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心理健康自我認知心得體會精選(優(yōu)秀10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21 08:08:31 頁碼:12
心理健康自我認知心得體會精選(優(yōu)秀10篇)
2023-11-21 08:08:31    小編:ZTFB

心得體會的寫作不同于一般的記敘文,它更注重對經驗和感受的深入分析和思考。寫心得體會時,我們需要注意語言的準確性和表達的清晰度,避免模糊和含糊不清的描述。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心得體會范文,希望能對大家的寫作有所啟發(fā)。

心理健康自我認知心得體會精選篇一

摘要:隨著社會的進步,科技的發(fā)展,就業(yè)壓力的不斷增大,現(xiàn)階段的大學生必須面臨各方面的挑戰(zhàn)。部分大學生因此出現(xiàn)了各種的心理問題。本文通過研究、調查,闡述了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也要重視健康的體質教育,并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健康心理素質,適應當前學校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變。

關鍵詞:大學生心理健康體育。

一、前言。

隨著科技、經濟的不斷發(fā)展,以及高等院校連續(xù)多年的擴招,現(xiàn)階段的大學生面臨著巨大的就業(yè)壓力,大學生再也不是天之驕子,而成為了社會中普通的一員。大學生生活在錯綜復雜的社會中,經常會產生憂愁、緊張、壓抑等情緒反應。而且他們在心理上也出現(xiàn)了或多或少的各種問題,關于大學生的負面新聞也層出不窮。高校培養(yǎng)出來的大學生如果不是一個健康、全面發(fā)展的復合型人才,則很容易被社會所淘汰,此處所說的健康并不單指身體的健康,更多的是指心理健康,以及社會適應能力。世界衛(wèi)生組織對健康給出的解釋為“健康不僅是沒有病態(tài)和病態(tài),而是一種個體在集體、精神、社會適應能力上的健全的完好狀態(tài)”。

體育鍛煉能增強人的體質,這是大家都認可的事實;同時,體育鍛煉促進人的心理健康,也逐漸被人們所認識。這是因為,體育鍛煉是人們根據需要自我選擇,運用各種體育手段并結合自然力和衛(wèi)生措施,以發(fā)展身體、增進健康、增強體質、調節(jié)精神、豐富文化生活和支配余暇時間為目的的體育活動。在體育鍛煉中,人們要不斷克服體能的不適,在競爭中樹立戰(zhàn)勝困難的勇氣和必勝的信心,增強集體榮譽感,學會團結協(xié)作等等。這一切不只是體能鍛煉,也是人的心理素質,尤其是人的意志品質的鍛煉。正因為如此,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人普遍具有穩(wěn)定的心理素質。

二、研究對象和方法。

(一)研究對象。

本課題研究對象為蘭州城市學院各院系不同年級、不同專業(yè)的經常參與體育鍛煉的90多名男女大學生、較少或不參與體育鍛煉的80多名男女大學生,以及近5年來蘭州城市學院畢業(yè)的50多名學生。

(二)研究方法。

1、調查分析法。

西方心理學家研究認為:人的心理是人腦的有機體,人腦是人體的一部分。心理健康發(fā)展,必須以正常發(fā)展的身體,尤其是以正常的健康發(fā)展的神經系統(tǒng)和大腦為物質基礎,通過體育運動促使身體正常、健康的發(fā)展為心理發(fā)展的物質基礎。這是心理健康發(fā)展的重要條件。

課題組經過調查分析發(fā)現(xiàn),經常進行體育鍛煉是一種可行、有效的治療輕度到中度情緒沮喪的方法,能較好地緩解或治療學生的心理問題,它比個體心理治療和集體心理治療等方法更容易讓人接受。在近兩年的接觸與觀察中,課題組成員對愛好體育鍛煉的學生進行了調查、分析,并與不愛好或不參加體育鍛煉的學生進行了對比研究,發(fā)現(xiàn)愛好并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學生大多數(shù)都有健全的性格:大膽、潑辣、自信、不怕挫折等等。經常參加體育鍛煉,可以提高學生們的智力功能,不僅使學生的注意、記憶、反應、思維和想象等能力得到提高,還可以使其情緒穩(wěn)定、性格開朗、疲勞感下降等,這些非智力成分對大學生的智力功能具有很好的促進作用。這樣的大學生走向社會后,能很快地適應環(huán)境,受到所在單位的歡迎,不需要多久就能做出成績,脫穎而出。

在對普通院系學生、體育專項運動員,以及畢業(yè)生的調查分析中可以看到,人們參與體育鍛煉有著多方面的需求,包括生理的、心理的以及社會性的需要。

從生理方面來看,絕大多數(shù)學生參加體育鍛煉是出于身體健康、促使身體活動、增強體力與耐力、促使動作機敏、解除疲勞、保持良好睡眠等的需要。

從心理方面來看,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學生認為參加體育鍛煉能調節(jié)情緒、掌握技能技巧、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tài)、增強上進心、強化注意力、錘煉意志力,使自己的性格變得開朗,并能養(yǎng)成文明健康的生活習慣。

從社會性的需要來看,許多大學生參加體育鍛煉是源于擴大社交面、結交新朋友、增強凝聚力、提高競爭能力、較好地適應未來社會生活的需要。

對調查成果進行深層次和更廣泛意義上的分析,可以將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大學生們的普遍需要概括為:(1)增進健康的需要。(2)追求運動帶來的快樂、振奮、放松感。(3)在運動情境中獲得友誼和社會交往機會。(4)作為工作和學習活動的補償和調整,借以轉換和調整情緒。(5)展示體能與技巧,滿足追求成就、自我需求等。(6)了解體育知識,掌握運動技能的認識需要。

2、文獻資料法。

通過查閱大量的文獻資料,并經匯總、篩選、歸納、辯證分析之后,課題組發(fā)現(xiàn),對體育鍛煉的功能進行研究的學者們普遍認為:堅持體育鍛煉,可使鍛煉者體格強健、精力充沛,因而,體育鍛煉對于改善人的身體表象和身體自尊至關重要。

身體表象是指頭腦中形成的身體圖像,身體表象障礙在正常人群中是普遍存在的。身體自尊主要包括一個人對自己運動能力的評價,對自己身體外貌的評價,以及對自己身體抵抗力和健康狀況的評價。有研究認為,54%的大學生對他們的體重不甚滿意,與男性相比,女性傾向于高估她們的身高,低估她們的體重,而且身體肥胖的個體更可能有身體表象和身體自尊方面的障礙。

身體表象和身體自尊與大學生的整體自我概念有關。無論男大學生還是女大學生,對身體表象的不滿意會使個體自尊貶低,并產生不安全感和抑郁癥的癥狀。有研究表明,肌肉力量與身體自尊、情緒穩(wěn)定性、外向性格,以及自信心均呈正相關,并且通過加強力量訓練會使個體的自我概念顯著增強。

3、訪談法。

一年多來,課題組成員對蘭州城市學院經常參與體育鍛煉的60多名男女大學生和較少或不參與體育鍛煉的40多名男女大學生進行了單獨訪談。

高校體育是高等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不僅具有強身健體的重要功能,也是培養(yǎng)大學生心理健康的一個重要途徑。課題組在與大學生訪談中了解到,蘭州城市學院的許多體育教師在體育教學中曾結合學生的心理問題開過不少體育“藥方”。受訪者普通反映,高校體育教師在學生體育鍛煉中采取不同的方法,會使大學生在增強身體素質的同時,還在心理健康方面得到不同的收獲。比如有些受訪者談到,他們大一剛入校時,比較膽怯,與不熟悉的人一說話就臉紅,影響人際交往,有的已形成交往障礙,授課的體育教師就鼓勵這些學生多參加游泳、單雙杠等體育鍛煉,要求他們不斷克服害羞、怕摔等各種膽怯心理,以勇敢無畏的精神越過心理障礙、戰(zhàn)勝困難,經過一段時間的鍛煉,這些學生的交往困難有所克服,交往障礙有所減輕。有些受訪者表示,他們以往遇事猶豫不決,辦事不果斷,體育教師就要求他們多參加乒乓球、羽毛球、網球、跳高、跳遠等體育項目,通過這些對參與者有快速、敏捷要求的項目的不斷鍛煉,克服或緩解了這部分大學生遇事猶豫不決的問題,大大增強了大學生辦事果斷的能力。有些大學生反映,他們平時遇事急躁、容易沖動,體育教師就讓他們多參加下棋、打太極拳、跑步等項目的鍛煉,使這些學生的神經系統(tǒng)得到調節(jié),自控能力得以增強,急躁沖動的問題得到緩解。

大學生們的實踐證明,不論是力量訓練、跑步、散步,還是其他形式的有氧運動,都可以減輕學生們的輕度到中度的情緒沮喪,而且對包括焦慮引起的其他類型的精神失調也可以起到幫助作用。

三、研究結論。

用體育鍛煉促進大學生心理健康的方式是切實可行的,而且是有效的。但需要做到兩點:一是要針對大學生自身的心理特點進行體育鍛煉,并且要長期堅持;二是要發(fā)揮大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體育鍛煉成為大學生的內心需要,使廣大學生把體育鍛煉作為保持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徑。

與此同時,要鼓勵更多的大學生參與到體育鍛煉之中,哪怕只是作為一名觀眾去觀看比賽,都可以讓大學生拋棄以往的隔閡和距離,通過非言語的交流,增加彼此之間的理解與信任,對以后的合作與溝通都有著深遠的意義。

心理健康自我認知心得體會精選篇二

隨著現(xiàn)代社會的發(fā)展,心理健康問題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為了解決這一問題,認知自我課被引進到我們的學校教育中。在參加完一學期的認知自我課后,我對自己的情緒管理和人際關系等方面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和理解。在這篇文章中,我將分享我的心得體會,并探討這門課程在塑造個人和社會方面的重要性。

首先,通過認知自我課程,我對自己的情緒管理有了更好的認識。在過去,我經常遇到情緒失控的情況。無論是因為壓力大還是由于他人的行為而生氣,我都很難控制自己的情緒。然而,認知自我課程教會了我如何認識自己的情緒,以及如何正確地管理它們。例如,在面對壓力時,我現(xiàn)在可以使用積極的心理暗示,比如“我可以做到”來調整自己的心態(tài)。通過這些技巧,我能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緒,提高我的生活質量。

其次,認知自我課程幫助我改善了人際關系。在過去,我往往過于關注他人的評價,不敢堅持自己的立場。這導致我與他人的交流時常出現(xiàn)障礙。然而,在認知自我課程中,我學到了有關自尊和自信的重要性。我明白了自己的價值,懂得了如何在與他人交流時保持自己的立場,同時尊重他人的觀點。這一點對于改善我的人際關系非常重要?,F(xiàn)在,我能與同學和朋友更好地溝通和相處,我也更樂于接受他們的建議和意見,以便不斷改進自己。

此外,認知自我課程還幫助我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潛力和優(yōu)勢。在過去,我常常低估自己的能力,并總是對自己感到不滿。然而,通過認知自我課程的指導,我學會了如何承認自己的成就,并相信自己有能力取得更好的成績。這種正面的自我肯定使我更有動力去嘗試新的事物,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潛力。例如,我在課堂上主動發(fā)言,并參加了一些志愿者活動,這些都是我以前從不敢做的事情。通過擺脫了固有的思維模式,我開始挑戰(zhàn)自己,并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成績。

總的來說,參加認知自我課程是一個非常有益的經歷。通過它,我對自己的情緒管理能力有了顯著的提高,并學會了更好地處理人際關系。此外,我也更加了解自己的潛力和優(yōu)勢,進而激發(fā)了我的積極性。因此,我堅信,認知自我課程不僅對個人的成長和幸福有著重要的影響,還對整個社會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通過這門課程的普及,我們將能夠建立更加健康、積極和和諧的社會。

心理健康自我認知心得體會精選篇三

摘要:本文就體育俱樂部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促進作用展開了探究,詳細分析了體育俱樂部教學的相關概念,將體育俱樂部教學分成四個環(huán)節(jié),來提升對于大學生心理健康的促進作用,包括在熱身活動中融入心理游戲,合作、探究式小組學習,知識分享的交流與展示以及完善的評價激勵機制。

關鍵詞:體育俱樂部;心理健康;概念;促進作用。

在學生心理品質的形成過程中,學校的體育教學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

通過體育教學,學生不僅能夠掌握體育的相關技能,鍛煉自身的身體素質,同時還能夠培養(yǎng)學生對于體育活動的經濟態(tài)度,樹立終身體育的觀念,推動學生身體與心理的共同發(fā)展[1]。

然而,在我國目前的體育教學中,往往忽視了通過本學科特征來培養(yǎng)學生的心理品質,也沒有通過體育教學活動來促進大學生心理健康的發(fā)展。

筆者在下文中,重點就體育俱樂部教學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促進作用展開研究。

一、體育俱樂部教學的相關概念。

體育俱樂部教學指的是將對學生的體育興趣與能力培養(yǎng)放在首位,強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消除學生在體育課堂中的緊張感,促進學生的自我選擇與評價,并能夠真正掌握幾種能夠用于終身鍛煉的體育技能。

在該教學模式中,將技能與體能教學融為一體,主動對學生體育文化素質的養(yǎng)成,在體育教學中滲透社會體育,為學生的終身體育鍛煉打下基礎。

二、對于發(fā)揮體育俱樂部教學對大學生心理健康促進作用的建議。

(一)在熱身活動中引入心理游戲。

提升了課堂氣氛;“你追我趕”活動能夠充分鍛煉學生的策劃與執(zhí)行力,能夠加強學生的合作能力;“滾雪球”游戲的引入,可以讓學生感受到集體協(xié)作的力量。

其次,在體育課堂中引入心理游戲[2]。

體育活動自身的功能與魅力非常強大,教師在體育俱樂部教學中,有針對性地為學生設計心理活動情境,能夠吸引學生注意力,引發(fā)學生對于體育課堂的興趣,發(fā)揮出體育俱樂部教學對于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二)合作、探究式小組學習。

在新課改的要求下,教師教學方式以及學生的學習行為都發(fā)生了重大的轉變,由傳統(tǒng)的講授型變?yōu)榉窒硇徒虒W,學生也在學習中表現(xiàn)得更加主動。

在新課改下,分組教學可以說是實現(xiàn)教師和學生這一轉變的有效途徑。

在俱樂部體育課堂中,利用異質分組法,通過小組內不同學生在興趣愛好、才能特征以及認知能力等方面的不同,通過合作學習起到互幫互助的作用。

這是對傳統(tǒng)體育教學形式的突破,推動了體育教學的進程。

在分組教學中,學生的學習氛圍更加輕松,學生在組內探討問題時能夠自由發(fā)言,同學之間激發(fā)出情感的共鳴,變以往枯燥無味的動作練習為生動有趣的集體活動,很大程度上推動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以及主動性的發(fā)展。

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同伴教育是其最主要的形式,學生在各自小組中發(fā)言機會平等。

通過同學之間的幫助,學生體育學習的信心以及毅力都會顯著提升,對于體育活動發(fā)揮著導向、動力以及創(chuàng)新功能。

通過教學心理學情感理論的觀點可以得出,學生在合作學習中,能夠形成一種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該氛圍如果得以保持,能夠極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在體育俱樂部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鍥而不舍的精神,樹立終身體育的理念。

(三)知識分享的交流展示。

在體育俱樂部教學中,經過了小組合作學習環(huán)節(jié)之后,各小組匯集了多位同學的經驗及思想,然后通過交流展示環(huán)節(jié),使得學生的才華得以發(fā)揮與展示,同時能夠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組織協(xié)調、集體合作等能力,形成集體榮譽感,培養(yǎng)其良性競爭的意識。

在體育俱樂部教學的知識分享交流展示環(huán)節(jié),往往通過比賽的形式進行,將以往的學生個體之間的競爭轉化為現(xiàn)在的小組之間的競爭,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與競爭意識。

由于小組成員之間的目標一致,小組競爭中,學生對于失敗的恐懼感會大大消除,激發(fā)出學生勇于奮斗的精神。

(四)完善的評價激勵體系。

教學評價中,體育俱樂部教學呈現(xiàn)出多元化、開放性等特點,能夠做到注重對學生的改進與激勵,淡化甄別和選拔的壁壘,強調對于教學過程的評價,這也是體育俱樂部教學的一大亮點[3]。

由于體育俱樂部教學中的運動項目規(guī)則的限制,學生能夠自覺約束自身行為,運動規(guī)則已經發(fā)展成為學生運動的潛在力量,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學生嚴格遵守紀律、實施公平競爭意識的形成。

同時,體育教學中的課堂要求、評價標準等,都能夠極大促進學生行為規(guī)范意識的養(yǎng)成。

所以,體育俱樂部教學在評價方式中,綜合了結果性以及過程性評價,不僅需要對學生進行期末測評,同時也注重對學生日常體育課堂表現(xiàn)的評價,綜合考量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體能鍛煉、運動技能掌握等多方面內容。

這種評價方式也能夠幫助學生養(yǎng)成終身體育的意識。

參考文獻:

心理健康自我認知心得體會精選篇四

摘要:如今大學生心理健康情況不容樂觀,因心理原因產生的問題越來越多,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迫切需要。本文旨在通過調查探求心理問題出現(xiàn)的原因,提出心理問題的解決方法。

關鍵詞: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問題;健康教育措施。

隨著經濟社會發(fā)展的日益加快,大學生承擔著越來越大的心理壓力。因此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日益凸現(xiàn)出來,逐漸受到社會各界的重視。然而我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起步晚、發(fā)展慢,未能充分發(fā)揮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調節(jié)作用。因此,通過對我國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進行現(xiàn)狀分析,有助于完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一個月前,我們使用“人際關系綜合診斷量表”、“抑郁自評量表”與“焦慮自評量表”三種貼近大學生日常生活與學生心理聯(lián)系密切的量表對河南科技學院新科學院的新生進行了心理測試調查。此次調查結果表明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平均水平低于正常群體水平,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主要集中在強迫、抑郁、焦慮、恐怖等方面。

研究表明一個人心理健康如果出現(xiàn)問題,那么他在其他各個方面都會受到影響。當代大學生,為了在激烈的高考竟爭中取勝,幾乎全身心投人學習,家長的過度保護、學校的應試教育、生活經歷的缺乏使這些學生心理脆弱、意志薄弱、缺乏挫折承受力,在學習、生活、交友、戀愛、擇業(yè)等方面小小的挫折足以使他們中的一些人難以承受,以致出現(xiàn)心理疾病,甚至離校出走、自殺等。從環(huán)境因素看,竟爭的加劇、生活節(jié)奏的加速,使人產生了時間的緊迫感和壓力感;個人對生活目標的選擇機會增多,難以兼顧的矛盾加劇了內心的沖突,產生了無所適從的焦慮感。凡此種種,對變化的環(huán)境適應不良而出現(xiàn)的各種困惑、迷惘、不安、緊張在明顯增加,社會的變革給正在成長著的大學生帶來的心理沖擊比以往任何一個時代更強烈、更復雜??梢娙缃翊髮W生心理問題愈發(fā)嚴重,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已經迫在眉睫。

筆者認為心理健康問題的產生原因可以分為主觀和客觀兩個方面,主要原因可以分為六點。

1.對網絡產生過于強烈的依賴性。

不少大學生一方面因交際困難而在網絡的虛擬世界里尋找心理滿足,另一方面也被網絡本身的精彩深深吸引。所以,有些大學生對網絡的依賴性越來越強,有的甚至染上了網癮,每天花大量時間泡在網上,沉湎于虛擬世界,自我封閉,與現(xiàn)實生活產生隔閡,不愿與人面對面交往。

2.交際困難造成心理壓力。

“踏著鈴聲進出課堂,宿舍里面不聲不響,互聯(lián)網上述說衷腸?!边@句順口溜實際上反映了相當一部分大學生的交際現(xiàn)狀。現(xiàn)代大學生的交際困難主要表現(xiàn)為不會獨立生活,不知道如何與人溝通,不懂交往的技巧與原則。有的同學有自閉傾向,不愿與人交往;有的同學為交際而交際,不惜犧牲原則隨波逐流。

3.學習與生活的.壓力。

大學生的學習壓力相當一部分來自于所學專業(yè)非所愛,這使他們長期處于沖突與痛苦之中;課程負擔過重,學習方法有問題,精神長期過度緊張也會帶來壓力;另外還有參加各類證書考試及考研所帶來的應試壓力等等。精神長期處于高度緊張的狀態(tài)下,極可能導致大學生出現(xiàn)強迫、焦慮甚至是精神分裂等心理疾病。生活的壓力主要在于學生不善于獨立生活和為人處世,還有生活貧困所造成的心理壓力。

4.情感困惑和危機。

當前,大學生對情感方面的問題能否正確認識與處理,已直接影響到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影響因素主要有以下幾點:首先是大學生的性困惑問題,在性意識與自我道德規(guī)范的沖突中產生心理矛盾。其次是大學生因戀愛所造成的情感危機,這是誘發(fā)大學生心理變異,有的人因此而走向極端,甚至造成悲劇。

5.就業(yè)壓力。

近幾年來,由于社會競爭的加劇,就業(yè)市場的不景氣,大學生找工作或找比較理想的工作越來越困難。這對大學里眾多高年級學生造成很大的精神心理壓力,使他們因焦慮、自卑而失去安全感,許多心理問題也隨之產生。

6.家庭及外界環(huán)境的不利影響。

家庭及外界環(huán)境的不利影響也會成為誘發(fā)大學生心理問題的因素,比如不當?shù)募医谭绞?、單親家庭環(huán)境及學校環(huán)境的負面影響、消費上的浪費攀比、對貧困生的歧視、學習節(jié)奏過于緊張等等。

1.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活動。

大學生要積極參加社交活動,在社交活動中解決自身的心理問題。

心理訓練是提高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的一個有效渠道。心理訓練應不拘一格,可以通過組織辯論、演講、郊游、社會調查等多種形式,根據具體對象,充分運用放松、暗示、音樂、表象、心理劇、模擬與模仿等心理學技術與方法,結合其他輔助手段、設施,設計特定的情景,使參與者在其中積極活動,最終達到改變其心理面貌養(yǎng)成預期的行為習慣,提高心理素質,促進人格的全面發(fā)展。

要普及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促進大學生健康發(fā)展。

參考文獻:

心理健康自我認知心得體會精選篇五

“和諧”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它是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在社會建設領域的價值訴求,是經濟社會和諧穩(wěn)定、持續(xù)發(fā)展的重要保證,本文將“和諧”一詞運用到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以獨特的視角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方向。

和諧是一種品質和價值取向。當前,我國正處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重要時期,國家建設以及社會發(fā)展對大學生人才的需求,在數(shù)量與質量方面都將發(fā)生巨大的變化。在這樣的時代,大學生能夠實現(xiàn)和諧發(fā)展,直接關系到他們的成長、成才。然而,大學生要想實現(xiàn)和諧發(fā)展,必須在心理發(fā)展上實現(xiàn)和諧,這就為大學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和諧觀”,提供了理論依據。

上下五千年,悠悠中華史。中華民族在千百年的風雨兼程中凝練了許多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如如儒家經典《中庸》提出的“中也者,天下之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薄盾髯印诽岢龅摹叭f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養(yǎng)以成?!钡?。教育者應當繼承與發(fā)揚中華民族這些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在緊密聯(lián)系當代大學生心理發(fā)展特點與思想實際的基礎上,利用豐富多彩的傳統(tǒng)文化知識,創(chuàng)造出“中國味道”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內容。在這一過程中,教育者應當要求大學生通過學校圖書館或網絡等查閱有關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知識,并在實際教育過程中對他們的掌握情況進行考評。但在注意,考評的分數(shù)高低并不是最終目的,重要的是讓大學生在查閱、理解、吸收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過程中樹立和諧的思想觀念與思維方式,使和諧成為他們的價值取向。

從概念上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者根據大學生的心理發(fā)展特點,有目的、有計劃地運用有關心理學的方法和手段,對他們的心理施加影響,培養(yǎng)其良好的心理素質,促進其身心全面和諧發(fā)展教育活動。因此,教育者在組織、實施大學生心理教育時一定要有目的、有計劃。關于這點,教育者要做到兩個要求:一是堅持循序漸漸、由淺入深的教育;二是堅持有步驟、有輕重緩急的教育。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并不是一項短期內可以完成的工作,這是因為它的教育對象———大學生存在著太多的差異性。同時,教育環(huán)境、教育內容、教育方法等隨著時代的發(fā)展以及科技的進步,也有很大的易變性。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實質上是教育者與大學生情感的對話與碰撞。在這一過程中,教育者若能持著真誠之心組織、實施教育工作,必定能夠引起大學生情感上的共鳴,讓他們了解到這項教育活動是真真正正為他們的成長、成才有利的。具體而言,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互動的和諧可以從: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創(chuàng)新教育方法和關注大學生的心理發(fā)展特點與情感變化等三方面入手。因此,教育者應當關注大學生的情感生活,若發(fā)現(xiàn)他們出現(xiàn)情感問題,及時解決,以防他們衍生出諸多嚴重的心理問題。

人生活在一定的環(huán)境當中,或是政治環(huán)境,或是經濟環(huán)境,或是文化環(huán)境。對于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而言,其最主要的就是校園文化環(huán)境。就大學生而言,他們主要的活動場所就是校園,無論是生活、學習、娛樂還是進行各種情感交流,都離不開校園這個重要載體。因此,構建一個良好的校園文化環(huán)境,對于大學生心理教育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具體而言,教育者應當積極構建公正、公平、民主的校園文化環(huán)境。當然構建公正、公平、民主的校園文化環(huán)境也不是一朝一夕完成的,它不僅需要教育者的努力,也需要廣大大學生的精神支持與積極營造。

[1]俞衛(wèi)新。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分析與教育對策[j]。教育與職業(yè),2015(11)。

[2]史立偉。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機制的構建與實踐[j]。北京教育(高教版),2014(8)。

心理健康自我認知心得體會精選篇六

認知自我指的是對內心思維和行為方式的認知,它是一種自我發(fā)現(xiàn)和自我認識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會不斷探索自己,了解自己的優(yōu)點和不足,尋找自我提升的機會。以下是我對認知自我的理解和心得體會。

認知自我是成長和發(fā)展的基礎。通過認知自我,我們能夠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情緒、價值觀、行為方式和思考方式等方面,從而更好地掌控自己的生活。此外,認知自我還能幫助我們更好地與他人溝通,增強關系的質量和效果。因此,認知自我是一種自我發(fā)掘和提升的方法,具有重要的意義。

認知自我主要包括獨立思考和傾聽反饋兩種方法。獨立思考是指對自己的想法進行思考和總結,通過自我反思和發(fā)現(xiàn)自我內心的想法和行為,從而更好地理解自己。傾聽反饋是指從他人處獲得反饋和建議,從而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優(yōu)點和不足。這兩種方法是認知自我的基本手段,可以相互補充,實現(xiàn)對自己的全面認知。

認知自我能夠幫助我們發(fā)現(xiàn)自己的長處和優(yōu)點,更好地發(fā)揮自己的實力,增強自信心。同時,也能夠幫助我們發(fā)現(xiàn)自己的不足和缺點,從而尋求自我提升的機會,實現(xiàn)個人成長。認知自我還能幫助我們更好地適應環(huán)境和他人,實現(xiàn)跨文化溝通和交往。通過認知自我,我們能夠更加全面地理解自己,從而更好地面對生活中的挑戰(zhàn)。

認知自我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它需要我們具備高度的自我覺察能力和自我分析能力。此外,還需要我們具備面對自我不足的勇氣和尋求幫助的能力。只有在不斷地挑戰(zhàn)和發(fā)現(xiàn)自己的過程中,我們才能真正理解自己,達到對自己的全面認知。

第五段:總結認知自我的重要性和成長。

總之,認知自我是一種必要的自我提升和成長的方法,它幫助我們更好地了解自己,發(fā)揮實力,尋求改進和提升的機會。通過認知自我的過程,我們可以更好地適應環(huán)境,增強人際關系的質量和效果,更好地實現(xiàn)人生價值。因此,我們應該重視并長期實踐認知自我,不斷挑戰(zhàn)自我,實現(xiàn)個人成長和發(fā)展。

心理健康自我認知心得體會精選篇七

自我認知(self-cognition)是對自己的洞察和理解,包括自我觀察和自我評價。

1、自我觀察是指對自己的感知、思維和意向等方面的覺察;

2、自我評價是指對自己的想法、期望、行為及人格特征的判斷與評估,這是自我調節(jié)的重要條件。

(二)自我認知的作用。

自我認知的心理認知是一種比較高級的認知能力。而對于有些人,則能夠超越這種心理認知。心理認知一般來說是一個無限的過程,因為心理活動本身是無限的,它會跟著個人經歷和記憶以及思想和想象力不斷地發(fā)展。因此凡是出現(xiàn)和前一階段或者時期不同的心理活動后,個體對自我的心理將會有一個總結和重新的調整。

大學生活始終是豐富多彩,令人向往的,然而大學生進入大學以后,由于學習生活的轉變,自身所具備的特長等諸因素的影響,大多數(shù)人對自我的評價也在逐漸的發(fā)生轉變。這些表現(xiàn)在很多方面。自我認知也會出現(xiàn)兩極振蕩,當取得一點成績時容易自負,而遇到挫折時容易自卑,不斷地調整自我認知對每位大學生都非常重要。

處于大學階段的青年人已強烈意識到“自我”,也注意到了自我的脆弱,因而產生出強烈的充實自我、發(fā)展自我的需求。有的同學在追求發(fā)展自我中顧此失彼,沒能達到期望的目標,從而產生了不良心理反應。還有的同學,在發(fā)展自我過程中放大了自我弱勢、忽略了自我優(yōu)勢,由于害怕暴露自己的弱點而采取防御機制,缺乏必要的社會支持,甚至產生嚴重的煩惱和恐懼不安等。

(一)學業(yè)問題。

大學生學習的重要特點是學習自主性,學生成為學習活動的主體,而教師是學習活動的指導者。因而大學生面臨學習方法、學習內容與學習習慣的巨大轉變,這也包括對自己學習能力的重新評估。

許多學生在中學時代確立自己的學習優(yōu)勢,有著較高的學業(yè)期待。在大學,又面臨著學業(yè)期待的變化,及學業(yè)優(yōu)勢的失落及對自己的學業(yè)重新定位。如果大學生缺乏足夠的思想準備、不能恰當接受和對待學業(yè)成績,就會出現(xiàn)自信心下降、自卑感上升,甚至還會出現(xiàn)強烈的嫉妒心理和攻擊行為。

(二)情感問題。

異性交往本來是很正常的社交活動。同時也是一個一直令大學生棘手的社交障礙。有一些學生在不良心理因素的作用下,與異性交往時總感到要比與同性交往困難的多,以至于不敢、不愿、甚至不能和異性交往。大學生中重要的人際關系是異性交往,這既包括兩性之間友誼的發(fā)展也包含愛情的成長。在異性交往中重新認識與確立自己的方位與坐標,有的大學生面對異性的追求茫然不知所措,不知如何拒絕,也不知如何去愛,如何把握愛的溫度;有的大學生將愛情置于學業(yè)之上,甚至認為有愛就有一切,當失戀的打擊襲來時,沒有充分的心理準備,不知如何策略地面對分手,面對自己。

(三)人際交往問題。

大學生與人交往和相處的經驗相對較少,在短期內建立起一種和諧的人際關系,往往需要很多的技巧,而大學生們往往只感受到這一問題的重要性及其壓力,而缺乏必要的經驗和技巧。人際關系更多反映人們的一種性格特點和交往模式。因此,大學生的人際關系與自我認知與認知他人相關。一方面,他們對良好的人際關系報有極大的期望,希望能建立和諧、友好、真誠的人際關系。但同時,這種期望又往往過于理想化,即對別人要求或期望太高,而造成對人際關系狀況的不滿。這種不滿又會反過來對他們的人際關系帶來消極的影響??释煌男睦硇枨笈c心理閉鎖的矛盾集于一身。

她,以至一上聽力課就緊張,害怕上聽力課。像這位同學就不能正確地認識自己,這時應找到合適的尺度來衡量自己,努力使主觀評價和客觀評價相一致。應采用類比法,將自己與自己的條件相類似的同學進行比較,看別人是否存在同樣的問題。如果與自己條件差不多的同學也如此,那么就是基礎差的原因,并不是自身固有的能力差,應針對自己的不足,朝著目標努力,改變目前的現(xiàn)狀。

還有一位新生,從一所省重點中學考入了一重點大學的熱門專業(yè),在中學時他是班干部,班里的學習尖子,常受到老師、同學、家長的贊譽,又考進了重點大學的熱門專業(yè),從他接到入學通知書的那一時起,他就思考如何在大學里顯示自己的才能。然而進大學第一學期的期中考試,他的成績不理想,只是中等水平。這使他從中學的尖子生,一個自尊心極強,一直受到老師、同學關注的人物,一下子變得極為普通平常,他一子接受不了,情緒非常低落,心理負擔很重,從自傲變得自卑。其實這位同學就存在著不能調整心理落差,正確認識自己,重新自我評價的問題。這位同學盡管在中學各方面很突出,但入了大學,環(huán)境變了、同學變了,大家可能與他都有同樣的經歷,這時他應擺正自己的位置,認識到自己與同學們是在同一起跑線上進步,這時出現(xiàn)成績一般的現(xiàn)象也是正常的。因此他此時最重要的是端正自己的態(tài)度,正確認識自己,逐漸適應大學的學習內容與方法,提高成績。

2、反省自我,正視自己的優(yōu)勢與劣勢。

反省自我即是運用自我觀察、自我分析、自我報告的方法進行自我評價。大學新生可以通過對自己的言行舉止、心理活動等進行耐心觀察,在觀察中加強對實際現(xiàn)象的分析,在合理的自我分析中形成自我報告。通過對自我報告的反省,嚴于解剖自己,達到使自我評價更客觀、更加獨立與穩(wěn)定。對自己有了客觀的評價,還應接受自己,面對自己的優(yōu)勢與劣勢。一年級大學生應有勇氣承認自己的缺點與不足,不要過分追求完美。俗話說:“金無足赤,人無完人?!笔澜缟蠜]有十全十美的人,現(xiàn)實中的每個人都有優(yōu)點和缺點、長處和短處,一個人的能力再強,或者是再優(yōu)秀,也不可能在每件事上都超越別人。如果不能正確面對自己的優(yōu)勢與劣勢,或者只看到自己的優(yōu)勢,而不愿看到劣勢,或者只看到自己的劣勢而看不到優(yōu)勢,都會影響到自己的情緒,帶來適應的障礙。如一位來自農村的女生,自幼刻苦勤奮,成績優(yōu)秀,考人大學后,由于城鄉(xiāng)環(huán)境的差異她覺得自己在服飾、語言、動作以至風度上都不能與城市來的同學相比,內心產生了“先天不如人”的自卑感:上體育課時覺得自己的動作不如別人優(yōu)美,上課發(fā)言時覺得講話不如別人流暢,與別人交往時覺得沒有別人有風度,等等。因此害怕在別人面前表現(xiàn)自己,發(fā)展到害怕與別人交往。這位同學的問題就在于只看到自己的不足,而忽視自己的優(yōu)勢。由于生活環(huán)境的不同,來自城市里的同學與來自農村的同學相比,有一些他們的優(yōu)勢,如知識面、語言、外語、文體等,但來自農村的同學也有自己的長處,如勤奮刻苦、吃苦耐勞、生活自理能力強等。這位同學應客觀地分析自己的優(yōu)勢和不足,自己與別人的差距是可以通過學習來縮小的,而不是采用回避的做法,更重要的是通過分析自己的學習能力來提高自信心。

3、將“理想我”建立在“現(xiàn)實我”的基礎上。

“理想我”,是指個體理想中的個人自我,它包括自己所希望達到的理想標準,以及希望他人對自己所能產生的看法?!艾F(xiàn)實我”,即個體實際表現(xiàn)的自我,個體現(xiàn)實存在的水平。如果“理想我”與“現(xiàn)實我”存在一定程度的差異,可以促進個體的發(fā)展,但如果對理想我要求太高,反而易喪失信心,出現(xiàn)各種問題。美國人本主義心理學家羅杰斯的很多研究結果都表明,“理想我”與“現(xiàn)實我”的過分失調往往是產生神經癥等心理障礙的主要原因。北京大學心理系學者的研究表明,在大學生中“理想我”與“現(xiàn)實我”的差距越大,其抑郁方面的得分越高。大學新生應將“理想我”建立在“現(xiàn)實我”的基礎上,建立合乎自身實際情況的“理想我”,即不要將“理想我”的標準定得太高;否則,“現(xiàn)實我”與“理想我”之間存在太大差距,別人的評價亦達不到自我的期望,易產生失望、抑郁等消極情緒,帶來適應問題。

4、結合自身的優(yōu)勢,確立新的奮斗目標。

大學新生還需要在對自我全面、正確地認識與評價的基礎上,從自己的實際出發(fā),結合自己的優(yōu)勢,確立新的奮斗目標。有了目標,才能形成前進的動力;才不至于無所事事、無所適從,產生空虛無聊等體驗。在確立目標的過程中,必須遵循由近到遠、由低到高、循序漸進的原則,一個一個逐步實現(xiàn)。每個目標還應適當、合理,經過努力可以達到。心理學研究表明,一個人從事某種活動的動力,取決于他們行動的全部結果的期望值和達到目標的可能性。因此,確立適合自身實際情況的奮斗目標,對于實現(xiàn)理想、發(fā)揮潛力,適應大學生活都是有益的附:

院心理部q群:185314822。

院心理部微博:計算機心理部。

院心理部公共郵箱:

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心理部。

2011/11/23。

心理健康自我認知心得體會精選篇八

面對社會的激烈競爭,教師要學會在競爭中不斷充實自己,完善自我,不斷提高身心素質;通過自身健康的心理狀態(tài)和良好的心理素質去感染和影響大學生。否則,教師出現(xiàn)心理上的不適應,必然會引起一些不適當?shù)慕逃袨?。大學生正處在身心發(fā)展的重要時期,隨著生理心理的發(fā)育和發(fā)展,競爭壓力的增大,社會閱歷的擴展,以及思維方式的變化,就可能遇到或產生各種心理問題。因此,我們教師在引導大學生獲得知識的同時,更應該責無旁貸地擔當起孩子的“心理健康醫(yī)生”。今年暑假七月我有機會參加了鶴城區(qū)教育局舉辦的心理健康學習,感觸很深,收獲頗多,現(xiàn)將心得體會記錄下來,與大家共勉。

一、教師的心理健康直接影響學生的心理健康。

大學生每天在學校與教師的有效接觸時間長達六、七個小時。在學校教師的一個皺眉,一個微笑對學生的影響,都是深刻而長久的。心理健康的教師能很好地創(chuàng)設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的良好心理環(huán)境。學生喜歡教師,喜歡學校,善于學習。師生關系,生生關系和諧。

二、教師的心理健康直接影響學生的知識學習。

心境不好的教師,很難營造愉快、輕松的課堂教學環(huán)境,他們常表現(xiàn)得煩躁、易怒、容易沖突、喜怒無常、情緒不穩(wěn)定。教師情緒不穩(wěn)、常煩躁,學生也會受影響,如學生常處于緊張和焦慮之中,學習效率不高,效果不佳,長此以往,會導致心理問題,甚至疾病。相反,教師心態(tài)健康向上,生活態(tài)度積極,教學積極,就會想方設法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因材施教,學生也會同樣積極,積極的學,積極的思考。因為教師積極的情感、健康的心理會誘發(fā)學生的積極情感,促進學生健康心理的形成,對良好師生關系的建立,營造輕松、愉快的課堂氣氛,以及學生接受與理解知識均有直接的、積極的影響。

三、教師的心理健康直接影響師生關系。

如教師心理不健康,就難以正確理解大學生的心理與行為,會采取不合常理的態(tài)度、方法來對待問題,會使師生間產生矛盾與沖突?,F(xiàn)在,有的教師常常抱怨現(xiàn)在的學生越來越難教,教師苦口婆心,竭盡全力地對學生進行教育,可學生要么我行我素,把教師的話當耳邊風,要么陽奉陰違,使教師難以下臺,這里自然有多方面的原因,但教師心理素質不高,沒有形成良好的師生關系是其中一個重要原因。著名的心理學家艾里克森曾指出過:不良的師生關系會導致學生的心理疾病,好的師生關系可以治病,如果遇到一位好的教師,大學生由于家境等造成的不健康心理可以得到改變。教師和學生對立的狀態(tài)絕不利于學生學習,而是否產生師生對立關系,及對立關系能否妥善解決,學生能否得到正確引導和轉化,最終決定于教師的心理狀況。

四、教師的心理健康直接影響學生個性的發(fā)展。

學生的性格正在形成過程中,在學生的成長過程中,教師是重要的人,是成人,是參照,是榜樣。教師情緒好不好,喜不喜歡工作,都會影響學生;教師若體罰學生,學生會形成敵視和對抗的習慣,形成心理障礙;教師處事不公、亂用權利,會影響學生對整個社會的看法。

心理健康自我認知心得體會精選篇九

一、教師心理健康概述。

教師保持健康的心理不僅有利于教師自身的生理健康,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而且有利于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而當前教師的心理健康狀況卻不容樂觀。

(一)教師心理健康的重要意義。

1.有利于生理健康。

心理健康與生理健康關系極為密切。一方面,一個人的生理健康水平會影響心理健康水平。人的軀體性疾病、生理缺陷會給人的心理特點和心理狀態(tài)帶來負面影響,使人產生焦慮、憂愁、煩惱、抑郁等不良情緒,影響人的情感、意志、性格,乃至人際關系的和諧。另一方面,心理健康水平也影響生理健康水平。只有健康的心理才能培養(yǎng)健康的身體。例如,樂觀、愉快、自信、平和的心態(tài)有助于提高人的免疫能力,使人有效地抵抗疾病的侵襲,從而促進身體健康。而心理上的不健康,如長期的過度焦慮、憂慮、煩惱、抑郁、憤怒,會導致生理上的異常或病變,引發(fā)心身疾病。心身疾病是心理因素在疾病起因中占較大成份的疾病,或者說是主要由心理―社會因素引起、與情緒有關而呈現(xiàn)身體癥狀的軀體疾病。人是一個生理和心理緊密結合的有機整體,精神和軀體在同一生命進程中共同起著作用。那些與情緒聯(lián)系密切、由植物神經系統(tǒng)支配的器官系統(tǒng)更易患這種疾病。

2.有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

教師的心理健康水平較高會使其在智力、情感、意志等方面機能都得到正常發(fā)揮,從而有助于提高工作的效率。心理健康的人能客觀地評價、自如地應對客觀環(huán)境,其心理傾向和行為與社會現(xiàn)實的要求之間的關系基本上協(xié)調。個體與環(huán)境能取得積極的平衡,就能以正確的態(tài)度和方法來對待矛盾和處理問題,也能以平和的心態(tài)對待生活中的挫折,一般不會因偶爾的失敗而喪失信心,其工作和學習效率必然優(yōu)于心理不健康的人。

教師的心理健康問題還不僅僅是個人的事情,它也影響著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教師是學生心目中的重要人物,是學生認同的楷模,在師生日常接觸中,最能發(fā)揮潛移默化的作用。而且,心理健康的教師能通過教學歷程影響學生,使學生的心理也健康發(fā)展。

教師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確理解學生的行為,更無法巧妙地處理學生問題,輕則影響師生關系,重則可能傷害學生心靈。因此,為了更好地教育學生,教師自己首先必須是心理健康的人。

(二)教師心理健康狀況不良的主要表現(xiàn)。

從整體上看,教師群體和其他群體一樣,其心理健康狀況的不良表現(xiàn)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軀體化。主要反映身體不適,包括心血管、胃腸道、呼吸和其他系統(tǒng)的主訴不適,頭痛、背痛、肌肉酸痛以及焦慮的其他軀體表現(xiàn)。

2.抑郁。主要表現(xiàn)為心境苦悶、生活興趣減退,動力缺乏,活力喪失,失望,悲觀等以及與抑郁有關的認知和軀體征象。

3.偏執(zhí)。主要表現(xiàn)為個體有偏執(zhí)性思維,如敵對、猜疑、妄想、夸大等。

4.人際敏感。主要指某些個人不自在與自卑感,特別是與他人相比時更為突出。在人際交往中表現(xiàn)出自卑感、心神不寧、明顯不自在。以及在人際交往中自我意識過強,消極等待等。

5.敵意。主要從思想、感情及行為三個方面來反映敵對的表現(xiàn)。具體的表現(xiàn)包括時常有厭煩的感覺,摔物,喜歡與人爭論直到不可控制的脾氣爆發(fā)等。

6.強迫癥狀。主要指那些明知沒有必要,但又無法擺脫的無意義的思想、沖動和行為。例如強迫性洗滌、強迫性儀式動作等。

7.焦慮。一般指煩躁、坐立不安、神經過敏、緊張等主觀焦慮體驗以及由此產生的軀體表征,如氣促、出汗、尿頻、失眠、發(fā)抖、驚恐等。

8.恐怖??謶值膶ο蟀ㄈ?、物、事等方面及社交恐怖。

9.精神病。主要有精神分裂癥和情感性精神病,心理和行為有非常明顯的異常。

心理健康自我認知心得體會精選篇十

認知自我是人類成長過程中所必須經歷的重要階段,人們常說,認清自我,才能更好地在社會上立足。隨著時代的變遷,認知自我的意義也會發(fā)生著巨大的變化。那么,我是如何認知我自己的呢?我相信,認知自我一定是要通過不斷地體驗和反思而得出的結論。本文從個人經歷出發(fā),探討了認知自我對我自身的意義,以及在個人成長和社會發(fā)展方面的重要性。

第二段:認識自己。

認知自我,首先要對自己有一定的認識。我認為,認識自己即是“了解自己的優(yōu)點和缺點,善于發(fā)現(xiàn)自己的特長和不足”。也許我有著一些不為人知的習慣或者行為特點,但是只有通過自己的觀察和反思,才能真正地認識自己。這樣的認識,不僅有助于我們更好地調整,并且還能夠幫助我們珍惜自己的長處,努力彌補自己的不足。

第三段:改變自己。

和認識自己一樣,改變自己也是認知自我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我們都知道,人總有改變的需要,也只有不斷地改變,在實踐中不斷成長,才能迎接每一個人生的挑戰(zhàn)。而在這個認知自我的過程中,我也深深地感受到,只有不斷地審視自己,不斷地反思,才能更好地改變自己。因此,改變自己,需要有一個始終持續(xù)的認知和反思的過程,也許只有這樣才能看到自己的不足,找到自己的不足之處,然后有計劃有針對性地加以改變。

第四段:認識社會。

認知自我,也要以一定的視野看待社會。認知社會是一個更深刻、更豐富的認知自我的方式。在我的成長歷程中,我不斷地經歷生活和社會的各種風波,而這些經歷也讓我更加認識社會的本質。從內心深處,我認為每一個人都有機會去認識社會、去改變社會。只有堅定地自己的信念,在不斷地認知和改變中,才能真正地理解自己、理解社會,并為成長、為改變、為社會的發(fā)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第五段:總結。

認知自我,是體驗和反思的過程。它讓我們更好地認識自己,幫助我們更加全面地認識社會;更重要的是,它也是成長和發(fā)展的基礎。因為只有越來越深入地認知自己,才能越來越精準地把握自己的優(yōu)勢和不足點,在這個基礎上,擁抱每一個人生的挑戰(zhàn),成長為更加優(yōu)秀的自己。

您可能關注的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