鄉(xiāng)之情的古詩?!?/p>

伴隨著悠悠的古箏聲,學生們深情地吟誦著:《泊船瓜州》、《秋思》、《長相思》、《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靜夜思》、《雜詩》、《回鄉(xiāng)偶書》……欣賞著學生的吟誦,我再次追問:“詩人將自己的對故鄉(xiāng)、對親人的思念寄托于什么景物之中呢?”學生通過品析感受到詩人將濃濃的鄉(xiāng)情融進了“一輪明月、一封家書、幾樹寒梅、縷縷春風”之中,并由此引入新課:品析杜甫的《月夜憶舍弟》。更在新課伊始點出本首詩的重點句:“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讓學生能夠抓住重點來品析。

這樣的教學設計,讓學生在回顧已有知識的基礎之上,根據(jù)自身的閱讀和理解情況來嘗試品析古詩,因而關注了不同層次的學生;另外通過教師的導入,滲透了詩歌創(chuàng)作中經(jīng)常運用的寫作方法即:觸景生情、融情于景;滲透了品析詩歌的方法即:抓信息、品詩句,通過剖析字句,展開聯(lián)想,欣賞詩歌的意境。

二、品讀賞析,感悟意境

自古以來,月亮在中國文化中象征意義十分豐富。她是美麗的象征,創(chuàng)造了許多優(yōu)美的審美意境;同時,月亮也是人類相思情感的載體,她寄托了人們對故鄉(xiāng)和親人朋友的懷念。因此,千百年來月亮一直是文人墨客筆下所吟詠的對象:遙望夜空,看見朗朗明月之時,心中總是引起無限遐想。

作為一代詩圣的杜甫也有很多詠月的詩篇,這些詩篇伴隨著詩人坎坷悲壯的一生,訴說著詩人綿綿不盡的悲情。杜甫筆下的月是有情有意的,是與詩哲一生休戚相關的,他的月亮陪伴著詩人度過了激情悲壯的一生,那些多情多彩的月亮成就了詩人的偉大。其中《月夜憶舍弟》,以詩人以清新的語言抒發(fā)了詩人處在國破家亡遭遇中的痛苦之情,表達了他與諸弟深摯純潔的友情。詩歌題為月夜,但是詩人卻不從月夜寫起,而是首先為我們描繪了一幅邊塞秋天的圖景:戍鼓雁聲,路斷行人,一片凄涼、冷落、沉寂,渲染了濃重悲涼的氣氛,這就是“月夜”的背景。而由望月轉(zhuǎn)入借月夜的抒情,過渡十分自然。詩人今遭逢離亂,又在這清冷的月夜,自然更是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在他的綿綿愁思中夾雜著生離死別的焦慮不安:弟兄離散,天各一方;家已不存,生死難卜,寫得傷心折腸,令人不忍卒讀,同時也概括了安史之亂中人民飽經(jīng)憂患喪亂的普遍遭遇。

字字傳情,句句達意,具有很強的藝術(shù)感染力。而親人的四處流散,寄書不達,生死茫茫,進一步抒發(fā)詩人內(nèi)心的憂慮之情。讀到此句,我們便不難明白杜甫為什么能夠?qū)懗觥胺榛疬B三月,家書抵萬金”(《春望》)那樣凝煉警策的詩句來?!奥稄慕褚拱?,月是故鄉(xiāng)明”,既寫景,也點明時令,在苦苦思念胞弟的詩人眼中,本來夜夜一樣潔白的霜露,也偏偏在今天晚上顯得格外蒼白;本來到處一樣的月亮,也只有故鄉(xiāng)的月亮最明亮。這兩句詩以“移情”的修辭手法,在自然景物描寫中融注了濃厚的主觀感受成分,借景生情,景隨情變,是詩人深切思念家鄉(xiāng)和親人的真情實感的自然流露,為千古傳頌的名句。

綜觀全詩,秋日聞戍鼓,聽雁聲,見寒露,賞明月,引起詩人“倍思親”,,字里行間暗含詩人對現(xiàn)實的不滿,對百姓的同情,將常見的懷鄉(xiāng)思親題材寫得凄楚動人,真是景中有情,有聲有色,耐人尋味。因此在教學中,讓學生在熟讀成誦的基礎上,通過想象詩歌畫面的方法,如:“看到題目,你眼前出現(xiàn)了一幅怎樣的畫面?”、“若是你身處秋天的邊塞,你會感受到什么?”、 “若是你許久不知道遠方親人或朋友的信息,你會有怎樣的心情?”、“此時此刻,詩人又表達了怎樣的情感?”、“你是從哪些景物之中感受到詩人的思鄉(xiāng)之情的?”……讓學生通過想象,聯(lián)系生活實際來理解詩歌的內(nèi)容,體會詩歌的意境,感悟詩人的情感,從而達到掌握“抓信息、品詩句”來賞析詩歌的方法。

在實際的教學實踐之中,學生基本上能夠借助工具書、字典來理解詩句意思,也能夠感受到詩人對胞弟的苦苦思念,對故鄉(xiāng)的深深思念,但是對于詩人在“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這兩句上煉句的工力,恐怕難與理解透徹,詩人要說的不過是“今夜露白”,“故鄉(xiāng)月明”,只是將詞序這么一換,語氣便分外矯健有力。所以王得臣說:“子美善于用事及常語,多離析或倒句,則語健而體峻,意亦深穩(wěn)?!?《麈史》)從這里也可以看出杜甫化平板為神奇的本領。而教師要適時地加以賞析指導,這樣才能夠讓學生掌握品析古詩詞的方法,提高學生閱讀、理解、欣賞古詩詞的能力,激發(fā)學生對傳統(tǒng)文化的熱愛以及研究的興趣。

三、吟誦“鄉(xiāng)情”, 欣賞詩情。

在品析了杜甫的《月夜憶舍弟》之后,我又為學生分別展示了崔顥的《黃鶴樓》,現(xiàn)代中國臺灣女詩人席慕容的《鄉(xiāng)愁》,讓學生通過感情誦讀的方法,在欣賞不同詩人的不同情感的同時,感受古今詩人相同的表達方式即:觸景生情、融情于景,尤其是在詩歌中運用比喻、擬人、排比、夸張等多種修辭方法來借景抒情的方法。

四、詩話鄉(xiāng)情,抒發(fā)感情

學會品析詩歌的目的是讓學生學習此種寫作方法,即:以詩歌的形式,表達自己的情感。因此,在品析了三位詩人的思鄉(xiāng)詩之后,教師創(chuàng)設情景:“其實在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大家也來自不同的城市,有來自小橋流水的江蘇,也有來自冰天雪地的黑龍江,還有來自齊魯大地的山東,更有來自魚米之鄉(xiāng)的湖北,天然牧場的內(nèi)蒙古……那里還生活著我們的親人或者是親密的小伙伴,雖然遠隔千里、萬里,但是割不斷地是我們深深的思念,濃濃的鄉(xiāng)情。請把你對他們的思念用詩歌的形式寫出來?!弊寣W生用自己的筆寫出自己的情,尤其是為了降低學生寫作的難度,特意以模仿的形式讓學生加以創(chuàng)作,

深深的鄉(xiāng)情呀,

它是一杯濃濃的美酒,

甘甜、芬芳,

滋潤著我的心田。

深深的鄉(xiāng)情呀,

它是 ,

這節(jié)課,我在教學中,力圖通過自悟——點撥——品析——誦讀——創(chuàng)作,這一教學過程,讓學生品析了三位詩人不同的思鄉(xiāng)詩,更親自動手寫出了自己濃濃的鄉(xiāng)情,濃濃的思念。但這還不夠,其實談到思鄉(xiāng)詩,不僅僅是唐朝,在其他朝代也有許多經(jīng)典之作,因此,教師又為學生介紹《古詩源》這本詩集,因為唐詩的鼎盛正是繼承和發(fā)揚了前人的長處,才得以達到“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境界,所以要讓其追根溯源,讀一讀、背一背,領略不同時代不同詩人的不同情懷。

反思和分析:

在本課的教學中,我以我校校本課程《美文誦讀》中杜甫《月夜憶舍弟》為依托,又引入了崔顥的《黃鶴樓》、席慕容的《鄉(xiāng)愁》來進行拓展、延伸,從而在品析經(jīng)典思鄉(xiāng)詩時,感悟不同詩人的種.種鄉(xiāng)情,為后面的詩歌創(chuàng)作奠定了基礎。其中教師恰當?shù)厍擅畹厥褂谜n件,精心地設計導語,讓學生身臨異鄉(xiāng)之境,而詩人的濃濃的鄉(xiāng)情,濃濃的思念自然不言而喻。

而古今詩人、古詩與散文詩的對比,借助比喻、擬人、排比、夸張等多種修辭方法的借景抒情、融情于景,讓學生感受到創(chuàng)作并不難,他們同樣可以用詩歌的形式來感悟生活,抒發(fā)真情。因此本課通過品析三位詩人的思鄉(xiāng)詩,不僅教給了學生賞析詩歌的方法,更將學生的情感調(diào)動起來,那種對親人、對朋友、對故鄉(xiāng)的思念之情油然而生,躍然筆下:

深深的鄉(xiāng)情呀,

它是一支歌,

悠揚、徘徊,

用纏綿的音樂把我沉醉。

深深的鄉(xiāng)情呀,

它是一根線,

很長、很長,

用默默的牽掛把我溫暖。

深深的鄉(xiāng)情呀,

它是一條揚帆的小船,

純潔、美麗,

滿載著我對故鄉(xiāng)的思念,

深深的鄉(xiāng)情呀,

它是一朵漂泊的白云,

閑適、自在,

傳遞著我對親人的祝福。

深深的鄉(xiāng)情呀,

它是一首悠長的歌曲,

動聽、嘹亮,

撫平我心靈的創(chuàng)傷,

深深的鄉(xiāng)情呀,

它是一道美麗的彩虹,

絢麗、溫暖,

架起我回鄉(xiāng)之橋。

深深的鄉(xiāng)情呀,

它是一條清清的小溪,

純潔、歡快,

流淌在我的心間,

深深的鄉(xiāng)情呀,

它是一匹飛奔的駿馬,

熱情、奔放,

馳騁在我的心間。

深深的鄉(xiāng)情呀,

它是一本精美的畫冊,

綿長、動人,

記載著美好的回憶,

深深的鄉(xiāng)情呀,

它是一篇精彩的文章,

過去、未來,

記錄著美好的瞬間。

……

總之,我在本課中以校本課程《美文誦讀》為依托,以思鄉(xiāng)詩歌為內(nèi)容,以明月為線索,學生在自悟——點撥——品析——誦讀——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通過品析三位詩人的不同思鄉(xiāng)詩,更親自動手寫出了自己濃濃的鄉(xiāng)情,濃濃的思念。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突出大語文教學模式的開放性、共享性、交互性和人文性的特點,培養(yǎng)學生具備良好的人文素養(yǎng)和探究精神,具備創(chuàng)新精神、合作意識和開放的視野力求在課堂教學的效果反映出來,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良好的習作環(huán)境,激發(fā)了學生習作的興趣、欲望和情感,提供了鮮活的寫作素材,把中國古詩歌這一意境悠遠、語言精練的傳統(tǒng)文學方式,引進課堂,激發(fā)學生對祖國傳統(tǒng)文化的熱愛之情,是詩歌創(chuàng)作也能夠成為學生表達的情感的一種方式,增強他們習作的信心,小學語文的作文教學開辟新的天地。

“日暮鄉(xiāng)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品讀著一首首或愁腸百結(jié)或清新凝練的鄉(xiāng)愁詩,引領著學生用優(yōu)美的詩歌來歌頌家鄉(xiāng),用激情的朗誦來贊美家鄉(xiāng),讓舞動的旋律在耳邊縈繞,讓跳動的心在此刻相連……我們觸摸著詩人那顆誠熾的心,汲取著古典詩歌的藝術(shù)營養(yǎng),感受著傳統(tǒng)文化的美感與熏陶,在美的享受中學習、生活,這不正是每一個語文教師所追求的永恒目標嗎?

有關古詩對比閱讀的心得體會總結(jié)五

從素質(zhì)教育的角度說,語文教材不只是傳授知識,培養(yǎng)能力的載體,更是美的礦藏。其中,語言凝練,對仗工整的古詩更是這礦藏中的瑰寶。讀詩能使人靈秀。古詩教學中,應充沛挖掘詩中美的因素,發(fā)明一切條件,引導同學“讀”中“悟”,“悟”中“讀”,主動學習,品味古詩,深入其中,吸取營養(yǎng),探索真諦。讓同學的心靈真正空虛、靈秀起來,真正體現(xiàn)“以同學的發(fā)展為主體,以同學為本”的新時期語文課堂教學的要求。

1、會認9個生字,會寫12個字。

2、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感悟詩人對大自然美景的贊美之情。

3、激發(fā)學習古詩的興趣。積累古詩中的名句。

1、理解詩句,通過詩中所描寫的景色,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2、指導朗讀。

深刻理解詩文的含義,并能用自身的話講出詩文的內(nèi)容。

2課時。

廬山瀑布風景課件。草堂春景圖片、課件。

第一課時

望廬山瀑布

一、談話激趣,導入釋題

1、同學們,在開展今天的學習活動前,俺們先去廬山游覽一番,欣賞一下廬山風光吧!

2、同學觀看廬山風光片,飽覽廬山秀美的風光。

3、請同學談談自身對廬山的印象,暢所欲言。

4、導入新課:

廬山風景迤儷,吸引了古往今來許許多多的文人墨客,留下了無數(shù)膾炙人口的詩篇。唐代大詩人李白也曾游覽過廬山。結(jié)合介紹李白(你了解李白嗎?你會背誦他的詩嗎?)

李白游覽廬山后題寫了一首詩《望廬山瀑布》。

5、讀題,解題:

讀題,理解“望”的意思(遠看)。再一次帶感情地讀題。

二、初讀全詩,解字詞,明詩意

1、同學自能讀詩,自同學字,并結(jié)合課前預習自主釋疑,就有疑惑的字詞質(zhì)疑問難。

2、正音:(紫、嶺),字形:(瀑、廬、爐)

說說自身生活中什么時候、什么地方曾見過這些字,是用什么方法記住這個字的。

3、交流理解局部詞句的意思,初步理解詩意:

遙:遠,與題目中的“望”相呼應。銀河:天河。

九天:天的最高層。

三、品字詞,談感受,誦詩句

1、引導同學分組品味詩中寫得好、寫得美的重點字詞,并指導朗讀。

⑴為什么“生紫煙”的“生”不用升起的“升”?

⑵“掛前川”的“川”指的是什么?“三千尺”是不是準確的數(shù)字“三千尺”?

⑶“疑”字俺們在李白的哪一首詩中也學到過?(疑是地上霜)背背《靜夜思》結(jié)合舊知理解“疑”。

2、同學吟讀古詩,用自身的話贊美廬山瀑布:

在陽光的照射下,廬山的香爐峰升起紫色的云霧。一條白練似的瀑布從青翠的山壁間跌落下來,好象一條大河掛在山前。那長長的瀑布飛快地直往下瀉,真讓人以為那是銀河從九重天外落了下來。

3、扣住重點字詞再小聲讀讀,仔細體會一下,詩人寫這首詩的目的是什么,展開想象,談談感受,體會詩歌意蘊及詩人傾注的情感。

四、返讀全詩,熟讀成誦

1、再次播放課件,協(xié)助背誦全詩。

2、指名背誦全詩,直至全體熟讀成誦。

五、書寫生字

爐、銀、煙、窗、絕。

“爐、煙”的“火”在字左邊,捺變點。

“銀”字有兩個豎提,金字旁的豎提高,右邊的豎提略向下。

“窗”字字形復雜,注意小撇不能丟。

第二課時

絕句

一、復習導入

1、背誦《望廬山瀑布》。

2、板書課題,解題:絕句,是俺國古詩中的一種,他的特點之一是,每首詩共四句,每句一般為五個字或七個字。每句五個字叫“五絕”,每句七個字叫“七絕”。

3、介紹作者及寫作背景。

你知道本詩的作者嗎?同學介紹,教師再根據(jù)同學所講作補充。

這首詩是唐代又一位偉大詩人杜甫寫的'。公元759年,杜甫到了四川,在朋友的資助下,他在成都城郊浣花溪邊建起了一座草堂。這個時候,他的心情特別好,面對著草堂附近生氣勃勃的景象,便情不自禁地寫下了這首小詩。

4、課件展示草堂外的春景。

二、自讀自悟初步感受美

1、感受節(jié)奏美:

⑴引導自讀:

要求:讀準字音,注意好節(jié)奏。

⑵指名讀:

對有關字進行正音,識記字形后通過范讀掌握好詩句節(jié)奏。

2、感悟意境美:

⑴引導同學借助注釋和圖,邊讀古詩邊想,看看自身讀懂了哪些內(nèi)容?還有哪些問題要和小組同學研究?

⑵引導交流,讀懂了什么?

⑶引導生質(zhì)疑,梳理出重點問題。例如:詩人為什么用“含”?

三、自主探究 深入體驗美

1、明確方法:

⑴你準備用什么方法解決這些問題?

⑵引導同學小結(jié)歸納:查資料、討論,合作畫簡筆畫,也可以根據(jù)老師提供的詞句練習寫話。

(這早春的景色真美啊!天空xxxxxx。柳樹xxxxxx。黃鸝xxxxxx,白鷺xxxxxx。詩人覺得眼前的一切就像xxxxxx。)

2、引導探究,初步體驗美:

同學們用自身喜歡的方法繼續(xù)深入學習這首詩,把合作作畫的一個小組請到黑板旁,提示小組畫前商量該怎樣畫?為什么這樣畫?

3、突破難點:

⑴你認為他們畫得怎么樣?

⑵引導理解“西嶺”。

⑶理解“含”:

課件出示“雪山”圖,后在此圖上出現(xiàn)“窗框”?!按翱颉敝饾u變化到恰好成為“雪山圖”的畫框。看圖,感悟雪山的壯麗。

⑷理解“萬里船”實際上說明什么?

生看圖,感悟作者的心情。

4、自主開放,深入體驗美:

補充資料:借助注釋自讀《聞官軍收河南河北》,進一步感悟杜甫回草堂時的興奮。

引導同學為畫起名,加深體驗。

讓同學面對圖,回味古詩,用自身的語言說說這首古詩。

四、誦讀古詩,活化表示美

美讀古詩:

1、再現(xiàn)古詩,要求想象生動活潑畫面,感情朗讀,讀出節(jié)奏美、韻律美。

2、引導背誦。

3、扮演誦讀:

模仿古人吟誦之勢,根據(jù)自俺感受看圖,扮演誦讀。

4、補充誦讀:

早發(fā)白帝城絕句(遲日江山麗)

五、書寫生字

鳴、吳、含、泊、流、柳、嶺

仔細觀察“鳴、吳、含”的一起部件“口”,區(qū)別它們的不同點。(“口”在左邊高又小,“口”在上下小而扁。)

泊、流:三點水中三點的形態(tài)不同,但延長后相交于一點。

嶺:形聲字,右邊表音是“令”。

柳:看字形,想象柳條下垂的樣子,記住一撇別忘記。

有關古詩對比閱讀的心得體會總結(jié)六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

①床:指井臺。(對于床的解釋有爭議,見下)

②疑:懷疑,以為。

③舉頭:抬頭。

④靜夜思:寧靜的夜晚所引起的鄉(xiāng)思。

那透過窗戶映照在床前的月光,起初以為是一層層的白霜。仰首看那空中的一輪明月,不由得低下頭來沉思,愈加想念自己的故鄉(xiāng)。

平淡的語言娓娓道來,如清水芙蓉,不帶半點修飾。完全是信手拈來,沒有任何矯揉造作之痕,正是平平淡淡才是真。本詩從“疑”到“舉頭”,從“舉頭”到“低頭”,形象地表現(xiàn)了詩人的心理活動過程,一幅鮮明的月夜思鄉(xiāng)圖生動地呈現(xiàn)在我們面前。

客居他鄉(xiāng)的游子,面對如霜的秋月怎能不想念故鄉(xiāng)、不想念親人呢?如此一個千人吟、萬人唱的主題卻在這首小詩中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以致千年以來膾炙人口,流傳不衰!

1、指井臺。參考資料:《新課堂作文》 。已經(jīng)有學者撰文考證過。退休教師重解李白“床前明月光”,中國教育家協(xié)會理事程實將考證結(jié)果寫成論文發(fā)表在刊物上,還和好友創(chuàng)作了《靜夜思詩意圖》 。

2、魏明倫表示,《靜夜思》家喻戶曉,但研究者對這首詩卻一直爭論不休,焦點就集中在“床前明月光”的“床”上。有的認為“床”應作坐具解釋,有的認為“床”應作睡眠之床,學者認為“床”應作井欄解。其實,《靜夜思》中的“床”確為井欄,而且“井 ”這一民俗意象是全詩的核心意象。從考古發(fā)現(xiàn)來看,中國最早的水井是木結(jié)構(gòu)水井。古代井欄有數(shù)米高,成方框形圍住井口,防止人跌入井內(nèi),這方框形既像四堵墻,又像古代的床。因此古代井欄又叫銀床,說明井和床有關系,其關系的發(fā)生則是由于兩者在形狀上的相似和功能上的類同。古代井欄專門有一個字來指稱,即“ 韓”字。《說文》釋“韓”為“井垣也”,即井墻之意。

3、“床”即“窗”的通假字

4、駁以上觀點床之本義即坐臥的器具,《詩經(jīng)·小雅·斯干》有“載寐之牀”,《易·剝牀·王犢注》亦有“在下而安者也?!敝f,講得即是臥具。

5、馬未都先生提出觀點:床應解釋為胡床。胡床 亦稱“交床”、“交椅”、“繩床”。古時一種可以折疊的輕便坐具,馬扎功能類似小板凳,但人所坐的面非木板,而是可卷折的布或類似物,兩邊腿可合起來?,F(xiàn)代人常為古代文獻中或詩詞中的“胡床”或“床 ”所誤。至遲在唐時,“床”仍然是“胡床”(即馬扎,一種坐具),而不是指我們現(xiàn)在的睡覺的床(寢具)。澄清這一點,有助于我們理解古代的詩文。如果解釋為我們睡的床,那么就很難看見月光。所以,用胡床更確切。

有關古詩對比閱讀的心得體會總結(jié)七

黃河遠上白云間,

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

春風不度玉門關。

[簡析]

“涼州詞”是涼州歌的唱詞,不是詩題,是盛唐時流行的一種曲調(diào)名。開元年間,隴右節(jié)度使郭知運搜集了一批西域的曲譜,進獻給唐玄宗。玄宗交給教坊翻成中國曲譜,并配上新的歌詞演唱,以這些曲譜產(chǎn)生的地名為曲調(diào)名。后來許多詩人都喜歡這個曲調(diào),為它填寫新詞,因此唐代許多詩人都寫有《涼州詞》。

王之渙這首詩寫戍邊士兵的懷鄉(xiāng)情。寫得蒼涼慷慨,悲而不失其壯,雖極力渲染戍卒不得還鄉(xiāng)的怨情,但絲毫沒有半點頹喪消沉的情調(diào),充分表現(xiàn)出盛唐詩人的廣闊胸懷。首句“黃河遠上白云間”抓住遠眺的特點,描繪出一幅動人的圖畫:遼闊的高原上,黃河奔騰而來,遠遠向西望去,好像是從白云中流出來的一般。次句“一片孤城萬仞山”,寫塞上的孤城。在高山大河的環(huán)抱下,一座地處邊塞的孤城巍然屹立。這兩句,描寫了祖國山川的雄偉氣勢,勾勒出這個國防重鎮(zhèn)的地理形勢,突出了戍邊士卒的荒涼境遇,為后兩句刻畫戍守者的心理提供了一個典型環(huán)境。

在這種環(huán)境中忽然聽到了羌笛聲,所吹的曲調(diào)恰好是《折楊柳》,這就不能不勾起戍卒的離愁。古人有臨別折柳相贈的風俗。“柳”與“留”諧音,贈柳表示留念。北朝樂府《鼓角橫吹曲》有《折楊柳枝》,歌詞曰:“上馬不捉鞭,反拗楊柳枝。下馬吹橫笛,愁殺行客兒。”歌中提到了行人臨去時折柳。這種折柳贈別之風在唐代極為流行。于是,楊柳和離別就有了密切的聯(lián)系?,F(xiàn)在當戍邊士卒聽到羌笛吹奏著悲涼的《折楊柳》曲調(diào)時,就難免會觸動離愁別恨。于是,詩人用豁達的語調(diào)排解道:羌笛何須老是吹奏那哀怨的《折楊柳》曲調(diào)呢?要知道,玉門關外本來就是春風吹不到的地方,哪有楊柳可折!說“何須怨”,并不是沒有怨,也不是勸戍卒不要怨,而是說怨也沒用。用了“何須怨”三字,使詩意更加儲蓄,更有深意。三、四兩句,明代的楊慎認為含有諷剌之意:“此詩言恩澤不及于邊塞,所謂君門遠于萬里也?!保ā渡衷娫挕罚┲袊糯姼柘騺碛小芭d寄”的傳統(tǒng),更何況“詩無達詁”,我們認為讀者未嘗不可這樣理解,但不能就此而肯定作者確有此意。

白日依山盡,

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

更上一層樓。

[簡析]

這首詩寫詩人在登高望遠中表現(xiàn)出來的不凡的胸襟抱負,反映了盛唐時期人們昂揚向上的進取精神。

前兩句寫所見。“白日依山盡”寫遠景,寫山。作者站在鸛雀樓上向西眺望,只見云海蒼茫,山色空濛。由于云遮霧繞,太陽變白,挨著山峰西沉?!包S河入海流”寫近景,寫水。樓下滔滔的黃河奔流入海。這兩句畫面壯麗,氣勢宏大,讀后令人振奮。

后兩句寫所想?!坝F千里目”,寫詩人一種無止境探求的愿望,還想看得更遠,看到目力所能達到的地方,唯一的辦法就是要站得更高些,“更上一層樓”?!扒Ю铩薄耙粚印保际翘摂?shù),是詩人想象中縱橫兩方面的空間。“欲窮”“更上”詞語中包含了多少希望,多少憧憬。這兩句詩,是千古傳誦的名句,它形象地提示了一個哲理:登高,才能望遠;望遠,必須登高。

這首詩由兩聯(lián)十分工整的對仗句組成。前兩句“白日”和“黃河”兩個名詞相對,“白”與“黃”兩個色彩相對,“依”與“入”兩個動詞相對。后兩句也如此,構(gòu)成了形式上的完美。

鸛雀樓,舊址在山西永濟縣,黃河中的一個小崗上,后被洪水沖沒。沈括《夢溪筆談》中記載:“鸛雀樓三層,前瞻中條(山名)下瞰大河?!笨梢姏_沒是宋以后的事了。

春眠不覺曉,

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

花落知多少。

[簡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春天早晨絢麗的圖景,抒發(fā)了詩人熱愛春天、珍惜春光的美好心情。

首句“春眠不覺曉”,第一字就點明季節(jié),寫春眠的香甜。“不覺”是朦朦朧朧不知不覺。在這溫暖的春夜中,詩人睡得真香,以至旭日臨窗,才甜夢初醒。此句流露出詩人愛春的喜悅心情。次句“處處聞啼鳥”寫春景,春天早晨的鳥語。“處處”是四面八方的意思。鳥噪枝頭,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奥勌澍B”即“聞鳥啼”,古詩為了押韻,詞序作了適當?shù)恼{(diào)整。這兩句是說:春天來了,我睡得真甜,不知不覺天已大亮。一覺醒來,只聽見處處有鳥兒在歌唱。第三、四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詩人追憶昨晚的瀟瀟春雨,然后聯(lián)想到春花被風吹雨打、落紅遍地的景象。詩人把愛春和惜春的情感寄托在對落花的嘆息上。惜春也是愛春,喜悅是全詩的基調(diào)。

本詩寫春景,不是寫所見,而是寫所聞及所想。詩人把自己的聽覺感受寫出來,然后由讀者體味、再現(xiàn)詩人描繪的意境。構(gòu)思巧妙,很有情趣。

有關古詩對比閱讀的心得體會總結(jié)八

1、在學生自讀的基礎上,結(jié)合閱讀譯文弄清詩句的意思,感受詩歌的意境。

2、引導學生多誦讀,體味詩的意蘊,在熟讀的基礎上背誦。

3、收集一些自己能讀懂的古詩,增加語文積累。

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簡介《涼州詞》。

涼州詞是涼州歌的唱詞,不是詩題,是盛唐時流行的一種曲調(diào)名。開元年間,隴右節(jié)度使郭知運搜集了一批西域的曲譜,進獻給唐玄宗。玄宗交給教坊翻成中國曲譜,并配上新的歌詞演唱,以這些曲譜產(chǎn)生的地名為曲調(diào)名。后來許多詩人都喜歡這個曲調(diào),為它填寫新詞,因此唐代許多詩人都寫有《涼州詞》。

王之渙這首詩寫戍邊士兵的懷鄉(xiāng)情。寫得蒼涼慷慨,悲而不失其壯,雖極力渲染戍卒不得還鄉(xiāng)的怨情,但絲毫沒有半點頹喪消沉的情調(diào),充分表現(xiàn)出盛唐詩人的廣闊胸懷。

首句黃河遠上白云間抓住遠眺的特點,描繪出一幅動人的圖畫:遼闊的高原上,黃河奔騰而來,遠遠向西望去,好像是從白云中流出來的一般。次句一片孤城萬仞山,寫塞上的孤城。在高山大河的環(huán)抱下,一座地處邊塞的孤城巍然屹立。這兩句,描寫了祖國山川的雄偉氣勢,勾勒出這個國防重鎮(zhèn)的地理形勢,突出了戍邊士卒的荒涼境遇,為后兩句刻畫戍守者的心理提供了一個典型環(huán)境。

在這種環(huán)境中忽然聽到了羌笛聲,所吹的曲調(diào)恰好是《折楊柳》,這就不能不勾起戍卒的離愁。古人有臨別折柳相贈的風俗。柳與留諧音,贈柳表示留念。北朝樂府《鼓角橫吹曲》有《折楊柳枝》,歌詞曰:上馬不捉鞭,反拗楊柳枝。下馬吹橫笛,愁殺行客兒。歌中提到了行人臨去時折柳。這種折柳贈別之風在唐代極為流行。于是,楊柳和離別就有了密切的聯(lián)系?,F(xiàn)在當戍邊士卒聽到羌笛吹奏著悲涼的《折楊柳》曲調(diào)時,就難免會觸動離愁別恨。于是,詩人用豁達的語調(diào)排解道:羌笛何須老是吹奏那哀怨的《折楊柳》曲調(diào)呢?要知道,玉門關外本來就是春風吹不到的地方,哪有楊柳可折!說何須怨,并不是沒有怨,也不是勸戍卒不要怨,而是說怨也沒用。用了何須怨三字,使詩意更加儲蓄,更有深意。

三、四兩句,明代的楊慎認為含有諷剌之意:此詩言恩澤不及于邊塞,所謂君門遠于萬里也。(《升庵詩話》)中國古代詩歌向來有興寄的傳統(tǒng),更何況詩無達詁,我們認為讀者未嘗不可這樣理解,但不能就此而肯定作者確有此意。

四、師生互動活動設計:

(一)教師活動設計

1.從故事入手,激發(fā)學生興趣,同時交代時代背景,便于學生理解。

2.啟發(fā)學生交流自學成果,鼓勵他們提出自己不懂的問題。

3.有重點地討論學生提出的問題,相機點撥學生體會詩的意境。

(二)學生活動設計

1.自己查找資料,自學古詩,并提出自己不能解決的問題。

2.通過小組討論解決自己提出的問題,不能解決的全班討論解決。

第二課時

學習《出塞》

1.讀課文,解題。

塞:關塞,邊塞。你怎么理解題目?

簡介作者王昌齡,唐代著名的詩人。字少伯,很有才華,曾中進士,擅長七絕,有詩家夫子王江寧之稱。今天學的是他最著名的一首詩。

2.教師范讀課文。

3.交流自學體會。

4.提出問題,教師歸納,集體解決。

(1)秦時明月漢時關:(學生理解不了。教師提示講解)這一句應用了一種古修辭方法(互文),應當理解為秦漢時的明月,秦漢時的關。也就是說,明月照在關塞上的景象,自秦漢一來,一直如此。

(2)萬里長征人未還;表面意思是,萬里遠征的人還沒有回來。實際上是說,戰(zhàn)亂終年不止,遠征的戰(zhàn)士還沒有返回家園。

(3)教師簡介龍城飛將胡馬陰山等詞語。以利于學生理解這兩句詩。

5.體會詩的意境。

(1)讀了這首詩你有什么感受?(古代戰(zhàn)亂不斷發(fā)生,百姓苦不堪言;盼望能有飛將軍重出,救百姓于水火;這首詩意境深遠,言少意多。)

(2)你覺得這首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6.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體會作者渴望出現(xiàn)英勇善戰(zhàn),體恤士卒的將帥,鞏固邊防的心情。

7、布置作業(yè)

背誦兩首古詩,默寫《出塞》。

板書設計 :

出塞

秦時明月漢時關(以景抒情)

但使不叫 (聯(lián)想言志)

有關古詩對比閱讀的心得體會總結(jié)九

小學階段是人生的黃金時期,是文化知識和道德品質(zhì)初步形成的重要時期。中華古詩詞歷史源遠流長,名篇佳作篇目繁多,美不勝收。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詩詞教育活動,吟誦經(jīng)典詩詞,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記憶力、想象力以及對語言的感悟力,挖掘?qū)W生發(fā)現(xiàn)美、欣賞美、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還可以增強學生的文化底蘊,陶冶情操,完善人格,提高人文素養(yǎng)。為了進一步落實新課程標準中關于弘揚民族文化精髓,加強學生民族文化底蘊的要求,開拓學生視野,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和學習習慣。因此,經(jīng)學校領導班子研究決定,本學期在全校師生中間開展“小學生古詩詞誦讀”活。

1、面向全體的原則?;顒右嫦蛉w學生,堅持一個也不能少,堅持全過程參與,堅持在誦讀詩文的過程中提高人文素質(zhì)。

2、數(shù)量與質(zhì)量統(tǒng)一原則。正確處理誦讀與理解的關系,不能只單純追求背誦數(shù)量,也不能把古詩文誦讀轉(zhuǎn)變成學生新的負擔,要讓學生輕松的背,愉快的記,提高學習古詩文的質(zhì)量。

3、速度與效率統(tǒng)一的原則。詩文誦讀,要化整為零,要做到周清月結(jié)。

1、利用早讀課的部分時間和課前兩分鐘等時間,采用教師范讀、優(yōu)生領讀、學生齊讀、學生自由誦背等多種形式,讓學生堅持天天吟誦。

2、、結(jié)合語文閱讀課,對本班古詩詞背誦進行輔導,并讓學生將當周所吟誦的古詩詞全面復習,或在班級內(nèi)舉行古詩詞吟誦比賽。

3、、輪流抽各班x名優(yōu)秀學生在校園廣播中吟誦古詩詞。

4、提倡學生在家學習時適當吟誦,并且每周末家長檢查,并在周一將情況及時反映給班主任教師。

1、成立活動領導小組:

組長:校長。

副組長:

組員:各年級語文教師。

2、學校為各年級推薦經(jīng)典古詩詞書籍,供各班參考選用。每學期,語文教師根據(jù)本學期教育教學需要。

3、吟誦數(shù)量:語文。

老師應組織全體學生本著“每周一首詩”和兩句“名人名言”的原則自主抄寫、誦讀古詩文,要求參與面xx,達標率xx。

4、提倡做好古詩詞學習鑒賞筆記。

5、從學校領導到全體任課老師,要充分利用各種形式全面對學生進行“熱愛、繼承和發(fā)揚祖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思想宣傳和教育,激發(fā)學生對誦讀古詩詞的強烈興趣和愿望。

6、建立學生誦讀考核檔案和星級誦讀評價制度。學校定期進行專項檢查,對各班級及語文教師的詩文素養(yǎng)活動情況予以督促,評估,并列入年終考核。根據(jù)學生誦讀考核檔案確定學生的星級。每周完成兩首詩詞誦讀任務得xx學分,每學期誦讀xx首得xx學分,每xx學分為一個星級。

7、學校學期末至少舉行一次背誦古詩詞競賽和評先表優(yōu)活動,對各班在背誦古詩詞活動中表現(xiàn)突出、成績優(yōu)秀的同學給予獎勵,鼓勵學生不斷提高背誦古詩詞的數(shù)量和質(zhì)量;對班級、教師,也要進行大張旗鼓的獎勵。

8、各位教師要把學生在背誦、活學活用中出現(xiàn)的閃光點及時記錄,要善于發(fā)現(xiàn)和總結(jié),把一些好的、快樂的學習方法推廣應用并上報領導小組,以供學校進行宣傳和完善檔案。

9、配合學校的“書香校園”和“書香班級”建設,讓學生先背誦大量的古詩文,實現(xiàn)“量”的積累,充分汲取古詩文的精華,得到古文化的浸潤,厚積而薄發(fā)。語文教師要善于在教學和作文指導上靈活恰當?shù)剡\用古詩文,引導學生使用古詩文,學以致用。

五、獎懲措施

古詩詞誦讀將作為學校特色之一進行開展,我們要求全體教師大張旗鼓地組織宣傳和參與。學校每學期至少舉行兩次吟誦古詩詞評先表優(yōu)活動,對在吟誦古詩詞活動中表現(xiàn)突出的同學給予獎勵,對工作突出的教師,也要進行適當?shù)莫剟睢?/p>

您可能關注的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