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先進時代楷模人物事跡怎么寫(模板16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13 09:28:31 頁碼:9
先進時代楷模人物事跡怎么寫(模板16篇)
2023-11-13 09:28:31    小編:ZTFB

總結是一種思辨和反思的過程,可以幫助我們深入思考問題的本質和解決方法??偨Y的語言要簡潔明了,重點突出,避免冗長和啰嗦的表達方式。7、讀范文可以開闊我們的思路和視野。

先進時代楷模人物事跡怎么寫篇一

“種得桃李滿天下,心唯大我育青禾。是春風,是春蠶,更化作護花的春泥。熱愛祖國,你要把自己燃燒。稻谷有根,深扎在泥土。你也有根,扎根在人們心里!”這是《感動中國》組委會給予盧永根院士的頒獎詞。學習“盧永根院士先進事跡報告會”后,盧永根院士的事跡再次深深地打動了我。

會上盧永根院士的生前秘書趙杏娟老師從治學嚴謹、公私分明、勤儉節(jié)約、學習不輟、學農愛農和扶貧濟困等六個方面回憶了盧院士日常工作生活的點點滴滴,很多的小細節(jié)都讓我不禁淚目。盧院士生活簡樸,一生報效祖國,畢生積蓄回饋社會,這是滿滿的正能量。我們要向盧永根院士致以崇高的敬意。我們要向盧永根院士學習,學習他樸實的生活態(tài)度,弘揚愛國主義情懷,做一個有社會責任感、有愛國熱情的中國人!

先進時代楷模人物事跡怎么寫篇二

甲子躍遷塵與土,半生深藏功與名??倳浗諏埜磺逋鞠冗M事跡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老英雄張富清一輩子堅守初心、不改本色,事跡感人??此屏攘葦嫡Z的評價實則卻是春秋筆法、字字珠璣。愛國主義在任何國家都是備受推崇的“人間正道”,由此不禁想起美國第35任總統(tǒng)肯尼迪在就職演講中最為后世稱道的那句“愛國之問”:“不要問你的國家能為你做什么,而要問你為你的國家做了什么”。在全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教育啟動之際,總書記親自做出重要批示,彰顯出“不能讓英雄流血流汗又流淚”的錚錚承諾,張富清同志的典型事跡無疑是最為鮮活的“歷史教科書”。

干驚天動地事,需要涵養(yǎng)“慎獨”的自律。“不采華名,不興偽事”。“慎獨”是刻在骨子里的自律,自律的程度決定人生的高度。沒有孔夫子韋編三絕、管寧藜床半穿的坐得住“冷板凳”、經得起“冷眼色”韌勁,是難以有所建樹的;做學問如此,做事情更如是。張富清同志在解放戰(zhàn)爭的槍林彈雨中與“死神”博弈、同時間“賽跑”,于貧困山區(qū)的崎嶇小路上與人民“同甘苦”、和群眾“共患難”,這一切都離不開虔誠向黨、忠誠為民的政治自覺和高度自律。在西方歷史虛無主義“金錢至上”、“享樂主義”思潮甚囂塵上,荼毒國民的社會“大熔爐”中,張富清同志儼然是“潔身自好”的“一股清流”,其數十年如一日的“釘釘子”精神“沖刷”著喧囂浮躁的不良積垢、滌蕩著奢靡聲色的滋生溫床。

做隱姓埋名人,必須錘煉“慎眾”的自覺。“不馳于空想,不騖于虛聲”?!吧鞅姟笔菕煸谀樏娴淖杂X,自覺的力度擘畫人生的深度??倳涀陨砭陀幸环N根植于心的“英雄情結”,“沒有英雄的民族是可憐的,而遺忘英雄的民族是可悲的”,對于真正的民族脊梁、時代楷模而言,“榮極一時”的功與名也許正是“過眼云煙”的塵與土,和耄耋之年仍宵衣旰食的袁隆平老先生一樣,張富清同志轉業(yè)之后沒有向政府“擺資歷”、“論勛章”而是悄無聲息地主動請纓,扎根一線山區(qū),這一去就是壯年熱血變成暮年青絲,“發(fā)如雪”的催人淚下故事直至現在才曝光在“聚光燈”下戳中國人“淚點”,人生一世,有幾個六十年可以重來,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歷史潮頭,大浪淘沙、風起云涌,前塵往事歷歷在目、音容笑貌言猶在耳,張富清同志就是我們要尋找的又一位“建國”。

先進時代楷模人物事跡怎么寫篇三

最近幾天,曲靖師范學院師生紛紛在朋友圈轉發(fā)、點贊朱有勇同志先進事跡。12月2日,曲靖師范學院各學院、各部門紛紛組織師生收看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中宣部“時代楷?!敝煊杏峦景l(fā)布會,“把汗水灑在田野,把論文寫在大地”的朱有勇院士的先進事跡,在曲靖師范學院師生中引起了強烈反響。

法律與公共管理學院黨總支教師黨員紛紛表示,要深入學習朱有勇的先進事跡和忠誠擔當精神,積極投入到教學和科研工作當中。學生黨員們也表示會在“時代楷?!敝煊杏碌鹊母姓傧?,學習他們無私奉獻的精神,立足自身,努力學習,為國家和社會做貢獻。繼續(xù)教育學院教職工在收看后紛紛表示,要學習朱有勇科技扶貧的先進事跡和忠誠擔當的崇高精神,為奪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新勝利作出應有貢獻。

美術學院黨總支組織部分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集中收看發(fā)布會實況直播,大家紛紛表示要以“時代楷?!敝煊杏聻榘駱樱瑢W習他攻堅克難的決心,無私奉獻的精神,始終牢記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立足自身,努力學習,多做貢獻。音樂舞蹈學院師生在收看發(fā)布會實況直播時紛紛表示,向朱有勇同志學習,就是要學習他把個人的人生追求融入國家發(fā)展、民族復興的大潮中,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勇登科學高峰,扎實耕耘大地。

外國語學院師生紛紛表示,要向朱有勇院士學習,牢記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忠誠擔當,積極攻堅克難。20180312班學生余林蕓說:“朱院士把百姓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他為人質樸,我們要向他學習?!?0170312班學生范雪梅說:“朱有勇院士堅持不懈,果斷拒絕商家出巨資購買其研究成果,無私奉獻給人民,當地農民把朱院士當成自己的恩人和親人。他的事跡深深鼓舞著我們要努力學習,投身國家和人民的事業(yè)中?!?/p>

5天前,他還是一位在西南邊疆拉祜族自治縣村寨忙于種植冬季馬鈴薯的“農民”。5天后,11月29日,他在北京接受頒獎成為全國時代楷模。30多年來,他研發(fā)的作物多樣性控制病蟲害技術大面積應用累計3億余畝,成為國際上利用生物多樣性控制病蟲害的成功典范。近5年,他又在云南普洱瀾滄拉祜族自治縣躬耕山野科技扶貧,讓上千農民學會冬季馬鈴薯、林下三七等種植技能,帶動了一批深度貧困中的拉祜族群眾脫貧致富。

他就是中國工程院院士、云南農業(yè)大學名譽校長朱有勇。

跪在泥土里的農業(yè)科技工作者。

在拉祜族村寨旁一片剛種植的馬鈴薯地里,張六均等三個拉祜族村民手杵著鋤頭站在地邊,全神貫注地聽一位老人說話。老人蹲在地上,手握著竹竿,一邊用竹竿丈量地塊,一邊耐心地講解馬鈴薯如何規(guī)范種植。老人蹲著累了,便很自然地右腿跪在泥土里,面帶微笑反復解說示范。在一旁的云山村黨總支第一書記何朝輝感動地用手機拍下了這珍貴的瞬間。這一幕發(fā)生在11月19日上午,地點在瀾滄縣竹塘鄉(xiāng)云山村蒿枝壩村小組。這位65歲的老人就是朱有勇院士。

朱有勇帶領中國工程院的專家和云南農業(yè)大學創(chuàng)新團隊在瀾滄竹塘鄉(xiāng)蒿枝壩開展100畝冬季馬鈴薯示范種植當年平均每畝為農戶增收3000至5000元至20在全縣已推廣種植1萬畝。朱有勇團隊還應用林下三七科技成果在瀾滄示范種植7305畝帶動三七種植農戶749戶每戶平均增收2.5萬余元。

穿迷彩服的田間“教書匠”

中國工程院對口幫扶瀾滄縣開展脫貧攻堅開會商量由哪個院士來牽頭這一重任。當時60歲的朱有勇毅然決然地說:“我最年輕我來干!”

朱有勇帶著團隊來到瀾滄縣竹塘鄉(xiāng)云山村蒿枝壩,在村里建立科技小院,把實驗室搬到田間地頭,5年來和當地村民同吃同住同勞動。在基地示范推廣種植冬季馬鈴薯等作物的過程中,他發(fā)現農村群眾素質性貧困突出。于是他整合云南農大教師和瀾滄職中教師團隊,創(chuàng)辦了院士專家科技扶貧指導班。學員是來自全縣各鄉(xiāng)鎮(zhèn)有脫貧致富愿望的農民,課堂就設在田間地頭。從選良種栽種,到病蟲害防治等田間管理,從采收包裝到產品推廣,都由朱有勇等院士教授專家親自授課。老師和學員一樣,都穿著迷彩服。

“朱院士對農民和藹可親,沒有架子,很多學員培訓回家后,不僅自己種冬季馬鈴薯和林下三七,還帶動全村群眾一起種,一起增收脫貧?!敝裉拎l(xiāng)鄉(xiāng)長龔老五說。3年多來,瀾滄院士專家科技扶貧指導班已開展了林下三七、冬季馬鈴薯、電子商務等培訓班,培養(yǎng)了近千名致富帶頭人。

“我們是教書匠,沒有錢,就把科技知識教給農民,教他們發(fā)展產業(yè)脫貧致富,沒什么了不起?!敝煊杏碌恍φf。

把論文寫在大地上。

建了冬季馬鈴薯優(yōu)質高效技術體系,以來累計推廣1131.2萬畝,促進農民增收200多億元。

朱有勇扶貧不為名。一個多星期前,正在瀾滄各個村寨基地指導農民種植冬季馬鈴薯的他才得知被表彰為時代楷模。他依然平靜地繼續(xù)指導馬鈴薯種植,多方催促下,幾天后他才不得不離開瀾滄,前往北京領獎。

朱有勇扶貧也不為利。長期跟隨朱有勇在瀾滄扶貧的云南農大博士黃惠川講了個故事,在瀾滄開始推廣林下三七種植技術時,扶貧團隊里起初有兩種聲音,有人認為研究林下三七花了10多年時間不容易,應該技術保密,通過技術轉讓盈利。但朱有勇堅持免費給老百姓使用技術,他說:“不能我們發(fā)財了,老百姓用不上。”

12月,朱有勇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云南農大特別獎勵他200萬元,他毅然決定把學校獎金作為原始基金成立云南農業(yè)大學“有勇獎學基金會”。20,他又將自己獲得的“云南省科學技術杰出貢獻獎”200萬元捐贈基金會,激勵了更多師生學農愛農、服務三農。

12月3日,旱區(qū)作物逆境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召開座談會,學習《中共中央宣傳部關于授予朱有勇同志“時代楷?!狈Q號的決定》,觀看朱有勇事跡視頻。實驗室部分科研人員、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參加座談會并暢談學習體會。

朱有勇是中國工程院院士、云南農業(yè)大學名譽校長、云南省科學技術協(xié)會主席,我國著名的植物病理學專家,先后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全國優(yōu)秀共產黨員”“全國杰出專業(yè)技術人才”“全國模范教師”等榮譽稱號。他始終牢記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積極投身云南少數民族貧困地區(qū)脫貧攻堅事業(yè),被親切地稱呼為“農民院士”。朱有勇院士與我校交往密切,目前擔任我校旱區(qū)作物逆境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副主任。

實驗室主任康振生院士談道,朱有勇院士五年來奮斗于脫貧攻堅第一線,將農業(yè)、農村和農民作為個人工作的核心點,針對深度貧困地區(qū)農業(yè)生產面臨的實際問題提出了科學的辦法,帶動農民脫貧致富,為我們樹立了典范。作為農業(yè)科研工作者,我們要有朱有勇院士這種潛心科研、根植土地、矢志創(chuàng)新的科研匠心和奮斗精神,把個人的科學夢融入祖國繁榮富強的偉大實踐中,讓科研成果惠及廣大農民,為鄉(xiāng)村振興、脫貧攻堅貢獻力量。

長江學者特聘教授韋革宏表示,朱有勇院士將論文寫在大地上的生動實踐為我們樹立了榜樣,在全校上下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之際,我們應當作牢記農業(yè)科研工作者的責任擔當,在基礎理論研究上瞄準學科前沿,產出高水平的標志性成果,同時注重科研成果的落地應用,助力農業(yè)生產提質增效,譜寫實驗室新時代“頂天”和“立地”的新篇章。

“973”首席科學家黃麗麗談道,朱有勇院士把自己變成了農民,獲得了農民的信任;他又將農民變成自己,成為懂技術、能致富的農業(yè)專家。朱院士的事跡充分表明,科學家只有與人民走得更近、與廣大土地走得更深,將個人融入國家發(fā)展、民族復興的大潮中,才能更好地施展人生抱負,實現人生價值。

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沈錫輝表示,以前做科研時只想著做了實驗,發(fā)表了文章,但科研工作很難與具體的實踐結合起來。朱院士的事跡為我們科研工作者指出了一個方向,尤其我們農業(yè)院校的科研工作者要走到農村里面去,這樣才真正把科研成果與農民的需求緊密結合起來。

青年長江學者王曉杰教授,教育部“新世紀優(yōu)秀人才支持計劃”入選者胡小平教授,國家優(yōu)秀青年基金獲得者管清美、劉慧泉教授,省部級有突出貢獻專家吉萬全教授,實驗室副主任胡銀崗教授,教育部“新世紀優(yōu)秀人才支持計劃”入選者郭軍教授,農學院韓德俊教授,青年科研人員趙晶、聶小軍,實驗室常務副主任張朝陽,高級實驗師簡利茹等都在座談會上發(fā)言,回憶與朱有勇院士交往的故事,一致表示學習他的科學家精神,為學?!半p一流”建設和創(chuàng)建世界一流農業(yè)大學作出更大貢獻。

先進時代楷模人物事跡怎么寫篇四

她出生在陜西省西安市的一個普通家庭,父母都是農民,但從小父母就教導她一份耕耘,一份收獲,要時時刻刻以學業(yè)為重,高考的失利讓她一度消沉,但她并沒有一蹶不振,她明白,高考并不是終點,而是另一個起點。她帶著希望和向往來到了陜鐵院。這里有新的環(huán)境,新的學習氛圍,這里是新的起點,在這里一切從頭開始。

在學習中,她始終秉持著“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的理念。來到學校之后,她更是將自己的全部時間都放在了學習之上,每天上課認真聽講做筆記,積極舉手發(fā)言,不懂就問,課下嚴格要求自己,勤于追問,不放過任何一個學習的機會,每當宿舍晚上斷電后,她都會拿出她的臺燈,來鞏固自天學過的課程。她也經常獨自待在圖書館復習課程,遇到不會的題自己會查閱相關書籍,對不懂的知識點進行一遍又一遍的梳理和總結,自己整理錯題和不懂的題,在考試之前拿出來復習。功夫不負有心人,她通過自己的努力與堅持,大一整個學年成績專業(yè)排名第一。獲得了“學校一等獎學金”“國家獎學金”以及“優(yōu)秀學生干部”等十余項榮譽。

先進時代楷模人物事跡怎么寫篇五

8月31日,中央宣傳部以云發(fā)布的方式,向全社會宣傳發(fā)布邱軍同志的先進事跡,追授他“時代楷模”的稱號。

邱軍,生前系甘肅省華池縣人民政府掛職副縣長。2017年12月,37歲的邱軍從中國化學工程所屬東華公司來到甘肅省慶陽市華池縣擔任掛職副縣長一職。華池縣是孕育了“南梁精神”的革命老區(qū),抱定“沒有比腳更長的路,沒有比人更高的山”的信念,邱軍幾乎每天都奔波在大山里,一路走著看著。在上任短短一個多月的時間里,邱軍馬不停蹄地走訪調研了華池縣15個鄉(xiāng)鎮(zhèn)、111個行政村。在與老百姓打交道的過程中,他學會了華池方言,手里的扶貧筆記更是記得密密麻麻。老百姓沒有錢,邱軍去爭取產業(yè)扶持資金;沒有養(yǎng)殖知識,邱軍張羅著組織養(yǎng)殖培訓;沒有銷路,邱軍親自跑市場。就這樣,他帶領著貧困戶,發(fā)展起了牛養(yǎng)殖、沙棘、金絲皇菊等致富產業(yè)。

2017年底,華池縣56個貧困村全部退出,貧困發(fā)生率下降到0.43%,實現了整縣脫貧。悠悠百姓事,枝葉總關情,邱軍心里裝著的都是老百姓,卻唯獨沒有自己,2018年11月,邱軍病倒在工作崗位上。就醫(yī)期間,他用顫抖的手寫下了一張紙條,關心的仍然是華池縣各項產業(yè)的后續(xù)發(fā)展問題。2019年1月8號,邱軍不幸逝世,年僅39歲。

8月31日,央視一套播出的“時代楷模”發(fā)布廳宣讀了《中共中央宣傳部關于追授邱軍同志“時代楷?!狈Q號的決定》,播放了反映他先進事跡的短片。中央宣傳部負責同志為邱軍同志的親屬代表頒發(fā)了“時代楷?!豹務潞妥C書。

先進時代楷模人物事跡怎么寫篇六

“時代楷?!敝煊杏略菏康南冗M事跡,在普洱市引起強烈反響,干部群眾深受鼓舞,紛紛表示以“時代楷模”朱有勇院士為旗幟標桿,積極投身脫貧攻堅事業(yè)。

朱有勇心系群眾,一心為民的情懷深深打動了干部群眾?!翱萍挤鲐氻椖炕亟ǖ侥睦?,哪里的群眾就脫貧致富,哪個村寨就整村脫貧,造福廣大群眾?!睘憸胬镒遄灾慰h委常委、副縣長劉元昕說,朱有勇院士懷著對邊疆少數民族貧困群眾的深情,扎根邊疆、大愛無疆,用心、用功、用情開展了卓有成效又感人至深的科技扶貧事業(yè)。他的事跡與精神,讓我深受感動,是我永遠的榜樣和楷模。瀾滄縣教育科學研究室李泉說,朱有勇院士扎根基層、無私奉獻,為邊疆少數民族地區(qū)培養(yǎng)出了一批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為當地脫貧攻堅注入了強大的科技動力。朱有勇院士與他的團隊用科技的力量,帶領當地人民群眾把綠水青山變成了真正的“金山銀山”,為我們直過民族貧困群眾找到了脫貧致富的新路子。我將以他為榜樣,時刻牢記自身肩負的職責和使命,以身作則帶領貧困鄉(xiāng)親發(fā)展脫貧產業(yè)的“主業(yè)”,認真持續(xù)做好科技教育扶貧工作,堅決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zhàn)。

瀾滄縣扶貧辦副主任李平說,朱院士作為一名頂尖的科研工作者,能夠深深地扎根于貧困地區(qū),把論文寫在邊疆大地上,他鞭策著我們一線的扶貧干部砥礪前行,他是一位了不起的農民的專家院士,是無愧于時代的楷模。作為扶貧部門的干部,將以朱院士為榜樣,帶領貧困群眾爬山過坎,相信我們能打贏脫貧攻堅這場硬仗,帶領廣大貧困群眾與全國其他同胞一道邁入小康社會。

普洱市委組織部組工干部萬麗說,我們基層黨員要以“時代楷?!敝煊杏略菏繛槠鞄脴藯U,始終牢記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積極投身脫貧攻堅事業(yè),學習朱有勇院士不怕苦、不怕累,扎根基層,無私奉獻,展現一名共產黨員的擔當與作為。

朱有勇的事跡激勵著更多年輕人扎根基層,投入脫貧攻堅事業(yè)。

3個月前,受中國工程院委派,何朝輝來到瀾滄縣竹塘鄉(xiāng),擔任云山村第一書記?!芭c時代楷模一起奮戰(zhàn)在扶貧一線上,我是幸福的。”何朝輝跟隨朱有勇上山下田,與農民朋友大碗吃飯、大碗喝酒;看著他手把手教農戶如何切薯、播種、理墑……“我深深地感悟到了他崇高的愛國情懷和對農民的深情厚誼,感悟到了他堅毅執(zhí)著的科學精神和真誠質樸的杰出品格,時代楷模朱有勇院士會是我終生追隨的目標、學習的榜樣?!贝鲿院乃拇ù髮W碩士畢業(yè)后考取了選調生,回到家鄉(xiāng)普洱市工作,今年年初,他光榮地加入了扶貧工作者的隊伍,成為孟連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縣勐馬鎮(zhèn)雙相村一名駐村工作隊員,他說,我們年輕的共產黨員應當向朱有勇院士學習,向這樣的榜樣致敬,在平凡崗位上甘于奉獻,把中國夢從藍圖變?yōu)楝F實。

先進時代楷模人物事跡怎么寫篇七

戰(zhàn)斗英雄張富清:深藏功名不負錚錚誓言。

他叫張富清,一名普通的*員,原西北野戰(zhàn)軍359旅718團2營6連戰(zhàn)士。20xx年12月3日,湖北省來鳳縣退役軍人事務局在進行退役軍人信息采集時發(fā)現,這座寧靜安逸的小城里竟“藏著”一位有著卓著功勛的戰(zhàn)斗英雄。

一張泛黃的“立功登記表”上,記錄了這位張富清老人在硝煙戰(zhàn)火中的九死一生:

1948年10月,他作為十四團六連班長,在永豐戰(zhàn)役中帶突擊組,夜間上城,奪取了敵人碉堡兩個,繳機槍兩挺,打退敵人數次反撲,堅持到天明,獲軍一等功。

……。

張富清告訴記者,1948年3月他參加了解放軍,不分白天黑夜的戰(zhàn)火紛飛,早已記不清打過多少仗,受過多少傷,但印象最深的是永豐城那一仗。

“我是夜間躍城,第一個跳下城墻的。很快在腳下刨了個土坑,把捆好的八顆手榴彈和一個炸藥包碼在一起,彈環(huán)上栓了個繩索,我猛地一拉,炸藥和手榴彈同時爆炸,炸毀了敵人的第一個碉堡?!敝v述起往事,老人的臉上洋溢著昂揚斗志。張富清說,他端著沖鋒槍朝敵群猛掃,突然感到頭頂仿佛被人重重錘了一下,他并沒有在意繼續(xù)戰(zhàn)斗,直到血水順著臉頰滑下,用手一摸頭頂,才發(fā)現一塊頭皮被揭了起來……這是一顆子彈擦著頭皮飛過,在頭頂留下的一道淺溝。

這場戰(zhàn)斗一直打到天亮,他炸毀了兩座碉堡,繳獲兩挺機槍,四箱彈藥。因在戰(zhàn)斗中表現英勇,張富清獲得西北野戰(zhàn)軍甲等“戰(zhàn)斗英雄”榮譽稱號。

戰(zhàn)斗結束,張富清死里逃生,而突擊組的另兩名戰(zhàn)友卻從此杳無音信。

“收復永豐以后,和我一起的兩名突擊組的戰(zhàn)士,我到處去找……找不到,他們到底去哪兒了?”張富清喃喃道。那些出生入死的戰(zhàn)友,他們很少留下照片,但他們的影子卻深深印刻在了老人的心底,六十余載,成為老人最掛念的人。

對于父親的往事,小兒子張健全表示,幾十年來,他只知道父親是一名退伍軍人,從未聽他說起過這些赫赫戰(zhàn)功。

這些戰(zhàn)斗功勛,為什么從來不講?

張富清說:“很多戰(zhàn)友,為黨為人民獻出了生命,他們的功勞都比我高,我有什么資格居功自傲、炫耀顯擺自己?”

瞞得再緊,瞞不過最親的人,只有妻子孫玉蘭最清楚丈夫身上的傷。

“他的牙齒是假牙,我問他牙齒怎么回事,他就說炮彈打過來把他牙齒炸掉了。我經常笑他的腦袋,我說你是個癩腦袋,他說我這腦袋是在戰(zhàn)場上受傷的?!睂O玉蘭笑道。

槍林彈雨,視死如歸,大義凜然。那些留在身上的傷痕,是張富清戎馬一生抹不去的“勛章”!

1955年初,張富清退役轉業(yè),他沒有選擇留在大城市或者回到闊別多年的陜西老家,從武漢一路向西,來到地處偏遠、人才匱乏的湖北恩施來鳳縣,懷著投身社會主義建設的憧憬,先后在縣糧食局、三胡區(qū)、卯洞公社、外貿局、縣建行工作,兢兢業(yè)業(yè),默默無聞,把余生奉獻給了這座小城。

1985年,張富清在中國建設銀行來鳳支行副行長崗位上離休,從轉業(yè)到離休的30年里,這位曾經的戰(zhàn)場上“排頭兵”,在平凡崗位默默地做著一顆“螺絲釘”。

如今,張富清已經95歲。耄耋之年的他,經歷了人生中的又一次“變故”。

7年前,88歲的張富清因病左腿高位截肢,家人都以為他的余生會在輪椅上度過。但臥室中的輪椅,張富清卻很少使用。他裝上義肢,想要依靠自己,重新站立起來。

“我當時想的是,我要發(fā)揚保持突擊隊員的精神,我要站起來!”張富清說,比起失去生命的戰(zhàn)友,他的生活是幸福的,這些困難都不算什么。

他用雙手撐著輔助行走支架,一遍一遍在家中練習行走。練習初期,因為走不穩(wěn)經常摔倒,受傷流血的意外時有發(fā)生。家里的墻壁上,至今還留有他為了重新站起來時流過的血跡。

靠著一股打不倒的執(zhí)拗,如今的張富清已經可以自由走動,可以下樓買菜,還會親自下廚給老伴炒幾個小菜。

一家四代人,如今有6名*員,后輩們都兢兢業(yè)業(yè)地工作著,子孝孫賢,是晚年張富清最滿足的事。

身披戎裝,保家衛(wèi)國;告別軍旅,初心不改。戰(zhàn)爭年代不怕犧牲、出生入死,張富清靠的是一個*員的忠誠信仰;和平時期淡泊名利、扎根深山,張富清為的是不負一個*員的錚錚誓言。

總書記指出,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莫道無名,人心是名。和平年代,英雄事跡和精神仍是激勵人們不斷前行的動力源泉。將英雄精神賦予新的時代,讓英雄人物、英雄精神成為人們心中的精神坐標,讓不朽功績永不磨滅,讓英雄精神熠熠生輝。

英雄無言——95歲老黨員張富清的本色人生。

71年前,他是西北野戰(zhàn)軍的突擊隊員,冒著槍林彈雨,炸掉敵人四個碉堡,戰(zhàn)功卓著,是式的戰(zhàn)斗英雄。

64年前,他退役轉業(yè),主動選擇到湖北省最偏遠的來鳳縣工作,為貧窮山區(qū)奉獻一生。從此,赫赫戰(zhàn)功被他埋在心底,只字不提。

7年前,他88歲,左腿截肢,為了不給組織添麻煩,更為了讓子女“安心為黨和人民工作”,裝上假肢,頑強地站了起來。

現在,他95歲,仍然堅持學習。他說:“人離休了,政治上思想上絕不能離休?!?/p>

……。

所有這些,只因他是一名*員。

他就是原西北野戰(zhàn)軍359旅718團2營6連戰(zhàn)士張富清。

(一)。

20xx年12月3日,來鳳縣城。

來鳳縣委政法委干部張健全,小心翼翼地懷揣著一個包裹來到縣人社局。彼時,縣里正在按照上級統(tǒng)一安排,開展退役軍人信息采集工作。

張健全帶來的東西,是父親張富清一生珍藏的寶貝。

“那是下午5點20分,我正準備下班??吹介W耀著光芒的勛章,我一下就被吸引住了。”對那天的情景,來鳳縣退役軍人信息采集工作專班信息采集員聶海波記憶猶新。

在聶海波注視下,張健全鄭重地一一取出包裹里的物品——。

一本立功證書,記錄著張富清在解放戰(zhàn)爭時立下的戰(zhàn)功:立軍一等功一次,師一等功、二等功各一次,團一等功一次,兩次獲“戰(zhàn)斗英雄”稱號。

一份西北野戰(zhàn)軍的報功書,講述著張富清“因在陜西永豐城戰(zhàn)斗中勇敢殺敵”,榮獲特等功。

一枚西北軍員會頒發(fā)的獎章,鐫刻著“人民功臣”四個大字……。

激動地看完張健全帶來的材料,聶海波深感震撼:“沒想到我們來鳳還隱藏著這樣一位戰(zhàn)功赫赫的大英雄!”

(二)。

“永豐戰(zhàn)役帶突擊組,夜間上城,奪取敵人碉堡兩個,繳機槍兩挺,打退敵人數次反撲,堅持到天明。我軍進城消滅了敵人?!?/p>

這是立功證書對張富清1948年11月參加永豐戰(zhàn)役的記載。

發(fā)生在陜西蒲城的永豐之戰(zhàn),是配合淮海戰(zhàn)役的一次重要戰(zhàn)役。戰(zhàn)況異常慘烈,“一夜之間換了八個連長”。

對那場艱苦卓絕的戰(zhàn)斗,95歲的張富清仍歷歷在目。

張富清所在的連是永豐戰(zhàn)役突擊連。張富清又是突擊連的突擊班成員。27日夜,他和兩名戰(zhàn)友匍匐前進,扒著墻磚縫隙攀上城墻。張富清第一個跳下城墻,與圍上來的敵人激戰(zhàn)。

“打死七八個敵人后,我逼近碉堡,用刺刀在城墻底下刨了個洞,把我?guī)У陌祟w手榴彈和一個炸藥包碼在一起,拉著了手榴彈,炸毀了碉堡……”

因在戰(zhàn)斗中表現英勇,張富清獲得軍甲等“戰(zhàn)斗英雄”榮譽稱號。

1948年3月參軍,8月入黨,在壺梯山、東馬村、臨皋、永豐城等戰(zhàn)斗中都沖鋒在前——這位陜西漢中小伙子歷盡了九死一生。

(三)。

陜西、新疆、北京、南昌、武漢……。

幾經輾轉,1955年初,已是連職軍官的張富清面臨退役轉業(yè)的人生轉折。聽說湖北西部恩施條件艱苦,急缺干部,他二話不說:“我可以去!”

聽說來鳳縣在恩施最偏遠、最困難,沒有絲毫猶豫,他又一口答應:“那我就去來鳳?!?/p>

那是一個寒冷的冬天。從武漢動身,一路向西,再向西。恩施是湖北西部邊陲,來鳳更是邊陲的邊陲,懷著投身社會主義建設的憧憬,張富清來了。

“這里苦,這里累,這里條件差,*員不來,哪個來啊!”——帶著一個*員的赤誠,張富清來了。

工作挑最苦最難的干,從不爭名爭利。張富清把余生獻給了來鳳,獻給了這片曾經毫無關聯的大山。

浴血奮戰(zhàn),戰(zhàn)功卓著……自從到了來鳳,過去的一切,都被張富清刻意塵封起來。

60多年,無論順境逆境,張富清從不提自己的戰(zhàn)斗功績。證書和軍功章被他藏在一個隨身幾十年的皮箱里,連兒女也不知情。

(四)。

瞞得再緊,瞞不過最親的人。

孫玉蘭和張富清是同鄉(xiāng)。戰(zhàn)爭期間及之后的幾年,村里人都以為張富清已經不在人世了。1954年,張富清回了趟家鄉(xiāng),大家才知道,他還活著。

共青團員、婦女主任孫玉蘭,和長自己11歲的張富清一見鐘情。不久后,被愛情召喚的孫玉蘭,追隨張富清到了來鳳。

這一來,就是一輩子。

上世紀60年代,為給國家減輕負擔,擔任三胡區(qū)副區(qū)長的張富清率先動員妻子從供銷社的鐵飯碗“下崗”。他的理由很簡單:“國家困難,我首先要看看自己有沒有占群眾、公家的好處……要精簡人員,首先從我自己腦殼開刀……”

同摯愛的人在一起,多苦都是甜。

夫妻倆生養(yǎng)了四個孩子。大女兒患病,至今未婚,常年在家靠母親看護;小女兒是衛(wèi)生院普通職員;兩個兒子憑自己的本事上學、工作,從基層教師干起,一步步成長為縣里的干部。

幾個子女,沒有一個在張富清曾經任職的單位上班。

如今,最小的兒子也快到退休年齡。形容自己眼中的父親,張健全用了一個詞:“平凡”。

從轉業(yè)到離休,數十年如一日,張富清像一塊磚頭,哪里需要就往哪里搬。樂觀、樸實、真誠……在大家的印象中,他就是這樣一個平凡的人,和普通老百姓沒什么差別。

(五)。

張富清是“戰(zhàn)斗英雄”的消息,在來鳳迅速傳開了。

不少人感到震驚?!爸恢浪斶^兵,沒想到他是那么大的英雄?!?/p>

有人感到不解?!皠e人沒他那么大的功勞,還整天問組織要這要那。他老婆沒有工作,大女兒又殘疾,也沒見他提什么要求。”

有人感到惋惜。“那么大的戰(zhàn)功,如果當初留在武漢,早就成了高級干部?!?/p>

更多的人深受教育和感動。

去年,張富清做眼部手術。術前,中國建設銀行來鳳支行行長李甘霖特意叮囑,張老是離休干部,醫(yī)藥費全額報銷,可以選好一些的晶體。但張富清聽說同病房的農民病友用的是的,也選了的。

“我已經離休了,不能再為國家做什么,能節(jié)約一點是一點?!?/p>

衣服的袖口都爛了,還在穿;兒子給他買的新衣服,他疊得整整齊齊放在箱子里。

張富清的心里,幾乎沒有他自己。

“以前,只不過覺得他大我們一些,工作在我們前頭;現在他從我面前過,我都要在心里默默向他致敬!”72歲的來鳳縣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張昌恩說。

(六)。

在張富清簡陋的家中,珍藏著一個打滿了補丁的搪瓷缸。

一面是熠熠生輝的*、展翅飛翔的和平鴿;一面寫著:贈給英勇的中國人民解放軍——保衛(wèi)祖國、保衛(wèi)和平。孫玉蘭說,這是丈夫最心愛的物件。

從1954年起,這個搪瓷缸就是張富清生活的一部分。如今,補了又補,不能再用,張富清就把它認真保存了起來。

上世紀80年代初,張富清一家搬到現在仍居住的建行宿舍。30多年過去,樓上樓下、左鄰右舍都已翻修一新,老兩口的家還是老樣子。

斑駁的墻壁,褪色的家具……雖然樸素,這個家整潔而充滿生氣。陽臺上整齊地養(yǎng)著一排綠植,像是一隊整裝待發(fā)的戰(zhàn)士。

1985年離休后,張富清一直保持著讀書看報的習慣。他特別愛看《半月談》。

臥室的寫字臺上,一本20xx年版的《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讀本》,被他翻閱得封皮泛白。

第110頁的一段文字旁,做著標記——。

“要不斷改造主觀世界、加強黨性修養(yǎng)、加強品格陶冶,老老實實做人,踏踏實實干事,清清白白為官,始終做到對黨忠誠、個人干凈、敢于擔當。”

這不正是*員張富清一生的寫照嗎?

(七)。

戰(zhàn)爭年代不怕犧牲、出生入死,張富清靠的是一個黨員的信仰——。

“我一直按我入黨宣誓的去做……滿腦子都是要消滅敵人,要完成任務……所以也就不怕死了?!?/p>

和平時期淡泊名利、扎根大山,張富清為的是不負入黨的誓言——。

“和我并肩作戰(zhàn)的戰(zhàn)士,有幾多(好多)都不在了。比起他們來,我有什么資格拿出立功證件去擺自己啊?!我有什么功勞啊?!”

講起這些,這位95歲的老人聲音顫抖,淚水溢滿了眼眶。

英雄事跡傳出后,有媒體聞訊而來。張富清拒絕接受采訪。記者越來越多,沒有辦法,張健全只好騙父親:“這是組織的要求!”張富清這才答應——身為一名*員,必須服從組織的安排。

張富清最欣慰的,是一家四代有六個黨員。

考慮再三,讓子女拿著立功證書去登記,出發(fā)點也是對黨忠誠——。

“黨和國家開展退役軍人信息采集工作,是一件大好事。如果我不如實向黨報告,那就是對黨不老實……”

(八)。

時光回溯到20xx年3月17日。

北京人民大會堂。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表決通過關于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的決定。

近一個月后,退役軍人事務部正式掛牌。

組建退役軍人事務部,是以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著眼黨和國家事業(yè)全局作出的重大戰(zhàn)略決策。

“軍人是最可愛的人”“不能讓英雄流血又流淚”……隨著退役軍人管理保障工作有序開展,許多英雄事跡,陸續(xù)被發(fā)掘出來。

九旬老兵張富清,不想給黨、給國家、給軍隊添任何麻煩。不久前,在給曾經戰(zhàn)斗部隊的一封答謝信中,他情真意切地寫道:

“希望你們堅決聽黨的話,堅決聽從習主席指揮”“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擰成一股繩……”

(九)。

新疆軍區(qū)某紅軍團,張富清當年戰(zhàn)斗的英雄部隊。年輕的官兵,正緊緊圍繞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yōu)良強軍目標,學習老前輩張富清英雄事跡,立志做新時代革命軍人。

3月2日,部隊派員專程到來鳳,探望老戰(zhàn)士張富清。

是夜,平素內斂沉默的張健全抑制不住內心激動。眼含熱淚,他寫下深情的記錄——。

部隊來人了。

老兵心中掀起波瀾。

面對軍裝上的軍徽。

老兵用一條獨腿堅強站立。

緩緩舉起右手。

莊嚴地行上軍禮。

……。

干驚天動地事做隱姓埋名人。

甲子躍遷塵與土,半生深藏功與名??倳浗諏埜磺逋鞠冗M事跡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老英雄張富清一輩子堅守初心、不改本色,事跡感人??此屏攘葦嫡Z的評價實則卻是春秋筆法、字字珠璣。愛國主義在任何國家都是備受推崇的“人間正道”,由此不禁想起美國第35任總統(tǒng)肯尼迪在就職演講中最為后世稱道的那句“愛國之問”:“不要問你的國家能為你做什么,而要問你為你的國家做了什么”。在全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教育啟動之際,總書記親自做出重要批示,彰顯出“不能讓英雄流血流汗又流淚”的錚錚承諾,張富清同志的典型事跡無疑是最為鮮活的“歷史教科書”。

干驚天動地事,需要涵養(yǎng)“慎獨”的自律?!安徊扇A名,不興偽事”。“慎獨”是刻在骨子里的自律,自律的程度決定人生的高度。沒有孔夫子韋編三絕、管寧藜床半穿的坐得住“冷板凳”、經得起“冷眼色”韌勁,是難以有所建樹的;做學問如此,做事情更如是。張富清同志在解放戰(zhàn)爭的槍林彈雨中與“死神”博弈、同時間“賽跑”,于貧困山區(qū)的崎嶇小路上與人民“同甘苦”、和群眾“共患難”,這一切都離不開虔誠向黨、忠誠為民的政治自覺和高度自律。在西方歷史虛無主義“金錢至上”、“享樂主義”思潮甚囂塵上,荼毒國民的社會“大熔爐”中,張富清同志儼然是“潔身自好”的“一股清流”,其數十年如一日的“釘釘子”精神“沖刷”著喧囂浮躁的不良積垢、滌蕩著奢靡聲色的滋生溫床。

做隱姓埋名人,必須錘煉“慎眾”的自覺?!安获Y于空想,不騖于虛聲”?!吧鞅姟笔菕煸谀樏娴淖杂X,自覺的力度擘畫人生的深度??倳涀陨砭陀幸环N根植于心的“英雄情結”,“沒有英雄的民族是可憐的,而遺忘英雄的民族是可悲的”,對于真正的民族脊梁、時代楷模而言,“榮極一時”的功與名也許正是“過眼云煙”的塵與土,和耄耋之年仍宵衣旰食的袁隆平老先生一樣,張富清同志轉業(yè)之后沒有向政府“擺資歷”、“論勛章”而是悄無聲息地主動請纓,扎根一線山區(qū),這一去就是壯年熱血變成暮年青絲,“發(fā)如雪”的催人淚下故事直至現在才曝光在“聚光燈”下戳中國人“淚點”,人生一世,有幾個六十年可以重來,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歷史潮頭,大浪淘沙、風起云涌,前塵往事歷歷在目、音容笑貌言猶在耳,張富清同志就是我們要尋找的又一位“建國”。

一等功三次、二等功一次,被記“特等功”,兩次獲得“戰(zhàn)斗英雄”榮譽稱號,這樣的功名足以讓人震撼,讓人對功名的主人肅然起敬。可以想象,張富清同志在解放戰(zhàn)爭的槍林彈雨中,是何等的英勇頑強,是如何的奮不顧身。為了民族的獨立和勞苦大眾的解放,他用鮮血書寫了愛國主義的偉大華章,體現了堅如磐石的革命意志。

然而,張富清同志卻將這樣偉大而光榮的功名“雪藏”,甚至連身邊最親近的親人都不知道。也許在他看來,功名再大再響亮,都已經屬于過去,需要從新開始;也許他在這樣想,相比起那些為了新中國而犧牲的革命戰(zhàn)友,他已經很幸運,功名不值得一提。

“第二戰(zhàn)場”,繼續(xù)發(fā)揮他的革命斗志,實現他的革命理想。

這一“隱藏”一“選擇”,彰顯了張富清同志一輩子堅守初心、不改本色的革命者情懷。在部隊,他沖鋒陷陣舍生忘死,為了保家衛(wèi)國不怕流血犧牲;到地方,他又心系群眾冷暖,身先士卒幫助群眾脫貧致富。他用樸實純粹、淡泊名利的實際行動,書寫了精彩的人生篇章。

張富清同志把黨的事業(yè)、黨員責任和群眾利益看得很重,總是在黨言黨,在黨憂黨,在黨為黨。他把把金錢名利、個人得失看得很淡,只講付出,不求回報。向張富清同志學習,就要學習他堅守初心、不改本色。要不論身披何種榮譽頭戴何種光環(huán),不論何時何地,都始終不忘自己的黨員身份和責任,不忘艱苦奮斗的黨員本色,始終以國家利益和黨的事業(yè)為重,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重讀張富清老人的生平經歷,于平凡中感悟身為中國*人的光榮偉大;體味張富清老人的動人話語,于點滴中催發(fā)作為新時代青年的擔當與使命。

“安心為黨和人民工作”,裝上假肢,頑強地站了起來?,F在,他95歲,仍然堅持學習。他說:“人離休了,政治上思想上絕不能離休?!弊鳛橐幻袊?黨員,張富清用自己的行動見證了自己的錚錚誓言,用自己的一生詮釋了身為*員的初心和使命。

樸實純粹,淡泊名利。深藏戰(zhàn)功63年,因為一次退役軍人信息采集工作,這位老人才重新被人們認識。誰曾想這位平時默默無聞的張富清竟是立下赫赫戰(zhàn)功出生入死保家衛(wèi)國的戰(zhàn)斗英雄,這讓當時負責信息采集登記人員都為之震驚。每當提起70年前犧牲的戰(zhàn)友,老人淚眼婆娑:“我的戰(zhàn)功,和他們的貢獻相比,差得很遠;我現在人還在,生活等各方面都比他們享受得多,還有什么理由向組織提要求?”甘于貧苦,淡泊名利,裝修、家具都是20世紀80年代的老樣式,平日生活更是將勤儉節(jié)約融入了生活的點滴。在面對兒女工作時,時任革委會負責領導的張富清毅然讓兒女下鄉(xiāng)鍛煉,到祖國更需要的地方歷練成長,甚至在晚年患白內障進行手術時也只是選擇了一副的晶體,而從未向組織提過任何要求,老人用他的淳樸淡泊彰顯了*員的高尚品格。

……為來鳳縣帶來了新氣象,用自己的身體力行見證了*員干部的責任和擔當。

新中國成立70年來,正是有無數像張富清老人一樣的人為我們負重前行默默付出,他們用鮮血和汗水捍衛(wèi)了我們的建設成果,他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中國*黨員的無限忠誠,這一切的一切也將不斷地激勵著我們新的一代繼續(xù)向前,以無數英模先輩為榜樣凝聚成萬眾一心奮斗新時代的強大力量,為祖國的明天不懈奮斗!

先進時代楷模人物事跡怎么寫篇八

“人民的好書記,人民不會忘記你”“愿天堂沒有洪水”“學姐,一路走好!請放心,會有許許多多的百色學子回到家鄉(xiāng),接過建設美麗壯鄉(xiāng)的接力棒,奉獻自己的青春力量?!苯?,廣大群眾紛紛把真切的哀思寄托給那個遠去的“第一書記”,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對這位“第一書記”給予了高度贊揚,“在脫貧攻堅第一線傾情投入、奉獻自我,用美好青春詮釋了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譜寫了新時代的青春之歌。”

一時間,這位“第一書記”的感人事跡火遍了媒體,刷遍了朋友圈。那么,這位“第一書記”是誰呢?她就是廣西百色市樂業(yè)縣新化鎮(zhèn)百坭村的第一書記,黃文秀。仔細感悟黃文秀短暫的扶貧生涯、體會當地群眾對黃文秀的真情實感,字里行間,不禁勾起我的思緒,思考良久,我想對黃文秀說,假如生命可以重來,寧愿你不要這么“火”。

你雖然輕輕地走了,但你在田間地頭實干的身影深深的印在了群眾的心里,也印在了我的心里。這時,我想起了那句話:祖國終將選擇那些選擇了祖國的人。

黃文秀同志是廣西壯族自治區(qū)百色市樂業(yè)縣百坭村第一書記,6月16日,在趕回百坭村防范洪澇災害的路上不幸遇難,因公殉職,年僅30歲的人生永遠定格在扶貧路上。黃文秀同志在脫貧攻堅一線傾情投入,用美好青春詮釋了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譜寫了新時代的青春之歌。作為一名基層扶貧干部,我們知到脫貧攻堅已經到了決戰(zhàn)決勝的時刻,在此關鍵時刻,黃文秀同志遇難,是百坭村人民的損失,是全國人民的重大損失。我們不能沉浸在悲痛中空喊哀悼,一個黃文秀犧牲了,千千萬萬個黃文秀要站起來,我們要向黃文秀同志學習,用黃文秀同志先進事跡精神武裝自己,繼續(xù)投身到脫貧攻堅一線上來。

1、學習黃文秀同志“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堅定信念。黃文秀同志畢業(yè)后放棄留在大城市工作的機會回到家鄉(xiāng),到邊遠的深度貧困村任第一書記,以扶貧事業(yè)為己任,將全部心思放在了村里,生動體現了一名共產黨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堅定信念。

2、學習黃文秀同志飲水思源、不改本色的赤子之心。黃文秀同志在讀高中時就因家境貧困接受國家資助,從此她感恩在心。黃文秀家是脫貧戶,她牢記父親“脫貧不忘共產黨”的叮囑,畢業(yè)后積極響應黨的號召,在脫貧攻堅一線盡職盡責,青春無悔扎根基層、深情奉獻回報鄉(xiāng)土,銘黨恩、聽黨話、跟黨走,以實際行動詮釋飲水思源、不改本色的赤子之心。

3、學習黃文秀同志開拓創(chuàng)新、真抓實干的務實作風。黃文秀同志到百坭村后,主動貼近貧困群眾,不再說普通話改說方言,兩個月訪遍全部貧困戶,與貧困群眾打成一片,迅速贏得貧困群眾由衷信任。她和村兩委班子立足百坭村實際,發(fā)展杉木、砂糖橘等扶貧產業(yè),帶領貧困群眾增收脫貧。幫助喪失勞動能力的貧困戶享受政策,過上有保障的生活。在一點一滴的細致工作中展現出開拓創(chuàng)新、真抓實干的務實作風。

4、學習黃文秀同志心系群眾、公而忘私的奉獻精神。為了百坭村和貧困群眾脫貧,黃文秀同志經常長時間不回家,殉職當日,她割舍下患肝癌的父親,帶著愧疚毅然回村。因為太忙又經常住在村里,她的終身大事一直沒有解決。為了提高工作效率,她將自己的私家車開到了村里。她把脫貧攻堅事業(yè)放在了最重要的位置,舍小家為大家,用生命謳歌心系群眾、公而忘私的奉獻精神。

5、學習黃文秀同志不獲全勝、決不收兵的使命擔當。黃文秀同志說,對于扶貧,我們青年一代責無旁貸,作為駐村第一書記,不獲全勝,決不收兵。她是這樣說也是這樣做的,把扶貧當作新的長征,埋頭苦干、持續(xù)奮斗,帶領百坭村88戶貧困戶實現脫貧,貧困發(fā)生率從22.88%降至2.71%。她用短暫的一生、一年多的扶貧,書寫出的是不獲全勝、決不收兵的使命擔當。

我們身為基層黨員干部、青年同志要以黃文秀同志為榜樣,堅守初心,切實為群眾排憂解難,積極履職,要打通與群眾的“最后一公里”。我們應該俯下身去,沉下心來,了解群眾訴求,敢于擔當、奮發(fā)有為,為群眾做好事、辦實事、解難事。永葆初心牢記使命,就是對黃文秀同志的紀念。

黃文秀同志研究生畢業(yè)后,放棄大城市的工作機會,在脫貧攻堅第一線傾情投入、奉獻自我,用美好青春詮釋了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譜寫了新時代的青春之歌。廣大黨員干部和青年同志要以黃文秀同志為榜樣,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勇于擔當、甘于奉獻,在新時代的長征路上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黃文秀北京師范大學研究生畢業(yè)后,放棄大城市的工作機會,毅然回到家鄉(xiāng)百色工作。2018年3月,黃文秀同志積極響應組織號召,到樂業(yè)縣百坭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埋頭苦干。當前,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充實到農村基層干部隊伍,但是有些年輕干部工作在農村,生活在城市,并不能安心的扎根基層,踏實工作。廣大黨員干部要學習黃文秀,學習她以村為家、以村民為親人的思想覺悟,學習她“先當村民,再當村官”的工作理念,學習她不干出一番成績誓不罷休的理想追求,端正態(tài)度,扎根基層,體悟磨煉,在廣大的大舞臺上施展自己的才華。

學習她無私奉獻、服務群眾的精神。作為一名剛剛畢業(yè)的研究生,黃文秀沒有一點嬌氣和傲慢,她能走進群眾,她能和村干部積極走訪調研,傾聽群眾的聲音和訴求,駐村幫扶日記里記滿了各種各樣的村務小事,從農村低保、到水費電費,只要村民有需要,哪怕再小的事,她都在努力的去做。正像她經常性說的一樣“只要能為村民謀一絲利益,無論經歷多少艱難困難也心甘”。作為基層的黨員干部就應該學習黃文秀的這種精神,牢固樹立把群眾的事當成自己的事來做的服務理念,真正的從從小事做起。從點滴做起,為群眾辦實事,謀福祉,用自己的行動去詮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詮釋“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的。

黃文秀家境貧寒,通過國家的助學政策完成了學業(yè),她懷揣感恩之心,在入黨申請書中寫道:“只有把個人的追求融入黨的理想之中,理想才會更遠大。一個人要活得有意義,生存得有價值,就不能光為自己而活,要用自己的力量為國家、為民族、為社會做出貢獻”。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從入黨那一刻起,她就確立了她的初心與使命:把自己的力量投入人民和國家事業(yè)中。黃文秀說:“百色是脫貧的主戰(zhàn)場,我有什么理由不來呢?我們黨是切實為群眾謀發(fā)展謀幸福的黨,我是一名共產黨員,這就是我的使命”。扶貧之路充滿艱辛,卻也是檢驗黃文秀的試金石,事實證明,她對黨忠誠,恪守初心,得到黨和人民的認可,經得起實踐的檢驗。

為生民立命是從古至今知識分子的擔當。我國自古以來就有仁人志士高呼“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治國之道,富民為始”“但愿蒼生俱飽暖,不辭辛苦出山林”,扶貧路上的黃文秀,繼承和發(fā)揚著古代知識分子這一情懷,她帶領群眾修建基礎設施、發(fā)展特色產業(yè)、對接市場、建立了百坭村電商服務站……在黃文秀的奔忙下,昔日的貧困山村發(fā)生了變化。2018年,百坭村88戶貧困戶實現脫貧,貧困發(fā)生率從22.88%下降到2.71%,這些成績都見證了她為百姓謀福利,為生民立命。她用行動告訴青年朋友們,把人民裝在心里,青春才能無怨無悔;為群眾辛勤奉獻,青春才能精彩綻放。

“有的人活著,但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但他還活著”。黃文秀把生命奉獻給了百坭村,但她永遠活在百坭村群眾的心里。

習近平總書記近日對黃文秀同志先進事跡作出重要指示強調,黃文秀同志研究生畢業(yè)后,放棄大城市的工作機會,毅然回到家鄉(xiāng),在脫貧攻堅第一線傾情投入、奉獻自我,用美好青春詮釋了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譜寫了新時代的青春之歌。廣大黨員干部和青年同志要以黃文秀同志為榜樣,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勇于擔當、甘于奉獻,在新時代的長征路上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以黃文秀為榜樣,要學習她堅守初心的赤子之情。在有限的生命里,黃文秀始終懷著一顆無盡的為民之心,沖在前線帶領全村人民脫貧致富。黨員干部要牢記和堅守為人民謀幸福的初心,時刻將人民群眾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為人民群眾解憂排難,做人民群眾的貼心人。只有時刻永懷赤子之心,才能保持清醒,真正做到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實現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以黃文秀為榜樣,要學習她甘于奉獻的赤誠之情。作為駐村第一書記,黃文秀全身心撲在扶貧事業(yè)上,扎根基層腳踏實地,埋頭苦干奉獻自我。黨員干部要從黃文秀身上汲取甘于奉獻的精神實質,始終對黨對人民群眾懷有一種甘于奉獻勇于實干的赤誠品質,講奉獻講實干。要以“老黃?!本駬敱M責,樹立舍小家顧大家保國家為人民的家國情懷,不計個人得失,為黨為人民為國家貢獻畢生力量,弘揚共產黨人無私奉獻的優(yōu)秀品格。

以黃文秀為榜樣,要學習她勇于擔當的堅強品格。黃文秀時刻牢記黨的囑托,用使命擔當兌現在脫貧攻堅戰(zhàn)役中立下的“不獲全勝、決不收兵”的誓言。黨員干部要始終做到“任其職,盡其責”,以強烈的使命感和責任感保持一往無前的奮斗狀態(tài),敢于挑最重的擔子,啃最硬的骨頭,走在時代的最前列。面對困難,要迎難而上、挺身而出、永不言棄,敢于擔當、不怕吃苦,用實際行動詮釋使命擔當,戰(zhàn)勝一切艱難險阻。

黃文秀把自己的扶貧路比喻為“新的長征”,用生命踐行了自己“心中的長征”。黨員干部要以黃文秀同志為榜樣,用榜樣的無窮力量踐行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努力向前,在新時代的長征路上跑出不負時代的成績。

先進時代楷模人物事跡怎么寫篇九

12月3日,普洱市學習“時代楷?!敝煊杏峦鞠冗M事跡座談會召開。市委副書記、思茅區(qū)委書記陸平出席會議并講話,市委常委、市委組織部部長肖峰主持會議。

陸平強調,“時代楷?!敝煊杏略菏渴瞧斩?、是云南乃至全國脫貧攻堅戰(zhàn)線上涌現的杰出代表,是全市各族干部群眾學習的榜樣。我們要學習宣傳他模范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扶貧工作重要論述,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和中國工程院要求,把論文寫在脫貧攻堅主戰(zhàn)場,忠誠踐行共產黨人初心和使命的忠誠品質;學習宣傳他致力于農業(yè)科學研究,屢獲重大科研成果,用科技力量改變民族地區(qū)貧困落后面貌的感人事跡;學習宣傳他情系三農,扎根邊疆,與少數民族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淡泊名利,無私奉獻的質樸情懷。

陸平要求,全市各級各部門要迅速掀起學習宣傳“時代楷模”朱有勇院士先進事跡的熱潮,加大宣傳報道力度,用朱有勇院士的精神和行為激勵廣大干部群眾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市關于脫貧攻堅的決策部署要求,一鼓作氣,攻堅克難,堅決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zhàn)。要對照先進典型、先進榜樣,找差距抓落實,推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深入開展,把主題教育成果轉化為謀劃工作推動落實的強大動力,不斷匯聚推進普洱高質量跨越式發(fā)展的強大合力,譜寫好實現中國夢的普洱新篇章。

肖峰就深入學習好朱有勇同志先進事跡,做好全市人才工作提出了要求。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長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

一是學習朱有勇矢志不渝堅守初心的奉獻精神。

朱有勇是一名已經邁入花甲之年的科技工作者,也是一名有著38年黨齡的老黨員,他數年如一日始終不忘初心使命,扎根云嶺大地,奉獻“三農”事業(yè),把脫貧攻堅當作自己的主戰(zhàn)場,盡心竭力為農民群眾解難題、謀幸福。在朱有勇身上,我們看到的是奉獻的底色,是卓越的追求。

向朱有勇同志學習,就是要學習他矢志不渝、初心永恒的執(zhí)著精神,學習他舍小家為大家的無私奉獻精神。

二是學習朱有勇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為民情懷。

“沒有讓老百姓享受到科技成果,就是我的失職”。朱有勇的這句話,道出了他對農民、農業(yè)和農村的深厚感情。朱有勇之所以被當地村民親切地稱為“農民院士”,正是因為他始終心系群眾、緊貼群眾、關愛群眾、幫助群眾,他奮斗的目標就是為了讓一家家農民富起來、一個個村寨脫貧。在朱有勇身上,我們看到的是為民本色,是一腔愛民熱血。

向朱有勇同志學習,就是要學習他“人民利益至上”的價值追求,爭做無愧于時代的人民公仆。

三是學習朱有勇知難而上刻苦鉆研的拼搏精神。

知難而進、迎難而上是朱有勇先進事跡的重要內容,面對“三農”工作中出現的各種困難,尤其是脫貧攻堅的緊迫任務,作為一名科技工作者,朱有勇同志展現出來的是共產黨人大無畏的英雄氣概。在朱有勇身上,我們看到的不僅是科技工作者的刻苦鉆研精神,更看到了一名黨員干部的頑強拼搏精神。

向朱有勇同志學習,就是要學習他“以身許國,何事不可為”的使命擔當。

12月2日,中央宣傳部授予中國工程院院士、云南農業(yè)大學名譽校長朱有勇同志“時代楷?!狈Q號的消息,讓云南農業(yè)大學師生深受鼓舞、倍感自豪。800余名師生聚集在文韻堂觀看《時代楷模發(fā)布廳》節(jié)目,大家跟隨鏡頭見證了朱有勇院士的“高光時刻”,見證了朱有勇學農為農的使命與擔當,堅定了自己在新時代強農興農的信心與決心。

校黨委書記吳伯志說,中宣部授予朱有勇院士“時代楷?!睒s譽稱號,這既是對朱有勇院士的高度褒揚,也是對全校師生的極大鼓舞。朱有勇院士40年如一日,堅持把科研論文寫在大地上,用科技成果助力脫貧攻堅,以實際行動踐行守初心、擔使命的共產黨員本色。他激勵我們要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給全國涉農高校的書記校長和專家代表回信的重要囑托,以強農興農為己任,勇登科學高峰,扎實耕耘大地,書寫云南農業(yè)大學建設高水平教學研究型農業(yè)大學的發(fā)展新篇。

馬克思主義學院黨總支書記彭德遠談到,學習朱有勇院士,就要學習他堅守為人民吃飽飯、謀幸福的初心不改,學習他堅定用知識、用科技改變農民命運的使命不移,學習他堅持把論文寫在田間地頭,寫在農民致富奔小康的康莊大道上,把個人的人生追求融入國家發(fā)展、民族復興的大潮中。

校團委書記李杰慶表示,朱有勇院士數十年如一日地以莊稼為伴,以農民為友,時刻懷揣科學報國夢想,堅持把論文寫在大地上、寫在脫貧攻堅主戰(zhàn)場上的精神,激勵我們廣大青年教師、青年學子用青春之我,奮斗之我,奮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黨委統(tǒng)戰(zhàn)部部長、組織部副部長嚴明杰這樣記錄下對朱有勇院士科技扶貧先進事跡的感悟——敢于頂天,甘于立地;身擔使命,腳踏實地;手上有招,心中有民!向時代楷模、身邊典型云南農業(yè)大學老校長朱有勇院士學習!

朱有勇院士扎根云嶺大地,立德樹人、強農興農、扶貧扶志的故事讓熱帶作物學院教師普惠娟很感動。她說,“讓農民過得好一點、農業(yè)變得強一點、農村變得美一點”是他最樸素的追求。他把論文寫在大地上,把汗水灑在田野里,把幸福種在農民的心坎上。

農學與生物技術學院級農學專業(yè)玉應罕回想起朱有勇院士在人民大會堂“代表通道”上舉著土豆的照片,仍印象深刻。她說,朱有勇院士是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何為信仰堅定的優(yōu)秀共產黨員,何為矢志創(chuàng)新的科技工作者,何為筑夢育人的人民教師。在朱院士崇高的科學情操和家國情懷熏陶之下,云農學子必定堅定初心、奮勇前進。

馬克思主義學院2018級研究生馬一鳴說,朱院士讓我們找到了見德思齊的榜樣。我們要在朱院士的帶領下,在“朱有勇精神”的影響下,接好服務“三農”發(fā)展、助力鄉(xiāng)村振興的接力棒,把新時代的使命放在心上,把新時代的責任扛在肩上,堅守“厚德博學、明理尚農”校訓,在脫貧攻堅戰(zhàn)中貢獻自己的力量。

國際學院2019級國際學院土木與環(huán)境工程專業(yè)方苾嫻談到,將論文寫在大地上,用自己所學帶領村民走向致富之路,朱有勇院士向我們展示了學以致用的最高境界。他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積極投身于扶貧工作,扎根土地,服務人民,真正做到了身上有土,腳上有泥,心中有愛。“時代楷?!边@一稱號,朱有勇院士當之無愧!

食品科學技術學院級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yè)張權認為,朱院士將論文寫在大地上的先進事跡,是我們云農學子上過的最生動、最深刻的一堂課。他帶領團隊奮斗在脫貧攻堅的第一線,扎根大地,心系農業(yè),服務農民。他是云農之光,更是云南人的驕傲,全國人民學習的楷模。

熱帶作物學院2019級文秘專業(yè)李青翔說,朱院士帶著科技成果深入邊遠貧困山村,帶領瀾滄拉祜族自治縣人民脫貧致富,主動學習拉祜語,與老鄉(xiāng)同食同住,用一顆真誠的心贏得了當地人民的信任和尊敬。朱院士情系“三農”,默默奉獻,深刻展現了云農人的農民情結、大地情懷。

近幾天的云南農業(yè)大學師生、校友們的朋友圈也都因“時代楷?!敝煊杏率论E刷屏,齊齊為朱院士點贊。大家都說,作為一名農大學子,對朱有勇院士的故事早已耳熟能詳,可是當在中央電視臺看到朱院士光榮接過“時代楷?!豹勁茣r,仍感動得熱淚盈眶。朱院士用親身經歷向我們講述著一位學者,如何在脫貧攻堅主戰(zhàn)場發(fā)揮云農人力量。朱院士始終堅持從農民中來,到農民中去,他不僅給老鄉(xiāng)留下價值10億元的專利技術,他還給我們這個時代留下了奉獻與奮斗的精神!

先進時代楷模人物事跡怎么寫篇十

“我們從零起步,靠的是做到極致的工匠精神和群策群力的團隊協(xié)作,每一次突破都值得銘記?!睆堖B鋼說:“世界紀錄不是任何人施舍給我們的,是全體隊員不斷超越自我、拼命干出來的!”。以下是豆花問答網話和大家分享的時代楷模先進人物事跡材料資料,提供參考,歡迎參閱。

20xx年5月11日,全自動化集裝箱碼頭在青島港誕生,開港作業(yè)便達到單機效率26.1自然箱/小時,之后這個世界紀錄被6次刷新。2020年年底,單機效率已增至47.6自然箱/小時。

20xx年11月,青島港自動化碼頭二期“全球首個5g智慧碼頭”開港運營,再次以“中國速度”震驚世界航運界。

“我們從零起步,靠的是做到極致的工匠精神和群策群力的團隊協(xié)作,每一次突破都值得銘記?!睆堖B鋼說:“世界紀錄不是任何人施舍給我們的,是全體隊員不斷超越自我、拼命干出來的!”

“僅流程測試案例就編寫了5000多個,反復測試十幾萬次?!薄斑B鋼創(chuàng)新團隊”項目經理竇亮說。在一次測試中,他們發(fā)現某處系統(tǒng)功能出現異常,但疑點有數百個,大家按流程一點點回溯,連續(xù)一周每天干到凌晨,最終找到了問題點。

開港至今,“連鋼創(chuàng)新團隊”推出了一連串耀眼的“全球首創(chuàng)”:全球首次研制成功機器人自動拆裝集裝箱扭鎖;全球首次研制成功軌道吊防風“一鍵錨定”裝置;全球首創(chuàng)自動導引車循環(huán)充電技術;全球首個氫+5g智慧碼頭……而且,經過xx3次的動態(tài)優(yōu)化,自動化碼頭管控系統(tǒng)已經越來越“聰明”。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作業(yè)組負責人李波清楚地記得,自動化碼頭運行后不久,鹿特丹世界門戶碼頭的考察團來到青島港,提出要到自動化碼頭作業(yè)現場看看,并且要求拍照、錄像,很明顯就是想檢驗青島港自動化碼頭的“成色”。

“給他們拍,讓他們看!我們的技術,僅憑拍照和計算是學不走的?!崩畈ㄏ驈堖B鋼匯報后得到了這樣的答復,自動化碼頭行云流水般的作業(yè)征服了曾經世界第一大港的同行。

截至目前,青島港自動化碼頭已受理和授權專利124項,取得軟件著作權14項,發(fā)表論文70余篇,核心技術掌握在團隊自己手中,這就是張連鋼自信從容地讓國外同行隨意拍照的底氣所在。

20xx年,從不邀請亞洲港口參加的全球自動化碼頭峰會主動邀請“連鋼創(chuàng)新團隊”分享建設經驗,青島港自動化碼頭同時獲評“全球自動化碼頭最佳效率獎”。自碼頭運營以來,已接待來自全球60個國家和地區(qū)的4萬余人次,成為展現中國智慧的亮麗名片。

7年披荊斬棘,為港口爭氣,為國家爭光。

“我當時問他,剛剛做完肺癌手術,咱還這么拼嗎?他跟我說,他一閉上眼睛,腦海里想的全是集裝箱啊、碼頭啊,我就覺得港口和碼頭已經融入了他的生命中,我攔不住,只有選擇支持?!睆堖B鋼的妻子王曉燕說,丈夫10年內做了兩次肺癌手術,單位領導擔心他的身體,讓他緩一緩再上班。但是張連鋼說他必須拼,不拼肯定干不成。

在張連鋼的帶領下,整個團隊披星戴月、戰(zhàn)天斗地。

項目攻堅期,團隊成員管廷敬每天都忙到很晚,很少有時間去探望獨居的母親。就在首船測試前不久的一天夜里,母親在家中意外去世。而那時的管廷敬,還在深夜加班后回家的路上。處理完母親的后事,他又匆匆趕回碼頭。每每想起此事,管廷敬總會紅了眼睛:“我特別對不起我媽……”

團隊成員徐永寧擔負著整個自動化碼頭數據中心的建設調試工作。關鍵時期,妻子確診癌癥的消息像晴天霹靂打在了他頭上。領導和同事們心疼他,讓他先騰出時間好好照顧妻子,但徐永寧卻默默選擇在醫(yī)院和碼頭之間往返。盡管盡了最大努力,心愛的妻子還是離開了他。項目成功那天,他一個人對著大海,哭了很久。

“都食人間煙火,誰無兒女情長?生氣的時候我也會埋怨他,我說你真是讓自動化弄魔怔了,快讓碼頭當你的老婆吧!”團隊成員張衛(wèi)的妻子姜紅衛(wèi)回憶說,直到20xx年10月,她受邀參觀了青島港自動化碼頭,才終于理解這些人為什么會對自動化碼頭如此念念不忘,那種壯觀和震撼無法用語言形容。那一刻,所有過往的辛苦、淚水、抱怨都化作了對國家的驕傲和民族的自豪。

“你問我制勝法寶是什么?作為‘土專家’,單打獨斗我們可能拼不過‘洋博士’,但是我們有團隊精神,有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yōu)勢,有為港口爭氣、為國家爭光的初心,大家眼往一處看,勁往一處使,越干越成熟,越干越自信。”張連鋼說,7年的創(chuàng)新之路,7年的披荊斬棘,是他們對中國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最生動、最鮮活的實踐。

“自動化碼頭只占了青島港的五分之一,還有更多的人工碼頭區(qū)域需要轉型升級。打造世界一流的智慧港口、綠色港口,道路還很長,我們不會止步于此?!睆堖B鋼說。

xx93年,世界第一個自動化碼頭在荷蘭誕生,到20xx年時已歷經三代,全球建成的三四十個自動化碼頭設施及核心技術主要被發(fā)達國家掌控壟斷。當時作為全球港口大國,中國在世界前十名集裝箱大港中占據7席,但在象征全球港口最強科技的全自動甚至半自動化碼頭榜單上卻寂寂無名。

這讓位列世界集裝箱第七大港的青島港人再也坐不住了,用“連鋼創(chuàng)新團隊”帶頭人張連鋼的話說,“當時就是不甘心”。20xx年2月,就是因為“不甘心”,讓這位因肺癌手術尚在家休養(yǎng)的老碼頭員工在接到集團領導的電話后,不顧家人反對和醫(yī)生勸阻,毅然決然地拉起20多名同樣“不甘心”的青島港技術骨干,抱著“為中國建設世界一流的全自動化集裝箱碼頭貢獻力量”的樸素感情和堅定信念,組建起技術項目組,拉開了全面攻堅全自動化碼頭的序幕。

面對國外技術壟斷、沒有任何經驗可借鑒的大背景下,“連鋼創(chuàng)新團隊”懷揣著一顆為國爭光、為民族爭氣的滾燙“中國心”,以“全自動化碼頭不是西方人的‘專屬’,他們能做到的,中國人也一樣能做到,而且做得更好!”的民族志氣,打破封鎖,自主創(chuàng)新,用3年半的時間走完了國外常規(guī)8—10年的路,建成了世界一流的自動化集裝箱碼頭,并且實現了當年投產、當年達產、當年盈利,其裝卸效率業(yè)內持續(xù)領跑、成績引人矚目,創(chuàng)造了平均作業(yè)效率36自然箱/小時、最高作業(yè)效率43.8自然箱/小時的世界紀錄,超過全球同類碼頭50%以上,打造了港口建設史上的奇跡,實現了綜合競爭力的“彎道超車”。

從被西方技術封鎖四處碰壁,到下定決心自主創(chuàng)新;從被外國專家質疑中國人能否自己建成自動化碼頭,到全球領先、亞洲首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全自動化碼頭橫空出世,在“連鋼創(chuàng)新團隊”的努力下,中國自動化碼頭完成華麗轉身,從一個不起眼的追趕者變成了世人關注的領跑者,站上了港口自動化領域世界最前沿。

今年6月,早報曾對“連鋼創(chuàng)新團隊”事跡進行大篇幅、全景式報道。昨晚9點,記者來到山東港口青島港自動化碼頭辦公樓,再次采訪了“連鋼創(chuàng)新團隊”帶頭人、山東港口高級別專家張連鋼。

全自動化集裝箱碼頭的誕生,對于“連鋼創(chuàng)新團隊”來說,是值得含淚紀念的時刻;對于我來說,也是實現了畢生的夙愿。

——張連鋼。

張連鋼告訴記者,為了能夠建設全自動化集裝箱碼頭,他們團隊在碼頭上“安家”,走過1000多個日日夜夜,付出無數心血。張連鋼回憶說:“剛接到任務時,我既興奮又有壓力。興奮的是,建設我們國家自己的自動化碼頭是我20多年的夙愿,即使是在病休期間,我也一直在跟蹤研究世界行業(yè)動態(tài),而這一天終于來了!壓力是,在發(fā)達國家,全自動化碼頭大多是‘貴族碼頭’,而且多數都是半自動化或局部自動化。全自動化碼頭無疑是全新的、更高風險的挑戰(zhàn),對我們來說將面臨很多無法預知的困難。

全自動化碼頭不是西方人的“專屬”,他們能做到的,中國人也一樣能做到,而且要做得更好。

——張連鋼。

20xx年10月,張連鋼帶領團隊吹響項目“集結號”。在接下來的15個月時間內,張連鋼帶領大家先后奔赴荷蘭、英國、德國、西班牙等自動化碼頭考察“取經”,但跑了一圈卻沒有求得“真經”。“核心技術是買不來的,要成功還得依靠我們自己!”隨后項目組千方百計搜集信息,惡補自動化碼頭專業(yè)知識。每個專業(yè)都形成了上萬字的考察報告,召開了數千次專題分析論證會,用計算分析、逆向推導等方法艱難推進。萬涓成水,終于匯流成河。隨著信息的匯總和無數次的討論碰撞,碼頭輪廓在大家腦海中一點點成型,信心也在一點一點增強,靠團隊協(xié)作,靠“啃硬骨頭”的精神,“連鋼創(chuàng)新團隊”硬生生把國外3年的設計工作在1年內完成。

這些年,最對不起的就是家人。沒給愛人、女兒應有的陪伴和照顧,一直是我最大的遺憾。

——張連鋼。

20xx年3月15日,自動化碼頭一期工程首船測試成功。張連鋼說:“望著行云流水般運轉的堆場,望著全程僅用xx分鐘就完成了集港作業(yè)的集卡車輛,項目團隊流下了激動的淚水。

回望過去,張連鋼和團隊成員因為有家人的支持,才能有信心奮斗在一線。談及未來,張連鋼告訴記者:“明年山東港口青島港的全自動化集裝箱碼頭將進入下一個升級目標,港口的吞吐量、管理人員的技術水平、碼頭自動化技術將再上一個全新的臺階。

全自動化碼頭是集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自動控制等技術于一體的復雜系統(tǒng)工程,被譽為“大國重器”,也被稱為“貴族碼頭”。20xx年10月,青島港經過反復遴選,任命了既有專業(yè)技術功底,又有一線實踐經驗的張連鋼,擔當“自動化碼頭籌建小組”組長。

“我23歲大學畢業(yè)就進入青島港,37年來一直在碼頭上摸爬滾打。建設全自動化碼頭是我多年的夢想,而這一天終于來了!”接到任命時,因肺癌手術尚在家休養(yǎng)的張連鋼興奮得像個孩子。

立項之初,項目組成員連自動化碼頭是什么樣都沒見過。抱著虛心求教的態(tài)度,張連鋼帶領大家先后奔赴荷蘭、英國、德國等國外自動化碼頭考察“取經”,但國外同行“連捂帶蓋”,技術壁壘讓項目組備受煎熬:不準下車,不準拍照,不提供任何數據。

“他們說憑咱們現在的技術,做出這個碼頭至少10年,建議我們直接購買他們的成熟技術!”隨行翻譯板著臉低聲對張連鋼說。

“僅僅一個口岸業(yè)務的小小模塊,外國供應商就報了5000工時,折合人民幣780萬元,如果全部用國外方案總花費更是不可想象?!眻F隊信息技術組負責人徐永寧回憶。跑了一圈,沒求到“真經”,卻讓項目組清醒地認識到,核心技術是買不來的,還得靠自己。

自動化碼頭的核心技術是ecs系統(tǒng),當時全球自動化碼頭設備控制系統(tǒng)的唯一供貨商是荷蘭tba,不僅技術不開放,還有捆綁銷售等問題。掏錢買人家的東西,只能用不能動,“生病”了都不知道咋治,張連鋼決定:擺脫壟斷掣肘自己干,與上海振華聯合開發(fā)ecs系統(tǒng)。

“最艱難的時候,是我們對ecs研發(fā)進行階段評估后,發(fā)現功能根本達不到需求,幾十億元的投資可能轉不起來了,開工時間也得拖后好幾年?!眻F隊it組負責人李永翠告訴記者,那天的會議室一片死寂,最后,張連鋼打破沉默:“做不好,我們就排隊跳海。我第一個跳!”

從那天起,項目組辦公室的燈就沒在晚上10點前熄滅過。10個月后,當ge資深專家simon看到項目組整體方案時大為震驚:“不可思議!我必須說,你們的模式才是最符合自動化碼頭建設方向的模式!”

作為一名學生黨員,我很榮幸在10月19日晚上參加了學習“最美奮斗者”盧永根先進事跡報告會。全體輔導員、全體學生黨員4000多人參加了報告會,盧永根夫人徐雪賓教授、女兒盧紅丁女士出席了現場。作為一個剛來到華農的學生,我總是想象著盧永根院士拿著飯盒和我們學生一起去食堂吃飯的樣子,那是多么溫馨有愛的畫面!雖然盧永根院士離開了我們,但是他對黨忠誠、對祖國無限熱愛深深激勵了我。在盧永根院士生前秘書、農學院趙杏娟老師的回憶中,她幾度哽咽,我也濕了眼眶,盧院士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無不體現著院士的崇高品格。作為一名學生,我需要做的就是始終忠于黨和人民,刻苦學習,將盧院士愛黨、愛國的精神和作風,投入到生活和學習中。

“種得桃李滿天下,心唯大我育青禾。是春風,是春蠶,更化作護花的春泥。熱愛祖國,你要把自己燃燒。稻谷有根,深扎在泥土。你也有根,扎根在人們心里!”這是《感動中國》組委會給予盧永根院士的頒獎詞。學習“盧永根院士先進事跡報告會”后,盧永根院士的事跡再次深深地打動了我。

會上盧永根院士的生前秘書趙杏娟老師從治學嚴謹、公私分明、勤儉節(jié)約、學習不輟、學農愛農和扶貧濟困等六個方面回憶了盧院士日常工作生活的點點滴滴,很多的小細節(jié)都讓我不禁淚目。盧院士生活簡樸,一生報效祖國,畢生積蓄回饋社會,這是滿滿的正能量。我們要向盧永根院士致以崇高的敬意。我們要向盧永根院士學習,學習他樸實的生活態(tài)度,弘揚愛國主義情懷,做一個有社會責任感、有愛國熱情的中國人!

稻谷有根,深扎在泥土,你也有根,扎根在人們心里。他很“小氣”,家里的家具都用了幾十年都沒換新,但他也很大氣,把自己的積蓄都捐給了華農卻絲毫不遲疑。報告會后,內心久久不能平靜,是什么,讓一個人如此大公無私,把平時一點一滴省下來的、一生的積蓄捐給學校,去世之后還將自己的遺體捐獻?他說:“黨培養(yǎng)了我,將個人財產還給國家,是作最后的貢獻?!北R永根院士曾在一次演講中說道:“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祖國故,兩者皆可拋。我希望能像一束小火花,點燃你們心中的愛國主義火焰?!边@名老科學家,用無言的行動詮釋了人生的意義。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我們要學習盧永根院士無私奉獻、勤儉節(jié)約以及熱衷科研的精神,做一個有社會責任感、為人民服務的青年。

800多萬的捐款,華農的這位老校長傾其一生都在為學校、為人民、為國家奉獻自己。雖然盧老校長因為生病住院,我們沒有在校園里遇見過乘坐校巴的他,也沒有見過飯?zhí)么蝻埖乃锹牨R老校長的學生說他捐款背后是近乎苛刻的節(jié)約,身為教授,他值得我們學習!

盧校長在職期間,打開了華農人才培養(yǎng)新格局,在華農破格晉升8名中青年技術骨干,了人才斷層的局面和排資論輩的風氣。如今這些中青年技術骨干都成為了政界和學界的優(yōu)秀人才。在那些人們難以看見的日日夜夜,他為學校長遠發(fā)展鋪就了道路。身為校長,他值得我們緬懷!

最讓我忘不掉的是他對黨的熱愛和忠誠,從他的身上我看到了每個黨員應該學習的所有品質,改革開放之后,一句“因為我是中國人,祖國需要我”便是他回國的全部理由,“科學無國界,但是科學家有祖國”,多么有力的一句話。身為黨員,他應該受到我們敬仰!

盧永根院士代表了一位優(yōu)秀黨員、校長、教授應有的品質。我們會努力學習的!

2020年10月19日晚上7點,全校黨員啟林南教五d棟教室觀看《盧永根先進事跡報告會》。盧永根,是2020年年度感動中國人物,中國科學院院士,華南農業(yè)大學原校長,我國著名作物遺傳學家。他一生的經歷為我們詮釋正能量,用樸實的生活態(tài)度修飾自己。讓我淚奔的是徐雪賓教授在病床前問盧院士,他們的錢怎么處理時,盧院士說捐,就這樣,他們夫婦一共捐出了8809446元給華南農業(yè)大學,沒有給自己唯一的女兒留一分錢。這是多么無私的奉獻精神。黨培養(yǎng)了我,將個人財產還給國家,是作最后的貢獻。除此之外,盧老還簽了遺體捐獻卡,我覺得很少人能做到,包括我自己,為我們展示“一名黨員一面旗幟”的樣子,真正是春蟬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粗貢谂_上敘述盧老樸實一生,時不時痛哭流淚的時候,我深深地對盧老樹以崇高的敬意,要學習他的愛國精神,學習他一生為黨的行為。盧老,一路走好!

先進時代楷模人物事跡怎么寫篇十一

全自動化碼頭是集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自動控制等技術于一體的復雜系統(tǒng)工程,被譽為“大國重器”,也被稱為“貴族碼頭”。20xx年10月,青島港經過反復遴選,任命了既有專業(yè)技術功底,又有一線實踐經驗的張連鋼,擔當“自動化碼頭籌建小組”組長。

“我23歲大學畢業(yè)就進入青島港,37年來一直在碼頭上摸爬滾打。建設全自動化碼頭是我多年的夢想,而這一天終于來了!”接到任命時,因肺癌手術尚在家休養(yǎng)的張連鋼興奮得像個孩子。

立項之初,項目組成員連自動化碼頭是什么樣都沒見過。抱著虛心求教的態(tài)度,張連鋼帶領大家先后奔赴荷蘭、英國、德國等國外自動化碼頭考察“取經”,但國外同行“連捂帶蓋”,技術壁壘讓項目組備受煎熬:不準下車,不準拍照,不提供任何數據。

“他們說憑咱們現在的技術,做出這個碼頭至少10年,建議我們直接購買他們的成熟技術!”隨行翻譯板著臉低聲對張連鋼說。

“僅僅一個口岸業(yè)務的小小模塊,外國供應商就報了5000工時,折合人民幣780萬元,如果全部用國外方案總花費更是不可想象?!眻F隊信息技術組負責人徐永寧回憶。跑了一圈,沒求到“真經”,卻讓項目組清醒地認識到,核心技術是買不來的,還得靠自己。

自動化碼頭的核心技術是ecs系統(tǒng),當時全球自動化碼頭設備控制系統(tǒng)的唯一供貨商是荷蘭tba,不僅技術不開放,還有捆綁銷售等問題。掏錢買人家的東西,只能用不能動,“生病”了都不知道咋治,張連鋼決定:擺脫壟斷掣肘自己干,與上海振華聯合開發(fā)ecs系統(tǒng)。

“最艱難的時候,是我們對ecs研發(fā)進行階段評估后,發(fā)現功能根本達不到需求,幾十億元的投資可能轉不起來了,開工時間也得拖后好幾年。”團隊it組負責人李永翠告訴記者,那天的會議室一片死寂,最后,張連鋼打破沉默:“做不好,我們就排隊跳海。我第一個跳!”

先進時代楷模人物事跡怎么寫篇十二

“看完朱有勇院士的事跡后我心情久久不能平靜,他憂國憂民、胸懷天下的高尚情操和他腳踏實地的干事創(chuàng)業(yè)精神令人肅然起敬?!被A信息工作學院的馬月炎決心學習朱院士認真、誠懇、心系農民和永遠心懷感恩之心的品質,在將來的工作學習中做一個勤奮敬業(yè)的有用之才。

基礎與信息工程學院的王舒萍說,從朱院士身上我看到了謙和、務實和敢于創(chuàng)新,今后無論在什么工作崗位,我都會向他學習敢想、敢做、敢于創(chuàng)新的品質和執(zhí)著堅守的毅力,國家、社會、人民需要這樣的人,人生在世就應該創(chuàng)造自己的價值,我一定要加油努力。

“朱院士的無私奉獻、對農民的愛深深打動了我,他用自己的行動、自己的智慧、自己的堅持造福了萬千老百姓,值得我們每一位農大學子學習,并以此為標桿努力拼搏,報效國家、回報社會、實現自我價值?!眲涌圃禾普@樣說。

動物科學技術學院畢業(yè)生緱敏琪一進校就聽說農大有著名的兩“zhu”——朱有勇和版納微型豬近交系。通過四年的學習,緱敏琪更加佩服這位“農民教授”,他在事業(yè)上取得驕人成績,仍懷揣感恩之心扎根田間地頭帶領老百姓致富。他是我們做人做事的方向標,指引我們農大學子植根沃土,書寫人生新篇。

先進時代楷模人物事跡怎么寫篇十三

不怕困難,刻苦鉆研,用科技改變家鄉(xiāng)貧困。開展扶貧工作后,朱有勇經過全面調研,把云山村蒿枝壩村民小組確定為科技扶貧示范點,以此為突破口,朱有勇率領百余人的教授、博士專業(yè)團隊,正式進駐蒿枝壩。面對諸多困難,朱有勇沒有退縮,而是勇敢的迎難而上,他認為“越是艱難,科技扶貧就越有大作為。在他身上,人民群眾真切地感受了黨員干部一心為民的赤子之心。

不負桑梓,發(fā)揮余熱,把論文寫在祖國的大地上。發(fā)明專利20余項、榮獲各種重大科技獎勵18項,朱有勇科研成果豐碩;植物病理學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全國農業(yè)先進科技工作者,朱有勇頭銜眾多,但他最喜歡村民們叫他“農民院士”,他說他就是一個會種莊稼的農民,實際上他就是一名農家子弟,是黨和人民把他培養(yǎng)成院士,樹高千尺不忘根,他始終不忘這份恩情,始終關注著家鄉(xiāng)人民的生活。

新時代的年輕黨員干部和大學生要像朱有勇等老一輩人才學習,學習他們崇高的愛國精神、堅定的理想信念、無私的奉獻精神、踏實的工作作風、堅定的人民立場、真摯的愛民情懷,把視線投向國家發(fā)展的航程,把汗水灑在艱苦創(chuàng)業(yè)的舞臺,把青春寫在中國大地上,到基層去、到西部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積極擁抱新時代、奮進新時代、珍惜大有可為的新時代,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持之以恒奮斗,讓青春在為祖國、為人民、為民族、為人類的奉獻中煥發(fā)出更加絢麗的光彩!

先進時代楷模人物事跡怎么寫篇十四

重讀張富清老人的生平經歷,于平凡中感悟身為中國*人的光榮偉大;體味張富清老人的動人話語,于點滴中催發(fā)作為新時代青年的擔當與使命。

“安心為黨和人民工作”,裝上假肢,頑強地站了起來?,F在,他95歲,仍然堅持學習。他說:“人離休了,政治上思想上絕不能離休。”作為一名中國*黨員,張富清用自己的行動見證了自己的錚錚誓言,用自己的一生詮釋了身為*員的初心和使命。

樸實純粹,淡泊名利。深藏戰(zhàn)功63年,因為一次退役軍人信息采集工作,這位老人才重新被人們認識。誰曾想這位平時默默無聞的張富清竟是立下赫赫戰(zhàn)功出生入死保家衛(wèi)國的戰(zhàn)斗英雄,這讓當時負責信息采集登記人員都為之震驚。每當提起70年前犧牲的戰(zhàn)友,老人淚眼婆娑:“我的戰(zhàn)功,和他們的貢獻相比,差得很遠;我現在人還在,生活等各方面都比他們享受得多,還有什么理由向組織提要求?”甘于貧苦,淡泊名利,裝修、家具都是20世紀80年代的老樣式,平日生活更是將勤儉節(jié)約融入了生活的點滴。在面對兒女工作時,時任革委會負責領導的張富清毅然讓兒女下鄉(xiāng)鍛煉,到祖國更需要的地方歷練成長,甚至在晚年患白內障進行手術時也只是選擇了一副的晶體,而從未向組織提過任何要求,老人用他的淳樸淡泊彰顯了*員的高尚品格。

……為來鳳縣帶來了新氣象,用自己的身體力行見證了*員干部的責任和擔當。

新中國成立70年來,正是有無數像張富清老人一樣的人為我們負重前行默默付出,他們用鮮血和汗水捍衛(wèi)了我們的建設成果,他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中國*黨員的無限忠誠,這一切的一切也將不斷地激勵著我們新的一代繼續(xù)向前,以無數英模先輩為榜樣凝聚成萬眾一心奮斗新時代的強大力量,為祖國的明天不懈奮斗!

先進時代楷模人物事跡怎么寫篇十五

李萌出生在北京的一個普通家庭,高中畢業(yè)之后選擇了參軍,在部隊歷練兩年后,2009年回到北京,被民政部門分配到了環(huán)衛(wèi)系統(tǒng)工作,成為了東城區(qū)環(huán)衛(wèi)十所“三八”女子抽糞班中的一員。環(huán)衛(wèi)十所正是著名全國勞動模范時傳祥生前工作的單位,是“寧愿一人臟,換來萬家凈”精神的發(fā)源地,這支由13名女性成員組建起來的女子抽糞班,主要負責東城區(qū)南部的160余座公廁以及胡同里居民廁所糞便的抽運工作,平均每個人在工作日需完成4趟清運任務。開始時,家人反對她做這份工作,但是她不但堅持了自己的選擇,而且還暗下決心,不光要干還要干好,靠自己的努力告訴身邊人,工作真的就只是分工不同,只要認真堅持,就可以實現價值。為了克服氣味難關,她在每天工作結束之前堅決不吃飯,來抑制心理反應,總是餓著肚子從事抽糞這項重體力勞動;為了掌握抽糞技術,她每天下班之后都會總結一天的工作經驗,然后畫圖分析技術要領,就這樣不到半年時間,她就適應了工作環(huán)境掌握了工作技能,將工作做的井井有條。

李萌和“三八”女子抽糞班的隊員們總是在完成自己本職工作之余,主動幫助百姓做實事、做好事,有時幫助居民義務疏通下水道,有時清理無人認領的渣土;2012年“7·21”暴雨時,她們來到大街上,幫忙排干路面積水,還一直站在井蓋處提示行人車輛注意安全;一到下雪天,她們就沖上街頭除雪除冰。他們這么做,就是為了盡自己所能給百姓提供一點方便。李萌說:“作為新一代的環(huán)衛(wèi)人,我們要牢記前輩走過的路,同時肩負著繼承勞模精神、讓更多人了解時傳祥精神的重任?!?年來,李萌在平凡崗位上,兢兢業(yè)業(yè),堅定執(zhí)著,無怨無悔地為環(huán)衛(wèi)事業(yè)奉獻著青春年華。

黨的十九大代表,2012年被評為“北京榜樣”十大人物,2018年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先進時代楷模人物事跡怎么寫篇十六

10月19日晚上7點,全校黨員啟林南教五d棟教室觀看《盧永根先進事跡報告會》。盧永根,是年度感動中國人物,中國科學院院士,華南農業(yè)大學原校長,我國著名作物遺傳學家。他一生的經歷為我們詮釋正能量,用樸實的生活態(tài)度修飾自己。讓我淚奔的是徐雪賓教授在病床前問盧院士,他們的錢怎么處理時,盧院士說捐,就這樣,他們夫婦一共捐出了8809446元給華南農業(yè)大學,沒有給自己唯一的女兒留一分錢。這是多么無私的奉獻精神。黨培養(yǎng)了我,將個人財產還給國家,是作最后的貢獻。除此之外,盧老還簽了遺體捐獻卡,我覺得很少人能做到,包括我自己,為我們展示“一名黨員一面旗幟”的樣子,真正是春蟬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粗貢谂_上敘述盧老樸實一生,時不時痛哭流淚的時候,我深深地對盧老樹以崇高的敬意,要學習他的愛國精神,學習他一生為黨的行為。盧老,一路走好!

您可能關注的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