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2023年戰(zhàn)國策讀后感100字(優(yōu)秀15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11 22:13:44 頁碼:8
2023年戰(zhàn)國策讀后感100字(優(yōu)秀15篇)
2023-11-11 22:13:44    小編:admin

讀后感是留下閱讀記錄、記錄自己的心路歷程的一種方式。寫讀后感時要注重語言的準確性和文采的運用,力求用優(yōu)美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以下是一些老師和專家的讀后感,他們對于這本書的評論和見解頗具啟發(fā)性。

戰(zhàn)國策讀后感100字篇一

目錄基本信息開發(fā)背景操作說明開頭動畫基本信息開發(fā)背景。

臺灣游戲公司游戲橘子的前身是“富進軟體工作室”,在劉柏園的領(lǐng)導下,自制研究開發(fā)了一套即時策略游戲《》,在當時造成轟動,甚至有三萬套以上的銷售。十年后,游戲橘子以長達2年的制作期,花費巨額的研究開發(fā)費用,游戲橘子將戰(zhàn)國時代的故事再度重現(xiàn)?!?》在這樣的背景下面世。

操作說明。

在即時戰(zhàn)爭時,按下/或z鍵可叫出操作選單。

開頭動畫。

開頭是著名歷史事件“龐涓馬陵道之死”的一段動畫。這段動畫是非常不錯的。山水的清秀,龐涓狼一般的眼神,金戈鐵馬的軍隊,孫臏無奈的揮手示意射箭,戰(zhàn)士們殷紅的血液都被描繪的維妙維肖,而期間的音樂更是使內(nèi)心澎湃。就是這段動畫,能很快的把玩家?guī)肓四莻€亂世的戰(zhàn)國時代,全身心的去感受這個游戲。它是最好的動畫之一,在國內(nèi)游戲中,此動畫屬于精品無疑。

戰(zhàn)國策讀后感100字篇二

史舉非犀首于王。犀首欲窮之,謂張儀曰:“請令王讓先生以國,王為堯、舜矣;而先生弗受,亦許由也。衍請因令王致萬戶邑于先生?!睆垉x說,因令史舉數(shù)見犀首。王聞之而弗任也,史舉不辭而去。

注釋。

翻譯。

史舉在魏王面前指責公孫衍,公孫衍要使史舉陷于困境,就對張儀說:“請讓我使魏王把魏國讓給先生,魏王就成了堯、舜一樣的君主了;兩先生您又不接受,也成了許由一樣的賢人。我因此再使魏王給先生一座萬戶人家的城邑?!睆垉x大為高興,于是讓史舉多次去拜見公孫衍。魏王聽說后就不信任他了,史舉沒有告別就離開了魏國。

戰(zhàn)國策讀后感100字篇三

宣王謂摎留曰:“吾欲兩用公仲、公叔,其可乎?”對曰:“不可。晉用六卿而國分,簡公用田成、監(jiān)止而簡公弒,魏兩用犀首、張儀而西河之外亡。今王兩用之,其多力者內(nèi)樹其黨,其寡力者籍外權(quán)。群臣或內(nèi)樹其黨以擅其主,或外為交以裂其地,則王之國必危矣。”

翻譯。

韓宣王對摻留說:“我想并用公仲、公叔執(zhí)掌國政,是否可以?”

繆留回答說:“不可以。晉國并用六卿而招致國家分裂,齊簇公并用田成、監(jiān)止而齊筒公自己被殺,魏國并用公孫衍、張儀而失去了西河之外的`土地?,F(xiàn)在大王想用兩個人同時執(zhí)政,那個勢力強的一定在國內(nèi)樹立自己的黨羽,那個勢力弱的也一定會憑借國外權(quán)勢損害國家。群匝中如有在國內(nèi)樹立自己黨羽,對他的君主專橫擅權(quán)的,有在國外結(jié)交,分裂國家土地的,那么大王的國家一定危險了?!?/p>

文檔為doc格式。

戰(zhàn)國策讀后感100字篇四

一次偶然的機會,在書架上無意發(fā)現(xiàn)了《戰(zhàn)國策》,本來浮華的內(nèi)心早已不能靜下來讀這如此經(jīng)典,覆手放下,卻難耐心中的好奇,這部從初中到高中經(jīng)常在語文書上出現(xiàn)經(jīng)典著作,而我卻從沒認真的看過。

夏日午后的陽光透過樹蔭灑在我身上,手捧著書就這樣默默的在樹下坐著,就著書底的注釋,我靜下心來慢慢的欣賞著傳說中的經(jīng)典。

天子隕沒落而諸侯起,天下并七雄,齊、楚、秦、燕、趙、魏、韓,多年征戰(zhàn),多年割據(jù)。智士謀臣遠交近攻,合縱連橫。將守士卒攻伐征戰(zhàn),決戰(zhàn)千里。前人的智慧,為后世點亮無數(shù)明燈。黃口孺子,哪敢聽雷電轟鳴?病體樵夫,怎聞得虎嘯龍吟?龐涓出山,便名動天下。勝昭陽,辱田忌,封官拜候,卻小肚雞腸容不下同門孫臏,慘死馬陵,正所謂以害人始,以害已終。蘇子之論,天下絕唱,佩六國相印,為百姓蒼生而謀略。張儀去楚而滅越,去秦而吞巴、蜀。鬼谷四子,無不震驚世野,談笑間,決定一國的榮辱。這一刻,我輕輕的合上書,閉上眼,任由陽光已西斜,腦海中無數(shù)翻騰,仿佛浮現(xiàn)出那征戰(zhàn)的沙場,我一身戎馬,手持尖銳,帶的對君主的信任,對勝利的熱血,憤然沖鋒,血染長沙。

睜開眼,日已西沉,悵然這午后的時光過得太快,我只是囫圇一般看完這《戰(zhàn)國策》,而其帶來的震撼確是無與倫比的。

“往矣!吾將曳尾于涂中?!鼻f子在濮河釣魚,楚國國王派兩位大夫前去請他,對莊子說:“想將國內(nèi)的事務(wù)勞累您??!”莊子拿著魚竿沒有回頭看,說:“我聽說楚國有神龜,死了已有三千年了,國王用錦緞包好放在竹匣中珍藏在宗廟的堂上。這只神龜,它是寧愿死去留下骨頭讓人們珍藏呢,還是情愿活著在爛泥里搖尾巴呢?”兩個大夫說:“情愿活著在爛泥里搖尾巴?!鼻f子說:“請回吧!我要在爛泥里搖尾巴?!鼻f子的莫過于游歷于山水,忘情的天地,而不入塵世,為那功名利祿而奔赴。這不由想到今人,朝九晚五的生活,繁忙的工作,日夜崛起的高樓,車水馬龍的街道,無不為名為利而存在。君不見綠洲不再復,流水不再清,空氣早已污。世人啊世人,都做了什么,鳥魚蟲獸已無蹤影,現(xiàn)代化的節(jié)奏太快讓世間急劇向前,沒有喘息的機會。經(jīng)常有老師問我們你的理想是什么,我從來只是搖搖頭,不語。不是沒有理想,只是難以出口,四十五歲之前放開一切拼搏,而之后便退休,找一有山有水的地方,帶著父母妻兒,獨居一方。不說出來,是怕別人笑我異想天開,太高估自己??墒抢硐雴幔俏易约旱氖?,又何必到處宣揚。

戰(zhàn)國策讀后感100字篇五

《戰(zhàn)國策》是記錄戰(zhàn)國時期政治斗爭最為完整的文獻記載,它幾乎涵蓋了戰(zhàn)國時期所有縱橫家的政治主張和斗爭策略,還涉及一系列政治、軍事、外交和經(jīng)濟等方面的活動。與此同時,它還記述了一大批歷史人物,如聶政、荊軻和要離等,以及這些人物對當時軍事和政治方面的影響,從而充分體現(xiàn)了當時社會的風貌特征。我就《戰(zhàn)國策》的價值做一下闡述。

《戰(zhàn)國策》的思想內(nèi)容較為繁雜,但主要體現(xiàn)了縱橫家的思想,其中最為突出的是對人才重視的政治思想。這一方面表現(xiàn)出戰(zhàn)國時期思想多元化的特征,同時也強調(diào)了縱橫家思想在戰(zhàn)國時期的影響。西漢時期涌現(xiàn)出了一批縱橫家,如陸賈、鄒陽、主父偃和徐樂等人,他們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戰(zhàn)國縱橫家思想的影響。

《戰(zhàn)國策》還被當做一部文學典籍一直為世人所稱道。無論是在人物刻畫還是在遣詞造句上,它都顯示出了獨特的藝術(shù)魅力。比如它在《秦策》中塑造了蘇秦靈活機變的形象;在《荊軻刺秦王》中又塑造了荊軻的悲壯形象等。書中的語言風格也瑰麗多姿、縱橫變幻,常給人以一種酣暢淋漓的感覺。尤其是對于縱橫家們言辭的記述,更顯得精辟犀利,往往總能一語道破天機,具有很強的說服力,這在《蘇秦始將連橫》和《莊辛說楚襄王》等篇中體現(xiàn)得最為明顯。

自古以來,人們對《戰(zhàn)國策》的褒獎都集中于文學價值,對其思想的評說則是褒貶不一。這主要是由于它與后世所弘揚的儒家思想相排斥所致。尤其是它主張追名逐利,而且過分夸大了縱橫家在歷史中的作用,有損其自身的思想價值,但是整體不應(yīng)影響其歷史價值,我們在讀的時候要去偽存真,學會辨別。

戰(zhàn)國策讀后感100字篇六

建信君貴于趙。公子魏牟過趙,趙王迎之,顧反至坐,前有尺帛,且令工以為冠。工見客來也,因辟。趙王曰:“公子乃驅(qū)后車,幸以臨寡人,愿聞所以為天下?!蔽耗苍唬骸巴跄苤赝踔畤舸顺卟?,則王之國大治矣?!壁w王不說,形于顏色,曰:“先王不知寡人不肖,使奉社稷,豈敢輕國若此?”魏牟曰:“王無怒,請為王說之。”曰:“王有此尺帛,何不令前郎中以為冠?”王曰:“郎中不知為冠。”魏牟曰:“為冠而敗之,奚虧于王之國?而王必待工而后乃使之。今為天下之工,或非也,社稷為虛戾,先王不血食,而王不以予工,乃與幼艾。且王之先帝,駕犀首而驂馬服,以與秦角逐。秦當時適其鋒。今王憧憧,乃輦建信以與強秦角逐,臣恐秦折王之椅也。”

翻譯。

建信君在趙國很顯貴。魏國公子牟經(jīng)過趙國,趙孝成王迎接他,回來以后,坐到自己位置上,面前擺著一小塊絲織物,準備讓工匠用它做帽子。工匠看見客人到來,因此回避了。

趙孝成王說:“公子竟然驅(qū)趕侍從者的車子,有幸光臨寡人的國家,希望聽到治理天下的道理?!?/p>

魏國公子牟說,“君王重視國家如果能像重視這塊小小的絲織物一樣,那么君王的國家就會大治了?!?/p>

趙孝成王很不高興,在臉色上已經(jīng)表現(xiàn)出來了,說:“先王不知道寡人不成器,讓我享有國家,怎么敢輕視國家像您說的這樣!”

魏國公子牟說:“君王不要發(fā)怒,請讓我為您解釋?!庇纸又f:“君王有這么一塊小小絲織物,為什么不讓伺侯在面前的郎中用它做成帽子?”

趙孝戚王說:“郎中不知道怎么做帽子?!?/p>

魏國公子牟說:“做帽子做壞了,對于君王的國家哪里會有損害?可是君王必定等工匠來了以后才讓他們做。如今治理天下的工匠,也許不是這樣,國家成為國空人絕的廢墟,先王得不到祭祀,然而君王不把它交給工匠,竟然交給年幼漂亮的人。再說君王的`先帝,用犀首駕御馬車,讓馬服君做車右,而與秦國爭相取勝。秦國當時也要躲避它的鋒芒?,F(xiàn)在君王猶豫不決,竟然讓建信君坐著輦車與強大的秦國爭奪勝負,臣下?lián)那貒蹟啻笸踯嚿系囊揽??!?/p>

戰(zhàn)國策讀后感100字篇七

提到《戰(zhàn)國策》,大家都會或多或少的了解一些,其中的一些篇章,如《鄒忌諷齊王納諫》、《唐雎不辱使命》,我們在中學時期學過,對其有更深刻的印象。我對《戰(zhàn)國策》感興趣,是因為它與其他史書不同,《戰(zhàn)國策》更多記錄的是戰(zhàn)國時期一個個鮮活的人物的游說之辭,全書主要通過人物對話的方式向讀者展現(xiàn)了時代風云。其在語言上的精煉雄渾,也是吸引讀者的一個重要原因。讀《戰(zhàn)國策》可以提升語言邏輯能力,這也是許多專業(yè)人士把它作為必讀書籍的原因。

前段時間在圖書館借到《戰(zhàn)國策》,最近通過課余時間讀完《秦策》,寫下此感。

秦國自孝公用商鞅變法以來,逐漸富強起來,在基本國力上高于山東之國,而后惠王雖車裂商鞅,但商君對秦國的影響卻一直根植在秦國深處。而山東之國,尤其是韓、魏,對秦國更是心有忌憚。在此背景下,張儀、蘇秦等輩,在惠王前連橫合縱的主張,改變了秦國和天下的局勢。而后經(jīng)甘茂、魏冉等人治理,秦國日益強盛。韓、魏與秦相鄰,受到的威迫也最大。后范雎入秦,為昭王獻出遠交近攻的策略。此時秦國已然成為一家獨大的局面,白起與趙戰(zhàn)于長平,范雎用反間計,使趙國大敗。東方六國之中,只有趙國的軍事實力可以稍微和秦抗衡,此役之后,各國便如坐針氈,不得安寧。秦又使人在六國中游說,六國皆爭相割地討好秦國,卻無共同抗秦之心。后范雎失寵于昭王,蔡澤、呂不韋先后相秦,秦已經(jīng)具有統(tǒng)一天下的實力。

《秦策》中,游說之士多來于六國,或逃入秦,或聞秦王愛才,主動西去事秦。商鞅從魏國逃入秦國,得孝公重用,實行變法。張儀受寵于惠王,而欺楚使楚與齊絕。昭王在位,穰候、太后權(quán)大,范雎勸說昭王加強王權(quán),于是昭王廢太后,逐穰候,王權(quán)得到集中。范雎在秦地位日益提升,實行遠交近攻的策略,攻三晉,又殺與自己不合的白起。而秦相多由于其他游士在秦王面前說壞話,多被秦王逐走。范雎因為王稽的原因在昭王前失寵,或許自己也預(yù)料到自己也會步入其他秦相的后塵,此時蔡澤見范雎,勸其辭退,范雎借此機會舉薦蔡澤為相,自己也算是全身而退。

在我看來,秦的強大是必然的,相比于東方六國,秦王更加禮賢下士,任人唯才,且秦王對人才的態(tài)度,也要遠勝于其他君王。而為秦國出謀劃策的歷任相國,更是對秦來說功不可沒,我認為商鞅、張儀、范雎相比其他相國,貢獻更大。他們或是在執(zhí)政時期攻城略地,玩弄諸侯,或是使秦國賞罰分明,政治清明。想到《過秦論》中一句話,“及至始皇,奮六世之余烈”,始皇能統(tǒng)一全國,確實是秦歷任君王的共同努力的成果,可以說秦統(tǒng)一中國是必然的。

戰(zhàn)國策讀后感100字篇八

宣王謂摎留曰:“吾欲兩用公仲、公叔,其可乎?”對曰:“不可。晉用六卿而國分,簡公用田成、監(jiān)止而簡公弒,魏兩用犀首、張儀而西河之外亡。今王兩用之,其多力者內(nèi)樹其黨,其寡力者籍外權(quán)。群臣或內(nèi)樹其黨以擅其主,或外為交以裂其地,則王之國必危矣?!?/p>

翻譯。

韓宣王對摻留說:“我想并用公仲、公叔執(zhí)掌國政,是否可以?”

繆留回答說:“不可以。晉國并用六卿而招致國家分裂,齊簇公并用田成、監(jiān)止而齊筒公自己被殺,魏國并用公孫衍、張儀而失去了西河之外的`土地?,F(xiàn)在大王想用兩個人同時執(zhí)政,那個勢力強的一定在國內(nèi)樹立自己的黨羽,那個勢力弱的也一定會憑借國外權(quán)勢損害國家。群匝中如有在國內(nèi)樹立自己黨羽,對他的君主專橫擅權(quán)的,有在國外結(jié)交,分裂國家土地的,那么大王的國家一定危險了?!?/p>

戰(zhàn)國策讀后感100字篇九

蘇秦為趙王使于秦,反,三日不得見。謂趙王曰:“秦乃者過柱山,有兩木焉。一蓋呼侶,一蓋哭。問其故,對曰:‘吾已大矣,年已長矣,吾苦夫匠人且以繩墨案規(guī)矩刻鏤我?!簧w曰:‘此非吾所苦也,是故吾事也。吾所苦夫鐵鉆然,自入而出夫人者?!癯际褂谇兀詹灰?,無有謂臣為鐵鉆者乎?”

翻譯。

蘇秦為趙壬出使到泰國,返回來,三天沒能得到趙王的接見。蘇秦對趙王說:“我從前經(jīng)過柱山,看見那里有兩棵樹。一棵樹在呼喚自已的伙伴,一棵樹在哭泣。我間它們其中的緣故,一棵樹回答說:‘我已經(jīng)長得很高大,年紀已經(jīng)很老了,我痛苦的是那些匠人,將用繩墨量我按若規(guī)矩雕刻我?!豢脴湔f:‘這不是我所痛苦的事情,這本來是我份內(nèi)的事。我所痛苦的是那鐵鉆一樣的東西,自己鉆進去而使木屑出來。’如今臣下出使到秦國,歸來后三天不得進見,恐怕有人認為臣下是鐵鉆一類的東西吧?”

戰(zhàn)國策讀后感100字篇十

昭獻在陽翟,周君將令相國往,相國將不欲。蘇厲為之謂周君曰:“楚王與魏王遇也,主君令陳封之楚,令向公之魏。楚、韓之遇也,主君令許公之楚,令向公之韓。今昭獻非人主也,而主君令相國往;若其王在陽翟,主君將令誰往?”周君曰:“善?!蹦酥蛊湫?。

翻譯。

昭獻來到陽翟,東周君打算派相國前往迎接,那個相國卻不想去。蘇厲替他對東周君說:“先前楚王與魏王會面時,主君曾派陳封到楚國去迎接楚王,派向公到魏國去迎接魏王。楚王與韓王相會時,主君也曾派許公到楚國去迎接楚王,派向公到韓國去迎接韓王?,F(xiàn)在昭獻并非君主,而您卻派相國前往迎接;如果楚國的君主來到陽翟,那么您將派誰去迎接呢?”東周君說:“對。”于是終于停止了這次行動。

戰(zhàn)國策讀后感100字篇十一

【提要】。

“計者,事之本也;聽者,存亡之機也。計失而聽過,能有國者寡也?!庇嘘P(guān)國家和個人的重大決策是十分重要和關(guān)鍵的,一步走錯,謬以千里。如果沒有采納有關(guān)國家存亡的關(guān)鍵大計而導致重大決策失誤,那么國破家亡也很正常。楚懷王是戰(zhàn)國有名的昏君,正是他,使可以與秦國分庭抗禮的楚國走向了衰落乃至滅亡。

【原文】。

齊助楚攻秦,取曲沃。其后,秦欲伐齊,齊、楚之交善,惠王患之,謂張儀曰:“吾欲伐齊,齊楚方歡,子為寡人慮之,奈何?”張儀曰:“王其為臣約車并幣,臣請試之?!?/p>

張儀南見楚王,曰:“弊邑之王所說甚者,無大大王;唯儀之所甚愿為臣者,亦無大大王。弊邑之王所甚憎者,無大齊王;唯儀甚憎者,亦無大齊王。今齊王之罪,其于弊邑之王甚厚,弊邑欲伐之,而大國與之歡,是以弊邑之王不得事令而儀不得為臣也。大王茍能閉關(guān)絕齊,臣請使秦王獻商、於之地,方六百里。若此,齊必弱,齊弱則必為王役矣。則是北弱齊,西德于秦,而私商於之地以為利也,則此一計而三利俱至?!?/p>

楚王大說,宣言之于朝廷,曰:“不纐得商於之田,方六百里。”群臣聞見者畢賀,陳軫后見,獨不賀。楚王曰:“不纐不煩一兵不傷一人,而得商於之地六百里,寡人自以為智矣!諸士大夫皆賀,子獨不賀,何也?”陳軫對曰:“臣見商、於之地不可得,而患必至也,故不敢妄賀?!蓖踉唬骸昂我??”對曰:“夫秦所以重王者,以王有齊也。今地未可得而齊先絕,是楚孤也,秦又何重孤國?且先出地絕齊,秦計必弗為也。先絕齊后責地,且必受欺于張儀。受欺于張儀,王必惋之。是西生秦患,北絕齊交,則兩國兵必至矣?!背醪宦?,曰:“吾事善矣!子其弭口無言,以待吾事。”楚王使人絕齊,使者未來,又重絕之。

張儀反,秦使人使齊,齊、秦之交陰合。楚因使一將軍受地于秦。張儀至,稱病不朝。楚王曰:“張子以寡人不絕齊乎?”乃使勇士往詈齊王。張儀知楚絕齊也,乃出見使者曰:“從某至某,廣從六里?!笔拐咴拢骸俺悸劻倮?,不聞六里?!眱x曰:“儀固以小人,安得六百里?”使者反報楚王,楚王大怒,欲興師伐秦。陳軫曰:“臣可以言乎?”王曰:“可矣。”軫曰:“伐秦非計也,王不如因而賂之一名都,與之伐齊,是我亡于秦而取償于齊也。楚國不尚全乎?王今已絕齊,而責欺于秦,是吾合齊、秦之交也,國必大傷?!?/p>

楚王不聽,遂舉兵伐秦。秦與齊合,韓氏從之。楚兵大敗于杜陵。故楚之土壤士民非削弱,僅以救亡者,計失于陳軫,過聽于張儀。

計聽知覆逆者,唯王馳。計者,事之本也;聽者,存亡之機,計失而過聽,能有國者寡也。故曰:計有一二者難悖也,聽無失本末者難惑。

【譯文】。

齊國幫助楚國進攻秦國,攻下了曲沃(秦地)。后來秦想要報仇進攻齊國。可是由于齊、楚是友好國家,秦惠王為此甚感憂慮,于是秦惠王就對張儀說:“寡人想要發(fā)兵攻齊,無奈齊、楚兩國關(guān)系正密切,請賢卿為寡人考慮一下怎么辦才好?”張儀說:“請大王為臣準備車馬和金錢,讓臣去南方游說楚王試試看!”

于是張儀去南方楚國見楚懷王說:“敝國國王最敬重的人莫過于大王了,我做臣子,也莫過于希望給大王你做臣子;敝國所最痛恨的君主莫過于齊國,而臣張儀最不愿侍奉的君主莫過于齊王?,F(xiàn)在齊國罪惡,對秦王來說是最嚴重的,因此秦國才準備發(fā)兵征討齊國,無奈貴國跟齊國締結(jié)有軍事攻守同盟,以致使秦王無法好好侍奉大王,同時也不能使臣張儀做大王的忠臣。然而如果大王能關(guān)起國門跟齊斷絕交邦,讓臣勸秦王獻上方圓600里商、于土地。如此一來,齊就喪失了后援,而必定走向衰弱;齊走向衰弱以后,就必然聽從大王號令。由此看來,大王如果能這樣做,楚國不但在北面削弱了齊國的勢力,而又在西南對秦國施有恩惠,同時更獲得了商、于600里的土地,這真是一舉三得的上策?!?/p>

楚懷王一聽,非常高興,就趕緊在朝宣布:“寡人已經(jīng)從秦國得到商、于600里肥沃的土地!”群臣聽了懷王的宣布,都一致向懷王道賀,惟獨客卿陳軫最后晉見,而且根本不向懷王道賀。這時懷王就很詫異的問:“寡人不發(fā)一卒,而且沒有傷亡一名將士,就得到商、于600里土地,寡人認為這是一次外交上的重大勝利,朝中文武百官都向寡人道賀,偏只有賢卿一人不道賀,這是為什么?”陳軫回答說:“因為我認為,大王不但得不到商、于600里,反而會招來禍患,所以臣才不敢隨便向大王道賀。”懷王問:“什么道理呢?”陳軫回答說:“秦王所以重視大王的原因,是因為有齊國這樣一個強大盟邦。如今秦國還沒把地割給大王,大王就跟齊國斷絕邦交,如此就會使楚國陷于孤立狀態(tài),秦國又怎會重視一個孤立無援的國家呢?何況如果先讓秦國割讓土地,楚國再來跟齊斷絕邦交,秦國必不肯這樣做;要是楚國先跟齊國斷交,然后再向秦要求割讓土地,那么必然遭到張儀欺騙而得不到土地。受了張儀的欺騙,以后大王必然懊悔萬分;結(jié)果是西面惹出秦國的禍患,北面切斷了齊國的后援,這樣秦、齊兩國的兵都將進攻楚國?!背醪宦爮模f:“我的事已經(jīng)辦妥當了,你就閉口,不要再多說,你就等待寡人的吧!”于是懷王就派使者前往齊國宣布跟齊斷絕邦交,還沒等第一個絕交使者回來,楚王竟急著第二次派人去與齊國絕交。

張儀回到秦國之后,秦王就趕緊派使者前往齊國游說,秦齊的盟約暗暗締結(jié)成功。果然不出陳軫所料,當楚國一名將軍去秦國接收土地時,張儀為了躲避楚國的索土使臣,竟然裝病不上朝,楚懷王說:“張儀以為寡人不愿誠心跟齊國斷交嗎?”于是楚懷王就派了一名勇士前去齊國罵齊國,張儀在證實楚齊確實斷交以后,才勉強出來接見楚國的索土使臣,說:“敝國所以贈送貴國的土地,是這里到那里,方圓總共是6里?!背拐吆苷徲牭恼f:“臣只聽說是600里,卻沒有聽說是6里?!睆垉x趕緊鄭重其事的巧辯說:“我張儀在秦國只不過是一個微不足道的小官,怎么能說有600里呢?”

楚國使節(jié)回國報告楚懷王以后,懷王大怒,就準備發(fā)兵去攻打秦國。這時陳軫走到楚王面前表示:“現(xiàn)在我可以說話了嗎?懷王說:“可以。”于是陳軫就很激動地說:“楚國發(fā)兵去攻打秦國,絕對不是一個好辦法。大王實在不如趁此機會,不但不向秦國要求商、于600里土地,反而再送給秦一個大都市,目的是跟秦連兵伐齊,如此或許可以把損失在秦國手里的再從齊國得回來,這不就等于楚國沒有損失嗎?大王既然已經(jīng)跟齊國絕交,現(xiàn)在又去責備秦國的失信,豈不是等于在加強秦、齊兩國的邦交嗎,這樣的話,楚國必受大害!”

可惜楚懷王仍然沒有采納陳軫的忠諫,而是照原定計劃發(fā)兵北去攻打秦國。秦、齊兩國組成聯(lián)合陣線,同時韓國也加入了他的軍事同盟,結(jié)果楚軍被三國聯(lián)軍在杜陵打得慘敗??梢?,楚國的土地并非不大,而人民也并非比其他諸侯軟弱,但是之所以會弄得幾乎要亡國的慘境,就是由于懷王沒有采納陳軫的忠實良言,而過于聽信張儀詭詐游說的緣故。

【評析】。

張儀這次充當了一次國際騙子,把楚懷王騙得既失去了友邦,又丟失了土地。然而國家之間是非道德的,絕不象人與人之間有溫良恭謙讓,國家之間暴力、詭詐經(jīng)常使用,一切踐踏道德的舉動在國家利益這個大前提下獲得了正義性。象意大利政治學者馬基亞維利,他最先將政治從世俗道德中脫離出來,第一次讓世人明白:政治中自有道德,但絕不是人與人之間的日常情理。我們不能指責張儀,只能怪楚懷王政治上的`幼稚和愚昧。

2。楚攻魏張儀謂秦王。

【提要】。

張儀畢竟是具有遠見、富有智慧的人,他預(yù)測的事情的未來發(fā)展幾乎都能與事實吻合。這些都建立在他對事理的正確認知和判斷上。

【原文】。

楚攻魏。張儀謂秦王曰:“不如與魏以勁之,魏戰(zhàn)勝,復聽于秦,必入西河之外;不勝,魏不能守,王必取之?!?/p>

王用儀言,取皮氏卒萬人,車百乘,以與魏。犀首戰(zhàn)勝威王,魏兵罷弊,恐畏秦,果獻西河之外。

【譯文】。

楚國攻打魏國,張儀對秦王說:“您不如幫助魏國,以便強化魏國的勢力。假如魏國能戰(zhàn)勝,從此就會更加聽命于秦,一定送來西河之外的土地;假如魏戰(zhàn)敗,那魏國就不能守住邊塞,大王就可以將魏國奪取過來。”

于是秦王就采納張儀的獻策,調(diào)派皮氏之軍1萬人和戰(zhàn)車100輛,支援給魏將孫衍。結(jié)果魏國戰(zhàn)勝了楚威王的軍隊。得勝的魏軍已是疲憊不堪,害怕秦國,就果真把西河之外地方獻給秦國。

【評析】。

說服他人的根本還在于打消對方的各種疑慮。要將事情的各種可能性都講出來,如果各種可能性都是有利于你的觀點的,那么對方就不得不對你心悅誠服。

張儀又惡陳軫于秦王。

【提要】。

張儀有時扮演的角色很不光彩,他時常喜歡玩弄些陰謀詭計。聰明過分,就顯得奸詐,如何對付這些智商很高、富有心計的人物,確有一番學問??纯搓愝F(著名辯士,初在秦國作官,后離秦去了楚國)是如何對付張儀對他在背后的誹謗的。

【原文】。

張儀又惡陳軫于秦王,曰:“軫馳走楚、秦之間,今楚不加善秦而善軫,然則是軫自為而不為國也。且軫欲去秦而之楚,王何不聽乎?”

王謂陳軫曰:“吾聞子欲去秦而之楚,信乎?”陳軫曰:“然?!蓖踉唬骸皟x之言果信也?!痹唬骸胺仟殐x知之也,行道之人皆知之。曰:‘孝己愛其親,天下欲以為子;子胥忠乎其君,天下欲以為臣。賣仆妾售乎閭巷者,良仆妾也;出婦嫁鄉(xiāng)曲者,良婦也。’吾不忠于君,楚亦何以軫為忠乎?忠且見棄,吾不之楚,何適乎?”秦王曰:“善。”乃止之也。

【譯文】。

張儀又在秦王前面誹謗陳軫說:“陳軫奔走于楚、秦之間,但現(xiàn)在楚國不見得對秦友好,反而卻和陳軫的關(guān)系非常親密。如此看來,陳軫一切舉動都是為自己,而不是為了秦國。況且陳軫又企圖背叛秦國而投奔楚國,大王為什么不明察此事呢?”

于是秦王就問陳軫說:“我聽人說你準備背秦而去楚國,有這回事嗎?”陳軫回答說:“有這回事?!鼻赝跤悬c生氣地說:“那么張儀所說的話是真的了?”陳軫回答:“何止張儀知道這件事,就連路人也知道這件事!常言道:‘由于孝已(著名孝子,殷高宗之子)孝順他的父母,因而天下父母都希望孝已做自己的兒子;由于伍子胥忠于他的君王因而天下的君王都希望伍子胥作自己的大臣。賣仆妾時如果能賣到本鄉(xiāng),那就證明是一位好仆妾;被休的妻子如果能改嫁到本鄉(xiāng),那就證明他是一位好妻子?!绻也恢揖龕蹏艺\于秦王,那么楚王又怎么要我做他的大臣呢?忠心耿耿尚且被遺棄、被放逐,我不去楚國又去哪里呢?”秦王感動地說:“賢卿言之有理?!庇谑蔷桶殃愝F挽留下來。

【評析】。

“謠言止于智者”,陳軫沒有在秦王面前直接指出張儀是小人,是在造謠,而是迂回曲折的講了許多民間流傳的諺語,以說反語的方式打消了秦王的猜忌,使張儀的讒言不攻自破。如果陳軫一開始就指責張儀,那么效果反而不好,給人一種犯錯之后為自己推卸責任、辯護的感覺,倒會加重他人的疑心,而如果先是主動承認讒言是對的,他要去楚國,然后再說出去楚國的復雜緣由來,揭示出與他人所說的讒言的本質(zhì)不同之處,這樣就會消釋他人的敵意和誤解,并且顯示出自己的光明磊落出來。

陳軫“欲擒故縱”、先順著對方的話語展開然后反戈一擊的辯解技巧,實在高明,令人折服。

戰(zhàn)國策讀后感100字篇十二

原文:

或為周最謂金投曰:“秦以周最之齊疑天下,而又知趙之難子齊人戰(zhàn),恐齊、韓之合,必先合于秦。秦、齊合,則公之國虛矣。公不如救齊,因佐秦而伐韓、魏,上黨長子趙之有。公東收寶于秦,南取地于韓,魏因以因,徐為之東,則有合矣?!?/p>

翻譯。

有人替周最對趙國的金投說:“秦國派周最到齊國去的目的是為了使天下諸侯疑懼秦、齊聯(lián)合,并且秦國又知道趙國難以與齊國作戰(zhàn),恐怕齊、韓兩國和好之前,必定先同秦國聯(lián)合。如果齊、秦兩國聯(lián)合超來。那么您的趙國就要變成廢墟了。您不如救助齊國,再幫助秦國去討伐韓國和魏國,那么上黨的長子就歸趙國所有了。這樣,您在東邊可以收到秦國送來的寶物,在南邊又能奪取韓國的土地,魏國就會因此而陷入困境,再逐步地向東邊擴展,那么齊國只有向趙國求和了?!?/p>

戰(zhàn)國策讀后感100字篇十三

站在歷史的今天,瞧一瞧現(xiàn)今五彩繽紛、五花八門的服飾,是一件多么自然不過的事情!

站在歷史的今天往回看20xx年,看一看著名的趙武靈王的胡服改革,會驚訝于小小服飾改革的艱難!

其實,也只是廢棄傳統(tǒng)長袖的服飾,改用便于騎馬射箭的胡服。

《趙策·武靈王平晝閑居》幾乎可以算是整部《戰(zhàn)國策》中最長的篇章之一,本身就表明改革的艱難。

其所記敘的是越在進行服制改革時,趙武靈王和保守勢力的代表人物公子成、趙文、趙造三人所進行的一場激烈爭論。

長長的激烈爭論里,趙武靈王表現(xiàn)出極大的耐心和極大的真誠,其言辭具有三大特點:

一、寬容的胸襟。

鼓勵異己之言。絕不阻塞忠誠進諫之路,絕不以勢壓人。

二、廣博的學識。

引經(jīng)據(jù)典。娓娓道來。

三、敏捷的言辭。

對仗句式的連續(xù)相接,反問句式的參差穿插,極盡語言交鋒之藝術(shù)。

也許《戰(zhàn)國策》的編纂者,趙武靈王的耐心和智慧,寄予了無限敬佩,所以在《武靈王平晝閑居》之后,緊跟了一篇《王破原陽以為騎邑》,講的是趙武靈王駁斥軍事大將牛贊的保守觀點。

牛贊說:“利不百者不變俗,功不什者不易器?!?/p>

沒有百倍的利益就不要改變習俗,沒有十倍的功效就不要更換兵器。

其實,自古及今,由中到西,有些改革之利,何止十倍百倍?

改革之難,難于上青天。

戰(zhàn)國策讀后感100字篇十四

秦召周君,周君難往。或為周君謂魏王曰:“秦召周君,將以使攻魏之南陽。王何不出于河南?周君聞之,將以為辭于秦而不往。周君不入秦,秦必不敢越河而攻南陽?!?/p>

翻譯。

秦國邀請西周君,西周君有些畏懼,不敢去秦國,有人為西周君對魏王說:“秦國邀請西君其目的是想讓西周進攻魏地南陽。君王您為何不在黃河南岸進行軍事演習,周君聽說后,就可以借口魏國進兵西周,而不去秦國了。西周君不去秦國,秦國一定會擔心西周將絕其后路。便不敢渡過黃河來進攻南陽。”

評析。

作為有實力者更應(yīng)該重視名譽對自己長遠利益的巨大幫助。千萬不能因為蠅頭小利干那些有損自己聲譽的事。對那些人所共知的道義形象,應(yīng)該是保護和利用,而絕不應(yīng)該毀壞他。政治家們最善于樹立道德形象,對那些血統(tǒng)高貴的遺老遺少、文化名人、道德楷模一定要加以尊重,以籠絡(luò)人心、以德治天下。

戰(zhàn)國策讀后感100字篇十五

作者:劉向。

王破原陽,以為騎邑。牛贊進諫曰:“國有固籍,兵有常經(jīng)。變籍則亂,失經(jīng)則弱。今王破原陽,以為騎邑,是變籍而棄經(jīng)也。且習其兵者輕其敵,便其用者易其難。今民便其用而王變之,是損君而弱國也。故利不百者不變俗,功不什者不易器。今王破卒散兵,以奉騎射,臣恐其攻獲之利,不如所失之費也。”

王曰:“古今異利,遠近易用。陰陽不同道,四時不一宜。故賢人觀時,而不觀于時;制兵,而不制于兵。子知官府之籍,不知器械之利;知兵甲之用,不知陰陽之宜。故兵不當于用,何兵之不可易?教不便于事,何俗之不可變?昔者先君襄主與代交地,城境封之,名曰無窮之門,所以昭后而期遠也。今重甲循兵,不可以踰險;仁義道德,不可以來朝。吾聞信不棄功,知不遺時。今子以官府之籍,亂寡人之事,非子所知?!?/p>

牛贊再拜稽首曰:“臣敢不聽令乎?”至遂胡服,率騎入胡,出于遺遺之門,踰九限之固,絕五徑之險,至榆中,辟地千里。

趙武靈王撤消原陽軍隊的舊編制,建立騎兵,把原陽作為訓練騎射的基地。

牛贊進諫說:“國家有固定的法令,軍隊有長久不變的準則。改變法令國家就會混亂,夫去準則軍隊就會削弱。如今君王撤消原陽軍隊的昭編制,建立騎兵,把原陽作為訓練騎射的基地,這是改變法令并拋棄準則的做法。況且熟習他們原來兵器裝備的將士才能輕敵敢戰(zhàn),對器用感到方便的人,難事也會覺得很容易。如今民眾對器用感到便于使用而君王卻改變了它,這是損害君王聲譽并削弱國家力量的做法。所以利益不到百倍不能改變風俗,功效不能增加十倍就不更換器具。如今君王拆散原來軍隊的編制,而奉行騎馬射箭,臣下害怕它攻戰(zhàn)獲得的利益,趕不上所損失的`費用?!?/p>

武靈王說:“古代和今天的利害不一致,邊遠和中原地區(qū)可以改換器用。陰陽的變化有不同的規(guī)律,四季的推移各有所宜。所以賢明的人觀察時俗而不被時俗所牽制,制造兵器雨不被兵器所制約。您知道官府的法令,不知道改換器用的利益;您知道兵器鎧甲的用途,不知道天時人事變化中所適宜采取的措施。所以兵器不適合應(yīng)用,什么兵器不可以改換?教化不便于行事,什么風俗不可以改變?從前先君襄主的邊境與代國接壤,就在邊境筑城表示封疆的范圍,名叫無窮之門,這是用來昭示后代希望他們開拓遠地的意思。如今厚重的鎧甲長長的兵器,是不能越過險要地形的;講究仁義道德,是不能使胡人來臣服的。我聽說講信用不能拋棄功利,聰明的人不會放棄機會。如今您以官府的法令,擾亂寡人變服騎射、強兵拓地的大事,這些不是您能夠了解的。”

牛贊再一次拜見武靈王叩頭至地多時說:“臣下怎么敢不聽從您的命令呢?”武靈王于是就讓他穿上胡服,率領(lǐng)騎兵攻入胡地,從挺關(guān)出發(fā),越過了九原堅固的要塞,跨過了井陘關(guān)的險地,到達榆中,開拓了千里疆土。

您可能關(guān)注的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