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重慶附屬腫瘤醫(yī)院心得體會簡短 腫瘤科心得體會(9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1-07 03:23:35 頁碼:12
重慶附屬腫瘤醫(yī)院心得體會簡短 腫瘤科心得體會(9篇)
2023-01-07 03:23:35    小編:ZTFB

體會是指將學習的東西運用到實踐中去,通過實踐反思學習內(nèi)容并記錄下來的文字,近似于經(jīng)驗總結(jié)。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得一篇好的心得體會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心得體會范文大全,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對于重慶附屬腫瘤醫(yī)院心得體會簡短一

你們好,歡迎你們來到北碚旅游,我是你們的導游。

金刀峽自然風景區(qū)位于重慶直轄市北碚區(qū)華鎣山西南麓。海拔825米,距重慶市中心九十公里。是一處新進發(fā)現(xiàn)的保持著原始風貌的神奇峽谷。以上億年的峽谷幽壑景觀為主;以巖溶景觀為輔;兼有大量地質(zhì)上稱作壺穴的碧玉串珠的深潭絕景。

金刀峽地勢雄偉,以峽著險、以林見秀、以巖稱奇、以水顯幽。金刀峽長約6.2公里,分上下兩段。上段由于喀斯特地質(zhì)作用,地面切割強烈,金刀神工般形成了獨特的峽谷溝壑。石壁如削、兩山岈合,垂直高度超過百米。上有古藤倒掛、下有潺潺流水。下段由于流水侵蝕力的作用,有洞穴群生,潭潭相連,飛泉瀑布層層疊疊,石鐘乳、石筍、石柱更是千姿百態(tài)、變化萬千??胺Q全國之最的十里峽谷棧道,讓人驚贊不已。憑棧探幽,您將感悟那蘊藏于大自然山水之間的天地靈氣。被游客譽為“中國第一險峽”,“金刀歸來不看峽”。

傳說峽中有一把金刀,每當夜晚時分,金光閃閃照耀峽谷,金刀峽因此而得名。

元朝末年,華鎣山下有一壯士--張昆,其人勇武過人,好打抱不平,頗有俠士風范。

此人早年靠采薪伐木為生,時常出沒于華鶯山的深山老林之中。一日,張昆進山砍柴,迷失于一峽谷之中。當夜正值月圓,一輪滿月徐徐升起,柔柔的月光輕輕地瀉進峽中。張昆正陶醉于此情此景,只見峽中深處有一事物在月光映照之下發(fā)出金燦燦的光輝。張昆藝高膽大,見此異象,更是要探個究竟。走近一看,原來是一把插入峽壁巖石的金刀。張昆暗自思量:今日迷路于此,原來是同此刀有緣。遂上前拔刀,不想紋絲不動嵌在石縫中的金刀竟被輕輕抽出。張昆大喜:天賜金刀,定是將大任于我也!天明之后,張昆憑此刀披荊斬棘,終得以出峽。

自此,張昆胸懷大志,勤讀詩書,苦練武藝。時值元末,天下大亂,張昆加入一山賊組織,該組織專干打家劫舍、殺人越貨的勾當。張昆對此深為不滿,常表露于言語之中,而山大王朱五貪圖張昆所攜金刀,正欲借機將之除去,將金刀占為己有,不想山大王及其心腹技不如人,反被張昆所殺,眾嘍羅便推張昆為首領(lǐng)。張昆帶領(lǐng)眾山賊從此洗心革面,劫富濟貧,在華鎣山一帶威振一方。

時值明玉珍在重慶建夏反元,夏王明玉珍久慕張昆的勇名,便授以都尉之銜將壯志未籌的張昆招入帳下。張昆智勇雙全,加之吹毛斷發(fā)的金刀在手更是如虎添翼,在戰(zhàn)陣之上躍馬揚刀,所向披靡,立下赫赫戰(zhàn)功,很快成為夏王戰(zhàn)下頭號猛將,被夏王賜與別號“張金刀”。當時,夏國初立,元將阿那赤屯重兵于涪洲,對重慶虎視眈眈,夏王為改變此被動局面,便先發(fā)制人,揮師東下,決心一戰(zhàn)定江山。兩軍在今涪陵藺市陷入膠著狀態(tài),僅隔一橋相持,夏國軍隊勞師遠襲,相持日久,士氣日漸低靡,情況笈笈可危,夏王明玉珍愁白了頭。一日,張昆騎馬上高坡觀察敵情,見敵軍陣營之中皆是馬已上鞍,即將發(fā)動馬隊的沖擊,蒙古鐵騎素以來去如風,驟如山丘,散如秋雨,沖擊之時勢如破竹聞名天下。張昆見此危急狀況,立刻組織了三百勇士,俱是頭頂鐵盔,身披銅甲,手持狼牙棒,伏于橋頭兩側(cè)。只見元軍鐵騎呼嘯而來三百猛士突然涌出,在橋頭處,猛揮狼牙棒力劈馬腿,只見馬腿血肉橫飛橋頭,騎兵紛紛落馬,整齊的馬陣立時大亂,在橋頭互相踐踏,擁作一團。

張昆見勢,催動大隊人馬趁機掩殺,大獲全勝。斬獲敵軍首領(lǐng)阿那刺,并順勢攻陷了涪洲。此戰(zhàn)一舉穩(wěn)定了夏國疆土,張昆功勛卓著,明玉珍取“安得猛士守四方”之意,封其為“安得猛士將軍”。自此,“張金刀”--張將軍的威名名揚海內(nèi),張昆家鄉(xiāng)的人們?yōu)榧o念張將軍就把當年張昆得寶峽谷稱作了金刀峽。

驚魂臺進了山門,步行約五分鐘便可看到一平臺,長約5米,寬3米,站在臺上往山崖下望去,確有觸目驚魂之感,有恐高癥的游客萬不要走過去。相傳解放戰(zhàn)爭時期,雙槍老太婆派她隊下十余人去解救被捕的共產(chǎn)黨人,結(jié)果失敗,被敵人圍追至此,彈盡糧絕,他們一行十余人手挽手肩并肩跳下山崖,英勇救義,嚇得敵人魂飛魄散,由此得名驚魂臺。

神鷹沐浴金刀峽上段入口處,右側(cè)峽巖雄屹突兀,如一巨大鷹嘴頭突入峽空,清澈泉水從鷹嘴灑淌而下,使峽口顯得特別蔭涼滋潤,森嚴壁壘,這就是金刀峽內(nèi)第一勝景--神鷹峽。站在本道上,遠觀神鷹其鷹爪又幻化為一只俯視清潭的小鷹頭,從它張開的嘴中流出晶瑩剔透的珠串。這一大一小兩個鷹嘴泉集于一身,使得神鷹峽更加神奇壯麗。

懸天飛瀑位天金刀峽上峽口右側(cè)日照壁,山崖崴峨,筆直沖天。一股銀白色的飛泉傍著雄偉的山勢從天而降,瀑高約150米,寬10米左右。瀑口左面有一方形石洞,何人何時何因鑿之無從考證。據(jù)當?shù)匾话贇q老翁講,曾有一遠方老道在此修煉多年,后得道成仙,在某個久雨初晴的正午,駕一道彩虹而去。并說當年白蓮教亦在此活動。

干旱時節(jié),飛泉如銀絲鏈串飄灑于天地之間;涼風拂過,泉水隨風飄散,五光十色,如仙女散花一般,點點滴滴甚似好看;山雨過后,山洪入峽,泉如潮涌飛演直下,瀑布猛增達十余丈,瀑聲震聲天動地,如百鼓齊鳴,其勢如虹,十分壯觀廳特。因此瀑布隨雨旱時節(jié)變化顯著所以人們又稱它為雙面飛瀑。

崖半有一橫穿日壁的天然便道,瀑聲如雷,震耳聾;水花飛油,空翠濕人衣;隔簾遙望,外面的世界更精彩。

遠硯飛瀑,氣勢磅礴,使人不禁想起李白的千古絕名:“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p>

獅頭峽距神鷹峽不到200米就是金刀峽上段第二勝景獅頭峽。此處峽巖突峙,形成幽窄深澗,棧道下溪流時而潺潺娓唱,時而如鼓咚響,棧道隨峽崖急轉(zhuǎn)彎處右岸,一巨大巖石突入峽空獅頭下有一綠色深潭,潭水如玉翠般閃光。

此峽又蒼老的面容,猶如飽經(jīng)滄桑 的老人的臉,而其身上兩層光滑柔順的獅毛,又不可懷疑其獅王的身份。此峽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所造就,在冥冥之中,與古埃及人工琢成的獅身人面遙相呼應。 走進干回谷,為何右有神鷹左有雄獅鎮(zhèn)守峽口呢?鎮(zhèn)守干回谷的兩獸乃是兩神仙的坐騎,久居天庭二神仙多飲了幾杯瑤池美酒,昏昏大睡。于是兩獸便私入凡間,又為金刀峽美景所吸引,就留居此地,做了恩愛夫妻,過著男耕女織的幸福生活。不料兩神仙酒醒后發(fā)現(xiàn)坐騎不在身邊,便告知玉皇大帝,玉帝下旨召回天庭,兩獸不從,玉帝大恕,便派天兵前來捉拿。夫妻二人與天兵大戰(zhàn)千余回合,王母為二人的深情所感動,便向玉帝求情,玉帝乃命二人永鎮(zhèn)干回谷,保此地平安。

彌勒佛位于金刀峽下段中部右側(cè),憑棧觀佛,其袒胸露肚,笑容可掬,好象正在重復他的名言:“笑口常開、笑天下一切可笑之人,大肚難容、容天下一切難容之事?!狈觋柟庵鄙?,則有一道七色彩虹橫跨佛身,此謂佛光顯現(xiàn)。佛經(jīng)上講,若遇佛光,必有好運。

老君醉酒經(jīng)過幽深曲折、串珠般的深潭,在下段區(qū)中部有一50余米的石龕。壁龕上小下大,上淺下深,龕底可容納百余人。從龕頂墜落而下的一幅銀簾,散珠濺玉,飄灑空際,好似天上的,醉倒了天上的神仙,這才有神仙坐騎私下凡間,享受人間天倫的故事。

景區(qū)內(nèi)為峽谷地貌,四季涼爽。

金刀峽位于重慶直轄市北碚區(qū)華鎣山西南麓,海拔880米,距重慶市中心九十公里,系首批“國家aaa級旅游區(qū)”。金刀峽是一處新近發(fā)現(xiàn)的保持著原始古老神奇的峽谷自然風景區(qū),約上億年的峽谷幽壑景觀為主,以巖溶地貌為輔,兼有大量的地質(zhì)上稱壺穴碧玉串珠的深潭絕景。

金刀峽地勢雄偉,以峽著險,以林見秀,以巖稱奇,以水顯幽。金刀峽長約9公里,分上下兩段,上段由于喀斯特地質(zhì)作用。地面切過強烈,金刀神功般形成了獨特的峽谷幽壑,石壁如削,兩山岈合,垂直高度超過百米,上有古藤倒掛,下有潺潺流水,下段由于流水侵蝕的作用,有洞穴群提高潭檀相連,飛泉瀑布層層疊疊,古鐘乳、石筍、石柱更是千姿百態(tài),堪稱全國最長的峽谷十里仿古棧道,讓人驚嘆不已,憑棧探幽,將感悟那蘊藏于大自然山水的天地靈氣,已開發(fā)的七公里風景線以雄、險、奇、幽著稱。集瀑、泉、洞、峽于一體,主要景點有藏刀洞、中峽天然浴場、懸天飛瀑、神鷹峽、彌樂佛等四十多個景點可供游客探險,攀登和水上游樂,是人們度假避暑、踏青、回歸自然的旅游佳境。被游客譽為“夢中的香格里拉”、“中國第一險峽” .

進入金刀峽,你會發(fā)現(xiàn)這里的風光奇異獨特,碗口粗的樹木在絕無泥土的巨石縫中挺拔偉岸,崢嶸的石巖與蔥郁的林木有機的揉合在一起,幽靜的碧湖與竄急的溪流同譜水的樂章,各具形態(tài)的石鐘乳一簇簇斜掛巖壁――喀斯特地質(zhì)特征造成的原始風貌使這里的一切具有極高的保護價值,科研價值和觀賞價值。大大小小的泉水順著苔鮮爭相跳躍而下,在陽光的投射下褶轍生輝,讓你想起古人所云:“大珠小珠落玉盤”,人在峽中走,水在峽中飛,時隱時現(xiàn)的陽光,飛泉流瀑所濺起的水霧,奇形怪狀的石乳形成一片如夢如幻的世界,這浪漫之旅,讓你留戀往返,不已忍離去。

留戀于峽中的山水風情,你一定不舍得就此別過,那么徒步探幽則讓你的游興向著更高層次沿伸下去,在這清水綠水的懷抱中,沿著清清的溪流,去尋找你夢中最瑰麗的色彩。而且,在峽谷實行的谷底探幽――溪降活動已成為金刀峽最具特色的精品旅游熱線。

這里除了山奇水秀,更有民俗風情增添更多的人文品味。入夜,到風情寨小憩,觀民族歌舞,品風味燒烤,嘗香醇美酒,體驗“瘋狂一夜、回味一生”的感覺。

沿線有“川東第一牌坊”這美譽的灘口清代御賜節(jié)孝牌坊;“中國花木之鄉(xiāng)”靜觀的萬畝花圃;融“寺”、“塔”景為一體的宋代古剎塔坪寺;頗具“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韻的偏巖古鎮(zhèn),構(gòu)成了一道人文與自然交相輝映的靚麗風景.

對于重慶附屬腫瘤醫(yī)院心得體會簡短二

各位游客:

大家好,歡迎大家到重慶來旅游,感受重慶的山,水,都市氣息。我是你們此次重慶一日游的導游員,我姓謝,大家叫我小謝就可以了。

今天我們要游覽的景區(qū)很多,所以我就只能在我們的第一站:人民大禮堂的參觀開始之前給大家對重慶做個簡要的介紹。

重慶市位于中國西南部、長江上游,地跨東經(jīng)105°11'—110°11'、北緯28°10'—32°13'之間,東西長470千米,南北寬450千米,總面積8.2萬平方千米,與湖北、湖南、貴州、四川、陜西等省接壤。其下設有41個區(qū),縣,其中19個區(qū),21個縣?,F(xiàn)在人口差不多有3000多萬,而其中的人口除以漢族為主之外,還有土家族,苗族等49個少數(shù)民族。

重慶的氣候為典型的亞熱帶季風氣候,但又因重慶的地理特征造成了一些特殊的氣候特征。春早氣溫不穩(wěn)定,夏長酷熱多伏旱,秋涼綿綿陰雨天,冬暖少雪云霧多。年平均氣溫為18°,但夏季氣溫較高,與武漢、南京并稱長江流域三大“火爐”。

重慶市一座歷史悠久的古城,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重慶古稱江州,后又稱巴郡,楚州,渝州,恭州,孝宗淳熙十六年(1189年),皇子趙踵(dun)于正月封恭王,二月受內(nèi)禪即帝位,自詡“雙重喜慶”,遂將恭州升格命名為重慶府。重慶得名迄今已八百余年。

重慶曾三次建都,三次直轄,四次筑城。其中明朝時期的筑城奠定了重慶市區(qū)現(xiàn)在的形狀。而重慶的在1997年的第三次的直轄也使重慶成為中國四個直轄市中面積最大,人口最多,最年輕的直轄市。

重慶是山的城市,重慶轄區(qū)主要分布在長江沿線,以丘陵、低山為主,平均海拔為400米。地勢從南北兩面向長江河谷傾斜,起伏較大,多呈現(xiàn)“一山一嶺”、“一山一槽二嶺”的形貌。也因重慶山多,大多需要爬坡上坎,因此造就了重慶美女苗條火辣的身材。

重慶市區(qū)坐落在長江與嘉陵江交匯處,四面環(huán)山,江水回繞,城市傍水依山,層疊而上,既以江城著稱,又以山城揚名。然而最具特色的,還要數(shù)山城的夜色。憑高眺遠,萬家燈火起伏錯落,銀霞明滅,與兩江粼粼的波光、滿天閃爍的星斗交相輝映,其景奇麗醉人。

重慶除了是直轄市也是西南地區(qū)經(jīng)濟最發(fā)達的地區(qū),他的市中心——解放碑是重慶市作為現(xiàn)代都市的代表地。1997年,重慶直轄后,經(jīng)濟高速發(fā)展,更多的零售業(yè)、娛樂業(yè)、餐飲業(yè)、酒店業(yè)和金融業(yè)機構(gòu)云集到解放碑地區(qū),“解放碑中央商務區(qū)”(簡稱“解放碑cbd”)的概念也日趨成熟。

解放碑中央商務區(qū)主要以服務業(yè)為主,而且主要是占地小、高增值的現(xiàn)代服務業(yè)。20_年,解放碑cbd有各類樓宇635幢,其中具有商貿(mào)功能的421幢,具有商務功能的192幢[1],隨著世界商貿(mào)中心、萬豪國際金融中心、世界貿(mào)易中心等現(xiàn)代商務樓盤的相繼落成。也因此解放碑成了重慶美女購物的天堂。

而現(xiàn)在在我們后面的人民大禮堂也是重慶市另一個具有代表性的建筑。大禮堂1951年6月動工,1954年4月落成,占地面積25000平方米,建筑總高度為65米,其中禮堂高55米,內(nèi)有五層,現(xiàn)用四層,可容觀眾4206人。

大禮堂采用了明清兩代的建筑特色,其主要特點就是采用中軸線對稱的傳統(tǒng)辦法,配以柱廊式的雙翼,并以塔樓收尾,立面比例勻稱。這類建筑華麗、莊嚴,雖不完全實用,但它給人一種精神上的凝聚力和威懾力,是建筑結(jié)構(gòu)中最高等級的代表,是繼北京和沈陽故宮后的精美奇巧的東方建筑。

現(xiàn)在,我已經(jīng)看到大家眼中迫不及待的想進入人民大禮堂參觀的想法了,那我就不多說了,現(xiàn)在大家就隨我進入去參觀吧。

對于重慶附屬腫瘤醫(yī)院心得體會簡短三

游客朋友們:

大家好!我是來自重慶中國國際旅行社的導游員。在我身后的這位呢,就是我們本次行程的司機張師傅。我很榮幸能有機會為大家服務,非常歡迎大家來到重慶游覽觀光,待會兒,我將帶領(lǐng)大家游覽素有“石刻之鄉(xiāng)”美稱的大足石刻。大足石刻距重慶主城約有130公里,行車時間約兩個半小時,在這段時間里我先把大足石刻的概況為大家做個簡要的介紹。

大足石刻是重慶大足縣境內(nèi)所有摩崖石刻造像藝術(shù)的總稱,反映了佛教中國化、世俗化、生活化的進程,是集儒道佛三教造像于一體的大型石窟造像群,最初開鑿于初唐永徽年間(650年),歷經(jīng)晚唐、五代,盛于兩宋,明、清時期亦有所增刻。最終形成了一處規(guī)模龐大,集中國石刻藝術(shù)之大成的石刻群,堪稱中國晚期石窟藝術(shù)的代表,與云岡石窟、龍門石窟和莫高窟齊名,1999年12月1日,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chǎn)名錄》。20_年被評為國家5a級景區(qū)。大足石刻群共有石刻造像70多處,總計5萬余尊,銘文10萬余字。其中,以北山、寶頂山、南山、石篆山、石門山五處石窟最具特色。

關(guān)于大足石刻名稱的由來有兩種說法,一是大足為傳統(tǒng)農(nóng)業(yè)區(qū),氣候溫和,風調(diào)雨順,收成穩(wěn)定、人民安居樂業(yè),為大足大豐之地,故得名。還有就是與佛教傳說有關(guān),相傳釋迦牟尼在涅盤前夕曾到過大足,在其講佛之地留下了一雙大腳,故人們叫當?shù)貫榇笞恪?/p>

北山石刻位于大足縣城北面約1公里處,共有摩崖造像5000于尊,由唐末刺史韋君靖開鑿于唐景福元年,后由地方官吏、鄉(xiāng)紳、僧尼等續(xù)建,至南宋紹興年間(892年-1162年)結(jié)束,歷時250年。以其雕刻細膩、精美、典雅著稱于世,展示了晚唐至宋中國民間佛教信仰及石窟藝術(shù)風格的發(fā)展、變化,尤以觀音造像最為突出,被譽為“中國觀音造像陳列館”。北山石刻以當時流行的佛教藝術(shù)為主,體現(xiàn)了佛教的世俗化,其轉(zhuǎn)輪經(jīng)藏窟被公認為是“中國石窟藝術(shù)皇冠上的一顆明珠”。

寶頂山石刻位于大足縣城東北約15千米處,由宋代高僧趙智鳳于南宋淳熙至淳佑年間(1174年-1252年)主持建造,歷時70余年,以圣壽寺為中心,包括大佛灣、小佛灣等13處造像群,共有摩崖造像近萬余尊,題材以佛教密宗故事人物為主,整個造像群宛若一處大型的佛教圣地,展現(xiàn)了石刻藝術(shù)的精華。寶頂山有千手觀音、釋迦涅盤像、九龍浴太子等著名景點。

南山石刻位于大足縣城東南,始刻于南宋時期,共有造像15窟,以道教造像為主,刻工細膩、造型豐滿,是我國石刻藝術(shù)中雕刻最精美、神系最完整的道教石刻造像區(qū)

石篆山石刻位于大足縣城西南25千米處,始刻于北宋元豐五年至紹圣年間(1082年-1096年)結(jié)束,是中國石窟中典型的釋、道、儒三教合一的造像區(qū)。

石門山石刻位于大足縣城20千米處,始刻于北宋紹圣元年至南宋紹興二十一年〔1094年-1151年),為佛教、道教合一的造像區(qū),尤以道教造像最具特色。石門山造像共分為13龕,有藥師佛、釋迦佛、觀音洞、孔雀明王等龕窟。

各位游客朋友們,在聽完大足石刻的簡介后,是不是迫不及待的想要去一睹為快呢,不過不用著急,因為我們即將要到達目的地——大足石刻了。

游客朋友們,現(xiàn)在我們來到的是大足石刻的寶頂山,接下來我們主要參觀的是寶頂山的大佛灣石刻造像群。大家請看,在你們面前的就是六道輪回圖,又名“六趣圖”。佛教中有個經(jīng)典的理論“因果報應、轉(zhuǎn)世輪回”。什么意思呢?就是說每個人都有前世今生,每個人死后都要經(jīng)過輪回投胎轉(zhuǎn)世,這幅造像就集中反映了業(yè)力果報和生死輪回的佛教基本觀念。

首先我們來看這個抱著輪子的藍面巨人,他叫做轉(zhuǎn)輪王,四川人稱為之“無常鬼”?!盁o?!笔欠鸾讨械囊粋€名詞,是指大千世界的萬事萬物都是瞬息萬變、剎那生滅的,這里把無

常人格化就成了“無常鬼”,由他來掌握生死輪回,表示世間萬物沒有什么是永恒的,它怒目獠齒死咬輪盤,兩臂緊鉗輪盤,象征著業(yè)力即因果報應不可逆轉(zhuǎn)。

六道輪回圖共分四圈。我們依次從里往外看,輪盤的中心圈中坐著一個人,表示修行的眾生,從其心際飛出了六道佛光,把整個輪盤劃分為六個部分。即佛教中所說的,萬源發(fā)于心。每道光上有若干小圓圈,圈內(nèi)刻著佛或菩薩,表示“眾生皆有佛性,眾生皆可成佛”。正中的圓圈旁的豬、蛇、鴿分別代表了貪嗔癡三毒。

第二圈則為生死輪回的六道。大家請看,以中間的這條佛光為界,上面三道稱為“上三道”。上三道的正中為天道,右邊為阿修羅道,左邊為人道。下面為“下三道”,下三道的中間為地獄道,右邊為餓鬼道,左邊為畜生道。

輪盤的第三圈是佛教十二因緣說的形象表現(xiàn)。十二因緣闡明了人生的變化無常,生死輪回的過程及因果關(guān)系,它將人生現(xiàn)象分為從“無明”到“老死”十二個部分。任何生命在沒獲得解脫之前,都在這個過程中循環(huán),佛教認為這個過程都是痛苦的,只有皈依佛門修成正果才能擺脫這種痛苦。這十二因緣的具體內(nèi)容,以及生、老、病、死諸般痛苦,工匠師都用生動的圖畫表現(xiàn)了出來。例如“生苦”,這里表現(xiàn)的是一位孕婦正坐在床前生孩子。佛家認為,孩子倒掛懸垂于狹小的母腹內(nèi)四肢不得伸展,其母喝一口熱湯,孩子如下油鍋地獄;喝一口冷茶,又如墜寒冰地獄生命在形成之時,就已開始受苦了

第四圈共有18個小龕,每個龕內(nèi)都刻有一個皮囊,皮囊裹著一個生命,請大家仔細看,皮囊里的尾部表示前生,頭部表示來世,比如最下面的這幅圖,頭部是魚,尾部是蛇,就表示它上輩子是蛇,下輩子成了魚,接下來的圖是馬頭魚尾巴就表示它又從魚變成了馬。皮囊則是靈魂,佛教認為不管軀體如何變化,靈魂是永恒不變的。

輪盤左下方有一官一卒,這兩個表示貪;右下方有一只猴子,一邊撫摸下身,一邊望著身后的少女,表示愛,這兩幅圖的意思是說正是因為眾生的貪愛之心才讓輪盤旋轉(zhuǎn)不休。

各位游客,現(xiàn)在你們看到的就是釋迦涅盤圖,又稱臥佛,這是大佛灣中最宏偉的一龕造像了,側(cè)臥的釋迦佛半身像長31米,表現(xiàn)的是釋迦牟呢涅盤時的情景。據(jù)《涅盤經(jīng)》記載,釋迦牟呢涅盤時,大地發(fā)出六種震動,樹倒房塌,眾弟子慌亂。早期的涅盤像多這樣表現(xiàn),后來逐漸發(fā)生了變化,畫面變得肅穆寧靜。大佛灣的這龕造像就恰好表現(xiàn)出了釋迦牟呢涅盤時的安詳之態(tài)。造像前有一道“九曲黃河”,據(jù)說涅盤之際,眾弟子依依不舍,于是釋迦牟尼便用手劃出一條大河將弟子們隔開。臥佛上面站著的是他的家眷,據(jù)說是釋迦之母摩耶夫人聽聞了釋迦牟尼涅盤的消息,率眾眷屬從天而下,持香花水果,游虛空以贊圣德。

游客朋友們,這就是九龍浴太子。相傳釋迦之母摩耶夫人40歲尚未有子。一晚,夢見一孩子乘六牙白象從她的右腋跑進肚子里,于是她便懷孕了。懷胎十月,按古印度風俗回娘家分娩。路經(jīng)藍毗尼花園時,她剛抬起右手摘花之時,釋迦牟尼就從其右腋鉆出。他一落地便是芳香遍地,祥云繚繞。他朝東南西北四方各走七步,步步生蓮。然后一手指天,一手指地,稱“天下地下,唯我獨尊”。這時兩位力士手捧金盆凌空而至,又飛來九龍吐冷暖二水為他洗禮。這龕造像匠心獨運,是因地制宜的典范。此處以前是一缺口,溪水終年流淌不息。工匠們先將水積于臥佛上面的池塘里,再用石頭把這個缺口壘起,打上九龍和太子,然后通過暗道,使水經(jīng)最大的龍嘴緩緩吐出,沐浴金盆中初生的太子。絹絹細流長年不斷地從太子身上滑過,流入下面的小池,再經(jīng)旁邊的“九曲黃河”排出去。工匠師們不僅巧妙地解決了排水問題,而且使造像靜中寓動,充滿園林之趣。

游客朋友們,由于時間關(guān)系,我們的大足石刻之行就要到此結(jié)束了,祝大家旅途愉快!

對于重慶附屬腫瘤醫(yī)院心得體會簡短四

磁器口最早的名字叫白巖場,始于(998—1020xx年)宋真宗咸平年間,因為這里曾有一座白巖寺而得名。

明建文四年,建文帝朱允炆被其四叔朱棣篡位,逃出皇宮后削發(fā)為僧。當他流落到巴渝一帶時,曾在白巖山上的寶輪寺隱匿長達四五年。世人知情后,就以皇帝真龍?zhí)熳釉?jīng)隱居在此的事實而將寶輪寺改名為龍隱寺,白巖場也被改稱為龍隱鎮(zhèn)。

清朝初年,瓷器在很長一段時間里成為龍隱鎮(zhèn)的主要產(chǎn)業(yè)。1920xx年,瓷器本地商紳集資在鎮(zhèn)中青草坡創(chuàng)建了新工藝制瓷的“蜀瓷廠”,遠銷蜀外。后來隨著工藝進步,瓷器品種增多,名氣也擴大了起來。龍隱鎮(zhèn)里,瓷器業(yè)最發(fā)達時有70多家。

民國時期,重慶成為陪都,因為水運方便,龍隱鎮(zhèn)成為嘉陵江中上游各個州、縣和沿江支流的農(nóng)副土特產(chǎn)的集散之地,城里的一些大商販干在磁器口開設分店收購貨物,輸出以棉紗、布匹、煤油、鹽糖、洋廣雜貨、日用百貨、五金顏料、土碗土紙和特產(chǎn)煙絲等為大宗。據(jù)統(tǒng)計磁器口每天有300多艘(船均載重10噸)貨船進出碼頭,有商號、貨棧和各種作坊達1670多家,攤販760多戶。每天都有300多艘(船均載重10噸)貨船進出碼頭。碼頭河壩中搭建起臨時街道,有上河街、中河街、下河街。還有專業(yè)性的木竹街、鐵貨街、陶瓷街和豬市、米市,各有一地,各為其市。這些商人漸漸為龍隱鎮(zhèn)改口,叫成了瓷器口,緣由是這樣更貼切、順口。后來,因為“瓷”字與“磁”相通,又被叫成磁器口。磁器口的商貿(mào)集中在大碼頭和靠碼頭的金蓉正街,除大碼頭外,還有歷史悠久的4家絲廠,一家制呢廠,24兵工廠(現(xiàn)特鋼廠),25兵工廠(現(xiàn)嘉陵廠),都設有自己的貨運碼頭。碼頭上從早到晚,水陸兩路,商旅川流不息,裝卸搬運,絡繹不絕。行商坐商,批零量購,貨暢其流。大碼頭右側(cè)的豆芽灣,是米糧幫、木材幫、篾貨幫、煤炭幫的地盤。與碼頭河街相鄰的是鐵貨街、豬市、雞鴨蛋市和鹽市口。各行業(yè)的同業(yè)公會都有事務所,食品糕點業(yè)26家,棉紗布業(yè)20家,茶館酒館116家。

解放以后,磁器口繁華依舊,碼頭上從早到晚,過往商旅川流不息,被譽為”小重慶“。當年流傳一首民謠:“白日里千人拱手,入夜后萬盞明燈?!薄扒斯笆质切稳菝刻於紒砩锨е淮系拇珓澲虼a頭停靠?!薄叭f盞明燈”是指形容碼頭上商賈云集,入夜后各自點亮油壺、電石燈、汽燈,經(jīng)江水一漾,亮光炅炅,如星辰閃爍。

1958年,碼頭移至漢渝路,磁器口過去水陸碼頭的集散地和中轉(zhuǎn)站的作用,逐漸消失。為了保存這片蘊藏豐厚歷史和文化的遺跡,政府采取培修和恢復明清建筑風格進行開發(fā),將磁器口古鎮(zhèn)建設成為了民俗文化街區(qū)景點。1997年,重慶新發(fā)行的一套《最后的回憶》地方磁卡,與解放碑、通遠門、臨江門并列的就是磁器口大碼頭。

傳說明朝初年朱元璋之孫允炆皇帝被四叔燕王朱棣篡位,削發(fā)為僧來重慶,隱避于寶輪寺,天王殿墻上有“龍隱禪院”四個大字。故將原“白巖鎮(zhèn)”改名為“龍隱鎮(zhèn)”。龍隱鎮(zhèn)方圓三十余華里,上至井口,下至李子壩為界。

到20世紀初四川總督劉湘到磁器口,開辦了煉鋼廠、機修廠,成為四川最早的煉鋼基地。

在抗日戰(zhàn)爭時期省立教育學院在磁器口辦學時,學貫中西的國學大師吳宓在這里任教,除傳道授業(yè)、著書立說之外,偶爾也會到鎮(zhèn)中心的茶館去坐坐,一邊品茶,一邊與茶客擺擺“龍門陣”,了解民情與社會。

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丁肇中,在抗戰(zhàn)時期就曾就讀磁器口正街寶善宮內(nèi)的嘉陵小學。

磁器口鳳凰山作為國民政府教育部美術(shù)委員會駐地,聚集了徐悲鴻、傅抱石、王臨乙、張書族、豐子愷、宗白華等眾多的美術(shù)家及美學家。

《紅巖》小說中的“華子良”,更是家喻戶曉,在磁器口留下了他革命活動的足跡。據(jù)老人們講,華子良經(jīng)常到鎮(zhèn)上買菜,擔鹽巴,挑醬油,買完東西就走,老輩人都見過,而且與地下黨接頭的地點便在磁器口的一棟穿逗房子里,只是說不清是那一棟了,這更增添了古鎮(zhèn)神秘色彩。

對于重慶附屬腫瘤醫(yī)院心得體會簡短五

磁器口古鎮(zhèn)位于重慶市沙坪壩區(qū)嘉陵江畔,東臨嘉陵江,南接沙坪壩,西接童家橋,北靠石井坡,距主城區(qū)3公里。磁器口古鎮(zhèn)擁有"一江兩溪三山四街"的獨特地貌。馬鞍山踞其中,左邊金碧山,右邊鳳凰山,三山遙望。鳳凰、清水雙溪瀠洄并出,嘉陵江由北而奔,形成天然良巷。

來磁器口古鎮(zhèn),這個當年熱鬧的水陸碼頭,踩踩青石板路,品嘗當?shù)氐拿朗承〕?,找個茶館坐坐,感受下老重慶的風土人情。因為距離市區(qū)很近,如今的古鎮(zhèn)也是市民休閑娛樂的好去處。

古鎮(zhèn)有十幾條街巷,兩旁邊都是明清風格的建筑。當然,游客眼前的一切,都是近年來重新翻新的。不過這并不影響你在這里感受“老重慶”。古鎮(zhèn)不大,根據(jù)指示牌步行游覽完全沒有問題。

鐘家院、通家院等是古鎮(zhèn)中典型的川東山地民居,值得一看。鎮(zhèn)上的寶輪寺,有千年歷史,可以敬香祈福。街邊還有不少茶館,找一家坐坐,當年的水手、袍哥大爺?shù)榷枷矏鄢鋈氪碎g。喝茶的同時,有機會欣賞到當?shù)氐拿耖g藝術(shù),如:川劇坐唱、四川清音等。

古鎮(zhèn)內(nèi)能夠品嘗到很多當?shù)氐拿朗澈托〕?。毛血旺、千張皮和椒鹽花生是鎮(zhèn)上的“美食三絕”。更出名的是“陳麻花”,鎮(zhèn)上有很多家“陳麻花”,哪家最正宗?可以看看哪家門店前排隊最長。

千年古鎮(zhèn),重慶縮影。位于重慶市沙坪壩區(qū)嘉陵江畔的古鎮(zhèn)磁器口,轄區(qū)1.8萬人,面積1.5平方公里,距繁華的主城區(qū)僅3公里,是不可多得、古色古香的傳統(tǒng)文化歷史街區(qū),是人文薈萃、風景優(yōu)美、獨有“一江兩溪三山四街”地貌的旅游勝地,是交通便利、休閑娛樂、重溫老重慶舊夢的好去處。

磁器口始建于宋真宗咸平年間(公元998年),因明朝建文帝朱允?殺苣言?隱修于鎮(zhèn)上寶輪寺,故又名龍隱鎮(zhèn)。清朝初年,因盛產(chǎn)和轉(zhuǎn)運瓷器,而得名磁器口,作為嘉陵江邊重要的水陸碼頭,曾經(jīng)“白日里千人拱手,入夜后萬盞明燈”,繁盛一時,美譽為“小重慶”。

磁器口歷史文化底蘊豐厚,是重慶歷史文化名城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巴渝文化、宗教文化、沙磁文化、紅巖文化、民俗文化各具特色:有古樸粗獷的巴渝遺風,有古風猶存的茶館、有歷史傳承的碼頭文化;有佛、道、儒三教并存的九宮十八廟;有正氣凜然的紅巖志士抗戰(zhàn)遺址;有獨具特色的川劇清唱、火龍表演,有工藝獨特、品種繁多的傳統(tǒng)旅游產(chǎn)品,有享譽四方的毛血旺、千張皮、椒鹽花生等飲食三寶,任你品味,任你選購。“一條石板路,千年磁器口”,其鮮明的民族和地域特色顯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和強大的吸引力,海內(nèi)外每年前來參觀、旅游的賓客達300余萬人次。

對于重慶附屬腫瘤醫(yī)院心得體會簡短六

烏江百里畫廊是重慶市市級風景名勝區(qū),地處渝東南、黔東北接合區(qū)域,其范圍包括重慶市彭水縣、酉陽縣、貴州省沿河縣的烏江干流段及兩側(cè)支流,自貴州省沿河縣進入重慶酉陽縣萬木鄉(xiāng)和龔灘鎮(zhèn),至重慶涪陵區(qū)匯入長江。是一處集自然山水、歷史古鎮(zhèn)、民俗風情于一體的高品位的風景名勝區(qū)。

烏江發(fā)源于貴州省威寧縣,流經(jīng)重慶市酉陽縣萬木鄉(xiāng)、龔灘鎮(zhèn),至涪陵匯入長江,全長1070公里。烏江百里畫廊包括烏江干流酉陽縣龔灘古鎮(zhèn)至萬木鄉(xiāng)之間河段,以及自東向西倒流的烏江支流阿蓬江酉陽段,占地面積240平方公里。含烏江百里畫廊峽谷景區(qū)、龔灘古鎮(zhèn)景區(qū)、阿蓬江漂流景區(qū)、清泉廊橋景區(qū)、馬鞍城旅游景區(qū)、萬木石林景區(qū)、三家阡石林、懸葬旅游景區(qū)、長溪溝生態(tài)旅游景區(qū)。是千里烏江的精華,被譽為“烏江百里畫廊”。

烏江百里畫廊“山似斧劈、水似碧玉、虬枝盤旋、水鳥嬉翔”,以“奇山、怪石、碧水、險灘、古鎮(zhèn)、廊橋、纖道、懸葬”為特色。特別是荔枝峽、白芨峽、土坨子峽是山水畫廊的精品。清代詩人梅若翁贊嘆:“蜀中山水奇,應推此第一?!?/p>

烏江百里畫廊文化內(nèi)涵深厚,自然風光綺麗,民族風情濃郁。龔灘古鎮(zhèn)有1700余年的歷史;蠻王洞為戰(zhàn)國遺跡;馬鞍城是南宋金頭和尚起義遺址;僰人懸葬是東漢僰人的獨特風俗;還有巴人纖道、清泉廊橋、土家風情、“驚濤拍岸”、“竹零詩龕”等厚重的歷史文化遺跡頗具研究價值。雄奇險秀的河谷溝壑,鬼斧神工的懸崖絕壁,桀驁不馴的烏江、歡快奔流的阿蓬江,點綴在秀美的烏江百里畫廊,受到了無數(shù)科考、探險、攝影愛好者、電影、電視劇組的青睞。

沿途風景:

龔灘峽:位于沿巖鄉(xiāng)烏江村絳坨至阿蓬江匯合處,峽長3.5公里。峽與灘交響,水與石撞擊,峭壁如削,險象環(huán)生,附生其上的仙人巖、雄雞石、老鷹巖、松林峰、母子峰等,形象逼真,給險峻的氛圍增添了許多樂趣。

斧劈峽:位于烏江后坪鄉(xiāng)至萬木鄉(xiāng),全長2公里。其峽山勢險要,恰似鬼斧神工所造。峽內(nèi)河水,波平如鏡,游魚可數(shù)。幽綠如藍的江水,映著的紅日,從天上直落到紅底。在斧劈峽的岸上,是重慶市與貴州省一市一省共一街的地方。同街共境的酉陽縣萬木鄉(xiāng)與沿河縣的黑獺鄉(xiāng),都是土家族人,風族風俗習慣一樣,逢年過節(jié)活動相同,他們同飲一江水,數(shù)百年來親如一家。

土坨子峽:位于烏江龔灘鎮(zhèn)至清泉鄉(xiāng)之間,綿延達3.5公里。這里,灘大水急,有烏龜山、山泉水、廊橋、木樓、竹海、鯉魚池以及古漢墓、金盔金甲、鳳冠霞帔和中華最大的第一石磨(直徑4米)等,是考古科研的重要文物。

荔枝峽:位于烏江重慶段后坪鄉(xiāng),上連萬木鄉(xiāng)的斧劈峽,從重慶延伸至沿河縣域。峽谷的秀麗奇絕仿佛貴州秘境,云煙繚繞,飛瀑幽谷,而且是烏江猴、云豹、巖羊、獐子、野豬、長尾雉的樂園,給自然的峽江增添了動感靈語。尤其是附近的麻陽河支流,建有珍稀動物黑葉猴國家保護區(qū),區(qū)內(nèi)有黑葉猴58群,密度達14只/平方公里。

白芨峽:位于烏江清泉鄉(xiāng)至后坪鄉(xiāng)段,景點有4公里長。白芨峽河床筆直,水色連天,青山綠水,兩岸鳥語花香,舟行至此,好似銀河落九天。遠眺兩岸懸崖,尤如八大屏風,山巖之筆直,真乃鬼斧神工。

對于重慶附屬腫瘤醫(yī)院心得體會簡短七

親愛的游客朋友們:

大家好,歡迎來到美麗的山城重慶,現(xiàn)在請大家跟我一道去了解重慶、認識重慶、愛上重慶吧。

重慶是我國的歷史文化名城,古稱江州,后又稱巴郡、楚州、渝州、恭州。公元1189年宋光宗在此先封恭王后即帝位,自詡雙重喜慶,升恭州為重慶府,重慶由此得名。重慶曾經(jīng)歷三次建都,第一次為商周時期巴國都地;第二次為元末大夏國都;第三次是在中國抗日戰(zhàn)爭時,為國民政府的戰(zhàn)時陪都,故又稱三都之地。重慶也曾三次直轄,即1939年行政院直轄,新中國成立初期中央直轄,最后在1997年重慶成為中國第四個,中國西部唯一的直轄市。

重慶更是一座山水之城,位于東經(jīng)105°17′~110°11′北緯28°10′~32°13′之間,中國西南部四川盆地多低山、丘陵帶,為嘉陵江和長江所環(huán)繞,幅員8.24萬平方公里,轄40個區(qū)縣,有49個民族,人口3144萬。重慶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冬暖夏熱,雨量充沛,溫潤多陰,濕度大,便造就了重慶美女們的好皮膚。

說到重慶美女,就不得不提到我們現(xiàn)在所在的,美女云集的解放碑了。

任何一個城市都有自己的標志,任何一個標志性建筑都是一個城市的歷史的濃縮與見證,說到重慶,最能體現(xiàn)重慶人精神,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我們現(xiàn)在所看到的這座人民解放紀念碑了。它最初落成于1940年孫中山先生逝世紀念日,并被命名為精神堡壘,以激勵中華民眾奮力抗爭以取得勝利,抗戰(zhàn)勝利后,在其原址動工修建了抗戰(zhàn)勝利紀念碑,以紀念抗日戰(zhàn)爭的偉大勝利。1949年11月30日,重慶解放。1950年10月1日,重慶人民在此隆重慶祝了新中國成立后的第一個國慶節(jié),正式將抗戰(zhàn)勝利紀念碑改為人民解放紀念碑,簡稱解放碑。

解放碑全部由鋼筋水泥建造,碑高27.5米,其結(jié)構(gòu)由碑身、碑座、標準鐘、了望臺等部分組成,碑的正面鐫刻著功勛卓著的劉伯承元帥親自題寫的“重慶人民解放紀念碑”。

重慶解放碑石抗戰(zhàn)勝利和重慶解放的歷史見證,還是重慶唯一的一座紀念抗日戰(zhàn)爭勝利的紀念碑。

97直轄后,解放碑大十字區(qū)域改造成為了商業(yè)步行街,以其為核心的解放碑商貿(mào)中心,即休閑、娛樂、商務、金融、購物、餐飲等綜合功能為一體,駐渝世界500強企業(yè)多云集于此,是長江上游的黃金商貿(mào)區(qū),是重慶的十字金街和中國西部第一街。

好了,解放碑我就為大家簡單的介紹到這里,現(xiàn)在就請大家隨意品嘗這里的美食,打望這里的美女吧。

對于重慶附屬腫瘤醫(yī)院心得體會簡短八

各位游客:

你們好,歡迎你們來到渝中旅游,我是你們的導游。

洪崖洞位于重慶市核心商圈解放碑滄白路、長江、嘉陵江兩江交匯的濱江地帶,坐擁城市旅游景觀、商務休閑景觀和城市人文景觀于一體。以最具巴渝傳統(tǒng)建筑特色的“吊腳樓”風貌為主體,依山就勢,沿江而建,讓解放碑直達江濱。游客可觀吊腳群樓、觀洪崖滴翠,逛山城老街、賞巴渝文化,燙山城火鍋、看兩江匯流,品天下美食、玩不夜風情的休閑娛樂新天地。

洪崖洞位于重慶市滄白路、長江、嘉陵江兩江交匯的濱江地帶。以巴渝傳統(tǒng)建筑特色的“吊腳樓”風貌為主體,依山就勢,沿江而建,讓解放碑直達江濱。

洪崖洞整體業(yè)態(tài)分為紙鹽河酒吧街、天成巷巴渝風情街、盛宴美食街及異域風情城市陽臺四條大街。四條大街分別融匯了當下所有時尚元素,美國全球連鎖海盜酒吧等一系列全球知名酒吧的加盟,不但可引領(lǐng)重慶新娛樂生活方式,也將帶動重慶夜生活的新標向。

天成巷巴渝風情街為世人展示的一種不同于以往的時尚潮流,以2320xx年前的巴渝盛景為載體,展示出當時盛行于世的青磚、石瓦、紅檐綠瓦的古典民居,早已流傳的前店后廠“民間工藝作品”也將現(xiàn)身于此。

盛宴美食街為大家展現(xiàn)的則是一種“另類美食城”的盛景,一個集中外古今名店于一堂的美食盛景。 洪崖洞

異域風情城市陽臺將作為重慶最大的一個城市交通轉(zhuǎn)換站而備受世人注目,建工完成之后的洪崖洞城市陽臺停車場可同時容納30-40輛車輛的停放,需要游逛解放碑或停留在洪崖洞游玩的游客則可乘坐扶梯或觀光電梯直上解放碑或達到洪崖洞的任何一層樓。

洪崖洞,在不久的將來,將成為一個真正“讓世界了解重慶,讓世界愛上重慶”的佳作之地,也將是一個顛覆重慶人傳統(tǒng)生活習慣的純生活休閑娛樂新空間。

對于重慶附屬腫瘤醫(yī)院心得體會簡短九

古鎮(zhèn)磁器口位于市區(qū)近郊,東臨嘉陵江,南接沙坪壩,西界童家橋,北靠石井坡,面積1.18平方公里,以明清時盛產(chǎn)及轉(zhuǎn)運瓷器得名。

鎮(zhèn)上有馬鞍山踞其中,金碧山蹲其左,鳳凰山昂其右,三山遙望,兩谷深切。鳳凰、清水雙溪瀠洄并出,嘉陵江由北而奔,江寬岸闊,水波不興,實為天然良巷。

史載興鎮(zhèn)始于宋真宗咸平年間(公元998-1020xx年)至明代形成水陸交匯的商業(yè)碼頭,清末民國時期達極盛,古人詩贊其繁華,白日千人拱手,夜里萬盞明燈。有“小重慶”之美喻。

馬鞍山上川東名剎寶輪寺,始于唐,殿宇恢宏,保存完好,傳說明建文帝曾避難于此,故又名龍隱寺,其繁盛時住僧達三百余人。

鎮(zhèn)上建筑極具川東民居特色,石板路與沿街民居相依和諧,房屋結(jié)構(gòu)多為竹木結(jié)構(gòu),穿斗夾壁或穿半木板墻。沿街鋪面多為一進三間,長進深戶型,鋪面后房一般為四合院,為商賈大戶居所。雕梁畫棟,窗花戶欞圖案精美,做工精巧。

古鎮(zhèn)是沙磁文化發(fā)源之地,抗戰(zhàn)時聚集了郭沫若、徐悲鴻、豐子愷、傅抱石、巴金、冰心等文化名人。著名美籍華裔科學家丁肇中先生曾在鎮(zhèn)上就讀?!都t巖》小說華子良原型從古鎮(zhèn)碼頭險脫魔爪………。

古鎮(zhèn)有山有水,空氣清新,綠樹成蔭,民眾生活安寧舒適,保留了中國地方民族生活風貌。古鎮(zhèn)已敞開門戶,喜迎中外客人。

史載興鎮(zhèn)始于宋真宗咸平年間(公元998-1020xx年)至明代形成水陸交匯的商業(yè)碼頭,清末民國時期達極盛,古人詩贊其繁華,白日千人拱手,夜里萬盞明燈。有“小重慶”之美喻,以明清時盛產(chǎn)及轉(zhuǎn)運瓷器得名。

古鎮(zhèn)有山有水,空氣清新,綠樹成蔭,民眾生活安寧舒適,保留了中國地方民族生活風貌。

古鎮(zhèn)磁器口位于市區(qū)近郊,東臨嘉陵江,南接沙坪壩,西界童家橋,北靠石井坡,面積1.18平方公里,四季皆宜。

1998年被國務院確定為重慶市重點保護歷史街區(qū),沙坪壩區(qū)人民政府已規(guī)劃把磁器口建成具有巴渝文化特色的旅游新區(qū)。

您可能關(guān)注的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