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自然科學論文簡短(優(yōu)秀16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13 02:52:38 頁碼:13
自然科學論文簡短(優(yōu)秀16篇)
2023-11-13 02:52:38    小編:ZTFB

音樂是一種美妙的藝術表達方式,它能夠撫慰人心,激發(fā)靈感??偨Y的時候,我們應該關注并突出原文中的亮點和亮點。了解他人的總結經驗,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進行自我總結。

自然科學論文簡短篇一

大衛(wèi)·r.格里芬(davidraygriffin),美國著名過程哲學家,從事后現(xiàn)代主義、過程哲學研究。

【譯者】曲躍厚。

曲躍厚,男,后勤指揮學院教授,黑龍江大學過程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從事馬克思主義哲學和當代西方哲學研究。

【內容提要】科學和宗教之間的沖突有兩個來源,一是宗教與超自然主義的關聯(lián),一是宗教世界觀和科學共同體的世界觀的沖突。克服這種沖突是過程哲學的目的之一。懷特海為克服這種沖突提供了一種新形式的、拒斥了超自然主義、把宗教觀念和科學觀念等同起來的自然主義。

克服科學和宗教之間的明顯沖突,處于過程哲學的目的的核心。懷特海在提到它和宗教及科學的密切關系之后說,哲學“通過把兩者,即宗教和科學融為一種理性的思維圖式而獲得了其主要意義”[1](p15)。對意義的這種估價是以這樣一個事實為基礎的,即懷特??疾斓淖诮毯涂茖W這兩個語詞不僅指向了兩種觀念類型。而且指向了兩種力量——“我們的宗教直覺的力量和我們的趨向精確觀察及邏輯推演的力量”。他認為,除了身體沖動以外,這兩種最強烈的一般力量影響了人的思想和行為。[2](p181)根據(jù)這種宗教和科學觀,懷特海說:“毫不夸張地說,未來的歷史過程取決于我們關于它們之間的關系的決定?!盵2](p181)對“未來的歷史過程”的這種指涉,導致了科學-宗教問題和過程哲學之更為廣泛的目的之間的關聯(lián)。懷特海相信,我們時代的哲學能服務于未來文明的主要途徑之一,是克服自19世紀后期以來就業(yè)已存在的宗教觀念和科學觀念的沖突。

一、“自然主義”的兩種意義及科學與宗教沖突的兩個來源。

理解懷特海解決科學觀念和宗教觀念之間明顯沖突的方式的關鍵是看到,他提供了一種新形式的自然主義,即一種把宗教觀念和科學觀念等同起來的自然主義。說它是自然主義的一種形式,就是說,而且只是說,它拒斥了超自然主義(它意味著一種能夠而且可能偶爾打斷世界之最根本的因果過程的神圣存在的觀念)。然而,在這種有限的意義上,成為自然主義的并不妨礙懷特海的過程哲學成為宗教的甚至有神論的。他成年后的大多數(shù)時間里一直是不可知論者甚或無神論者,在他開始發(fā)展他的形而上學觀點后不久,懷特海開始相信,一種可以理解的宇宙論需要一種形式的有神論。但它是一種自然主義有神論,即不允許超自然的入侵。

懷特海認為,對“完全科學的心態(tài)”來說至關重要的是這樣一種假定,即“一切事物(無論大?。┒伎梢员灰暈樨灤┳匀恢刃虻囊话阍瓌t的例證”[2](p5),因而“每一細節(jié)的發(fā)生都可能以一種完美定義的方式與其前件(antecedents)相關”[2](p12)。這些“一般原則”之最根本的方面絕不可能被推翻這一信念,即我所說的科學自然主義的基本信念,可以被稱為自然主義ns(這里的“ns”代表“非超自然主義的”,nonsupernaturalist)。然而,隨著這種自然主義世界觀的具體發(fā)展,它包含了其他一些遠遠超出了這種純否定的超自然干涉的要素,世界上的萬物(包括人的行為)都根據(jù)一種機械論的唯物論得到了理解。自然主義的這種形式可以被稱為自然主義sam(這里的“sam”代表“感覺論的—無神論的—唯物論的”,sensationist-atheistic-materialistic)。

懷特海解決科學和宗教之間明顯沖突的方式表明,這種沖突有兩個根本的來源。根據(jù)科學共同體所接受的自然主義ns,這種沖突的一個來源是宗教與超自然主義的持續(xù)關聯(lián)(continuedassociation)。由于這種關聯(lián),宗教世界觀必然會和科學共同體的世界觀相沖突,即使后者接受用一種略加限制的自然主義ns來代替自然主義sam。沖突的另一個來源恰恰是科學和自然主義sam的這種目前的關聯(lián),它排除了任何一種有意義的宗教信念,而不只是超自然主義的信念。只要這兩種關聯(lián)中的任何一個得以維持,把科學信念和宗教信念整合為一種既適合科學共同體又適合宗教共同體的宇宙論就是不可能的。

上述概觀闡明了懷特海關于科學和宗教之間目前沖突的兩個根本來源的觀點中所蘊涵的分析。只要宗教似乎還需要超自然主義,科學似乎還支持自然主義sam,科學和宗教似乎就將是彼此完全對立的。進而,即使這些關聯(lián)之一被克服了,沖突仍將存在,如果另一種關聯(lián)未被克服的話。的確,這種沖突在那些完全接受了自然主義sam的預設和意蘊的自由主義神學的形式中被轉移了。然而,在它們接受了那些意蘊的范圍內,這些神學卻失去了其宗教特征。盡管它們可能主張科學和神學的一種和解,但科學和宗教之間的沖突卻仍然存在。

如果有一種真正的和解,它將需要懷特海提出的那種基礎:即一種支持科學共同體和宗教共同體之必要預設的科學—宗教自然主義。當然,科學共同體和宗教共同體將接受這種觀點不僅是因為這樣做乃是實現(xiàn)兩個共同體之間和諧的前提,而且是因為只有這樣做才將有助于它們更為恰當?shù)乇磉_其自身的各種適當關懷。

我的一個基本論題是,有神論宗教在過程哲學的自然主義有神論的框架內比在超自然主義有神論的框架內能更好地表達其根本的信念。然而,即使假定可以提出這種論證,事實仍然是,科學共同體的精神領袖們也不一定會拒斥自然主義sam。只有當他們確信自然主義sam已經成為一個問題且一種新形式的自然主義將為科學本身提供一個更好基礎的時候,他們才會這樣做。

二、硬核常識的標準。

過程哲學的核心學說之一包括了評估任何一種理論的恰當性的基本標準,即它是一種哲學的、神學的或科學的理論。這一標準就是,理論證明的是我們的硬核常識概念,懷特海稱它們?yōu)殛P于實踐的必然預設。用他的話來說,“我們必須服從那些預設,盡管這些預設已經受到批評,但我們仍把它們用作我們的生活準則,這些預設在經驗中是強制性的”[1](p151)。這些預設是強制性的以致我們的理論必須包括它們才是合理的理由是,我們必然在實踐中預設它們。而且,如果我們的理論包括了“對實踐中所預設的東西的否定”[1](p13),我們就會自相矛盾,即明確地否定我們含蓄地肯定的東西。因此,這一標準才可能被視為不矛盾律(它通常被認為是理性的第一規(guī)則)的一個蘊涵。因此,任何一種科學的、哲學的或神學的理論在它和我們在實踐中必然預設的任何概念相矛盾的意義上都是不合理的。

關于這些作為(硬核)常識概念的概念,我注意到懷特海處于“常識哲學”的傳統(tǒng)之中這一事實。和強烈反對休謨觀點的托馬斯·里德(thomasreid)一樣,懷特海闡明了這一標準。休謨也承認“自然信念”的存在,但他認為,某些自然信念不可能通過他自己的經驗論的標記(brand)來證明。在肯定概念經驗論(正如懷特海所做的那樣)之后,休謨又堅持認為(用懷特海的話來說),“任何不能作為主觀經驗中的一個要素被發(fā)現(xiàn)的東西都不能被認為進入了哲學圖式”[1](p166)。但是,由于休謨肯定了概念經驗論的感覺論版本,他又否認我們直接經驗到了一個超越了我們自身或任何因果影響的現(xiàn)實世界。他不是把這一結論用作對關于知覺的感覺論的一種間接證明(areductioadabsurdum),而是通過訴諸“實踐”證明了這種自然信念,他說,在實踐中他必然預設各種在其形而上學理論中可能并無地位的信念。休謨不應該用關于實踐的各種必然預設來補充他的理論,而應該用它們來修正它。[1](p156)懷特海暗示,他已經這樣做了,我們可以正確地把他尊崇為“最偉大的哲學家之一”[3](p52)。但事實上,休謨達到了“哲學中反理性主義的高級水準”[1](p153)。

更特殊的是,理性主義是一種表明我們的所有硬核常識信念如何可能彼此一致的嘗試。懷特海補充說:“理性主義就是尋求這些假定的一致性?!盵1](p151)由于這一陳述,懷特海提出了大多數(shù)現(xiàn)代思維形式所具有的問題。換言之,現(xiàn)代思想已經而且大多步休謨后塵,沒有把硬核常識當做評價各種理論之恰當性的基本標準。

懷特海關于理性思維應該這樣做的觀點,可能被許多人拒斥為反科學的。常常有人說,我們的常識完全是由我們從我們借以生長的社會那里承繼而來的所有信念構成的,而它們大多卻是錯誤的。的確,科學已經開始被視為對常識的一種全面抨擊。常識曾認為地球是平面的、靜止的并處于宇宙的中心,物質是固態(tài)的和惰性的,人類不可能飛上月球,但科學已經表明所有這些信念都是錯誤的。簡言之,理智進步被當做了根據(jù)科學發(fā)現(xiàn)而對常識作出的不斷修正。

這正是因為,常識這個語詞常常是以一種我在指涉那種應該被用作對所有理論的恰當性的基本檢驗的常識時加上了形容詞硬核的方式被理解的。相反,上一段中討論的那種常識可以被稱為“軟核常識”,因而表明它在種類上不同于“硬核常識”。軟核常識信念在實踐中并不必然被預設;在預設層次上,它們對所有人類來說并不是共同的:而且它們在口頭上可以在不自相矛盾的情況下被否定。因此,軟核常識當然不會為那些應該確證的理論提供一個標準。在過去,科學已經正確地修正了這種常識,并將在未來繼續(xù)這樣做。懷特海本人有時使用了具有這種意義的語詞,他說,它乃是“修正常識的特殊科學的組成部分”,“過分地依賴常識有其不利的方面”,而且他自己的哲學就是修正“關于宇宙的一般常識概念”的一種嘗試。[1](p17)。

因此,常識這個語詞往往以這種方式被使用這一事實并不違反這樣一種建議,即我們的硬核常識應該是評價所有理論(包括科學理論)的恰當性的基本標準。除了名稱以外,這兩種常識很少有共同之處。它們不僅程度不同,而且種類不同。再者,造成硬核常識信念不同的是這樣一個事實,即我們必然預設它們,即使是在口頭上否定它們的行動中。

然而,這種論證可能是自相矛盾的。如果我們在口頭上表達了對某個命題的真理性的懷疑、同時又在表達這種懷疑的行動中預設了其真理性,那么我們就會同時既肯定它又懷疑它。而且,一旦我們允許我們自己對一個事物持有一種自相矛盾的觀點,我們就會在批判各種可供選擇的觀點時放棄訴諸理性的第一規(guī)則(即不矛盾律)的權利。因此,在一種純工具主義的意義上,假定這些觀點為真的,真正理由就可能被消解。盡管它可能反對我們時代的那種時尚的相對主義,但是,如果我們想要從事合理的討論的話,除了把我們的硬核常識當做恰當性的基本標準以外,真的別無選擇。

總之,在討論了用來評價各種理論的恰當性的最根本的標準之后,我現(xiàn)在轉向自然主義sam的恰當性問題,以表達各種科學的信念。懷特海承認,科學的巨大成功將使得超越那些與科學相關的觀念尤為困難。[2](p18)但重要的是看到,這些成功一直被限制在一定的領域中。例如,在18世紀和19世紀,“唯物論的勝利主要是在理性的動力學、物理學和化學的科學當中”[2](p60)。除了承認這些勝利以外,重要的是承認,和唯物論的勝利相反,所有這些領域(其中,目前的概念圖式實際上阻礙了它)遠沒有導致進步。

三、科學和自然主義sam。

懷特海在對科學本身的旨趣中貫徹了他對科學唯物論(或我所說的自然主義sam)的批判。[2](p83-84)他的目標是“以一種有助于科學本身的方式拓展科學圖式”。[2](p68)他論證到,科學現(xiàn)在與之相關的那種哲學世界觀是可疑的,因為它阻礙了科學共同體對一種廣泛的現(xiàn)象提供合理的說明。我將依次討論由感覺論、唯物論和自然主義sam的無神論而導致的各種問題。

1、感覺論對科學造成的問題。

懷特海指出,科學是由一種“終極理性主義(它是一種認為明晰性只能通過把說明推至其最大限度才能達到的信念)”向前推進的。[1](p153)然而,現(xiàn)代科學已經接受了關于知覺的感覺論學說這一事實表明,對更為復雜的說明來說,這種推進在許多問題上受到了抑制。

這些問題中最著名的可能是因果關系和歸納法這兩個相互關聯(lián)的問題。休謨清楚地表明,感性知覺本身并沒有為我們所說的“原因”和“結果”的任何一個特例之間存在一種必然聯(lián)系這一信念提供基礎。我們實際上看到的一切都是兩種類型的事件之間的一種“恒常聯(lián)系”。在觀察到這種恒常聯(lián)系之后,我們才稱這種事件先有“原因”、后有“結果”。這表明,就我們所知,因果聯(lián)系完全是任意的。因此,我們并無充足理由指望同一種今天觀察到明天就會獲得的“因果關系”。這表明,相信“自然的齊一性”(uniformityofnature)在理性上是毫無根據(jù)的。

然而,科學預設了這種齊一性。科學的基本方法被普遍認為包括了歸納法,其中普遍規(guī)律是根據(jù)少數(shù)情況抽象而來的。如果今天兩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合成了一個水分子,我們就會以為幾十億年前也同樣為真。總之,自然的普遍規(guī)律或多或少都同樣是以單一的實驗和少數(shù)重復為基礎的。休謨所揭示的是,對整個事業(yè)來說,在預設了關于知覺的感覺論理論的范圍內,不存在合理的基礎。懷特海指出,結果,“自休謨的時代以來,這種時尚的科學哲學一直否認了科學的合理性”[2](p4)。這種占支配地位的反應完全忽視了證明歸納法的問題,懷特海嘲笑說,這就“把歸納法建立在了我們的模糊本能基礎之上,認為它是完全正確的了”[2](p43)。

進而,科學并沒有止步于因果關系和歸納法。休謨的論證還表明,感性知覺并沒給出關于外部世界的知識。喬治·桑塔亞那(georgesantayana)通過指出感性知覺也沒有給出關于過去的知識而擴展了對唯我論的這種休謨式的論證,所以,經驗論的感覺論形式導致了“現(xiàn)在的唯我論”。進而,如果科學理論不能談論現(xiàn)實世界、因果關系、過去和時間,我們就不可能有諸如進化論這樣的科學理論。正如懷特海所說,“純粹的感性知覺并沒有為其自身的解釋提供材料”[4](p133)。當然,人們可能論證說,因為沒有人真的懷疑因果關系、過去、時間和外部世界的實在,因而沒有哪一個問題是由感性知覺沒有為正在討論的這些問題提供經驗材料這一事實而引起的。我們可能滿足于作為一種一般哲學的感覺論,同時又承認我們必須預設一些嚴格地說不是通過感性知覺來證明的觀念。這些例外并沒有產生問題,因為所有這些觀念都是沒有爭議的,即它們?yōu)槊恳粋€人所預設。

然而,這種滿足正是休謨的來自“實踐”的論證,它不僅使非理性主義成了科學思想的真正基礎,而且導致了各種非理性的論證。例如,對科學家和以科學為基礎的哲學家來說,同樣忽視了關于超感覺的知覺(如心靈感應)的經驗證據(jù)的論斷,因為這種證據(jù)不可能存在,因為超感覺的知覺是不可能的。而且,把美學概念、倫理概念和宗教概念排除在認知領域之外,因而排除在宇宙論之外,一直是以這些概念是非經驗的即不是植根于知覺的這種主張為基礎的。這些論證的基礎是關于知覺的感覺論理論的這樣一種假定了的真理,即我們只有借助我們的生理感官才能超越我們的身體來認識事物。在它這樣論證的范圍內,科學共同體和更大的理智共同體在整體上是非理性地活動的,因為它用感覺論的理論或知覺排除了那些它不想包括在其正式的世界觀中的各種觀念,同時又允許其他一些同樣沒有滿足批判標準的觀念——如因果性、時間和現(xiàn)實世界。我們確實需要一種更真實的、理性的“科學合理性”。

由關于知覺的感覺論理論引起的問題甚至更為深刻:還有其他一些在科學中被預設的概念并不植根于感性知覺之中,如物理學中所包括的數(shù)學對象以及全部科學推理中所包括的邏輯原則。數(shù)學哲學和20世紀邏輯學中的主要問題之一,一直是如何理解每個人都預設的數(shù)學真理和邏輯真理的客觀性。因為正如普特南指出的那樣,“數(shù)學真理的本質”和“邏輯真理的本質”是同一個問題,我們只能根據(jù)它們中的一個來討論這個問題,我將用數(shù)學來進行討論。

傳統(tǒng)的觀點(通常被稱為“柏拉圖式的實在論”,或簡稱為“實在論”或“柏拉圖主義”)是,“數(shù)學實體存在于時間和空間、思維和物質以外的一個抽象領域之中”。自關于知覺的感覺論學說興起以來,對“抽象實體”的存在的這種傳統(tǒng)肯定便產生了我們如何才能把握它們的問題。這種感覺論學說被著名的數(shù)學家和邏輯學家哥德爾所拒斥,他說:“我并沒有看到我們何以應該在知覺即在數(shù)學直覺而非感性知覺中缺乏信心的任何理由?!钡S多肯定知覺的感覺論學說的數(shù)學哲學家則強烈地拒斥了哥德爾的論題。例如,r.赫什(hersh)在嘲笑地問道:“這種(所謂的)非物質的領域……是如何與具有血肉之軀的數(shù)學家相關的呢?”之后補充道:“獨立于人的意識的理想實體違反了現(xiàn)代科學的經驗論?!痹谶@一陳述中,我們看到了經驗論就等于感性經驗論這種假定。

由于這種態(tài)度如此之廣泛,拒斥關于數(shù)學真理的這種柏拉圖式的、實在論的觀點一直有著很大的壓力。結果,數(shù)學家們一直傾向于公開堅持一種觀點——通常是“形式主義”,根據(jù)這種觀點,數(shù)學只是一種具有各種無意義的符號的游戲——而在實踐中又堅持另一種觀點。這就是說,大多數(shù)數(shù)學家都在實踐中預設了這種柏拉圖式的觀點。

除了預設了數(shù)學真理和邏輯真理的存在以外,科學還預設了許多其他未植根于感性知覺的概念。例如,科學預設了有一種像真理一樣的事物,而且真理很重要這樣一種雙重概念。但是,感性知覺并不是這種雙重概念的任何一個部分的源泉??茖W還預設了美,因為在這個意義上,某些證明是尤為“精致的”。人們還預設了道德理想,如醫(yī)學研究是由一種減輕痛苦的愿望驅動的。只要科學共同體繼續(xù)認可關于知覺的感覺論理論,它就表明,其自身的實踐——在它預設了各種認知理想、審美理想和道德理想以及數(shù)學真理和邏輯真理的范圍內——是以一些在整體上虛構的概念為基礎的。

當然,人們可能說,科學的工作不是討論這些問題,而只是發(fā)現(xiàn)關于世界的各種事實,即把科學家的預設留作哲學家的論題。然而,盡管這種分工可以理解,但它只能在科學共同體不把其威望交給那些使之成為不可能的理論時才能得到貫徹。

這種分工還由于另一個理由毀壞了,即世界上現(xiàn)在沒有哪一個部分超越了科學的領域。曾經有過一個科學被等同于自然科學的時代,所以它只討論世界的一個有限的部分,把人心(以及上帝和其他“精神存在”)留給了哲學和神學。但是現(xiàn)在,部分地由于這些領域的劃分借以建立的心物二元論被一般地拒斥了,“科學”被理解為包括了社會(或人文)科學以及自然科學。因此,不可能再有關于世界的研究和關于科學家的研究之間的劃分了,因為科學家本身就是賦予科學以理解的那個世界的組成部分。因而,它屬于科學說明那些由科學家所預設的關于數(shù)學原則、邏輯原則、認知原則、道德原則和審美原則的知識的任務。

2、唯物論對科學造成的問題。

唯物論這個語詞是很模糊的。首先,它可能只是指涉那種認為自然的終極單位是一些物質,以及“物質”被理解為表示空洞現(xiàn)實的事物(在存在完全缺乏經驗的意義上)的觀念。這些物質可能彼此只有外在關系,即與其他事物的關系不可能內在于它們。進而,可以歸結為它們的唯一一種運動就是位移。這種觀點(它又被稱為關于自然的機械論觀點)在早期現(xiàn)代思想中是一種二元論本體論的組成部分。

唯物論的第二個更為共同的意義,指涉了對這種二元論本體論的拒斥。懷特海在兩個意義上使用了科學唯物論這個語詞:在自然的終極單位是物質這種觀點的意義上,以及在后來把這種關于物理自然的觀點擴展為一種完整的世界觀的意義上。在我對自然主義sam的討論中,唯物論指的是后一種觀點。但重要的是記住,本體論二元論同樣預設了關于自然的終極單位的這種唯物論或機械論觀點。

盡管唯物論通常被等同于物理主義或至少與它密切相關,但懷特海論證到,關于物質的唯物論觀點即使對物理學來說也是不恰當?shù)摹J紫?,盡管現(xiàn)代宇宙論是以引力觀為基礎的,但關于自然的終極單位的唯物論觀點并沒有暗示它們之間何以會有任何壓力。[4](p134)根據(jù)這種觀點,第二個問題來自這樣一個事實,即自然借以構成的物質對時間的劃分來說是無關緊要的,所以,“時間的流逝是物質的一種偶然而非本質”[2](p50)。因此,物質應該能夠“瞬時”存在,即通過時間的一個無延綿的片段(adurationlessslice)而存在。但物理學現(xiàn)在表明,它使時間成為存在,所以不可能有“瞬時的自然”[2](p35)。第三個問題是,量子物理學暗示,它們并沒有通過時間無差別地存在,相反卻包括了一系列離散的事件——如一個電子突然從一種狀態(tài)跳躍到另一種狀態(tài)。[2](p34-35)懷特海指出,所有這些發(fā)展都是和人們所承繼的物質觀不相容的。

物理學和所有其他物理科學所共有的一個問題,是歸納法的證明問題。正如先前指出的那樣,盡管這個問題部分地植根于關于知覺的感覺論理論,但它也植根于自然的單位彼此只有外在的關系這樣一種唯物論觀念。這就是說,如果被稱為“原因”的事件沒有內在的關系因而是由其“結果”構成的,那么不研究這些結果就可能揭示它們何以會源于其“原因”。同樣,“如果原因本身不能揭示關于結果的任何信息”,那么“科學就是不可能的,除非是在建立了各種完全武斷的聯(lián)系(它們不受任何內在于原因或結果的本性的擔保)的意義上”[2](p4)。許多科學哲學家都滿足于這樣一種科學觀,但懷特海相信,科學應該而且可能成為合理的。

和這一點密切相關的,是物理因果關系所具有的任何一種有意義的概念的問題。我們先前已經看到這個問題是如何由關于知覺的感覺論理論引起的,然而,即使關于知覺的一種非感覺論理論可能表明我們實際上怎樣做才會對作為實際影響的因果關系具有一種直接經驗,但關于自然的終極單位的一種唯物論觀點可能表明,其因果互動在種類上不同于人的知覺中所包含的因果互動。因此,我們關于因果關系的有經驗依據(jù)的概念在理智上不可能適用于物理學和化學所研究的那些互動。

由這種物質觀引起的另一個問題是,它無法提供對時間的實在的理解。許多思考過這個問題的思想家堅持認為,時間實際上不是現(xiàn)實的。但是,這種觀點違反了我們的硬核常識,因為我們不可能幫助預設某些事情在過去已經解決了,而另一些事情在未來尚未解決。由于這種現(xiàn)代物質觀,其他的選擇是,時間是某種進化發(fā)展的突現(xiàn)產物。但是,這種學說導致了這樣一種自相矛盾的觀點,即在時間出現(xiàn)以前就有了成千上萬億年的進化,所以時間突現(xiàn)在某個時間點上。

懷特海論證到,如果唯物論的自然觀對物理學來說是不恰當?shù)模撬鼘ι锟茖W來說甚至更不恰當。[2](p41)首先,這種觀點并沒有“對一個有機整體提供任何基本的軌跡”[2](p73)。這對物理學和化學來說,甚至都是一個問題。[2](p73)而它又是生物學顯然沒有解決的問題:即“用物理規(guī)律所指定的物質的形態(tài)以及空間中的移動”來說明活的機體。[2](p41)當然,一種解決辦法是活力論,根據(jù)這一理論,活的東西在種類上不同于無生命的東西,因為它是根據(jù)有目的的、目的論的原則而非機械的原則活動的。懷特海贊成科學共同體對這種觀點的拒斥,因為活力論“在某個地方包括了一種本質的二元論”[2](p79)。但他不相信,一種令人滿意的活的機體觀在總體還原論的基礎上是可能的。需要的是關于自然的終極單位的這樣一種觀點,它允許不同程度的復雜性的機體單位的突現(xiàn)。

進化的一個尤為關鍵的階段,是人和其他動物的心靈的突現(xiàn)。自笛卡兒時代以降,科學家和哲學家一直在(不成功地)就心靈和物質如何可能互動的問題展開爭論。自進化的世界圖景產生以來,就存在著說明心靈及其經驗如何可能基于一些在整體上缺乏經驗的物質而突現(xiàn)的問題。正如先前提到的那樣,盡管進化被一般地理解為反二元論的,但這個問題對唯物論來說同樣重要。換言之,它沒有區(qū)分我們所說的“心靈”是否被當作了一種不同的現(xiàn)實(如二元論認為的那樣),或只是大腦的一種性質(如唯物論認為的那樣)。不論發(fā)生哪一種情況,自覺的經驗如何可能基于整體上無感覺的物質而突現(xiàn)的問題,在原則上都是不可解決的,正如無數(shù)二元論者和唯物論者已經承認的那樣。因此,只要科學預設了關于自然的終極單位的唯物論觀點,它就會使它本身不能理解我們自身經驗的這個世界的性質。換言之,這種承繼下來的自然觀使得科學不能合理地理解科學家的存在。

進而,這個問題并沒有到此止步。心靈除了具有經驗以外,還有意圖地產生了各種結果。而且,它們這樣做有某種程度的自由。我們的硬核常識包含了雙重的預設,即我們在我們的身體中有意圖地和自由地產生了各種運動,并通過它們超越了世界。我們可能在我們自身和我們的那些正試圖否定它的讀者中預設精神的因果關系和自由這種雙重的實在。二元論者認識到了這一事實,他們反駁了那些認為我們只有在肯定了一種不同于大腦的心靈的存在時才能證明精神的因果關系和自由的二元實在的唯物論者。但問題在于,這樣一種心靈(它在種類上不同于大腦借以構成的那些無感覺的神經)如何可能在大腦中產生任何一種結果。

總之,對科學來說,作為一種世界觀的唯物論的不恰當性尤為明顯地與人文科學相關,如果它們對科學家本人的必然預設來說是不恰當?shù)脑?,那它就不僅必須承認自覺經驗的實在,而且必須承認自由和目的因的實在。

3、無神論對科學造成的問題。

說“科學不能談論上帝”并假定科學幾乎是無神論的,已經很平常了。正如我們已經看到的那樣,懷特海本人堅持認為,在排除了任何一種關于因果關系的規(guī)范模式的超自然斷裂(supernaturalinterruptions)的觀念的意義上,科學應該是自然主義的。在這就是科學不談論上帝這種說法的意圖的范圍內,他同意這一點。但在經歷了他大半生的不可知論甚或無神論的職業(yè)生涯后,懷特海開始相信,說明世界的所有性質這種努力,要求我們和柏拉圖一道假定“一個把握了各種觀念的基本靈魂(它公正地限制了宇宙的整個過程)”[5](p147)。他的討論指向了世界的一些科學并不能給出令人滿意的說明的性質,這些性質包括世界的基本秩序,進化過程的向上趨勢(upwardtrend),顯現(xiàn)在這一過程中的創(chuàng)新(novelty),世界的“過分的”美(excessivebeauty),以及各種規(guī)范理想和其他理想(非現(xiàn)實的)實體的客觀性。

四、科學、宗教和哲學。

在懷特海的觀點中,自然主義sam造成的兩個問題——科學和宗教之間的明顯沖突,以及阻礙對廣泛現(xiàn)象之恰當?shù)目茖W討論——有著同樣根本的原因:這種哲學世界觀只是以關于適用于人的經驗的實在的那部分證據(jù)為依據(jù)的。懷特海指出,在傳統(tǒng)上,宇宙論一直是通過科學、美學、倫理學和宗教提出來的。[2](pvii)但自17世紀以來,“源于科學的宇宙論卻一直是以各種更為陳舊的觀點及其別處的起源(theiroriginselsewhere)為代價來肯定自身的”。這一陳述的意義可以通過考察懷特海把宗教學說和科學學說對立起來的一段論述更為完整地看出來:“宗教的教義是用精確的語詞闡述那些在人類的宗教經驗中被揭示的真理的嘗試。在同樣嚴格的方式中,物理科學的教義也是用精確的語詞闡述那些在人類的感性知覺中被揭示的真理的嘗試”[6](p57)。

正如這段話表明的那樣,根本的區(qū)別在于,科學致力于感性知覺中被揭示的真理,而宗教教義則致力于非感性經驗中被揭示的真理。當然,這種著力點的不同指向了一種徹底的分離。一方面,正如我們已經看到的,許多科學范疇(如因果性和時間)包括了一些從非感性知覺中習得而來的觀念,而靈學科學(scienceofparapsychology)則明顯地致力于非感性知覺。另一方面,許多宗教學說(如關于創(chuàng)造的學說)又包括了感性知覺的真理。不過,科學和宗教分別主要致力于感性知覺的真理和非感性知覺的真理這一點仍然是真的。總之,懷特海的觀點是,在科學共同體中因而在一般知識界中,現(xiàn)在占支配地位的那種宇宙論,一直是根據(jù)只有感性知覺的材料才能提供關于實在的本質的真理這一假定而設計的。

由于這一假定如此之根深蒂固,以致許多思想家甚至沒有認識到它純粹是一種假定。這種被當做“理性觀點”的主張只來源于人的經驗的一個有限的部分,宗教經驗、審美經驗和倫理經驗都沒有對這種理性觀點作出任何貢獻。因此,思想家們運用這種理性觀點來考察各種審美觀念、倫理觀念和宗教觀念的現(xiàn)狀,并得出了這些觀念無助于我們對實在的理性認識的結論。

支撐懷特海達到一種整合了的世界觀的研究方法的基本觀念是,人類傾向于夸大(exaggerate)他們看見的真理:“哲學中的主要錯誤就是夸大其詞”[1](p7);宗教教義“只是部分的真理,它們是用那些以某些方式過分肯定的語詞來表達的”[6](p139)。這種夸大其詞或過分肯定的主要形式是“誤置具體的謬誤”(thefallacyofmisplacedconcreteness),其中關于某物的一些抽象,在其總體性上對具體實在來說乃是錯誤的。[1](p7)由于這種夸大其詞的真理蘊涵了“對互補的真理的一種排斥”[6l(p144),它可能被用來否認那些已經為他人看到的真理,這乃是知識分子的原罪:“思想是抽象的,而對抽象的偏執(zhí)運用則是理智的最大罪惡”[2](p18)。宗教思想家可能用其夸大其詞來否認科學看到的真理,而科學思想家則可能用其夸大其詞來否認那些源于宗教經驗的真理。

哲學思想的任務,就在于克服包括在不同抽象圖式——特別是那些科學圖式和神學圖式——中的這些夸大其詞。在相信神學和科學都具有有助于哲學的真理和哲學的任務在于基于彼此的真理而修正對方的部分真理之后,懷特海說:“你既不可能用科學來掩護神學,或用神學來掩護科學;也不可能用它們來掩護形而上學,或用形而上學來掩護它們。不存在對真理的短暫割裂。”[6](p76-77)目標是發(fā)現(xiàn)“更廣泛的真理和更美好的視角(其中,人們將發(fā)現(xiàn)更深刻的宗教和更精致的科學的一種一致)”[2](p185)。盡管這一陳述并不包括對宗教和科學的預期利益,但“更廣泛的真理和更美好的視角”這一短語卻指向了對形而上學——它被理解為“尋求發(fā)現(xiàn)各種一般觀念(它們和對所發(fā)生的一切事情的分析必然相關)的科學”[6](p82)——的預期利益。換言之,其任務在于發(fā)現(xiàn)一種一般概念——根據(jù)這些概念、我們的所有經驗(包括我們的宗教經驗和科學經驗)都可以得到很好的解釋——的圖式。[1](p3)。

這種研究方法表明,哲學存在于科學和宗教的一種相互修正的關系之中。關于科學,懷特海的研究方法不同于大多數(shù)現(xiàn)代哲學的地方在于,除了向科學學習以外,哲學還應該修正它——修正目前占支配地位的科學思想圖式。在其作為“抽象的批判”[2](p59)的作用中,哲學就是根據(jù)“更廣泛的一般性”去“挑戰(zhàn)構成(目前占支配地位的)科學第一原理的部分真理”[1](p10)。關于宗教,懷特海的立場不同于大多數(shù)現(xiàn)代思想家的地方在于,除了宗教學說應該根據(jù)形而上學被修正這一事實以外[1](p10),宗教“還貢獻了其自身的獨立證據(jù),形而上學在框定其描述時必須說明這一點”[6](p76)。這種研究方法包括了關于實在的真理不僅是由科學經驗揭示的而且是由宗教經驗揭示的這種假定。

(本文譯自大衛(wèi)·r.格里芬的reenchantmentwithoutsupernationism:aprocessphilosophyofreligion(cornelluniversitypress,2001)一書的第一章。經格里芬教授同意發(fā)表本文,在此謹表謝意。因篇幅所限,譯文有刪節(jié)?!g者注)。

【參考文獻】。

[1]whitehead.processandreality[m]。newyork:freepress,1978.

[2]whitehead.scienceandmodernphilosophy[m]。newyork:freepress,1967.

[3]whitehead.symbolism:itsmeaningandeffect[m]。newyork:capricorn,1959.

[4]whitehead.modesofthought[m]。newyork:freepress,1968.

[5]whitehead.adventureofideas[m]。newyork:freepress,1967.

[6]whitehead.religioninthemaking[m]。cleveland:worldpress,1960.

來源:《求是學刊》(哈爾濱)2012年2期作者:大衛(wèi)·r.格里芬。

自然科學論文簡短篇二

自然科學涵蓋了很多領域,物理學、化學、生物學、天文學、心理學、地球科學等都包含在其研究范圍之內。這么豐富的內容,讓自然科學有了自己獨特的魅力,千百年來,多少科學家其著迷,并用自己的力量,使其更加豐富多彩。自然科學的教學過程,更是一個傳播自然科學的最佳途徑,現(xiàn)在的孩子也許再也沒有機會在蘋果樹下被蘋果砸中,也不能跟著遠航考察船周游世界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坐在課堂里聽著這些傳奇的故事,學習這些前人留給我們的寶貴經驗,也是一件頗為受益的事。

現(xiàn)代學生對于自然科學的認識大多來源于課堂,由于很少能親身體驗大自然,所以老師的講解就顯得尤為重要。怎樣才能激發(fā)學生對于自然科學的學習興趣呢,這是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最值得思考的問題。自然科學所研究的東西大多都和我們的現(xiàn)實生活有著很強的聯(lián)系,比如物理、化學、生物著些學科,在我們生活中很多地方都運用了這些方面的知識,電燈為什么能發(fā)亮,汽車為什么能開動,廚房清潔品為什么不能用到廁所等等著些問題,不僅能解答一些看似復雜的道理,又能普及生活常識,預防由于無知所導致的不良后果。

那到底怎樣做才能激發(fā)學生學習自然科學的學習興趣呢,如果只是單純講解知識原理,一定是無比枯燥乏味的,別說是對風華正茂的孩子,就是對每天打坐的僧人也是一種挑戰(zhàn)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就是要投其所好,把文化知識和他們感興趣的東西聯(lián)系起來,對那些復雜的概念理論理解起來也容易一些。我記得我們中學學習化學的時候,老師就把化學元素周期表編成歌讓我們來邊唱邊學。這樣只要能唱出來,就能記住數(shù)量龐大的化學元素了。

二、發(fā)揮教師的人格魅力。

(一)良好的情感因素來自教師淵博的知識。

在我們的學生時代,對我們影響最大的莫過于老師了。如果碰到自己喜歡的老師,會更認真的聽他講課,認真的完成這科的作業(yè),甚至有意的模仿老師的漂亮字體,可見老師對學生的影響有多大。一名能征服學生的老師,一定有著他自己獨特的魅力,但這魅力的源泉,必定是淵博的知識。老師在授課的同時傳遞給學生的不僅是知識,他的一言一行對學生都有著很深的影響,如果他用自己的心在講課的話,學生必將感受到感情。

人是感情的動物,當我們對一件事情投入感情的時候,必定比無心的去做要收獲的多。一名優(yōu)秀的老師,對學生一定是有感情的,而這感情來自于他淵博的知識,并不是說有知識的人就一定感情豐富,但是如果一名老師真的熱愛他的職業(yè),他對他的學生必定是有感情的。

(二)情教合一能夠發(fā)揮教師的情感素質。

帶著對學生們的愛來講課,學生們當然也會回應這份愛的。情教合一,能夠發(fā)揮教師的情感素質。而這種情感素質就像是一種催化劑,拉近了教師和學生之間的距離,讓傳統(tǒng)的課堂有了更溫暖的東西,不再只是授與受,而是溫暖的付出和感激的接收。有人說文學的東西感情更為豐富,相比之下,自然科學的東西可能更為“冷”一些,在授課時老師可能很難像教授文科那樣,有更多抒發(fā)感情的地方,這種認識歲不無道理,但是也實在是片面了些,雖然說自然科學可能需要更多的理性思維,但是這種理性運用在對科學的嚴謹上是沒錯的,在教授學生的過程中,如果只有這樣的嚴謹,而沒有絲毫感情上的互動,可想而知,這個課堂該是多么的乏味。

(三)情感教育和科學教育的有機結合。

把情感教育和科學教育有機的結合在一起,才是在自然科學教學中值得稱頌的教育方式之一。老師在傳授自然科學的時候,不再是冷著一張臉,說:“這個公式很重要,把它背下來”,而是很生動的跟學生說,為什么電流的單位是安培,為什么這個公式很重要,怎么做才能記得準又不用死記硬背,老師鼓勵每個學生都可以提出自己的觀點,課堂氛圍是輕松的,不是死氣沉沉的,每個學生的臉都是靈動的,而不是呆滯無神的。

這樣的課堂還會有學生睡覺嗎,還會有學生不聽講搞小動作嗎,我想應該是不會的,面對這樣風趣幽默的老師,他們應該生怕漏掉一句搞笑的'話吧。其實,情感教育和科學教育本來就是相輔相成的,學校的宗旨都是教書育人,教書固然重要,但是育人才是重中之重,光有文化沒有做人的德行,面對真誠的老師,再淘氣的學生也不會無動于衷的。

三、挖掘深層情感根源。

自古老師就是個受人尊敬的職業(yè),“傳道授業(yè)解惑也”是對這個職業(yè)的內容的概括,從這個概括,也可見這個職業(yè)的神圣性。正是由于這種神圣的使命,老師擔負著更為重大的責任。每一名合格的老師都會抱有很強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可能就是由于他們的一句話或者一個行為,就會改變一個孩子一生的命運。老師會把情感教育和科學教育有機的結合起來,除了他們的本職工作就是要給孩子們傳授知識之外,更重要的原因,可能就是因為這份責任感和使命感吧。在挖掘了這份情感的深層根源,不得不讓人們對這份職業(yè)有了更多敬意。如果每一位老師都能懷有這樣一份情愫,那么他們教過的孩子,即使不能成才,也絕對會是一名善良的人。

總結:

自然科學教學中的情感教學,是聰明的老師運用在教學中的重要體驗。把情感教育和科學教育有機的結合起來,是其身為一名人民教師責任感和使命感的集中體現(xiàn)。一名有著個人魅力的老師,一定懂得怎樣將他淵博的知識和風趣的授課方式結合起來,也必定對學生有著深切的感情。自然科學的教學,不僅僅是傳授自然科學那么簡單,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學生對自然科學的熱愛,在沒有條件帶領他們走進真正的大自然中時,就竭盡全力幫他們打造一座夢幻的自然世界吧。

參考文獻:

[1]馮文全.現(xiàn)代教育學[m].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09)。

[2]栗洪武肖士民陳曉端.學校教育學[m].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08)。

[3]賈春明王曉芹徐蕉艷王錦.教育學[m].遼海出版社(01)。

自然科學論文簡短篇三

從古到今,世界上的所有生物都是相互依賴,共同存亡的,因此,1927年時,英國動物學家埃爾頓首次提出了這個名詞“生物鏈”。那究竟什么是生物鏈呢?通俗地講,就是由動物、植物和微生物互相提供食物而形成的相互依存的鏈條關系。而這,在生態(tài)學上就被稱為生物鏈。

生物鏈的毀壞,首先是因為它的自然原因。,就比如,如果一種有毒物質被被草吸收,雖然含毒量濃度很低,不影響草的生長,但兔子吃草后有毒物質很難排泄,當因為它經常吃草,有毒物質會逐漸在它體內積累,而鷹吃大量的兔子,有毒物質會在鷹體內進一步積累。因此食物鏈有累積和放大的效應。

美國國鳥白頭鷹之所以面臨滅絕,并不是被人捕殺,而是因為有害化學物質ddt逐步在其體內積累,導致生下的蛋皆是軟殼,無法孵化。

由此可見,一個物種滅絕,就會破壞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平衡,導致其物種數(shù)量的變化,因此食物鏈對環(huán)境有非常重要的影響。

生物鏈的毀壞,還因為人類的'參與。也許,在許多人心中,我們所做的種種行為都是在保護那一些動物,但是,一些不恰當?shù)男袨閰s起了“越幫越忙”的反效果,1907年美國人在開巴高原所做的事情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大家可能也看過,《狼圖騰》的作者姜戎先生幾乎是用他自己親身的經歷,以人與狼、狼與食草動物、動物與草原的故事,訴說著古老的蒙古草原生物鏈怎樣被人的貪婪和欲望,人的愚昧和武斷一節(jié)一節(jié)地破壞掉。而這,也是不可否定的現(xiàn)實。人類為了自己的私心,不斷獵殺動物,不斷毀壞生物,嚴重導致了生物鏈的毀壞。

綜上所述,生物鏈的毀壞,是因為它的自然原因,還因為人類的任意參與。

自然科學論文簡短篇四

那個午后的黃昏,我站在高樓的陽臺上,忽然聽到一陣鳥叫。循聲望去,一陣大雁“人”字排開,往南飛去。

我數(shù)了數(shù),一共有九只。不知怎地,我的目光被這九只鳥緊緊地牽著,直到它們消失在蒼茫天際后,我仍不肯收回目光,面對遠去的方向久久地眺望、凝視。

鳥聲,離我們漸疏,漸遠。

在我的記憶深處,鳥聲離我是那么地近,近得甚至伸手可及。可以說,童年的每一天都是在鳥聲的伴奏下度過的.。那時在鄉(xiāng)下農村。清晨,房前屋后早起的鳥兒把我從睡夢中喚醒。放牛時,我牽著牛在一邊晨讀,黑色的八哥友好地歇滿牛背。就連上學放學的遙遠路途也因鳥聲陪伴而變得短了,近了。真的,在那個時候,好像到處都是鳥,天上飛的,樹上歇的,禾場上走的,滿眼都是鳥的身影。我也經常像魯迅在《故鄉(xiāng)》中描述地那樣,在冬天雪地上支起竹篩,撒些谷粒,手握長繩,站在遠處靜侯覓食的小鳥。每次總能罩三兩只,系上紅毛線,逗它們玩。玩累了,就放生。

那時,鳥的聲音曾經是那么地熟悉地繞于耳邊。只聽聲音就能辨別是什么鳥,也能學得惟妙惟肖。鳥的叫聲,有時也可以傳來農人們耕作的訊息。比如每年四五月間就飛來一種鳥,準確無誤而又異常清晰地發(fā)出“豌豆拔角——割麥插禾——”的叫聲。此時的田野上,滿臉掛笑的農人們在豌豆花叢中,割著小麥,插著秧苗。農人們常說,鳥是一種比人更具有靈性的動物,往往是人不知春鳥知春。

后來,我離開農村。在高樓林立的城市里,我極少聽到鳥的叫聲了,取而代之的是汽車的喇叭聲和人群的嘈雜聲。行走在城市的人們漸漸地習慣了沒有鳥聲的日子。我時常在城市中綠色較多的地方行走,只為了能聽到鳥的歌唱。偶爾聽到籠中之鳥的叫聲,我也會欣喜不已,定會羨慕主人的閑情逸致。

能經常聽到鳥叫的人肯定是個幸福的人。不過,我也算曾經幸福過的,畢竟鳥鳴聲伴我度過了整個童年的季節(jié)。最苦的也算是城里的孩子們了,他們常在造句中脫口而出:天空飛過一架飛機。他們極少會看到飛過天空的還有一只自由快樂的小鳥。

即便是如今的農村,鳥也越來越少了?;蛟S是人們揮著斧頭砍了樹,讓鳥兒沒有棲身之地了。或許是人們舉起的xx,把鳥兒都嚇得逃走了。鳥兒開始驚恐地注視著地球上的人類,它們再不敢自由地在樹枝上跳來跳去了,再不敢快樂地在樹枝上嘰嘰喳喳地叫了,它們不得不時刻提高警惕,躲過人類的自私貪婪的目光。稍有不慎,人類的子彈就有可能射進胸膛,成為人類的盤中餐。

誠然,在人類的智慧面前,鳥兒算是無知的,弱小的,可它也是宇宙中與我們人類一樣平等的生命呵。為什么我們只把它當作一個征服的對象,當作我們的美味佳肴?佛總是教人們不要殺生,也就是要我們敬畏生命。真的,我們雖然不能達到佛的境界,但總可以善待生命,善待自然吧。

自然科學論文簡短篇五

我們都知道螞蟻搬家就是要下雨了,那么螞蟻為什么能預知天氣呢?下面,就讓我來一一解開它們的秘密吧!

有一次下雨前,一片片烏云蓋住了藍藍的天空。這時我看見一群黑黑的小螞蟻正在急急忙忙地搬著家。我健步如飛地跑回家拿了一把雨傘,又回到了原地,可它們已經不見了蹤影。

后來,我在網上去查閱一些資料,才明白了為什么螞蟻能預知天氣。

天氣變壞時,空氣中水蒸氣增加,泥土反潮,螞蟻的家特別潮濕,螞蟻難以安居。動物能預知空氣濕度,當它感覺空氣濕度過大時,就知道要下雨了,螞蟻的窩是歇通地下的,所以下雨會把它們的窩完全淹沒,因此它們要搬到地勢更高的地方去居住。

螞蟻搬家的秘密可真有趣,只要你細心觀察,一定會有所發(fā)現(xiàn)的。

自然科學論文簡短篇六

1理解科學與宗教的定義。

1.1什么是科學。

1.2什么是宗教。

宗教是人類社會成長到一定歷史階段而產生的一種文化現(xiàn)象,屬于社會意識形態(tài)范疇,是對神明的尊奉與崇拜。一般而言,宗教就是一種信仰體系,是對客觀存在的解釋,一般包括儀式的遵從與信仰兩個方面。宗教主要特點是,相信有一種神通的神秘力量或實體存在于現(xiàn)實世界之外,這種神秘力量不僅統(tǒng)攝萬物而且主宰自然進化、決定人世命運、擁有絕對權威,從而使人類對這種神秘力量產生敬畏和崇拜之感,并經過不斷的發(fā)展變化引申出信仰認知和儀式活動等內容。恩格斯在《反杜林論》中這樣解說宗教“一切宗教都不過是支配著人們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們頭腦中的幻想的反映,在這種反映中,人間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間的力量的形式?!?/p>

2科學與宗教的關系。

2.1科學與宗教共同生長。

科學是一種認識活動,科學知識起源于人類的社會實踐活動,古代文明為近代科學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條件。由于受人類社會實踐水平和認識水平的局限,在一段很長的歷史進程中,古代的科學知識一直依賴于充滿想象和猜測的自然哲學,甚至依附于宗教神明。到了中世紀,科學逐漸發(fā)展成為神學的一個分支,隨著人類實踐和認識的發(fā)展,科學與宗教從混合狀態(tài)走向解體,科學最終從自然哲學和宗教神話中分離出來,演變成為實證科學。1543年,哥白尼的《天體運行》第一次宣布了近代科學與宗教神話的終極決裂。從此,科學的發(fā)展取得巨大的進步,自然科學也從宗教神學中獲得解脫,科學與宗教走上了沖突對立的道路。

在人類文明剛剛開始之時,科學與宗教就各自的萌生起來。只不過當時科學認識與宗教思想都處于初始時期,相互存在于人類的原始思維形式之中,二者相互融合,相互滲透,很難找到二者的差別。隨著生產力的不斷發(fā)展,文化形式出現(xiàn)分化現(xiàn)象,不同的文化形式開始分離。在原始社會走向完結前,不同文化的分化正處于低級階段,科學知識與宗教神明仍然共同存在,界限不分明,互相包含。正因如此,我們在最初的科學中能夠看到神秘的虛幻認識的影子,而在最初的宗教中也能夠發(fā)現(xiàn)人類經過實踐積累的經驗知識。

2.2科學與宗教在本質上是對立的。

科學與宗教在本質上是對立的??茖W不認可超自然的力量,反對采用超自然的因素和力量去解釋任何自然客觀現(xiàn)象和自然現(xiàn)象的發(fā)展過程。然而,從本質上說宗教就是對超自然力量的敬仰與信封,認為世界是被超自然的上帝和神明創(chuàng)造的。宗教由于對超自然力量的敬仰與崇拜導致它否認客觀存在的必然性和客觀事物發(fā)展的規(guī)律。這種科學對超自然力量的否定與宗教對超自然力量的肯定之間的對立,決定了科學與宗教在本質上是對立的,而且這種對立是不可調和的。

科學與宗教的認識方法也是完全不同的。自然科學從客觀實在的各種具體形式出發(fā),從而發(fā)現(xiàn)客觀實在之間的聯(lián)系并用經驗的方法證明。而宗教認識所采用的方法是“信仰主義”,借助的是非經驗、非理性的神秘主義直覺。

科學與宗教的社會作用也有很大的不同。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的發(fā)展推動了社會生產力的發(fā)展,并以此推動了社會的不斷發(fā)展與進步,科學被馬克思主義看作是最有意義的革命力量。雖然在特殊的歷史背景下宗教曾經對社會發(fā)展起到積極的作用,但在整個歷史進程中宗教是一種含蓄的成分,因為宗教常常把客觀的社會制度作為神意的展現(xiàn),因而對社會的發(fā)展起到阻礙的作用。

2.3科學與宗教的沖突。

宗教和科學是一直存在著沖突的,但二者的關系并沒有發(fā)展到你死我活的地步。愛因斯坦曾經說過:宗教領域同科學領域之間沖突的主要來源在于人格化了的上帝這個概念。這種象征性的內容,可能會同科學發(fā)生沖突。只要宗教的這套觀念包含著它對那些原來屬于科學領域的論題所作的一成不變的教條式陳述,這種沖突就一定會發(fā)生。[2]在整個歷史進程中,科學與宗教的對立并不罕見,依此可以看出宗教對科學發(fā)展的干涉,比如,教會嚴厲反對伽利略和達爾文的革命斗爭并對其進行殘酷的迫害就是這樣。

無論歷史還是現(xiàn)實都向我們證明,宗教永遠不會摒棄對威脅其地位的科學理論發(fā)起挑戰(zhàn)的,不僅這樣,宗教還要打擊科學的教育。最典型的例子是,眾所周知____一直沒有停止對“進化論”的攻擊,因為“進化論”擊中了基督____的根基,這也就上演了宗教對科學的迫害。由此看來,科學與宗教的沖突由來已久并且也很難調和。

3科學家與宗教信仰的關系雖然科學與宗教在歷史進程中始終是對立沖突的關系,但是許多西方自然科學家都有宗教信仰,例如天文物理學的奠基人開普勒曾說過:“既然天文學家是自然之書最高上帝的牧師,適合我們思考的不是我們智慧的光榮,而是居于一切之上的上帝的光榮?!保贿€有經典力學體系的建立者牛頓,他信仰耶穌基督和救世主,而且牛頓在晚年寫了大量關于宗教方法的手稿,手稿內容涉及年代學和圣經研究又延伸到神學闡釋;更有發(fā)展了電學和磁學基礎概念的法拉第,他也是一個虔誠的____信徒,積極參與教堂活動;被稱為是原子理論之父的道爾頓,也是一個傳統(tǒng)的基督徒。

筆者認為要堅持一個適度的原則,可以有信仰,要防止過猶不及。例如伽利略,可以說他一直是一位忠實的天主教徒,但是必須承認他有很高的科學素養(yǎng)。伽利略科因追求真理而取得了科學成就,當他的科學研究與宗教信仰產生矛盾時,他選擇真理,具有崇高的科學精神,尊重科學事實,因此才能在科學領域取得成就。

如果科學家迷信過度,那么他們的科學之路將會充滿崎嶇,宗教信條有可能引導他們走上與科學相反的道路,得出一些違背科學的結論。這里我們以牛頓為典型來考察一下。牛頓是近代以來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他所著的《自然哲學的數(shù)學原理》被公認為是科學史上最偉大的自然科學著作,無論是在天文學還是在數(shù)學等領域他都做出了非凡的貢獻。這些成就都歸功于他崇高的科學精神和科學素養(yǎng),因為他能夠正確面對科學事實,敢于破除宗教信仰的束縛。但是在晚年,他的科學觀逐漸屈服于神學觀,他從唯物主義的經驗論進入了唯心主義的先驗論,在那之后牛頓就沒有多少的科學成就了。可見,科學家可以有信仰,但是要適度。

4結論。

科學與宗教并不是背道而馳的,二者之間有著密切的關系??茖W與宗教的關系也越來越受到關注。但是要承認科學與宗教是有著本質的區(qū)別的。歷史上科學與宗教始終存在沖突對立的關系,宗教對科學進行迫害,導致科學的發(fā)展受到阻礙。同時,我們要在看到科學與宗教的區(qū)別的基礎上分析科學與宗教之間的聯(lián)系,宗教與科學既對立又統(tǒng)一,宗教離不開科學,科學也需要宗教。在科學發(fā)展取得巨大進步的今天,我們更不能摒棄宗教信仰,要發(fā)揮其有力一面,發(fā)展科學的同時也發(fā)展宗教。

【參考文獻】。

[1]貝爾納。歷史上的科學[m]。伍況甫,等,譯??茖W出版社,195.

[2]愛因斯坦文集:第一卷[m]。

[3]恩格斯。自然辯證法[m]//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人民出版社,2009.

[責任編輯:湯靜]。

自然科學論文簡短篇七

本文對海南大學自然科學方面某幾個專業(yè)2015屆本科畢業(yè)生的畢業(yè)論文情況進行了問卷調查。調查結果顯示,調查的幾個專業(yè)的學生畢業(yè)論文在導師選擇、課題選擇、興趣培養(yǎng)、論文時間投入、論文完成情況等多方面表現(xiàn)得不錯;但同時學生在論文文檔結構,論文格式、參考文獻閱讀、結果與分析等論文寫作方面存在困惑。建議指導教師在課題擬定、師生互動、培養(yǎng)學生科研興趣和科研素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閱讀文獻和科技論文寫作等多方面需要更加完善。另外,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三創(chuàng)”精神,教學改革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學生可以從自己的興趣與志向入手,可自由選擇創(chuàng)業(yè)規(guī)劃設計、創(chuàng)造發(fā)明、專業(yè)營銷、科研畢業(yè)論文等畢業(yè)考評方式,為高校教學和創(chuàng)新注入生機與活力。

本科畢業(yè)論文是高等本科院校實現(xiàn)培養(yǎng)人才目標的重要教學環(huán)節(jié),是對本科畢業(yè)生四年學習成果的綜合性總結和檢閱,是學生畢業(yè)與學位資格認證的重要依據(jù)。另一方面,畢業(yè)論文是大學生從事科學研究的最初嘗試,也是評價本科畢業(yè)生創(chuàng)新人格、創(chuàng)新思維和創(chuàng)新技能的重要標尺[1,2]。作為初級學術訓練的研究活動,畢業(yè)論文具有學術研究的一般功用,能夠在學術訓練中提升創(chuàng)新精神與創(chuàng)新能力。其畢業(yè)論文的質量有效反映了學生專業(yè)基礎理論掌握程度與解決問題的能力,是學生專業(yè)素養(yǎng)的評價尺度[3]。但是,近年來針對本科畢業(yè)論文的爭議不斷,一方面是認為本科論文是一塊雞肋,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甚至有的論文完全存在抄襲和“黑市”購買現(xiàn)象,覺得應該取消;另一方面我國大部分大學一直秉承“嚴進寬出”的傳統(tǒng),對畢業(yè)論文的質量考核把關不嚴,極少有學生由于論文質量問題而拿不到學位的,本科畢業(yè)論文對學生是否能拿到學位喪失了應有的約束力[4,5]。大多數(shù)學者認為不能因以論文質量下滑和考核體制不完善為理由而取消本科論文,失去一次對大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業(yè)精神培養(yǎng)的重要實踐機會,從而導致大學教育不完整。針對各種爭議,本文對海南大學自然科學相關的某幾個專業(yè)的本科論文完成情況進行跟蹤調查,期望該次調查結果能為我校本科教學的進一步改革、完善提供契機,也為其他高校的本科教學改革提供借鑒意義。

調查對象為海南大學自然科學方面某3個專業(yè)的20**屆畢業(yè)生。此次共發(fā)放問卷200份,回收有效問卷138份,有效問卷回收率69%。調查的內容主要涉及論文選題、師生互動、論文完成情況及滿意度、論文寫作、論文對自己的影響等方面。

(一)學位論文。

導師選擇有大約45%的大學畢業(yè)生是自愿選擇導師的,充分展示了大學生做畢業(yè)論文選擇時的主觀能動性。另外,也有部分學生是由導師挑選的,這部分學生和導師往往都是強強聯(lián)手,如:導師課題較多、學術造詣相對較高;學生的學習成績、綜合素質也較高;學生和導師之間相互比較熟悉。當然,這部分學生的比例相對較低,大約只有14%。值得注意的是,大概有16%~17%的學生比較被動,他們對導師的選擇很漠然。他們要么是對導師情況不熟悉,要么是對自己的畢業(yè)論文方向、科研興趣不明確,在導師選擇中比較被動,最后只好由學院來做安排。對導師選擇的建議是:學院對導師的研究領域、研究方向、研究成果及給學生的研究課題做詳細說明,讓畢業(yè)生充分了解每個導師,最后能根據(jù)自己的興趣、愛好去選擇合適的導師,充分發(fā)揮學生在畢業(yè)論文中的創(chuàng)新精神。

(二)選題思路。

超過48%的`畢業(yè)生是和導師共同商量后確定畢業(yè)論文的課題,這一選項的比例顯著高于其他選項,也充分說明了學生對畢業(yè)論文題目選擇的主動性和協(xié)調性。有大約29%的畢業(yè)生的選題是由導師安排的,這部分學生就比較被動,可能參與的課題不在自己的興趣范圍之類,屬于不得已而為之。值得注意的是,有大約17%的學生是根據(jù)自己的興趣愛好,自己設計的課題,充分發(fā)揮了自己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主觀能動性。對選題思路的建議是:導師要充分去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讓學生去選擇自己喜歡的課題,或是與學生共同商量決定要做的課題,而不是強加式的命題作文。導師要充分發(fā)揮引導、扶持、糾錯的作用,讓學生多動手、多動腦、少走彎路。

(三)對畢業(yè)論文課題的興趣度。

大約有55%的畢業(yè)生對自己的畢業(yè)論文是有興趣的,而且在努力完成;另外,有超過25%的畢業(yè)生是花了心思在做自己的畢業(yè)論文,甚至有大約15%的畢業(yè)生對自己畢業(yè)論文涉及的課題非常感興趣,也非常用心地做。綜合起來說,這部分學生對畢業(yè)論文的完成都是非常認真的,而且興趣也還不錯。當然,也有少部分學生(不足6%)對自己的論文題目完全沒有興趣,只是為了完成任務,有理由相信這部分學生的論文質量水平不高,屬于完全的“從動輪”。為了增強學生對自己論文的興趣和參與度,提供論文質量,建議導師要充分準備自己的課題,多設幾個研究方向,同時要充分和學生溝通,了解學生的想法,使選題有價值,盡量避免“小題大做”或“大題小做”。

(四)完成畢業(yè)論文期間與導師的互動溝通情況。

學生在完成畢業(yè)論文過程中,師生溝通情況還是比較好的。就實驗設計、實驗方法、實驗結果經常溝通討論的學生比例達到48%,遠遠高于其他選項;另外,其中在遇到問題時有溝通的學生比例也占了37%以上。當然,也有小部分學生在完成畢業(yè)論文過程中與導師溝通較少或基本沒有溝通,這兩部分學生缺乏主觀能動性。有的教師指導學生偏多,在論文(設計)指導上就難免力不從心,無法對每一個學生的論文進行深入了解[6]。建議導師要對學生的畢業(yè)論文足夠重視,投入充足的時間和精力,主動就實驗設計、實驗方法、實驗結果經常與學生溝通溝通討論,對學生畢業(yè)論文仔細閱讀、審核,提出意見,努力提高學生的積極性,使整體論文水平提高。

(五)完成畢業(yè)論文所花的時間。

學生在完成畢業(yè)論文過程中,超過85%的學生完成畢業(yè)論文的時間都在3個月以上,其中60%的投入時間在3~6個月,有25%的學生投入的時間較多,在6個月以上。當然,也有少部分學生投入的時間還不到一個月。近年來,學生就業(yè)的壓力越來越大,學生們要花費大量時間與精力去聯(lián)系工作;再加上一些學生忙于考各種證書,來增加就業(yè)的砝碼;也有部分學生忙于考研、復試、調劑等,很難專心從事畢業(yè)生產實習和論文工作[2,7]。建議學院提前啟動學生的畢業(yè)論文工作,讓學生盡早著手實驗論文的工作,包括查閱資料、論文設計、實地實習、撰寫論文等一系列較為復雜的任務。以便為后續(xù)工作安排留有充裕的時間,做到考研、畢業(yè)、就業(yè)多不誤。

(六)完成畢業(yè)論文的角色。

有接近50%的學生是在師兄師姐(碩士/博士研究生)輔導下完成畢業(yè)論文的。有20%的學生是在導師親自指導下完成畢業(yè)論文的,有超過20%的學生是獨立完成畢業(yè)的;另外還有不到10%的學生是和同學合作完成畢業(yè)論文。從學生完成畢業(yè)論文的角色來看,學生的參與度明顯是高于導師的,這也充分體現(xiàn)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但也反映了指導教師數(shù)量不足或任務重的問題。建議學院組建學生科研團隊和指導教師團隊。從傳統(tǒng)的“一對一”模式,轉換成“多對多”、“多對一”或“一對多”。每個學生既有各自的研究任務,又可成為一個整體,從而達到“分而不散,合而不亂”。學生科研團隊,通過分工合作共同來完成一項較大課題,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和團隊意識。指導團隊的組建既可解決學生數(shù)量過多、指導教師不足的問題,還可開闊學生的知識視野,提高研究水平和質量。

(七)對自己論文所涉及的領域的熟悉度。

有接近50%的學生對自己的畢業(yè)論文所涉及的研究領域比較感興趣,也比較了解的,體現(xiàn)了指導教師給予的課題專業(yè)性比較強,充分結合了專業(yè)特性。另外,有大約38%的學生盡管在畢業(yè)論文開始前并不了解畢業(yè)論文所涉及的領域,但通過文獻閱讀慢慢了解。當然,也有少部分學生在論文完成后對自己畢業(yè)論文所涉及的領域也不了解,這部分學生往往是要么對自己的畢業(yè)論文不感興趣,要么是對自己的學習不認真負責,還有就是指導教師對學生要求不嚴,甚至遷就某些不合理要求。建議指導教師要結合專業(yè)特性設計較多的課題,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興趣去選擇。另一方面,指導教師要從論文涉及的領域(包括研究意義、研究動態(tài)及創(chuàng)新性等方面)去引導學生,培養(yǎng)學生的科研興趣和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

(八)畢業(yè)論文遇到的最大挑戰(zhàn)。

有大約37%的學生認為畢業(yè)論文最大的挑戰(zhàn)是做實驗,有大約28%的學生覺得是寫論文,有17%的學生認為是文獻閱讀。當然,還有另外的17%的學生認為沒什么挑戰(zhàn),隨便做做就過了。綜合來看,這幾個專業(yè)的學生做畢業(yè)論文時,無論是從做實驗、寫論文,還是閱讀文獻,都是非常認真負責的,只有少部分畢業(yè)生不會花費時間和精力進行深入的研究。建議注意重視學生研究素質培養(yǎng),可實行導師負責制,讓有興趣的學生平時多參與科學實驗研究,培養(yǎng)學生閱讀文獻、撰寫實驗報告和科學論文的習慣。

(九)論文寫作過程中,最難寫的內容。

有超過55%的學生認為畢業(yè)論文最難寫的是結果與分析,有大約22%的學生覺得是結論與討論,有17%的學生認為是前言和綜述部分,只有大約5%的學生認為是材料和方法,而在另一個選項參考文獻方面居然沒人選擇。作為自然科學研究的學生和科研人員來講,往往結果與分析是最容易寫的,而大部分畢業(yè)生卻覺得這部分難寫,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參考文獻閱讀不夠,知識儲備不足,對本領域了解深度不夠,在文章中盲目推理。面對實驗結束后的一堆數(shù)據(jù)不知怎樣處理,怎樣進行分析總結。雖然在參考文獻一項中,無人選擇,但就論文評審評閱過程來看,參考文獻格式問題幾乎是一個通病,基本都是直接拷貝過來,格式五花八門。建議指導教師要對學生的實驗結果、分析、討論進行合理引導,加強學生對文獻閱讀的理解力和規(guī)范性,做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十)論文寫作過程中,最容易寫的內容。

有大約45%的學生認為畢業(yè)論文最容易寫的是材料和方法,認為前言(綜述部分)、結果與分析、參考文獻部分容易寫的學生大約各有16%,只有不到3%的學生認為討論容易寫。綜合來看,大部分學生認為材料方法、文獻綜述部分容易寫,是因為這部分往往有現(xiàn)成的東西可以借鑒,甚至是直接拷貝。相反,在其他方面覺得難寫,是因為同學們沒有自己的科研思維和文獻消化能力。建議指導教師要在學生的科研道德、科研素養(yǎng)教育方面合理引導,形成正確的科研價值觀。

(十一)畢業(yè)論文寫作方面的困擾。

在論文寫作困擾方面,有大約43%的學生認為是文檔結構,有25%的學生認為是文獻綜述,有大約22%的學生認為是論文寫作格式,只有不到9%的學生論文是參考文獻困擾自己。其實從論文評審評閱情況來看,大部分論文在文檔結構、論文格式及參考文獻中都存在問題。最主要的原因還是長期以來高校在課程教學不注重習作性專項訓練,學校也未開設科學文獻檢索和專業(yè)文獻撰寫專項訓練,導致學生資料整理能力、寫作能力較差。對該部分的建議是針對所有學生開始科技論文寫作、文獻閱讀選修課,增強學生的科技論文寫作能力。

(十二)畢業(yè)論文存在最大的問題。

在論文寫作過程中,有超過55%的在寫作規(guī)范上存在問題,有25%的學生在實驗設計上存在漏洞,有大約17%的學生在參考文獻格式存在問題,有大約3%的學生存在結論不合理的問題。綜合來看,論文寫作規(guī)范困擾著大部分學生,這可能是由于本科論文沒有明確的寫作格式和規(guī)范要求。另一方面,還是學生對論文寫作缺乏了解。建議指導教師要對實驗設計和學生進行系統(tǒng)的討論,不要盲目地進行實驗,對實驗結束后的一堆數(shù)據(jù)要引導學生進行科學處理,合理地分析總結,在論文寫作過程中確立學術學位論文格式規(guī)范體系。

(十三)論文答辯后對論文所涉及領域的認知度。

在論文答辯后,有超過68%的學生對論文所涉及的領域有一定的了解,有點興趣,另外有17%的學生了解論文所涉及的領域,并認為如果有機會有興趣繼續(xù)往下做,有超過11%的學生對該領域產生了濃厚興趣,產生向往。當然,也有少部分學生(不到3%)對論文所涉及的領域還是不了解,也不感興趣。綜合來看,絕大部分學生能通過完成畢業(yè)論文了解該領域,并產生興趣,效果還是不錯的。建議指導教師根據(jù)大學生興趣廣泛、志向多元的特點,發(fā)揮各自特長。讓學生從自己的興趣與志向入手,有助于讓學生們形成鉆研學術和實務創(chuàng)造的作風。

(十四)對畢業(yè)論文完成的滿意度。

在論文答辯后,有超過51%的學生對自己的畢業(yè)論文完成情況還是感到滿意的,另外有40%的學生認為畢業(yè)論文達到了良好等次,還有大約3%的學生對自己的畢業(yè)論文感到非常滿意,當然也有少部分學生覺得終于完成了。綜合來看,學生對自己的論文完成情況感覺還是不錯的。建議通過不斷的教學改革,提高畢業(yè)論文質量,力爭讓大部分學生對自己的論文感到滿意或非常滿意。

與討論從本次調查的結果來看,我校所調查的幾個專業(yè)的學生畢業(yè)論文在導師選擇、課題選擇、興趣培養(yǎng)、論文設計、論文寫作、完成情況等多方面表現(xiàn)得還不錯。但同時也對指導教師在課題擬定、師生互動、培養(yǎng)學生科研興趣和科研素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閱讀文獻和科技論文寫作等多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更加完善。同時,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三創(chuàng)”精神,教學改革也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學生們喜聞樂見的。

自然科學論文簡短篇八

摘要:人類與自然相互聯(lián)系、相互作用,共同構成了一個生生不息的有機整體。自然生態(tài)系統(tǒng)和科學技術作為人類生存及發(fā)展的兩大主題,對人類世界的存續(xù)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自然先于人類而存在,但人類的活動在某些方面改變了自然發(fā)展的過程。工業(yè)革命后,科學技術的迅猛發(fā)展,人類加快了發(fā)展的腳步。

(一)生態(tài)文明與科學技術的關系。

從馬克思主義生態(tài)觀念的理論研究出發(fā),隨著科學技術的日益發(fā)展,人類社會的生態(tài)問題越來越呈現(xiàn)多樣化的姿態(tài)??茖W技術的異化造成了人們心態(tài)的變化,人們只能看到眼前的發(fā)展利益,而忽視了對于資源消耗、環(huán)境破壞造成的惡劣影響??茖W技術并不是生態(tài)問題產生的唯一原因,但是科學技術所帶來的消極影響卻是我們不容忽視的。生態(tài)危機是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矛盾作用下的產物,相對與資本主義社會,人類文明雖然達到了更高的層次,但是環(huán)境問題始終是困擾著人類社會發(fā)展的重要原因。

(二)生態(tài)文明對科學技術發(fā)展的現(xiàn)實要求。

科學技術的發(fā)展是一把雙刃劍,我們在享受科學技術成果的時候,也在承受著科學技術異化的產物。2015年,柴靜的一部《穹頂之下》以真實的數(shù)據(jù)呈現(xiàn)了霧霾對于人類社會造成的惡劣影響,究其根源是科學技術發(fā)展下人類社會對于環(huán)境的肆意破壞。生態(tài)環(huán)境建設刻不容緩,以生態(tài)辯證法的角度來看,從單一現(xiàn)代性走向多元現(xiàn)代性是現(xiàn)代性自我否定的結果,也是構建生態(tài)文明的必然要求。在全球化發(fā)展的今天,不同的生態(tài)參與主體產生了不同的環(huán)境問題,由環(huán)境問題衍生的道德問題、健康衛(wèi)生問題等呈現(xiàn)了多種的問題形態(tài)。環(huán)境的保護已經成為了關系到我們生存發(fā)展的主要問題。尊重自然資源的保護,以科學的理念和健康的生活模式作為指導,在生態(tài)文明建設的模式下,保留我們最為傳統(tǒng)的民族文化,為子孫后代留下一片可以生存的空間。

(一)創(chuàng)新驅動與生態(tài)文明建設的統(tǒng)一。

科學技術與生態(tài)文明建設都是社會主義建設的必然選擇,科學技術的創(chuàng)新驅動是促進生態(tài)文明建設的重要動力。通過科學技術的有效指導實現(xiàn)對社會生產力水平的有效提升,咱滿足生產生活的基礎上,通過創(chuàng)新實踐帶來更多的生產力發(fā)展的可能。在激烈的國際競爭環(huán)境下,將科學技術作為提升我國社會生產力和綜合競爭力的和總要因素,在保障生態(tài)文明建設的總體發(fā)展方向的基礎上,實現(xiàn)對我國利益的維護。科學技術創(chuàng)新是在繼承和發(fā)展的基礎上實現(xiàn)的,對于傳統(tǒng)的生產經驗和技術特色我們更應該繼承和發(fā)揚,不斷的挖掘技術創(chuàng)新點,在總體規(guī)劃和部署的基礎上,推動科學技術創(chuàng)新的穩(wěn)步發(fā)展。同時科學技術創(chuàng)新應該善于學習和借鑒,通過對國外先進的技術人才進行有力的吸收,在不斷的摸索發(fā)現(xiàn)的過程中實現(xiàn)科學技術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為生態(tài)文明建設創(chuàng)造更多的科技成果。

(二)生態(tài)文明理念與理論建設的統(tǒng)一。

在技術上實現(xiàn)創(chuàng)新,在生態(tài)文明的建設理念上也要實現(xiàn)科學的發(fā)展??茖W技術的發(fā)展讓人們看到了巨大的經濟利益,經濟的快節(jié)奏發(fā)展讓人們迷失在利益和欲望的追逐之中。最根本的還是需要從生態(tài)文明建設的意識上提升人們的思維模式,通過形成生態(tài)文明的建設理念,促進人類社會思維方式、生產和生活方式的科學發(fā)展。注重對馬克思主義生態(tài)觀念的理性把握,確立科學的科學技術和生態(tài)文明建設的思維模式,樹立大眾普遍的生態(tài)文明建設的觀念,倡導多元化、健康化的生態(tài)文明建設模式,構建合理的生態(tài)文明建設途徑。以馬克思主義生態(tài)辯證法為生態(tài)文明與多元現(xiàn)代性的實現(xiàn)提供了哲學基礎,實現(xiàn)技術成果和理論成果的豐富統(tǒng)一,促進人類社會文明不斷的發(fā)展。

綜上所述,現(xiàn)代化生產實踐下,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必須同生態(tài)文明建設保持一致性。生態(tài)文敏建設作為重要的時代話題將會伴隨著人類社會的發(fā)展呈現(xiàn)更加具體化、多樣化的表現(xiàn)形式。而科學技術和生態(tài)文明之間的存在的矛盾也并非不可調和的,從技術上、理念上實現(xiàn)不斷的更新,滿足現(xiàn)代社會發(fā)展的現(xiàn)實需求,以生態(tài)文明這一建設理念作為總體的發(fā)展方向,實現(xiàn)對現(xiàn)代化建設的保駕護航,促進現(xiàn)代化建設向著更長遠的方向發(fā)展。在享受現(xiàn)代化帶來的科技成果的同時,實現(xiàn)積極有效的生態(tài)文明的建設。

自然科學論文簡短篇九

3.激發(fā)、培養(yǎng)學生對自然科學的興趣。

重點。

篩選信息,勾玄提要。

過程。

導入??。

自然科學是是基礎科學,科學技術推動著我們社會不斷向前發(fā)展,作為新世紀的學生,我們必須了解自然科學的有關知識,這一單元,我們就將閱讀幾篇自然科學的文章,在閱讀的過程中,我們應該能夠通過勾玄提要從中篩選出文章的主要信息,做好閱讀筆記,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掌握文章所要傳達的信息,才能逐漸積累我們的科學素養(yǎng),為以后的工作和學習打好基礎。

第一課時《數(shù)學與文化》。

一、簡介數(shù)學與文化。

簡單介紹數(shù)學與文化的定義。

數(shù)學:數(shù)學是研究空間形式和數(shù)量關系的科學,是研究模式與秩序的一門學科。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構成了公民所必須具備的一種基本素質。

文化:文化是一個包括人在社會中所習得的知識、信仰、美術、道德、法律、風俗,以及任何其它的能力與習慣的整體。

二、閱讀課文。

學生默讀課文,邊閱讀邊將文章中的重點語段標注出來。

三、總結文章要點。

師生共同總結:

1.數(shù)學文化的幾個特點。

2.數(shù)學與社會文化的關系。

3.數(shù)學與其他學科的關系。

4.數(shù)學中邏輯思維和感性思維的關系。

四、總結擴展。

快速閱讀《論數(shù)學(節(jié)選)》或《關于數(shù)學和科學的隨想》,結合自己學習數(shù)學的體會,談談對這一學科的認識。

第二課時《熵:一種新的世界觀》。

一、引入“熵”這一名詞。

物理學上指熱能除以溫度所得的商,標志熱量轉化為功的程度。

科學技術上泛指某些物質系統(tǒng)狀態(tài)的一種量度,某些物質系統(tǒng)狀態(tài)可能出現(xiàn)的程度。亦被社會科學用以借喻人類社會某些狀態(tài)的程度。

二、閱讀課文。

三、總結文章要點。

師生共同總結:

找出作者論述的要點,并作簡要分析。

四、擴展延伸。

熵在科學技術上泛指某些物質系統(tǒng)狀態(tài)的一種量度,某些物質系統(tǒng)狀態(tài)可能出現(xiàn)的程度。亦被社會科學用以借喻人類社會某些狀態(tài)的程度。結合課文,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

第三課時。

自讀第三、四課,作閱讀筆記,寫出文章的內容提要。

第四課時。

自然科學論文簡短篇十

媽媽曾給我出過這樣一個謎語:“南陽諸葛亮,穩(wěn)坐中軍帳。排下八卦陣,單捉飛來將?!边@則迷語告訴我們:蜘蛛專吃活的東西,難道它不吃死的東西嗎?這引起了我的興趣,我做了實驗。

我從墻角處捉來一只小蜘蛛,把它放進一個盒子里(四周扎有小洞,上面蓋有玻璃,便于觀察)。沒等蜘蛛織網,我又撿來一只死的小蟲、一只死蒼蠅,放在蜘蛛的前面,蜘蛛置之不理,隨即用手碰撞盒子,蜘蛛就向其他方向爬去了。

為了徹底弄懂蜘蛛吃不吃死蒼蠅,第二天,我又來到盒子前觀察,看到死昆蟲、死蒼蠅還在原來的地方,可盒子角處多了一個網,蜘蛛在網上安靜地趴著。這時,我想:昨天死蒼蠅、死昆蟲沒被吃掉是不是因為沒有網呢?于是,我又將死蒼蠅拿起來輕輕地放在網上,可蜘蛛還是一動不動,緊接著,我又用筆輕輕地觸動了一下網的邊緣,咦,蜘蛛好像有了反應,開始向顫動的方向爬去,我把筆收回,網停止了顫動,信號斷了,它就停了下來,不一會兒,蜘蛛又向網中心爬去。

自然科學論文簡短篇十一

自然科學小論文的特點,一是“小”。同正規(guī)學術論文相比,科學小論文的選題較小,內容較淺,因而篇幅也不長。二是科學性??茖W小論文的材料,應當是真實可靠的,不允許夸大或虛構;觀點應當是在經過細致的思考與研究后實事求是地提出來的,而不是任意的猜測或臆斷;語言應當準確、清晰、嚴密、合乎邏輯,不能模棱兩可、含糊費解、粗疏缺漏。

三是創(chuàng)造性。是否具有一定的創(chuàng)造性,是衡量自然科學小論文質量的重要標準。要在科學小論文里,提出自己在觀察、調查或考察中獲得的新發(fā)現(xiàn),在實驗或制作中運用的新方法,在科技活動中所得到的新成果,在深入鉆研某種科學知識中積累的新見解,從而能給人以一定的啟發(fā)。

一篇自然科學小論文的寫作,大致分為選擇題目、搜集材料、提煉觀點、安排結構、起草修改這樣幾個步驟。

選擇題目的時候,首先要重視科學性的原則,不能選擇違背自然規(guī)律的課題。同時要注意結合自己的特長,選擇感興趣的題目。研究的題目要有一定的'新意,盡可能從別人尚未發(fā)現(xiàn)、尚未研究、尚未重視的方面去考慮選題,尤其要結合自己在觀察、實驗、調查、考察、制作和學習、鉆研中所得到的新發(fā)現(xiàn)、新成果、新認識、新體會去選擇題目。題目還應當確定得小一些,這樣研究范圍和研究角度就會有所限制,題目一大,寫的時候容易面面俱到,泛泛而談,很難深入到問題的實質。例如,對中學生來說,選擇“論數(shù)學解題思路”“試論物理競賽試題的命題原則”“氧氣制作法新探”“利用植物監(jiān)測大氣污染的綜合考察”這樣的題目,就不如選擇“從一道數(shù)學試題談解題思路”“關于一道物理競賽題命題條件的商討”“一種簡易的氧氣制作方法”“利用苔蘚監(jiān)測大氣污染”。后面這些選題,縮小了問題的范圍,專門研究某一個“點”,容易把握,寫深寫好的可能性就比較大。

搜集材料首先要注意材料的準確性,必須核實觀察、實驗、調查、考察所得到的事實、數(shù)據(jù),核實查閱報刊書籍、科技文獻所得到的資料、例證,以免材料出現(xiàn)差錯而影響論文的科學性。還要注意材料的新鮮性,盡力搜集自己所能發(fā)現(xiàn)的同研究題目有關的新的第一手材料。此外,掌握材料應力求全面,要根據(jù)題目所確定的研究對象和范圍,搜集盡可能多的材料。材料太少,沒有選擇的余地,寫出來的論文就缺乏說服力。

提煉觀點,就是對材料進行分析、比較、概括后提出自己的看法??梢允菍τ^察、實驗中新發(fā)現(xiàn)、新創(chuàng)造的歸納總結,也可以是對調查、考察中發(fā)現(xiàn)的新情況、新問題的分析論述,還可以是在某門學科學習、鉆研過程中形成的創(chuàng)造性見解。當搜集材料的工作進行到一定階段,要對已經積累的材料加以分類比較,仔細篩選,實事求是地進行分析、歸納,找出具有規(guī)律性的共同點,形成正確的合乎科學性的觀點。有時還需要繼續(xù)搜集新的材料,以更好地提煉觀點。觀點的表述,要精確、清晰、簡練,不能含糊費解。

安排結構,應當針對不同類型的科學小論文靈活掌握。常見的小論文,一般由三個部分組成。開頭部分(或稱“引言”),提出問題,或緊扣題目對全文內容作一概括介紹。主體部分,分析問題,說明有關的觀察、實驗、調查、考察、制作、設想等情況,為歸納科學的結論做準備;結尾部分(或稱“結論”),解決問題,作出結論。小論文的結構當然不必都是“總―分―總”的格式。先分層論述、說明有關情況,后總結觀點的“先分后總”結構,以及先總說觀點,后分層論述、說明的“先總后分”結構,也是比較常見的。結構是為恰當?shù)亟M織材料、鮮明地提出觀點服務的,無論怎樣安排,都應當注意條理清楚,觀點與材料一致,反映出科學論證的過程,使論文具有說服力,為了使結構合理,擬個詳細提綱是很有必要的。

如果搜集的材料相當豐富,不妨多花一點時間寫一篇比較完備的科學小論文。這樣的論文,一般由以下部分組成:標題;摘要(或“內容提要”);緒論(引言);工作方法(觀察、實驗、調查、考察等的安排、步驟);結果;分析與討論;結論。有的論文篇末還需要附上參考文獻(或“參考書目”)和附錄(或“附件”)。

起草修改,按照提綱寫出初稿并修改,不僅是細致的語言表達工作,而且是研究深入化和思維周密化的過程,要力求準確和嚴密。跟寫一般的說明文、議論文相比,科學小論文寫作中的表述和修改顯得更為重要。因為科學研究活動是十分復雜精細的,反映科研的過程和成果不能粗心大意。要認真起草,認真琢磨,反復修改,一絲不茍。對觀點是否正確、可靠,材料是否恰當、翔實,結構是否合理、周密,觀點和材料是否統(tǒng)一,數(shù)據(jù)和引文是否準確,語言是否準確、簡明、連貫、規(guī)范,圖、表是否清晰、適用,都應花力氣仔細檢查,仔細推敲。

自然科學小論文從選擇題目到論文定稿的全過程中,要多征求教師、同學和有關的科技人員的意見,集思廣益,提高科學小論文的質量。

自然科學論文簡短篇十二

摘要:隨著現(xiàn)代科學的發(fā)展,人們對自然本源的認識越加困惑,卻找不到合適的哲學思想加以詮釋。然而,道家思想卻是個特例,它不但沒有隨科學的發(fā)展而變得蒼白,反而因科學的發(fā)展而愈發(fā)生動。道家認為“道”是萬物之本,而現(xiàn)代自然科學正可予“道”一個很好的注解。以現(xiàn)代自然科學觀點來看“道”的本質、“道”的性質、“道”的運動和發(fā)展,以及人所持之道,既是新的視角,又是新的發(fā)展。

關鍵詞:道家;道;自然科學。

很多自然科學家,尤其是物理學家,十分關注道家思想。他們往往把自己的研究領域或科學發(fā)現(xiàn)同老子的“道”相聯(lián)系,并稱從道家思想處獲益匪淺。例如,著名英國科學技術史家李約瑟在其《中國科學技術史》第二卷中對道家思想不吝筆墨,僅《道家與道家思想》這一章就約15萬字。并在其引言中說:“道家思想中屬于科學和‘原始’科學的一面,在很大程度上被忽略了?!?949年度諾貝爾物理學獎的日本科學家湯川秀樹也曾聲言,“他正在對三十多種基本粒子背后的基本物質到底是什么而為難”時,由于想到《莊子應帝王》中關于“日鑿一竅,七日而渾沌死”的寓言時才想到這基本的物質可能就類似于混沌?!八梢苑只癁橐磺谢玖W樱聦嵣线€沒有分化”。而獲得1976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美籍華裔物理學家丁肇中教授則指出:“中國古代對物質結構有兩種不同的看法,第一種看法認為最基本的結構是粒子,粒子是可以數(shù)得出來的;另外一種看法是宇宙中最基本的結構是連續(xù)性的。粒子的觀念起源就是陽和陰。連續(xù)觀念的起源是公元前600年道家的創(chuàng)始人老子,他認為最基本的東西是永遠摸不清的?!?/p>

那么,為什么會有如此之多的自然科學家(尤其是物理學家)鐘情于道家思想呢?以筆者之見,正如英國當代大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所言:“哲學已經跟不上科學的發(fā)展?!盵3]現(xiàn)代科學,尤其是現(xiàn)代物理學的突飛猛進,一方面向人類揭示出更多令人瞠目結舌的自然奇觀,另一方面也讓大多數(shù)原有的哲學思想變得蒼白無力。特別是現(xiàn)代物理學,過去100年間將原有的理論大廈推倒又重蓋,對“萬物之理”的研究越深入,對自然本源的困惑也越多,然而卻找不到可將其加以詮釋的思想武器。但是,道家思想卻是個特例,它對“道”的闡述不但神奇地可以與科學前沿相掛搭,而且“道”的影子也隨著科學的發(fā)展而愈發(fā)清晰。這不得不令我們驚嘆于古人對自然哲學的偉大成就。以下筆者試著以自然科學的觀點,對道家的“道”進行闡述。

老子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鼻f子曰:“道者,萬物之所由也?!焙苊黠@,道家認為,“道”是天地萬物的根源和基礎。然而,縱有一萬個人讀《道德經》,恐怕也會有一萬種對“道”的理解。有的學者認為“道”就是老子抽象出來表示產生萬物的精神力;還有的學者認為“道”就是“道理”,類似于朱熹的“理在事先”,即產生物質的是唯心的“理”?!拔ㄐ恼摗被蛟S有一定道理,但若以現(xiàn)代科學的邏輯,“唯心論”卻是說不通的。為什么呢?我們先從科學之“理”來說起。

首先講什么是科學?!冬F(xiàn)代漢語詞典》里的解釋是:“指發(fā)現(xiàn)、積累并公認的普遍真理或普遍定理的運用,已系統(tǒng)化和公式化了的知識?!币曰艚鸬慕忉?,科學其實就是人企圖通過一系列規(guī)律及定律來解釋世界。這與宗教有本質區(qū)別,因為科學之理超脫于神而存在。說上帝創(chuàng)世“只是增加了上帝由誰創(chuàng)造的問題而已”。在西方,一般認為最早企圖為自然立法的是愛奧尼亞人(屬古希臘文明)[3]。而中國則早在5000年前就有了陰陽八卦等樸素唯物主義學說。愛因斯坦曾經說過:“相信有一個離開知覺主體而獨立的外在世界,是一切自然科學的基礎。”[5]而對于道家,至少有兩個論點是貫穿始終的:第一,對于“道”這一世界規(guī)律存在和可理解性的堅信,否定宇宙由神權支配;第二,天地萬物和人類雖然紛繁萬端,但皆以“道”為最大共性和本源,存在著內在的聯(lián)系和一致性、統(tǒng)一性[9]。也就是說,道家與科學的觀點一樣,都主張自然之本是通過客觀規(guī)律對世界進行支配的。

那么,“道”是不是“理”呢?筆者認為不是。老子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注意,老子認為道是“物”,而且“先天地生”。老子又說:“天下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由此,既然生萬物的是道,有生于無,而不管“一”、“二”、還是“三”,都是“有”,那么“道”只能是“無”。

在一些人看來,“無”就是什么都沒有,這似乎與道是“物”的觀點相矛盾。但是,若以現(xiàn)代物理學觀點來看,則不難找到解答。第一,“無”本來就是個相對的概念。就算我們能抽走一個密閉容器內的所有分子,那么容器中依然會有各式各樣的輻射和能量,還有無孔不入的中微子;就算我們能抽走這個容器內的所有物質,那么這個容器內的空間依然會不斷地出現(xiàn)不?;ハ噤螠绲恼摿W?,即“真空漲落”。另一個例子,我們在地球上能用天文望遠鏡望見色彩斑斕的獵戶座星云,但如果你真能實地探查一番的話,必定會發(fā)現(xiàn)那里什么也沒有,因為那里物質的密度比我們能在地球上制造的最空的“真空”還要低。第二,現(xiàn)代科學,尤其是現(xiàn)代物理學認為“無中生有”并非不可能?;艚鹫J為,宇宙很可能就是起源于一個膨脹超過臨界點的混沌粒子[4]。以m理論為例,宇宙的可能性不止一個,事實上有無限多種可能性“合成”了現(xiàn)在的宇宙,宇宙起源于更高維“膜”上,“膜”的相互作用產生了物質[3]。多重的宇宙本來應該是無限,然而它們卻并不為實體所見,正是有無相生關系的最好注解。由上,“道”雖然是“無”,但它依然是物質,好比數(shù)字零表示“沒有”,但作為一個字符,它依然是“有”,不可忽略。

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边@句話令筆者想起了《易經》中的數(shù)理變化(二的零次方是一……二的三次方是八,即八卦),如果沒有“道生一”這句,確實頗有畢達哥拉斯“數(shù)即萬物”的意味。由上我們可以看出,道家認為道是萬物本源,然而要形成萬物,還要經過一系列的數(shù)理變化,也就是“道”通過“理”來實現(xiàn)自己的作用。所以我們現(xiàn)在說的“道理”,應該是“道之理”,而不是“道即是理”(事實上,《道德經》中將道的功能稱為“德”)?!兜赖陆洝烽_篇就是“道可道,非常道”,如果我們將外在世界看作是“道”,也即“常道”,將科學看作“可道”,我們可以得出這樣一個公式:道=客觀世界;可道=科學。這個公式表明:一方面,科學是人對客觀世界的“可道”,并不是客觀世界本身;另一方面,這種同時包含了客觀與主觀屬性的“可道”又是人對客觀世界進行認識的必然方式,除此以外別無他途[10]。

道既“可道”,而又非“常道”。聯(lián)系上文提到的公式,也就是說科學可以認識世界卻又不能訂立普適穩(wěn)恒的道理。老子似乎認為人的認識有一個限度,科學也一樣,它不是全能的。相對于愛因斯坦畢生都致力于尋找可以解釋萬物的“大統(tǒng)一理論”,量子力學領域則接受了微觀世界的不確定原理。海森堡不確定性原理指出:“一個微觀粒子的某些物理量(如位置和動量,或方位角與動量矩,還有時間和能量等),不可能同時具有確定的數(shù)值,其中一個量越確定,另一個量的不確定程度就越大。”量子力學的哥本哈根解釋告訴我們還不曾被測量的量子系統(tǒng)處于一個真正不確定的狀態(tài),說它處于一個特殊的未知狀態(tài)是沒有意義的。也就是說,在量子力學領域,沒有什么是確定的,粒子的行為只能以概率描述。不確定性原理正符合了道家“道法無?!崩砟?。難怪曾在1957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李政道博士說:“從哲學上講,‘測不準定律’和中國老子所說‘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意思頗有符合之處?!?/p>

量子力學另一個顛覆性的理論是其主觀性,也就是說,觀測者可以影響到客觀實驗的結果。用海森堡的話來概括就是:“在我們與自然的科學關系中,當我們必須處理只有用最精巧的工具才能深入進去的那部分自然時,我們本身的活動就變得很重要了。”對此,很多科學家和哲學家覺得無所適從,甚至陷入到主觀唯心的怪圈當中。事實上,中國傳統(tǒng)哲學自始至終都沒有陷入物我兩分的僵化境地,這點在道家體現(xiàn)的尤為明顯。因而在人與外在世界的關系這一問題上,道家往往可以給今人以深刻啟示。老子曰:“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后相隨,恒也?!比祟愂澜缋锎嬖诿琅c不美、善與不善、難與易、長與短、高與下等相對事物,對此我們都習以為常,但老子卻認識到這些現(xiàn)象的本質。假設有一座十層樓房與一座平房,無論是否有人看到過它們,它們仍然會實實在在地矗立在地面上,不會發(fā)生任何變化。從這種意義上說,人的認識不會對外在世界或稱作實在的客觀性產生影響,然而當我們用高和矮去認識它們時情況就發(fā)生了變化。盡管“高樓房”與“矮平房”仍然客觀地存在于原來的處所,與它們被認識之前相比沒有發(fā)生任何變化,但“高”與“矮”卻是認識主體在認識過程中附加其上的主觀因素[10]。人作為自然界的一部分,本來就在“道”之內,而且人本來就是一種“測量工具”,何況我們觀測時往往要借助各式各樣的精密儀器,這就注定我們不可能純粹客觀地反映客觀事物。這大概就是“名可名,非常名”的真諦吧。

老子說“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也即是,道不隨任何主客觀事物而改變,它不斷運動而永不停息。然而后面幾句“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看起來晦澀難懂,而且隨各人理解不同譯法不一。那么,這個“大”、“逝”、“遠”、“反”又分別代表什么意義呢?筆者認為,既然有“字之曰道”一句,那么后一句必然是老子給“道”下的定義,也就是“強為之名曰大”。上文說過,道雖是“無”卻無所不包,獨立于天地而延展至無限,所以說“大”,一點都不為過。但是,道“無狀之狀、無物之象”,用形容詞來命名“物”,不太恰當,實非不得已,故稱:“強為之”。后面好幾個“曰”字,應該可以理解為邏輯遞進,但不是時間上的先后關系。考慮到道是“天地母”“先天地生”,所以這句應該說的是道的本質,道的邏輯衍生關系?!按蟆边@個詞,本來形容的是物質與空間,從現(xiàn)代自然科學角度來理解,宇宙的本初基質就是空間,上文提到空間貌似無物而實際上卻也是一種無所不包的物質,是無限的“大”。不過,光有空間卻是無意義的。自愛因斯坦發(fā)現(xiàn)廣義相對論以來,人們知道時空是不可分割的一體。試想,如果沒有空間事物的變化,時間又有什么意義呢?子曰:“逝者如斯夫。”“逝”字明顯指的是時間,有了空間的變化,才會有時間的意義。時空一體,永恒發(fā)展,延伸至無窮,故曰“遠”(“遠”字既可以形容空間也可形容時間)。時空無限發(fā)展,于是我們遇到了“反”。

什么是“反”?老子曰:“反者,道之動?!币簿褪钦f,“反”是道的動力。任何事物都有其兩面性,而這事物的本質屬性卻滋生了事物演化的動力。根據(jù)熱力學第二定律,任何物質都會向從有序到無序、由低熵向高熵發(fā)展。現(xiàn)代宇宙學也認為,宇宙初始階段是低熵有序,而終結于高熵無序,兩者互為反面。這正是任何事物都會向其反面發(fā)展的例證之一。同時,“反”在古文中有“返”的意思,也就是說,道的運動是周而復始,再加上上面提到的正反“箭頭”,道便成了螺旋狀行進的力量??v觀整部《道德經》,處處都體現(xiàn)著對立統(tǒng)一的辯證法思想。

老子曰:“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崩献涌隙ㄈ嗽谧匀唤绲牡匚?,也就是“四大”之一,但是這“四大”卻并非平級。其中,“四大”最高一級的是“道”,上文說過,道是萬物本源,所以萬物必須循道而行,人自然也不例外。老子曰:“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道之尊也,德之貴也,夫莫之命而常自然?!薄耙暂o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尊道”而“不敢為”,不是無所作為,而是順應自然規(guī)律,不強作妄為,以求達到“無為而無不為”的效果[9]。而尊重客觀規(guī)律,順應客觀規(guī)律,正是科學的精神?;剡^頭來,我們或許會問:為什么先要法地、法天,然后才能法道呢?古人不比現(xiàn)在能掌握非常豐富的科學知識,他們不知道地球外還有什么。但是,身處農耕社會的古人會更深刻地意識到人對于土地的依賴,而且在低污染的環(huán)境下會體會到其它生物對大地的依賴。筆者認為,老子的“地”,可以看成現(xiàn)代名詞“生物圈”,可以看成古人對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意像?,F(xiàn)代生態(tài)學研究的是生物及其環(huán)境之間的關系,它主張生物與環(huán)境是協(xié)同進化的關系;生物與生物間,生物與環(huán)境間通過能量流動與物質循環(huán)保持動態(tài)平衡;破環(huán)生態(tài)系統(tǒng)其中一環(huán),就會引起整個系統(tǒng)的響應。同樣,身為生物圈一員的人類,如果不尊重這些規(guī)律,隨意破壞,則必然會遭到自然界的強烈反彈。人改變不了自己的生物屬性,那么人就必須依存于生物圈,人就必須遵守生態(tài)學規(guī)律。所以“人法地”,人必須先順應自己所處的大地,然后才是“天”(氣象、天文等),因為“天”的影響,是通過“地”(生物圈)引起的。近代出現(xiàn)的全球變化問題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那么,人類未來應該怎樣做,才是“順天應道”呢?道家主張人應當“返璞歸真”。莊子曰:“圣人法天貴真,不拘于俗?!庇终f:“無以人滅天,無以故滅命,無以得殉名,謹守而勿失,是謂反其真?!币簿褪钦f,人應該擺正自己的位置,守住自己的本真,不強求妄為。那么,人究竟應該怎樣守衛(wèi)“本真”呢?美國著名人類學家莫里斯認為:“科技進步的速度已經遠遠超過人類進化的速度,以至于人類根本來不及去適應它?!盵8]莫里斯指出,人類的行為已經隨現(xiàn)代環(huán)境而改變,但這種改變并不適應于我們經過千百萬年進化的機體。于是,無怪乎現(xiàn)代人多半處于亞健康狀態(tài),因為我們的本性并不適合坐辦公室看電腦,并不適合坐在鐵皮里開車……我們的身體更適合山野間奔跑,叢林間采果……總之,我希望人類未來的發(fā)展能更多照顧我們的自然屬性,實現(xiàn)人與自然的和諧發(fā)展。作為個人,我們應該無論如何都不能脫離自然母親,因為那里有我們的“本真”。

綜上,以現(xiàn)代科學思想的角度來重新審視道家思想,道家這個古老的思想體系就會以嶄新的面貌展示出來。以現(xiàn)代自然科學的觀點來看道家之“道”,會讓我們以全新的方式來理解“道”之精髓,體味“道”之奧妙,并在當今科學大發(fā)展的時代發(fā)揚“道”之精神。因為“道可道”正是科學的真諦。

〔1〕李約瑟。中國科學技術史(第2卷)[m]。科學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2〕董光壁。當代新道家[m]。華夏出版社,1991.

〔3〕史蒂芬霍金,列納德。蒙洛迪諾。大設計[m]。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1.

〔4〕史蒂芬霍金。果殼中的宇宙[m]。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

〔5〕愛因斯坦。愛因斯坦文集(第1卷)[c]。商務印書館,1977.

〔6〕周德豐,陸信禮。中國傳統(tǒng)哲學歷史觀的理論成就及其當代價值[j]。國內哲學動態(tài)。1985,(11)。

〔7〕海森堡。物理學與哲學:現(xiàn)代科學中的革命[m]。科學出版社,1974.

〔8〕德斯蒙德莫里斯。裸猿[m]。復旦大學出版社,1994.

〔9〕呂錫琛。論道家思想中的科學精神[j]。哲學研究,2000,(4)。

〔10〕韓吉紹,張魯君。愛因斯坦、量子力學與道家[j]。青海社會科學,2009,(3)。

〔11〕丁原明。道家對于科學的價值[j]。人文雜志,2006,(4)。

自然科學論文簡短篇十三

摘要自然科學是涉及各行各業(yè)的研究領域的大學科,掌握自然科學的發(fā)展規(guī)律是研究自然科學人員所必須切身認知的內容。本文通過辯證的觀點去看待自然科學,整理自然科學的認知模式,探索其發(fā)展規(guī)律。

關鍵詞自然科學邏輯思維非邏輯思維批判性思維。

自然科學是一門范圍廣博的知識范疇,是針對事物客觀規(guī)律的認知、歸納所形成的科學體系。其涉及的知識層次、知識面基本上涵蓋了人類社會的方方面面,通曉其發(fā)展規(guī)律和特點是從事自然科學研究人員所必需掌握的基本知識。

中世紀末期是近代自然科學的孕育期,當時最杰出的人物,13世紀的英國哲學家羅吉爾•培根對經驗和事實給予了特殊的關注。他指出:“大家公認,我們通過三條途徑獲得知識,即權威、理性和經驗;然而,當權威不知道事物的理由;理性也不能分辨是詭辯還是論證時,除非結論為經驗所證實。”正是由于羅吉爾•培根的提出和倡導“實驗科學”,強調只有實驗方法才能給科學以可靠性。

近代英國唯物主義學家弗蘭西斯•培根進一步指出,實驗科學最重要特性之一就是利用實驗來增加積累事實知識,并提出:“從感覺和特殊出發(fā)構造公理,然后是連續(xù)不斷地、逐漸地上升,直至最后達致最普通的公理?!闭沁@種思想和思維模式指導和推動了科學理論發(fā)展,對近代科學的興起和發(fā)展做了開創(chuàng)性的工作。

由此可見,自然科學作為大科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其獲取方式上依然是由科學觀察和科學實驗作為其獲取的主要途徑。

當我們在通過科學觀察和實驗獲得的知識并不是科學規(guī)律。一般而言,從科學知識向科學規(guī)律和科學理論過渡要經過知性認識和理性認識兩個階段。

知性認識:只要是對科學知識進行分類、系統(tǒng)化并加以分析和概括,使之上升為科學規(guī)律。

理性認識:主要是在科學概括的基礎上形成理論體系,以便反映客觀世界普遍而不然的聯(lián)系。

在科學的歸類和整理過程中相應發(fā)展出各種科學方法,可大致分為:廣義歸納法(本能歸納、常識思考歸納和批判性科學研究歸納)、演繹法(亞里斯多德的形式邏輯三段論為基礎,符號化過程,數(shù)理邏輯,公理化方法)和類比法(兩類對象之間在某些方面的類似或統(tǒng)一,推論其可能在其他方面也具有相類似性;雖然類比法邏輯根據(jù)不充分,但是它提供科學發(fā)現(xiàn)的重要線索)。

這三種方法都體現(xiàn)出科學在推理上的所透露出思維模式――邏輯思維,特別是演繹法,可以說是將人類運用自然語言進行思維的經驗提升到基本思維規(guī)律和基本思維方法的高度。

哲學家布朗指出,“合理性”概念的古典模型具有三個特征:普遍性、必然性和規(guī)則性??茖W的合理性首先表現(xiàn)在經驗規(guī)律和理論規(guī)律的邏輯關聯(lián)中;其次經驗和理論規(guī)律間存在相互支持的邏輯關系;另外就是理論規(guī)律的合理性突出地表現(xiàn)對某些經驗規(guī)律的矯正;科學規(guī)律的合理性可以通過科學實踐的有效性來說明。

針對科學的可錯性,我們通過20世紀初,科學哲學家卡爾•波普爾在《科學發(fā)現(xiàn)的邏輯》中所指出來說明:在真實和錯誤之間存在著不對稱性,沒有理論可以被證明是對的,但有些理論可以被證明是錯,科學和非科學由此可以界定。在科學領域,至關重要的觀念是要“證錯”或“證偽”,而不是“證對”。

二、邏輯與非邏輯問題。

由上面的自然科學的特點,我們可以看出在自然科學的認識過程中,始終貫徹著觀察、實驗和推理的過程。

在推理過程中,人們一般把歸納法作為科學假設或科學理論的基本方法。借助這一方法,通過大量實驗進行概括,構建解釋所觀察的或現(xiàn)象之間的關系的新體系,其可靠程度雖然不夠,但卻富于創(chuàng)造性,它是作出理論發(fā)現(xiàn)的重要方法,然而其不是萬能的,并不是所有的科學理論都可以通過歸納法來獲得。愛因斯坦就曾說過,決不能用歸納法來發(fā)現(xiàn)物理學上的基本概念。

而與歸納法相對應的演繹法,即從一般到個別,用一般理論來分析解釋具體事物的方法。運用這一方法,人們需要借助某一普遍法則或原理,也就是說,演繹法應用的結論受初始條件的制約,前提正確,才能確保演繹正確。但是由于演繹法是將一般原理推廣應用現(xiàn)象的過程,很難導出新的概念或經驗。達爾文曾結合自己的科研經驗總結:我必須從大量事實出發(fā),而不是從原理出發(fā),我懷疑原理中有謬誤(在他看來,用演繹法在生物學領域是不可信賴的)。因此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演繹法的純邏輯也存在著嚴重的缺陷。

就如同科學社會學家巴伯在《科學與社會秩序》中分析說,強調科學發(fā)現(xiàn)過程中邏輯的作用這樣一個慣例漏掉了科學中大量最重要的東西,漏掉了所有可能的錯誤,漏掉了科學發(fā)現(xiàn)者的所有豐富的想象力,也漏掉了所有對已有發(fā)現(xiàn)成果的思考,漏掉了所有對周圍世界認真探索的思路和方法。生物學家萊恩•杜波斯曾在《路易•巴斯德》中寫道:“構成科學的原材料不僅是科學家的觀察、實驗、計算,而且還有他們的沖動、夢想和愚蠢。”

三、從辯證的觀點和思維方式去看待自然科學的發(fā)展。

從創(chuàng)造性角度來看,科學發(fā)現(xiàn)的過程是一個意識和潛意識、邏輯和非邏輯交互作用的過程。當出現(xiàn)問題,研究者就會出現(xiàn)一個“主觀模擬”過程,他們會去主觀想象周圍事物,并集中注意到某些特定現(xiàn)象,運用主觀的臆測獲取表達形式,然后運用科學的語言把心中的發(fā)現(xiàn)和想法描述出來,形成真正的科學假說,然后通過嚴格的科學方法論證檢驗。

不僅如此,科學發(fā)現(xiàn)的過程還是革命性和漸進性相互統(tǒng)一。即我們所常說的:“破而后立?!睈垡蛩固挂仓赋?“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因為解決問題也許僅僅是一個數(shù)學上或試驗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問題,新的可能性,從新的角度去看待舊的問題,卻需要有創(chuàng)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標志著科學的真正進步。”科學家廷德爾說,知識一經獲得,便給自己的周圍投射上微弱的光亮。重大的科學新發(fā)現(xiàn)一旦作出,成功的科學家立刻會從可能的角度予以觀察,并將它與其他知識體系相聯(lián)系,以發(fā)現(xiàn)科學研究的新途徑。

歸根結底,自然科學研究是對先前思想和行動所依據(jù)的學所及原理不斷進行檢驗的一種思想活動,有條理的批判性思維是科學的基本特點。

“大膽的想法,難以證明的預期,以及推測性的思想,是我們解釋自然的唯一手段,也是我們把握自然的唯一法則和唯一工具?!?/p>

――科學哲學家波普爾。

參考文獻:。

[1]黃順基,蘇越,黃展驥。邏輯與知識創(chuàng)新。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

[2]劉大椿。自然辯證法概論(第2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

[3]武宏志,周建武,唐堅。非形式邏輯導論。人民出版社。2009.

自然科學論文簡短篇十四

選題最好能建立在平日比較注意探索的問題的基礎上,寫論文主要是反映學生對問題的思考,詳細內容請看下文。

地鐵隧道內列車運動火災煙氣控制數(shù)值模擬研究。

意義與文學解釋有效性關系問題的研究。

科舉教育與學徒教育。

基于無線傳感技術的室內空氣品質系統(tǒng)辨識。

prms_storm模型在黑草河流域的應用。

動態(tài)p系統(tǒng)及其在自組織網絡中的應用。

嵌入式c程序指針檢測研究與系統(tǒng)實現(xiàn)。

半夏、掌葉半夏中凝集素蛋白促炎作用及礬制解毒機理研究。

山東省co_2凈排放時空差異及低碳路徑探索。

基于流形的電熱多物理場耦合數(shù)值模擬方法。

宋金時期山東地區(qū)災害研究。

超聲珩磨再生型顫振系統(tǒng)的穩(wěn)定性分析及實驗研究。

超聲珩磨摩擦型顫振非線性動力學模型的建立與分析。

雙足被動動態(tài)行走機器人實時仿真系統(tǒng)開發(fā)與運動特性分析。

線性回歸模型的一種有偏估計。

自然科學論文簡短篇十五

摘要:新課程改革,使得科學課堂教學走上了生活化、活動化、自主化、情感化的道路,它是自然科學課堂教學真正貼近自然、貼近經驗、貼近生活,充滿生活的活力。正因為種種原因,對教師的工作不斷提出新的要求,新的挑戰(zhàn)。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要求,是時代和民族發(fā)展、科學技術飛速發(fā)展對未來人才素質的需要。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是科學教學成功的關鍵所在。

關鍵詞:培養(yǎng)學習習慣觀察探究動手動腦反思。

科學是以培養(yǎng)學生科學素養(yǎng)為宗旨的科學啟蒙課程,承擔科學啟蒙任務的這門課程,如何激發(fā)學生科學探究的情感,真正體驗科學活動的過程與方法,用發(fā)展變化的視角去理解科學的成果,這是擺在每一個小學科學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課題。我認為,良好科學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和創(chuàng)新精神對小學生至關重要,它將為后繼科學學習、為其他學科的學習、為終生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培養(yǎng)良好的觀察品質。

觀察是科學探究的開始,是外界信息輸入的窗口。觀察能力不是與生俱來的,學生良好的觀察品質需要有意識的進行培養(yǎng),“看見了”不等于“觀察到了”,科學史上的重大發(fā)明往往歸功于科學家細致的觀察結果,如:牛頓就是從大家熟視無睹的蘋果落地現(xiàn)象,得出了萬有引力定律。傅科由簡單的單擺現(xiàn)象得出了地球是自轉的。所以,良好的觀察品質的養(yǎng)成對學生今后的發(fā)展十分重要。良好的觀察品質主要包括:

(一)觀察的客觀性:“求實、客觀”是培養(yǎng)科學過程技能的基礎,更是科學精神的精髓。應使小學生從小養(yǎng)成對待科學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觀察時說實話,說真話,不偽造結果和編造數(shù)據(jù),真實反映自己所觀察到的現(xiàn)象。

(二)觀察的持久性:有價值的科學發(fā)現(xiàn)絕不是“走馬觀花”的結果。如:著名科學家竺可楨通過24年的物候記錄,發(fā)現(xiàn)了太陽黑子活動周期和植物花開花落等物候之間的關系。達爾文也是經歷了幾十年含辛茹苦的觀察與實驗,寫出了著名的《物種起源》。所以,在小學科學教學中,能夠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進行觀察、分析,要培養(yǎng)學生耐心持久的觀察品質,從而培養(yǎng)他們一絲不茍和持之以恒的科學態(tài)度。

(三)觀察的敏銳性:科學上的成功往往在于能否把握住“稍縱即逝”的機遇,以及能否從細微處捕捉事物的本質,伽里略就是從教堂吊燈擺動現(xiàn)象,得出了單擺的等時性。因此,我們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敏銳的觀察能力,隨時保持對事物發(fā)展變化的“高度警覺”,這是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的關鍵之處。

(四)觀察的全面性:要引導學生全面地、多角度地對事物進行觀察,把零碎的,看上去并不關聯(lián)的孤立事物放在整體中去感知,如教科版小學科學五年級下冊中對古代《受水型水鐘》的觀察,要將漏斗、水筒、浮標、齒輪、刻度盤、刻度尺等綜合起來,進行全面地觀察,才會發(fā)現(xiàn)它們之間的關聯(lián)。同時,要鼓勵學生嘗試用不同的感覺器官從不同角度來觀察同一事物。如對一個蘋果的觀察,如果同時使用味覺、嗅覺、視覺、聽覺、觸覺去感覺,其觀察效果顯然更全面。

(五)觀察的選擇性:小學生由于年齡小,他們經常抓不住觀察的重點,注意些不該注意的東西,如:用酒精燈加熱物品時,本該觀察被加熱物發(fā)生的現(xiàn)象,但有些學生卻只看到了酒精燈的火焰在跳動。因此,要引導學生學會觀察,只有帶著明確具體的目的去感知,才能觀察的準確、全面、細致。所以要引導學生明確觀察的方向,養(yǎng)成有意識、有目的的觀察習慣。

二、養(yǎng)成主動探究的學習習慣。

三、養(yǎng)成動手又動腦的學習習慣。

新課程中小學科學教育倡導“做中學”,其實質是通過科學學習養(yǎng)成“動手動腦”的學習習慣,在“做”中發(fā)現(xiàn),在“做”中體驗,在“做”中感悟,“動手”只是一種手段,會“動腦”才是真正的目的。然而小學生往往是樂于動手,但不善于動腦,面對眼前的各種實驗器材,往往盲目地急于操作,實驗中也只顧“熱鬧”,看不到“門道”。所以科學教育要養(yǎng)成學生動手與動腦結合的學習習慣,引領學生有目的、有意識地開展科學探究活動,動手之前要明確動手操作的目的,弄清要解決的問題,預測可能獲得的結果,制定實驗方案,即動手之前先動腦?;顒又幸嵝褜W生手、腦、眼、鼻、耳多種器官的并用,要及時捕捉事物的細微變化,善于分析現(xiàn)象產生的原因,從直觀形象中抽象出事物的本質。

如:在探究《電磁鐵》的性質時,首先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提出他們對于電磁鐵感興趣的問題,諸如:電磁鐵是由什么構成的?怎樣制作電磁鐵?電磁鐵能吸哪些物品?電磁鐵的磁性強弱與什么有關?電磁鐵有沒有南北極?若有極性與什么有關?電磁鐵與磁鐵有什么區(qū)別?然后,讓每個研究小組對本組感興趣的問題,先提出預測,再根據(jù)多種實驗材料,提出實驗方案,最后動手實驗尋求問題的答案。同時在活動中,要使學生養(yǎng)成勤于做科學筆記的習慣,要及時記錄下自己瞬間閃現(xiàn)的智慧火花,把觀察的現(xiàn)象、發(fā)現(xiàn)的問題、預測的結果、對現(xiàn)象的分析、以及對活動的感悟,都要及時記錄下來,培養(yǎng)學生嚴謹認真的學習態(tài)度,養(yǎng)成動手又動腦的學習習慣。這樣才是真正意義的探究,才能切實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科技素養(yǎng)。

四、養(yǎng)成總結反思的學習習慣。

學生在科學探究的過程中,常常得不到預期的結論,甚至得到的結論是偏謬的,對此,教師既不要指責學生,使之失去進一步探究的興趣和信心,也不要急于否定和糾錯,因為得出了與眾不同的結論,是給探究者提供反思認識的好機會,學生在探究中經歷失敗未必是壞事,如果老師能用賞識的眼光積極評價學生的探究精神,并耐心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審查反思,認真分析失敗的原因,反復實驗,重新成功,學生會收益很大。如:學生在進行電路的連接時,經常會出現(xiàn)小燈泡不亮的情況,這時老師不要急于幫助學生查找線路故障,要激勵學生合作討論、自主分析,都有哪些因素可能導致小燈泡不亮,學生會饒有興致地分析出很多種原因,諸如:電池沒電了;線路某處沒接好斷路了;小燈泡的燈絲斷了;兩節(jié)電池接反了;開關連接不對或開關接線處松動;連接燈泡的兩根導線接到一起短路了等原因,然后,根據(jù)這些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對線路進行檢查,找到問題所在。這樣對待“失敗”,學生收益非淺,因為強烈地自發(fā)地反思過程,能激發(fā)學生求知的欲望,實干的膽略,處事的機敏,思索的睿智。所以,在小學科學教育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養(yǎng)成善于總結反思的學習習慣,正確看待“失敗”,使之成為獲得鍛煉和發(fā)展的契機,通過總結反思,使學生在成敗中皆受益。

五、養(yǎng)成善于開發(fā)利用科學資源的習慣。

小學科學具有豐富的課程資源,而教材只是課程實施的一種文本性資源,它不是課程的全部,教師要引領學生到家庭和生活中去學科學用科學。然而現(xiàn)實中,大多數(shù)小學生是獨生子女,家庭舍得為孩子的學習投入,在家長看來,支持孩子學習科學,就是大量地購買課外科技讀物或科技音像資料,而開發(fā)孩子智力,就只會采用購買智力玩具的途徑。長此以往,孩子們養(yǎng)成了唯書本而學,唯現(xiàn)成用具而用的被動學習習慣,不會從生活中發(fā)現(xiàn)科學,更談不上去開發(fā)生活資源學科學。

因此,小學科學教育要引導學生關注生活,以敏銳機警的視角,去挖掘生活中的科學資源。如:探究居室養(yǎng)花的學問;澆花噴水器的原理;家庭線路的設計;天氣、氣溫、風向的觀測和記錄;食物霉變的研究;探究水壺除垢的方法等。同時,要引導學生善于收集生活中的廢舊物品,變廢為寶,使之成為可利用的科學實驗資源,如:廢棄的飲料盒罐,可以做土電話、可以做聽診器、可以做小昆蟲觀察盒等很多實驗。還有小藥瓶、飲料吸管、導線、鐵釘、小磁鐵、小木片、泡沫塑料板、螺絲、螺母、食品包裝盒、袋、繩等,都可以用來做出精彩的科學實驗。因此,科學教育要使學生養(yǎng)成善于開發(fā)利用課程資源的習慣,而課程資源的重要價值正在于為學生的發(fā)展提供了多種發(fā)展機會、發(fā)展條件、發(fā)展時空和發(fā)展途徑,而這正是科學教育的內涵。

總之,擔負科學啟蒙任務的小學科學教育,養(yǎng)成小學生良好的科學學習習慣,比獲取知識的多少更為重要,它將決定著學生后繼的科學學習,追求科學甚至會對他們一生的發(fā)展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科學(3-6年級)課程標準研制組.走進課堂--小學科學新課程案例與評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

[2]朱紀華.現(xiàn)代小學科技教育[m].北京:中國建材工業(yè)出版社,20xx。

自然科學論文簡短篇十六

“同學們,蛋殼都帶來了嗎?”老師問。“帶來了!”我們異口同聲地回答。

為了今天的科學課,老師讓我們帶蛋殼來。帶蛋殼做什么呢?是做不倒翁嗎?我們都很好奇?!敖裉?,我們要用這兩個半截蛋殼做一個小實驗。做之前,請大家先猜猜,我用這枝鉛筆朝著蛋殼垂直往下刺,是口朝上的蛋殼先破呢,還是口朝下的蛋殼先破?”“當然是口朝下的先破!”大多數(shù)同學都搶著回答?!翱诔系南绕?!”同桌偏要和大家作對。老師微笑著說:“那好,下面我們就來做做實驗,看誰的答案才是正確的。”老師叫了一名同學上講臺,讓他用鉛筆對準自己手上口朝上的蛋殼。老師一聲令下,同學手一放,鉛筆刺到了蛋殼上,蛋殼沒有破。老師又讓他試了幾次,鉛筆第三次刺下的時候,終于刺破了蛋殼。接著,老師又讓他用鉛筆刺口朝下的蛋殼。“一下、兩下、三下……”我們一起數(shù)著;但那半個蛋殼就像穿了盔甲一樣,被刺了十幾下還是不破?!耙∥也聦α耍 蓖栏吲d得手舞足蹈。雖然我們都不服氣,但經過多次試驗,我們發(fā)現(xiàn),同樣的兩個半邊蛋殼,用鉛筆垂直去刺,的確是口朝上的比較容易破。老師告訴我們,這是因為口朝上的蛋殼受力比較集中,而口朝下的蛋殼受力分散,所以就比較堅固。

難怪建筑工地里的工人叔叔們都戴著口朝下的安全帽,原來就是這個道理??!

您可能關注的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