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最新太史公自序心得體會(匯總14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19 18:41:46 頁碼:9
最新太史公自序心得體會(匯總14篇)
2023-11-19 18:41:46    小編:ZTFB

通過寫心得體會,我們可以對自己的學習和工作進行反思,為今后的發(fā)展提供有益的參考和借鑒。2.心得體會應該從自身的角度出發(fā),客觀、真實地反映自己的實際情況。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心得體會范文,內容涵蓋了工作、學習、生活等方方面面,供大家參考借鑒。

太史公自序心得體會篇一

作為中國古代最著名的歷史學家之一,司馬遷的《史記》被譽為中國史書的經(jīng)典之作。而他在《史記》前面加上的自序更是被人們認為是古代自傳體文學的典型代表之一。深入閱讀太史公自序,可以深刻領會到一個歷史學家的心路歷程,同時也能從中發(fā)現(xiàn)啟示和感悟。本文將就太史公自序心得體會,分為五個段落進行探討及分析。

一、保持獨立思考的態(tài)度。

司馬遷在自序中,堅持了不為外物干擾自己的興趣愛好和堅定的志向,以及對于獨立思考的態(tài)度。他寫道:“十有四五,不相與交游。余每事自度所合,而不為人所制也?!边@個句子傾訴了他在年少時就保持獨立的思考態(tài)度,不受其他人的影響而發(fā)展自己的興趣愛好,力求成為一個真正的歷史學家。這一態(tài)度對于歷史學家至關重要,因為他們必須通過自己以獨立思考、準確一致的判斷,來挑選出真正的歷史記錄,從而確保對歷史的真相有一個清晰而完整的了解。

二、及時吸取教訓。

太史公自序中提到了一個重要的教訓:“古之人,其狀貌既留,與后之觀者相貴;然而非而知之,猶可得也,況翻經(jīng)倒史,以自填耳乎?”司馬遷想通過這種模式來警告人們不要走向錯誤的道路。每一個人都需要理解并吸取從歷史中獲取的教訓。而歷史學家更應該在翻權威史籍、挖掘古代文物、收集歷史資料的過程中,善于發(fā)現(xiàn)歷史上各種事件的內在規(guī)律,力求從過去的經(jīng)驗中感悟對未來的啟示。

三、執(zhí)著于學術真理。

太史公自序中有這樣一句話:“吾子以誠相信,博覽群書,雖有疑義,必一一窮盡其解,于我恬然而已?!边@表明了太史公對于學術真理的執(zhí)著,他在翻閱史書的時候,往往會有所疑慮,他不會驕傲自滿地忽略那些疑惑。而是一一窮盡解決它們,在學術上講求真理、講究論據(jù),從而為后人留下了一部發(fā)人深省、體系完整的歷史巨著。

四、感悟人生哲學。

在太史公自序中,司馬遷寫到:“夫學者何以求其大志?所以昔者朱溫侯飲劇,黃帝涂山,管蔡游吳楚,君子謂之以樂知其志也?!f公拘足于一境,而將白馬之權予弱子,致不早自彊,以至滅頓亡國。故學者不可以無志?!对姟吩疲骸奢牟奢?,筐之具式。不擇豆豉,南山宛轉。’此之謂也?!边@段文字彰顯出太史公對于求學過程中培養(yǎng)大志的重視。太史公主張學者在深入學術領域的同時,也要關注人生哲學,不斷地積累生活中的感悟,通過樂知志來提高自己的大志和遠見。

五、傳承歷史文化。

太史公自序最后一段寫到:“夫興漢之際,省視漢家重器,青史而見其貴乎昔;是以為之奮發(fā),身死國昌,不顧其私,著此書至于斯?!边@說明了太史公對于歷史文化的傳承和弘揚的責任感。歷史,是每個國家和人民民族的重要寶藏,擁有著浩大的知識積累,也展示了一個國家和民族的燦爛歷史文化。太史公堅信,歷史文化的傳承是人類文明進步和發(fā)展的基礎。歷史學家也應當牢記,我們作為傳承者,有著承載歷史文化的重要責任。

總之,通過深入閱讀太史公自序,我們不僅可以探究到歷史學家的思考方式,更進一步可以從中獲取人生哲學和力量,在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中不斷提高自己的大志,勇攀自己的人生巔峰,承擔文化傳承的歷史責任。

太史公自序心得體會篇二

《史記》這部偉大的歷史著作的誕生離不開司馬談司馬遷父子和他們所處的那個歷史時代。

《史記》課堂的內容太過豐富,我記了滿滿的8頁紙。吳小鋒老師的講課很精彩,聽得讓人酣暢淋漓。吳老師說歷史的記載讓我們看到一個民族的品性?!妒酚洝穼v史的記載不同于其他文明對歷史的記錄,這也是中華文明之所以為中華文明,中華文明區(qū)別于其他文明的表現(xiàn)所在。

吳小鋒老師首先把歷史的鏡頭對準司馬家族,從司馬家族的歷史和司馬父子的志向來談《史記》誕生的背景。一個人的心有多高,他的世界就有多大?!短饭孕颉分校拔粼陬呿?,命南正重以司天,北正黎以司地。”家族的歷史追溯到天官,而非皇帝,體現(xiàn)了司馬家族的志向和品格,因為天官可以從天地的角度來評判人事的`政治,甚至是連皇帝都敢批評的。

司馬家族先祖是天官,歷史上也曾經(jīng)非常顯赫,但到了司馬喜,家道中落,官職卑微。為何司馬談有如此大的報負?為何司馬遷有如此的勇氣忍辱遭受宮刑為的是完成父親的遺愿?沒有司馬父子,就不會有這部”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史記》。

《史記》誕生的宏大的歷史背景似乎也注定了它的偉大。吳老師用卦象來解釋從秦到漢武帝期間作為一國卦象的變化,讓人一目瞭然。那是一段社會處于極具動蕩(指春秋戰(zhàn)國)后國家又重新恢復秩序,并且國力到達強盛的時代(指漢武帝);那也是一個經(jīng)過了在思想領域里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時代;政治制度經(jīng)過了不斷試錯和糾錯又回到穩(wěn)定的年代。如吳老師在課堂上提到的從秦廢除封建制建立郡縣制,到劉邦不得不恢復封建制,然后封建制郡縣制交替,直到漢武帝實行推恩令,終于完成了天下一統(tǒng)的春秋大業(yè)。

我試圖理解《史記》作為一部經(jīng)典的性質。中國古代典籍分經(jīng),史,子,集?!妒酚洝窔w在史部毋庸置疑。課堂上吳小鋒老師提到:司馬父子的家族淵源和父子二人的政治志向和報復,因此在寫作《史記》時很有講究,有自己的看法,體現(xiàn)在十二本記,十表八書,三十二家七十二列傳中,集中體現(xiàn)在《太史公自序》中。我因此疑問若史書不是基于事實的“客觀描述”,而是作為一個載體承載著作者的志向和報負的話,那《史記》的意義已經(jīng)遠遠超出了史書本身。

太史公自序心得體會篇三

縱覽《太史公自序》,全篇文章可分為兩個部分:其一是,司馬氏世系沿革及司馬遷自傳,此被列為《史記》列傳第七十;其二是,按照本紀、表、書、世家、列傳的順序,司馬遷對《史記》一書所做出的自注和提要。全文共計七千八百一十二字,這兩部分內容大略平分此文。

我認為《太史公自序》似乎是只指其一,而未名其二,冠為本文題目,并不妥當?!短饭孕颉窇臑椤短饭蚵浴贰>唧w理由有三:

1,根據(jù)臺灣出版的“新校本《史記》”前主編楊家駱先生寫的《史記識語》,他認為《太史公自序》應該改稱為“序略”,并在文中指出:“至《序略》之所以訛為《自序》者,系后人就班固《司馬遷傳》中“遷之自序云爾”句的妄改。……‘序略’之名“略”,前于遷者有《荀子·大略》、《淮南子·要略》篇,后于遷者有劉歆《七略》。該于目錄而加述各篇大旨者曰‘略’”。我認為這種說法是更加接近于事實。

2,《太史公自序》中有“,以拾遺補藝,成一家之言。闕協(xié)《六經(jīng)》異傳,整齊百家雜語,藏之名山,副在京師,俟后世圣人君子。第七十?!逼渲小靶蚵浴笔撬抉R遷自己對本篇文章的概括。

3,就其內容來看,文章迥然有異,并且之間似乎并沒有緊密的邏輯關聯(lián)?!短饭孕颉分惺鲆话偃笾嫉摹奥浴保浞萘空既亩种粡姡蚨艺J為“自序”兩字不足以概括全篇,冠以“序略”才名實相符。

孟子曰:“頌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而在今日有關司馬遷生平事跡的記載中,《太史公序略》和后補的《報任安書》應該是最主要和直接的材料。我將根據(jù)這兩篇文章,做出對司馬遷的性格和多舛命運自己的解讀。

1,司馬遷少年得志,卻是性格孤傲。

根據(jù)《太史公序略》的記載,司馬氏“世典周史”,而司馬遷一系則是世代為官。其父談更是“學天官于唐都,受易于楊何,習道論于黃子”,是當時的博學顯士。因為司馬遷“無兄弟之親”(《報任安書》),是司馬家的獨子,所以可以想象司馬遷必然承載了司馬談的殷殷重望。在其父的言傳身教之下,司馬遷“年十歲,則誦古文”。二十歲壯游祖國河山之后,司馬遷“始仕為郎”,受公羊于董仲舒。漢制,博士弟子通一藝以上試高第者為郎,而高官二千石以上子弟可以蔭庇為郎。而司馬遷只是六百石太史令之子蔭庇為郎,實屬破格之舉。以后司馬遷很得漢武帝的信任,侍從武帝巡行郡縣、祭祀五帝、東巡封禪,真可謂是少年得志。因此,司馬遷對于漢武帝自是“務一心營職,以求親媚于主上?!保ā秷笕伟矔罚?/p>

與此同時,我們在讀史時,也可以觀察到司馬遷性格中不善與人結交、孤傲不羈的一面?!秷笕伟矔分刑岬剑抉R遷在破格蔭庇為郎之前,雖然“少負不羈之才”,卻是“長無鄉(xiāng)曲之譽”。可見司馬遷少年懷才,卻并不被當時士大夫所賞識。之后為郎,司馬遷更是“絕賓客之知,忘室家之業(yè),日夜思竭其不肖之材力”,少與同朝往來。其有佐證是,雖然司馬遷非常賞識李陵,謂李陵有“國士之風”,但是他與李陵“俱居門下”,卻是“素非相善”“未嘗銜杯酒接殷勤之歡”。在其著述中,能與其成為朋友的,也許就只有壺遂一人而已。如此讀來,日后司馬遷身陷李陵案,面臨“家貧,財賂不足以自贖,交游莫救,左右親近不為壹言”的窘境也就不覺得奇怪了。

2,承父志,崇孔子,創(chuàng)新體。

元封元年(前110年),“天子始建漢家之封,而太史公留滯周南,不得與從事,故發(fā)憤且卒?!备刚勁R終遺言司馬遷:“余死,汝必為太史;為太史,無忘吾所欲論著矣。……自獲麟以來四百有余歲,而諸侯相兼,史記放絕。今漢興,海內一統(tǒng),明主賢君忠臣死義之士,余為太史而弗論載,廢天下之史文,余甚懼焉,汝其念哉!”司馬遷謹遵父親遺愿,是其著《史記》的動因之一。

與其父談偏重道家、主張無為不同(《論六家要旨》),司馬遷很推崇孔子、尊崇儒學。在與壺遂論道時,司馬遷極其推崇《春秋》,認為這本書是“禮義之大宗”。司馬遷說:“周公卒五百歲而有孔子,孔子卒后至于今五百歲,有能紹明世,正《易傳》,繼《春秋》,本《詩》、《書》、《禮》、《樂》之際,意在斯乎?意在斯乎?”司馬遷將其論著的《史記》定位為承接孔子之《春秋》的新經(jīng)典。這是司馬遷心中的理想,也就成為編纂《史記》的內在驅動。司馬遷的時代還是沒有分離出“史學”的?!妒酚洝肥菍嶋H上是司馬遷理想中的新經(jīng)學,但《史記》卻成為中國第一部所謂的“正史”,此下接著還有二十四史,這又是后話。

3,身毀不用,發(fā)憤著書。

漢武帝天漢三年(前98年),司馬遷由于李陵案牽連下獄,慘遭腐刑,蒙受了極大的屈辱。在《太史公序略》和《報任安書》兩文中,司馬遷對于此悲慘遭遇耗費了大量筆墨,也就演變成了后世研讀《史記》所必提的“發(fā)憤著書”說。

相信每一位讀過此文的人,都會被文章中所傳遞出來那種司馬遷“哀莫大于此心死”蒼涼情緒所感染。司馬遷為什么會如此悲痛,以至于“腸一日而九回,居則忽忽若有所亡,出則不知其所往。每念斯恥,汗未嘗不發(fā)背沾衣也?!彪m然出獄后,用為中書令,被世人視為“尊寵任職”,但司馬遷卻認為“身直為閨閤之臣,寧得自引深藏于巖穴邪”?除了司馬遷自己已在文中所作的解釋,文字背后還透露出一些隱情。

我想司馬遷說自己“身毀不用”,應是講自己沒有子嗣。故曰:“不孝有三,無后為大?!痹谠鈱m刑之后,司馬遷對于司馬一家斷后于己,深深自責,永遠不能原諒自己。司馬談在臨終時,拉著司馬遷的手說:“余先周室之太史也。自上世嘗顯功名于虞夏,典天官事。后世中衰,汝復為太史,則續(xù)吾祖矣”。是年,司馬遷35歲(根據(jù)王國維先生《太史公行年考》的研究)。按古人婚嫁年齡估計,司馬遷家應是深受無后嗣傳業(yè)的苦惱?!秷笕伟矔分?,司馬遷在反駁自己會因為“念親戚,顧妻子”而“貪生惡死”時指出,他“獨身孤立,少卿視仆于妻子何如哉?”此一反問,可見因無子嗣,夫妻關系不盡融洽,而且這已為他的朋友共知,司馬遷在此可不必多言。

但司馬談繼而說“且夫孝始于事親,中于事君,終于立身。揚名于后世,以顯父母,此孝之大者。”父親引用《孝經(jīng)》的話,應該是為司馬遷指出“著史揚名”這條道路,來實現(xiàn)自己的孝道。李凌案發(fā),司馬遷深陷大獄已是47歲,不選擇自殺而是選擇宮刑,以留殘命為著《史記》。我想也是他在深思熟慮以后做出的最佳選擇。日后,司馬遷的《史記》傳于其婿楊敞,楊敞傳其子楊惲,楊惲在宣帝時向外傳播,終成為影響中國二千多年的第一史書。

在本文的后半篇,是關于《史記》一百三十篇的序目提要。司馬遷寫此段時,其本上用了四字韻語,夾敘夾議,內容不拘一格,有的是對一篇史傳的內容概要,有的則是作補充,還有的是對其所撰之人特質的畫龍點睛之筆。

關于司馬遷書寫此文的時間考證,史學界眾說紛紜,莫衷一是。癥結出在,本文所述的一百三十篇旨略與《史記》各篇論贊之間的差異。例如《魏世家》中云:“說者皆曰魏以不用信陵君故,國削弱至于亡,余以為不然。天方令秦平海內,其業(yè)未成,魏雖得阿衡之佐,曷益乎?”,可是《序略》里面卻又老調重彈,說魏王“既疑信陵,諸侯罷之,卒亡大梁,王假廝之。”諸如此類的問題,在《商君列傳》、《晁錯列傳》等多篇中都有出現(xiàn)??傮w來看,《史記》各篇論贊是更多個人情感色彩傾注其中,而此一百三十篇旨略則是更富于理性。誰先誰后自是無從可考,但是有一點就是研讀司馬遷的思想不能只讀其一,而是應該兩篇前后對照、互為補充。也許這也是司馬遷的獨創(chuàng),乃是故意為之,意在用互見的手法處理感情和史實之間的關系。

中國自殷代既有史館,在其父之上定有多名太史令,而獨有司馬遷能立志繼承孔子,做驚世之作,這是司馬遷持才傲物,不欲與凡人同的獨立人格的表現(xiàn)。司馬遷是因為其性格孤傲,所以才能獨創(chuàng)新體,論史不同于先圣,“成一家之言”,而名留青史。也是因為其性格孤傲,所以才敢獨為李陵進忠言,而慘遭宮刑之辱。真可謂是成于斯,亦毀于斯!性格決定命運,此言不虛。

此文為研究生就讀期間一篇作業(yè),鄙人對傳統(tǒng)史學所學寥寥,所著文字雖多成論,但其間也不少自己讀書的一點體會。藏匿于硬盤中,不如貼在這里,許可以看到些批評指正。

太史公自序心得體會篇四

司馬談以為百家異路而同歸,皆務為治者也。余然也。后世之理學融儒,道,陰陽諸家于一爐,即可證之。學者多以為孔子不言怪力亂神,陰陽家占龜蓍,法家用刑法,道家曰無為,其別猶如逕渭。實不明百川雖異,終歸于同也。

司馬遷屬詩,書,禮,易。春秋于儒,蓋因各家之融化相合已見之于漢矣??鬃右婘氤龆鴩@道窮,亦不外于陰陽家之所為。

五千年綿延,經(jīng)典集冊浩如煙海。尚有大部毀于兵燹戰(zhàn)火,不可得見。然其皆源于先漢之前,或肇端于不可記,或著作于兩周,或始布于春秋戰(zhàn)國。上古生民,處地不一,風俗各異。或合以征戰(zhàn)攻伐,或化以風化政教。自炎黃以降,至于司馬遷,三千年多矣。而諸子之出,自遷上推,或千年,或數(shù)百年。而諸經(jīng)典或更久矣。歸諸此家抑彼家,恐有失之偏也。然水有支干,說分各家,源流有自。雖類以子別,法術相異,而道有同有不同。溯其源,推其始,二源交流,肇于殷周之際。因人崇天地而重鬼神,周之道學推人際以究宇宙,源既不同,流自亦別,匯融交流迄于前漢,幾近千年矣。欲徑庭其參差,無異于分離清濁之既混耳。

忠孝為本,尊卑為制,是儒也。歷代族誅,文禍故事可證也。愚黔首,制學術,峻刑法是法也。秦皇漢武明宗宋祖一是皆以為敝帚而自珍也。而文學禮制,典章衣食未嘗不范于陰陽五行,尤可見之于天地祖宗之祭祀。故曰:以為儒,法離于陰陽,黃老專事玄虛者,迂腐者也。以迷信盲師,亂書而致之故也。

言以蔽之,數(shù)千年之流變融合,化匯捐棄,始自兩源出。一曰:天人合一。一曰:人天合一。

太史公自序心得體會篇五

“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這是我學的'古文中記得最熟的一段,我想,這句話正好也照應在司馬遷的身上。

人生苦短,總有一些困難絆住了人,有些人停住了腳步,就此放棄了,而有的人不畏艱難,克服了困難,留下了不朽的偉績。

《史記》這部驚世之作,唯有經(jīng)歷巨大磨難的人才能寫出。

也許是記錄歷史的職責讓他知道,歷史必須是真實的。于是他,站了出來,后來的事情證明當時的沖動是致命的。司馬遷與李陵并無交好,為了不相識的人而觸怒龍顏,這沒有人能夠理解。

他突然就想到了死,想到了屈原的投江;想到了孤竹君的兒子們在首陽山的遺?。核霋仐夁@個世界,這個昏暗、污濁的世界。決不能屈辱地活著,做一個不完全的男子,便是死,他也應該是個大丈夫。

但突然,司馬遷在憤怒與激動中沉靜下來。父親臨終時那雙憂怨的眼睛,讓他一下子靜了。他清楚地記得,父親指著案上的書,哽咽著,然后看了他一眼。他理解那一眼的重量與意味著的責任,是的,他永遠都不會忘記——他們還沒有自己的史書,屬于大漢的書。

司馬遷剛直與堅韌。面對殘酷的刑罰,面對眾人的嘲笑,他沒有屈服,他依舊屹立在歷史的巔峰上?!巴ü沤裰儯梢患抑浴?,剛正不阿,留作正氣滿乾坤;幽怨憂憤,著成信史照塵寰。正是太史公的凜然正氣,才能使得他站在人生的高峰上呼嘯:“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

曾經(jīng)身處那樣險惡的環(huán)境,忍受著世人的嘲諷和內心的痛苦,太史公卻憑著自己的奇崛神筆,以剛毅之心正直之氣來書寫歷史,書寫兩千年的滄海桑田。于是,他的名字便與他的不朽著作一起載入史冊,那張懸著兩滴清淚的臉也與他的精神一起沉淀在歷史的長河中,留下了后人對他的光輝評價:剛直不阿,留將正氣沖霄漢,幽愁發(fā)憤,著成信史照塵寰。

太史公自序心得體會篇六

《太史公自序》是《史記》的最后一篇,是《史記》的自序,也是司馬遷的自傳,人們常稱之為司馬遷自作之列傳。不僅一部《史記》總括于此,而且司馬遷一生本末也備見于此。文章氣勢浩瀚,宏偉深厚,是研究司馬遷及其《史記》的重要資料。原序由三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歷敘世系和家學淵源,并概括了自己前半生的'經(jīng)歷;第二部分利用對話的形式,鮮明地表達了作者撰寫《史記》的目的:是為了完成父親臨終前的囑托,以《史記》上續(xù)孔子的《春秋》,并通過對歷史人物的描繪、評價,來抒發(fā)自己心中的抑郁不平之氣,表白自己以古人身處逆境、發(fā)憤著書的事跡自勵,終于在遭受宮刑之后,忍辱負重,完成了《史記》這部巨著;第三部分是《史記》一百三十篇的各篇小序。全序規(guī)模宏大,文氣深沉浩瀚,是《史記》全書的綱領。

《自序》歷述了太史公世譜家學之本末,作者娓娓道來,錯落有致,累如貫珠。敘寫司馬遷千余年家世,不過數(shù)百字,而系次井然。耕牧壯游,磊落奇邁的倜儻少年形象躍然紙上。父子執(zhí)手流涕,以史相托付,場面又何其凝重。草創(chuàng)未就,橫被腐刑,憤懣不平之辭,又使讀者不禁掩卷嘆息。特別是作者用相當篇幅序寫六家的要旨,論道六經(jīng)的要義,充分而深刻地反映了司馬父子的學術思想。對儒、墨、名、法、道及陰陽六家的分析精辟透徹,入木三分,指陳得失,有若案斷,雖歷百世而無可比擬。

《自序》明述了作書之本旨,概述了各篇的寫作旨趣。一般說來,書之為序其義有二:一曰,序者,緒也,所以助讀者,使易得其端緒也。二曰,序者,次也,所以明篇次先后之義也。《自序》可以說是兼此二義。推本春秋,考信六藝,這一宗旨或殿于卷末,或冠于篇首,反復述明;又分別標明諸篇小序,申明為某事作某本紀,為某事作某年表等等,全書綱領體例,《自序》中莫不燦然明白。讀者在讀《史記》之前,須將《自序》篇熟讀,深沉有得,然后可讀諸紀、傳、世家;讀紀、傳、世家若不得其解,仍須從《自序》中求得。這實乃司馬遷在教人讀《史記》的方法。其體制如《周易》的《系辭》,《毛詩》的《小序》,皆關系到一書的體要。清人牛運震曾評價:“《自序》高古莊重,其中精理微者,更奧衍宏深,一部《史記》精神命脈,俱見于此太史公出格文字?!薄?/p>

太史公自序心得體會篇七

《史記》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作者是西漢學者司馬遷,史學家之稱也由此而來。而在《史記》之前,太史公先生創(chuàng)作了一篇自序,為后人解讀《史記》提供了重要的線索。觀太史公自序,讓我深感其對于歷史的獨特見解和深厚學術功底,同時也對于其治學態(tài)度和人品素養(yǎng)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下面我將圍繞著這一主題展開論述,給我的觀太史公自序心得體會。

太史公在自序中提到:“余讀奏疏之令,取之當時,所以睹清明之朝也,未嘗見麗藻之言?!碧饭倪@一觀點深入人心。他在史料的選擇上堅守自己的原則,力求真實客觀,真正還原歷史的本來面目。這種求真的治學態(tài)度不僅體現(xiàn)了太史公對史學的熱愛和執(zhí)著,更顯示了他高尚的學術品質和堅守的職業(yè)道德。

在《史記》的成書過程中,太史公遭受了諸多困難和挫折。自序中,他寫道:“及乎撰書,所惡遇者多,閉而聚之,不以道心?!边@句話表明了太史公在寫作《史記》時并未得到應有的支持和認同,遭到了許多困擾和打擊。但是太史公并沒有因此而灰心喪志,而是一如既往地堅守自己的跨學科的治學思路,全身心地投入到史學研究中。這種執(zhí)著和堅持是每一個學者所應該具備的品質,是太史公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自序中,“太史公”自謙稱“至使君無所匡救,其所述雖袞袞難以事數(shù),愿念古之成書之士,無以異予。非敢望似于賢也,欲述類焉。”太史公把自己與古人相比,不敢自居賢者之列,只是謙稱自己是披荊斬棘的先行者,希望對后來的學者起到借鑒作用。這是太史公的一種謙遜和奉獻精神,也反映了他對于學術研究的崇高追求。

《史記》是我國古代歷史的一顆明珠,它以其獨特而準確的史料和鮮活的筆觸,為后人提供了源源不斷的歷史教材。太史公在自序中告誡讀者:“觀其事務,施功名,黜陟賢與不肖,必資于古者是非,非私人所長短也,一何限哉!”太史公強調歷史的重要性,只有通過對古人的學習與參考,才能明晰功名得失,確定賢與不肖。這是太史公對人們探索歷史真諦的一種引導,也是他對后人治史的一種期望。

總結來看,觀太史公自序,我深感太史公的治學態(tài)度和品行,以及對于歷史真實性的追求和對后人的期望。太史公的學術精神和歷史知識都是我們學習的典范。我們要始終懷有敬畏之心,嚴謹治學,將太史公的治學思想運用在我們的學習與工作中。希望我們每一個學子,都能夠像太史公一樣,秉持著追求真理、堅守理性、奉獻社會的精神,創(chuàng)造屬于自己的學術傳世佳作。

太史公自序心得體會篇八

《史記》是我國古代著名的史書之一,而《史記》的作者司馬遷也是我國古代著名的史學家、文學家。在《史記》中,司馬遷以其卓越的史學素養(yǎng)和深厚的文學造詣,將人類歷史上重要的事件、人物都生動地呈現(xiàn)在我們眼前。而在《太史公自序》中,司馬遷則深情地敘述了自己著作《史記》的心路歷程和艱辛經(jīng)歷。通過閱讀《太史公自序》,我深感司馬遷是一個極富責任感和追求卓越的文學家,同時也從中學到了不少寶貴的體驗和啟示。

第二段:司馬遷堅定的信念。

《太史公自序》中,司馬遷曾經(jīng)說過:“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這句話反映了司馬遷對于史學研究的一種信仰。在司馬遷的眼中,一本好的史書需要有足夠的史料和精準的敘述方式來生動地再現(xiàn)歷史事件和人物的形象。唯有如此,才能達到“明益無窮”的效果。司馬遷在史學研究的過程中,始終堅信自己的信仰,不斷地積累史料,反復推敲每個細節(jié),始終將“讓讀者真正地看到歷史”的目標貫穿于自己的一生。

第三段:司馬遷的博覽群書。

在《太史公自序》中,司馬遷也分享了自己在史學研究中的一些心得。他認為,一名史學家需要廣泛地學習各個領域的知識,才能更好地理解歷史事件和人物的內涵。因此,司馬遷花費了很多的時間和精力去閱讀歷史書籍、地理方志、藝術作品以及各種經(jīng)典著作。除此之外,司馬遷還溝通交流了許多志同道合的學者,共同探討史學研究的難點和問題,從而在知識的海洋中汲取營養(yǎng),增長見聞,為自己的研究之路準備充足的知識基礎。

第四段:司馬遷的創(chuàng)新精神。

司馬遷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文學家,擁有非凡的創(chuàng)新精神。在《太史公自序》中,司馬遷曾經(jīng)提到,為了更好地展示歷史人物的性格、品質和言行,他也會自編一些對話來補全人物的形象。雖然這種方法違背了“不虛構”的史學原則,但同時也表明了司馬遷在創(chuàng)新上的勇氣和決心。他從不滿足于現(xiàn)有的史學研究方法,總是試圖尋找更好的方法來表現(xiàn)歷史的真實面貌。

第五段:結束語。

通過閱讀《太史公自序》,我更加深刻地認識了司馬遷這位偉大的文學家和史學家。司馬遷雖然面對了諸多困難和挑戰(zhàn),但始終懷揣著研究史學、弘揚文學的信念和夢想,不斷地克服困難,前行不息。其卓越的創(chuàng)新精神、堅定的信仰和博學多才也為我們提供了不少啟示和借鑒。相信只要我們像司馬遷一樣,始終不忘初心,追尋卓越,就一定可以在自己的領域中大放異彩。

太史公自序心得體會篇九

太史公也就是司馬遷,他是中國歷史學家、文學家,《史記》的作者。這部史書在中國古代歷史研究上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妒酚洝纷孕蚣刺饭约簩ψ约核妒酚洝返慕榻B和概括。觀太史公自序,引人入勝,耐人尋味。他在自序中表達了他作為一個歷史學家的所思所想,這使得我們對于歷史研究有更加深入的了解。下面我將從太史公自序中的人格崇高、性格堅韌、歷史研究的價值以及歷史觀的體現(xiàn)四個方面,談談我的一些觀點和感悟。

首先,在太史公自序中,我們可以感受到太史公的人格崇高。他自述身世或許并不偉大,但他的人格是與眾不同的。他在自序中明確表示自己的志向是為后人留下一部無愧于天下重器的史書,他深知自己肩上的責任。這種崇高的人格使他在歷史研究的道路上堅定不移,不受外界的誘惑和干擾。我們可以從中看到一位真正的歷史學家應該擁有的品質。

其次,在自序中,太史公表現(xiàn)出了他堅韌的性格。他在自序中談到了他創(chuàng)作《史記》的過程中遭受的困難和艱辛,但他并沒有因此而放棄。相反,太史公用自己刻苦學習的經(jīng)歷告誡后人,歷史研究是一項需要毅力和耐心的事業(yè)。他的堅韌和執(zhí)著使我們看到了歷史研究的真正意義,并激發(fā)了我們對歷史研究的熱情。

第三,在太史公自序中,我們可以看到歷史研究的巨大價值。太史公認為,歷史是人類文明的鏡子,通過對歷史的研究,我們可以了解到人類社會的發(fā)展變遷,洞察到人類社會的規(guī)律和命運。他強調歷史的客觀、真實和權威,認為歷史研究可以為國家治理、社會進步提供有益參考。太史公的這種觀點至今仍然具有重要意義,歷史研究對于我們了解過去、把握現(xiàn)在、規(guī)劃未來都具有重要指導作用。

最后,在太史公自序中,我們可以看到他的歷史觀的體現(xiàn)。太史公的歷史觀是唯物主義的,他認為歷史的發(fā)展是由經(jīng)濟基礎決定的,歷史是在社會經(jīng)濟變革的推動下發(fā)展的。他通過對歷史事件和人物的分析,深入探討了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太史公的歷史觀對后世有著深遠的影響,我們的歷史學研究也是建立在太史公的歷史觀基礎之上的。

通過觀太史公自序,我們可以看到太史公作為一個歷史學家的大愛、大智慧和大視野。他的歷史觀影響了后世,他對于歷史研究的堅持和探索為我們樹立了榜樣。太史公在自序中傳達了自己的歷史研究的理念,也讓我們深深地感受到了歷史研究的重要性和價值。通過對太史公自序的學習和理解,我們不僅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到中國古代歷史學的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還能夠對自己的歷史研究之路有更加明確的方向和目標。通過太史公的自序,我們更深入地理解到了歷史研究的重要性,認識到了作為一名歷史學家需要具備的品質,同時也對太史公作為一位歷史學家的卓越貢獻表示敬意。

太史公自序心得體會篇十

1、了解司馬遷其人以及他創(chuàng)作《史記》的條件、指導思想。

2、學習司馬遷高度的責任感和不屈的人格精神。

3、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

預習課文,疏通字詞,將不理解的字詞畫出來。

一、導入新課:

《太史公自序》是司馬遷為《史記》寫的序言。序言是又稱序,通常用以說明編寫該書的意圖,意義,主要內容,全書重點及特點,有關編寫過程及情況,編排及體例等。學習司馬遷的這篇自序可以讓我們更好得閱讀《史記》。

二、朗讀課文。正音,斷句。

三、疏通課文。(文章比較長,旁邊已經(jīng)有了翻譯,講讀的時候,點重要的字詞,盡量讓學生自己閱讀)。

字詞總結:

(一)古今異義詞。

至于去市長河古文故事往往。

(二)通假字。

反闕指罔失承拂。

(三)活用字詞。

相顯則死善惡君臣子聞是非。

(四)一詞多義。

所以次。

四、整體感知。

這篇自序介紹了哪些內容?

1—3自敘家世譜系。

4—6敘年輕時候的生活經(jīng)歷和接受父親臨終的囑托,立志創(chuàng)作《史記》。

7—10闡述自己創(chuàng)作《史記》的目的。

11敘自己忍辱寫《史記》。

12—13《史記》產生的歷史條件和《史記》全書的體例和規(guī)模。

五、探究談論。

(一)司馬遷為什么要寫《史記》?

1、家族賦予的使命——以圖表形式顯示司馬遷的家世,司馬遷為什么要寫自己的家世?

顓頊時司天地。

唐虞時復典。

夏商時世序。

周時將領典周史。

戰(zhàn)國秦司馬錯將伐蜀。

司馬靳事白起。

秦朝司馬昌主鐵管。

漢朝司馬無澤市長。

司馬喜五大夫。

先祖中有軍事家,有從事經(jīng)濟工作的,而主要的是修史的。先祖程伯休甫是周宣王時代將領,八世祖司馬錯、六世祖司馬靳都是戰(zhàn)國時期秦國的將領,不僅戰(zhàn)功赫赫,而且有軍事眼光;司馬遷在《史記》中有大量的戰(zhàn)爭描寫,顯示了司馬遷豐富的軍事知識和卓越的戰(zhàn)爭觀,這不能不說是受到了先祖的.影響。四世祖司馬昌赫三世祖司馬無澤都作過掌管經(jīng)濟的官員,這些經(jīng)驗和知識物欲也會作為家傳傳給后人。

司馬遷敘家世說明修史是自己祖?zhèn)鞯募覍W,創(chuàng)作《史記》是自己義不容辭的責任。同時先祖所從事的工作無疑也對司馬遷著寫《史記》有很大的影響。

2、父親的遺愿、時代的要求——父親臨終囑托有幾層意思?

(1)寫史是祖?zhèn)鞯男驑I(yè),修史是孝親。

(2)寫史是以周公孔子為榜樣,興禮樂,正王道,修史有規(guī)范社會道德的作用。

(3)漢興以來有許多值得記載的史實,而自己沒有論載。(史記散絕)。

司馬遷修史是為了完成父親的遺愿,也是時代的要求。

3、成一家之言的心愿——與壺遂的對話是為了說明了什么?

(1)孔子為什么著《春秋》?

著《春秋》“是非二百四十二年之中,以為天下儀表,貶天子,退諸侯,討大夫,以達成王事”。

(2)舉《詩》《書》《禮》《易》《樂》的作用目的是什么?

強調《春秋》是天下人之“儀表”,是“王道之大者也”,是“禮義之大宗也”,“撥亂世反之正,莫近于《春秋》”。

(3)壺遂認為孔子是在什么情況下作《春秋》的?司馬遷同意他的看法嗎?

“上無明君,下不得任用”

司馬遷不同意他的看法,他認為孔子作《春秋》“采善貶惡,推三代之德,褒周室,非獨刺譏”。

采用漢代初年學者常用的問答體的形式,借評述孔子作《春秋》,表明自己著《史記》的目的,說明自己著《史記》就是想效仿孔子,通過論述歷史,評判是否,褒善懲惡,為天下儀表。他否認是創(chuàng)作,非本心話,是為了逃避世俗的劫難,怕世俗人猶壹壺那樣批他著《史記》是如孔子那樣是因為“上無明君,下不得任用”,或者為發(fā)個人私憤。

(補充資料《史記》命運)。

太史公的擔心不無道理?!妒酚洝返膫鞑v經(jīng)坎坷。著稱后,秘而不宣,將其“藏之名山,副在京師”,以防被毀。盡管如此,“漢武帝聞其述《史記》,取孝景及己本紀覽之,于是大怒,削而投之?!睗h明帝說:“司馬遷著書,成一家之言,揚名后世。至以身陷刑之故,反微文刺譏,貶損當世?!敝钡剿抉R遷死,“其書稍出,宣帝吮遷外甥平通侯楊惲祖述其書,遂宣償焉”。西漢對該書的流傳控制很嚴。后東漢、南北朝以及隋唐,對《史記》多有微詞,甚至還有指責《史記》是“謬孔子言”,直到宋代《史記》才遇知音。明清學者多精讀《史記》,開始考證,核差誤,論得失,《史記》的研究至此才蔚為大觀。

4、總結寫《史記》的目的。

為完成家族的使命,父親的遺愿,為適應時代的要求,為了效仿孔子作《春秋》“貶天子,退諸侯,討大夫,以達成王事”,成就一家之言。

(二)從《太史公自序》中得知司馬遷為什么能寫成《史記》?分組討論,要求能用原文作論據(jù)。

1、時代的因素:當時政治相對穩(wěn)定,經(jīng)濟繁榮,文化學術發(fā)展較快。

依據(jù):壹壺的話(第九小節(jié))司馬遷的話(第十小節(jié))歷史條件(第十二小節(jié))。

2、家族的影響:史官世家賦予司馬遷的使命感、責任感,先祖多方面的才藝對司馬遷的熏陶。

3、自身的努力:自幼攻讀古代典籍,青年時期兩次游歷開闊了眼界,積累了許多第一手的資料。

依據(jù):(第四段)(1)年十歲誦古文。

(2)游歷。第一次游歷,到過浙江、江蘇、山東、河南、安徽、湖南等地的許多地方;第二次奉使出使巡視西南地區(qū)。

4、前人的表率作用:孔子作《春秋》褒善懲惡給了他啟迪,在自己遭受挫折的時候,屈原、左丘明等人“述往事,思來者”,最終能“立功揚名于后世”給了他很大的激勵作用。

5、總結:略。

(三)司馬遷的求實精神和不屈的人格。

六、《史記》的有關知識。(自己寫提綱,小組交流,全班交流)。

1、根據(jù)本文的資料介紹司馬遷。

司馬遷,字子長,夏陽(陜西韓城縣芝川鎮(zhèn))人,是我國古代一位杰出的史學家、文學家。青少年時代在家鄉(xiāng)耕牧,十歲開始學習古文典籍。二十歲離開家鄉(xiāng)漫游各地,尋訪古代遺跡,收集資料,回到長安后,入仕作了郎中,奉武帝之命隨軍西征巡視西南地區(qū)。父親司馬談去世之后,當了太史令,曾經(jīng)參與制定太初歷。后因為李陵之禍,激怒漢武帝,自請腐刑,得以保全性命,忍辱完成了《史記》創(chuàng)作。

2、結合本文以及所積累的知識介紹《史記》。

《史記》《史記》最初沒有固定書名,或稱“太史公書”,或稱“太史公記”,也省稱“太史公”?!笆酚洝北緛硎枪糯窌耐ǚQ,從三國開始,“史記”由通稱逐漸成為“太史公”的專名?!妒酚洝分蟾牌鹩谖簳x間。它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記敘了從傳說中的黃帝到漢武帝之間3000多年的歷史,分12本紀,10表,8書,30世家,70列傳,共130篇,526500字?!妒酚洝返捏w例是司馬遷的創(chuàng)舉。用本紀敘述帝王,兼排比大事;用《世家》記述王侯和特殊人物;用《表》來統(tǒng)系年代、世系、人物等;用《書》記載典章制度的原委;用《列傳》記人物、民族以及外國。五種體例在風格上各具筆法而內容上則構成嚴密的整體。后來歷代的史家都繼承了這樣的體例,成為正史寫作的通用體例。

七、總結全文:

《太史公自序》是司馬遷為《史記》一書撰寫的序言。由三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歷敘世系和家學淵源,并概括了自己前半生的經(jīng)歷;第二部分利用對話的形式,鮮明地表達了作者撰寫《史記》的目的:是為了完成父親臨終前的囑托,以《史記》上續(xù)孔子的《春秋》,并通過對歷史人物的描繪、評價,來抒發(fā)自己心中的抑郁不平之氣,表白自己以古人身處逆境、發(fā)憤著書的事跡自勵,終于在遭受宮刑之后,忍辱負重,完成了《史記》這部巨著;第三部分是《史記》一百三十篇的各篇小序。全序規(guī)模宏大,文氣深沉浩瀚,是《史記》全書的綱領。

八、作業(yè):

1、背誦第11小節(jié),整理重要文言字詞。

2、寫一篇讀后感。

太史公自序心得體會篇十一

教學目標:

1.了解司馬遷其人以及他創(chuàng)作《史記》的條件、指導思想。

2.學習司馬遷高度的責任感和不屈的人格精神。

3.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

教學準備:預習課文,疏通字詞,將不理解的字詞畫出來。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太史公自序》是司馬遷為《史記》寫的序言。序言是又稱序,通常用以說明編寫該書的意圖,意義,主要內容,全書重點及特點,有關編寫過程及情況,編排及體例等。學習司馬遷的這篇自序可以讓我們更好得閱讀《史記》。

二、朗讀課文。正音,斷句。

三、疏通課文。

(說明文章比較長,旁邊已經(jīng)有了翻譯,講讀的時候,點重要的字詞,盡量讓學生自己閱讀)。

字詞總結:

(一)古今異義詞。

至于去市長河古文故事往往。

(二)通假字。

反闕指罔失承拂。

(三)活用字詞。

相顯則死善惡君臣子聞是非。

(四)一詞多義。

所以次。

四、整體感知。

這篇自序介紹了哪些內容?

1-3自敘家世譜系。

4-6敘年輕時候的生活經(jīng)歷和接受父親臨終的囑托,立志創(chuàng)作《史記》。

7-10闡述自己創(chuàng)作《史記》的.目的。

11敘自己忍辱寫《史記》。

五、探究談論。

(一)司馬遷為什么要寫《史記》?

1.家族賦予的使命--以圖表形式顯示司馬遷的家世,司馬遷為什么要寫自己的家世?

顓頊時司天地。

唐虞時復典。

夏商時世序。

周時將領典周史。

戰(zhàn)國秦司馬錯將伐蜀。

司馬靳事白起。

秦朝司馬昌主鐵管。

漢朝司馬無澤市長。

司馬喜五大夫。

司馬談太史公。

先祖中有軍事家,有從事經(jīng)濟工作的,而主要的是修史的。先祖程伯休甫是周宣王時代將領,八世祖司馬錯、六世祖司馬靳都是戰(zhàn)國時期秦國的將領,不僅戰(zhàn)功赫赫,而且有軍事眼光;司馬遷在《史記》中有大量的戰(zhàn)爭描寫,顯示了司馬遷豐富的軍事知識和卓越的戰(zhàn)爭觀,這不能不說是受到了先祖的影響。四世祖司馬昌赫三世祖司馬無澤都作過掌管經(jīng)濟的官員,這些經(jīng)驗和知識物欲也會作為家傳傳給后人。

司馬遷敘家世說明修史是自己祖?zhèn)鞯募覍W,創(chuàng)作《史記》是自己義不容辭的責任。同時先祖所從事的工作無疑也對司馬遷著寫《史記》有很大的影響。

2.父親的遺愿、時代的要求--父親臨終囑托有幾層意思?

(1)寫史是祖?zhèn)鞯男驑I(yè),修史是孝親。

(2)寫史是以周公孔子為榜樣,興禮樂,正王道,修史有規(guī)范社會道德的作用。

(3)漢興以來有許多值得記載的史實,而自己沒有論載。(史記散絕)。

司馬遷修史是為了完成父親的遺愿,也是時代的要求。

3.成一家之言的心愿--與壺遂的對話是為了說明了什么?

(1)孔子為什么著《春秋》?

著《春秋》“是非二百四十二年之中,以為天下儀表,貶天子,退諸侯,討大夫,以達成王事”。

(2)舉《詩》《書》《禮》《易》《樂》的作用目的是什么?

《報任安書》教案。

江蘇省沭陽高級中學孫學軍223600。

教學目標和要求。

1、理解本文的背景與司馬遷的遭遇。

2、理解本文的思路,認識司馬遷的人生觀、價值觀及其意義。

3、學習本文敘事、說理、抒情相結合的表現(xiàn)方法。

4、掌握更多的實詞、虛詞與句式,增強語感,提高對文言文的閱讀能力。

教學重點和難點。

1、理解本文的思路,認識司馬遷的人生觀、價值觀及其意義。

2、掌握更多實詞、虛詞與句式,增強語感,提高對文言文的閱讀能力。

教學設想。

本文詞句難度較大,學生很難弄清句意,需要教師在這方面多作指導。

三教時。

教學過程和內容。

第一課時。

一、背景介紹。

指名學生朗讀課文前學習提示1、2節(jié),了解作者的寫作背景,把握文章的主題和寫作特色。

二、全文把握。

未經(jīng)節(jié)選的全文共分六段:

第一段:向任安說明未能及時回信的原因。

第二段:向任安說明不能在武帝面前“推賢進士”的原因。

第三段:敘述因為李陵事件下獄的經(jīng)過。

第四段:寫自己忍辱受刑。

第五段:寫自己完成《史記》的心情。

第六段:表達自己痛定思痛的心情。

課文節(jié)選了后三段。

太史公自序心得體會篇十二

太史公是中國歷史學家司馬遷的別號,他的作品《史記》被譽為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在這部偉大的史書中,太史公花費了二十多年的時間進行了廣泛的調研和整理,對歷史進行了全面而深入的剖析。太史公以嚴謹?shù)膽B(tài)度和卓越的學識贏得了人們的尊重和崇敬。讀《史記》自序,讓我深受啟發(fā),更加明確了作為歷史愛好者和學生的責任和使命。

第一段:太史公的學識淵博和嚴謹態(tài)度令人欽佩。

在《史記》自序中,太史公自謙道:“居故不務其政事,倦于陳述之長短,先論列傳,思用雜篇,苦心制作,欲以夫子之道效之?!碧饭淖灾t之態(tài)度令人欽佩。他在自序中提到,他絕不違背史實,盡量不加入自己的個人意見,而是要客觀真實地記述歷史。這種嚴謹和自律的態(tài)度深深地打動了我,也使我更加明白了作為歷史愛好者和學生應該懷有的謙虛和嚴謹?shù)膽B(tài)度。歷史是我們借鑒和學習的經(jīng)驗之源,只有通過持之以恒的學習和調研,才能更好地發(fā)掘歷史的真相。

第二段:太史公對歷史的職責和使命。

在自序中,太史公提到:“臣馮唐、員鄭未之齊名,奉敕備位敘事,愧于賈子、軻轅?!彼麑⒆约旱膶懽髋c古代的名臣相比,充滿了責任和使命感。太史公深知寫史不僅僅是為了紀錄過去,更是為了挖掘歷史的智慧和教訓,為后人指引迷津。他筆耕不輟,不求名利,只愿為后人留下真實的歷史。這種對歷史的職責和使命讓我深感敬佩,并引發(fā)了我對歷史學習的思考。作為一個歷史愛好者和學生,我應該循著太史公那份對歷史的責任和使命感,深入挖掘歷史,保留歷史的真相和智慧。

第三段:太史公的學識淵博和思考深透。

太史公在自序中提到:“學者幽默致微,以至于斯?!彼ㄟ^自己的學識和深思熟慮,對歷史的剖析和總結達到了極高的水平。他善于從大勢中把握歷史的脈絡,善于從細節(jié)中揣摩歷史的真相。他的學識淵博,思考深透讓我深感敬佩,也讓我明白了作為一個歷史愛好者和學生,不能夠滿足于堆砌知識,還要通過對歷史的思考和總結,挖掘歷史的價值和智慧。

第四段:太史公的筆墨娓娓動聽。

太史公的文章娓娓動聽,文筆流暢,境界高遠。他通過生動的描繪和細膩的揣摩,將歷史的人物和事件娓娓講述在讀者面前。他的語言簡練,不刻意追求華麗繁復,更注重表達歷史的真實性和深刻性。太史公的筆墨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啟發(fā)。作為一個歷史愛好者和學生,我應該努力提升自己的文筆和表達能力,將歷史的真相和智慧傳達給更多的人。

第五段:通過讀《史記》自序的體會和啟示。

通過閱讀《史記》自序,我深受太史公的學識淵博、嚴謹態(tài)度和對歷史的職責和使命感的啟發(fā)。作為一個歷史愛好者和學生,我深知歷史不僅僅是過去發(fā)生的一系列事件,更是我們對歷史的思考和總結,是我們探索智慧和人生意義的重要來源。讀《史記》自序,讓我明白了作為歷史愛好者和學生,不僅僅是要學習歷史的知識,更要懷有嚴謹?shù)膽B(tài)度和責任感,通過對歷史的思考和總結,為后人留下真實的歷史和寶貴的智慧。

太史公自序心得體會篇十三

太史公自序是《史記》的自序,也是最后一個部分,大概由一下幾個部分構成,一是敘述了司馬氏一族的淵源,二是概括了自身前半生的經(jīng)歷及寫《史記》的目的和艱難過程,三是對《史記》各篇所作之序。全文結構分明,言真意切,耐人深思。

讀完此文,我的最大印象和最大的感觸是感受到司馬遷完成《史記》的不容易:

首先,《史記》內容繁雜,規(guī)模宏大,全書包括十二本紀、十表、八書、三十世家、七十列傳,共一百三十篇。司馬遷花費幾十年的時間來完成這樣一部宏偉作品,沒有足夠的耐心和毅力是做不到的,而且沒有一定的文學功底和史學功底也是不行的,從這點上看,司馬遷一定是個文筆較好、熟讀歷史、有足夠耐心和毅力的人,我想這一點應該是所有已經(jīng)完成或者想完成史學著作者所必需具備的素質,算是司馬遷這類史學家的共同點了。

其次,司馬遷與別人不同的是,他是在及其困難和失落的情況下完成的《史記》,原文中有“七年而太史公遭李陵之禍,幽于縲紲?!倍贾涝诶盍瓯环?,司馬遷因為其求情而受宮刑,一種對身體和心靈都是巨大羞辱的刑罰,我想很多人寧愿選擇死也不會忍受這種痛苦的,對于身處逆境者來說死是最好的解脫方式,但是司馬遷為了完成父親的囑托,身處逆境卻忍辱負重,在宮刑之后毅然完成這部偉大的著作。從這點來看,司馬遷是個孝順、具有極強責任感的人,同時他也是個勇敢克服困難,具有百折不撓品質的`精神大師。雖然歷史上也有不少對歷史有所作為的太監(jiān),比如東漢宦官蔡倫,改進造紙術,對人類文明的發(fā)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但是他改進造紙術本身的目的并不是為了去推進社會,而是爭權奪利,進行政治斗爭。司馬遷寫《史記》的目的很明確,就為完成對父親臨終前承諾“小子不敏,請悉論先人所次舊聞,弗敢闕?!?/p>

再次,從本文最后一個部分,即各序中可以看出《史記》記述人物之廣泛。在本紀中,既有成功者的事例也有敗寇者的身影,如西楚霸王項羽,他不算真正王朝的國君,但是司馬遷把他列為本紀,有褒有貶,也是對這位悲劇英雄的憐惜,但是他畢竟是當朝建立者劉邦的死敵,所以批評大于了贊美。世家中,既有正宗王者,也有農民起義的領袖,如陳涉,也有外戚世家,列傳中涉及的人物就更加廣泛了,有肱骨之臣,有文有武,有擅長醫(yī)術的扁鵲,有酷吏,有刺客,有饞臣。說明司馬遷觀察細致,留心百態(tài)。

另外,司馬遷作為人臣者,有其時代和階級的局限性,一是作為漢代史官,明顯對當朝歷史刻畫更加詳細,如十二本紀中,五帝至秦朝,都是以一個朝代作為一個本紀,而從漢高祖開始,則是每個帝王一個本紀,有古略今祥的嫌疑,不太像在寫史。二是在人治社會里,作為統(tǒng)治者的代言人,司馬遷明顯有維護正統(tǒng)統(tǒng)治的痕跡,比如上段提到的項羽,又如漢初三杰,韓信因為有謀反跡象而只能被列為列傳,遜于張良和蕭何的世家,雖然韓信后被貶為淮陰侯,但是同樣為絳侯的周勃就被列在了世家,是因為有后來的周勃安劉。

吳王劉濞因為發(fā)起七國之亂也被列在了列傳,同時梁孝王雖然恃寵生嬌,但是因為他在七國之亂中堅持抵抗叛亂者,于是他就很明顯的依然在世家里。另外呂后稱制的八年,雖然重呂輕劉,但實際是穩(wěn)定了漢初的統(tǒng)治秩序,繼續(xù)高祖的無為政策,為后世“文景之治”打下了基礎,應該來說在《呂后本紀》里,是應該功大于過的,而司馬遷僅以“殺隱幽友,大臣洞疑,遂及宗禍”來評價,顯然有失公允。這些都可以看出,作為史官,司馬遷還沒有完全拋開宗族和階級的局限來公平公正的記史。

總體來說,看完該文,對司馬遷是滿心敬佩的,小小的缺憾也只能算是時代的產物。此上僅為讀后的個人觀點,毫無參照,希望老師批評指正。

太史公自序心得體會篇十四

太史公曰:“先人有言:‘自周公卒五百歲而有孔子。孔子卒后至于今五百歲,有能紹明世、正《易傳》,繼《春秋》、本《詩》、《書》、《禮》、《樂》之際?’”意在斯乎!意在斯乎!小子何敢讓焉!

上大夫壺遂曰:“昔孔子何為而作《春秋》哉”?太史公曰:“余聞董生曰:‘周道衰廢,孔子為魯司寇,諸侯害子,大夫雍之??鬃又灾挥?,道之不行也,是非二百四十二年之中,以為天下儀表,貶天子,退諸侯,討大夫,以達王事而已矣?!釉唬骸矣d之空言,不如見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颉洞呵铩?,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紀,別嫌疑,明是非,定猶豫,善善惡惡,賢賢賤不肖,存亡國,繼絕世,補弊起廢,王道之大者也。《易》著天地、陰陽、四時、五行,故長于變;《禮》經(jīng)紀人倫,故長于行;《書》記先王之事,。故長于政;《詩》記山川、溪谷、禽獸、草木、牝牡、雌雄,故長于風;《樂》樂所以立,故長于和;《春秋》辨是非,故長于治人。是故《禮》以節(jié)人,《樂》以發(fā)和,《書》以道事,《詩》以達意,《易》以道化,《春秋》以道義。撥亂世反之正,莫近于《春秋》。《春秋》文成數(shù)萬,其指數(shù)千。萬物之散聚皆在《春秋》。《春秋》之中,弒君三十六,亡國五十二,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勝數(shù)。察其所以,皆失其本已。故《易》曰‘失之毫厘,差之千里?!试弧紡s君,子弒父,非一旦一夕之故也,其漸久矣’。故有國者不可以不知《春秋》,前有讒而弗見,后有賊而不知。為人臣者不可以不知《春秋》,守經(jīng)事而不知其宜,遭變事而不知其權。為人君父而不通于《春秋》之義者,必蒙首惡之名。為人臣子而不通于《春秋》之義者,必陷篡弒之誅,死罪之名。其實皆以為善,為之不知其義,被之空言而不敢辭。夫不通禮義之旨,至于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夫君不君則犯,臣不臣則誅,父不父則無道,子不子則不孝。此四行者,天下之大過也。以天下之大過予之,則受而弗敢辭。故《春秋》者,禮義之大宗也。夫禮禁未然之前,法施已然之后;法之所為用者易見,而禮之所為禁者難知?!?/p>

壺遂曰:“孔子之時,上無明君,下不得任用,故作《春秋》,垂空文以斷禮義,當一王之法。今夫子上遇明天子,下得守職,萬事既具,咸各序其宜,夫子所論,欲以何明?”

太史公曰:“唯唯,否否,不然。余聞之先人曰:‘伏羲至純厚,作《易》八卦。堯舜之盛,《尚書》載之,禮樂作焉。湯武之隆,詩人歌之?!洞呵铩凡缮瀑H惡,推三代之德,褒周室,非獨刺譏而已也?!瘽h興以來,至明天子,獲符瑞,封禪,改正朔,易服色,受命于穆清,澤流罔極,海外殊俗,重譯款塞,請來獻見者不可勝道。臣下百官力誦圣德,猶不能宣盡其意。且士賢能而不用,有國者之恥;主上明圣而德不布聞,有司之過也。且余嘗掌其官,廢明圣盛德不載,滅功臣世家賢大夫之業(yè)不述,墮先人所言,罪莫大焉。余所謂述故事,整齊其世傳,非所謂作也,而君比之于《春秋》,謬矣。”

于是論次其文。七年而太史公遭李陵之禍,幽于縲紲。乃喟然而嘆曰:“是余之罪也夫。是余之罪也夫!身毀不用矣!”退而深惟曰:“夫《詩》、《書》隱約者,欲遂其志之思也。昔西伯拘羑里,演《周易》;孔子厄陳、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而論兵法;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抵賢圣發(fā)憤之所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結,不得通其道也,故述往事,思來者?!庇谑亲涫鎏仗埔詠恚劣邝胫?,自黃帝始。

譯文。

太史公說:“我的父親生前曾經(jīng)說過:‘自周公死后,經(jīng)過五百年才有了孔子??鬃铀篮?,到今天也有五百年了,有誰能繼承圣明時代的事業(yè),修正《易傳》,續(xù)寫《春秋》,本于《詩經(jīng)》、《尚書》、《禮記》、《樂經(jīng)》的嗎?’”他老人家的意思是把希望寄托在我的身上呀!寄托在我的身上呀!小子怎么敢推辭呢!

上大夫壺遂說:“從前,孔子為什么要寫《春秋》呢?”太史公說:“我曾聽董生說過:‘周朝的政治衰落破敗之時,孔子出任魯國的司寇,諸侯害他,大夫們排擠他??鬃又浪慕ㄗh不會被接受了,他的政治主張再也行不通了,于是評判二百四十二年歷史中的是是非非,以此作為天下人行動的準則,貶抑天子,斥退諸侯,聲討大夫,以闡明王道?!鬃诱f:‘我想把我的思想用空話記載下來,但不如通過具體的歷史事件來表現(xiàn)更加深刻、明顯?!洞呵铩罚瑥纳隙?,闡明了夏禹、商湯、周文王的政治原則;從下而言,辨明了為人處事的綱紀,分清了疑惑難明的事物,判明了是非的界限,使猶豫不決的人拿定了主意,褒善貶惡,崇敬賢能,排抑不肖,保存已經(jīng)滅亡了的國家,延續(xù)已經(jīng)斷絕了的世系,補救政治上的弊端,興起已經(jīng)荒廢的事業(yè),這些都是王道的重要內容?!兑捉?jīng)》顯示了天地、陰陽、四時、五行的相互關系,所以長于變化;《儀禮》規(guī)定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故長于行動;《尚書》記載了上古先王的事跡,所以長于從政;《詩經(jīng)》記載了山川、溪谷、禽獸、草木、雌雄、男女,所以長于教化;《樂記》是音樂所以成立的根據(jù),所以長于調和性情;《春秋》明辨是非,所以長于治理百姓。因此,《儀禮》是用來節(jié)制人的行為的,《樂記》是用來激發(fā)和穆的感情的,《尚書》是用來指導政事的,《詩經(jīng)》是用來表達內心的情意的,《易經(jīng)》是用來說明變化的,《春秋》是用來闡明正義的。把一個混亂的社會引導到正確的軌道上來,沒有比《春秋》更有用了?!洞呵铩啡珪袛?shù)萬字,其中的要點也有數(shù)千。萬物萬事的分離與聚合,都記在《春秋》里了。《春秋》中,臣殺君的有三十六起,亡國的有五十二個,諸侯四處奔走仍然不能保住國家政權的不計其數(shù)。觀察他們所以會這樣的原因,都在于失去了根本啊!所以《周易》說‘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因此說,‘臣殺君,子殺父,不是一朝一夕才這樣的,而是長時期逐漸形成的’。所以,一國之君不可以不知道《春秋》,否則,當面有人進讒他看不見,背后有竊國之賊他也不知道。身為國家大臣的不可以不知道《春秋》,否則,處理一般的事情不知怎樣做才合適,遇到出乎意料的事變不知用變通的權宜之計去對付。作為一國之君和一家之長卻不懂得《春秋》中的道理,一定會蒙受罪魁禍首的惡名。作為大臣和兒子的不懂得《春秋》中的道理,一定會因為陰謀篡位和殺害君父而被誅殺,得一個死罪的名聲。其實,他們都以為自己在干好事,做了而不知道應該怎么做,受了毫無根據(jù)的批評而不敢反駁。因為不通禮義的宗旨,以至于做國君的不像國君,做大臣的不像大臣,做父親的不像父親,做兒子的不像兒子。做國君的不像國君,大臣們就會犯上作亂;做大臣的不像大臣,就會遭到殺身之禍;做父親的不像父親,就是沒有倫理道德;做兒子的不像兒子,就是不孝敬父母。這四種行為,是天下最大的過錯。把這四種最大的過錯加在這些人身上,他們也只能接受而不敢推托。所以《春秋》這部書,是關于禮義的主要經(jīng)典著作。禮的作用是防患于未然,法的作用是除惡于已然;法的除惡作用容易見到,而禮的防患作用難以被人們理解。”

壺遂說:“孔子的時代,國家沒有英明的國君,下層的賢才俊士得不到重用,孔子這才寫作《春秋》,流傳下這部用筆墨寫成的著作來判明什么是禮義,以代替周王朝的`法典?,F(xiàn)在,您太史公上遇英明的皇帝,下有自己的職守,萬事已經(jīng)具備,都按著適當?shù)捻樞蜻M行著,太史公所論述的,想要說明什么宗旨呢?”

太史公說:“對,對!不對,不對!不是這樣的。我曾從先父那里聽說:‘伏羲最純樸厚道,他創(chuàng)作了《周易》中的八卦。唐堯、虞舜時代的昌盛,《尚書》上記載了,禮樂就是那時制作的。商湯、周武王時代的興隆,古代的詩人已經(jīng)加以歌頌。《春秋》歌頌善人,貶斥惡人,推崇夏、商、周三代的德政,頌揚周王朝,并非全是抨擊和譏刺?!詮臐h朝建立以來,直到當今的英明天子,捕獲白麟,上泰山祭祀天地之神,改正歷法,更換車馬、祭牲的顏色。受命于上天,德澤流布遠方,四海之外與漢族風俗不同的地區(qū),也紛紛通過幾重翻譯叩開關門,請求前來進獻物品和拜見天子,這些事說也說不完。大臣百官盡力歌頌天子的圣明功德,但還是不能把其中的意義闡述透徹。況且,賢士不被任用,這是國君的恥辱;皇上英明神圣而他的美德沒能流傳久遠,這是史官的過錯。況且,我曾經(jīng)做過太史令,如果廢棄皇上英明神圣的盛大美德不去記載,埋沒功臣、貴族、賢大夫的事跡不去記述,丟棄先父生前的殷勤囑托,沒有什么罪過比這更大了。我所說的記述過去的事情,整理那些社會傳說,談不上創(chuàng)作,而你卻把它同孔子作《春秋》相提并論,這就錯了?!?/p>

于是編寫《史記》。過了七年,我因“李陵事件”而大禍臨頭,被關進了監(jiān)獄。于是喟然長嘆:“這是我的罪過??!這是我的罪過啊!身體被摧毀了,不會再被任用了!”退居以后又轉而深思:“《詩經(jīng)》和《尚書》辭意隱約,這是作者要表達他們內心的思想。從前文王被囚禁在羑里,就推演了《周易》;孔子在陳國和蔡國受到困厄,就寫作《春秋》;屈原被懷王放逐,就寫了《離騷》;左丘明眼睛瞎了,這才有了《國語》;孫臏遭受臏刑之苦,于是研究兵法;呂不韋謫遷蜀地,后世卻流傳著《呂氏春秋》;韓非子被囚禁在秦國,《說難》、《孤憤》才產生;《詩經(jīng)》三百零五篇,大多是古代的圣賢之人為抒發(fā)胸中的憤懣之情而創(chuàng)作的。這些人都是意氣有所郁結,沒有地方可以發(fā)泄,這才追述往事,思念將來。”于是,終于記述了唐堯以來的歷史,止于獵獲白麟的元狩元年,而從黃帝開始。

您可能關注的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