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高中學校校本課程實施方案設計(實用四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4-01 11:42:56 頁碼:9
高中學校校本課程實施方案設計(實用四篇)
2023-04-01 11:42:56    小編:admin

為了確保我們的努力取得實效,就不得不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書面計劃,具有內容條理清楚、步驟清晰的特點。怎樣寫方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方案應該怎么制定呢?以下是小編給大家介紹的方案范文的相關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高中學校校本課程實施方案設計篇一

校本課程開發(fā)領導小組:

組長:

副組長:

組員:

執(zhí)行辦公室主任:

1、最大限度地滿足每個學生的興趣愛好,促使每個學生個性特長的發(fā)展;

2、熱愛生活,學會交往,養(yǎng)成與他人合作的習慣;

3、培養(yǎng)社會精英人才。

1、文化類(中國文化、紅樓夢賞析、法語入門、日語入門、德語入門、英語語言文化類)

2、科學類(學科競賽、電腦類、理科學科拓展)

3、社會類(文科學科拓展)

4、德育類(心理、衛(wèi)生)

5、藝體類

6、實踐類(烹飪、插花、編織、陶藝、汽車)

7、特色類(航空航天俱樂部、生命科學及宇宙興趣俱樂部、科技創(chuàng)新俱樂部、領導力課程)

1、由校本課程開發(fā)領導小組提供校本課程類別,學校全體教師根據自身的興趣和特長,自由選擇申報。要求全體老師人人參與校本課程的開發(fā),選題不限于本專業(yè)領域,一旦選定則不隨意變動,應著力于持續(xù)、深入、豐富、完善課程,力爭三年左右能形成成熟的校本課程,教師成長為所選領域的專家。原則上合作項目原則上不超過三人,擬定校本課程開發(fā)簡案。(學期末)

2、校本課程開發(fā)領導小組協(xié)調整合課程人員安排,審議上報的校本課程開發(fā)簡案。(學期末)

3、校本開發(fā)人員開始選定或編輯教材、撰寫課程計劃,設計學生活動材料等,學校對部分特色課程組織人員培訓。(假期)

4、審議通過后的校本課程項目將全部放到校園網,在規(guī)定時間內學生通過校園網選課系統(tǒng)自由選擇,每位學生限選一門,先選先得。除某些特殊課程外,原則上須有20人以上方可成班。(開學第一周)

5、校園網上公布最后成班的校本課程開設安排,包括時間、地點、學生姓名等。(開學第二周)

6、校本課程開始上課(開學第三周)。

(一)教師

1、開學前準備好教材、制定好教學計劃。

2、做好學生考勤,并將遲到、請假、缺席的學生名單當天反饋給年級主任,年級主任于第二天反饋給相應的班主任。

3、做好學生考核工作,在校本課程結束后把學生考勤登記冊、學生成績冊、學習成果、反映學生學習情況的照片交到教務處歸檔。

4、一學期校本課程結束后,教師應上交教材和教學小結。

(二)學生

1、學生根據自身發(fā)展需要自愿選擇學校課程,在開學第一周登陸學校網站“校本課程選報系統(tǒng)”選擇。

2、不得隨意缺課,如無故缺席1次或因故缺席3次不得參加該課程考核。

3、達到出勤率的要求、參加該課程的考查合格可獲得該課程所發(fā)證書,成績按合格、不合格記錄歸檔。

1、每學期校本課程結束后,校本課程開發(fā)領導小組通過日常教學檢查、問卷調查、學生學習成果以及教師撰寫的相關論文來對教師進行評價,并根據評價結果進行評選表彰獎勵。(學期末)

2、學校鼓勵優(yōu)秀校本課程教師在教學中不斷豐富和完善講義,在專家指導下形成校本教材。

高中學校校本課程實施方案設計篇二

學校課程開發(fā)委員會對各學科提出的各個校本課程,進行了認真的評議,全面分析了學?,F(xiàn)有資源,討論后確定我校校本課程的設置框架:從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教育目標基礎上,框定我校校本課程分為四大類:人文類、科學類、藝術類、體育類;主要從學生發(fā)展的角度、學校的教育理念、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三個方面進評定,確定本學年的校本課程。

1、人文類:

(1)時事開講。

(2)生活中的經濟學。

(3)中國傳統(tǒng)文化概述。

(4)花卉與生活。

2、科學類:

(1)身邊的化學。

(2)航天科技。

3、藝術類:

樂器、聲樂、素描、動漫、硬筆書法、立體構成、服裝設計、裝飾畫、絹花制作、風景畫。

4、體育類:籃球、排球、足球、舞蹈。

1、課程名稱:(包括適合年級)。

2、主持教師:(待定)。

3、課程類型:(說明是人文類/科學類/藝術類/體育類等)。

4、課時量:說明總課時量及課時安排。

5、日期:起止日期。

6、課程具體設計:

(1)課程目標:逐點陳述目標,要全面而具體。

(2)課程內容:知識內容、活動形式等相關方案;具體的組織等。

(3)課程實施:課程實施的組織形式如學習方式與活動安排、各種教育教學資源的利用等。

(4)課程評價:評價的標準。注意:要符合新課改的理念如過程評價、評價角度要多元化。說明學分值計算方法。

(5)環(huán)境條件:(硬環(huán)境:需要學校提供設備、場地、資金等;軟環(huán)境:工作量的計算、教學的評價等。)

高中學校校本課程實施方案設計篇三

中學新課程校本教研實施方案提要:提升全組教師的理論水平。鼓勵并組織本學科組教師依據學科特點和學生實際,結合教改,確定教研中心和教改課題,組織全組成員學習新理念,不斷總結教學成果。

1、組織管理的發(fā)展性原則

以可持續(xù)性發(fā)展為根本,提升學校整體和個人的競爭潛力。各項制度的制定圍繞學校的長遠發(fā)展規(guī)劃,并針對階段工作重點,體現(xiàn)動態(tài)化的目標管理思想。

2、研究方法的實證性原則

校本教研的主體是教師,研究內容以解決教學中的實際問題,滿足學生的發(fā)展需求為主。鼓勵教師通過有效的調查、分析、研究、探索與實踐。

3、研究目標的效率性原則

校內各級單位樹立“半成品”的引導和服務意識,采取各項有效措施,鼓勵教師參與教學的探索與研究,克服形式主義,以提升個人專業(yè)素養(yǎng),提高自身的反思能力和教學效率為目的。

4、研究過程的學科性原則

以“課改”為指導,“課標”為依據,加強對教師研究過程的專業(yè)性指導,強化研究的學科性意識。

學校實行“校長領導下的教務處——學科教研組——教師個人”三級教研組織網絡。

1、校本教研領導小組

組長:

副組長:

組員:

職責:

①制定學校校本教研的總體規(guī)劃。

②領導小組必須深入校本教研第一線,每人參與1—2項校本教研活動。

③為教師開展校本教研提供良好的軟、硬件環(huán)境。

④適時聘請有經驗的老師來校指導校本教研工作,舉薦教師參加相關的教學研討會。

2、校本教研工作小組

組長:

副組長:(各年級主管領導)

成員:各教研組長,備課組長

職責:

①制定學校校本教研的工作計劃,指導各教研組開展教研活動。

②收集、整理學校校本教研的各種資料,總結校本教研的經驗和存在的問題,及時向“校本教研領導小組”提出建議。

③定期完成對教研組、教師個人的評價。

④向領導小組推薦優(yōu)秀教研工作者人選。

學校的教研部門本著以人為本的思想,協(xié)同相關部門,結合學校發(fā)展規(guī)劃,針對個人階段性教學中普遍問題,制定近期和遠期的研究目標,并做好各項具體實施方案。努力為教師的教學研究提供專業(yè)支持,做好各項服務工作。

教研組根據學科特點確定每階段需要解決的問題、研究相關措施并具體落實。

教師個人將參與校本教研作為個人專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的重要內容,在實踐中反思和發(fā)現(xiàn)解決策略。

1、校級管理層面

(1)校長是校本教研的第一負責人

①提供開展教研活動的經費、時間、場所、硬件支持。

②為教師提供相關的培訓機會,幫助教師獲得專業(yè)性指導。

③確保積極參與研究的教師有優(yōu)先外出學習的機會。

④在各項教師評價標準中,要增加教學研究成果考評的權益。

(2)學校教務處研究本校的教學現(xiàn)狀,向校長,分管業(yè)務的副校長提供教學導向性意見,總結,推廣好的教法與經驗,制定學校教研制度,并逐步落實。

(3)負責全校的教研流程管理工作,加強對學校教師的教學研究的指導與管理,組織各教研組教研成果的.匯總、統(tǒng)計工作,檢查教研工作的落實、進展情況和交流情況。

2、教研組層面

(1)學期初組織教師學習本學校課程標準,明確本學期課程的目的、任務、教學內容、重難點及相關策略;討論并確定各年級教學要求,組織教師根據個人特長和任教班級情況,制定個人學期教學計劃。

(2)根據教學實際,圍繞學校實際確定教研組和個人每學期的教研任務,做好組內職責分工、任務布置工作,有計劃地開展研究與交流匯報。

(3)有針對性地組織教學研究、公開展示課,及時總結、反思、交流、推廣教學經驗,加強與校外教學教研的溝通和交流。

(4)教研活動每兩周開展一次。做到有依據、有主題、有記錄、有措施、有成果。

(5)提升全組教師的理論水平。鼓勵并組織本學科組教師依據學科特點和學生實際,結合教改,確定教研中心和教改課題,組織全組成員學習新理念,不斷總結教學成果,推廣教學新經驗。

(6)每次教學檢測后,及時召開各年級組的質量分析會,并針對薄弱教師,或薄弱學科,或薄弱班級進行跟蹤聽課,進行專題分析。組織好新老教師的結對指導和同伴互助。

(7)注意積累資料和總結經驗。建立本學科的課程資源庫。每學期要向學校提交一定數量的教研成果。

(8)協(xié)助學??蒲胁块T檢查科研任務的落實情況,期末做好工作總結,并定期向學校行政領導和教師匯報工作。

(9)鼓勵每位教師每學期提出一項教改建議。

3、教師個人層面

(1)制定學期教學計劃(課程標準的具體化、個性化)及個人本學期中學新課程校本教研實施方案提要:提升全組教師的理論水平。鼓勵并組織本學科組教師依據學科特點和學生實際,結合教改,確定教研中心和教改課題,組織全組成員學習新理念,不斷總結教學成果

所重點關注的教學問題、研究任務。認真完成教研組布置的各項教研任務。

(2)學期初,教師自我反思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在教研部門的協(xié)助下根據教學問題擬定解決問題的初步方案。每位教師在整體把握、研讀教材的基礎上,認真制訂問題研究明細表,確保問題研究在教學行動中實現(xiàn)。

(3)認真參加校內各項教研活動,態(tài)度端正,在教研組討論時要認真準備,積極發(fā)言。無故不參加教研活動者,按曠課一節(jié)處理。各科室人員及實驗員要參加相應學科的教研活動。

(4)認真參與課堂觀察。教師校內聽課、評課每學期不少于10節(jié),學校建立課堂跟蹤制度。

(5)教師每學期至少完成以下成果中的兩項:

①一篇教研論文。

②一本教育教學理論著作的手寫筆記。

③一份教育敘事或案例。

④組織一次教研組研討活動。

⑤一份校級以上展示或獲獎的教案。

高中學校校本課程實施方案設計篇四

校本課程是學校自主開發(fā)的一門課程,是相對于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而言的。實施校本課程將對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特長、創(chuàng)新思維和實踐能力,培養(yǎng)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團結協(xié)作和社會活動的能力,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發(fā)現(xiàn)和培養(yǎng)人才都具有十分重要意義。我根據實驗中學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特制定此方案。

1、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愛好,發(fā)展學生個性特長。

2、陶冶情操,增進身心健康。

3、拓展學生的知識領域,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4、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態(tài)度和精神,學習和掌握科學的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和方法。

5、培養(yǎng)學生的團結協(xié)作和社會活動能力,使學生熱愛學校生活、適應社會。

1、學生是校本課程的主體。一方面學生是課程開發(fā)的依據;另一方面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在課程實施中創(chuàng)造課程。

2、“生活世界”是校本課程內容的范圍。

3、課程是學生通過反思性、創(chuàng)生性實踐而建構人生意義的活動,校本課程為學生提供反思和創(chuàng)造的環(huán)境、對象。

4、校本課程的學習活動方式以理解、體驗、反思、探究和創(chuàng)造為本,旨在改變學生的單一學習方式。

5、教師和學生不是校本課程的簡單執(zhí)行者,而是校本課程的創(chuàng)生者。

校本課程與其他必修課程一樣,都是由學生全員參加的學校教育活動,在遵循一般教學原則的同時,還必須考慮到其自身的特點和規(guī)律。在教學中應注意以下原則:

1、自主性原則。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學生自主活動為主,教師講授、指導少而精,盡可能讓學生多練、多動,多給學生以盡可能多的時間與想象、創(chuàng)造空間。

2、自愿性原則。學生在“自選”科目時,教師應尊重學生的意愿,報名后按各自選擇編組活動,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個性特長。

3、靈活性原則。教學內容、方法應以學生的實際情況而定,教師應從學生的能力、效果等差異出發(fā)、因材施教,靈活地做出內容形式上的調整,使全體學生都得到發(fā)展。

4、開放性原則。體現(xiàn)在目標的多元化、內容的寬泛性、即時性,時間空間的廣域性、可變性,評價的主體性、差異性。

作為一門以學生實踐為主的課程,校本課程的教學方式要打破課堂教學固有的模式,教師要盡可能給學生更大的自主活動余地以及更多的相互交流的機會。在教學上擬采用以下形式:

1、個體式。如書法、計算機、剪紙、舞蹈、音樂、美術、體育項目訓練、棋類等。

2、集體活動式。如班團隊活動、社會實踐、體育競賽、藝體節(jié)、科技創(chuàng)新大賽等。

3、團隊式。如合唱、舞蹈、球類選項、學科競賽等。

校本課程每大周5課時,安排在下午3、4節(jié)公共自習課上。

我校實施校本課程,要遵從我校以“為學生終身發(fā)展奠基”為辦學理念,構建學校豐富的課程體系,旨在充分整合和利用校內外教育資源,為師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教學情境和條件,構建學校教育人性化、個性化的課程,促進教師素質的提高和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

1、學生評價

(1)校本課程不采用書面的考試或考查方式,但要作考勤評價記錄。

(2)教師根據每個學生參加學習的態(tài)度進行評價,可分為“優(yōu)秀”、“良好”、“一般”、“較差”記錄,作為“優(yōu)秀學生”的評選條件。

(3)學生成果可通過實踐操作、作品鑒定、競賽、小組評比、匯報演出等形式展出,成績優(yōu)秀者可將其成果載入學生成長檔案。

2、教師評價。

(1)教師從教必須有計劃、有進度、有教案、有考勤的評價記錄。

(2)教師應按學校整體教學計劃的要求,達到規(guī)定的課時與教學目標。

(3)教務處通過聽課、查閱資料、調查訪問等形式,每學期對教師考核,并記入業(yè)務檔案。

教師能否適應與承擔新課程的教學任務,已成為提高校本課程教學質量的關鍵。教師是承擔校本課程的主體,依據學校在職教師的現(xiàn)狀,結合各地的教研情況,目前師資培訓應采用以下方法。

1、走出去——參加市內外有關部門組織的培訓,回校后積極輻射。

2、請進來——聘請校外有關專家,對我校教師進行培訓。

3、老帶新——通過名師帶教,“一幫一”結對互助,培養(yǎng)青年教師。

4、自學——通過提供書籍、資料、器材,讓教師自主學習,以掌握一門或幾門校本課程教學能力。

教材建設是校本課程的基礎。任課教師要以豐富的實踐為基礎,參考有關資料,務實鉆研學習,自己動手編寫教材,學校資助教材的刊印,通過實踐,反饋調節(jié),最后形成有特色的褡褳學校校本課程教材。教師開發(fā)教材,要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1、調查收集學生現(xiàn)階段的發(fā)展基礎和差異。掌握學生現(xiàn)有知識、技能素質的水平,收集適應技能高低和知識多寡不同的各種活動材料,為課程選材的提供依據。

2、提供反饋資料,特別是向學生指出學習中的差錯并分析原因的反饋材料,可以很好地幫助學生找出課程學習中的難點。

3、組織學生從事課外實踐活動。

4、總結和反思教學活動。教師要不斷地提高通過自我總結和積極借鑒他人的反饋來分析自己的學習需要和學習風格的能力。

5、發(fā)揮網絡資源的作用。充分利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特別是北大附中等名校資源,促進課程資源的廣泛交流與共享。

在我看來,校本課程開發(fā)的過程是學校不斷學習、發(fā)展、成長的過程。學校領導和教師應該繼續(xù)努力,積極投身于課程改革的洪流中,去開拓、去創(chuàng)新,用智慧和汗水譜寫出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新篇章,開發(fā)學生的潛力,使他們能夠找到最優(yōu)秀的自己。

您可能關注的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