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時間:2023-11-11 20:56:46
- 小編:zdfb
- 文件格式 DOC


總結(jié)是對工作的總結(jié),通過總結(jié)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梳理和歸納工作中的要點和成果。較為完美的總結(jié)應該具備簡潔明了、條理清晰、觀點鮮明等特點。在這里,為大家分享一些關(guān)于這個主題的范文,希望能夠激發(fā)大家的靈感和創(chuàng)意。
端午節(jié)隨想200篇一
端午節(jié)是一個古老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始于中國春秋戰(zhàn)國時期,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端午節(jié)有許多起源和傳說,但這里只介紹其中一個:它起源于紀念屈原。
根據(jù)《史記》屈原賈生列傳,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提倡育才賦民,使致富,堅持聯(lián)合反秦,遭到貴族等人的強烈反對。屈原被貶,逐出京師,流放到元、湘流域。在流放期間,他寫下了《離騷》、《田文》、《九歌》等憂國憂民的'不朽詩篇,風格獨特,影響深遠(因此,端午節(jié)又稱詩人節(jié))。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京都、楚國。屈原看到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又舍不得一直放棄自己的祖國。5月5日,他寫完代表作《懷沙》后,縱身投入汨羅江,用自己的生命寫下了一場轟轟烈烈的愛國運動。
傳說屈原死后,楚國人民悲痛欲絕,紛紛涌向汨羅江祭奠屈原。漁民們劃船,在河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一個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團、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扔到河里,說如果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咬醫(yī)生了。人們看到后紛紛效仿。一個老大夫拿了一壇雄黃酒倒進河里,說要打暈龍水獸,免得傷了屈大夫。后來,由于擔心飯團會被龍吃掉,人們想出了用印楝葉包裹大米,在大米周圍包裹彩色絲綢,并將其發(fā)育成棕色種子的想法。
后來,每年五月初五,都有賽龍舟、吃粽子、喝雄黃酒的習俗。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端午節(jié)隨想200篇二
今天是農(nóng)歷五月初五端午節(jié),是我國最大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之一。端午的起源至今有很多說法,但影響最廣的是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今天,我們家的大門前掛著一把像蘆葦一樣長長的草類,我好奇地問媽媽:“這是什么東西?為什么掛在門口?”媽媽說:“這是菖蒲和艾枝,掛在門口可以避毒邪防瘟疫。你看看你床邊的墻上還掛著幾個用菖蒲根做的菖蒲人。在古代,5月進入夏季后,各種毒蟲出沒,疫病叢生,古時老百姓無法抵擋天災人禍,就用佩香袋、掛艾枝、灑藥酒、洗藥浴等等來強身健體”。吃飯的時候,媽媽給了我們每個人一只粽子,并告訴我:“古時楚國人為了不讓投汨羅江的屈原的尸體被魚蝦吃掉,人們就把糯米包在切開的竹筒里。投到河里,讓魚蝦們吃筒粽,把屈原的身體保存下來。一年又一年,就有了端午吃粽子的習俗?,F(xiàn)在的粽子可不僅僅是筒粽了,各式各樣的粽子形狀各異,有正三角形、正四角形、尖三角形、方形、長形等各種形狀,還有小巧可愛的迷你粽;餡心更是多種多樣,有豆沙的、蜜棗的.、蓮蓉的、蛋黃的、豬肉的……”我一邊津津有味地吃著粽子,一邊認真地聽媽媽講關(guān)于端午節(jié)的故事。
今天,我不僅吃了香噴噴的粽子,也了解了端午節(jié)的一些習俗,增長了一些見識。我期待著下一個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期待著下一個快樂的節(jié)日!
端午節(jié)隨想200篇三
端午節(jié)來臨,這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又一個重要的傳統(tǒng)節(jié)日。讓我們一起去經(jīng)歷端午,感受端午的魅力。
端午節(jié)有許多的民俗活動,比如掛戴配飾,掛草藥,滑龍舟,斗草等民俗活動。吃粽子,吃五黃,五黃就是黃鱔,黃魚,黃瓜,蛋黃,雄黃酒。端午節(jié),也是我們“吃”的節(jié)目。我們可以和家人一起包粽子。或者做其他的端午食品。我最喜歡的就是包粽子了,我每年都會跟奶奶包粽子,每次奶奶都會包香香的`肉粽,可是我每次都包我最喜歡的紅豆粽。我還知道包粽子的來歷是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這就是我對端午節(jié)的想法。
端午節(jié)隨想200篇四
每年的農(nóng)歷五月初五是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為了引導孩子們體驗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文化內(nèi)涵,了解端午節(jié)的民俗,6月15日下午,我校開展了“粽葉飄香,濃情端午”——希望小學2019年端午節(jié)主題活動。活動邀請了關(guān)工委鄭三同志、葉四同志、何六同志和各班家長代表參與其中。
在活動中,同學們不但了解了端午節(jié)這一傳統(tǒng)節(jié)日的相關(guān)知識,如:端午節(jié)的由來、傳說故事、習俗活動等,而且在老師們和家長們的指導下,學習包粽子、折龍船、做香包等?;顒有问截S富多彩,經(jīng)過孩子們的巧手制作,不一會兒,一個個形態(tài)各異的粽子就擺滿了桌子,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清香,孩子們的臉上也洋溢著歡樂的笑容。
雖然制作香囊要穿針引線,但這可難不倒孩子們。他們有的自己琢磨,有的`互相幫助,有的找老師、家長幫忙,學著如何拿針、穿線、縫制。也許他們的成果并不是最好的,但這種認真投入的精神值得點贊。
在整個活動過程中,無論是孩子們還是家長們,都感到無比的興奮和幸福。在此次活動中,孩子們能充分感受到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陶冶了情操,享受到了傳統(tǒng)風俗帶來的溫馨和快樂。
家長們也紛紛表示:這次活動很有趣也很有意義,它讓家長們和孩子們一起快樂地分享了勞動的樂趣,更重要的是加深了親子之間的溝通,體驗到與親人合作的快樂。學校也希望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孩子們能夠深刻地認識傳統(tǒng)節(jié)日,讓情濃端午,樂浸×小。
端午節(jié)隨想200篇五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傳統(tǒng)節(jié)日更是數(shù)不勝數(shù)。有一家團圓、辭舊迎新的春節(jié);有喝茶賞月、桂花飄香的中秋節(jié);有登高望遠、祈求平安的重陽節(jié)……但最讓我記憶猶新的仍是那粽香四溢、龍舟飛舞的端午節(jié)。
那是三年前的一個端午節(jié),早晨風和日麗,百花爭艷,鳥兒在樹上一展美麗的歌喉,歌聲悠揚地飄蕩在空中,仿佛在為這美好的天氣而慶祝,而我的'心情卻極度不快,因為爸爸對我說,大奶和大姑他們從鄭州回來,下午要在一起吃飯,我腦子里首先想到的是:端午節(jié)吃飯,主食肯定是粽子,我討厭吃粽子,想到這兒我心情很低落。
話說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屈原是楚國的一位愛國主義詩人、軍事家、政治家,在楚國被攻破的時候,秦王曾請他做丞相,可他毅然決然的拒絕了,為了不波及他人,他抱石投進汨羅江。
從那以后,因為對屈原懷有深深的崇敬之情,我便喜歡上了端午節(jié),喜歡上了又香又甜的粽子。
文檔為doc格式。
端午節(jié)隨想200篇六
“粽子香,香廚房。
艾草香,香滿堂。
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
這兒端陽,那兒端陽,處處都端陽?!?/p>
這是奶奶在端午節(jié)時教我的歌謠。記得爸爸常跟我說起他童年的往事,在他的故事里,端午節(jié)對他是一個充滿好奇而又充滿期待的節(jié)日:在初夏那個節(jié)日的晚上,剝開一個粽子,滿屋飄香,大家圍在一起,小孩纏著大人講那個熟悉但卻百聽不厭的故事:兩千多年以前,古老的中國戰(zhàn)火紛飛,在農(nóng)歷五月初五的那一天,有一位憂國憂民的愛國詩人看到自己的國家面臨著亡國危運,而他心中的抱負卻無法實現(xiàn),他悲痛欲絕懷抱著石頭投向波濤滾滾的汨羅江,他就是屈原;漁民劃著船,四處尋找他們愛戴的屈原,他們?yōu)榱俗屗械聂~兒不吃掉屈原的身體,就把糯米裹在散發(fā)著清香的竹葉里,投到了江里每當故事講到這時,大人們總會指著天空說:“你看,天空中那顆最明亮的星星,就是屈原化成的?!倍『⒆觽儽銜痤^遙望著那深邃的天空,尋找那顆最明亮的星星。
我們已經(jīng)不能理解父輩們少時的期待了,只要我想,隨時都可以吃到各式各樣的粽子,而粽子的味道似乎也越來也乏味,而我們感興趣的是笑容可掬的.麥當勞叔叔,那慈眉善目的肯德雞爺爺;我們也對那古老的故事也缺乏興趣了,只要我想,我隨時可以在網(wǎng)上看米老鼠和唐老鴨!對奶奶教我的歌謠,我也覺得有些老土,只要我想,我隨時可以在我的mp3播放器中錄制各類搖滾歌曲!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酒。龍船下水喜洋洋。”大家一聽到這首童謠,一定會想到端午節(jié)。今天,我就來講說說端午節(jié)吧。
一般人認為端午節(jié)起源于紀念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屈原。也有一些人認為是為了紀念自殺后,被吳王投入江中的伍子胥。總之,類似的傳說五花八門,但最權(quán)威的說法是紀念屈原說了。據(jù)說,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國家被侵略,含恨抱石頭投汨羅江而死。屈原死后,楚國百姓哀痛異常,每年這一天紛紛涌到江邊去憑吊屈原,所以在每年五月初五就有了賽龍舟,吃粽子,喝雄黃酒,懸艾草的風俗。其中賽龍舟最有特色,那爭先恐后的激烈場面就像屈原強烈的愛國精神一樣,幾千年來一直激勵著我們。 因為這深厚的文化底蘊,所以端午節(jié)已經(jīng)成為我們中華民族主要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之一。今天它仍然有著強大的生命力。就拿我們重慶來說吧,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的門上,都會掛上菖蒲、艾草,聽老人說這樣可以辟邪消災。各家各戶自然也少不了包粽子。那透著濃濃竹葉清香的粽子,是我們孩子們的最愛。棗子棕、火腿棕、赤豆棕一個個引人垂涎三尺呢!還沒等粽子出籠,饞嘴的我早已踮起腳,準備大吃一場了。
我在網(wǎng)上查了查,知道了我們中國的民族傳統(tǒng)節(jié)日還有春節(jié)、七夕節(jié)、中秋節(jié)、重陽節(jié)、清明節(jié)等,并且知道了這些節(jié)日的來歷和紀念方式。我為我們悠久的中華文化而自豪!
端午節(jié)隨想200篇七
“白色珍珠玉粒女,嫁了窮夫竹葉郎?!蹦銈冎肋@個謎底嗎?沒錯,就是端午的粽子。
端午節(jié)是我國一年一度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的習俗有掛艾草、賽龍舟等等。傳說有一位叫屈原的人,他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又不舍得自己的國家,于是,屈原寫了《懷沙》,在泊羅江身死。人們?yōu)榱思o念屈原就向泊羅江仍飯團。后來,怕飯團被蛟龍為食,就把飯團放在筍殼里包起來,就成了粽子。所以粽子就成了端午節(jié)的主食。
今天真是一個美好的節(jié)日啊!我既學會了包粽子,又吃到了香甜可口的粽子,真是一舉兩得啊!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端午節(jié)隨想200篇八
一說起端午我就想起了那香噴噴的粽子和屈原那令人感動的故事。
今年的端午是6月23日,離今天也不遠了。我來給你講一講屈原的故事吧!端午節(jié)是非常古老的節(jié)日,始于中國戰(zhàn)國時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了。屈原,是春秋戰(zhàn)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lián)齊抗秦,遭到貴族們的強烈反對,屈原遭讒去職,被趕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寫下了憂國憂民的《離騷》、《天問》、《九歌》等不朽詩歌,獨具風貌,影響深遠。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著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舍棄自己的.祖國,于五月五日,抱石投汩羅江身死。
傳說屈原死后,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通過汩羅江邊去憑吊屈原。漁夫們劃起船只,在江邊來回打撈他的尸身。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團、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里,說是讓魚、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原的尸體了。人們見后紛紛效仿。一位老醫(yī)師則拿來一壇雄黃酒倒進江里,說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原。后來怕為蛟龍所食,人們又想出用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fā)展成粽子。以后每年五月初五,就有了賽龍舟、吃粽子、喝雄黃酒的習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端午節(jié)隨想200篇九
滴滴......,隨著一記提示音,qq彈出一封郵件,一個朋友寄來一張電子端午賀卡,畫面上幾片嫩綠的荷葉托舉著荷花,一條錦鯉帶著一條小魚快活地游泳,遠處是朦朧的山體掩映在霧靄之中。畫面的正中,端午節(jié)快樂幾個大字爬滿藝術(shù)的色彩,帶著綠意,似乎帶著溫情,給人希望。
而我,看了這張賀卡,沒有半點高興,又不好卻了友人的好意,只好默默地刪除。
小時候,長輩告訴我,五月五,過端午,艾草插上門,菖莆鍋里煮,龍舟推下水,粽子來加油,回家一身汗,喝碗雄黃酒。大致地告訴了我端午的由來和習俗。于是很小的時候,就記住了一個叫屈原的名字,知道這一天是人們紀念他的節(jié)日。聽說人們?yōu)榱吮Wo屈原不被魚蝦吃掉,紛紛拿出飯團、雞蛋、粽子等食物,投入江中。有個人甚至把雄黃酒倒入江中,想把水中的怪物灌醉,以此來保護屈原。于是,后來就有了端午吃粽子、喝雄黃酒的習俗。
記得小時候,媽媽會提前幾天,背個竹蔞到很遠的.地方去采摘箬葉,回來后,一片一片洗干凈,用糯米包成粽子,這樣還沒到端午我們就能吃上粽子了。到了端午這一天,媽媽割回菖莆和艾草,選一些捆成團,插在門上,其余的放到鍋里煮,用煮熟的水幫我們洗澡,據(jù)說這樣夏天身上不容易長痱子。到了傍晚,父親調(diào)好雄黃酒,盛在臉盆里,在房子的四周潑撒,說這樣可以驅(qū)除蟲蛇。父親還用雄黃酒涂在家人身上,以免除夏天蚊蟲叮咬。我生肖屬蛇,從小到大從沒惹過雄黃酒,父親說生肖屬蛇的人不能碰,如果碰了會變回蛇。有一回,弟弟抹雄黃酒的時候,調(diào)皮地澆了幾滴在我身上,我害怕了很長一段時間,生怕自己會變成蛇??墒?,過了幾個月,依然沒有半點變蛇的跡象,心中的恐懼才慢慢消除。
隨著年歲增長,以及知識的迭加,知道端午的來源有多個版本。除屈原外,伍子胥被吳王夫差逼迫自刎,于五月初五投入大江;曹娥見父親溺于江中數(shù)日不見尸體,晝夜沿江號哭,也于五月初五投江。因此,端午這個節(jié)日自然顯得悲壯。
如今,端午和中秋、除夕一道,成了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每年的端午,我都會回到老家,與父母一起渡過。過節(jié)這天,父母殺雞宰鵝,恭候子女從各方回家團聚。只是端午的習俗還在沿續(xù),吃粽子、插艾草、煮菖莆、洗雄黃,帶著些許神秘的色彩。
端午又致,電子郵件已經(jīng)刪除,屈原、伍子胥、曹娥等一個個模糊的形象走過腦海,我感覺這個節(jié)日是不能說快樂的。
帶著家小回鄉(xiāng)下的路上,我向女兒講起了端午的來歷和傳說,我要她記住端午這個傳統(tǒng)的節(jié)日。
端午節(jié)隨想200篇十
今年的端午節(jié)如期而至,家家戶戶都準備了艾蒿、菖蒲及時插在大門的兩邊。還將事先備齊的粽子、餑餑子、蒜子、包子、油果子等用五個盤子裝畢放在飯桌上,按時放炮插香,鞠躬祭拜,祝福本年風調(diào)雨順,萬事如意。端午節(jié)的習俗曾經(jīng)是為了更好地紀念蒙冤受屈投江而亡的大詩人屈原,現(xiàn)在則引申為祈禱新年吉祥、事業(yè)興旺、前程光明之意。并以雄黃浸白酒全家喝,或涂抹在太陽穴上,能醒腦除菌,提氣消炎。晚飯后以艾葉燒水洗澡,防蚊驅(qū)蟲、祛痱潤膚、清熱解毒。
小時候家住農(nóng)村,端午節(jié)前一、二天,我用禾刀到村中小江、水塘邊割好艾蒿、菖蒲放進竹籃里及時帶回家,五月初五的上午把它們各一枝分別插在大門口的兩端。母親(或長大后的妹子)也在節(jié)前一天將粽葉、粽繩洗凈涼干,以浸濕的糯米用粽葉、粽繩包扎成一個個生粽子放入鍋里用水煮熟,又將生雞蛋、蒜子煮熟,并以糯米粉浸水搓成圓圓的油果子放進油鍋中燙熟。但包子一般是用面粉做好后蒸熟或到街上飲食店買幾個就可以了。等到端午節(jié)那天,母親用五個盤子分別裝妥放至飯桌上,待燃香放炮、舉盤祭拜等敬神完畢,則及時吩咐我們?nèi)胰送莱灾酗?,享用“五子”登桌和雄黃浸酒的美味。
現(xiàn)在我家住縣城了,隨著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五子”上桌的種類也五花八門起來。以前的粽子都是糯米做的,如今還有肉糯米粽、蛋糯米粽等。油果子也有圓形的,還有扁狀的。蒜子一般是多子的,不能用獨蒜子,象征著多子多福、后繼有人。餑餑子,即雞蛋,以前多是用水煮蛋,現(xiàn)在的人文化高,素質(zhì)好,不信迷信,也可用茶蛋、咸蛋代替。包子以前是純面粉或米粉做成,現(xiàn)在也可用肉包子、糖包子了。
以前過端午節(jié),都是母親或妻子親手包粽子,煮餑餑子、蒜子,燙油果子等。如今超市、小飯店都有買,再不需要家人如此辛苦勞累了,出點錢就可以買到。艾蒿、菖蒲街上也有買,也不必我親自去割。因現(xiàn)在家人少,房子小,端午節(jié)中需要的用品數(shù)量也很少,但“五子”登桌,門口插艾蒿、菖蒲的習俗不能滅,且大有發(fā)揚光大,愈演愈烈之勢。
兒子今年在家過節(jié),我已經(jīng)預備了“五子”中的四子,并打算在端午節(jié)的清早買點新鮮的包子??商O果、香蕉、葡萄、西瓜等我已經(jīng)買好,如果還像以前過節(jié)時只吃些粽子、雞蛋、油果子等之類,也許顯得太寒磣、太落伍了吧。當然我也不提倡攀比和浪費現(xiàn)象,適當?shù)母纳粕钸€是必要的。有錢人家購買的過節(jié)用品五花八門,樣樣齊全,但數(shù)量不多。因天熱容易壞,且離街近,吃掉了可以再去買,方便得很?!拔遄印钡姆N類現(xiàn)在有所改變,但大門口插艾蒿、菖蒲的習俗還是不能少。有的人家大門口為水泥墻,艾蒿、菖蒲根本就插不進去,只好將其放在地面上,但總不可能用其他的東西來替代吧。
現(xiàn)代醫(yī)學證明:雄黃有毒,不可多食用,取少量浸酒喝,有殺菌消炎、清熱解毒的作用。所以用白酒浸雄黃的村俗,已經(jīng)消失了。但艾葉燒水洗澡的辦法,現(xiàn)在有人仍會采用,確實能起到防蚊驅(qū)蟲、祛痱潤膚的作用。
每年的端午節(jié)皆是在夏天度過的,如今物質(zhì)豐富,生活富裕。炎熱的端午節(jié)中適當購些降溫散熱的飲料、啤酒、水果等放在冰箱里,待人享用,比“五子”更有益人們的身體健康。但“五子”登桌是舊規(guī),不可取消,只能是少買點做個樣子應付而已。
我的母親和妻子都很相信迷信,如果端午節(jié)中少了一樣東西,她們是很會計較的。因此,為了不讓妻子在節(jié)中嘮叨不斷,我就按時買齊節(jié)中所需用品,一樣不缺的準備好這些東西。要在初五節(jié)這天買齊,的確很不容易,做起來真的十分困難。今年端午節(jié)時,就少了一樣包子,我于早上七點多鐘到街上兩個小飯店都沒買到它,因急需包子的人太多,人家可能是早晨六點多鐘就起床搶購一空了。還好,今年少了一樣包子,妻子沒有過多的責怪我,也許是看在兒子回家過節(jié)團聚的緣故吧。
其實這些東西要在節(jié)中配齊,也許是一種迷信。隨著生活和消費的提高,我們也可以用其它的東西來替代。這等小物,多數(shù)店主不愿較多的制作出來,肯定會有短缺的時候,因此希望各用戶在端午節(jié)中千萬不能因小失大,吵吵鬧鬧,應以和為貴,過個開心快樂的節(jié)日。完全齊備固然最好,但萬一少一、兩樣也沒啥不妥,同樣是大吉大利,平平安安的?!懊孕挪荒苋?,但不可不信”的說法,我們不要當真。作為有文化、明事理、信科學的國家工作人員或共產(chǎn)黨員則更要帶頭遵守,反對迷信,崇尚科學。
今年的端午節(jié)在熱烈祥和,幸福安康中剛離去,明年、后年……的新節(jié)照樣而來,也許全國56個民族的端午節(jié)的習俗不盡相同,但希望我們的祖國強盛發(fā)達,同時祝福以后的節(jié)日更加繁榮、詳和、平安!
端午節(jié)隨想200篇十一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傳統(tǒng)節(jié)日更是數(shù)不勝數(shù)。有一家團圓、辭舊迎新的春節(jié);有喝茶賞月、桂花飄香的中秋節(jié);有登高望遠、祈求平安的重陽節(jié)……但最讓我記憶猶新的仍是那粽香四溢、龍舟飛舞的端午節(jié)。
那是三年前的一個端午節(jié),早晨風和日麗,百花爭艷,鳥兒在樹上一展美麗的歌喉,歌聲悠揚地飄蕩在空中,仿佛在為這美好的天氣而慶祝,而我的心情卻極度不快,因為爸爸對我說,大奶和大姑他們從鄭州回來,下午要在一起吃飯,我腦子里首先想到的是:端午節(jié)吃飯,主食肯定是粽子,我討厭吃粽子,想到這兒我心情很低落。
話說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屈原是楚國的一位愛國主義詩人、軍事家、政治家,在楚國被攻破的時候,秦王曾請他做丞相,可他毅然決然的拒絕了,為了不波及他人,他抱石投進汨羅江。
從那以后,因為對屈原懷有深深的崇敬之情,我便喜歡上了端午節(jié),喜歡上了又香又甜的粽子。
端午節(jié)來臨,這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又一個重要的傳統(tǒng)節(jié)日。讓我們一起去經(jīng)歷端午,感受端午的魅力。
端午節(jié)有許多的民俗活動,比如掛戴配飾,掛草藥,滑龍舟,斗草等民俗活動。吃粽子,吃五黃,五黃就是黃鱔,黃魚,黃瓜,蛋黃,雄黃酒。端午節(jié),也是我們“吃”的節(jié)目。我們可以和家人一起包粽子?;蛘咦銎渌亩宋缡称?。
我最喜歡的就是包粽子了,我每年都會跟奶奶包粽子,每次奶奶都會包香香的肉粽,可是我每次都包我最喜歡的紅豆粽。我還知道包粽子的來歷是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這就是我對端午節(jié)的想法。
端午節(jié)隨想200篇十二
農(nóng)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jié),這是中國一個古老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它始于中國春秋戰(zhàn)國時期。
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主張養(yǎng)才賦民,使致富,并堅持齊伐秦,遭到等人的強烈反對。屈原被貶,逐出京師,流放到元、湘流域。前二百七十八年,秦軍攻破京都,建楚。屈原看到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又舍不得一直放棄自己的祖國。5月5日,他寫完代表作《懷沙》后,向洛江扔石頭而死。端午節(jié)有許多起源和傳說:紀念伍子胥的,紀念孝女曹娥的,以及紀念古越民族圖騰犧牲的。
屈原死后,楚國人民非常悲傷。一個漁夫拿出食物給屈原,撲通撲通“扔到河里,說魚吃飽了就不吃屈原了。賽龍舟是端午節(jié)的主要習俗。楚人舍不得屈原,劃船去追救。追至洞庭湖后,再無蹤跡。
一直想問一個問題“以前怎么把粽子扔到河里,現(xiàn)在自己吃了?過程是怎樣的?"。
端午節(jié)隨想200篇十三
今年的端午,我早早就包好粽子了。
女兒打小就愛吃粽子,所以我家冰箱里一年到頭不斷粽子的。總之,女兒還是幸福的。
我包粽子的手藝來自我的父親。
父親在我心里是無所不能的。父親是一名小學老師,教學無話可說,還會畫畫、寫一手好毛筆字,不僅耳濡目染了弟弟,培養(yǎng)弟弟成了美院的學生,還服務了鄉(xiāng)鄰幾十年。記得小時候一到臘月父親就會熬夜寫春聯(lián),臨近春節(jié)更是成天在寫,那時大家都窮,父親從不收一分錢,母親沒少有意見,沒錢倒罷,只是太費功夫了,唉,吵了不知多少架,當然,父親依舊書寫不斷,笑臉相迎著每位鄉(xiāng)親。費功夫的還有每年的包粽子。
母親做事比較粗糙,我小時候頭發(fā)都是父親梳理的多,父親喜歡我留長發(fā),以至于我的女兒也偏執(zhí)于長發(fā),這是后話,扯遠了。端午前,父親會泡紅豆,還會熬夜剝新鮮的蠶豆瓣,這一定又是費功夫的。父親包了紅豆粽、豆瓣粽和蜜棗粽,當然還有白米粽子。父親包粽子又快又緊,不像母親包的松垮垮的,沒勁兒。晚上大鍋用柴火煮,需兩三個小時才能煮透。父親包的粽子剝開粽葉干干凈凈的,母親包的有時還會有米鉆出來。小時候常常為此打趣母親,得到一家人的贊譽,父親做得更歡了。半夜才能煮好粽子,粽子的味道香了我們孩子的夢。第二天一早,溫溫的粽子,父親一定在我們刷牙的當口幫我們剝得好好的,再灑上白糖一一放在我們跟前。那時好像習慣父親這樣做了,直到后來才知道我們有這樣的'父親多么幸福。
那是我二十三歲的端午前一天,去男朋友家,也就是現(xiàn)在的老公家。他的母親準備包粽子,可實在難看,率真的我忍不住包了起來。他家人一看我包得又快又好,于是淘了一籮又一籮糯米,我是從傍晚一直包到深夜。他們一大家人(有哥嫂的)吃得開心啊,我也累壞了。也就是這年我知道自己長大了,也就是這年我知道父親幫我剝粽子是多么幸福。想想我在家從不主動包一個粽子,處處依賴父母。想想我也只有離開父母才是能干的,就像包粽子。
我第一次包粽子是讀初三那年,我當時住在老師的家里。老師在包粽子,快中考了,我緊張得很,于是我說我會包,其實是想放松一下自己的情緒。我回憶父親包粽子的程序,自己依葫蘆畫瓢地包了起來。真佩服我!第一次竟然有模有樣。翠綠的粽葉,雪白的糯米,在我的小手中變成了一個個粽子。看著自己的藝術(shù)品,第一次包粽子不僅緩解了我對前途的迷茫,也增強了自己的信心。后來考上重點高中還有這包粽子的功勞呢!
想來父親今年也七十有三了,昨天母親打電話來,還說父親在為他的孫子包粽子。今年父親包了他孫子愛吃的肉粽、蜜棗粽、豆沙粽、白米粽。我知道,父親今天一定又會為家人一一剝好粽子。就像我,今天,我也是給老公和女兒剝好粽子,還用筷子一一夾開。
端午節(jié)隨想200篇十四
端午小假期,原打算借此休息之日回家一趟,看看已經(jīng)半年未曾謀面的父母親。給家里二老帶點夏天的水果,陪父母親過個簡簡單單的節(jié)日。最后,抑或是自己原本就不想回去,抑或是這本就不是一個重要的節(jié)日,終究還是未回去。
父親也許早知道我放了端午小假,也許早知道我不會回去。放假那天,晚上十點多就給我打過了電話。電話里也沒說多長時間,簡單的聊了幾句家常,就匆匆的掛了電話。
在我的記憶里,真正意義上的長時間離開家,是我上大學以后。十二歲那年,上了初中開始在鎮(zhèn)里住校。但是那個時候每星期還能回一次,盡管住的時間很短就是一晚上,到了節(jié)日就更不用說了。
高中去了縣城,雖然每星期不再常回家了,但是每逢大小節(jié)日,肯定回家。那時候回家的原因很簡單,學校放假,沒地方住,沒地方可去,想回家。
上了大學,無論是平時抑或是大小節(jié)日,幾乎就沒再回過家。工作以后,初了八月十五中秋節(jié)、春節(jié)回去,其他節(jié)日基本沒再回去。
但是無論回不回去,每隔一星期或兩星期以及一些節(jié)日肯定給家里打電話??上У氖敲看魏透改赣H通話時間并不長。有時候我也很奇怪,我也不是一個不善于言談的人,但為什么和父母親通電話,電話里頭的我就像一個親情白癡,甚至有時候還禿嘴笨舌久久說不出一句話。
有一次,我問妹妹:“你每次給家里打電話能和父母親說多長時間“。
她說:“少則半小時、多則一兩個小時-------”!
我常常在想,難道是我心里不掛念他們,不關(guān)心他們嗎?可是,我的內(nèi)心告訴我事實并不是這樣的。因為無論是平時,還是一些小的節(jié)假日。雖然我不回去和他們一起過節(jié)。但我心理在念著、想著他們,腦海里飄著小到父母親一個慈祥的眼神、一顰一笑;大到大愛無疆、無法言表!
最后,我給自己找了個理由與借口:“男與女對父母表達愛的方式不一樣-----”。
我企圖通過這個不是理由的理由與借口,以慰藉我自己的內(nèi)心深處,讓我少幾分愧疚之感。
昨天,在電話里,我也沒問父親端午節(jié)怎么過?因為我知道,雖然這個節(jié)日在城里也許很重要,在北方包粽子、吃粽子,穿花線繩,在南方地區(qū)劃龍舟,甚至還有一些更為重要的活動以示紀念屈原、紀念這個偉大的節(jié)日。
但是,對于家里來說,端午這個季節(jié),是家里比較忙碌的一個季節(jié),忙著種胡麻、莜麥------。
在父母親心理,甚至可以說在整個農(nóng)村人心理。把地在合適的季節(jié)種進去遠遠勝過一切重要的節(jié)日。
常言道:“人誤地一時,地誤人一年”。
小時候,每當這個時候忙耕種,看著天氣陰了又晴了,偶爾飄過幾滴雨點,但最后大風來臨,把滿天黑云無奈地吹走。
父親就會喃喃自語這句話:“人誤田一時,地誤人一年”。
家鄉(xiāng)既沒山、也沒水,只要旱田。
沒辦法,只能依靠旱田。哪怕最后顆粒無收,也要把地在合適的季節(jié)種進去。種進去還有收的希望,如果誤了季節(jié)種不進去,那就意味著今年顆粒無收。
在電話里:“我說今年年限可能不太好,少種點吧”!
父親笑嘻嘻的.說著:“莊戶人種地,年限好差都的往里種??刻旆N地和一樣------?!?/p>
我聽后心理有幾許酸酸的瑟痛,但又是那么的無可奈何-----。
所幸,好雨知時節(jié),在六月初這個重要的種地季節(jié),家鄉(xiāng)迎來了幾場夏雨的洗禮。
第一次吃粽子是在大二,宿舍的一個好兄弟從家里給帶來的。在沒吃粽子以前,我都不知道粽葉是從哪里來的?以為粽子里包的白色的米是大米,后來才知道原來那是粳米,不是大米。
后來,我自我推斷,家里、家鄉(xiāng)不吃粽子,可能是因為條件差,買不到粽葉和粳米吧!
無論是對與錯,姑且就這樣認為吧!
所以到現(xiàn)在,每當過端午節(jié),看到城里大街小巷賣粽子的我也沒什么特別的情感。
雖然端午節(jié)這天,家鄉(xiāng)、家里不包粽子。但是有一項重要的活動家家戶戶都去參與,去田野撥艾葉。
記憶中的這天,當太陽還沒有升起來的時候、父親便早早地騎上家里的紅旗自行車咯吱咯吱地去野外拔艾葉、當我們醒來的時候,母親早把艾葉放在了熱乎乎的洗臉水里,并督促我們姊妹三人說:“今天一定要艾葉洗臉,洗了以后一年四季蚊子就不會叮咬了。”
而我則毫不懷疑地則用艾葉一遍又一遍地洗著臉,直到家里的弟弟、妹妹把我推開,我才很不情愿地離開了滿是艾葉清香味道的洗臉盆。
當我走出家門,不知道父親幾時早已經(jīng)把剩余的艾葉編成了類似清朝人留的大辮子的形狀,高高地掛在了窗戶上、門頭上。嫩綠嫩綠地,院子里頓時多了幾分艾葉的香氣。
據(jù)說,艾葉可以驅(qū)魔辟邪,掃除穢氣,端午百草皆可入藥------。
我也不知道是真是假,不過到了八九月份,家里蚊子多的時候,我常常用父親端午節(jié)編的艾葉點燃去熏蚊子,真的很管用。
端午這天,一大早,父母親安頓完我們洗臉之后,為了趕時節(jié),生怕誤了時節(jié)被時節(jié)所誤,就急急忙忙地去田地里種地去了。
走的時候常會安頓我:“中午咱們吃炒雞蛋、油炸糕。你便給在家里自己瞎折騰,什么也做不了”。
不到中午,父母就回來了,比平時整整早一個小時。
母親兩手捧一個當年她做嫁妝留下來的黑色大面盆,黑色的面盆金光閃閃,把臉貼上去還可以映照出自己的面容。
母親開始和糕面。
母親和的糕面,我至今都記得糕面疙瘩的樣子,疙瘩不大不小,個頭大小看上去就像是一個模子里刻出來的。
然后就把糕面疙瘩放了籠布上,父親則從外面挎著一筐羅柴火巴塔巴塔拉著風箱開始燒火,一會兒熱氣咕咚咕咚順著鍋蓋縫冒了出來,之后便是沁入心脾的糕味,那種味道不知道曾讓我留了多少口水。
踩糕、燒油、炸糕------。
記憶中的端午節(jié)就是這樣一年一年過來的。
剛才打了電話,父母親依然在端午節(jié)忙碌著,依然是油炸糕炒雞蛋。
電話那頭的父親還說:“還買了一只熏雞、割了點豬肉,我和你媽也夠吃了”。
“你在那邊吃什么了”?
我輕輕地回答道:“和幾個同學一起吃的------”。
端午節(jié)。
端午節(jié)隨想200篇十五
菖蒲與艾草在門戶上發(fā)著馨香。
一個峨冠博帶的詩人。
佩著長劍,通過千年后的奈何橋。
挨家挨戶收集頂禮與膜拜。
粽子綻香,雄黃酒飄香。
醉醺醺的詩人想起了自己的劫數(shù)。
萬萬沒想到當年的懷石一跳。
就跳出了一個端午。
跳出了一個萬民朝拜的節(jié)日。
楚懷王何在,頃襄王何在,鄭袖們何在。
而我一個徘徊郁悶的詩人。
卻與龍舟同在,香囊同在。
與歲月同在,與日月星辰同在。
哀民生之多艱者。
為民請命者,為之上下求索者。
百姓懷念他。就是死了。
您可能關(guān)注的文檔
- 最新森林報讀后感100字(優(yōu)秀19篇)
- 2023年外貿(mào)銷售年度工作計劃(精選9篇)
- 2023年社區(qū)創(chuàng)建工作計劃(模板8篇)
- 中學生學雷鋒演講稿(精選16篇)
- 最新夏季防火工作總結(jié)(實用15篇)
- 中秋節(jié)教案(模板17篇)
- 最新人教版初中化學教學總結(jié)與反思(通用8篇)
- 最新銀行證明親屬關(guān)系(通用18篇)
- 最新大班半日活動小結(jié)(優(yōu)質(zhì)13篇)
- 最新公司管理制度方案精選(實用11篇)
- 學生會秘書處的職責和工作總結(jié)(專業(yè)17篇)
- 教育工作者分享故事的感悟(熱門18篇)
- 學生在大學學生會秘書處的工作總結(jié)大全(15篇)
- 行政助理的自我介紹(專業(yè)19篇)
- 職業(yè)顧問的職業(yè)發(fā)展心得(精選19篇)
- 法治興則民族興的實用心得體會(通用15篇)
- 教師在社區(qū)團委的工作總結(jié)(模板19篇)
- 教育工作者的社區(qū)團委工作總結(jié)(優(yōu)質(zhì)22篇)
- 體育教練軍訓心得體會(優(yōu)秀19篇)
- 學生軍訓心得體會范文(21篇)
- 青年軍訓第二天心得(實用18篇)
- 警察慰問春節(jié)虎年家屬的慰問信(優(yōu)秀18篇)
- 家屬慰問春節(jié)虎年的慰問信(實用20篇)
- 公務員慰問春節(jié)虎年家屬的慰問信(優(yōu)質(zhì)21篇)
- 植物生物學課程心得體會(專業(yè)20篇)
- 政府官員參與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的重要性(匯總23篇)
- 大學生創(chuàng)業(yè)計劃競賽范文(18篇)
- 教育工作者行政工作安排范文(15篇)
- 編輯教學秘書的工作總結(jié)(匯總17篇)
- 學校行政人員行政工作職責大全(18篇)
相關(guān)文檔
-
校園
端 午 節(jié) 活動總結(jié)(匯總19篇)26下載數(shù) 418閱讀數(shù) -
端 午 節(jié) 的民俗作文(精選13篇)49下載數(shù) 568閱讀數(shù) -
端 午 節(jié) 的民俗作文(實用18篇)30下載數(shù) 103閱讀數(shù) -
幼兒園慶祝
端 午 節(jié) 的活動總結(jié)(實用16篇)25下載數(shù) 662閱讀數(shù) -
教育工作者分享小學
端 午 節(jié) 活動總結(jié)(模板16篇)37下載數(shù) 777閱讀數(s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