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播放古詩大課堂心得體會怎么寫 播放古詩大課堂心得體會怎么寫啊(5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2-12-25 12:35:01 頁碼:8
播放古詩大課堂心得體會怎么寫 播放古詩大課堂心得體會怎么寫啊(5篇)
2022-12-25 12:35:01    小編:ZTFB

當在某些事情上我們有很深的體會時,就很有必要寫一篇心得體會,通過寫心得體會,可以幫助我們總結(jié)積累經(jīng)驗。我們想要好好寫一篇心得體會,可是卻無從下手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yōu)秀心得體會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有關(guān)播放古詩大課堂心得體會怎么寫一

當我報到后拿到課程安排表時,喜悅之情溢于言表,課程中有“國學吟誦示范課《國學吟誦課堂》及講座”、“誦讀案例及現(xiàn)場指導”、“現(xiàn)代誦讀示范課《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及講座”、“誦讀技巧與現(xiàn)場示范”、“中小學古詩文誦讀與解析”、“中小學語文教學與經(jīng)典誦讀”這些專題講座,我將用虔誠的心態(tài),迎接這美好的培訓。兩天的培訓,幾位專家專業(yè)性非常強,旁征博引,侃侃而談,使我對經(jīng)典有了全新的認識,讓我深刻地感受到經(jīng)典文化的魅力,也切實體會到使命感和責任感。雖然學習的時間是短暫的,但內(nèi)容是充實的,有意義的。下面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學習后的收獲:

來自華東交大附屬學校的何敏老師首先給我們展示了一堂別開生面的國學吟誦示范課《國學吟誦課堂》,課后并深刻地闡述了經(jīng)典誦讀的意義。

原國家教育部長柳斌說:“一個不重視閱讀的學生,是一個沒有發(fā)展的學生;一個不重視閱讀的家庭,是一個平庸的家庭;一個不重視閱讀的學校,是一個乏味應(yīng)試的學校;一個不重視閱讀的民族,是一個沒有希望的民族?!敝袊?,一個有著五千年歷史的泱泱大國,詩經(jīng)楚辭、孔孟之道、老莊哲學、史記漢賦、唐詩宋詞如同浩瀚宇宙中一顆顆璀璨的星辰,閃爍著美麗迷人的'光芒。這些源遠流長的經(jīng)典文化,集中了古代圣賢的智慧,是民族文化的結(jié)晶,可以養(yǎng)其心性,學會修身、合作,成為一生智慧、品格的源頭活水;可以從小立人,長大立國,使民族自立于世界之林。外國人把我們的經(jīng)典視為珍寶,日本、韓國把孔孟的儒家文化當成自己的民族文化,而我們有什么理由摒棄我們的經(jīng)典?因此,誦讀經(jīng)典是傳承文化的至關(guān)重要的通道。讓學生學習經(jīng)典文化,絕不僅僅是學習語言,不僅僅是啟迪智慧,而是擔當更重要的使命。

何敏老師還列舉了很多名人讀經(jīng)典的得益,讓我明白了經(jīng)典誦讀對一個人的影響之大。經(jīng)典誦讀,到底能給孩子們帶來什么?——經(jīng)典誦讀能夠全面提升學生素質(zhì)。是的,研究表明:少年兒童時代是記憶的高峰階段。誦讀經(jīng)典可以使孩子的記憶能力得到很好的鍛煉;可以讓孩子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吸納更優(yōu)秀、更精粹的東西;可以使孩子逐漸形成豐厚的文化底蘊;可以全面提升孩子的語文素養(yǎng)和綜合能力。事實證明誦讀經(jīng)典,對學生道德、品行、性情、氣質(zhì)都會產(chǎn)生耳濡目染,潛移默化的影響,是極見功效的人格熏陶教育。最好的例子便是她自己所帶的班級,孩子們不僅能熟讀四書五經(jīng),還能會熟練吟唱,這些孩子無疑是幸福的。

來自江西師大附中的陳學敏老師講了諸多的理論知識,他讓我第一次明確了朗誦與朗讀、誦讀是三個不同的概念。他還講解了誦讀的技巧,并結(jié)合實例為我們做了示范,他一開口便不同尋常,那渾厚的嗓音,精彩的演繹,博得在場的陣陣掌聲。

高安中學的丁艷萍老師從語言、形象與意蘊等方面帶領(lǐng)我們深入文學作品的內(nèi)部,在對比、解讀中學習怎樣鑒賞詩歌作品,讓我們更深刻地感受到詩歌文化的魅力。特別是給我們上了一堂生動的誦讀示范課,逐字逐句地教授我們怎樣去誦讀《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這首詩,甚至還細心地為我們學員每人印了一份詩歌以便講解,比如:詩歌第一節(jié)中的第一句,“我是你河邊上破舊的老水車,數(shù)百年來紡著疲憊的歌;”引領(lǐng)我們理解字詞“老水車”的意義,并從中感受它的時代;第二句中的“燈”“行”這些后鼻音的讀法,找出重音、延長音等,以及整個小節(jié)應(yīng)該帶著怎樣的情感去朗讀。這樣反復地訓練之后,達到她對我們朗讀的期望。特別在最后一小節(jié),因為是這首詩歌的高潮部分,所以她花了大量的時間來教授,除了在字、詞中一個一個分析,還引導我們加上肢體語言和表現(xiàn)形式,她將我們分為三組,運用反復遞進的表現(xiàn)形式,運用形象的肢體語言使我們對這首詩歌的最后一小節(jié)得到了感情的詮釋,同時也激發(fā)了我們熱愛祖國的激情爆發(fā)。

整個教授過程,讓我們從一開始淺顯地朗讀再到激情澎湃,這樣的誦讀方式無不讓我對她產(chǎn)生一種崇拜,也從中激發(fā)了我對誦讀的熱情。

學會誦讀,鑒賞詩文,書法學習這些都是傳統(tǒng)文化積淀深厚,技巧性相當強的課程,要很好地傳承并發(fā)揚光大,必須依賴一批具有較高素質(zhì)的教師來傳授,這個重任就落在我們語文教師身上。“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們必須通過廣泛閱讀經(jīng)典著作,學習一定的文學鑒賞理論,學會一些誦讀技巧,不斷提高自己的文學修養(yǎng),將語文教學延伸于課堂以外,融入到博大精深的中國古代文化中,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做孩子誦讀經(jīng)典的領(lǐng)路人,讓孩子從小誦讀經(jīng)典,成為傳承文明的主人。

經(jīng)典詩文是我國古典文學的精華,是文學史上最具有生命力的瑰寶。它歷經(jīng)歲月陶洗,千百年間,萬口傳誦,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人,成為我們民族約定俗成的教科書。培訓結(jié)束后,我一直在思索我該怎樣讓孩子們在一生記憶力最旺盛、心靈最清澈的黃金時期直面經(jīng)典,汲取中華文化的精華而終身受益。

“父母呼應(yīng)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這是我從經(jīng)典中選出的給孩子們誦讀的“經(jīng)典”——《弟子規(guī)》?!兜茏右?guī)》是集傳統(tǒng)文化教育思想之精華,是圣賢學問的根基。誦讀《弟子規(guī)》也是教育學生思想,規(guī)范學生行為的一種好方法。俗話說,"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古代老師教學的重要手段,就是要求學生背書。我記得何敏老師說過,她的班級都是利用早讀課的十分鐘時間,帶領(lǐng)學生讀讀背背。每次誦讀內(nèi)容不多,剛開始時,以培養(yǎng)學生興趣為主,采用多媒體播放,學生跟念的形式,通過反復念,形成記憶。在誦讀過程中,孩子們表現(xiàn)出很大的熱情。她認為通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學生在實踐中能內(nèi)化自己的道德行為,在家學會感激父母,尊敬父母,做父母的好孩子;在校,學會感激老師,尊敬老師,做各方面要求進步的好學生,從而營造很好的班級氛圍。確實如何敏老師的預料,她的班級達到了預期的效果,在家里會主動去讀書,家長的反饋也是很好。

學員誦讀比賽中,聽到同事們的激情誦讀,每一種聲音,每一種感情都讓我感覺到了不一樣的東西。陳學敏老師說過,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對經(jīng)典的領(lǐng)悟,我喜歡聽經(jīng)典誦讀,從別人那里,感受一種新的感動。不知何時起,我喜歡上了朗誦,回到家迫不及待地打開電腦來聽,聽著別人朗誦出來的文字,心靈被聲音觸動,文字變得鮮活。慢慢地,自己也想把文字讀出來,戴上耳機,聆聽自己的聲音,雖然不能像別人的聲音那樣準確又富有變化,但聆聽自己的心語,重溫自己的感動,一次次地感動在自己的感動里。我更希望,在自己進步的過程中,學會怎樣去教給孩子,讓他們學會誦讀,誦讀出經(jīng)典中那經(jīng)典的韻味!

通過了這幾天的專題培訓,我深深地感受到經(jīng)典對于我們現(xiàn)在的孩子是多么的重要,傳統(tǒng)經(jīng)典文化是真正屬于我們民族的東西,是中華民族的根,我們要積極開展經(jīng)典誦讀活動,使中華的民族智慧、民族美德、民族精神深深扎根于我們以及孩子們的心中。

經(jīng)典誦讀的倡導人李振村先生說過一句話:“如果我們只看眼前的利益,那就讓孩子拼命做各種練習題吧;如果著眼孩子一生的發(fā)展,那就讓孩子們誦讀經(jīng)典吧?!庇辛诉@么多專家走在前沿,我堅信這種教育理念將成為我自己的發(fā)展方向,對我今后教學風格的形成也會起著巨大作用。感謝領(lǐng)導能讓我參加這次培訓,更加希望領(lǐng)導能讓我多參加這類似的觀摩。

有關(guān)播放古詩大課堂心得體會怎么寫二

文本分析:

《出塞》是一首懷古傷今的感時之作,它通過描寫月照邊關(guān)時戍邊士卒思慕良將的強烈感情和報國建功的愿望,抨擊了唐玄宗開元年間邊將無能,致使邊釁四起的現(xiàn)實,表現(xiàn)了詩人王昌齡誠摯的愛國熱情。詩人以雄勁的筆觸,對當時的邊塞戰(zhàn)爭生活做了高度的藝術(shù)概括,將寫景、敘事、抒情與議論緊密結(jié)合,在詩里熔鑄了豐富復雜的思想感情,使詩的意境雄渾深遠,既激動人心,又耐人尋味。

《涼州詞》同樣是一首邊塞詩,作者是唐代的王翰。詩歌前兩句通過描寫“葡萄酒”“夜光杯”和“琵琶”等帶有鮮明邊塞特色的事物,渲染了出征前盛大華貴的酒宴以及戰(zhàn)士們痛快豪飲的場面;后兩句借將士的心聲吐露把生死置之度外的豁達和奔放的思想。本詩寫的雖是艱苦荒涼的邊塞生活,但語言明快,體現(xiàn)了大唐盛世的氣象。

《夏日絕句》是宋代詞人李清照創(chuàng)作的一首五言絕句。這是一首借古諷今、抒發(fā)悲憤之情的懷古詩。詩的前兩句直抒胸臆,提出“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的崇高境界;后兩句通過歌頌項羽的悲壯之舉來諷刺南宋當權(quán)者不思進取、茍且偷生的無恥行徑。全詩僅二十字,卻巧用典故,可謂字字珠璣。

本課的教學內(nèi)容是三首與戰(zhàn)爭有關(guān)的古詩,因此對于古詩學習的一般技巧,如朗讀、想象、背誦等,都需要運用到教學過程中。此外,課內(nèi)生字的讀寫和認識,詩歌內(nèi)容、情感的體會與賞析,也是課堂上的重點。同時,教師也可補充活動教學,如誦詩會或賽詩會等,借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塞、秦、征”等8個生字(包括1個多音字),會寫“詞、催、醉”等10個生字。

2.通過看注釋、查工具書、查閱詩歌寫作背景等方法,準確地理解詩意,把握詩情。

3.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三首古詩,默寫《出塞》和《夏日絕句》。通過對詩句的誦讀感悟,體會詩中濃濃的愛國熱情。

教學重點:

1.理解古詩的意思,感悟詩歌表達的情感。

2.讀悟結(jié)合,體會詩歌氛圍,激發(fā)學生建設(shè)祖國、保衛(wèi)祖國的豪情壯志。

教學難點:

1.通過看注釋、查工具書、查閱寫作背景等方法,準確地理解詩意,把握詩情。

2.比較三首古詩的異同。

課時安排:2課時

出塞

1.認識本課“塞、秦、征、還”4個生字,會寫“塞、秦、征”3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古詩并能背誦、默寫,結(jié)合注釋、工具書和寫作背景理解古詩,體會詩人抒發(fā)的感情。

3.理解戰(zhàn)爭給人民帶來的災(zāi)難和不幸,增加對和平生活的熱愛之情,體會邊塞詩的風格。

1.反復朗讀古詩,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詩歌的意境。

2.體會詩人同情戍邊將士、渴望和平的情感態(tài)度。

一、激趣導入,揭示課題

1.引導學生形成單元整體印象,從單元整體學習目標過渡到課文學習。

導語:“天下興亡,匹夫有責?!边@句話想必你們中不少人都聽過,它的意思是天下大事的興盛、滅亡,每一個老百姓都有義不容辭的責任。其實,可以用一個簡單的詞語來概括它的核心內(nèi)容,那就是“愛國”。說到愛國,你們會想到什么?(學生自由表達,引導學生說出愛國的詩歌)沒錯,愛國的表現(xiàn)有很多,這個單元我們就將去誦讀一批愛國詩歌,去認識一群愛國詩人,去感受一片愛國的熱土?,F(xiàn)在,就讓我們步入詩歌的世界,去品一品古人的愛國之情。

2.播放朗讀音頻,學生聽讀三首古詩,觀賞插圖,進入古詩情境。

3.出示《出塞》課件。齊讀詩歌,校準字音,理解詩題。

過渡:“塞”是一個多音字,在這里讀“sài”,指軍事要地,即邊關(guān)、邊塞。“出塞”的意思是到邊防線上去戍守邊疆,它是漢朝樂府詩舊題,內(nèi)容多與征戰(zhàn)有關(guān)。由此可見,《出塞》這首詩很可能寫的是什么?(寫邊關(guān)的戰(zhàn)爭見聞、感想)

知識補充:“樂府”在兩漢時是指主管音樂的官府,它主要收集編纂各地民間音樂,整理改編與創(chuàng)作音樂,進行演唱及演奏等。后來變成一種帶音樂性的詩體的名稱。

二、初讀課文,檢測預習

1.指名學生介紹作者,教師補充歷史背景。

王昌齡(698—756) 字少伯,一說京兆長安(今陜西西安)人,唐代著名邊塞詩人。開元、天寶年間詩名甚盛,有“詩家夫子王江寧”之稱。尤擅七絕,其詩多寫當時邊塞軍旅生活,氣勢雄渾,格調(diào)高昂。他也因此又被后人譽為“七絕圣手”。

歷史背景 盛唐開元、天寶(713—756)數(shù)十年間,是我國歷史上的一個繁榮時期。當時因西北邊疆的征伐、守衛(wèi)而產(chǎn)生的戰(zhàn)爭層出不窮,征戍成為人們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許多詩人從不同角度接觸并描寫了這一題材。《出塞》這首詩就是詩人王昌齡早年赴西域時所作。

2.學生自由朗讀,小組交流。課件出示閱讀交流的要求。

(1)讀準字音,識記生字。

(2)圈出不理解的詞語,小組交流。

3.檢查交流情況,重點識記、書寫生字。

(1)出示帶拼音的字詞卡片,指名認讀。教師糾正字音,識記生字。

會寫的字:出塞(sài) 秦(qín)時 長征(zhēnɡ)

會認的字:未還(huán)

方法拓展:“還”是多音字,可以通過組詞造句進行辨別;“塞”的讀音可聯(lián)系之前所講,再次進行鞏固。注意讀準前鼻音“秦”,翹舌音和后鼻音“征”。“塞、秦”可以用形近字辨析的方法進行識記,“征”可以運用生字加減法進行記憶。

◆形近字示例:

塞(塞外)——寒(寒冷)

賽(比賽)——寨(山寨)

◆生字加一加:

彳+正=征

(2)播放生字書寫視頻,提醒學生觀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筆畫及筆順。

(3)教師示范寫生字,學生進行書寫練習,教師巡視指導。

(4)教師示范朗讀,學生嘗試劃分節(jié)奏,吟誦詩歌。

出塞

秦時/明月//漢時/關(guān),

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

不教/胡馬//度/陰山。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出示課文配圖,引導探究。

過渡:同學們朗讀得非常流利,也非常有節(jié)奏,讀出了詩歌特有的韻味。但是對于情感的把握,我覺得還不夠精準。下面讓我們再次走進詩歌,通過了解詩歌大意來感受詩人的情感。

2.分小組查閱相關(guān)資料,通過交流了解詩中涉及的歷史知識。

明確:(1)秦、漢是中國歷史上的兩個朝代,它們距唐朝有七八百年的時光。

(2)“飛將”指李廣。李廣是西漢著名的軍事將領(lǐng),一生都在邊關(guān)御敵,以驍勇善射、智謀超群著稱,匈奴稱他為“飛將軍”。漢武帝在位時,派他鎮(zhèn)守右北平,匈奴聽說他來了,都畏懼得爭相逃避,多年不敢侵入境內(nèi)。(可補充詩歌《塞下曲》: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平明尋白羽,沒在石棱中。)

3.看圖想象,引導學生說一說詩歌描繪的畫面。

示例:荒遠蒼涼的塞外山峰在夜色中隱約可見,一輪皎潔的明月照著邊關(guān)的漠漠黃沙。那些背井離鄉(xiāng)、長途跋涉來戍守邊關(guān)的戰(zhàn)士們,白天軍務(wù)繁忙。到了靜夜,面對邊塞荒涼的關(guān)山,面對一輪明月,他們靜靜地思索著,思念著……

四、品讀欣賞,深入探究

1.教師教學“秦時明月漢時關(guān)”。

(1)理解“秦時明月漢時關(guān)”的意思。詩歌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勾勒了一幅怎樣的畫面?包含著詩人怎樣的情感?

預設(shè):詩人從描寫景物入手,首句勾勒出一幅冷月照邊關(guān)的蒼涼景象。在“月”和“關(guān)”的前面用“秦”和“漢”加以修飾,使意境更加高遠,把讀者帶到了遙遠的古代,同時也引人深思:秦漢以來,邊防戰(zhàn)爭接連不斷,一直持續(xù)至今,真是拖得太久了!這里“秦、漢、月、關(guān)”四字交錯使用,在修辭上屬于“互文見義”,意思是“秦漢時的明月,秦漢時的關(guān)”。

方法拓展:“互文”即古代詩文中的相鄰的句子中所用的詞語互相補充,結(jié)合起來表示一個完整的意思,是古漢語中一種特殊的修辭手法。如《木蘭辭》中的“將軍百戰(zhàn)死,壯士十年歸”兩句,前句省略了“壯士百戰(zhàn)死”,后句省略了“將軍十年歸”,這兩句表達的意思是“將士們經(jīng)過無數(shù)次出生入死的戰(zhàn)斗,有的為國捐軀,有的轉(zhuǎn)戰(zhàn)多年勝利歸來”。

(2)想象畫面,串講詩意。

過渡:這一句設(shè)定了本詩的大背景,奠定了詩歌的情感基調(diào)。讓我們走入那個寂靜的月夜,走近那些守衛(wèi)在荒涼的關(guān)山的戰(zhàn)士,去體會他們內(nèi)心的情感波動。

2.教師引導學“萬里長征人未還”。

(1)引導學生理解“萬里長征人未還”中蘊含的情感。這里的“人”指的是誰?他們在哪里?他們在干什么?一句“人未還”讓你想到了什么?

預設(shè):“人”是“征人”,他們在“萬里”之外的邊關(guān)戍守,為維護國家和平而默默奉獻?!叭f里”雖是虛指,卻突出了空間的遼闊,點明了邊塞的遙遠?!叭宋催€”使人聯(lián)想到戰(zhàn)爭給人帶來的災(zāi)難,透露出作者對守衛(wèi)邊疆的將士們久征未歸的無比哀嘆和同情。

(2)出示戰(zhàn)爭過后的畫面和相關(guān)詩句,學生自由發(fā)表感想。

預設(shè):戰(zhàn)爭在你眼里是怎樣的?(悲慘、恐怖、可怕)假如你是征人,面對戰(zhàn)爭,你心中會做何感想?(恨、渴望、愁、盼、苦、思念家人……)你會生出怎樣的愿望?(回家)假如你是征人的親人,你會想些什么?(期盼征人平安歸來)

3.小組交流,學習“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1)這兩句講了什么?你從中讀出了詩人怎樣的情感?(寫詩人的希望,只要有漢朝李廣這樣的英雄在,匈奴就休想入侵我們的疆土,殺害我們的同胞。詩中透露出詩人期望戰(zhàn)爭早日平息、向往美好安寧的生活的情感。)

(2)詩人借李廣這個典故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此處以古諷今,正是由于現(xiàn)今朝廷用人不當,使將帥不得其人,才造成了烽火長燃、征人不還的局面。詩人提李廣,是希望唐王朝能任用像李廣那樣英勇善戰(zhàn)的將領(lǐng)來抵御侵擾,保障邊關(guān)的和平與安寧。)

4.把握情感,朗讀回顧。

小結(jié):這首詩跨越時空的界限,將秦漢以來直至唐代千百年修筑邊關(guān)所進行的戰(zhàn)爭都概括起來,反映出詩人對駐守邊疆的將士們久征未歸的哀嘆之情,表達了詩人希望朝廷起任良將、早日平息邊塞,使國家得以安寧、人民過上安定生活的美好心愿。下面,讓我們再次誦讀這首詩,品味詩人那誠摯的愛國情。

五、朗讀悟情,背誦積累

1.個性朗讀。

過渡:詩是沒有譜曲的歌,通過反復誦讀,我們能感知詩的意境,體會詩的情感?!冻鋈愤@首詩從秦漢時的月色和關(guān)塞寫起,營造出時光流逝、物是人非、戰(zhàn)爭依舊的痛苦畫面,再采用以古諷今的手法,含蓄、深沉地抒發(fā)詩人對國家安危的關(guān)注?,F(xiàn)在,假如你就是詩人王昌齡,你會用怎樣的朗讀方式表達自己內(nèi)心的情感呢?試著比比吧!

2.學生配樂朗讀比賽。(學生朗讀展示、評價,最后全班齊讀收尾)

3.想象畫面,結(jié)合板書,學生試背詩歌。

4.課堂回顧,總結(jié)方法。

小結(jié):今天我們主要學習了《出塞》這首古詩,認識了一位詩人。大家用構(gòu)詞法理解了詩題,在優(yōu)美的旋律中朗讀了詩文,通過查找相關(guān)資料、結(jié)合注釋理解了詩歌大意,并在相互交流中體會了詩歌意境,感悟了詩人的情感。下一節(jié)課上,我們將用類似的方法,一起學習《涼州詞》《夏日絕句》這兩首詩。

5.延伸拓展,作業(yè)設(shè)計。(出示課件:學生自選作業(yè))

(1)畫:畫一幅邊關(guān)月夜戍守圖,表現(xiàn)征人的思鄉(xiāng)之情。

(2)寫:默寫古詩《出塞》,完成一幅書法作品。

(3)找:另找一些描寫戰(zhàn)爭的古詩,試著理解、體會作者的情感。

(4)學:搜集王昌齡的故事和詩歌,進一步了解詩人,體會詩人傳達出的情感。

涼州詞/夏日絕句

1.認識本課“琵、琶、杰、項”4個生字,會寫“詞、催、醉”等6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并能背誦、默寫。

3.結(jié)合注釋、工具書和寫作背景理解古詩,體會詩人抒發(fā)的感情。

1.反復朗讀古詩,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詩歌的意境,感悟古詩表達的情感。

2.通過文本的分析、比較、欣賞,培養(yǎng)學生對比閱讀的意識。

一、溫故知新,導入新課

1.抽查背誦《出塞》,齊背。

導語:同學們,上一節(jié)課中我們學習了《出塞》這首詩。誰能準確流利地把它背出來呢?

2.再次歸納學習古詩的方法,引入新課。

過渡:大家背誦得十分流利。學習這首詩的過程你們還記得嗎?(認生字、解詩題、讀詩文、明詩意、悟詩情)這節(jié)課,我們將運用同樣的方法來學習《涼州詞》和《夏日絕句》這兩首詩。我們先來看看《涼州詞》。

二、學習古詩,掌握方法

1.理解詩題,了解詩人。

(1)理解詩題。

《涼州詞》即涼州歌的唱詞,是盛唐時流行的一種曲調(diào)名。唐開元年間,隴右節(jié)度使郭知運收集了一批西域的曲譜,進獻給唐玄宗。玄宗交給教坊翻成漢化版,并配上新的歌詞演唱,以這些曲譜產(chǎn)生的地名為曲調(diào)名。后來許多詩人都喜歡這個曲調(diào),為它填寫新詞,因此唐代許多詩人都寫有《涼州詞》,如王之渙、王翰、張籍等,其中最有名的是王之渙的《涼州詞》,又名《出塞》。古代所指的涼州就是現(xiàn)在的甘肅省武威市。

(2)介紹詩人。

王翰(687—726) 字子羽,并州晉陽(今山西太原)人,唐代邊塞詩人。其詩以邊塞詩見長,詩風壯麗酣暢,《全唐詩》錄存十四首。他善于描寫邊塞生活,這首《涼州詞》是他的代表作。

2.初讀古詩,疏通字音、把握節(jié)奏。

(1)學生借助拼音認讀生難字,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爭取讀出古詩的韻律。

(2)教師檢查朗讀情況,教學生字。

[催]可組詞“催促、催生”。這是一個形聲字,“崔”是聲旁,可借此記憶生字讀音;意思是“使趕快行動”或“使事物的產(chǎn)生、發(fā)展變化加快”,可以用動作來揭示詞義,也可以用組詞的方式幫助理解詞義。

[醉]“酉”表示“酒”,“卒”表示“極點、極端”,二者合起來就是“酒喝到極端”的意思,這也是“酒”字的本義。從本義中又引申出“沉迷、用酒泡制食品”的意思??梢越M詞“沉醉、醉蝦”等。可以用生字加減法的方法幫助記憶,也可以拓展“碎、粹、悴”等形近字。

[琵琶]一種彈撥樂器。音同“枇杷”,可用同音詞辨別的方法幫助識記讀音。

易錯字音:“詞”“催”“醉”均為平舌音;“琵”“琶”聲母均為“p”。

易錯字形:“催”右下有四橫,不要少寫;“醉”左邊的“酉”不要漏寫里面的短橫。

(3)學生邊聽朗讀邊劃分節(jié)奏,模仿朗讀,讀出停頓、節(jié)奏、韻律。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zhàn)//幾人/回?

3.圖文結(jié)合,誦中會意。

(1)小組自由學習,合作探究。

閱讀與交流:

①結(jié)合課文注釋,理解詞義、句意。在不理解的地方打上問號。

②小組內(nèi)討論自己不明白的地方,把疑難問題記下來。

③小組內(nèi)交流對詩歌內(nèi)容的理解。

(2)觀察圖片,理解詩句。

a.對照配圖細細品味,詩中描寫了什么人?他們在干什么?人們的心情可能是什么樣的?你有什么感受?

過渡:邊塞詩的數(shù)量很多,名篇也不少,為什么本詩能在眾多的邊塞詩中脫穎而出,被大家推崇呢?讓我們一起品味王翰眼中的邊關(guān)情、邊關(guān)景,一同解開這個疑惑吧!

b.理解“葡萄美酒夜光杯”。

①展開想象,描述詩句的畫面。(醉人的葡萄酒盛放在精致的夜光酒杯中,在營火的照耀下閃爍著晶瑩的光,香甜的酒味彌漫在整個軍營中)

②詩人為何要選擇“葡萄酒”和“夜光杯”進行描述?(夜光杯相傳是周穆王時代,西域胡人用白玉精制而成,因“光明夜照”得名;涼州往西就是新疆的吐魯番,那里就是盛產(chǎn)葡萄美酒和夜光杯的地方。選擇這兩個帶有極強的邊塞色彩的意象,恰當?shù)攸c明了“邊關(guān)”這個特殊的地點)

③這樣的葡萄美酒和夜光杯,讓你聯(lián)想到什么?(將士們碰杯、歡笑、勸酒,大家都十分開懷)這時的氣氛是怎樣的?(歡快、熱鬧)

小結(jié):“葡萄美酒夜光杯”,盛大的酒宴上盛滿了香甜的葡萄酒,酒席上擺滿了豐盛的食物,很多將士在舉杯歡慶,真是豪華的盛宴啊!這樣熱鬧的場面該多歡快呀!來,齊讀這句詩,讀出這樣的情緒來。

c.理解“欲飲琵琶馬上催”。

①戰(zhàn)士們剛要舉杯豪飲,卻聽到了什么?(琵琶聲)

②播放琵琶樂曲片段,戰(zhàn)士們聽到的琵琶聲可能會是什么調(diào)子呢?(激昂的、急促的、歡快的……)

③“馬上催”的“催”字應(yīng)該怎么理解?它是在催什么呢?(有說是催促將士們趕快奔赴戰(zhàn)場——邊關(guān)戰(zhàn)事頻繁、緊急;有說是催促將士們多飲幾杯,一醉方休——西域有騎在馬上彈奏琵琶以助興的習俗。從全詩風格來看,后者更為貼切)

小結(jié):在激越的琵琶聲中,將士們的興致越發(fā)飛揚了。美酒美食源源不斷地送上來,大家一杯一杯又一杯地飲酒,談笑聲、勸酒聲交織成一片,甚至還有人開懷放歌,宴會的氣氛推向了高潮。這么歡暢的場面,我們一起用朗讀來表達吧!

d.教學“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zhàn)幾人回”。

①這兩句可能是在什么場景下說出的?(一陣痛飲過后,也許有人想放下杯子,這時便有人用這兩句話來勸酒;有人看到大家都醉倒在地,覺得好笑,便有醉酒的將士用這兩句話來回應(yīng))

②從“醉臥沙場”這四個字中,你能體會出什么?(既有將士豪放、開朗、興奮的感情,還包含著他們視死如歸的勇氣)

③為什么詩人認為不應(yīng)笑話“醉臥沙場”的將士們?(因為“古來征戰(zhàn)幾人回”)

④“幾人回”這三個字說明了什么?你從中讀出了什么?(戰(zhàn)爭是殘酷的,自古邊關(guān)烽火難息,無數(shù)將士血灑疆場,多么悲慘。然而,盡管有那么多將士戰(zhàn)死邊關(guān),仍然有無數(shù)的熱血男兒奔赴戍邊,他們?yōu)榱藝翌I(lǐng)土的完整在沙場上拼死抵抗,寸土不讓,視死如歸,他們的死是悲壯的,更是豪邁的)

⑤指名學生說詩意、悟詩情。(舉起晶瑩的夜光杯,斟滿殷紅的葡萄美酒,正要開懷暢飲,忽然琵琶聲從馬上傳來。醉就醉吧,醉倒在戰(zhàn)場上又有什么呢,請你不要見笑,從古至今在外征戰(zhàn)的人有幾個能活著回來?)

⑥質(zhì)疑思考:對于詩歌后兩句,有人認為是“作曠達語,倍覺悲痛”,說它表達了低沉、悲涼、感傷的情感;有人認為它展現(xiàn)的是狂熱、激動、向往的情緒。你覺得哪種解讀更準確?

明確:學生自由討論,主要引導其品讀詩歌傳達的情感。

小結(jié):千百年來,多少視死如歸的勇士,他們胸懷壯志,共赴國難,精忠報國,魂歸關(guān)外。詩人王翰作為運送糧草的官員曾親赴邊關(guān),被戰(zhàn)士們英勇殺敵的愛國精神所感動,被戰(zhàn)爭的殘酷所震撼,于是訴諸筆端,寫下了這兩句千古絕唱。讓我們用慷慨豪邁的語氣,再次讀出戰(zhàn)士們的偉大吧!

(3)課堂延伸,文化積累。

過渡:邊塞詩中往往截取極具當?shù)靥厣氖挛飦頎I造氛圍,抒發(fā)情感,比如本詩就運用了“葡萄美酒”“夜光杯”“琵琶”來渲染熱烈的宴飲氛圍。請大家課下多讀一讀邊塞詩,找一找詩中描寫了哪些特定的事物,抒發(fā)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4.朗讀悟情,背誦積累。

(1)詩歌賽讀:比一比,看誰讀得最有感情。

(2)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嘗試背誦,并交流自己的背誦方法。

(3)指名學生背誦。注意背誦要正確、流利、有感情,富有韻律感。

三、運用方法,自主學習

1.過渡引入《夏日絕句》,引導學生認識詩人。

過渡:同學們,我們已經(jīng)學習了兩位唐朝詩人寫的邊塞詩,他們身為熱血男兒,懷抱愛國之情,都曾奔赴戰(zhàn)場,親歷了戰(zhàn)爭。今天,我們將再學習一首宋代女詩人李清照的詩,看身為女子的她又是如何表達對國家的熱愛之情的。

2.解詩題,明背景。

(1)“夏日絕句”是什么意思?(“夏日”點明寫詩的時間,“絕句”點明詩歌的體裁,連起來就是“夏天寫的一首絕句”)

(2)誰知道這位女詩人的相關(guān)情況?(出示課件或點名學生介紹)

明確:李清照(1084—1155),宋代女詞人。號易安居士,歷城(今山東濟南)人。她年少時便頗有詩名。十八歲與太學生趙明誠結(jié)婚,趙明誠對金石書畫很有研究。夫婦間賞玩書畫,吟詩填詞,生活美滿。靖康之變,金兵入侵,宋室南遷。她與丈夫避兵江南,倉皇中丟失了珍藏的書畫,趙明誠也在途中病死,從此,她只身漂泊于杭州、紹興、金華、溫州等地,在愁苦中度過晚年。她的文學創(chuàng)作可分為前后兩個時期。前期作品情調(diào)活潑優(yōu)美,主要抒寫少女、少婦的閨情和對自然景物的喜愛。后期作品情調(diào)低沉、凄苦,深厚的故土之情、悲涼的身世之感和慷慨的國家興亡之痛,一并抒發(fā)其中。

(3)詩人是在什么情況下寫下這首詩的?(靖康二年,即公元1127年,金兵入侵中原,砸爛宋王朝的瓊樓玉苑,擄走徽、欽二帝,趙宋王朝被迫南逃。后來,李清照之夫趙明誠出任建康知府。一天夜里,城中爆發(fā)叛亂,趙明誠不思平叛,反而臨陣脫逃。李清照為國為夫感到恥辱,在路過烏江時,有感于項羽的悲壯,創(chuàng)作此詩,同時也有暗諷南宋王朝和自己丈夫之意)

3.初讀詩歌,夯實基礎(chǔ)。

(1)出示古詩課件,學生自讀,讀準字音,讀通詩句。

(2)檢查自主朗讀情況,教師適時正音,教學生字。

預設(shè):“杰”可用同音字“節(jié)、潔”幫助記憶,也可引入學生名字加以記憶;“項”是后鼻音,可用組詞法幫助記憶,如有學生姓名相關(guān),也可加以提示。

“杰”為上下結(jié)構(gòu),四點底布局要合理;“亦”為獨體字,整體居中,筆畫舒展;“鬼”為獨體字,中間的豎撇不要斷成兩筆;“雄”筆畫較多,要寫緊湊,不要少寫點或橫;“項”左“工”右“頁”,用生字加減法加以記憶。

(3)指名學生讀詩,引導學生讀好詩句的停頓和節(jié)奏。

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4.出示自學要求。

閱讀與交流:

①自讀古詩,結(jié)合注釋,理解詩句的意思。把不懂的地方圈畫出來。

②聯(lián)系課文插圖和項羽的生平,思考為什么詩人會提到項羽。

③小組交流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5.教師檢查自學情況,引導賞析古詩。

(1)一邊讀前兩句,一邊思考:“人杰”是什么意思?“鬼雄”又是什么意思?你從中讀出了什么?

明確:“人杰”和“鬼雄”可以用組詞法來引導學生解釋,前者指人中豪杰,后者指鬼中英雄(即壯烈死去的人)。這兩句是李清照的生命觀,即做人應(yīng)該有浩然正氣,錚錚鐵骨。

過渡:李清照生活在動亂的年代,她目睹宋朝統(tǒng)治者倉皇渡江南逃,北方的大好河山落入敵手,想到了這樣一個重大的問題:人應(yīng)該怎樣生?怎樣死?并于本詩中做出了明確的回答: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這力透胸臆、直指脊骨的兩句詩,將那種生死都無愧為英雄豪杰的氣魄展現(xiàn)在我們面前,讓人肅然起敬。這種感受,來源于詩人巧妙的寫作技巧。

(2)從修辭手法入手,體味這兩句詩在表達上的精妙。

明確:“生”與“死”,“人杰”與“鬼雄”,這兩組鮮明的對比構(gòu)成了詩歌中的對偶句式,讓讀者受到深深的震撼的同時,也體會到詩句的工整,富有音樂感。

方法拓展:對偶,是用字數(shù)相等、結(jié)構(gòu)相同、意義對稱的一對短語或句子來表達兩個相對應(yīng)或相近或意思相同的修辭手法。它看起來整齊醒目,聽起來鏗鏘悅耳,讀起來朗朗上口,便于記憶、傳誦,在古詩中非常常見。如“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等詩句均運用了對偶的修辭手法。

(3)指名學生讀,用凝重、莊嚴的語氣讀出詩中崇高的境界和非凡的氣勢。最后學生齊讀。

(4)讀后兩句詩,你們知道項羽嗎?能說說有關(guān)他的故事嗎?為什么他選擇在烏江邊自刎?

明確:項羽(前232—前202),秦朝末年農(nóng)民起義軍的領(lǐng)袖,自稱西楚霸王。他是一位悲劇性的英雄,既具備亂世梟雄的霸道和任性,剛愎自用,不聽人言,又帶著末世后主的優(yōu)柔寡斷,婦人之仁。關(guān)于他的故事有“破釜沉舟”“霸王別姬”等?!敖瓥|”是項羽起兵的根據(jù)地,在被敵軍追趕到烏江時,他本可以渡過烏江借此逃生,但他認為當年和自己一起渡江的八千江東子弟無一生還,“無顏見江東父老”,不肯獨自茍且偷生,于是自刎于烏江邊。

(5)詩人為什么“思項羽”?

明確:國破家亡,風雨飄搖,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而宋朝統(tǒng)治者卻龜居南隅,整日飲酒作樂,歌舞升平,不思恢復中原。李清照“思項羽”,是思念他“不肯過江東”的敗而不屈的氣概,因為這與南宋王朝的渡江南遷形成了鮮明的對照。詩人正是借“思項羽”來批判南宋統(tǒng)治者的投降逃跑、茍且偷生的可鄙行徑,寄寓自己抗擊侵略、收復故土的愛國之情。

小結(jié):都說退一步海闊天空,僅一河之遙,卻是生死之界;僅一念之間,卻是存亡之擇。項羽這位叱咤風云的西楚霸王,放棄了生的希望,“不肯”不是“不能”,不是“不行”,這就是“士可殺而不可辱”的英雄氣概,這就是“死不懼而辱不受”的壯志豪情!這壯舉怎能不讓李清照盛情謳歌?

(6)指名學生讀,要正氣凜然,讀出詩人對項羽的盛贊之情。全班學生齊讀。

6.朗讀背誦,感悟詩韻。

過渡:李清照作為婉約派的詞人,寫的詩詞多含蓄、委婉,這首詩卻風格大異,顯得極為豪放,在她的作品中很是少見。這振聾發(fā)聵的高亢一呼,時刻警醒著人們。讓我們再次誦讀這首詩,感受詩人高尚的民族氣節(jié)。

(1)指名學生讀古詩,讀出詩的韻律美。

(2)配樂齊誦古詩,感受詩的情感美。

四、對比閱讀,整體回顧

1.分析比較,群文閱讀。

過渡:同學們,學完這三首古詩并不代表著學習任務(wù)就此結(jié)束。接下來,我們將進入更高層次的詩歌鑒賞水平訓練——比較閱讀。

(1)齊讀三首古詩。(出示課件:三首古詩)

(2)填寫表格,比較異同。(出示課件:表格)

a.先小組合作填寫表格,教師點撥后出示答案。

b.對比一下三首古詩,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處?

詩名 作者 朝代 詩歌類別 寫作特點 詩人的情感

《出塞》 王昌齡 唐 邊塞詩 借古諷今 對戰(zhàn)爭的厭惡,對和平的渴望,對國家的關(guān)注

《涼州詞》 王翰 唐 邊塞詩 借景抒懷 視死如歸的豪情,保衛(wèi)祖國的堅定信念

《夏日絕句》 李清照 宋 詠史詩 借古諷今 諷刺南宋朝廷的屈辱行徑,抒發(fā)愛國之情

相同:這三首詩都抒發(fā)了(對祖國的熱愛)之情。《出塞》和《涼州詞》都屬于(邊塞詩);《出塞》和《夏日絕句》都采用了(借古諷今)的寫作手法。

不同:三首詩的寫作內(nèi)容不同,表達的情感不完全相同。

2.拓展詩句,促進感悟。

過渡:中國幾千年的歷史未曾中斷,就源于灌注每個中國人心中的那份愛國情。它涌動在國人的心中,傳誦于人民的口中,也流露在詩人的筆下。你們還搜集到了哪些關(guān)于愛國的詩歌?這些詩歌抒發(fā)了詩人們怎樣的情感?讓我們一起讀一讀,誦一誦。(出示課件:愛國詩歌)

從軍行[唐]王昌齡

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guān)。

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揚子江[宋]文天祥

幾日隨風北海游,回從揚子大江頭。

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抓住關(guān)鍵詞語,體會戍邊之苦

師:看,一個“人未還”包含著多少辛酸與無奈呀!據(jù)史書《資治通鑒》記載,唐玄宗時曾將士兵戍邊的時間從一年延至三年,后又從三年延至六年,最后竟從六年延至九年。你說,戍邊的戰(zhàn)士還有可能回到家鄉(xiāng)嗎?

生:不可能。

師:是啊,根本不可能。夜色中,一輪明月高掛天空,那些背井離鄉(xiāng)、長年征戰(zhàn)的士兵,面對這樣一輪明月,他們可能會想些什么呢?

生:他們可能在想著家鄉(xiāng)白發(fā)蒼蒼的雙親。

師:是的,思念親人是人之常情。

生:他們可能在想,家鄉(xiāng)啊,我什么時候才能回去呢?

師:身在邊關(guān),心在家鄉(xiāng)。那么戍邊戰(zhàn)士的雙親,他們望著一輪明月,又在想些什么呢?

生:他們會想,我的兒子什么時候才能回來和我們團聚呢?

師:是的,兒行千里母擔憂。老人家為何會如此傷感呢?你們能用詩中的詩句來回答嗎?

生:秦時明月漢時關(guān),萬里長征人未還。

師:我們可以改一改,萬里長征誰未還?

生:萬里長征兒未還。

師:那戍邊的戰(zhàn)士家中善良、勤勞的妻子,面對同一輪明月,她又會想些什么?做些什么呢?

生:妻子抱著年幼的孩子,望著明月,在想,我的丈夫什么時候才能回家與我團聚呢?

師:她為什么如此傷感呢?能用詩中的詩句來回答嗎?

生:秦時明月漢時關(guān),萬里長征人未還。

師:好,誰來改一改?

生:秦時明月漢時關(guān),萬里長征夫未還。

師:觸類旁通,一點就通,聰明!那戍邊的戰(zhàn)士家中那年幼、孤苦的孩子又在做什么呢?

生:追問娘親,爹爹去哪兒了?

師:誰能告訴他?

生:爹爹在邊關(guān)保衛(wèi)國家呢。

師:他還可能在想什么,做什么呢?

生:他可能會看著爹爹臨走前留下的文章,思念著爹爹。

師:這叫睹物思人。兒子孝道不能盡,天倫之樂不能享,明明有家不能回?,F(xiàn)在你的心中還僅僅是悲哀嗎?還有什么?

生:悲憤。

師:對什么的悲憤?

生:戰(zhàn)爭。

師:是對無休止的戰(zhàn)爭的悲憤,來,將你們的感情融入字里行間,齊讀一、二兩句。

(生齊讀)

賞析:在此教學片段中,教師對“人未還”一語進行了解讀,讓學生明白了戰(zhàn)爭的殘酷性。借助冷冰冰的歷史數(shù)據(jù),教師引導學生進行想象,分別體會了戍邊戰(zhàn)士、戍邊戰(zhàn)士的父母、妻子和孩子各自的心理感受,并通過這種情感的堆積,最終形成對戰(zhàn)爭的悲憤的情緒。教師問得巧妙,學生答得輕松,在這一問一答中,詩歌的情感水落石出。

有關(guān)播放古詩大課堂心得體會怎么寫三

這節(jié)課的開始,我啟發(fā)學生領(lǐng)讀,充分尊重了學生的已有經(jīng)驗,注重了資源開發(fā);在生字教學中,抓住字詞,扎實訓練,夯實基礎(chǔ)。然后讓學生自由質(zhì)疑,引發(fā)自主學習,師生互動學習交流,促進學生知識的建構(gòu)和生成。符合學生心理需要,有利于學生的發(fā)展。

抓住“讀”的根本,結(jié)合古詩情境美的特點,積極創(chuàng)設(shè)情境,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促進學生理解感悟。

然后讓學生反復吟誦,感悟詩句的意境,培養(yǎng)讀書能力,激發(fā)閱讀興趣。

寫字教學環(huán)節(jié),讓學生自主寫字,注重提高學的生觀察能力和書寫水平。

《古詩兩首》教學反思

這節(jié)課的開始,我啟發(fā)學生領(lǐng)讀,充分尊重了學生的已有經(jīng)驗,注重了資源開發(fā);在生字教學中,抓住字詞,扎實訓練,夯實基礎(chǔ)。然后讓學生自由質(zhì)疑,引發(fā)自主學習,師生互動學習交流,促進學生知識的建構(gòu)和生成。符合學生心理需要,有利于學生的發(fā)展。

抓住“讀”的根本,結(jié)合古詩情境美的特點,積極創(chuàng)設(shè)情境,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促進學生理解感悟。然后讓學生反復吟誦,感悟詩句的意境,培養(yǎng)讀書能力,激發(fā)閱讀興趣。

寫字教學環(huán)節(jié),讓學生自主寫字,注重提高學的生觀察能力和書寫水平。

本節(jié)課的背誦堅持以讀為本,促進學生感悟。

1、采用自讀、對讀、齊讀、表演讀等方式,引導學生誦讀,背誦。

2、出示畫面,引導觀察,播放音樂,引導學生讀背。特別注意指導學生讀出詩的韻味。注意韻尾“流、柔、頭”的讀法。

有關(guān)播放古詩大課堂心得體會怎么寫四

《乞巧》是唐代詩人林杰描寫民間七夕乞巧盛況,也是一首想象豐富,流傳很廣的古詩。詩句淺顯易懂,并涉及到家喻戶曉的神話傳說故事《牛郎織女》,表達了少女們乞取智巧、追求幸福的美好心愿。

“書讀百遍,其義自現(xiàn)。為了提高學生閱讀古詩的興趣和能力,在教學中,我對讀的設(shè)計有范讀,吟誦,個別讀,齊讀,師生合作讀,引讀,邊讀邊議,邊讀邊評,邊讀邊想象。有的地方為了突出詩情詩境,強化讀,采用“一讀、再讀、三讀”,讓詩情在學生心中產(chǎn)生共鳴,從而受到感染,激發(fā)濃厚的情趣,體味詩中的意境和作者的感情。

一切景語皆情語。每首詩都有某種情調(diào)的表達?!镀蚯伞愤@首詩就表達一種喜悅的情緒,所以,問題“牛郎織女日盼夜盼,終于盼到了相會團聚的時刻,你覺得他們此時的心情會如何?”的提出會使學生自主的去讀,讀出心情,也會讀得更動聽,讀得更動情,讀得更感人。這樣也勢必會提高學生閱讀古詩的效果和能力。

要想提高閱讀古詩的實效,就得讓學生理解古詩的背景。教學時,我首先由以前積累的關(guān)于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的古詩引入新課,為了達到補充資料、豐富閱讀信息、了解古詩的背景的目的,我播放了學生喜愛的神話傳說《牛郎織女》動畫片,讓學生走進與乞巧相關(guān)的一個家喻戶曉神話傳說,領(lǐng)悟“牽??椗珊訕颉钡膩碛?,體會它千古傳頌的魅力,繼而出示織女的資料,一步一步深入孩子們的內(nèi)心,感受七夕節(jié)又叫乞巧節(jié)的原因及盛況,品味對幸福的向往之情。

在教學中,學生通過詩句不能知道用五彩線穿九孔針到底是一種怎樣的場景,所以,為了更好的閱讀古詩,理解古詩,我補充了吟誦古詩《乞巧》的朗讀視頻,在視頻中有朗誦的示范,有對月穿針的場景,這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想象力,使品讀層層遞進,讓學生和作者的心靈得到碰撞。借畫面補充,尊重學生的自主體驗,滲透古詩學法,詩畫互為補充,在體驗感悟、入境動情的吟誦中感受漢語言的魅力。

有關(guān)播放古詩大課堂心得體會怎么寫五

古詩江南春拼音

《江南春》是語文課文中的一首古詩,古詩中美好的意境也值得我們?nèi)ジ惺堋?/p>

《江南春》原文及拼音

qiān lǐ yīng tí lǜ yìng hóng

千 里 鶯 啼 綠 映 紅 ,

shuǐ cūn shān guō jiǔ qí fēng

水 村 山 郭 酒 旗 風 。

nán cháo sì bǎi bā shí sì

南 朝 四 百 八 十 寺 ,

duō shǎo lóu tái yān yǔ zhōng

多 少 樓 臺 煙 雨 中 。

譯文

江南大地鳥啼聲聲綠草紅花相映,水邊村寨山麓城郭處處酒旗飄動。

南朝遺留下的四百八十多座古寺,無數(shù)的樓臺全籠罩在風煙云雨中。

注釋

1.鶯啼:即鶯啼燕語。

2.郭:外城。此處指城鎮(zhèn)。

3.酒旗:一種掛在門前以作為酒店標記的小旗。

4.南朝:指先后與北朝對峙的宋、齊、梁、陳政權(quán)。

5.四百八十寺:南朝皇帝和大官僚好佛,在京城(今南京市)大建佛寺。據(jù)《南史·循吏·郭祖深傳》說:“都下佛寺五百余所”。這里說四百八十寺,是虛數(shù)。

6.樓臺:樓閣亭臺。此處指寺院建筑。

7.煙雨:細雨蒙蒙,如煙如霧。

《江南春》教案

一、教材分析:

《江南春》是蘇教版語文第八冊第一單元的內(nèi)容。是唐代詩人杜牧的一首七言絕句。這是一首素負盛譽的寫景詩。全詩以高度概括的筆法,勾勒了江南地區(qū)的風物,描繪了江南明麗而迷蒙的春景。色彩鮮明,情味雋永。一首七言絕句,能展現(xiàn)出這樣一幅廣闊的畫卷,真可謂“尺幅千里”了。作者在描繪千里江南明媚可愛的春光的同時,也慨嘆南朝的覆亡,寄托了諷喻之意。

二、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古詩。

2、小組合作,借助注釋,理解重點詞語及詩句的意思。

3、讀中感悟,并能展開想象,體會是人表達的`感情。

4、想象古詩描繪的畫面,感受古詩語言與意境的美,培養(yǎng)學生對自然美和藝術(shù)美的鑒賞能力。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古詩。

2、通過誦讀,理解詩句的含義,體會詩歌的意境,體會詩人表達的感情。

教學難點:

1、誦讀古詩,體會作者從聽覺、觸覺、視覺等多角度觀察事物的方法。學習作者邊觀察邊想象以及動用各種感官從多角度觀察事物的方法。

2、透過詩中描寫的景物,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教學時間:一課時

五、教學過程:

一、情景引入

1、播放優(yōu)美的春天的視屏,讓學生用所學過的詞語描繪剛才所看到的情景。

過渡:春天一直以來都是文人墨客所描繪和歌頌的對象,在同學們的記憶中又有哪些描寫春天的詩句?

2、指名背誦描寫春天景色的古詩。

3、引出詩題“江南春”:顧名思義,江南的春天。全詩描寫了江南春天的綺麗景色。

二、自學古詩,整體感知

1、介紹作者:杜牧(803-852)唐代詩人。字牧之,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精通兵法,有政治才能,詩文都寫得很好,詩以七絕最為出色。與李商隱齊名,世稱“小李杜”。

2、學生自由誦讀古詩。

要求:(1)讀準字音,注意節(jié)奏。

(2)邊讀邊想詩句的意思,畫出不理解的詞句。

3、檢查學習效果

(1)指名朗讀,集體正音。

(2)分組讀。然后齊讀全詩,注意停頓。

4、再讀古詩,結(jié)合旁邊的注釋,理解詞語或詩句的意思。

5、學生交流收獲,提出不懂的地方。

三、反復誦讀,體會詩意

(一)前兩行——晴景、寫今

1、學生自由誦讀古詩,想想“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的意思。

2、學生交流對詞語的理解。集體訂正。

3、理解“千里”并不是真的有千里,而是虛指,在這指的是遼闊的江南地區(qū)。

4、體會第一句詩的意思。可指名讓學生說(遼闊的江南到處是黃鶯宛轉(zhuǎn)啼鳴,到處是綠葉紅花相互映襯。依山臨水的城鄉(xiāng),迎風招展的酒旗。)

5、看圖、配樂輔助,指導學生讀出江南春日的美景,用自己的話描述感受到的內(nèi)容。

(二)后兩行——雨景、懷古

1、提問,詩歌的后兩行還是描寫江南春天的晴景嗎?

2、學生默讀后兩行詩,體會一下抒發(fā)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教師及時的補充背景知識(南朝統(tǒng)治者迷信佛教,廣建佛寺,企圖依靠神靈的庇護,永保江山穩(wěn)固。)

3、集體討論(抒發(fā)了作者憂國憂民之情)

4、教師小結(jié):南朝統(tǒng)治者迷信佛教,廣建佛寺,企圖依靠神靈的庇護,永保江山穩(wěn)固。可是時移世易,當年的許許多多的寺廟,有多少樓臺掩映在蒼茫的煙雨之中了呢?

5、帶著理解,學生再次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

6、練習背誦古詩。

四、合作交流、品味意境。

小組交流:這首詩抓住了哪些景物來描寫春天?描繪了春天怎樣的畫面?

1、小組交流探討。

2、匯報交流成果。

五、拓展延伸

師:“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春天是一年中最美好的季節(jié),讓我們一起來咱們春天吧!齊讀古詩:

春日 題畫

[宋] 朱熹[清] 袁牧

勝日尋芳泗水濱, 村落晚晴天,

無邊光景一時新。 桃花映水鮮。

等閑識得東風面, 牧童何處去?

萬紫千紅總是春。 牛背一鷗眠。

六、作業(yè)

依據(jù)《江南春》這首詩歌的內(nèi)容,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為這首詩配一幅畫。

七、板書設(shè)計

江南春

杜牧(唐)

江南美景

煙雨樓臺 憂國憂民之情

您可能關(guān)注的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