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2023年《小蝌蚪找媽媽》教學設計及反思(優(yōu)秀9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21 11:34:18 頁碼:7
2023年《小蝌蚪找媽媽》教學設計及反思(優(yōu)秀9篇)
2023-11-21 11:34:18    小編:zdfb

我們要保持積極的心態(tài)去面對生活中的挑戰(zhàn)和困難。寫總結時,要注意結構的清晰和層次的分明,使讀者易于理解和接受??偨Y范文適合作為寫作的參考,但不宜直接照搬。

《小蝌蚪找媽媽》教學設計及反思篇一

《小蝌蚪找媽媽》這是一篇很有趣的課文。一群天真活潑的小蝌蚪在尋找媽媽的過程中,不知不覺變成了小青蛙,并幫助媽媽一起捉害蟲。教材以童話的形式呈現(xiàn)了青蛙生成過程的科學知識,蘊含了從小能獨立生活,遇事主動探索的道理。

以學生為主體,體現(xiàn)“情趣”教學理念,通過“說”、“讀”的結合,調動學生的生活經(jīng)歷體驗于閱讀解讀過程,讓課堂充滿生命活力,為小朋友的自主參與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1、看圖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大致內容。

2、正確、流利朗讀課文,能通過讀知青蛙的變化。

3、增強對科學童話的興趣。

一、導入課文

1、謎語導入:今天我給大家介紹一位新朋友,猜猜它是誰?說謎面:大腦袋,圓肚子,細尾巴,黑身子,水里游。

2、生交流,說謎底。板書:小蝌蚪

二、學習小蝌蚪自然段

1、出示小蝌蚪圖片,說說小蝌蚪長得什么樣?

2、課文是怎樣來介紹小蝌蚪的呢?(課件出示第一自然段圖文)

(1)自由讀,找出描寫小蝌蚪的句子。

(2)點名讀,齊讀

自由讀,指名讀,齊讀。

三、學習青蛙自然段

1、小蝌蚪長大會發(fā)生怎樣的變化呢?播放錄音,請同學們聽完故事后想一想,說一說。

2、剛才,大家聽故事非常認真,現(xiàn)在請同學們自由讀文,用“——”在課文中畫出小蝌蚪身體變化的句子。

3、檢查朗讀,點名分段讀課文。

4、指名說說小蝌蚪在找媽媽的過程中,身體發(fā)生了哪些變化?生說,師板書:長出后腿——長出前腿——尾巴變短——尾巴不見,指出學生用上“先……再……接著……最后……”來介紹。

(1)點名回答:鯉魚、烏龜、青蛙。

(2)小蝌蚪是怎樣接近它們的?比較體會:迎上去、追上去、游過去。

(3)課件演示,播放動畫。

a、小蝌蚪與鯉魚對面迎上去的動畫。

b、烏龜在前面游,小蝌蚪在后面追上去的動面。

c、看見荷葉上蹲著一只大青蛙,就游過去的動畫。

(4)思考:為什么小蝌蚪認定大青蛙是它們的媽媽?

a、點名朗讀鯉魚和烏龜是怎樣向小蝌蚪描述媽媽們的語旬。

b、看圖填空。

課件演示:出示圖文練習

c、指導學生讀句子。

四、分角色讀課文

同學們,小蝌蚪、鯉魚、烏龜、青蛙,你們喜歡誰呢?選擇自己喜歡的角色讀課文。

1、小組分角色朗讀。

2、指導分角色朗讀。

五、夸夸想想

1、孩子們,你們喜歡青蛙嗎?能夸夸他們嗎?

2、自由說,點名說。

3、你們還知道哪些關于青蛙的知識?

(1)點名說

(2)師補充

六、課堂小結

孩子們,現(xiàn)在知道了青蛙是益蟲,今后我們要一起行動起來保護青蛙。

《小蝌蚪找媽媽》教學設計及反思篇二

在充分研讀教材和了解學情,明確教學目標和重難點之后,就是對上課的教學設計了,一般包括新課導入、初步感知、深入品讀、總結全文等環(huán)節(jié),《小蝌蚪找媽媽》這節(jié)課我這樣設計,這樣上:

同學們,老師昨天看到一張“尋人啟示”,我們來幫一幫他好嗎?出示啟示內容,揭示課題。

設計意圖:興趣是誘發(fā)學生學習方法動機的強大動力,只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方法才能變被動為主動,變厭學為樂學,學生才能對本堂課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因此,我從“尋人啟示”入手,創(chuàng)新導入,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可以很快把孩子們引進課文中。

2、默讀,給每個自然段標上序號。

3、自主識字,組內交流;匯報成果,全班交流,師反饋指導字詞讀音和書寫。

設計意圖:低年級的課堂教學,以識字為主,多種形式(男女生讀、小組讀、開火車等)讀字詞。在學習生字的過程中,首先讓孩子們仔細觀察,自主識字,然后在老師的引導下,讓學生觀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占位情況,重視老師的范寫,再讓學生臨寫,最后在班級內交流匯報自己記憶生字的好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學會不同形式的讀書方法,抓住關鍵字詞快速提取文中有用的信息。

1.課件出示第一幅圖,讓學生觀察圖上有什么,特點是什么,邊讀邊畫出描寫小蝌蚪樣子的詞語,重點指導學生對“甩著”“快活”“游來游去”等詞語的理解,對照畫面,啟發(fā)想象,練習仿說,同時體會詞語的精妙之處。

2.課件出示小蝌蚪與鯉魚對話的圖片,讓學生找出對應段落,畫出對話內容,分角色讀對話;思考:小蝌蚪為什么想找媽媽?在看到鯉魚媽媽叫小鯉魚捕食時,小蝌蚪心里在想什么?品析詞語“迎上去”,分角色表演,體會詞語意思;課件出示前一幅圖對比小蝌蚪有哪些變化。

3.課件出示小蝌蚪與烏龜對話圖片,找出對應段落,畫出對話內容組內自由分角色讀對話;思考:小蝌蚪為什么把烏龜當成了媽媽?烏龜是什么樣子的?品析詞語“追上去”,進行角色表演,體會詞語意思;教師著重指導學生讀好對話,體會人物心情和讀準語氣;課件出示前一幅圖對比小蝌蚪又發(fā)生了哪些變化。

4.出示課件,總結前兩段的學習方法,小組合作學習,匯報成果;教師出示自學提示:小蝌蚪又遇到了誰,畫出對話內容,帶著感情讀一讀。思考:小蝌蚪這次是如何確定青蛙是它們的媽媽的?青蛙的樣子如何?畫出相關詞句;品析文中描寫青蛙樣子的詞語“蹲”“披”“露”“鼓”,通過替換詞語感受原文中這些字詞的精妙。

5.齊讀最后一段,思考:小蝌蚪變成青蛙之后跟著媽媽干什么去了。播放青蛙捕捉害蟲的科普錄像,通過真切可感的情境,讓學生了解青蛙是益蟲以及捕捉害蟲的本領。再次出示文中插圖,簡要復述小蝌蚪找媽媽的過程。

設計意圖:圖文結合,讓學生在品詞析句中感受到文中語言的特點,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體會人物的心情。號召少先隊員要保護青蛙,從而把保護青蛙這一認識水平深化為高尚的道德品質,升華感情。鍛煉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讓學生先說收獲,師再總結升華,點明主題:課文通過講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讓我們了解了小青蛙的長成過程。大自然中還有很多知識等待著我們去了解,只要我們在生活中多留心觀察,多讀課外書,就一定能了解到大自然更多的密碼知識。

1.朗讀課文,有條件的和家人分角色朗讀課文。

《小蝌蚪找媽媽》教學設計及反思篇三

1、知識與技能:

(1)認識“灰”、“迎”等8個生字,會寫“有”、“在”兩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能通過朗讀感知青蛙的生長變化。

2、過程與方法:

(1)主動識字漢字,探索多種識記方法。

(2)仔細看圖,講述圖意,培養(yǎng)觀察、思維和表達能力。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增強對科學童話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識記生字,了解蝌蚪的成長變化。

課前準備:生字卡片、動物圖片、多媒體課件。

一、猜謎揭題

小朋友們,喜歡猜謎語嗎?老師出一個謎語給你們猜:圓圓腦袋黑黝黝,長長尾巴水中游,長大是莊稼的好朋友。(課件出示蝌蚪圖片)你們知道蝌蚪長大后會變成什么嗎?那么,小蝌蚪是怎樣變成青蛙的呢?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34課《小蝌蚪找媽媽》,老師相信認真聽課的小朋友就可以知道答案了。

二、學習第一自然段

1、出示第一幅圖,請看小蝌蚪在什么地方干什么?(指名看圖)誰來用完整的話介紹這幅圖,注意抓住小蝌蚪的特點來說。

(學生試說:一群小蝌蚪,長著大大的腦袋,黑灰色的身子,甩著長長的尾巴,快活地在池塘里游來游去。)

2、課文的第一自然段就是這樣寫的,齊讀。

三、初識圖意

過渡:剛才我們就是用看圖意—讀文的方法學習了第一自然段的?,F(xiàn)在我們可以嘗試使用這種方法讀懂課文的大概意思。請看:

1、提出看圖要求:圖上畫了些什么?它們都在干些什么?

逐一出示另三幅圖,引導學生觀察小蝌蚪在身體上有什么變化?再連續(xù)播放四幅圖,讓學生說說小蝌蚪在找媽媽的過程中自己也長大了的過程。

四、初讀課文,認識生字。

1、初讀課文

同學們都能看著圖畫說出小蝌蚪的成長變化,下面我們看看課文又是怎樣描寫這幾幅圖的呢?請同學們認真地朗讀課文。

讀書要求:

(1)借助插圖,讀懂課文意思。

(2)讀準字音,認清字形,讀通句子。

(3)不懂的地方,自己做個記號。

2、檢查、交流自學情況

(1)指名帶讀生字。(同學們讀得很認真,把小蝌蚪也吸引過來了,你們看,這八只小蝌蚪都有自己的名字,誰能大聲叫出他們的名字呢?如果他叫對了蝌蚪的名字,大家一起跟他讀好嗎?)

(2)讀音上有什么要提醒同學們注意的嗎?

(3)(課件出示去掉拼音的生字詞。)學生以開火車的形式讀不帶拼音的生字。

師:拼音寶寶躲起來了,你們還會讀嗎?我們開火車讀讀。

(4)同桌交流識字方法,認識生字。

師:怎么記住本課的生字呢?現(xiàn)在請同學們和同桌一起討論交流你的識字方法,比一比哪對同桌學得最認真。

(5)同學們交流識字方法特別積極,你們都記好這些生字了嗎?林老師出個字謎來考考你們,有信心嗎?“十顆豆來又十顆”(鼓)指名說說識字方法。

(6)學生齊讀詞語。

師:詞語寶寶也跳出來了,我們一起把它讀出來吧。

五、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師:同學們的生字詞學得真不錯,現(xiàn)在詞語寶寶都跑回課文中去了,你們有信心讀好嗎?老師相信你們課文能讀得更棒!

1、自由讀課文,再數(shù)一數(shù),課文共有幾個自然段?(6段)同學們可以離開座位,去找你的好朋友一起讀課文。

2、課文一共有多少個自然段呢?請六位同學開火車接龍讀課文。

3、學生評議。(評出讀得好的和讀得有進步的同學。)

6、學生匯報,教師貼板書。

遇見了(鯉魚、烏龜、青蛙)

身體變化(小蝌蚪——長出后腿——長出前腿——尾巴變短——青蛙)

7、課中小練習。

口頭填空說一說小蝌蚪變成青蛙的過程: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他們游哇游,過了幾天,長出了兩條xx,又過了幾天,長出了兩條xx,沒過多久,xx不見了,變成了一只只能捉害蟲的xx。

六、指導書寫:有、在

“有”字上面的橫要長,下面的“月”字,撇要變成豎。

“在”字上面的橫要短,下面的豎要超出撇一點點。

2、學生書寫“有、在”。(學生書寫生字前先回顧正確的寫字姿勢要求:頭正肩平,背直足安,胸離桌子一拳,眼離本子一尺,手離筆尖一寸。)

3、評比書寫。

七、小結。

師小結:《小蝌蚪找媽媽》是一篇有趣的科學童話,除了告訴我們小蝌蚪成長變化的知識以外,其實課文的描寫也十分有趣生動,下節(jié)課我們再繼續(xù)細細地讀這篇有趣的課文。

《小蝌蚪找媽媽》教學設計及反思篇四

本課選自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冊,《小蝌蚪找媽媽》是一篇看圖學文。全文共六個自然段,六幅圖分別與第1—6自然段對應。課文以小蝌蚪找媽媽為線索,介紹了青蛙的生長過程。本課有三幅圖,與五段話中的三個重點段落相對應:第一、二幅圖畫的是沒有長腿和長出兩條后腿的小蝌蚪,在詢問鯉魚媽媽。第三幅圖畫的是長出兩條前腿的小蝌蚪,錯將烏龜認做媽媽。第四、五幅圖畫的是小蝌蚪已經(jīng)長成青蛙,找到了青蛙媽媽。課文對每幅圖進行了生動形象的文字描述。本課教學重點是學習生字新詞,朗讀課文,了解青蛙生長特點,懂得要保護青蛙和小蝌蚪。

二、教學目標分析。

素質教育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1、學會“塘、群、灰、捕、迎、龜、裳、碧、鼓”這9個生字,能讀準字音,認清字形,會寫“河、姐”等6個字。

2、能聯(lián)系課文內容辨析“迎上去”“追上去”“游過去”等三個詞語及所處句子的意思。

3、理解課文中描寫青蛙樣子的句子,及句子中的動詞如“披”“露”“鼓”。

4、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能力訓練點:

1、通過看圖學文了解青蛙在生長過程中形體上的變化,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思維能力和想象、表達能力,同時增強對科學童話的興趣。

2、通過生字的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

3、課上通過字詞訓練、朗讀訓練及打寫訓練等培養(yǎng)學生的聽、說、讀、寫的能力。

(三)德育滲透點:

讓學生知道青蛙是捕捉害蟲的能手,是莊稼的好朋友,教育學生要保護青蛙。

(四)注意體現(xiàn)創(chuàng)新和實踐能力:

三、教學重點、難點。

(一)教學重點:

1、學會生字新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圖文結合,理解課文內容。

(二)教學難點:

1、理解“迎上去”“追上去”“游過去”。

2、理解小青蛙在尋找媽媽過程中的心情,了解小蝌蚪變成青蛙的過程。

3、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增強對科學童話的興趣。

四、學生特征分析。

本課的學習者具有好奇心、善表現(xiàn)、思維活躍的特點。能借助課件自主學習,對趣味性、生活化、直觀形象的圖文的教學資源非常感興趣,能夠積極主動的去學習。

五、教學策略的選用。

1、以學生自主學習,主動探究,教師適時點撥,同時通過小組討論交流、合作研討突破教學難點。

2、通過運用教學媒體為突破重、難點服務。

六、教學資源和工具。

1、本節(jié)課是在學生人手一機的教室內實施的。

2、跨越式教學資源、共翔課件。

3、教師ppt。

4、課文相關掛圖、生字卡、文中動物的頭飾。

七、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猜謎激趣,導入新課。

1、出示謎語:圓圓腦袋黑黝黝,長長尾巴水中游,長大是莊稼的好朋友。(蝌蚪)你們看見過青蛙嗎?誰知道青蛙是怎樣長大的?(學生猜謎,開展討論)。

2、課件出示第一幅和第六幅的內容,認識小蝌蚪和青蛙的樣子。

【目的:通過猜謎和展示直觀圖片,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俊?/p>

二、初讀課文,簡述梗概。

1、學生自由讀文幾次。(充分讀)。

2、出示課文六幅圖畫,引導學生簡述課文。

三、“玩”中學字詞。

1、圈生字,讀生字詞。

(1)生用筆找生字,找到一個,叫三聲它的名字,別讓它跑了!

(2)利用課題資源平臺中的“我會讀”,進行“讀詞大賽”。

2、“謎語大比拼”。

(1)學生給生字編字謎。

(2)個別競猜、分組打擂競猜。

3、“詞語接龍”。

規(guī)則:用生字組詞,分組在一定的時間內說得多而對的為勝。

4、“句子選美”。

老師出詞語,分組派代表說句子,評出“最美”句子。

5、進入資源平臺“識字通”,自由讀兒歌、故事等。

四、練習書寫。

1、請大家先認真觀察生字在田格中的位置,然后獨立寫一個。(書上田格中的字)。

2、學生提出認為難寫的字,教師電腦出示帶田格的生字,讓學生仔細觀察生字每一筆在田格中的位置,并請同學說一說要注意的地方。

3、學生看電腦博士是怎樣寫的?(電腦演示加錄音)。

4、請學生書寫田格中的第二個字。教師巡視,個別輔導,糾正學生的寫字姿勢和執(zhí)筆方法。

5、鼓勵學生到黑板上書寫漢字,進行“小小書法家評選”。

6、學生評議:展示學生書寫情況,說說哪些字寫的好,哪些字寫的不夠理想。

五、打寫練習。

形式:

1、用生字擴詞。

2、用一個生字組詞后,進行詞語接龍。

3、用生字組詞,再用生詞寫一句話。

【目的:通過打寫,培養(yǎng)學生擴詞、寫話的能力,同時積累更多的詞語?!?。

六、教師小結。

第二課時。

一、啟發(fā)談話,激趣促讀。

同學們,假如我們把《小蝌蚪找媽媽》這個故事拍成動畫片,你們愿意嗎?下面我宣布:《小蝌蚪找媽媽》演員選拔賽現(xiàn)在開始了!請各參加預選的同學先做好以下準備:

1、自己熟悉課文,故事情節(jié)和對話部分反復讀、揣摩、記憶。

2、自由結合對臺詞。

【目的:以“演員選拔”的形式激發(fā)學生“讀”欲望?!?。

二、自主合作,交流探究。

1、學生按自己想扮演的角色分開坐。

2、評價自己想扮演的角色。

三、讀中感悟,理解課文。

1、學習第一自然段(播放課件,出示課文內容)。

(2)指導朗讀:誰能用快活的心情地來讀讀這一段?

2、在小蝌蚪找媽媽的過程中,有一句話出現(xiàn)了三次,你能找到嗎?(小蝌蚪游呀游……)哪個“小蝌蚪”來說說這三處“游”得一樣嗎?(1、高興2、著急3、艱難)。

3、出示第二、三幅圖畫,試讀二三段。

(2)小蝌蚪游啊游,身體有什么變化?(先是長后腿,接著又長了前腿)(板貼:長了后、前腿蝌蚪)。

(3)小蝌蚪首先遇到了誰在干什么?(遇見了鯉魚在教自己的孩子捕食)然后又遇見了誰?(板貼:鯉魚和烏龜)。

(4)小蝌蚪找到媽媽了嗎?小蝌蚪在向鯉魚和烏龜打聽媽媽的消息時,鯉魚和烏龜是怎樣說的?咱們先把他們說的話用橫線畫出來吧。(引導學生自學課文、劃線、討論匯報,。)。

(5)理解“迎上去”、“追上去”的意思,指導蝌蚪與鯉魚媽媽、烏龜?shù)膶υ捓首x。(小蝌蚪:第一次很有禮貌、渴望的心情:第二次很熱情、高興,但有點著急。鯉魚:親切,速度放慢。烏龜:和藹,速度放慢。)。

4、出示第四、五幅圖,學習四、五段。

(1)師:小蝌蚪認錯了媽媽,它很不好意思地走了,這次它一定要認清楚了。學生練讀四、五段。

(2)匯報演讀:身體又有什么微妙的變化?這時,小蝌蚪看到一個怎樣的青蛙?(板貼:青蛙、找到媽媽)重點指導小蝌蚪看到青蛙的樣子時心里的判斷及叫喊的興奮。

5、出示第六幅圖。(讀最后一段)。

(1)過渡:小蝌蚪的尾巴不見了,長成了青蛙,他們每天在田里捉害蟲,多開心、幸福!

(2)指導讀出小蝌蚪的開心、幸福、自豪。

6、課文的開頭,鯉魚和烏龜都告訴小蝌蚪它媽媽的樣子了,為什么小蝌蚪還是沒有找到媽媽?(因為鯉魚和烏龜沒把青蛙媽媽的樣子說清楚)。

8、根據(jù)板書小結小蝌蚪的變化過程。歌曲欣賞后全體唱,加深理解小。

蝌蚪的變化過程。

9、角色表演。

四、拓展閱讀。

讓學生大量地、自由地讀資料庫中的兒歌、小知識、故事:自然界中也有很多動物,它們小時候的樣子和長大以后的樣子完全不同,你們想知道嗎?請同學們進入資料庫讀自己喜歡的兒歌、小知識、故事。

【目的:通過大量的讀,增加識字量、增長課外知識,提高閱讀水平。】。

五、打寫、延伸。

1、同學們還記得青蛙媽媽的樣子嗎?讓學生互相說說:蹲在荷葉上,披著碧綠的衣裳,露著雪白的肚皮,鼓著一對大眼睛。

2、師示范說,展示寫話。

3、打寫:你最喜歡什么小動物,能像課文這樣把它的樣子寫一寫嗎?

【目的:從吸收到表達到延伸,既依托文本又發(fā)展文本,使語文課盎然生趣?!?。

六、總結。

《小蝌蚪找媽媽》教學設計及反思篇五

1、 學會“灰、迎”等8個生字。會寫“有、在”等6個生字。

2、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通過朗讀感知青蛙的變化。

3、 增強對科學童話的興趣。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能通過朗讀感知青蛙的變化。

:課件、生字卡片

: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小朋友們,認識它們嗎?(課件出示小蝌蚪)它們的媽媽不見了,它們要去找媽媽。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小蝌蚪找媽媽》。(板書課題)

(采用課件出示蝌蚪可愛的形象,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得知小蝌蚪要找媽媽,更增強學生的好奇心,也迫切的要進行讀書。)

二、整體感知,自主識字

1、 多媒體播放動畫,教師范讀。

2、 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不認識的字圈出來,請小伙伴幫忙,把課文讀通。

3、 小組交流識字情況。讀準字音,給生字找朋友,說說記住這些字的好方法。

4、 出示生字卡片,開火車讀。

(學生是識字的主人,讓學生養(yǎng)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學習習慣至關重要,教師引導學生自主識字和合作識字,突顯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三、圖文結合,讀中感悟

1、 指名分段讀課文,要求讀得正確、流利。

2、 找出與插圖對應的自然段,選擇自己喜歡的部分練習讀課文。

3、 自由讀全文,想一想小蝌蚪找到媽媽了嗎?

(給學生自主選擇讀內容的權力,尊重了學生的自主權,能促進學生更好的讀書。)

四、指導寫字

1、 出示“有、在、什、么”引導認讀。

2、 觀察特點,說說它們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 教師范寫,學生練習。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水底尋寶:(課件出示)小蝌蚪在水里看到了這些詞:打鼓、披風、阿姨、迎接、追趕、頭頂,大家讀一讀吧!

二、精讀課文,深入領會

1、 課件出示第一幅圖,指名讀第一段,想想小蝌蚪是什么樣的?指導朗讀。

課件出示填一填:________里有________小蝌蚪,大________,________的身子,________長長的尾巴,________地游來游去。

分角色讀課文。

3、小組合作讀四、五段。

討論:你又知道了什么?引導學生了解青蛙媽媽的樣子和小蝌蚪的變化。

朗讀這一部分。

4、齊讀最后一段。想想這時的小青蛙在做什么?

(文中的插圖是重要的學習資源,有利于幫助學生理解課文,教師進行了有效的利用,通過多種形式的讀,促進學生的理解與感悟,發(fā)展了學生的思維,提高了閱讀能力。)

三、演讀課文。

1、 小組分角色朗讀全文。

2、 演一演。教師也參與表演。

3、 說說青蛙的生長變化過程。

(進入情境,能更好體會內容,獲得審美體驗。采用學生喜歡的表演方式,還能促進學生形成多種能力。)

四、練習拓展

1、 出示課后“讀讀說說”引導學生多種形式的朗讀。

2、 練習填一填。

3、 你還知道哪些動物的生長過程,向小朋友介紹一下吧!

(加強課內外的聯(lián)系,交流中互相學習,體驗成功,享受快樂。)

五、指導寫字

1、 出示“變、條”引導認讀。

2、 說說怎樣寫才好看。

《小蝌蚪找媽媽》教學設計及反思篇六

1、在理解課文基礎上,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結合插圖和課文,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思維和動手能力,講講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

3、使學生了解青蛙在生長過程中形體上的幾次變化,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及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4、分角色朗讀課文。

二、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課文內容,了解蝌蚪到青蛙的生長過程。哪幾個自然段講小蝌蚪在找媽媽。

教學難點:了解青蛙在生長過程中形體上的變化。教育學生要保護青蛙。。

三、教學過程:

一、導入:

1、猜謎語:小黑魚,滑溜溜,圓圓腦袋長尾巴,池塘里面游啊游。(蝌蚪)。

綠衣小英雄,田里捉害蟲,冬天它休息,夏天它捉蟲。(青蛙)。

2、復習生字詞。

二、自由讀課文:

1、標自然段。

2、邊讀邊思考:

1、、小蝌蚪是什么樣的?(用橫線畫出來)青蛙是什么樣的?(用雙橫線畫出來)。

2、蝌蚪是怎樣變成青蛙的?找出相關語句讀讀。

3、小蝌蚪為了找媽媽,一路上都遇到了誰?用圓圈圈出來。

4、.最后小蝌蚪在哪兒找到了媽媽?它們的媽媽是什么樣兒的?

三、講讀課文。

第一段。

1、講讀第一自然段,看第一幅圖。

提問:課文中是怎樣寫小蝌蚪的樣子的?找出相關詞句,說一說,并用筆劃出來。

提問:我們池塘里的小蝌蚪有幾只?(生:有一群。)師講解“一群”的意思,然后再指導生給“群”組詞。

指導學生看圖,體會小蝌蚪心情如何?問:從圖上小蝌蚪的什么動作可以看出?自然段中哪一些詞語描寫了小蝌蚪很“快活”呢?(師指導生聯(lián)系小蝌蚪甩尾巴的情景回答。).指點:課文上說小蝌蚪快活地游來游去,告訴我們小蝌蚪很開心,自由自在的,小朋友想想,我們還可以說什么快活地做什么,誰能說一句,(引導學生運用“快活地”一詞,出示:“快活地”的句式)。

2、指導學生看圖,師復述小蝌蚪外表。(練習)。

3、指導朗讀第一自然段,讀出小蝌蚪有趣、快活的神情。

4、齊讀第一段。

第二段。

1、敘述:小蝌蚪在池塘里游來游去(課件顯示),你們看,這時候的小蝌蚪和原來的樣子有什么變化?(引導觀察進行比較)。

(例句:誰是我的媽媽呢?

我的媽媽是什么樣兒的呢?

我們的媽媽在哪兒呢?

……)。

3、小蝌蚪想媽媽,就去向鯉魚媽媽打聽。小蝌蚪怎么問的?理解“迎上去”意思。鯉魚媽媽怎么回答的?請一個小朋友讀小蝌蚪的話,一個小朋友讀鯉魚媽媽的`話,大家讀敘述的話。

分角色朗讀。

(課件顯示,讓學生比較。)。

6、小蝌蚪是怎么對著烏龜喊媽媽的?課文中為什么要用“追上去”,而不用“迎上去”呢?(師引導學生回答:一是,一前一后要用“追”;二是,體現(xiàn)出了它們以為找到了媽媽時的高興、迫切的心情。)。

烏龜又怎么說的?現(xiàn)在請女同學讀小蝌蚪的話,男同學讀烏龜?shù)脑挘蠋熥x敘述的話。

分角色朗讀。

7、你們想,小蝌蚪怎么會把烏龜當著媽媽的?學生回答后加以指點:青蛙是四腿、闊嘴巴,但不等于四條腿闊嘴巴的就是青蛙。

8、現(xiàn)在,你們評一評,鯉魚和烏龜?shù)脑捳l說得全面?(引導學生做出判斷)小組討論。

第三段。

復習讀:鯉魚媽媽和烏龜?shù)脑挕?/p>

(例句:媽媽,我們好不容易找到你??!

媽媽,原來你在這兒啊!

媽媽,我們終于找到你了?。?。

4、小蝌蚪和媽媽見面了,大家都非常高興,它們的話該怎么讀呢?請一個小朋友讀小蝌蚪的話,一個朋友讀媽媽的話。

分角色朗讀。

5、青蛙的樣子,課文上是怎么描寫的?讓學生比較。

課文上描寫的:

荷葉上蹲著一只大青蛙,披著碧綠的衣裳露著雪白的肚皮,鼓著一雙大眼睛。

換一個說法:

荷葉上有一只大青蛙,背上顏色是綠的,肚皮上的顏色是白的,眼睛是凸出來的。

這兩段話意思差不多,你們說,哪一段寫得好?(課文上寫得好,覺得青蛙很美很可愛。)。

齊讀這一段話。

6、那么課文上是怎樣把青蛙寫得可愛的呢?我們看,寫青蛙的動作,用了哪些詞兒?

(板書:蹲披露鼓)。

(板書:碧綠的雪白的)。

9、比較:

青蛙披著綠的衣裳,露著白的肚皮。

青蛙披著碧綠的衣裳,露著雪白的肚皮。

10、指導朗讀。突出四個動詞和這兩個形容詞。

11、小朋友,想一想,為什么要把青蛙寫得這么美呢?

12、講述:因為青蛙是益蟲。一只青蛙年能捉一萬五千多條害蟲,我們小朋友要好好保護青蛙。

13、現(xiàn)在小蝌蚪已經(jīng)長成了青蛙,它們和媽媽一起捉蟲了,同學們看看圖,再自己讀讀課文。

(學生自學課文最后一節(jié))。

14、出示卡片:蹲蹬。

讓學生認讀,并區(qū)別其含義。

三、朗讀全文。

四、簡要復述。

學生默讀,準備復述。

〔板書設計〕。

大腦披衣。

灰身露肚。

長尾鼓眼。

長出兩條后腿尾巴變短、不見。

《小蝌蚪找媽媽》教學設計及反思篇七

1、能借助拼音認讀“袋、腿、、擺、連、忙、睛、追、披”,認識部首“目”字旁。在教師的指導下描寫“連、忙、睛、追”。

2、朗讀課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按標點停頓。能分角色朗讀課文,能背誦課文最后兩小節(jié)。能說說小蝌蚪的生長過程。

3、看圖畫照樣子說一二句完整的話。

1能在語言環(huán)境中認讀“袋、腿、、擺、連、忙、睛、追、披”,認識部首“目”字旁。在教師的指導下描寫“連、忙、睛、追”。

2了解小蝌蚪變青蛙的生長過程。

教學媒體生字卡片媒體課件。

1、聽錄音讀通課文,圈出本課生字。

2、理解蝌蚪的生活習性及生長特點。

一.猜謎語,揭課題。

1.猜謎語。

“大腦袋,黑身子,甩著長尾巴,住在池塘里?!边@是什么?

2.板書:小蝌蚪。

二.感知課文,學習生字。

1.聽課文錄音。學生邊聽邊根據(jù)提示記住課文有關內容。

學生交流,師板書:小蝌蚪長著(),(),甩著()。

2.自學生字。

(1)師提出自學要求:自由輕聲讀課文,邊讀邊圈出生字,借助拼音讀準字音。

(2)再讀課文,標上小節(jié)號。

(3)小組合作,讀讀課后的生字、詞語。選擇交流自己的識字好辦法。

披、擺:為什么都用提手旁。

追:書空。

睛:可用換部首的方法來識記。

3.游戲鞏固生字詞語。

(1)開火車認讀生字。

(2)叫號游戲認讀詞語。

三.再讀課文,指導讀句。

1.輕聲讀課文,做到讀準字音,按標點停頓。

交流板書:鯉魚烏龜媽媽。

2.分節(jié)學習課文。

(1)交流并出示第二小節(jié)。

a、鯉魚媽媽在干什么?小蝌蚪看見了會怎么想?指導朗讀,小蝌蚪的話,指導讀出急切的語氣。

自由讀、指名讀、齊讀。

b、鯉魚媽媽告訴小蝌蚪什么?

板書:四條腿寬嘴巴。

指導朗讀,鯉魚媽媽的話用親切的語氣讀。

(2)交流并出示第三小節(jié)。

b、指導朗讀第三小節(jié),抓重點詞語:“連忙、追、叫”等,讀出小蝌蚪即高興又著急的語氣。

(3)最后小蝌蚪找到媽媽了嗎?學習最后一節(jié)課文。指導讀出青蛙媽媽高興的語氣。

3.再讀課文,指導根據(jù)課文內容,說說小蝌蚪變成青蛙的過程。(根據(jù)學生回答出示生長過程圖)。

4.分角色朗讀全文。

5.指導背誦最后兩節(jié)。

四.復習生字,積累詞語。

1.猜字謎。

2.給部首媽媽找孩子。

3.給詞語找朋友。

4.指導書寫。

連、忙、睛、追。

《小蝌蚪找媽媽》教學設計及反思篇八

1、使學生養(yǎng)成自主學習、仔細觀察、虛心求教的習慣,培養(yǎng)熱愛自然、觀察動物的興趣,具有熱愛生命的情操。

2、學會本課11個生字,讀準多音字“別”;理解16個新詞的意思,能在句子中找出“發(fā)現(xiàn)、孤獨、確實”的近義詞。

3、能仿照例句,根據(jù)規(guī)定的內容,用“原來……怪不得……”寫一句話。

4、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5、能有條例地寫出青蛙蝌蚪和蛤蟆蝌蚪的不同。

第一課時。

1、懂“不合群”,并能了解合群何不合群的蝌蚪的區(qū)別。

2、學會本課12個生字,能讀準多音字“調、覺、難、別”的讀音,掌握16個詞語。

(一)出示課題,質疑。

(二)帶著問題讀課文。

1、學生自己讀課文。

2、指名讀感興趣的小節(jié),并糾正讀音。(調、別、仍、難、覺)。

(三)默讀課文,根據(jù)課文內容題問題。

1、默讀。

2、同學間交流。

3、集體交流。

(四)抓主要問題。

1、請學生選擇哪些問題是比較重要的。

2、再請學生選擇一個次要的問題,帶著兩個問題到書中尋找答案。

(五)討論。

不合群的小蝌蚪是怎樣的?

從形體上看,獨游的小蝌蚪比群游的小蝌蚪略微大一點;從顏色上看,獨游的蝌蚪是青灰色的,而群游的卻是黑色的。(指導朗讀時,注意讀出不同點)請學生講一講兩類蝌蚪的不同。

課文中哪些地方是寫小蝌蚪不合群的?

1)我發(fā)現(xiàn)有只小蝌蚪孤零零地在游,好像在跟那些成群結隊的小蝌蚪鬧別扭似的。

理解:鬧別扭換個詞。

指導朗讀,讀出小蝌蚪那種可憐的樣子。

2)不料,那只小蝌蚪又從隊伍中鉆出來,單獨游到一旁去了。

和“孤零零”的意思差不多的詞語是什么?(朗讀時,強調“又”和“單獨”)。

3)可是,過了一會兒,他仍舊從隊伍中鉆了出來,自個兒悠閑地游來游去。

朗讀時強調“自個兒”。說說“悠閑”的意思或做做樣子。

4)我們在課文中找到了那么多和“孤零零”的意思差不多的詞,你想怎么評價小作者?(體會漢語的豐富性,同一個意思可以用不同的詞語來表達。)。

5)作者寫得那么好,我們怎樣把它讀好呢?(齊讀1、2兩段)。

這就是不合群的小蝌蚪,它跟成群結隊的小蝌蚪是不一樣的。

教師小結:同學們真能干,在讀一篇文章的時候,不僅能提出自己的疑惑,還能自己解決問題。

第二課時。

1、流利地朗讀課文,學會仔細分析原因,知道小蝌蚪不合群的原因。

2、能為青蛙媽媽寫一則尋人啟示。

3、能用“原來……怪不得……”說寫一句話。

4、明白生活中有許多科學知識,懂得要學會生活中的科學知識,需要做到仔細觀察,認真思考,并虛心求教。

(一)復習鞏固。

1、讀詞語。

2、你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嗎?

(二)討論,解決上節(jié)課中的另外兩個問題。

1、上節(jié)課我們解決了第一個問題,知道了不合群的小蝌蚪是怎樣的?

2、如果我們平時碰到不懂的問題,有哪些辦法可以解決呢?(如:查百科全書,上網(wǎng)查詢,問老師)。

3、書上的小朋友采用了問老師的辦法。他們是怎么問的呢?怎樣才能讓老師很快地聽明白?那么,我們在問的時候,就要求講清楚,用一句話說明白,不羅嗦。誰會問?(先請學生說,在不能說清的情況下,出示兩個句式。)。

句式:老師,我發(fā)現(xiàn)有些小蝌蚪……,這是怎么回事?

老師,我發(fā)現(xiàn)有兩種不同的小蝌蚪,一種……一種……,您知道這是什么原因嗎?

4、小朋友,你們能解釋這個原因嗎?

用書上的話說說原因,自由說、同桌互說、指名說。

5、小朋友們明白了嗎?

書上那個句子說明他們明白了?你能用“原來……怪不得……”根據(jù)課文內容說說你明白了什么嗎?(指導朗讀)。

(三)綜合提高。

我們的問題解決了,可青蛙媽媽還在煩惱呢!你看,這只不合群的小蝌蚪就這樣離開家,在外面玩,青蛙媽媽可著急了。你能幫幫它,為它寫一則尋人啟示嗎?討論:啟示中應該寫些什么?(外形特征,性格脾氣)。

板書:外形特征性格脾氣。

灰色略大獨游變成青蛙。

黑色稍小群游變成癩蛤蟆。

善于觀察虛心求教。

《小蝌蚪找媽媽》教學設計及反思篇九

1、學會“塘、群、灰、捕、迎、龜、裳、碧、鼓”這9個生字,能讀準字音,認清字形,理解這些生字組成的新詞。

2、能聯(lián)系課文內容辨析“迎上去”“追上去”“游過去”等三個詞語及所處句子的意思。

3、理解課文中描寫青蛙樣子的句子,及句子中的動詞如“披”“露”“鼓”。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1、學會生字新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圖文結合,理解課文內容。

1、了解小蝌蚪變成青蛙的過程。

2、了解“迎上去”“追上去”“游過去”的不同用法。

3、理解小青蛙在尋找媽媽過程中心情及身體上的變化。

4、通過教師引導學習第二段,掌握自學三、四段的方法。

生字卡片、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3課時。

第一課時

1、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

2、認識生字和第一段。

教學重、難點:了解課文內容,認識本課生字。

教學準備:掛圖、生字卡片、課件。

一、導入課題,解題:

同學們,你們見過小蝌蚪嗎?它長得什么樣?(投影出示,認識小蝌蚪),小蝌蚪是怎樣長大的?它的媽媽是誰?學習了這一課我們就知道了。(板書課題)

二、看圖,了解圖意:

1、出示掛圖,學生從左至右觀察,邊看邊想:這幾幅圖向我們講述了一件什么事?

2、利用投影出示,看圖說說:圖上畫了誰在干什么?

看第一幅圖著重觀察小蝌蚪是什么樣的?

看第二幅圖說說小蝌蚪遇見了誰?會說些什么?它的身體有什么變化?

用觀察第二幅圖的方法自己觀察三、四幅圖,自由說說圖意,適當進行想象,教師予以指導點撥。

三、借助拼音,結合圖畫,初讀課文,大致了解課文內容:

1、借助拼音認識生字,標出自然段,用“”在文中畫出生字新詞,練習讀并讀準字音。

2、在認識生字新詞的基礎上,借助拼音讀課文,要讀通每一句話。

3、檢查自讀效果,逐段指名讀課文,并領讀生字詞,其余學生注意認真聽,讀后師生議論,予以評價,注意指導下面幾個字的讀音:“塘”,“迎”“裳”這幾個字是后鼻韻母,要讀準。

群:讀qxn,不要錯讀成q0n。

捕:讀b,不能讀成p。

裳:讀輕聲shang,衣裳(shang)。

4、教師范讀課文,學生邊聽邊思考:小蝌蚪是怎樣找到媽媽的?

四、結合看圖,讀講第一段:

1、讀第一段,看第一幅圖,問:

(1)小蝌蚪是什么樣的?

(2)結合課文,找出相關語句,讀一讀。

(3)自由讀第一段,說說你能夠讀懂那些詞?

在學生理解的基礎上注意指導以下幾個重點詞語:

一群:指許多小蝌蚪聚在一起,結合學生平時生活實際還可以說“人群,建筑群”。

對“甩著”、“快活”、“游來游去”幾個詞的理解要對照畫面,啟發(fā)學生想象。最好通過觀察實物或錄像。在朗讀中體會“甩”這里是擺動的意思,例如“牛甩著尾巴”。

快活,游來游去能夠說明小蝌蚪的心情很高興。自由自在地在水中游著。

2、指導朗讀第一段,要讀出有趣、高興的語氣。

3、投影出示課后練習2的(1)題,口頭填空,齊讀句子。

(1)________里有________小蝌蚪,大________,________的身子,________長長的尾巴,________地游來游去。

正確答案:池塘一群腦袋黑灰色甩著快活

五、布置作業(yè):有感情地朗讀第一段。

您可能關注的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