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時間:2023-11-11 20:47:48
- 小編:夜紫
- 文件格式 DOC



教育的重要性一直被人們所強調,它是個人和社會發(fā)展的基石。高效的團隊合作可以創(chuàng)造出卓越的成果。下面是一些關于寫作的名人名言,希望對你的寫作有所啟發(fā)。
航天人物事跡材料300字篇一
20xx年,神舟十二號和神舟十四號乘組,已完成太空出艙等多項任務,并在中國人自己的空間站進行了首次太空授課。
30年來,從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從艙內實驗到太空行走,從短期停留到中期駐留,中國人正一步一個腳印走進屬于自己的太空家園——空間站。伴隨著一次又一次起飛,中國人在太空中走得越來越遠,而我們的夢想卻越來越近。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周建平:中國的空間站今后是一個全球科學家,開展空間科學研究的一個非常理想的,非常好的平臺。這些平臺會促進科學事業(yè)的發(fā)展,促進科學探索的進步。
隨著北斗三號最后一顆衛(wèi)星升空,我國終于建成了獨立自主、開放兼容的全球衛(wèi)星導航系統(tǒng)。近三十年間,幾代北斗人堅守建設中國人自己衛(wèi)星導航系統(tǒng)的初心使命,建成中國的北斗,世界的北斗,一流的北斗。
奔向新時代,北斗人將踔厲奮發(fā)、篤行不怠,繼續(xù)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北斗力量。
北斗衛(wèi)星導航系統(tǒng)工程總設計師、中國工程院院士楊長風:我們的北斗工程是400多個研制單位,30多萬人一起拼出來的。我們跨越每一個坎的時候,付出了我們的汗水、我們的艱辛,千辛萬苦才能夠完成我們每一步前進的步伐。20xx年5月15日,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火星烏托邦平原南部,實現(xiàn)了我國首次地外行星著陸。5月22日,祝融號火星車駛上火星表面,留下了中國人在火星上的第一條印記。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工程總設計師張榮橋:標志著我們繞、著、巡的工程目標,圓滿達成了。
20xx年12月17日凌晨,一顆明亮的`“流星”劃過夜空,這是剛剛從38萬公里外的月球帶回月球樣品的嫦娥五號返回器。1時59分,嫦娥五號帶著1731克月球樣品順利返回地球,中國人終于實現(xiàn)了千百年來“上九天攬月”的夢想。
至此,中國探月工程“六戰(zhàn)六捷”“繞、落、回”三步走規(guī)劃圓滿收官。
探月工程三期總設計師胡浩:探月工程從目前來看,我們每一步都走得很扎實,應該說是一步一個腳印在實現(xiàn)。
航天人物事跡材料300字篇二
“5、4、3、2、1,點火!”
隨著震耳欲聾的一聲巨響,神箭托舉“神舟”五號載人飛船,直刺蒼穹,中國航天員楊利偉開始了中華民族的“飛天”之旅。
現(xiàn)場觀看發(fā)射的人群歡呼著、跳躍著,用特有的方式慶祝這個歷史性的時刻。中國航天員大隊大隊長申行運抑制不住喜悅的淚水。
“船箭分離!”“飛船入軌!”隨著一聲聲報捷的口令,楊利偉同志已經掙脫了地球的懷抱,正在太空書寫著“中國”這個神圣的名字!
勝利返回家園。
“神舟”五號載人飛船在太空飛行21小時23分后于10月16日早晨6時23分在內蒙古主著陸場成功著陸,返回艙完好無損。宇航員楊利偉自主出艙并接受身體檢查。楊利偉在走出返回艙后向人們招手致意,中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圓滿成功。
航天人物事跡材料300字篇三
景海鵬,山西省運城人,黨員,碩士學位。1966年10月出生,1985年6月入伍,1987年9月入黨,現(xiàn)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特級航天員,少將軍銜。曾任空軍某師團司令部領航主任,安全飛行1200小時,被評為空軍一級飛行員。曾執(zhí)行過神舟七號和神舟九號載人飛行任務。此次入選神舟十一號飛行乘組,是他第三次太空飛行,也是我國唯一一位三次進入太空的航天員。這一次,他將在太空度過自己50歲生日。
如果我說,從小我就夢想當航天員,那一定是騙你的。那時候,我根本就不知道還有航天員這種職業(yè)。我是在實現(xiàn)了一個又一個大大小小的夢想之后,才有了當航天員的夢想,才有了飛天的夢想。
你或許不相信,我在小學五年級的時候,做夢都想成為學?;@球隊的正式隊員。但因為我個子矮,總是上不了場,只能在底下坐冷板凳,給正式隊員拎包。那時候心里委屈極了,回到家就蒙在床單里哭。但哭有什么用?不服輸就得練。我從鄰居家借來一個癟了的籃球,在自家土墻上用粉筆畫了一個籃筐,然后每天放學就對著那個“籃筐”投球,晚上也接著練。終于,在一次關鍵比賽中的最后時刻,隊里主力受傷下場,輪到我替補上場。我迅速扭轉落后7分的局勢,還在最后時刻投出一記壓哨2分球,為我們隊贏得至關重要的勝利。這之后,我就成為籃球場上永遠的主力。
有一個情景始終銘刻在我的腦海,多少年都揮之不去。那天,我拎著那種帶著橡皮蓋子的鹽水瓶去供銷社打醬油。供銷社有個阿姨邊打醬油邊打量我:你不是那個“海鷗五號”嗎?當時我一下子沒反應過來,但很快明白她說的是前幾天公社組織的一場球賽。那天我穿著父親買的運動背心,前面圖像是海鷗,后背印著大大的“5號”。一開始上場沒人注意你一個小個子,但接連幾個漂亮的投球一下子把大伙的目光都吸引過來了……沒想到這個阿姨記住了我這個“海鷗五號”,從此“海鷗五號”就叫開了。打完醬油,我掏錢的時候,阿姨連忙說:球打得好,不要錢了!那一刻,應該是我人生一個巨大轉折。夢想成真的感覺,原來這么好!不是為省一毛錢兩毛錢,這是我人生得到的第一次獎勵。那一刻讓我認識到,為了夢想所有的努力和付出都是值得的。
有時候一句話足以點燃一個夢想。一個夢想實現(xiàn)了,必須有下一個夢想,否則人就會垮掉。就像人在太空,身體會失重?;氐降孛妫绻麤]有夢想,靈魂就會“失重”。所以“神七”飛天回來,我就有了“神九”飛天的夢想,“神九”回來之后,因為“神十”隔得太近,我就把夢想的目標定在“神十一”。始終有夢,讓我腳踏實地。
這個世界上,有些事情值得我們用生命去置換。
我的職業(yè)是航天員,航天員的使命是時刻準備執(zhí)行飛天任務,并不是完成一次壯舉就可以了。國家花了那么高的代價培養(yǎng)我們,花費了大量人力物力,只有時刻準備祖國挑選,時刻準備去飛,才是對國家最好的回報。
我為什么對小時候打籃球的事印象這么深?我人生的底色其實在那時候就開始涂了。打籃球讓我明白一個道理:身高不占優(yōu)勢、其他不占優(yōu)勢,你憑什么?你必須有個絕活。絕活從哪里來?時刻準備。寧可備而不用,也不能用而不備。我這一年時間,幾乎沒有出過航天城,幾乎沒有雙休日,每天晚上12點之前幾乎沒有睡過。
航天人物事跡材料300字篇四
人物簡介:任新民(1915.12.05-20xx.02.12),航天技術與液體火箭發(fā)動機技術專家。1915年12月5日生于安徽寧國。1940年畢業(yè)于重慶軍政部兵工學校大學部。1945年后獲美國密執(zhí)安大學研究院碩士學位和博士學位。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20xx年2月12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2歲。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研究員和高級技術顧問,總裝備部科技委顧問。曾任南京華東軍區(qū)軍事科學研究室研究員、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教授、國防部五院總體室主任及液體火箭發(fā)動機設計部主任、一分院副院長兼液體火箭發(fā)動機研究所所長、第七機械工業(yè)部副部長、航天工業(yè)部科技委主任、航空航天工業(yè)部高級技術顧問等。領導和參加了第一個自行設計的液體中近程彈道式地地導彈液體火箭發(fā)動機的研制;領導組織了中程、中遠程、遠程液體彈道式地地導彈液體火箭發(fā)動機的研制、試驗;向太平洋預定海域發(fā)射遠程彈道式導彈的飛行實驗,任首區(qū)總指揮;組織研制“長征1號”運載火箭;組織氫氧發(fā)動機、“長征3號”運載火箭和整個通信衛(wèi)星工程的研制試驗;領導組織了用“長征3號”運載火箭把“亞洲一號”通信衛(wèi)星送入地球同步轉移軌道;擔任“風云一號”氣象衛(wèi)星總工程師等。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特等獎2項、求是基金杰出科學家獎,獲中國載人航天工作突出貢獻者功勛獎章、“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等。
人物簡介:黃緯祿(1916.12.18-20xx.11.23),自動控制專家。1916年12月18日生于安徽蕪湖。1940年畢業(yè)于中央大學電機系。1947年獲英國倫敦大學帝國學院碩士學位。中國航天工業(yè)總公司高級技術顧問、二院技術總顧問。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20xx年11月23日,因病逝世,享年95歲。
1957年后主持液體戰(zhàn)略導彈控制系統(tǒng)試制及改型設計,解決了遠程多級火箭液體晃動、彈性彈體穩(wěn)定、級間分離及各種制導、穩(wěn)定方案的理論和工程技術問題;20世紀70年代后主持研制潛地和地地固體機動戰(zhàn)略導彈獲得成功,突破了水下發(fā)射、三軸穩(wěn)定平臺在運動基座上的調平及瞄準、導彈設計諸元的適時計算和裝訂、陸上機動車的研制發(fā)射等系列關鍵技術。
功勛人物:屠守鍔。
人物簡介:屠守鍔(1917.12.05-20xx.12.15),火箭總體設計專家。1917年12月5日生于浙江吳興。1940年畢業(yè)于清華大學航空系。1943年獲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航空系碩士學位。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20xx年12月15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5歲。
中國航天工業(yè)總公司研究員、高級技術顧問。曾任西南聯(lián)大副教授、清華大學教授、北京航空學院教授、國防部第五研究院室主任、七機部第一研究院副院長和科技委主任、航空航天部高級顧問等。中國導彈與航天技術的開拓者之一。領導參加地空導彈初期試制,任副總設計師;研制液體彈道式地地中近程導彈、中程導彈,任總設計師;研制洲際導彈和長征2號運載火箭,任總設計師。榮立航天部一等功,獲求是基金杰出科學家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1999年榮獲“兩彈一星”功勛獎章。
歷生死考驗而不辭。追夢之路,從來不缺少挫折與挑戰(zhàn),甚至要經歷生死考驗。
20xx年9月25日,翟志剛、劉伯明、景海鵬搭乘神舟七號飛船,踏上飛天之旅。他們花費近兩天時間完成了在軌準備工作,9月27日,翟志剛打開了飛船艙門,在太空邁出了中國人的第一步,成為世界上第354個出艙行走的航天員。
突然,軌道艙里響起急促的警報:“軌道艙火災!軌道艙火災!”聲音被設置為女中音,在天地兩端聽來卻驚心動魄。翟志剛事后回憶,當時覺得自己的頭發(fā)一下豎了起來。
值守在返回艙里的景海鵬一面檢查系統(tǒng),一面跟劉伯明判斷排障,同時向地面發(fā)出了報告。
劉伯明一時也搞不清狀況,但他做了決定。在地面飛控大廳里,工作人員聽到了航天員的對話:
劉伯明:堅持,反正任務我們繼續(xù)。
翟志剛:明白。
劉伯明:著火我們也來不及了,不管了。
翟志剛:成!
按計劃,翟志剛出艙后要先把固定在艙外的一件空間科學實驗樣品取回艙內,而劉伯明調整了步驟,直接將國旗遞了出去。通過電視信號,全世界觀眾見證了這面由科技人員繡織而成的五星紅旗在太空飄揚。
經確認,這是一次有驚無險的誤報。返回后,三名航天員道出了當時的想法:“如果回不來了,就把這舞動國旗的畫面,作為我們的永別吧?!?/p>
從楊利偉只身探天到景海鵬三上太空,17年來,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實現(xiàn)了從無人飛行到載人飛行、從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從空間出艙到交會對接、從單船飛行到組合體穩(wěn)定運行等一系列重大跨越。20xx年,天舟一號貨運飛船飛行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將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推進至“空間站時代”,第三批航天員選拔工作也已啟動。按計劃,中國空間站將于20xx年前后完成在軌組裝建造。同時,這也是一個持有合作和開放態(tài)度的人類太空之家。
20xx年1月4日,在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成立20周年之際,11名曾經出征太空的中國航天員在北京航天城重溫入隊誓詞,表達為祖國載人航天事業(yè)拼搏奮進的信心斗志:“我自愿從事載人航天事業(yè)……英勇無畏,無私奉獻,不怕犧牲,甘愿為載人航天事業(yè)奮斗終身!”通往星辰大海,尚在征程之上。
中國在進入21世紀后,商業(yè)航天開始快速崛起,并且成為60多年人類航天事業(yè)高速發(fā)展中的一大重要亮點,特別以spacex和藍色起源為代表的新秀甚至成為攪動整個航天事業(yè)的''超級鯰魚''。中國是當之無愧的航天大國,同時孕育出了一批優(yōu)秀的商業(yè)航天企業(yè)。
20xx年是中國商業(yè)航天不斷突破的一年。比如星際榮耀、藍箭航天、星河動力、九天微星等企業(yè)獲得了數(shù)億乃至十余億人民幣的巨額融資,不斷突破紀錄。
特別在業(yè)務領域,星河動力''谷神星一號''衛(wèi)星首飛成功,且進入太陽同步軌道,長光衛(wèi)星高分辨率對地觀測衛(wèi)星星座進展迅速,銀河航天5g通信低軌衛(wèi)星成功測試,天儀研究院等進入民用sar衛(wèi)星領域。值得一提的是,20xx年10月7日12時13分,中國航天事業(yè)迎來歷史性時刻,中國第一顆自主研發(fā)的商用高分辨率遙感衛(wèi)星--“吉林一號”衛(wèi)星系統(tǒng)在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發(fā)射成功,這標志著我國航天遙感應用領域商業(yè)化、產業(yè)化發(fā)展邁出重要一步。
尤其在發(fā)展?jié)摿Ψ矫妫请H榮耀、藍箭航天等公司在不斷突破液氧甲烷火箭可復用發(fā)動機的試車進展,將于20xx年首次發(fā)射液體推進劑火箭,是中國商業(yè)航天的重大進展。星際榮耀成立于20xx年10月,總部位于北京。曾計劃為全球小衛(wèi)星市場提供運載火箭發(fā)射服務解決方案,是國內最早一批的`民營火箭公司。此前,星際榮耀已經完成了兩次亞軌道火箭的發(fā)射,為本次雙曲線一號遙一運載火箭入軌發(fā)射進行支撐。星際榮耀曾經在20xx中國國際大數(shù)據融合創(chuàng)新·人工智能全球大賽中獲得第一名,成為首個在人工智能全球大賽中進入決賽并奪得冠軍的航天企業(yè)。星際榮耀曾入選《麻省理工科技評論》20xx年“50家聰明的公司”(tr50)榜單。
北京藍箭空間科技有限公司是從事火箭研制和運營的民營企業(yè),國際宇航聯(lián)合會(iaf)會員、國家高新技術企業(yè)。公司聚焦中小型商業(yè)航天應用市場,致力于研制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液體燃料火箭發(fā)動機及商業(yè)運載火箭,20xx年12月,藍箭航天的液氧甲烷火箭“可回收”神器——針栓式噴注器試車成功。意味著火箭發(fā)射從有去無回升級成可重復使用,火箭發(fā)射成本更低、效率更高。
商業(yè)航天的發(fā)展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美國航天70多年的發(fā)展,不但形成了發(fā)展商業(yè)航天完備的產業(yè)鏈,還培養(yǎng)了發(fā)展商業(yè)航天的人才技術儲備。
從1962年頒布了《國家通信衛(wèi)星法》開始,到20xx年來頒布的《鼓勵私營航空航天競爭力與創(chuàng)業(yè)法》,美國商業(yè)航天今天的蓬勃發(fā)展,是半個多世紀不斷發(fā)展的結果。因此,中國的商業(yè)航天潛力巨大,大有可為,未來勢必有行業(yè)爆發(fā)的一天。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科技委秘書長曾經表示:截至20xx年末,中國總計在軌運行衛(wèi)星約350顆,20xx年發(fā)射約80顆,其中微小衛(wèi)星發(fā)射占比高達67.5%,商業(yè)衛(wèi)星公司參與的衛(wèi)星比重穩(wěn)步增長。他保守估計,未來5年至10年中國的商業(yè)小衛(wèi)星發(fā)射需求大于4000顆,商業(yè)衛(wèi)星制造的需求呈現(xiàn)爆發(fā)式增長。
20xx年,天問一號抵達火星、天宮空間站將全面開建、長征火箭家族將繼續(xù)擴容(長六甲等)、數(shù)型民營火箭和衛(wèi)星也將有新突破,讓我們共同期待中國航天超級20xx。
航天人物事跡材料300字篇五
1978年國慶剛過,劉洋出生了。
這是河南鄭州市里一個普通工人家庭。爸爸善良正直、媽媽質樸勤勞,從小帶她長大的外婆與人為善,處處替別人著想。
她人生的第一堂課,是這個普通而溫馨的家庭教授的。她也由此擁有了認真做事的態(tài)度和一顆懂得感恩與回報的心。
1992年,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起步時,劉洋已是初中生。初二那年,她得到了人生中第一筆獎學金??吹桨职值那蛐屏藚s一直不舍得換,她就用這筆獎學金悄悄給爸爸買了雙球鞋。
高考前夕,空軍來學校招生。劉洋一路過關斬將,成為新中國成立后招收的第七批女飛行員。
飛行員分男女,但訓練強度一視同仁。五公里長跑,對劉洋來說曾是道難以逾越的關卡——當別人到達終點,她仍喘著粗氣拖著雙腿往前挪動。
起點落后,并不意味著終點一定會落后,要想超越唯有更加努力。從寒風刺骨的冬季到烈火驕陽的夏日,從晨曦微露的早晨到萬籟俱寂的晚上,她風雨無阻地繞著操場一圈圈苦練長跑。畢業(yè)時,她的成績“跑”進全優(yōu)。
2001年,劉洋成為一名運輸機飛行員。
從抗震救災到消云增雨,從空投傘降到實兵演習,她駕駛飛機一次次飛出了人生的美麗和價值;飛機撞鳥、機翼結冰、剎車失效……她在生與死的考驗中體會到了自己作為一名空軍飛行員的人生價值。
一次單飛訓練,劉洋駕駛飛機剛剛離地,只聽“砰”的一聲,座艙玻璃上鮮血四濺。
飛機撞鳥了!危急關頭,劉洋集中精力保持飛行狀態(tài),和機組人員一起與死神經過一番驚心動魄的搏斗之后,操縱飛機穩(wěn)穩(wěn)地降在跑道上。事后查明,這架飛機一共撞到了一二十只鴿子,一臺發(fā)動機被打壞了,機頭下方也被撞凹了一個大坑。
如果處理不當,后果不堪設想。這一年,劉洋24歲。
2009年5月,我國第二批航天員選拔啟動,劉洋聞訊報名。她說:“我渴望飛得更高?!?/p>
2010年5月,她正式加入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
通往太空的天梯,從來沒有捷徑。
從來到北京航天城到入選神舟九號任務飛行乘組的兩年時間里,劉洋的時間表上只有學習和訓練。沒有休息日,沒有睡過一天懶覺,她也從沒有在晚上12點前關掉過書桌上的臺燈。
轉椅訓練,優(yōu)秀標準是持續(xù)12分鐘。第一次做到5分鐘時,突如其來的眩暈感瞬間讓她臉色蒼白,渾身冒汗。訓練結束,她整整一天吃不下飯,邊哭邊想:“5分鐘訓練都這樣了,12分鐘的考驗還能堅持下來嗎?”
決不“放棄”,只有“堅持”。她每天都會在學習之余堅持練習,最終以優(yōu)秀的成績通過了轉椅項目的考核。
2012年3月,劉洋成功入選神舟九號飛行乘組。
成百上千次地重復同樣的操作,模擬同樣的程序,默畫出無數(shù)張座艙、儀表圖、線路圖……那段日子,劉洋更加忙碌了,閉上眼睛都知道按鈕的位置、形狀、顏色,并能準確無誤地操作。
2012年6月16日,劉洋踏上飛往太空的征程,浩瀚宇宙終于有了中國女性身影。
每當飛臨祖國上空時,特別是夜間能清楚看到城市的燈光,她都會心跳加速,情不自禁隔著舷窗凝視祖國。“飛天靠的不是一個人、一個團隊,而是強大的國家、綜合的實力?!彼f,飛得離地球越遠,心與祖國貼得越近。
2012年6月23日是端午節(jié),這一天,她第一次在太空度過中華民族的這個傳統(tǒng)節(jié)日。
10年后,又是端午時節(jié),劉洋將乘坐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再叩蒼穹。
“與10年前相比,我的狀態(tài)沒變,一直堅持著學習和訓練。”劉洋說。
航天人物事跡材料300字篇六
1978年,洛陽銅加工廠的一個職工家里再添新丁。因為出生在冬天,父母就給這個男孩起了個直白的名字——陳冬。
打小,陳冬就喜歡看《上甘嶺》《地道戰(zhàn)》等戰(zhàn)爭影片了。“每每看到電影里軍人手握鋼槍把敵人打得落花流水的場面,心里就特別崇拜他們?!彼f,從軍報國的夢想種子,在那個時候就已經在心田播種。
1997年高考季,陳冬填報的志愿只有一個,那就是長春飛行學院。
成績喜人,他如愿穿上了帥氣的空軍藍軍裝,成為一名飛行學員,可興奮的感覺還沒持續(xù)多久,就被深深的挫折感替代。
剛入學時,陳冬的身體有些虛胖,單杠雙杠和1500米跑的成績還不能達標。學校規(guī)定,任何一項不過關就要被淘汰。
陳冬說,他絕不會放棄駕駛戰(zhàn)機飛向藍天的夢想。
每次早操,他都要比別人多跑一圈,腿上再綁上沙袋。晚上熄燈后,他還要單獨加練俯臥撐和仰臥起坐……3個月里,陳冬瘦了10多斤,各項成績不光達標,還都達到了優(yōu)秀。
1999年4月,他光榮地加入了黨組織。這一年,他成功駕駛教練機飛上了藍天。
“記得第一次升空是盛夏時節(jié),從駕駛艙看下去,莊稼茂盛,大地一片綠色。真是太震撼了!”他說。
就在他首次駕機直沖藍天的幾個月后,我國第一艘神舟飛船——神舟一號無人飛船成功升空。
那個時候,陳冬還不知道,已經有一群飛行員前輩秘密集結,正在以超人的毅力進行各種訓練,目標直指中華民族的千年飛天夢想。
2001年,陳冬畢業(yè)分配到空軍某團。在那里,他以“空中鐵拳、舍我其誰”為戰(zhàn)斗格言,天天苦練精飛本領,年年高標準完成各項任務。
2003年,神舟五號成功發(fā)射??粗教靻T楊利偉為國出征的畫面,陳冬心潮激蕩:“我能不能飛得再高點,飛出大氣層會是什么樣?”
2008年,神舟七號飛向太空,航天員翟志剛把中國人的第一行足跡印在了浩瀚太空。五星紅旗舞動太空的那一幕,深深地印在了陳冬的腦海里,當一名航天員的夢想在他心田生根發(fā)芽。
第二年,陳冬正帶領飛行大隊在西北某地參加演習。演習間隙,團長給他打電話,說部隊正在進行第二批航天員選拔體檢,由于你們還在執(zhí)行任務,上級決定你們不參加選拔。
放下電話,陳冬望著天空發(fā)呆許久。那一刻,天空是藍色的,他的內心卻是灰色的。
演習結束,本以為錯過一次人生重要機會的陳冬回到部隊,發(fā)現(xiàn)機遇之門再次打開——參加補檢。
2010年5月,陳冬正式加入中國航天員大隊,奔向更加寥廓的宇宙。
從天空到太空,一字之差,但需要學習的東西太多太多了。
歷經艱辛終淬火成鋼。2016年6月,陳冬入選神舟十一號航天員乘組,成功拿到進入太空的“入場券”。10月17日陳冬開始了自己的首次飛天之旅。第一次看到太空的風光,他情不自禁地說出了夢想成真的感受:“爽!”
天馬行空的33天里,他把地面上所練的內容都運用到天上去,沒有出現(xiàn)一點失誤。他的搭檔、三次飛天的航天員景海鵬這樣評價:“表現(xiàn)太棒了,如果滿分100分,我給他硬邦邦的100分。”
2019年,陳冬再獲飛天機會,入選神舟十四號航天員乘組,并首次擔任指令長帶隊出征。
這是中國空間站建造階段的首次載人飛行,航天員乘組將在軌工作生活6個月,任務主要目的是配合問天實驗艙、夢天實驗艙與核心艙的交會對接和轉位,完成中國空間站在軌組裝建造,開展科學實驗與技術試驗等。
建造中國空間站是幾代中國航天人的夢,也是千千萬萬中國人的夢。陳冬說:“我們乘組一定會以滿格的信心、滿血的狀態(tài)、滿分的表現(xiàn),堅決完成任務?!?/p>
航天人物事跡材料300字篇七
10月15日上午8時許,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中國第一個走向太空的航天員楊利偉在飛船艙內待命起飛。艙內的攝像機鏡頭,把他的畫面?zhèn)飨蚯Ю镏獾氖锥急本?/p>
他們,是楊利偉的父親楊德元、母親魏桂蘭、妻子張玉梅和8歲的兒子楊寧康。他們作為特邀嘉賓,將在指揮大廳的大屏幕前為親人楊利偉送行。
魏桂蘭大媽今天刻意“打扮”了一番,外套里面穿了一件紅色的毛衣,嘴唇上還涂了一層淡淡的口紅。老人說:“今天是喜慶的日子,咱們都得精神一點兒!”
張玉梅目不轉睛地盯著屏幕上的丈夫,把兒子楊寧康的手緊緊攥在手里,仿佛生怕調皮的兒子干擾了利偉。小寧康瞪著兩只圓溜溜的大眼睛,看著穿著乳白色航天服的爸爸,高興地叫起來:“爸爸今天最精神!”
“30分鐘準備!”發(fā)射場上,指揮員的口令傳來。魏桂蘭大媽好似有點緊張,不由自主地抓住了楊大伯的手。楊德元大伯拍拍老伴的手背,安慰她說:“放心,放心!”
“20分鐘準備!”這時,魏桂蘭大媽好像一下子堅強起來。她挺直腰板告訴記者:“利偉這孩子,從小就膽子大,大人們問他長大了想干啥,他總是把腦袋瓜一歪說‘開飛機!’后來他真的開上了飛機,今天又要去開飛船,他心里不定怎么高興呢,咱們都得為他高興不是?”
“15分鐘準備!”這時,前方首長與楊利偉對話的聲音傳來,楊利偉大聲說:“我在艙內感覺非常好,保證堅決完成任務!”說完,利偉面對攝像機鏡頭說了一句:“明天見!”
指控大廳里,頓時響起一陣暴風雨般的掌聲,大家都被航天員充滿信心的告白感動了。
“5分鐘準備!”“1分鐘準備!”大廳里,空氣好像驟然凝固了,兩位老人眉頭緊鎖,張玉梅一手捂住了嘴巴,一手把小寧康的手攥得更緊了。
飛船發(fā)射進入最后10秒鐘倒計時,飛船艙內的楊利偉突然抬起手,對著鏡頭敬了一個軍禮!
航天人物事跡材料300字篇八
在神舟十二飛天時,一位母親激動地站了起來。她的兒子是神舟十二的航天員湯洪波。湯洪波,1975年出生于湖南湘潭一個農村家庭。
5歲起,他就幫著家里做家務,干農活。在幫著家里收谷子的時候,常常自己弄得滿身都是灰。但是他的父母也從來不阻止他去做這些事,他自己也是從來都不喊累。
他從小學習成績,不屬于那種特別頂尖的。他的父母也沒有也不會因此責罵他,只要他真的努力了就行。在他高三快畢業(yè)的時候,湯洪波向父親說了自己的理想。
他說,以后想成為一名飛行員。
父親聽到后,十分支持他。理想得到家人的支持,湯洪波在成為飛行員后,十分努力,在2010年入選航天員。隨后經過11年的學習與堅持,他終于在今年完成了自己的飛天夢。
航天人物事跡材料300字篇九
費俊龍:我小時候很羨慕軍人,可能是小時候挺喜歡看戰(zhàn)爭片,我感覺到軍人特別偉大。我特別欣賞紅五星,我小時候自己做過紅五星,拿鐵皮自己鉸的,完了以后刷上紅漆,放在自己的帽子上。
后來我姐夫是當兵的,我特意跟他要了一個帽徽,別在我的帽子上,那時候我都已經上初一了。因為從小就對軍人有種特別的向往,所以當1982年我們學校進行招飛的宣傳,我義無反顧地就報了名。
當時我是自作主張。飛行員最后一項檢查眼睛,要檢查眼底,必須散瞳以后才能檢查。我檢查完,戴了一個墨鏡回家了,因為父母都知道,我平時不戴眼鏡。母親問我眼睛怎么了,我怕她著急,就我沒什么事,就是檢查眼睛,學校組織的。我的家在江南,江蘇昆山。那里比較富裕的,也是個魚米之鄉(xiāng)。我在家排行老小,上面有兩個姐姐。南方有一種習慣,作為一個男孩又是老小,要當兵的話,父母可能有點顧慮。我想既成事實以后再跟父母說。后來跟父母說的時候,父親給我一句話,他說既然你自己選擇了,你以后不要后悔。我明白,他的意思就是說你自己選擇的事,你把它做好。
剛到空軍的時候與想象中有些不一樣,經過一年多的軍訓,終于從一個普通青年變成一個軍人,并且是一個飛行學員,這個過程訓練相對比較艱苦,但是我咬著牙過來了,因為我始終相信我爸說的那句話,也相信我自己的選擇是對的。
聶海勝:當兵是我自己的選擇。參加高考前,空軍招收飛行員,我就報名參加了。當時學校里,所有符合條件的男生都報名了。最終選了選了7個,最后飛行飛出來兩個,我一個,還有一個在飛運輸機。
所謂“飛出來”,就是身體檢查合格了,到部隊和航校經過幾年的訓練,最終成為飛行員。沒飛出來,可能有各種原因,比如身體原因,比如不適合飛行。
飛行中遇到的危險。
費俊龍:有一次,我在飛行過程當中,油耗燈提前亮了,我就判斷油量有問題。這時候我就邊報告,邊往回走,當時(地面)指揮員判斷是不是電路故障,讓我按規(guī)定路線在正??沼蚶锩嫦陆担炅艘院笤傧聛?。因為要經過內層空域,機場是內層空域,從外層空域回來的時候,下降到一定高度才能從內層空域下面通過,當時我想,如果這樣下來,假如真是沒有油,有可能就回不了機常根據自己的判斷,我立刻請示,按空滑迫降路線回來。
最后,我安全落地以后,機械師一檢查,果真是沒有油了。如果不是按照空滑迫降下來,心得體會如果中間我再加油門,到不了地面就沒油了,后果不堪設想。
航天人物事跡材料300字篇十
1976年,蔡旭哲出生在河北深州農村。爺爺奶奶都是新中國成立前就加入黨組織的老黨員。3歲時,爺爺送了他一大箱子關于八路軍的小人書,給他讀抗日故事。
蔡旭哲的三叔是軍人。每次看到三叔穿著帥氣的軍裝回家,他都特別眼饞,偷偷戴上三叔的軍帽有模有樣地學敬軍禮,還一本正經地說:“我長大了也要參軍報國?!?/p>
他還喜歡飛機。偶爾聽到天上有飛機飛過,他就會著急忙慌地跑到院子中央,仰著脖子盯著飛機消失在天際。
上中學后,同學們追捧的都是港臺明星,他的偶像則是時任空軍司令員王海。
“他不畏犧牲、保家衛(wèi)國的英雄事跡讓我敬佩。”蔡旭哲說,他還專門訂閱《中國空軍》雜志,了解航空知識,欣賞飛行員駕機翱翔天空的風采。
高三那年,得知空軍招飛的消息后,他第一個報名。拿到空軍飛行學院錄取通知書的那一刻,蔡旭哲高興地哭了起來。
大學期間,他被評為優(yōu)秀學員,入了黨,并以優(yōu)異的成績完成了飛行學院所有理論和飛行課目的學習和考核,如愿成為一名“藍天驕子”。
畢業(yè)時,為了擁有更多飛行的機會,蔡旭哲主動要求分配到某訓練基地一團,這是當年分配意向中條件最苦、最缺飛行員的機場。
在那里,他刻苦鉆研精飛本領,逐漸成長為能夠勝任所有飛行課目教學任務的飛行教員和四機帶隊長機,成為團里的飛行骨干。
一次,蔡旭哲駕駛飛機剛進指定任務空域,就聽到“咣”的一聲巨響,座椅抖動了一下。他快速對飛機的各項參數(shù)進行檢查,都顯示正常,但他憑著多年的飛行經驗判斷,飛機肯定有問題。
緊急著陸后發(fā)現(xiàn),原來是座椅應急彈射手柄里面的保險彈開了。幸虧他處置得當,否則有可能會被彈射出去。
2003年,神舟五號任務圓滿成功。蔡旭哲坐在電視機前,深深地被航天員這一職業(yè)所吸引。第二批航天員開始選拔后,他主動報了名。
2010年5月,他和其他6名戰(zhàn)友,走進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成為我國第二批航天員。
踏向新的征程,需要經歷脫胎換骨般的淬煉,每項訓練都在挑戰(zhàn)生理和心理的極限。
2018年,在巴丹吉林沙漠參加48小時沙漠生存訓練的經歷讓蔡旭哲記憶深刻。進入沙漠時,他和戰(zhàn)友先是受到40多攝氏度的高溫考驗,接著又遭遇了沙塵暴。第二天,他們又趕上了沙漠中難得遇到的大雨,到了晚上,氣溫卻一下子驟降到零攝氏度以下。
短短48小時,他們歷經春夏秋冬。
蔡旭哲的爺爺有5個孫子,他排行老三。爺爺逢人便夸“我家這老三,干的可是國家的事業(yè)”。
“我入伍了!”“我入黨了!”“我飛出來了!”“我入選航天員了!”……每當有好消息,他也總是第一時間跟爺爺分享。
成為航天員后,他一直沒有機會飛天,也不能再像以前一樣,頻繁地給爺爺報告好消息了。每次回老家時,爺爺總是欲言又止。他知道爺爺在期待著什么,但他無法給出答案。
2019年12月,蔡旭哲成功入選神舟十四號飛行乘組。遺憾的是,爺爺已經去世。他把遺憾藏在心里,繼續(xù)刻苦訓練,迎接飛天日子的到來。
2022年六月四日,46歲的蔡旭哲在神舟十四號航天員見面會上公開亮相,成為我國第14位為國出征的航天員。
為了這一天,這位航天員“新兵”等待了12年。
“12年來,我時刻準備為祖國出征,一定不辱使命,圓滿完成任務?!辈绦裾苷f。
航天人物事跡材料300字篇十一
錢學森是個有杰出貢獻的人,也是個有性格的人。他一生做人都堅持四條原則:第一,不題詞;第二,不為人寫序;第三,不出席應景活動;第四,不接受媒體采訪。錢學森成就卓著,卻從不接受各種媒體的采訪,他淡泊名利是出了名的。
(話題:淡泊名利、物質與精神、品質、個性)。
任新民,密歇根大學博士,在新中國一窮二白時,毅然放棄美國優(yōu)越的生活,回國開啟兩彈一星的征程!1960年,蘇聯(lián)專家撤走了,西方放言:“中國導彈夭折了”。他帶著火箭的發(fā)動機研制組,來到了北京的南苑。在一個破爛修理廠,他和小組成員,用最簡陋的板凳和工棚,硬是讓我國仿制的第一枚液體近程導彈,發(fā)射成功!
東風3號發(fā)射時,火箭屢次冒煙,經過分析以后,他力排眾議,繼續(xù)發(fā)射。“決策錯了我負責”,最終,中程導彈發(fā)射成功!長征4號發(fā)射時,他已經70歲高齡,堅持力挺新型氫氧發(fā)動機。他被稱為“放衛(wèi)星的人”,因為,中國第一顆人造衛(wèi)星“東方紅一號”由他負責領導設計和發(fā)射升空!
(話題:艱苦奮斗、尊嚴、責任、愛國、活到老學到老)。
中國海防導彈之父、中國航天事業(yè)奠基人之一、中國“航天四老”之一。1939年,年僅23歲的梁守槃獲得了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航空工程碩士學位,本可以在美繼續(xù)深造或工作,但他選擇放棄了舒適、優(yōu)裕的學習、工作環(huán)境,回到了祖國懷抱。(話題:淡泊名利、愛國、責任)。
中國航天事業(yè)奠基人之一、中國“航天四老”之一、火箭與導彈控制技術專家、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晚年的黃緯祿在家養(yǎng)病時,依然牽掛著中國導彈事業(yè)的發(fā)展,他對探訪者說:“假如還有來生,我還要搞導彈……”
(話題:熱愛事業(yè)、愛國)。
中國“航天四老”之一、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火箭總體設計專家。屠守鍔早年從事飛機結構力學的研究與教學工作,1957年2月,正當壯年的屠守鍔應聶榮臻元帥之邀,跨進了國防部第五研究院的大門。從此,他的命運便與中國航天緊緊聯(lián)系在了一起。從回國之初的任教、搞研究,直到1957年,屠守鍔的專業(yè)都是飛機?!盀樯陡男懈銓?國家需要啊!”
(話題:愛國、敬業(yè)、奉獻)。
航天人物事跡材料300字篇十二
王亞平,這不僅是她第二次進入太空,也會是她第二次太空授課。
早在2013年6月的“神舟十號”,王亞平就曾在太空給地面上的中小學生進行實驗演示和在線講解,地面在線觀看人數(shù)超6000萬。
鏡頭前的她,從容得體、條理清晰,甚至被網友贊嘆為“飛天神女”。時間倒回幾十年前,她出生于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
小亞平跟著整日辛勤勞作的父母,在農田里長大,養(yǎng)成了踏實、堅韌的品性,所以,無論后來的航天員訓練多么艱苦,她都咬牙堅持著:
穿戴重達120公斤的裝備,下水訓練四小時,中間不能暫停;
每次訓練結束,體重會少1-2公斤,手抖得連筷子都拿不住,在體能消耗上相當于跑了場“全馬”。
即便曾以微小的差距落選“神舟九號”飛行乘組,也沒有沮喪、放棄,只是轉身默默加強了訓練力度。
如果說,質樸的父母教會王亞平一分耕耘一分收獲,那如今已為人母的她,其實也是寶貝女兒的好榜樣。
飛船發(fā)射前夕,女兒來到歡送現(xiàn)場,年僅5歲的她用力揮著手臂,在人群里喊道:“媽媽加油!”
以她的年紀,尚且不懂得“航天員”是什么意思,但已經本能地覺得這個職業(yè)神圣,會和老師說“我媽媽在艙里”,甚至許下一個可愛的愿望:希望媽媽摘星星回來。
對于太空的探索與向往,或許就在此刻種下。
而王亞平的“媽媽要去太空給你摘星星,不能食言”,也成為“神舟十三號”外最溫柔動人的花絮。
航天人物事跡材料300字篇十三
葉光富,是目前中國航天員隊伍里最年輕的面孔,但這并不是他的首次亮相。
2016年7月,歐洲空間局組織了一場為期15天的洞穴訓練,環(huán)境條件與太空高度類似,共有來自中國、美國、俄羅斯、西班牙、日本的6名航天員參加。
葉光富作為中國航天員代表,擔任關鍵項目勘探組負責人。他不僅出色地完成了勘測任務,率小組成員從龐大的地下迷宮中安全回歸,還獲得了洞穴一處通道的命名權。
隨行攝影師說:“他似乎永遠也不知疲倦?!痹趺磿兀?/p>
不是“不知疲倦”,只是能夠面對、克服、堅持罷了,而這,也是媽媽教會他的。
葉光富的原生家庭和翟志剛有些類似,父親早逝,媽媽獨自一人挑起養(yǎng)家的重擔。
為了讓兒子繼續(xù)讀書,媽媽承包了村里種植桑樹苗的全部農活,除草、施肥、澆水……全都靠她自己打理。有次葉光富放學回來,看見媽媽挑水上山,原本就瘦弱的身軀更是被扁擔壓彎了腰。這個背影,刻在了兒子心上。
高三時,空軍招飛,葉光富心向往之,卻被50元的路費絆住了腳。媽媽沒放棄,東拼西湊借了50元給他,這才有了后來的故事。
葉光富說,每當自己遇到困難時,就想起媽媽艱難上山的身影,和那沉甸甸的50塊錢。
這不僅僅是兒子對媽媽愛的感念,更是媽媽勇敢面對問題、積極解決問題時,潛移默化中給兒子帶來的榜樣力量。
航天人物事跡材料300字篇十四
中國第一位女航天員劉洋,1978年出生,是個河南姑娘,從小就在鄭州長大,父親是鄭州食品機械廠的工程師,母親也是一家汽車制造廠的職員。小時候,劉洋的家庭也還不錯,因為父母工作都與機械有關,劉洋受父母影響也愛擺弄男孩子才喜歡的機器玩具。
上學之后,她也比較喜歡跟男同學一起玩耍,還擁有著幾個跟班,絲毫沒有女孩子文靜的一面。她在學校里瘋玩,可學習成績卻并不差,對于這種活潑又成績好的學生,老師也是十分喜歡。
1994年,劉洋考進了鄭州市重點中學第十一中學,一直都擔任著班里團支書的職位。大家都知道高中的學習生活是十分枯燥的,劉洋不再像以前一樣在外面玩耍,她也安靜地坐在教室里學習知識。等到3年之后1997年高考,劉洋以超過重點大學分數(shù)線31分的高分報考了空軍長春飛行學院。
她的夢想竟然是成為一名飛行員,對于她的選擇,父母也表示了支持,不過還是擔心她受不了高強度的訓練。劉洋沒有絲毫擔心,既然選擇了當飛行員,就不怕當飛行員要受的苦。
進入軍校之后,劉洋每天都要參加訓練,學校并沒有因為她是女生就為她減少訓練強度。每天訓練過后,一身疲憊的劉洋還要學習各種飛行理論知識。有幾個男同學都受不了這樣的生活,退出了學校,可劉洋卻堅持了下來,而且她的各項成績都非常不錯,她拼命三郎般的精神讓班里的男同學都十分佩服。
2001年,劉洋以優(yōu)異的成績正式從飛行學院畢業(yè),她被分派到某航空部隊當了一名的飛行員,她完成了她當飛行員的夢想,駕駛戰(zhàn)機翱翔藍天。每次在天空翱翔的時候,她看著頭頂?shù)耐馓?,心中不由得產生向往的念頭,她想到太空看看,那里是怎樣的風景??墒秋w上太空并不是那么容易的。
不過在2003年10月15日,我國第一位航天員楊利偉乘坐神舟五號飛上太空,這個消息讓劉洋十分激動,她看到自己的學長都進入太空了,她也越發(fā)向往,她決定要成為航天員飛上太空。她也開始為成為航天員努力,并將航天英雄楊利偉作為自己榜樣。
2004年,劉洋與戰(zhàn)友張華結為夫妻,組建了他們溫馨的家庭。不過,劉洋卻沒有想到要生孩子,因為,她怕生孩子會留下創(chuàng)傷,無法成為航天員了。張華也是一名飛行員,航天員是每個飛行員的夢想,張華也十分支持她的夢想,并一直在身后給予劉洋鼓勵和支持。
2010年,我國也開始了第二批航天員的選拔,劉洋在參加選拔的眾多飛行員中脫穎而出,成為了15名航天員候選人之一。
到了面試的時候,她發(fā)現(xiàn)面試官正是她的學長和榜樣楊利偉前來面試她。劉洋按耐住激動的心情,以沉著泠靜的表現(xiàn)完美通過了面試。最終在這15個候選人中,劉洋突出的表現(xiàn)成功讓她成為了我國第二批航天員。
然而成為航天員之后,并不意味著你就能登上太空,還要接受更加嚴格和系統(tǒng)的訓練,這其中最艱難的就是加速度訓練。我們一般人在6個g的加速度下就會昏厥,而飛行員則要達到8個g的狀態(tài),我國的航天員都要承受10g+的訓練。(g是地球重力加速度,幾個g就相當于要承受幾倍的重力。)。
要想成為合格的航天員,不是說努力就行的,還要有身體素質和天賦,航天員的訓練對男性來說,都是極限了,可劉洋全部都能達標,她在這些訓練中的成績基本都是最好的,她的努力也沒有被辜負。
2012年3月。劉洋通過了最終的考核,入選神舟九號航天員乘組,代號03。2012年6月15日,劉洋被確認與景海鵬、劉旺一起成為神舟九號飛行組,飛上太空執(zhí)行神舟九號與天宮一號的對接任務。
2012年6月16日,伴隨著轟隆隆的巨響,神舟九號載人航天飛船飛向深邃的太空,在太空中繞地飛行了13天之后,劉洋搭載神舟九號成功返回地球,圓滿的完成了任務。
劉洋也成為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女航天員,九年之后,她為了夢想一直拼搏,終于是完成了自己的夢想。劉洋返回地球之后,她的.名字傳遍了神州大地,人們都稱贊她是跟花木蘭、穆桂英一樣的女中豪杰。劉洋也曾說:這是她的驕傲,也是中華兒女的驕傲。
神舟九號任務完成之后,劉洋也出了不少風頭,不過在此之后,劉洋就很少再出現(xiàn),慢慢地退出了大眾視野。原來在執(zhí)行完神舟九號的任務后,劉洋的身體還是受到了一些小損傷,她也一直在養(yǎng)傷。養(yǎng)好傷之后,劉洋也30多歲了,丈夫張華為了支持劉洋的夢想一直都沒說要孩子。劉洋為了家庭也為了自己的丈夫,決定不再進行航天活動了。
其實劉洋并沒有銷聲匿跡,2013年,她還當選2012年中華兒女年度人物。2014年,她重新回到學校,學習專業(yè)文化知識。2015年2月,還出席了中央電視臺的“情系國防好家庭”節(jié)目,并且還表示自己已經當媽媽了。
2018年,劉洋獲得了清華大學法學博士學位,同年11月又當選全國婦聯(lián)副主席,為社會、為全國婦女的進步做貢獻。不過劉洋并沒有完全離開航天局,她也經?;氐胶教炀?,為選拔和訓練新一代的航天人,將自己這一生的航天經驗傾囊教授給他們,為祖國的航天事業(yè)貢獻自己的力量。
中國的航天事業(yè)從無到有,從落后到追趕再到超越,這是中國無數(shù)航天人貢獻自己的力量,他們中有太多像劉洋這樣的人,一輩子都可能不被人記住,但他們依舊為了祖國的航天奮斗。這些人都有一個相同的地方,就是他們都深深熱愛著祖國,熱愛著航天事業(yè),甘愿為之隱姓埋名。
有著這樣一群人的國家,她的崛起之路是不可阻擋的,在這個世界上,她只有一個名字,那就是中國!
您可能關注的文檔
- 2023年林沖主要事跡和性格(大全12篇)
- 銷售計劃ppt模板(精選14篇)
- 個人常用租房合同(優(yōu)秀19篇)
- 最新主題婚禮策劃方案書(優(yōu)秀12篇)
- 2023年考試自我評價作文(實用16篇)
- 最新數(shù)學教研工作計劃表9篇(匯總11篇)
- 珍惜和平作文100字(優(yōu)質16篇)
- 商場情人節(jié)活動策劃方案(實用13篇)
- 描寫雨天交警的作文(模板17篇)
- 口紅網絡營銷策劃方案9篇(大全12篇)
- 學生會秘書處的職責和工作總結(專業(yè)17篇)
- 教育工作者分享故事的感悟(熱門18篇)
- 學生在大學學生會秘書處的工作總結大全(15篇)
- 行政助理的自我介紹(專業(yè)19篇)
- 職業(yè)顧問的職業(yè)發(fā)展心得(精選19篇)
- 法治興則民族興的實用心得體會(通用15篇)
- 教師在社區(qū)團委的工作總結(模板19篇)
- 教育工作者的社區(qū)團委工作總結(優(yōu)質22篇)
- 體育教練軍訓心得體會(優(yōu)秀19篇)
- 學生軍訓心得體會范文(21篇)
- 青年軍訓第二天心得(實用18篇)
- 警察慰問春節(jié)虎年家屬的慰問信(優(yōu)秀18篇)
- 家屬慰問春節(jié)虎年的慰問信(實用20篇)
- 公務員慰問春節(jié)虎年家屬的慰問信(優(yōu)質21篇)
- 植物生物學課程心得體會(專業(yè)20篇)
- 政府官員參與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的重要性(匯總23篇)
- 大學生創(chuàng)業(yè)計劃競賽范文(18篇)
- 教育工作者行政工作安排范文(15篇)
- 編輯教學秘書的工作總結(匯總17篇)
- 學校行政人員行政工作職責大全(1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