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小學品德課程心得體會范文(優(yōu)質(zhì)12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10 05:26:56 頁碼:13
小學品德課程心得體會范文(優(yōu)質(zhì)12篇)
2023-11-10 05:26:56    小編:ZTFB

心得體會是我們在學習、工作、生活等方面所汲取的經(jīng)驗和感悟的總結和概括。在寫心得體會之前,我們應該先梳理好自己的學習或工作經(jīng)歷。在下面的心得體會范文中,我們可以看到不同人對于同一件事情的不同觀點和思考方式。

小學品德課程心得體會篇一

作為小學生的課程之一,品德課是培養(yǎng)學生好習慣、優(yōu)秀品質(zhì)的必修課。最近,在老師的引導下,我參加了一節(jié)品德課活動,并且我認為這是一次非常難忘和有意義的經(jīng)歷。接下來,我將談談我對這個活動的一些體驗和感受。

第一段,引入話題。品德課是我們小學生們非常熟悉的一種課程,它是我們成長道路上極為重要的一環(huán)。這次參加的品德課活動內(nèi)容是更為豐富和完整的一次活動,其中包括了多種多樣的教學方式和學習方法,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二段,品牌教師的教學方法。在這節(jié)課中,我們的老師先以簡單的故事分享者自己的經(jīng)歷,并鼓勵我們思考一件事情的價值。然后,在她的引導下,我們進行了一系列互動活動,如學生之間的角色扮演和學生與老師的合作游戲。這些運動不僅有趣而且很有意義,這讓我們更好地體驗到了品德課的真正精髓。

第三段,講述師生之間的互動。這節(jié)課我們不僅感受到了師生之間的尊重和信任,還學到了許多知識。在講述完故事后,老師鼓勵我們發(fā)表對故事的看法和聽取其他同學的意見,這在使我們的思維變得更加敏捷的同時,還豐富了我們的學習和認識,讓我們更好地了解了自己。

第四段,分享活動對我?guī)淼木唧w啟示。在參加這個活動后,我對自己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如尊重他人、獨立自主、團隊合作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我也明白了一個道理:協(xié)同合作導致了更好的成果。當每個人都發(fā)揮出最好的努力,我們一定能實現(xiàn)我們想要的目標。

第五段,總結體得體會。這次活動是我們品德課學習中的一次有益補充。我們從這次活動中學到了很多新的知識和經(jīng)驗,同時也對我們已有的觀念和認識有了更深層次的探索。感謝老師的耐心引導和支持,我們學習了品德課最核心的精髓,實際上也為我們今后的學習和生活法帶來了更積極和健康的指引。

小學品德課程心得體會篇二

《品德與社會》這門課程具有學科綜合性、開放性、實踐性的特點,對小學生品德的教育勢必有越來越大的作用。為此,對所任該學科教師的知識要求,教育教學方法的探究就刻不容緩。

小學品德課在我國始于1981年,小學社會課始于1992年;21世紀始,思想品德課與社會課合并設置為《品德與社會》課,這套教材的使命是:使學生學會做人的初步意識,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奠定共和國的下一代用于謀求豐富生活的知識、能力基礎。培養(yǎng)自律、自信有社會責任感的合格公民。就如何上好小學《品德與杜會》課,我談點粗淺看法。

一、興趣引入,啟智相劑。師生互動。

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依據(jù)這門學科的特點,每節(jié)課的內(nèi)容都有學生感興趣的知識點,把這些知識點板書在黑板上,引起學生的注意,并提出要求,讓學生帶著問題去讀書,找答案。如在教《唐朝盛世》這一節(jié)時,教師板書,1、何謂“盛世”?哪些方面說明了唐朝盛世?2、任人唯賢,取人長處有什么好處?3、理解“坊”、“市”。帶著這些問題,學生聚精會神地讀書,圈點,之后盼著教師抽問,以便搶著回答問題,展示自己。教師抓住這一契機,啟發(fā)學生深層次地想問題,積極參加討論,發(fā)表自己的新意見,盡量讓學生暢所欲言、表現(xiàn)自己,并讓其他學生補充,教師再完善、總結。師生互動,相得益彰。同時,師生之間也建立起了心理和諧的相容關系,有利于教育教學活動地開展。在不斷地學習、教學中探索,使得教學思想越來越活躍,把這種有啟有發(fā)的教學引入到《品德與社會》課教學中,遠勝于按部就班地說教式教學。

二、從實際出發(fā)。提高教與學的效率。

1、從學校實際出發(fā),就地取材,提高教學效率。

我們學校地處農(nóng)村,教學條件差,幾乎沒有什么教學設備。我就根據(jù)教材內(nèi)容來設計該節(jié)課的教學。如在教學《領略建筑風采》一節(jié)時,教師提出“歐式風格的哥特式建筑,伊斯蘭教建筑與我國建筑的風格相同與不同之處”的問題時,讓學生通過各種途徑收集資料,有的上網(wǎng)查詢,有的詢問家長,有的在書中找答案。然后帶學生到現(xiàn)場觀看學校的教學樓和辦公樓的建筑風格與學校相鄰的且有點歐式建筑風格的私人住宅,讓學生進行比較,并找出異同點。這樣,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興趣也濃,再回到課堂上進行總結,學生搶著發(fā)言,課堂活躍,充滿生機與活力。同時,教師又把自己收集的資料展示給學生,師生互補,這種課效率高,結果明顯。

2、從生活實際中取樣,讓學生感知自然,提高學習興趣。

如在教《春天的種植》一課時,事先讓學生讀教材了解書本知識后再在家里動手實踐,種植種子,詢問家長,了解種子發(fā)芽所需的條件,再組織學生展開對“種子發(fā)芽”條件的討論。這樣學生就掌握了所學知識。然后結合類似事例,對學生進行農(nóng)村科技知識的教育,引導學生認識科學技術對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發(fā)展的重要性,增強他們從小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自覺性,培養(yǎng)他們從小愛農(nóng)村、愛家鄉(xiāng)、愛自然,樹立建設家鄉(xiāng)的思想意識。

3、從學生自身中尋找教學資源,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在學校教學資料不足的情況下,尋找學生自身資源充實教學,體現(xiàn)學生主體,達到豐富教學資源,為教學服務之目的。如在教學《擁有好心情》一課時,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交流,講出自己的煩心事,怎樣才能走出煩惱的困擾。學生之間互談心事,互吐心聲,談感受、出主意、減痛苦、樹信心。一個平時不善言談,表情木訥,成績不好的男孩子在這種氛圍的感染下終于吐露心聲;原來他父母離異,繼母待他非常嚴厲,他認為繼母是故意苛刻他,老是與父母頂撞,與父母之間的矛盾日深。老師和同學了解情況后,主動與他交談,并與其家長溝通,知道繼母并非刁難他,而是視他為親生,要培養(yǎng)他成才,只是方法欠妥,才會造成今天這樣的局面。從這以后,他和父母關系逐漸融洽,心結一解開,臉上的笑容也回來了,學習成績不斷上升,參加《知榮辱、樹新風》征文大賽,還獲得了區(qū)級一等獎。

三、以教材為主體,從實踐中完善教學內(nèi)容,提高教學的實效性。

《品德與社會》這門課程,它綜合了歷史、地理、經(jīng)濟、政治、社會等多門學科知識,但這些知識又貫穿著大量社會實踐活動,這就要求教師結合我們農(nóng)村學校的實際情況設計教學內(nèi)容。首先是堅持教學以學生為主體,其次是以教材中的內(nèi)容為主線,讓學生結合自身實際去實踐,獲取第一手資料,第三是教師結合教材知識點與學生實踐的效果進行評價,以期達到教學之目的。如在教學《我給我家寫家史》一節(jié)時,一是要求學生讀課文,了解書寫格式,但要注意每個家庭都有許多值得記載和紀念的事情;二是詢問長輩,了解事件,去走訪親訪友,到實踐中去搜集寫《家史》所需的照片、文字、年表等信息材料,越多越好。三是實踐操作,對獲取的信息、材料進行取舍,用文字,按時間順序、人物輩份、大事年表進行敘述,并征求長者的意見、建議?!都沂贰烦尚秃?,讓長輩們閱讀,再次提出修改建議。通過這樣實踐,再實踐的過程中,學生們獲得了極大的成功。王玉婷、何志宏、高寰忠三位同學寫的《家史》受到了學校的表彰獎勵。像《學做家務事》、《尋根問祖》、《我們生息的國土》、《罪惡的戰(zhàn)爭》等等都可以采用這種模式教學。

總之,小學《品德與社會》這門嶄新的課程,我通過幾年的教學,沒有成功的經(jīng)驗可談,只想把點滴體會以吐為快,其目的是尋求更多的知音參與討論,以期尋得更多教育火花的進發(fā)。使《品德與社會》在現(xiàn)有的教學環(huán)境中讓學生立足生活、回歸生活、自主實踐,充分感受學習的樂趣。

小學品德課程心得體會篇三

小學品德課是小學教育中一門重要的課程,通過品德課的教學,能夠將品德素養(yǎng)、道德價值觀等有關的知識傳授給孩子們。同時,品德教育還能夠幫助孩子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本文主要從品德課的教學內(nèi)容、活動形式、教學效果等方面進行探討,以期做到對于小學品德課例活動心得體會的全面解讀。

第一部分:品德課的教學內(nèi)容。

小學品德課的教學內(nèi)容涵蓋了依規(guī)矩做人、尊重他人、敬愛師長、助人為樂等多方面的內(nèi)容。其中,品德教育不僅是對生活和社會進行梳理、領悟和理解,同時也是對自我的發(fā)現(xiàn)、探究和發(fā)展。通過品德課的教學內(nèi)容,能夠使孩子們明白要做一個對社會有貢獻、有責任感、能夠為別人著想的好孩子。

小學品德課教學的活動形式應該是多樣化的。一般來說,品德課的教學形式有制作手工、剪紙、模型、配對和分組等多種形式。此外,品德課的教學形式也可以是競賽、討論、觀察和實踐等。無論采用何種教學形式,目的都是為了讓孩子們更好更快地學習到品德課的知識和價值觀。

第三部分:品德課的教學效果。

品德課的教學效果是非常顯著的。品德課能夠使孩子們養(yǎng)成良好的品德素養(yǎng),例如禮貌、守時、樂于助人、和諧、團結等等。品德課的教學,也能夠讓孩子們更好地理解什么是責任感、怎樣成為社會中的一員,以及如何塑造自我形象。因此,品德教育是小學教育中必須注重的一個方面。

第四部分:品德課的教學難點。

品德課的教學難點主要有兩個方面。首先,品德課的教學很容易升華成為道德教育,對于一些年輕的小學生來說,可能達不到領悟能力的需求。其次,品德課的教學需要教師引導,否則可能會出現(xiàn)效果不好或者出現(xiàn)偏頗。因此,在教學品德課過程中,需要教師耐心教導、培養(yǎng)孩子的自我認識和良好的習慣。

第五部分:品德課的教學方法。

品德課的教學方法需要講究實效。例如,在教學禮貌方面,教師可以讓孩子們進行情景模擬,模擬在場景下自己需要禮貌的應對;在教學勤奮方面,可以鼓勵孩子們培養(yǎng)起勤奮習慣,并且將這些習慣長期貫穿在日常生活之中。因此,在教學品德課上,教師可以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例如活動、討論、實踐等,這些活動能夠使孩子們積極主動地參與進來,從而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以上就是關于小學品德課例活動心得體會的五段式文章。小學品德課是小學教育中一門非常重要的課程,同時也是培養(yǎng)小學生品德素養(yǎng)和道德價值觀的重要途徑。因此,教師們在教學品德課上,需要注重教學內(nèi)容的多樣性、活動形式的多樣性、教學效果的提升、教學難點的克服以及教學方法的有效實施。這些教學策略和方法能夠幫助小學生更好地掌握品德課的知識,從而在品德方面得到更好的提升。

小學品德課程心得體會篇四

小學品德課程是小學教育體系中所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通過品德課程的學習可以幫助學生養(yǎng)成優(yōu)秀的品德習慣,培養(yǎng)出真善美的品質(zhì)。遵照品德課標,小學品德課程主要涵蓋了道德認知、道德情感、道德行為和祖國情懷等內(nèi)容。在這篇文章中,我要分享一下我在品德課學習中所收獲的感悟。

第二段:認知部分。

作為小學生的我們,對于很多道德概念都是非常陌生的。在品德課上,老師們?yōu)槲覀冎v解了很多道德概念,如:誠實、友愛、守紀律、尊重、感恩等等。通過課堂的聽講,我們漸漸地明白了這些道德概念背后的內(nèi)涵和意義,逐漸認識到道德行為對于個人和社會的重要性。

第三段:情感部分。

品德課不僅僅是知識的傳遞,更重要的是對我們品德情感的引導和培養(yǎng)。老師們通過寓教于樂的方式,將儒家思想、紅色文化等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帶給了我們,讓我們了解到傳統(tǒng)文化的獨特魅力。品德課堂也是一個展示優(yōu)秀品德行為、鼓勵正能量的平臺。老師們告訴我們,做人要做一個受人尊敬的人,我們也通過課堂中反復模擬的場景,感受到了誠實、守紀律、尊重等品德行為所帶來的美好感受。

第四段:行為部分。

品德課對于我們行為的引導和培養(yǎng)相當重要。在品德課上,我們不僅學到了品德知識和情感,更重要的,是通過課堂所模擬的場景、游戲等實際操作,培養(yǎng)了我們自我控制、尊重他人、愛護環(huán)境等實際行為能力。通過老師們的引導,我們逐漸理解到道德行為的規(guī)范和標準,在品德上不斷追求卓越。

第五段:祖國情懷部分。

品德課標一大特點,便是在教育學生品德行為、道德情感的同時,也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國家意識和尊重傳統(tǒng)文化。通過品德學習,我們能夠了解到祖國底蘊深厚、傳統(tǒng)文化璀璨燦爛。在品德課上,我們除了學習道德規(guī)范外,還會學習關于中國傳統(tǒng)文化道德的知識,比如義、禮、信、恥等等。通過品德課程的學習,我們逐漸培養(yǎng)了“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的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走上了健康成長的康莊大道。

總結:

思想十分豐富的品德課程不僅幫助小學生全面認知道德概念,教育品德情感,更重要的是引導小學生理解道德規(guī)范,評價和制定正確的行為標準。品德課為我們樹立了道德榜樣,引導我們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品德是人的基石,老師們的指導和引導,讓我們小學生從小就了解道德規(guī)范,明確了對未來的指引,也為未來的成長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小學品德課程心得體會篇五

小學品德課是一門非常重要的課程,它不僅能夠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品德修養(yǎng),還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認知和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在這門課程中,教師和家長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他們需要為學生創(chuàng)造出適合他們成長的環(huán)境和教育方式。筆者最近參與了一次小學品德課的活動,深受啟發(fā)和感動。本文將分享我所學到的一些經(jīng)驗和體會。

第二段:活動介紹。

活動是在一個小學三年級的品德課上進行的。這節(jié)課的主題是"團結合作,互助互愛"。老師向學生講解了什么是"團結","合作","互助"和"互愛",然后提出一個問題,讓學生商量一個團隊名字,并講述他們選擇這個名字背后的故事。學生們積極參與,各自闡述自己的想法,最終取得了一個非常有意義的團隊名稱。

第三段:我的體會。

通過觀察學生的表現(xiàn),我深刻感受到班級中的每個孩子對品德課的重視和熱情。我發(fā)現(xiàn),品德課的教學方式不是簡單地向學生灌輸?shù)览?,而是注重啟發(fā)學生自主思考和發(fā)揮創(chuàng)造力。這種教學方式不僅能夠激發(fā)學生的興趣,還能夠讓他們在思考問題的過程中逐漸成長,并更好地理解品德課所要傳達的思想。

第四段:家庭作業(yè)。

在本次活動中,老師還布置了一項家庭作業(yè),讓學生結合團隊名稱的含義,自己創(chuàng)造一個海報并在班級中展示。學生們樂在其中,積極動手創(chuàng)作,精心設計和排版,海報質(zhì)量不僅精美,而且內(nèi)容充實。這項家庭作業(yè)讓學生更加深入地理解了品德課的主題,并讓他們在動手實踐中掌握了更多的知識和技能。

第五段:總結。

在品德課中,學生不僅能夠學到知識,還能夠培養(yǎng)好的品德和正確的價值觀。本次活動讓我更加深入地認識到了品德課的重要性。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中,我將更加注重培養(yǎng)自己的品德修養(yǎng),做一個對社會有貢獻的人。同時,我也呼吁家長和教師能夠更加重視品德教育,給孩子們創(chuàng)造更好的學習環(huán)境和教育方式。

小學品德課程心得體會篇六

近年來,隨著素質(zhì)教育的進一步實施,新舊觀念的沖突,獨生子女的增多,小學教育也出現(xiàn)了令人擔憂和深思的問題。比如,在少年兒童中普遍出現(xiàn)了“行為霸道、不懂禮貌、磨蹭馬虎、自私任性、孤僻膽小”等不良傾向。這些行為雖然在其嚴重性和穩(wěn)定性上還沒有達到違法的程度,但是如不及時加以矯治,就會不斷惡化、甚至影響一生。正如教育思想家烏申斯基所說:“人的好習慣就像是在銀行里存了一大筆錢,你可以隨時提取它的利息,享用一生。一個人的壞習慣就好像欠了別人一筆高利貸,老在還款,老還不清,最后逼得人走入歧途?!毙W生不良行為的出現(xiàn),既有家庭、社會、學校的客觀因素,又有小學生自身發(fā)展的主觀因素。《品德與社會》課這套教材的使命是:使學生學會做人的初步意識,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奠定共和國的下一代用于謀求豐富生活的知識、能力基礎。培養(yǎng)自律、自信有社會責任感的合格公民。因此就如何上好小學《品德與杜會》課,我認為應該從以下幾點入手。1.興趣引入,啟智相劑。師生互動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依據(jù)這門學科的特點,每節(jié)課的內(nèi)容都有學生感興趣的知識點,把這些知識點板書在黑板上,引起學生的注意,并提出要求,讓學生帶著問題去讀書,找答案。如在教《社會呼喚誠信》這一課時,教師板書:1、何謂“誠信”?2、生活中人們?yōu)槭裁匆炗唴f(xié)議、合同、做出承諾?3、它們在社會生活中起到什么作用呢?。帶著這些問題,學生聚精會神地讀書,圈點,之后盼著教師抽問,以便搶著回答問題,展示自己。教師抓住這一契機,啟發(fā)學生深層次地想問題,積極參加討論,發(fā)表自己的新意見,盡量讓學生暢所欲言、表現(xiàn)自己,并讓其他學生補充,教師再完善、總結。活動過程中師生之間也建立起了心理和諧的相容關系,有利于教育教學活動地開展。在不斷地學習、教學中探索,使得教學思想越來越活躍,把這種有啟有發(fā)的教學引入到《品德與社會》課教學中,遠勝于按部就班地說教式教學。2.從實際出發(fā)。提高教與學的效率2.1從學校實際出發(fā),就地取材,提高教學效率。期刊文章分類查詢,盡在期刊圖書館如在教學《我的祖國多遼闊》讓學生在地圖上找出自己家鄉(xiāng)的地理位置與其它省市比比面積大小,再用課件展示東、西、南、北不同地方同一季節(jié)的氣候特征,讓學生通過畫一畫、找一找、拼一拼等方法來了解我國領土疆域之大,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興趣也濃,再回到課堂上進行總結,學生搶著發(fā)言,課堂活躍,充滿生機與活力。同時,教師又把自己收集的資料展示給學生,師生互補,提高課堂實效,結果明顯。2.2從生活實際中取樣,讓學生感知自然,提高學習興趣。如在教《花草樹木點頭笑》一課時,事先讓學生說說自己認識哪些植物,詢問家長它們有什么作用,,再組織學生展開對“花草樹木本領大”的討論。這樣學生就掌握了所學知識。然后結合類似事例,對學生進行農(nóng)村科技知識的教育,引導學生認識科學技術對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發(fā)展的重要性,增強他們從小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自覺性,培養(yǎng)他們從小愛農(nóng)村、愛家鄉(xiāng)、愛自然,樹立建設家鄉(xiāng)的思想意識。2.3從學生自身中尋找教學資源,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在學校教學資料不足的情況下,尋找學生自身資源充實教學,體現(xiàn)學生主體,達到豐富教學資源,為教學務之目的。如在教學《擁有好心情》一課時,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交流,講出自己的煩心事,說說自己當時是怎樣處理的,討論“怎樣才能走出煩惱的困擾”,教師要對學生給予指點,有的學生找不到可傾述的對象又不敢跟老師、家長說,教師可指引方法如:寫信、記日記等來轉移煩惱,教會學生解決問題的方式與對生活的態(tài)度。學生之間互談心事,互吐心聲,談感受、出主意、減痛苦、樹信心。心結一解開,臉上的笑容也回來了,對學習也有促進作用。3.以教材為主體,從實踐中完善教學內(nèi)容,提高教學的實效性《品德與社會》這門課程,它綜合了歷史、地理、經(jīng)濟、政治、社會等多門學科知識,但這些知識又貫穿著大量社會實踐活動,這就要求教師結合我們農(nóng)村學校的實際情況設計教學內(nèi)容。首先是堅持教學以學生為主體,其次是以教材中的內(nèi)容為主線,讓學生結合自身實際去實踐,獲取第一手資料,第三是教師結合教材知識點與學生實踐的效果進行評價,以期達到教學之目的。如在教學《生活在世界各地的華人》一課時,一是要求學生讀課文,了解世界各地都有我國的同胞,世界各國都設有“中國城”,他們在節(jié)假日或舉行什么活動時都會相約到中國城慶賀;二是通過海外華人的故事,了解他們在異國他鄉(xiāng)的艱辛與心系祖國的熱忱,如:對國內(nèi)貧困生的資助,地震災區(qū)的援助等等。三是通過一些實際事例讓學生知道今天的許多海外學子為祖國的建設貢獻著自己的聰明才智。如錢學森事跡等。激發(fā)學生從小立志好好學習長大報效祖國的信念。總之,小學《品德與社會》課是國家重視小學德育的重要體現(xiàn),也是對學生進行德育的重要工具。因此,對品德與社會的重視與否,課程上得好與壞,是德育能否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前提。提高認識,就要從思想上重視,加強品德與社會的教學工作,讓品德與社會觸及兒童的內(nèi)心世界,影響他們的心靈。使《品德與社會》在現(xiàn)有的教學環(huán)境中讓學生立足生活、回歸生活、自主實踐,充分感受學習的樂趣。

小學品德課程心得體會篇七

(一)談話導入:如在學習小學美術教材(人美版)第四冊《假如我是巨人》一課時,我是這樣設計導言的:“同學們,上星期我們觀看了卡通片《小人國》。故事講的是海上的風浪打翻了一艘輪船,水手格列佛漂流到了一個神奇的小島,這個小島就是小人國。請你們講一講格列佛在小人國里看到了什么?遇到了哪些奇怪的事情?你們還知道哪些有關巨人的故事?假如你是巨人會怎樣?”學生發(fā)言后板書課題:假如我是巨人。幾句啟發(fā)式的談話,既創(chuàng)設了一定的教學情境又發(fā)散了學生的思維,吸引了學生注意力,引發(fā)大膽想象,導入新課。

(二)設疑導入:“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可以孕育愿望,可以滋生動力。在新課的教學中我們可以利用學生的這一心理特點,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和求知情趣,引導他們在好奇、歡樂中學習。設疑是提高學生興趣的有效途徑。如:小學美術教材(人美版)第一冊《泥巴真聽話》,我先讓學生摸一摸、猜一猜,紙下蓋的是什么?設疑引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再引導學生用手觸摸感覺三種不同干濕的泥材,感受其不同的質(zhì)感和量感,喚起學生參與本課學習活動的興趣。

小學品德課程心得體會篇八

以前在我們農(nóng)村學校,小學品德與社會課一直被視為豆芽科學。老師不重視,經(jīng)常用來上語文、數(shù)學課;學生不喜歡,認為反正不參加統(tǒng)考,學好學壞無所謂。近幾年在國家教育教學改革和全面推行素質(zhì)教育的指導下,各級各類學校開始重視小學品德與社會課的教學質(zhì)量。本學期我被學校選派參加了“國培計劃”小學品德與社會的培訓與學習。通過近一學期的培訓與學習,我對上好小學品德與社會課的重要性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認識。我認為要上好小學品德與社會課我們應該注意以下幾點:1.首先我們教師應該從思想上重視品德與社會課的教學,徹底轉變觀念,把品德與社會課應語文、數(shù)學課同等對待,不輕視,不擠占,認認真真地上好課,讓孩子們獲得應該學得的知識。2.認真?zhèn)湔n,認真上課,認真鉆研教材,突出思品課的生活性,注重活動教學,因為貼近生活的品德課是最親切的,同時也是最真實的。3.在教學中采用形式多樣的課堂教學活動,根據(jù)學生的個性特點,采用他們喜歡的方式組織教學,讓孩子們在玩中學,學中玩。4.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與教師的主導性。隨著課程改革的深人,課堂教學越來越關注學生的參與,品德與社會課是以兒童社會生活為基礎,促進學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fā)展的綜合課程,學生的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fā)展,正是在各種活動中通過自身與外界的相互作用來實現(xiàn)的。因此,品德與社會課堂教學的著力點是如何關注學生的參與,引導學生自主學習。5.采用各種形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因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激發(fā)學生參與的興趣絕不是用一些形式上的東西吸引學生,更不是搞花架子取悅學生,激發(fā)學生參與的興趣,關鍵是要激發(fā)學生做一個積極的生活者,讓他們能夠體會到用文明健康的方式過更好的生活的樂趣,引導他們明白“其實生活可以更好的”。這樣,學習者就會從自身內(nèi)部產(chǎn)生更持久的興趣。我們要讓學生體會到合作的回報、誠信的價值、人格的魅力,這樣學生才愿意講誠信、重人格、求合作,才會有參與的興趣??傊返屡c社會是一門很重要的學科,它對學生了解社會、形成美好的品格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為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yǎng),我們還須適當適時地將多媒體引入課堂,生動的圖片和課件的展示都會對學生的思維品質(zhì)產(chǎn)生深刻地影響。

小學品德課程心得體會篇九

小學是培養(yǎng)孩子品德的關鍵時期,品德教育是小學教育的重點之一,小學品德課標是教師在教授學生品德方面的重要指南和依據(jù)。如何教授小學生品德,如何實施小學品德課標,一直是廣大小學教師深入探討和努力實踐的話題。

小學品德課標是小學品德教育的基礎,通過小學品德課標的實施,可以幫助孩子們明確自身的價值觀、世界觀和人生觀,培養(yǎng)他們的道德情操和社會責任感,逐步形成有自主性的道德判斷和行為準則,做到“知行合一”。

(一)制定小學品德教育教學計劃,讓學生在品德體驗中學會做人;

(二)開展緊密聯(lián)系生活實際的德育活動,讓學生通過實踐來感知品德;

(三)加強道德教育宣傳工作,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自覺性和道德責任感;

(四)重視家校合作,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相互配合,使學生感受到家庭和社會對其品德教育的關注和重視。

(二)制定品德評估標準,讓學生清楚品德行為表現(xiàn)標準;

(三)通過德育月報、品德先進個人展示等方式進行評估宣傳,鼓勵學生爭做德育先進。

第五段:結束語。

小學品德課標是培養(yǎng)孩子的品德意識和行為準則的基礎,通過小學品德課標的實施,可以為兒童的人生發(fā)展奠定可靠的基礎。因此,培養(yǎng)孩子的道德情操是當今教育必不可少的一環(huán),同時也必須高度重視小學品德課標的實施,不斷學習和探索更好的品德教育方法,并在實踐中不斷總結、反思和提高。

小學品德課程心得體會篇十

課堂教學是重點,有很多問題都值得深入探討。這里我想談我一直在思考的一個問題:課堂教學的有組織性和引導兒童自由創(chuàng)作可能會出現(xiàn)的無序性的矛盾。課堂教學的有組織性是上好課的保證,這是大多數(shù)教師認可的原則。但有些類型的美術課往往不需要孩子規(guī)規(guī)矩矩端端正正地作業(yè),比如一些手工課,需要幾個兒童合作完成,小朋友湊在一起難免會各抒己見,不會像成人那樣有克制力,這樣勢必造成紀律不好。還有一些繪畫課為了更好地調(diào)動孩子的積極性,加入了游戲、舞蹈等活潑的形式,課堂也會顯得雜亂,問題是這樣形式上的“亂”并非無效。對“亂”現(xiàn)象的排斥,在某種程度上實際是依賴與那種傳統(tǒng)教學的中規(guī)中矩,新課改后并非要求那樣,但也沒有要求課堂一定要亂,課堂上的“亂”都是有原因的,只要我們仔細研究一下就知道了,老師的原因我們就不說了,如果是學生的原因就要把這種“亂”一分為二的看待了。我們平時看電視、電影上或者雜志,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國外的老師在上美術課不需要孩子坐得端端正正,雜志上你也不會看到要學生怎么坐、不能站起來的現(xiàn)象的語言描述,他們給孩子足夠的空間創(chuàng)作,在德國丟勒中學,學生作畫時可以戴耳機聽音樂,邊聽自己喜歡的音樂邊作畫,我想這在國內(nèi)肯定是禁止的,老師播放音樂是可行的,但我們沒有理由相信自己播放的音樂,學生就一定都喜歡,還是一種離不開傳統(tǒng)的觀念在里面,如果學生不喜歡,那么我們播放的音樂,就會擾亂他們的學習或創(chuàng)作??偟膩碚f,只要能達到課堂教學目標,不脫離美術課堂教學,我想我們應該允許有些“亂”。

小學品德課程心得體會篇十一

如今的美術課再也不是以前那樣:教師在上面畫,學生在下面畫;素質(zhì)教育已進入美術教學,在課堂中以發(fā)展學生為本,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更注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探究,讓學生學得輕松,學得快樂。想要上好一節(jié)輕松愉快的美術課,而又有良好的效果,還真不是那么容易,課前的精心準備,課堂的情景創(chuàng)設、環(huán)節(jié)安排、個性輔導、多樣評價以及課后的反思等等一樣都不可少,都需要美術老師下工夫思考。

課程改革給美術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不僅僅停留在過去的以學習美術技能為主的教學模式,而是加入了更多人文性質(zhì)的內(nèi)涵,要達到這樣的目標,需要美術教師有很高的綜合素養(yǎng)、人文素養(yǎng)。我們一直都在思考:什么樣的美術課稱得上好?怎樣上好美術課呢?在思考的同時,我們又在一次次實踐的探討中尋找答案。為此,通過平時教學工作以及課外的學習探索、實踐與反思,我談談自己幾點看法:

一、美術課前的準備。

美術課的準備絕不僅僅是教具的準備,它要有更廣泛的內(nèi)容。比如在《快樂的節(jié)日》這一課里,為了讓課堂更有氛圍,制作各種各樣的手工裝飾品掛在教室四周,我還準備了一些有節(jié)日氣氛的歌曲,這些歌曲在課堂氣氛的烘托上起了很大的作用。另外學生工具材料的充分準備,也是上好一節(jié)美術課的關鍵,因為學生有了工具才能更好地進行學習、操作;準備的材料工具最好多樣化,這樣更能起到一個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效果,也就大大調(diào)動學生主動參與實踐的積極性,如我在《中國畫》時除了準備了宣紙,還準備了白布,學生看到白布情緒高漲,學生都主動的積極地選擇了白布參與國畫的創(chuàng)作,收到不錯的效果,雖然耗點資,但教學成功的快樂可以彌補,也就值了。像這樣的準備,只要是我們教師想到的,我們就應該下大力氣去準備,比如:需要服裝、道具,背景等,我們就應該精心去做,哪怕不是那么完美,只要你在課堂有些不一樣,就已經(jīng)給學生很大的吸引力了,抓住了學生就抓住了課堂,教師除了有形的課堂資源的準備之外,更要準備的是老師多方面的知識、深厚的文化底蘊。

小學品德課程心得體會篇十二

小學品德課是一門極其重要的課程。在這門課上,不僅可以鍛煉孩子的品德素養(yǎng),還可以引導孩子的心靈發(fā)展。在我教授小學品德課之前,我曾經(jīng)深入學習過小學品德課程的課標,不僅對小學品德課程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深深產(chǎn)生了對這門課程的體會。

第一段:課標的重要性。

課標是對課程的明確規(guī)定,是教學工作的基礎規(guī)定和法律依據(jù)。對于小學品德課來說,課標的編寫與制定,可以確保教育教學質(zhì)量具有可操作性、合理性和有效性。品德課標對于學生品德素養(yǎng)的提高和全面發(fā)展,有著重要的指導作用。只有課標在積極的引導下,品德教育才真正能夠取得令人滿意的效果,更好地實現(xiàn)了品德教育課程的目標。

第二段:課標內(nèi)容的提高。

小學品德教育教學需要有整體性和人性化,實現(xiàn)品德教育“全人”目標。教育內(nèi)容應與現(xiàn)代社會文明特色相結合。課標的制訂應以實際需要為依據(jù),體現(xiàn)了更加深刻的深度、廣度、內(nèi)容及其實踐性,課標的修改還需要參考社會訊息、文化、思想、課程等。未來會有著越來越多的變革來推進這門課程的持續(xù)發(fā)展。

第三段:精神層面的重要性。

小學品德課也是一門培養(yǎng)孩子精神方面的課程,它教育的不僅是孩子們的道德準則,更是孩子們自己的態(tài)度和里面的謙虛、勤奮、堅持等等素質(zhì)。在教授品德課時,我也注重將孩子的精神培養(yǎng)貫穿其中,將其作為最重要的內(nèi)容進行強化。

第四段:運用創(chuàng)造性。

教師不僅要遵循課標教授品德教育課程,還要考慮創(chuàng)意性的實踐。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我往往會從孩子們的實際需求和創(chuàng)意出發(fā),根據(jù)孩子們的個性和特點獨立或共組合合適的教育教學方案,以及有條理的教學進度。同時,我還會利用不同的教學手段和技巧,活潑地讓品德課變得生動有趣,激發(fā)孩子們內(nèi)在的積極向上的力量,也更好地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造能力。

第五段:凸顯價值觀。

價值觀是品德教育的根基和靈魂,是品德教育中的精髓。在教授品德課時,教師應該凸顯孩子們擔任家人、居民、同學和同事的責任,這將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社會取向和價值觀。同時,我們也需要引導他們了解社會的發(fā)展,加強對社會學、心理學以及倫理學等社科領域的知識的學習,從而更好地為將來做準備。

總之,小學品德課是一門高度復合型課程,它將綜合各方面因素進行了高度結合,并引領著孩子們的精神、思想和道德等方面的全面成長發(fā)展。在我的教學經(jīng)驗中,我發(fā)現(xiàn)只有敬業(yè)愛生、精心備課和反思教學才能真正地促使課程的有效開展。我相信,在眾多優(yōu)秀的小學品德教師的共同努力下,小學品德教育水平和質(zhì)量將會越來越好。

您可能關注的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