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案(大全17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13 02:37:44 頁碼:11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案(大全17篇)
2023-11-13 02:37:44    小編:admin

編寫教案可以促使教師深入思考課程目標和教學方法。在編寫教案時,要關(guān)注學生的學習困難和問題,制定相應的解決策略。下面是一些教師編寫教案的心得體會和經(jīng)驗分享。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案篇一

教學目標:

1、反復誦讀,掌握朗讀節(jié)奏,疏通文意。

2、理解本文的中心論點,理清論證思路,背誦全文。

3、賞讀并學習運用孟子的雄辯藝術(shù)。

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中心論點,理清本文論證思路。

2、賞讀并學習運用本文孟子的雄辯藝術(shù)。

教學過程:

一、直入導新課。

提到中國古代文學,我們大多想到的是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其實在此之前的先秦散文,也是中國文學史上一座取之不竭用之不盡的寶藏。在這座寶藏里,有我們耳熟能詳?shù)摹墩撜Z》,論語是儒家經(jīng)典,提到儒家經(jīng)典,我們很自然會想到另外一部經(jīng)典,那就是《孟子》。這節(jié)課讓我們走進這一部經(jīng)典的經(jīng)典篇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跟著孟子學雄辯。

二、初讀明節(jié)奏。

1、通過視頻了解孟子:推行仁政;民貴君輕;長于雄辯。

2、學生初讀,讀準字音,把握節(jié)奏,讀出雄辯之勢。

三、品讀賞雄辯。

1、過渡:

戰(zhàn)國時期各諸侯國混戰(zhàn)激烈,他們不約而同地崇尚武力,熱衷于戰(zhàn)爭,有的是為了生存,有的是為了一統(tǒng)天下,實現(xiàn)霸業(yè)。因為戰(zhàn)爭連綿,老百姓生活痛苦不堪,“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蓄妻子。樂歲終身苦,兇年不免于死亡?!泵鎸@種社會現(xiàn)實,孟子奔走呼告,希望各國君主能推行仁政,反對不義戰(zhàn)爭。請看第一章標題中“得道”是什么意思?推行仁政。

要我們細細地品讀這篇文章看孟子如何運用他的雄辯藝術(shù)向君主們推行仁政主張的。

2、學生通讀全文,根據(jù)文下注解了解文章大意并研讀思考。

3、分享交流。

學生1:要雄辯先得有自己的觀點。孟子先提出了自己的觀點: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師:請你分別解釋一下“天時”“地利”“人和”是什么意思?

學生1:天時是指有利于作戰(zhàn)的天氣、時令;地利是指有利于作戰(zhàn)的地理形勢;人和是指作戰(zhàn)時人心所向,內(nèi)部團結(jié)。

師:這一句運用了什么修辭?有什么作用?(學生沉默,老師用紅粉筆標注兩個地利)。

學生2:運用頂真,突出人和是作戰(zhàn)克敵制勝的最重要的條件。

教師小結(jié):

雄辯藝術(shù)1開門見山,亮觀點。單刀直入,顯力量。

學生3:要雄辯得有自己的論據(jù),孟子為了具體證明自己的觀點,他列舉了具體的戰(zhàn)例。

學生3讀“三里之城……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讀完后學生回答:兩個戰(zhàn)例:攻城不勝和守城而逃。

學生4:“三里之城,七里之郭”說明城小易攻,“環(huán)而攻之”說明攻勢之大,結(jié)果卻沒有勝利,孟子通過分析這個戰(zhàn)例得出:主動攻打,說明攻城方必得天時,結(jié)果卻失敗,只能是因為“天時不如地利”,所以孟子用這個戰(zhàn)例具體證明“天時不如地利”這個觀點。

女生讀與第二個戰(zhàn)例相關(guān)的句子,全班思考:守一座什么城?列舉這個戰(zhàn)例的目的是什么?

學生5:守城方守的是一座城墻很高,護城河很深,武器精良,糧食充足的城,結(jié)果卻是棄城而逃,用這個戰(zhàn)例來具體證明“地利不如人和”這個觀點。

教師小結(jié):

雄辯藝術(shù)2列舉戰(zhàn)例,來論證。一攻一守,很具體。

師:這一句作者運用了什么修辭,其作用是什么?

生:排比。

學生齊讀相關(guān)句子。

師:這是什么特殊句式的排比,其作用是什么?

生:雙重否定句的排比,突出守城方地理條件非常優(yōu)越,但結(jié)果卻棄城而逃,更有力地說明了“地利不如人和”的觀點,語言也更有氣勢。

教師小結(jié):

雄辯藝術(shù)3排比句式,增氣勢。大氣恢宏,有氣場。

師:還有哪些句子運用了排比,請一起讀一讀。

學生齊讀:故曰……不以兵革之利。

師:這還是在談作戰(zhàn)嗎?

生:是在談國家治理了。

請一個學生翻譯這一個句子。

師:這是一個什么特殊句式的排比。

生:否定句的排比。

師:治國不能靠劃定的邊疆界限,不能靠山河的險要,不能靠武器的精良,那么得靠什么?

生:人和。

教師小結(jié):

雄辯藝術(shù)4類推治國,靠人和。兩方論證,更全面。

師:孟子還運用了其他雄辯藝術(shù)嗎?

學生6:在最后孟子還運用了對比論證,將“得道者”和“失道者”進行對比,突出“得道”就能“天下順之”,“失道”就會“親戚畔之”,最終得出實行仁政的君主“戰(zhàn)必勝矣”,來強調(diào)“施行仁政”的重要性。

師:施行仁政有多重要?

生:施行仁政就能“多助”“天下順之”“戰(zhàn)必勝矣”。

師:施行仁政就能得到很多人的幫助,就能天下歸順,就能握有“人和”這枚“戰(zhàn)必勝矣”的尚方寶劍。

教師小結(jié):

雄辯藝術(shù)5對比論證,巧結(jié)論。得道多助,戰(zhàn)必勝。

4、學生自由朗讀全文,并思考:孟子是按什么樣的思路來推行其仁政主張的。

學生7根據(jù)板書歸納概括:孟子先提出觀點: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然后列舉攻城不勝和守城而逃的兩個戰(zhàn)例來具體證明: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接著類推到國家治理也需要“人和”。最后通過運用對比論證得出結(jié)論: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教師小結(jié):

雄辯藝術(shù)6層層深入,邏輯強。開合自如,真雄辯!

5、學生根據(jù)文章思路自由背誦全文。

6、背誦比賽。

四、拓展巧運用。

作業(yè):

請運用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到的孟子雄辯藝術(shù)在班級勸告那些寫作業(yè)依賴智能手段搜題的同學在學習中學會獨立思考。

附孟子雄辯藝術(shù):

開門見山,亮觀點。單刀直入,顯力量。

列舉戰(zhàn)例,來論證。一攻一守,很具體。

排比句式,增氣勢。大氣恢宏,有氣場。

類推治國,靠人和。兩方論證,更全面。

層層深入,邏輯強。開合自如,真雄辯!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案篇二

這一周開始學習《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以前對孟子的了解僅限于他的“仁政”學說,沒有深入的去思考,今天再讀這篇文章,又有了新的認識。

孟子生活在兼并戰(zhàn)爭激烈的戰(zhàn)國中期,在孔子的“仁”學基礎(chǔ)上,提出了系統(tǒng)的“仁政”學說,主張行“仁政”以統(tǒng)一天下,曾游說梁、齊等諸侯國君,均不見用。但是這并未阻止他推行“仁政”的腳步,退而與弟子著書立說。在《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中,孟子依然執(zhí)著的提出“仁政”。指出“道”即指仁政?!暗玫馈本褪鞘┤收?。施行仁政則“多助”,“多助”則“天下順之”,這就是“人和”,即得到人民的支持和擁護。這是治國之道?!叭撕汀笔菓?zhàn)爭勝負的決定因素,為了進一步說明“人和”的重要性,孟子找到了兩種人:“得道”的人和“失道”的人。這兩種人都不是普通的個人,而是一國之君。一國之君既是戰(zhàn)爭的總指揮,也是政治上的領(lǐng)袖。得天下必先得民,得民必先得民心。所謂的“得民”,就是得到人民的支持、擁護和幫助。所謂的“得天下”,是指通過施行仁政來“王天下”,而不是單靠武力來爭奪天下。仁政,是以德服人,使人心悅誠服,自動來歸附;而以力服人,不能服人之心。在孟子看來,得天下之道,即是施行仁政。因為仁政,是“得其心”之政。

今天我們通常用“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這句話來表示,合乎正義者就能得到多方面的支持與幫助,違背正義的就會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在這里,我們把“道”理解為“正義”。那么,什么叫“正義”?“正義”是指“公正的、有利于人民的道理”。這是富于現(xiàn)代氣息的理解,然而是和它最初的含義一脈相承的。

當今社會上這種“得道”的人實在不在少數(shù),他們?yōu)榱俗约旱男拍钚凶咴诟餍懈鳂I(yè),雖然他們不是君主。相信,孟子的思想在今天異彩紛呈,以后更會發(fā)揚光大。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案篇三

3、孟子“仁政”思想有何現(xiàn)實意義,請聯(lián)系實際談談你的看法。(2分)。

【參考答案】。

1、(1)包圍。

(2)護城河。

(3)丟下。

(4)通“叛”,背叛。

2、有道德的人就會得到很多人的幫助,沒有道德就很少有人幫助他。

3、言之成理即可。

評分標準:第1題4分,每空1分。第2題2分,第3題2分。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案篇四

教學目標:

1.理解文章的觀點及作者的論證思路。

2、體會駢句的表達效果。

3、在理解的基礎(chǔ)上背誦課文。

重難點分析:

1、找出文章的中心論點。

2、理清文章采用“逐層深入論證”的結(jié)構(gòu)。

(怎樣分析本文寫了什么。明確:要找出全文的中心論點,應該先分清層次,再概括出層意,進而幫助學生從整體上認識這一結(jié)構(gòu)特點,最后看本文統(tǒng)領(lǐng)全文的關(guān)鍵句是什么。)。

導入新課:

它們出自《孟子》。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孟子〉二章》中的第一篇文章。

教學過程:

一、作者介紹:

_

孟子生活在社會動蕩不安、人民生活十分痛苦的戰(zhàn)國時代,面對這樣—個社會現(xiàn)實,孟子最早提出了“民貴君輕”、“與民同樂”,反對不義的戰(zhàn)爭,主張施“仁政”。

二、學法指導:

孟子的文章邏輯嚴密而富有辭采,必須熟讀才能有所領(lǐng)會。誦讀首先要讀準字音,其次要讀準確句子的節(jié)奏。

三、理解文意:

1、學生聽課文錄音,勾畫出重點字詞(粟、“畔”通“叛”:背叛)2、初讀課文,勾畫出難以理解的句子。(小組討論解決疑問,重點強調(diào)幾個詞語的活用:環(huán)、域、固、威、順)。

3、教師小結(jié):請指出句子的含義:

a、“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b、“夫”

c、“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

4、整體感知全文:你認為孟子想闡述什么問題?你的理由是什么?爭論。

(整體感知這個環(huán)節(jié),我可以這樣提問么?請指教)。

5、辨析學生提出的中心論點,局部分析,明確作者的思路。

第一段:開篇兩句談的是什么問題?提出了什么觀點?

(戰(zhàn)爭中的攻守問題,提出了具備什么條件才最有利于攻守的觀點,即要具備“人和”這個條件)。

第二段:本段談了什么內(nèi)容?和第一自然段有關(guān)系么?

(舉例說明“天時不如地利”,論證第一段的前部分內(nèi)容)。

第三段:本段談了什么內(nèi)容?和課文的前面部分有關(guān)系么?

(舉例說明“地利不如人和”,論證第一段的后部分內(nèi)容)。

(“人和”才是最有利的作戰(zhàn)條件。)(通過對比揭示觀點“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案篇五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1)整體感知課文內(nèi)容,初步了解文章大意,初淺了解孟子及其思想。

(2)結(jié)合注釋,借助工具書能自己釋義、翻譯這篇文言文。

(3)辨析疑難字詞,疏通疑難句意,積累文言詞匯,如一詞多義,虛詞的作用及通假字現(xiàn)象,“郭、池、委、去、固、域、兵革、親戚”等字詞的含義。

2.過程與方法:

(1)掌握議論文的基本結(jié)構(gòu)“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得出結(jié)論”,理解擺事實講道理的論證方法。

(2)反復練習誦讀,在讀中積累文言詞匯,在讀中品味文言韻味,在讀中感知內(nèi)容要點,在讀中領(lǐng)悟文章內(nèi)蘊,在讀中鑒賞語言的精辟,在讀中質(zhì)疑探疑解疑,在讀中走近孟子。

(3)鼓勵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要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問,并通過合作交流,共同探討,解決疑難。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理解“人和”的含義,并從中受到教益。

(2)感悟孟子超人的智慧。

(3)通過思讀、悟讀,讓學生開拓視野,陶冶情操。

二、教學重點:

1、掌握重要字詞的含義,理解文章的思想內(nèi)容,掌握文章的論述特點。

2、理清論證思路,把握說理方法。

三、教學難點:

理解文章的思想內(nèi)容,基本理清作者的論證思路,運用所學議論文知識分析文章。

四、教學方法:預習法,誦讀法,討論法,講讀法,體驗法。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案篇六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選自蘇版初中語文第九冊誦讀欣賞的內(nèi)容,是一篇文質(zhì)兼美的經(jīng)典之作,鑒于是誦讀欣賞篇目在設(shè)計教案時注重在讀中理解,在讀中品味,在讀中感悟,在備課時以誦讀為主線采用合作探究的方式采取誦讀、點撥、討論、質(zhì)疑等方法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一、說教材: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這篇短論,記敘了戰(zhàn)爭中民心向背的問題,指出民心所向是戰(zhàn)爭勝負的主要因素,突出“人和”在戰(zhàn)爭勝負中的決定性作用,體現(xiàn)了孟子的“仁政”思想。文章從決定戰(zhàn)爭勝負的因素這一角度出發(fā),通過對“天時”“地利”“人和”三個條件的比較,闡述了“人和”對戰(zhàn)爭勝利的決定性作用。由此,再加引申,提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診斷,闡明了施得“仁政”的必要性。由戰(zhàn)事到國事,道理由淺入深,具有極強的說服力,明確了是否“人和”決定戰(zhàn)爭的勝敗;能否施行“仁政”,決定君主能否得到天下的重要意義,對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的培養(yǎng)有重要的意義。

二、說教法:

依據(jù)新課程理念,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本節(jié)課我采用以下教學方法實施教學。以讀為核心,討論點撥,師生互動。

(一)誦朗讀法。

用以讀帶講的方式,使學生在朗讀中感知課文,理解課文。并學習課文的語言藝術(shù)。

(二)設(shè)疑導讀、合作探究。

從不同角度設(shè)疑,巧設(shè)疑,啟發(fā)學生思考,讓學生發(fā)揮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解決疑問,把握課文內(nèi)涵。

三、說學法:

新的語文課程標準提倡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方式,就是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去體驗;而且本節(jié)課執(zhí)教對象為初三學生,他們已經(jīng)有一定的文言積累和自學能力。因此在課堂上擬讓學生充分發(fā)揮主體作用,通過老師適當設(shè)疑,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而整體把握課文時,可采用朗讀法,圈點勾畫法,討論法,問答法,分析法,比較等組織學生學習。

四、說教學設(shè)想:

根據(jù)新課程標準及課文特點,本節(jié)教學擬采用以讀帶講的方式,通過大量朗讀使學生在朗讀中感知課文,理解課文,學習課文的語言藝術(shù);并從不同角度設(shè)疑,巧設(shè)疑,啟發(fā)學生思考,讓學生發(fā)揮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解決疑問,理清文章思路,把握課文內(nèi)涵突破重難點。

五、說教學過程:

本節(jié)課教學過程設(shè)計如下:

(一)調(diào)動舊知導入:孔子云: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從已知事實出發(fā),容易引起學生的思考,進而引出本文的學習討論。

(二)文學常識學習:文學作品學習講求“知人論世”,故安排此環(huán)節(jié),由學生借助手頭資料自主學習相關(guān)文學常識,教師在做重點強調(diào),以期對學生學習有所幫助。

(三)朗讀并譯文:學習文言文的關(guān)鍵是誦讀。特別是像《孟子》這樣富于文采的文章,誦讀顯得尤其重要。因此本節(jié)教學擬通過不同的朗讀方式,引導學生美讀課文,讀出抑揚頓挫的氣勢和美感幫助他們理解課文。

由于時代的差異,要理解古人思想,必須先通其文意。這歷來是文言文學習的重點和難點。故本環(huán)節(jié)為本節(jié)課重要環(huán)節(jié)之一。又由于執(zhí)教對象為初三學生,有一定文言積累和自學能力,加之新課標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故本節(jié)課擬采用學生自主翻譯課文,圈點勾畫,標示出疑難詞句。小組討論,質(zhì)疑、解疑。教師引導學生重點領(lǐng)會如下文言知識的。方法組織教學突破重點。

(四)賞析文本:本文是一篇文質(zhì)兼美的議論文,從論點的提出到論證的過程到得出結(jié)論,思路清晰,方法得當,是一篇典范的議論文。理清論證思路、學習論證方法也是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教學中擬采用教師設(shè)疑導讀,學生自主探究,師生討論歸納的方法突破重難點,展開教學,引導學生學習古人說理論證的方法,提高議論說理的提高議論說理的能力。

(五)拓展延伸:學習的目的是為了運用。安排此環(huán)節(jié)是為了進一步引導學生深入理解孟子的觀點,領(lǐng)悟孟子的思想,增強對“天時”地利”“人和”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的理解,并在積累中予以貫徹落實使課堂學習得以升華。

總之,本節(jié)課將充分貫徹新課標“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理念,以讀為主線,通過教師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力求不斷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的能力。

六、說教后反思。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案篇七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環(huán)而攻之而不勝。夫環(huán)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zhàn),戰(zhàn)必勝矣。

1、解釋下列加橫線的詞語。

(1)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2)親戚畔之()。

(3)攻親戚之所畔()。

2、對下列各句翻譯有誤的一項是。

a、三里之城,七里之郭——(比方一座)方圓三里的內(nèi)城,方圓七里的外城。

b、域民不以封疆之界——使人民安定下來而不遷到別的地方去,不能靠劃定的邊疆的界限。

c、多助之至,天下順之——幫助他的人多到極點,天下就會很太平。

d、君子有不戰(zhàn),戰(zhàn)必勝矣——所以得道者不戰(zhàn)則已,戰(zhàn)就一定能勝利。

3、對文段意思的理解,哪一項是不準確的'。

a、本文在分析天時、地利、人和這三項關(guān)系時,指明了“人和”是克敵制勝的首要條件。

c、本文反映了孟子“民貴君輕”的政治思想。

d、本文通過運用對比和逐層深入的論證方法,使文章增強了說服力。

參考答案:

1、(1)震懾,使……震懾。(2)內(nèi)外親屬。(3)通“叛”背叛。

2、c。

3、b。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案篇八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反復誦讀,理解文意,培養(yǎng)學生文言文自學能力。

過程與方法:理清論證思路,認識“得道多助”的時代意義。

重點難點: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二、資料助讀。

孟子與《孟子》:

孟子(公元前372~公元前289),鄒人,是孔子之孫孔僅的再。

三、整體感知。

1.教師播放示范朗讀磁帶,學生聽讀,注意把握字音、停頓、重音。

2.教師示范誦讀課文,注意讀出文章的氣勢。

3.學生齊讀課文,教師稍作朗讀指導。

注意排比句的節(jié)奏。

四、精讀課文。

1.學生自由閱讀課文,圈點勾畫,標示出疑難詞句。

2.小組討論、質(zhì)疑、解疑。

3.教師引導學生積累文言知識。

(1)通假字:

寡助之至,親戚畔之(畔通“叛”,背叛)。

(2)古今異義詞:

委而去之(古義:離開今義:往、到)。

親戚畔之(古義:親戚朋友,包括父母兄弟今義:跟自己家庭有婚姻關(guān)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員)。

池非不深也(古義:護城河今義:水塘)。

(3)一詞多義: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憑)三里之城(的)環(huán)而攻之而不勝(代詞)。

以天下之所順(用)多助之至,天下順之(到)。

地利不如人和(有利)環(huán)而攻之而不勝(連詞,表修飾)。

兵革非不堅利也(銳利)然而不勝者(連詞,表轉(zhuǎn)折)。

(4)詞類活用: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名詞用作動詞,限制)。

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形容詞用作動詞,使……鞏固)。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形容詞用作動詞,威懾)。

(5)句子翻譯: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翻譯:有利于作戰(zhàn)的天氣、時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戰(zhàn)的地理形勢,有利于作戰(zhàn)的地理形勢,比不上作戰(zhàn)中的人心所向,內(nèi)部團結(jié)。

夫環(huán)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

翻譯:采用四面包圍的方式攻城,—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戰(zhàn)的天氣、時令了,可是不能取勝,這是因為有利于作戰(zhàn)的天氣、時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戰(zhàn)的地理形勢呀。

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zhàn),戰(zhàn)必勝矣。

翻譯:憑著天下人都歸順他的條件,去攻打那連親戚都反對的寡助之君,所以,君主不戰(zhàn)則已,戰(zhàn)就一定勝利。

(抓住具體文句去分析與體會,理清字詞含義,以學生活動為主)。

五、理清思路。

1.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么?文章是如何逐層展開論證的?

(學生同桌之間討論、交流)。

明確:中心論點是“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文章開篇提出論點,指出人和是克敵制勝的首要條件,由此逐層展開,用概括性的戰(zhàn)例加以證明,分別就天時與地利、地利與人和作比較,指出天時、地利、人和三因素在戰(zhàn)爭中所起的作用不同,然后由戰(zhàn)爭中的“人和”推出治國安邦的道理,得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結(jié)論,闡明了“人和”的實質(zhì),即“多助”“天下順之”;最后把“多助”與“寡助”進行對比,自然導出“君子有不戰(zhàn),戰(zhàn)必勝矣”。

(教師依據(jù)學生回答板書,形成背誦思路)。

2、學生嘗試著依照板書背誦課文。

六、問題探究。

教師提示,“六經(jīng)注我,我注六經(jīng)”,學習文言文,要注意聯(lián)系現(xiàn)實,古為今用,賦予經(jīng)典作品以時代意義對于“人和”,你是如何認識的?請聯(lián)系實際,談談你的看法。

學生討論,各抒己見。

七、總結(jié)全文。

在學生小結(jié)的基礎(chǔ)上教師總結(jié)。

八、布置作業(yè)。

1.背誦全文。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反復誦讀,理解文意,培養(yǎng)學生文言文自學能力。

過程與方法:反復誦讀,理解文意,正確認識“得道多助”的時代意義。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理解“天時”“地利”“人和”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增強對國家安定團結(jié)的政治局面的認識。

重點難點:

反復誦讀,理解文意,正確認識“得道多助”的時代意義。

一、復習檢查。

翻譯下列各句:

1.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翻譯:有利于作戰(zhàn)的天氣、時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戰(zhàn)的地理形勢,有利于作戰(zhàn)的地理形勢,比不上作戰(zhàn)中的人心所向,內(nèi)部團結(jié)。

2.夫環(huán)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

翻譯:采用四面包圍的方式攻城,—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戰(zhàn)的天氣、時令了,可是不能取勝,這是因為有利于作戰(zhàn)的天氣、時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戰(zhàn)的地理形勢呀。

二、繼續(xù)分析課文,感知課文內(nèi)容。

明確:第二段中守城一方城小易攻,“三里之城,七里之郭”,攻城一方攻勢很大,“環(huán)而攻之”,結(jié)果攻城失敗“環(huán)而攻之而不勝”,原因是“天時不如地利也”。

2.第三段中:守城一方的地理條件是如何?戰(zhàn)爭結(jié)果如何?為什么?

明確:第三自然段中,守城一方的地理條件是“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結(jié)果是守城一方“委而去之”,原因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3.承接問題,教師進一步啟發(fā),回答下列問題。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這幾句話運用了什么句式?什么修辭方法?這幾句話有什么作用?(指明各層次學生回答)。

明確:雙重否定句;排比修辭;極力強調(diào)這種條件的優(yōu)越,以示理應守住。

4.師:從第2、3自然段來看,作者認為決定戰(zhàn)爭勝負的因素有哪些?

明確:天時、地利、人和。

5.最重要的一個因素是什么?那么孟子認為“人和”包括哪些具體內(nèi)容?

明確:人和;人心所向,上下團結(jié)。

6.作為一名君主,他得“人和”情況會怎樣?不得“人和”,結(jié)果又如何呢?

明確:意思:使人民定居下來而不遷到別的地方去,不能靠劃定的邊疆的界限,鞏固國防,不能靠山河的險要,震懾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強大。

運用了排比修辭的修辭手法,使文章氣勢更雄壯、奇?zhèn)?,使人感覺到一種不容懷疑,無可置辯的論辯力量。

作者以“域民”、“固國”、“威天下”為引申推論,推出新的論斷: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揭示了“人和”的核心內(nèi)容。

三、教師啟發(fā)。

1.要想得人和,君主應該怎樣做呢?

明確:得道,施仁政。

2.孟子的觀點,在今天有什么普遍意義呢?

(學生討論各層次,學生各抒己見)。

歸納:治國、作戰(zhàn)以及做任何事情,都要順乎民心,合乎正義,才能得到人民群眾的擁護,失去民心的事情,注定要失敗的。

3.應該怎樣看待孟子的“人和”的主張?

明確:孟子提出的“人和”,是他的“仁義”、“非攻”思想體系的一個組成部分,強調(diào)指出做任何事情必須要順乎民心,這一觀點,不僅在當時那個歷史時期具有進步性,反映了孟子在那個歷史發(fā)展特定階段中的獨見卓識和對人民力量的重視,對于我們今天辦好事情也有借鑒但也應當看到,孟子提出的“人和”,其根本目的在于維護封建社會的統(tǒng)治,這就不可避免地使他的這一觀點帶有時代的局限性。

四、自由閱讀課文,爭取當堂背誦。

五、學生之間互相交流,互相抽背。

六、布置作業(yè)。

1.背誦課文。

2.對照注解翻譯課文。

板書設(shè)計:

論證簡練嚴謹。

語言氣勢磅礴。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案篇九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環(huán)而攻之而不勝。夫環(huán)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地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zhàn),戰(zhàn)必勝矣。

【問題】。

1、解釋下面加點詞的意義。(4分)。

(1)【環(huán)】而攻之而不勝()。

(2)【池】非不深也()。

(3)【委】而去之()。

(4)攻親戚之所【畔】()。

2、翻譯下列句子(2分)。

文檔為doc格式。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案篇十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1)整體感知課文內(nèi)容,初步了解文章大意,初淺了解孟子及其思想。

(2)結(jié)合注釋,借助工具書能自己釋義、翻譯這篇文言文。

(3)辨析疑難字詞,疏通疑難句意,積累文言詞匯,如一詞多義,虛詞的作用及通假字現(xiàn)象,“郭、池、委、去、固、域、兵革、親戚”等字詞的含義。

2、過程與方法:

(1)掌握議論文的基本結(jié)構(gòu)“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得出結(jié)論”,理解擺事實講道理的論證方法。

(2)反復練習誦讀,在讀中積累文言詞匯,在讀中品味文言韻味,在讀中感知內(nèi)容要點,在讀中領(lǐng)悟文章內(nèi)蘊,在讀中鑒賞語言的精辟,在讀中質(zhì)疑探疑解疑,在讀中走近孟子。

(3)鼓勵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要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問,并通過合作交流,共同探討,解決疑難。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理解“人和”的含義,并從中受到教益。

(2)感悟孟子超人的智慧。

(3)通過思讀、悟讀,讓學生開拓視野,陶冶情操。

二、教學重點:

1、掌握重要字詞的含義,理解文章的思想內(nèi)容,掌握文章的論述特點。

2、理清論證思路,把握說理方法。

三、教學難點:

理解文章的思想內(nèi)容,基本理清作者的論證思路,運用所學議論文知識分析文章。

四、教學方法:預習法,誦讀法,討論法,講讀法,體驗法,說學法。

(以讀為核心,討論點撥,師生互動)。

五、課時安排:1課時。

六、教學過程:

(一)導入。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案篇十一

曾國藩說過:“成大事者必以多得助手為第一要義?!痹鯓硬拍芏嗟弥帜?孟子早在2300多年前就給出了一個答案,曰:“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币馑际钦f,如果你懂得真正的管理之道,就會有很多人忠誠地支持你,幫助你,甚至連全天下的人都愿意追隨在你的身后;否則,就不會有多少人對你忠誠,甚至連夫妻這樣的親人都會與你同床異夢。

愛是唯一的管理之道。如果你能夠懂得愛,你就能夠深諳管理學的奧秘。所以,孟子又說:“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弊鳛橐粋€企業(yè)家,你的強大,不是因為你的企業(yè)規(guī)模有多大,也不是因為你的產(chǎn)業(yè)有多么朝陽,甚至也不是因為你的市場營銷有多么強勢,而是因為員工們和顧客們對你認同、愛護與支持。當一個懂得愛的君子和一個不懂得愛的勢利小人對弈的時候,就會因為這樣的認同、愛護與支持,出現(xiàn)仁者無敵的文化現(xiàn)象。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案篇十二

1、了解兩篇短文所表達的思想內(nèi)容(中心論點),并能從中受到啟發(fā)。

2、學習兩篇短文結(jié)構(gòu)嚴謹、層層推進的論證方法,并比較兩篇短文的差異。

3、掌握兩篇短文的論辯語言。

教學重點:目的要求1、2

教學難點:目的要求3

二課時

1、掌握課文的思想內(nèi)容(中心論點)。

2、學習課文結(jié)構(gòu)嚴謹、層層推進的論證方法。

3、比較兩篇短文的`差異。

4、掌握課文的論辯語言。

教學重點:目的要求1、2

教學難點:目的要求3、4

一課時

1、預習:看注釋,試譯全文;編提綱,試背全文。

2、簡介孟子和《孟子》:孟子,名軻,思想家,教育家,是繼孔子以后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與孔子合稱“孔孟”,并有“亞圣”之稱。

《孟子》是儒家學派的經(jīng)典著作之一,記述了孟子的言行、政治主張、哲學主張及哲學、倫理、教育思想等學術(shù)問題的論爭。全書共七篇,計261章,約35000字。《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選自《告子》。

3、初讀課文,疏通文意。

(1)學生接力賽誦讀課文,后教師范讀。

(2)教師巡視,釋疑點撥。

(3)對照書下注釋,學生獨立思考,逐段疏通并翻譯。

4、概括課文的中心論點。

5、同桌學生編寫結(jié)構(gòu)提綱。

6、課文重點論述了“人和”的重要性,聯(lián)系以前學過的課文例子,舉例論證。

7、提問:

(1)本文論述的是不是軍事問題?孟子是否主張打仗?

(2)本文論述的作戰(zhàn)目的是什么?

(3)第一段和第二、三段之間是什么關(guān)系?二、三段采用了什么論證方法?

8、整理:

(1)通假字:“畔”同“叛”。

(2)文章結(jié)構(gòu)嚴謹、層層推進的論證方法。

(3)字詞:多音字:夫;一詞多義:利、道、池、兵、之、而;古今異義:親戚、去。

(4)詞性活用:域、固、威

9、小結(jié):這篇課文運用了層層推進的論證方法,論述了“人和”對于戰(zhàn)爭勝負的決定作用,從而闡明了施行“仁政”的重要意義。

10、作業(yè):

(1)、領(lǐng)會本文的語言特點。

(2)、預習《生于憂患,死于安樂》一文,并簡要比較兩篇短文的差異。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案篇十三

1.積累文言知識,掌握古今異義詞及詞類活用現(xiàn)象。

2.了解《孟子》散文的特點,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張。

3.背誦兩篇短文,積累名言警句。

1.反復誦讀,理解文意,培養(yǎng)學生文言文自學能力。

2.學習古人說理論證的方法,品味對比、排比等修辭的表達效果。

理清論證思路,把握說理方法。

正確認識“得道多助”及“生于憂患”的時代意義。

1.誦讀法學習文言文的關(guān)鍵是誦讀。特別是像《孟子》這樣富于文采的文章,誦讀顯得尤其重要??赏ㄟ^不同的朗讀方式,引導學生美讀課文,讀出抑揚頓挫的氣勢和美感。

2.討論點撥法。

3.競賽法。

4.比較法。

多媒體、錄音機、教學磁帶。

1課時。

資料助讀;師生共同研讀《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朗讀課文,整體感知:譯讀課文,積累文言文相關(guān)知識,把握文意,理清說理思路,把握說理方法,品味語言:延伸拓展,深化對文章觀點的理解。

一、導語設(shè)計。

同學們,大家還記得那財氣勢恢宏的新聞《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嗎?西路軍勝利的原因是什么?(學生齊答;“得人心者得天下。”)今天,我們學習《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深層探究克敵制勝的首要條件。

二,資料助讀。

1、孟子與《孟子》。

孟子(公元前372~公元前289),名軻(“孟子”是人們對他的敬稱),鄒人,是孔子之孫孔僅的再傳弟子。我國歷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辯論家。是繼孔子以后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與孔子合稱“孔孟”,有“亞圣”之稱。

游說于齊梁之間,沒有被重用,退而與其門徒公孫丑、萬章等著書立說。繼承孔子的學說,兼言仁和義,提出“仁政”的口號,主張恢復“井田制”和世卿制度,同時又主張“民為貴”君為輕”,稱暴君為“一夫”,認為人性本善,強調(diào)養(yǎng)心、存心等內(nèi)心修養(yǎng)的工夫,成為宋代理學家心性學之本。宋元以后,地位日尊,元至順元年封為鄒國亞圣公,明嘉靖九年定為“亞圣孟子”,在儒家中其地位僅次于孔子。思想事跡大都見于《孟子》一書。

《孟子》是儒家學派的經(jīng)典著作之一,記述了孟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政治主張、哲學主張、個人修養(yǎng),倫理道德等思想觀點和政治活動的書。共七篇,是孟子和他的弟子萬章等合著的。與《論語》、《大學》、《中庸》合稱四書。

《孟子》文章向來以雄辯著稱。讀孟子文,令人感到氣勢磅礴,感情激越,銳不可當。出于對當時執(zhí)政者貪婪殘暴行徑的憤慨,對掙扎在苦難中人民的同情,對別家學說的敵視,對貫徹自己.主張的強烈愿望,以及那種“如欲平治天下,當今之世,舍我其誰也”的救世責任感?使孟子的文章激切、剛厲、理直氣壯。他又善于運用各種驅(qū)誘論敵就范的手法,加上文辭鋪張揚厲,時露尖刻,喜用一大串的排偶句式,所以筆鋒咄咄逼人。

2、寫作背景。

戰(zhàn)國時期,諸侯各國之間的吞并戰(zhàn)爭日益激烈,為了求得生存,乃至建立霸業(yè),各國君主不約而同地崇尚武力而不體恤百姓。面對這種現(xiàn)實,孟子提出了他的治國理想。

三、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1.教師播放示范朗讀磁帶,學生聽讀,

注意把握字音,停頓、重音。

2.教師示范背讀課文,注意讀出文章的氣勢。

3.學生齊讀課文,教師稍作朗讀指導。

注意排比句的節(jié)奏,如: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

四、譯讀課文,把握文意。

1.學生自行翻譯課文,圈點勾畫,標示出疑難詞句。

2.小組討論,質(zhì)疑、解疑。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古代城邑有內(nèi)外城之分,“城”為內(nèi)城,“郭”為外城;“三里”“七里”均非實指,說明城邑之小。

“是天時不如地利也”一句中的“是”,作代詞用,即“這(就是)”的意思,與“也”合用,構(gòu)成判斷,意思是“這就是……的道理”。

“人和”:指人心所向,上下團結(jié)等。

“域民”:“域”,界限,可解釋為“限制”,名詞作動詞用。

“固國”“固”,原為形容詞,這里用作動詞,“使國鞏固”。

“威天下”:“威”,原為形容詞,這里用作動詞,作“威懾”講。

“寡助之至”:“之”,動詞,作“到”講。

“畔”:“叛”的通假字,背叛。

3.教師引導學生積累文言知識。

教師分發(fā)文字資料,內(nèi)容如下:

(1)通假字:

寡助之至,親戚畔之(畔通“叛”,背叛)。

(2)古今異義詞。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城,內(nèi)城;郭:外城)。

委而幸之(離開。今義:往、到)。

親戚畔之(親戚朋友,包括父母兄弟。今指跟自己家庭有婚姻關(guān)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員。)。

池非不深也(護城河。今指水塘。)。

(3)一詞多義;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憑)三里之城封疆之界(的)地利不如人和(有利)。

環(huán)而攻之而不勝委而去之(代詞)。

以天下之所順(用)寡助之至多助之至(到)兵革非不堅利也(銳利)。

(4)注意下列加點詞的用法: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名詞用作動詞,限制)。

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形容詞用作動詞,使……鞏固)。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形容詞用作動詞,威懾)。

環(huán):名詞作狀語圍。

(5)古今異義。

親戚:(古)父母兄弟;(今)有婚姻關(guān)系的。

去:(古)離開;(今)到。

池:(古)護城河;(今)池塘。

(6)補充重點實詞。

道:就是王道、仁政。

米粟:泛指糧食。

天時:有利于作戰(zhàn)的天氣、時令。

地利:有利于作戰(zhàn)的地理條件。

人和:人心所向,內(nèi)部團結(jié)。

城:內(nèi)城郭:外城。

君子:施行仁政的人。

(7)注意下列句子的翻譯;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有利于作戰(zhàn)的天氣、時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戰(zhàn)的地理形勢:有利于作戰(zhàn)的地理形勢。比不上作戰(zhàn)中的人心所向,內(nèi)部團結(jié)。)。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使百姓定居下來不遷移到別處,不能靠劃定的邊疆的界限,鞏固國防,不能靠山川的險固,征服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強大。)。

夫環(huán)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采用四面;包圍的方式攻城,—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戰(zhàn)的天氣、時令了,可是不能取勝,這是因為有利于作戰(zhàn)的天氣、時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戰(zhàn)的地理形勢呀。)。

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zhàn),戰(zhàn)必勝矣(憑著天下人都歸順他的條件,去攻打那連親戚都反對的寡助之君,所以,君主不戰(zhàn)則已,戰(zhàn)就一定勝利。)。

五、思讀課文,理清論證思路,背誦課文。

1.講析課文。

明確:中心論點即篇首兩句。孟子提出三個概念:天時、地利、人和,并將這三者加以比較,層層推進。用兩個“不如”,強調(diào)了“人和”的重要性。三者之間的比較,實質(zhì)上是重在前二者與后者的比較,強調(diào)指出各種客觀條件及諸多的因素在戰(zhàn)爭中都比不上人的主觀條件及“人和”的因素,決定戰(zhàn)爭勝負的是人而不是物。在比較中立論,給人的印象極其深刻。句式亦極相同,語氣十分肯定,斬釘截鐵,不容置疑。

提問:中心論點提出后作者是怎樣進行論證的?

明確:2、3兩段圍繞中心論點,連用兩個論據(jù)進一步論證。第2段選取攻戰(zhàn)的例子闡明“天時不如地利”,區(qū)區(qū)小城,四面受圍而不能克,即使有得“天時”者,也不能勝,旨在說明“地利”重于天時;第3段同樣選攻戰(zhàn)的例子,旨在說明即使在占有“地利”的情況下——“城非不高”“池非不深”“兵革非不堅利”“米粟非不多”,但有人卻棄城而逃,因為“地利”亦難比“人和”。這兩個例子均非實際戰(zhàn)例,而是泛指,即除特殊情況外,一般如此。因而使論戰(zhàn)具有普遍的意義和一定的說服力。

歸納:以上三段論證了“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

提問:中心論點既然已得到了論證,為什么還要寫第4段?

引導學生討論后明確:第4段的作用是在前3段論述的基礎(chǔ)上進一步闡發(fā),將論點的范圍由戰(zhàn)爭推及到治國,從而全面體現(xiàn)了孟子的政治主張,使文章更具有普遍意義,其次,“得道”實際上也可理解為“得人心”,即“人和”。得人心者,人心歸順,所向披靡;失人心者,人心相悖,不攻自潰。因而,第4段絕非多余的閑筆。

注意下列詞語:

“故曰”,在文章中起承接作用?!肮省币还P概括了上文三段,“曰”總領(lǐng)發(fā)起下文議論。

“君子”,即文章中所說“得道者”。

2、具體理解。

討論:本段(第二段)擺出了什么論據(jù)?有何作用?

圍攻一座小城但不能取勝。論證了中心論點的前半部分內(nèi)容:“天時不如地利”,強調(diào)了“地利”重要性。

本段運用了什么修辭方法?句式上有何特點?討論其作用?

學習第四部分,討論:

1、劃出文中的排比句,說說其作用。

從反面推論,指出“城民”“固國”“威天下”應當依靠“人和”,有很強的說服力。

2、在此基礎(chǔ)上,作者得出什么結(jié)論?

3、“人和”的實質(zhì)是什么?

在于“得道”,即施行仁政,取得人民的支持和擁護。

4、下文作者運用了什么論證方法?對比論證。

5、本段在全文中有何作用?總結(jié)全文,深化論點。

理清結(jié)構(gòu):本文按“提出論點-分析論證-得出結(jié)論”的順序給本文劃分層次。

3.學生依據(jù)板書提示,背誦課文。

六、總結(jié)升華。

教師提示,“六經(jīng)注我,我注六經(jīng)”,學習文言文,要注意聯(lián)系現(xiàn)實,古為今用,賦予經(jīng)典作品以時代意義;對于“人和”得道”,你是如何認識的?請聯(lián)系實際,談談你的看法。

學生討論。

生1:我覺得“人和”就是拉幫結(jié)派,君不見,人世間,團團成伙好辦事。

生2:日本某些反華勢力,擅自篡改歷史教科書,結(jié)果招致了國內(nèi)外有識之士的一致反對,弄得眾叛親離;正應了孟子這句古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生3:孟子的這一主張,強調(diào)做任何事情必須要順乎民心,反映了孟子在那個歷史發(fā)展特定階段中的遠見卓識。但也應當看到,孟子提出“人和”,其根本目的在于維護統(tǒng)治階級的利益,這就使他的觀點不可避免地帶有了時代的局限性。

生5:強權(quán)只能橫行一時,絕不可能橫行一世。世界的政治格局發(fā)展到今天,雖然歐美發(fā)達國家相對來說仍然處于支配地位,但是我們可以看到大國的霸權(quán)地位已處在江河日下的境地。在世界政治的運作中是否合乎道義正在成為處理國家與國家,民族與民族之間關(guān)系的準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將會成為21世紀支配世界政治格局的重要觀念。

生6:在當今社會,什么是合乎“道義”的?什么是不合乎“道義”的呢?

教師明確,也許可以這樣回答;第一,合乎國家與國家平等的原則,也就是說國家無論大小、貧富、強弱都應在平等的原則下參與國際事務,第二,有利于維護和平共處,這是鑒于20世紀的戰(zhàn)爭給人類;社會帶來巨大的災難,維護和平,避免戰(zhàn)爭,對21世紀人類社會發(fā)展是至關(guān)重要的?!暗玫蓝嘀?,失道寡助”這一中國儒家的思想作為一種有價值的資源受到我們的重視。

七、歸納全文。

提問:這篇短論在論證方法上有什么特色?

明確:主要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1、逐層論證,層層深入。文章第1段,開門見山提出中心論點,接著運用戰(zhàn)例,分別論證了“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突出了“人和”的重要;第4段進一步闡發(fā),說明,欲得“人和”,必先要“得道”。全文緊緊圍繞得“人和”這一中心,環(huán)環(huán)相扣,逐層推理,顯示出極其嚴密的論證藝術(shù)和極強的邏輯性。

2、議論中運用排比、對比等手法,使文章氣勢恢宏,筆酣墨暢,結(jié)構(gòu)縝密。

提問:應該怎樣看待孟子得“人和”的主張?

充分討論明確:孟子提出的“人和”,是他的“仁義”“非攻”思想體系的一個組成部分,強調(diào)指出做任何事情必須要順乎民心,這一觀點,不僅在當時那個歷史時期具有進步性,反映了孟子在那個歷史發(fā)展特定階段中的獨見卓識和對人民力量的重視,對于我們今天辦好事情也有借鑒。但也應當看到,孟子提出的“人和”,其根本目的在于維護封建社會的統(tǒng)治,這就不可避免地使他的這一觀點帶有時代的局限性。

八、布置作業(yè)。

1.背誦全文。

2.整理課堂發(fā)言,寫一篇讀后感。

板書設(shè)計。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案篇十四

孟子得出一個結(jié)論:“君子有不戰(zhàn),戰(zhàn)必勝?!蔽也荒苷f劉備在每一件事情上面都做得對,但作為一個義無反顧的反曹英雄,他的確可以稱得上是一個君子。以赤壁大戰(zhàn)這個案例而言,劉備和孫權(quán)面對氣勢洶洶的曹操,也的確可以稱得上是“君子有不戰(zhàn),戰(zhàn)必勝”了。

赤壁大戰(zhàn)成就了孫權(quán),成就了周瑜,也給劉備的事業(yè)帶來了迅速發(fā)展的機會。正是因為這次機會,才使得劉備從一員寄人籬下的客將,迅速成為三分天下的王者。不幸的是,劉備并沒有最終實現(xiàn)他復興大漢王朝的夢想。公元223年,漢昭烈帝章武三年四月二十四日,他因為痢疾并發(fā)癥,病逝于白帝城。

漢昭烈帝是劉備的謚號。為什么稱他是漢昭烈帝呢?因為在曹丕篡奪了漢獻帝的皇位之后,諸葛亮等人在成都擁立劉備繼續(xù)做大漢王朝的皇帝。所以,漢獻帝并非是大漢王朝的末代皇帝,劉備的兒子劉禪才是。大漢王朝的歷史,也并非只有426年,而應該是483年。

有人說,劉備只是漢獻帝的遠房親戚,從血緣關(guān)系上,似乎不宜把他看作大漢王朝的皇帝。我卻以為不然,因為漢光武帝劉秀,也曾經(jīng)有過和劉備一樣的經(jīng)歷。劉秀在幼年時期就失去了父親,劉備也是從小就成了孤兒。劉秀在少年時代做過農(nóng)民,劉備在少年時代做過小商販。劉秀是前朝漢平帝和孺子嬰的遠房親戚,劉備也是漢獻帝的遠房叔叔。劉秀創(chuàng)造過輝煌燦爛的“光武中興”,如果劉備能夠多活,誰說他不可以創(chuàng)造出大漢王朝的第二次中興?雖然劉備在軍事謀略方面不如曹操,也不如諸葛亮,但他的領(lǐng)導力卻足夠與漢光武帝劉秀比肩。從這兩位皇帝的謚號上講,漢光武帝的“光武”與漢昭烈帝的“昭烈”幾乎就是同一個意義。只要大漢王朝的國號在繼續(xù)沿用,以仁愛治理國家的施政綱領(lǐng)還在一脈相承,我們當然應該把蜀漢的歷史看作大漢王朝的延續(xù)。對于老百姓而言,他們真正需要的是一個好的皇帝、一個好的國家領(lǐng)導人,而不是什么皇室的血脈。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案篇十五

1.知識與能力:

(1)整體感知課文內(nèi)容,初步了解文章大意,初淺了解孟子及其思想。

(2)結(jié)合注釋,借助工具書能自己釋義、翻譯這篇文言文。

(3)辨析疑難字詞,疏通疑難句意,積累文言詞匯,如一詞多義,虛詞的作用及通假字現(xiàn)象,“郭、池、委、去、固、域、兵革、親戚”等字詞的含義。

2.過程與方法:

(1)掌握議論文的.基本結(jié)構(gòu)“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得出結(jié)論”,理解擺事實講道理的論證方法。

(2)反復練習誦讀,在讀中積累文言詞匯,在讀中品味文言韻味,在讀中感知內(nèi)容要點,在讀中領(lǐng)悟文章內(nèi)蘊,在讀中鑒賞語言的精辟,在讀中質(zhì)疑探疑解疑,在讀中走近孟子。

(3)鼓勵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要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問,并通過合作交流,共同探討,解決疑難。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理解“人和”的含義,并從中受到教益。

(2)感悟孟子超人的智慧。

(3)通過思讀、悟讀,讓學生開拓視野,陶冶情操。

1、掌握重要字詞的含義,理解文章的思想內(nèi)容,掌握文章的論述特點。

2、理清論證思路,把握說理方法。

理解文章的思想內(nèi)容,基本理清作者的論證思路,運用所學議論文知識分析文章。

預習法,誦讀法,討論法,講讀法,體驗法。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案篇十六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1)整體感知課文內(nèi)容,初步了解文章大意,初淺了解孟子及其思想。

(2)結(jié)合注釋,借助工具書能自己釋義、翻譯這篇文言文。

(3)辨析疑難字詞,疏通疑難句意,積累文言詞匯,如一詞多義,虛詞的作用及通假字現(xiàn)象,“郭、池、委、去、固、域、兵革、親戚”等字詞的含義。

2.過程與方法:

(1)掌握議論文的基本結(jié)構(gòu)“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得出結(jié)論”,理解擺事實講道理的論證方法。

(2)反復練習誦讀,在讀中積累文言詞匯,在讀中品味文言韻味,在讀中感知內(nèi)容要點,在讀中領(lǐng)悟文章內(nèi)蘊,在讀中鑒賞語言的精辟,在讀中質(zhì)疑探疑解疑,在讀中走近孟子。

(3)鼓勵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要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問,并通過合作交流,共同探討,解決疑難。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理解“人和”的含義,并從中受到教益。

(2)感悟孟子超人的智慧。

(3)通過思讀、悟讀,讓學生開拓視野,陶冶情操。

二、教學重點:

1、掌握重要字詞的含義,理解文章的思想內(nèi)容,掌握文章的論述特點。

2、理清論證思路,把握說理方法。

三、教學難點:

理解文章的思想內(nèi)容,基本理清作者的論證思路,運用所學議論文知識分析文章。

四、教學方法:預習法,誦讀法,討論法,講讀法,體驗法,說學法。

(以讀為核心,討論點撥,師生互動)。

五、課時安排:1課時。

六、教學過程:

(一)導入。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案篇十七

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以天下之所順()。

2、三里之城()。

環(huán)而攻之()。

多助之至()。

3、天時不如地利()。

兵革非不堅利也()。

二、填空。

1、孟子,()家代表人之一。提出()的口號,被稱為“”。

2、《孟子》是一部()的書。

3、本文的中心論點是()。

〖練習題答案。

1、憑,用。

2、的,代詞,到。

3、有利,銳利。

二、填空。

1、儒,仁政,亞圣。

2、記錄孟子政治思想。

您可能關(guān)注的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