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沈陽昭陵導游詞600字(精選16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12 15:45:50 頁碼:7
沈陽昭陵導游詞600字(精選16篇)
2023-11-12 15:45:50    小編:admin

涵蓋除已列分類之外的內(nèi)容。在寫總結時,我們可以通過使用恰當?shù)睦雍凸适聛碓鰪娍偨Y的可讀性和說服力。在總結寫作方面,我們不妨從這些范文中吸取一些寫作技巧和經(jīng)驗,以提升自身水平。

沈陽昭陵導游詞600字篇一

昭陵是清太宗皇太極(1592一16xx年)和皇后博爾濟吉特氏的陵墓.陵在沈陽市舊城之北,通常也稱北陵。

皇太極是努爾哈赤第八子,是繼努爾哈赤之后我國古代另—位卓越的滿族政治家和軍事家。

后金天命十—年(1626年),清太祖努爾哈赤死后,次子代善,侄子阿敏,五子莽古爾泰和八子皇太極共同治理國事,即是“四大貝勒執(zhí)政”。貝勒為滿語,是滿族貴族的稱號,相當于親王。

次年,皇太極即后金汗位,廢除了四大貝勒共同執(zhí)政的制度。他將八旗中的正黃,鑲黃、正藍三旗收歸自己直接統(tǒng)率,一手控制了軍政大權,消除了統(tǒng)治集團內(nèi)部的離心力量。

為了緩和新占領區(qū)滿漢民族的矛盾,他采取把漢族農(nóng)民編為民戶,讓他們從事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等新政策。他還通過考試,授儒生官職等辦法,爭取漢族地主階級知識分子和明朝投降官吏的合作,為以后進攻明朝,奪取全國政權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極去汗號,即皇帝位,改國號為大清,皇太極即位后就積極部署對明朝的進攻,并用反間計除了明朝抗清將領袁祟煥。他多次派兵入關,使明朝疲于應付。祟德七年(1642年),清軍大舉圍攻明朝遼西的松山等地,生俘明軍統(tǒng)帥、薊遼總督洪承疇,明朝在關外的土地喪失殆盡。不久皇太極去世。1644年,清軍長驅直入,攻取北京。同年,清世祖福臨在北京即位。

昭陵總面積450萬平方米,始建于清崇德八年(16xx年),至順治八年(16xx年)基本建成,與福陵為同期工程,兩陵形制基本一致。昭陵建于平地,占地面積為十六萬平方米,主要建筑都分布在平面布局的中軸線上,兩側建筑采取對稱形式分布,它不僅吸取了前代明陵的建筑長處,還具有濃郁的民族風格和地方特色,在一定程度上體現(xiàn)了清入關前滿族建筑藝術的演進情況。昭陵布局可分為前中后三部分:也就是三進院落式的平面布局。

昭陵建筑完整,獨具特色,對于研究清初歷史和建筑藝術都具有重要的價值。1982年3月,國務院公布昭陵為第二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沈陽昭陵導游詞600字篇二

大家都看到了巨大的寶頂尖上,不偏不倚長著一棵榆樹。我揣測不少人心中已產(chǎn)生疑問,好,我來告訴大家。為效法祖陵——永陵,昭陵不知從何時起,在寶頂上也栽上一棵榆樹。關于榆樹,滿族民間流傳著許多有趣的故事。其中,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莫過于下面這段故事。

一天,皇太極的父親努爾哈赤經(jīng)過長途跋涉,來到一棵大榆樹下休息。他把背上的父母骨灰匣解下來,放在這棵榆樹的樹權上,然后就到旅店住宿去了。第二天早早起來,來取骨灰匣時,竟然發(fā)現(xiàn)地上的土上長沒過樹權,把骨灰匣給埋上了。他扒開土,想把骨灰匣拿出來,無論如何也拿不起來,就像長在樹權上一樣。他又找來一把大斧,猛砍樹杈,每砍一斧,就從樹的被砍處往外流血漿,樹的“傷口”又很快長好如初。努爾哈赤感到十分驚奇,認為這是一棵神樹,是上帝向他暗示這里是安葬他父母的。于是他順從天意,用土把樹權上的骨灰匣重新埋好,做好標記,并在這里住下來,安營扎塞,開始招兵買馬,起兵創(chuàng)業(yè)。后來他就在這棵樹的地方建起了永陵。

這是一段不經(jīng)的傳聞,意在宣揚“君權神授”、“受命于大”。而且?guī)缀鯕v代王朝崛起之際均有類似傳說相伴。清朝統(tǒng)治者意在美化、神化自己,才有“神榆”之說。

乾隆十九年(1754年),博學多才的弘歷皇帝第二次東巡祭祖永陵,御書《神樹賦》一篇。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第三次祭祖永陵,憶起二十四年前寫的《神樹賦》,感慨頗深,于是命人將《神樹賦》刻于石碑,第二年此碑刻成?!瓷駱滟x》將此榆樹寓意大清龍脈,風水攸關,對它極為重視。據(jù)說,盛京將軍每月要向皇帝就神榆的保護情況奏報一次,從三十年代拍攝昭陵寶頂照片來看,仍可見到這棵神榆,八十年代初整個寶頂己為樹冠覆蓋,大約在八十年代末,神榆生長老化枯死。如今這棵新榆樹也有二十來年了,是昭陵綠化班師付親自栽上去的。

(隆業(yè)山)。

清朝有一個傳統(tǒng)做法,就是把每處陵區(qū)所靠依的山峰都賜一個很吉祥的名字,叫起來,很順耳好聽,似乎這樣就會使大清江山社稷長治久安。

隆業(yè)山于順治八年(1651年)堆成,同年封名隆業(yè)山。山高20米,東西長503米?!肚鍖嶄洝讽樦伟四炅聴l載:以永陵為啟運山,福陵為天柱山,昭陵為隆業(yè)山?!奥 弊謸?jù)《禮記·檀弓上》記載:“道隆則從而隆,道污則從而污”。隆業(yè)寓意大清王業(yè)興隆昌盛。

隆業(yè)山在寶城身后,此山是人工堆積起來的土山,“子山午向”,取正南亞北方位。細看山上結“九峰”,以中間主峰最高,其左右各有四個突起點,東西走向,其兩端各向南彎屈,形如彎月,似如臥龍。此所謂“龍蟠鳳翥”之勢。

隆業(yè)山的建筑是出于“風水”的需要。按古代相術說法,一塊好的至少要具備“前有沼,后有靠”的條件。所謂“沼”就是河流,“靠”是山。而昭陵這塊地方接風水條件來看,并不算好,因為此處是一望無垠的平原,無山可靠。即造此地為太宗萬年吉地,只好來個變通——采取“人造風水”,彌補不足。于是調集大批旗、民,修造此山。為避免破壞陵地風水,堆山之土石必須用“客土’,即不準就地取土,取土要到幾里開外的地方,當時又無機械,挖土、運土全部依靠車拉、人擔、堆積如此寵大的土山,其工程之艱巨可想而知。《盛京通志》稱,其山源出自長白山西鹿,由長白而永陵啟運山,由啟運山而福陵天柱山,由天柱山而昭陵隆業(yè)山,一脈相承,直到沈陽以西塔灣而止。這條脈系被稱為“龍岡”。這些皆為御用文人為說明其風水編造的溢美之詞。

文檔為doc格式。

沈陽昭陵導游詞600字篇三

昭陵,因位于沈陽城的北部,故又稱北陵,它是清太宗皇太極及其皇后博爾濟吉特氏的陵墓。下面是本站帶來的沈陽昭陵。

導游詞。

希望可以幫到大家。

昭陵是清太宗皇太極(1592一1643年)和皇后博爾濟吉特氏的陵墓.陵在沈陽市舊城之北,通常也稱北陵。

皇太極是努爾哈赤第八子,是繼努爾哈赤之后我國古代另—位卓越的滿族政治家和軍事家.

皇太極即位后就積極部署對明朝的進攻,并用反間計除了明朝抗清將領袁祟煥。他多次派兵入關,使明朝疲于應付。祟德七年(1642年),清軍大舉圍攻明朝遼西的松山等地,生俘明軍統(tǒng)帥、薊遼總督洪承疇,明朝在關外的土地喪失殆盡。不久皇太極去世。1644年,清軍長驅直入,攻取北京。同年,清世祖福臨在北京即位。

昭陵建筑完整,獨具特色,對于研究清初歷史和建筑藝術都具有重要的價值。1982年3月,國務院公布昭陵為第二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各位女士、先生:

你們好,能夠為大家服務,我深感榮幸,在我的導游過程中,希望您多提寶貴意見。今天我將陪同大家游覽沈陽的風景名勝之一——昭陵。

昭陵,因位于沈陽城的北部,故又稱北陵,它是清太宗皇太極及其皇后博爾濟吉特氏的陵墓。它與新賓的永陵,沈陽的福陵合稱關外三陵,昭陵即是關外三陵中規(guī)模最大,氣勢最宏偉的一座.是我國現(xiàn)存最完整的古代帝王陵墓之一。

昭陵總面積450萬平方米,建于1643年,1651年基在建成,以后還進行了續(xù)建。它既吸取了明陵的建筑長處.繼承了中國古代傳統(tǒng)建筑的優(yōu)點,又融會了滿蒙陵寢建筑的特點,具有詩郁的民族風格和地方特色,在一定程度上體現(xiàn)了清人關前滿族建筑藝術的演進情況。昭陵按照建筑布局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為下馬碑到正紅門,第二部分為正紅門到方城。第三部分為方城寶頂,也是陵寢的主體部分。

現(xiàn)在映入大家眼簾的是用滿漢蒙三種文字刻成的“諸王以下官員人等至此下馬”的下馬碑,告誡人們前方乃帝王陵寢請下馬下轎,以示對皇陵的尊重。那么今天我們乘座的這個大轎也要停在這里,就請各位大人下轎,隨我一同去祭祀皇陵。

眼前即是神橋,要想去看陵里的建筑,就必須經(jīng)過神橋,這也注定了神橋的作用。神橋下面是一條護城河,皇帝的陵寢要建在依山傍水的風水好地上,但當時這里設山?jīng)]水怎么辦呢?就在陵寢前面開鑿了一條護城河,在陵寢后面又人工堆積起來一個隆業(yè)山,這樣就是一個依山傍水的風水寶地了。神橋的修建既美化了環(huán)境,又有它的實際作用。

石牌坊是明清兩代特有的裝飾建筑。用以紀念死者,施表功德,常常被立于陵墓廟宇、飼堂、道路和園林之中,除表彰功德的紀念意義之外,還有陪襯景物,表示儀注,引導人們進入膜拜帝王境界的作用。

穿過石牌坊,我們來到了正紅門前,它共有三個門洞,東邊為君門,西邊為臣門,中間是神門,也就是說祭把時皇帝走東邊的門,大臣走西邊的門,中間的神門是供皇太極及其皇后靈魂出入的門。在當時只能是抬祭品的人才能由此通過。依神門便是一條筆直的神道,神道與神門作用相同。在神道兩旁矗立著兩根潔白晶瑩的對稱石柱便是華表。作為我國獨有的一種古代建筑物,它有著十分悠久的歷史。據(jù)說在堯舜時代華表就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當時是木制結構,放在十字路口旁為商旅指路,后來慢慢演變成了一種類似于意見簿的建筑。當時百姓有什么意見便把它寫在紙上,專門由官員把它搜集到皇帝或地方它那里,后來皇帝便下令把這種建筑建在陵寢前或者是宮殿前,以表示皇帝納諫從流,不固執(zhí)己見。在華表上方蹲坐著一只石獸,它叫犼。傳說它是龍生九子之一,因其生性好望,因此把它安放在華表上,在陵寢外面的華表上也有一對,只不過頭朝向不同,朝向陵里的為望君出,告訴皇帝不要沉緬之悲哀之中要及時回到朝中處理朝政,頭朝外的叫望君歸,告訴皇帝不要忘記先租的功德要時常去拜祭。

看過華表之后,大家再順著神道往兩側看,共有六對石獸,依次是獅子、獬豸、麒麟、馬、駱駝、大象,這六對石獸積各有其獨特的意義,但它更能體現(xiàn)封建社會嚴格的區(qū)分尊卑長幻及身份等級的禮法制度。由于時間關系,我車上再向大家介紹。

在神道中央正對著我們的是昭陵神功圣德碑亭,這座碑是在康熙皇帝第二次東巡時修建的,里面的石碑重五萬多公斤,碑文是康熙皇帝親自撰寫的,石碑是采用河北省易縣的青石雕刻而成,大家仔細看一下馱碑的動物,它也是龍生九號之一,赑屃,它長的是龍頭、龜身、鷹爪、蛇尾,因其喜好詩文,又善于負重,因此老龍王派它馱碑。看來老龍王的幾個兒子都是建筑學家呀!別著急。得會我們還能看到老龍王的幾個兒子。

進入方城我們便看到了隆恩殿,隆恩殿建在了花崗巖石的須彌座上更顯其宏偉壯觀,四周所鋪的地磚上均為金礦石制成。這就是、赫赫有名的“金磚鋪地“,因為它含有黃金沙的成份,因此在陽光的照射下金光閃閃大家不妨仔細地找一找。運氣好的話說不定會找到一些金光耀眼的金沙。在臺基邊上還放有石雕蚆蝦作為排水口,它也是龍生九子之一,因喜好嬉水,因此會在橋上或排水口看到它的存在,每逢暴雨,雨水便會從其口噴涌而出,甚為壯觀,成為昭陵一景。

下面請各位隨我一同去登上城墻一覽昭陵全景。站在城墻上,陵區(qū)古松參天,金瓦紅墻,更使你充分的感受到這座封建皇家陵園雄偉的氣勢,“風水寶地”特有的莊嚴肅穆和神秘。正前方便是月牙城和寶頂。蘇東坡有詩云:一人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月牙有悲傷離散之意,修個月開城,以示對皇帝的哀悼,眼前的寶頂便是埋葬皇帝皇后的地方,在下面的地宮里有一個“金井御葬”的傳說,相傳皇帝皇后的棺材被鎖鏈給吊起來、下面有一口井,并被稱為海眼,皇帝被稱為真龍?zhí)熳?,意為“龍歸滄?!薄?/p>

在寶頂后面,便是人工堆積起來的隆業(yè)山。眼前這座昭陵最高的樓便是大明樓,里面有昭陵陵碑一塊,因多次被雷擊,碑壁已殘破不全,大明樓也是重新修建過。

昭陵的建筑凝聚著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技藝,具有其古樸的文化內(nèi)涵。昭陵正以其獨特的魅力吸引著八方來客,難怪有人贊它是“昔日陪都皇陵,今朝沈陽勝景?!?/p>

由于時間的關系,昭陵就參觀到這里,一些昭陵其他的講解,我將在車上為大家進行講述。謝謝大家合作。

歡迎大家來到這!我是你們的導游,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為了便于大家參觀游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紹一下。

沈陽由于坐落在渾河(古沈水)之北而得名,是中國99座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它不僅有著悠久的歷史,獨特的自然風光,而且有著非比尋常的人文景觀。它是多民族共同開發(fā)的歷史名城,至今已有7220xx年的文明歷史、2320xx年建城史的塞外名城。是清朝的發(fā)祥地,所謂“一朝發(fā)祥地,兩代帝王都”,在中國近代歷史上產(chǎn)生了重要的影響?!耙粚m兩陵”更是不可替代的歷史文化遺產(chǎn)。

(清朝的建立)。

那么,在這片神奇的黑土地上,大清王朝是怎樣建立的呢?大家知道,中國是世界文明古國之一,中華民族是具有悠久歷史和優(yōu)秀文化的偉大民族。世事滄桑,朝代更迭。早在三百多年前的明朝末年,崇禎皇帝由于朝政腐敗,明軍渙散,再加上當時整個中國發(fā)生嚴重的旱災,良田顆粒無收。然而,在這嚴重的饑荒之年,苛捐雜稅有增無減。于是農(nóng)民紛紛揭竿而起,出現(xiàn)了以李自成等幾十只農(nóng)民起義軍??墒?,雖然李自成起義軍斗爭烈火燃遍了大半個中國,建立了“大順”政權,但由于沒有重視建筑鞏固的根據(jù)地,最終被入關的清軍摘取了勝利果實。就這樣,清朝在起義軍的推波助瀾下,取代了統(tǒng)治中國封建社會長達276年的明朝,座殿紫禁城,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二個由少數(shù)民族建立的統(tǒng)一皇朝,同時也是中國歷史上最后一個封建王朝。從此,拉開了清朝統(tǒng)治中國296年(1616-1911),比明朝整整多了20xx年的漫長序幕。

(陵主人概況)。

清朝共有12位皇帝,10位葬在關內(nèi)的河北,2位葬在關外的遼寧。管內(nèi)除末代皇帝溥儀葬在華龍陵園外,其余九個皇帝,5位葬在清東陵,4位葬在清西陵。關外的2位皇帝即太祖努爾哈赤和太宗皇太極。今年我們參觀的就是清朝第二代開國君主清太宗皇太極的陵墓。皇太極在中國歷史上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在游覽之前我先介紹一下皇太極的生平?;侍珮O姓愛新覺羅氏,滿族,生于明萬歷二十年(1592年),死于崇德八年(1643年),終年52歲,后金第二代君主,大清創(chuàng)建者之一,太祖努爾哈赤第八子。1620xx年太祖去世,他被推舉繼汗位,年號天聰。1636年去汗稱帝,改國號大清,年號崇德,更女真為滿洲,辛亥革命后通陳滿族?;侍珮O是歷史上著名的軍事家,一生勤于政事,勇于戰(zhàn)陣,在位20xx年,完善八旗制度,與蒙古建立鞏固聯(lián)盟,多次給明軍以沉重打擊,著名的薩爾滸和松錦大戰(zhàn)成為我國軍事上以少勝多,以弱勝強戰(zhàn)術的典范。最終統(tǒng)一了東北全境,締造了歷史上最后一個封建王朝,并為之取代明朝登上中原舞臺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他是中國封建社會歷史上一位有遠見卓識和重大歷史貢獻的君主。

陵墓是歷史的見證。是記載著重大事件的場所,在封建社會里,統(tǒng)治階級一向認為,陵墓關系到帝運之盛衰,國祚之長短。因此,在歷代封建帝王的心目中,陵寢顯示和象征著皇權。所以,歷朝歷代統(tǒng)治者不惜動用大量的物力和財力,使用最好的材料和最高的技術來進行建造。

(三京、三陵介紹)。

清初關外有“三京”、“三陵”。“三京”九時興京――現(xiàn)遼寧新賓;東京――現(xiàn)遼陽;盛京――現(xiàn)在的沈陽?!叭辍本褪切沦e的永陵,即祖陵,埋葬著肇、興、景、顯四祖;沈陽東郊的福陵,也稱東陵,埋葬著清朝第一代開國君主努爾哈赤及孝慈高皇后葉赫那拉氏;昭陵位于沈城北部,又稱北陵,這里埋葬著清朝第二代開國君主皇太極和孝端文皇后博爾濟吉特氏。盛京三陵與河北遵化的清東陵,河北易縣的清西陵共同構成了清代皇家陵園。

在二千余年的封建專制社會里,每一個皇帝都有一群后妃。昭陵除了葬有帝后外,還葬著關雎宮宸妃,麟趾宮貴妃,衍慶宮淑妃等一批后妃佳麗。他們葬在昭陵寶頂西側的二百米處的貴妃圓寢,全稱叫宸妃、懿靜大貴妃園寢,又稱貴妃園。由于年久失修,只有遺跡可尋。這種陪葬制度體現(xiàn)了封建君王“事死如事生”的愿望,也體現(xiàn)了忠君思想和嚴格的封建等級制度。

(昭陵建筑概括)。

昭陵位于盛京古城北約十華里,占地330萬平方米,始建于清崇德八年(643),歷時八年,于順治八年(651年)初步完工。昭陵的主要建筑是順治、康熙年間建造的。隨著對漢文化的逐漸認同,乾隆和嘉慶各朝又做了若干增建和改建。到嘉慶六年(1820xx年)全部竣工??梢哉f,它是一座積累式建筑群,修建時間跨度較大,經(jīng)過一百多年的時間才形成了今天的規(guī)模,它是從平地而起的,坐北朝南。主要建筑部分布在平面布局的中軸線上,兩側各建筑采取對稱形勢分布。它既吸取了前代明陵的建筑長處,繼承了中國古代傳統(tǒng)建筑的優(yōu)點,又融會了滿族陵寢建筑的特點,具有濃郁的民族風格和地方特色,在一定程度上體現(xiàn)了清入關前滿族建筑藝術的演進情況。它是“關外三陵”中,規(guī)模最大,氣勢最宏偉的陵墓,是清初關外陵寢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座帝陵,也是我國現(xiàn)存最完整的古代帝王陵墓建筑之一。

(過去的昭陵范圍)。

過去的昭陵陵區(qū)四周設有三排木樁做為保護標志。這些木樁分為紅、白、青三種顏色。每根木樁高9尺,直徑6.7寸。其中,紅柱在風水紅墻之外一里的地方,周圍共有128根;白樁在紅樁之外,兩者相距10大到20丈不等,白樁共有90根;青樁在白樁之外約十華里,共有40根。青樁的范圍是東起二臺子,西至小韓屯,北起三臺子,南至保安寺。按這個范圍粗略計算,東西南北各不少于十五華里。在此范圍內(nèi)全屬昭陵法定保護范圍。清朝《大清律》明確規(guī)定:“紅樁以內(nèi)寸草為重,白樁以內(nèi)禁止樵采,青樁以內(nèi)禁止燒造”。而且對進入陵區(qū)者以情節(jié)輕重又有細則處罰規(guī)定??梢娊鐦妒谴笄宸傻南笳?,大有令人望樁生畏之感。如今,這些界樁隨著清朝的消亡早已蕩然無存。

沈陽昭陵導游詞600字篇四

你們好,能夠為大家服務,我深感榮幸,在我的導游過程中,希望您多提寶貴意見。今天我將陪同大家游覽沈陽的風景名勝之一——昭陵。

昭陵,因位于沈陽城的北部,故又稱北陵,它是清太宗皇太極及其皇后博爾濟吉特氏的陵墓。它與新賓的永陵,沈陽的福陵合稱關外三陵,昭陵即是關外三陵中規(guī)模最大,氣勢最宏偉的一座.是我國現(xiàn)存最完整的古代帝王陵墓之一。

昭陵總面積450萬平方米,建于1643年,1651年基在建成,以后還進行了續(xù)建。它既吸取了明陵的建筑長處.繼承了中國古代傳統(tǒng)建筑的優(yōu)點,又融會了滿蒙陵寢建筑的特點,具有詩郁的民族風格和地方特色,在一定程度上體現(xiàn)了清人關前滿族建筑藝術的演進情況。昭陵按照建筑布局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為下馬碑到正紅門,第二部分為正紅門到方城。第三部分為方城寶頂,也是陵寢的主體部分。

現(xiàn)在映入大家眼簾的是用滿漢蒙三種文字刻成的“諸王以下官員人等至此下馬”的下馬碑,告誡人們前方乃帝王陵寢請下馬下轎,以示對皇陵的尊重。那么今天我們乘座的這個大轎也要停在這里,就請各位大人下轎,隨我一同去祭祀皇陵。

眼前即是神橋,要想去看陵里的建筑,就必須經(jīng)過神橋,這也注定了神橋的作用。神橋下面是一條護城河,皇帝的陵寢要建在依山傍水的風水好地上,但當時這里設山?jīng)]水怎么辦呢?就在陵寢前面開鑿了一條護城河,在陵寢后面又人工堆積起來一個隆業(yè)山,這樣就是一個依山傍水的風水寶地了。神橋的修建既美化了環(huán)境,又有它的實際作用。

石牌坊是明清兩代特有的裝飾建筑。用以紀念死者,施表功德,常常被立于陵墓廟宇、飼堂、道路和園林之中,除表彰功德的紀念意義之外,還有陪襯景物,表示儀注,引導人們進入膜拜帝王境界的作用。

穿過石牌坊,我們來到了正紅門前,它共有三個門洞,東邊為君門,西邊為臣門,中間是神門,也就是說祭把時皇帝走東邊的門,大臣走西邊的門,中間的神門是供皇太極及其皇后靈魂出入的門。在當時只能是抬祭品的人才能由此通過。依神門便是一條筆直的神道,神道與神門作用相同。在神道兩旁矗立著兩根潔白晶瑩的對稱石柱便是華表。作為我國獨有的一種古代建筑物,它有著十分悠久的歷史。據(jù)說在堯舜時代華表就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當時是木制結構,放在十字路口旁為商旅指路,后來慢慢演變成了一種類似于意見簿的建筑。當時百姓有什么意見便把它寫在紙上,專門由官員把它搜集到皇帝或地方它那里,后來皇帝便下令把這種建筑建在陵寢前或者是宮殿前,以表示皇帝納諫從流,不固執(zhí)己見。在華表上方蹲坐著一只石獸,它叫犼。傳說它是龍生九子之一,因其生性好望,因此把它安放在華表上,在陵寢外面的華表上也有一對,只不過頭朝向不同,朝向陵里的.為望君出,告訴皇帝不要沉緬之悲哀之中要及時回到朝中處理朝政,頭朝外的叫望君歸,告訴皇帝不要忘記先租的功德要時常去拜祭。

看過華表之后,大家再順著神道往兩側看,共有六對石獸,依次是獅子、獬豸、麒麟、馬、駱駝、大象,這六對石獸積各有其獨特的意義,但它更能體現(xiàn)封建社會嚴格的區(qū)分尊卑長幻及身份等級的禮法制度。由于時間關系,我車上再向大家介紹。

在神道中央正對著我們的是昭陵神功圣德碑亭,這座碑是在康熙皇帝第二次東巡時修建的,里面的石碑重五萬多公斤,碑文是康熙皇帝親自撰寫的,石碑是采用河北省易縣的青石雕刻而成,大家仔細看一下馱碑的動物,它也是龍生九號之一,赑屃,它長的是龍頭、龜身、鷹爪、蛇尾,因其喜好詩文,又善于負重,因此老龍王派它馱碑??磥砝淆埻醯膸讉€兒子都是建筑學家呀!別著急。得會我們還能看到老龍王的幾個兒子。

進入方城我們便看到了隆恩殿,隆恩殿建在了花崗巖石的須彌座上更顯其宏偉壯觀,四周所鋪的地磚上均為金礦石制成。這就是、赫赫有名的“金磚鋪地“,因為它含有黃金沙的成份,因此在陽光的照射下金光閃閃大家不妨仔細地找一找。運氣好的話說不定會找到一些金光耀眼的金沙。在臺基邊上還放有石雕蚆蝦作為排水口,它也是龍生九子之一,因喜好嬉水,因此會在橋上或排水口看到它的存在,每逢暴雨,雨水便會從其口噴涌而出,甚為壯觀,成為昭陵一景。

下面請各位隨我一同去登上城墻一覽昭陵全景。站在城墻上,陵區(qū)古松參天,金瓦紅墻,更使你充分的感受到這座封建皇家陵園雄偉的氣勢,“風水寶地”特有的莊嚴肅穆和神秘。正前方便是月牙城和寶頂。蘇東坡有詩云:一人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月牙有悲傷離散之意,修個月開城,以示對皇帝的哀悼,眼前的寶頂便是埋葬皇帝皇后的地方,在下面的地宮里有一個“金井御葬”的傳說,相傳皇帝皇后的棺材被鎖鏈給吊起來、下面有一口井,并被稱為海眼,皇帝被稱為真龍?zhí)熳?,意為“龍歸滄?!?。

在寶頂后面,便是人工堆積起來的隆業(yè)山。眼前這座昭陵最高的樓便是大明樓,里面有昭陵陵碑一塊,因多次被雷擊,碑壁已殘破不全,大明樓也是重新修建過。

昭陵的建筑凝聚著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技藝,具有其古樸的文化內(nèi)涵。昭陵正以其獨特的魅力吸引著八方來客,難怪有人贊它是“昔日陪都皇陵,今朝沈陽勝景?!?/p>

由于時間的關系,昭陵就參觀到這里,一些昭陵其他的講解,我將在車上為大家進行講述。謝謝大家合作。

沈陽昭陵導游詞600字篇五

沈陽昭陵陵區(qū)建筑布局大致是這樣的:陵區(qū)四周設有紅、白、青三種顏色界樁,其南面還備有擋眾木(又叫“拒馬木”)四百四十二架。陵區(qū)南北狹長,東西偏窄。陵區(qū)最南端是下馬碑,其次,為華表和石獅。計有下馬碑四座,華表一對,石獅一對,它們分別立在道路的兩旁。石獅之北建有神橋。神橋之西原有滌品井一眼。神橋往北為石牌坊。石牌坊東西兩側各有一座小跨院。東跨院是皇帝更衣亭和靜房(廁所)。西跨院是省牲亭和饌造房。石牌坊以北是陵寢正門——正紅門,此門周圍是環(huán)繞陵區(qū)的朱紅圍墻,又叫“風水墻”。正紅門內(nèi)有一條南北筆直的石路叫“神道”,神道兩側由南往北依次立有擎天柱柱一對,石獅子一對,石獬豸一對,石麒麟一對,石馬一對,石駱駝一對,石象一對。這些石獸統(tǒng)稱“石象生”。

再往北,在神道正中有神功圣德碑亭一座。碑亭兩側有“朝房”,東朝房是存放儀仗及制奶茶之地,西朝房是備制膳食和果品之所。碑亭之北是方城,方城正門曰“隆恩門”,城門上有樓,俗稱“五鳳樓”。方城正中是隆恩殿,兩側有配殿和配樓。配樓俗名“晾果樓”,晾曬祭祀用果品之處。隆恩殿后有二柱門和石祭臺,再后是券門,券門頂端有大明樓,步入券門是月牙城,月牙城正面有琉璃影壁,兩側有“蹬道”可上下方城,月牙城之后是寶城、寶頂,寶頂之內(nèi)為地宮。寶城之后是人工堆起的陵山——“隆業(yè)山”。另在陵寢西側、與寶頂遙遙相對還有一組建筑叫“懿靖大貴妃、康惠淑妃園寢”,是安葬太宗眾妃的瑩地。除此之外,在陵寢東西兩翼各三里許有陪葬墓,左側有武勛王楊古里墓及奶媽墳,右側有貞臣敦達里及安達里殉葬墓。這種以功臣陪葬的形式是古代陵寢制度,體現(xiàn)了封建君王“事死如事生”的愿望,也體現(xiàn)了忠君思想和嚴格的封建等級制度。

另在陵區(qū)之外還有藏經(jīng)樓、關帝廟、點將臺等建筑。昭陵建筑布局嚴格遵循“中軸線”及“前朝后寢”等陵寢規(guī)制,陵寢主體建筑全部建在南北中軸線上,其它附屬建筑則均衡地安排在它的兩側。這樣的設計思想主要是體現(xiàn)皇權至高無上,同時,達到使建筑群穩(wěn)重、平衡及統(tǒng)一等美學效應。

昭陵的管理有文武兩大衙門。一個叫總管衙門,一個叫關防衙門,管衙門主要負責陵區(qū)的防衛(wèi),關防衙門負責祭祀和陵寢建筑的一般修繕。

清朝遜國之后,昭陵雖然仍由三陵守護大臣負責管理,但由于連年戰(zhàn)亂,國庫入不敷出,對昭陵無力做大的修繕,以至陵園建筑殘破凋零。當時有位文人寫過這樣一首《游北陵》詩:“涉足昭陵戶與庭,輝煌眩目未曾經(jīng)。莓苔滿徑無人管,楊柳山中猶自清?!睂懗隽水敃r昭陵的真實面貌。清代“陪京(沈陽)八景”里有“北陵(昭陵)紅葉”。金梁在《奉天古跡考》中說:“北陵多楓柳,西風黃葉紅滿秋林,故名北陵紅葉?!?/p>

總的來看,沈陽昭陵主體建筑仍保存至今,地下基礎完好,規(guī)劃、布局依然完整,古建筑與遺址未受后人過多的干預與改變,自然環(huán)境也基本保持原始狀態(tài),真實性與完整性程度很高。

沈陽昭陵導游詞600字篇六

歡迎大家來到這!我是你們的導游,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為了便于大家參觀游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紹一下。

沈陽由于坐落在渾河(古沈水)之北而得名,是中國99座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它不僅有著悠久的歷史,獨特的自然風光,而且有著非比尋常的人文景觀。它是多民族共同開發(fā)的歷史名城,至今已有7220xx年的文明歷史、2320xx年建城史的塞外名城。是清朝的發(fā)祥地,所謂“一朝發(fā)祥地,兩代帝王都”,在中國近代歷史上產(chǎn)生了重要的影響?!耙粚m兩陵”更是不可替代的歷史文化遺產(chǎn)。

(清朝的建立)。

那么,在這片神奇的黑土地上,大清王朝是怎樣建立的呢?大家知道,中國是世界文明古國之一,中華民族是具有悠久歷史和優(yōu)秀文化的偉大民族。世事滄桑,朝代更迭。早在三百多年前的明朝末年,崇禎皇帝由于朝政腐敗,明軍渙散,再加上當時整個中國發(fā)生嚴重的旱災,良田顆粒無收。然而,在這嚴重的饑荒之年,苛捐雜稅有增無減。于是農(nóng)民紛紛揭竿而起,出現(xiàn)了以李自成等幾十只農(nóng)民起義軍??墒?,雖然李自成起義軍斗爭烈火燃遍了大半個中國,建立了“大順”政權,但由于沒有重視建筑鞏固的根據(jù)地,最終被入關的清軍摘取了勝利果實。就這樣,清朝在起義軍的推波助瀾下,取代了統(tǒng)治中國封建社會長達276年的明朝,座殿紫禁城,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二個由少數(shù)民族建立的統(tǒng)一皇朝,同時也是中國歷史上最后一個封建王朝。從此,拉開了清朝統(tǒng)治中國296年(1616-1911),比明朝整整多了20xx年的漫長序幕。

(陵主人概況)。

清朝共有12位皇帝,10位葬在關內(nèi)的河北,2位葬在關外的遼寧。管內(nèi)除末代皇帝溥儀葬在華龍陵園外,其余九個皇帝,5位葬在清東陵,4位葬在清西陵。關外的2位皇帝即太祖努爾哈赤和太宗皇太極。今年我們參觀的就是清朝第二代開國君主清太宗皇太極的陵墓?;侍珮O在中國歷史上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在游覽之前我先介紹一下皇太極的生平?;侍珮O姓愛新覺羅氏,滿族,生于明萬歷二十年(1592年),死于崇德八年(1643年),終年52歲,后金第二代君主,大清創(chuàng)建者之一,太祖努爾哈赤第八子。1620xx年太祖去世,他被推舉繼汗位,年號天聰。1636年去汗稱帝,改國號大清,年號崇德,更女真為滿洲,辛亥革命后通陳滿族?;侍珮O是歷史上著名的軍事家,一生勤于政事,勇于戰(zhàn)陣,在位20xx年,完善八旗制度,與蒙古建立鞏固聯(lián)盟,多次給明軍以沉重打擊,著名的薩爾滸和松錦大戰(zhàn)成為我國軍事上以少勝多,以弱勝強戰(zhàn)術的典范。最終統(tǒng)一了東北全境,締造了歷史上最后一個封建王朝,并為之取代明朝登上中原舞臺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他是中國封建社會歷史上一位有遠見卓識和重大歷史貢獻的君主。

陵墓是歷史的見證。是記載著重大事件的場所,在封建社會里,統(tǒng)治階級一向認為,陵墓關系到帝運之盛衰,國祚之長短。因此,在歷代封建帝王的心目中,陵寢顯示和象征著皇權。所以,歷朝歷代統(tǒng)治者不惜動用大量的物力和財力,使用最好的材料和最高的技術來進行建造。

(三京、三陵介紹)。

清初關外有“三京”、“三陵”?!叭本艜r興京――現(xiàn)遼寧新賓;東京――現(xiàn)遼陽;盛京――現(xiàn)在的沈陽?!叭辍本褪切沦e的永陵,即祖陵,埋葬著肇、興、景、顯四祖;沈陽東郊的福陵,也稱東陵,埋葬著清朝第一代開國君主努爾哈赤及孝慈高皇后葉赫那拉氏;昭陵位于沈城北部,又稱北陵,這里埋葬著清朝第二代開國君主皇太極和孝端文皇后博爾濟吉特氏。盛京三陵與河北遵化的清東陵,河北易縣的清西陵共同構成了清代皇家陵園。

在二千余年的封建專制社會里,每一個皇帝都有一群后妃。昭陵除了葬有帝后外,還葬著關雎宮宸妃,麟趾宮貴妃,衍慶宮淑妃等一批后妃佳麗。他們葬在昭陵寶頂西側的二百米處的貴妃圓寢,全稱叫宸妃、懿靜大貴妃園寢,又稱貴妃園。由于年久失修,只有遺跡可尋。這種陪葬制度體現(xiàn)了封建君王“事死如事生”的愿望,也體現(xiàn)了忠君思想和嚴格的封建等級制度。

(昭陵建筑概括)。

昭陵位于盛京古城北約十華里,占地330萬平方米,始建于清崇德八年(643),歷時八年,于順治八年(651年)初步完工。昭陵的主要建筑是順治、康熙年間建造的。隨著對漢文化的逐漸認同,乾隆和嘉慶各朝又做了若干增建和改建。到嘉慶六年(1820xx年)全部竣工??梢哉f,它是一座積累式建筑群,修建時間跨度較大,經(jīng)過一百多年的時間才形成了今天的規(guī)模,它是從平地而起的,坐北朝南。主要建筑部分布在平面布局的中軸線上,兩側各建筑采取對稱形勢分布。它既吸取了前代明陵的建筑長處,繼承了中國古代傳統(tǒng)建筑的優(yōu)點,又融會了滿族陵寢建筑的特點,具有濃郁的民族風格和地方特色,在一定程度上體現(xiàn)了清入關前滿族建筑藝術的演進情況。它是“關外三陵”中,規(guī)模最大,氣勢最宏偉的陵墓,是清初關外陵寢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座帝陵,也是我國現(xiàn)存最完整的古代帝王陵墓建筑之一。

(過去的昭陵范圍)。

過去的昭陵陵區(qū)四周設有三排木樁做為保護標志。這些木樁分為紅、白、青三種顏色。每根木樁高9尺,直徑6.7寸。其中,紅柱在風水紅墻之外一里的地方,周圍共有128根;白樁在紅樁之外,兩者相距10大到20丈不等,白樁共有90根;青樁在白樁之外約十華里,共有40根。青樁的范圍是東起二臺子,西至小韓屯,北起三臺子,南至保安寺。按這個范圍粗略計算,東西南北各不少于十五華里。在此范圍內(nèi)全屬昭陵法定保護范圍。清朝《大清律》明確規(guī)定:“紅樁以內(nèi)寸草為重,白樁以內(nèi)禁止樵采,青樁以內(nèi)禁止燒造”。而且對進入陵區(qū)者以情節(jié)輕重又有細則處罰規(guī)定??梢娊鐦妒谴笄宸傻南笳?,大有令人望樁生畏之感。如今,這些界樁隨著清朝的消亡早已蕩然無存。

沈陽昭陵導游詞600字篇七

據(jù)嘉慶十年檔案記載,昭陵神橋“歷來久遠,磚石朽爛,多有壞損處”。說明此橋在嘉慶年間已嚴重損壞。嘉慶及23年,顒琰兩次來昭陵祭祀祖陵,竟未修此橋。道光9年旻寧也來昭陵祭祖,同樣也未修此橋。直至道光,此橋破損更趨嚴重,急待修整。但因國力空虛,最終只得一拖再拖。

如今的神橋是建國后維修的。雖橋欄板,柱頭不如昔日雕刻古樸細膩,但仍不失神橋華美、莊重的姿色。

(石牌坊)。

經(jīng)過神橋,漫步臺階,迎面矗立的就是昭陵著名的石牌防。它是中國古代建筑中一種特殊的門,是明、清兩代特有的裝飾建筑。用以點綴城市時,多稱為“牌樓”。作為一種紀念死者、旌表功德的門洞式紀念建筑物,多稱為“牌坊”。它經(jīng)常被立于陵墓、廟宇。飼堂、道路和園林之中,尤其在陵墓之前,它除了具有表彰功德的紀念意義之外,還有陪襯景物,表示儀注,弓間人們進入膜拜帝王境界作用。

大家請看,此訪雕造精美,全部為仿木架結構。其造型為四柱、三間、三樓,歇山式頂子。其上有三條大脊,八條垂脊,還有大吻、走獸、垂獸等。檐下有出檐的瓦垅、斗拱、額仿、橫梁、獸頭等構件。各部位還浮雕有花卉圖案,如云龍紋、吉祥八寶、纏校蓮、著草等。請大家用手指一下,八寶它雕在牌坊的哪個部位?好。還有引人注目的是,四根柱腳上雕有座獅四對,獬豸一對。其中,南北相背者是獅子,東西相背者是獬豸。它們相背蹲踞在須彌座上,昂首挺胸,瞪目張口,活靈活現(xiàn),虎虎有聲,令人望而生畏。好像在忠實地守衛(wèi)陵寢。整個牌坊雕琢穿透,集平雕、園雕、浮雕、透雕等各種雕刻技法于一爐,刀法粗獷,遒勁而細膩,真可以說是一件石雕藝術的巨型“神品”。被現(xiàn)代藝術家視為清代雕刻珍品,它是昭陵陵寢中有代表性的第一件石雕作品,也是一座不可多得的清初石坊建筑,在遼沈地區(qū)也是罕見的。

這座石坊建造年代分為兩個時期:即坊體于順治八年初建完成,當時的石坊僅在兩端有三對夾稈石獸(獅子兩對,獬豸一對),而中間的兩對夾桿石獅建造于嘉慶六年(18)。大家稍注意看一下,就很容易看出,中間兩對石獅顏色較白,兩端的石獸顏色較深。

那么,為什么在順治年間建造完工后,隔一百多年,嘉慶年間又稍作補建呢?據(jù)《清高宗實錄》記載,原來,這座石牌坊在乾隆后期就出現(xiàn)傾斜現(xiàn)象,盛京官員請求增添戧石,乾隆不準,認為“陵寢重地工程未宜輕動”,沒必要修理。又說,此坊已建成一百多年,至今不過傾斜七、八寸,說明此建筑十分堅固,可聽其自然,保持原狀,無需加戧石。乾隆提出了這些理由,均不合理,他為什么不同意呢?原來乾隆另有苦衷,當時官場腐朽,怕盛京官員借工程之機貪占“錢糧”,所以遲遲沒建。直到嘉慶四年太上皇駕崩,才欽準盛京官員提出的計劃,并命盛京將軍晉昌,工部待郎薩敏二人為“督工大臣”。他們提出,為了前后統(tǒng)一,還是用石獅形式,更為坊體堅固。同時,用獅子造型,可增添陵寢氣勢。嘉慶六年二月冬天,“督工大臣”立即調來最好的石匠,起早貪黑,刀刻斧鑿,僅用五個月便將四件石獅雕刻完畢。為此,嘉慶還給他們二人獎勵。可是,由于他們二人只顧趕工程進度,忽視了工程質量,不到二年,夾桿石獅便出現(xiàn)下沉現(xiàn)象。嘉慶得知此事,非常重視。這時正趕上嘉慶來盛京祭祖,考慮到工程還沒出三年“保固”期,就出現(xiàn)問題,于是傳二位督工大臣,每人各出資一半,返工修理,以示“正肅”。無奈,二人道旨照辦。

嘉慶十年(8)八月,顒琰又來到昭陵,當大禮已畢,在祭區(qū)敬瞻之時,特意到石坊駐足停留,十分仔細的觀摩了這件為之費了一番心思的佳作。

(正紅門)。

沈陽昭陵導游詞600字篇八

清昭陵是清太宗皇太極和孝端文皇后博爾濟吉特氏的陵墓,是沈陽有名的旅游景點之一,吸引了大量游客來參觀,導游結合清昭陵的特點,詳細介紹清昭陵的歷史典故給游客了解。下面是本站為大家?guī)淼纳蜿柷逭蚜辍?/p>

導游詞。

希望可以幫助大家。

清昭陵位于沈陽市皇姑區(qū)泰山路12號,在北陵公園內(nèi),是清太宗皇太極和孝端文皇后博爾濟吉特氏的陵墓,因處于沈陽北部,故又稱北陵。清昭陵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xx年被評定為“世界文化遺產(chǎn)”。清昭陵與清福陵和永陵合稱為“關外三陵”,也是清初關外“關外三陵”中規(guī)模最大、氣勢最偉、的一座。昭陵不依山傍水,直接建在平地上。

皇太極是努爾哈赤的第八子。努爾哈赤死后,皇太極繼位為金(后金)主。并于天聰十年(1636年)改國號為清,稱皇帝?;侍珮O在位期間,積極推行漢化政策,不僅仿照明制設立“六部”官衙,而且組織人力翻譯漢文典籍,他與其父努爾哈赤一樣,對滿族初期發(fā)展作出了杰出貢獻。

清昭陵也稱為“北陵”,位于沈陽市區(qū)北部的北陵公園內(nèi),是公園內(nèi)的主體景點。清昭陵是清朝第二代開國君主太宗皇太極與孝端文皇后博爾濟吉特氏的陵墓,還葬著關睢宮宸妃、麟趾宮貴妃、洐慶宮淑妃等后妃佳麗。在清初的“關外三陵”(福陵、昭陵、永陵)中,昭陵是規(guī)模最大、氣勢最宏偉的一座,這里古松參天、樓殿威嚴,處處透著皇陵的氣勢,你還能在這些建筑中看到明朝皇陵和滿族建筑特點的融合。

陵寢始建于1643年,于1651年基本建成。陵寢遵循“前朝后寢”的布局,自南向北由前、中、后三個部分組成。從下馬碑到正紅門為前部,正紅門到方城為中部,神道兩側有石獸、華表對稱排列,中間有為頌揚墓主而建的碑亭,豎有“昭陵神功圣德碑”。

后部是方城和寶城,是陵寢的主體。方城好似一座城中城,有主殿和多座配殿,隆恩殿是其主體建筑,它以雕刻精美的花崗巖臺階為底座、金光閃閃的黃琉璃瓦為屋頂,很是華麗。隆恩殿之后是寶頂(一座大土丘),底下是地宮,安置著墓主夫婦的棺槨和陪葬品,但地宮目前為止并未被打開。

陵寢的外圍即是北陵公園的休閑區(qū)域,如果不進昭陵參觀,那么僅買公園門票即可。公園西側有象征中日友好的友誼園和玲瓏剔透的芳秀園、杜鵑園等。東側為開闊湖面,還有幽靜的沁芳亭以及兒童樂園。整個公園樹林密布,每逢春夏綠意盎然,適合踏青消暑,還可以在湖中劃船,冬季時一派美麗的北國雪景。

清昭陵是清朝第二代開國君主太宗皇太極以及孝端文皇后博爾濟吉特氏的陵墓,占地面積16萬平方米,是清初“關外三陵”中規(guī)模最大、氣勢最宏偉的一座。位于沈陽(盛京)古城北約十華里,因此也稱“北陵”,是清代皇家陵寢和現(xiàn)代園林合一的游覽勝地。園內(nèi)古松參天,草木蔥蘢,湖水蕩漾,樓殿威嚴,金瓦奪目,充分顯示出皇家陵園的雄偉、壯麗和現(xiàn)代園林的清雅、秀美。昭陵除了葬有帝后外,還葬有麟趾宮貴妃、洐慶宮淑妃等一批后妃佳麗,是清初關外陵寢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座帝陵,是我國現(xiàn)存最完整的古代帝王陵墓建筑之一。1982年國務院公布清昭陵為第二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古代皇陵都有各自的名號,這些陵號的來源,或體現(xiàn)對皇帝一生功業(yè)的總結和贊譽,或者是帶有吉祥和祝福的含義。

清代陵名一般由嗣皇帝欽定。其次,清代還有一項制度,如果遇到陵名與地名重復時,必須將地名換掉,這叫避諱??梢?,帝王陵名是極其神圣的。

昭陵一名是順治元年八月初九太宗駕崩一周年火化校宮時確定的。昭陵陵名的來歷前人有兩種不同解釋,一種解釋認為是仿效唐太宗李世民的昭陵,另一種解釋說與古代昭穆制度有關。提出清昭陵仿唐昭陵者是乾隆皇帝。他在東巡盛京祭掃昭陵時表達了這個見解。其實,這不過是乾隆的附會之言,昭陵在定名時正是大清剛剛打敗李自成農(nóng)民起義軍占據(jù)北京,此時明朝及李自成仍有很強勢力,鹿死誰手尚難定論,很難想像有把清太宗與唐太宗相提并列的必要。乾隆皇帝所以把清太宗與唐太宗并列在于他政治的需要,李世民被歷代統(tǒng)治一者奉為帝王楷模,他在位二十三年,禮賢下士,納諫兼聽,國富民強,史稱其時代為“貞觀之治”,為盛唐時期經(jīng)濟文化的高度發(fā)展奠定了基礎。乾隆把今祖與李世民相提并論旨在告慰世人,大清江山也會如同漢唐一樣會出現(xiàn)一代新的盛世。

其次,說到昭陵出自昭穆制度的說法也欠妥當。昭穆是古代宗法制度,此制用于墓葬的排列順序以及大廟種位的排列9其法以祖宗位居正中,其它各輩分按左昭右穆順序依次類推。盛京有永、福、昭三座陵墓,其中一永演為祖陵,地位最高,福陵次之,昭陵排列第三。如果按昭穆制度排列,永陵應在正中,福陵在其左(東)稱為昭,昭陵在其右稱為“穆”。而現(xiàn)行永福昭三陵,永陵在最東,福陵在中,昭陵在西,三座陵寢根本構不成昭穆關系。

昭陵的名可能是出于對“昭”字含義本身的選擇。古人以昭字作“彰明”、“顯揚”解。昭陵陵名的含義就是將太宗文德武功彰明于世.并使之顯揚了后的含義,大至不過如此。

沈陽昭陵導游詞600字篇九

昭陵是清太宗皇太極(1592一1643年)和皇后博爾濟吉特氏的陵墓。陵在沈陽市舊城之北,通常也稱北陵。

皇太極是努爾哈赤第八子,是繼努爾哈赤之后我國古代另—位卓越的滿族政治家和軍事家。

皇太極即位后就積極部署對明朝的進攻,并用反間計除了明朝抗清將領袁祟煥。他多次派兵入關,使明朝疲于應付。祟德七年(1642年),清軍大舉圍攻明朝遼西的松山等地,生俘明軍統(tǒng)帥、薊遼總督洪承疇,明朝在關外的土地喪失殆盡。不久皇太極去世。1644年,清軍長驅直入,攻取北京。同年,清世祖福臨在北京即位。

昭陵建筑完整,獨具特色,對于研究清初歷史和建筑藝術都具有重要的價值。1982年3月,國務院公布昭陵為第二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沈陽昭陵導游詞600字篇十

好,下面我們看明樓內(nèi)。樓內(nèi)立有一塊用漢白玉制成的墓碑,碑高約6米,碑額浮雕二龍戲珠,碑身用漢、滿、蒙文鐫刻著“太宗文皇帝之陵”的字樣,滿文正中,蒙文在左,漢字在右,碑石表面原用朱沙涂成紅色,碑文描金,碑身四周刻有游龍紋。此外還雕琢各種花紋,并涂成紅、黃、白、藍、綠五色,十分鮮艷。此碑又叫“圣號碑”或“謚號牌”,即刻寫太宗“廟號”及“謚號”的碑。所謂廟號,是皇帝死后升入太廟奉妃的排列名號,此法以太祖列中,以下各輩按左昭右穆順序排列。什么是昭穆呢?據(jù)《辭源》介紹:“古代宗法制度,宗廟或墓地的輩次排列,以始祖居中,二世、四世、六世位于始祖的左方,稱昭;三世、五世、七世位于右方,稱穆。簡而言之,昭穆就是宗廟和墳地的左右位次,左為昭,右為穆。由此,太祖的“左昭”為“太宗”,所以“太宗”便成為皇太極的“廟號”?!爸u號”為何意?對了,那位先生答出來了。謚號就是對皇太極一生功德以高度概括的言辭。人死了,才有謚號,一個人得什么謚號,生前是不知道的?!兑葜軙ぶu法解》說:“謚者,行之跡也。號者,功之表也”。另外謚號要由嗣皇帝“尊上”,第三代、四代皇帝繼位后再加謚詞。因此,皇帝的謚法字數(shù)很多,一般都在二十字以上?;侍珮O謚號全稱是:“應天興國弘德彰武寬溫仁圣睿孝敬敏昭定隆道顯功文皇帝”共二十五個字??墒?,一般稱呼起來,只是取后面三個字。所以皇太極的謚號簡稱為“文皇帝”。“文”字在謚法上含有“經(jīng)天緯地”、“修德來遠”、“慈惠愛民”等含義。圣號碑與神功圣德碑一樣也是由嗣皇帝來寫。然而,據(jù)《清圣祖仁皇帝實錄》記載,此碑立于康熙三年(1664年),所以它不是由順治,而是出自于康熙皇帝手筆。雖然神功圣德碑碑文可以讓文臣撰寫和書丹,而此碑當是康熙皇帝親書。

明樓建于康熙四年,是昭陵的最高建筑,可以俯視昭陵全景,可是“樹大遭風”,歷史上呈幾次受雷火襲擊,于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重建,最嚴重的.一次是1936年偽滿時期,整個明樓幾乎被雷火燒毀。大家請看碑,紋飾己不全了,碑身出現(xiàn)裂痕,只好用三道鐵箍加固?,F(xiàn)在大家見到的明樓是1939年重修的。

(寶城和寶頂)。

大家現(xiàn)在站的對面就是寶城、寶頂和月牙城。寶城也叫“團城”,建于康熙五年(1666年),中間突起的圓形墳堆就是寶頂。下面就是地宮,寶城的城墻上建有垛口和女兒墻,形如小城,所以叫寶城。月牙城與方城緊緊相連接,因其南面凹進,呈月牙形而得名。宋朝文學家蘇軾有詩云:“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皇帝死了也是一缺,所以用凹字象形月缺。

在封建社會里,皇陵是皇權的物化之地,地宮更充滿了神秘色彩。它建于康熙二年(1663年)。關于地宮的傳說,三十年代出版的《北陵志略》就搜集到一段有關地宮的說法:“相傳,寶頂內(nèi)有正殿一根,名為享殿。配殿西楹,排列祭器。梓棺在正殿之后,兩旁有石柱二根,用鐵鏈將棺懸在空間,下有井一眼,水流不息,名為金并。所謂皇帝用金并御葬是也”等等。這些傳說,至今沈陽老者仍有耳熟能詳者。其實,不過是道聽途說。史料證明,入關前的滿族民風淳厚,崇尚儉樸,火化是滿族的傳統(tǒng)舊俗。從康熙帝的景陵起不再火化,將棺槨葬入地宮。所以,皇太極和皇后遺體均實行火葬,地宮內(nèi)葬的只能是骨灰瓶,不存在什么棺槨。所謂“金井”也不是終年水流不止的“井”,而只不過是風水先生確定地宮穴位時留下的標記,它只是一個深不過十幾厘米的小坑而已。

沈陽昭陵導游詞600字篇十一

昭陵是清太宗皇太極(1592一1643年)和皇后博爾濟吉特氏的陵墓.陵在沈陽市舊城之北,通常也稱北陵。

皇太極是努爾哈赤第八子,是繼努爾哈赤之后我國古代另—位卓越的滿族政治家和軍事家.

皇太極即位后就積極部署對明朝的進攻,并用反間計除了明朝抗清將領袁祟煥。他多次派兵入關,使明朝疲于應付。祟德七年(1642年),清軍大舉圍攻明朝遼西的松山等地,生俘明軍統(tǒng)帥、薊遼總督洪承疇,明朝在關外的土地喪失殆盡。不久皇太極去世。1644年,清軍長驅直入,攻取北京。同年,清世祖福臨在北京即位。

昭陵建筑完整,獨具特色,對于研究清初歷史和建筑藝術都具有重要的價值。1982年3月,國務院公布昭陵為第二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沈陽昭陵導游詞600字篇十二

各位女士、先生:

您們好!

可以為大家服務,我深感僥幸,在我的導游進程中,但愿你多提難得意見。古天我將伴所有人游覽沈陽的光景名勝之一——昭陵。

昭陵總面積450萬仄方米,修于16xx年,16xx年基在修成,之后還舉行了續(xù)修。它既吸取了亮陵的修建優(yōu)點.繼承了中國今代傳統(tǒng)修建的劣點,又融開了滿蒙陵寢修建的特點,具備詩郁的民族作風以及地方特色,在必定程度上表現(xiàn)了清人閉前滿族修建藝術的演入情況。昭陵遵照修建布局分為三全數(shù),第一全數(shù)為上馬碑到正紅門,第兼顧數(shù)為正紅門到方鄉(xiāng)。第三全數(shù)為方鄉(xiāng)寶頂,也是陵寢的主體全數(shù)。

現(xiàn)在映進人人眼簾的是用滿漢蒙三種文字刻成的“諸王下列官員人等至此上馬”的上馬碑,告誡人們前線乃帝王陵寢請上馬下轎,以示對皇陵的尊重。那么古天我們乘座的這個大轎也要停在這里,就請各位大人下轎,隨我一起往祭祀皇陵。

眼前就是神橋,要想往看陵里的修建,就必須經(jīng)過神橋,這也注定了神橋的做用。神橋上面是一條護鄉(xiāng)河,皇帝的陵寢要修在依山傍水的風水好地上,但其時這里設山?jīng)]水怎么辦呢?就在陵寢前面合鑿了一條護鄉(xiāng)河,在陵寢后面又野生堆積起去一個隆業(yè)山,這樣等于一個依山傍水的風水寶地了。神橋的建修既丑化了環(huán)境,又有它的實際做用。

石牌坊是亮清二代特有的裝飾修建。用以紀念逝世者,施表好事,常常被立于陵墓古剎、飼堂、敘路以及園林傍邊,除表彰好事的紀念意義之外,另有伴襯景物,表示儀注,引導人們?nèi)脒M膜拜帝王境界的做用。

穿過石牌坊,我們?nèi)サ搅苏t門前,它共有三個門洞,東邊為君門,西邊為臣門,二端是神門,也等于說祭把時皇帝走東邊的門,大臣走西邊的門,二端的神門是供皇太極及其皇后靈魂出進的門。在其時只能是抬祭品的人才能由此通過。依神門便是一條筆直的神敘,神敘與神門做用相同。在神敘二旁矗立著二根潔利劍晶瑩的對稱石柱便是華表。

做為我國獨有的一種今代修建物,它有著非常悠暫的”"汗青”"。據(jù)說在堯舜時代華表就已經(jīng)呈現(xiàn)了,其時是木造結構,放在十字路心旁為商旅指路,厥后慢慢演變?yōu)榱艘环N類似于意見簿的修建。其時公民有甚么意見便把它寫在紙上,特地由官員把它搜集到皇帝或地方它那里,厥后皇帝便招呼把這種修建修在陵寢前或者是宮殿前,以表示皇帝納諫從流,沒有固執(zhí)己見。在華表上方蹲坐著一只石獸,它叫犼?!?傳說”"它是龍生九子之一,因其生性好望,因此把它安放在華表上,在陵寢外面的華表上也有一對,只沒有過頭朝向沒有同,朝向陵里的為望君出,告訴皇帝沒有要沉緬之悲哀傍邊要實時回到朝中處理朝政,頭朝外的叫望君歸,告訴皇帝沒有要健忘先租的好事要時常往拜祭。

看過華表來后,大家再順著神敘來二側看,共有六對石獸,順次是獅子、獬豸、麒麟、馬、駱駝、大象,這六對石獸積各有其獨特的意義,但它更能表現(xiàn)封修社會寬格的鑒別尊卑長幻及身份等級的禮法造度。由于光陰閉系,我車上再向人人介紹。

在神敘中口正對著我們的是昭陵神功圣德碑亭,這座碑是在康熙皇帝第兩次東巡時建修的,內(nèi)亂里的石碑重五萬多公斤,碑文是康熙皇帝親自撰寫的,石碑是采用河南省易縣的青石雕刻而成,人人細口看一下馱碑的植物,它也是龍生九號之一,赑屃,它長的是龍頭、龜身、鷹爪、蛇尾,因其喜好詩文,又善于負重,因詞攀老龍王派它馱碑??磥砝淆埻醯膸讉€兒子都是建筑學家呀!別發(fā)急。得會我們還能看到老龍王的幾個女子。

入進方鄉(xiāng)我們便看到了隆仇殿,隆仇殿修在了花崗巖石的須彌座上更顯其宏偉壯觀,四周所鋪的地磚上均為金礦石造成。這等于、赫赫有名的“金磚鋪地“,因為它含有黃金沙的成份,因此在陽光的照射下金光閃閃人人沒有妨細口地找一找。運氣好的話說沒有定會找到一些金輝煌眼的金沙。在臺基邊上還放有石雕蚆蝦做為排水心,它也是龍生九子之一,因喜好嬉水,因此會在橋上或排水心看到它的存在,每逢暴雨,雨水便會從其心噴涌而出,甚為壯觀,成為昭陵一景。

上面請各位隨我一起往登上鄉(xiāng)墻一覽昭陵齊景。站在鄉(xiāng)墻上,陵區(qū)今松參天,金瓦紅墻,更使您富足的感遭到這座封修皇家陵園雄偉的氣勢,“風水寶地”特有的莊寬肅穆以及神秘。正前未便是月牙鄉(xiāng)以及寶頂。

蘇東坡有詩云:一人悲歡離開,月有陰晴圓缺。月牙有傷口分離之意,建個月合鄉(xiāng),以示對皇帝的哀悼,眼前的寶頂便是埋葬皇帝皇后之處,在上面的地宮里有一個“金井御葬”的傳說,相傳皇帝皇后的棺材被鎖鏈給吊起去、上面有同心專心井,并被稱為海眼,皇帝被稱為偽龍?zhí)熳樱鉃椤褒垰w滄?!?。

在寶頂后面,便是野生堆積起去的隆業(yè)山。眼前這座昭陵最高的樓便是大亮樓,內(nèi)亂里有昭陵陵碑一塊,因多次被雷擊,碑壁已馂余破沒有齊,大亮樓也是從頭建修過。

昭陵的修建固結著我國今代辦動百姓的機靈以及技藝,具備其今樸的文化內(nèi)亂爭涵。昭陵正以其獨特的魅力吸引著八方去客,難怪有人贊它是“即日伴都皇陵,古朝沈陽勝景?!?/p>

由于光陰的閉系,昭陵就觀光到這里,一些昭陵別的的講解,我將在車上為大家舉行講述。謝謝大家相助。

沈陽昭陵導游詞600字篇十三

您們好,可以為大家服務,我深感僥幸,在我的導游進程中,但愿你多提難得意見。古天我將伴所有人游覽沈陽的光景名勝之一——昭陵。

昭陵,因位于沈陽鄉(xiāng)的南部,故又稱南陵,它是清太宗皇太極及其皇后專爾濟兇特氏的陵墓。它與新賓的永陵,沈陽的福陵開稱閉外三陵,昭陵就是閉外三陵中規(guī)模最大,氣勢最宏偉的一座.是我國現(xiàn)存最完整的今代帝王陵墓之一。

昭陵總面積450萬仄方米,修于1643年,1651年基在修成,之后還舉行了續(xù)修。它既吸取了亮陵的修建優(yōu)點.繼承了中國今代傳統(tǒng)修建的劣點,又融開了滿蒙陵寢修建的特點,具備詩郁的民族作風以及地方特色,在必定程度上表現(xiàn)了清人閉前滿族修建藝術的演入情況。昭陵遵照修建布局分為三全數(shù),第一全數(shù)為上馬碑到正紅門,第兼顧數(shù)為正紅門到方鄉(xiāng)。第三全數(shù)為方鄉(xiāng)寶頂,也是陵寢的主體全數(shù)。

現(xiàn)在映進人人眼簾的是用滿漢蒙三種文字刻成的“諸王下列官員人等至此上馬”的上馬碑,告誡人們前線乃帝王陵寢請上馬下轎,以示對皇陵的尊重。那么古天我們乘座的這個大轎也要停在這里,就請各位大人下轎,隨我一起往祭祀皇陵。

眼前就是神橋,要想往看陵里的修建,就必須經(jīng)過神橋,這也注定了神橋的做用。神橋上面是一條護鄉(xiāng)河,皇帝的陵寢要修在依山傍水的風水好地上,但其時這里設山?jīng)]水怎么辦呢?就在陵寢前面合鑿了一條護鄉(xiāng)河,在陵寢后面又野生堆積起去一個隆業(yè)山,這樣等于一個依山傍水的風水寶地了。神橋的建修既丑化了環(huán)境,又有它的實際做用。

石牌坊是亮清二代特有的裝飾修建。用以紀念逝世者,施表好事,常常被立于陵墓古剎、飼堂、敘路以及園林傍邊,除表彰好事的紀念意義之外,另有伴襯景物,表示儀注,引導人們?nèi)脒M膜拜帝王境界的做用。

穿過石牌坊,我們?nèi)サ搅苏t門前,它共有三個門洞,東邊為君門,西邊為臣門,二端是神門,也等于說祭把時皇帝走東邊的門,大臣走西邊的門,二端的'神門是供皇太極及其皇后靈魂出進的門。在其時只能是抬祭品的人才能由此通過。依神門便是一條筆直的神敘,神敘與神門做用相同。在神敘二旁矗立著二根潔利劍晶瑩的對稱石柱便是華表。

做為我國獨有的一種今代修建物,它有著非常悠暫的“汗青”。據(jù)說在堯舜時代華表就已經(jīng)呈現(xiàn)了,其時是木造結構,放在十字路心旁為商旅指路,厥后慢慢演變?yōu)榱艘环N類似于意見簿的修建。其時公民有甚么意見便把它寫在紙上,特地由官員把它搜集到皇帝或地方它那里,厥后皇帝便招呼把這種修建修在陵寢前或者是宮殿前,以表示皇帝納諫從流,沒有固執(zhí)己見。

在華表上方蹲坐著一只石獸,它叫犼。傳說它是龍生九子之一,因其生性好望,因此把它安放在華表上,在陵寢外面的華表上也有一對,只沒有過頭朝向沒有同,朝向陵里的為望君出,告訴皇帝沒有要沉緬之悲哀傍邊要實時回到朝中處理朝政,頭朝外的叫望君歸,告訴皇帝沒有要健忘先租的好事要時常往拜祭。

看過華表來后,大家再順著神敘來二側看,共有六對石獸,順次是獅子、獬豸、麒麟、馬、駱駝、大象,這六對石獸積各有其獨特的意義,但它更能表現(xiàn)封修社會寬格的鑒別尊卑長幻及身份等級的禮法造度。由于光陰閉系,我車上再向人人介紹。

在神敘中口正對著我們的是昭陵神功圣德碑亭,這座碑是在康熙皇帝第兩次東巡時建修的,內(nèi)亂里的石碑重五萬多公斤,碑文是康熙皇帝親自撰寫的,石碑是采用河南省易縣的青石雕刻而成,人人細口看一下馱碑的植物,它也是龍生九號之一,赑屃,它長的是龍頭、龜身、鷹爪、蛇尾,因其喜好詩文,又善于負重,因詞攀老龍王派它馱碑??磥砝淆埻醯膸讉€兒子都是建筑學家呀!別發(fā)急。得會我們還能看到老龍王的幾個女子。

入進方鄉(xiāng)我們便看到了隆仇殿,隆仇殿修在了花崗巖石的須彌座上更顯其宏偉壯觀,四周所鋪的地磚上均為金礦石造成。這等于、赫赫有名的“金磚鋪地“,因為它含有黃金沙的成份,因此在陽光的照射下金光閃閃人人沒有妨細口地找一找。運氣好的話說沒有定會找到一些金輝煌眼的金沙。在臺基邊上還放有石雕蚆蝦做為排水心,它也是龍生九子之一,因喜好嬉水,因此會在橋上或排水心看到它的存在,每逢暴雨,雨水便會從其心噴涌而出,甚為壯觀,成為昭陵一景。

上面請各位隨我一起往登上鄉(xiāng)墻一覽昭陵齊景。站在鄉(xiāng)墻上,陵區(qū)今松參天,金瓦紅墻,更使您富足的感遭到這座封修皇家陵園雄偉的氣勢,“風水寶地”特有的莊寬肅穆以及神秘。正前未便是月牙鄉(xiāng)以及寶頂。

蘇東坡有詩云:一人悲歡離開,月有陰晴圓缺。月牙有傷口分離之意,建個月合鄉(xiāng),以示對皇帝的哀悼,眼前的寶頂便是埋葬皇帝皇后之處,在上面的地宮里有一個“金井御葬”的傳說,相傳皇帝皇后的棺材被鎖鏈給吊起去、上面有同心專心井,并被稱為海眼,皇帝被稱為偽龍?zhí)熳樱鉃椤褒垰w滄?!薄?/p>

在寶頂后面,便是野生堆積起去的隆業(yè)山。眼前這座昭陵最高的樓便是大亮樓,內(nèi)亂里有昭陵陵碑一塊,因多次被雷擊,碑壁已馂余破沒有齊,大亮樓也是從頭建修過。

昭陵的修建固結著我國今代辦動百姓的機靈以及技藝,具備其今樸的文化內(nèi)亂爭涵。昭陵正以其獨特的魅力吸引著八方去客,難怪有人贊它是“即日伴都皇陵,古朝沈陽勝景?!?/p>

由于光陰的閉系,昭陵就觀光到這里,一些昭陵別的的講解,我將在車上為大家舉行講述。謝謝大家相助。

沈陽昭陵導游詞600字篇十四

清昭陵是清朝第二代開國君主太宗皇太極以及孝端文皇后博爾濟吉特氏的陵墓,占地面積16萬平方米,是清初“關外三陵”中規(guī)模最大、氣勢最宏偉的一座。下面是本站為大家?guī)淼纳蜿栒蚜辍?/p>

導游詞。

介紹,希望可以幫助大家。

歡迎大家來到這里,下面我來為大家介紹一下!

昭陵,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于沈陽市區(qū)北郊,是清朝第二代皇帝清太宗皇太極和皇后博爾濟吉特氏的陵墓。

因坐落在沈陽市北端,故又稱北陵。昭陵與福陵和永陵齊名,合稱"關外三陵",但其規(guī)模宏大,結構完整,遠非其他二陵可比。昭陵建筑完整無雙獨具特色,仿自明陵而又具有滿族陵寢的特點,是漢、滿民族文化交流的典范。

墓主皇太極是努爾哈赤的第八子。努爾哈赤死后,皇太極繼位為金(后金)主。并于天聰十年(1636年)改國號為清,稱皇帝?;侍珮O在位期間,積極推行漢化政策,不僅仿照明制設立"六部"官衙,而且組織人力翻譯漢文典籍,他與其父努爾哈赤一樣,對滿族初期發(fā)展作出了杰出貢獻。

盛京之陵,規(guī)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就是昭陵。

沈陽昭陵陵區(qū)建筑布局大致是這樣的:陵區(qū)四周設有紅、白、青三種顏色界樁,其南面還備有擋眾木(又叫“拒馬木”)四百四十二架。陵區(qū)南北狹長,東西偏窄。陵區(qū)最南端是下馬碑,其次,為華表和石獅。計有下馬碑四座,華表一對,石獅一對,它們分別立在道路的兩旁。石獅之北建有神橋。神橋之西原有滌品井一眼。神橋往北為石牌坊。石牌坊東西兩側各有一座小跨院。東跨院是皇帝更衣亭和靜房(廁所)。西跨院是省牲亭和饌造房。石牌坊以北是陵寢正門——正紅門,此門周圍是環(huán)繞陵區(qū)的朱紅圍墻,又叫“風水墻”。正紅門內(nèi)有一條南北筆直的石路叫“神道”,神道兩側由南往北依次立有擎天柱柱一對,石獅子一對,石獬豸一對,石麒麟一對,石馬一對,石駱駝一對,石象一對。這些石獸統(tǒng)稱“石象生”。

再往北,在神道正中有神功圣德碑亭一座。碑亭兩側有“朝房”,東朝房是存放儀仗及制奶茶之地,西朝房是備制膳食和果品之所。碑亭之北是方城,方城正門曰“隆恩門”,城門上有樓,俗稱“五鳳樓”。方城正中是隆恩殿,兩側有配殿和配樓。配樓俗名“晾果樓”,晾曬祭祀用果品之處。隆恩殿后有二柱門和石祭臺,再后是券門,券門頂端有大明樓,步入券門是月牙城,月牙城正面有琉璃影壁,兩側有“蹬道”可上下方城,月牙城之后是寶城、寶頂,寶頂之內(nèi)為地宮。寶城之后是人工堆起的陵山——“隆業(yè)山”。

另在陵寢西側、與寶頂遙遙相對還有一組建筑叫“懿靖大貴妃、康惠淑妃園寢”,是安葬太宗眾妃的瑩地。除此之外,在陵寢東西兩翼各三里許有陪葬墓,左側有武勛王楊古里墓及奶媽墳,右側有貞臣敦達里及安達里殉葬墓。這種以功臣陪葬的形式是古代陵寢制度,體現(xiàn)了封建君王“事死如事生”的愿望,也體現(xiàn)了忠君思想和嚴格的封建等級制度。

另在陵區(qū)之外還有藏經(jīng)樓、關帝廟、點將臺等建筑。昭陵建筑布局嚴格遵循“中軸線”及“前朝后寢”等陵寢規(guī)制,陵寢主體建筑全部建在南北中軸線上,其它附屬建筑則均衡地安排在它的兩側。這樣的設計思想主要是體現(xiàn)皇權至高無上,同時,達到使建筑群穩(wěn)重、平衡及統(tǒng)一等美學效應。

昭陵的管理有文武兩大衙門。一個叫總管衙門,一個叫關防衙門,管衙門主要負責陵區(qū)的防衛(wèi),關防衙門負責祭祀和陵寢建筑的一般修繕。

清朝遜國之后,昭陵雖然仍由三陵守護大臣負責管理,但由于連年戰(zhàn)亂,國庫入不敷出,對昭陵無力做大的修繕,以至陵園建筑殘破凋零。當時有位文人寫過這樣一首《游北陵》詩:“涉足昭陵戶與庭,輝煌眩目未曾經(jīng)。莓苔滿徑無人管,楊柳山中猶自清。”寫出了當時昭陵的真實面貌。清代“陪京(沈陽)八景”里有“北陵(昭陵)紅葉”。金梁在《奉天古跡考》中說:“北陵多楓柳,西風黃葉紅滿秋林,故名北陵紅葉?!?/p>

總的來看,沈陽昭陵主體建筑仍保存至今,地下基礎完好,規(guī)劃、布局依然完整,古建筑與遺址未受后人過多的干預與改變,自然環(huán)境也基本保持原始狀態(tài),真實性與完整性程度很高。

各位女士、先生:

你們好,能夠為大家服務,我深感榮幸,在我的導游過程中,希望您多提寶貴意見。今天我將陪同大家游覽沈陽的風景名勝之一——昭陵。

昭陵總面積450萬平方米,建于1643年,1651年基在建成,以后還進行了續(xù)建。它既吸取了明陵的建筑長處.繼承了中國古代傳統(tǒng)建筑的優(yōu)點,又融會了滿蒙陵寢建筑的特點,具有詩郁的民族風格和地方特色,在一定程度上體現(xiàn)了清人關前滿族建筑藝術的演進情況。昭陵按照建筑布局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為下馬碑到正紅門,第二部分為正紅門到方城。第三部分為方城寶頂,也是陵寢的主體部分。

現(xiàn)在映入大家眼簾的是用滿漢蒙三種文字刻成的“諸王以下官員人等至此下馬”的下馬碑,告誡人們前方乃帝王陵寢請下馬下轎,以示對皇陵的尊重。那么今天我們乘座的這個大轎也要停在這里,就請各位大人下轎,隨我一同去祭祀皇陵。

眼前即是神橋,要想去看陵里的建筑,就必須經(jīng)過神橋,這也注定了神橋的作用。神橋下面是一條護城河,皇帝的陵寢要建在依山傍水的風水好地上,但當時這里設山?jīng)]水怎么辦呢?就在陵寢前面開鑿了一條護城河,在陵寢后面又人工堆積起來一個隆業(yè)山,這樣就是一個依山傍水的風水寶地了。神橋的修建既美化了環(huán)境,又有它的實際作用。

石牌坊是明清兩代特有的裝飾建筑。用以紀念死者,施表功德,常常被立于陵墓廟宇、飼堂、道路和園林之中,除表彰功德的紀念意義之外,還有陪襯景物,表示儀注,引導人們進入膜拜帝王境界的作用。

穿過石牌坊,我們來到了正紅門前,它共有三個門洞,東邊為君門,西邊為臣門,中間是神門,也就是說祭把時皇帝走東邊的門,大臣走西邊的門,中間的神門是供皇太極及其皇后靈魂出入的門。在當時只能是抬祭品的人才能由此通過。依神門便是一條筆直的神道,神道與神門作用相同。在神道兩旁矗立著兩根潔白晶瑩的對稱石柱便是華表。作為我國獨有的一種古代建筑物,它有著十分悠久的歷史。據(jù)說在堯舜時代華表就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當時是木制結構,放在十字路口旁為商旅指路,后來慢慢演變成了一種類似于意見簿的建筑。當時百姓有什么意見便把它寫在紙上,專門由官員把它搜集到皇帝或地方它那里,后來皇帝便下令把這種建筑建在陵寢前或者是宮殿前,以表示皇帝納諫從流,不固執(zhí)己見。在華表上方蹲坐著一只石獸,它叫犼。傳說它是龍生九子之一,因其生性好望,因此把它安放在華表上,在陵寢外面的華表上也有一對,只不過頭朝向不同,朝向陵里的為望君出,告訴皇帝不要沉緬之悲哀之中要及時回到朝中處理朝政,頭朝外的叫望君歸,告訴皇帝不要忘記先租的功德要時常去拜祭。

看過華表之后,大家再順著神道往兩側看,共有六對石獸,依次是獅子、獬豸、麒麟、馬、駱駝、大象,這六對石獸積各有其獨特的意義,但它更能體現(xiàn)封建社會嚴格的區(qū)分尊卑長幻及身份等級的禮法制度。由于時間關系,我車上再向大家介紹。

在神道中央正對著我們的是昭陵神功圣德碑亭,這座碑是在康熙皇帝第二次東巡時修建的,里面的石碑重五萬多公斤,碑文是康熙皇帝親自撰寫的,石碑是采用河北省易縣的青石雕刻而成,大家仔細看一下馱碑的動物,它也是龍生九號之一,赑屃,它長的是龍頭、龜身、鷹爪、蛇尾,因其喜好詩文,又善于負重,因此老龍王派它馱碑??磥砝淆埻醯膸讉€兒子都是建筑學家呀!別著急。得會我們還能看到老龍王的幾個兒子。

進入方城我們便看到了隆恩殿,隆恩殿建在了花崗巖石的須彌座上更顯其宏偉壯觀,四周所鋪的地磚上均為金礦石制成。這就是、赫赫有名的“金磚鋪地“,因為它含有黃金沙的成份,因此在陽光的照射下金光閃閃大家不妨仔細地找一找。運氣好的話說不定會找到一些金光耀眼的金沙。在臺基邊上還放有石雕蚆蝦作為排水口,它也是龍生九子之一,因喜好嬉水,因此會在橋上或排水口看到它的存在,每逢暴雨,雨水便會從其口噴涌而出,甚為壯觀,成為昭陵一景。

下面請各位隨我一同去登上城墻一覽昭陵全景。站在城墻上,陵區(qū)古松參天,金瓦紅墻,更使你充分的感受到這座封建皇家陵園雄偉的氣勢,“風水寶地”特有的莊嚴肅穆和神秘。正前方便是月牙城和寶頂。蘇東坡有詩云:一人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月牙有悲傷離散之意,修個月開城,以示對皇帝的哀悼,眼前的寶頂便是埋葬皇帝皇后的地方,在下面的地宮里有一個“金井御葬”的傳說,相傳皇帝皇后的棺材被鎖鏈給吊起來、下面有一口井,并被稱為海眼,皇帝被稱為真龍?zhí)熳?,意為“龍歸滄?!?。

在寶頂后面,便是人工堆積起來的隆業(yè)山。眼前這座昭陵最高的樓便是大明樓,里面有昭陵陵碑一塊,因多次被雷擊,碑壁已殘破不全,大明樓也是重新修建過。

昭陵的建筑凝聚著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技藝,具有其古樸的文化內(nèi)涵。昭陵正以其獨特的魅力吸引著八方來客,難怪有人贊它是“昔日陪都皇陵,今朝沈陽勝景?!?/p>

由于時間的關系,昭陵就參觀到這里,一些昭陵其他的講解,我將在車上為大家進行講述。謝謝大家合作。

沈陽昭陵導游詞600字篇十五

北陵又稱清昭陵,是清朝第二代開國君主,太宗皇太極以及孝端文皇后的陵墓,占地面積18萬平方米,位于沈陽古城北約十華里,因此也稱“北陵”,是清初“關外三陵”中規(guī)模最大、氣勢最宏偉的一座。是清代皇家陵寢和現(xiàn)代園林合一的游覽勝地。

昭陵由南至北,依次為分前、中、后三個部分組成。

前部在繚墻外。參道兩側有華表、石獅、更衣亭等,而正中是牌樓。牌樓是前部主體建筑,是由青石建成,四柱三層,雕刻得玲瓏剔透,精美無雙,為罕見的藝術珍品。

中部,從正紅門到方城,正紅門為繚墻的正南門,層樓高聳,十分莊嚴,而其兩翼所裝飾的五色琉璃蟠龍壁,造形生動,引人注目。碑亭與正紅門相對,為頌揚墓主而建,里面所豎碑稱“昭陵神、功圣德碑”。

后部,是方城、月牙城和寶城,這是陵寢的主體。它建造得如同城池一般,位于繚墻,仿佛是城中之城。隆恩殿居于方城中心,前有隆恩門,后有明樓,左右有配殿,四隅有角樓,猶如眾星拱月一般,故顯得異常雄偉。隆恩殿以雕刻精美的花崗巖臺階為底座,以金光閃閃的黃琉璃瓦為屋頂,再加上畫棟雕梁、金匾紅墻,顯得異常華麗。隆恩殿后經(jīng)過明樓,到達寶城。寶城在方城北端,為月牙形。寶城又稱寶頂。登上寶頂,向四下一望,綠樹環(huán)合,景色清幽,宛若置身于城市山林中,一種恬適之感油然而生。

陵園內(nèi)古松參天,草木蔥蘢,湖水蕩漾,樓殿威嚴,金瓦奪目,自然景觀千姿百態(tài),五彩繽紛,其中芳秀園是北陵公園的園中園,種植了近200種植物,四季分呈,各具特色。初春櫻花盛開,滿園飄香;盛夏荷花競放,柳浪聞鶯;深秋滿山紅葉,層林盡染;寒冬銀裝素裹,蒼松挺拔??v觀整個園林,春有花,夏有陰,秋有果,冬有青,奇花異石,小橋流水,頗有江南之秀。

北陵還擁有30萬平方米的人工湖水面,夏天碧波蕩漾,柳岸成蔭,乘坐腳踏船、快艇觀光游玩,泛舟湖上,別有一番情趣。

北陵的另一特色是漫漫數(shù)里的古松群?,F(xiàn)存古松二千余棵,松齡達三百多年,搖曳挺拔,參天敝日。這些蒼翠的陵松在金瓦紅墻中構成昭陵又一壯麗景觀,其中的“神樹”、“鳳凰樹”、“夫妻樹”、“姐妹樹”、“龜樹”等更是別具特色。

沈陽北陵(昭陵)古老的歷史、神秘的皇陵、千姿百態(tài)的自然景觀,成為數(shù)以萬計的中外游客為之心曠神怡、流連忘返的瀏覽勝地。

沈陽昭陵導游詞600字篇十六

昭陵,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于沈陽市區(qū)北郊,是清朝第二代皇帝清太宗皇太極和皇后博爾濟吉特氏的陵墓。下面是本站為大家?guī)淼纳蜿栒蚜辍?/p>

導游詞。

希望可以幫助大家。

各位女士、先生:

你們好,能夠為大家服務,我深感榮幸,在我的導游過程中,希望您多提寶貴意見。今天我將陪同大家游覽沈陽的風景名勝之一——昭陵。

昭陵總面積450萬平方米,建于1643年,1651年基在建成,以后還進行了續(xù)建。它既吸取了明陵的建筑長處.繼承了中國古代傳統(tǒng)建筑的優(yōu)點,又融會了滿蒙陵寢建筑的特點,具有詩郁的民族風格和地方特色,在一定程度上體現(xiàn)了清人關前滿族建筑藝術的演進情況。昭陵按照建筑布局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為下馬碑到正紅門,第二部分為正紅門到方城。第三部分為方城寶頂,也是陵寢的主體部分。

現(xiàn)在映入大家眼簾的是用滿漢蒙三種文字刻成的“諸王以下官員人等至此下馬”的下馬碑,告誡人們前方乃帝王陵寢請下馬下轎,以示對皇陵的尊重。那么今天我們乘座的這個大轎也要停在這里,就請各位大人下轎,隨我一同去祭祀皇陵。

眼前即是神橋,要想去看陵里的建筑,就必須經(jīng)過神橋,這也注定了神橋的作用。神橋下面是一條護城河,皇帝的陵寢要建在依山傍水的風水好地上,但當時這里設山?jīng)]水怎么辦呢?就在陵寢前面開鑿了一條護城河,在陵寢后面又人工堆積起來一個隆業(yè)山,這樣就是一個依山傍水的風水寶地了。神橋的修建既美化了環(huán)境,又有它的實際作用。

石牌坊是明清兩代特有的裝飾建筑。用以紀念死者,施表功德,常常被立于陵墓廟宇、飼堂、道路和園林之中,除表彰功德的紀念意義之外,還有陪襯景物,表示儀注,引導人們進入膜拜帝王境界的作用。

穿過石牌坊,我們來到了正紅門前,它共有三個門洞,東邊為君門,西邊為臣門,中間是神門,也就是說祭把時皇帝走東邊的門,大臣走西邊的門,中間的神門是供皇太極及其皇后靈魂出入的門。在當時只能是抬祭品的人才能由此通過。依神門便是一條筆直的神道,神道與神門作用相同。在神道兩旁矗立著兩根潔白晶瑩的對稱石柱便是華表。作為我國獨有的一種古代建筑物,它有著十分悠久的歷史。據(jù)說在堯舜時代華表就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當時是木制結構,放在十字路口旁為商旅指路,后來慢慢演變成了一種類似于意見簿的建筑。當時百姓有什么意見便把它寫在紙上,專門由官員把它搜集到皇帝或地方它那里,后來皇帝便下令把這種建筑建在陵寢前或者是宮殿前,以表示皇帝納諫從流,不固執(zhí)己見。

在華表上方蹲坐著一只石獸,它叫犼。傳說它是龍生九子之一,因其生性好望,因此把它安放在華表上,在陵寢外面的華表上也有一對,只不過頭朝向不同,朝向陵里的為望君出,告訴皇帝不要沉緬之悲哀之中要及時回到朝中處理朝政,頭朝外的叫望君歸,告訴皇帝不要忘記先租的功德要時常去拜祭。

看過華表之后,大家再順著神道往兩側看,共有六對石獸,依次是獅子、獬豸、麒麟、馬、駱駝、大象,這六對石獸積各有其獨特的意義,但它更能體現(xiàn)封建社會嚴格的區(qū)分尊卑長幻及身份等級的禮法制度。由于時間關系,我車上再向大家介紹。

在神道中央正對著我們的是昭陵神功圣德碑亭,這座碑是在康熙皇帝第二次東巡時修建的,里面的石碑重五萬多公斤,碑文是康熙皇帝親自撰寫的,石碑是采用河北省易縣的青石雕刻而成,大家仔細看一下馱碑的動物,它也是龍生九號之一,赑屃,它長的是龍頭、龜身、鷹爪、蛇尾,因其喜好詩文,又善于負重,因此老龍王派它馱碑??磥砝淆埻醯膸讉€兒子都是建筑學家呀!別著急。得會我們還能看到老龍王的幾個兒子。

進入方城我們便看到了隆恩殿,隆恩殿建在了花崗巖石的須彌座上更顯其宏偉壯觀,四周所鋪的地磚上均為金礦石制成。這就是、赫赫有名的“金磚鋪地“,因為它含有黃金沙的成份,因此在陽光的照射下金光閃閃大家不妨仔細地找一找。運氣好的話說不定會找到一些金光耀眼的金沙。在臺基邊上還放有石雕蚆蝦作為排水口,它也是龍生九子之一,因喜好嬉水,因此會在橋上或排水口看到它的存在,每逢暴雨,雨水便會從其口噴涌而出,甚為壯觀,成為昭陵一景。

下面請各位隨我一同去登上城墻一覽昭陵全景。站在城墻上,陵區(qū)古松參天,金瓦紅墻,更使你充分的感受到這座封建皇家陵園雄偉的氣勢,“風水寶地”特有的莊嚴肅穆和神秘。正前方便是月牙城和寶頂。蘇東坡有詩云:一人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月牙有悲傷離散之意,修個月開城,以示對皇帝的哀悼,眼前的寶頂便是埋葬皇帝皇后的地方,在下面的地宮里有一個“金井御葬”的傳說,相傳皇帝皇后的棺材被鎖鏈給吊起來、下面有一口井,并被稱為海眼,皇帝被稱為真龍?zhí)熳?,意為“龍歸滄海”。

在寶頂后面,便是人工堆積起來的隆業(yè)山。眼前這座昭陵最高的樓便是大明樓,里面有昭陵陵碑一塊,因多次被雷擊,碑壁已殘破不全,大明樓也是重新修建過。

昭陵的建筑凝聚著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技藝,具有其古樸的文化內(nèi)涵。昭陵正以其獨特的魅力吸引著八方來客,難怪有人贊它是“昔日陪都皇陵,今朝沈陽勝景?!?/p>

由于時間的關系,昭陵就參觀到這里,一些昭陵其他的講解,我將在車上為大家進行講述。謝謝大家合作。

盛京之陵,規(guī)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就是昭陵。

沈陽昭陵陵區(qū)建筑布局大致是這樣的:陵區(qū)四周設有紅、白、青三種顏色界樁,其南面還備有擋眾木(又叫“拒馬木”)四百四十二架。陵區(qū)南北狹長,東西偏窄。陵區(qū)最南端是下馬碑,其次,為華表和石獅。計有下馬碑四座,華表一對,石獅一對,它們分別立在道路的兩旁。石獅之北建有神橋。神橋之西原有滌品井一眼。神橋往北為石牌坊。石牌坊東西兩側各有一座小跨院。東跨院是皇帝更衣亭和靜房(廁所)。西跨院是省牲亭和饌造房。石牌坊以北是陵寢正門——正紅門,此門周圍是環(huán)繞陵區(qū)的朱紅圍墻,又叫“風水墻”。正紅門內(nèi)有一條南北筆直的石路叫“神道”,神道兩側由南往北依次立有擎天柱柱一對,石獅子一對,石獬豸一對,石麒麟一對,石馬一對,石駱駝一對,石象一對。這些石獸統(tǒng)稱“石象生”。

再往北,在神道正中有神功圣德碑亭一座。碑亭兩側有“朝房”,東朝房是存放儀仗及制奶茶之地,西朝房是備制膳食和果品之所。碑亭之北是方城,方城正門曰“隆恩門”,城門上有樓,俗稱“五鳳樓”。方城正中是隆恩殿,兩側有配殿和配樓。配樓俗名“晾果樓”,晾曬祭祀用果品之處。隆恩殿后有二柱門和石祭臺,再后是券門,券門頂端有大明樓,步入券門是月牙城,月牙城正面有琉璃影壁,兩側有“蹬道”可上下方城,月牙城之后是寶城、寶頂,寶頂之內(nèi)為地宮。寶城之后是人工堆起的陵山——“隆業(yè)山”。另在陵寢西側、與寶頂遙遙相對還有一組建筑叫“懿靖大貴妃、康惠淑妃園寢”,是安葬太宗眾妃的瑩地。除此之外,在陵寢東西兩翼各三里許有陪葬墓,左側有武勛王楊古里墓及奶媽墳,右側有貞臣敦達里及安達里殉葬墓。這種以功臣陪葬的形式是古代陵寢制度,體現(xiàn)了封建君王“事死如事生”的愿望,也體現(xiàn)了忠君思想和嚴格的封建等級制度。

另在陵區(qū)之外還有藏經(jīng)樓、關帝廟、點將臺等建筑。昭陵建筑布局嚴格遵循“中軸線”及“前朝后寢”等陵寢規(guī)制,陵寢主體建筑全部建在南北中軸線上,其它附屬建筑則均衡地安排在它的兩側。這樣的設計思想主要是體現(xiàn)皇權至高無上,同時,達到使建筑群穩(wěn)重、平衡及統(tǒng)一等美學效應。

昭陵的管理有文武兩大衙門。一個叫總管衙門,一個叫關防衙門,管衙門主要負責陵區(qū)的防衛(wèi),關防衙門負責祭祀和陵寢建筑的一般修繕。

清朝遜國之后,昭陵雖然仍由三陵守護大臣負責管理,但由于連年戰(zhàn)亂,國庫入不敷出,對昭陵無力做大的修繕,以至陵園建筑殘破凋零。當時有位文人寫過這樣一首《游北陵》詩:“涉足昭陵戶與庭,輝煌眩目未曾經(jīng)。莓苔滿徑無人管,楊柳山中猶自清?!睂懗隽水敃r昭陵的真實面貌。清代“陪京(沈陽)八景”里有“北陵(昭陵)紅葉”。金梁在《奉天古跡考》中說:“北陵多楓柳,西風黃葉紅滿秋林,故名北陵紅葉?!?/p>

總的來看,沈陽昭陵主體建筑仍保存至今,地下基礎完好,規(guī)劃、布局依然完整,古建筑與遺址未受后人過多的干預與改變,自然環(huán)境也基本保持原始狀態(tài),真實性與完整性程度很高。

北陵又稱清昭陵,是清朝第二代開國君主,太宗皇太極以及孝端文皇后的陵墓,占地面積18萬平方米,位于沈陽古城北約十華里,因此也稱“北陵”,是清初“關外三陵”中規(guī)模最大、氣勢最宏偉的一座。是清代皇家陵寢和現(xiàn)代園林合一的游覽勝地。

昭陵由南至北,依次為分前、中、后三個部分組成。

前部在繚墻外。參道兩側有華表、石獅、更衣亭等,而正中是牌樓。牌樓是前部主體建筑,是由青石建成,四柱三層,雕刻得玲瓏剔透,精美無雙,為罕見的藝術珍品。

中部,從正紅門到方城,正紅門為繚墻的正南門,層樓高聳,十分莊嚴,而其兩翼所裝飾的五色琉璃蟠龍壁,造形生動,引人注目。碑亭與正紅門相對,為頌揚墓主而建,里面所豎碑稱“昭陵神、功圣德碑”。

后部,是方城、月牙城和寶城,這是陵寢的主體。它建造得如同城池一般,位于繚墻,仿佛是城中之城。隆恩殿居于方城中心,前有隆恩門,后有明樓,左右有配殿,四隅有角樓,猶如眾星拱月一般,故顯得異常雄偉。隆恩殿以雕刻精美的花崗巖臺階為底座,以金光閃閃的黃琉璃瓦為屋頂,再加上畫棟雕梁、金匾紅墻,顯得異常華麗。隆恩殿后經(jīng)過明樓,到達寶城。寶城在方城北端,為月牙形。寶城又稱寶頂。登上寶頂,向四下一望,綠樹環(huán)合,景色清幽,宛若置身于城市山林中,一種恬適之感油然而生。

陵園內(nèi)古松參天,草木蔥蘢,湖水蕩漾,樓殿威嚴,金瓦奪目,自然景觀千姿百態(tài),五彩繽紛,其中芳秀園是北陵公園的園中園,種植了近200種植物,四季分呈,各具特色。初春櫻花盛開,滿園飄香;盛夏荷花競放,柳浪聞鶯;深秋滿山紅葉,層林盡染;寒冬銀裝素裹,蒼松挺拔。縱觀整個園林,春有花,夏有陰,秋有果,冬有青,奇花異石,小橋流水,頗有江南之秀。

北陵還擁有30萬平方米的人工湖水面,夏天碧波蕩漾,柳岸成蔭,乘坐腳踏船、快艇觀光游玩,泛舟湖上,別有一番情趣。

北陵的另一特色是漫漫數(shù)里的古松群?,F(xiàn)存古松二千余棵,松齡達三百多年,搖曳挺拔,參天敝日。這些蒼翠的陵松在金瓦紅墻中構成昭陵又一壯麗景觀,其中的“神樹”、“鳳凰樹”、“夫妻樹”、“姐妹樹”、“龜樹”等更是別具特色。

沈陽北陵(昭陵)古老的歷史、神秘的皇陵、千姿百態(tài)的自然景觀,成為數(shù)以萬計的中外游客為之心曠神怡、流連忘返的瀏覽勝地。

您可能關注的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