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云山戰(zhàn)役心得體會總結(jié) 觀老山戰(zhàn)役心得體會(3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2-12-20 14:26:34 頁碼:13
云山戰(zhàn)役心得體會總結(jié) 觀老山戰(zhàn)役心得體會(3篇)
2022-12-20 14:26:34    小編:ZTFB

我們得到了一些心得體會以后,應(yīng)該馬上記錄下來,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能夠給人努力向前的動力。心得體會對于我們是非常有幫助的,可是應(yīng)該怎么寫心得體會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心得體會范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對于云山戰(zhàn)役心得體會總結(jié)一

洛陽白云山景區(qū)之五大觀光區(qū)

1、白云峰:

白云山景區(qū)白云峰是伏牛山系的主要山峰之一,海拔2150米,奇峰突兀,婀娜多姿。主峰常年白云繚繞,如海市蜃樓。大有“薄霧蒙翠峰,碧紗罩玉容”的意境。

白云山觀光區(qū)有七個奇峰,而白云峰作為主峰海拔2085米,從白云山觀光區(qū)路口上行,直線落差有580米,沿途可看到一線天,金兔拜月,望夫石,天橋等景點,其中白云峰就是當(dāng)年白蛇修煉金身的地方,至今,仙山靈氣猶存,各位能登上白云峰,也算過了一次神仙癮。

另外,在隱跡林秀草茂之處,終年云霧飄緲的山洞,就是白云洞,它深27米,寬6米,頂高3米,洞的里面有一小溪常流,且寬敞平坦,內(nèi)側(cè)有小洞數(shù)個。據(jù)說白蛇娘子到四川峨嵋之前,就終日在這里修煉,因而人稱此洞為白云洞。

2、玉皇頂觀光區(qū):

玉皇頂海拔2212米,因峰插天宮、頂如皇冠而得名,有“中原極頂”、“綠色心臟”之譽,是中原地區(qū)觀賞云海日出的最佳去處。登上群峰之冠———玉皇頂,可謂“一覽眾山小”,令人大開眼界,嘆為觀止,其自然景觀神秘莫測而又奇幻多變。與此同時,玉皇閣位于山頂,是全國地處海拔最高的道教勝地,香火旺盛,靈氣十足。

3、 九龍瀑潭觀光區(qū):

白云山在森林植被的涵蓋下,形成千姿百態(tài)的多級瀑布和深潭,落差123米,氣勢恢宏,“九龍瀑布嬉彩虹”中外聞名。

黑龍?zhí)叮蛩屎谏?,狀如游龍而得名,水流從高不過10米的巖壁上落下,沖撞力竟使潭水深不可測。

珍珠潭,是洛陽白云山中諸多水景中的一個。自上而下的涓涓細(xì)流,看起來就像絲綢一樣,卻又以不可抗拒的神奇的力量,將花崗巖石雕琢成九曲六珠,巧奪天工世人罕見所以被稱為“珍珠潭”。據(jù)說從前常有猛虎沐浴,所以又取名沐虎池。

白龍幢,又叫千尺崖,把高、陡、險、峻、奇融為一體。在這千尺絕壁上,人工開鑿出一條長500米的洞天棧道。游客過棧道、進(jìn)巖洞,曲曲折折,不勝迷離。在千尺崖左側(cè)高險處,一條白龍凌空而下,名曰白龍瀑布,瀑布落差60多米,甚為壯觀。九龍瀑布高103米,石壁上天然形成九條巖紋,形似九條巨龍,故得名。若逢麗日照射,瀑布現(xiàn)出道道彩虹,人站瀑前,彩虹纏身,人走虹移。

4、雞角曼(小黃山):

雞腳曼位于洛陽白云山景區(qū)東南部,主峰海拔1845米,群山綿延,嶺峰陡峭,在峰頂和光潔的巖壁上,蒼松挺拔。在小黃山一側(cè),有一鑼鼓洞,洞高18米,寬17米,深34米,隱現(xiàn)于古樹密林之中。據(jù)傳說,有鑼鼓鏗鏘、琴聲悠揚的仙樂妙曲從洞中傳出,則預(yù)示風(fēng)調(diào)雨順的好年景。洞中有一水池,水不盈尺,卻神秘之極,無人飲不溢,眾人飲不干,其因不得其解。

沿途的雞角曼小黃山還有有箭竹林、飛來石、紅樺林、夫妻石、石炮臺、楚長城、玉兔拜月、觀景臺、鳥巢石、貴人弓腰等諸多景點。

箭竹林:密密匝匝的箭竹,面積五百余畝,是熊貓的主要食物,也是做箭桿、竹筷,筆桿的好材料。很久很久以前這里生長著成千上萬畝的箭竹,也有許多熊貓在此繁衍生息。由于中原地區(qū)戰(zhàn)事頻繁,箭竹被砍伐用來做箭,箭竹面積大量減少,憨態(tài)可掬的大熊貓也逐漸從白云山消逝。

紅樺林:那片紅顏色的樹林叫紅樺林,一般生長在海拔1500米以上的高山陰坡、半陰坡或山頂,木材為制作飛機螺旋漿、枕木、槍托等優(yōu)良用材。樹皮橘紅色或紫紅色,有光澤,像薄紙一樣,很容易剝落,也有很多浪漫后生用柔和的樺樹皮寫信傳情。

夫妻石:東北山峰上那兩塊相對而立的石頭,象一對含情脈脈、親昵交談的夫妻,左邊的頭上戴著帽子,右邊的披著長發(fā)。

玉兔拜月:東南方向山峰上的那塊石頭像是翹首東望的兔子。這里邊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有一天,玉兔偷偷離開瞻宮來到人間,被秀美的白云山風(fēng)光所迷戀,整整玩了一天,不料月亮已從東邊升起,玉兔再也回不去了,于是便葡伏在山峰上天天向東遙拜。

小黃山觀景臺:面前這座峰嶺陡峭的山有著黃山之韻、黃山之美、黃山之奇,許多天然景致堪稱黃山再造,流派一脈相承,因而人們親昵地稱它為“小黃山”。站在這里,向四周觀望,千峰竟秀,峰峰呈奇,壁立千仞,各具特色,主峰海拔1845米。那么多怪石奇峰,千姿百態(tài),引人遐想。

5、原始森林觀光區(qū):

原始森林觀光區(qū)以純自然美的景觀獨特于世,萬畝原始森林樹木參天,枝葉繁茂,遮天蔽日。林相完整,灌草叢生,野花遍地,各種稀有珍貴動植物隨處可見。經(jīng)調(diào)查,原始森林區(qū)共有陸棲脊椎動物4綱、28目、69科、204種,其中屬國家一級保護(hù)的有黑鸛、金雕、金錢豹等10種,屬國家二級保護(hù)的有娃娃魚、豺、水獺、小靈貓、麝、青羊等28種。而植物用材樹種290種,淀粉植物98種,纖維植物143種,野生水果97種,鞣料植物193種,花卉植物467種,野菜植物155種,芳香植物92種,油料植物208種,藥用植物822種,有毒植物27種,飼料植物285種,堪稱“綠色植物寶庫”。沿途還可看到石庵、石瀑、小華山、佛手古櫟、八仙幽谷關(guān)、九曲瀑布、頂天松、折疊瀑、月牙潭、墨龍?zhí)丁埍橙暗冉^妙景觀。

此外,林中還有一條處在峽谷深澗突兀而出的山脊,被當(dāng)?shù)厝朔Q為“龍背”,“龍背三景”古木、奇松、映山紅也成為每年四五月份正值映山紅花季時原始森林里秀美的一幕。

洛陽白云山景區(qū)之五大休閑區(qū)

1、白云湖:

白云湖建于1997年,壩高17米,長35米,湖面長500米,最大蓄水量12萬立方米。這里碧波蕩漾,白霧繚繞,風(fēng)景如畫。在這白云湖下面,還有一個15萬立方米的青山湖,因青山合抱,山水共色,群峰連綿而得名。白云湖是一個調(diào)節(jié)水庫,專門用于調(diào)節(jié)下游瀑布用水。

在湖上乘船游玩,清風(fēng)徐來,水波蕩漾,在天光云影中穿行,其樂無窮,藍(lán)天、白云、青山、綠水,可以洗去你身心的疲勞,幫你理出紛亂的思緒,幫你展開想象的翅膀,讓你心靜如水,心曠神怡。

2、高山森林氧吧:

8萬平方米的華山松、落葉松森林氧吧是中原海拔最高、規(guī)模最大的天然氧吧。一畝松林每天能產(chǎn)生49千克氧氣,空氣中負(fù)氧離子含量每立方厘米達(dá)到7.3萬個,是城市一般公共場所的3650倍,是一般住室的1450倍。豐富的負(fù)氧離子吸入人體后,有鎮(zhèn)靜、催眠、鎮(zhèn)痛、止咳、增食欲、降血壓之功效,可以改善肺的換氣功能,增加氧的吸入量和二氧化碳的呼出量,使人精神煥發(fā),精力充沛。在這里大家可以欣賞到“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的詩句意境,還可以舉行圍棋、象棋、乒乓球、座搖椅、練臂力等文體娛樂活動。氧吧內(nèi)旱蓮鋪地,是度假、避暑、休閑的理想場所。同時,氧吧內(nèi)還點綴著60余位國家頂尖級文學(xué)家、書法家及世界漢語言學(xué)家詠頌白云山的石刻。

3、高山牡丹園:

洛陽以盛產(chǎn)牡丹著名,白云山當(dāng)然不例外。高山牡丹園更是是白云山的一絕?!奥尻査脑伦砟档ぁ?,而五月份嵩縣境內(nèi)的白云山,正是牡丹爭齊斗艷時。白云山高山牡丹園由于海拔高,牡丹延長了開放期,每年5-6月份游人都可以欣賞到國色天香的牡丹芳容。不僅如此,栽植的牡丹有156個品種5.6萬株,總面積達(dá)168畝,位居國內(nèi)第一。景區(qū)內(nèi)還特設(shè)了幾座十分精美的木雕觀花閣,增添了不少雅趣。“青山靈雪”、“酒醉楊妃”、“朱砂壘”、“錦帳芙蓉”、“一品朱衣”、“銀粉金麟”、“飛燕紅妝”……無不激起每一個愛詩之人的情致。

4、留侯祠:

留侯祠是漢朝開國元勛張良隱居的地方。留侯祠系在原舊址上恢復(fù)重建的部分建筑,占地面積80畝,建筑面積1100平方米。留侯祠地處白云湖畔,祠前綠樹成蔭,碧水環(huán)繞,祠內(nèi)陳列豐富,古樸的印月亭、草庵、垂釣臺,供游人追尋漢相張良在此隱居生活的遺跡。

5、蘆花谷:

全長3000米,谷內(nèi)溪流潺潺,溪畔蘆葦叢叢,一路上濃蔭如蓋,河谷中瀑潭相連,環(huán)境清幽,景色優(yōu)美。當(dāng)秋天蘆花盛開的時候,河谷一片銀白,因此這條河谷被稱為蘆花谷。沿途可以看到:日本落葉松林、鱷魚戲水、金龜曬蓋、野生牡丹園、高山蘆葦、會龍?zhí)?、黑龍?zhí)丁ⅫS龍井、迎客松、青龍?zhí)?、石上松、連翹林、口中路、吊橋、月亮湖、龜山等景點。

對于云山戰(zhàn)役心得體會總結(jié)二

各位游客:

你們好,歡迎你們來到北碚旅游,我是你們的導(dǎo)游。

重慶縉云山地處東經(jīng)106°17′-106°24′,北緯29°41′-29°52′,海拔200-952.5米,位于重慶市北碚區(qū)嘉陵江小三峽之溫塘峽西岸,距重慶市中心35公里;為華瑩山腹式背斜山脈分支的一段。

縉云山位于重慶市北碚區(qū)嘉陵江溫塘峽畔,古名巴山。是七千萬年前"燕山運動"造就的"背斜"山嶺。山間白云繚繞,似霧非霧,似煙非煙,磅礴郁積,氣象萬千。早晚霞云,姹紫嫣紅,五彩繽紛。古人稱"赤多白少"為"縉",故名縉云山。

縉云山與嘉陵江小三峽、合川釣魚城一并被定為國家級自然風(fēng)景名勝區(qū)。縉云山總占地面積76平方千米,海拔350米-951米??N云山景色宜人,植物資源豐富,素有北有縉云、南有石筍之美譽。

縉云山國家級自然保護(hù)區(qū)地質(zhì)構(gòu)造屬川東褶皺帶華鎣山帚狀弧形構(gòu)造。褶皺帶由明顯的北北東-南南西走向的三個背斜,兩個向斜構(gòu)成,構(gòu)造單元由西北向東南分別為牛鼻峽背斜,溫湯峽背斜和觀音峽-中梁山背斜組成,背斜之間有寬緩的澄江向斜和北碚向斜谷地,嘉陵江由西北向東南橫切三個背斜和兩個向斜,因而形成三個險峻的峽谷,即牛鼻峽、溫湯峽、觀音峽。

峽谷兩側(cè)山高巖陡,峭拔幽深,形勢險要,其雄奇瑰麗之勢,猶如長江三峽的縮影,故素有"嘉陵江小三峽"之稱。褶皺帶在白堊紀(jì)末期第三紀(jì)初的四川運動形成。地層有三迭紀(jì)、侏羅紀(jì)和第四紀(jì)地層,而縉云山屬于三個背斜的中間一支溫湯峽背斜的一部分,與小三峽山下相映,風(fēng)景秀麗,海拔200-952.2米,相對高差752.2米。

縉云山的南段為箱形山脊,頂部平緩。全山西翼較緩,坡度20°左右,東翼較陡,坡度60°~70°,因此兩翼植物和植被有所不同。

縉云山巖層為砂、泥頁巖相間組合,上層為厚砂巖,下層為泥頁巖,泥頁巖積水。巖層越厚,積水越多。在砂巖和泥頁巖接觸面,有接觸水流出。采煤后的煤洞有煤洞水,巖體在這些流水的長期作用下,形成以山脊線為分水嶺。在東南翼和西北翼上發(fā)育的許多平行排列的順向河及沖溝,構(gòu)成了縉云山的梳狀水系。

沖溝長度一般為0.7~1公里,最長者1.8公里,最短者0.5公里,大多屬于幼年沖溝,其彎曲度不明顯,多為直線型沖溝,而溝谷為"v"字型。谷寬10~50米,也有幾米寬的,由于山體蓄水量較大,沖溝大多數(shù)(12條)有常年性流水,成為山泉,滿足職工、村民以及游客的生活用水,并且煤洞水還成為地勢較高的丘陵地的灌溉用水。所有這些流水最終流入嘉陵江。保護(hù)區(qū)范圍內(nèi),有人工挖掘的堰塘,溪溝筑成的大小水庫共計11個。

縉云山的土壤以三迭紀(jì)須家河組厚層石英砂巖、炭質(zhì)頁巖和泥質(zhì)砂巖為母質(zhì)風(fēng)化而成的酸性黃壤及水稻土。山麓地區(qū)為侏羅紀(jì)由紫色砂頁巖夾層上發(fā)育的中性或微石灰性的黃壤化紫色土。

縉云山土壤分為黃壤和水稻土兩大類,并有少量零星分布的紫色土。黃壤大類又分為黃壤和黃泥土兩亞類,二者各有一屬,即冷砂黃壤土屬和冷砂黃泥土屬,其中冷砂黃壤土屬有6個土種,冷砂黃泥土屬有4個土種。水稻土大類只有1個亞類,1個土屬,3個土種。\

其中重慶縉云山國家級自然保護(hù)區(qū)總面積7600公頃,核心區(qū)1235公頃,緩沖區(qū)1505公頃,實驗區(qū)4860公頃。

縉云山森林覆蓋率達(dá)96.6%。保護(hù)區(qū)內(nèi)有大面積的常綠闊葉林,有多種具代表性的生態(tài)系統(tǒng),從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中亞熱帶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天然本底,是一個典型的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的生態(tài)綜合體物種基因庫。縉云山物種多樣性豐富,有長江流域保存較好的典型的亞熱帶常綠闊葉林景觀和相對穩(wěn)定的生態(tài)系統(tǒng),保存了許多古老的分類上孤立的形態(tài)特殊的植物。

保護(hù)區(qū)具亞熱帶季風(fēng)濕潤性氣候特征,年平均氣溫13.6℃,最熱月(八月)平均氣溫24.3℃,最冷月(一月)平均氣溫3.1℃,極端最高溫36.2℃,極端最低溫-4.6℃,10℃年積溫為4272.4℃;相對濕度年平均87%,水汽壓年平均14.9毫巴;年平均降水量1611.8毫米,最高年降水量1783.8毫米,冬半年(十至三月)降水量368.0毫米,占全年的22.8%,夏半年(四至九月)降水量1243.8毫米,占全年的77.2%;年平均蒸發(fā)量777.1毫米,月平均蒸發(fā)量64.7毫米,七、八兩月蒸發(fā)量共255.4毫米,占全年的32.8%;霧日數(shù)年平均89.8天,年平均日照時數(shù)低于1293小時。縉云山林內(nèi)最高月平均氣溫(八月)24.5℃,最低月平均氣溫(二月)3.7℃,月均溫年較差20.8℃;林外空曠地最高月均氣溫25.8℃,最低月平均氣溫3.3℃,月均溫年較差22.5℃,比林內(nèi)年較差高1.7℃,最熱月均溫林外比林內(nèi)高1.3℃,最冷月均溫林外比林內(nèi)低0.4℃。

縉云山名之由來有多種傳說。

一說,黃帝時有縉云氏后裔居此,故稱縉云山。據(jù)郡志載宋靈成侯廟碑云;"此山出于禹別九州之前,黃帝時有縉云氏不才子曰混沌,高辛氏亦有不才子八人投于巴(宗)以御魑魅,名基于此",故得山名,這是一種傳說。

二說,因縉云寺而得名。另據(jù)《重慶府志》描述渝州十二景,有王爾鑒的《縉嶺云霞》詩,其序云:"縉云山九峰爭秀,色赤如霞。縉,赤色也"??N云山間云霧繚繞,氣象萬千,云霞時常變得色赤如火,姹紫嫣紅,五彩繽紛。古人以赤多白少為縉,故名縉云,遂為山名,這又是一種傳說。

三說,縉云山在遠(yuǎn)古時代叫做巴山。山上松翠花香,山下嘉陵碧流,在這一帶,居住著兩個勤勞而善良的氏族,一個是巴族,一個是賨族(音叢)。他們和睦相處,靠打獵和捕魚為生。山上有一個石穴,終年翻涌著一股暖人心脾的溫泉水。這水,據(jù)說是王母娘娘的玉液池裂了一條縫,流淌到巴山來的仙水,巴山上的人喝了這仙水,歲數(shù)都活得很長很長;洗了這仙水,從不生瘡染病。巴、賨兩個氏族過得十分快樂。到了軒轅皇帝打敗了炎帝,統(tǒng)一了中原以后,大封功臣,把一個掌管驅(qū)疫、驅(qū)鬼的臣子封為夏官、賜了他一個姓氏,就叫縉云氏??N云氏生了一個名荼的兒子,性情暴躁,常在外為非作歹,涂炭生靈。老百姓控告到皇帝那兒,皇帝大怒,準(zhǔn)備下令把荼處以極刑。縉云氏十分恐懼,他想起了同朝共事的高辛氏也有八個不成器的兒子,便去找他商量主意。他們終于盤算出了一個辦法,向皇帝匯報說,巴山有一個仙泉,懇請皇帝批準(zhǔn)由他們的兒子帶兵到巴山一帶去征服當(dāng)?shù)氐氖献澹瑠Z取仙泉,將功贖罪?;实巯胝加邢伤?,于是,縉云氏之子荼為帥,高辛氏八子當(dāng)先鋒,率領(lǐng)上萬兵士,溯江而上。一路上燒殺搶掠,巴族、賨族英勇抵抗。終因寡不敵眾,最后剩下九位年輕的勇士退到嘉陵江邊的巴山上,以喝巴山仙水補充精力,堅持奮戰(zhàn)了七天七夜,進(jìn)攻者死傷數(shù)千人,荼帥氣得兩眼噴出火花,將巴山的樹木燒光了,巖石熔化了,鳥兒飛走了,老虎被燒死了,連巴山上空的云朵也被烤成緋紅緋紅的,待滿山大火熄滅,九位勇士化成九座雄偉高大的山峰,擋著進(jìn)攻者的去路,它就是現(xiàn)在的縉云九峰。從那時起,巴山上空的云彩,一早一晚,總是緋紅緋紅的,古時稱赤色為縉色,于是人們便逐漸把巴山稱為縉云山了。

四說,地方志記載,4720xx年前,華夏始祖軒轅黃帝就在此山修道煉丹,因為丹成之時天空出現(xiàn)非紅非紫的祥云,軒轅黃帝遂命名為縉云,縉云山因此而得名?!洞竺髡y(tǒng)道藏》"歷世真仙體道通鑒卷"中也記載:'軒轅黃帝往,煉石于縉云堂,于地?zé)挼r,有非紅非紫之云現(xiàn),是曰縉云, 因名縉云山'。

縉云山是具有1500多年歷史的佛教圣地,與四川青城山、峨眉山并稱為"蜀中三大宗教名山"。

縉云山從北到南有朝日峰、香爐峰、獅子峰、聚云峰、猿嘯峰、蓮花峰、寶塔峰、玉尖峰、夕照峰9峰橫亙,其中玉尖峰最高,海拔1050米。景區(qū)有佛光巖、相思巖、舍身崖、黛湖、白云竹海等眾多優(yōu)美的自然景觀??N云山人文資源十分豐富,有縉云寺、溫泉寺、白云觀、紹龍觀、復(fù)興寺、石華寺等8大古剎和晚唐石照壁、明代石牌坊、宋代石刻等名勝古跡。有世界佛學(xué)苑漢藏教理院(1932年)遺址和獅子峰寨、青龍寨等古寨遺跡;還是具有1500多年歷史的佛教勝地,有50年代中共西南局領(lǐng)導(dǎo)夏季辦公舊址(賀龍院和小平舊居)等;現(xiàn)新建有白云觀、紹龍觀等道教文化園區(qū)和景點。景區(qū)每年舉辦縉云登山節(jié)和"縉云論劍"武林大會。

縉云寺是國內(nèi)唯一的迦葉古佛道場,始建于南朝劉宋景平元年(420xx年),后曾受到歷代帝王封賜。唐高祖李淵(620xx年)曾親筆題名"禪真宮"。唐大中元年(847年),唐宣宗賜寺額為"相思寺",系山有相思巖、相思竹、相思鳥之故。唐乾符元年(874年),定濟和尚重建寺廟。971年慧歡禪師主持修葺殿宇。998年,宋真宗將宋太宗讀過的240卷梵經(jīng)送到這里,供奉在寺中。宋景德四年(1020xx年),真宗賜名"崇勝寺"。明永樂五年(1420xx年),明成祖皇帝敕諭"縉云勝景"。明天順元年(1462年),明英宗皇帝又賜名"崇教寺",萬歷三十年(1620xx年),明神宗皇帝下令改為縉云寺,賜題"迦葉道場"。明末清初,寺毀于火災(zāi)?,F(xiàn)存寺廟是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由破空和尚主持修復(fù)的。

溫泉寺始建于南朝劉宋景平元年(公元420xx年),古為縉云寺下院,廟宇輝煌,石雕甚眾,寺內(nèi)香火興旺。后經(jīng)北周武帝和唐武宗兩度滅佛,毀壞嚴(yán)重,唐順宗時期重建廟宇,并在后山巖間刻摩崖佛像。北宋景德四年(1020xx年),溫泉寺受朝廷封賜為"崇勝禪院"。明、清時期,可算是溫泉寺的黃金時代,廟宇得重新修建,同時在寺前建造了接官亭,寺后迎流砌池,廣方四丈,上翼以亭,無論天晴落雨,游人均可下池沐浴,并利用溫泉水源和地形,修建了戲魚池、半月池等,供游人觀賞。

唐代詩人陳玉白、王維、杜甫、李商隱等,都曾游歷或下榻過溫泉寺。唐進(jìn)士司空圖、北宋宰相丁謂、理學(xué)家周敦頤、南宋狀元馮時行、清康熙大學(xué)士張鵬翮以及黃炎培、林森、馮玉祥、老舍、田漢、夏衍等都曾留下佳篇。

1259年2月蒙哥兵臨合川釣魚城。蒙哥東征西討,所向披靡,然而在釣魚城主將王堅與副將張玨的頑強抗擊下,卻不能越雷池半步。 1259年7月,蒙哥被城上火炮擊傷,后逝于溫泉寺。

縉云山位于重慶市郊,是嘉陵江邊一處避暑游覽勝地。最高峰海拔980米,九峰挺立,拔地而起,山上古木參天,翠竹成林,環(huán)境清幽,景色優(yōu)美,因而有“小峨眉”之稱。

縉云山的主峰叫獅子峰,峰頂狹窄,在一塊比較平坦的巖石上,用鐵欄桿圍起一個覽勝臺。在這里往下看,是懸崖峭壁;往遠(yuǎn)處看,是峰巒起伏;山腳下,嘉陵江在緩緩流過??N云山有兩萬多畝森林,生長著1700多種亞熱帶植物,是著名的植物寶庫和森林公園。例如飛蛾樹,為稀罕的樹木之一,它的果實生有兩個羽翼,果體上有金黃色的絨毛,形狀象蝴蝶,十分名貴。山上的竹林亦很茂密,有的竹子粗如碗口,高達(dá)幾十米。竹子品種多達(dá)十幾種。

縉云山是佛教勝地,原有寺廟10多座,現(xiàn)存縉云寺、溫泉寺。縉云寺坐落在“獅子”、“聚云”兩峰之前,背依峻嶺,前臨幽谷,四周古木參天,翠竹成林,是一座雄偉壯觀的深山古寺。游人可以乘汽車沿盤山公路,直達(dá)寺前??N云寺始建于南朝宋景平元年(420xx年),歷代修葺擴建;盛極于宋,明末毀于兵火?,F(xiàn)存廟宇為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重修。

對于云山戰(zhàn)役心得體會總結(jié)三

各位游客:

你們好,歡迎你們來到北碚旅游,我是你們的導(dǎo)游。

重慶縉云山地處東經(jīng)106°17′-106°24′,北緯29°41′-29°52′,海拔200-952.5米,位于重慶市北碚區(qū)嘉陵江小三峽之溫塘峽西岸,距重慶市中心35公里;為華瑩山腹式背斜山脈分支的一段。

縉云山位于重慶市北碚區(qū)嘉陵江溫塘峽畔,古名巴山。是七千萬年前"燕山運動"造就的"背斜"山嶺。山間白云繚繞,似霧非霧,似煙非煙,磅礴郁積,氣象萬千。早晚霞云,姹紫嫣紅,五彩繽紛。古人稱"赤多白少"為"縉",故名縉云山。

縉云山與嘉陵江小三峽、合川釣魚城一并被定為國家級自然風(fēng)景名勝區(qū)??N云山總占地面積76平方千米,海拔350米-951米??N云山景色宜人,植物資源豐富,素有北有縉云、南有石筍之美譽。

縉云山國家級自然保護(hù)區(qū)地質(zhì)構(gòu)造屬川東褶皺帶華鎣山帚狀弧形構(gòu)造。褶皺帶由明顯的北北東-南南西走向的三個背斜,兩個向斜構(gòu)成,構(gòu)造單元由西北向東南分別為牛鼻峽背斜,溫湯峽背斜和觀音峽-中梁山背斜組成,背斜之間有寬緩的澄江向斜和北碚向斜谷地,嘉陵江由西北向東南橫切三個背斜和兩個向斜,因而形成三個險峻的峽谷,即牛鼻峽、溫湯峽、觀音峽。

峽谷兩側(cè)山高巖陡,峭拔幽深,形勢險要,其雄奇瑰麗之勢,猶如長江三峽的縮影,故素有"嘉陵江小三峽"之稱。褶皺帶在白堊紀(jì)末期第三紀(jì)初的四川運動形成。地層有三迭紀(jì)、侏羅紀(jì)和第四紀(jì)地層,而縉云山屬于三個背斜的中間一支溫湯峽背斜的一部分,與小三峽山下相映,風(fēng)景秀麗,海拔200-952.2米,相對高差752.2米。

縉云山的南段為箱形山脊,頂部平緩。全山西翼較緩,坡度20°左右,東翼較陡,坡度60°~70°,因此兩翼植物和植被有所不同。

縉云山巖層為砂、泥頁巖相間組合,上層為厚砂巖,下層為泥頁巖,泥頁巖積水。巖層越厚,積水越多。在砂巖和泥頁巖接觸面,有接觸水流出。采煤后的煤洞有煤洞水,巖體在這些流水的長期作用下,形成以山脊線為分水嶺。在東南翼和西北翼上發(fā)育的許多平行排列的順向河及沖溝,構(gòu)成了縉云山的梳狀水系。

沖溝長度一般為0.7~1公里,最長者1.8公里,最短者0.5公里,大多屬于幼年沖溝,其彎曲度不明顯,多為直線型沖溝,而溝谷為"v"字型。谷寬10~50米,也有幾米寬的,由于山體蓄水量較大,沖溝大多數(shù)(12條)有常年性流水,成為山泉,滿足職工、村民以及游客的生活用水,并且煤洞水還成為地勢較高的丘陵地的灌溉用水。所有這些流水最終流入嘉陵江。保護(hù)區(qū)范圍內(nèi),有人工挖掘的堰塘,溪溝筑成的大小水庫共計11個。

縉云山的土壤以三迭紀(jì)須家河組厚層石英砂巖、炭質(zhì)頁巖和泥質(zhì)砂巖為母質(zhì)風(fēng)化而成的酸性黃壤及水稻土。山麓地區(qū)為侏羅紀(jì)由紫色砂頁巖夾層上發(fā)育的中性或微石灰性的黃壤化紫色土。

縉云山土壤分為黃壤和水稻土兩大類,并有少量零星分布的紫色土。黃壤大類又分為黃壤和黃泥土兩亞類,二者各有一屬,即冷砂黃壤土屬和冷砂黃泥土屬,其中冷砂黃壤土屬有6個土種,冷砂黃泥土屬有4個土種。水稻土大類只有1個亞類,1個土屬,3個土種。\

其中重慶縉云山國家級自然保護(hù)區(qū)總面積7600公頃,核心區(qū)1235公頃,緩沖區(qū)1505公頃,實驗區(qū)4860公頃。

縉云山森林覆蓋率達(dá)96.6%。保護(hù)區(qū)內(nèi)有大面積的常綠闊葉林,有多種具代表性的生態(tài)系統(tǒng),從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中亞熱帶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天然本底,是一個典型的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的生態(tài)綜合體物種基因庫??N云山物種多樣性豐富,有長江流域保存較好的典型的亞熱帶常綠闊葉林景觀和相對穩(wěn)定的生態(tài)系統(tǒng),保存了許多古老的分類上孤立的形態(tài)特殊的植物。

保護(hù)區(qū)具亞熱帶季風(fēng)濕潤性氣候特征,年平均氣溫13.6℃,最熱月(八月)平均氣溫24.3℃,最冷月(一月)平均氣溫3.1℃,極端最高溫36.2℃,極端最低溫-4.6℃,10℃年積溫為4272.4℃;相對濕度年平均87%,水汽壓年平均14.9毫巴;年平均降水量1611.8毫米,最高年降水量1783.8毫米,冬半年(十至三月)降水量368.0毫米,占全年的22.8%,夏半年(四至九月)降水量1243.8毫米,占全年的77.2%;年平均蒸發(fā)量777.1毫米,月平均蒸發(fā)量64.7毫米,七、八兩月蒸發(fā)量共255.4毫米,占全年的32.8%;霧日數(shù)年平均89.8天,年平均日照時數(shù)低于1293小時。縉云山林內(nèi)最高月平均氣溫(八月)24.5℃,最低月平均氣溫(二月)3.7℃,月均溫年較差20.8℃;林外空曠地最高月均氣溫25.8℃,最低月平均氣溫3.3℃,月均溫年較差22.5℃,比林內(nèi)年較差高1.7℃,最熱月均溫林外比林內(nèi)高1.3℃,最冷月均溫林外比林內(nèi)低0.4℃。

縉云山名之由來有多種傳說。

一說,黃帝時有縉云氏后裔居此,故稱縉云山。據(jù)郡志載宋靈成侯廟碑云;"此山出于禹別九州之前,黃帝時有縉云氏不才子曰混沌,高辛氏亦有不才子八人投于巴(宗)以御魑魅,名基于此",故得山名,這是一種傳說。

二說,因縉云寺而得名。另據(jù)《重慶府志》描述渝州十二景,有王爾鑒的《縉嶺云霞》詩,其序云:"縉云山九峰爭秀,色赤如霞??N,赤色也"。縉云山間云霧繚繞,氣象萬千,云霞時常變得色赤如火,姹紫嫣紅,五彩繽紛。古人以赤多白少為縉,故名縉云,遂為山名,這又是一種傳說。

三說,縉云山在遠(yuǎn)古時代叫做巴山。山上松翠花香,山下嘉陵碧流,在這一帶,居住著兩個勤勞而善良的氏族,一個是巴族,一個是賨族(音叢)。他們和睦相處,靠打獵和捕魚為生。山上有一個石穴,終年翻涌著一股暖人心脾的溫泉水。這水,據(jù)說是王母娘娘的玉液池裂了一條縫,流淌到巴山來的仙水,巴山上的人喝了這仙水,歲數(shù)都活得很長很長;洗了這仙水,從不生瘡染病。巴、賨兩個氏族過得十分快樂。到了軒轅皇帝打敗了炎帝,統(tǒng)一了中原以后,大封功臣,把一個掌管驅(qū)疫、驅(qū)鬼的臣子封為夏官、賜了他一個姓氏,就叫縉云氏??N云氏生了一個名荼的兒子,性情暴躁,常在外為非作歹,涂炭生靈。老百姓控告到皇帝那兒,皇帝大怒,準(zhǔn)備下令把荼處以極刑??N云氏十分恐懼,他想起了同朝共事的高辛氏也有八個不成器的兒子,便去找他商量主意。他們終于盤算出了一個辦法,向皇帝匯報說,巴山有一個仙泉,懇請皇帝批準(zhǔn)由他們的兒子帶兵到巴山一帶去征服當(dāng)?shù)氐氖献澹瑠Z取仙泉,將功贖罪。皇帝想占有仙水,于是,縉云氏之子荼為帥,高辛氏八子當(dāng)先鋒,率領(lǐng)上萬兵士,溯江而上。一路上燒殺搶掠,巴族、賨族英勇抵抗。終因寡不敵眾,最后剩下九位年輕的勇士退到嘉陵江邊的巴山上,以喝巴山仙水補充精力,堅持奮戰(zhàn)了七天七夜,進(jìn)攻者死傷數(shù)千人,荼帥氣得兩眼噴出火花,將巴山的樹木燒光了,巖石熔化了,鳥兒飛走了,老虎被燒死了,連巴山上空的云朵也被烤成緋紅緋紅的,待滿山大火熄滅,九位勇士化成九座雄偉高大的山峰,擋著進(jìn)攻者的去路,它就是現(xiàn)在的縉云九峰。從那時起,巴山上空的云彩,一早一晚,總是緋紅緋紅的,古時稱赤色為縉色,于是人們便逐漸把巴山稱為縉云山了。

四說,地方志記載,4720xx年前,華夏始祖軒轅黃帝就在此山修道煉丹,因為丹成之時天空出現(xiàn)非紅非紫的祥云,軒轅黃帝遂命名為縉云,縉云山因此而得名?!洞竺髡y(tǒng)道藏》"歷世真仙體道通鑒卷"中也記載:'軒轅黃帝往,煉石于縉云堂,于地?zé)挼r,有非紅非紫之云現(xiàn),是曰縉云, 因名縉云山'。

縉云山是具有1500多年歷史的佛教圣地,與四川青城山、峨眉山并稱為"蜀中三大宗教名山"。

縉云山從北到南有朝日峰、香爐峰、獅子峰、聚云峰、猿嘯峰、蓮花峰、寶塔峰、玉尖峰、夕照峰9峰橫亙,其中玉尖峰最高,海拔1050米。景區(qū)有佛光巖、相思巖、舍身崖、黛湖、白云竹海等眾多優(yōu)美的自然景觀??N云山人文資源十分豐富,有縉云寺、溫泉寺、白云觀、紹龍觀、復(fù)興寺、石華寺等8大古剎和晚唐石照壁、明代石牌坊、宋代石刻等名勝古跡。有世界佛學(xué)苑漢藏教理院(1932年)遺址和獅子峰寨、青龍寨等古寨遺跡;還是具有1500多年歷史的佛教勝地,有50年代中共西南局領(lǐng)導(dǎo)夏季辦公舊址(賀龍院和小平舊居)等;現(xiàn)新建有白云觀、紹龍觀等道教文化園區(qū)和景點。景區(qū)每年舉辦縉云登山節(jié)和"縉云論劍"武林大會。

縉云寺豎內(nèi)唯一的迦葉古佛道場,始建于南朝劉宋景平元年(420xx年),后曾受到歷代帝王封賜。唐高祖李淵(620xx年)曾親筆題名"禪真宮"。唐大中元年(847年),唐宣宗賜寺額為"相思寺",系山有相思巖、相思竹、相思鳥之故。唐乾符元年(874年),定濟和尚重建寺廟。971年慧歡禪師主持修葺殿宇。998年,宋真宗將宋太宗讀過的240卷梵經(jīng)送到這里,供奉在寺中。宋景德四年(1020xx年),真宗賜名"崇勝寺"。明永樂五年(1420xx年),明成祖皇帝敕諭"縉云勝景"。明天順元年(1462年),明英宗皇帝又賜名"崇教寺",萬歷三十年(1620xx年),明神宗皇帝下令改為縉云寺,賜題"迦葉道場"。明末清初,寺毀于火災(zāi)?,F(xiàn)存寺廟是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由破空和尚主持修復(fù)的。

溫泉寺始建于南朝劉宋景平元年(公元420xx年),古為縉云寺下院,廟宇輝煌,石雕甚眾,寺內(nèi)香火興旺。后經(jīng)北周武帝和唐武宗兩度滅佛,毀壞嚴(yán)重,唐順宗時期重建廟宇,并在后山巖間刻摩崖佛像。北宋景德四年(1020xx年),溫泉寺受朝廷封賜為"崇勝禪院"。明、清時期,可算是溫泉寺的黃金時代,廟宇得重新修建,同時在寺前建造了接官亭,寺后迎流砌池,廣方四丈,上翼以亭,無論天晴落雨,游人均可下池沐浴,并利用溫泉水源和地形,修建了戲魚池、半月池等,供游人觀賞。

唐代詩人陳玉白、王維、杜甫、李商隱等,都曾游歷或下榻過溫泉寺。唐進(jìn)士司空圖、北宋宰相丁謂、理學(xué)家周敦頤、南宋狀元馮時行、清康熙大學(xué)士張鵬翮以及黃炎培、林森、馮玉祥、老舍、田漢、夏衍等都曾留下佳篇。

1259年2月蒙哥兵臨合川釣魚城。蒙哥東征西討,所向披靡,然而在釣魚城主將王堅與副將張玨的頑強抗擊下,卻不能越雷池半步。 1259年7月,蒙哥被城上火炮擊傷,后逝于溫泉寺。

縉云山位于重慶市郊,是嘉陵江邊一處避暑游覽勝地。最高峰海拔980米,九峰挺立,拔地而起,山上古木參天,翠竹成林,環(huán)境清幽,景色優(yōu)美,因而有“小峨眉”之稱。

縉云山的主峰叫獅子峰,峰頂狹窄,在一塊比較平坦的巖石上,用鐵欄桿圍起一個覽勝臺。在這里往下看,是懸崖峭壁;往遠(yuǎn)處看,是峰巒起伏;山腳下,嘉陵江在緩緩流過。縉云山有兩萬多畝森林,生長著1700多種亞熱帶植物,是著名的植物寶庫和森林公園。例如飛蛾樹,為稀罕的樹木之一,它的果實生有兩個羽翼,果體上有金黃色的絨毛,形狀象蝴蝶,十分名貴。山上的竹林亦很茂密,有的竹子粗如碗口,高達(dá)幾十米。竹子品種多達(dá)十幾種。

縉云山是佛教勝地,原有寺廟10多座,現(xiàn)存縉云寺、溫泉寺。縉云寺坐落在“獅子”、“聚云”兩峰之前,背依峻嶺,前臨幽谷,四周古木參天,翠竹成林,是一座雄偉壯觀的深山古寺。游人可以乘汽車沿盤山公路,直達(dá)寺前。縉云寺始建于南朝宋景平元年(420xx年),歷代修葺擴建;盛極于宋,明末毀于兵火?,F(xiàn)存廟宇為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重修。

您可能關(guān)注的文檔