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飲酒陶淵明心得體會怎么寫(通用17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19 13:12:54 頁碼:10
飲酒陶淵明心得體會怎么寫(通用17篇)
2023-11-19 13:12:54    小編:ZTFB

通過寫心得體會,我們可以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應用,提高工作和生活的效率。怎樣使心得體會更加具有深度和內涵?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心得體會范文,供大家參考和借鑒。

飲酒陶淵明心得體會怎么寫篇一

飲酒在中國文化中可以說是一項久遠的傳統(tǒng)。而在眾多飲酒文化中,陶淵明的“陶淵明飲酒感懷”堪稱經典。他在《歸去來兮辭》中道出了自己飲酒的真正目的和對生命的感悟。本文將從五個方面對陶淵明飲酒感懷進行探究,體會陶淵明飲酒的真正內涵。

一、飲酒的目的不僅僅是為了醉。

陶淵明在飲酒中,無論是醉還是清醒,都能達到一種超脫塵世的境界。他認為,飲酒的目的不僅僅是為了醉,而是為了超越自我,尋求心靈深處的真正感悟。飲酒并不是為了逃避現實,而是為了更好地面對現實。通過飲酒,他能夠清醒地認識自己,達成自我解放,體悟生命的真諦。

二、飲酒的過程就是尋找自我。

陶淵明在《歸去來兮辭》中說:“今我南冥之愿,可嘆兮!既成之而不舍,舉世之所殊?!边@句話說明了他對自我不斷尋找的追求。在飲酒的過程中,他不斷地鞭策自己,逼迫自己去尋找內心的真正想法和真正感覺。他深信,人生的本質在于尋找自我,在于不斷地探尋內心深處的真正意義。

三、飲酒和生命一樣,同樣需有緩急有度。

陶淵明飲酒所提倡的是緩急有度的態(tài)度。他認為飲酒和生命一樣,同樣需有緩急有度,并講究酒量和把握分寸。在他看來,過度的飲酒會毀掉一個人的身體和精神,嚴重地影響其生命的質量。因此,在飲酒中,他提倡緩慢地飲酒,用心品嘗和感悟酒的味道和韻味,來達到心身放松的效果。

四、飲酒需要保留頭腦,才能有更深刻的感悟。

陶淵明在飲酒中,不斷地保持頭腦清醒,隨時掌握自己的言行舉止。他認為,只有在保留頭腦的情況下,才能有更深刻的感悟,達到真正的理解和反思。他為此提倡在飲酒的過程中注重思考和探索,把握機會,尋找人生的真諦。

五、飲酒的最終意義是追求幸福。

在《歸去來兮辭》的結尾,陶淵明寫道:“于嗟往矣,不復來。”這說明他對飲酒的過程已經有了超過一般人的認識和感悟,這種認識和感悟正是追求幸福的真正意義所在。陶淵明向我們展示了一種前所未有的飲酒文化,通過飲酒,他尋求人生的目的,超越自我,達到人生的最高境界。他不斷反思人生的意義,用自己的經驗告訴后人,飲酒的真正目的是幸福。

總結:

陶淵明飲酒感懷,通篇洋溢著對生命的深刻思考和對自我認識的追求。飲酒的過程中,他不斷追尋內心的真正想法和真正感覺,不斷保持頭腦清醒,達到心身放松和精神升華的效果。他所提倡的飲酒文化,是一種健康、有度、深思和幸福的文化。通過對陶淵明飲酒感懷的探究,我們不僅可以更好地理解他的文化思想,也能更好地認識到飲酒的真正意義,再次感悟到人生的真諦。

飲酒陶淵明心得體會怎么寫篇二

1.知識與能力:了解詩人陶淵明生平以及寫作背景,以讀—講—賞—評—練的方法學習鑒賞詩歌。

2.過程與方法:理解本詩豐富深刻的思想內涵,體會詩中內涵以及作者積極的人生追求和熱愛田園生活的情致。

3.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通過學習《飲酒》,使學生對詩人陶淵明形成正確認識,正確理解詩人心志高遠的精神境界,啟示學生培養(yǎng)樂觀向上的生命態(tài)度,學習選擇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生存的處世方法。

整體把握全詩,理解詩歌思想內涵和精神境界。

正確認識和理解詩人陶淵明以及他的處世態(tài)度,并學習借鑒于自身。

播放器、多媒體。

一、導入新課。

古往今來,官場上多少人為了仕途而爭名奪利,為了升遷而不擇手段,甚至扭曲人性,殘害親人,但是卻有少數文人墨客鄙棄世俗,厭惡官場,辭官回鄉(xiāng),歸隱田園,過著“世與我相違,復駕言兮求,人生行樂耳,何須富貴時”的恬淡生活。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人生追求,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生活方式。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我國第一位田園詩人詩人陶淵明的一首田園詩《飲酒》。

二、作者簡介。

詩人陶淵明(約365—427),字元亮,晚年更名潛。一說名潛,字淵明。自號五柳先生,卒后親友私謚靖節(jié),世稱靖節(jié)先生。九江柴桑(九江縣)人,東晉末期南朝宋初期詩人、辭賦家、散文家。

詩人陶淵明出身于破落仕宦家庭。曾祖父陶侃,是東晉開國元勛,軍功顯著,官至大司馬,祖父陶茂、父親陶逸都做過太守。年幼時,家庭衰微,九歲喪父,與母妹三人多在外祖父度日。時代思潮和家庭環(huán)境的影響,使他接受了儒家和道家兩種不同的思想,培養(yǎng)了“猛志逸四?!焙汀靶员緪矍鹕健钡膬煞N不同的志趣。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年),他懷著“大濟蒼生”的愿望,直到二十九歲的“高齡”才出仕為官任江州祭酒、參軍、縣丞一類的芝麻小官。當時門閥制度森嚴,他出身庶族,受人輕視,不僅壯志無法施展,而且不得不在茍合取容中降志辱身和一些官場人物周旋委蛇。當他做彭澤縣令時,不為五斗米而折腰,當天職官回鄉(xiāng),寫下了《歸去來兮辭》,《歸園田居》五首,《飲酒》二十首,等大量詩作。從做官到四十二歲掛冠歸田共十三年。成為我國文學史上第一位田園詩人,對唐朝的王維、孟浩然等人產生很大影響。

三、賞析詩歌。

1、播放《琵琶語》聽音頻朗讀。

2、劃出節(jié)奏、韻律范讀朗讀。

明確: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3、小組討論,通譯全詩。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居住在眾人聚居的地方,卻聽不到車馬的喧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問怎么能做到這樣呢?因為心與世俗遠離,自然就覺得地處偏遠了。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在東邊的籬笆下采菊花,悠然自得地可以看見南邊的廬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夕陽映照下的南山籠罩在一片蒙蒙的霧靄中,越發(fā)得美妙神奇,而一雙雙飛鳥借著暮色結伴飛向林間的巢穴。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這里邊有人生的真正意義,想辨別出來,卻沒有合適的語言表達。

4、分析每句蘊含的思想感情。

一二句深情而自得其樂;三四句恬靜而閑適;五六句滿足而得意;七八句陶醉而悠然;九十句深長而感慨。

四、問題探究。

詩人身居人世,但無俗事紛擾,是因為民主協(xié)商超脫世俗,不為名利所惑,不為榮祿所累,擁有平和的生活。遠離官場,遠離塵俗,這四句肯定了自己心遠是正確的選擇。“心遠”與“地偏”是主觀精神與客觀環(huán)境之間的關系。這四句,包含著精辟的人生哲理,它告訴我們,人的精神世界,是可以自我凈化的,在一定的條件下,只要發(fā)揮個人的主觀能動性,就可以改變客觀環(huán)境對自己的影響,到處都可以找到生活的樂趣。

“心遠”包含:心志高遠,淡泊名利,寧靜處世。這種不為五斗米折腰的崇高精神境界,達觀的生活態(tài)度(酌貪泉以覺爽,處涸澤而猶歡)這就是詩人陶淵明不朽的精神堡壘。

2、理解名句“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這是神來的寫景之筆,描寫詩人在東邊的籬笆下專心而悠閑地采摘菊花,偶一抬頭,無意間便能望見悠遠超然的南山。兩句刻畫了詩人悠然自得的形象。這不是一個“采菊”一般的動作,而是包含著詩人超凡脫俗,熱愛自然的高雅的情趣和高潔的情操。

東籬的凌霜黃菊,蒼翠的峻拔南山,大自然高法美好的景致與結廬人境超脫塵世的詩人融為一體,形成人與自然物我合一的意境,包含著豐富的哲理:只有超凡脫俗舍棄功名,歸隱田園,才有采菊的悠然;只有采菊的悠然,才會見到南山的悠然,南山的悠然也正是作者自己的悠然。此句刻畫了一個情景交融的優(yōu)美意境,又刻畫一個采菊的形象,人與自然詩情畫意,膾炙人口,千古流傳。

3、“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兩句描寫什么?有何深意?

夕陽西下,山色迷人,飛鳥結伴,知倦還巢,景物描寫。鳥飛倦了,也知還家,可有些人仍奔波官場,追名逐利,樂不思返美麗寧靜的大自然懷抱。詩人《歸園田居》中寫到“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此二句雖寫景,實則抒懷悟理,用飛鳥相與還的現象類比人應知“反璞歸真”。

4、最后兩句的理解。

本詩的主旨句,抒懷。

忘言是指不知道用什么語言形容出來,只可意會,妙不可言。萬物運轉,各得其所,人生真義,反璞歸真,辭官歸隱及人生的真諦。

五、指導背誦。

六、課堂練習。

七、小結拓展。

詩人陶淵明棄官歸隱,淡泊名利潔身自好,獨善其身,與黑暗的官場決裂,選擇適合自己生存方式生活,具有一定的積極的意義,我們要學習他這種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但也要辯證地看待他的歸隱,要潔身自好,并不一定要歸隱田園,與世俗決裂,而應該積極參加社會生活,學會生存。

八、布置作業(yè)背會并抄寫《飲酒》。

板書設計:?飲酒。

心遠地偏_________遠離塵世、超凡脫俗。

采菊見山_________熱愛自然、心境恬淡。

山氣飛鳥_________自然之景、歸隱之意。

真意忘言_________人生真義、反璞歸真。

飲酒陶淵明心得體會怎么寫篇三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翻譯。

我家建在眾人聚居的繁華道路,然而沒有煩神去應酬車馬的喧鬧。

要問我怎能如此超凡灑脫,心靈避離塵俗自然幽靜遠邈。

東籬下采擷清菊心情徜徉,無意中見到南山勝景絕妙。

暮色中縷縷彩霧縈繞升騰,結隊的鳥兒回歸遠山的懷抱。

南山仰止啊,這里有人生的真義,已經無需多言。

賞析。

陶淵明是東晉開國元勛陶侃的后代。只是到了他這一代,這個家族已經衰落了。他也斷斷續(xù)續(xù)做了一陣官,無奈靠山不硬,脾氣卻分外高傲,玩不來官一場中鉆營取巧的一套,終于回家鄉(xiāng)當隱士去了?!讹嬀啤吩娨唤M二十首,就是歸隱之初寫的,大抵表述醉中的樂趣和對人生的感想。本篇是其中最有名的一首。

人活在世上,總要找到生命的價值,否則人就會處在焦慮和不安之中。而社會總是有一套公認的價值標準,多數人便以此為安身立命的依據。拿陶淵明的時代來說,權力、地位、名譽,就是主要的價值尺度。但陶淵明通過自己的經歷,已經深深地懂得:要得到這一切,必須費盡心機去鉆營、去爭奪,裝腔作勢,吹牛拍馬,察言觀色,翻云覆雨,都是少不了的。在這里沒有什么尊嚴可說。他既然心甘情愿從官一場中退出來,就必須對社會公認的價值尺度加以否定,并給自己的生命存在找到新的解釋。

這詩前四句就是表現一種避世的態(tài)度,也就是對權位、名利的否定。開頭說,自己的住所雖然建造在人來人往的環(huán)境中,卻聽不到車馬的喧鬧。所謂“車馬喧”是指有地位的人家門庭若市的情景。陶淵明說來也是貴族后代,但他跟那些沉浮于俗世中的人們卻沒有什么來往,門前冷寂得很。這便有些奇怪,所以下句自問:你怎么能做到這樣?而后就歸結到這四句的核心——“心遠地自偏”。精神上已經對這爭名奪利的世界采取疏遠、超脫、漠然的態(tài)度,所住的地方自然會變得僻靜?!靶倪h”是對社會生活軌道的脫離,必然導致與奔逐于這一軌道上的人群的脫離。

那么,排斥了社會的價值尺度,人從什么地方建立生存的基點呢?這就牽涉到陶淵明的哲學思想。這種哲學可以叫作“自然哲學”,它一方面強調自耕自食、儉樸寡欲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重視人和自然的統(tǒng)一與和諧。在陶淵明看來,人不僅是在社會、在人與人的關系中存在,而且,甚至更重要的是,每一個個體生命作為獨立的精神主體,都是面對著整個自然和宇宙而存在的。從本源上說,人的生命是自然的一部分,只是由于人們把自己從自然中分離出來,在虛幻的、毫無真實價值的權位、名利中競爭、追逐不已,生命才充滿了一得一失喜憂無常的焦慮與矛盾。因而,完美的生命,只能在歸復自然中求得。

這些道理,如果直接寫在詩里,就變成論文了;真正的詩,是要通過形象來表現的。所以接著四句,作者還是寫人物活動和自然景觀,而把哲理寄寓在形象之中。詩中寫到,自己在庭園中隨意地采摘菊花,無意中抬起頭來,目光恰與南山(廬山)相會?!坝迫灰娔仙健保@“悠然”既是人的清淡而閑適的狀態(tài),也是山的靜穆而自在的情味,似乎在那一瞬間,有一種共同的旋律從人心和山峰中同時發(fā)出,融合成一支輕一盈的樂曲。所見的南山,飄繞著一層若有若無的嵐氣,在夕陽的照耀下,顯出不可名狀的美,而成群的鳥兒,正結伴向山中飛回。這就是自然的平靜與完美,它不會像世俗中的人那樣焦慮不安,那樣拼命追求生命以外的東西。詩人好像完全融化在自然之中了,生命在那一刻達到了完美的境界。

最后二句,是全詩的總結:在這里可以領悟到生命的真諦,可是想要把它說出來,卻已經找不到合適的語言來表達。實際的意思,是說人與自然的和諧,根本上是生命的感受,邏輯的語言不足以表現它的微妙與整體性。

陶淵明的詩,大多在字面上寫得很淺,好像很容易懂;內蘊卻很深,需要反復體會。對于少年人來說,有許多東西恐怕要等生活經歷豐富了以后才能真正懂得。

閱讀練習。

1.這首詩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這首詩記結廬之事,寫田園之景,抒隱居之情,以純樸自然的藝術風格表現了詩人閑適的.生活和對自然風光的喜愛。

“心遠”,是思想遠離官場的意思。

“而無車馬喧”,寫自己居住的地方非常安靜,沒有什么人前來打擾。

詩人住的地方并不是很偏僻,卻沒有什么有地位的人來拜訪他。這是什么原因呢?心既遠離塵囂,那么處于眾人集聚之境,也就如同偏僻清凈之地了。詩人歸隱后,停止了和舊日仕途友人的來往,天長日久,自然是門前冷落車馬稀了。

詩人在自家的菊園里采菊以佐酒,悠閑地抬起頭來欣賞南山美麗的景色,表現了詩人超然物外的生活態(tài)度和高尚的情致。

“見”是無意間看見,如好友相見,表現了詩人把心和大自然融為一體,達到物我兩忘的境界;“看”和“望”是有意欣賞,使人和物拉開了一段距離。

5.說說“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景物描寫的含義。

山間的云氣到傍晚的時候顯得很美,這時飛鳥也結伴歸巢了。詩人從自然景色中領略到無限的樂趣。而飛鳥歸巢自然會勾起詩人辭官歸隱的聯(lián)想。

6.詩的最后兩句說“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詩人為什么“欲辨”而又不辨?

有人認為留給讀者一個思考和品味的余地;也有人認為是一種避禍的遁詞,陶淵明迫于當時嚴酷的政治,不能明說自己的感受。

文檔為doc格式。

飲酒陶淵明心得體會怎么寫篇四

積善云有報,夷叔在西山。

善惡茍不應,何事空立言!

九十行帶索,饑寒況當年。

不賴固窮節(jié),百世當誰傳。

據說積善有善報,

夷叔餓死在西山。

善惡如果不報應,

為何還要立空言?

榮公九十繩為帶,

饑寒更甚于壯年。

不靠固窮守高節(jié),

聲名百世怎流傳?

(1)這首詩通過對善惡報應之說的否定,揭示了善惡不分的社會現實,并決心固窮守節(jié),流芳百世。深婉曲折的詩意之中,透露著詩人憤激不平的情緒。

(2)云有報:說是有報應。指善報。夷叔:伯夷、叔齊,商朝孤竹君的兩個兒子。孤竹君死后,兄弟二人因都不肯繼位為君而一起出逃。周滅商后,二人恥食周粟,隱于首陽山,采薇(指野菜)而食,最后餓死。(見《史記?伯夷列傳》)西山:即首陽山。

(3)茍:如果。何事:為什么。立言:樹立格言?!妒酚?伯夷列傳》:“或曰:‘天道無親,常與善人?!舨氖妪R,可謂善人者非耶?積仁絮行如此而餓死?!?/p>

(4)九十行帶索:《列子?天瑞)說隱士榮啟期家貧,行年九十,以繩索為衣帶,鼓琴而歌,能安貧自樂。況:甚,更加。當年:指壯年。

(5)固窮節(jié):固守窮困的節(jié)操?!墩撜Z?衛(wèi)靈公》:“子曰: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

飲酒陶淵明心得體會怎么寫篇五

飲酒不僅是中國文化中的一種傳統(tǒng),也是人們在生活中可以享受的一種愉悅方式。而陶淵明作為中國文學歷史中的大家,他的飲酒心得和體會不僅僅引領著中國古代文學氣息,而且成為了飲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下面結合陶淵明的飲酒心得和自己的體會來講述飲酒的文化含義和個人心得。

陶淵明曾經說過:“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意思是當人們身處于郊外、山林之間,通過飲酒非常容易表達人性中深沉的情愫。陶淵明飲酒的心得在東晉至南北朝的文化歷史中被廣為傳承,他認為喝酒不僅僅體現一個人的荷爾蒙,也能夠表達一個人的情感。飲酒不單單是超脫于萬物之上的一種愉悅方式,還蘊含有一種積極的社交文化,其文化意義非常豐富和深遠。

第二段:飲酒的潛在價值。

在陶淵明的詩詞中,他經常將喝酒與享受美好生活聯(lián)系在一起,從而詩意傳遞飲酒的福利。喝酒能夠放松身心,減輕疲勞,放松壓力,同時也能夠增添交際、溝通的樂趣。酒越喝越香,人情味也就越濃。喝酒的價值在于能夠拉近人與人之間的心理距離,縮短語言和文化的差距,建立起一個友好、寬容和理解他人的基礎。

第三段:飲酒對于人生的意義。

喝酒既是社交文化也有其意義所在:它是人們在一種時間和空間之內開心玩耍、緩解心情的另一種方式。人生如夢,所以人們需要以一種舒適的狀態(tài)享受此刻。不是故作威嚴或強制規(guī)定,而是在合理的條件下,喝得舒適、,體現人性中的一種情愫。

第四段:飲酒需要注意的安全問題。

不幸的是,飲酒的過程也可能導致不安全因素。尤其在一些令人放松身心的場合,斟酒要適量,并要遵守當地法律法規(guī)。避免酒后駕車等危險行為,同時也要注意保護自己和他人的身體安全,飲酒的過程需要非常慎重。

第五段:總結。

總的來說,陶淵明不僅僅是一個文學家,他的飲酒心得和體會刻畫出了中國飲酒文化深刻而詩意化的形象。喝酒不單單是為了飽口福,更是為了心靈上的舒適、協(xié)調和愉快。我們應該要學會享受人生,通過喝酒放松身體和心情,同時也要合理樹立一種良好的人生哲學,使飲酒在個人生活中發(fā)揮出正面的意義和價值。

飲酒陶淵明心得體會怎么寫篇六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陶淵明的《飲酒》組詩共有20首,這組詩并不是酒后遣興之作,而是詩人借酒為題,寫出對現實的不滿和對田園生活的喜愛,是為了在當時十分險惡的環(huán)境下借醉酒來逃避迫害。他在《飲酒》第二十首中寫道“但恨多謬誤,君當恕罪人”,可見其用心的良苦。這里選的是其中的第五首。這首詩以情為主,融情入景,寫出了詩人歸隱田園后生活悠閑自得的心境。

這首詩的意境可分兩層,前四句為一層,寫詩人擺脫塵俗煩擾后的感受,表現了詩人鄙棄官場,不與統(tǒng)治者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后六句為一層,寫南山的美好晚景和詩人從中獲得的無限樂趣。表現了詩人熱愛田園生活的真情和高潔人格。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寫詩人雖然居住在污濁的人世間,卻不受塵俗的煩擾。“車馬喧”,正是官場上你爭我奪、互相傾軋、奔走鉆營的各種丑態(tài)的寫照。但是,陶淵明“結廬的人境”,并不是十分偏僻的地方,怎么會聽不到車馬的喧鬧呢?詩人好像領會了讀者的心理,所以用了一個設問句“問君何能爾”,然后自己回答“心遠地自偏”。只要思想上遠離了那些達官貴人們的車馬喧囂,其他方面也自然地與他們沒有糾纏了。這四句,包含著精辟的人生哲理,它告訴我們,人的精神世界,是可以自我凈化的,在一定的條件下,只要發(fā)揮個人的主觀能動性,就可以改變客觀環(huán)境對自己的影響,到處都可以找到生活的樂趣?!靶倪h”一詞,反映了詩人超塵脫俗,毫無名利之念的精神世界。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這是千年以來膾炙人口的名句。因為有了“心遠地自偏”的精神境界,才會悠閑地在籬下采菊,抬頭見山,是那樣地怡然自得,那樣地超凡脫俗!這兩句以客觀景物的描寫襯托出詩人的閑適心情,“悠然”二字用得很妙,說明詩人所見所感,非有意尋求,而是不期而遇。蘇東坡對這兩句頗為稱道:“采菊之次,偶然見山,初不用意,而境與意會,故可喜也?!薄耙姟弊忠灿玫脴O妙,“見”是無意中的偶見,南山的美景正好與采菊時悠然自得的心境相映襯,合成物我兩忘的“無我之境”。如果用“望”字,便是心中先有南山,才有意去望,成了“有我之境”,就失去了一種忘機的天真意趣。南山究竟有什么勝景,致使詩人如此贊美呢?接下去就是“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這也是詩人無意中看見的'景色,在南山那美好的黃昏景色中,飛鳥結伴飛返山林,萬物自由自在,適性而動,正像詩人擺脫官場束縛,悠然自在,詩人在這里悟出了自然界和人生的真諦?!按酥杏姓嬉猓嬉淹?。”詩人從這大自然的飛鳥、南山、夕陽、秋菊中悟出了什么真意呢?是萬物運轉、各得其所的自然法則嗎?是對遠古純樸自足的理想社會的向往嗎?是任其自然的人生哲理嗎?是直率真摯的品格嗎?詩人都沒有明確地表示,只是含蓄地提出問題,讓讀者去思考,而他則“欲辨己忘言”。如果結合前面“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來理解,“真意”我們可以理解為人生的真正意義,那就是人生不應該汲汲于名利,不應該被官場的齷齪玷污了自己自然的天性,而應該回到自然中去,去欣賞大自然的無限清新和生機勃勃!當然,這個“真意”的內涵很大,作者沒有全部說出來,也無須說出來,這兩句哲理性的小結給讀者以言已盡而意無窮的想象余地,令人回味無窮。

全詩以平易樸素的語言寫景抒情敘理,形式和內容達到高度的統(tǒng)一,無論是寫南山傍晚美景,還是或抒歸隱的悠然自得之情,或敘田居的怡然之樂,或道人生之真意,都既富于情趣,又饒有理趣。如“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那樣景、情、理交融于一體的名句不用說,就是“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此中有真意,欲群已忘言”這樣的句子,雖出語平淡,樸素自然,卻也寄情深長,托意高遠,蘊理雋永,耐人咀嚼,有無窮的理趣和情趣。

飲酒陶淵明心得體會怎么寫篇七

《飲酒二十首》是晉末宋初文學家陶淵明創(chuàng)作的一組五言詩。這二十首詩借酒為題,以飽含憂憤的筆觸,表達了作者對歷史、對現實、對生活的感想和看法,抒寫了作者對現實的不滿和對田園生活的喜愛,充分表現了作者高潔傲岸的道德情操和安貧樂道的生活情趣。

衰榮無定在,彼此更共之。

邵生瓜田中,寧似東陵時。

寒暑有代謝,人道每如茲。

達人解其會,逝將不復疑;

忽與一樽酒,日夕歡相持。

積善云有報,夷叔在西山。

善惡茍不應,何事空立言。

九十行帶索,饑寒況當年。

不賴固窮節(jié),百世當誰傳。

:《飲酒》這首詩通過描寫陶淵明歸隱田園后過著悠然自得的'生活,表達了作者擺脫塵俗煩擾后的感受和悠閑自得的心境,表現了詩人鄙棄官場,不與統(tǒng)治者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同時,通過描寫南山的美好晚景和詩人從中獲得的無限樂趣,表現了詩人熱愛田園生活的真情和高潔人格.

飲酒陶淵明心得體會怎么寫篇八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翻譯。

我家建在眾人聚居的繁華道路,然而沒有煩神去應酬車馬的喧鬧。

要問我怎能如此超凡灑脫,心靈避離塵俗自然幽靜遠邈。

東籬下采擷清菊心情徜徉,無意中見到南山勝景絕妙。

暮色中縷縷彩霧縈繞升騰,結隊的鳥兒回歸遠山的懷抱。

南山仰止啊,這里有人生的真義,已經無需多言。

賞析。

陶淵明是東晉開國元勛陶侃的后代。只是到了他這一代,這個家族已經衰落了。他也斷斷續(xù)續(xù)做了一陣官,無奈靠山不硬,脾氣卻分外高傲,玩不來官一場中鉆營取巧的一套,終于回家鄉(xiāng)當隱士去了?!讹嬀啤吩娨唤M二十首,就是歸隱之初寫的,大抵表述醉中的樂趣和對人生的感想。本篇是其中最有名的一首。

人活在世上,總要找到生命的價值,否則人就會處在焦慮和不安之中。而社會總是有一套公認的價值標準,多數人便以此為安身立命的依據。拿陶淵明的時代來說,權力、地位、名譽,就是主要的價值尺度。但陶淵明通過自己的經歷,已經深深地懂得:要得到這一切,必須費盡心機去鉆營、去爭奪,裝腔作勢,吹牛拍馬,察言觀色,翻云覆雨,都是少不了的。在這里沒有什么尊嚴可說。他既然心甘情愿從官一場中退出來,就必須對社會公認的價值尺度加以否定,并給自己的生命存在找到新的解釋。

這詩前四句就是表現一種避世的態(tài)度,也就是對權位、名利的否定。開頭說,自己的住所雖然建造在人來人往的環(huán)境中,卻聽不到車馬的喧鬧。所謂“車馬喧”是指有地位的人家門庭若市的情景。陶淵明說來也是貴族后代,但他跟那些沉浮于俗世中的人們卻沒有什么來往,門前冷寂得很。這便有些奇怪,所以下句自問:你怎么能做到這樣?而后就歸結到這四句的核心——“心遠地自偏”。精神上已經對這爭名奪利的世界采取疏遠、超脫、漠然的態(tài)度,所住的地方自然會變得僻靜?!靶倪h”是對社會生活軌道的脫離,必然導致與奔逐于這一軌道上的人群的脫離。

那么,排斥了社會的價值尺度,人從什么地方建立生存的基點呢?這就牽涉到陶淵明的哲學思想。這種哲學可以叫作“自然哲學”,它一方面強調自耕自食、儉樸寡欲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重視人和自然的統(tǒng)一與和諧。在陶淵明看來,人不僅是在社會、在人與人的關系中存在,而且,甚至更重要的是,每一個個體生命作為獨立的精神主體,都是面對著整個自然和宇宙而存在的。從本源上說,人的生命是自然的一部分,只是由于人們把自己從自然中分離出來,在虛幻的、毫無真實價值的權位、名利中競爭、追逐不已,生命才充滿了一得一失喜憂無常的焦慮與矛盾。因而,完美的生命,只能在歸復自然中求得。

這些道理,如果直接寫在詩里,就變成論文了;真正的詩,是要通過形象來表現的。所以接著四句,作者還是寫人物活動和自然景觀,而把哲理寄寓在形象之中。詩中寫到,自己在庭園中隨意地采摘菊花,無意中抬起頭來,目光恰與南山(廬山)相會?!坝迫灰娔仙健保@“悠然”既是人的清淡而閑適的狀態(tài),也是山的靜穆而自在的情味,似乎在那一瞬間,有一種共同的旋律從人心和山峰中同時發(fā)出,融合成一支輕一盈的樂曲。所見的南山,飄繞著一層若有若無的嵐氣,在夕陽的照耀下,顯出不可名狀的美,而成群的鳥兒,正結伴向山中飛回。這就是自然的平靜與完美,它不會像世俗中的人那樣焦慮不安,那樣拼命追求生命以外的東西。詩人好像完全融化在自然之中了,生命在那一刻達到了完美的境界。

最后二句,是全詩的總結:在這里可以領悟到生命的真諦,可是想要把它說出來,卻已經找不到合適的語言來表達。實際的意思,是說人與自然的和諧,根本上是生命的感受,邏輯的語言不足以表現它的微妙與整體性。

陶淵明的詩,大多在字面上寫得很淺,好像很容易懂;內蘊卻很深,需要反復體會。對于少年人來說,有許多東西恐怕要等生活經歷豐富了以后才能真正懂得。

閱讀練習。

1.這首詩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這首詩記結廬之事,寫田園之景,抒隱居之情,以純樸自然的藝術風格表現了詩人閑適的.生活和對自然風光的喜愛。

“心遠”,是思想遠離官場的意思。

“而無車馬喧”,寫自己居住的地方非常安靜,沒有什么人前來打擾。

詩人住的地方并不是很偏僻,卻沒有什么有地位的人來拜訪他。這是什么原因呢?心既遠離塵囂,那么處于眾人集聚之境,也就如同偏僻清凈之地了。詩人歸隱后,停止了和舊日仕途友人的來往,天長日久,自然是門前冷落車馬稀了。

詩人在自家的菊園里采菊以佐酒,悠閑地抬起頭來欣賞南山美麗的景色,表現了詩人超然物外的生活態(tài)度和高尚的情致。

“見”是無意間看見,如好友相見,表現了詩人把心和大自然融為一體,達到物我兩忘的境界;“看”和“望”是有意欣賞,使人和物拉開了一段距離。

5.說說“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景物描寫的含義。

山間的云氣到傍晚的時候顯得很美,這時飛鳥也結伴歸巢了。詩人從自然景色中領略到無限的樂趣。而飛鳥歸巢自然會勾起詩人辭官歸隱的聯(lián)想。

6.詩的最后兩句說“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詩人為什么“欲辨”而又不辨?

有人認為留給讀者一個思考和品味的余地;也有人認為是一種避禍的遁詞,陶淵明迫于當時嚴酷的政治,不能明說自己的感受。

陶淵明。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飲酒陶淵明心得體會怎么寫篇九

積善云有報,夷叔在西山。

善惡茍不應,何事空立言!

九十行帶索,饑寒況當年。

不賴固窮節(jié),百世當誰傳。

據說積善有善報,

夷叔餓死在西山。

善惡如果不報應,

為何還要立空言?

榮公九十繩為帶,

饑寒更甚于壯年。

不靠固窮守高節(jié),

聲名百世怎流傳?

這首詩通過對善惡報應之說的否定,揭示了善惡不分的社會現實,并決心固窮守節(jié),流芳百世。深婉曲折的詩意之中,透露著詩人憤激不平的情緒。

(1)云有報:說是有報應。指善報。夷叔:伯夷、叔齊,商朝孤竹君的兩個兒子。孤竹君死后,兄弟二人因都不肯繼位為君而一起出逃。周滅商后,二人恥食周粟,隱于首陽山,采薇(指野菜)而食,最后餓死。(見《史記?伯夷列傳》)西山:即首陽山。

(2)茍:如果。何事:為什么。立言:樹立格言?!妒酚?伯夷列傳》:“或曰:‘天道無親,常與善人?!舨氖妪R,可謂善人者非耶?積仁絮行如此而餓死?!?/p>

(3)九十行帶索:《列子?天瑞)說隱士榮啟期家貧,行年九十,以繩索為衣帶,鼓琴而歌,能安貧自樂。況:甚,更加。當年:指壯年。

(4)固窮節(jié):固守窮困的節(jié)操?!墩撜Z?衛(wèi)靈公》:“子曰: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p>

陶淵明(約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潛,世稱靖節(jié)先生,漢族,潯陽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東晉末期南朝宋初期詩人、辭賦家。曾做過幾年小官,后辭官回家,從此隱居,田園生活是陶淵明詩的主要題材,相關作品有《飲酒》、《歸園田居》、《桃花源記》、《五柳先生傳》、《歸去來兮辭》等,田園詩派創(chuàng)始人。

陶淵明的'詩和辭賦散文在藝術上具有獨特的風格和極高的造詣,開田園詩一體,為古典詩歌開辟了新的境界。作品平淡自然,出于真實感受,影響唐代詩歌的創(chuàng)作。

唐人避唐高祖諱,稱陶深明或陶泉明。大約生于365年。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參軍,鎮(zhèn)軍參軍,彭澤縣令等,自做彭澤縣令八十多天便棄職而去,從此歸隱田園。他是中國第一位田園詩人。有《陶淵明集》。被稱為“千古隱逸之宗”。曾祖父陶侃,是東晉開國元勛,軍功卓著,官至大司馬,都督八州軍事,荊、江二州刺史、封長沙郡公。祖父陶茂、父親陶逸都做過太守。(父名史不載,存疑。)。

飲酒陶淵明心得體會怎么寫篇十

陶淵明是歷史上第一個大量寫作飲酒詩的,他的飲酒詩內容豐富,思想深刻,廣泛地反映了他的人生經歷及其感悟,是文學園地里很寶貴的珍品。

陶淵明的經歷并不復雜,但隱而仕,仕而隱,幾經曲折,終于他明白了自身的人生定位,在飲酒與作詩中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樂趣。先生的`飲酒詩飽含了他對人生的深刻感悟,體現了他豁達大度的人生態(tài)度,亦可領略到詩人純真而又質樸的個中樂趣。

一.隱居縱情之樂。

陶淵明一生都在追求“真實、淳樸、自然”。盡管出于生計考慮他常常不得不出仕為官,但是他并不能縱情盡興。他給自己的評價是“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認為自己的為官生涯是“誤落塵網中”,可見詩人對于“吾生夢幻間,何事紲塵羈”的輕松自在是多么向往。陶淵明每一首飲酒詩都從自然之景或者閑適生活中得出自己的領悟,表明自己的心志?!讹嬀啤菲湟槐砻魉呀泤⑼噶颂斓篮腿说溃圆⒉粚⒁患旱母F達放在心上,而能安平守拙,躬耕自樂,盡情追求內心的平靜歡樂。他以故秦東陵侯邵平入漢成為瓜農的史實為例,來說明榮衰不定之意。認為人道每如天道,寒暑既有代謝,人事亦有榮衰,賢明的人明察時機,誓將不再疑惑。又比如“幽蘭生前庭,含熏待清風。清風脫然至,見別蕭艾中。行行失故路,任道或能通。覺悟當念還,鳥盡廢良弓”,以幽蘭自喻,希望有清風吹來。重復以往的的道路或許可以通達,然終非良計,鳥盡而良弓藏,歸隱才是唯一出路。其實,清風難至,任道難通,幽蘭終處幽谷,賢人終當隱居。當陶淵明明白了這人生至理后,他就捧起酒杯,在飲酒中忘卻了世俗的利害,拋棄了名韁利鎖,即使所謂人之常禮對他來說也是多余的,隱居就不需要卑躬屈膝,飲酒就能釋放心中的郁結。陶淵明放縱不羈的性格受阮籍影響很大,但是較之阮籍,他的思想平靜得多,顯得更超脫,也更真純。

二.農忙稼穡之樂。

陶淵明沒有采取傳統(tǒng)的隱居山林的方式。隱居之后沒有避世不出,他不像中朝名士那樣或身居高位而不務實務,或者占有山水莊園徜徉其間,也不像江左名士那樣有距離地欣賞自然,而是將自己融入自然之中,在山水田園里體會稼穡之樂?!俺筷乩砘姆x,帶月荷鋤歸”,“偶有名酒,無夕不飲。顧影獨盡,忽焉復醉”,陶淵明的農耕主要目的應該不是為了生計,他想要的是那種寄情山水、與自然融為一體的境界。他整日介于沉醉清醒之間,開荒南山,稼穡扶鋤,像一般農民那樣在田間忙碌,勞作之后“斗酒聚比鄰”。盡管此時生計難以維持,但詩人的心境眼界卻是開闊的,他依然說“恐此非名計,息駕歸閑居”。酒酣之時,感慨韶華易逝,人生苦短,于是眾人通宵達旦,把酒共飲。正如孫人龍緝《陶公詩評注初學讀本》卷一所言:“田家真景,令人悠然”。此時的他不是一個居廟堂之高的高官,而是一個簡簡單單的務農老漢,與酒為伴,體會著四季交替的簡樸的快樂。在《飲酒》詩中:“故人賞我趣,挈壺相與至。班荊坐松下,數斟已復醉。父老雜言亂,觴酌失行次。不覺知有我,安知物為貴。悠悠迷所留,酒中有深味”,醉酒后物我兩忘是詩人畢生追求的人生境地,所以可謂之醉翁之意不在酒。在勞作之中或之余,與鄰居村民在田間地頭飲酒歡樂,彼此之間沒有上下級的關系,也不需繁文縟節(jié)。想喝多少就喝多少,想怎么稱呼就怎么稱呼,毫無講究,不存在“不敬”之罪。這種勞動中建立起來的感情與樂趣,純而又純,沒有互相利用之虞,沒有心機巧詐之慮,但是這恰恰是人世間最純真的感情與樂趣,也包含著人生至理。在《陶淵明集序》中,梁昭明太子蕭統(tǒng)第一次說出:“有疑陶淵明詩篇篇有酒,吾觀其意不在酒,亦寄酒為意焉”,以其獨特的視角道出了陶淵明詩中的深意。

三.三教并存之樂。

宗教一般是“不二法門”,信奉了某一宗教就不得再染指其他類別的宗教。古代中國也有儒教中人詆毀釋道的,自然也有釋道互相批評的現象,但是對于陶淵明來說似乎“來者不拒”。陶淵明生活在玄學、佛學盛行的時代,其思想以儒家為本,同時也接受了老莊與佛教的影響。其詩文中所體現出來的儒家的浩然正氣與安貧樂道、道家的避世隱遁與生寄死歸,歷來為眾人所津津樂道。道家思想對陶淵明的影響學術界公認。陶淵明歸隱后也潛心自然,開創(chuàng)了田園詩派,他也會不自覺地用一些詞語來表達自己的信仰,“采菊”、“東籬”、“悠然”、“南山”、“自然”等詞就表明了他接受了崇尚自然天籟的道家思想的影響。詩人對自然的追求是對形體和精神雙重自由的渴求。生活在東晉的廬山腳下的陶淵明,和當時的佛界領袖慧遠關系甚密,濃郁的佛教氛圍對他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陶淵明詩中最大的特點就是“空”,這與佛學中的四大皆空具有相似性。陶淵明最終回歸自然、走向田園,固然有其道家因素,當然也離不開佛教的影響。陶淵明平靜看待生死,這種人生參悟也極具佛教意味。佛的四大皆空、看破生死,可以化解人生各種煩惱,使人以一種平靜的心態(tài)面對生死?!半m留身后名,一生亦枯槁。死去何所知?稱心固為好。各養(yǎng)千金區(qū),臨化消其寶”。陶淵明一生坎坷,三仕三隱,面對世事、禍福、得失,能以一種豁達的胸襟泰然處之。特別是對于生死問題,他能淡然處之,不以生死為累。他認為人有生必有死,這純屬自然規(guī)律,人應該正確看待生死。而陶淵明雖然隱居,卻并不推崇老子“老死不相往來”的小國寡民思想,他沒有一味地追求超凡脫俗,反而樂于與人溝通,追求自然之樂。他于人世之間出而入,入而出,這種介于出入之間的狀態(tài)正是儒道釋三教并存無礙的境界。也正是這個原因,陶淵明的飲酒詩體現了思想無界,胸懷無限的無限闊大之樂。

陶淵明的飲酒詩詩風獨特,沖淡平和,將自己與自然融為一體,把一生的感情都寄托在酒里。靖節(jié)先生人格之高潔,襟懷之超曠為后代樹立了典范,也為我們構筑了一個至真至善的理想王國。他詩中之樂幾乎囊括了人生的所有方面,蘊含著深邃的思想。

飲酒陶淵明心得體會怎么寫篇十一

陶潛,也許你這一生的名聲也便是你一生的銘記,一生的宿命:你埋沒于世間滾滾風塵中,潛進那自樂的心靈家園里。俗世尋不見你的神采,九泉卻掩不盡你的魂風。

千百年后,你浮現于我面前,你,陶淵明,那南山下的采菊老人,卻似無意地攜走了我心間的一瓣菊香。??初識你是在你的家,桃花源中五柳后的小居。你的家在一片與世無爭的靜謐的土地上,在阡陌交通的雞犬相聞間。我嘆你如何尋得這一方凈土,山也清麗,水也清麗;人皆安詳,心皆安詳。

你欣然地右手執(zhí)卷,左手牽壺,來往于這片山水田園間,微醉的身形挪移著,映在那些池竹稻麥上。壺中的可是那忘憂醒神的酒,讓你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手中可是那千年無人懂的丹青妙卷,讓你不求甚解地會意去了其中的快樂?人世間沒有你陶淵明,可你到底身處天地間,身處那一片桃花源。

哪怕是淡泊明志的諸葛孔明也堅守不住那一畝三分凈土。卻唯有你,為那一壺一卷與世俗決裂,自己把自己“關”了起來,著實為自己創(chuàng)造了一個無限恢宏的新世界。隱,使你守住心而不動。世間紛擾,誘惑卻也不可避免。你當年無心而出山時,定不曾多想鳥倦飛而知還之日。

可這日子來得到底是快,也使你悟得更快,放得更快。時至今日,我依然仰視著你釋懷的神話,堅信著包容萬物而無染的心胸的存在。

還有你的文章,消盡了鋒芒而泛著桃花源間的落英之芳與東籬黃花之味的氣息,一起塑起了我心中那個壺卷于手、坦然于胸、土灰掩面卻神采非常的你―陶淵明。?采菊東籬下,舉目眺南山。?南山不可見,唯覺香滿懷。?有心云常在,倦飛鳥無從。?筆泄山野句,神醉酒壺空。

飲酒陶淵明心得體會怎么寫篇十二

陶淵明(約365年-427年),名淵明,一名潛。一說晉世名淵明,字元亮,入劉宋后改名潛。自號五柳先生,私謚靖節(jié)先生(陶征士誄)。潯陽柴桑人。晉代文學家,以清新自然的詩文著稱于世。作品有《飲酒》、《歸園田居》、《桃花源記》、《五柳先生傳》、《歸去來兮辭》及《桃花源詩》。

陶淵明的詩和辭賦散文在藝術上具有獨特的風格和極高的造詣,開田園詩一體,為古典詩歌開辟了新的境界。作品平淡自然,出于真實感受,影響唐代詩歌的創(chuàng)作。

陶淵明因當時政治黑暗,一心歸隱,要脫離塵網,寄情于田園生活,作品以諷詠大自然景物稱著,開創(chuàng)“田園派”的詩歌創(chuàng)作道路。

陶淵明辭彭澤令前,詩作慷慨激昂,后期作品則趨向逍遙自適,一心歸隱,寄情田園,大自然、酒與詩文成為他靈魂的寄托。

陶淵明詩歌個性分明,情感真摯,平淡質樸,不大用典,簡潔含蓄,“質而實綺,臞而實腴”,富有意境和哲理,主觀寫意,雜有儒、道各家思想。除了傳統(tǒng)儒家思想外,也深受了道家思想的影響。

陶淵明詩歌“通篇渾厚,難以句摘”,不致力于錘煉,寫來天真自然,是浪漫的自然主義之最高表現。

陶淵明詩歌表現出蔑視權貴、遺世獨立的氣節(jié),樸實自然的詩風,對后世詩歌的創(chuàng)作影響大而深遠。

鍾嶸《詩品》雖列之為中品,卻推之為古今隱逸詩人之宗,后世對陶詩評價甚高,唐宋以后對陶詩更推崇備至。

陶淵明的詩在南北朝時影響不大。劉勰著《文心雕龍》,對陶淵明只字未提。鍾嶸《詩品》列陶詩為中品,稱陶淵明為“古今隱逸詩人之宗”,認為其詩“其源出于應璩”。梁代昭明太子蕭統(tǒng)對陶淵明推崇備至:“其文章不群,詞采精拔,跌宕昭彰,獨超眾類。抑揚爽朗,莫之與京”?!段倪x》收錄陶淵明的詩文十余首,是作品被收錄較多的作者。

陶淵明的田園隱逸詩,對唐宋詩人有很大的影響。杜甫詩云:“寬心應是酒,遣興莫過詩,此意陶潛解,吾生后汝期”。宋代詩人蘇東坡對陶潛有很高的評價:“淵明詩初看似散緩,熟看有奇句?!舐什鸥咭膺h,則所寓得其妙,造語精到之至,遂能如此。似大匠運斤,不見斧鑿之痕。”又云:“質而實綺,癯而實腴?!碧K東坡更作《和陶止酒》、《和陶連雨獨飲二首》,《和陶勸農五首》、《和陶九日閑居》、《和陶擬古九首》、《和陶雜詩十一首》、《和陶贈羊長吏》、《和陶停云四首》、《和陶形贈影》、《和陶影答形》、《和陶劉柴桑》、《和陶酬劉柴?!?、《和陶郭主簿》等109篇和陶詩,可見陶淵明對蘇東坡影響之深。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

田園日荒穢,舍此欲何之。

亦思效涓埃,雨露澤當時。

處世有利鈍,天命不在茲。

惡犬守要路,將進忽復疑。

哀哉歲云暮,百年誰能持。

力耕不知疲,稼穡在南山。

歲晚有所獲,尤勝坐空言。

稻菽留余盈,賴以救兇年。

醉吟歸來辭,謠歌倩誰傳。

我有無弦琴,拂拭用娛情。

路遇賞心人,班荊不道名。

材與不材間,優(yōu)游可全生。

萬事鳥過目,鬢絲怵自驚。

卻憶少年志,蹉跎竟何成。

東園桃李月,紅白花亂飛。

高枝囀黃鸝,間關音聲悲。

門前五柳樹,柔條何依依。

陌上雙紫燕,還認舊巢歸。

四時如循環(huán),獨人一向衰。

強扶病體出,怕與春輕違。

杖策爐峰頂,四顧絕塵喧。

陰崖夏冰滴,晴暉巨壑偏。

風煙一簸蕩,縱橫失眾山。

撥云入古寺,采藥僧未還。

東林叢竹好,但看何須言。

豐年好大雪,俗諺未全是。

草堂壓欲墮,松竹折半毀。

南寒北地暖,顛倒竟乃爾。

問天寂無言,唯現霞如綺。

仗劍遠行游,鐘陵見云英。

勸爾一杯酒,訴我不偶情。

為彈琵琶曲,曲盡河漢傾。

激越聲裂帛,余音繞梁鳴。

挾此傲人技,寂寞近半生。

黃綺隱商山,蒼顏麋鹿姿。

晨漱花澗水,暮宿假一枝。

餐芝腹可飽,煮石未之奇。

放眼青云間,長嘯復何為。

思得鸞鳳群,終然謝塵羈。

涼飔動綠水,芙蓉花正開。

愛此朱華鮮,涉江寄所懷。

江漢深且廣,風濤令志乖。

連理會雙死,鴛鴦不孤棲。

誰憐垂翅鳳,未比出井泥。

顧我無周行,塵世實難諧。

雕龍心已切,獻玉意獨迷。

恨無魯陽戈,難挽白日回。

有美在何所,乃在大海隅。

奮身往從之,榛莽塞道途。

君子緣義動,小人為利驅。

顏回處陋巷,簞瓢樂有余。

偃臥北窗下,琴書其耐居。

十一。

醉中悟真訣,難與醒者道。

冰炭摧五內,焉得不衰老。

菊為忘憂物,泛之怯枯槁。

所以李太白,矜夸杜康好。

敏捷千首詩,正恐賴此寶。

死后便埋爾,何用碑碣表。

十二。

東鄰窈窕女,驚艷二八時。

工織回文錦,猶善白雪辭。

吾欲通殷勤,良媒不在茲。

燕石徒自珍,持贈恐見疑。

扣關閽者怒,愈垣烏龍欺。

唯愿讬夢寐,離魂從所之。

十三。

夢中不識路,忽來太虛境。

萬艷盡一杯,不辨醉與醒。

面命授天機,奧妙難俱領。

笑他俗世人,爭做處囊穎。

磽磽者易折,此言君須秉。

十四。

朔風驅鴻雁,繽紛霜霰至。

北斗挹天漿,舉酌千峰醉。

東籬有佳色,采采開依次。

君欲制頹齡,泛菊最為貴。

騷言餐落英,恐非深知味。

十五。

伊洛天下中,舊是帝王宅。

雉堞無遺堵,石窟留勝跡。

地脈牡丹宜,艷壓群芳百。

函關牛去青,天竺馬來白。

鑒茲北邙士,不飲老可惜。

十六。

少小學書劍,及壯欲窮經。

清羸同衛(wèi)玠,憔悴過蘭成。

中年未豹變,宮羽思弦更。

藝菊滿東籬,樹李羅北庭。

豈知崦嵫近,恐先鵜鴂鳴。

提壺將焉如,撫柯寄余情。

十七。

隱幾習黃庭,徐徐滿座風。

神游清漢外,興寄綠樽中。

塞兌陰陽合,致虛任督通。

唯余松桂影,靜掛月如弓。

十八。

上網尋心契,娛樂頗自得。

詩吧有同好,妙論解吾惑。

獨憂下載慢,視頻有時塞。

愛逛百媚樓,才女貌傾國。

雖乏題柱思,不忍久沉默。

十九。

不因五斗?,誰肯三入仕。

公門有程期,萬事難由己。

折腰宵小輩,平生深為恥。

愿乘下澤車,茫?;内槔铩?/p>

瓜菊多奇色,歲月何須紀。

飲酒雖過差,庶幾死乃止。

所幸有余儲,邀約足可恃。

二十。

最嘉陶靖節(jié),亂世葆其真。

好詩復好酒,詩淳賴酒淳。

吾生千載后,開卷賞清新。

一篇荊軻詠,直欲刃暴秦。

雜詩與擬古,胸中絕芥塵。

停云思親友,歸田勸農勤。

榮木惜居諸,責子見慈親。

焉有桃花源,后來徒問津。

彈琴何必弦,濾酒率用巾。

醉即北窗臥,自謂羲皇人。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飲酒陶淵明心得體會怎么寫篇十三

飲酒其二賞析,這首詩通過比喻揭示了社會善惡不分的現實。本文飲酒其二賞析由小編收集整理,希望大家喜歡!

這是陶淵明田園系列系列組詩的第二首。其原文如下:

陶淵明。

積善云有報,夷叔在西山。

善惡茍不應,何事空立言!

九十行帶索,饑寒況當年。

不賴固窮節(jié),百世當誰傳。

據說積善有善報,

夷叔餓死在西山。

善惡如果不報應,

為何還要立空言?

榮公九十繩為帶,

饑寒更甚于壯年。

不靠固窮守高節(jié),

聲名百世怎流傳?

這首詩通過對善惡報應之說的.否定,揭示了善惡不分的社會現實,并決心固窮守節(jié),流芳百世。深婉曲折的詩意之中,透露著詩人憤激不平的情緒。

食,最后餓死。(見《史記?伯夷列傳》)西山:即首陽山。

常與善人?!舨氖妪R,可謂善人者非耶?積仁絮行如此而餓死?!?/p>

安貧自樂。況:甚,更加。當年:指壯年。

(4)固窮節(jié):固守窮困的節(jié)操。《論語?衛(wèi)靈公》:“子曰: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p>

作者簡介:

陶淵明(約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潛,世稱靖節(jié)先生,漢族,潯陽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東晉末期南朝宋初期詩人、辭賦家。曾做過幾年小官,后辭官回家,從此隱居,田園生活是陶淵明詩的主要題材,相關作品有《飲酒》、《歸園田居》、《桃花源記》、《五柳先生傳》、《歸去來兮辭》等,田園詩派創(chuàng)始人。

陶淵明的詩和辭賦散文在藝術上具有獨特的風格和極高的造詣,開田園詩一體,為古典詩歌開辟了新的境界。作品平淡自然,出于真實感受,影響唐代詩歌的創(chuàng)作。

唐人避唐高祖諱,稱陶深明或陶泉明。大約生于365年。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參軍,鎮(zhèn)軍參軍,彭澤縣令等,自做彭澤縣令八十多天便棄職而去,從此歸隱田園。他是中國第一位田園詩人。有《陶淵明集》。被稱為“千古隱逸之宗”。曾祖父陶侃,是東晉開國元勛,軍功卓著,官至大司馬,都督八州軍事,荊、江二州刺史、封長沙郡公。祖父陶茂、父親陶逸都做過太守。(父名史不載,存疑。)。

飲酒陶淵明心得體會怎么寫篇十四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翻譯。

我家建在眾人聚居的繁華道路,然而沒有煩神去應酬車馬的喧鬧。

要問我怎能如此超凡灑脫,心靈避離塵俗自然幽靜遠邈。

東籬下采擷清菊心情徜徉,無意中見到南山勝景絕妙。

暮色中縷縷彩霧縈繞升騰,結隊的鳥兒回歸遠山的懷抱。

南山仰止啊,這里有人生的真義,已經無需多言。

賞析。

陶淵明是東晉開國元勛陶侃的后代。只是到了他這一代,這個家族已經衰落了。他也斷斷續(xù)續(xù)做了一陣官,無奈靠山不硬,脾氣卻分外高傲,玩不來官一場中鉆營取巧的一套,終于回家鄉(xiāng)當隱士去了。《飲酒》詩一組二十首,就是歸隱之初寫的,大抵表述醉中的樂趣和對人生的感想。本篇是其中最有名的一首。

人活在世上,總要找到生命的價值,否則人就會處在焦慮和不安之中。而社會總是有一套公認的價值標準,多數人便以此為安身立命的依據。拿陶淵明的時代來說,權力、地位、名譽,就是主要的價值尺度。但陶淵明通過自己的經歷,已經深深地懂得:要得到這一切,必須費盡心機去鉆營、去爭奪,裝腔作勢,吹牛拍馬,察言觀色,翻云覆雨,都是少不了的。在這里沒有什么尊嚴可說。他既然心甘情愿從官一場中退出來,就必須對社會公認的價值尺度加以否定,并給自己的生命存在找到新的解釋。

這詩前四句就是表現一種避世的態(tài)度,也就是對權位、名利的否定。開頭說,自己的住所雖然建造在人來人往的環(huán)境中,卻聽不到車馬的喧鬧。所謂“車馬喧”是指有地位的人家門庭若市的情景。陶淵明說來也是貴族后代,但他跟那些沉浮于俗世中的人們卻沒有什么來往,門前冷寂得很。這便有些奇怪,所以下句自問:你怎么能做到這樣?而后就歸結到這四句的核心——“心遠地自偏”。精神上已經對這爭名奪利的世界采取疏遠、超脫、漠然的態(tài)度,所住的地方自然會變得僻靜?!靶倪h”是對社會生活軌道的脫離,必然導致與奔逐于這一軌道上的人群的脫離。

那么,排斥了社會的價值尺度,人從什么地方建立生存的基點呢?這就牽涉到陶淵明的哲學思想。這種哲學可以叫作“自然哲學”,它一方面強調自耕自食、儉樸寡欲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重視人和自然的統(tǒng)一與和諧。在陶淵明看來,人不僅是在社會、在人與人的關系中存在,而且,甚至更重要的是,每一個個體生命作為獨立的精神主體,都是面對著整個自然和宇宙而存在的。從本源上說,人的生命是自然的一部分,只是由于人們把自己從自然中分離出來,在虛幻的、毫無真實價值的權位、名利中競爭、追逐不已,生命才充滿了一得一失喜憂無常的焦慮與矛盾。因而,完美的生命,只能在歸復自然中求得。

這些道理,如果直接寫在詩里,就變成論文了;真正的詩,是要通過形象來表現的。所以接著四句,作者還是寫人物活動和自然景觀,而把哲理寄寓在形象之中。詩中寫到,自己在庭園中隨意地采摘菊花,無意中抬起頭來,目光恰與南山(廬山)相會?!坝迫灰娔仙健?,這“悠然”既是人的清淡而閑適的狀態(tài),也是山的靜穆而自在的情味,似乎在那一瞬間,有一種共同的旋律從人心和山峰中同時發(fā)出,融合成一支輕一盈的樂曲。所見的南山,飄繞著一層若有若無的嵐氣,在夕陽的照耀下,顯出不可名狀的美,而成群的鳥兒,正結伴向山中飛回。這就是自然的平靜與完美,它不會像世俗中的人那樣焦慮不安,那樣拼命追求生命以外的東西。詩人好像完全融化在自然之中了,生命在那一刻達到了完美的境界。

最后二句,是全詩的總結:在這里可以領悟到生命的真諦,可是想要把它說出來,卻已經找不到合適的語言來表達。實際的意思,是說人與自然的和諧,根本上是生命的感受,邏輯的語言不足以表現它的微妙與整體性。

陶淵明的詩,大多在字面上寫得很淺,好像很容易懂;內蘊卻很深,需要反復體會。對于少年人來說,有許多東西恐怕要等生活經歷豐富了以后才能真正懂得。

閱讀練習。

1.這首詩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這首詩記結廬之事,寫田園之景,抒隱居之情,以純樸自然的藝術風格表現了詩人閑適的.生活和對自然風光的喜愛。

“心遠”,是思想遠離官場的意思。

“而無車馬喧”,寫自己居住的地方非常安靜,沒有什么人前來打擾。

詩人住的地方并不是很偏僻,卻沒有什么有地位的人來拜訪他。這是什么原因呢?心既遠離塵囂,那么處于眾人集聚之境,也就如同偏僻清凈之地了。詩人歸隱后,停止了和舊日仕途友人的來往,天長日久,自然是門前冷落車馬稀了。

詩人在自家的菊園里采菊以佐酒,悠閑地抬起頭來欣賞南山美麗的景色,表現了詩人超然物外的生活態(tài)度和高尚的情致。

“見”是無意間看見,如好友相見,表現了詩人把心和大自然融為一體,達到物我兩忘的境界;“看”和“望”是有意欣賞,使人和物拉開了一段距離。

5.說說“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景物描寫的含義。

山間的云氣到傍晚的時候顯得很美,這時飛鳥也結伴歸巢了。詩人從自然景色中領略到無限的樂趣。而飛鳥歸巢自然會勾起詩人辭官歸隱的聯(lián)想。

6.詩的最后兩句說“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詩人為什么“欲辨”而又不辨?

有人認為留給讀者一個思考和品味的余地;也有人認為是一種避禍的遁詞,陶淵明迫于當時嚴酷的政治,不能明說自己的感受。

飲酒陶淵明心得體會怎么寫篇十五

酒被人類廣泛飲用已有數千年的歷史,不僅是一種飲品,更是一種文化。古代文人墨客們常常喜歡品酒,其中著名的文學家陶淵明更是以其對酒的獨特見解而聞名于世。他在《飲酒》一文中寫道:“太白醉道士,蓬萊酣生人。”可以說,陶淵明對于酒的思考和體會,不僅體現了他對于生活的智慧洞察,更傳遞著一種深刻的哲理。本文將從五個方面來探討陶淵明飲酒的心得和體會。

首先,陶淵明在飲酒過程中感受到了身心的舒暢和快樂。他寫道:“不問牛何偷,只飲生涯樂。”這說明在他看來,酒是一種陶冶情操和欣賞生活的載體,能夠令人忘卻一切困擾,帶來身心的放松與愉悅。飲酒不僅能助興,更能帶來身心愉悅的感覺,使人快樂和滿足。

其次,陶淵明通過飲酒和交談,尋找到了真誠之門。他認為,朋友之間的交流是在飲酒的過程中達到高度的。他在《飲酒》中寫道:“長者為心死,壯者勿忘飲?!彼J為喝酒乃是消除人與人之間的隔閡,拉進彼此關系的一種方式,不僅能增進友誼,也能夠增加團結和親密感。因此,在他看來,飲酒交談是一種可以打破隔膜,讓人更加真實自然的交往方式。

第三,陶淵明通過飲酒感受到了生活的無常和短暫。他認為,人的一生就像酒一樣,猶如一杯杯的酒一樣逝去。他在《飲酒》中寫道:“至人無世事,不負飲者?!边@說明他認為人生是短暫的,我們應該珍惜時間,珍惜眼前的歡樂和快樂,不要浪費生命中的每一滴酒,因為生活的每一段美好都是瞬間即逝的。

第四,陶淵明在飲酒的過程中體驗到了人生的無奈和有限。他寫道:“夜樂既已吳,摘燕得露時?!彼J為人的一生就像飲酒一樣,充滿了無奈和限制。飲酒只是片刻的愉悅,世事無常,快樂和痛苦都只是短暫。所以他認為,人生的美好并不像多年的醉態(tài),而更像一杯中的酒,轉瞬即逝,所以我們要珍惜每一個時刻,盡情享受這短暫的美好。

最后,陶淵明通過飲酒領悟到了人生的淡泊和坦然。他在《歸園田居·其三》中寫道:“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他是一個追求自由、追求寧靜的人,他對于名利的追求并不在意,更注重內心的平和與淡泊。在他看來,飲酒也是一種找尋內心平和和安逸的方式。他的酒品亦體現了他對名利的淡泊,他在世界的追求之外,更追求的是心靈的自在和寧靜。

陶淵明是中國文學史上的巨子,他在飲酒過程中的領悟,令人深思。通過他的文字,我們可以領會到他對于飲酒和生活的獨到見解。飲酒在他的眼中是放松和快樂的來源,是交流和友誼的橋梁;同時也體現了人生短暫和無奈的無常,以及對于名利的淡泊和內心的寧靜。細細品讀陶淵明的文字,我們對待飲酒和生活都能獲取一種更加超脫和洞察的境界。

飲酒陶淵明心得體會怎么寫篇十六

積善云有報,夷叔在西山。

善惡茍不應,何事空立言!

九十行帶索,饑寒況當年。

不賴固窮節(jié),百世當誰傳。

〔注釋〕。

(1)這首詩通過對善惡報應之說的否定,揭示了善惡不分的社會現實,并決心固窮守節(jié),流芳百世。深婉曲折的詩意之中,透露著詩人憤激不平的情緒。

(2)云有報:說是有報應。指善報。夷叔:伯夷、叔齊,商朝孤竹君的兩個兒子。孤竹君死后,兄弟二人因都不肯繼位為君而一起出逃。周滅商后,二人恥食周粟,隱于首陽山,采薇(指野菜)而食,最后餓死。(見《史記?伯夷列傳》)西山:即首陽山。

(3)茍:如果。何事:為什么。立言:樹立格言。《史記?伯夷列傳》:“或曰:‘天道無親,常與善人?!舨氖妪R,可謂善人者非耶?積仁絮行如此而餓死。”

(4)九十行帶索:《列子?天瑞)說隱士榮啟期家貧,行年九十,以繩索為衣帶,鼓琴而歌,能安貧自樂。況:甚,更加。當年:指壯年。

(5)固窮節(jié):固守窮困的節(jié)操?!墩撜Z?衛(wèi)靈公》:“子曰: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p>

〔譯文〕。

據說積善有善報,

夷叔餓死在西山。

善惡如果不報應,

為何還要立空言?

榮公九十繩為帶,

饑寒更甚于壯年。

不靠固窮守高節(jié),

聲名百世怎流傳?

飲酒陶淵明心得體會怎么寫篇十七

余閑居寡歡,兼比夜已長,偶有名酒,無夕不飲。顧影獨盡,忽焉復醉。

既醉之后,輒題數句自娛。紙墨遂多,辭無詮次。聊命故人書之,以為歡笑爾。

衰榮無定在,彼此更共之。

邵生瓜田中,寧似東陵時!

寒暑有代謝,人道每如茲。

達人解其會,逝將不復疑;

忽與一樽酒,日夕歡相持。

積善云有報,夷叔在西山。

善惡茍不應,何事空立言!

九十行帶索,饑寒況當年。

不賴固窮節(jié),百世當誰傳。

道喪向千載,人人惜其情。

有酒不肯飲,但顧世間名。

所以貴我身,豈不在一生?

一生復能幾,倏如流電驚。

鼎鼎百年內,持此欲何成!

棲棲失群鳥,日暮猶獨飛。

徘徊無定止,夜夜聲轉悲。

厲響思清遠,去來何依依。

因值孤生松,斂翮遙來歸。

勁風無榮木,此蔭獨不衰。

托身已得所,千載不相違。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行止千萬端,誰知非與是。

是非茍相形,雷同共譽毀。

三季多此事,達士似不爾。

咄咄俗中愚,且當從黃綺。

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

泛此忘憂物,遠我遺世情。

一觴雖獨進,杯盡壺自傾。

日入群動息,歸鳥趨林鳴。

嘯傲東軒下,聊復得此生。

青松在東園,眾草沒其姿,

凝霜殄異類,卓然見高枝。

連林人不覺,獨樹眾乃奇。

提壺撫寒柯,遠望時復為。

吾生夢幻間,何事紲塵羈。

清晨聞叩門,倒裳往自開。

問子為誰與?田父有好懷。

壺漿遠見候,疑我與時乖。

襤縷茅檐下,未足為高棲。

一世皆尚同,愿君汩其泥。

深感父老言,稟氣寡所諧。

紆轡誠可學,違己詎非迷。

且共歡此飲,吾駕不可回。

在昔曾遠游,直至東海隅。

道路迥且長,風波阻中途。

此行誰使然?似為饑所驅。

傾身營一飽,少許便有馀。

恐此非名計,息駕歸閑居。

顏生稱為仁,榮公言有道。

屢空不獲年,長饑至于老,

雖留身后名,一生亦枯槁,

死去何所知,稱心固為好,

客養(yǎng)千金軀,臨化消其寶,

裸葬何必惡,人當解意表。

長公曾一仕,壯節(jié)忽失時;

杜門不復出,終身與世辭。

仲理歸大澤,高風始在茲。

一往便當已,何為復狐疑!

去去當奚道,世俗久相欺。

擺落悠悠談,請從余所之。

有客常同止,取舍邈異境。

一士常獨醉,一夫終年醒,

醒醉還相笑,發(fā)言各不領。

規(guī)規(guī)一何愚,兀傲差若穎。

寄言酣中客,日沒燭當秉。

故人賞我趣,挈壺相與至。

班荊坐松下,數斟已復醉,

父老雜亂言,觴酌失行次,

不覺知有我,安知物為貴,

悠悠迷所留,酒中有深味。

貧居乏人工,灌木荒余宅。

班班有翔鳥,寂寂無行跡。

宇宙一何悠,人生少至百。

歲月相催逼,鬢邊早已白。

若不委窮達,素抱深可惜。

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經。

行行向不惑,淹留遂無成。

竟抱固窮節(jié),饑寒飽所更。

敝廬交悲風,荒草沒前庭。

披褐守長夜,晨雞不肯鳴。

孟公不在茲,終以翳吾情。

幽蘭生前庭,含薰待清風。

清風脫然至,見別蕭艾中。

行行失故路,任道或能通。

覺悟當念遷,鳥盡廢良弓。

子云性嗜酒,家貧無由得,

時賴好事人,載醪祛所惑。

觴來為之盡,是諮無不塞。

有時不肯言,豈不在伐國。

仁者用其心,何嘗失顯默。

疇昔苦長饑,投耒去學仕。

將養(yǎng)不得節(jié),凍餒固纏己。

是時向立年,志意多所恥。

遂盡介然分,拂衣歸田里,

冉冉星氣流,亭亭復一紀。

世路廓悠悠,楊朱所以止。

雖無揮金事,濁酒聊可恃。

羲農去我久,舉世少復真。

汲汲魯中叟,彌縫使其淳。

鳳鳥雖不至,禮樂暫得新,

洙泗輟微響,漂流逮狂秦。

詩書復何罪?一朝成灰塵。

區(qū)區(qū)諸老翁,為事誠殷勤。

如何絕世下,六籍無一親。

終日馳車走,不見所問津。

若復不快飲,空負頭上巾。

但恨多謬誤,君當恕醉人。

《飲酒》組詩共二十首,前有小序,說明全是醉后的作品,不是一時所寫,并無內在聯(lián)系,興至揮毫,獨立成篇。他的一生最喜歡的一個是美酒,一個是菊花,這兩點都非常突出,這兩點在《飲酒》其五中都有生動的體現。

您可能關注的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