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時間:2023-11-19 12:39:26
- 小編:ZTFB
- 文件格式 DOC



了解新事物,才能更好地總結和歸納。寫一篇完美的總結需要有系統(tǒng)性的思維和條理性的表達。如果你想了解一些運動比賽的技巧和策略,以下的資料可能會給你一些幫助。
稅率利率教學反思篇一
本課的內容是特定應用中生命的百分比,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
1.清除概念,理解概念的含義。在本課中,更多的概念,如:什么是稅,什么是稅額,什么是稅率,什么是本金,什么是利息,什么是利率是什么。這些概念允許學生使用自己的理解來解釋,使內存更加深刻。另外,對于擴大知識到數(shù)量的學生也需要認真理解,這個概念與學生生活并不密切相關,而是對于農民,必須要求掌握和理解。
2.靈活掌握公式,正確解決問題。在教學中,讓學生掌握應納稅額,各種收入和稅率之間的.關系;本金,利息和利率關系;掌握一個計算公式:應納稅=各種收入×稅率;本金×利率×時間,你可以想到另外兩個公式。
有讓學生感覺不同的感覺存款的方式的優(yōu)點和缺點,教給學生簡單的生活知識。一般來說,利率高于現(xiàn)行利率,存款利率相對較高,如存在三年,兩年期比一年期利率高,但不能作為一年作為利率每年,國庫券不需要支付利息稅,利息收入略高于同期定期存款。
合理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合理配置教學時間,數(shù)學知識與生活結合現(xiàn)實,以實現(xiàn)兩者之間的和諧。
稅率利率教學反思篇二
教學內容:人教版六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納稅。
教學目標:
1.通過查閱資料、交流,初步了解稅收知識,建立學習與生活的聯(lián)系,讓學生達成更好的分享。
2.通過計算引入,溝通與分數(shù)應用題的聯(lián)系,掌握百分數(shù)應用題在稅收上的應用。
3.在與生活結合中拓展學生的知識面,發(fā)展學生的思考,鍛煉綜合應用能力。
教學重、難點:稅率的意義、稅款的`計算。
課堂準備:師生共同收集有關稅收及納稅方面的資料,備上課使用。
稅率利率教學反思篇三
《稅率和利率》一課是百分數(shù)乘法應用題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這節(jié)課也是在學生在已有生活經(jīng)驗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是與生活緊密聯(lián)系,能比較明顯體現(xiàn)出我們數(shù)學小組研究課題的一節(jié)教學內容。以前我在教學這節(jié)知識時,認為學生只要能正確計算利息就行了。所以教學過程也很簡單,只是告訴學生計算公式,讓學生按照計算公式計算就算完成了教學任務。但這次教學,我改變了以往的教學模式和方法,努力做到把新課程理念和教學行為相結合,積極引導學生從書本世界走向生活世界。取得了比較理想的教學效果,課后作以總結,主要有以下幾點可取之處。
1、設計好課的開始,調動起學生學習的熱情。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本实拈_篇不僅很快集中了學生的注意力,而且能調動起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積極性。所以課的開始,我設計了學生感興趣的話題——過春節(jié)。問學生是否喜歡過春節(jié),并說出喜歡的原因。雖然現(xiàn)在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是過春節(jié)對于小孩子來說還是非常高興的一件事情。因為過春節(jié)不但有好吃好玩兒的,而且還有壓歲錢。如果壓歲錢多了,除了自己花掉一部分外,剩下的還可以存到銀行里,從而引出課題。接下來我又用課件出示了一張存單,讓學生進行觀察?!按鎲巍边@個詞對于學生來說應該不陌生,但是小學生真正接觸到存單的大概并不多,這樣就會使他們感受到本節(jié)課學習的內容與現(xiàn)實生活的聯(lián)系多么緊密,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
2、給學生充足的探索空間,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能力。
課堂上,讓學生主動地進行數(shù)學學習,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改變以例題、示范、講解為主的教學方式,這也是當今課改的精神。因為這節(jié)課的內容也不算太難,書中給出了明確的計算公式,而且課前我還讓學生對儲蓄知識進行了調查了解。根據(jù)教育局的開展合學教育,打造高效課堂的`精神,所以課上我設計了讓學生看書自學定義的教學環(huán)節(jié),這樣不但使學生對存款中的有關知識又有了進一步的了解,還省去了費時的說講。接著讓學生結合學習中的體驗開展交流匯報活動。在學生的匯報過程中,我再不失時機地出示20xx年利率表,并引導學生觀察,思考,交流。學生不但對存款的意義有了明確的認識,對存款中的有關專用術語也就有了較深刻的理解。這樣學生對利息的計算公式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不用再費周折。有效培地養(yǎng)了學生的學習能力。
3、注意練習題內容的選擇與生活實踐的聯(lián)系。
我們知道學習數(shù)學的目的是為了應用,教師在設計練習時有意識地引導學生把所學知識運用到生活實踐中去,這樣就體現(xiàn)出了數(shù)學服務于生活的教育理念。本節(jié)課的練習,我的設計是由簡單到難。首先,我讓學生先進行判斷練習,回顧復習有關定義。接著通過運用公式進行計算各種情況下的利息練習,有效地鞏固了所學的知識。其次,在實際運用中,讓學生通過動手填寫存款憑證,實際計算應得利息,這樣學生就獲得了存款的實際體驗。把數(shù)學學習和生活有機地結合在了一起。
每一節(jié)課都有不足之處,當然我的這節(jié)課也不例外。在教學環(huán)節(jié)上處理有些不當,課的前半時比較寬松,而后半時就顯得有些緊了。這都在于練習題的選擇有些難了,而且這一難度的加大是陡然性的,如果是循序漸進性的就不會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了。
稅率利率教學反思篇四
第10頁“稅率”、做一做及練習二第6、7、8、10題,百分數(shù)(二)稅率教學設計及教學反思。
1、使學生知道納稅的含義和重要意義,知道應納稅額和稅率的含義,以根據(jù)具體的稅率計算稅款。
2、在計算稅款的過程中,加深學生對社會現(xiàn)象的理解,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3、感受數(shù)學知識與生活的緊密聯(lián)系,激發(fā)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法制意識,使學生知道每個公民都有依法納稅的義務。
教學重點稅率的理解和稅額的計算。
教學難點稅額的計算。
教法與學法合作交流,引導探究。
一、情景導入。
1、口答算式。
(1)100的5%是多少?
(2)50噸的10%是多少?
(3)1000元的8%是多少?
(4)50萬元的20%是多少?
2、什么是比率?
二、新課講授。
1、閱讀教材第10頁有關納稅的內容。說說:什么是納稅?
2、稅率的認識。
(1)說明:納稅的種類很多,應納稅額的計算方法也不一樣。應納稅額與各種收入的比率叫做稅率,一般是由國家根據(jù)不同納稅種類定出不同的稅率。
(2)試說說以下稅率各表示什么意思。
a、商店按營業(yè)額的5%繳納個人所得稅。
b、某人彩票中獎后,按獎金的20%繳納個人所得稅。
3、稅款計算。
(2)分析題目,理解題意,教學反思《百分數(shù)(二)稅率教學設計及教學反思》。
引導學生理解“按營業(yè)額的5%繳納營業(yè)稅”的`含義,明確這里的5%是營業(yè)稅與營業(yè)額比較的結果,也就是繳納的營業(yè)稅占營業(yè)額的5%,題中“十月份的營業(yè)額是30萬元”,因此十月份應繳納的營業(yè)稅就是30萬元的5%。
(3)學生列出算式。
相當于“求一個數(shù)的百分之幾是多少”,用乘法計算。
列式:30×5%。
(4)學生嘗試計算。
(5)匯報交流。
30×5%=30×0.05=1.5(萬元)。
三、鞏固練習。
1、教材第10頁“做一做”。
2、完成教材第14頁練習二第6題。
3、完成教材第14頁練習二第7題。
4、完成教材第14頁練習二第8題。
5、完成教材第14頁練習二第10題。
四、課堂小結。
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學習了有關納稅的知識,你們對納稅的知識有哪些了解?
這堂課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我告訴學生依法納稅是我們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偷稅、漏稅是違法的。還告訴學生去飯店吃飯的時候也可以索要發(fā)票等等,學生表現(xiàn)出相當濃厚的興趣,期待著教授利息時學生的表現(xiàn)。
就這節(jié)課來看,課堂氛圍較好,學生的學習興趣較濃,都能夠主動學習,學生們的學習效率也很高,但也存在一定的問題,在計算技巧方面還有待加強,有的同學能夠正確的列出算式但是結果卻所錯了,今后還要在計算上下功夫。通過這節(jié)課的教學有幾點感悟:
1.應和學生充分交流,具體感知,學生對身邊的事物雖然是知道的,但是又沒有很深入的了解,所以當這些事物被拿到課堂上來時,又充滿了好奇心和求知欲,急于要去研究它、解決它,向別人炫耀自己的成功,并且想獲取同伴和老師的認可。所以,應該抓住學生的這種心理,讓同學們作了非常充分的交流,使他們對知識的感知更加的深入和透徹。
2.課堂上要結合實際,體現(xiàn)價值,具有時效性。本節(jié)課的例題的設計結合實際,非常貼近學生的生活,學生自己都好象有這樣的經(jīng)歷一樣,又是幫助老師解決問題的,解決的積極性被充分調動,使學生充分感受到稅率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體現(xiàn)了數(shù)學的應用價值,并且培養(yǎng)了學生應用數(shù)學的意識,增進學好數(shù)學的信心與樂趣。
稅率利率教學反思篇五
利率這節(jié)課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對而言遠一點,再加上學生沒有納稅的經(jīng)歷,而且銀行存款的經(jīng)歷也不多,因此相對而言,要更生活化的內容學生們才好掌握。
以表格的形式出現(xiàn),讓學生根據(jù)題目的意思進行合理選擇,因此時間與利率的'對應很重要,教學中我就把重點放在了這里。
讓孩子們認識了什么是利率之后,我進行了模擬存款,由3個學生進行表演,都是存200元,分別存定期1年,定期2年,定期3年,然后讓孩子們求利息。在求出來之后,讓孩子們觀察,怎么樣利息會多拿一點,孩子們說時間要長、本金要多點。對于時間要長點我進行了追問,為什么?學生們馬上發(fā)現(xiàn)時間越長,利率就越高,定期3年的利率一定比定期1年的要高,而且要與時間相乘,時間越長,得數(shù)越大。得出了求利息的方法。
稅率利率教學反思篇六
人教版小學數(shù)學第十一冊第五單元《百分數(shù)》第99頁《利率》。
【教材分析】。
這部分內容是與日常生活中的儲蓄相關,里面的“利率”這個概念涉及到百分數(shù)的學習內容。課本里提到了很多有關儲蓄的概念、知識,學生需要認識、掌握的概念比較,還有一些相關知識是需要教師講解給學生知道的。課本里通過一個例題將求“利息”、“利息稅”、“稅后利息”、“實際取回”等相關知識都羅列了出來,因為教材所給的信息量比較少,所以需要教師的多講解。
【教學目標】。
2、并能結合實際解決關于利息的問題,把握求利息幾個關鍵條件,建立并掌握求利息的基本數(shù)量關系式,進一步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掌握儲蓄相關概念,能解決儲蓄的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掌握“稅后利息”的計算,解決“實際取回”的實際問題。
【教學策略】。
1、通過學生的調查身邊的有關利息的事件,建立利息的大致意義;
2、結合學生對教材實例中的數(shù)學信息的互動交流和老師的講解,理解本金、利率、利息的概念。
【教學課型】。
新授。
【教學過程】。
一、復習準備。
1、教師講話: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會收到一些領用錢,同學們說一下,你們暫時不用的零用錢,會怎么處理呢?(學生回答,引出“儲蓄”)。
2、繼續(xù)發(fā)問:講錢放進銀行有什么好處呢?
(學生回答,引出“有利息”這樣一個好處。)。
3、讓學生在四人小組里交流一下,某次到銀行儲蓄的情況。
4、教師講話: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研究相關儲蓄方面的知識,我們到銀行存錢有什么好處呢,這個好處和利息、利率有關。(板書課題:利率)。
1、知識傳授,讓學生學習本節(jié)課的相關內容:
(1)存款有哪幾種方式?
(2)本金。
(3)利息。利息。
(4)利率。(板書出利率的公式:利率=———×100%)。
本金。
(5)學習年利率和月利率的概念。
【設計意圖:讓學生學習儲蓄相關概念,為后面的學習作鋪墊。】。
2、教學例6。
(1)出示例6。
(2)讓學生進行思考,一年后可以取回多少錢,需要知道什么條件?
(3)引導學生進行思考:
a、利息的多少和什么有關系?(引導學生知道是與本金、利率、時間有關)。
b、實際取回的錢數(shù)=本金+利息;
c、利息=本金×利率×時間;
(要學生整理好思維順序,先求什么后求什么的'思維要清晰。)。
(4)讓學生知道:國家規(guī)定,存款款的利息要按5%的稅率納稅。
(引導學生進行利息稅的計算)。
(5)讓學生進行綜合計算。
對兩種算法進行分析:
三、鞏固練習。
1、判斷:
(1)小明存入銀行5000元,存期2年,年利率4.68%,求稅后利息。(當時利息稅率為5%)列式為:5000×4.68%×2×(1-5%)()。
(2)小紅把4000元存入銀行,存期3年,年利率為5.40%,求稅后利息(當時利息稅率為5%)。列式為:4000×5.40%×3—4000×5.40%×3×5%()。
(3)小紅把4000元存入銀行,存期3年,年利率為5.40%,求稅后利息(當時利息稅率為5%)。列式為:4000×5.40%×3—4000×5.40%×3×5%()。
(4)小剛于12月1日存入銀行500元,到的12月1日取出,月利率為0.06%,求稅前利息。列式為500×0.06%×24()。
【設計意圖: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掌握“利息”的計算方法?!?。
2、選擇:
(1)李叔叔按5年期整存整取年利率5.40%存入銀行6000元,存了6年,到期后他能取回多少利息?(當時利息稅率為5%)()。
a.6000×5.4%×5。
b.6000×5.4%×6。
c.6000×5.4%×5×(1-5%)。
d.6000×5.4%×6×(1-5%)。
(2)李強于10月1日買國債1800元,存期3年,年利率為4.89%,求到期利息。列式為()。
a.1800×4.89%×3。
b.1800×4.89%×3×(1-5%)。
【設計意圖:上面兩題是兩種相關利息的特殊情況,讓學生接觸、學習。】。
(3)練習:課本100頁“做一做”
【設計意圖:直接出示存款憑證,讓學生立刻體會、學習到去銀行儲蓄的相關知識內容。】。
四、課堂小結。
讓學生翻開書本99頁,閱讀課文,看看還有什么疑問。
老師問:同學們,你們這節(jié)課學到了什么,有什么收獲呢?(學生發(fā)言)。
五、板書設計。
稅率利率教學反思篇七
利息這一節(jié)課,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結束了。我進行了教后反思:我認為本節(jié)課是較成功的。
1.我利用了學生樂于幫助教師解決困難的心理,創(chuàng)設了“老師的家里有10000元錢暫時不用,可是現(xiàn)金放在家里又不安全,有哪位同學幫老師想個辦法,如何更好地處理這些錢?”這一寬松的學習情境,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袄蠋熛肓私庖幌玛P于儲蓄的知識,誰來介紹一下?”學生十分踴躍將課前收集到有關儲蓄的信息,通過相互交流,取長補短,在不知不覺中理解了活期、定期、等存款方式,以及利息、本金、利率等基本知識。
2.突出學生在堂課上的主體地位。在教學中,我設計了讓學生填寫存款單,5(幾年)年之后,存款到期了,老師取出來還是人民幣壹萬元整嗎?利息的多少一般由什么決定?如何計算利息?讓學生在討論和交流中得出利息的計算公式,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提高學生的實際運用能力。體會數(shù)學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應用價值,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注重讓學生經(jīng)歷知識的產(chǎn)生過程,深化了感性認識,提高了學生的分析、歸納能力。
3.滲透“德育”教育,(1)我收集一些中國各銀行給工業(yè)、農業(yè)、商業(yè)、建筑、貧困生發(fā)放貸款等信息,讓學生充分感知“儲蓄”的意義,儲蓄不僅可以幫助國家進行經(jīng)濟建設,而且能增加個人收入。(2)我設計了一張我國銀行調整前后的定期利率表,使學生理解銀行存款的利率是隨著國家的經(jīng)濟發(fā)展變化而進行調整。(3)同時針對存款的利息必須要按20%的利率納稅,進行納稅是我們每一個公民應盡的義務教育,提高學生的納稅意識。
不足之處。
1.讓學生填寫存款單,沒有及時反饋不知是否全部會填單?
2.歸納利息的計算公式面不廣。
3.應強調書寫格式。
稅率利率教學反思篇八
教學。
反思《利率》一課是百分數(shù)乘法應用題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這節(jié)課也是在學生在已有生活經(jīng)驗的基礎上實行教學的。是與生活緊密聯(lián)系,能比較明顯體現(xiàn)出我們數(shù)學小組研究課題的一節(jié)教學內容。以前我在教學這節(jié)知識時,認為學生只要能準確計算利息就行了。所以教學過程也很簡單,僅僅告訴學生計算公式,讓學生按照計算公式計算就算完成了教學任務。但這次教學,我改變了以往的教學模式和方法,,努力做到把新課程理念和教學行為相結合,積極引導學生從書本世界走向生活世界。取得了比較理想的教學效果,課后作以。
總結。
主要有以下幾點可取之處。
11、設計好課的開始,調動起學生學習的熱情“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本实拈_篇不但很快集中了學生的注意力,而且能調動起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積極性。所以課的開始,我設計了學生感興趣的話題——過春節(jié)。問學生是否喜歡過春節(jié),并說出喜歡的原因。雖然現(xiàn)在的生活水平提升了,但是過春節(jié)對于小孩子來說還是非常高興的一件事情。因為過春節(jié)不但有好吃好玩兒的,而且還有壓歲錢。如果壓歲錢多了,除了自己花掉一部分外,剩下的還能夠存到銀行里,從而引出課題。接下來我又用課件出示了一張存單,讓學生實行觀察?!按鎲巍边@個詞對于學生來說應該不陌生,但是小學生真正接觸到存單的大概并不多,這樣就會使他們感受到本節(jié)課學習的內容與現(xiàn)實生活的聯(lián)系多么緊密,從而提升學生學習的興趣。
22、給學生充足的探索空間,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水平。
課堂上,讓學生主動地實行數(shù)學學習,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改變以例題、示范、講解為主的教學方式,這也是當今課改的精神。因為這節(jié)課的內容也不算太難,書中給出了明確的計算公式,而且課前我還讓學生對儲蓄知識實行了調查了解。根據(jù)教育局的展開合學教育,打造高效課堂的精神,所以課上我設計了讓學生看書自學定義的教學環(huán)節(jié),這樣不但使學生對存款中的相關知識又有了進一步的了解,還省去了費時的說講。接著讓學生結合學習中的體驗展開交流匯報活動。在學生的匯報過程中,我再不失時機地出示82008年利率表,并引導學生觀察,思考,交流。學生不但對存款的意義有了明確的理解,對存款中的相關專用術語也就有了較深刻的理解。這樣學生對利息的計算公式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不用再費周折。有效培地養(yǎng)了學生的學習水平。
33、注意練習題內容的選擇與生活實踐的聯(lián)系。
我們知道學習數(shù)學的目的是為了應用,教師在設計練習時有意識地引導學生把所學知識使用到生活實踐中去,這樣就體現(xiàn)出了數(shù)學服務于生活的教育理念。本節(jié)課的練習,我的設計是由簡單到難。首先,我讓學生先實行判斷練習,回顧復習相關定義。接著通過使用公式實行計算各種情況下的利息練習,有效地鞏固了所學的知識。其次,在實際使用中,讓學生通過動手填寫存款憑證,實際計算應得利息,這樣學生就獲得了存款的實際體驗。把數(shù)學學習和生活有機地結合在了一起。
每一節(jié)課都有不足之處,當然我的這節(jié)課也不例外。在教學環(huán)節(jié)上處理有些不當,課的前半時比較寬松,而后半時就顯得有些緊了。這都在于練習題的選擇有些難了,而且這個難度的增大是陡然性的,如果是循序漸進性的就不會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了。
利率預習案(1)(1)。
稅率利率教學反思篇九
本節(jié)課教學的內容是百分數(shù)在生活中的具體應用,與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
成功之處:
1.明晰概念,理解概念的意義。在本節(jié)課中,出現(xiàn)的概念比較多,例如:什么是納稅,什么是應納稅額,什么是稅率,什么是本金,什么是利息,什么是利率。這些概念讓學生用自己的理解來說明,這樣記憶會更深刻。另外,對于拓展知識成數(shù)也要讓學生認真理解,這個概念與學生生活聯(lián)系不密切,但是對于農民來說,必須要求掌握和理解的。
2.靈活掌握計算公式,正確解決問題。在教學中,讓學生掌握應納稅額、各種收入與稅率之間的關系;本金、利息與利率之間的關系;掌握其中一個計算公式:應納稅額=各種收入×稅率;利息=本金×利率×時間,就可想到另外兩個除法計算公式,教學反思《《納稅與利率》教學反思》。
不足之處:
注重了數(shù)學問題的解決,忽視了對學生關于如何根據(jù)不同的存款特點選擇儲蓄。例如練習二十三中第7題:在學生獨立設計不同的儲蓄方案后,沒有讓學生評議感受不同存款方式的利與弊,教給學生簡單的生活知識。一般來說,定期比活期的利率高,存款年限長利率就比較高,如存三年期、兩年期比存一年期的利率高,但不能像一年期那樣每年可取一次利息,而國債因不用交納利息稅,獲取的利息比同期的定期存款稍高些。
再教設計:
合理設置教學環(huán)節(jié),合理分配教學時間,把數(shù)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結合起來,以此達到兩者的和諧統(tǒng)一。
稅率利率教學反思篇十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小學數(shù)學六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的第九課時《納稅問題》的內容。納稅是在學習了百分數(shù)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是百分數(shù)應用的一種,主要內容是通過納稅的意義、常見稅種和應納稅額等知識的教學,是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內容。納稅是學生適應未來社會生活必須了解和掌握的數(shù)學知識和社會知識,使學生掌握有關納稅的一些知識,是本節(jié)課教學重要的現(xiàn)實作用。
《納稅》這一節(jié)課,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結束了。我進行了教后反思:
(1)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主題。
首先,我巧妙地利用學生熟悉的生活中的情境引入教學主題:納稅。讓學生感受和體驗所學的內容與生活緊密聯(lián)系,在生活中數(shù)學無處不在,從而自覺用數(shù)學的思維方式來觀察和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激發(fā)了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隨后幫助學生理解納稅的意義和作用。并借此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使學生意識到做為公民納稅是我們每個人應盡的義務,明白我國的稅收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2)學生自學,突破重難點。
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開展自主學習活動。在自主學習中,利用自學提綱,引導學生如何自學及自學的內容。通過自學,學生較好地理解了納稅的種類,應納稅額及稅率的概念,同時通過自主學習思考后,學生知道了如何計算應納稅額。在整個過程中,學生始終是學習的.主體。
(3)突出學生在堂課上的主體地位。
在教學中,我出示了幾家飯店的月營業(yè)額,設計了讓學生算一算飯店的月納稅額,月城市維護建設稅和月納稅總額等幾個相關聯(lián)的問題。讓學生在討論和交流中運用所學的新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提高學生的實際運用能力。體會數(shù)學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應用價值,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注重讓學生經(jīng)歷知識的產(chǎn)生過程,深化了感性認識,提高了學生的分析、歸納能力。
(4)分層次練習。
為了檢測學生的掌握情況,我將鞏固練習設計練習分了三個層次。
第一個層次,基礎練習,都是求營業(yè)稅。
并說明:通常稅率都是國家財政部門規(guī)定的.不同行業(yè)稅率是不一樣的,稅率不是一成不變的.
第二個層次,對比練習。
將獎金問題和購車問題放在一起教學的,通過對比,使學生明確求實際獲得獎金數(shù)是用獎金數(shù)減去個人所得稅,而求購車一共要花的錢是用買車的錢加上車輛購置稅。
第三個層次,拓展練習。
使學生明確單位“1”的重要性,并進行思想教育。
通過本節(jié)課的教學,學生不僅可以掌握納稅的有關知識,并且在主體精神和實踐能力等方面將得到很好的發(fā)展,學生對數(shù)學將產(chǎn)生更濃厚的興趣。
稅率利率教學反思篇十一
教學內容第x頁“稅率”、做一做及練習x第x、x、x、x題,百分數(shù)(二)稅率教學設計及教學反思。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知道納稅的含義和重要意義,知道應納稅額和稅率的含義,以根據(jù)具體的稅率計算稅款。
2、在計算稅款的過程中,加深學生對社會現(xiàn)象的理解,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3、感受數(shù)學知識與生活的緊密聯(lián)系,激發(fā)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法制意識,使學生知道每個公民都有依法納稅的義務。
教學重點稅率的理解和稅額的計算。
教學難點稅額的計算。
教法與學法合作交流,引導探究。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1、口答算式。
(1)100的5%是多少?
(2)50噸的10%是多少?
(3)1000元的8%是多少?
(4)50萬元的20%是多少?
2、什么是比率?
二、新課講授。
1、閱讀教材第x頁有關納稅的內容。說說:什么是納稅?
2、稅率的認識。
(1)說明:納稅的種類很多,應納稅額的計算方法也不一樣。應納稅額與各種收入的比率叫做稅率,一般是由國家根據(jù)不同納稅種類定出不同的稅率。
(2)試說說以下稅率各表示什么意思。
a、商店按營業(yè)額的5%繳納個人所得稅。
b、某人彩票中獎后,按獎金的20%繳納個人所得稅。
3、稅款計算。
(2)分析題目,理解題意,教學反思《百分數(shù)(二)稅率教學設計及教學反思》。
引導學生理解“按營業(yè)額的5%繳納營業(yè)稅”的含義,明確這里的5%是營業(yè)稅與營業(yè)額比較的結果,也就是繳納的營業(yè)稅占營業(yè)額的5%,題中“十月份的營業(yè)額是30萬元”,因此十月份應繳納的營業(yè)稅就是30萬元的5%。
(3)學生列出算式。
相當于“求一個數(shù)的百分之幾是多少”,用乘法計算。
列式:30×5%。
(4)學生嘗試計算。
(5)匯報交流。
30×5%=30×0.05=1.5(萬元)。
三、鞏固練習。
1、教材第xx頁“做一做”。
2、完成教材第xx頁練習二第x題。
3、完成教材第xx頁練習二第x題。
4、完成教材第xx頁練習二第x題。
5、完成教材第xx頁練習二第x題。
四、課堂小結。
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學習了有關納稅的知識,你們對納稅的知識有哪些了解?
教后反思:
這堂課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我告訴學生依法納稅是我們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偷稅、漏稅是違法的。還告訴學生去飯店吃飯的時候也可以索要發(fā)票等等,學生表現(xiàn)出相當濃厚的興趣,期待著教授利息時學生的表現(xiàn)。就這節(jié)課來看,課堂氛圍較好,學生的學習興趣較濃,都能夠主動學習,學生們的學習效率也很高,但也存在一定的問題,在計算技巧方面還有待加強,有的同學能夠正確的列出算式但是結果卻所錯了,今后還要在計算上下功夫。通過這節(jié)課的教學有幾點感悟:
1.應和學生充分交流,具體感知,學生對身邊的事物雖然是知道的,但是又沒有很深入的了解,所以當這些事物被拿到課堂上來時,又充滿了好奇心和求知欲,急于要去研究它、解決它,向別人炫耀自己的成功,并且想獲取同伴和老師的認可。所以,應該抓住學生的這種心理,讓同學們作了非常充分的交流,使他們對知識的感知更加的深入和透徹。
2.課堂上要結合實際,體現(xiàn)價值,具有時效性。本節(jié)課的例題的設計結合實際,非常貼近學生的生活,學生自己都好象有這樣的經(jīng)歷一樣,又是幫助老師解決問題的,解決的積極性被充分調動,使學生充分感受到稅率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體現(xiàn)了數(shù)學的應用價值,并且培養(yǎng)了學生應用數(shù)學的意識,增進學好數(shù)學的信心與樂趣。
稅率利率教學反思篇十二
教材上例4的問題是求“到期后可以取回多少錢呢”,也就是求本金和利息一共多少錢。以往這類題無論是教材還是教學用書或是其它輔導材料是都是先算出利息,再加本金的方法來解答題的,而其它方法到昨天為止我都沒看到(也可能是我太孤陋寡聞了)。說實在的,以往的教材也是把利率歸為百分數(shù)應用里面,但是我總覺得它與百分數(shù)內在的聯(lián)系好像不太緊密,只是單從表面看歸屬這一類。而這次的教材給我們呈現(xiàn)了另一種解法:5000*(1+3.75%*2),當時備課時,我只是粗略的掃了一眼,和第一種解法進行了對比,兩者就是乘法分配律的應用。其實這只是一種很淺顯的理解,并沒有關注解決問題的本身。今天在上課的過程中,我并沒有讓他們事先嘗試另外做法(說實在的,我也是拿到這本教材后才知道還可以這么解),直接讓同學們觀察書上這種解法,你能看懂嗎?當時沒有人回應,過了一會兒才有幾個人有點想解釋的意思,我讓他們先在小組里試著講講,我呢四處巡視,觀察哪些同學能說清解法所蘊含的意思。我在教室走了一圈,了解到他們中的少數(shù)只能從乘法的分配律上猜度,和我最先的認知情況差不多。
到底怎樣把利率問題與百分數(shù)應用題緊密聯(lián)系起來呢?
我首先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到期后取回的錢與本金相比,你能得到什么結論?“學生很容易知道取回的錢比本金多。我把這句話寫在黑板上”取回的錢比本金多“;接著問:”多的部分就是誰呢?“利息。我再問”多的部分的分率是多少?“有的說是3.75%,有的說是7.5%。我追問到:”題目給的利率是3.75%,你們怎么有人說是7.5%呢?“馬上有人舉手說了,3.75%是存一年多的分率,這個王奶奶她存了兩年,就應該多了兩個3.75%。用算式表示就是3.75%*2.”哦是這樣?!拔覈@道,”我想把黑板上這個條件再補充完整一些,你們覺得可以補充什么?”“可以補7.5%(3.75%*2)"我把它寫在黑板上?!巴瑢W們一起來把這個條件讀一遍,感受一下?!睂W生大聲齊讀,“你們現(xiàn)在能不能結合這個條件再去想這種解法的理由了?和你同桌說說自己的想法?!弊詈笪倚〗Y,這其實就是你們上學期學習的百分數(shù)應用題中的一個類型的題“比一個數(shù)多百分之幾的數(shù)是多少",在解答的過程中仍然還是要找準單位“1”,弄清數(shù)量關系。
之后在解決做一做的中問題時,求取回的錢許多同學都用到第二種解法。在做練習二的第12題時,第二種理財方式的收益算法比較復雜,用本金加利息的算法比較麻煩,但是運用例4的第二種解法比較簡潔,三年每一年的計算公式一樣,就是單位“1”的量不同,第二年和第三年都是以前一次取回的錢作為單位"1"的量求下一次要取回的錢。
這一次教材改版,讓我和同學們一樣,又有了新的收獲,真是令人興奮。
稅率利率教學反思篇十三
儲蓄與人們的生活密切聯(lián)系,并且本節(jié)課是在學生已經(jīng)學習了百分數(shù)的知識和對生活已有經(jīng)驗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所以整個教學過程相對比較流暢,學生學得也比較輕松。在本節(jié)課的開始,我創(chuàng)設了寬松的學習情境,從“年終獎的'處理方法”,引導學生從生活經(jīng)驗中積極尋找有關儲蓄的影子,并且引出本節(jié)課的主題利率。
緊接著,我組織學生閱讀教材并集體匯報本金、利息和利率的概念以及三者之間的關系,使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對本節(jié)課的知識點有了初步的認識。然后再通過例題講解、課堂練習逐步讓學生學會運用“利息=本金×利率×存期”這一公式。在講解教材第11頁例4時,我介紹了兩種解題方法,啟發(fā)了學生的發(fā)散思維和運用所學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本節(jié)課存在的問題是,在組織學生自主閱讀教材第11頁有關儲蓄知識的過程中,學生的閱讀速度及自主學習的態(tài)度不盡相同,從而導致某些學生對某些概念把握不到位。其次,在引導學生閱讀教材利率表格時應給予學生足夠的時間思考,通過比較,讓學生分析清楚,否則出示的利率表格發(fā)揮不了作用,進而無法進行后面的課堂練習。
稅率利率教學反思篇十四
第10頁“稅率”、做一做及練習二第6、7、8、10題,百分數(shù)(二)稅率教學設計及教學反思。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知道納稅的含義和重要意義,知道應納稅額和稅率的含義,以根據(jù)具體的稅率計算稅款。
2、在計算稅款的過程中,加深學生對社會現(xiàn)象的理解,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3、感受數(shù)學知識與生活的緊密聯(lián)系,激發(fā)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法制意識,使學生知道每個公民都有依法納稅的義務。
教學重點稅率的理解和稅額的計算。
教學難點稅額的計算。
教法與學法合作交流,引導探究。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1、口答算式。
(1)100的5%是多少?
(2)50噸的10%是多少?
(3)1000元的8%是多少?
(4)50萬元的20%是多少?
2、什么是比率?
二、新課講授。
1、閱讀教材第10頁有關納稅的內容。說說:什么是納稅?
2、稅率的認識。
(1)說明:納稅的種類很多,應納稅額的計算方法也不一樣。應納稅額與各種收入的比率叫做稅率,一般是由國家根據(jù)不同納稅種類定出不同的稅率。
(2)試說說以下稅率各表示什么意思。
a、商店按營業(yè)額的5%繳納個人所得稅。
b、某人彩票中獎后,按獎金的20%繳納個人所得稅。
3、稅款計算。
(2)分析題目,理解題意,教學反思《百分數(shù)(二)稅率教學設計及教學反思》。
引導學生理解“按營業(yè)額的5%繳納營業(yè)稅”的含義,明確這里的5%是營業(yè)稅與營業(yè)額比較的結果,也就是繳納的營業(yè)稅占營業(yè)額的5%,題中“十月份的營業(yè)額是30萬元”,因此十月份應繳納的營業(yè)稅就是30萬元的5%。
(3)學生列出算式。
相當于“求一個數(shù)的百分之幾是多少”,用乘法計算。
列式:30×5%。
(4)學生嘗試計算。
(5)匯報交流。
30×5%=30×0.05=1.5(萬元)。
三、鞏固練習。
1、教材第10頁“做一做”。
2、完成教材第14頁練習二第6題。
3、完成教材第14頁練習二第7題。
4、完成教材第14頁練習二第8題。
5、完成教材第14頁練習二第10題。
四、課堂小結。
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學習了有關納稅的知識,你們對納稅的知識有哪些了解?
教后反思:
這堂課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我告訴學生依法納稅是我們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偷稅、漏稅是違法的。還告訴學生去飯店吃飯的時候也可以索要發(fā)票等等,學生表現(xiàn)出相當濃厚的興趣,期待著教授利息時學生的表現(xiàn)。
就這節(jié)課來看,課堂氛圍較好,學生的學習興趣較濃,都能夠主動學習,學生們的學習效率也很高,但也存在一定的問題,在計算技巧方面還有待加強,有的同學能夠正確的列出算式但是結果卻所錯了,今后還要在計算上下功夫。通過這節(jié)課的教學有幾點感悟:
1.應和學生充分交流,具體感知,學生對身邊的事物雖然是知道的,但是又沒有很深入的了解,所以當這些事物被拿到課堂上來時,又充滿了好奇心和求知欲,急于要去研究它、解決它,向別人炫耀自己的成功,并且想獲取同伴和老師的認可。所以,應該抓住學生的這種心理,讓同學們作了非常充分的交流,使他們對知識的感知更加的深入和透徹。
2.課堂上要結合實際,體現(xiàn)價值,具有時效性。本節(jié)課的例題的設計結合實際,非常貼近學生的生活,學生自己都好象有這樣的經(jīng)歷一樣,又是幫助老師解決問題的,解決的積極性被充分調動,使學生充分感受到稅率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體現(xiàn)了數(shù)學的應用價值,并且培養(yǎng)了學生應用數(shù)學的意識,增進學好數(shù)學的信心與樂趣。
稅率利率教學反思篇十五
本節(jié)課教學的內容是百分數(shù)在生活中的具體應用,與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
1、明晰概念,理解概念的'意義。在本節(jié)課中,出現(xiàn)的概念比較多,例如:什么是納稅,什么是應納稅額,什么是稅率,什么是本金,什么是利息,什么是利率。這些概念讓學生用自己的理解來說明,這樣記憶會更深刻。另外,對于拓展知識成數(shù)也要讓學生認真理解,這個概念與學生生活聯(lián)系不密切,但是對于農民來說,必須要求掌握和理解的。
2、靈活掌握計算公式,正確解決問題。在教學中,讓學生掌握應納稅額、各種收入與稅率之間的關系;本金、利息與利率之間的關系;掌握其中一個計算公式:應納稅額=各種收入×稅率;利息=本金×利率×時間,就可想到另外兩個除法計算公式。
注重了數(shù)學問題的解決,忽視了對學生關于如何根據(jù)不同的存款特點選擇儲蓄。例如練習二十三中第7題:在學生獨立設計不同的儲蓄方案后,沒有讓學生評議感受不同存款方式的利與弊,教給學生簡單的生活知識。一般來說,定期比活期的利率高,存款年限長利率就比較高,如存三年期、兩年期比存一年期的利率高,但不能像一年期那樣每年可取一次利息,而國債因不用交納利息稅,獲取的利息比同期的定期存款稍高些。再教設計:合理設置教學環(huán)節(jié),合理分配教學時間,把數(shù)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結合起來,以此達到兩者的和諧統(tǒng)一。
稅率利率教學反思篇十六
利息問題,內容比較簡單,關鍵儲蓄方面的術語以及一些關鍵詞的理解如:本金、利率、利息、年利率利率、月利率、應得利息和實得利息。同時這兒的習題主要是稅前利息,稅后利息,再加上到期后一共可以取回多少錢這三種題型。根據(jù)學生情況,結合上學期所學內容和納稅知識,我沒有采用書上的教學流程,先是教學有關儲蓄的知識,然后建立求利息的模型,最后上安排鞏固內化求利息的練習,如果情況可以的話,也可以安排一些生活味濃些的習題來拓展學生對利息的認識,而是決定將本節(jié)課的教學流程改為先練后講,先自學后提煉的方式進行。在教學中注重學生做數(shù)學的感受和對知識的自悟,知識在生與生的對話中生成。
息是多少元?(2)實得利息多少元?你覺得稅前利息指的是什么?該如何來求?實得利息指的又是什么?又該如何來求?這兩個概念有什么區(qū)別?生1:稅前利息指的就是沒有交稅前的利息,應該用本金×利息×時間。生2實得利息指的就是交了稅的利息,首先得要求出利息稅,然后再用稅前利息減去利息稅。生3:稅前利息和稅后利息的區(qū)別在于一個要交稅一個不要交稅。遺憾:一、利率計算錯誤率高。從本次練習,我發(fā)現(xiàn)學生在進行利率計算時錯誤率相當?shù)母撸蛴萌阂皇切?shù)乘法不過關,甚至有部分學生還不會計算小數(shù)乘法。二是小數(shù)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shù)大小變化規(guī)律不能熟練運用。三是不能根據(jù)題目的特點來確定百分數(shù)的轉化問題。
二、生活味濃習題少。在練習中,機械重復練習的練習多,如果能多設計一些富有生活性挑戰(zhàn)性的題目偏少,那就能激發(fā)起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提高計算的興趣了。
稅率利率教學反思篇十七
和平學校李向麗《利率》一課是百分數(shù)乘法應用題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這節(jié)課也是在學生在已有生活經(jīng)驗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是與生活緊密聯(lián)系,能比較明顯體現(xiàn)出我們數(shù)學小組研究課題的一節(jié)教學內容。以前我在教學這節(jié)知識時,認為學生只要能正確計算利息就行了。所以教學過程也很簡單,只是告訴學生計算公式,讓學生按照計算公式計算就算完成了教學任務。但這次教學,利率是生活中百分數(shù)應用的一個常見問題,為上好這節(jié)課,課前一周我就給學生提前布置了一個作業(yè)讓每位學生都親自到銀行儲蓄所一趟,對利率、利息等相關知識有了初步的認識,教學時首先從認識自己家的存單或存折開始,估計到期領取時可能出現(xiàn)的情況進行了述敘,既培養(yǎng)了學生的生活能力,又掌握了相關的利息知求利息的這一個教學內容里,有一個公式“利息=本金*利率*時間”可以套用,應該說解答這種題目類型是很簡單的。但是求利息時有一個利息稅的問題,就給這種類型帶來一定的難度了?,F(xiàn)在的利息稅稅率是5%。當學生算出利息后,再乘以一個5%,算出應扣的利息稅后,再把銀行給付的利息減去一個利息稅就得出稅后利息。如果加上本金的話,就還要多算一步,這么多的條件一來,有的學生就糊涂了,不知道要不要扣利息稅,最后的結果要不要加上本金。
非常高興的一件事情。因為過春節(jié)不但有好吃好玩兒的,而且還有壓歲錢。如果壓歲錢多了,除了自己花掉一部分外,剩下的還可以存到銀行里,從而引出課題。接下來我又用課件出示了一張存單,讓學生進行觀察。“存單”這個詞對于學生來說應該不陌生,但是小學生真正接觸到存單的大概并不多,因此,我又出現(xiàn)一張“存單”,讓學生觀察,從上面你能獲得哪些信息,讓學生在此感受。教學完利息、本金、利率等概念后,我出示一張小明存錢的題目,讓學生找一找誰是本金?誰是利息?誰是利率?讓學生在此體會感悟,為例題教學做準備。從今天學生的作業(yè)情況來看,只有40%左右的同學全列式??峙逻€要多練習才能讓更多的同學完全掌握這種題目類型。
您可能關注的文檔
- 最新小學語文教案重難點(精選20篇)
- 企業(yè)職工勞動合同(實用13篇)
- 年度幫扶工作計劃(匯總8篇)
- 給老師感謝信300字(通用14篇)
- 最新中學物理教學設計(匯總13篇)
- 2023年送孟浩然之廣陵教案(匯總15篇)
- 個人實驗報告(模板8篇)
- 中位數(shù)和眾數(shù)說課稿人教版(匯總20篇)
- 最新只有一個地球教學反思反思(通用18篇)
- 二年級數(shù)學教學反思上冊(模板10篇)
- 學生會秘書處的職責和工作總結(專業(yè)17篇)
- 教育工作者分享故事的感悟(熱門18篇)
- 學生在大學學生會秘書處的工作總結大全(15篇)
- 行政助理的自我介紹(專業(yè)19篇)
- 職業(yè)顧問的職業(yè)發(fā)展心得(精選19篇)
- 法治興則民族興的實用心得體會(通用15篇)
- 教師在社區(qū)團委的工作總結(模板19篇)
- 教育工作者的社區(qū)團委工作總結(優(yōu)質22篇)
- 體育教練軍訓心得體會(優(yōu)秀19篇)
- 學生軍訓心得體會范文(21篇)
- 青年軍訓第二天心得(實用18篇)
- 警察慰問春節(jié)虎年家屬的慰問信(優(yōu)秀18篇)
- 家屬慰問春節(jié)虎年的慰問信(實用20篇)
- 公務員慰問春節(jié)虎年家屬的慰問信(優(yōu)質21篇)
- 植物生物學課程心得體會(專業(yè)20篇)
- 政府官員參與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的重要性(匯總23篇)
- 大學生創(chuàng)業(yè)計劃競賽范文(18篇)
- 教育工作者行政工作安排范文(15篇)
- 編輯教學秘書的工作總結(匯總17篇)
- 學校行政人員行政工作職責大全(1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