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新中國史專題心得體會總結(優(yōu)秀9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14 09:11:00 頁碼:11
新中國史專題心得體會總結(優(yōu)秀9篇)
2023-11-14 09:11:00    小編:ZTFB

心得體會是對自己在某個領域或某個經歷中的感悟和體驗的總結。寫心得體會時要注重邏輯性,將自己的觀點和理由有機地連接起來。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心得體會范文,供大家參考和借鑒。

新中國史專題心得體會總結篇一

健全制度,指導建設。組建了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領導小組,根據相關要求制定了學校思政課建設實施方案、思政課建設的若干措施分工細則、思政教師隊伍建設方案、輔導員工作制度、思政課堂評價制度,為思政課建設提供保障。

優(yōu)化機構,形成合力。黨支部統(tǒng)一領導,各處室明確分工,支部書記、校長帶頭走進課堂,帶頭推動思政課建設,帶頭聯(lián)系思政課教師,形成以學科教師為主導,以思政教師為重點,以班主任隊伍為主體,以思政輔導員為支撐的全校師生協(xié)同配合的全員思政工作格局。

注重評價,完善體系。組織教師認真學習《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等文件精神,建立了思政課雙日志制度,完善了課堂評價體系,把師德師風、思政課考評納入績效考核、職稱評定,努力培養(yǎng)廣大教師的責任、擔當、集體、作為、榮譽等十六個意識,引導廣大教師堅持職業(yè)操守、恪守誠信規(guī)范,傾力打造師德高尚、業(yè)務精湛的教師隊伍。

(二)鑄魂強基,強化思政工作隊伍建設。

青老結對,促進成長。思政課教師是學生心靈的塑造者。學校通過實施青藍工程,扎實開展思政課骨干教師“一科一名師”、“一師一優(yōu)課”示范課、青年教師過關課、匯報課等活動;實施青年教師成長“承包制”,學校領導問診青年教師的課堂教學,指導和幫助教師及時改進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效率。定期召開師生座談會、學生信息員座談會,了解學生思想狀況及學習情況,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整改,充分彰顯思政教育的影響力。

名師引領,加快成長。建成吳建國思政課名師工作室,邀請南京棲霞區(qū)思政課名師王英姿來校支教,傳授先進理念和教學方法。利用學校錄播教室優(yōu)勢、北京四中網校等教育公共服務平臺建設思政課案例庫、備課資料庫。在名師帶動和影響下,思政教研風氣濃厚,骨干教師隊伍不斷壯大,專業(yè)素養(yǎng)大幅提升。

全員參與,全程育人。全體教師堅守“既教書又育人”的信念,在課堂教學中切實貫徹落實“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培養(yǎng)目標和學科核心素養(yǎng)要求,推進以思政課為主,各類課程與思政課共同育人的新格局。不定期開展教情學情調研,學校領導參加思政課集體備課研討活動、進課堂觀評課活動。

(三)抓好陣地,提升思政課堂教學實效。

立足課堂,創(chuàng)新教學。以“把思政課上成學生喜歡的課程”為基礎目標,實施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創(chuàng)優(yōu)行動,打造思政精品課。通過開足開好思想政治理論課,用好思想政治理論課統(tǒng)編教材,編寫校本教材,精選教學案例,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開展“微課堂”、“一師一優(yōu)課,一課一名師”等教學實踐活動,學科教研,集體備課,課題研究,教學競賽,網絡備課等教研活動,思政課課堂質量顯著提高,以教學效果為核心的思政課教學評價體系不斷完善。

聯(lián)盟互助,資源共享。一中教育集團及教育聯(lián)盟通過開展“做新時代四有好老師”演講賽、“班會觀摩課”、“德育沙龍”、“綠色課堂”崗位大練兵、送教到校、名師交流等活動,從德育教育、校園文化建設、思政課模式等方面進行學習和交流,形成了區(qū)域內優(yōu)勢互補、教研互動的新局面,促進了學校思政課建設的進一步發(fā)展。

挖掘資源,同向同力。充分挖掘學校各類課程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把課堂作為落實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主陣地,發(fā)揮每門課程、每個教室,每個課堂的育人職責,把思想引導和價值觀塑造融入每一門課程的教學之中,形成以思想政治理論課程和課程思政同向同力,思想政治和知識教育有機統(tǒng)一的教育教學體系。

(四)豐富載體,打好學生思想政治底色。

樹立榜樣,擴大影響。通過開展師德教育培訓、專題講座、“四有好老師”演講、學生評教和“耕牛獎”“師德標兵”、“最受歡迎教師”、“有為青年教師希望之星”評選等,促使愛崗敬業(yè)、為人師表、熱愛學生的品德成為全體教師的共同追求。通過評選“文明班級”、“三好學生”、各類“星級學生”、“五四紅旗班、紅旗手”“愛心獎”“優(yōu)秀班團干部”等優(yōu)秀集體和個人,使學生學有榜樣,做有標桿,促使學生形成良好思想品德形成。

精細管理,培養(yǎng)習慣。立足立德樹人,以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線,以愛國、責任、誠信、樂學、合作為主要內容,形成培養(yǎng)“文明、學習、衛(wèi)生、安全、生活、體藝”六大習慣,實現(xiàn)“文明、健康、好學、有為”育人目標的“六三三三四”德育模式。利用規(guī)矩教育月、學生文明督查組的檢查督導、問題清單剖析和反饋等形式,及時矯正了學生不良行為。多種形式的宣講討論、每周的年級例會、“做懂規(guī)矩,守紀律的合格一中學生”等專題講座和主題班會,促進了全校師生規(guī)矩意識的提升和良好行為習慣形成。

主題活動,筑牢底色。通過開展《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校本教材進課堂、“憲法晨讀”、“國旗下講話”、“信仰根植我心”主題教育宣講、“四愛三有”“崇尚英雄”系列主題教育實踐活動、“德育學堂”及《平“語”近人—習近平總書記用典》視頻觀看、“五四”青春詩會、“紅旗飄飄引我成長”征文活動、“傳統(tǒng)文化教育月”系列活動、“入團第一課”以及一中講堂等活動,提升學生的思想品德素養(yǎng),激發(fā)對黨、對祖國、對民族、對家鄉(xiāng)、對學校的認同感、歸屬感,促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為學生的終身發(fā)展筑牢精神底色。

精品社團,豐富德育。學?,F(xiàn)有各類社團33個,國旗班、清華筑夢游學團、中科院鹽湖之星實踐團等已成為精品社團?!皢⒌现恰ぶ鷫粲螌W”活動中,學生參觀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名牌大學,參訪京東、商湯科技、青橙創(chuàng)客等知名企業(yè)和機構;赴國家科學院青海鹽湖研究所、鹽湖所研究基地實地參觀、親歷實驗,與科學家互動交流。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激發(fā)了學生追求更高夢想的動力,培養(yǎng)了學生的科學精神和愛國情懷。

創(chuàng)新方式,網絡助力。開辟校園黨建、團建和德育教育專題網站,開展網上德育主題教育,使校園網站、論壇、微博、微信群、qq群等媒介成為宣傳黨的政策、弘揚社會主義主旋律、傳播社會正能量的新陣地。

1.可供教師學習和選擇的先進典型思政資源比較少;教學考試評價方式比較單一;教學實踐中學生參與率不夠高,對思政實效性有一定的影響。

2.隨著客觀實際的不斷變化,傳統(tǒng)的思政工作方法不能很好適應新的育人要求,書本知識如何轉化為學生的自覺行動,如何堅持以學生為本,加強對學生服務,通過課堂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等方法,讓每位學生都參與其中,達到思政課的潛移默化、潤物無聲作用,是思政課老師面臨的重大挑戰(zhàn)。

5.著眼學生全面發(fā)展,樹立大德育觀念,創(chuàng)新課程建設,豐富德育載體,促進學校各項活動與思政課有機結合,通過內容重構、德育課堂重建提升學生核心素養(yǎng),結合一中講堂、學生社團、體育、藝術類課程,努力實現(xiàn)德育課程體系化。

實踐證明,思想政治理論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把思政課辦得越來越好,是時代賦予我們的光榮責任。今后,我們將繼續(xù)按照上級要求,建強“主力軍”,守好“主陣地”,唱響“主旋律”,不斷開創(chuàng)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的新局面,引領學生健康成長,培育新時代有為學生。

新中國史專題心得體會總結篇二

新中國的誕生意味著中國歷史的新篇章的開啟。建國初期,中國面臨著政權轉移、軍隊退役和經濟恢復等一系列的挑戰(zhàn)。然而,毛澤東主席的正確領導和中國共產黨的努力,使中國得以堅定地走上了社會主義道路。我認為,新中國崛起的成功離不開中國共產黨的堅定領導和人民群眾的積極參與。

第二段: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設進程。

新中國的建設進程充滿了艱辛和困難。毛主席提出的“四個現(xiàn)代化”目標成為了指導中國發(fā)展的綱領。在農村,土地革命使農民真正成為了土地的主人。在城市,工業(yè)化建設為中國的現(xiàn)代化進程奠定了基礎。在教育和科技領域,中國也取得了巨大的進步。新中國不斷推動社會主義建設,使中國不斷從封閉的農業(yè)社會轉變?yōu)楝F(xiàn)代化的工業(yè)社會。

第三段:新中國的外交政策與國際地位的變化。

新中國的外交政策是和平共處五項原則,這為中國贏得了廣泛的國際支持和認可。新中國積極參與國際事務,為世界和平與發(fā)展做出了重要貢獻。中國參與聯(lián)合國的工作并成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使中國在國際舞臺上擁有了強大的發(fā)言權和影響力。中國積極推動和平解決國際爭端,加強國際合作,為世界經濟的發(fā)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第四段:改革開放與中國的現(xiàn)代化進程。

改革開放是中國歷史上的重要轉折點,也是中國邁向現(xiàn)代化的關鍵時期。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經濟的快速發(fā)展使中國成為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同時,改革開放也給中國帶來了一系列的社會問題,如城市化、環(huán)境污染等。我認為,在改革開放的進程中,中國成功地取得了經濟增長和社會穩(wěn)定的雙贏。

第五段:展望未來,繼續(xù)中國夢。

新中國70年的歷程充分證明,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和中國人民的團結奮斗是新中國崛起的根本保證。新中國的發(fā)展進程離不開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的辛勤努力和無私奉獻。我相信,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一定能夠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繼續(xù)走向未來。我們每個人都應該為實現(xiàn)中國夢貢獻自己的力量,為新中國的繁榮奉獻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在新中國的歷史專題講座中,我深切地感受到了新中國的崛起與發(fā)展進程所經歷的艱辛和困難。新中國的崛起是無數(shù)英雄的熱血和犧牲換來的,我們應該倍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銘記先烈,繼續(xù)為國家的繁榮而努力奮斗。

新中國史專題心得體會總結篇三

中國是一個擁有廣闊疆土和燦爛文明的古老國家,經歷了無數(shù)的風雨和滄桑變革。自從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以來,中國經歷了一系列具有深遠意義的歷史事件和變革。參加“新中國史專題”學習,我深受教育,對于中國的發(fā)展和進步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整個學習過程中,我有幸了解到了毛澤東思想、改革開放、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等多個重要專題的知識,收獲頗多。

首先,學習新中國史的專題使我對毛澤東思想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毛澤東是中國革命的偉大領袖,他的思想為中國社會主義事業(yè)的發(fā)展做出了巨大貢獻。通過學習,我了解到毛澤東思想的核心是以農村包圍城市,武裝斗爭為主要形式的革命道路。在具體實施中,毛澤東思想注重群眾的力量,倡導實事求是,培養(yǎng)了大批英勇戰(zhàn)士,帶領全國人民取得了革命勝利。毛澤東思想無疑是指導中國革命和建設的重要理論,對于了解新中國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其次,中國的改革開放也是值得關注和研究的重要專題。改革開放政策的制定和實施是中國歷史上一個重要的分水嶺。在上世紀八十年代,中國國家領導人提出了“改革開放”的口號,為中國經濟的發(fā)展開啟了新的時代。通過學習,我了解到改革開放政策的核心是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全面推動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改革開放開啟了中國經濟的快速發(fā)展,為全國人民帶來了巨大的福祉。中國的國際地位也在改革開放后得到顯著提升,走向世界舞臺的中央。改革開放是中國現(xiàn)代化道路上邁出的重要一步,具有里程碑意義。

另外,我深入了解了中國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作為一個社會主義國家,新中國一直致力于實現(xiàn)現(xiàn)代化進程。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是為了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提高國民素質和促進社會全面發(fā)展。通過學習,我了解到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的目標是堅持人民主體地位,推動經濟增長和科技創(chuàng)新,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建設和諧社會等。中國在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過程中取得了許多輝煌的成就,取得了人類社會進步的偉大勝利。

最后,學習新中國史的專題心得體會,讓我深刻認識到新中國史的重要性和獨特性。新中國史是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和中華民族復興的歷史,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道路的創(chuàng)新實踐。通過學習新中國史,我對中國的歷史發(fā)展和前進方向有了更加清晰的認識。新中國史的學習不僅是對過去的回顧,更是對未來的展望和引領,對于我們時刻牢記初心、堅守共產黨人的信仰和使命具有重要意義。

總之,學習新中國史的專題心得體會讓我深刻認識到中國歷史的獨特性和發(fā)展道路的獨特性。深入了解毛澤東思想、改革開放、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等專題,不僅擴寬了我的知識面,也讓我對我國過去的發(fā)展和未來的前景有了更加清晰的認識。在今后的學習和實踐中,我將繼續(xù)深入研究中國的歷史,不斷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和民族自豪感,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斗。

新中國史專題心得體會總結篇四

隨著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臨近,學校組織了一系列的“新中國史專題教育活動”,我們教師也加入了其中。通過學習和研討,我深刻地感受到了新中國的發(fā)展歷程和中國共產黨的偉大神州史的征程。在此,我愿意與大家分享我在學習新中國史專題教育活動中的心得體會。

首先,新中國誕生一直是我心目中的偉大事跡,而通過這次學習,我更加深入地認識了中國共產黨的艱苦卓絕的struggle,并不斷探尋我們黨的輝煌歷程。70年來,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中國,經歷了一次又一次的中國歷史,從經濟、政治、社會等方面,都發(fā)生了質的飛躍和巨大的變化。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全面深入地轉型升級,在國際上也獲得了應有的地位。無論從哪一方面看,我們的社會變得越來越發(fā)達,文明前進越來越快。這就是中國共產黨的偉大成就。

其次,在學習過程中,我受到了一些偉大人物的深刻啟示。毛澤東、周恩來、鄧小平等偉人不僅為新中國的發(fā)展做出了杰出的貢獻,而且對國家、黨的建設有著深刻的理解和精神力量。他們勇于擔當,有強烈的民族責任感,忠誠于黨,忠誠于人民,為偉大的新中國建立起了堅實的基石。以他們?yōu)榭?,我們在工作中也需要堅守初心,以更高度的要求來要求自己的能力和責任感嚴格把握好自己的時間,承擔好自己應該承擔的責任。在任何時候都要堅持黨和人民的立場,為改革和發(fā)展做出積極的貢獻。

再次,學習新中國史對于我的個人成長也有著極大的幫助。在講座的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自己的思維還存在一定的狹隘和局限性。不僅不能及時地把握有效信息,而且對歷史的認識都有不全面之處。在探詢各類資料的過程中,我愈發(fā)明白批判性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重要性。我們不能僅以自己的主觀觀點和盲目的心理去看待和理解當代的中國,要有“對事實的客觀認識”,并根據實際情況去做出相應的分析,才能有更廣闊的視野。

最后,在學習了新中國史的過程中,我還發(fā)現(xiàn)我平常對于中國大事的重視程度還必須加強。建國70周年僅僅是治本開始,我們還需要朝夕繼續(xù)努力。習近平總書記曾說:“學習開啟人類智慧的大門;廢寢忘食的學習,卻能成就人生的奇跡?!边@話語意深遠,也為我們呈現(xiàn)出一個好榜樣。我們教師更應該好好把握教學時間,不斷學習、探討,在工作中始終保持清醒的態(tài)度和最純潔的目光,固定思維模式,教育下一代塑造更好的中國。

總之,新中國史的學習不僅幫助我更好地了解中國的建設歷史,并且也為我們的個人成長和教育事業(yè)的前進提供了新的動力和契機。我們務必高度重視這種學習,堅定信心,勇攀高峰,為新中國發(fā)展,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有力量。

新中國史專題心得體會總結篇五

新中國成立至今已有近七十年的歷史,這是一個充滿坎坷與奮斗的時代。通過學習新中國史專題,我對我國革命、建設、改革的各個時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這個專題的學習中,我愈發(fā)感受到了中國人民的智慧與奉獻精神,也深刻認識到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獨特價值。

第二段:革命時期的艱辛與偉大。

新中國的成立并不是一帆風順的,而是革命英勇斗爭的結果。長期以來,中國人民經歷了無數(shù)次反抗外來侵略、爭取民族獨立的斗爭,付出了巨大的犧牲和努力。無論是辛亥革命還是延安整風運動,都彰顯了中國人民頑強的生命力和自我救贖的決心。在這段時期,無數(shù)先烈為了國家、為了人民,犧牲了自己的生命,為我們爭取了今天的幸福與自由。

第三段:建設時期的突圍與進步。

新中國成立后,面臨的一大任務就是重建國家和實現(xiàn)發(fā)展。廢止了不平等條約、解放農民、解放女性、土地改革、人民公社運動等一系列的行動,使中國逐漸擺脫了落后的封建社會。無論是第一代中共領導集體還是第二代中共領導集體,在建設時期都推動了中國的迅速發(fā)展。從建立工業(yè)基礎、開展社會主義教育運動,到精心組織的“文化大革命”,都是推動中國不斷前進的歷史節(jié)點。

第四段:改革開放的全面發(fā)展。

毛主席離世后,中國進入了改革開放的階段。改革開放不僅是中國的歷史性突破,也是中國經濟、政治和文化發(fā)展的重要轉折點。中國的改革開放政策激發(fā)了企業(yè)家的創(chuàng)新與創(chuàng)業(yè)精神,推動了市場經濟的快速崛起。中國政府的開放政策也吸引了大量外資和外國企業(yè),加速了中國經濟的全面發(fā)展。值得一提的是,中國的改革開放也在某種程度上改變了中國人民的思想觀念和生活方式,使中國社會逐漸向現(xiàn)代化邁進。

第五段:新時代的新目標與新理念。

如今,新時代已經到來。中國秉持著“和而不同”的理念,努力實現(xiàn)“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向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邁進。在新時代,我們需要繼續(xù)保持改革開放的勢頭,并以更加開放的姿態(tài)與世界互動。同時,尊重個體權益、加強社會公正,也是這個新時代里需要解決的一大問題。只有通過全面改革和持續(xù)創(chuàng)新發(fā)展,我們才能在國際舞臺上展現(xiàn)中國的真實魅力。

結尾:回顧過去,我們發(fā)現(xiàn)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們國家經歷了無數(shù)次的歷史變遷和風風雨雨,但我們始終保持著前進的方向。通過學習新中國史專題,我驚嘆于先輩們的付出和艱辛,更加堅定了我要為實現(xiàn)中國夢而努力奮斗的決心。我相信,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引下,中國將會創(chuàng)造出更加美好的未來。

新中國史專題心得體會總結篇六

在全校師生的配合下,學校的思政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部分學生的不良行為習慣有了較大的轉變,大多數(shù)學生都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行和較強的學習積極性,極少部分學生的思想意識較差,行為極為不規(guī)范,這部分學生是本期思政工作的重點。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創(chuàng)新的思路和扎實的工作入手,重視學生行為規(guī)范教育,積極創(chuàng)建改造學習環(huán)境,重抓班風、學風、校風,進一步提高思政工作實效,為祖國培養(yǎng)品學兼優(yōu)的新一代,實現(xiàn)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1.加強教師思想建設,切實轉變教師觀念,提高教師教書育人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樹立教書育人、服務育人的正確的工作觀念。

2.狠抓學生行為習慣教育,切實轉變學生亂扔亂丟、亂倒亂吐、亂涂亂劃的不良行為;狠抓學生文明禮儀,切實轉變學生粗話臟話、假話空話、行為粗野、舉止惡劣等不文明的行為習慣;狠抓學生思想教育,切實轉變學生集體觀念淡薄、感恩意識淡薄、和諧相處意識淡薄、尊老愛幼意識淡薄,誠信意識淡薄、守法意識淡薄等不良行為。狠抓學生衛(wèi)生習慣教育,切實鞏固上期取得的成果,進一步保證學校隨時隨地干凈整潔。

3.強化德育意識,抓好班主任隊伍建設。發(fā)揮德育工作的整合功能,建立班主任例會制度,制定班主任工作考評方案。大力開展班主任培訓工作,增強班主任的育人意識和提高他們育人能力。

4.重視行為養(yǎng)成教育,促進校園文化建設。加強行為規(guī)范教育,以《小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為標準,以一日常規(guī)考核為抓手,開展好文明禮儀教育系列活動。切實抓好“感恩、誠信、守法”教育。繼續(xù)鞏固“三生、四愛、五心、五好”教育主題班隊會,利用晨會、班隊會、主題教育、班級公約等,強化教育訓練。注重細節(jié),特別是抓好學生的集隊、課間操和課間行為規(guī)范等,切實培養(yǎng)學生做“講文明、懂禮儀、講誠信、會感恩、能守法”的校園小主人。

5.開展好系列主題教育。利用每周一的升旗儀式和國旗下講話,結合重大節(jié)日、紀念日,發(fā)揮少先隊陣地作用,一月一主題,對學生進行感恩、誠信、守法、奉獻、友愛及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等豐富多彩的少先隊主題教育,塑造學生良好品格。每月舉行一次教育活動,豐富學生課外生活,讓學生在活動中得到潛移默化的感染和熏陶。

6.開展好讀書節(jié)系列活動。積極組織開展各種活動,組織開展好形式多樣的學生讀書活動,營造濃厚的讀書氛圍,引導學生多讀書、讀好書,鼓勵學生讀書,形成良好的讀書氛圍,打造書香校園。

7.落實教育三結合。溝通才能理解,理解才會支持,所有教師要多了解家長,多與家長溝通,調動家長的積極性,與家長智慧相處,思政處要積極督促并參與班級的家長會,深入管理,合力育人。

8.結合實際,制定出學生管理措施,利用學管中心,時時處處加強對學生的行為、禮儀、品德進行教育和監(jiān)督。

9.完善班主任的管理辦法,建立強有力的激勵機制,把班主任工作的考核納入年度考核,最大限度調動班主任的工作積極性。

(一)提高認識,明確職責,抓好德育隊伍建設。全力保障各項德育活動的有效開展。

1.建全學校德育網絡,構建高效的全員參與、全員育人的德育工作網絡。使全校教師牢固樹立“服務學生、服務家長、服務社會”的意識,平時把學生滿意和不滿意,家長放心和不放心作為評價自己工作成效的重要尺度,從而督促教師更好地規(guī)范自我。

2.加強“三風”建設,全面開展思想、組織和作風整頓,在“以人為本”的前提下,嚴格制度管理,嚴格教師從教行為,切實轉變在教師中存在的“將就”、“勉強”“應付差事”的工作作風和“上班打麻將”“違規(guī)操辦酒席”等不良的“三風”現(xiàn)象。協(xié)助工會發(fā)揮好其職能作用,在教師中開展師德大討論,重視教師的教風、會風、形象建設,努力構建文明和諧、積極向上的教學團隊。

3.完善各項制度。本學期將對原有的德育工作目標責任制、班主任工作量化評比制度、班級量化評比制度、衛(wèi)生制度、升隊國旗制度、學生操行評定制度等一系列制度進行完善,充分發(fā)揮一系列制度的監(jiān)督作用和保障功能。

4.加強班主任隊伍建設。班主任的校本培訓,提高班主任隊伍的整體素質。

5.全力保障各項德育活動的有效開展,且開展的各項活動積極向上級報到,做到有計劃、有步驟地實施。

(二)以活動為載體,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提高學生素質。

1.通過學習《小學生守則》、《小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xxxx一小學五十分制》等,把常規(guī)教育落實到實處,從而進一步讓學生明確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逐步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逐步使學生從“要我這樣做”轉變?yōu)椤拔乙@樣做”,讓良好的行為習慣內化為學生的自覺行為。

2.開展各種活動,以活動育人,本學期將每月一次校級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得到潛移默化的感染和熏陶,讓學生做到講文明、懂禮儀、講誠信、會感恩、能守法,成為學校的小主人。

3.組織各類講座。如“安全知識”、“法律知識”和“心理知識”,這項活動將在學校的支持下請相關單位領導或負責人對教師和學生進行講座,以便更全面地幫助學生,讓每位教師成為學生的心理輸導者,成為值得學生信賴的好朋友。

(三)重視家庭、學校、社會三者之間的溝通,形成教育合力。

1.充分發(fā)揮“家校通”的作用,增進家校之間的聯(lián)系。除了交流學生情況外,還應特別重視對家庭教育提出的一些建議。

2.舉辦好家長學校。家長學校應向家長匯報學生在校的情況,了解學生在家情況,共同研究教育方法。

3.認真開展好社會實踐活動,本學期要選擇對學生有重要教育意義的場所進行社會實踐活動。

4.關愛留守兒童,保障留守兒童的身心健康。

新中國史專題心得體會總結篇七

第一段:

回首新中國成立70年的歷史進程,這是一個充滿曲折和波折的歷程。從建國初期到改革開放,再到如今的現(xiàn)代化進程,中國人民經歷了艱苦卓絕的斗爭,創(chuàng)造了無數(shù)的奇跡。作為一名歷史教師,我認為閱讀和學習新中國的歷史與文化,對于我們深入理解中國現(xiàn)代化進程的起點,進而傳播和宣揚中華文化具有重要意義。

第二段:

回顧新中國成立之初,中國面臨的是一片破碎,民生凋敝的局面,因此新中國的建立成為了一次全民族的解放開始。在毛澤東主席的領導下,中國人民進行了土地改革,進行了社會主義改造,建立了獨立自主的政治、經濟和文化體系,這些都是新中國在灰暗歷史中閃耀的光芒與希望。當然,也不能忽略新中國建國后面臨的困難,如三年困難時期等,但每一次困難也是新中國不斷發(fā)展壯大的契機。

第三段:

改革開放的開啟,使中國順著歷史巨輪的方向突破困境,迎來了經濟快速發(fā)展的時代。在鄧小平同志的領導下,中國實行了改革開放政策,開放對外交往,打破經濟封閉狀態(tài),全國各地社會生產力獲得了飛速發(fā)展,從此成為世界工業(yè)制造的生產基地。值得一提的是中國文化和思想領域也發(fā)生了革命性的變化,中國文化和藝術的復興,新的思想和文化的涌現(xiàn),為中國發(fā)展增添了文化的底蘊與厚度。

第四段: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新中國歷史發(fā)展的新階段。這一發(fā)展階段的核心是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加強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加快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人民全面發(fā)展。中國人民和政府正面對國內外發(fā)展中的新問題和挑戰(zhàn),中國積極參與全球治理,提出“一帶一路”倡議,全力發(fā)展經濟,以決心和勇氣錘煉國家和民族的意志,確立自己在世界地位中的角色。

第五段:

回顧70年的歷程,在會議宣講中深深體會到了中國人民在新時代的使命與擔當。這個70年的歷程,使我們切實認識到,世界發(fā)展形勢、國家面臨的內外挑戰(zhàn)與前景而生的時代發(fā)展任務。因此,我們需要歷史上的回顧,才能真正理解中國的發(fā)展過程及各個歷史時期特別的變化,在歷史的鏡子中認清自身、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堅決打贏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yè)的戰(zhàn)役,爭取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健康發(fā)展的中國夢。同時我們的歷史也是世界文明的一部分,在與全球化趨勢迎頭相撞的時代,我們需要清晰獨立思考,逐漸形成真正屬于我們的全球性視角,締造人類未來的共同文明。

新中國史專題心得體會總結篇八

第一段:引言(200字)。

近期,我參加了一次由學校組織的新中國史專題講座。此次講座,不僅讓我深刻認識到新中國的發(fā)展歷程,還讓我對中國的歷史與文化有了更為深刻的理解。作為一名教師,我深感責任重大,需要不斷提升自己的歷史素養(yǎng)與專業(yè)能力,將新中國史知識傳授給學生,這也是我從這次講座中所獲得的體會。

第二段:認識新中國的發(fā)展歷程(200字)。

作為一名教師,必須要對中國的歷史有足夠的了解。由于新中國建立時間較為接近我們的現(xiàn)代,所以對于新中國的發(fā)展歷程也要有深入的掌握。在此次講座中,我了解到新中國的建立經歷了從思想到政治、從文化到經濟方面的全面改變。從政治上來看,新中國建國初期主要是圍繞國家建設大局而展開的,隨后的政治運動也為國家政治的長期穩(wěn)定打下了基礎。在經濟方面,中國經歷了從主新民主主義經濟到計劃經濟再到市場經濟的轉型過程,并通過改革開放的政策,實現(xiàn)了經濟的跨越式發(fā)展。

第三段:對于歷史的深刻理解(200字)。

歷史不僅是一段舊事,更是我們今天的生活基礎。了解歷史,可以讓我們更加清晰地認識到中華民族所經歷的困難和挫折,也可以更好地學習貫徹中華民族的核心價值。在此次講座中,我認識到對于中國歷史的學習是從社會進步、文化傳承、民族團結等多個方面進行了解。一個有著豐富歷史知識的教師,可以更好地引領學生認識到歷史的發(fā)展趨勢,并且能夠對學生進行深刻的思想啟迪。

第四段:提升歷史素養(yǎng)與教學能力(300字)。

作為教師,必須要不斷提高自己的學科素養(yǎng)和教學能力,以更好地引領學生。我認為,要提升教學能力,首先要提高自己的學科素養(yǎng)。為此,我們需要不斷進行學習和了解,積累更多的知識和經驗。同時,對歷史概念和重要事件的深入講解也是擴展知識面的必要方法。其次,我們還需要通過更加嚴謹?shù)慕虒W方法,來達到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掌握學科知識。例如,利用多媒體工具進行歷史地圖和圖片的展示,可以讓學生形象記憶,理解更加深刻。為最終目的是讓學生更加了解中國歷史,并在人文素質方面有所提升。

第五段:總結與展望(300字)。

通過此次新中國史專題講座,我不僅了解了新中國的發(fā)展歷程和中國歷史文化,也提高了個人歷史學科素養(yǎng)和教學能力,還有更深的感悟,歷史終究是一條河流,流淌著我們無聲而卓越的精神,更是中華民族永久的靈魂,期望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我不斷拓展自己學科的寬度和深度,用我的知識和智慧引導學生對歷史的學習和理解,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大氣和智慧共同塑造面向未來的民族靈魂和文化基礎。

新中國史專題心得體會總結篇九

大家下午好。今天,很高興能夠在xxx市委黨校與在座的各位見面。首先,請允許我代表xxx市委黨校誠摯歡迎大家的到來!我們都知道,社會主義發(fā)展史可以從中國和世界兩個區(qū)域視角來講解。不同的取鏡,就會呈現(xiàn)不同的直觀感受和解讀。那么,中國視域下的社會主義發(fā)展史又會讓我們產生怎樣的感觸與思考呢?根據xxx書記的指示,結合自身的研究方向,接下來我所要授課的主題是“新中國社會主義發(fā)展史”,希望在座的各位領導和同志不吝指出問題?,F(xiàn)在,課程開始。

任何一部歷史的撰寫,都有它的時代背景??梢哉f,新中國的社會主義發(fā)展史也有它蹣跚學步的前奏。

1840年中英鴉片戰(zhàn)爭揭開了中國百年黑暗近代史的序幕。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惡化的過程之中,我國人民任人宰割,身陷水深火熱的悲慘境地。期間,多少仁人志士慨以當慷、前赴后繼,為拯救國民探索出路、四處鑿壁、呼號奮戰(zhàn)。然而,由于他們始終奔走在資本主義道路之上,終究未能在救國之路上走通、走成、走完。

1917年十月革命為滿目瘡痍的中國送來偉大的馬克思列寧主義。早已麻木的廣大工人、農民脫下沉睡的外衣,紛紛登上歷史的舞臺,發(fā)出擺脫壓迫與剝削的吶喊與警醒。這個時候我們國人才發(fā)現(xiàn),馬克思主義理論可以跟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尤其是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這一開天辟地的事件再次印證了中國勞動人民的大膽嘗試與無限智慧。隨后,在我們黨的領導下,中國人民終于推翻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三座頑固大山,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最后的偉大勝利。

1949年新中國建立前夕《論人民民主專政》為社會主義發(fā)展道路插上指路牌??梢哉f,國人也曾在1949年10月1日前思考過諸如新中國應該走什么道路、應該建成什么性質國家等問題。慶幸的是,革命的成功讓人們對資本主義道路報以堅定的否決。可是,除了資本主義道路之外,新中國難道要選擇封建主義嗎?就在國人議論紛紛、迷茫困惑之際,我們黨偉大領袖毛主席大筆一揮,著文《論人民民主專政》,旗幟鮮明地告訴國人:“走俄國人的路。”沒錯,這就是最終的答案,即社會主義道路。由此,新中國的歷史隨著社會主義發(fā)展史的書寫同步進行,開啟了中國人民的新歷史。

新中國的成立雖然成功搭建起社會主義發(fā)展主體框架,但還缺乏社會主義制度主心骨的支撐。因而,在1956年社會主義制度確立之前,新中國致力于打造社會主義發(fā)展史的主心骨。

1949年至1953年,中國陸陸續(xù)續(xù)完成新民主主義革命遺留下來的歷史使命與責任。土地改革、鎮(zhèn)壓反革命、“三反”、“五反”、剿匪除惡霸、抗美援朝等一系列事件,有力鞏固了新生的社會主義政權,切實恢復了殘破的國民經濟。

1953年至1956年,中國通過大規(guī)模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1953年,我們黨適時提出渡時期總路線,指出國家要實行社會主義工業(yè)化,并對農業(yè)、手工業(yè)、資本主義工商業(yè)進行社會主義改造。這就是所謂的“一化三改”。期間,我們黨依據當時中國國情,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領導廣大人民群眾投身到“一化三改”運動之中。1956年,新中國基本完成三大改造。這標志著我們這樣人口眾多、情況復雜的新民主主義大國,在短短幾年時間之內就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

從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的過渡,不僅僅是一種社會的變革,更是一個國家歷史基調的奠定。過渡時期總路線反映了歷史的必然性,是完全正確的。整體上來說,在一個4億人口的大國中比較順利地實現(xiàn)如此復雜、困難和深刻的制度轉型,促進工農業(yè)和國民經濟的發(fā)展,是中國歷史上偉大的勝利。不得不說,社會主義制度的確立,是新中國社會主義發(fā)展史的基石。

新生事物的成長難免遭遇碰壁和挫折。新中國社會主義的發(fā)展歷程經過了兩個曲折的探索階段,雖然有所失,但也有所得??傮w來說,這是一種曲折的前進。

1956年至1966年,新中國開始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的曲折十年。需要著重指出的是,1956年毛澤東主席《論十大關系》為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fā)展樹立了一個良好開端。不同于蘇聯(lián)否定社會主義社會存在矛盾的觀點,新中國準確判斷社會主義社會狀況,表明敵我矛盾并非社會主流,在根本利益一致基礎上的非對抗性矛盾,即人民內部矛盾,確實占了主體。這一論斷在當時的整個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中都起到了振聾發(fā)聵和獨樹一幟的作用。但是,1956年蘇聯(lián)赫魯曉夫全盤否定斯大林引發(fā)了世界性反共反社會主義浪潮。由此,新中國1957年極少數(shù)資產階級右派分子向黨和新生的社會主義制度放肆發(fā)動進攻。進而,國內的反右派斗爭被擴大化,大量人民內部矛盾被當作敵我矛盾。在這樣的國內外不穩(wěn)定發(fā)展趨勢影響下,我們黨在1958年提出的社會主義建設總路線,雖然反映了廣大人民群眾迫切要求改變我國經濟文化落后狀況的愿望,也在一定程度上調動了各族人民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精神,但卻忽視了客觀的經濟發(fā)展規(guī)律,催生出“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因此,我國被迫在1959年至1961年進入生產生活困難時期,國家和人民遭到重大損失。好在國家領導人及時調轉航舵,通過1960年“調整、鞏固、充實、提高”八字方針及1962年“七千人大會”,國民經濟得到順利恢復與發(fā)展,出現(xiàn)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1966年至1976年,新中國迎來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的又一個曲折十年。不得不承認,這十年間的探索雖然防止了像西方世界資本主義復辟的預演,但付出了較為慘重的代價。我們應該看到,國家領導人發(fā)動思想文化領域革命運動的初衷是為了反修防修、防止資本主義復辟。蘇東劇變便證明了關于防止資本主義復辟的思想具有戰(zhàn)略意義,富有遠見。而且,這種思想至今仍不失深遠意義,應該給與肯定。只是,探索過程中的具體做法和指導方略缺乏科學的分析,使黨和國家遭到建國以來最嚴重的挫折和損失,理應加以拋棄。當然,在這十年間也取得不少成績,如:三線建設、兩彈一星、中美中日恢復外交關系。這些都為改革開放新時期的經濟騰飛準備了重要的條件。

物極必反、否極泰來的哲理同樣適用于勤勞、勇敢、奮斗的中國勞動人民身上。當新中國沉浸在碰壁、迷茫、挫折的困境之中時,改革開放一聲炮響,將步履蹣跚的中國推向新世紀的迎風潮頭。

1978年,我們黨十一屆三中全會提出的改革開放偉大決策扭轉了新中國社會主義發(fā)展史的進程。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鑰匙打開了人民群眾身上的教條主義枷鎖,讓人們的內心從曲折的過去解脫出來,重新面對新時期的新情況和新問題。把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為完善社會主義及推動社會主義發(fā)展創(chuàng)造新動能、提供新動力,我們黨和國家的各項事業(yè)再次節(jié)節(jié)高升、蒸蒸日上。

1982年,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同志為中國社會主義加上“特色”內涵。我們根據國情實際和時代特點,通過艱辛探索賦予了鮮明的中國發(fā)展特色。自此,新中國社會主義發(fā)展史愈加“特色”、更加閃耀。由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也逐漸成為我國改革開放以來的基本理論、基本道路、基本路線。在這里,我需要指出的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毛澤東主席時期開始探索的,但作為一個較為完整的理論體系機制,則是在鄧小平同志時期完成的,兩者屬于前后繼承關系。也就是所謂的“始于毛,成于鄧”這個說法。

新時代,我們構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體系。在經濟上,建立了以公有制為主體、國有經濟為主導、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fā)展的基本經濟制度;在政治上,建立了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lián)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國體以及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政體;在文化上,建立了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紅色革命文化為基因,同時吸收傳統(tǒng)文化和世界先進文化中積極內容的文化制度。經過實踐的證明以及時間的見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體系已經成熟,有力促進了國內經濟發(fā)展和社會進步,經受住了國際復雜形勢的考驗。因此,我們充滿了新時代的自信心與自豪感。

同志們,新中國社會主義發(fā)展史是一段從建立到建設再到完善的歷史,是一部社會主義在中國的發(fā)展史。社會主義事業(yè)在探索中發(fā)展、在挫折中前進、在困難中成長。這一切都離不開中國勞動人民的汗水與心血,讓我們?yōu)閲?、為自己鼓掌致謝。

同志們,新中國社會主義發(fā)展史是世界上的不平凡歷史。我們經歷多少風風雨雨,才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我們經歷多少坎坷磨難,才能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再到逐步強起來;我們經歷多少淚眼婆娑,才最終走向了偉大復興。應該說,走社會主義道路,是人民的選擇,也是歷史的選擇。今天,我們可以自豪地向全世界宣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條路,我們走對了。

最后,希望對于新中國社會主義發(fā)展史,我們十四億中華兒女奮力在新時代陽光普照下,繼續(xù)譜寫華麗新篇章。

我的授課到此結束,感謝大家!

您可能關注的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