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2023年《搭船的鳥》第一課時教學設(shè)計與反思(優(yōu)質(zhì)8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13 13:42:21 頁碼:12
2023年《搭船的鳥》第一課時教學設(shè)計與反思(優(yōu)質(zhì)8篇)
2023-11-13 13:42:21    小編:zdfb

生活中有許多平凡的瞬間,卻蘊藏著深刻的哲理和感悟。建議采用結(jié)構(gòu)化的方式來組織總結(jié),例如按照時間順序、按照重要性等進行排序和歸類。以下是一些總結(jié)范文的摘錄,希望對大家的寫作有所幫助。

《搭船的鳥》第一課時教學設(shè)計與反思篇一

桐城市東關(guān)小學何茜。

教材分析。

《草原》一課是老舍第一次來到內(nèi)蒙古大草原時的感覺,遼闊美麗的草原景色,熱情好客的內(nèi)蒙古人民,都給作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作者按照事情發(fā)展的先后順序來完成這篇文章,首先描繪了一副既使人驚嘆,又叫人舒服的奇麗的草原美景,接著描寫了人們盛大歡迎的場面,最后是草原聯(lián)歡,把酒話別的情形直至“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結(jié)束全文,文章脈絡(luò)清晰,行文流暢而且語言優(yōu)美,既不失純樸簡練的語言風格,又呈現(xiàn)生動感人的氣息。

學情分析。

由于地域的限制,絕大數(shù)同學對大草原的了解不多,但大部分同學都向往草原,學習這篇文章,可以進一步增加學生對自然風光和民族風情的了解,也可以在網(wǎng)上查看草原的風光和民族風情。學生比較喜歡這樣的課文,因此要引導學生采取多種方式朗讀品味,感受大草原的美。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詞,理解重點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蒙漢情深,民族團結(jié)的思想感情,激發(fā)學生熱愛草原。熱愛草原人民的思想感情。

3.感受草原的自然美和人文美。理解“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的意思。受到熱愛祖國和民族團結(jié),和諧的教育。

重點?難點。

重點:引導學生隨著作家的敘述,在頭腦中浮現(xiàn)一幅幅生動讀畫面,從而感受草原風光與人情的美好。

難點:聯(lián)系課文,說說“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這句話的理解和體會。

教學準備。

搜集草原風光和民族風情的圖片,歌曲《美麗的草原我的家》。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shè)情景,導入新課。

1、聽歌曲《美麗的草原我的家》,請學生談談觀后的感受。

聽了歌曲《美麗的草原我的家》,欣賞著草原美麗的畫面,此時你有什么想法?(大屏幕展示草原畫面)。

2、板書課題,指名讀課題。(板書課題)。

今天,讓我們隨著作家一起走進草原,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了解學情。

過渡:在預習課文中,大家知道了這篇課文描寫的是著名的作家老舍先生,第一次訪問內(nèi)蒙古大草原時的所見所聞。

1、讀了文章題目,你想了解哪些內(nèi)容?也可以把預習課文中不明白的問題提出來。

2、教師隨時梳理學生提出的問題。(歸納板書)。

三、細讀課文,質(zhì)疑問難。

1、帶著自己提出的問題,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

要注意一邊讀,一邊畫出重點的詞句,在課文的空白處,寫寫自己的體會和感受。教師相機指導。

過渡:在自學的過程中,同學們特別認真,尤其是同學們能抓住重點的詞句,聯(lián)系上下文,結(jié)合自己的生活實際和課前查找的資料,寫出了自己的體會和感受。這種做法,很值得我們學習。

2、小組同學自學交流,認識上達成共識后,待會匯報你們自學的成果。教師深入到小組內(nèi),和同學一起交流探討,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以便于組織教學。

四、賞讀誦詠,潛心涵泳。

過渡:剛才老師參與了同學們小組的活動,每個同學參與合作的積極性特別高,很多同學還發(fā)表了自己獨特的見解。下面,我們請同學代表你們小組的同學,結(jié)合課文中的重點的詞句,談談你們的體會和理解認識。

(一)指名研讀草原景色部分的同學,匯報學習的情況。

2、隨機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加深學生感悟,充分地表達自己對草原喜愛的思想感情。(聽了同學們談的對草原的感受,一定想走入草原了,來吧!)。

3、鼓勵學生有感情朗讀第一自然段的課文。

4、學生配樂朗讀課文的'情況,教師適時鼓勵。

(二)研讀老舍先生在訪問中被熱情招待的部分。

1、學生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課文部分,放聲朗讀課文。

2、指導學生交流理解課文的其他部分,感受草原人民的熱情好客。

(1)、迎接遠客:學生先讀重點的語句談體會,再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師小結(jié):在路上作者初步感受到了草原人民的熱情,隨后他們來到了蒙古包外。

(2)、學生齊讀蒙古包外迎接的部分。

(3)、熱情接待:先讓學生隨作者一起走進蒙古包,看看發(fā)生什么樣的事,再指名學生朗讀課文,談談為什么這樣讀課文。(學生概括板書詞語)。

五、拓展延伸,感情升華。

1、如果自己是一位訪問團的成員,看到草原的美麗景色,又受到內(nèi)蒙古人民的熱情款待,此時你有什么話要說?結(jié)合自己家鄉(xiāng)的情況,能不能對熱情的蒙古人民發(fā)出訪問我們家鄉(xiāng)的邀請?(教師板書:人情美)。

2、時間過得真快,在聯(lián)歡的歡聲笑語中,今天的訪問就要結(jié)束了,作者感受到了草原的景色美,人更美。在斜陽下,怎么舍得分別?作者感嘆:“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理解句子的意思,齊讀。

六.聯(lián)系生活,課內(nèi)外結(jié)合。

我們學習的課文是作者五六十年代在草原的所見所聞,課下收集今天發(fā)生了巨大變化的草原資料或者圖片,在班上交流展評,并就保護環(huán)境方面談談感受。

七、板書設(shè)計。

草原。

風景美人情美。

相見――――――――熱情。

款待――――――――盛情。

教學反思。

《草原》是我國著名作家老舍先生的作品。他把自己第一次見到草原的真情實感告訴讀者。向我們展示了草原的風景美,人情美,歌頌了民族大團結(jié)。學習課文,就是要讓學生理解這些美,并從中受到美的教育。因此,我教學本文,以讀代講,讀中感悟,讀中理解。

1、賞讀誦詠,理解美。

老舍先生筆下的草原是一幅高遠遼闊的美麗圖畫。精讀時,透過課文優(yōu)美的語言,抓住重點詞句,啟發(fā)揣摩、品味語言美,從而讓學生理解這些優(yōu)美的語言描繪的圖畫美,受到美的陶冶。

先生筆下草原的天“比別處更可愛”,什么地方更可愛呢?作者抓住“空氣是那么清鮮,天空是那么明朗”來寫的。引導學生仔細品讀,并閉目遐想,甚至深深呼吸一口清新的空氣,讓學生的感受與作者有相同的美感。讓學生讀出“我”贊美草原美的方式是“總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滿心的愉快。追問:“為什么想高歌一曲呢?”作者受到美的感染,決意用歌聲來贊美草原。

2、選讀想象,感悟美。

《搭船的鳥》第一課時教學設(shè)計與反思篇二

本課教材是部編教材三年級習作單元的一篇精讀課文,這是部編教材的第一個習作單元,重在引導學生學習觀察的方法。

文章記錄的就是“我”乘船去鄉(xiāng)下的外祖父家的途中的一景,“我”運用善于觀察的眼睛捕捉到了這一情景,勾畫出了一個孩子愛自然的童心。讓“我”感到“美麗”的是鳥的色彩:“紅色”的長嘴,“翠綠”的羽毛翅膀帶一點“藍色”。

課文接著描寫了鳥捕魚時的動態(tài),“一下子沖進水里”,“沒一會兒,它又飛出來了?!薄耙幌伦印?,“沒一會”表現(xiàn)了翠鳥飛行速度之快。“一口把小魚吞了下去”,抓住了瞬間的動作來描寫。因此本課的學習我直接指向讓學生在閱讀中學表達。

三年級的學生,剛開始接觸習作,會有一點畏難情緒,這就需要教師善于引導,激發(fā)學生的習作興趣。

1.緊扣關(guān)鍵詞句,初步學習觀察和描寫事物外貌、動作的方法。

2.能和同學交流自己觀察到的場景并寫下來。

緊扣關(guān)鍵詞句,初步學習觀察和描寫事物外貌、動作的方法。

運用描寫事物動作的方法,遷移寫一寫自己觀察到的場景。

小學三年級的學生對習作的學習才剛開始,《搭船的鳥》是習作單元的第一篇精讀課文,學習重點就是“留心觀察”和“細致觀察”,以服務習作指導為主要目的,加強學生的表達訓練和習作方法的運用。

1.布置學生預習課文。

2.制作教學課件。

第二課時。

一、直接揭題。

同學們,上一節(jié)課我們了解了這只“搭船”的鳥,作者是如何抓住翠鳥的特點來觀察和描寫的呢,這一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學習。

{設(shè)計意圖:創(chuàng)設(shè)情境,提出問題,引起思考。}。

二、聚焦“我”對搭船的鳥外貌的觀察。

(一)出示搭船的鳥圖,指導觀察圖畫,圖畫中的鳥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直觀感受:色彩艷麗、美麗。

(二)課文又是如何描寫的呢?細讀第2自然段,你腦海中,這只鳥是什么樣子的?

1.自由讀、指名讀。

2.變成自己的話,怎么說?誰能說的更具體一些?

(三)朗讀第3自然段,用“”畫出表示顏色的詞語。

彩色翠綠藍色紅色。

(四)邊讀邊想象畫面,朗讀第3自然段,思考:

作者主要抓住了搭船的鳥的(外形)特點來寫,描寫了鳥的羽毛、翅膀、長嘴。

(五)學習學法。

這只鳥鳥明明還有眼睛、爪子等、作者為什么只寫了翅膀、羽毛和嘴巴?是疏忽了嗎?

作者抓住了這只鳥和別的鳥不同的地方來寫,寫出了翠鳥的特點。

描景狀物,介紹一種事物,一定要抓住它最與眾不同、最有特色的地方寫。

三、聚焦“我”對搭船的鳥動作的觀察。

(鳥是怎樣捕魚的)。

(一)言語引導,視頻激趣。

播放翠鳥捕魚視頻,學生觀看,感受捕魚之快??戳艘曨l,我們更能感受到鳥捕魚之快。

課文是如何去描述的?請打開課本讀一讀吧。

(二)緊扣動作,感悟表達。

1.指名朗讀第4自然段。捕魚動作怎樣?快。從哪里可以看出它捕魚快?

2.用“”圈出描寫翠鳥捕魚動作的詞語。

沖、飛、銜、站、吞。

(三)指名朗讀第三自然段,指導朗讀。

很快,不是一般的快,你加了一個很字。誰能來讀一讀。

1.鳥動作快嗎?誰能讀得讓人覺得更快一些。

2.我聽你讀,覺得后面很多人在追著你,你上氣不接下氣了,讀這一段速度要快一點,但是要把鳥捕魚的動作的幾個詞讀清楚,這些字要咬死重讀。大家一起讀讀。

3.注意動詞,邊讀邊想象捕魚的場景。

4.總結(jié)方法:動作分解法。

在細致的觀察上,用“動作分解法”來描述,就是把連續(xù)的幾個動作一一分解開,再把每一個動作寫清楚,然后再將分解的動作連接起來。

{設(shè)計意圖:本環(huán)節(jié)抓住捕魚動作的關(guān)鍵詞,學習動作分解法。}。

四、小結(jié)留心觀察的好處,習得方法。

在這次平常的探親之旅中,因為留心觀察,“我”認識了一位可愛的新朋友,給“我”的旅途增添了快樂。在平時的生活中,我們自己也應該像小作者這樣留心觀察,積累習作的素材。

五、小練筆。

(一)觀察打籃球,抓住打籃球的動作完成片段。

寫法指導:

1.要留心觀察,對打籃球的動作進行細致觀察,按一定的順序來寫。

2.把動作分解開來,想想哪些動詞描寫更準確,運用多種修辭手法。

他一個轉(zhuǎn)身,

(二)評議修改。

{設(shè)計意圖:讀寫結(jié)合,傳授方法,既鍛煉學生書面寫作能力。}。

xxx。

《搭船的鳥》是一篇內(nèi)容淺顯而富有童趣的文章,作者以兒童的口吻和視角,來寫自己觀察到景象。文章語言雖然簡潔,讀起來卻耐人尋味,不僅介紹了翠鳥的美麗,而且生動刻畫了翠鳥捕魚時動作的敏捷、靈動。在教學當中,我讓學生圍繞“細致觀察”進行學習。著重學習第二、四自然段作者觀察到的翠鳥的外形以及翠鳥捕魚時的動作。

我重點教學第二、四自然段,學習作者觀察的方法,感受作者觀察的細致入微。在學習翠鳥的“外形”時,首先學生帶著“翠鳥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的問題自讀思考。我叫了幾個學生來談,其實應該學生小組內(nèi)交流討論,讓每個學生都切實開動腦筋思考問題,讓學習真正發(fā)生。小組內(nèi)交流討論后再由小組代表匯報。今后的教學中要做到真正關(guān)注學生學習。我進行小結(jié)后引導學生邊讀第二自然段邊想象畫面,并出示翠鳥圖片進行觀察,說一說翠鳥的樣子,感受翠鳥外貌的美麗,體會“我”觀察的細致。學習作者從整體到部分并把每一部分觀察得清清楚楚的方法。

本節(jié)課重點學習了觀察翠鳥的外形,在學習翠鳥捕魚時的動作時,進行了簡單處理,聚焦動詞,觀看翠鳥捕魚視頻。繼而引導學生體會觀察事物不僅僅要用眼睛看、用耳朵聽、還要用心去感受。

在今后的教學中需要注意:

一、讓學生讀課題后提出自己的疑惑,明確想學的內(nèi)容,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欲望,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二、通過抓重點詞語,詞語的替換,豐富學生的詞匯量,體會作者用詞是經(jīng)過反復推敲的。

三、提出問題要全班討論,讓學習真正發(fā)生。

四、課堂上要多讀書,多有感情地朗讀和精心的默讀。對學生的評價方面還需要下功夫,力求讓自己的教學更上新臺階。

文檔為doc格式。

《搭船的鳥》第一課時教學設(shè)計與反思篇三

一、懷念父親,最難忘背影(開篇點題)。

二、車站離別看見背影。

(1)交待父子分別時的家庭情況(渲染氣氛)。

(2)寫父親決定新自送行并細心關(guān)照(著意鋪墊)。

(3)寫買橘告別,抒發(fā)真摯感情(細寫背影)。

三、接讀父信,再現(xiàn)背影(首尾呼應)。

《搭船的鳥》第一課時教學設(shè)計與反思篇四

《孔繁森》一文以人物名字“孔繁森”作為文題,通過描述其在援藏工作期間收養(yǎng)孤兒并為孤兒獻血交學費這兩件感人的事跡,頌揚了孔繁森關(guān)心愛護藏族人民,為民族團結(jié)無私奉獻的優(yōu)秀品質(zhì)。

對于低年級的孩子來說,孔繁森實在是一個距離遠,感覺陌生的人物。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如何深入淺出地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nèi)容及人物品質(zhì)是本課的重點和難點。在課前,讓學生結(jié)合課外搜集的資料交流關(guān)于孔繁森的故事,使他們對孔繁森有一個初步的了解,為課堂教學奠定了基礎(chǔ)。

首先,我讓學生觀察孔繁森的照片,說一說你覺得他是怎樣的一個人?再打開書,輕聲讀第一自然段。教學時我?guī)椭鷮W生在理解的過程中先了解新詞“援藏”的意思,以此了解故事的時代背景。再抓住“優(yōu)秀”一詞,指導學生聯(lián)系自己先前初步的體會,對孔繁森產(chǎn)生一個總體印象。這時大家都明白了,是圍繞“孔繁森是一位優(yōu)秀的援藏干部”而寫的了。

接著,我引導大家聯(lián)系實際,說說爸爸媽媽在生活中是如何對待自己的。通過回憶、發(fā)言,同學們都體會到了父母的關(guān)愛和辛苦付出。基于這樣的認識,我再話鋒一轉(zhuǎn):“爸爸媽媽為我們做到的事,孔繁森同樣也為三個孤兒做到了?!焙茏匀痪妥寣W生理解了“孔繁森就像對待親生兒女一樣撫養(yǎng)這三個孤兒?!边@段教學中,我主要抓住學生進行情感交流,允許他們產(chǎn)生自己的獨特體驗,尊重他們的感悟。因為學生的情感積累、生活經(jīng)歷、理解程度、思維角度等都各不相同,因此我力求做到重視學生的個性化感悟。

在學習課文第三段時我是這樣導入的:孔繁森每次下鄉(xiāng)見到生活貧困的藏胞,就要拿出自己的錢來幫助他們。往往只過了半個月,他的工資就沒了,有時連伙食費都交不起。自從他收養(yǎng)了三個孤兒,他的生活就更艱苦了。于是他想到了獻血。在理解這一段時,我先讓學生說一說讀了這一段,你覺得哪兒最讓你感動?學生抓住了“悄悄地”一詞,緊接著我就讓學生思考孔繁森為什么要悄悄地去獻血。孩子們七嘴八舌的說了起來,總結(jié)出孔繁森只想苦自己,不想麻煩別人的大公無私的品質(zhì)。在理解“請求”、“懇求”時,我讓兩個學生上來演一演,孔繁森是怎樣請求醫(yī)生給他獻血,醫(yī)生不同意,孔繁森又是怎樣懇求醫(yī)生的。通過表演,學生很容易就理解了“請求、懇求”共同的地方是都有要求的意思,“懇求”比“請求”程度上要深,態(tài)度是誠懇的。

在教學中,我還穿插了兩首歌曲:《一個媽媽的女兒》和《公仆贊》,音樂是靈空的,它不經(jīng)過任何中介,直接作用于人的心靈世界。兩首歌曲的插入,使學生在音樂聲中,感受到心靈的震撼。

最后,同學們在聲情并茂的朗讀中再次體會到孔繁森對漢族和藏族的團結(jié)所作的貢獻。以上環(huán)節(jié)結(jié)構(gòu)緊湊,環(huán)環(huán)相扣,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孔繁森》講述了孔繁森收養(yǎng)藏族孤兒,并以獻血所得的營養(yǎng)費幫助他們上學讀書的動人事跡,贊頌了孔繁森關(guān)心人民、為民族團結(jié)無私奉獻的高貴品質(zhì)。要讓孩子們認識到孔繁森的高貴品質(zhì),我是從以下兩方面著手的:

一、學習故事,認識孔繁森行為的可貴。

課文主要列舉了孔繁森的兩個故事:收養(yǎng)孤兒、獻血供孤兒上學。在學習這兩個的時候,我主要采用了抓字詞句分析朗讀、對比的方式引導孩子們對孔繁森的人格進行感悟。我讓孩子們從普通人的角度來思考孤兒與親生子女的區(qū)別,從自己的角度出發(fā),設(shè)想一下,如果自己是孔繁森,自己會如何對待?再來學習孔繁森的態(tài)度,孩子們對孔繁森的敬意有了增加。第二個故事中的“夜里”、“悄悄地”、“請求、再三懇求”、“年紀大了,身體又不好”等詞句,孩子們通過朗讀與分析,從字里行間逐步感受到了孔繁森的無私奉獻精神。

二、拓展延伸,學習孔繁森可敬的品質(zhì)。

在教學完故事內(nèi)容之后,我沒有就此結(jié)束,而是拿出事先準備好的關(guān)于孔繁森無私精神的多種事例,讀給孩子們聽,讓他們聽后發(fā)表自己的感受。孩子們一一作了表達。接著,我讓孩子們回憶生活中自己身邊有沒有這樣無私的人,孩子們列舉了一二,不多,但通過挖掘,其他孩子眼神中的熱情與溫暖更多更濃了。趁熱打鐵,我問孩子們:你想成為一個怎樣的人?孩子們一一發(fā)表了自己的想法,都是希望成為一個有愛心,像孔繁森這樣的人。我告訴孩子們,向孔繁森學習,先得從生活中的小事做起,從身邊做起。通過拓展延伸,孔繁森的精神更深入人心,孩子們對孔繁森更敬佩了,對自己今后的行動更明確了。

上完了《孔繁森》一課我覺得很有缺憾,孔繁森是90年代的模范人物,他的事跡對于一個生活在當代的8、9歲孩子來說是遙遠的,要想讓孩子們理解孔繁森關(guān)心藏族人民、為民族團結(jié)無私奉獻的高貴品質(zhì)是學習本課的一個難點。同時,生字和二類字多也給教學增加了難度。

為了讓孩子們對孔繁森有一些了解,課前我和孩子們上網(wǎng)收集了一些孔繁森的資料。在課堂上播放有關(guān)孔繁森的音像資料、圖片。這樣,學生對孔繁森就有了一個整體印象和初步認識,為進一步讀懂、讀透課文打下了良好的感情基礎(chǔ),創(chuàng)設(shè)了濃厚的情感氛圍。

本節(jié)課我在每個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設(shè)計和運用上,都注意訓練和發(fā)展學生的聽、說、讀、觀察、思維能力,體現(xiàn)語文的工具性、人文性,緊貼語文教學的根本任務。

課堂是學生的課堂。本節(jié)課在培養(yǎng)學生“主動參與”意識和習慣方面還不夠放手。今后,在課堂上我要適時組織有效的學習活動,使學生在課堂活動中主動思考,主動討論交流,激起思維的火花,激發(fā)學習興趣,逐步陪養(yǎng)學生“主動參與”的學習習慣。

《搭船的鳥》第一課時教學設(shè)計與反思篇五

1.能正確認讀“沙啦、鸚鵡”等詞,會寫“翠、羽、嘴、吞、啦、響、哦”等字。

2.聯(lián)系單元整體,初步了解單元內(nèi)容,明確本單元的語文要素。

3.通過品讀“雨天場景”和“翠鳥外形”的語句,體會作者“運用多種感官”和“抓住特點”進行細致觀察的方法。

4.借助直觀圖像引導觀察,遷移方法,學會細致觀察。

【教學重點、難點】。

體會作者“運用多種感官”和“抓住特點”進行細致觀察的方法,并能遷移運用。

【教學過程】。

一、單元導讀,明確觀察任務。

2.這是統(tǒng)編本三年級上冊第五單元導讀語中的一句話,這一單元的語文要素是“體會作者是怎樣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仔細觀察,把觀察所得寫下來”??礃幼舆@個單元的主題就是觀察,一起來看看這一單元的課文,看看作者觀察了些什么。

3.小結(jié):觀察的事物既可以是動物,還可以是植物、水果。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走進這一單元的第一篇課文《搭船的鳥》,看看作者是如何細致觀察的。

二、初讀課文,梳理觀察對象。

1.初讀課文,讀準生字,讀通句子,想想作者對哪些事物和場景做了細致觀察。

2.作者對哪些事物和場景做了細致觀察?(生交流)。

3.小結(jié):作者從雨天的場景、翠鳥的樣子和翠鳥捕魚的動作三個方面做了細致觀察。就讓我們一起走進雨天,走近這只翠鳥。

三、聚焦段落,感受觀察之妙。

1.走近翠鳥,緊抓特點來觀察。

在這樣一次普通的旅途中,作者看到一只怎樣的翠鳥呢?畫出文中相關(guān)的句子。

出示:

我看見一只彩色的小鳥站在船頭,多么美麗??!它的羽毛是翠綠的,翅膀帶著一些藍色,比鸚鵡還漂亮。它還有一張紅色的長嘴。

(1)讀著這些句子,你認為這是一只()的翠鳥。

(2)個性化朗讀,你從哪里感受到它的美麗?(出示翠鳥圖)。

預設(shè):顏色(翠綠、藍色、紅色)。

(3)自由讀,想一想作者是怎么向大家介紹這只翠鳥的。(師生合作讀句子)。

預設(shè)1:部位(羽毛、翅膀、長嘴)。

預設(shè)2:對比。認讀“鸚鵡”。

預設(shè)3:整體到局部。

(4)這是一次多么奇妙的遇見,翠鳥靜靜地站在那里,猶如在畫中一般。

我看見一只()站在船頭,多么()??!它的羽毛是(),翅膀帶著(),比鸚鵡還漂亮。它還有一張()。

2.拓展畫面,首次創(chuàng)作學觀察。

(1)翠鳥除了羽毛、翅膀、長嘴,還有哪些部位?作者為什么不一一把它寫出來呢?

(2)我們在觀察和描寫事物的時候,沒必要面面俱到,只要抓住最主要的特點來寫就行了。

(3)出示另一只鳥圖,學著作者的方法仔細觀察,抓住主要特點來說一說。

這是一只多么()的小鳥!

(4)寫一寫:任選一幅圖(祟小狗圖、小貓圖、孔雀圖),學著作者的方法仔細觀察,抓住主要特點來寫。先寫出小動物的名稱,寫好后可以讓其他同學猜猜你寫的是什么動物。

(5)指導寫作,現(xiàn)場評析:猜一猜他寫的是什么?是怎么猜出來的?

(6)小結(jié):同學們不僅會仔細觀察,還會按照從整體到部分、抓住小動物主要的特點進行有序的表達,真會學習。

3.走進雨天,多種感官同觀察。

(1)我們的世界是一個豐富多彩的世界,有時候光用眼睛看還不能發(fā)現(xiàn)事物的美好,還可以——(用鼻子聞,用耳朵聽,用手摸。)。

出示:

天下著雨,雨點打在船篷上,沙啦沙啦地響。

(3)認讀“沙啦”,這種表示聲音的詞我們叫它擬聲詞,用上這樣一些擬聲詞,會讓人更有畫面感。(生有感情朗讀)。

4.回歸畫面,二次創(chuàng)作再觀察。

(1)回歸剛才寫的畫面(出示動物圖片),提示學生用上多種感官去觀察。

(2)二次創(chuàng)作,讓習作更出彩。

(3)交流反饋。

(4)小結(jié):用上多種感官去觀察,小動物的形象就更活靈活現(xiàn)了。翠鳥還有一個名稱叫釣魚郎,猜猜為什么。下節(jié)課,就讓我們?nèi)タ创澍B捕魚吧。

四、觀察生字,書寫漢字之美。

出示:

翠、羽、嘴、吞、啦、響、哦。

1.觀察“翠”的羽字頭和“羽”的區(qū)別。

2.觀察“口”在不同部位的寫法。

教學本課時,筆者縱觀單元整體,立足單元語文要素,以“觀察”為線索串起整堂課,和學生一起仔細觀察,習得觀察方法,學會遷移運用,為后面的單元習作打下堅實的基礎(chǔ)。

一、聚焦單元,明確觀察任務。

課前,我布置學生去了解整個單元的課文分布(兩篇課文和兩篇習作例文),發(fā)現(xiàn)觀察對象的范圍之廣。統(tǒng)編本教材為學生提供了各種寫作對象的例子,讓學生有章可循。整體關(guān)注單元課文,鼓勵學生自行梳理單元內(nèi)容,是想讓學生對本單元的學習任務有一個清楚的了解,對本單元課文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有一種感知,學習目標更明確。

二、聚焦習題,梳理觀察對象。

統(tǒng)編本教材課后練習題是編者針對課文特點設(shè)置的知識要點、能力訓練點和教學的重難點,是教材的重要組成部分。教材強調(diào)課后習題的作用,梳理課文脈絡(luò)的時候,教師可以從課后習題出發(fā),適當變通,引導學生梳理本課的觀察場景和事物,使文章脈絡(luò)更清晰。

三、聚焦段落,感受觀察之妙。

在這個板塊里,可以分習得方法和運用方法兩個層次來落實。

在第1、2自然段里蘊含著兩個觀察方法:抓住特點觀察和運用多種感官如耳聽、目看、手摸等來觀察。我先引導學生走近翠鳥,了解作者抓住主要特點仔細觀察翠鳥外形的方法,在朗讀想象中感受作者的觀察細致,并在仿寫練習中學法遷移,從說到寫,由扶到放,達到第一次仿寫的要求。

緊接著,我和學生一起走進第1自然段,發(fā)現(xiàn)作者還運用了“聽覺”去觀察。于是讓學生再次返回到習作中,用上多種感官去觀察,修改自己的習作,提升寫作能力。這樣融入身心的學習可以幫助學生加深印象,提升學習的效率。

四、聚焦生字,體會觀察之趣。

將“觀察”延續(xù)到生字,抓住生字特點,把生字分成兩組,讓學生仔細觀察漢字“翠”和“羽”,明確“羽”作為羽字頭的變化,對比有“口”字偏旁的5個字,觀察“口”在不同部位的寫法,在觀察、分析、比較中提高學生的寫字水平。

《搭船的鳥》第一課時教學設(shè)計與反思篇六

教學目標:

1、會讀搭船、鸚鵡、翠鳥等18個生字詞,會寫“翠、嘴”等13個生字,在語境中積累描寫雨聲和abb式的詞語。

2、通過創(chuàng)設(shè)情景,品讀翠鳥外形的句子,捕魚動作的詞語,感受作者細致的觀察,體會從整體到局部、放慢、分解動作的觀察方法。

3、能夠遷移描寫動物外形從整體到局部有條理的寫法,

教學重點:

1、學會讀鸚鵡、搭船、翠鳥等18個生字詞,會寫“翠、嘴”等13個生字。

2、通過創(chuàng)設(shè)情景,品讀翠鳥外形的句子,捕魚動作的詞語,感受作者細致的觀察,體會從整體到局部,放慢、分解動作的觀察方法。

教學難點:

能夠遷移有條理地從整體到局部的描寫方法。

課時安排:

2課時。

課前準備:

課件。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板塊一質(zhì)疑。

1、羅丹曾說過: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今天我們將跟隨作者郭風去觀察去發(fā)現(xiàn)。齊讀:搭船的鳥。搭在字典中有幾種意思,你們覺得選哪一種,用你們的手指告訴我。搭船就是坐船、乘船的意思。搭船,搭車,搭飛機。搭船的鳥就是坐船的鳥兒。

2、質(zhì)疑:當你看到這個題目,你又會產(chǎn)生怎樣的疑問?它為什么要坐船?這是一只怎樣的鳥兒?今天我們就帶著這兩個疑問來學習這篇課文。請你大聲讀課文。

《搭船的鳥》第一課時教學設(shè)計與反思篇七

《傷仲永》教學設(shè)計【教學目標】1.熟讀、朗誦課文,積累文言詞匯2.理清文章脈絡(luò),了解借事說理、詳略得當?shù)膶懛?.感悟文意,認識后天教育的重要性【教學重點】1.積累文言知識2.認識后天教育的重要性【教學難點】體會文章詳略得當?shù)膶懛ā緦W法】合作探究、誦讀品味【教法】引導對話、感悟體驗【課前準備】學生:查工具書,認記字詞,疏通文意,組織辯手、辯詞教師:指導學生準備課堂辯論第一課時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激趣導入引導學生讀句“一個人能否成才,與天資有關(guān),更與后天教育及自身學習有關(guān)”讓學生討論:天資與后天教育對成才哪個重要?,而后發(fā)表看法(根據(jù)學生意見把學生分成兩組)今天我們學習王安石的《傷仲永》讓我們在品學中感悟真知、品析事理,體味怎樣才能成才的人生真諦吧!簡介作者:請1~2名學生根據(jù)積累的知識介紹王安石,教師適時補充二、多元感知,品悟分析1.找一生讀文,其他學生糾錯、正音2.學生自讀全文,指出疑難,出示重點詞句,師生釋疑(生問生答、師生對話)3.學生分小組合作再讀文章,探究文意,要求用自己的話講述方仲永的故事(學生合作研析、全班交流)4.相信大家通過讀文與聽故事你肯定認識了仲永這個人,那么你認識到了一個的方仲永呢?5.請大家再細讀課文,思考仲永的變化可以分為幾個階段,從哪些句子可以看出這些變化?(學生小組分析,教師明確:(1)階段:“仲永生五年……可觀者”寫方仲永天資過人、才能出眾;(2)階段:“……不能稱前時之聞”寫仲永才能衰退;(3)階段“又七年……泯然眾人矣”寫仲永變成一個平庸之人)6.再讀分析仲永變化的原因是什么?仲永的事例,昭示了一個什么道理?7.文中哪些文句能體現(xiàn)這個道理?(引導分析最后一段)8.通過我們上述分析,你認為作者對方仲永的態(tài)度和情感如何?(明確:“傷”寫可傷之事,說何以可傷之理,字里行間流露出對一個神童最終“泯然眾人矣”的惋惜之情,對“受于天”而“受于人者不至”者的哀傷之情,態(tài)度鮮明)三、鞏固訓練,交流感悟1.朗讀全文,深入感悟2.學生交流自己讀文所感四、課下準備,參與活動根據(jù)課始時的分組情況及學生此時意見將學生分成兩組要求學生明確辯題,確定辯手,搜集材料,準備課堂辯論第二課時【教學內(nèi)容】了解借事說理、詳略得當?shù)膶懛ㄍㄟ^辯論深入認識后天教育的重要性【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上節(jié)課我們認識到了一個“天資聰穎”“受于天”而“受于人者不至”的方仲永,這節(jié)課我們將通過研讀、品味課文,對文章所昭示的道理做以深入感知二、精讀研析請大家細讀課文,分組討論分析:1.課文可分幾部分?各部分之間是什么關(guān)系,重點是哪個部分?2.敘事有詳有略,哪些詳?哪些略?為什么這樣安排材料?明確:(1)可分兩部分,先敘事,后說理,由事入理兩部分是證明與被證明的關(guān)系,重點是議論、說理(2)是為了更好的突出中心,詳寫方仲永才能初露是為了突出他的神童天賦,與后來的“泯然眾人”形成反差,從而突出后天教育的重要性三、體驗反思活動一:辯論題目:成才的關(guān)鍵正方:后天教育是成才的關(guān)鍵反方:天資聰穎是成才的`關(guān)鍵(學生通過辯論明確“受于天”與“受于人”的關(guān)系,深入認識后天教育的重要教師適機點撥,讓學生學習本文說理的方法,通過列舉名人、身邊人的事例;列舉名人名言、講道理等初步體會議論文的寫作方法)活動二:審視自我,超越自我通過剛才的辯論大家認識到了天資與后天教育各自對成才的作用,請你審視一下自己,你屬于哪類人呢?學習了《傷仲永》這篇文章你對今后的學習生活有何設(shè)想?(鼓勵學生積極發(fā)言,交流己見)四、教師小結(jié),情感激勵大家的看法很好,正如《為學》一文中所言“昏庸聰敏之用豈有常哉?”,也正如大發(fā)明家愛迪生所說“天才是百分之一的靈感,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一樣,后天努力,后天學習,后天教育至關(guān)重要相信大家定會以仲永為鑒,從今做起,努力學習,刻苦拼搏,拼搏的路上,肯定會遇到挫折,請大家記?。骸跋嘈抛约海瑹o論遇到多少坎坷,最終于你的永遠是希望!愛拼才會贏!”

《傷仲永》教學反思王安石的《傷仲永》,記述了金溪民方仲永從神童到的過程“仲永生五年,未嘗識書具”,“忽啼求之”,“自是指物作詩立就”,方仲永真乃神童,天資絕頂聰明,“邑人求之”,“以錢幣乞之”,可見其詩影響之大,而“父利其然”,“不使學”,真乃短視!天才的方仲永最終“泯然眾人矣”,究其原因,“不使學”方仲永的事例告訴我們,即使天賦極高的人也需要在艱苦的學習訓練中培養(yǎng)出來

《搭船的鳥》第一課時教學設(shè)計與反思篇八

1.讀課文,體會作者觀察的細致和好處。

2.閱讀語段,通過品味詞語,想象翠鳥捕魚的情景。

通過重點詞句,想象情景。

體會作者觀察的細致。

一、復習導入。

1.出示生字詞卡片,復習鞏固。

2.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搭船的鳥》。

二、讀課文,思考問題。

1.課文中都有哪些人?他們要干什么去?途中遇到了誰?(文中講了“我”和母親坐船去鄉(xiāng)下外祖父家里,途中遇到了一只搭船捕魚吃的翠鳥。)。

2.齊讀第1自然段。教師相機出示“小船”的圖片。

三、品讀第2自然段,體會觀察。

1.邊讀邊想,搭船的鳥是什么樣的,你喜歡這樣的鳥嗎,為什么?教師隨著學生的發(fā)言,隨機點撥,指導有感情地朗讀。

2.出示第2自然段。

3.指名學生讀。

4.交流讀后的體會。

師:在你眼前,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5.這只翠鳥有哪些特點?請在文中畫出來。

6.教師板書這只翠鳥的特點。

羽毛——翠綠。

翅膀——帶著一些藍色。

嘴巴——長、紅色。

7.交流討論,作者抓住了翠鳥的什么特點來進行觀察和描寫。

8.教師總結(jié):作者仔細觀察,抓住了翠鳥的外形特點,通過展開想象和與同類事物作比對翠鳥進行了描寫。

四、品讀第3自然段。

師:如果你看到這樣一只小鳥立在船頭,你會產(chǎn)生什么想法?引導學生讀第3自然段中的問句。

師:那么這只翠鳥到底要干什么呢?(學生自由想象,小組內(nèi)交流。)。

五、品讀第4、5自然段。

1.課件出示第4自然段,說說翠鳥捕魚的情形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找出描寫翠鳥捕魚時的動詞,想象翠鳥捕魚的情景。

3.從這些動詞中,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作者觀察得十分仔細。)。

4.師指導朗讀第5自然段,指名學生回答這只翠鳥搭船是要干什么。(捕魚吃)。

六、回歸整體,體會留心觀察的好處。

1.這次旅途剛開始是怎樣的?后來呢?是什么使這次旅行發(fā)生了變化?(指名學生說)。

2.一次普通的平常之旅,因為翠鳥的出現(xiàn),使得整個旅行充滿了快樂,這是因為作者留心觀察周圍的事物,我們自己也應該像這樣留心觀察,積累習作素材。

七、升華主題,出示小狗的情境圖。

師:同學們看到這幅圖片想到了什么?你們覺得這幅圖片怎么樣?你喜歡這樣的情景嗎?你們能像作者那樣仔細觀察,然后寫下來嗎?(學生書寫)。

搭船的鳥。

翠鳥。

教學本課時,我讓學生讀課題后提出自己的疑惑,明確想學的內(nèi)容,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欲望,變“要我學”為“我要學”。通過從文中找有關(guān)的詞句,發(fā)現(xiàn)作者觀察的方法,引導學生想象翠鳥捕魚的情景,并再次通過體會描寫翠鳥捕魚的動詞去引導學生感悟:只有仔細地觀察,才能用上這么準確的動詞。

您可能關(guān)注的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