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2023年誠信的典故成語故事(匯總13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23 19:10:59 頁碼:8
2023年誠信的典故成語故事(匯總13篇)
2023-11-23 19:10:59    小編:ZTFB

充分認識到寫總結(jié)時,我們應(yīng)該注重語言的準確性和通順度,盡可能用簡單明了的語言來表達意思。培養(yǎng)自己的思考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提升綜合素質(zhì)。通過收集和整理相關(guān)資料,增加總結(jié)的詳實性和可信度。接下來是一些優(yōu)秀總結(jié)的范文,供您參考和學(xué)習(xí)。

誠信的典故成語故事篇一

徐州兵敗后,關(guān)公與曹操約法三章,暫居曹營。

曹操敬重關(guān)公,為了籠絡(luò)他,賜給他珍貴物品,關(guān)羽卻拒之不受;幾日一宴請,關(guān)羽從不亂吃喝;給關(guān)羽大宅,關(guān)公卻將內(nèi)宅分給老兵,自己住外間;派多名美女伺奉他,他卻叫美女去服侍嫂子。曹操無法,安排劉備的兩個夫人和關(guān)公同居一屋室。關(guān)公仍不動色,秉燭獨坐在門外,專心致志讀《春秋》,通霄達旦,毫無倦色。曹操想通過美色來詆毀關(guān)公,從而達到要挾逼其就范目的。自古“英雄難過美人關(guān)”的信條在關(guān)公身上失去了靈驗。

關(guān)公夜讀春秋,通霄達旦給出三個信息:一是關(guān)公面對美色坐懷不亂,二是通霄甘做兩個嫂嫂守護衛(wèi)士,三是《春秋》儒學(xué)道義對關(guān)公定力的影響。反映出的實質(zhì)就是:不僅僅是關(guān)公對皇兄的忠義的承諾,更反映出關(guān)公誠實守信的品質(zhì)本性,這一天性經(jīng)《春秋》儒學(xué)道義的熏染,升華成華夏民族最寶貴的忠義誠信的道德典范。千古流傳,成為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

秦朝末年,在楚地有一個叫季布的人,性情耿直,為人俠義好助。只要是他答應(yīng)過的事情,無論有多大困難,都設(shè)法辦到,受到大家的贊揚。

楚漢相爭時,季布是項羽的部下,曾幾次獻策,使劉邦的軍隊吃了敗仗。劉邦當(dāng)了皇帝后,想起這事,就氣恨不已,下令通緝季布。

這時敬慕季布為人的人,都在暗中幫助他。不久,季布經(jīng)過化裝,到山東一家姓朱的人家當(dāng)傭工。朱家明知他是季布,仍收留了他。后來,朱家又到洛陽去找劉邦的老朋友汝陰候夏侯嬰說情。劉邦在夏侯嬰的勸說下撤消了對季布的通緝令,還封季布做了郎中,不久又改做河?xùn)|太守。

有一個季布的同鄉(xiāng)人曹邱生,專愛結(jié)交有權(quán)勢的官員,借以炫耀和抬高自己,季布一向看不起他。聽說季布又做了大官,他就馬上去見季布。

季布聽說曹邱生要來,就虎著臉,準備發(fā)落幾句話,讓他下不了臺。誰知曹邱生一進廳堂,不管季布的臉色多么陰沉,話語多么難聽,立即對著季布又是打躬,又是作揖,要與季布拉家常敘舊。并吹捧說:“我聽到楚地到處流傳著‘得黃金千兩,不如得季布一諾’這樣的話,您怎么能夠有這樣的好名聲傳揚在梁、楚兩地的呢?我們既是同鄉(xiāng),我又到處宣揚你的好名聲,你為什么不愿見到我呢?”季布聽了曹邱生的這番話,心里頓時高興起來,留下他住幾個月,作為貴客招待。臨走,還送給他一筆厚禮。

后來,曹邱生又繼續(xù)替季布到處宣揚,季布的名聲也就越來越大了。

商鞅立木建信法的條令已經(jīng)完備,還沒有公布,商鞅擔(dān)心人民不相信自己,就在國都集市南門豎了一根三丈高的木頭,招募能把它遷移到北門的人給他十金。民眾認為奇怪,沒有一個敢去搬的,商鞅又說:“能搬的人給他五十金?!?。有一個人搬遷了那根木頭,商鞅就給了他五十金。商鞅用這個來表明自己不欺騙民眾,終于公布了法令。

戰(zhàn)國七雄中,秦國在政治、經(jīng)濟、文化各方面都比中原各諸侯國落后。貼鄰的魏國就。

比秦國強,還從秦國奪去了河西一大-片地方。

公元前361年,秦國的新君秦孝公即位。他下決心發(fā)憤圖強,首先搜羅人才。他下了。

一道命令,說:“不論是秦國人或者外來的客人,誰要是能想辦法使秦國富強起來的,就封他做官?!?/p>

秦孝公這樣一號召,果然吸引了不少有才干的人。有一個衛(wèi)國的貴族公孫鞅(就是后來的商鞅),在衛(wèi)國得不到重用,跑到秦國,托人引見,得到秦孝公的接見。

商鞅對秦孝公說:“一個國家要富強,必須注意農(nóng)業(yè),獎勵將士;要打算把國家治好,

必須有賞有罰。有賞有罰,朝廷有了威信,一切改革也就容易進行了。”

秦孝公完全同意商鞅的主張??墒乔貒囊恍┵F族和大臣卻竭力反對。秦孝公一看反對的人這么多,自己剛剛即位,怕鬧出亂子來,就把改革的事暫時擱了下來。

過了兩年,秦孝公的君位坐穩(wěn)了想起了改革,改革制度的事全由左庶長拿主意?!?/p>

商鞅起草了一個改革的法令,但是怕老百姓不信任他,不按照新法令去做。就先叫人在都城的南門豎了一根三丈高的木頭,下命令說:“誰能把這根木頭扛到北門去的,就賞十兩金子?!?/p>

不一會,南門口圍了一大堆人,大家議論紛紛。有的說:“這根木頭誰都拿得動,哪兒用得著十兩賞金?”有的說:“這大概是左庶長成心開玩笑吧。”

大伙兒你瞧我,我瞧你,就是沒有一個敢上去扛木頭的。

商鞅知道老百姓還不相信他下的命令,就把賞金提到五十兩。沒有想到賞金越高,看熱鬧的人越覺得不近情理,仍舊沒人敢去扛。

正在大伙兒議論紛紛的時候,人群中有一個人跑出來,說:“我來試試?!彼f著,真的把木頭扛起來就走,一直搬到北門。

商鞅立刻派人傳出話來,賞給扛木頭的人五十兩黃澄澄的金子,一分也沒少。

這件事立即傳了開去,一下子轟動了秦國。老百姓說:

左庶長的命令不含糊。”

商鞅知道,他的命令已經(jīng)起了作用,就把他起草的新法令公布了出去。新法令賞罰分明,規(guī)定官職的大小和爵位的高低以打仗立功為標(biāo)準。貴族沒有軍功的就沒有爵位;多生產(chǎn)糧食和布帛的,免除官差;凡是為了做買賣和因為懶惰而貧窮的,連同妻子兒女都罰做官府的奴婢。

秦國自從商鞅變法以后,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增加了,軍事力量也強大了。不久,秦國進攻魏國的西部,從河西打到河?xùn)|,把魏國的都城安邑也打了下來。

公元前350年,商鞅又實行了第二次改革,改革的主要內(nèi)容是:

一、廢井田,開阡陌(阡陌就是田間的大路)。秦國把這些寬闊的阡陌鏟平,也種上莊稼,還把以前作為劃分疆界用的土堆、荒地、樹林、溝地等,也開墾起來。誰開墾荒地,就歸誰所有。土地可以買賣。

二、建立縣的組織,把市鎮(zhèn)和鄉(xiāng)村合并起來,組織成縣,由國家派官吏直接管理。這樣,中央政權(quán)的權(quán)力更集中了。

三、遷都咸陽。為了便于向東發(fā)展,把國都從原來的雍城(今陜西鳳翔縣)遷移到渭河北面的咸陽(今陜西咸陽市東北)。

這樣大規(guī)模的改革,當(dāng)然要引起激烈的斗爭。許多貴族、大臣都反對新法。有一次,秦國的太子犯了法。商鞅對秦孝公說:“國家的法令必須上下一律遵守。要是上頭的人不能遵守,下面的人就不信任朝廷了。太子犯法,他的師傅應(yīng)當(dāng)受罰?!苯Y(jié)果,商鞅把太子的兩個師傅公子虛和公孫賈都辦了罪,一個割掉了鼻子,一個在臉上刺上字。這一來,一些貴族、大臣都不敢觸犯新法了。

這樣過了十年,秦國果然越來越富強,周天子打發(fā)使者送祭肉來給秦孝公,封他為“方伯”(一方諸侯的首領(lǐng)),中原的諸侯國也紛紛向秦國道賀。魏國不得不割讓河西土地,把國都遷到大梁(今河南開封)。

幫助漢高祖打平天下的大將韓信,在未得志時,境況很是困苦。那時候,他時常往城下釣魚,希望碰著好運氣,便可以解決生活。但是,這究竟不是可靠的辦法,因此,時常要餓著肚子。幸而在他時常釣魚的地方,有很多漂母(清洗絲棉絮或舊衣布的老婆婆)在河邊作工的,其中有一個漂母,很同情韓信的遭遇,便不斷的救濟他,給他飯吃。韓信在艱難困苦中,得到那位以勤勞刻苦僅能以雙手勉強糊口的漂母的恩惠,很是感激她,便對她說,將來必定要重重的報答她。那漂母聽了韓信的話,很是不高興,表示并不希望韓信將來報答她的。后來,韓信替漢王立了不少功勞,被封為齊王,他想起從前曾受過漂母的恩惠,便命從人送酒菜給她吃,更送給她黃金一千兩來答謝她。這句成語就是出于這個故事的。它的意思是說:受人的恩惠,切莫忘記,雖然所受的恩惠很是微小,但在困難時,即使一點點幫助也是很可貴的;到我們有能力時,應(yīng)該重重地報答施惠的人才是合理。我們運用這成語時,必須透徹的了解它的含義,第一,真心誠意的樂于助人的人,是永遠不會想人報答他的;第二,有錢人對窮人的救濟,那是一種捐助,即使窮人真有一天得志了去報答他,也不能稱之謂“一飯千金”;第三,最難能可貴的是在自己也十分困難的情形下,出于友愛、同情的去幫助別人,這樣的幫助,在別人看來,確是“一飯”值得“千金”的。

春秋時候,晉獻公聽信讒言,殺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異母兄長重耳。重耳聞訊,逃出了晉國,在外流-亡十九年。

經(jīng)過千幸萬苦,重耳來到楚國。楚成王認為重耳日后必有大作為,就以國君之禮相迎,待他如上賓。

一天,楚王設(shè)宴招待重耳,兩人飲酒敘話,氣氛十分融洽。忽然楚王問重耳:“你若有一天回晉國當(dāng)上國君,該怎么報答我呢?”重耳略一思索說:“美女侍從、珍寶絲綢,大王您有的是,珍禽羽毛,象牙獸皮,更是楚地的盛產(chǎn),晉國哪有什么珍奇物品獻給大王呢?”楚王說:“公子過謙了,話雖然這么說,可總該對我有所表示吧?”重耳笑笑回答道:“要是托您的福,果真能回國當(dāng)政的話,我愿與貴國友好。假如有一天,晉楚國之間發(fā)生戰(zhàn)爭,我一定命令軍隊先退避三舍(一舍等于三十里),如果還不能得到您的原諒,我再與您交戰(zhàn)?!?/p>

四年后,重耳真的回到晉國當(dāng)了國君,就是歷史上有名的晉文公。晉國在他的治理下日益強大。

公元前633年,楚國和晉國的軍隊在作戰(zhàn)時相遇。晉文公為了實現(xiàn)他許下的諾言,下令軍隊后退九十里,駐扎在城濮。楚軍見晉軍后退,以為對方害怕了,馬上追擊。晉軍利用楚軍驕傲輕敵的弱點,集中兵力,大破楚軍,取得了城濮之戰(zhàn)的勝利。

誠信的典故成語故事篇二

秦末有個叫季布的人,一向說話算數(shù),信譽非常高,許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濃厚的友情。當(dāng)時甚至流傳著這樣的諺語:“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這就是成語“一諾千斤”的由來)后來,他得罪了漢高祖劉邦,被懸賞捉拿。結(jié)果他的舊日的朋友不僅不被重金所惑,而且冒著滅九族的危險來保護他,綞使他免遭禍殃。一個人誠實有信,自然得道多助,能獲得大家的尊重和友誼。反過來,如果貪圖一時的安逸或小便宜,而失信于朋友,表面上是得到了“實惠”。但為了這點實惠他毀了自己的聲譽而聲譽相比于物質(zhì)是重要得多的。所以,失信于朋友,無異于失去了西瓜撿芝麻,得不償失的。

北宋詞人晏殊,素以誠實著稱。在他十四歲時,有人把他作為神童舉薦給皇帝?;实壅僖娏怂?,并要他與一千多名進士同時參加考試。結(jié)果晏殊發(fā)現(xiàn)考試是自己十天前剛練習(xí)過的,就如實向真宗報告,并請求改換其他題目。宋真宗非常贊賞晏殊的誠實品質(zhì),便賜給他“同進士出身”。晏殊當(dāng)職時,正值天下太平。于是,京城的大小官員便經(jīng)常到郊外游玩或在城內(nèi)的酒樓茶館舉行各種宴會。晏殊家貧,無錢出去吃喝玩樂,只好在家里和兄弟們讀寫文章。有一天,真宗提升晏殊為輔佐太子讀書的東宮官。大臣們驚訝異常,不明白真宗為何做出這樣的決定。真宗說:“近來群臣經(jīng)常游玩飲宴,只有晏殊閉門讀書,如此自重謹慎,正是東宮官合適的人選?!标淌庵x恩后說:“我其實也是個喜歡游玩飲宴的人,只是家貧而已。若我有錢,也早就參與宴游了?!边@兩件事,使晏殊在群臣面前樹立起了信譽,而宋真宗也更加信任他了。

周幽王有個寵妃叫褒姒,為博取她的一笑,周幽王下令在都城附近20多座烽火臺上點起烽火——烽火是邊關(guān)報警的信號,只有在外敵入侵需召諸侯來救援的時候才能點燃。結(jié)果諸侯們見到烽火,率領(lǐng)兵將們匆匆趕到,弄明白這是君王為博妻一笑的花招后又憤然離去。褒姒看到平日威儀赫赫的諸侯們手足無措的樣子,終于開心一笑。五年后,酉夷太戎大舉攻周,幽王烽火再燃而諸侯未到——誰也不愿再上第二次當(dāng)了。結(jié)果幽王被逼自刎而褒姒也被俘虜。

濟陽有個商人過河時船沉了,他抓住一根大麻桿大聲呼救。有個漁夫聞聲而致。商人急忙喊:“我是濟陽最大的富翁,你若能救我,給你100兩金子”。待被救上岸后,商人卻翻臉不認帳了。他只給了漁夫10兩金子。漁夫責(zé)怪他不守信,出爾反爾。富翁說:“你一個打漁的,一生都掙不了幾個錢,突然得十兩金子還不滿足嗎?”漁夫只得怏怏而去。不料想后來那富翁又一次在原地翻船了。有人欲救,那個曾被他騙過的漁夫說:“他就是那個說話不算數(shù)的人!”于是商人淹死了。商人兩次翻船而遇同一漁夫是偶然的,但商人的不得好報卻是在意料之中的。因為一個人若不守信,便會失去別人對他的信任。所以,一旦他處于困境,便沒有人再愿意出手相救。失信于人者,一旦遭難,只有坐以待斃。

郭汲在并州任職時,一次下去考察,途經(jīng)美稷縣,當(dāng)?shù)氐暮⒆觽兟動嵑?,自發(fā)地聚集到一起夾道歡迎他。郭汲不知情,就問:“小朋友,你們這是在干什么呀?”孩子們回答說:“聽說您要來,我們特來歡迎!”郭汲聞言趕忙下馬,一一答謝。在美稷縣辦完事后,孩子們又聞訊趕來送郭汲,并問他什么時候返回。郭汲立即讓隨從計算返程的日期,告訴了他們。由于事情辦得十分順利,返回美稷縣的日子比預(yù)期早了一天,但為了不失信于孩子們,郭汲下令在縣城外的野亭露宿一晚,等到第二天才入城。

曾參,春秋末期魯國有名的思想家、儒學(xué)家,是孔子門生中七十二賢之一。他博學(xué)多才,且十分注重修身養(yǎng)性,德行高尚。有一次,他的妻子要到集市上辦事,年幼的兒子吵著要去。曾參的妻子不愿帶兒子去,便對他說:“你在家好好玩,等媽媽回來,將家里的豬殺了煮肉給你吃。”兒子聽了,非常高興,不再吵著要去集市了。這話本是哄兒子說著玩的,過后,曾參的妻子便忘了。不料,曾參卻真的把家里的一頭豬殺了。妻子從集市上回來后,氣憤地對丈夫說:“我是哄兒子說著玩的,你怎么就真把豬殺了呢?”曾參說:“孩子是不能欺騙的!他不懂事,還沒有辨別能力,接觸到的是父母,所以什么都跟父母學(xué)。你現(xiàn)在哄騙他,等于是在潛移默化地教他學(xué)會欺騙。再說,你現(xiàn)在欺騙了孩子,孩子以后自然也就不相信你了,你以后還怎么教育孩子?”

卓恕,字公行,浙江上虞人。他為人篤實講信義,答應(yīng)辦的事就立即去辦;與人約會,縱然遇到暴風(fēng)疾雨、雷電冰雪,也都沒有不如期到達的。有一次,卓公行從建業(yè)回會稽(今浙江紹興)探家,去向太傅諸葛恪告辭,諸葛恪問道:“你什么時候返回呢?”卓公行回答說:“某日當(dāng)再來親自拜見。”到了那天,諸葛恪想做東宴請一些賓客,不停地飲酒品菜,以便等候卓公行。當(dāng)時,赴宴的賓客都以為,從會稽到建業(yè)相去千余里,路途之上又很難說不會遇到風(fēng)波之險,怎么一定能如期到達呢?管眾賓客怎么說,諸葛恪堅持要等卓公行,因為他了解卓公行,知道他是一個誠信君子,他說今天到就一定會到。不一會兒,卓公行果然到了。所有的人都很驚詫。

誠實守信,踐諾履約,言必信,行必果,是中國社會的傳統(tǒng)美德。做不到就不要隨便說,說出過的話就一定要做到。我們都應(yīng)該做一個像卓名行那樣的篤實守信之人。

陶四翁卻寧可受損失也不去坑害別人,用高尚的品質(zhì)言傳身教。陶四翁是個開染布店的,他為人忠厚,做生意講求信譽,在鎮(zhèn)上有口皆碑。一天,有人來推銷染布用的原料紫草,陶四翁并不懷疑,就用四百萬錢通通買下了那些紫草。不久一個買布的商人來店里進貨,看見了這些紫草,便告訴陶四翁說這些都是假的。陶四翁大吃一驚,還有些不相信。商人教了陶四翁一些檢查紫草的方法,陶四翁照商人說的一試,果然是些假紫草。這時商人說沒關(guān)系,這事包給我了,假紫草仍然可以用來染布,價錢便宜點拿到市場上去賣掉就行了。第二天,商人再來進貨,陶四翁卻沒有一匹染布,他還當(dāng)著商人的面把那些假紫草全都燒了。其實,當(dāng)時陶四翁并不富有,卻寧可受損失也不去坑害別人。他用高尚的品質(zhì)言傳身教了他的后代,他的子孫們也像他一樣誠信不欺,最后都成了大富商。

孫武,字長卿,春秋末期齊國人,著名的軍事家。他在吳國為將時,主張以法治軍,曾率兵攻破楚國,使吳國強大起來。他所著《孫子兵法》一書,總結(jié)了古代的作戰(zhàn)經(jīng)驗,是世界上最早的軍事著作之一。春秋末期,出生于齊國貴族的孫武流亡到了南方的吳國。吳王闔閭為了爭奪霸主地位,迫切需要拜請一位能夠領(lǐng)兵作戰(zhàn)的將軍。恰在這時,他得到了孫武寫的《兵法》十三篇,讀完之后十分著迷。于是派人把孫武請進王宮(一說是孫武結(jié)識了吳王闔閭的謀臣伍子胥,經(jīng)伍子胥推薦,孫武帶著他所著的兵書進見吳王)。吳王闔閭見了孫武后,很客氣地說:“您的《兵法》我已經(jīng)拜讀過了,其中的見解很精辟,只是不知道您能不能實際演示演示呢?”孫武非常爽快地回答說:“當(dāng)然可以!不論男的女的,經(jīng)過我列陣演練,都可以成為勇武善戰(zhàn)的'好兵!”“從未見過戰(zhàn)陣的嬌弱女子,您也能把她們訓(xùn)練成為好兵嗎?”吳王似信非信地問?!澳?”孫武斬釘截鐵地回答。這一天,吳王把一百八十名宮女交給孫武訓(xùn)練。他想考察一下孫武的實際指揮能力,就坐在演練場旁邊的高臺上觀看。孫武開始演練,先讓每個宮女手持一支戟,把她們分成左右兩隊,分別指定吳王的兩個寵姬擔(dān)任隊長。接著,孫武問她們:“是否知道自己的心、背和左右手的位置?”眾宮女回答:“知道!”她們也好奇地揭看看孫武究竟要怎么操練。只聽孫武嚴肅地說:“現(xiàn)在,由我擂鼓發(fā)令。令向前,就朝著心所對的方向進擊;令向左,就沿著左手的方向進擊;令向右,就沿著右手的方向進擊;令向后,就朝著背的方向后退。你們能做到嗎?”,眾宮女說:“能!”孫武又強調(diào)說:“如果有人不聽從軍令,就依法斬首!”眾宮女平時只會唱歌跳舞,哪里曉得軍法的厲害。尤其是那兩個隊長,仗著吳王的寵愛,根本沒有把孫武放在眼里。因此,當(dāng)孫武發(fā)出軍令后,鼓聲咚咚,令旗揮舞,眾宮女不但沒有依令進退,反而嘻嘻哈哈鬧個不停,把隊形都搞亂了。見此情景,孫武沒有動怒。他說:“大家第一次參加操練,有不明白的地方,是我沒有講清楚?!彼衍娏詈筒倬氁笥址磸?fù)地向?qū)m女們作了講解,再次強調(diào):“如果有人不聽軍令,是一定要斬首的!”孫武把宮女們的隊形整理好以后,再次下令擊鼓向左進擊。宮女們還是嘻嘻哈哈,兩個隊長依然笑得前仰后合。隊形又被搞亂了。這時,孫武威嚴地宣布:“我已經(jīng)講明軍令和操練要求,可是隊長卻帶頭不聽軍令,依法應(yīng)當(dāng)斬首!”于是,他下令把擔(dān)任隊長的兩個吳王寵姬綁了起來。坐在高臺上觀看演練的吳王闔閭聞聽此言,大吃一驚,趕忙派人傳旨要求赦免二姬。孫武斷然回答:“現(xiàn)在我是主將,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痹谒膱猿窒?,兩個寵姬被斬首示眾。眾宮女見孫武說話算數(shù)、執(zhí)法如山,操練時再也不敢怠慢。一會兒鼓聲又起,令旗揮舞。眾宮女奇跡般地排列成了一支步調(diào)整齊的隊伍:前后左右,臥倒起立,就是在泥濘的草地上,也是按照軍令進退起止,完全符合要求,一點差錯也沒有,嘻嘻哈哈的吵鬧聲更是聽不到了。通過這次演練,孫武顯示了他的治軍才能。吳王闔閶盡管心疼他的兩個寵姬,但更慶幸發(fā)現(xiàn)了一位很有氣魄和膽識的將才。于是,他正式任命孫武為大將軍。俗話說,“不以規(guī)矩,不能成方圓”,這個規(guī)矩,實質(zhì)就是做事的“規(guī)范”,就是規(guī)章制度。既然立了規(guī)矩,就必須嚴格執(zhí)行,也就是要“有法必依,執(zhí)法必嚴,違法必究”。如果立了規(guī)矩,又不去認真執(zhí)行,那么這些“規(guī)矩”就只能是“一紙空文”,就沒有什么信用可言,而這樣是根本不可能做成什么大事的。孫武說話算數(shù),執(zhí)法如山,樹立了軍法的信用,這是他重要的治軍之道。

皇甫績是隋朝有名的大臣。他三歲的時候父親就去世了,母親一個人難以維持家里的生活,就帶著他回到娘家住。外公見皇甫績聰明伶俐,又沒了父親,怪可憐的,因此格外疼愛他。外公叫韋孝寬,韋家是當(dāng)?shù)赜忻拇髴羧思?,家里很富裕。由于家里上學(xué)的孩子多,外公就請了個教書先生,辦了個自家學(xué)堂,當(dāng)時叫私塾?;矢?就和表兄弟們都在自家的學(xué)堂里上學(xué)。外公是個很嚴厲的老人,尤其是對他的孫輩們,更是嚴加管教。私塾開學(xué)的時候,就立下規(guī)矩,誰要是無故不完成作業(yè),就按照家法重打二十大板。有一天,上午上完課后,皇甫績和他的幾個表兄躲在一個已經(jīng)廢棄的小屋子里下棋。一貪玩,不知不覺就到了下午上課的時間。大家都忘記做教師上午留的作業(yè)。第二天,這件事被外公知道了,他把幾個孫子叫到書房里,狠狠地訓(xùn)斥了一頓。然后按照規(guī)矩,每人重打二十大板。外公看皇甫績年齡最小,平時又很乖巧,再加上沒有爸爸,不忍心打他。于是,就把他叫到一邊,慈祥地對他說:“你還小,這次我就不罰你了。不過,以后不能再犯這樣的錯誤。不做功課,不學(xué)好本領(lǐng),將來怎么能成大事?”皇甫績和表兄們相處得很好,小哥哥們都很愛護他。看到小皇甫績沒有被罰,心里都很高興??墒?,小皇甫績心里很難過,他想:我和哥哥們犯了一樣的錯誤,耽誤了功課。外公沒有責(zé)罰我,這是心疼我??墒俏易约翰荒芊趴v自己,應(yīng)該也按照私墊的規(guī)矩,被重打二十大板。于是,皇甫績就找到表兄們,求他們代外公責(zé)打自己二十大板。表兄們一聽,都“撲哧”一聲笑了出來。皇甫績一本正經(jīng)地說:“這是私塾里的規(guī)矩,我們都向外公保證過觸犯規(guī)矩甘愿受罰,不然的話就不遵守諾言。你們都按規(guī)矩受罰了,我也不能例外。”表兄們都被皇甫績這種信守學(xué)堂的規(guī)矩,誠心改過的精神感動了。于是,就拿出戒尺打了皇甫績二十大板。后來皇甫績在朝廷里做了大官,但是這種從小養(yǎng)成的信守諾言、勇于承認錯誤的品德一直沒有丟,這使得他在文武百官中享有很高的聲望。以真誠為骨其實做文章也和做人一樣,要以誠信為本。一位老作家寫道:“寫文章以天地為心,以真誠為骨?!彼颜嬲\無散和為他寫作的準則,他把自己內(nèi)心的真實感受呈現(xiàn)在讀者面前,但求無愧于讀者,更無愧于自己的良心。

漢朝年間,有一個叫陳實的人。陳實,字仲弓,曾官太丘長。陳實為人正直,為官清廉,深受百姓的愛戴和好評。后來,陳實返回了故里,無官一身輕,當(dāng)?shù)剡h近的官員、鄉(xiāng)鄰村民們卻都愿意尊稱其為“陳太丘”。有一天上午,陳太丘從街市返回的路上,恰好與曾一起供職的朋友意外碰面,畢竟兩人也是多年未曾謀面,兩人相擁一起,真道是友人相見,格外親熱。寒暄一陣后,陳太丘執(zhí)意要請友人到自家去好好敘上一番,友人家在鄰鎮(zhèn),再加上陳太丘的再三邀請,盛情難卻,兩人邊走邊聊,很快就來到了陳太丘的家門口。一進家門,但見諾大的庭院,已被主人收拾的干干凈凈,各種物什,擺放得井然有序。陳太丘便去里屋叫來夫人孩子,熱情地給他們介紹了一番。孩子們鞠躬施禮后,便知趣地到庭院玩去了;夫人呢,與那友人客套幾句后,就忙著要準備酒菜。友人見陳太丘一家禮儀分明,熱情待客,打心底佩服陳太丘的為人處世。這時,陳太丘先把友人領(lǐng)進了書房,欣賞了幾幅名人字畫,各自贊嘆和發(fā)表評論后,又雙雙坐在茶幾旁,開始品茗。品茗是一種學(xué)問,在不緊不慢的舉止間,有淡淡而悠然的茗香從杯際騰起,人們可以回憶往事,咀嚼人生,細細思量很多很多。茗香飄逸,話興正濃。就在談笑間,夫人進屋,告訴他們,飯菜已齊了。兩位友人相擁而出,來到廳堂,只見八仙桌上已經(jīng)擺好了足足有八個香噴噴的熱菜。于是主人取出了一罐陳年老酒,鋪上了兩個精致的酒盅,那酒香很快飄散,滿院飄香,撲鼻而來,兩人對視一笑,端杯而盡,酒逢知己,越飲越歡。酒過數(shù)巡之后,友人開口說話了:“不能接著再喝了,我差點忘了,明天我還得去郡府會一好友,還得早點回去準備行裝呢?!痹捯粑绰?,陳太丘呵呵一笑:“這么如此之巧,明天我們剛好與你順路,也得去郡府去辦點事?!庇谑莾扇讼嘁暥?。酒足飯飽之后,兩位友人約定,次日午時一塊上路,地點就在陳太丘家門前的大槐樹下。兩位友人為了表達各自的忠誠,他們還在槐樹前立了個高高的樹干。如此之后,兩人才揖手辭別。次日,陳太丘提前來到了樹干前,等了一段時間,眼看著樹干底端的黑影漸漸東斜,午時已過。這時,陳太丘猜想著友人是別有他事而不能同行,或者是他已經(jīng)提前出發(fā)了,于是就先上路了。然而,就在陳太丘走完之后,他的朋友終于到了,左看右看,卻不見陳太丘的影子,當(dāng)即就氣不打一處來,非要到他家去看個究竟問個明白。一到陳太丘的家門口,正看見他的長子正在家門口盡興地玩耍。于是他便指桑罵槐,又象是自言自語地說道:“真不是人哪!跟人約好一塊出門的,卻又不等人?!碑?dāng)時,陳太丘的長子剛剛年滿七歲,名陳紀,字元方,是一個人見人愛、非常懂事的孩子。等他父親的友人數(shù)落完后,小陳紀說:“您與我父親約定在午時,午時不來,則表示不講信用;對孩子罵他的父親,則表示沒有禮貌?!辩H鏘數(shù)語,擲地有聲。那刻,剛才還歇斯底里歡叫的知了已經(jīng)嘎然而至,死一般寂靜。那友人當(dāng)即就羞愧萬分,恨不得找個地洞鉆了進去,并又想下車解釋。抬眼處,但見小陳紀頭也不回就進屋去了。

誠信的典故成語故事篇三

曾子,名參,孔子的得意門生。儒家思想就是孔丘通過曾參傳給嫡孫子思,再傳給孟軻,形成孔孟之道的,所以曾參被儒家尊為“宗圣”。

曾子殺豬取信于子的教子故事,在我國廣為流傳。有一天,曾參的妻子要到集市上去,兒子哭、鬧著要跟去。曾妻戲哄兒子說:“好乖乖,你別哭,你在家里等著,媽媽回來殺豬炒肉給你吃?!眱鹤勇犝f有肉吃,變更不隨母親去了。

曾參的妻子從街上回來,只見曾參拿著繩子在捆豬,旁邊還放著一把雪亮的尖刀,正準備殺豬呢!曾參的妻子一見慌了,趕快制止曾參說:“我剛才同孩子說著玩的,并不是真的要殺豬呀!你看你怎么當(dāng)真了?”曾參語重心長地對妻子說:“你要知道孩子是欺騙不得的。孩子小,什么都不懂,只學(xué)會父母的樣子聽父母的教訓(xùn)。今天你要是這樣欺騙孩子,就等于教他說假話和欺騙別人。再說,今天你要這樣欺騙孩子,孩子覺得母親的話不可靠,以后你再講什么話,他就不會相信了,對孩子進行教育也就苦難了。你說這豬該不該殺呀?”

曾妻聽了丈夫的一席話,后悔自己不該和孩子開那個玩笑,更不該欺騙孩子。既然答應(yīng)殺豬給孩子吃肉,就說到做到,取信于孩子。于是丈夫和妻子一起動手殺豬,為孩子燒了一鍋香噴噴的豬肉。兒子一邊吃肉,一邊向父母投去了信任和感激的目光。

父母的言行直接感染了孩子。一天晚上,曾子的小兒子剛睡下又突然起來了,從枕頭下拿起一把竹筒向外跑。曾子問他去干什么?孩子說,這是我從朋友那么借來的書簡,說好了,今天還得,再晚也要還人家,不能言而無信啊!曾子笑著把兒子送出了門。

一言九鼎。

戰(zhàn)國時,秦國出兵攻打趙國。趙王派相國平原君去楚國謀求聯(lián)合抗秦。平原君在門客中選中了文武兼?zhèn)涞氖琶S員,離預(yù)定的二十名還差一員。平日并不受重視的門客毛遂經(jīng)過自薦,被平原君批準隨行。

起先,隨行的另外十九人都很瞧不起毛遂,暗中譏笑他。但到了楚國,在相互交談的過程中,他們逐漸覺得毛遂是個很了不起的人,對他都很欽佩。平原君去和楚王商談聯(lián)合抗秦之事,毛遂等隨行人員便都在臺下等候。

可是,平原君和楚王從早上談到中午,還是沒有結(jié)果。隨行的另外十九人便慫恿毛遂上臺去說服楚王。

楚王問平原君說:“他是什么人?“。

平原君回答說:“他是我的門客毛遂。”

毛遂按著劍走上前去,對楚王說:“大王之所以敢當(dāng)眾斥責(zé)我,是因為楚國人多勢眾。但現(xiàn)在大王離我不過十步,楚國再強大,大王也倚仗不著,因為我手中有劍,你的性命掌握在我的手里。而且我的主人就在這里,我和主人說話,你憑什么斥責(zé)我呢?”

楚王見毛遂一副大義凜然的樣子,一時驚呆了,不知怎么辦。毛遂又繼續(xù)說:“楚國是個大國,地方五千里,雄師百萬,按理說應(yīng)該稱霸天下??墒橇钊耸氖?,強大的楚國在秦國面前,竟然膽小如鼠,以前秦將白起只帶幾萬軍隊攻打楚國,一舉就攻下了你們的國都郢城,再戰(zhàn)燒毀了你們的祖墳。這種奇恥大辱,連我們趙國都為你們感到羞恥,可是大王竟然對此無動于衷!所以,楚、趙聯(lián)合抗秦,不僅僅是為了趙國,也是為了楚國!道理是如此簡單,大王竟然在我主人面前斥責(zé)我,不是太沒道理了嗎?”

毛遂一席話,使楚王茅塞頓開,連連點頭說:“先生的話說得很有道理,我一定傾全國之力與趙國聯(lián)合,共同抗秦!”

于是,趙、楚兩國歃血為盟。楚趙結(jié)盟后,平原君帶著毛遂等回到趙都邯鄲。平原君感嘆地說:“我手下的門客多時逾千,少時也有百數(shù),自以為識盡趙國的賢士。這次毛遂的事給了我很大的震動.毛先生在我府中三年,我竟沒有發(fā)現(xiàn)他是個難得的人才。他的三寸之舌,勝過百萬強兵,他一到楚國,只用了一席話,便使趙國的威望重于九鼎、大呂,他真是一個了不起的人!"。

一諾千金。

秦朝末年,在楚地有一個叫季布的人,性情耿直,為人俠義好助。只要是他答應(yīng)過的事情,無論有多大困難,都設(shè)法辦到,受到大家的贊揚。

這時敬慕季布為人,都在暗中幫助他。不久,季布經(jīng)過化裝后到山東一家姓朱的人家當(dāng)傭工。朱家明知他是季布,仍收留了他,后來,朱家又到洛陽去找劉邦的老朋友汝陰候夏候嬰說情。劉邦在夏候嬰的勸說下撤消了對季布的.通緝令,還封季布做了郎中,不久又改做河?xùn)|太守。

有一個季布的同鄉(xiāng)人曹邱生,專愛結(jié)交有權(quán)勢的官員,借以炫耀和抬高自己,季布一向看不起他。聽說季布又做了大官,他就馬上去見季布。

季布聽說曹邱生要來,就虎著臉,準備發(fā)落幾句話,讓他下不了臺。誰知曹邱生一進廳堂,不管季布的臉色多么陰沉,話語多么難聽,立即對著季布又是打躬,又是作揖,要與季布拉家常敘舊。并吹捧說:“我聽到楚地到處流傳著‘得黃金千兩,不如得季布一諾’這樣的話,您怎么能有這樣好的名聲傳揚在梁、楚兩地的呢?我們既是同鄉(xiāng),我又到處宣揚你的好名聲,你為什么不愿見到我呢?”季布聽了曹邱生的這番話,心里頓時高興起來,留下他住幾個月,作為貴客招待。臨走,還送給他一筆厚禮。

后來,曹邱生又繼續(xù)替李布到處宣揚,季布的名聲也就越來越大了。

金石為開。

楚國有一位著名的射箭能手名叫熊渠子。

有一天夜里,當(dāng)天經(jīng)過一片山林時,忽然看見前面不遠的地方躺著一只老虎。他嚇出一身冷汗,趕緊拉弓搭建,對準老虎就射??墒?,那只老虎不動也不吼。

熊渠子感到奇怪,壯著膽子走過去一看,原來是一塊像老虎的大石頭;再一看,他射出的那支箭整個兒鉆進石頭里去了。

熊渠子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心想:我的力氣再大也射不穿石頭呀!

他后退了幾步,又拿起了一支箭,開工向石頭射去。只聽“啪”的一聲,箭卻被彈了回來。熊渠子又連射幾回,都是這樣。他弄不明白是怎么回事,于是搖搖頭,嘆了口氣,繼續(xù)趕路去了。

這件事很快傳開了。人們議論說,熊渠子所以能射開石頭,是因為他當(dāng)時心志專一,精力高度集中。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這句諺語就是從上面的故事演變而來的。人們常用來說明只要專心致志,肯下苦功夫,就能達到目的;有時也用來比喻誠心待人,可以產(chǎn)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誠信的典故成語故事篇四

宋朝大書法家,大畫家米芾的兒子米友仁(字元暉),家學(xué)淵源,也和他父親一樣,既寫得一手好字,又長于作畫,尤其非常喜愛古人的作品。有一次,他在別人的船上,看見王羲之真筆字帖,歡喜的什么似的,立即要拿一幅好畫交換,主人不同意,他急得大叫,攀著船舷竟就往水里跳,幸虧別人很快把他抱住,才不致落水。他有一樣很大的本頒,便是學(xué)會模仿古人的畫品。他在漣水的時候,曾經(jīng)向人借回一幅“松牛圖”描摹。后來他把真本留下,拿摹本還給人,這人當(dāng)時沒有覺察出來。拿著走了。直至過了好多日才來討還原本。米友仁問他怎么看得出來,那人回答說:“真本中的眼睛里面,有牧童的影子;而你還我的這一幅卻沒有。”可是米友仁模仿古人的畫品,很少被人發(fā)覺他的模本是假的。他經(jīng)常千方百計向人借古畫描??;而摹完以后,總是拿樣本和真本一齊送給主人,請主人自己選擇。由與他摹仿古畫的技藝很精,把模本和真本模得一模一樣,主人往往把模本當(dāng)成真本收回去,米友仁便因此獲得了許多名貴的真本古畫。

米友仁是一個有才能的藝術(shù)家,值得人們敬仰,又是一個古畫的愛好者和欣賞者,讓人們更加知道古畫的妙處和價值,可是他用那種摹仿的假本巧妙地換取別人真本的.行為,卻是叫人鄙棄和不恥的。所以有人把他這種用巧妙方法騙取別人真本古畫的行為,叫做“巧偷豪奪”。后來的人又從此引伸成“巧取豪奪”這句成語,用來形容人以不正當(dāng)?shù)那擅罘椒?,攫取自己不?yīng)得的財物?!扒扇 ?,騙取也;“豪奪”,搶占也。而用此種方法攫取財物,也往往利便又所得很多,故有“巧偷豪奪,故所得多多”見(“清波雜志”)之語,例如,以神物做幌子的神棍,常常巧立名目,假借做什么佛事,騙取無知的人的財物。攫取私有,這便是“巧取豪奪”了。

誠信的典故成語故事篇五

曾參,春秋末期魯國有名的思想家、懦學(xué)家,是孔子門生中七十二賢之一。他博學(xué)多才,且十分注重修身養(yǎng)性,德行高尚。一次,他的妻子要到集市上辦事,年幼的孩子吵著要去。曾參的妻子不愿帶孩子去,便對他說:"你在家好好玩,等媽媽回來,將家里的豬殺了煮肉給你吃。"孩子聽了,非常高興,不再吵著要去集市了。這話本是哄孩子說著玩的,過后,曾參的妻子便忘了。不料,曾參卻真的把家里的一頭豬殺了。妻子看到曾參把豬殺了,就說,"我是為了讓孩子安心地在家里等著,才說等趕集回來把豬殺了燒肉給他吃的,你怎么當(dāng)真呢。"曾參說:"孩子是不能欺騙的。孩子年紀小,不懂世事,只得學(xué)習(xí)別人的樣子,尤其是以父母作為生活的榜樣。今天你欺騙了孩子,玷污了他的心靈,明天孩子就會欺騙你、欺騙別人;今天你在孩子面前言而無信,明天孩子就會不再信任你,你看這危害有多大呀。"。

誠信的典故成語故事篇六

春秋戰(zhàn)國時,秦國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變法。當(dāng)時處于戰(zhàn)爭頻繁、人心惶惶之際,為了樹立威信,推進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門外立一根三丈長的木頭,并當(dāng)眾許下諾言:誰能把這根木頭搬到北門,賞金十兩。圍觀的人不相信如此輕而易舉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賞賜,結(jié)果沒人肯出手一試。于是,商鞅將賞金提高到50金。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終于有人站起將木頭扛到了北門。商鞅立即賞了他五十金。商鞅這一舉動,在百姓心中樹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來的變法就很快在秦國推廣開了。新法使秦國漸漸強盛,最終統(tǒng)一了中國。

而同樣在商鞅“立木為信”的地方,在早它400年以前,卻曾發(fā)生過一場令人啼笑皆非的“烽火戲諸侯”的鬧劇。

一個“立木取信”,一諾千金;一個帝王無信,戲玩“狼來了”的游戲。結(jié)果前者變法成功,國強勢壯;后者自取其辱,身死國亡。可見,“信”對一個國家的'興衰存亡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誠信的典故成語故事篇七

西漢時期,有個大將軍叫李廣。李廣生來口才笨拙,不善言談,可身材高大,膂力超人,精通射箭。

有一次,他到郊外去打獵,忽然發(fā)現(xiàn)前面草叢里有一只猛虎正蹲臥在那里,好像正在等待撲捉食物的時機。

李廣立刻神情振作,瞄準老虎,拉弓搭箭,使足力氣“嗖”地射出一箭。這一箭射出,正中要害??墒抢顝V在那等了一會兒,看老虎動也沒動一下,他很奇怪,大著膽子走近,仔細一看,被射中的不是什么老虎,而是一塊形狀像老虎的大石頭。當(dāng)他尋找射出的那支箭時,發(fā)現(xiàn)那支箭不僅深深地射中了石頭老虎,而且連箭瓴都幾乎看不見了。

李廣自己也感到很驚奇,自己怎么會有這么大的力氣。接著他又連射幾箭,卻始終不能再射進去了。

后來,當(dāng)他對別人說起這件事時,人家告訴他說:“見其誠心,而金石為開?!?/p>

這句成語比喻對人真誠,能產(chǎn)生極大的力量。也比喻意志堅定,能克服一切困難。

曾子,名參,

孔子。

的得意門生。儒家思想就是孔丘通過曾參傳給嫡孫子思,再傳給孟軻,形成孔孟之道的,所以曾參被儒家尊為“宗圣”。

曾子殺豬取信于子的教子故事,在我國廣為流傳。有一天,曾參的妻子要到集市上去,兒子哭、鬧著要跟去。曾妻戲哄兒子說:“好乖乖,你別哭,你在家里等著,媽媽回來殺豬炒肉給你吃。”兒子聽說有肉吃,變更不隨母親去了。

曾參的妻子從街上回來,只見曾參拿著繩子在捆豬,旁邊還放著一把雪亮的尖刀,正準備殺豬呢!曾參的妻子一見慌了,趕快制止曾參說:“我剛才同孩子說著玩的,并不是真的要殺豬呀!你看你怎么當(dāng)真了?”曾參語重心長地對妻子說:“你要知道孩子是欺騙不得的。孩子小,什么都不懂,只學(xué)會父母的樣子聽父母的教訓(xùn)。今天你要是這樣欺騙孩子,就等于教他說假話和欺騙別人。再說,今天你要這樣欺騙孩子,孩子覺得母親的話不可靠,以后你再講什么話,他就不會相信了,對孩子進行。

教育。

也就苦難了。你說這豬該不該殺呀?”

曾妻聽了丈夫的一席話,后悔自己不該和孩子開那個玩笑,更不該欺騙孩子。既然答應(yīng)殺豬給孩子吃肉,就說到做到,取信于孩子。于是丈夫和妻子一起動手殺豬,為孩子燒了一鍋香噴噴的豬肉。兒子一邊吃肉,一邊向父母投去了。

信任。

和感激的目光。

父母的言行直接感染了孩子。一天晚上,曾子的小兒子剛睡下又突然起來了,從枕頭下拿起一把竹筒向外跑。曾子問他去干什么?孩子說,這是我從朋友那么借來的書簡,說好了,今天還得,再晚也要還人家,不能言而無信啊!曾子笑著把兒子送出了門。

戰(zhàn)國時,秦國的軍隊團團包圍了趙國的都城邯鄲,形勢十分危急,趙國國君孝成王派平原君到楚國去求援。平原打算帶領(lǐng)20名門客前去完成這項使命,已挑了十九名,尚少一個定不下來。這時,毛遂自告奮勇提出要去,平原君半信半疑,勉強帶著他一起前往楚國。

平原君到了楚國后,立即與楚王談及“援趙”之事,談了半天也毫無結(jié)果。這時,毛遂對楚王說:“我們今天來請你派援兵,你一言不發(fā),可你別忘了,楚國雖然兵多地大,卻連連吃敗仗,連國都也丟掉了,依我看,楚國比趙國更需要聯(lián)合起來抗秦呀!”毛遂的一席話說得楚王口服心服,立即答應(yīng)出兵援趙。

平原君回到趙國后感慨地說:“毛先生一至楚,而使楚重于九鼎大呂。”

誠信的典故成語故事篇八

樂羊作為魏國的將領(lǐng)攻打中山國。當(dāng)時他的兒子就在中山國內(nèi),中山國國君把他的兒子煮成人肉羹送給他。樂羊就坐在軍帳內(nèi)端著肉羹喝了起來,一杯全喝完了。樂羊攻占中山國之后,魏文侯雖然獎賞了他的戰(zhàn)功,卻懷疑起他的心地來。

魯國國君孟孫打獵時活捉了一只小鹿,讓秦西巴帶回去,秦西巴發(fā)現(xiàn)一只大鹿跟在后面不停的哀號,秦西巴不忍心,就把小鹿放了,孟孫氣得將秦西巴趕走了。

一年后又把他找回來當(dāng)太子的老師,左右的人說:“秦西巴對您是有罪的,請他來做太子的老師,不妥當(dāng)吧?”孟孫說:“秦西巴有一顆仁慈的心。他對一只鹿都生憐憫之心,請他做太子的老師,我最放心了?!?/p>

所以漢代劉向說“巧詐不如拙誠”。樂羊因為有功而被懷疑,秦巴西雖然有罪卻得到了信任,這是個仁義不仁義的問題。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誠信的典故成語故事篇九

曾參,春秋末期魯國有名的思想家、儒學(xué)家,是孔子門生中七十二賢之一。他博學(xué)多才,且十分注重修身養(yǎng)性,德行高尚。

一次,他的妻子要到集市上辦事,年幼的孩子吵著要去。曾參的妻子不愿帶孩子去,便對他說:“你在家好好玩,等媽媽回來,將家里的豬殺了煮肉給你吃?!焙⒆勇犃?,非常高興,不再吵著要去集市了。這話本是哄孩子說著玩的,過后,曾參的妻子便忘了。

不料,曾參卻真的把家里的一頭豬殺了。妻子看到曾參把豬殺了,就說,“我是為了讓孩子安心地在家里等著,才說等趕集回來把豬殺了燒肉給他吃的,你怎么當(dāng)真呢?!?/p>

曾參說:“孩子是不能欺騙的。孩子年紀小,不懂世事,只得學(xué)習(xí)別人的樣子,尤其是以父母作為生活的榜樣。今天你欺騙了孩子,玷污了他的心靈,明天孩子就會欺騙你、欺騙別人;今天你在孩子面前言而無信,明天孩子就會不再信任你,你看這危害有多大呀?!?/p>

2.立木為信與烽火戲諸候的對比。

春秋戰(zhàn)國時,秦國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變法。當(dāng)時處于戰(zhàn)爭頻繁、人心惶惶之際,為了樹立威信,推進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門外立一根三丈長的木頭,并當(dāng)眾許下諾言:誰能把這根木頭搬到北門,賞金十兩。圍觀的人不相信如此輕而易舉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賞賜,結(jié)果沒人肯出手一試。于是,商鞅將賞金提高到50金。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終于有人站起將木頭扛到了北門。商鞅立即賞了他五十金。商鞅這一舉動,在百姓心中樹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來的變法就很快在秦國推廣開了。新法使秦國漸漸強盛,最終統(tǒng)一了中國。

而同樣在商鞅“立木為信”的地方,在早它400年以前,卻曾發(fā)生過一場令人啼笑皆非的“烽火戲諸侯”的鬧劇。

周幽王有個寵妃叫褒姒,為博取她的一笑,周幽王下令在都城附近20多座烽火臺上點起烽火——烽火是邊關(guān)報警的信號,只有在外敵入侵需召諸侯來救援的時候才能點燃。結(jié)果諸侯們見到烽火,率領(lǐng)兵將們匆匆趕到,弄明白這是君王為博妻一笑的花招后又憤然離去。褒姒看到平日威儀赫赫的諸侯們手足無措的樣子,終于開心一笑。五年后,酉夷太戎大舉攻周,幽王烽火再燃而諸侯未到——誰也不愿再上第二次當(dāng)了。結(jié)果幽王被逼自刎而褒姒也被俘虜。

一個“立木取信”,一諾千金;一個帝王無信,戲玩“狼來了”的游戲。結(jié)果前者變法成功,國強勢壯;后者自取其辱,身死國亡??梢?,“信”對一個國家的'興衰存亡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3.季布“一諾千金”使他免遭禍殃。

秦末有個叫季布的人,一向說話算數(shù),信譽非常高,許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濃厚的友情。當(dāng)時甚至流傳著這樣的諺語:“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這就是成語“一諾千斤”的由來)后來,他得罪了漢高祖劉邦,被懸賞捉拿。結(jié)果他的舊日的朋友不僅不被重金所惑,而且冒著滅九族的危險來保護他,綞使他免遭禍殃。

一個人誠實有信,自然得道多助,能獲得大家的尊重和友誼。反過來,如果貪圖一時的安逸或小便宜,而失信于朋友,表面上是得到了“實惠”。但為了這點實惠他毀了自己的聲譽而聲譽相比于物質(zhì)是重要得多的。所以,失信于朋友,無異于失去了西瓜撿芝麻,得不償失的。

誠信的典故成語故事篇十

曾參,春秋末期魯國有名的思想家、儒學(xué)家,是孔子門生中七十二賢之一。他博學(xué)多才,且十分注重修身養(yǎng)性,德行高尚。

一次,他的妻子要到集市上辦事,年幼的孩子吵著要去。曾參的妻子不愿帶孩子去,便對他說:“你在家好好玩,等媽媽回來,將家里的豬殺了煮肉給你吃?!焙⒆勇犃?,非常高興,不再吵著要去集市了。這話本是哄孩子說著玩的,過后,曾參的妻子便忘了。

不料,曾參卻真的把家里的一頭豬殺了。妻子看到曾參把豬殺了,就說,“我是為了讓孩子安心地在家里等著,才說等趕集回來把豬殺了燒肉給他吃的,你怎么當(dāng)真呢?!?/p>

曾參說:“孩子是不能欺騙的。孩子年紀小,不懂世事,只得學(xué)習(xí)別人的樣子,尤其是以父母作為生活的榜樣。今天你欺騙了孩子,玷污了他的心靈,明天孩子就會欺騙你、欺騙別人;今天你在孩子面前言而無信,明天孩子就會不再信任你,你看這危害有多大呀?!?/p>

誠信的典故成語故事篇十一

傳說秦檜殺害岳飛時,曾與妻子王氏在東窗下定計。秦檜死后,在地獄里受苦,王氏給他作道場,并派道士去探訪他。他對道士說:請告訴夫人,東窗下的密謀已經(jīng)暴露了。后遂用“東窗事發(fā)、東窗事犯”等陰謀敗露,將被懲治;以“東窗婦”借指陰毒的人;以“東窗計”指陰謀詭計。

相傳南宋奸臣秦檜與妻子在東窗下謀害了抗金名將岳飛,地藏王(神明)化為一個行者到人間作證說東窗事犯了,秦檜不久就死了(見于元孔文卿《地藏王證東窗事犯雜劇》)。明田汝成《西湖游覽志余》卷四里說,秦檜死后不久,兒子秦?zé)缫菜懒?,妻子王氏請來一位道士為兒子超度亡靈,道士來到陰間,在秦?zé)绲膸ьI(lǐng)下見到了正在收審的秦檜。秦檜神情黯淡地對道士說:“可煩傳與夫人,東窗事發(fā)矣!”后來用“東窗事發(fā)”指罪行,陰謀敗露。也說東窗事犯。

東窗事發(fā)就是相傳南宋奸臣秦檜與妻子在東窗下謀害了抗金名將岳飛。秦檜想殺岳飛,在東窗內(nèi)同妻子王氏商量,王氏說:“抓住老虎容易,要想放走再把它抓住就很難了?!庇谑乔貦u就決定殺掉岳飛。后來秦檜在西湖游玩,在船中睡著了,夢中看見一個披著長發(fā)的人大聲地說:“你害國害民,我已經(jīng)告訴上天,上天要派人來捉拿你了?!?/p>

秦檜十分害怕,回家后大病一場不久就死了,秦檜剛死沒幾天,他的兒子秦?zé)缫菜懒?。王氏設(shè)起神案,請道士驅(qū)鬼,道士呈表給上天,迷蒙中看見秦?zé)绱髦F枷,就問:“太師在什么地方?”秦?zé)缁卮鹫f:“在鬼城鄷都?!狈绞堪辞?zé)缯f的話到鄷都去,結(jié)果看見秦檜、萬俟卨都戴著鐵板枷,受了很多各種各樣的苦刑。秦檜說:“麻煩你傳話給我的夫人,東窗密謀殺害岳飛的事情暴露了!”

“東窗事發(fā)”。原指在東窗下密謀陷害岳飛一事敗露。后喻陰謀敗露,或罪案遭揭發(fā),將被懲治,常用此語。

誠信的典故成語故事篇十二

曾子,春秋末期魯國有名的思想家、懦學(xué)家,是孔子門生中七十二賢之一。他博學(xué)多才,且十分注重修身養(yǎng)性,德行高尚。一次,他的妻子要到集市上辦事,年幼的孩子吵著要去。曾子的妻子不愿帶孩子去,便對他說:“你在家好好玩,等媽媽回來,將家里的豬殺了煮肉給你吃。”

孩子聽了,非常高興,不再吵著要去集市了。這話本是哄孩子說著玩的,過后,曾子的妻子便忘了。不料,曾子卻真的把家里的一頭豬殺了。妻子看到曾子把豬殺了,就說,“我是為了讓孩子安心地在家里等著,才說等趕集回來把豬殺了燒肉給他吃的,你怎么當(dāng)真呢?!痹诱f:“孩子是不能欺騙的。孩子年紀小,不懂世事,只得學(xué)習(xí)別人的樣子,尤其是以父母作為生活的榜樣。今天你欺騙了孩子,玷污了他的心靈,明天孩子就會欺騙你、欺騙別人;今天你在孩子面前言而無信,明天孩子就會不再信任你,你看這危害有多大呀?!?/p>

誠信的典故成語故事篇十三

春秋時期,諸侯鄭國的實力強大,鄭莊公任周朝的卿士,執(zhí)掌朝廷大權(quán)。他憑借自己的勢力和地位,不把周天子放在眼里。當(dāng)時任天子的周平王,是一個軟弱無能的人,他不得不依靠鄭莊公處理朝政,卻又對虢公忌父十分相信,想讓他代替鄭莊公處理朝政。

鄭莊公知道這件事后,對周平王特別不滿。周平王非常害怕,趕緊向鄭莊公解釋說,他沒有讓忌父取代鄭莊公的想法。為了取得鄭莊公的信任,他和鄭莊公互換人質(zhì),讓周太子狐到鄭國去作人質(zhì),而鄭公子忽則到周朝來做人質(zhì)。

公元前7,周平王死去,他的孫子姬林繼位。稱周桓王。周桓王也想讓忌父代替鄭莊公當(dāng)卿士掌管朝政。鄭莊公知道后大怒,派大夫祭足領(lǐng)兵馬,到周朝的溫地收割麥子,并全部運送到鄭國。

到了秋天,祭足又帶領(lǐng)兵馬到周朝成周,把那里的谷子全部割掉,運回鄭國。從此,兩國之間的關(guān)系愈加惡化,彼此間結(jié)下了仇恨。

您可能關(guān)注的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