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少數(shù)民族節(jié)日散文通用(優(yōu)秀16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18 04:15:34 頁碼:10
少數(shù)民族節(jié)日散文通用(優(yōu)秀16篇)
2023-11-18 04:15:34    小編:ZTFB

完善的總結能夠使我們更加深入地理解學習的內涵和核心要點。怎樣才能寫出一篇簡明扼要、清晰明了的總結?總結范文中包含了一些實用的寫作技巧和方法,可以幫助我們提升寫作水平。

少數(shù)民族節(jié)日散文通用篇一

蒙古族:蒙古族年節(jié);那達慕;馬奶節(jié);祭敖包。

傣族:潑水節(jié);關門節(jié);開門節(jié)。

壯族:三月三歌會;過小年;隴端節(jié);春節(jié);陀螺節(jié);花朝節(jié);吃立節(jié);螞拐節(jié)(青蛙節(jié))。

東鄉(xiāng)族:開齋節(jié)、古爾邦節(jié)、圣紀節(jié)。

布朗族:厚南節(jié)。

怒族:春節(jié);仙女節(jié);祭谷神。

塔塔爾族:古爾邦節(jié);開齋節(jié);圣紀節(jié)。

回族:開齋節(jié);古爾邦節(jié);圣紀節(jié)。

滿族:春節(jié);過燈節(jié);添倉節(jié);鎖龍節(jié);端午節(jié);蟲王節(jié);中秋節(jié);頒金節(jié)。

黎族:春節(jié)、清明節(jié)、端午節(jié)等。就黎族來說,過得最隆重和最普遍的節(jié)日是春節(jié)和三月三。

納西族:納西族人民的節(jié)日有許多與漢族相同,如春節(jié)、清明節(jié)、端午節(jié)、中秋節(jié)等。而本民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最重要的是農(nóng)歷二月初八的三朵節(jié)。

撒拉族:古爾邦節(jié);開齋節(jié);圣紀節(jié)。

烏孜別克族:開齋節(jié);古爾邦節(jié);諾魯孜節(jié)。

獨龍族:龍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只有一個,人們稱“卡雀哇”或“德里哇”,意為年節(jié)。

藏族:轉山會;采花節(jié);黃藏歷元旦;藏歷農(nóng)家新年;薩噶達瓦節(jié);女兒節(jié);望果節(jié);雪頓節(jié);白來日追節(jié)。

侗族:各地侗族大多要過春節(jié),時間也是正月初一。有些地方在10月底或11月初擇日過侗年。4月8日或6月6日為祭牛節(jié),節(jié)日時不準使用牛。此外,還有搶花炮的花炮節(jié),吃新米的吃新節(jié),停止生產(chǎn)活動,以及各姓氏自己過的姓氏節(jié)及趕歌會、姑娘節(jié)、斗牛節(jié)、花炮節(jié)等。

傈僳族:澡塘會;收獲節(jié);過年節(jié)。

毛南族:春節(jié)放鳥飛、端午找草藥。毛南族也過端午節(jié),還有南瓜節(jié)、重陽節(jié)。

俄羅斯族:俄羅斯人傳統(tǒng)的民族節(jié)日主要與宗教信仰有關,每年公歷的1月7日俄羅斯族均歡度圣誕節(jié)。紀念耶穌降生。

鄂倫春族:篝火節(jié)。

維吾爾族:肉孜節(jié)(即開齋節(jié))、庫爾班節(jié)(即古爾邦節(jié))和諾魯孜節(jié)。

瑤族:主要有盤王(即盤瓠王,畬、瑤族傳說中的始祖,傳說是一只名叫“盤瓠”的龍犬)節(jié)、達努節(jié)等。達努節(jié)是為紀念創(chuàng)世女神密洛陀而過的節(jié)日,日期為農(nóng)歷五月二九日。此外還有“耍歌堂”節(jié),又叫“耍望”節(jié)、曬衣節(jié)、干巴節(jié)、月半節(jié)、祝著節(jié)等。

佤族:春節(jié)、插種節(jié)、新米節(jié)。

柯爾克孜族:柯爾克孜人的節(jié)日分傳統(tǒng)節(jié)日與宗教節(jié)日。宗教節(jié)日則指伊斯蘭教的三大節(jié)日。

仡佬族:祭山、吃新、過年,是仡佬族普遍過的三大節(jié)日。

鄂溫克族:以農(nóng)歷新年為主要節(jié)日。

苗族:苗年、四月八、龍舟節(jié)、吃新節(jié)、趕秋節(jié)、花山節(jié)、晾橋節(jié)。

白族:大過年、三月街、繞三靈、火把節(jié)、耍海會、拜日望。

畬族:主要過三月三和畬族畬族春節(jié)。

土族:傳統(tǒng)的節(jié)日春節(jié)、端陽節(jié)與漢族相同。本民族的節(jié)日和廟會有舊歷正月十四佑寧寺官經(jīng)會,二月二、三月四月四等。

錫伯族:春節(jié)、端午節(jié)等,其中最具民族特色的要算是抹黑節(jié)和西遷節(jié)。

德昂族:關門節(jié)和開門節(jié),宗教節(jié)日有“進洼”(關門節(jié)),是虔誠的佛教徒最大的凈居把齋節(jié)日。還有潑水節(jié)。

彝族:彝族年,是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彝族人民的年節(jié)。根據(jù)彝族的歷法,一年10個月,每月36天。年節(jié)無固定日期,一般在金秋10月上旬擇一吉日舉行,此外還有跳公節(jié)、插花節(jié)、火把節(jié)及二月八年節(jié)等。

土家族:“以趕年”最為隆重,每年農(nóng)歷春節(jié),漢族過除夕,土家族部是在漢人至少提前一天過年,所以叫“趕年”,土家族過“小年”,也要比漢人提前一天。還有土牛毛大王節(jié)。

達斡爾族:春節(jié)、中秋節(jié)等,大致與漢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相同。但達斡爾人對這些節(jié)日卻有自己傳統(tǒng)的節(jié)慶習俗特點。每年6月8日,在新疆塔城地區(qū)的達斡爾人民過“沃其貝”節(jié),祭拜、祈福、聚會、歡歌起舞等形式,祈求國泰民安,風調雨順,健康平安。

阿昌族:耍白象是阿昌族傳統(tǒng)節(jié)日。

保安族:開齋節(jié)、古爾邦節(jié)、圣紀節(jié)。

珞巴族:每年莊稼收獲后,珞巴族都要舉行近兩天的豐收節(jié),叫做昂德林節(jié)。節(jié)日期間全村男女身穿盛裝,各家端出準備好的美酒,共享節(jié)日食品。

哈尼族:“扎勒特”是哈尼族最大的節(jié)日,因在農(nóng)歷十月間進行,故又稱“譯臘和實”,即十月年。

拉祜族:春節(jié)、清明節(jié)、端午節(jié)、火把節(jié)和八月月圓節(jié)。其中春節(jié)是最大有節(jié)日。

仫佬族:仫佬山鄉(xiāng)幾乎每1個月都有節(jié)日。由農(nóng)歷正月初一春節(jié)(即農(nóng)歷年)開始到農(nóng)歷十二月二十四日送灶王爺上天,十二月三十日(大年)或十二月二十九日(小年)的除夕,全年的每個節(jié)日都有其活動的形式與風格。有春節(jié)、二月春社日,牛生日、祭真武等。

普米族節(jié)日:“大過年”、“大十五節(jié)”、“供巖洞”、“轉山會”、“嘗新節(jié)”等,這些節(jié)慶活動,多與生產(chǎn)勞動和宗教習俗有密切的聯(lián)系。

基諾族:紀念基諾族創(chuàng)世紀祖阿嫫堯白的紀念日,一般在6月間舉行,歷時3天。

布依族:查白歌節(jié)是布依族的重大節(jié)日。

哈薩克族:節(jié)日主要有開齋節(jié)、古爾邦節(jié)、圣紀節(jié)和納吾魯孜節(jié)。

水族:水族有許多傳統(tǒng)節(jié)日,最隆重的當推“端節(jié)”。水族有自己的歷法,“端節(jié)”就選擇在水歷十二月至次年二月(相當于農(nóng)歷八月至十月),時值大季收割、小季播種,也是水歷的年終歲首,因此是辭舊迎新、慶賀豐收、祭祀祖先的盛大節(jié)日。

羌族:羌歷新年,羌語稱“日羌節(jié)”,時間是農(nóng)歷十月初一。另一年節(jié)日是“祭山大典”,又稱祭山會、山神會等。

塔吉克族:迄脫乞迪爾節(jié);巴羅提節(jié)。

少數(shù)民族節(jié)日散文通用篇二

漁潭會是滇西僅次于三月街最大的物資交流會,以經(jīng)營嫁妝為主。會期為每年農(nóng)歷八月十五至二十一日,因八月十五日始會,又稱“八月十五會”。

每年農(nóng)歷8月15至21日,在洱源縣漁潭坡舉行。其性質同大理三月街一樣,為農(nóng)貿(mào)物資交流會,主要以農(nóng)產(chǎn)品、畜牧、嫁妝和漁具為主。過去習俗是在賣各式各樣竹編漁具和魚網(wǎng)的攤點前面,還要擺一桶(盆)魚,以尾為單位買賣,供們品嘗。而且街市開始時,先賣漁具。漁具賣完后才開始其他的貿(mào)易。由于中秋以后收割季節(jié)已過,當?shù)厝罕娪械拈_始備辦婚嫁的用具,嫁妝特別暢銷,所以也有人把漁潭會稱為“嫁妝會”。會上也還舉行各種文體活動。近年來因規(guī)模逐漸擴大,魚塘坡也容納不了,改在沙壩如期舉行。漁潭會地點在洱源縣沙坪漁潭坡,1980年,會址遷到北距沙坪3公里的沙壩。屆時,各地商人結棚為市,交易物資以著名的鄧川奶牛、劍川木雕家具、騰沖玉器、白族婦女金銀首飾、民間剪紙、挑花刺繡品等為主。大理地區(qū)白族人民的婚禮多在每年秋收后舉行,漁潭會剛好在秋收前舉辦,凡要嫁娶的人家都要到漁潭會備辦結婚用品,故漁潭會又稱“嫁妝會”。會期成雙結隊的白族男女青年云集漁潭會,采購金銀首飾、玉器用品、箱箱柜柜和桌椅等家具以及電視機、收錄機、單車、手表等高檔商品。外地商賈云集漁潭會,則購買鄧川乳牛、騾馬、耕牛和藥材等地方土特名產(chǎn),外商多來自山東、河南、陜西等省市和省內思茅、臨滄、保山。麗江、中甸等專州。會期還有前來觀光旅游的外國人和港澳同胞,他們在漁潭會選購各自喜愛的商品。會期,漁潭會組委會還舉辦各種文體活動,豐富與會群眾的生活。

傳說。

據(jù)考,漁潭會始于唐代。相傳唐永徽年間,在漁潭坡油魚洞中,有一條修煉成精的紅魚精,經(jīng)常到洱海中興風作浪,傾沒漁船,傷害漁民,當?shù)厝嗣窨嗖豢把浴R惶?,觀音路過漁潭坡,紅魚精正在洱海中興風作浪,只見洱海上空烏風暴雨,漁潭坡上飛沙走石,一艘艘漁船沉沒海中,無數(shù)漁民葬身海底,于是觀音拋出一張大網(wǎng)將紅魚精罩住,頓時風停浪止、晴空萬里。觀音制服了紅魚精,與紅魚精約法三章,準它于每年農(nóng)歷八月十五日出洞活動一次,其余時間均在洞中,魚精―一應允,于是又把它放回洞中。為防止紅魚精出洞后再興風作浪,觀音讓當?shù)貪O民于每年農(nóng)歷八月十五日紅魚精出洞這天在漁潭坡上趕會,交易捕魚網(wǎng)具和魚叉,當紅魚精出洞時,看到熙熙攘攘的漁民們在交易捕魚網(wǎng)具時,又退回洞中,不敢出洞祟。隨后漁潭會由交易捕魚網(wǎng)具發(fā)展為物資交流大會。至今在漁潭會開始的頭天早上,即八月十五日清晨,漁民們仍在漁潭坡油魚洞的青官廟前的兩棵大青樹下,交易漁具,當太陽出山后即散,轉為交易其他物資。交易漁具這種習俗,相傳就是唐代漁潭會習俗的遺留。

具體介紹。

洱源漁潭會于每年農(nóng)歷八月十五日開始,每年會期5至7天。會址在洱源沙坪壩子孤漁潭坡。這里是蒼山和洱海的最北端,滇藏公路緊挨漁潭坡西側穿過。漁潭坡依山傍水,水陸交通皆較為方便,乘車可北上麗江,中甸,南下可達大理、下關。乘船可達雙廊、挖色、海東、大理、下關。因而每年漁潭會期,滇西各地商賈云集,每天前來趕會的各族群眾數(shù)以萬計。按傳統(tǒng)習慣,每年漁潭會的開市儀式都要在黎明中的清官廟前大青樹下進行。開市時的交易主要是捕魚工具,如漁網(wǎng)、漁籮、漁簍、漁竿、漁叉以及漁船上的舵、漿、錨、鉤、繩等。據(jù)說在漁潭會上購買的漁具頗有靈氣,特別容易捕到魚蝦。

特朝陽從東升起時漁具市場就散了,于是其他物資的交易便隨之開始。漁潭坡上臨時搭成的一行行貨棚,就形成了一條條臨時的街道。在這里交易的本地貨物有魚蝦干貨,有周城的扎染衣物,有民間刺繡和各種手工藝品、竹篾制品等。外來的產(chǎn)品有中甸的藥材、麗江的皮貨、騰沖的玉器、劍川的木雕家具,鶴慶的臘味以及各種日用百貨、家電產(chǎn)品、金銀首飾等應有盡有。

漁潭會上交易的大宗物資主要是各種奶牛、騾馬和農(nóng)具。時值中秋的漁潭會,既有利于人們?yōu)榧磳㈤_始的秋收、秋種和秋季魚汛作好生產(chǎn)準備,也有利于人們?yōu)榍锖蟮慕ǚ亢图奕⒆髯游镔Y準備,因而頗受人們的歡迎和關注。于是成為滇西繼大理三月街之后的又一個物資交流盛會。

少數(shù)民族節(jié)日散文通用篇三

回族:開齋節(jié)、宰牲節(jié)、圣紀節(jié)。

傣族:潑水節(jié)、關門節(jié)、開門節(jié)。

黎族:春節(jié)、三月三。

納西族:騾馬會、農(nóng)具會、龍王會和朝山會。

撒拉族:古爾邦節(jié)、開齋節(jié)、圣紀節(jié)。

藏族:藏歷新年、沐浴節(jié)、雪頓節(jié)。

侗族:祭牛節(jié)、花炮節(jié)。

維吾爾族:開齋節(jié)、庫爾班節(jié)(即古爾邦節(jié))和諾魯孜節(jié)。

瑤族:盤王節(jié)、達努節(jié)。

怒族:仙女節(jié)、祭谷神。

苗族:苗年、四月八、龍舟節(jié)、吃新節(jié)。

白族:大過年、三月街、繞三靈、火把節(jié)。

壯族:三月三歌會、春節(jié)、陀螺節(jié)。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少數(shù)民族節(jié)日散文通用篇四

曾經(jīng)煉五色石補天的女媧氏,一天巡視四方,來到西北高原上的大澤旁邊,只見周圍蘆葦叢生,澤內荷花盛開,美麗極了。

女媧氏繞過沙灘,伸手采摘了兩朵金色蓮花和一朵五色荷花,插在髻旁。她正要走時,忽然一陣大風吹來,把她髻上的三朵花兒一齊吹向天空,直向東南海邊飄去?;▋猴h呀,飄呀,飄到了大海邊上的兩越上空才落下來。兩朵金色蓮花就變?yōu)榻鹑A山和天臺山華頂峰;那朵五色荷花則變?yōu)橐蛔败饺厣健绷恕R驗椤败饺亍币簿褪呛苫?,所以才有這個雅稱。這朵五色荷花有一百零八瓣,“芙蓉山”也剛好有一百零八峰。但其中有幾個是雙峰并立的,只取了一個名,因此人們只說是“百二奇峰”。

女媧氏見三山落成,滿心歡喜。過了許多年以后,一天,她偶然遙望東南,不禁大驚失色。原來,那座美麗的“芙蓉山”不知在什么時候已被怪獸“鑿齒”咬了三十六個大洞和許多小洞,地面上也被挖掘了幾道深坑,正在滔滔地流著水哩。女禍氏知道,這“鑿齒”的門齒,足有三尺長,象鑿頭般銳利,厲害非凡,很難對付。她只好求玉皇大帝幫助除害。這玉皇大帝是天皇氏的化身,他就命令地皇氏的姊姊和阿姨——雨姊和風姨前去除害。雨姊、風姨迅速跟隨女媧氏來到了凡間。霎時間,狂風怒號,大雨如注,地面上洪水橫流。

那“鑿齒”便被這場洪水驅逐到遠方去了。從此之后,“芙蓉山”便留下了四十六洞、十七瀑、七溪一澗和十三坑,山頂上也出現(xiàn)了一個碧水粼粼的大湖。

女媧氏把“鑿齒”趕跑之后,還不放心,怕它日后重來為害,就到大澤邊去采了幾枝蘆葦,圍在“芙蓉山”周圍,象是砌了天塹城墻一樣,把“芙蓉山”與世隔絕開來。

歲月飛逝。這座美麗的“芙蓉山”矗立于東南大海邊上,不覺已過了十萬零八千年,依然不為世人知曉。到后來,山外圍的蘆葦漸漸消失,山徑也就逐漸開出來了。只有山頂?shù)拇蠛先耘f蘆葦叢生,南歸的秋雁都紛紛在這里停留棲宿。于是,人們便把這座“芙蓉山”改稱為“雁蕩山”。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少數(shù)民族節(jié)日散文通用篇五

在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方,都有著不同的節(jié)日,不同的節(jié)日都有著不同的含義。

布朗族―――厚南節(jié)是布朗族盛大的年節(jié),每逢農(nóng)歷三月清明節(jié)后7日,即陽歷4月13日―15日舉行。節(jié)日里,主要活動是相互潑水,其儀式完全按照布朗族古樸的傳統(tǒng)方式――迎接太陽的習俗舉行,所以,人們稱之為迎接太陽的節(jié)日。

藏族――藏族的節(jié)慶活動很多,幾乎每月都有一個節(jié)日,而且民間節(jié)日和宗教節(jié)日互相穿插。傳統(tǒng)節(jié)日中以藏歷新年、沐浴節(jié)、雪頓節(jié)和望果節(jié)最有規(guī)模、最具特色。此外還有達瑪節(jié)、賞花節(jié)、上九節(jié)、郎扎熱甲節(jié)、俄喜節(jié)、羅讓扎花、沐浴節(jié)、驅鬼節(jié)、響浪節(jié)、酥油花燈節(jié)、望果節(jié)、轉山會等等。

鄂溫克族――鄂溫克族不管是牧民、獵民還是農(nóng)民,都以農(nóng)歷新年為主要節(jié)日。臘月二十三日要祭火神。牧區(qū)五月二十二日要過“米闊魯”節(jié),實際是由一種生產(chǎn)活動演變而成的節(jié)日。這一天,要統(tǒng)計牲畜的數(shù)目,給馬剪鬃尾、打烙印。人們在5月初五早起采艾蒿戴在頭上,去河邊洗臉、沐浴,以求安康。牧區(qū)還有“祭敖包”,這是從宗教祭祀演變成的節(jié)日,要舉行賽馬等活動。赫哲族烏日貢節(jié)是赫哲族人一個新生的節(jié)日,誕生于1985年?!盀跞肇暋币馑紴閵蕵坊蛭捏w大會,每兩年舉行一次,一般在農(nóng)歷五六月間舉行,歷時三天。

少數(shù)民族節(jié)日散文通用篇六

勇士的心胸,能容下大海。(維吾爾族)。

搬家太勤,羊群受罪。(維吾爾族)。

情人哭聲都好聽,仇人的笑臉難看。(蒙古族)。

沒吹滅人家的火把,卻燒了自己的胡子。(維吾爾族)。

家鄉(xiāng)的水是仙水,家鄉(xiāng)的土是金子。(蒙古族)。

向不忠實的姑娘求愛,不如狠狠咬自己嘴唇。(蒙古族)。

睡多得疾病,哭多爛眼睛。(壯族)。

煮餃子要水多,蒸包子要猛火。(維吾爾族)。

茶水喝足,百病可除。(維吾爾族)。

勝利是克服了無數(shù)困難取得的。(哈薩克族)。

闊人埋在錢堆里,窮人埋在債堆里。(維吾爾族)。

噴泉的水堵不死,愛情的火撲不滅。(蒙古族)。

喝了開水,心里清醒。(維吾爾族)。

毛毛細雨濕衣服,流言蜚語傷好漢。(蒙古族)。

駿馬懷念草原,勇士懷念故鄉(xiāng)。(柯爾克x族)。

嘴上的高樓大廈,不如用手蓋起來的茅屋。(哈薩克族)。

聾子的眼睛大,吹牛的話頭大。(哈薩克族)。

氈房里的火苗危險,內部的敵人危險。(柯爾克x族)。

敵人發(fā)一千次誓,你也不能相信半句。(維吾爾族)。

吃美味的東西有如聽稱贊的話。(藏族)。

多施肥料苗兒壯,苗旺自能多打糧。(蒙古族)。

有弊病的人,心虛;長背瘡的馬,膽怯。(蒙古族)。

只要當藥使,蜜糖都變苦。(朝鮮族)。

大刀可以砍下頭顱,卻砍不斷一根細發(fā)。(柯爾克x族)。

認清了有毒的東西,就等于找到了良藥。(藏族)。

螞蟻雖小,大象卻怕。(柯爾克x族)。

家天天是喜窮人家天天是憂。(維吾爾族)。

水利不修,有田也丟。(苗族)。

肚子里沒有病,喝茶也會胖起來。(哈薩克族)。

強摘的果子不甜,包辦的婚姻不諧。(朝鮮族)。

愛叫的貓捉不到老鼠,好吹的人辦不成大事。(滿族)。

往老熊嘴里抹蜜,定會咬你的手。(拉祜族)。

千千萬萬匹走馬,換不來真正的愛情。(藏族)。

胸懷忠誠比漂亮有錢強。(蒙古族)。

不怕風雨的牧民,羊群為他歌唱。(柯爾克x族)。

搞陰謀的人,不會做出眾人喜歡的事。(哈薩克族)。

小數(shù)怕長算,零數(shù)怕整算。(壯族)。

威武面前不屈膝,困難面前不折腰。(蒙古族)。

四月種芋,一本萬利;五月種芋,一本一利。(白族)。

肥牛駿馬多點好,閑言濫語少點好。(蒙古族)。

可憐狼的人,要被狼吃掉。(維吾爾族)。

白水擠不出油來,廢話找不到內容。(柯爾克x族)。

沒有當過流浪漢的人不知在故鄉(xiāng)的幸福。(維吾爾族)。

惡狗到處碰到木棍。(白族)。

種菜老婆吃菜腳,做鞋老婆打赤腳。(壯族)。

別困河深不渡河,別因困難不進取。(蒙古族)。

可憐麻雀的農(nóng)民,糧堆不會升高。(柯爾克x族)。

樹葉當不了煙草,漂亮話當不了糧食。(傣族)。

強盜也喊家里來了賊。(維吾爾族)。

寒從腳下起,病從口中入。(蒙古族)。

騙子的嘴里,什么漂亮話都會說出來。(藏族)。

懂得醫(yī)術的是醫(yī)生,不懂得醫(yī)術的屠夫。(藏族)。

與其較量唇舌,不如比賽工作。(蒙古族)。

不買遠處馬,不娶近親女。(x孜別克族)。

天仙不算美,愛人才算美。(維吾爾族)。

好馬兒不用鞭撻,好情人不需媒婆。(維吾爾族)。

見了壞人要拔刀,見了野獸要放(景頗族)。

窮要窮得干凈,餓要餓得硬心。(壯族)。

上路前先找好同伴。(柯爾克x族)。

大海雖然大,滴水對它也有益。(蒙古族)。

不要看人的衣服,要看人的肺腑。(維吾爾族)。

好貓不在多,廢話嫌羅嗦。(維吾爾族)。

木炭的烏黑露在外表,壞人的污黑藏在里頭。(蒙古族)。

要想長壽,先戒煙酒。(滿族)。

還沒有做的事,不要到處去夸。(哈薩克族)。

別讓朋友恨你,別讓敵人笑你。(哈薩克族)。

失敗不要垂頭喪氣,勝利不要得意忘形。(維吾爾族)。

地位低下的,有口也地言。(朝鮮族)。

市上人成千,心上人一個。(維吾爾族)。

馬是人的翅膀,飯是人的力量。(哈薩克族)。

機器不擦要生銹,人不衛(wèi)生要短壽。(壯族)。

貪圖個人利益,是敵人的溫床。(維吾爾族)。

只要情投意合,清水無糖也甜。(苗族)。

懶漢的'嘴里“明天”多。(柯爾克x族)。

阿諛沒有牙齒,能把骨頭啃掉。(回族)。

要象奔忙的蜜蜂,為著后代去釀蜜。(柯爾克x族)。

煉鐵需要有硬火,交友需要有誠心。(蒙古族)。

聰明的人用口說話,愚蠢的人用角撞人。(藏族)。

勞動暖身,空話冷心。(壯族)。

對狐貍要下夾子,對敵人要動刀子。(維吾爾族)。

狗的肚皮能喂飽,王公的肚皮飽不了。(蒙古族)。

墻破麻雀多,人窮災難多。(維吾爾族)。

養(yǎng)蠶的褲子破,游手佬穿綾羅。(壯族)。

可憐狼的牧人,羊群不會增多。(柯爾克x族)。

一根瓜藤絆不住駱駝前進的腳步。(蒙古族)。

風能吹開烏云,錢能打開衙門。(維吾爾族)。

懶媳婦愛打扮自己,勤媳婦愛打掃屋子。(哈薩克族)。

石頭雖小能砸爛罐,火種雖小能燒掉群山。(蒙古族)。

開水比飯桶大夫強。(藏族)。

鹽巴水不解渴,漂亮話不頂用。(藏族)。

向天空吐口水,落在自已臉上。(維吾爾族)。

要珍惜時間,別相信命運。(維吾爾族)。

聰明人用成果說話,傻瓜才用舌頭吹牛。(藏族)。

說起話來沒個完,一見干活就搖頭。(蒙古族)。

谷子早種三天好,遲了三天就成草。(白族)。

好女人人愛娶,好馬兒人人愛騎。(蒙古族)。

不怕嘴歪怕話邪。(維吾爾族)。

百萬金銀財寶,不以帶進棺材。(佤族)。

樹大影大,樹小影小。(蒙古族)。

相處是好是親家,相處不好是冤家。(柯爾克x族)。

吃人家的飯,砸人家的鍋。(維吾爾族)。

枯干的木頭容易破裂,虛偽的愛情容易破裂。(蒙古族)。

枯樹無果實,空話無價值。(蒙古族)。

表揚惡人就是犯罪。(維吾爾族)。

害膽病的,連海螺也看成黃色的。(藏族)。

肉的精華是湯汁,奶的精華是酥油。(藏族)。

逃出云層的太陽光明,逃出財主家的奴隸聰明。(藏族)。

在阿諛的人嘴里,從來不說真話。(鄂倫春族)。

愛吹牛的人,嘴邊冒著青煙。(柯爾克x族)。

養(yǎng)牛沒有巧,水足草料飽。(苗族)。

一荷包金錢,一麻袋苦惱。(維吾爾族)。

不到異鄉(xiāng)看看,不知故鄉(xiāng)的美麗。(維吾爾族)。

只會汪汪叫的狗,決不是獵人的好幫手。(傈傈族)。

對敵人要拿出刀來,對朋友要拿出心來。(傣族)。

正月栽竹,二月栽木。(苗族)。

愛上的猴子也覺標致,看中的狗熊也漂亮。(蒙古族)。

有錢人假話是真言,無錢人真言成假話。(維吾爾族)。

羊嫌草場掉肥膘,人嫌飯食必瘦弱。(蒙古族)。

冬忌生魚,夏忌狗肉。(壯族)。

不聲不響的狗,比張牙舞爪的更危險。(維吾爾族)。

身冷的人和衣裳親近,有病的人和醫(yī)生親近。(蒙古族)。

栽花要栽月月紅,種樹要種不老松。(滿族)。

錢財買不到真正的愛情。(維吾爾族)。

只顧個人利益的人,會變成瞎子。(維吾爾族)。

如果總是勒緊韁繩,最馴服的馬也會踢人。(高山族)。

沒有意思的話不如蛤蟆叫。(維吾爾族)。

捕捉狐貍時,要作好捕捉老虎的準備。(哈薩克族)。

朋友面前莫昂首,敵人面前別低頭。(哈薩克族)。

愛上的猴子也美麗,看中的角鹿也是天仙。(蒙古族)。

忠誠是愛情的橋梁,欺詐是友誼的敵人。(苗族)。

婚禮鋪張,兩敗俱傷。(滿族)。

眼睛雖小,可以看到世界。(維吾爾族)。

買馬要看看口齒,交朋友要摸摸心底。(藏族)。

笨漢對妻子耍威風。(蒙古族)。

不作異鄉(xiāng)人,不知故土親。(維吾爾族)。

勤松土的甘蔗甜,勤施肥的芭蕉香。(傣族)。

憤怒中看出智慧,貧困中看出朋友。(毛難族)。

聰明的鳥兒珍惜羽毛,聰明的人兒珍惜時間。(朝鮮族)。

廢話喂不飽肚子。(維吾爾族)。

毛拉的心是填不滿的井。(哈薩克族)。

窮勿信命,病勿信鬼。(壯族)。

一線缺口,往往釀成巨大水災。(藏族)。

真正的愛情越久越不生銹。(苗族)。

失去良心的人,象泥神一樣,空有一副架子。(蒙古族)。

一嘴蜜,一肚膿。(藏族)。

少數(shù)民族節(jié)日散文通用篇七

蒙古族:蒙古族年節(jié);那達慕;馬奶節(jié);祭敖包。

傣族:潑水節(jié);關門節(jié);開門節(jié)。

壯族:三月三歌會;過小年;隴端節(jié);春節(jié);陀螺節(jié);花朝節(jié);吃立節(jié);螞拐節(jié)(青蛙節(jié))。

東鄉(xiāng)族:開齋節(jié)、古爾邦節(jié)、圣紀節(jié)。

布朗族:厚南節(jié)。

怒族:春節(jié);仙女節(jié);祭谷神。

塔塔爾族:古爾邦節(jié);開齋節(jié);圣紀節(jié)。

回族:開齋節(jié);古爾邦節(jié);圣紀節(jié)。

滿族:春節(jié);過燈節(jié);添倉節(jié);鎖龍節(jié);端午節(jié);蟲王節(jié);中秋節(jié);頒金節(jié)。

黎族:春節(jié)、清明節(jié)、端午節(jié)等。就黎族來說,過得最隆重和最普遍的節(jié)日是春節(jié)和三月三。

納西族:納西族人民的節(jié)日有許多與漢族相同,如春節(jié)、清明節(jié)、端午節(jié)、中秋節(jié)等。而本民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最重要的是農(nóng)歷二月初八的三朵節(jié)。

撒拉族:古爾邦節(jié);開齋節(jié);圣紀節(jié)。

烏孜別克族:開齋節(jié);古爾邦節(jié);諾魯孜節(jié)。

獨龍族:龍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只有一個,人們稱“卡雀哇”或“德里哇”,意為年節(jié)。

藏族:轉山會;采花節(jié);黃藏歷元旦;藏歷農(nóng)家新年;薩噶達瓦節(jié);女兒節(jié);望果節(jié);雪頓節(jié);白來日追節(jié)。

侗族:各地侗族大多要過春節(jié),時間也是正月初一。有些地方在10月底或11月初擇日過侗年。4月8日或6月6日為祭牛節(jié),節(jié)日時不準使用牛。此外,還有搶花炮的花炮節(jié),吃新米的吃新節(jié),停止生產(chǎn)活動,以及各姓氏自己過的姓氏節(jié)及趕歌會、姑娘節(jié)、斗牛節(jié)、花炮節(jié)等。

傈僳族:澡塘會;收獲節(jié);過年節(jié)。

毛南族:春節(jié)放鳥飛、端午找草藥。毛南族也過端午節(jié),還有南瓜節(jié)、重陽節(jié)。

俄羅斯族:俄羅斯人傳統(tǒng)的民族節(jié)日主要與宗教信仰有關,每年公歷的1月7日俄羅斯族均歡度圣誕節(jié)。紀念耶穌降生。

鄂倫春族:篝火節(jié)。

維吾爾族:肉孜節(jié)(即開齋節(jié))、庫爾班節(jié)(即古爾邦節(jié))和諾魯孜節(jié)。

瑤族:主要有盤王(即盤瓠王,畬、瑤族傳說中的始祖,傳說是一只名叫“盤瓠”的龍犬)節(jié)、達努節(jié)等。達努節(jié)是為紀念創(chuàng)世女神密洛陀而過的節(jié)日,日期為農(nóng)歷五月二九日。此外還有“耍歌堂”節(jié),又叫“耍望”節(jié)、曬衣節(jié)、干巴節(jié)、月半節(jié)、祝著節(jié)等。

佤族:春節(jié)、插種節(jié)、新米節(jié)。

柯爾克孜族:柯爾克孜人的節(jié)日分傳統(tǒng)節(jié)日與宗教節(jié)日。宗教節(jié)日則指伊斯蘭教的三大節(jié)日。

仡佬族:祭山、吃新、過年,是仡佬族普遍過的三大節(jié)日。

鄂溫克族:以農(nóng)歷新年為主要節(jié)日。

苗族:苗年、四月八、龍舟節(jié)、吃新節(jié)、趕秋節(jié)、花山節(jié)、晾橋節(jié)。

白族:大過年、三月街、繞三靈、火把節(jié)、耍海會、拜日望。

畬族:主要過三月三和畬族畬族春節(jié)。

土族:傳統(tǒng)的節(jié)日春節(jié)、端陽節(jié)與漢族相同。本民族的節(jié)日和廟會有舊歷正月十四佑寧寺官經(jīng)會,二月二、三月三、四月四等。

錫伯族:春節(jié)、端午節(jié)等,其中最具民族特色的要算是抹黑節(jié)和西遷節(jié)。

德昂族:關門節(jié)和開門節(jié),宗教節(jié)日有“進洼”(關門節(jié)),是虔誠的佛教徒最大的凈居把齋節(jié)日。還有潑水節(jié)。

彝族:彝族年,是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彝族人民的年節(jié)。根據(jù)彝族的歷法,一年10個月,每月36天。年節(jié)無固定日期,一般在金秋10月上旬擇一吉日舉行,此外還有跳公節(jié)、插花節(jié)、火把節(jié)及二月八年節(jié)等。

土家族:“以趕年”最為隆重,每年農(nóng)歷春節(jié),漢族過除夕,土家族部是在漢人至少提前一天過年,所以叫“趕年”,土家族過“小年”,也要比漢人提前一天。還有土牛毛大王節(jié)。

達斡爾族:春節(jié)、中秋節(jié)等,大致與漢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相同。但達斡爾人對這些節(jié)日卻有自己傳統(tǒng)的節(jié)慶習俗特點。每年6月8日,在新疆塔城地區(qū)的達斡爾人民過“沃其貝”節(jié),祭拜、祈福、聚會、歡歌起舞等形式,祈求國泰民安,風調雨順,健康平安。

阿昌族:耍白象是阿昌族傳統(tǒng)節(jié)日。

保安族:開齋節(jié)、古爾邦節(jié)、圣紀節(jié)。

珞巴族:每年莊稼收獲后,珞巴族都要舉行近兩天的豐收節(jié),叫做昂德林節(jié)。節(jié)日期間全村男女身穿盛裝,各家端出準備好的美酒,共享節(jié)日食品。

哈尼族:“扎勒特”是哈尼族最大的節(jié)日,因在農(nóng)歷十月間進行,故又稱“譯臘和實”,即十月年。

拉祜族:春節(jié)、清明節(jié)、端午節(jié)、火把節(jié)和八月月圓節(jié)。其中春節(jié)是最大有節(jié)日。

仫佬族:仫佬山鄉(xiāng)幾乎每1個月都有節(jié)日。由農(nóng)歷正月初一春節(jié)(即農(nóng)歷年)開始到農(nóng)歷十二月二十四日送灶王爺上天,十二月三十日(大年)或十二月二十九日(小年)的除夕,全年的每個節(jié)日都有其活動的形式與風格。有春節(jié)、二月春社日,牛生日、祭真武等。

普米族節(jié)日:“大過年”、“大十五節(jié)”、“供巖洞”、“轉山會”、“嘗新節(jié)”等,這些節(jié)慶活動,多與生產(chǎn)勞動和宗教習俗有密切的聯(lián)系。

基諾族:紀念基諾族創(chuàng)世紀祖阿嫫堯白的紀念日,一般在6月間舉行,歷時3天。

布依族:查白歌節(jié)是布依族的重大節(jié)日。

哈薩克族:節(jié)日主要有開齋節(jié)、古爾邦節(jié)、圣紀節(jié)和納吾魯孜節(jié)。

水族:水族有許多傳統(tǒng)節(jié)日,最隆重的當推“端節(jié)”。水族有自己的歷法,“端節(jié)”就選擇在水歷十二月至次年二月(相當于農(nóng)歷八月至十月),時值大季收割、小季播種,也是水歷的年終歲首,因此是辭舊迎新、慶賀豐收、祭祀祖先的盛大節(jié)日。

羌族:羌歷新年,羌語稱“日羌節(jié)”,時間是農(nóng)歷十月初一。另一年節(jié)日是“祭山大典”,又稱祭山會、山神會等。

塔吉克族:迄脫乞迪爾節(jié);巴羅提節(jié)。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少數(shù)民族節(jié)日散文通用篇八

1、蒙古族:“那達慕”大會是蒙古族歷史悠久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每年七八月間舉行。

2、回族:開齋節(jié)、古爾邦節(jié)(宰牲節(jié))、圣紀節(jié)。

3、藏族:藏歷年是藏族人民一年中最重要的節(jié)日,此外,還有藏歷4月15日的薩嘎達瓦節(jié)、7月上旬的雪頓節(jié)和沐浴節(jié),以及豐收在望時的望果節(jié)等。

4、維吾爾族:肉孜節(jié)(開齋節(jié))、古爾邦節(jié)、諾魯孜節(jié)等。

5、苗族:苗年、春節(jié)、四月。

八、吃新節(jié)、龍船節(jié)、清明節(jié)。

6、彝族:傳統(tǒng)節(jié)日是火把節(jié)。

7、壯族:比較具有民族特點的節(jié)日有中元節(jié)、?;旯?jié)(又稱牛王節(jié))、三月三歌節(jié)和吃立節(jié)。

8、布依族:傳統(tǒng)的民族節(jié)日有過大年、三月三、四月八、六月六、七月半等。

9、朝鮮族:元日(春節(jié))、上元(元宵節(jié))、寒食(清明)、端午、秋夕(仲秋)五大節(jié)日,還有老人節(jié)、流頭節(jié)等。

10、滿族:春節(jié)、元宵節(jié)、二月。

二、端午節(jié)、中秋節(jié)等。

11、侗族:春節(jié)、端午、中秋、重陽節(jié)等。

12、瑤族:節(jié)日較多,有大節(jié)日、小節(jié)日之分:大節(jié)日有盤王節(jié)(盤王是瑤族人民的始祖、民族英雄)、達努節(jié)(達努,瑤語意為不要忘記,是敬奉始祖密洛陀的節(jié)日),小節(jié)日幾乎每月都有。

13、白族:年節(jié)、三月街、繞三靈、火把節(jié)、漁潭會。

14、土家族:趕年、四月八、六月。

六、大端午、七月十五等。

15、哈尼族:主要節(jié)日有十月年、六月年、嘗新節(jié),一些地區(qū)也過春節(jié)、端午、中秋等節(jié)日。

16、哈薩克族:古爾邦節(jié)、肉孜節(jié)、諾魯孜節(jié)。

17、傣族:潑水節(jié)(即傣歷新年)、關門節(jié)和開門節(jié)。

18、黎族:春節(jié)、清明節(jié)、端午節(jié)、中秋節(jié)等。

19、傈僳族:過年節(jié)、收獲節(jié)、火把節(jié)、中秋節(jié)。

20、佤族:春節(jié)、播種節(jié)(佤歷氣艾月公歷三月)、“崩南尼”、接新水節(jié)、取新火、新米節(jié)、堆沙節(jié)、取新火節(jié)、便克節(jié)、開門節(jié)、關門節(jié)、漢歷老年、七月半、火把節(jié)、中秋節(jié)、拉木鼓節(jié)等。

21、畬族:春節(jié)、元宵節(jié)、三月三染烏飯祭祀祖先、清明節(jié)、四月八造麥精飯、端午節(jié)、中秋節(jié)、重陽節(jié)、十月祭多貝大王節(jié)等。

22、高山族:各地不一,但比較流行的有春節(jié)、豐收節(jié)。

23、拉祜族:傳統(tǒng)節(jié)日有新米節(jié)、火把節(jié)等。

24、水族:端節(jié)又稱過端,水語叫借端,與漢族春節(jié)相似。此外,還有端午節(jié)、清明節(jié)、七月半、六月六等節(jié)日。

25、東鄉(xiāng)族:爾德節(jié)、古爾邦節(jié)(宰牲節(jié))、圣紀節(jié)。

26、納西族:傳統(tǒng)節(jié)日有白沙農(nóng)具會、龍王廟會和騾馬會等。此外,如春節(jié)、清明、端午、中秋、火把節(jié)等。

27、景頗族:主要有新米節(jié)、目腦節(jié)。

28、柯爾克孜族:有肉孜節(jié)、庫爾班節(jié)和諾魯孜節(jié)。

29、土族:春節(jié)、端陽節(jié)、二月二等。

30、達斡爾族:春節(jié)、二月。

二、端午節(jié)、農(nóng)歷正月十六的“黑灰日”等。

31、仫佬族:三年一次的“依飯”(歡慶豐收之意)節(jié)、春節(jié)、走坡(青年男女進行社交的節(jié)日)、牛生日節(jié)和后生節(jié)。

32、羌族:春節(jié)、農(nóng)歷十月初一的年節(jié)(羌族以十月為歲首)。

33、布朗族:開門節(jié)、關門節(jié)等。

34、撒拉族:開齋節(jié)、古爾邦節(jié)(宰牲節(jié))、圣紀節(jié)。

35、毛南族:春節(jié)、中元、清明節(jié),分龍節(jié)又叫五月廟,是毛南族特有的節(jié)日。

36、仡佬族:春節(jié)和八月節(jié)等。

37、錫伯族:春節(jié)、清明節(jié)、端午節(jié)等。

38、阿昌族:潑水節(jié)、開門節(jié)、關門節(jié)、會街節(jié)等。

39、普米族:大過年、大十五節(jié)、轉山會、嘗新節(jié)。

40、塔吉克族:肉孜節(jié)(開齋節(jié))、臺合木茲瓦司脫節(jié)(又叫播種節(jié))、茲完爾節(jié)(又叫引水節(jié))、巴羅堤節(jié)(巴羅堤、即八月)。

41、怒族:春節(jié)、鮮花節(jié)、祭谷神、祭山林節(jié)。

42、烏孜別克族:古爾邦節(jié)、肉孜節(jié)、諾魯孜節(jié)。

43、俄羅斯族:復活節(jié)、圣母圣誕節(jié)等。

44、鄂溫克族:敖包會、那達慕、米闊魯、春節(jié)等。

45、德昂族:潑水節(jié)、關門節(jié)、開門節(jié)、做擺等。

46、保安族:開齋節(jié)(也叫爾德節(jié))、古爾邦節(jié)(宰牲節(jié))、圣紀節(jié)。

47、裕固族:因信仰喇嘛教格魯派(黃教),宗教節(jié)日是他們的主要節(jié)日。傳統(tǒng)節(jié)日除“點格爾汗”儀式和定期的宗教節(jié)日外,還有春節(jié)。

48、京族:最隆重的節(jié)日是唱哈節(jié),其他節(jié)日與漢族基本相同,有春節(jié)、清明節(jié)、端午節(jié)、盂蘭節(jié)、中秋節(jié)等。

49、塔塔爾族:肉孜節(jié)、古爾邦節(jié)和撒班節(jié)(犁頭節(jié))。

50、獨龍族:卡雀哇(獨龍語,皇節(jié)之意)是獨龍人一年中惟一的節(jié)日。

51、鄂倫春族:主要有春節(jié),也過端午節(jié)和中秋節(jié)。

52、赫哲族:春節(jié)、元宵節(jié)、“二月二”吃豬頭等。

53、門巴族:“達娃覺尼巴洛沙”、“達娃當巴洛沙”和“雀可節(jié)”(即望果節(jié))。

54、珞巴族:藏歷年、洞更谷乳木節(jié)、旭獨龍節(jié)等。

55、基諾族:特毛且(過年)、新米節(jié)等。

少數(shù)民族節(jié)日散文通用篇九

保安族人民特別喜歡浪山,一般在每年的5月下旬到6月初,人們都要帶上面、油、肉、鍋、帳篷等,到河邊、山坡上或草坡上去郊游,過一天痛痛快快的野外生活。保安人把這俗稱為“浪山節(jié)”。

浪山節(jié),藏語稱“香瑯節(jié)”,據(jù)考,是清康熙四十九年(公元17),拉卜楞寺數(shù)百名僧侶在每年特定的時間內,赴野外采薪習俗的延續(xù)和發(fā)展。浪山節(jié)于每年農(nóng)歷六月舉辦。

在藏語中,“浪山”是“采薪”之意。從前寺院僧人在山區(qū)伐木之余,百無聊賴之際,便安排節(jié)日去游山玩水,漸漸傳入民間,演變成今天的藏族浪山節(jié)。

甘肅甘南藏區(qū),每到農(nóng)歷六月間,氣候溫和,陽光明媚,農(nóng)事間歇,家家戶戶收拾鍋灶炊具、飲食物品,全家老少出動,到野外山坡、草地、河邊選好地點,搭起帳篷,穿起盛裝,會餐、飲酒、歌舞。

基本簡介。

在歡笑的人海中,最吸引我們目光的,是一群穿著僧衣的僧人。相傳,“浪山節(jié)”的由來便與僧人有關。過去,寺僧在盛夏季節(jié)外出彩伐燒柴,因路途遙遠不能當日返回寺廟,便露宿山野。他們在勞作之余,以摔跤、拔河等作為消遣,后來逐漸演變成一種群眾性的娛樂活動。每年農(nóng)歷六月中旬、藏歷六月初九,甘南許多地方都要舉辦“浪山節(jié)”。

背景資料。

一陣忙碌過后,僧人們已搭好了帳篷,開始三五成群的自由活動。帳篷內爐火正旺,暖意可人。年長的僧人圍坐著談天說地,吃著瓜果和各式糕點。年輕的在燒水做飯,給年長者提壺添水。最熱鬧的還是帳外,拔河、摔跤自是少不了的傳統(tǒng)活動,也有打羽毛球、排球,踢足球等現(xiàn)代運動。笑聲、喊聲、加油聲、叫好聲響成一片。走出了寺院,僧人們一改往日的嚴肅、持重,盡情地笑著鬧著。附近的孩子們也走地農(nóng)副業(yè)湊熱鬧,與僧人們廝玩在一起。

節(jié)日經(jīng)歷。

不遠處傳來一陣樂曲聲,幾個年輕的僧人便隨著音樂的節(jié)奏跳起舞來。還有幾個年紀更小的,像是每次參加這樣的活動,拿著相機四處拍照留念。忽然,電話鈴聲響了,我們紛紛下相機查看各自的插秧機。這時,只見一個年輕的僧人已從懷中掏出手機,接聽著來電。雖然聽不懂他在說些什么,但從他臉上的表情可以看出,一定是在相告開心的事。聽完電話,他告訴我們,如今寺院里的生活也與現(xiàn)代文明息息相關。他們也用電話、插秧機,同樣聽收音機和流行音樂,外出集體干活,有卡車接送,有的僧人還有小車代步,“一切都在與時俱進”。

高原的日落比較近,晚上9時,夜幕才徐徐降臨。此時,一座接一座的帳篷里亮起了燈。燈光透過帳篷灑向草地,晚風吹過,仿佛碧綠的水面上浮動著朵朵蓮花,盛滿了……。

“浪山節(jié)”時,身著紅色袈裟的僧人們走出寂寞的寺院,暫時告別經(jīng)書,過幾天悠閑的時光,來到美麗如畫的草原,與綠草,鮮花一道享受燦爛的陽光。

節(jié)日氣氛。

帳篷內爐火焰熊熊,暖意可人。小喇嘛在燒水做飯,給老喇嘛提壺倒水。喇嘛們圍座一起談天說地,吃瓜果、飲料和各式糕點。帳外喇嘛們有的在打羽毛球,有的在打排球,有的在踢足球,還有的在拔河、摔跤或做其它游戲。如果不是他們身上仍穿著的喇嘛服,還會以為是旅游的青年在野外露營玩耍呢。附近的藏民的孩子們也走來湊熱鬧,他們與小喇嘛們撕玩在一塊,你追我趕,忘情玩耍。笑聲、喊聲、戲鬧聲、加油聲、叫好聲連成一片,此起彼伏,就象歡樂的海洋。

在山坡的另一邊,三五成群的喇嘛在聽音樂,有的隨著樂曲起舞;有些年青的小喇嘛,帶著相機三五成行,到風景較佳處照相留念,見我們到來便叫幫其拍照。忽然間,鈴聲響起,只見一個年輕喇嘛從懷中掏出手機,接聽來電。雖然聽不懂他們在通話中都說些什么,但從他臉上的表情,可以看出是在相告開心的事。

從他們衣著神形,雖看不到現(xiàn)代生活的氣息,仿佛仍生活在古老年代,但在他們的日常生活中,又與現(xiàn)代文明息息相關。一切都在與時俱進。他們照樣用電話、手機、電燈照明。他們同樣可聽收音機、聽流行音樂、只是不能看電視。寺院的主寺、大師外出均有小車代步,喇嘛們集體外出干活,也有卡車接送。我們幾次上山拍攝,途中喇嘛們都樂意搭乘我們的車子上下山。

在高處的半山坡上,上了年紀的老喇嘛三五為伴,排排背靠高山,面向太陽而坐,低語閑聊。有一對喇嘛,安坐在高高的山崗上,促膝深談一動不動。還一對喇嘛深情眺望朗木寺鎮(zhèn),許久許久不愿離去……他們都顯得非常悠閑安樂,無憂無愁。單是這種無憂無慮、與世無爭的生活方式,就足以令置身在繁華都市的人羨慕不已。從他們的臉上表情,可以感受到他們對太平盛世的滿足,對逝水流年的無畏,以及對轉世輪回的泰然。

高原的落日比較遲,晚上9時,夜幕才徐徐降臨。此時,只見一座接一座帳篷的燈亮起,象座座蓮花燈,一會兒連成一片,遠遠望去就象夜間出海捕魚的船兒,在茫茫海洋里浮動。晚風吹過,照得通明通明的帳篷輕輕地來回抖動,四周草地上紅光、白光交相輝映,現(xiàn)代的文明給古老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增添了新的色彩。

少數(shù)民族節(jié)日散文通用篇十

(一)古爾邦節(jié)對于維吾爾族來說,有如漢族的春節(jié),是最隆重的節(jié)日。

去年夏天,媽媽帶我到喀什游玩,正趕上古爾邦節(jié)。那天早晨8點多鐘,爸爸就和一些老鄉(xiāng)們成群結隊地到艾提朵清真寺參加一年一度最隆重的儀禮去了。不一會兒,寺內外就人山人海了,儀禮開始了,此時聽不見往日城市的喧鬧聲,只有大阿旬誦念古蘭經(jīng)的渾厚的男中音在空中回蕩。在這莊嚴而又肅穆的氣氛中,成千上萬排列成行的爺爺、叔叔們同時屈膝跪下來向安拉祈求平安。

一個小時后,儀禮的各項儀式結束了,這時,一隊鼓樂手們在艾提雜清真寺的門樓上吹起了咬吶,敲起了阿格拉鼓,彈起了冬不拉。一群梳著辮子,穿著五顏六色連衣裙的小姑娘們和成百上千的其他觀眾都圍在艾提朵清真寺前,我懷著好奇心擠進人群,原來一群小伙子正在那里跳沙瑪爾舞,歡樂的曲調把節(jié)日的氣氛帶到了大街小巷,帶到了每個家庭。

我跟隨著媽媽去親戚朋友家拜節(jié),家家戶戶的桌上都擺滿了鮮美豐富的食品。有烤鑲、炸傲子、手抓羊肉、葡萄瓜果??我們來到叔叔家拜節(jié),一進門,展現(xiàn)在眼前的是一派華貴的景象,地上鋪著地毯,墻上掛著壁毯,炕上鋪著床毯,五光十色、風格各異。這時好客的主人端上來了一盤烤羊肉串,羊肉串上撤著孜然、鹽末和雞蛋等作料。看起來肉色酥黃,聞起來香沁心脾,吃起來外焦里嫩,風味獨特,我邊吃邊贊不絕口。

古爾邦節(jié)過去了,我也該回去了,可是我永遠忘不了在喀什度過的別有特色的古爾邦節(jié)。

(二)潑水節(jié)是傣族一年一度的傳統(tǒng)節(jié)日(陽歷四月十三至十五日)。傣語叫做“楞賀尚罕”,即“六月新年”或“傣歷新年”。實際上潑水節(jié)就是傣歷的元旦,因為傣文歷法,新的一年是從六月開始計算的。

可是潑水節(jié)由來的傳說卻有兩種。:很早以前,一個無惡不作的魔王霸占了美麗富饒的西雙版納,并搶來七位美麗的姑娘做他的妻子。姑娘們滿懷仇恨,合計著如何殺死魔王。一天夜里,年紀最小的姑娘儂香用最好的酒肉,把魔王灌得酩酊大醉,使他吐露自己致命的弱點。原來這個天不怕,地不怕的魔王,就怕用他的頭發(fā)勒住自己的脖子,機警的小姑娘小心翼翼地拔下魔王一根紅頭發(fā),勒住他的脖子。果然,魔王的頭就掉了下來,變成一團火球,滾到哪里,邪火就蔓延到哪里。竹樓被燒毀,莊稼被燒焦。為了撲滅邪火,小姑娘揪住了魔王的頭,其他六位姑娘輪流不停地向上面潑水,終于在傣歷的六月把邪火撲滅了。鄉(xiāng)親們開始了安居樂業(yè)的生活。從此,便有了逢年潑水的習俗?,F(xiàn)在,潑水的習俗實際上已成為人們相互祝福的一種形式。在傣族人看來,水是圣潔、美好、光明的象徵。世界上有了水,萬物才能生長,水是生命之神。

而位于麗江華坪地區(qū)的傣家潑水節(jié)的故事卻獨具特色。這里的傣族人是中國乃至亞洲緯度最北的傣族部落。他們的故事是這樣的:

相傳在很久以前,金沙江邊一個聚居在密林深處的傣族村寨,因樹林起火,村民處在被大火吞沒的危難之中,一個名叫李良的傣家漢子,為保護村莊,不畏危險,沖出火網(wǎng),從金沙江里挑來一桶桶江水,潑灑山火,經(jīng)過一天一夜的勞累,山火終于被潑滅,村民得救,李良因為勞累流汗流干了,渴倒在山頭上。村民打來清水給李良解渴,但喝了九十九挑水也解不了渴,后來,李良一頭撲到江中,變成一條巨龍,順江而去。有的人說,他變成了一棵大樹。傣族人民為了紀念李良,每年農(nóng)歷三月初三之一天,每家房屋清掃一新,撒上青松葉,并在選定的江邊或井旁,用綠樹搭起長半里的青棚,棚下撒滿厚厚的松針,兩旁放上盛滿水的水槽,午間太陽當頂時,眾人穿行于棚下相互用松枝蘸水灑身,表示對李良的懷念和對新年的祝福。這項活動延續(xù)至今,成為傣族人民辭舊迎新、祝福吉祥的節(jié)日--潑水節(jié)。

(三)壯族在八月十五這天,除了要賞月和吃月餅外,一項重要習俗活動就是“鬧哥孩”,因為組織者和參與者都是女性,鬧的對象是男性,所以叫“鬧哥孩”,其實就是對歌,內容一般不涉及愛情,多是有關史實、社會一類的,盡興方散。

每年農(nóng)歷八月十五日,畬族把這天視為走親訪友的好日子,而陪客唱歌又是畬族的獨特習俗。中秋歌節(jié)不但要陪客唱,還要集中到縣城去對歌。對歌的時候,男女各站一邊,女的還特別喜歡擠在一起,不參加唱歌的婦女,也要和歌者擠在一起,以壯聲勢。

朝鮮族則用木桿和松枝高搭“望月架”,先請老人上架探月,然后點燃望月架,敲長鼓、吹洞簫,一起合跳《農(nóng)家樂舞》。

黎族稱中秋節(jié)為“八月會”或“調聲節(jié)”。屆時各集鎮(zhèn)舉行歌舞聚會,每村由一“調聲頭”(即領隊)率領男女青年參加。人員到齊后,大家互贈月餅、香糕、彩扇和背心,成群結隊。入夜便聚集在火旁,烤食野味,痛飲米酒,開展盛大的對歌,未婚青年趁機尋找未來的伴侶。

每到中秋之夜,苗族全家團聚后,要到山林空地上載歌載舞,舉行“跳月”活動。男女青年在“跳月”中,相互尋找心上人,吐露愛慕之情。

臺灣高山族同胞每到中秋之夜,都要穿起美麗的民族服飾,齊聚在日月潭邊的月光下,男男女女玩起“托球舞”的游戲。

瑤族在中秋之日舉行“舞火狗節(jié)”,舞火狗意在驅邪避邪。是日,姑娘們叩拜完祖先,然后舞蹈,青年男子則在一旁燃放鞭炮。待姑娘們玩夠后,男女開始對歌。按照當?shù)亓曀?,姑娘必須參加三次以上的舞火狗活動,才能結婚。

雖然各民族的中秋節(jié)的習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著人們對生活無限的熱愛和向往,都有“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美好愿望。

少數(shù)民族節(jié)日散文通用篇十一

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在其歷史發(fā)展過程中創(chuàng)造和發(fā)展起來的具有本民族特點的文化。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推薦關于民族文化的優(yōu)秀。

作文。

歡迎大家參閱學習!

在這個寒冷的寒假里,我幸運地來到了四季如春的省城——云南。云南省地處中國西南邊陲,有52個不同民族的4000多萬人民生活在這片土地上。在人們腦海中,云南是孔雀的化身,五彩斑斕,紅色、黃色、藍色、綠色…然而,當我親臨這片寶地時,卻發(fā)現(xiàn)這里不僅非常美麗,而且是那么的純凈、質樸,在不經(jīng)意間臨近匯集了神話、歌舞、繪畫、古樂的民俗風情。使我印象最深的是納西族的東巴谷文化以及各民族男女的稱呼與語言。

麗江東巴谷,海拔為2700米,它的文化集中顯示在東巴壁畫上。東巴壁畫是東巴文化的重要組成,它共分為六個部分:創(chuàng)造篇、因果報應篇、遷徒定居篇、戰(zhàn)爭篇、愛情篇以及人與自然篇。就拿因果報應篇來做例子:壁畫上顯示人的一生有三個境界,天堂、人間、地獄。有一個人在人間的時候只砍樹,而從不種樹,死后便降入地獄,報應是萬箭穿身!壁畫從六方面反映了東巴人的精神理念。東巴文化同世界上其他民族的古文化一樣,也是一種宗教文化,是由東巴世代傳承下來的納西族古文化。聽導游說:過去東巴文字只傳男不傳女,傳里不傳外。這可是納西族的一個特色。

還有一個特色就是我所到達的旅游景點,稱呼男女的用詞都不一樣,而且我還學了幾句呢!

昆明稱呼女方為阿詩瑪,稱呼男方為阿黑哥;大理稱呼女方為花,金花是最漂亮的,然后就是銀花、銅花、最差的就只能是鐵花了,稱呼男方為阿彭哥;麗江稱呼女方為潘金妹,也可稱為胖金妹,因為當?shù)匾耘譃槊?,胖為貴,越胖的女子就越有力氣,胖的可達200斤左右!稱呼男方就是胖金哥了,當?shù)氐呐纸鸶缫脍A得胖金妹的喜歡,就得把自己養(yǎng)得肥肥的、黑黑的。如果嫁給了胖金妹,胖金哥在家不要太享清福噢,不用外出掙錢,都是胖金妹出去掙錢,而胖金哥只需待在家做七件事:琴棋書畫煙酒茶。

民族語言也別有一番趣味,在此,我教大家?guī)拙?。大理人說謝謝是“一味你”你好是“拜哦”;吃飯是“一嚓”。麗江人把再見說成“淚多多”,因為要告別了,淚水就是多多的!昆明人問你飯吃飽了嗎?是這樣問的:“你肚子干大了嗎?”

像這樣有趣的語言和民族文化在云南還多著呢!各位阿詩瑪、阿黑哥,你們記住這塊風水寶地了嗎?有機會你們也去走走看看,一定會收獲不小喔!

看著四周單一的高樓大廈,似乎都沒什么新意,不如讓我們去看看少數(shù)民族民居。

白族民居。

高寒山區(qū)的白族人民居住單間或兩間相連的“垛木房”或“竹籬笆房”。他們的房子多是土木結構的瓦房,其布局則采取“三房一照壁”和“一正兩耳”或“四合五天井”等形式,院落寬敞,陽光充足,讓人眼前一亮。

他們十分重視照壁、門樓的建筑。

照壁用白灰粉刷,由名人題寫“萬紫干紅”、“旭日東異”或“?!薄ⅰ皦邸钡认笳骷槿缫獾拇笥?。四周山墻也一樣彩繪著各種山水、花鳥、蟲魚等圖案,每個角落的裝飾也都很講究。

還有獨特風格的門樓,其建筑裝橫更傾注了白族人民的藝術智慧。一般都是斗拱重疊,飛搪串角,附以泥塑、木雕、石刻、凸花青磚、大理石等組合的立體圖案。許多門扇是由錢空三層的花、鳥、蟲、魚、人物等以及浮雕圖案所組成,十分精致。有的門樓、隔扇不用一顆鐵釘,僅以鑿出卯眼相接,卻十分堅固牢實。所有這些,都充分體現(xiàn)了白族人民具有較高的建筑藝術水平。

蘑菇房。

蘑菇房?沒聽過吧。這是云南哈尼人的民居,它的來歷還有一段傳說呢!傳說遠古時候,哈尼人住的是山洞。后來他們遷到一個名叫“惹羅”的地方時,看到滿山遍野生長著大朵大朵的蘑菇,它們不怕風吹雨打,還能讓小蟲在下面做窩棲息、他們就比著樣子蓋起了蘑菇房。

蘑菇房,顧名思義,就是住房狀如蘑菇。它的墻基用石料或磚塊砌成,地上地下各有半米,

在其上用夾板將土舂實一段段上移壘成墻,最后屋頂用多重茅草遮蓋成四斜面,遠遠望去,就像一個大蘑菇。

內部結構,通常由正房、前廳和耳房組成。分二、三層的蘑菇房在建筑設計上別有風韻:前廊與正房前墻相接,耳房與正房兩側相連;前廳與耳房頂部均為堅實的泥土平臺,它既可休憩納涼又可晾曬收割的農(nóng)作物,別看他樣子不大,作用可不小呢!正房二層全部用泥土封實,然后在三四米高處鋪蓋茅草頂。

蘑菇房經(jīng)久耐用,冬暖夏涼,在我國民居文化中獨樹一幟。它與巍峨的山峰,迷人的云海,多姿的梯田,構成了一幅奇妙的哈尼山鄉(xiāng)壯景。

如果你對這些少數(shù)民族民居有興趣,也可以去看看哦。

提到民族文化就不得不提到京劇中的臉譜。那臉譜的顏色不可計數(shù)???紅的、白的、藍的、綠的……真是讓人目不暇接。

在我三歲的時候,就喜歡京劇。因為那些各種各樣的臉譜引起了我的興趣,漸漸的我對臉譜著了迷,于是我試著畫臉譜??煽傄伯嫴缓?。于是媽媽為我買了一本叫《京劇臉譜》的書,我如獲至寶。

這本書里不光有臉譜的圖片,還有臉譜的構圖分類。通過查找資料,我了解到,原來臉譜有很多種。其中用得最多的是整臉,曹操就是一個代表,用白色整臉突出曹操的奸詐?!跺幟腊浮分械陌?,勾的是黑色整臉。表明了他是鐵面無私、執(zhí)法如山的清官,在烏黑的臉上勾出兩道緊鎖的白眉,表現(xiàn)他忠耿直率和憂國憂民的心情,腦門正中勾上一個白色月牙,則象征他能晝斷陽、夜斷陰的傳奇色彩。

最有趣的是丑角臉,又名“三花臉”或“小花臉”,特點是在鼻梁中心抹一個白色的”豆腐塊”,用漫畫的手法表現(xiàn)人物的喜劇特征。角色不同,“豆腐塊”的形狀也不同,有方的、圓的、菱形的…….《群英會》中的蔣干,勾的就是文丑臉,生動地刻畫出一個外表聰明,實則迂腐糊涂的文人形象。

其它還有三塊瓦臉、碎花臉、歪臉、花元寶臉……在不斷的學習研究中,臉譜讓我知道了許多歷史故事,了解了許多歷史人物、懂得了許多道理,我仿佛在和古人對話。

啊!臉譜真是太神奇了。我太喜歡它了,臉譜帶給我快樂、帶給我知識、也帶給我探究問題的精神?,F(xiàn)在我不光喜歡臉譜,我還在唱京劇呢!

少數(shù)民族節(jié)日散文通用篇十二

少數(shù)民族是指多民族國家中除主體民族以外的民族,在我國,除主體民族漢族以外的其余55個法定民族均是少數(shù)民族。少數(shù)民族主要有:壯族、回族、滿族、維吾爾族、苗族、彝族、土家族、藏族、蒙古族、侗族、布依族、瑤族、白族、朝鮮族、哈尼族、黎族、哈薩克族、傣族、畬族、傈僳族、東鄉(xiāng)族、仡佬族、拉祜族、佤族、水族、納西族、羌族、土族、仫佬族、錫伯族、柯爾克孜族、景頗族、達斡爾族、撒拉族、布朗族、毛南族、塔吉克族、普米族、阿昌族、怒族、鄂溫克族、京族、基諾族、德昂族、保安族、俄羅斯族、裕固族、烏孜別克族、門巴族、鄂倫春族、獨龍族、赫哲族、高山族、珞巴族、塔塔爾族。

記憶口訣為:

中華民族五十六,少數(shù)民族五十五。

漢滿傈僳景頗壯,高山普米錫伯藏。

毛南布依維吾爾,仡佬仫佬蒙古羌。

烏孜別克俄羅斯,保安獨龍京東鄉(xiāng)。

哈尼彝苗鄂倫春,裕固朝鮮傣阿昌。

鄂溫克水德昂怒,基諾赫哲土布朗。

塔塔爾白回土家,達斡爾畬黎珞巴。

拉祜納西塔吉克,哈薩克佤瑤撒拉。

柯爾克孜侗門巴,五十六族都到齊。

少數(shù)民族節(jié)日散文通用篇十三

中國各民族分布的特點是:大散居、小聚居、交錯雜居。漢族地區(qū)有少數(shù)民族聚居,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有漢族居住。這種分布格局是長期歷史發(fā)展過程中各民族間相互交往、流動而形成的。

中國少數(shù)民族人口雖少,但分布很廣。全國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都有少數(shù)民族居住,絕大部分縣級單位都有兩個以上的民族居住。

中國的少數(shù)民族主要分布在內蒙古、新疆、寧夏、廣西、西藏、云南、貴州、青海、四川、甘肅、遼寧、吉林、湖南、湖北、海南、臺灣等省、自治區(qū)。

中華民族成分最多的是云南省,全國56個民族中,云南就有52個,其中人口在5000人以上的民族有26個,除漢族外,少數(shù)民族有25個。

文檔為doc格式。

少數(shù)民族節(jié)日散文通用篇十四

求幸福昌盛的美好愿望。

娘訴苦。祖娘鼓勵他們不要怕困難,同時給了他們一面銅鼓和一只貓,要他們再去奮斗。兄妹倆第二次種出的莊稼成熟了,鳥獸又來偷食。兄妹倆敲起銅鼓驚走了鳥獸,放出貓吃盡了地鼠,終于獲得了豐收。為了報答祖娘,兄妹倆在五月二十九日祖娘生日這天敲著銅鼓去給祖娘祝壽,并祝瑤家年年豐收,人畜兩旺。從而形成了“祖娘節(jié)”,又叫“達努節(jié)”。是漢語的稱謂。西藏在藏語中稱為“博”,生活在這里的藏族自稱“博巴”。素有“世界屋脊”之稱的西藏,美麗神奇,是藏族的主要聚居地,在現(xiàn)有130多萬人口中,藏族占95%,是中國古老的民族之一。藏族普遍信奉藏傳佛教,即喇嘛教。過去許多傳統(tǒng)日均與宗教活動有關。藏族的民間節(jié)日有藏歷新年、酥油燈節(jié)、浴佛節(jié)等。藏族民間最大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為每年藏歷正月初一的藏歷年。

是中國少數(shù)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個民族,是嶺南的土著民族。有“布壯”、“布土”、“布儂”、“布雅依”等20余種自稱。新中國成立后,統(tǒng)稱“僮族”,后來改為“壯族”。壯錦與南京的云錦、成都的蜀錦、蘇州的宋錦并稱“中國四大名錦”。壯族信仰原始宗教,祭祀祖先,部分人信仰天主教和基督教。著名節(jié)日有一年一度的“三月三”歌節(jié)等,是回回民族的簡稱。十三世紀,大批穆斯林從中亞遷入中國,并同當?shù)氐臐h族、維吾爾族、蒙古族等融合,在長期歷史過程中通過通婚等多種因素,逐漸形成了回族。回族民間節(jié)日開齋節(jié)(也叫肉孜節(jié)),又稱大開齋。每年希吉來歷即伊斯蘭歷9月為齋月。凡回族男12歲、女9歲以上身體健康者都應封齋。的音樂舞蹈歷史悠久,挑花、刺繡、織錦、蠟染、首飾制作等工藝美術在國際上享有盛名。苗族的先祖可追溯到原始社會時代活躍于中原地區(qū)的蚩尤部落。苗族過去信仰萬物有靈,崇拜自然,祀奉祖先。苗族有很多節(jié)日,但各地區(qū)叫法和過法不盡相同,傳統(tǒng)節(jié)日以苗年最為隆重.。

是一個歷史悠久而又富有傳奇色彩的民族,過著“逐水草而遷徙”的游牧生活。中國的大部分草原都留下了蒙古族牧民的足跡,因而被譽為“草原驕子”。每年七、八月牲畜肥壯的季節(jié)舉行“那達慕”大會是蒙古族歷史悠久的傳統(tǒng)節(jié)日,這是人們?yōu)榱藨c祝豐收而舉行的文體娛樂大會?!澳沁_慕”大會上有驚險動人的賽馬、摔跤,令人贊賞的射箭,有爭強斗勝的棋藝,有引人入勝的歌舞,顯示出草原民族獨有的特色。

火把節(jié)。

會街節(jié)。

阿昌族潑水節(jié)。

撒神。

嘗新節(jié)。

白族火把節(jié)。

伊斯蘭教歷三月十。

二日。

伊斯蘭教歷九月三。

十日。

伊斯蘭教歷十二月。

十日。

傣歷十二月十五日。

傣歷九月十五日圣紀節(jié)保安族開齋節(jié)古爾邦節(jié)開門節(jié)布郎族關門節(jié)潑火節(jié)。

布依族三月三。

元日。

上元節(jié)。

朝鮮族。

寒食節(jié)。

端午。

哈尼族。

伊斯蘭教歷三月十。

二日。

伊斯蘭教歷九月三。

十日。

伊斯蘭教歷十二月。

十日。

農(nóng)歷正月初一。

伊斯蘭教歷九月三。

十日。

伊斯蘭教歷十二月。

十日。

農(nóng)歷六月初十。

農(nóng)歷四月十五日。

伊斯蘭教歷三月十。

二日。

伊斯蘭教歷九月三。

十日。

伊斯蘭教歷十二月。

十日。

農(nóng)歷六月至九月。

農(nóng)歷十一月十九日。

獨龍族。

俄羅斯。

鄂倫春。

鄂溫克。

燈桿節(jié)農(nóng)歷十二月農(nóng)歷正月初一。

農(nóng)歷三月初三。

農(nóng)歷六、七月。

農(nóng)歷六月二十四日傣歷十二月。

農(nóng)歷三月初三。

刀桿節(jié)。

旭獨龍節(jié)。

珞巴族。

隆德節(jié)。

頒金節(jié)。

滿族。

廟會。

伊斯蘭教歷三月十。

二日。

伊斯蘭教歷九月三。

十日。

伊斯蘭教歷十二月。

十日。

農(nóng)歷正月初一圣紀節(jié)柯爾克開齋節(jié)孜族古爾邦節(jié)諾勞孜。

達斡爾。

族春節(jié)(阿涅)農(nóng)歷正月初一。

潑水節(jié)。

傣族。

開門節(jié)傣歷六月六日傣歷十二月十五日。

少數(shù)民族節(jié)日散文通用篇十五

桂林不僅山水風光、人文景觀令人神往,而且多姿多彩的民族風情也令人迷戀。壯、回、苗、瑤、侗等28個少數(shù)民族占全市總人口的8.5%左右,共有少數(shù)民族70多萬人。

淳樸的民風、獨特的地域文化,諸如農(nóng)耕、游牧、節(jié)慶、服飾、飲食起居、婚喪、建筑、語言文字、宗教信仰等,構成了一幅濃郁而又色彩斑斕的民俗風情圖畫,為您的桂林之行增添情趣。

資源七月半河燈歌節(jié):資源縣農(nóng)歷七月半河燈歌節(jié)(七月十三日―十五日),歷史悠久,是當?shù)孛耖g一年一度民族風俗傳統(tǒng)節(jié)日。每到七月半,以唱歌放燈寄托緬懷先人,消災避禍的情思。人們自發(fā)攜燈,沿河漂放,夜幕下燈光輝煌,形成“萬盞河燈漂資江”壯景。節(jié)慶期間,地方特產(chǎn)、民間小吃琳瑯滿目,經(jīng)貿(mào)洽談,形勢多樣,有頂竹竿、舞獅、舞龍、大象拔河、斗雞、斗羊、羊鳥等古樸的民間體育、娛樂活動?!捌咴掳搿鄙W臨資源縣城可飽覽桂北山區(qū)的鄉(xiāng)土民情。

龍勝紅衣節(jié)龍勝縣:是多民族的自治縣,紅瑤是龍勝瑤族的一個支系。紅瑤婦女愛穿自己編織的紅衣衫,故稱紅瑤,每年農(nóng)歷三月十五或四月初八是泗水鄉(xiāng)紅瑤同胞的會期、亦稱紅瑤同胞一年一度的紅衣節(jié)。

紅衣節(jié)是龍勝紅瑤同胞所特有的民族節(jié)慶日,有著悠久的歷史。早在元朝期間,紅瑤同胞在每年農(nóng)歷3月15這天,男女老少身著節(jié)日盛裝,肩擔自己生產(chǎn)的土特產(chǎn)品,成群結對來到淚水街舉行節(jié)日盛會,交換一年所需的生活用品和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資料用品,未婚青年則在這一天借機唱山歌、吹木葉,以優(yōu)雅動聽的情歌來相約幽會意中人。紅瑤同胞能歌善舞,民間體育活動頂竹杠、拉山拔河,打旗公等十分有趣。紅瑤婦婦女愛盤發(fā),頭發(fā)又黑又亮而且很長。紅瑤姑娘愛比美,不僅長得漂亮,而且要有文化、善言善歌、心靈美。因此,對山歌,跳長鼓舞,體育比賽,比長發(fā),評寨花,使紅衣節(jié)內容豐富、非?;钴S。

一年一度的紅衣節(jié),舉行于寨納(泗水鄉(xiāng)),或舉行于龍脊山下。隨著旅游業(yè)的發(fā)展,紅衣節(jié)已成為龍勝向外界展示自己的一個窗口,并發(fā)展成為瑤、苗、侗、壯等少數(shù)民族共同的節(jié)日。

民間對歌陽朔居有漢、壯、瑤、苗等11個民族,各民族除有自己的`習俗、節(jié)日外,一個共同的特點便是擅長對山歌。不論婚喪嫁娶,還是逢年過節(jié),每每擺起歌臺,一比高低,直至通宵達旦仍不肯散去。這些山歌有談情說愛的,有傾訴生離死別、崇尚忠孝的,也有談古論今敘事的。唱者少則三、五人,多則幾十人,歌聲或激越高昂,悠揚動聽;或深沉委婉、如泣如訴;或輕呤淺唱、閑適瀟灑……尤以壯鄉(xiāng)高田的中秋節(jié)對歌、福利龍尾瑤民的“歌堂愿”會最富特色。

福利五月八節(jié)陽朔縣福利民間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中國農(nóng)歷每年的五月初八前后,由民間組織在福利鎮(zhèn)上開展的民間文藝、體育及祭奠活動。

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一個山川秀美、民風古樸的地方,一個令人神往的地方。居住著全國近四分之一的苗族人口,近一半的侗族人口,中國最大的苗寨――西江千戶苗寨和最大的侗寨――肇興千戶侗寨都坐落于此。

走進黔東南,就好象進入了綠色世界,苗嶺深處的雷公山自然保護區(qū)及劍河百里闊葉林,很少有人跡化自然的痕跡。原始森林茫茫蒼蒼,珍禽異獸自由出沒,山清水秀、鳥語花香、空氣清新。

黔東南有舞陽河、清水江、都柳江;還有龍鰲河、高過河、杉木河、野洞河、八舟河等,全州境內大小河流2900多條,條條溪河清澈見底,這里有一個國家級六個省級風景名勝區(qū)。

來到黔東南,你回感覺到這不僅是空間的轉移,而是時光在倒流,豐富的民族歷史文化積淀,使這里還保存著唐代發(fā)型、宋代服飾、明清建筑、魏晉遺風,()居住在這里的苗族、侗族和其他少數(shù)民族在長期勞動和生活中創(chuàng)造了光輝燦爛的民族傳統(tǒng)文化。他們依山建寨,聚族而居,村村寨寨都木青竹翠,綠樹成蔭。村寨來客,熱情的苗侗人民都有用酒攔路、攔門的禮儀,最高的貴客到來,攔路酒達十二道之多。穿著盛裝的苗侗少女,用醇香的米酒和動人的歌聲表示歡迎,相與同樂。灑脫粗曠的小伙子吹起蘆笙芒筒,迎客進寨。

黔東南是貴州東線民族風情旅游的中心,有“百節(jié)之鄉(xiāng)”的美稱,民族傳統(tǒng)節(jié)日數(shù)以百計,異彩紛呈,猶如一座活生生的民族風情博物館。

黔東南是“蘆笙的故鄉(xiāng)”“歌舞的海洋”,蘆笙與歌舞交相輝映,已成為聞名天下的民族特色,情絲萬縷的蘆笙金曲,悅耳動聽的苗族飛歌、侗族大歌,精彩激烈的斗牛場面,風情別致的苗家吊腳樓,堪稱民族工藝一絕的苗族銀飾、挑花、刺繡、蠟染等,無不閃爍著東方文化的光芒。

壯族在八月十五這天,除了要賞月和吃月餅外,一項重要習俗活動就是“鬧哥孩”,因為組織者和參與者都是女性,鬧的對象是男性,所以叫“鬧哥孩”,其實就是對歌,內容一般不涉及愛情,多是有關史實、社會一類的,盡興方散。

每年農(nóng)歷八月十五日,畬族把這天視為走親訪友的好日子,而陪客唱歌又是畬族的獨特習俗。中秋歌節(jié)不但要陪客唱,還要集中到縣城去對歌。對歌的時候,男女各站一邊,女的還特別喜歡擠在一起,不參加唱歌的婦女,也要和歌者擠在一起,以壯聲勢。

朝鮮族則用木桿和松枝高搭“望月架”,先請老人上架探月,然后點燃望月架,敲長鼓、吹洞簫,一起合跳《農(nóng)家樂舞》。

黎族稱中秋節(jié)為“八月會”或“調聲節(jié)”。屆時各集鎮(zhèn)舉行歌舞聚會,每村由一“調聲頭”(即領隊)率領男女青年參加。人員到齊后,大家互贈月餅、香糕、彩扇和背心,成群結隊。入夜便聚集在火旁,烤食野味,痛飲米酒,開展盛大的對歌,未婚青年趁機尋找未來的伴侶。

每到中秋之夜,苗族全家團聚后,要到山林空地上載歌載舞,舉行“跳月”活動。男女青年在“跳月”中,相互尋找心上人,吐露愛慕之情。

臺灣高山族同胞每到中秋之夜,都要穿起美麗的民族服飾,齊聚在日月潭邊的月光下,男男女女玩起“托球舞”的游戲。

瑤族在中秋之日舉行“舞火狗節(jié)”,舞火狗意在驅邪避邪。是日,姑娘們叩拜完祖先,然后舞蹈,青年男子則在一旁燃放鞭炮。待姑娘們玩夠后,男女開始對歌。按照當?shù)亓曀祝媚锉仨殔⒓尤我陨系奈杌鸸坊顒?,才能結婚。

雖然各民族的中秋節(jié)的習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著人們對生活無限的熱愛和向往,都有“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美好愿望。

少數(shù)民族節(jié)日散文通用篇十六

記者獲悉,中國攝影家協(xié)會將依托自身豐富的人才和教育資源,近日將正式啟動與北京電影學院聯(lián)合招收級少數(shù)民族藝術碩士(mfa)。

專門開設少數(shù)民族攝影藝術碩士班,這在我國藝術教育界尚屬首次。

在30日舉行的新聞發(fā)布會上,中國攝影家協(xié)會有關負責人表示,此舉旨在培養(yǎng)更多高素質的少數(shù)民族干部,加快民族地區(qū)發(fā)展。

攝影藝術碩士(mfa)專業(yè)學位的培養(yǎng)目標為適應社會、經(jīng)濟、文化和藝術事業(yè)發(fā)展需要的.高層次、應用型攝影專門人才。該學位獲得者將具有較高藝術創(chuàng)作技能、系統(tǒng)專業(yè)知識、較高藝術審美能力和較強的藝術理解力與表現(xiàn)力,能夠勝任攝影專業(yè)藝術創(chuàng)作領域的各項工作。

您可能關注的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