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3-11-12 19:45:58
- 小編:zdfb
- 文件格式 DOC
每天堅持閱讀,會不斷提升我們的語文能力。寫總結要注重實踐和反思,通過實踐和反思的結合,才能寫出更加有深度和內(nèi)涵的總結??偨Y是我們思考和成長的橋梁,每一篇總結都是我們智慧的結晶。
碑林導游詞篇一
蘭州碑林位于蘭州市黃河北岸白塔山西峰。是甘肅省、蘭州市的一處知名文化勝地。
蘭州碑林占地三十五百,建筑面積六干平方米。在高低錯落的庭院中,座落著以草圣張芝命名的草圣閣、四百米長的.東西碑廊以及脾軒、碑亭、張芝雕像、隴右書藝院等。登閣遠眺,群山巍峨,黃河如帶;鳥瞅巒區(qū),高樓林立,車流縱橫。這里是觀賞蘭州城市風貌的最佳去處。
蘭州碑林以地域文化為特色,從書法藝術的角度,展示黃河文化、絲綢之路文化、西部文化的輝煌歷史和當代成就。草圣閣一樓,陳列中國傳世書法集粹,真、草、隸、篆、行諸種書體,歷代名家名作,琳瑯滿目。二樓,陳列蘭州碑林鎮(zhèn)館之寶一淳化閣帖、敦煌寫經(jīng)和秦漢簡犢,其中敦煌寫經(jīng)、秦漢簡犢均為首次勒淤貞石。四樓,陳列林則徐、左宗棠、郭沫若、于右任、張大干、舒同、趙樸初、啟功的書法碑刻。五樓,陳列毛澤東和孫中山的書法碑刻。西廊展示甘肅歷代著名書法家的書法碑刻。東廊為當代書法家以詠隴詩文為內(nèi)容的書法碑刻。甘肅著名碑刻,裹立于碑軒和古碑苑內(nèi)。隴右書藝院是供書法家和書法愛好者進行書法學習、交流的場所,收藏有書法圖書、雜志、報紙、拓片等,常年不定期舉行各種書法文化展覽。
碑林導游詞篇二
大家好!歡迎來到有“石質書庫”“書法的故鄉(xiāng)”之稱的西安碑林博物館,今天由我?guī)ьI大家欣賞這里的碑石墓志石刻造像,碑林歷史悠久,始建于公元1087年,距今已有900多年。這里收藏我國古代碑石時間最早、數(shù)量最大、名碑最多,是一座真正的書法藝術寶庫。碑林是在宋代孔廟的基礎上擴建而成的,因而保留了孔廟的部分布局。如取義出入禮儀之門的西門“禮門”,東門“義路”。南面這座雕梁畫棟的木牌坊稱為太和元氣坊,是由華山西岳廟移來的。它南面是塞門。再往前這兩個半扇形的水池,叫泮池。它也是古代孔廟特有的一種建筑,在封建社會只有考中秀才的人才能通過泮橋去拜謁孔子,并在池中取水洗筆,所以呢我們將考中秀才也叫做“入泮”。碑林,是以泮橋北欞星門的中門為主軸線,由南向北依次排開。進入欞星門,我們來看一下儀殿東西兩側的這兩件國寶級文物:景云鐘和大夏石馬。景云鐘,因鑄于唐睿宗景云年間而得名。這口鐘紋飾精美,鐘聲悅耳宏亮,上有292字銘文,是睿宗李旦少有的傳世之作。大家每年除夕夜聽到的辭舊迎新的新年鐘聲就是我們景云鐘的鐘聲。大家再隨我來看這座大夏石馬。大夏是匈奴族建立的最后一個政權,由于當時戰(zhàn)事連綿不斷,大夏國建都只有短短的24年,這匹唯一有大夏紀年的石馬就顯得彌足珍貴。
好了,咱們繼續(xù)往前走。大家看到道路兩旁這六座對稱的八角亭是清代建筑,里面陳放的碑石,主要記載的是當年康熙、乾隆平定戰(zhàn)亂的一些經(jīng)過,我們稱其為御碑亭。
現(xiàn)在大家隨我來看這個亭子,它就是我們碑林標志性的建筑和象征了。上面的“碑林”二字相傳是清代著名愛國將領林則徐書寫的。碑亭下陳放的是久負盛名的石臺孝經(jīng)。它是碑林中保存最早,形成最特別,雕刻最華麗的碑石?!靶⒔?jīng)”是孔子的學生曾參編撰的,主要講的是孝道,因立于三層石之上而得名。這通碑高約6米,四面刻字,由碑座、碑身、碑首共35塊巨大的青石組成。碑文是由唐玄宗李隆基用隸書所寫,字體雍容大度,端莊秀美,非常的華美飄逸,并用小楷在旁邊作了注解。其目的是達到“以孝治天下”。碑額上刻有“大唐開元,天寶圣文,神武皇帝,注孝經(jīng)臺”,這十六個大字是由玄宗的兒子肅宗李亨用篆書所寫的。整個碑文集中了由兩位皇帝書寫的四種不同書體,同時宣揚的都是儒家的孝道,所以,不論是從歷史價值還是藝術價值來看,都是無與倫比的。因此我們也常稱此碑為“迎客第一碑”。好了,現(xiàn)在我們就進入各陳室進行參觀吧。在這個第一展廳里,主要陳放《開成石經(jīng)》。它因刻于唐文宗開成年間而得名。建立碑林的最初目的就是為了保護《開成石經(jīng)》和剛剛參觀完的《石臺孝經(jīng)》的?!堕_成石經(jīng)》的內(nèi)容包括:《周易》、《尚書》、《周禮》、,《儀禮》、《禮記》、《春秋左氏傳》、《公羊傳》、《轂梁傳》、《詩經(jīng)》、《爾雅》等十二部經(jīng)典著作。這些都是封建社會文人學士科舉考試的必讀之書。由于當時活版印刷還沒有發(fā)明,就連雕版刷也還不普及,為了避免傳抄的錯誤,唐文宗下令將它們刻在石碑上,立于國家最高學府國子監(jiān)太學內(nèi),作為范本,供人們校對。《開成石經(jīng)》共114塊,228面,650252字。清代又補刻了《孟子》,合稱十三經(jīng)。等一會兒大家可以回來細細品讀這世界上最重、最厚的一部石質書籍了。
現(xiàn)在,我們前往第二展室。這里陳列的是唐代一些著名書法家的碑石。它們常常被人們作為學習各種書體的入門范本。
唐代是我國歷史上一個繁榮昌盛的國家,政治、文化、經(jīng)濟都得到了空前的發(fā)展,各類人才輩出。那么它的外交又如何呢?請大家來看一下這通《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這是一塊記載基督教傳入中國情況的碑石,是件國寶級的文物,也是我們碑林中國際知名度最高的一塊碑石?!按笄亍保翘拼鷮|羅馬帝國的稱呼,“景教”,是基督教的一個派系“聶斯脫里派”傳到中國后的叫法。景教在公元635年傳到中國,此碑刻于公元781年,碑文記載了景教的教旨、教義、在中國的傳播以及景教徒在我國唐代150年中的活動情況。碑文下方有古敘利1文。此碑一經(jīng)出土,曾風靡一時,對研究宗教史及中國古代東西方文化交流,提供了寶貴的歷史資料。
我們再來看這個號稱“千金帖”的《大唐三藏圣教序碑》,此碑立于唐高宗咸亨三年,是長安弘福寺高僧懷仁受命,集晉代大書法家王羲之的字體刻的,傳說懷仁在集字過程中,有幾個字怎么也找不到,不得已奏請朝廷貼出告示,誰獻出碑文中急需的字,一字賞金一千,這就是“一字千金”的由來,后人把此碑的拓本稱作《千金帖》。好,繼續(xù)往前走,我們?nèi)サ谌故覅⒂^。這里主要陳列歷代各種書體名碑,其中包括篆、隸、楷、行、草等5種書體,通過這些碑石,可以看出我國漢字演變的過程。我們先看一下隸書的代表漢《曹全碑》。這方碑出土于陜西合陽縣,曹全是合陽的縣令,為官期間,清政廉潔,為人們所擁戴,死后人們就集資為他立了此碑。碑中的隸書字體秀美多姿,蠶頭燕尾,結構勻稱,一波三折,外顯俊秀而內(nèi)含剛健,是現(xiàn)存漢碑中的精品。再來看一下草書的代表作-草圣張旭的《千字文》。張旭是唐代杰出的書法家,俗稱張顛,因為他性格豪放,為人灑脫,每次趁醉盡興揮舞,狂放不羈。這篇《千字文》,上下貫通,首尾相接,大小錯落,濃淡相間。初看如一堆亂麻,連綿不斷,但實際上每個字的翻轉,跳躍都遵循嚴格的法度。
下來我們?nèi)⒂^一下“石刻藝術室”,石刻藝術室分為陵墓石刻和宗教石刻兩部分展出。首先我們看這組圖稱為東漢畫像石。它源于西漢,盛于東漢。內(nèi)容除少數(shù)神話歷史傳說外,大量取材于現(xiàn)實生活,最具代表的就是這幅《牛耕圖》,這種“二牛抬杠”的耕作方法生動地再現(xiàn)了2000多年前我國東漢人的生活情景。
這組“昭陵六駿”,來自唐太宗李世民的昭陵。這六匹馬是李世民在打江山時馳騁疆場時所乘過的,它們都為大唐帝國的奠基立下了豐功偉績。李世民為顯示自己的赫赫戰(zhàn)功和對六駿的紀念,于公元636年令畫家閻立本設計,雕刻家閻立德依形復制刻于石上,并親自書寫贊語,由當時的大書法家歐陽詢書寫刻在每件浮雕的右上角?!罢蚜炅E”不僅造型高超,就是其名稱、色澤和戰(zhàn)斗經(jīng)歷都有一段十分動人的故事。令人惋惜的是“六駿”中的“颯露紫”和“拳毛騧”在1914年流失美國,現(xiàn)存于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其余四駿也歷經(jīng)了千年風霜,在它們身上,既記載著曾經(jīng)的輝煌,也承載了歷史的恥辱。
下來我們看到的是一組葬具——李壽石槨。李壽是高祖李淵的堂弟,死后陪葬于高祖獻陵。槨是棺外的一道葬具,在石槨的內(nèi)外有線刻的樂伎、舞伎、侍女、文臣武將還有狩獵圖,真實地反映了當時的宮廷樂舞和貴族生活的盛況。
好,我們進入宗教展區(qū)參觀。大家看到的這個叫“皇興造像”?!盎逝d”是北魏的年號,它采用浮雕手法來體現(xiàn)犍陀羅雕藝術。犍陀羅是古印度的一個地名,它集中了犍陀羅與古希臘兩地雕刻技法的精華,它的特點是姿態(tài)生動,線條簡潔,衣紋質感強。
最后,我們來看一下這尊漢白玉雕刻的老君像,它原來供奉在驪山的老君殿,是華清宮朝元閣的遺物。我們看老君身著寬松的道袍,腰系衣帶,正襟危坐于石臺之上,神情莊嚴肅慕,雙目智慧而深遂,是罕見的佳作。據(jù)說這尊老君像是安祿山為取悅唐玄宗,在開元天寶年間,從幽州范陽令名工巧匠用漢白玉雕刻而成。
好,我們碑林的參觀講解就簡單向大家介紹到這里,謝謝各位。
碑林導游詞篇三
各位游客我們碑林博物館不僅是因為“碑石如林“而著名。而且它的石刻藝術也是馳名海內(nèi)外的。接下來我們來到的便是石刻藝術博物館了,石刻藝術博物館建于1963年,它收集了散失在陜西各地的西漢至唐代的石刻70余件,分為陵墓石刻和宗教石刻兩大類。
由于時間關系再這里我只給大家介紹以下這兩個石刻藝術的代表作昭陵六駿和老君像。
昭陵六駿,相傳由著名的畫家閻立本所作的。營建昭陵時,詔令立昭陵六駿的用意,除炫耀一生戰(zhàn)功外,也對這些曾經(jīng)相依為命的戰(zhàn)馬的紀念,并告誡后世子孫創(chuàng)業(yè)之艱難,六駿采用高浮雕手法,以簡潔的線條,準確的造型,生動儀神地表現(xiàn)出戰(zhàn)馬的體態(tài)、性格和戰(zhàn)陣中身冒箭矢、馳騁疆場的場景。它們分別是(白蹄烏,特勤驃,颯露紫,青騅,什伐赤),由于他們過分的精美,其中颯露紫和拳毛瓜兩駿馬石刻于1914年被以美國人勾結封建軍閥盜運美國,現(xiàn)存于美國的賓夕法尼亞大學博物館中。六駿經(jīng)過了1000多年的風雨滄桑但他們的造型依舊健美,神態(tài)逼真,是唐代杰出的藝術珍品之一。
老君像,這座老君像原來位于西安酈山的老君殿,老君既老子,他是道教的創(chuàng)始人,當時統(tǒng)治階級們?yōu)榱司S護自己的政權,推崇道教封老子為創(chuàng)始人。據(jù)說這座老君像是安祿山為了取悅李聾基讓人用漢白玉雕刻而成,采用了圓雕的手法,既細致入微有自然生動,也是屬于國寶級文物。
好了各位游客西安碑林博物館參觀到次結束了,如果有興趣您還可以參觀其他的碑刻,但原今天的參觀能給您帶來藝術的啟迪,知識的收獲。
碑林導游詞篇四
碑林,因碑石叢立如林而得名,不僅是中國古代文化典籍刻石的集中地點之一,也是歷代著名書法藝術珍品的薈萃之地,有著巨大的歷史和藝術價值。以下是碑林的導游解說詞,歡迎大家閱讀。
女士們,先生們大家好!
現(xiàn)在我們就來到了碑林。顧名思義,它的意思就是“碑石叢立如林”,這座博物館始建于公元1087年,距今已有900余年的歷史了。它是收藏我國古代碑石時間最早、數(shù)量最多的一座藝術寶庫。所以,人們又將其稱為“石質書庫”。西安碑林是在保存唐代石經(jīng)的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唐代恩所稱的石經(jīng)包括:唐天寶四年,也就是公元的745年,由唐玄宗書寫的《石臺孝經(jīng)》;以及唐開成二年,也就是公元的837年刻成的《開成石經(jīng)》。這些石經(jīng)原來都立在唐長安城務本坊的國子監(jiān)太學內(nèi)。唐朝末年,朱溫挾持唐昭宗遷都洛陽,駐守長安的佑國軍節(jié)度使韓建將長安城進行了縮小,致使石經(jīng)棄于郊外。在許多人的建議下,韓建和后來的劉郇陸續(xù)將這些碑石移到了城內(nèi)的文宣王廟內(nèi),也就是今天的西大街社會路一帶。由于那里地勢低洼,所以對保存經(jīng)石不利。于是,公元1087年,在北宋漕運大使呂大忠的組織下,又將那里的碑石移到了今天的位置。這便形成了最早的西安碑林。
“碑林”一名始于清代。它收藏了從漢到清的各代碑石3000余件,分布在七個陳列室,八個碑廳和六座碑廊之中。這些碑石主要可以分為“碑林”和“石刻藝術室”兩大部分。博物館占地面積31900平方米,陳列面積3000平方米。碑林博物館是典型的中國傳統(tǒng)廟宇式建筑群。它的前半部分是由原先拜謁孔子的孔廟改建而成,至今仍處處可見孔廟的痕跡??鬃邮侵袊寮业膭?chuàng)始者,歷來被封建統(tǒng)治者所推崇。漢武帝就曾提倡“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不知大家有沒有注意到:按照中國歷來的建筑制式,門都是朝南開的。而碑林的門卻是東西向的。這是怎么回事呢?這是因為碑林為孔廟舊址,按照中國古代的制度,孔廟的門都開在東西兩側,以示對孔子的尊敬。西門稱為“禮門”東門稱為“義路”。南面的門則封閉起來,叫做“塞門”。大家現(xiàn)在看到的這個高大的牌坊叫做“太和元氣坊”。它是明代的建筑,是由華山西岳廟移過來的,采用的是四柱三檐。上面的這些彩畫是和璽彩畫。中國古代制度森嚴,彩畫也是有等級的。最高的是和璽彩畫,另外還有旋子彩畫和蘇式彩畫。
大家眼前看到的這兩個半圓形的水池,它是孔廟特有的建筑。按照古代制度,國家級孔廟內(nèi)的水池為圓形,叫“辟雍”;地方級孔廟內(nèi)的水池為半圓形,叫做“泮池”。“泮”是三滴水加個一半的半。漢字講究象形,“泮”就是半個水池??鬃犹岢珜W無止境,學問永遠沒有滿的時候,就像這水池,永遠也不可能成為滿圓形的。在古代,只有考中秀才的人才可以走上泮池中間的小橋,當一回秀才。
在泮池北邊的這個石牌坊也是孔廟特有的建筑,稱為“欞星門”。傳說“欞星”是二十八星宿中主管取土的神。當年,進出欞星門有嚴格規(guī)定:祭孔大典時,只有主祭的最高官員才能由中門出入;一般官員由西門出入;其他人員由東門出入。所以就有了成語“旁門左道”?,F(xiàn)在我們已經(jīng)進入了欞星門內(nèi)。中國古代的建筑都是講究中軸對稱的。那么,碑林也不例外。碑林的各個陳列室以欞星門的中門為中軸線,自南向北對稱排列。兩邊的房間為臨時陳列室。大家請注意看,中央道路兩旁有許多的石柱,它是我國古代民間石刻的瑰寶—渭北栓馬樁。這些栓馬樁高2米左右,上面刻有各種紋飾,造型豐富。馬是古代重要的交通和作戰(zhàn)工具。在一望無垠的渭北高原上,出于交通與軍事的需要,在驛站旁邊設立了大批的栓馬樁。它除了可以栓系、震懾牲畜這個目的外,還具有震邪、吉祥和裝飾的意義。在解放前,渭北地區(qū)的官宦或富豪人家的院門外兩側大都栽有成排的栓馬樁。
現(xiàn)在請大家看遠出處的這個巨大的匾額,上面書寫著“碑林”二字。你仔細觀察就會發(fā)現(xiàn),這個“碑”字少了一撇。那么為什么會少一撇呢?難道這是一個錯別字嗎?顯然這是不可能的。這兩個字出自清代著名的愛國將領林則徐之手。鴉片戰(zhàn)爭之后,他革職戍守新疆伊犁。當時路經(jīng)西安,寫下了這兩個字。有人說“碑”字少了一撇,正好象征他當時丟了烏紗帽。其實,并不是這樣的。你待會兒就會發(fā)現(xiàn),碑林中的所有“碑”字都少了一撇。這是因為古代的漢字講究對稱,“碑”字少了一撇,只是為了看起來對稱美觀罷了。
現(xiàn)在請大家看這通高大威嚴的石碑,這便是久負盛名的《石臺孝經(jīng)》。它是碑林中最大的石碑。《孝經(jīng)》是儒家經(jīng)典之一,是由孔子的學生曾參編纂的。全書共分18章,主要講述封建社會基本倫理道德之一的孝道。并且把孝敬父母和忠于君王聯(lián)系起來,提倡“事君如事父”,以宗法血緣關系維護封建統(tǒng)治,因而得到歷代封建統(tǒng)治階級的特殊重視。認為“孝”是一切道德的根本,把“以孝治天下”視為基本統(tǒng)治策略?!妒_孝經(jīng)》的前半部分是唐玄宗李隆基用隸書為孝經(jīng)作的序,目的是為了表示自己要以孝來治理天下。后半部分是孝經(jīng)的原文。那些小字是李隆基為孝經(jīng)作的注釋。在當時,此碑立在國子監(jiān)太學內(nèi),因此被稱為“御碑”。又因為此碑建在三層石臺之上,所以叫做《石臺孝經(jīng)》。這塊碑石高近6米,碑座、碑身、碑首由35塊巨石組成。碑頂?shù)裼芯碓乞辇垼坪蹙鸵杩斩?。碑身由四塊巨石組成,是整個碑林中碑身最大的一塊石碑。碑座底下有三層石臺,形制特殊?!帮L流天子”唐玄宗也擅長書法,這塊碑刻書法工整,字跡清晰,華美飄逸,在唐代隸書中堪稱佼佼者。這塊碑林中的超級巨碑因為太大,只好向下延伸,在碑亭中形成一個方坑,向上則快到亭頂,顯得頂天立地,氣度不凡,因此被稱為“迎客第一碑”。
現(xiàn)在請各位隨我進入碑林的第一陳列室。這里展出由艾由晦、陳《》等楷書的《開成石經(jīng)》。“開成”是因為它刻于唐文宗開成二年,也就是公元837年?!敖?jīng)”,是指中國古代儒家的經(jīng)典著作。《開成石經(jīng)》包括12部著作,除《孝經(jīng)》外,《周易》通過八卦形式推測自然和社會變化,是先秦思想史的重要資料;《詩經(jīng)》是編成于春秋時代的中國最早詩歌總集;《周禮》、《儀禮》和《禮記》是先秦典章制度與社會禮俗的匯集;《春秋左傳》、《公羊傳》、《谷梁傳》分別從史料和儒家義理角度闡釋我國最早的編年史《春秋》;《論語》是技記述孔子言行的專集;《爾雅》是我國最早解釋詞義的專著。這些都是封建社會文人學士的必讀之書。因為當時雕版印刷還不普遍,為避免傳抄錯誤,唐文宗下令把它們刻在石碑上,立于國家最高學府國子監(jiān)太學內(nèi),供人們校對?!堕_成石經(jīng)》由114塊碑石雙面組成,共計228面,650152字。清代又補刻了《孟子》一書9石,合稱十三經(jīng)。中國歷史上曾經(jīng)組織過7次經(jīng)籍石刻,只有這一部保存得最完整。加上時代又早,史料價值極高,人們贊嘆它是“世界上最厚最重的書籍“。
各位游客,現(xiàn)在我們已經(jīng)來到了碑林的第二展室。這里主要陳列唐代著名書法家書寫的碑石,歷來都是人們學習書法的范本。其中有唐初著名書法家歐陽詢書寫的《皇甫誕碑》,以及他的兒子,也就是歐陽通書寫的《道因法師碑》。有顏真卿書寫的《多寶塔碑》、《顏氏家廟碑》,還有晚唐柳公權書寫的《玄秘塔碑。和懷仁和尚的〈大唐三藏圣教序碑〉。〈大唐三藏圣教序碑〉又被稱為“千金貼”。這里還有中外馳名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唐代書法是我國書法藝術史上的高峰時代。長期的政治穩(wěn)定和社會發(fā)展為文化的繁榮創(chuàng)造了條件。自唐太宗以來歷任皇帝的酷愛和提倡,造就了全社會對書法的普遍重視。一大批書法家涌現(xiàn)出來,如同百花齊放。
各位游客請看這塊碑石。在中國古代石碑上出現(xiàn)外國文字的碑石在碑林中有好幾塊。而《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大概就是碑林里國際知名度最高的碑石了。它刻于唐德宗建中二年,也就是公元的781年,由波斯人景凈述事,呂秀嚴書寫。原立于唐長安城的大秦寺內(nèi),后來埋沒土中。明天啟三年,也就是公元1623年被重新發(fā)現(xiàn),清末移入碑林?!按笄亍笔侵袊糯鷮|羅馬帝國的稱呼。景教,屬基督教的一個分支,稱聶斯脫利派,公元431年由敘利亞人聶斯脫利派創(chuàng)立于費城,也就是今天土耳其的塞克城以北。據(jù)碑文記載:“由波斯人阿羅本率領的傳教代表團欲公元635年到達長安,受到隆重接待,并準許其傳教。從此,景教在中國大范圍流傳開來?!熬啊笔枪饷?、美好的意思。碑首刻有基督教標志十字架。這塊碑石記載了基督教早期傳入中國的情況以及教規(guī)、教義,還有古敘利亞和漢文對照刻了72個景教僧侶的名字。為研究中國古代和歐洲、中亞的友好往來提供了寶貴資料?!洞笄鼐敖塘餍兄袊吩诮饑H上的廣泛關注。此碑拓片曾經(jīng)傳到了國外,并譯成了拉丁文稿,引起了許多國家的注意。一些外國人認為,歐洲多基督徒,那么像這樣記載景教的碑石應該運到歐洲供人瞻仰。1907年,丹麥人荷爾漠受英國政府指使,企圖以3000兩白銀復制的假碑換取此碑,受到輿論反對,只得將復制的碑石運往倫敦?,F(xiàn)在世界上好幾個國家有這塊碑石的復制品。
在《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對面,我們看到的這幾通碑石是唐代著名大書法家顏真卿書寫的。分別是《多寶塔碑》、《顏氏家廟碑》以及《爭座位稿貼》。顏真卿不僅書法瀟灑,而且在歷史上也以忠貞有節(jié)、剛正不屈著稱。在發(fā)生“安史之亂”時,他作為平原太守,也就是今天的山東太守,聯(lián)絡他的兄弟顏篙卿起兵抵抗,被推為盟主。合兵20萬,有力地牽制了叛軍,成為平息叛亂的中堅人物,被封為魯郡公。后來,李希烈叛亂,他前往勸降,被殺害。顏真卿的書法字如其人。他初學褚遂良,后來跟隨張旭學習草書,在正楷中參用篆書。顏真卿的書法可用四個字來概括,那就是“圓、大、厚、方”。他的行書氣勢開張,揮灑自如,對后世影響很大,人稱“顏體”。《多寶塔碑》為顏真卿44歲時所寫,是留存下來的顏書中的最早作品,代表了他的早期風格,常被人們作為學習顏體的入門范本?!额伿霞覐R碑》是他73歲時所寫,筆力雄健,氣韻醇厚,書法造詣達到爐火純青的境界?!稜幾桓濉肥撬?5歲時所寫,是寫給當時另一位官員郭英義的書信手稿,指責郭在公眾場合把宦官魚吵恩的座位安排在許多大臣之上。行筆蒼勁有力,一氣呵成,是顏體行草書中的精品。
現(xiàn)在我們來到了碑林的第三陳列室。通過這里陳列的碑石,我們可以對中國古代書體的演變做一個大致的了解。據(jù)《史記》記載,文字是由黃帝時代的一個史官倉頡造的,所以人們稱倉頡為“造字圣人”。這里我們看到的是《倉頡廟碑》。其實文字的發(fā)明不應該歸功于某一個人,它是人民群眾在長期的生活實踐中共同創(chuàng)造出來的。篆書是流行至今最古老的字體,在碑林的這個陳列室中,我們可以看到宋代夢英和尚刻立的《篆書目錄偏旁部首碑》。他把東漢許慎《說文解字》中的540個偏旁部首分別篆出,并用楷書注釋,自作序文說明。這對研究漢字的淵源、演講以及篆體書法都大有益處。篆書在秦代時達到了高峰。但由于它字體繁難不便于書寫,秦代的獄吏程邈把篆書的筆畫和結構作了簡化,把圓轉為方折,形成了使用較為方便的隸書。由篆到隸是我國書體的一大變革。隸書到了漢代成為通用文字,逐漸趨于成熟美觀。在這里我們可以看到漢隸的一個代表作《漢曹全碑》,它是東漢時為陜西合陽縣令曹全所立。從這塊碑石上我們可以看到隸書的特點:蠶頭燕尾,外柔內(nèi)剛??瑫霈F(xiàn)于三國時期,隋唐時楷書成為通用的字體。歷代統(tǒng)治者都把楷書規(guī)定為書寫官府文書和科舉文章的正式字體??瑫托胁輹谶@里都有代表的作品。因為時間的關系,我們就不一一概述了。
石刻藝術是中國優(yōu)秀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陜西是中國石刻藝術發(fā)展較早、遺存較豐富的地區(qū)之一,特別是漢唐盛世石刻以眾多的數(shù)量和高超的技藝馳名海內(nèi)外,在我國雕刻史上占有突出地位。石刻藝術室建于1963年,集中了散存在陜西各地的從漢到唐的圓雕、浮雕和線刻藝術品共70余件,分為陵墓石刻和宗教石刻兩大類。陵墓石刻是用刀砸在石面上的圖畫,起源于西漢,盛行于東漢,2000多年來以它獨有的特色顯示著不朽的藝術魅力。
西漢時期,厚葬風氣極盛,在貴族階層中“事死如事生”的觀念很強。他們生前的生活場景和寵幸愛慕的東西雕刻于墓室以盡人間之樂。漢代畫像石便是在這種厚葬風氣中逐漸產(chǎn)生的。石刻藝術室陳列的漢畫像石大多出土于陜北。內(nèi)容除少數(shù)神話故事外,其余的大量取材于現(xiàn)實生活,如牛耕、狩獵、樂舞,貴族生活等。漢畫像石記載了大量的歷史史實。因此,它們既是藝術創(chuàng)作又是歷史記錄,為研究東漢社會提供了珍貴的資料。《牛耕圖》是漢代畫像石的代表作,畫面上有一人雙手扶犁,前面有兩頭牛拉著,兩頭牛的牛頸上有一橫杠,這就是二牛抬杠的耕作方法.漢朝時農(nóng)業(yè)的耕作水平已經(jīng)是很高的了.在陜北地區(qū)共出土漢代畫像石500件,西安卑林博物館收藏有133件。隋唐時期的陵墓石刻在這里陳列的有獻陵石犀和昭陵六駿。我們現(xiàn)在所看到地這尊石雕是獻陵石犀,它原來位于唐高祖李淵的獻陵前,刻于公元635年,重10噸,是用整塊巨石圓雕而成。這種犀牛的品種非常奇特。大家來看,它頭上沒有角,鼻子上方有一圓包,因此叫做“圓帽犀”。這種犀牛原產(chǎn)于東南亞一帶,現(xiàn)已滅絕。據(jù)史料記載,唐初,林邑國,也就是今天越南順化一帶,以這種犀牛向唐王朝進貢,李淵非常喜歡。建造獻陵時,唐太宗李世民就特意把石犀置于陵前。這一石雕注重寫實,結構勻稱,比例準確,顯然是以活犀牛為“模特兒”,使人感到它溫順馴服,憨態(tài)可掬。
接下來各位看到的這一組石雕為“昭陵六駿”。它是原先置于唐太宗昭陵北麓祭壇兩側廡廊的六幅浮雕石刻。六駿,指唐太宗在統(tǒng)一中國的戰(zhàn)爭中曾經(jīng)騎乘作戰(zhàn)的六匹駿馬。相傳六駿圖形出自于唐代著名畫家閻立本之手。原先畫面上角刻有唐太宗題銘的四言贊詩,是由歐陽詢書寫的,由于年代久遠,字跡已經(jīng)模糊了。唐太宗營建昭陵時,詔令立昭陵六駿的用意,除為了炫耀一生的戰(zhàn)功外,也是對這些曾經(jīng)相依為命的戰(zhàn)馬的紀念,并告戒后世子孫創(chuàng)業(yè)的艱難。六駿采用高浮雕手法,以簡潔的線條,準確的造型,生動傳神地表現(xiàn)出戰(zhàn)馬的體態(tài)、性格和戰(zhàn)爭中身冒箭矢、馳聘疆場的情景。每幅畫面都告訴人們一段驚心動魄的歷史故事。由于六駿雕刻精美,引起了外國人的注意。1914年,美國人畢士博勾結陜西軍閥陳樹藩將六駿中的兩駿盜運美國,現(xiàn)存于美國費城賓夕尼亞大學博物館內(nèi)。這兩駿便是拳毛弧與颯露紫。大家現(xiàn)在看到的這兩幅完整的浮雕作品,便是拳毛弧與颯露紫的復制品。1918年,他們又再次來到中國,企圖將剩余的四幅砸成數(shù)塊再次裝箱運走,被人們發(fā)現(xiàn)攔存了下來。所以大家現(xiàn)在看到的是四幅殘損的浮雕。它們雖然是殘缺的,但卻是真品。
大家現(xiàn)在看到的這尊莊嚴的石像是老君像,是道教的石刻。老子像是道教的教主李耳的雕像。因為它是唯一反映道教的石刻,所以就非常珍貴。不知大家有沒有發(fā)現(xiàn),這個老子像的眉目不像我們中原人。據(jù)說這是因為這個作品的雕塑者是西域的一個著名雕塑家,名叫元伽兒。他從小就生活在少數(shù)民族的圈子當中,作畫、寫生都是以本民族的人為摹本,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他這種獨特的風格。老子的形象莊嚴肅穆,耐人尋味。臺座的變形牡丹花圖案疏密有致,勻稱飽滿。它原先位于驪山的華清宮朝元閣內(nèi),當年接受過唐玄宗的膜拜。后來在一個風雨交加的晚上,朝元閣倒塌了,使老子像的外面裹了一層泥塑,所以至今保存完整。于1963年移存到這里,是唐代石雕中的珍品。
碑林導游詞篇五
11月19日,天氣晴朗,陽光明媚,不時有涼風吹在人身上,舒服極了。我們五年級三班全體師生來到國家4a級景區(qū)--西安碑林博物館學習、參觀。
導游說:“西安碑林有七個碑石陳列室,八個碑亭,兩個時刻藝術室,六個墓志陳列廊和四個臨時展覽室。珍藏了從秦漢到明清多個時代的碑刻,是石刻藝術的寶庫?!?/p>
走進博物館大門,遠遠就看到一個華麗的碑亭,它雕刻精美,顏色華麗,高高立在廣場中間,它的后面是連成片的柏樹。走近亭子,里面立著一大塊石碑--著名的石臺孝經(jīng)碑,它是中國最完整的古代石碑,碑頂?shù)駶M了云朵狀的雙層皇冠,雄偉極了。聽導游介紹,它是天寶四年,唐玄宗李隆基親筆題寫的真跡,石碑總高超過六米,是碑林中最壯觀的石碑。
繞過石臺孝經(jīng)碑,順著青石板路向里走就到了碑林第一展室,里面陳列了許多名家真跡,有的十分精致,有的略顯粗糙,有的娟秀清新,有的粗獷豪邁,真是各有千秋。
不知不覺來到第四展室門前,迎面便聞到一股油墨的清香,原來是工人們在制作拓片,只見他們熟練地用毛筆把墨汁涂在一個印章狀的布包上,然后均勻地在宣紙上印壓,一張拓片就形成了。導游說這是涂有特殊藥水的宣紙,它們先經(jīng)過處理,會按照碑面的凹凸自然變形,干了之后經(jīng)過吸油墨水的布包拓印,就成了黑白分明的托片了。參觀完拓片制作,向右走,來到國畫作品碑刻的展區(qū),我不禁發(fā)出了感嘆:“人們把文字乃至書畫雕刻在石頭上,要付出多少心血啊,不但把字的頓筆、運筆、回筆刻得十分精致,還把畫的勾、皴、點、染也刻得惟妙惟肖,真是不可思議呀!”
出了第四展室,我們又依次游覽了五、六、七號展室,隨后我們來到了一處幽靜的小花園中,花園四周是古色古香的中式連廊,地上的石板路凹凸不平。園里有蒼勁的古松和綠油油的草坪,園子的一角豎立著幾排整齊的石樁,有一人多高,上面雕刻著動物的形象,據(jù)導游介紹,這些石樁是古代拴馬樁,雕刻的動物不僅用于裝飾,還有吉祥的寓意,如猴子代表“代代封侯”、馬代表“馬到成功”等等,別有一番趣味。
走出花園向右轉,就來到了石刻藝術室,一進門映入眼簾的是一個巨大的石犀,足有四五米高,導游踮起腳尖、伸直胳膊甚至連手指都沒有一點彎曲也碰不到它的下頜,十分雄偉。仔細觀看,它的雕刻太精細了,連肚子上的細小皺紋都雕刻得細致無比。導游說這是看守皇帝陵園的巨獸,重約十噸,使用一整塊巨石,是動用了大批人力,花費數(shù)不勝數(shù)的金錢和漫長的時間雕刻而成的,是無價之寶。
參觀了各個展館,游覽已接近尾聲,我們?nèi)匀怀两切┠壑湃酥腔鄣恼鋵氈?,臨別時,我們依依不舍地在石臺孝敬前合影留念。今天的游覽使我受益無窮,這次經(jīng)歷令我永遠難忘。
家長的話:
通過實踐活動獲取了知識和樂趣,真是令人難忘的經(jīng)歷。希望孩子們在快樂中學習和成長。
碑林導游詞篇六
陜西碑林不僅是中國古代文化典籍刻石的集中地點之一,也是歷代著名書法藝術珍品的薈萃之地,有著巨大的歷史和藝術價值。隨著旅游業(yè)的發(fā)展,到西安碑林旅游的人越來越多。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西安碑林。
導游詞。
歡迎參考!
西安碑林始建于北宋哲宗元祐二年(公元1087年),最初是漕運使呂大忠等人為保藏因唐末五代戰(zhàn)亂而委棄市井的唐《石臺孝經(jīng)》、《開成石經(jīng)》及顏真卿、柳公權等所書的著名石碑而興建的,經(jīng)金、元、明、清、民國歷代的維修及增建,規(guī)模不斷擴大,藏石日益增多,1961年被國務院列為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西安碑林,是在保存唐代石經(jīng)的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碑林不只是以歷史悠久、保存碑石之多、規(guī)模之大著稱于世,而更重要的,還是這些碑石文字珍貴的史料價值和書法藝術價值。
碑林(forestofsteles),因碑石叢立如林而得名。碑林是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石刻類第1號)、國家一級博物館、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qū)、全國18個特殊旅游景觀之一,是收藏中國古代碑石時間最早,收藏名碑最多的漢族文化藝術寶庫,位于陜西省西安市碑林區(qū)三學街十五號。
西安碑林博物館,原名為陜西省博物館,建于1944年。它是在具有900多年歷史的"西安碑林"基礎上,利用西安孔廟古建筑群擴建而成的一座以收藏、研究和陳列歷代碑石、墓志及石刻造像為主的藝術博物館。館區(qū)由孔廟、碑林、石刻藝術室三部分組成,占地面積31900平方米,現(xiàn)有館藏文物11000余件,11個展室,陳列面積4900平方米。
碑林的源頭可追溯至唐代立于帝都長安務本坊國子監(jiān)內(nèi)的《石臺孝經(jīng)》、《開成石經(jīng)》,正式創(chuàng)始者為北宋名臣呂大忠(陜西藍田人),始建于北宋元佑二年(1087年),后經(jīng)歷代收集,規(guī)模逐漸擴大?,F(xiàn)收藏文物11000余件,其中國寶級文物19種(組)134件,一級文物535件。著名的"昭陵六駿"有四駿藏于碑林。
博物館的各陳列室,以欞星門中門為主軸線,自南而北對稱排列。前半部為臨時性專題陳列室,自軸線正中上有"碑林"匾額的碑亭以北為碑林陳列室,西側為石刻藝術室。
進入西安碑林大門,可以看到一座四角形兩層飛檐的亭子,里面豎立著著名的《石臺孝經(jīng)》。這是由四塊石板組合成的長方形石碑,高5.1米,安置在三層石臺上?!缎⒔?jīng)》是宣揚儒家思想的經(jīng)典著作,歷代封建王朝十分重視。唐天寶四年(公元745年),唐玄宗李隆基親自加注,并用隸書行文。
進入博物館,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孔廟舊址,其建置可以追溯到北宋末年。保存至今的照壁、牌坊、泮池、欞星門、華表、戟門、碑亭、兩廡等多為明清的建筑,并遵循著孔廟固有的建筑格局,組成了一個綠樹掩映、古樸典雅的庭院式建筑群。陳列于小殿兩側的唐景云鐘、大夏石馬都是國寶級的藝術精品。前者鑄于唐睿宗景云二年,已有1200多年歷史。其音質純美,鐘聲清晰宏亮,鐘上還鑄有唐睿宗李旦親自撰文并書寫的銘文一段,是李旦鮮有的傳世字跡中的佳作。后者大夏石馬,是十六國時代匈奴族鐵弗部建立的大夏國的作品,他繼承了我國漢代時刻藝術雄渾深沉,體魄巨大、生動傳神的特點,代表了那個時代的藝術觀念和藝術水平,同時也是一件極為罕見的珍貴民族文物。
碑林不僅是中國古代文化典籍刻石的集中地點之一,也是歷代著名書法藝術珍品的薈萃之地,有著巨大的歷史和藝術價值。1961年3月4日,碑林被國務院列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西安碑林博物館位于文昌門附近,館內(nèi)由碑林、石刻藝術等部分組成,其中由歷代碑石、墓志組成的碑林是館內(nèi)的亮點,其中包括顏真卿、柳公權、懷素等書法名家的碑刻,還有《石臺孝經(jīng)》和《開成石經(jīng)》兩塊唐代碑刻。
在碑林博物館內(nèi),你能夠欣賞到歷朝歷代的碑刻和墓志,這里收藏的碑刻和墓志時間跨度長達20xx多年。其中的珍品有:顏真卿的《顏勤禮碑》、《顏家廟碑》等,是標準的“顏體”;柳公權的《大達法師玄秘塔碑》,是“柳體”中最典型的代表作;唐代懷仁和尚從晉王羲之遺留的墨跡中選集而成的《大唐三藏圣教序碑》;著名草書家懷素的《。
千字文。
》,筆意奔放。
除了書法大家的石刻外,最受游客歡迎就是《石臺孝經(jīng)》和《開成石經(jīng)》兩塊碑刻。《石臺孝經(jīng)》,是儒家經(jīng)典,碑文由兩個皇帝以四種字體書寫的,即:唐玄宗李隆基以隸書書寫碑文,又以楷書作小字注釋,又在碑刻成后在碑側用行書作批注,而此這塊碑的碑額是由唐肅宗李亨用篆書所寫的?!堕_成石經(jīng)》刻成于唐文宗開成二年(公元837年),一共包括詩,書,禮,易,春秋等十二部經(jīng)書。在碑林博物館瀏覽時,還可以在館內(nèi)的“石刻藝術館”中觀賞到四神墓門、唐昭陵六駿圖。
碑林導游詞篇七
陜西省西安市南城墻魁星樓下的碑林,因碑石叢立如林而得名。西安碑林是收藏中國古代碑石時間最早名碑最多的漢族文化藝術寶庫。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西安碑林。
導游詞。
歡迎參考!
西安碑林創(chuàng)建于公元1087年,是收藏我國古代碑石時間最早、數(shù)目最大的一座藝術寶庫,陳列有從漢到清的各代碑石、墓志共一千多塊。這里碑石如林,故名碑林。
西安碑林內(nèi)容豐富,它既是我國古代書法藝術的寶庫,又匯集了古代的文獻典籍和石刻圖案;記述了我國文化發(fā)展的部分成就,反映了中外文化交流的史實,因而馳名中外。西安碑林是在保存唐代石經(jīng)的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唐代人所稱的石經(jīng),包括公元745年唐玄宗李隆基書寫的《石臺孝經(jīng)》和公元837年刻成的《開成石經(jīng)》。
碑林第一陳列室前是專為陳列《石臺孝經(jīng)》修蓋的碑亭?!妒_孝經(jīng)》是碑林最大的石碑,刻于公元745年,是唐玄宗李隆基親自書寫的。孝經(jīng)是孔子的學生曾參編篡,專門講孝道的。前面一部分是李隆基為孝經(jīng)作的序。玄宗為孝經(jīng)寫序的目的是表示自己要以“孝”治理天下。后面是孝經(jīng)原文。小字是玄宗為孝經(jīng)作的注釋。底座由3層石臺組成,上刻有生動的線刻畫,有蔓草、獅子花等,是唐中期比較有代表性的。上面是浮雕卷云瑞獸。此碑由4塊石頭組成,底下有石臺,因而稱“石臺孝經(jīng)”。
碑林第一陳列室主要陳列《開成石經(jīng)》,內(nèi)容包括《周易》、《尚書》、《詩經(jīng)》、《周禮》、《儀禮》、《禮記》、《春秋左氏傳》、《春秋公羊傳》、《春秋谷梁傳》、《論語》、《孝經(jīng)》、《爾雅》等12部經(jīng)書,計650252字,用石114方,兩面刻文。清代補刻的《孟子》17面3萬余字也陳列于此,合稱《十三經(jīng)》。12部經(jīng)書是封建社會知識分子必讀之書。因為當時印刷術不很發(fā)達,為了避免文人學士們在傳抄經(jīng)書時出現(xiàn)錯誤,并能永久保存,就把這12部經(jīng)書刻在石碑上,作為范本,立于長安城國子監(jiān)內(nèi),供人們校對。我國自東漢開始,曾先后7次刻經(jīng)?!堕_成石經(jīng)》是目前僅存的一套完整的石刻經(jīng)書。
西安碑林博物館位于文昌門附近,館內(nèi)由碑林、石刻藝術等部分組成,其中由歷代碑石、墓志組成的碑林是館內(nèi)的亮點,其中包括顏真卿、柳公權、懷素等書法名家的碑刻,還有《石臺孝經(jīng)》和《開成石經(jīng)》兩塊唐代碑刻。
在碑林博物館內(nèi),你能夠欣賞到歷朝歷代的碑刻和墓志,這里收藏的碑刻和墓志時間跨度長達20xx多年。其中的珍品有:顏真卿的《顏勤禮碑》、《顏家廟碑》等,是標準的“顏體”;柳公權的《大達法師玄秘塔碑》,是“柳體”中最典型的代表作;唐代懷仁和尚從晉王羲之遺留的墨跡中選集而成的《大唐三藏圣教序碑》;著名草書家懷素的《。
千字文。
》,筆意奔放。
除了書法大家的石刻外,最受游客歡迎就是《石臺孝經(jīng)》和《開成石經(jīng)》兩塊碑刻?!妒_孝經(jīng)》,是儒家經(jīng)典,碑文由兩個皇帝以四種字體書寫的,即:唐玄宗李隆基以隸書書寫碑文,又以楷書作小字注釋,又在碑刻成后在碑側用行書作批注,而此這塊碑的碑額是由唐肅宗李亨用篆書所寫的。《開成石經(jīng)》刻成于唐文宗開成二年(公元837年),一共包括詩,書,禮,易,春秋等十二部經(jīng)書。
在碑林博物館瀏覽時,還可以在館內(nèi)的“石刻藝術館”中觀賞到四神墓門、唐昭陵六駿圖、孔子見老子圖、青龍朱雀圖等精美的石刻。游玩后,還可以購買到用原碑刻拓印出來的“碑帖”,不過這里的“碑帖”價格不算便宜,從幾百元至上千元不等。如果你的要求不是很高,可以在碑林邊上的書院門步行街上購買碑帖,價格相比較便宜些。
西安碑林,坐落于著名古城西安市三學街,于北宋二年(公元1078年)為保存《開成石經(jīng)》而建立。九百多年來,經(jīng)歷代征集,擴大收藏,精心保護,入藏碑石近三千方?,F(xiàn)有六個碑廊、七座碑室、八個碑亭,陳列展出了共一千零八十七方碑石。在名碑薈萃的展室里,展示了圣儒、哲人的浩瀚石經(jīng);秦漢文人的古樸遺風;魏晉北朝墓志的英華;大唐名家的絕代書法以及宋元名士的瀟灑筆墨。書圣王羲之、畫圣吳道子書畫同輝的筆墨跡以及詩畫雙絕的王維的竹影清風更為碑林增輝溢彩。西安碑林以其獨有的特色成為中華民族歷史文物寶庫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1962年被公布為中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西安碑林的各陳列室,以欞星門中門為主軸線,自南而北對稱排列。前半部為臨時性專題陳列室,自軸線正中上有“碑林”匾額的碑亭以北為碑林陳列室,西側為石刻藝術室。進入西安碑林大門,可以看到一座四角形兩層飛檐的亭子,里面豎立著著名的《石臺孝經(jīng)》。這是由四塊石板組合成的長方形石碑,高5.1米,安置在三層石臺上。《孝經(jīng)》是宣揚儒家思想的經(jīng)典著作,歷代封建王朝十分重視。唐天寶四年(公元745年),唐玄宗李隆基親自加注,并用隸書行文。
第一陳列室。
第一陳列室前是專為陳列修蓋的碑亭。是碑林最大的石碑,刻于公元745年,是唐玄宗李隆基親自書寫的。陳列室里主要陳列,內(nèi)容包括《周易》6卷,《尚書》13卷,《詩經(jīng)》20卷,《周禮》11卷,《禮儀》17卷,《禮記》20卷,《春秋左氏傳》30卷,《春秋公羊傳》12卷,《爾雅》3卷,以及《公羊春秋》、《孝經(jīng)》、《論語》等12部經(jīng)書,共計650252字,用石114方,兩面刻文。清代補刻的17面3萬余字也陳列于此,合稱。12部經(jīng)書是封建社會知識分子必讀之書。因為當時印刷術不很發(fā)達,為了避免文人學士們在傳抄經(jīng)書時出現(xiàn)錯誤,并能永久保存,就把這12部經(jīng)書刻在石碑上,作為范本,立于長安城國子監(jiān)內(nèi),供人們校對。我國自東漢開始,曾先后7次刻經(jīng)。是目前僅存的一套完整的石刻經(jīng)書。
第二陳列室。
第二室陳列著許多具有史料價值的石碑?!洞笄鼐敖塘餍兄袊妨⒂诠?81年,后世才從地下發(fā)掘。此碑記敘了古代羅馬景教傳入中國的盛況,石碑側面用敘利亞文刻寫了70位景教人士的名字。石碑記載的史實中外史書全無記載,因此彌足珍貴。清代丹麥人荷爾漠來西安用重金偷買未遂,只好托人刻一假碑(現(xiàn)存?zhèn)惗?。它是研究中外關系的寶貴資料,其拓片早已輾轉國外。《中尼合文陀羅尼經(jīng)幢》是一種柱狀石刻,有六角柱形、八角柱形和圓柱形,用中國和尼泊爾兩種文字刻成,反映中尼兩國佛教的交流?!恫豢蘸蜕斜贩从沉擞《确鸾虃魅胫袊氖穼崱!睹鞯率苡洷酚涊d了明末農(nóng)民起義軍李自成建立的農(nóng)民政權“大順國”,并反映了當時陜西災后“人食人”的慘狀?!恫苋冯m是為漢代曹全樹碑立傳,卻無情地記載了他鎮(zhèn)壓黃巾起義的事實。
第三陳列室。
石刻藝術室和游廊收集了陜西各地的石刻石雕珍品,如東漢的石獸、畫象石,唐代的蹲獅、犀牛。馳名中外的《昭陵六駿》有四駿保留在這里。這里陳列的唐代供應石燈十分引人注目,燈分九層,無論造型還是燈案的圖案,都十分精美。日本奈良附近通往“春日神社”沿途的石燈就是仿此唐燈所造。此外,還有出土移此的東漢石刻墓門,唐代石槨。石槨陰刻的星相樂舞,仕女圖,槨外浮雕彩繪文武侍從和騎龍駕鳳仙人,都是歷史和藝術珍品。來到碑林,不要忘記這里還有一個高2.5米、重6噸的景云大鐘。每年除夕之夜,中央電視臺發(fā)出的鐘聲就是出自這個巨鐘。
碑林導游詞篇八
碑林是收藏我國古代碑石時間最早、名碑最多的一座文化藝術寶庫。其創(chuàng)始者為北宋名臣呂大忠(陜西藍田人),時任陜西轉運副使。碑林不僅是中國古代文化典籍石刻的集中點之一,也是歷代名家書法藝術薈萃之地?!氨帧庇捎诒謪擦⑷缌?,蔚為壯觀而得名。碑林已有九百多年的歷史,已它獨特的收藏而成為中外馳名的藝術瑰寶。
西安碑林現(xiàn)收藏有自漢代至今的碑石、墓志近3000件,展出1089件,收藏碑石、墓志的數(shù)量為全國之最,且藏品時代系列完整,時間跨度達20xx多年。這里碑石如林,篆、隸、楷、行、草各體俱備,名家薈萃,精品林立,令人驚嘆不已。
碑文。
碑林中還有許多碑文,具有珍貴的歷史價值。如中外馳名的唐《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記錄了景教(古羅馬基督教的聶思脫里派)的教旨儀式,在中國的傳播及景教僧在唐朝一百五十年中的政治活動情況,碑側及下端刻有古敘利亞文記事和僧徒多人題名,在研究宗教史及中國古代中西文化交流等方面,都提供了寶貴的歷史資料。唐建中二年(公元781年),由唐代名書法家徐浩書寫的《不空和尚碑》,碑文記述了佛教密宗的傳承歷史,以及榮任唐王朝玄宗、肅宗、代宗三朝國師不空和尚的業(yè)績。唐天寶二年(公園743年)大溫國寺寺主思莊等,為紀念其師懷惲建立的《唐闡法師碑》,記載了凈土宗的實際創(chuàng)始人善導大師和懷惲法師弘揚凈土的事跡,彌補了歷代史籍記載之不足。馳名的《漢曹全碑》記載了東漢末年黃巾軍起義,以及在陜西合陽一帶的活動。還有“疏勒國王和德弒父篡位”,及“和德面縛歸死”等事實,均可彌補和訂正史書的缺憾。
墓志。
西安碑林內(nèi),還收藏了九百余塊從晉至清的墓志。墓志是為了防止陵谷變遷,桑滄更替,將死者的姓名、籍貫、官職、生平事跡、埋葬地點等,刻于石上、磚上,使后世有所稽考。這些墓志所記事實,可以考證史籍之異同,補充史籍記載的缺漏,研究各民族及各國的交往,考證古代郡縣鄉(xiāng)里之所在,以及了解當時人們的生活習俗等等。
書法碑。
碑林對人們的最大吸引力,還在于它集中了許多杰出出發(fā)家的傳世名作。如東漢中平二年(公元185年)刻的《曹全碑》,筆畫圓潤而精氣內(nèi)涵,體勻整秀而飄逸多姿。
碑林保存的名碑中,以唐碑最為突出。歐陽詢書寫的《皇甫誕碑》,險勁精絕,格局峻峭,間架結構端整勁秀,筆力剛勁,“骨氣勁峭,法度嚴整”,自成一家。褚遂良書寫的《同州圣教序碑》,被譽為筆勢如鐵劃銀鉤。他的書法流暢多姿,氣勢剛健,顏妙超縱,彌覺珍貴。歐陽詢之第四子歐陽通,幼年失父,刻意模仿父書,得父法而險峻過之,父子齊名,號“大小歐陽”。傳世石刻,除河南開封博物館收藏得《泉男生墓志》外,就數(shù)碑林所藏的《道因法師碑》了,他的書法剛勁,結構嚴謹,與其父各臻其妙,而又一脈相承。
碑林碑林還保存了唐代杰出書法家顏真卿書寫的五通豐碑。其中有他四十四歲時寫的《多寶塔碑》;五十六歲時寫的《郭家廟碑》;六十二歲前后寫的《藏懷恪碑》;七十一歲時寫的《顏勤禮碑》;以及他七十二歲時寫的《顏家廟碑》。這使我們有幸欣賞一個偉大書法家,三十年間各時期的杰作。顏真卿的字被稱為“顏體”,他的楷書端莊雄偉,行書遒勁郁勃。他用筆均而藏鋒,內(nèi)剛勁而外溫潤,字的屈折處圓而有力。
《大達法師玄秘塔碑》,是唐代晚期著名書法家柳公權的杰作,書體嚴謹渾厚,筆勢挺拔遒勁,勢如削竹,骨力遒勁,歷來有“顏筋柳骨”的贊譽。
碑林最著名的書法碑,還有唐咸亨三年(公元672年)刻的,由唐弘福寺和尚懷仁集王羲之墨跡中的字組成的《大唐三藏圣教序碑》。懷素寫的《草書千字文》,篆書在唐代,推李陽冰為首,被譽為“若古釵倚物,力有萬鈞,李斯之后,一人而已”。他的篆書《三墳記》和《先塋記》,運筆合理,矩法森森。
石刻。
碑林中還有許多引人注目的石刻,更使碑林錦上添花。如宋元祐六年(公元1091年)刻的《唐王維畫竹》,以它的挺拔瀟灑之態(tài),清妍高雅之神,博得人們的喜愛。明代刻的《達摩東渡圖》和《達摩面壁圖》,是西安風顛和尚的手筆,畫面以粗線條寫意,局部用工筆細描,畫出一印度僧人的虔誠形象,及其生動傳神。
碑林導游詞篇九
碑林是收藏我國古代碑石時間最早、名碑最多的一座文化藝術寶庫。其創(chuàng)始者為北宋名臣呂大忠(陜西藍田人),時任陜西轉運副使。碑林不僅是中國古代文化典籍石刻的集中點之一,也是歷代名家書法藝術薈萃之地?!氨帧庇捎诒謪擦⑷缌?,蔚為壯觀而得名。碑林已有九百多年的歷史,已它獨特的收藏而成為中外馳名的藝術瑰寶。
西安碑林現(xiàn)收藏有自漢代至今的碑石、墓志近3000件,展出1089件,收藏碑石、墓志的數(shù)量為全國之最,且藏品時代系列完整,時間跨度達20xx多年。這里碑石如林,篆、隸、楷、行、草各體俱備,名家薈萃,精品林立,令人驚嘆不已。
碑文
碑林中還有許多碑文,具有珍貴的歷史價值。如中外馳名的唐《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記錄了景教的教旨儀式,在中國的傳播及景教僧在唐朝一百五十年中的政治活動情況,碑側及下端刻有古敘利亞文記事和僧徒多人題名,在研究宗教史及中國古代中西文化交流等方面,都提供了寶貴的歷史資料。唐建中二年(公元781年),由唐代名書法家徐浩書寫的《不空和尚碑》,碑文記述了佛教密宗的傳承歷史,以及榮任唐王朝玄宗、肅宗、代宗三朝國師不空和尚的業(yè)績。唐天寶二年(公園743年)大溫國寺寺主思莊等,為紀念其師懷惲建立的《唐闡法師碑》,記載了凈土宗的實際創(chuàng)始人善導大師和懷惲法師弘揚凈土的事跡,彌補了歷代史籍記載之不足。馳名的《漢曹全碑》記載了東漢末年黃巾軍起義,以及在陜西合陽一帶的活動。還有“疏勒國王和德弒父篡位”,及“和德面縛歸死”等事實,均可彌補和訂正史書的缺憾。
墓志
西安碑林內(nèi),還收藏了九百余塊從晉至清的墓志。墓志是為了防止陵谷變遷,桑滄更替,將死者的姓名、籍貫、官職、生平事跡、埋葬地點等,刻于石上、磚上,使后世有所稽考。這些墓志所記事實,可以考證史籍之異同,補充史籍記載的缺漏,研究各民族及各國的交往,考證古代郡縣鄉(xiāng)里之所在,以及了解當時人們的生活習俗等等。
書法碑
碑林對人們的最大吸引力,還在于它集中了許多杰出出發(fā)家的傳世名作。如東漢中平二年(公元185年)刻的《曹全碑》,筆畫圓潤而精氣內(nèi)涵,體勻整秀而飄逸多姿。
碑林保存的名碑中,以唐碑最為突出。歐陽詢書寫的《皇甫誕碑》,險勁精絕,格局峻峭,間架結構端整勁秀,筆力剛勁,“骨氣勁峭,法度嚴整”,自成一家。褚遂良書寫的《同州圣教序碑》,被譽為筆勢如鐵劃銀鉤。他的書法流暢多姿,氣勢剛健,顏妙超縱,彌覺珍貴。歐陽詢之第四子歐陽通,幼年失父,刻意模仿父書,得父法而險峻過之,父子齊名,號“大小歐陽”。傳世石刻,除河南開封博物館收藏得《泉男生墓志》外,就數(shù)碑林所藏的《道因法師碑》了,他的書法剛勁,結構嚴謹,與其父各臻其妙,而又一脈相承。
碑林碑林還保存了唐代杰出書法家顏真卿書寫的五通豐碑。其中有他四十四歲時寫的《多寶塔碑》;五十六歲時寫的《郭家廟碑》;六十二歲前后寫的《藏懷恪碑》;七十一歲時寫的《顏勤禮碑》;以及他七十二歲時寫的《顏家廟碑》。這使我們有幸欣賞一個偉大書法家,三十年間各時期的杰作。顏真卿的字被稱為“顏體”,他的楷書端莊雄偉,行書遒勁郁勃。他用筆均而藏鋒,內(nèi)剛勁而外溫潤,字的屈折處圓而有力。
《大達法師玄秘塔碑》,是唐代晚期著名書法家柳公權的杰作,書體嚴謹渾厚,筆勢挺拔遒勁,勢如削竹,骨力遒勁,歷來有“顏筋柳骨”的贊譽。
碑林最著名的書法碑,還有唐咸亨三年(公元672年)刻的,由唐弘福寺和尚懷仁集王羲之墨跡中的字組成的《大唐三藏圣教序碑》。懷素寫的《草書千字文》,篆書在唐代,推李陽冰為首,被譽為“若古釵倚物,力有萬鈞,李斯之后,一人而已”。他的篆書《三墳記》和《先塋記》,運筆合理,矩法森森。
石刻
碑林中還有許多引人注目的石刻,更使碑林錦上添花。如宋元祐六年(公元1091年)刻的《唐王維畫竹》,以它的挺拔瀟灑之態(tài),清妍高雅之神,博得人們的喜愛。明代刻的《達摩東渡圖》和《達摩面壁圖》,是西安風顛和尚的手筆,畫面以粗線條寫意,局部用工筆細描,畫出一印度僧人的虔誠形象,及其生動傳神。
碑林導游詞篇十
以下是關于碑林的。
導游詞。
歡迎閱讀!
碑林。顧名思義,它的意思就是“碑石叢立如林”,這座博物館始建于公元1087年,距今已有900余年的歷史了。它是收藏我國古代碑石時間最早、數(shù)量最多的一座藝術寶庫。所以,人們又將其稱為“石質書庫”。西安碑林是在保存唐代石經(jīng)的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唐代恩所稱的石經(jīng)包括:唐天寶四年,也就是公元的745年,由唐玄宗書寫的《石臺孝經(jīng)》;以及唐開成二年,也就是公元的837年刻成的《開成石經(jīng)》。這些石經(jīng)原來都立在唐長安城務本坊的國子監(jiān)太學內(nèi)。唐朝末年,朱溫挾持唐昭宗遷都洛陽,駐守長安的佑國軍節(jié)度使韓建將長安城進行了縮小,致使石經(jīng)棄于郊外。在許多人的建議下,韓建和后來的劉郇陸續(xù)將這些碑石移到了城內(nèi)的文宣王廟內(nèi),也就是今天的西大街社會路一帶。由于那里地勢低洼,所以對保存經(jīng)石不利。于是,公元1087年,在北宋漕運大使呂大忠的組織下,又將那里的碑石移到了今天的位置。這便形成了最早的西安碑林。
“碑林”一名始于清代。它收藏了從漢到清的各代碑石3000余件,分布在七個陳列室,八個碑廳和六座碑廊之中。這些碑石主要可以分為“碑林”和“石刻藝術室”兩大部分。博物館占地面積31900平方米,陳列面積3000平方米。碑林博物館是典型的中國傳統(tǒng)廟宇式建筑群。它的前半部分是由原先拜謁孔子的孔廟改建而成,至今仍處處可見孔廟的痕跡??鬃邮侵袊寮业膭?chuàng)始者,歷來被封建統(tǒng)治者所推崇。漢武帝就曾提倡“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不知大家有沒有注意到:按照中國歷來的建筑制式,門都是朝南開的。而碑林的門卻是東西向的。這是怎么回事呢?這是因為碑林為孔廟舊址,按照中國古代的制度,孔廟的門都開在東西兩側,以示對孔子的尊敬。西門稱為“禮門”東門稱為“義路”。南面的門則封閉起來,叫做“塞門”。大家現(xiàn)在看到的這個高大的牌坊叫做“太和元氣坊”。它是明代的建筑,是由華山西岳廟移過來的,采用的是四柱三檐。上面的這些彩畫是和璽彩畫。中國古代制度森嚴,彩畫也是有等級的。最高的是和璽彩畫,另外還有旋子彩畫和蘇式彩畫。
大家眼前看到的這兩個半圓形的水池,它是孔廟特有的建筑。按照古代制度,國家級孔廟內(nèi)的水池為圓形,叫“辟雍”;地方級孔廟內(nèi)的水池為半圓形,叫做“泮池”?!般笔侨嗡觽€一半的半。漢字講究象形,“泮”就是半個水池。孔子提倡學無止境,學問永遠沒有滿的時候,就像這水池,永遠也不可能成為滿圓形的。在古代,只有考中秀才的人才可以走上泮池中間的小橋,當一回秀才。
在泮池北邊的這個石牌坊也是孔廟特有的建筑,稱為“欞星門”。傳說“欞星”是二十八星宿中主管取土的神。當年,進出欞星門有嚴格規(guī)定:祭孔大典時,只有主祭的最高官員才能由中門出入;一般官員由西門出入;其他人員由東門出入。所以就有了。
成語。
“旁門左道”?,F(xiàn)在我們已經(jīng)進入了欞星門內(nèi)。中國古代的建筑都是講究中軸對稱的。那么,碑林也不例外。碑林的各個陳列室以欞星門的中門為中軸線,自南向北對稱排列。兩邊的房間為臨時陳列室。大家請注意看,中央道路兩旁有許多的石柱,它是我國古代民間石刻的瑰寶—渭北栓馬樁。這些栓馬樁高2米左右,上面刻有各種紋飾,造型豐富。馬是古代重要的交通和作戰(zhàn)工具。在一望無垠的渭北高原上,出于交通與軍事的需要,在驛站旁邊設立了大批的栓馬樁。它除了可以栓系、震懾牲畜這個目的外,還具有震邪、吉祥和裝飾的意義。在解放前,渭北地區(qū)的官宦或富豪人家的院門外兩側大都栽有成排的栓馬樁。
現(xiàn)在請大家看遠出處的這個巨大的匾額,上面書寫著“碑林”二字。你仔細觀察就會發(fā)現(xiàn),這個“碑”字少了一撇。那么為什么會少一撇呢?難道這是一個錯別字嗎?顯然這是不可能的。這兩個字出自清代著名的愛國將領林則徐之手。
現(xiàn)在請大家看這通高大威嚴的石碑,這便是久負盛名的《石臺孝經(jīng)》。它是碑林中最大的石碑?!缎⒔?jīng)》是儒家經(jīng)典之一,是由孔子的學生曾參編纂的。全書共分18章,主要講述封建社會基本倫理道德之一的孝道。并且把孝敬父母和忠于君王聯(lián)系起來,提倡“事君如事父”,以宗法血緣關系維護封建統(tǒng)治,因而得到歷代封建統(tǒng)治階級的特殊重視。認為“孝”是一切道德的根本,把“以孝治天下”視為基本統(tǒng)治策略?!妒_孝經(jīng)》的前半部分是唐玄宗李隆基用隸書為孝經(jīng)作的序,目的是為了表示自己要以孝來治理天下。后半部分是孝經(jīng)的原文。那些小字是李隆基為孝經(jīng)作的注釋。在當時,此碑立在國子監(jiān)太學內(nèi),因此被稱為“御碑”。又因為此碑建在三層石臺之上,所以叫做《石臺孝經(jīng)》。這塊碑石高近6米,碑座、碑身、碑首由35塊巨石組成。碑頂?shù)裼芯碓乞辇垼坪蹙鸵杩斩?。碑身由四塊巨石組成,是整個碑林中碑身最大的一塊石碑。碑座底下有三層石臺,形制特殊?!帮L流天子”唐玄宗也擅長書法,這塊碑刻書法工整,字跡清晰,華美飄逸,在唐代隸書中堪稱佼佼者。這塊碑林中的超級巨碑因為太大,只好向下延伸,在碑亭中形成一個方坑,向上則快到亭頂,顯得頂天立地,氣度不凡,因此被稱為“迎客第一碑”。
現(xiàn)在請各位隨我進入碑林的第一陳列室。這里展出由艾由晦、陳等楷書的《開成石經(jīng)》?!伴_成”是因為它刻于唐文宗開成二年,也就是公元837年?!敖?jīng)”,是指中國古代儒家的經(jīng)典著作?!堕_成石經(jīng)》包括12部著作,除《孝經(jīng)》外,《周易》通過八卦形式推測自然和社會變化,是先秦思想史的重要資料;《詩經(jīng)》是編成于春秋時代的中國最早詩歌總集;《周禮》、《儀禮》和《禮記》是先秦典章制度與社會禮俗的匯集;《春秋左傳》、《公羊傳》、《谷梁傳》分別從史料和儒家義理角度闡釋我國最早的編年史《春秋》;《論語》是技記述孔子言行的專集;《爾雅》是我國最早解釋詞義的專著。這些都是封建社會文人學士的必讀之書。因為當時雕版印刷還不普遍,為避免傳抄錯誤,唐文宗下令把它們刻在石碑上,立于國家最高學府國子監(jiān)太學內(nèi),供人們校對。《開成石經(jīng)》由114塊碑石雙面組成,共計228面,650152字。清代又補刻了《孟子》一書9石,合稱十三經(jīng)。中國歷史上曾經(jīng)組織過7次經(jīng)籍石刻,只有這一部保存得最完整。加上時代又早,史料價值極高,人們贊嘆它是“世界上最厚最重的書籍“。
各位游客,現(xiàn)在我們已經(jīng)來到了碑林的第二展室。這里主要陳列唐代著名書法家書寫的碑石,歷來都是人們學習書法的范本。其中有唐初著名書法家歐陽詢書寫的《皇甫誕碑》,以及他的兒子,也就是歐陽通書寫的《道因法師碑》。有顏真卿書寫的《多寶塔碑》、《顏氏家廟碑》,還有晚唐柳公權書寫的《玄秘塔碑。和懷仁和尚的〈大唐三藏圣教序碑〉?!创筇迫厥ソ绦虮涤直环Q為“千金貼”。這里還有中外馳名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唐代書法是我國書法藝術史上的高峰時代。長期的政治穩(wěn)定和社會發(fā)展為文化的繁榮創(chuàng)造了條件。自唐太宗以來歷任皇帝的酷愛和提倡,造就了全社會對書法的普遍重視。一大批書法家涌現(xiàn)出來,如同百花齊放。
各位游客請看這塊碑石。在中國古代石碑上出現(xiàn)外國文字的碑石在碑林中有好幾塊。而《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大概就是碑林里國際知名度最高的碑石了。它刻于唐德宗建中二年,也就是公元的781年,由波斯人景凈述事,呂秀嚴書寫。原立于唐長安城的大秦寺內(nèi),后來埋沒土中。明天啟三年,也就是公元1623年被重新發(fā)現(xiàn),清末移入碑林?!按笄亍笔侵袊糯鷮|羅馬帝國的稱呼。景教,屬基督教的一個分支,稱聶斯脫利派,公元431年由敘利亞人聶斯脫利派創(chuàng)立于費城,也就是今天土耳其的塞克城以北。據(jù)碑文記載:“由波斯人阿羅本率領的傳教代表團欲公元635年到達長安,受到隆重接待,并準許其傳教。從此,景教在中國大范圍流傳開來。“景”是光明、美好的意思。碑首刻有基督教標志十字架。這塊碑石記載了基督教早期傳入中國的情況以及教規(guī)、教義,還有古敘利亞和漢文對照刻了72個景教僧侶的名字。為研究中國古代和歐洲、中亞的友好往來提供了寶貴資料?!洞笄鼐敖塘餍兄袊吩诮饑H上的廣泛關注。此碑拓片曾經(jīng)傳到了國外,并譯成了拉丁文稿,引起了許多國家的注意。一些外國人認為,歐洲多基督徒,那么像這樣記載景教的碑石應該運到歐洲供人瞻仰。192019年,丹麥人荷爾漠受英國政府指使,企圖以3000兩白銀復制的假碑換取此碑,受到輿論反對,只得將復制的碑石運往倫敦?,F(xiàn)在世界上好幾個國家有這塊碑石的復制品。
在《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對面,我們看到的這幾通碑石是唐代著名大書法家顏真卿書寫的。分別是《多寶塔碑》、《顏氏家廟碑》以及《爭座位稿貼》。顏真卿不僅書法瀟灑,而且在歷史上也以忠貞有節(jié)、剛正不屈著稱。在發(fā)生“安史之亂”時,他作為平原太守,也就是今天的山東太守,聯(lián)絡他的兄弟顏篙卿起兵抵抗,被推為盟主。合兵20萬,有力地牽制了叛軍,成為平息叛亂的中堅人物,被封為魯郡公。后來,李希烈叛亂,他前往勸降,被殺害。顏真卿的書法字如其人。他初學褚遂良,后來跟隨張旭學習草書,在正楷中參用篆書。顏真卿的書法可用四個字來概括,那就是“圓、大、厚、方”。他的行書氣勢開張,揮灑自如,對后世影響很大,人稱“顏體”?!抖鄬毸窞轭佌媲?4歲時所寫,是留存下來的顏書中的最早作品,代表了他的早期風格,常被人們作為學習顏體的入門范本?!额伿霞覐R碑》是他73歲時所寫,筆力雄健,氣韻醇厚,書法造詣達到爐火純青的境界?!稜幾桓濉肥撬?5歲時所寫,是寫給當時另一位官員郭英義的書信手稿,指責郭在公眾場合把宦官魚吵恩的座位安排在許多大臣之上。行筆蒼勁有力,一氣呵成,是顏體行草書中的精品。
現(xiàn)在我們來到了碑林的第三陳列室。通過這里陳列的碑石,我們可以對中國古代書體的演變做一個大致的了解。據(jù)《史記》記載,文字是由黃帝時代的一個史官倉頡造的,所以人們稱倉頡為“造字圣人”。這里我們看到的是《倉頡廟碑》。其實文字的發(fā)明不應該歸功于某一個人,它是人民群眾在長期的生活實踐中共同創(chuàng)造出來的。篆書是流行至今最古老的字體,在碑林的這個陳列室中,我們可以看到宋代夢英和尚刻立的《篆書目錄偏旁部首碑》。他把東漢許慎《說文解字》中的540個偏旁部首分別篆出,并用楷書注釋,自作序文說明。這對研究漢字的淵源、演講以及篆體書法都大有益處。篆書在秦代時達到了高峰。但由于它字體繁難不便于書寫,秦代的獄吏程邈把篆書的筆畫和結構作了簡化,把圓轉為方折,形成了使用較為方便的隸書。由篆到隸是我國書體的一大變革。隸書到了漢代成為通用文字,逐漸趨于成熟美觀。在這里我們可以看到漢隸的一個代表作《漢曹全碑》,它是東漢時為陜西合陽縣令曹全所立。從這塊碑石上我們可以看到隸書的特點:蠶頭燕尾,外柔內(nèi)剛??瑫霈F(xiàn)于三國時期,隋唐時楷書成為通用的字體。歷代統(tǒng)治者都把楷書規(guī)定為書寫官府文書和科舉文章的正式字體??瑫托胁輹谶@里都有代表的作品。因為時間的關系,我們就不一一概述了。
石刻藝術是中國優(yōu)秀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陜西是中國石刻藝術發(fā)展較早、遺存較豐富的地區(qū)之一,特別是漢唐盛世石刻以眾多的數(shù)量和高超的技藝馳名海內(nèi)外,在我國雕刻史上占有突出地位。石刻藝術室建于1963年,集中了散存在陜西各地的從漢到唐的圓雕、浮雕和線刻藝術品共70余件,分為陵墓石刻和宗教石刻兩大類。陵墓石刻是用刀砸在石面上的圖畫,起源于西漢,盛行于東漢,2019多年來以它獨有的特色顯示著不朽的藝術魅力。
碑林導游詞篇十一
蘭州碑林還陳列著翻刻或收集到的甘肅著名碑刻,有漢和西夏兩種文字的西夏碑、漢藏兩種文字的大崇教寺碑、漢蒙兩種文字的西寧王碑、漢和八思巴文兩種文字的鎮(zhèn)海寺碑,王仁裕神道碑、弘化公主墓碑、岣嶁碑等。下面是本站帶來的蘭州碑林。
導游詞。
希望可以幫到大家。
歡迎大家來到這!我是你們的導游,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為了便于大家參觀游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紹一下。
蘭州碑林還陳列著翻刻或收集到的甘肅著名碑刻,有漢和西夏兩種文字的西夏碑、漢藏兩種文字的大崇教寺碑、漢蒙兩種文字的西寧王碑、漢和八思巴文兩種文字的鎮(zhèn)海寺碑,王仁裕神道碑、弘化公主墓碑、岣嶁碑等。東西碑廊陳列著歷代甘肅籍名人作品和歷代名人手札。從東漢的草圣張芝,東漢末年至曹魏時期的梁鵠,西晉索靖,唐代的李世民、李白,一直至明清及以后的胡纘宗、鄒應龍、邢澍、張澍、安維峻、劉爾忻、馬福祥、梁啟超、范振緒等。
草圣閣檐下分別是趙樸初題寫的“蘭州碑林”,“塔影河聲”,啟功題寫的“草圣閣”,朱乃正題寫的“翰墨流芳”,黎泉題寫的“黃河第一閣”等牌匾。
一樓陳列著從隴原大地上出土或發(fā)現(xiàn)的書法珍品,有大地灣出土的陶器上的刻畫符號,禮縣秦公大墓出土的古篆,慶陽發(fā)現(xiàn)的秦詔版,以及懷素《自敘帖》丙辰本。
中國的文字,到商朝時期的甲骨丈、金文已是成熟的文字,但產(chǎn)生的年代不可考。大地灣第一期文化的部分陶器口上發(fā)現(xiàn)的十多種刻畫符號,有類似水波紋狀的,有類似植物生長的,還有直線和曲線相交的形紋等。這些介于圖畫和文字之間的朱彩符號,在年代上早于半坡的刻畫符號千年以上,又與仰韶時代種類逐漸增多的刻畫符號有著非常密切的聯(lián)系,甚至有些刻畫符號與半坡的完全一致,這無疑為中國的文字起源提供了極為重要的資料和線索。
原始人最早采用“結繩記事”的方法記錄數(shù)字和簡單事件,后來逐漸抽象、概括出有固定含義、能在較大范圍內(nèi)通用的符號——原始文字和數(shù)字符號。天水地區(qū)本來就是伏羲文化的源頭,早就廣泛流傳著伏羲造書契以代結繩記事的民間傳說,也就是這一地區(qū)的原始人類最早運用刻畫符號,代替結繩記事的創(chuàng)舉留在先民們的記憶里。大地灣陶器中的彩繪符號,也就是原始文字和數(shù)字符號的雛形,也是這一地區(qū)關于伏羲傳說的具體物證。
如果說,大地灣陶器中的彩繪符號,是漢文字和數(shù)字符號的雛形的話,那么禮縣秦公大墓出土的秦公鼎以及在此之前于1920xx年在禮縣紅河鄉(xiāng)王家臺出土的秦公簋上見到的古篆銘文,則直接就是漢丈字的祖宗。秦始皇在文化上的最大貢獻就是統(tǒng)一六國之后實行“車同轂,書同文”,在先秦古篆的基礎上簡化、規(guī)范的秦小篆,在秦小篆的基礎上,到漢代又產(chǎn)生了隸書,漢文字才真正定型為以平面方塊為特征的文字。秦小篆現(xiàn):存實物的代表作品是泰山刻石,而現(xiàn)藏于甘肅鎮(zhèn)原縣文化館的秦詔’版,為秦始皇(前221)統(tǒng)一全國度量衡的詔書,暫且拋開其它意義不論,單從實物的角度展示秦小篆真正面目,則可以說與泰山刻石具有同等重要的意義。作為漢隸精魂摩崖石刻《惠安西表》,也就是俗稱的《西狹頌》,與漢中《石門頌》、略陽《郁閣頌》并稱為“漢隸三頌”,就在甘肅成縣天井山魚竅峽。
從大地灣陶器—亡的刻畫符號到先秦古篆、秦小篆,再到漢隸及東漢“草圣”張芝的章草,蘭州碑林所展示的無疑就是漢文字在隴原大地上從最初實用的萌芽狀態(tài),到逐步發(fā)展為光彩奪目的書法藝術的燦爛輝煌的發(fā)展史。
二樓陳列著碑林的三大精品:《淳化閣帖》、敦煌寫經(jīng)、秦漢簡牘,尤其是敦煌寫經(jīng)和秦漢簡牘,是第一次被刻成碑供游人觀賞?!睹C府本淳化閣帖》因最得宋拓本的原貌,保存完好,而且是我國現(xiàn)存最早的—部《淳化閣貼》刻石,被國家文物局定為國寶級文物。
蘭州碑林還陳列著翻刻或收集到的甘肅著名碑刻,有漢和西夏兩種文字的西夏碑、漢藏兩種文字的大崇教寺碑、漢蒙兩種文字的西寧王碑、漢和八思巴文兩種文字的鎮(zhèn)海寺碑,王仁裕神道碑、弘化公主墓碑、岣嶁碑等。東西碑廊陳列著歷代甘肅籍名人作品和歷代名人手札。從東漢的草圣張芝,東漢末年至曹魏時期的梁鵠,西晉索靖,唐代的李世民、李白,一直至明清及以后的胡纘宗、鄒應龍、邢澍、張澍、安維峻、劉爾忻、馬福祥、梁啟超、范振緒等。
草圣閣檐下分別是趙樸初題寫的“蘭州碑林”,“塔影河聲”,啟功題寫的“草圣閣”,朱乃正題寫的“翰墨流芳”,黎泉題寫的“黃河第一閣”等牌匾。
一樓陳列著從隴原大地上出土或發(fā)現(xiàn)的書法珍品,有大地灣出土的陶器上的刻畫符號,禮縣秦公大墓出土的古篆,慶陽發(fā)現(xiàn)的秦詔版,以及懷素《自敘帖》丙辰本。
中國的文字。
到商朝時期的甲骨丈、金文已是成熟的文字,但產(chǎn)生的年代不可考。大地灣第一期文化的部分陶器口上發(fā)現(xiàn)的十多種刻畫符號,有類似水波紋狀的,有類似植物生長的,還有直線和曲線相交的形紋等。這些介于圖畫和文字之間的朱彩符號,在年代上早于半坡的刻畫符號千年以上,又與仰韶時代種類逐漸增多的刻畫符號有著非常密切的聯(lián)系,甚至有些刻畫符號與半坡的完全一致,這無疑為中國的文字起源提供了極為重要的資料和線索。原始人最早采用“結繩記事”的方法記錄數(shù)字和簡單事件,后來逐漸抽象、概括出有固定含義、能在較大范圍內(nèi)通用的符號——原始文字和數(shù)字符號。
蘭州碑林絲綢之路,歷時悠久。東西文化,賴以交流。敦煌巍然,東方樞紐。石窟眾寶,彪炳千秋。輝煌璀璨,世無其儔。張皇發(fā)揚,子孫共守。智慧之都,古城蘭州。莫高麥積,與天同壽。碑林肇建,光被六洲。新紀蒞臨,輝映全球。
季羨林一九九八年十二月十二日。
這是季羨林先生為蘭州碑林的題詞,如今已鐫刻鑲嵌在碑林東軒,供世人仰讀。它,既是季老對碑林的贊譽和希冀,更是對蘭州、對甘肅的贊譽和希冀。季老對甘肅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了若指掌,希望我們“張皇發(fā)揚,子孫共守”。說來慚愧!這些年來,我們對甘肅的文化遺產(chǎn),在發(fā)掘、保護、研究諸方面,雖然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顯著成績,但是還很不如人意。特別是禮縣大堡子山秦公墓,那么珍貴的文物,在20世紀90年代歷經(jīng)了一場劫難,被一些文物販子勾結當?shù)夭环ǚ肿舆M行了大規(guī)模的盜掘,并且很快走私到紐約、巴黎、倫敦和香港等地。據(jù)了解,僅香港一地就有100多件。這樣,使大量稀世珍寶流失,給我國、我省文物保護事業(yè)造成了無法估量的損失。為搶救這些文物,上海博物館曾以重金從香港購得7件。
現(xiàn)在,蘭州碑林在草圣閣一樓展廳鐫刻展出的秦公簋銘文,其資料就是來自上海博物館。要讓我這個外行人講,禮縣大堡子山的秦公墓,其歷史價值絕不亞于西安兵馬俑。因為那里是秦國的發(fā)祥地,那些文物是研究秦人早期歷史最豐富、最直接的實物。據(jù)上海博物館的研究人員推斷,他們征集到的禮縣大堡子山秦公器,是襄、文二公時的器物。史載,秦襄公在位20xx年,就是公元前777年至766年;秦文公在位50年,就是公元前765年至720xx年。算起來,距今2700多年。秦始皇統(tǒng)一中國,是公元前220xx年,距今2200多年。禮縣大堡子山秦公墓的歷史價值,不言而喻。我們常講,敦煌藏經(jīng)洞文獻的被盜賣,是由于清政府的腐敗和王圓箓的無知、貪婪,而禮縣大堡子山的文物被盜賣,我們又將作何解釋呢?我們將如何向后人作出交代呢?說起來,令人憤慨!令人心痛!陳寅恪先生講:“敦煌者,吾。
國學。
術之傷心史也?!倍Y縣大堡子山,何嘗不同樣是“吾國學術之傷心史也”。話說遠了,請讀者見諒。
季羨林,何許人也?1920xx年出生于山東臨清市農(nóng)村,清華大學西洋文學系畢業(yè),留德20xx年,1946年起任北京大學教授,學貫中西,世界級著名學者,堪稱稀世大師。
同是著名學者、北京大學教授張中行先生,曾以《季羨林》為題寫了篇文章,其中講:“季羨林先生是中外知名的學者。知名,名確是實之賓,與有些人,舍正路而不由,也就真像是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的不同??墒沁@實,我不想說,也不能說,因為他會的太多,而且既精且深,我等于站在墻外,自然就不能瞥見宗廟之美,百官之富。不過退一步,不求美,不求富,我也不是毫無所見。就算是概貌吧,大致有三個方面。一是語言,他通很多,母語即漢語之外,世上通行的英、法、德之類也可不在話下,他還通早已作古的梵語和吐火羅語。另一個方面可以算作重點,是研究、翻譯有關印度的經(jīng)典著作。這方面,他用力最多,貢獻最大;說大,還有個理由,是這類必須有為學術而獻身的精神始能從事的工作,很少人肯做,也很少有人能做。還有一個方面是他興趣廣泛,有時也從象牙之塔里出來,走向十字街頭,就是說,也寫雜文,甚至抒發(fā)幽情的。
散文。
”他還講:“季先生就以一身而具有三種難能:一是學問精深,二是為人樸厚,三是有深情三種難能之中,我以為,最難能還是樸厚,因為,在我見過的諸多知名學者(包括已作古的)中,像他這樣的就難于找到第二位”
季老確實是這樣。我認識先生已經(jīng)十七八年了,他始終穿一身中山服,著一雙方口布鞋,和靄可親,樸實無華。在我的心目中,他一直是一位慈祥善良的長者。
我第一次見到季老,是1983年9月初。那時,中國敦煌吐魯番學會成立暨全國第一次敦煌學術討論會在蘭州召開,有100多位著名學者來自全國各地,云集金城。作為會長的季先生,當然也來了。那時候,我正在省委宣傳部工作,為大會作些服務工作,有幸接待了季先生,認識了季先生。在蘭州,季先生寫下了一篇飽含深情的《蘭州頌》,已收入《季羨林文集》第一卷。其中寫道:“我作為一個初到蘭州來的人,對蘭州所見雖然還不夠多,然而印象是新鮮的,又是深刻的。那天下午參觀了甘肅省博物館,琳瑯滿目,美不勝收。許多藝術珍品望之簡直令人目瞪口呆。參觀者同聲稱贊,認為是中國第一,應該大大宣揚。晚上又看了甘肅省藝術學校的敦煌舞(女子)基本訓練課匯報。我雖然在歐洲看了十年芭蕾舞,又多次在印度看到印度各派舞蹈,然而卻依然是個‘舞盲’。盡管如此,藝校的匯報表演卻給了我極大的藝術享受,使我感到敦煌壁畫的發(fā)展與應用有無限廣闊的前途,心情十分興奮??傊?,我對蘭州的第一個印象就是蘭州是一個很美的城市,一個十分有文化的城市?!边@次,季老為蘭州碑林題詞,其中有句:“智慧之都,古城蘭州”,很可能就是來自那次蘭州之行的印象。
碑林導游詞篇十二
在這里,你可以體會到中國書法的藝術,也可以感受到強烈的文化氣息。請大家跟隨我的腳步一起走進,有著“石質書庫”和“書法故鄉(xiāng)”之稱的西安碑林博物館。大家都知道碑林是由于碑石聳立如林而得名的,那么我們西安碑林是在中國古代文廟的基礎之上發(fā)展起來的。從1087年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經(jīng)歷了900多年的歷史。收藏的碑石有3000多方,所以在全國來說是一個最大的碑石博物館了。
我們現(xiàn)在的位置就是孔廟。站在孔廟當中,最先吸引我們眼球的,就是這座高大的牌樓了。它叫做“太和元氣坊”。在上方還有非常精美的雙龍戲珠圖。整個太和元氣坊,我們可以用,高大而又不失精巧來形容它。
在太和元氣坊的底下,我們看到了一個水池,叫做泮池。中間有一座非常窄的小橋稱泮橋。在古代只有考中秀才的人,才有資格在泮池里洗筆,并且走過泮橋。
走過泮橋之后,出現(xiàn)在我們眼前非常古樸獨特的門就叫做“欞星門”。在門的中間可以看到兩個大字“文廟”。左邊有“德被天地”,右邊有“道貫古今”,這兩句話、八個字都是出自于《論語》。
現(xiàn)在請大家隨我一起穿越欞星門,我們即將跨越的第二道門叫“戟門”。在古代,想要祭拜孔子,文人走到這個地方要下轎,武官走到這個地方要下馬,在兩邊的房子整理衣冠,才可以拜見孔子的。
穿過戟門之后,大家可以看到在我們的左手邊有一匹石馬,它就是大夏石馬了它的雕刻風格屬于圓雕形式線條粗曠簡潔給人一種古樸與凝重的感覺,大家都知道馬的四蹄應該是直接立在地上的,可是大家看這匹馬的前面和后面之間都有一定石頭的處理,為什么呢?就是為了防止戰(zhàn)馬倒塌,大家仔細看這匹馬的腿部下方刻有“大夏真興六年”等字樣,這匹戰(zhàn)馬是唯一的有大夏紀年的文物,所以非常珍貴,屬于國寶級文物。
現(xiàn)在咱們一起去看下對面的另一件國寶級文物——景云鐘,我相信大家都有聽過這口鐘的鐘聲。在哪聽過呢?就是每年除夕之夜12點響起的鐘聲。景云鐘因刻于唐睿宗景云二年而得名景云鐘。他的獨特之處在于它有三絕:這第一絕就是它紋飾非常精美。它分為上中下三段,每一段有很多的格子,每個中有不同的圖案。第二絕就是它的聲音清脆悅耳洪亮。第三絕就在于它的這段文字。它是由唐睿宗李旦親自撰寫的。李旦曾經(jīng)寫過三處的書法,但是流傳至今的只有這口鐘上的書法了。所以這段文字非常珍貴。它講了兩個內(nèi)容:一個是宣揚這口鐘的鐘聲。另一個則是道教的奧秘了。
請大家繼續(xù)隨我前行,我們現(xiàn)在所在的位置就是就碑林廣場了。大家看到道路兩旁這六座對稱的八角亭是清代建筑,里面陳放的碑石,主要記載的是當年康熙、乾隆平定戰(zhàn)亂的一些經(jīng)過,我們稱其為御碑亭。現(xiàn)在大家隨我來看這個亭子,它就是我們碑林標志性的建筑和象征了。我們可以抬頭看到蒼勁有力的兩個大字“碑林”。他就是由當時著名的大將軍林則徐親自書寫的。
在“碑林”兩字下方,迎面而來的,就是體積最為龐大、制作最為精美,并且最早遷至西安碑林,被譽為“迎客第一碑”的——《石臺孝經(jīng)》。
它是由唐玄宗李隆基親自撰寫,并且注釋,又建立于三層石臺之上,所以叫做《石臺孝經(jīng)》。想必唐玄宗將這樣的孝經(jīng)刻在碑石之上,主要是想告知天下他要以孝來治理天下。
整個《石臺孝經(jīng)》高近6米,碑身,碑座,碑首由35塊巨石組成。所以此碑顯得是頂天立地氣度不凡,因此也有“迎客第一碑”之稱。下面請各位游客隨我一同進入碑林的第一陳列室。我們首先看到的就是《開成石經(jīng)》。因刻于唐文宗開元二年,而得名的《開成石經(jīng)》,可以說是世界上最厚、最重的一本書了。
在我們來到碑林之后,就會看到這樣一個明確的記載:他一共有65萬252字,主要的內(nèi)容有我們眾所周知的《論語》、《爾雅》、《春秋左傳》、《春秋公羊傳》、《春秋谷梁傳》等等。最初只有12部經(jīng)書,清代又補刻了《孟子》一書,合稱13經(jīng)。也是當時所有的知識分子,科舉考試所必讀之書。由于在古代印刷術還不是十分的發(fā)達,為了避免手抄的錯誤,所以講經(jīng)文科到石頭上作為范本供認們校對。有很高的史料價值。
請大家繼續(xù)隨我前行,我們就步入了碑林的第二陳列室了,這個展室主要向大家展示的是一些唐代名碑,可謂是精華薈萃之地。在眾多的碑石當中,我們著重的來看顏真卿的作品。首先我們可以看到《大唐多寶塔感應碑》。是顏真卿在44歲的時候,所著作的。說道顏真卿,相信大家對他的字都不會感到陌生,“顏筋柳骨”,顏體字也是一字值千金的。在這,我們還可以對照著另外一塊碑石—《顏氏家廟碑》,來看一下,這是顏真卿在72歲時所寫的。
有這樣一個說法:多寶塔感應碑是顏真卿的早期作品,而顏氏家廟碑則是他的成名作和成熟作了。所以我們可以非常清晰的看到,多寶塔感應碑的字顯得非常的清秀、瘦小,而顏氏家廟碑的字,就顯的成熟了許多,肥厚了許多。
說道中國的書法家,都是“字如其人”。顏真卿可以說是“字如其人”的典范。在他77歲的時候,奉命勸喻參加叛亂的淮寧節(jié)度使李希烈,在以死相脅和高官厚祿的利誘下,當面痛斥李希烈,并給自己寫好了墓志銘和祭文,立志以死報國,最終被李希烈縊死。顏真卿向我們展示了一代書法宗師的氣節(jié)與風范。
好,我們就來到了第三陳列室。在這里,主要欣賞到的是草書的代表。來看一下張旭的《肚痛貼》、和懷素的《千字文》。說道張旭,他被后人稱為“張癲”。有一個愛好,就是喝酒,并且是逢酒必醉。酒醉之后,會拿著頭發(fā)沾上墨汁,揮“發(fā)疾書”。
講到懷素,和張旭是一樣的,雖然身為和尚,可是卻有著共同的愛好,就是喝酒,并且也是逢酒必醉。兩位書法家的字體有著非常多的相似之處。比如說都是非常的灑脫、非常的奔放。兩通作品都是草書的代表,同時也是國寶級的文物。
接下來,展現(xiàn)在眼前的就是第四陳列室當中的兩幅圖畫了。首先,我們來看一下第一副《關帝詩竹圖》,細心的游客會發(fā)現(xiàn)它并非一幅簡單的竹子圖,而是由一首五言絕句所組成的。叫做“不謝東君意,甘心獨立明。莫嫌孤葉淡,終久不凋零”。是關羽“身在曹營心在漢”的寫照了。整幅圖充滿了詩情畫意,非常有趣,也是非常之精美。
接著我們再看一下旁邊的《魁星點斗圖》,主人公是以一個小鬼的身份出現(xiàn)的,他腳底下踩著一個鰲,手里點著一個斗,希望自己可以高中的意思。同樣是由兩句話八個字所組成的,叫做“正心修身,克己復禮”,是說人不管做什么事,只要認真,都一樣會做的到。
在請大家隨我這邊,我們進入了碑林的最后一個部分——石刻藝術室。
它分為兩個部分。一部分是陵墓石刻,一部分是宗教石刻。我們先來看陵墓石刻的代表——“昭陵六駿”。
昭陵六駿是唐太宗李世民的昭陵墓前的石刻,相傳是由著名畫家閻立本所作。它們分別是白蹄烏,特勒彪。拳毛騧,颯露紫,青騅,什伐赤。是李世民在開國戰(zhàn)爭中曾騎過并壯烈犧牲的坐騎。唐太宗為顯示自己的赫赫戰(zhàn)功和對者流匹駿馬的思念才詔令立昭陵六駿。但是今天有一個遺憾之處,就是我們看到的這六匹馬當中有兩匹馬是復制品,也就是大家看上去比較完整的兩匹,一個叫做“拳毛騧”,一個叫做“颯露紫”,他們是1914年被美國人盜走的,現(xiàn)存于美國法尼亞大學博物館中。六駿經(jīng)歷了1000多年的風雨滄桑但他們造型依就健美,神態(tài)逼真。是唐代接觸的藝術珍品之一。
好,我們進入宗教展區(qū)參觀。大家看到的這個叫“皇興造像”?!盎逝d”是北魏的年號,它采用浮雕手法來體現(xiàn)犍陀羅雕藝術。犍陀羅是古印度的一個地名,它集中了犍陀羅與古希臘兩地雕刻技法的精華,它的特點是姿態(tài)生動,線條簡潔,衣紋質感強。
好了各位朋友,到這里,我們的游覽就全部結束了。但愿今天的參觀能帶給您一些收獲。謝謝大家!
碑林導游詞篇十三
西安碑林,以碑石叢立如林而得名。它始建于北宋元祐二年(公元1087年),歷經(jīng)900多年的歷史,由孔廟和碑石陳列室、石刻藝術室組成,我國收藏碑石最早最多的藝術寶庫。該館藏石3000余方,現(xiàn)展出的僅是藏石的三分之一,分別陳列在6個碑廊、7座碑室、8個碑亭中。1961年西安碑林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下面,請大家盡情地欣賞一番碑林的藝術精華吧。
西安碑林是在原西安府文廟和西安碑林舊址上建立起來的,到的.是第一部分碑林博物館前院,也就是文廟,文廟就是孔廟,現(xiàn)在仍保持著孔廟建筑的格調(diào)。大家已經(jīng)看到博物館門外南墻上,有兩個蒼勁有力的描金大字“孔廟”,是由清末陜西著名書畫家劉暉所書。
請大家看這個牌坊,它叫“太和元氣坊”。按照當時的禮制規(guī)定,進入孔廟應先經(jīng)過“太和元氣坊”,但因為“太和元氣坊”的南面是城墻,不便人們出入,所以在東西兩面開了供人們出入的“禮門”和“義路”。中間有座是半圓形的池子。這就是泮池。在封建社會,只有考上秀才方可進人孔廟朝拜,并在泮池洗筆。各位游客不妨也以秀才的身份,沿祭孔的路線,感受一下秀才祭拜的儀俗。接著進入欞星門,這也是孔廟的第二道門。門額刻有“德配天地”和“道冠古今”。有三門,每到祭孔大典時,中門只能進出主祭人員或最高官員,一般官員走西門,東門是其他人員出入的。戟門,又稱儀門,是進入孔廟的第三道門。這是古代孔廟陳列兵器用的,兩側室則為祭孔人員熟悉儀規(guī)和整理衣冠而設。
現(xiàn)在請大家看這通高大威嚴的石碑,這便是久負盛名的《石臺孝經(jīng)》。它是碑林中最大的石碑。《孝經(jīng)》是儒家經(jīng)典之一,是由孔子的學生曾參編纂的。全書共分18章,主要講述封建社會基本倫理道德之一的孝道。并且把孝敬父母和忠于君王聯(lián)系起來,提倡“事君如事父”,以宗法血緣關系維護封建統(tǒng)治,因而得到歷代封建統(tǒng)治階級的特殊重視。認為“孝”是一切道德的根本,把“以孝治天下”視為基本統(tǒng)治策略?!妒_孝經(jīng)》的前半部分是唐玄宗李隆基用隸書為孝經(jīng)作的序,目的是為了表示自己要以孝來治理天下。后半部分是孝經(jīng)的原文。那些小字是李隆基為孝經(jīng)作的注釋。在當時,此碑立在國子監(jiān)太學內(nèi),因此被稱為“御碑”。又因為此碑建在三層石臺之上,所以叫做《石臺孝經(jīng)》。這塊碑石高近6米,碑座、碑身、碑首由35塊巨石組成。碑頂?shù)裼芯碓乞辇?,似乎就要凌空而去。碑身由四塊巨石組成,是整個碑林中碑身最大的一塊石碑。碑座底下有三層石臺,形制特殊?!帮L流天子”唐玄宗也擅長書法,這塊碑刻書法工整,字跡清晰,華美飄逸,在唐代隸書中堪稱佼佼者。這塊碑林中的超級巨碑因為太大,只好向下延伸,在碑亭中形成一個方坑,向上則快到亭頂,顯得頂天立地,氣度不凡,因此被稱為“迎客第一碑”。
您可能關注的文檔
- 棧橋導游詞講解(精選12篇)
- 導游詞必背(實用10篇)
- 2023年導游詞作文500字(優(yōu)秀12篇)
- 最新介紹長城導游詞300字(大全20篇)
- 大別山導游詞(精選11篇)
- 城墻導游詞300字(大全18篇)
- 最新三峽導游詞150字(通用17篇)
- 2023年導游詞5000字(實用17篇)
- 汕頭的導游詞(精選11篇)
- 最新導游詞(大全12篇)
- 學生會秘書處的職責和工作總結(專業(yè)17篇)
- 教育工作者分享故事的感悟(熱門18篇)
- 學生在大學學生會秘書處的工作總結大全(15篇)
- 行政助理的自我介紹(專業(yè)19篇)
- 職業(yè)顧問的職業(yè)發(fā)展心得(精選19篇)
- 法治興則民族興的實用心得體會(通用15篇)
- 教師在社區(qū)團委的工作總結(模板19篇)
- 教育工作者的社區(qū)團委工作總結(優(yōu)質22篇)
- 體育教練軍訓心得體會(優(yōu)秀19篇)
- 學生軍訓心得體會范文(21篇)
- 青年軍訓第二天心得(實用18篇)
- 警察慰問春節(jié)虎年家屬的慰問信(優(yōu)秀18篇)
- 家屬慰問春節(jié)虎年的慰問信(實用20篇)
- 公務員慰問春節(jié)虎年家屬的慰問信(優(yōu)質21篇)
- 植物生物學課程心得體會(專業(yè)20篇)
- 政府官員參與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的重要性(匯總23篇)
- 大學生創(chuàng)業(yè)計劃競賽范文(18篇)
- 教育工作者行政工作安排范文(15篇)
- 編輯教學秘書的工作總結(匯總17篇)
- 學校行政人員行政工作職責大全(1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