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思政育人活動心得體會報告 思政活動感想(九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1-08 17:39:48 頁碼:8
思政育人活動心得體會報告 思政活動感想(九篇)
2023-01-08 17:39:48    小編:ZTFB

我們得到了一些心得體會以后,應該馬上記錄下來,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能夠給人努力向前的動力。我們想要好好寫一篇心得體會,可是卻無從下手嗎?接下來我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心得體會吧,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有關思政育人活動心得體會報告一

一、建設內容

在學校、學院兩個層面分別建立課程思政工作領導小組,重點建設以下內容。

(一)成立校院兩級“課程思政研究中心”

學校成立“南京曉莊學院課程思政研究中心”,所有國家、省一流專業(yè)所在二級學院成立“***院課程思政研究分中心”,組建由思政教師、專業(yè)教師等參與的研究團隊,聚焦課程思政建設中的重點與難點,著力解決共性和特別問題,探尋獨具曉莊特色、學院特色的課程思政資源、建設路徑。

(二)開展“課程思政”專項教改

堅持課程思政導向,針對性地在基礎公共課程、專業(yè)教育課程、實踐類課程等各類課程、教材中落實課程思政要求,在將課程思政融入教學建設全過程中予以落實,包括:課程目標設計、課程大綱修訂、教材編審選用、教案課件編寫等各方面,教學設計、課堂授課、教學研討、實踐教學等各環(huán)節(jié),教學管理、課堂教學模式等多種變革。

申報表見附件1。

(三)遴選培育“課程思政示范專業(yè)”

站在社會、學校、學生關聯發(fā)展高度和角度,著眼人才培養(yǎng)和專業(yè)全局,著力專業(yè)思政。專業(yè)思政必須全息滲透,重點落實到培養(yǎng)方案、課程教材建設、教學改革、教師發(fā)展與教學成效等方面,努力打造專業(yè)在課程思政建設上的特色與亮點,以專業(yè)思政引領課程思政。

“課程思政示范專業(yè)建設申報表”及“課程思政示范專業(yè)建設指標”見附件2。

(四)遴選培育“課程思政示范課程”

打造體育、美育、勞育類特色課程,打造融合思政元素的通識課程;強化專業(yè)課程思政功能,強化教材管理;加強實踐課程思政特色建設,推動校級示范性實踐教育基地建設,凝煉實踐教學思政特色。不斷改進課程思政的教育教學方法,豐富課程的思政元素,提高課程思政質量,培育遴選一批“課程思政示范課程”,及時推廣示范課程的新觀念、新思路、好經驗、好做法,積極營造“比學趕幫超”的課程育人氛圍,努力形成學校各門各類課程爭相育人的生動局面。

“課程思政示范課程建設申報表”及“課程思政示范課程建設指標”見附件3。

(五)遴選培育“課程思政示范教學團隊”

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靈魂和主線,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規(guī)律、教書育人規(guī)律和學生成長規(guī)律,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體作用,提升教師育人意識和育德能力,培育遴選“課程思政示范教學團隊”。

“課程思政示范教學團隊”以學院各專業(yè)為單位加以組建,也可以跨學院、跨專業(yè)、跨教研室,可以邀請思政課教師加入。通過加強團隊建設,力爭在專業(yè)課程的教學設計、授課內容中充分挖掘思政元素,使專業(yè)內容與思政元素相得益彰,同時,能以多種教學手段和表現形式在教學實施過程中堅持價值引領、能力培養(yǎng)和知識傳授的有機融合,取得實效。

申報表見附件4。

二、建設時限、經費及要求

“課程思政”專項教改及“課程思政示范教學團隊”建設時限為2年,分重點項目與一般項目,“課程思政”專項教改重點項目資助2萬,一般項目1萬,“課程思政示范教學團隊”重點項目資助3萬,一般項目2萬。

“課程思政示范專業(yè)”及“課程思政示范課程”建設時限為3年,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為校內爭創(chuàng)培育階段,自本次遴選結果公布之日起至上報省廳相關項目校內遴選結果公布之日止,第二階段為省、校項目同步建設階段,直到3年期滿。校內所有遴選培育項目資助3萬,獲選省級示范項目另行資助2萬。

以上項目主持人(帶頭人)一般不超過2人,具有較強教學研究水平和組織協調能力,申報截止日期為4月9日,申報書(一式五份)及推薦匯總表(附件5)一份,以學院、部門為單位統一報送至教務處教學改革與實踐科,同時報送電子稿。

有關思政育人活動心得體會報告二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推進落實我市中小學思政課建設,推動學校辦好思政課、教師教好思政課、學生學好思政課,圍繞以下幾個方面形成學校的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情況報告。

我校思政課程,由學校黨支部直接領導,楊關欣校長把握學校思政課的教育工作的方向和工作目標,具體落實到教學、科研和管理的全過程中,監(jiān)督學校思政課教學情況。由學校教務處和學校思政課教師具體負責實施思政課教學工作。學校領導和教務處堅持深入到班級思政課課堂,加強與任課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交流溝通,及時了解教師課堂教學情況。

學校重視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狠抓思想政治工作。組織教師認真學習相關文件,領會其精神;

對思政課教師的授課內容、授課計劃和教學實踐各環(huán)節(jié)嚴格把關;

重視師德建設,利用政治學習,積極開展師德規(guī)范的學習交流活動;

保證正確的教育方向在思政課教育教學內容、主體、目的、方法中的切實實施。

學校現有思政課教師19名,負責學校1至9年級的思政課教學工作。專任教師4人,其中高級教師一名,中級教師三名。兼職教師共有15名,其中初級教師4名,中級教師7名,高級教師3名。學校積極組織思政課教師研討教研、學習,積極選派教師參加上級組織的教師培訓活動。

為配合思政課教學工作,學校貫徹落實上級精神,組織班主任教師和其它學科教師,積極開展學科德育滲透,有力地促進學生的養(yǎng)成教育成和思想道德教育工作。

根據學科設置標準,學校開設了1至9年級均開設了《道德與法制》課。1至6年級每班每周均開設了2節(jié)課程,7至9年級每班每周開設3節(jié)課程。在思政課教材選用上,學校嚴格統一使用教育部組織編寫的部編教材。

為加強學校思政課學科建設,每學期開學前,學校教導處組織思政課教師做好備課工作,認真研討教材,加強對教學大綱的掌握,組織教師開展教研活動,采用集體備課的方式討論教學中的重點、難點、熱點問題,交流教學經驗。

通過集體備課和教研活動,把課本理論知識與學生學習、生活實際和社會實踐相結合,采用多媒體、網絡等現代化教學手段進行教學,促進了思政課教學手段和方法的改進。

學校加大軟硬件投入,學校為思政課等科任教師辦公室配備了聯網的電腦,以保證思政課教育教學及辦公需要。

學校長期的教育教學過程中,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理念;

嚴格按照“課程設置標準”,開齊學科,保證學校思政課的正常開設,保證專任教師任教思政課的建設思路。

1.學校依托各種“活動日”、“活動月”,結合思政課、班隊會等,開展一系列以思想品德教育等為主題的社會實踐活動。

2.開展思想品德專題教育周活動,通過活動,讓學生從個體到集體,從外表到心理,形成愛祖國、愛人民,積極健康向上的品質。

3.充分利用升旗儀式、板報、手抄報等形式,積極開展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和養(yǎng)成教育等德育活動,使我校學生從低年級到高年級,形成健康、文明的積極向上的校園文化,促進校園和諧。

有關思政育人活動心得體會報告三

摘要:加強高等院校“課程思政”工作建設是新時代高等教育發(fā)展的必然趨勢,“課程思政”改革已經成為一個新的時代課題。體育課程作為高等教育課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結合體育學的學科屬性,體育是重要的思政教育載體,蘊含著豐富的思政元素,理應深入探究學校體育的思想內涵,加大體育“課程思政”教學體系設計。據此,深入探究了體育“課程思政”實施的必要性,并提出了高等院校體育課程與思政教育協同育人的策略。

關鍵詞:“課程思政”;思政教育;協同育人

中圖分類號:d9??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1672-3198.2020.18.072

0引言

“課程思政”理念自提出并實施以來,各類高等院校都在積極探索“課程思政”的建設工作,積極挖掘各類課程所蘊含的思想政治元素,與學校的思想政治課程同向同行,共同發(fā)揮育人功能。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我國體育事業(yè)的發(fā)展,特別重視青少年的健康發(fā)展,在2018年全國教育大會上指出了高等院校的教育要樹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充分發(fā)揮體育課的育人功能。體育類課程作為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應當順應“課程思政”的發(fā)展趨勢,不斷去挖掘體育類課程所蘊含的“課程思政”元素,引領體育教師將對大學生的價值觀念引領、體育健康促進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yǎng)有機結合起來,不斷加強和完善體育“課程思政”的理論體系建設,改變過去人們所認為的體育課程即技術課程的片面觀念,充分發(fā)揮體育的全方位育人功能。

1高校體育“課程思政”實施的必要性

不論實在基礎教育階段還是在高等教育階段,體育作為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塑造人的過程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毛澤東同志在《體育之研究》一文中,特別強調了體育之于德育和智育的重要地位。他指出:“體育一道,配德育與智育,而德智皆寄于體,無體是無德智也?!币虼?,應該重新審視體育的本質和學校體育思想內涵,體育身體動作語言僅僅是一種載體,教育家夸美紐斯、盧梭等人非常重視體育在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中的重要性。目前,各類課程都在積極探索“課程思政”之路,體育也應該把握契機,在體育教學中體現思政元素,是時代發(fā)展的必然趨勢,從而能夠更好的發(fā)揮體育課程育人和育德的功能。2019年國務院頒布了《體育強國建設綱要》,從多個維度論述了體育的重要作用,學校體育是體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面向的群體是青少年,因此,在高等院校將體育與課程思政相融合,挖掘體育課程中所蘊含的思政元素,才能更好的貫徹和落實體育強國建設綱要中所提出的注重體育核心素養(yǎng)在學生體育認識中的價值與作用。體育強國的建設要充分利用好學校體育這主陣地,學校體育要將“課程思政”的理念融入到體育課程的教學當中,改變傳統的以重技術教學,輕文化傳承的局面,注重學生各個方面的全面發(fā)展。健康中國戰(zhàn)略的實施,也為體育“課程思政”的實施提供了很好的機會,體育應該不斷加強跨學科的交流,“體醫(yī)融合”的發(fā)展,能夠為社會培養(yǎng)大量的復合型人才,也推動了運動醫(yī)學、健康服務與管理等專業(yè)的發(fā)展,為健康中國助力。

2“課程思政”視域下高校體育課程與思政教育協同育人路徑

2.1加強對體育“課程思政”建設的頂層設計

體育“課程思政”的建設工作,是一項長期的工作,學校應該根據國家政策的需要,針對學校的實際情況,制定相關政策,加強對體育“課程思政”建設工作的扶持與鼓勵。在校黨委書記領導下,成立體育“課程思政”建設小組,在國務院頒布的《健康中國2030規(guī)劃綱要》《體育強國建設綱要》等政策的指導下,結合體育學的學科屬性和體育課程的自身特點,不斷挖掘體育課程所蘊含的思政元素,形成體育“課程思政”教學體系,并且落實到實際的教學當中去,讓學生感受到體育的魅力,由教師發(fā)展中心每年定期舉行“課程思政”教學比賽,并由教務處做好體育課程的統籌規(guī)劃,同時要改革對體育教學質量的考核和評價標準,思政元素作為一個重要的考察內容。

其次,學校要積極動員各個學院之間加強“課程思政”教學交流。學校各類課程的“課程思政”的發(fā)展需要各個學院之間的參與共同推進,尤其是負責思想政治課程教學工作的馬克思主義學院更應該發(fā)揮帶頭作用,并不斷加強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與其他學院教師進行“課程思政”的教學交流,充分挖掘其他各類課程的“課程思政”元素,并派優(yōu)秀教師對其他學院教師進行有關“課程思政”的培訓,共同推動學?!罢n程思政”教學改革的發(fā)展。

2.2建立合理的體育“課程思政”激勵保障機制

高校要推進體育“課程思政”改革,需要學校多個職能部門的配合與支持。學校教師發(fā)展中心、教務處、人事處都應該積極的參與到體育“課程思政”的建設當中去,教師發(fā)展中心每年定期舉行“課程思政”教學比賽,給予講課優(yōu)秀的教師一定的獎勵,并定期組織教師參加國家的課程思政培訓,讓教師走出去,不斷提升教師的課程思政水平,另外,學校教學科研職能部門設立一些課程思政教學科研課題項目,加強與課程思政有關的教學改革課題的申報力度,鼓勵體育課程教師積極參與課程思政教學改革課題的申報工作,用理論指導實踐。學校的人事部門應該加強對教師的思想考核力度,將體育“課程思政”的能力納入到職稱評定、年終績效考核當中去,鼓勵教師加強自身的“課程思政”的能力提升。教務處要做好體育“課程思政”的教學規(guī)劃工作,并鼓勵教師編寫體育“課程思政”教材,將思政元素作為一個重要的考核內容,改革對教師的教學質量的考核評價標準,在學院內部,也應該建立對于“課程思政”教學相關的獎懲制度,給予教師鼓勵,并定期組織教師進行聽課和互評,在學院內容形成一種“課程思政”教學的氛圍,將體育的育人功能充分的體現出來。

2.3加大體育“課程思政”師資隊伍的建設力度

首先,應該培育體育教師“課程思政”的意識。體育課程教師應該在自身專業(yè)知識不斷更新的情況下,應該加大對“課程思政”元素的挖掘,與時俱進,學校在校黨委書記的領導下,通過組織“課程思政”會議、講座和教學專題報告等形式動員體育課程教師不斷學習國家的“課程思政”最新的政策和會議文件,關注國家最新的教育政策,從而使體育課程類教師對“課程思政”有深入的認知,培養(yǎng)體育“課程思政”的意識,始終把“課程思政”的理念貫穿到體育教學的過程中去,樹立體育課程與思想政治課程同向同行育人的責任意識。

其次,要注重提升體育教師的“課程思政”素養(yǎng)。體育教師要不斷的加強自身專業(yè)知識的學習與更新,加強體育學與其他學科的跨學科知識融合,尤其是人文社會學科,把握最新的理論知識前言動態(tài),能夠很快的提升體育教師的“課程思政”素養(yǎng)能力。通過“課程思政”培訓,體育教師要將知識傳授與價值引領相結合,在課堂上不僅僅是傳授給學生知識,還要讓學生深刻領悟到知識背后的內涵,要做到課程育人,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情懷,樹立民族認同感。體育教師要認真學習《健康中國2030規(guī)劃綱要》《體育強國建設綱要》《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等國務院頒布的一系列文件,通過學習和交流,不斷提高體育教師的“課程思政”素養(yǎng)能力,從而能夠更好的運用到教學當中,在大健康的大背景下,提升大學生的責任感、做到全方位育人,體育教師應將健康中國、體育強國等綱領性文件融入到體育課程的理論教學當中,讓學生深入理解健康中國的內涵,深入領會中國女排精神,在體育促進健康的同時,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愛國情懷和團結協作的意識。要不斷挖掘優(yōu)秀的民族傳統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融入到高等院校體育課程當中去,讓學生深入了解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內涵,民族傳統體育是我國民族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具有特定的民族文化符號,通過學習,增強對我國傳統體育文化的自信,增強學生的民族認同感。這就要求體育教師要對優(yōu)秀的民族傳統體育文化要有深入的認知,體育教師可以通過與民間民族傳統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不斷加強交流,自身先要掌握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背后的內涵,挖掘其“課程思政”元素,融入到教學當中。因此,要實現課程價值引領,這就需要體育教師不斷提升對“課程思政”知識、優(yōu)秀民族傳統文化、最新的教育理論知識等的理解力,成為立德樹人的真正的踐行者和引領者。

2.4體育“課程思政”教學專題的設計

在課程思政實施過程中,要注重從學生全面發(fā)展的視角去構思體育與健康課程教學內容的設計,由于體育與健康課程本身特殊的學科屬性,其蘊含的課程思政元素就很多,通過專題教學設計體現思政元素的育人功能。在教學內容設置上可以設置體育強國專題、健康中國專題、奧運會專題、軍運會專題、殘疾人體育專題、體育賽事志愿者專題、體育扶貧專題等,將價值觀教育融入到體育課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當中,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體育“課程思政”傳達的是一種教育理念,不能將體育課與思想政治課簡單的疊加在一起,但是要體現思想政治的元素,體育課程讓學生學習到的不僅僅是一種技能,要注重培養(yǎng)大學生的愛國情懷、民族認同感、文化自信、道德修養(yǎng)等,讓學生能夠內化于心,切實感受到身上的責任感,并投身于社會服務當中去。體育“課程思政”的實施更多的是給予大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引領。

3結語

在高等院校“課程思政”教學改革的大背景下,體育“課程思政”建設理應順應高等教育發(fā)展的趨勢,學校要做好體育“課程思政”頂層設計,建立完善的“課程思政”管理、監(jiān)督和評價機制。體育教師要培育體育“課程思政”意識,在傳授專業(yè)知識的同時,要滲透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知識和思想,挖掘體育課程中的思政元素,在教授知識的同時做到全方位育人,充分發(fā)揮高校體育課程與思政教育協同育人的功能。

參考文獻

[1]習近平主持召開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強調: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n].人民日報,2019-03-19.

[2]楊建超.協同育人理念下高校“課程思政”改革的理性審視[j].南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35(6):121-127.

[3]高德毅,宗愛東.從思政課程到課程思政:從戰(zhàn)略高度構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課程體系[j].中國高等教育,2017,(1):43-46.

[4]趙麑.符號和記憶:女排精神的內涵、特征及價值[j].體育文化導刊,2017,(8):8-12.

[5]石書臣.同向同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協同創(chuàng)新的課程著力點[j].思想理論教育,2017,(7):15-20.

[6]習近平主持召開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強調: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n].人民日報,2019-03-19.

[7]劉娜,吳紀龍.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實效性應著力實現“六個轉化”[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9,(3):75.

[8]趙麑.符號和記憶:女排精神的內涵、特征及價值[j].體育文化導刊,2017,(8):8-12.

有關思政育人活動心得體會報告四

我校以習近平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的講話精神為指導,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和我?!拔拿?、健康、好學、有為”的育人目標,嚴格對照《青海省中小學校黨建思政工作要求》和《西寧市加強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的若干措施》有關要求,扎實、有序推進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工作?,F將我校思政課建設工作匯報如下:?

(一)堅定信仰,加強思政工作組織領導

健全制度,指導建設。組建了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領導小組,根據相關要求制定了學校思政課建設實施方案、思政課建設的若干措施分工細則、思政教師隊伍建設方案、輔導員工作制度、思政課堂評價制度,為思政課建設提供保障。

優(yōu)化機構,形成合力。黨支部統一領導,各處室明確分工,支部書記、校長帶頭走進課堂,帶頭推動思政課建設,帶頭聯系思政課教師,形成以學科教師為主導,以思政教師為重點,以班主任隊伍為主體,以思政輔導員為支撐的全校師生協同配合的全員思政工作格局。

注重評價,完善體系。組織教師認真學習《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等文件精神,建立了思政課雙日志制度,完善了課堂評價體系,把師德師風、思政課考評納入績效考核、職稱評定,努力培養(yǎng)廣大教師的責任、擔當、集體、作為、榮譽等十六個意識,引導廣大教師堅持職業(yè)操守、恪守誠信規(guī)范,傾力打造師德高尚、業(yè)務精湛的教師隊伍。

(二)鑄魂強基,強化思政工作隊伍建設

青老結對,促進成長。思政課教師是學生心靈的塑造者。學校通過實施青藍工程,扎實開展思政課骨干教師“一科一名師”、“一師一優(yōu)課”示范課、青年教師過關課、匯報課等活動;實施青年教師成長“承包制”,學校領導問診青年教師的課堂教學,指導和幫助教師及時改進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效率。定期召開師生座談會、學生信息員座談會,了解學生思想狀況及學習情況,發(fā)現問題,及時整改,充分彰顯思政教育的影響力。

名師引領,加快成長。建成吳建國思政課名師工作室,邀請南京棲霞區(qū)思政課名師王英姿來校支教,傳授先進理念和教學方法。利用學校錄播教室優(yōu)勢、北京四中網校等教育公共服務平臺建設思政課案例庫、備課資料庫。在名師帶動和影響下,思政教研風氣濃厚,骨干教師隊伍不斷壯大,專業(yè)素養(yǎng)大幅提升。

全員參與,全程育人。全體教師堅守“既教書又育人”的信念,在課堂教學中切實貫徹落實“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培養(yǎng)目標和學科核心素養(yǎng)要求,推進以思政課為主,各類課程與思政課共同育人的新格局。不定期開展教情學情調研,學校領導參加思政課集體備課研討活動、進課堂觀評課活動。

(三)抓好陣地,提升思政課堂教學實效

立足課堂,創(chuàng)新教學。以“把思政課上成學生喜歡的課程”為基礎目標,實施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創(chuàng)優(yōu)行動,打造思政精品課。通過開足開好思想政治理論課,用好思想政治理論課統編教材,編寫校本教材,精選教學案例,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開展“微課堂”、“一師一優(yōu)課,一課一名師”等教學實踐活動,學科教研,集體備課,課題研究,教學競賽,網絡備課等教研活動,思政課課堂質量顯著提高,以教學效果為核心的思政課教學評價體系不斷完善。

聯盟互助,資源共享。一中教育集團及教育聯盟通過開展“做新時代四有好老師”演講賽、“班會觀摩課”、“德育沙龍”、“綠色課堂”崗位大練兵、送教到校、名師交流等活動,從德育教育、校園文化建設、思政課模式等方面進行學習和交流,形成了區(qū)域內優(yōu)勢互補、教研互動的新局面,促進了學校思政課建設的進一步發(fā)展。

挖掘資源,同向同力。充分挖掘學校各類課程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把課堂作為落實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主陣地,發(fā)揮每門課程、每個教室,每個課堂的育人職責,把思想引導和價值觀塑造融入每一門課程的教學之中,形成以思想政治理論課程和課程思政同向同力,思想政治和知識教育有機統一的教育教學體系。

(四)豐富載體,打好學生思想政治底色

樹立榜樣,擴大影響。通過開展師德教育培訓、專題講座、“四有好老師”演講、學生評教和“耕牛獎”“師德標兵”、“最受歡迎教師”、“有為青年教師希望之星”評選等,促使愛崗敬業(yè)、為人師表、熱愛學生的品德成為全體教師的共同追求。通過評選“文明班級”、“三好學生”、各類“星級學生”、“五四紅旗班、紅旗手”“愛心獎”“優(yōu)秀班團干部”等優(yōu)秀集體和個人,使學生學有榜樣,做有標桿,促使學生形成良好思想品德形成。

精細管理,培養(yǎng)習慣。立足立德樹人,以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線,以愛國、責任、誠信、樂學、合作為主要內容,形成培養(yǎng)“文明、學習、衛(wèi)生、安全、生活、體藝”六大習慣,實現“文明、健康、好學、有為”育人目標的“六三三三四”德育模式。利用規(guī)矩教育月、學生文明督查組的檢查督導、問題清單剖析和反饋等形式,及時矯正了學生不良行為。多種形式的宣講討論、每周的年級例會、“做懂規(guī)矩,守紀律的合格一中學生”等專題講座和主題班會,促進了全校師生規(guī)矩意識的提升和良好行為習慣形成。

主題活動,筑牢底色。通過開展《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校本教材進課堂、“憲法晨讀”、“國旗下講話”、“信仰根植我心”主題教育宣講、“四愛三有”“崇尚英雄”系列主題教育實踐活動、“德育學堂”及《平“語”近人—習近平總書記用典》視頻觀看、“五四”青春詩會、“紅旗飄飄引我成長”征文活動、“傳統文化教育月”系列活動、“入團第一課”以及一中講堂等活動,提升學生的思想品德素養(yǎng),激發(fā)對黨、對祖國、對民族、對家鄉(xiāng)、對學校的認同感、歸屬感,促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為學生的終身發(fā)展筑牢精神底色。

精品社團,豐富德育。學?,F有各類社團33個,國旗班、清華筑夢游學團、中科院鹽湖之星實踐團等已成為精品社團。“啟迪之星·助夢游學”活動中,學生參觀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名牌大學,參訪京東、商湯科技、青橙創(chuàng)客等知名企業(yè)和機構;赴國家科學院青海鹽湖研究所、鹽湖所研究基地實地參觀、親歷實驗,與科學家互動交流。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激發(fā)了學生追求更高夢想的動力,培養(yǎng)了學生的科學精神和愛國情懷。

創(chuàng)新方式,網絡助力。開辟校園黨建、團建和德育教育專題網站,開展網上德育主題教育,使校園網站、論壇、微博、微信群、qq群等媒介成為宣傳黨的政策、弘揚社會主義主旋律、傳播社會正能量的新陣地。

1.?可供教師學習和選擇的先進典型思政資源比較少;教學考試評價方式比較單一;教學實踐中學生參與率不夠高,對思政實效性有一定的影響。

2.隨著客觀實際的不斷變化,傳統的思政工作方法不能很好適應新的育人要求,書本知識如何轉化為學生的自覺行動,如何堅持以學生為本,加強對學生服務,通過課堂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等方法,讓每位學生都參與其中,達到思政課的潛移默化、潤物無聲作用,是思政課老師面臨的重大挑戰(zhàn)。

1.進一步認真分析研究我校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的現實困難和制約因素,創(chuàng)新思路,細化舉措,優(yōu)化師資配置,強化師資隊伍建設。采取“請進來,走出去”相結合的辦法,進一步拓寬集團校和教研聯盟教學教研活動,邀請校外名師、“五老人員”等進校開展專題講座,積極外派思政課教師參加國培、省培等專業(yè)培訓,不斷更新教學理念、提升業(yè)務素質和教學水平,鍛造一支品德高尚業(yè)務精湛的高素質教師隊伍,努力使我校思政課師資力量走在前列;

2.加大名師工作室建設力度,強化名師培養(yǎng),開展名師示范課、優(yōu)質課展示,優(yōu)化同課異構活動,發(fā)揮好名師的示范引領作用,合力打造我校思政“金課”,促進我校思政課名師工作室建設走在前列;

3.繼續(xù)實施青藍工程,開展好思政課骨干教師“一師一優(yōu)課”、講課大賽、青年教師過關課、匯報課等活動,通過主題教研、觀評課活動,提升教師基本功,加快青年教師成長,真正做到“一年站穩(wěn)講臺,三年成為校級骨干,五年成為縣級骨干”,使我校青年教師成長工作走在前列;

4.拓展思政課堂,一月一主題,一次一個年級,由學校思政課教師和行政領導進行專題講座,推動思政工作走進學生,擴大思政課的輻射面和影響力,以更好地實現對學生的思想和價值引領;

5.著眼學生全面發(fā)展,樹立大德育觀念,創(chuàng)新課程建設,豐富德育載體,促進學校各項活動與思政課有機結合,通過內容重構、德育課堂重建提升學生核心素養(yǎng),結合一中講堂、學生社團、體育、藝術類課程,努力實現德育課程體系化。

實踐證明,思想政治理論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把思政課辦得越來越好,是時代賦予我們的光榮責任。?今后,我們將繼續(xù)按照上級要求,建強“主力軍”,守好“主陣地”,唱響“主旋律”,不斷開創(chuàng)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的新局面,引領學生健康成長,培育新時代有為學生。

有關思政育人活動心得體會報告五

前一段時間我有幸參加了高校課程思政教學方案設計專題研修班,在這個研修班上,我認真聽取了四位專家對于課程思政的深入解讀,受益匪淺,通過學習其他高校課程思政的做法,我更加明白課程思政其實質不是增開一門課,也不是增設一項活動,而是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課程教學和改革的各環(huán)節(jié)、潤物無聲,實現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下面我將從四個方面闡述我的心得體會。

一、教師是關鍵

“讓教育者先受教育,讓信仰者講信仰”。教師是學生價值觀教育的引路人,教師的育人意識和育人能力是決定“課程思政”效果的關鍵因素,只有對專業(yè)知識思政教育有深刻的理解和堅定的認同,才能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有效地傳遞給學生。為此,應著力提升教師的思政意識與結合專業(yè)的價值教育執(zhí)教能力,促使學生能夠真正“親其師,信其道”,實現傳道與授業(yè)的有機統一。而我們的課程思政師資隊伍主要包含三類:專業(yè)課老師、思政課老師和輔導員,這里面專業(yè)課教師是課程思政關鍵中的關鍵。

要想讓所有的課都上出思政味,所有的老師都挑起思政擔,共同探索構建全員、全方位、全過程“大思政”教學體系,我想可以這樣做:一方面,建立線上課程思政研究與實踐溝通群組,可以先邀請一批熱心熱情于課程思政的骨干教師,包含教務處、宣傳部、學工部、馬院教師代表、專業(yè)課代表、輔導員代表等,在群組里專業(yè)課教師可以分享自己的課程思政設計,或者提出自己的疑惑,由不同部門不同身份的老師進行出謀劃策,提供政策或者智力支持;另一方面,定期開展思政課教師和專業(yè)課教師、輔導員共同參與的課程思政教學線下沙龍活動,在研討過程中,三者可以共同疏理專業(yè)課程與思想政治教育的連接點,了解現在學生所思所想,論證其合理的切入點,有效的拓展思政理論課的教學邊界,將學科資源、學術資源轉化為育人資源,實現思想政治教育與知識體系教育、日常思政教育的有機統一,讓三者產生整體育人的聯動效應。課程思政的主陣地是課堂,而專業(yè)課教師想要更好的融入課程思政,必然少不了思政課老師和輔導員的保駕護航,互通有無,三者強強聯合,不僅可以讓專業(yè)課教師在保留自身課程特點的同時,還能夠更好的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與思想政治理論課保持同向同行。打造一支不僅具有精深專業(yè)素養(yǎng),而且具備高尚師德、精湛育德能力的師資隊伍,是為學生提供優(yōu)質課程思政的保證。

二、教材與課程設計是基礎

高校課程都是按照專業(yè)進行設計,特別是專業(yè)課程傳授的教學內容會直接體現知識的價值導向,因此在編寫教材、選擇教材的時候,要集中骨干教師力量,統籌優(yōu)勢資源,讓教材中融入課程思政的內容,既符合專業(yè)要求,又不生硬強勢,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認同我們所要引領的價值理念。

同時,要扎實做好專業(yè)課程育人教學設計,明確思政教育的的具體要點、基本內容和基本方式,針對具體課程編制課程思政教學指南。也就是說,一個專業(yè)的價值引領體系應當是全面的、系統的、有規(guī)律可循的,不是單一課程教師自己閉門造車的結果,需要進行教研室研討、確定并實施,對于精品課程、一流課程,更應該組織相關專家進行指導,打造一批優(yōu)質思政課程,可以給其他課程提供借鑒。

最后,改進“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的教學整體設計,提高協同育人效果。從實踐方式來看,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有兩種情況,第一種是旗幟鮮明講政治,采用正面直接的施教方式,第二種就是間接的把教化滲透到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中,這兩種缺一不可。教學內容的設計,在思政課程教育中,教師需要在課程基本要求的基礎上,結合學生專業(yè)性特點,融入相關專業(yè)要素,提升思政課程的親和力,增加學生對課程的認同感;而“課程思政”在教學內容上,要挖掘專業(yè)課程中的思想政治元素,盡可能實現專業(yè)知識技能與思想政治教育兩者的相互融合,進行共同教育。

三、方法是手段

在我們的教學過程中,選擇適當的方法,才能加強學生的自覺性和學習效率,以學生為主體是我們所有教學方式方法的首要前提。

因此,第一個方法,任課教師一定要了解學情,分析自己所帶學生的興趣愛好、心理特征、迷茫與困惑。復旦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陳金華教授說,只有從學生關心的現實問題入手,才能增加馬克思主義理論的解釋力、課堂思政的吸引力,也就是說我們要回應學生的期待,更要幫助學生養(yǎng)成大國國民心態(tài)和思考習慣。

我這里有個簡單的例子。我所教授的課程是《課堂翻譯實踐》,針對的是大四本科學生,他們對于考研、考教師資格證、就業(yè)等問題特別關注。因此,我在上課的過程中,注重積極回應學生的這種期待,對于手語翻譯的就業(yè)前景,特別是和本門課程密切相關的就業(yè)方向,怎樣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課堂手語翻譯與學生進行了探討。首先明晰了課堂翻譯的身份地位,課堂翻譯不同于其他場合的翻譯,他站在講臺上,就有了教師的身份和屬性,就要以好老師的準則去要求自己,由此引出“四有”好老師的定義:我們的理想信念就是要通過自己的這雙手去傳遞給聾生更多的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讓他們能夠成長為合格的祖國建設者和接班人;我們的道德情操就是要愛崗敬業(yè),遵守教師和手語翻譯員雙重身份的職業(yè)操守;我們的扎實學識就是我們嫻熟的翻譯技能和廣闊的專業(yè)知識背景;我們的仁愛之心就是對殘疾人事業(yè)的無限熱愛和忠誠,是不拋棄不放棄,是耐心、愛心與恒心。

第二個方法就是以社會熱點為切入點,有助于融入思政元素。比如現在藏族小伙丁真的爆火,是現在00后學生關注的社會熱點現象,學生一方面感慨于丁真的“甜”“野”氣質,另一方面心中難免有一絲想當網紅、想自己也被看見的沖動。我在上課時以專業(yè)教師的身份和課下輔導員的身份和學生討論了這個問題,學生的積極性都特別高,他們也很關心自己能否成為手語翻譯界的網紅,丁真可以為自己的家鄉(xiāng)旅游業(yè)“帶鹽”,而自己可否為手語翻譯這個專業(yè)、這個行業(yè)進行“帶鹽”?我積極鼓勵學生進行探索,丁真沒有把自己的巨大流量變現,他保持著那份難得的初心,我們作為手語翻譯的初心是什么?丁真被抓去讀書來豐富自己的內涵,我們又當如何提高自己的專業(yè)素養(yǎng)、如何培養(yǎng)自己愛崗敬業(yè)的精神、樂善好施的品德,從而成為行業(yè)內的佼佼者?這比我們說一百遍你要好好學習呀,你要加油努力呀等更能入腦入心。

第三個方法是善于利用案例教學,案例教學是思政融入專業(yè)課教學的重要方式,在課程設計和實際教學中,教師往往透過案例教學和分析的過程融入家國情懷、價值觀念、政治信仰、職業(yè)道德教育等,讓學生習得批判性思維、悟得正確價值觀。

四、制度是保障

在制度這個問題上,評價與監(jiān)督機制是關鍵。想要課程思政更好的落地,不能雷聲大雨點小,需要高校建立協同育人評價與監(jiān)督機制體制的一體化,而評價與監(jiān)督機制是衡量育人模式成效的重要指標,既要具有相對的獨立性,還需具有一定的系統性,例如在“課程思政”設置專門的思政效果評價體制與標準,還要針對課程設置專業(yè)技能的評價體制與標準。同時可能需要協同科研、教務、人事等相關部門共同交流設置綜合性的評價體制與標準,最終實現評價與監(jiān)督機制體制的一體化。有了評價標準和監(jiān)督機制,課程思政在推廣的時候就不用單純靠情懷靠自覺,就有相對的可量化的方式,就可以在思政課程建設初期,減少一些阻力。

?

有關思政育人活動心得體會報告六

2020年新年伊始,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更改變了我們的“教”“學”方式,給包括思政課在內的課堂教學帶來了不小的困難和挑戰(zhàn),但這也是一次全新的考驗,它促使教師學會利用信息網絡技術和直播平臺,開創(chuàng)新的思政課教學模式。

江西工業(yè)貿易職業(yè)技術學院針對疫情因變制宜,努力做到因事而化、因勢而新、因時而進,以“四因”為引領,進取探索貼合當前形勢的思想政治教學模式,確保思政教育工作及時、有效開展。

針對疫情、準備預案,做到因事而化

為認真講好線上教學啟動之后的“思政第一課”,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思政部提前部署、精心組織,以疫情防控過程中出現的社會熱點事件為案例,充分挖掘社會熱點事件的教學價值,經過線上團體備課的形式,傾力打造了三堂“特殊思政課”——《戰(zhàn)“疫”必勝》、《拳拳赤子心殷殷愛國情——愛國主義專題教學》和《疫情之下的生命守望——生命教育專題教學》,引導學生正確認識疫情,自覺融入抗“疫”行動,激發(fā)學生的愛國情懷和擔當意識,堅定“四個自信”,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強化學生珍愛生命、感恩守護,認識生命的真正價值和意義,堅定戰(zhàn)“疫”必勝的信心和決心。

技術培訓、交流鉆研,做到因勢而新從線下到線上,從教師到網絡主播,對很多思政課教師來說是“頭一次”,具有必須的難度與挑戰(zhàn),而其中的障礙就是線上教學直播技術。為了解決教師在線教學直播技術的“難題”,學院進行了多渠道、多形式的“集訓”。

2月13日,線上直播培訓拉開“序幕”。全體教師認真學習操作方式,掌握每一個直播環(huán)節(jié)、解決每一個技術“難題”。課后,各課程組還自發(fā)組織直播技術的交流,采取一帶一幫扶,一對一“練習”的方式,幫忙年齡較大的教師解決難題。教師學習在線教學直播技術熱情高漲,成效顯著。密集、多樣化的培訓指導讓每一位教師都熟練掌握了線上教學工具。2月14日、15日兩天,思政部所有教師進行了在線教學試講和測試,全部到達在線教學的技術要求。2月17日,思政課線上教學正式開始。前期充分的準備工作保證了線上教學井然有序的進行。

靈活表達、創(chuàng)新溝通,做到因時而進

線上教學除了技術層面的'挑戰(zhàn)之外,還有一個難題就是如何做到師生的良好互動?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在線上團體備課過程中,教師們認真?zhèn)浣滩?、仔細備學生,課程資料注重邏輯性和條理性,課件設計簡潔,突出知識點,同時,教師們本著“一課一策”原則,適時地把抗疫資料融入課程之中。如在講述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時,嵌入了這次抗疫能在短期內上下同心、眾志成城,得益于中國共產黨的集中統一領導;在講述建國初期,我國建立起完整的工業(yè)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時,強調此次疫情對中國經濟影響不會很大,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等等。

接地氣的理論和案例分析,讓同學們愿意聽、愿意看,很自然就理解和理解了思政課中的“大道理”。課上,教師們還結合課程資料設置抗疫問題討論環(huán)節(jié),因勢利導,引導學生理性對待疫情發(fā)展,擁護黨中央的防疫政策,鼓勵學生言論中的正能量,將思政小課堂和抗疫大戰(zhàn)場有機地結合起來。

為了拉近和學生的距離,解決線上教學互動難的問題,思政教師們更是使出了渾身解數,提前10分鐘進入授課群與學生進行“熱身運動”,加強師生之間的溝通交流;課上改變課堂教學語言風格,如“一齊來做任務啦!”“敢不敢挑戰(zhàn)?”“誰和我pk?”等等,這些互動形式也讓枯燥的思政課程瞬間活了起來,行之有效地解決了互動難的問題。

思政“網絡主播”的親和力,讓同學們很受用——“本來對思政課期待不是很大,但教師用各種現代化信息手段激活了課堂,讓思政課學習也有了青春的味道!”“感覺教師講得很好,深入淺出像一對一上課,相比線下上課我聽的更認真了?!毙碌慕虒W方法和互動手段讓學生們以更飽滿的熱情投入到學習中。

嚴抓管理、保障教學,做到因變制宜線上教學讓思政課的教學陣地從傳統教室轉移到在線課堂,為更好保證線上教學質量,一系列精細的、配套的思政課教學服務和管理措施相繼出臺,以筑牢線上教學質量的基礎。

為保證線上教學質量和效果,思政部除了堅持線上團體備課,還制定了具體的教學規(guī)范,對教學重點、教學進度、ppt、作業(yè)、答疑、互動、考核等提出了統一、具體的要求。在教學管理方面實行線上巡查制度,教學管理員每一天對線上教學開展情景進行檢查,發(fā)現問題,及時進行解決。院系領導、教學督導在線聽思政課,確保線上教學質量“不打折”。每周二召開思政部線上例會,對上一周線上教學情景進行總結,對存在的問題及時進行整改,以確保思政課教學高質量完成。

課堂上,教師、輔導員、學生干部三方聯動是保障線上教學的重要手段。課前輔導員和學生干部負責點到,確保學生到課率;課上任課教師隨機點名回答問題進行互動;課后學生干部發(fā)布課件、資料、收集作業(yè)發(fā)送至教師郵箱,三方聯動讓線上授課變成立體式、全媒體的授課,架起連接授課教師和學生的橋梁。

從線下到線上,從生疏到熟練,一項項嘗試探索,讓因疫情帶來的“線上思政課”更加“在線”,極大地發(fā)揮了思政課在立德樹人,鑄魂育人的關鍵作用。學生對線上教學的認可,也給予思政課教師極大的鼓舞,原本看似“沉悶悶”的課堂,也因教師的努力變得“熱騰騰”,學生的收獲也“滿當當”。江西工貿職院思政部的教師們也將以此為契機,繼續(xù)將“疫情防控”中凸顯的制度優(yōu)勢,愛國熱忱和人民力量,領導力,組織力和動員力等資料轉化為“思政金課”教學的生動案例,將思政課的教學優(yōu)勢轉化為打好疫情防控阻擊戰(zhàn),殲滅戰(zhàn)和人民戰(zhàn)的強大精神力量。

有關思政育人活動心得體會報告七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推進落實我市中小學思政課建設,推動學校辦好思政課、教師教好思政課、學生學好思政課,圍繞以下幾個方面形成學校的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情況報告。

一、思政課建設機制

我校思政課程,由學校黨支部直接領導,楊關欣校長把握學校思政課的教育工作的方向和工作目標,具體落實到教學、科研和管理的全過程中,監(jiān)督學校思政課教學情況。由學校教務處和學校思政課教師具體負責實施思政課教學工作。學校領導和教務處堅持深入到班級思政課課堂,加強與任課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交流溝通,及時了解教師課堂教學情況。

二、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

學校重視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狠抓思想政治工作。組織教師認真學習相關文件,領會其精神;

對思政課教師的授課內容、授課計劃和教學實踐各環(huán)節(jié)嚴格把關;

重視師德建設,利用政治學習,積極開展師德規(guī)范的學習交流活動;

保證正確的教育方向在思政課教育教學內容、主體、目的、方法中的切實實施。

學?,F有思政課教師19名,負責學校1至9年級的思政課教學工作。專任教師4人,其中高級教師一名,中級教師三名。兼職教師共有15名,其中初級教師4名,中級教師7名,高級教師3名。學校積極組織思政課教師研討教研、學習,積極選派教師參加上級組織的教師培訓活動。

為配合思政課教學工作,學校貫徹落實上級精神,組織班主任教師和其它學科教師,積極開展學科德育滲透,有力地促進學生的養(yǎng)成教育成和思想道德教育工作。

三、思政課教育教學

根據學科設置標準,學校開設了1至9年級均開設了《道德與法制》課。1至6年級每班每周均開設了2節(jié)課程,7至9年級每班每周開設3節(jié)課程。在思政課教材選用上,學校嚴格統一使用教育部組織編寫的部編教材。

為加強學校思政課學科建設,每學期開學前,學校教導處組織思政課教師做好備課工作,認真研討教材,加強對教學大綱的掌握,組織教師開展教研活動,采用集體備課的方式討論教學中的重點、難點、熱點問題,交流教學經驗。

通過集體備課和教研活動,把課本理論知識與學生學習、生活實際和社會實踐相結合,采用多媒體、網絡等現代化教學手段進行教學,促進了思政課教學手段和方法的改進。

四、思政課建設保障

學校加大軟硬件投入,學校為思政課等科任教師辦公室配備了聯網的電腦,以保證思政課教育教學及辦公需要。

學校長期的教育教學過程中,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理念;

嚴格按照“課程設置標準”,開齊學科,保證學校思政課的正常開設,保證專任教師任教思政課的建設思路。

五、思政課與實踐相結合

1.學校依托各種“活動日”、“活動月”,結合思政課、班隊會等,開展一系列以思想品德教育等為主題的社會實踐活動。

2.開展思想品德專題教育周活動,通過活動,讓學生從個體到集體,從外表到心理,形成愛祖國、愛人民,積極健康向上的品質。

3.充分利用升旗儀式、板報、手抄報等形式,積極開展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和養(yǎng)成教育等德育活動,使我校學生從低年級到高年級,形成健康、文明的積極向上的校園文化,促進校園和諧。

有關思政育人活動心得體會報告八

為深入貫徹落實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講話精神,促進專業(yè)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協同育人,自2014年起以上海市為試點展開了從“思政課程”到“課程思政”轉變的全員、全課程大思政教育體系探索與構建的工作,現已在全國范圍內推廣?,F有研究主要從兩方面探討如果實現課程思政。首先,從宏觀理論、戰(zhàn)略高度探討“課程思政”的理論體系構建(高德毅等,2017a/2017b;忻平,2016;虞麗娟,2017),包括“課程思政”推進的價值與意義(陸道坤,2018;邱偉光,2017;閔輝,2017;曹文澤,2016)、從理論高度及管理者的角度探討“課程思政”的涉及到的關鍵問題與實現路徑(吳月齊,2018;何紅娟,2017;高燕,2017;劉淑慧,2017;李國娟,2017;陳道武,2017)等。

其次,從微觀的角度以某個專業(yè)或某門課程為切入點探討“課程思政”的實現途徑。其中以高職院校某一專業(yè)的研究(何衡2017;倪成偉等2017;呂玉龍等2017;陳輝林,2017)居多,散見于零星課程,如新聞傳播、大學語文、中國近代史、公共藝術、汽車概論等課程中。

近兩年來國內關于“課程思政”的研究開展得如火如荼,呈現出百花齊放的狀態(tài),但仍存在一些缺憾,如:理論探索處于初級階段,尚未形成成熟的理論體系;重視宏觀理論的構建,缺少具體學科如何實現“課程思政”的路徑與示范研究。本文從語言學類課程角度,探討將語言學類課程的學科知識與學生能力培養(yǎng)、道德教育有機結合的“三位一體”的實現路徑與方法。

語言學是一門研究語言及其相關問題的科學。它涉及語言的結構、功能、應用、生理、認知等各個領域,是一門介于人文科學與自然科學之間的學科。李宇明(2018)認為,“語言學是一個學科群”,“橫跨人文科學、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課程思政建設是在深入貫徹落實十九大精神的前提下,推進各類高校深入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背景下,響應國家所倡導的“全員育人、全過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的“課程思政”教育模式。它強調高校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知識傳授與價值引領相結合,做到知識與思想的辯證統一。

在語言學類課程思政建設過程中,應充分結合語言學學科的跨學科性質,從專業(yè)課程中的人文科學部分提煉國家精神、民族性格、社會文化等思想政治元素;從社會科學部分提煉學生看待問題的辯證思維方式,進而培養(yǎng)學生的專業(yè)榮譽感、職業(yè)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從自然科學部分,強調尊重事實,尊重科學,重視邏輯思維。

具體包括三方面的內容:第一,宏觀上,學校管理層保障專業(yè)課程思政建設平臺的搭建、專業(yè)教師思政育人意識與能力的培養(yǎng)、教學評價體系中融入人文內涵評價指標,確保德育目標實現的外部環(huán)境保障;第二,中觀上,設計、構建融知識傳授、能力培養(yǎng)和科學育人為一體的課程教學方案,將德育目標固化于課程大綱中,確保德育目標實現的時效;第三,微觀上,從教學時間上確保學時壓縮、內容精講的大背景下,突破學時限制,找到語言學類課程思政內容的時間保障;從教學內容上整合和凝練語言學類課程中的育人資源,尋求專業(yè)知識與德育知識有機結合點;從教學方法的角度設計行之有效的教學組織形式和課堂管理模式,確保能力培養(yǎng)與道德培養(yǎng)目標相得益彰,使專業(yè)教學與道德教育相結合切實可行。

(一)語言學類專業(yè)課程師資的思想政治素養(yǎng)培養(yǎng)

專業(yè)課教師工作在課程思政教育模式的一線,其思想政治素養(yǎng)是提高課程思政的關鍵。但在“課程思政”教育模式推廣之前,一線教師對于專業(yè)課程實施思政教育的認識深度不夠,要么較少思考專業(yè)課程的育人問題,要么對此問題的思考處于萌芽狀態(tài),甚至對課程思政存在一定誤解。“共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因此,實施課程思政,首先要端正一線教師對課程思政的認識,提高一線教師的思想政治水平與素養(yǎng)。

首先,消除專業(yè)課教師對課程思政的疑慮與誤解,激發(fā)專業(yè)課教師開展課程思政的積極性、主動性。學校通過定期開展各種層面的課程思政培訓與交流,強調課程思政的“育人”功能。強調課程思政的終極目標是實現科學知識傳授、人文素養(yǎng)培養(yǎng)與價值觀塑造的科學統一,而非單一的、簡單的思想政治教育,進而消除一線教師的疑慮,刷新專業(yè)課教師的認知,拓寬思政課程的視閾,幫助專業(yè)課教師引導學生對專業(yè)的誤解,重新認識專業(yè)前景,對待專業(yè)課程的學習等。

其次,提升專業(yè)課教師思想政治水平與素養(yǎng)。專業(yè)課教師的思想政治水平包括:思想政治理論水平,即將馬克思主義與黨和國家政策方針結合起來的理論水平;將中國優(yōu)秀文化傳統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結合起來的理論水平;專業(yè)課教師的專業(yè)認同、專業(yè)價值與職業(yè)使命感等。

一方面,通過集體培訓的方式使全體教師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體系,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內涵,使專業(yè)課教師對課程思政形成系統認識,掌握課程思政的特征規(guī)律。另一方面,通過黨員教師帶頭、優(yōu)秀教師示范、集體制定課程教學方案等方式加深專業(yè)課教師對課程思政的認識,加強專業(yè)課教師對本專業(yè)的內在價值、社會價值及社會使命的認識,并將其轉化為教學激情,最終回歸到課程思政的落腳點,努力做到“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健康的專業(yè)倫理和科學的信仰,良好的行為習慣”。(陸道坤,2018)

(二)語言學類課程教學方案設計

系統的課程思政教學方案是確保課程思政實施的基礎與保障。在課程思政的背景下,專業(yè)教師需要結合語言學類課程特征,發(fā)掘和梳理語言學類課程中蘊含的思想政治元素,比如語言哲學思想對專業(yè)研究的影響、語言研究方法中蘊含的馬克思主義辯證分析法、語言研究目標的唯物論觀等,豐富思政教育資源,促使思政教育多元化。反過來,分析語言學類課程思政面臨的問題、探索語言類課程思政的實現路徑,即如何自然地將馬克思主義觀有機融入語言學的整個教學活動中去、探討如何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中國優(yōu)秀文化傳統融入到語言學課程的教學中去,做到“潤物細無聲”。因此,重新審視現有課程方案,制定一份全新的,融入立德樹人理念于一體的課程方案非常必要。

(三)語言學類課程思政教學過程實現方法

課程思政在具體實施的過程中,需要從微觀角度對教學過程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進行調整,確保知識傳授與價值引領相得益彰,而不是互相沖突。

1.轉換教師授課方式,確保專業(yè)課程授課學時不變

課程思政并不要求專業(yè)課教師在本學科本專業(yè)本課程中增加思政內容,而是轉變專業(yè)知識教授的方式、轉換看待專業(yè)問題的角度、明確價值觀、社會責任感在處理專業(yè)問題中的作用等。因此,在日常教學中并不需要增加專業(yè)課的授課學時,也無需增加學生學業(yè)負擔。如在《現代漢語》課程第一章緒論中可以引導學生用偶然與必然的馬克思主義哲學觀看待“現代漢語的形成過程”;引導學生在查閱互聯網文獻的基礎上,運用唯物辯證法分析普通話與方言的現狀及關系;在第二章語音部分通過講解漢語拼音方案制定的歷史背景、第三章漢字部分通過講解漢字的演變過程及其與漢語之間的關系培養(yǎng)學生的民族自豪感與專業(yè)的使命感等。這些都是原有教學內容的組成部分,在課程思政過程中只需將借用更加明確的認識論方法來指導教學,并不需要額外增加教學內容,可確保教學學時不變的前提下達到課程思政的目的。

2.挖掘語言學類課程思政元素,建立語言學類課程思政教學資源庫

從教學內容上看,語言學類課程思政在實施過程中要深入發(fā)掘并梳理專業(yè)課程所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并整理成冊,建立思政教學資源庫,固化于課程教學方案中,為今后語言學類專業(yè)課程的思政教學提供便利條件,也為語言教學類課程發(fā)展拓寬思路。

比如,《現代漢語》課程第三章的內容均可以挖掘出語言學類課程思政元素,如“漢字的性質和特點”可以采用對比的方法發(fā)現中國特色文化;從“漢字的起源和演變”了解中國文化的魅力,形成民族自豪感;運用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看待中國的“造字法”,充分認識古人的智慧,認識中華文明的博大精神、源遠流長與經久考驗;運用馬克思主義唯物辯證法看待“簡化字與繁體字之間的關系”,了解并認清繁簡字在大陸與港臺、海外的運用現狀,進而科學地對待簡化字與繁體字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培養(yǎng)學生傳播漢字文化、規(guī)范使用簡體字的職業(yè)使命感。

3.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參與教學熱情

專業(yè)課程教學應以課程思政為契機,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以案例作為語言學類課程思政建設的主體,帶領學生共同挖掘思政資源,激發(fā)學生參與教學的熱情,培養(yǎng)學生價值觀的同時,引領學生科學看待問題,使學生能夠認可課程思政教學,進而提高學生綜合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此外,課程思政擴寬了授課教師的思路,專業(yè)課教師可根據課程性質,在普通本科教學中強調知識的寬度和廣度,通過互聯網與傳統課堂教學相結合的方式,讓學生更多地參與到教學內容的拓展中,從而將馬克思主義觀有機融入語言學專業(yè)課程教學中,有機融入課堂教學各環(huán)節(jié),在專業(yè)課程中尋找與德育知識體系的交叉點,使思想政治教育以順其自然的方式潛移默化為學生的價值觀體系,進而實現知識教育與價值觀教育的有效統一。

有關思政育人活動心得體會報告九

為深入貫徹和落實《xxxx落實〈xxx深化基礎教育改革行動實施方案》和《xxxx關于加強中小學思想政治工作實施方案》等相關文件精神,切實加強教師思想素質,維護人民教師良好的社會形象,提高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從而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思想道德行為準則,協助學校提高學校的管理水平、正常開展教育教學工作、全面提升學校辦學水平和辦學質量。根據學校的工作安排,結合自身實際,特制定本期學校思政工作方案。

在全校師生的配合下,學校的思政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部分學生的不良行為習慣有了較大的轉變,大多數學生都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行和較強的學習積極性,極少部分學生的思想意識較差,行為極為不規(guī)范,這部分學生是本期思政工作的重點。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創(chuàng)新的思路和扎實的工作入手,重視學生行為規(guī)范教育,積極創(chuàng)建改造學習環(huán)境,重抓班風、學風、校風,進一步提高思政工作實效,為祖國培養(yǎng)品學兼優(yōu)的新一代,實現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1.加強教師思想建設,切實轉變教師觀念,提高教師教書育人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樹立教書育人、服務育人的正確的工作觀念。

2.狠抓學生行為習慣教育,切實轉變學生亂扔亂丟、亂倒亂吐、亂涂亂劃的不良行為;狠抓學生文明禮儀,切實轉變學生粗話臟話、假話空話、行為粗野、舉止惡劣等不文明的行為習慣;狠抓學生思想教育,切實轉變學生集體觀念淡薄、感恩意識淡薄、和諧相處意識淡薄、尊老愛幼意識淡薄,誠信意識淡薄、守法意識淡薄等不良行為。狠抓學生衛(wèi)生習慣教育,切實鞏固上期取得的成果,進一步保證學校隨時隨地干凈整潔。

3.強化德育意識,抓好班主任隊伍建設。發(fā)揮德育工作的整合功能,建立班主任例會制度,制定班主任工作考評方案。大力開展班主任培訓工作,增強班主任的育人意識和提高他們育人能力。

4.重視行為養(yǎng)成教育,促進校園文化建設。加強行為規(guī)范教育,以《小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為標準,以一日常規(guī)考核為抓手,開展好文明禮儀教育系列活動。切實抓好“感恩、誠信、守法”教育。繼續(xù)鞏固“三生、四愛、五心、五好”教育主題班隊會,利用晨會、班隊會、主題教育、班級公約等,強化教育訓練。注重細節(jié),特別是抓好學生的集隊、課間操和課間行為規(guī)范等,切實培養(yǎng)學生做“講文明、懂禮儀、講誠信、會感恩、能守法”的校園小主人。

5.開展好系列主題教育。利用每周一的升旗儀式和國旗下講話,結合重大節(jié)日、紀念日,發(fā)揮少先隊陣地作用,一月一主題,對學生進行感恩、誠信、守法、奉獻、友愛及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等豐富多彩的少先隊主題教育,塑造學生良好品格。每月舉行一次教育活動,豐富學生課外生活,讓學生在活動中得到潛移默化的感染和熏陶。

6.開展好讀書節(jié)系列活動。積極組織開展各種活動,組織開展好形式多樣的學生讀書活動,營造濃厚的讀書氛圍,引導學生多讀書、讀好書,鼓勵學生讀書,形成良好的讀書氛圍,打造書香校園。

7.落實教育三結合。溝通才能理解,理解才會支持,所有教師要多了解家長,多與家長溝通,調動家長的積極性,與家長智慧相處,思政處要積極督促并參與班級的家長會,深入管理,合力育人。

8.結合實際,制定出學生管理措施,利用學管中心,時時處處加強對學生的行為、禮儀、品德進行教育和監(jiān)督。

9.完善班主任的管理辦法,建立強有力的激勵機制,把班主任工作的考核納入年度考核,最大限度調動班主任的工作積極性。

(一)提高認識,明確職責,抓好德育隊伍建設。全力保障各項德育活動的有效開展。

1.建全學校德育網絡,構建高效的全員參與、全員育人的德育工作網絡。使全校教師牢固樹立“服務學生、服務家長、服務社會”的意識,平時把學生滿意和不滿意,家長放心和不放心作為評價自己工作成效的重要尺度,從而督促教師更好地規(guī)范自我。

2.加強“三風”建設,全面開展思想、組織和作風整頓,在“以人為本”的前提下,嚴格制度管理,嚴格教師從教行為,切實轉變在教師中存在的“將就”、“勉強”“應付差事”的工作作風和“上班打麻將”“違規(guī)操辦酒席”等不良的“三風”現象。協助工會發(fā)揮好其職能作用,在教師中開展師德大討論,重視教師的教風、會風、形象建設,努力構建文明和諧、積極向上的教學團隊。

3.完善各項制度。本學期將對原有的德育工作目標責任制、班主任工作量化評比制度、班級量化評比制度、衛(wèi)生制度、升隊國旗制度、學生操行評定制度等一系列制度進行完善,充分發(fā)揮一系列制度的監(jiān)督作用和保障功能。

4.加強班主任隊伍建設。班主任的校本培訓,提高班主任隊伍的整體素質。

5.全力保障各項德育活動的有效開展,且開展的各項活動積極向上級報到,做到有計劃、有步驟地實施。

(二)以活動為載體,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提高學生素質。

1.通過學習《小學生守則》、《小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xxxx一小學五十分制》等,把常規(guī)教育落實到實處,從而進一步讓學生明確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逐步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逐步使學生從“要我這樣做”轉變?yōu)椤拔乙@樣做”,讓良好的行為習慣內化為學生的自覺行為。

2.開展各種活動,以活動育人,本學期將每月一次校級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得到潛移默化的感染和熏陶,讓學生做到講文明、懂禮儀、講誠信、會感恩、能守法,成為學校的小主人。

3.組織各類講座。如“安全知識”、“法律知識”和“心理知識”,這項活動將在學校的支持下請相關單位領導或負責人對教師和學生進行講座,以便更全面地幫助學生,讓每位教師成為學生的心理輸導者,成為值得學生信賴的好朋友。

(三)重視家庭、學校、社會三者之間的溝通,形成教育合力。

1.充分發(fā)揮“家校通”的作用,增進家校之間的聯系。除了交流學生情況外,還應特別重視對家庭教育提出的一些建議。

2.舉辦好家長學校。家長學校應向家長匯報學生在校的情況,了解學生在家情況,共同研究教育方法。

3.認真開展好社會實踐活動,本學期要選擇對學生有重要教育意義的場所進行社會實踐活動。

4.關愛留守兒童,保障留守兒童的身心健康。

您可能關注的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